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8篇

时间:2023-06-09 10:02:29

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

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篇1

关键词:社会矛盾化解;涉检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一、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概念及特点

(一)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概念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而涉检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涉检相关事件、行为、问题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众多网民通过互联网发表可能引起或已经引起国内外网络媒体和网络受众关注的,对检察工作或检察队伍的事或人有一定影响力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汇总。涉检网络舆情主要通过网络新闻评论、BBS 论坛、博客、即时通讯软件以及日益壮大的微博等多种途径共同反映而形成。

(二)涉检网络舆情的特点

涉检网络舆情与一般意义的网络舆情有很多共同性,如突发性、广泛性、难以控制性等,但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对象特定性。涉检网络舆情的关注点是检察人员、检察机关和与检察机关相关的业务活动,他是对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行使检察权以及与检察人员自身的有关情况加以关注。

2、敏感度更高。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凡是涉及权力因素的事件,往往容易形成网络舆情甚至网络。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所办理的案件如职务犯罪案件,涉及案件当事人的名誉、地位、人身自由,影响大、敏感度高,比其他事件更加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

3、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由于涉检网络舆情对象的特殊性,舆情对涉检案件的关注往往因案件本身的复杂而持续扩大,网民对相关事件的关注一直要持续到事情处理结束,甚至在处理之后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持续时间会更长。

二、基层检察院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起因

(一)自身办案质量不高引起案件瑕疵。在检察工作的司法实践中,由于存在对办案质量标准认识不统一,对办案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工作疏漏等现象,致使发生案件质量问题,损害检察机关严格公正执法形象。

(二)少数干警滥用检察权,,破坏司法公正。不可否认,在检察机关不断加强内部队伍建设的同时,也存在极少部分干警执法不严、、的现象,使网民对检察工作的监督机制和检察队伍形象产生不满。

(三)部分群众对法律、制度的误解以及个别网民曲解、捏造事实。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很容易成为网民们发泄情绪的空间,很多舆情表达伴随着一些非理性化的情绪。部分群众对法律依据和相关制度本身不够了解,对官方不信任,存在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加上个别别有用心的人有意掩盖事实真相,利用部分网民对官方的不信任,发动网民通过舆情来宣泄情绪化、偏差性的言论并企图产生共鸣,给检察机关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基层检察院应对与处置涉检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思想滞后

部分检察机关关于网络舆论的认识,更多的停留在检察机关主动向网络媒体提供办理案件和队伍建设的新闻素材的认识层面上。而对于敏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问题关注不够,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力估计不足。造成在面对网络舆情时,消极防御应对较多、积极抢占先机引导偏少,简单粗暴应对多、合理引导平息少。

(二)网络舆情危机处置机制不健全

目前,对于网络舆情危机处置还没有建立全国统一工作机制,检察机关也不例外。虽然最高人民检察院从2008年开始编辑《涉检网络舆情》和《政法网络舆情》周刊,但其侧重点放在收集涉及检察机关和政法机关的网络舆情上,而在如何应对和处置涉检网络舆情危机方面显得相对薄弱,全国检察系统基本上未形成处置舆情应对机制。

(三)硬件设施保障缺乏

根据我国保密法的有关规定,检察机关属于单位,因此,检察机关存在内网(检察系统内部网站)和外网(互联网)的严格区分,而且外网的设立严重不足。大多数基层院接入因特网的电脑很少,往往集中于中层以上领导手中,普通干警基本在工作时间没机会上互联网,与网络的疏离使得干警对网络舆情缺乏关注和深刻理解。

(四)分析应对和应对能力较弱

一旦发生网络事件,一些基层院的领导不能正确面对,发表一些前后矛盾的言论,使网络舆情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遭到网友的新一轮攻击。有的时候,在网络事件面前,一些检察机关没有统一口径,有的甚至个人直接面对媒体发表看法,有的直接与网友进行争论,使网络舆情变的不可控,极大的损坏了检察机关的形象。

四、基层检察院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的构想

(一)建立涉检网络舆情组织保障、控制机制。一是成立涉检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领导小组,明确由专门人员负责开展涉检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应对和评估工作。二是由专职人员负责对涉及本院的舆情进行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随时掌握舆情动态,并在发现涉检网络舆情或突发事件后及时进行预警与信息上报。三是由专门人员负责对涉检网络舆情进行汇总、登记、总结和甄别筛选,通过跟踪分析和研判,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走向,热点和焦点,并提出处置意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并按照涉检舆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涉检网络舆情分为特别严重、严重、一般、轻微四个等级,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形成舆情危机,立即启动处置舆情危机应急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二)建立涉检网络舆情积极应对、引导机制。一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在出现网络舆情信息时快速反应,使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正确、权威的检务信息和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工作情况。这样处置网络舆情就可以防患于未然,防止网络舆情事件继续扩大化,正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二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当舆情危机发生时,情况不明朗、信息不完整,极易导致人们主观猜测与种种传闻。因此,通过新闻发言人,在第一时间召开新闻会,及时、准确、持续地信息,有利于减少流言和谣言传播,及时让媒体了解事件真相,杜绝小道消息和杜撰新闻占据舆论空间,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危机处理中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三是建立应对网络舆情诚信机制。网络舆情危机形成后,要以尊重客观事实为第一原则,以客观诚恳的态度对待网民披露的检察信息,虚心接受网络监督,对于网络发现的工作问题和人员问题,不护短、不避讳。以理性、平和、冷静、开放的姿态与网络、媒体对话,维护和打造检察机关的良好公众形象。

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篇2

学校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管理策略

近年来,学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给学校正常秩序造成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和破坏,甚至诱发出其他社会矛盾。面对突发事件,学校建立了各种应急预案,以便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置和引导。但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空间成为社会民众意见表达的重要空间,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影响力量。每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社会民众在网络空间予以了极大的关注,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给学校网络舆情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如何管理网络舆情,对舆情进行正确引导,是学校必须面对而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学校突发事件引起网络关注的原因

教育是民生之基,是民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学校突发事件由于其后果的危害性,更是社会和网络空间关注的热点。系统分析和把握网络空间舆情形成的根源,有助于学校及时正确管理舆情。

1.网络舆论的“涟漪效应”

“涟漪效应”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Jacob Kounit)提出,亦称为“模仿效应”。网络舆情的“涟漪效应”是指某些事件引起的社会波动。学生是网民中的一个庞大群体,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以及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他们缺少社会阅历,对问题思考不周密;他们好奇心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他们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从众心理表现突出。这种状况很容易造成突发事件发生时网络舆情的快速传播,导致网络舆论的“涟漪效应”,引起“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现象,使学校的突发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2.公民新闻的兴起

个人传播技术的普及、受众主动参与新闻传播的需求以及网络传播促成了公民新闻的兴起,公民新闻颠覆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在新媒体时代,民众能够以“快餐”方式了解最新发生的国内外新闻动态。但是,基于各种各样的初衷,他们并不满足于担当“看客”的角色,而是更倾向于以“现场目击者”的身份通过互联网新闻,他们主动寻找新闻信息,对学校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对整个事件的应对过程评头论足,形成各种舆情,影响事件进程。在传统媒体时代,话语权主要是由媒体方控制,但网络时代公众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网民可以借助网络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按动键盘个人的“权威”信息,表达对社会上一些现象的态度和观点。

3.网络舆情负面信息的凸显

网络舆情倾向于出现与主流舆情分歧的局面,由此引起网民的围观甚至是追随。这种分歧多数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网民所存在的不满情绪和心理压抑所致。很多情况下,网民在进行网络意见表达的时候,常常不重视突发事件本身的有关信息,而只是一味地对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过度的负面渲染,使得负面消息不断扩散、蔓延并引起公众聚焦,负面信息叠加到某种限度时,可能会演变成危机事件。同时,民众对于学校所寄予的理想期盼与现实的实际差距也增加了他们的负面情绪。负面的网络舆论一旦占据主导地位,便产生了网络舆情危机。

4.“眼球经济”的驱动

“眼球经济”是依靠吸引公众注意力获取经济收益的一种经济活动。“眼球经济”时代,一些社会媒体,只为吸引消费者眼球,刺激消费欲望,抢占市场份额,而不惜突破公共道德的底线,乃至违背法律。过多地关注和追求高“收视率”“发行量”和“访问量”,使一些媒体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消费者的关注度上,把心思放在如何让“噱头”更吸引人上,淡化了自身的社会责任,甚至为了吸引眼球不惜自降品格,传播虚假信息,歪曲事实真相。这种舆情引导的扭曲一旦牵扯到学校,学校突发事件很容易成为某个时期的一个极端舆论“热点”,使学校的声誉遭受贬损。

二、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的制约因素

网络舆情的复杂性给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造成了很多困难,导致学校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顾虑重重、谨慎小心。对于网络舆情的管理方面,很多学校更是缺乏经验,也制约了该项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学校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1.网络舆情话语权的局限性

“话语权”简言之,即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学校仅仅拥有自己的门户网站、BBS论坛、微博等宣传阵地,还没有其他媒介话语权,而目前学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却源于校外网络。话语权空间的局限性制约着学校舆情应急处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也削弱了学校化解舆情风险的能力。当前,学校引导和化解网络舆情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帮助,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错过舆情引导的有利时机问题。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建立同地方的联动机制,有效加强对舆情的管理,是需要着重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2.责任被“无限扩大”

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聚集的焦点通常都是学校管理存在的漏洞以及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问题。然而,认真梳理分析舆论指责的原因,常常是把学生安全责任被“无限转移”到学校。事实上,学校、老师对学生所负的是教育、管理、保护的关系,而不是监护关系。此外,学校还担负了许多“无限社会责任”,学校突发事件一般被要求由学校单方面负责并予以解决。当然,学校有责任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以及管理好网络舆情,但也需要家庭、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承担起教育和保护学生的重担。

3.身份被不适当界定

网络舆情中,学校的身份常常被民众主观地界定为“强者”。关爱弱者、帮助弱者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人都要力所能及地去做的事情。在对待强者和弱者的问题上,人们总是习惯于从弱者的角度去确定价值判断的标准。学校发生的突发事件,学生经常被看作是弱势群体,是网民同情和支持的对象,而学校被视作强者,是网民认定的责任方。这种对强者和弱者身份的主观界定,有悖于对制度、道德规范的尊重。社会民众情感、态度的支持映射到网络舆情中,就会导致学校责任的无限扩大以及一面倒地对学校进行质疑和指责,使学校面临强大的舆论压力。

三、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网络舆情使学校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置更为棘手,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如何遵循法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应对和引导网络舆情,是各类学校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1.加强组织领导和科学决策

建立常态化的组织机构,加强对网络舆情工作的管理,完善对网络舆情的决策程序,是提高网络舆情管理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建立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长效工作联动机制。同时,在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过程中,组织机构要深入调研,查清事实真相,确定事件性质,并充分征集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作出处置决策,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2.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和研判

舆情监测是对网络平台社会公众的言论和观点进行监视和预测。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信息会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引发公众热议。特别是一些非理性议论,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监测和应对,往往会造成难以预料的结果,进行舆情监测对于学校来说非常重要,完善的信息资源可以准确地把握网民的思想轨迹。要加强日常监测和特殊时期的重点监测,关注网民的主流声音和负面情绪,做好舆情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方面的舆情监测工作,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同时,要做好舆情研判,通过来源分析、真伪分析和归类分析,对舆情的趋向作出判断,以便于制定出正确的工作预案,采取应对措施,确保舆情彻底解决。

3.提高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突发事件发生时,网民既关注突发事件的本身,同时还关注突发事件的原因、事件的进展以及与事件相关的其他一些情况,特别是学校对事件处理的态度和方式。网民形成或扩大舆情的过程,其实是期盼事件能够得到合理解释的一种方式。如果期待时间过于漫长,他们对学校的处置工作便会产生怀疑,进而负面情绪就会大量汇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产生对抗情绪。同时,网络的便捷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学校必须面对而不能回避,要及时通过微博、门户网站、新闻会以及媒体专访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学校对事件处理方式方法、进程以及措施,解答公众的质疑,提高事件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让公众了解事实真相,有效控制负面舆情,防止虚假信息肆虐和蔓延,取得舆情引导的主动权。

4.注重网络舆情的平衡与引导

加强网络舆论的平衡与引导是网络舆情管理中防止出现舆情危机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网上舆论平衡员”队伍,发挥学校专家学者对社会的引领作用、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指导作用、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对负面舆情进行疏导和化解,控制负面舆情的发展势头和矛盾激化,防止出现舆情危机。其次,重视对“舆论领袖”的教育以及对舆论领袖的培养。意见领袖是网络空间对突发事件的传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网民,时常在网络信息并对他人的观点施加影响,意见领袖的意见表达极易取得学生网民的遵从和认同。学校要重视学生中“意见领袖”的对舆情的影响,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让他们成为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者,抑制网络空间负面舆论的扩散。

5.重视突发事件中学生的心理干预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经历过突发事件时,会不同程度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问题,例如,恐慌、焦虑、压抑、情绪低落等,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调试和干预。如果心理干预不及时、不到位,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持久的心理阴影和心理压力,进而再次引发一些不可预知的危机事件。学校要高度予以重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业机构心理辅导或者通过在线咨询、心理干预辅导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整,让学生尽快走出心理阴影,化解内心困惑,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消除该事件对学生的影响

6.对网络舆情处置进行事后评估

对网络舆情处置进行事后评估,可以有效地总结经验,发现漏洞,进一步提高学校应对和处置舆情的能力,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当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平息后,学校要组织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对舆情事件的发生原因、传播特点以及处置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处理的效果作出客观评价,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提高学校在网络时代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快速反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秦启文,等.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 荀瑶.公共危机事件与网络舆情安全[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6).

[3] 刘志明.微博网络舆情中的意见领袖识别及分析[J].系统工程,2011(6).

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篇3

近年来社会上网络舆情事件频发,各级政府部门陷入到了一场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当前政府职能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当中存在权威信息不及时,处置危机的行动反应迟缓以及处置失当等一系列突出的问题,折射出面对危机思想意识淡薄,应对机制不完善,信息传递渠道受制约,和对公众知情权的漠视,正确及时的处置网络舆情危机, , 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树立高度的危机公关意识加快拓展信息传递渠道建设,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测和预警和危机处置等各项工作.

一、目前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存在以下问题:

(一)网络舆情意识观念淡薄。在常规的思维中,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缺乏舆情意识和大局意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隔岸观火;一些部门视网络舆情为洪水猛兽,在舆情来临之时不知所措,自乱阵脚,既不报告也不处置,错过了最佳时机,酿成重大舆情危机。 防控意识还停留在部分领导对舆情的认知敏感程度上,缺乏舆情应对的大氛围。

一些负面的新闻发生后,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出于各种顾虑没有没有养成第一时间公开新闻说清真相的习惯,这种主动公开的思维习惯的缺失,使得政府部门在处置问题的时候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二)防控体系薄弱。当今时代已经进入在已进入“社会化网络”的新时代,我们的政府部门还不很适应这个新的变化,虽然针对网络舆情设置了一些相关部门去应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不足,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还较弱。公权力部门应对不当,机制落后, 必要的舆情预测和评估体系薄弱,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机制滞后.

(三)网络舆情处置的思路不正确,定位不准确

当前很多政府部门处置网络舆情倾向从宏观管理制度方面以及舆情发生后的危机应对策略方面的研究.忽略了舆情危机的源头治理,没有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相关的技术手段为支撑去处置舆情危机,没有对网络舆情事件相关事件的准确的收集,统计,分析和研究,相关的宏观方面的管理制度和策略的实施只能留于理论的层面.无法实现日常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测和相关危机舆情的提前预警.无法把握舆情尤其是一些负面舆情的演变规律.从而在真正处置危机时,容易手忙脚乱,没有章法.针对舆情的应对和引导不容易把握准确的切入点,往往会错误的研判舆情的发展态势,在危机处置中处于被动地位.

(四)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手段严重滞后,缺乏相关的舆情研判的标准

新兴网络媒体的出现,微博微信微云博客以及数量众多的网站及相关的BBS论坛的异军突起,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一些传统的监测已经不能满足网络舆情监测的时效性.传统的舆情收集方式不能满足网络时代的需要,,网络的及时性互动性,偏差性,虚拟性和开放性多变性等特征确定网络舆情监测的复杂性,政府部门必须引进智能化的信息分析处理技术,提高政府网络问政,处置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目前在一些智能化系统的应用范围上,不仅限于国家安全部门.公安部门和宣传部门,不能满足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需要,适当的将所有涉及对公众服务的政府部门都有必要引入网络舆情只能化研判系统.网络舆情研判体系缺乏相关的标准,无法实现网络舆情的量化,从而影响网络舆情预警和演化规律分析.

二、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营造全员防控的大氛围。针对网络舆情的特点,要未雨绸缪,高度重视。成立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宣传部及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由专门机构牵头,组建自上而下的专业队伍,明确职责分工,将队伍建设、政务建设、保密工作、宣传工作与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有机结合,齐抓共管;召开动员大会,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范围内大力宣传网络舆情监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邀请专家学者开设网络安全防范和网络舆情处置专题讲座,开展网络舆情的警示教育,树立正确的舆情观和危机感,提高政府干部应对网络舆情的敏锐性、洞察力和应变力。领导干部要了解并掌握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基本的技巧。发表具有倾向性的观点时要进行充分的思考,不成熟的不讲,不合理的不讲。

(二)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强化内控体系建设。一要保证专门机构有职有权,切实担当起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的领导、指导、监管、检查的职责,及时制定出台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对舆情监测、舆情报批、舆情处理、舆情回应都要制定程序性的规定,建立问责机制,纳入相关部门年终考核,做到有章可循,有备无患,有条不紊。二要进一步严格规范外宣和公共信息审批程序,严格程序化管理,对进入互联网的信息实行准入制度,保证在互联网上的报道宣传不存在泄密及有损政府形象的现象发生;同时,加强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和监控维护,发挥门户网站宣传的阵地作用,保证门户网站不被他人利用和攻击;三要加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使用安全管理,严格实行内、外网物理隔离制度,规范上网行为。四 创新政府新闻机制建设,包括建设好并充分发挥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作用,堵死流言产生的现实途径;建立健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对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释疑答难;加强与网友的沟通,采取“做客”、与网友网上聊天等形式,主动的说明问题;加强政府网络平台的建设,主动设置话题,主动的引导网友。五要加强网络信息的回应工作。

对于重大的公共事项和舆情要形成通稿,做到口径一致,避免造成异口杂声引发负面效应。

(三)注重预防,加强沟通,从根源上降低舆情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网络舆情的应对是一个新的课题,要坚持提前谋划,变被动为主动。 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法,及时疏通社情民意,理性化解矛盾纠纷,在一些敏感、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上,一定要集思广益,注重程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深入研究网络态势,多渠道地加强与各网站监管人员,包括一些热点论坛、社区版主的联系与沟通,增进了解,加深感情,把握沟通方式,使之理解工作的艰辛与付出,正确把握个体形象对群体形象、党的形象的影响和损害后果,使之成为我们政府工作的志愿者和同盟军,保证我们的监控耳聪目明,防控网络严密有效。

(四)监测到位,组织有序,及时把握网络空间和公共舆论的主导权。对于互联网上针对政府机关的报道和宣传,发现负面及攻击性言论,要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在统一指挥下进行正面回应和专业跟帖。比较严重的攻击性网站及舆情报道,要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及相关部门,协同处置,化危机为转机,最大限度、最短时间消除负面影响,平息舆情风波。当突发性舆情事件发生之时,既不能危言耸听,也不能漠然置之,应坦诚客观面对,尊重事实,找准问题的关键,在第一时间内对事件进行理性分析,正面阐明立场,排除流言扩散,“切忌挑战公众智商和人伦底线”;要及时与传统媒体联系,加强通报与沟通,发挥传统媒体的引领作用。必要时要及时召开新闻会,通过专业的新闻发言人对外通稿,要信守“平等、尊重、和谐”三个姿态、“公正、诚实、透明”三个原则,及时引导专业的网络舆情评论员适时跟帖,有重点地向“重点”人群迅速做出反应,控制舆情的进一步蔓延和扩张。对可能或已经有损政府形象的重大舆情,要在第一时间向上一级报告,同时做好澄清解释工作,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影响扩大,避免重大舆情危机发生。

总之,政府面对网络舆情危机要建立常态化的信息处理机制和制定特殊时期应急的反应机制,实时了解网络动态,掌握社情民意,对网民关注度搞的事件和问题要及时处理, 对一些网络在产生的苗头阶段就进行处置,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平台,政府相关部门要用于承担责任,,及时全面的掌握网络舆情,做好相关的预警防范工作,力争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准确的将事实的真相传达给广大网民,对一些负面的舆论进行正确的疏导,对一些正面的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建议一整套的危机研判,预警,处置机制,做到未雨绸缪,顺畅广大网民表达意见的渠道和出口,尤其要重视监管相关法律法规的体系建设.依法对网络虚拟社会进行有效的监管.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财经分院)

本论文来源于三亚学院校级课题《基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的网络舆情研究》项目负责人:李艳波 项目编码 XYQN12-3 讲师 高级会计师

参考文献

[1]谢金林.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机制[J],公共行政,2009,(3)

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篇4

关键词:高校;团干部;网络舆情;引导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02-0059-06

随着高校网络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随着微博客、社交网站(SNS)、视频分享网站等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迅速崛起,网络日益成为表达大学生情感和利益诉求的主要渠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7月19日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5.3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这其中学生网民所占比例则高达28.6%。在这个网络大兴其道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使用网络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大学生群体尤为热衷于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形成网络舆情。在此过程中,一些社会焦点问题(如“药家鑫”案、河北大学“李刚门”事件)、关乎校园生活和大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如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火灾”事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在课堂上被杀事件、中国人民大学“侮辱帖”事件)、以及具有煽动性的或触动民族感情的问题(如中国南海问题、、、问题)都极易触动大学生敏锐而活跃的思维,引发他们强烈的情绪反应,从而形成独有的高校网络舆情。然而,由于缺乏一定的处世经验和自控力,加上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对于很多煽动性的、失实的信息,大学生往往缺少免疫力,对其判断、过滤和解读尚显稚嫩,很多学生个体在网络舆论的轰炸下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甚至受到一些居心叵测者的蛊惑。因此,作为高校团干部,如何结合团学工作实际,高效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置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现状

网络迅速发展的同时,大部分高校共青团对于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却严重不足,还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的阵地引导意识,存在着引导观念滞后、管理形式单一、应急准备不足、处置方式被动、舆情监控系统不完善、干预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与现行舆情需求的冲突日益明显。

(一)引导观念滞后、管理形式单一

许多高校的团干部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舆情的“软力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网络舆情的引导观念也仍然停留在强硬化管理或“鸵鸟式”处理上。其现行网络活动仍停留在传统的团内交流模式上,诸如通过门户网站团学信息、干部间通过QQ群联系、设立团学工作公共邮箱等,对于论坛、微博、微信、社交网站、视频分享网站等新媒体则运用少之又少,其网络活动大多仍局限于团学活动信息和方便工作联系,缺少舆情引导作用。对于校园网络上出现的一些负面的传播信息,团干部们也往往一味地采取网络封堵、强制删帖,或者直接揪出信息者说教等传统管理措施,忽略了根据团员青年的阶段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化特点来采取针对性的指导教育措施,造成团员青年抗拒或叛逆的心理,对网络舆情的引导缺乏科学性。

(二)应急准备不足、处置方式被动

在新媒体大兴其道的网络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和表达的时效性越来越强,一些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通过校园网络得以相当快速地传播,相关研究表明,热点事件一经发生,“一般2至3小时后就可在网上出现,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帖和讨论数可达到高潮,36小时之内必然形成一次大高潮”。这些事件的发生能迅速在高校网络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辩论,并往往会因某一件事处理不妥而突然大规模爆发,具有突发性和非理性的特征。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和控制,关键就是要响应迅速,第一时间控制事情的发展态势。然而,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共青团现有的网络舆情管理与控制体系仍旧采用传统的自上而下垂直的“人梯”管理模式,信息传递渠道十分单一,对舆情的处理制度不完善,人员责任不明晰,工作甚至互相推诿,在处理针对性极强和需要快速反应的网络舆论引导上容易导致人员严重缺位、执行力不强,只能“后发制人”,应急准备严重不足。有些高校硬性指令过多,在对突发性网络舆情处理上,采取回避、封堵或置之不理的办法,处置方式十分保守、被动。这都导致高校共青团干部对网络舆情阵地的占领相对缓慢,网络舆情引导能力亟待提高。

(三)监控系统不完善、干预机制不健全

大学生网络舆情是高校学生管理与校园和谐稳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作为高校团干部,对其进行合理的监控和干预十分必要。然而当前高校对网络舆情安全的监控和预警的软硬件投入均较少,监控体系很不完善,相应管理机制很不健全,远没有达到管理规范、应用成熟、舆情分析与挖掘等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成体系的阶段。一方面,许多高校共青团在对网络舆情监控的软硬件上投入较少。由于购置成本较高,加上现存的技术设备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等原因,很多学校共青团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控仅仅依靠网络管理员或者信息安全人员人工检测,仅有很少一部分共青团购买了专业数据库和应用软件来收集、监控、过滤和处理相应网络舆情信息,这使得高校共青团在网络舆情监管和引导方面力量薄弱,不能及时筛选或删除一些低俗、反动、色情或偏激的言论和信息,也没能让更多正确的、主流的价值观进驻高校网络的“思想根据地”。另一方面,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共青团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控、预警、应急、引导和反馈联动机制,也很少有高校建立专门的舆情监管与分析机构,其对网络舆情的控制与管理多依靠一线辅导员兼职和大学生网民的道德自律。这种管理方式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往往滞后,错过了控制和改变网络舆情意见流向的良好时机,往往是事后干预,预防不力,甚至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二、高校团干部网络舆情引导立体体系的载体构建

(一)增强青年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面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海量网络信息,思想尚欠成熟、自控能力较差、情绪波动较大的大学生们很容易迷失其中。因此,高校共青团十分有必要增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并将其纳入日常教育活动中来。首先,可以在日常管理、两课、党校、心理教育、校园讲座等常规的思想教育体系中纳入网络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进行网络行为时具有遵守一定道德约束和网络行为规范的观念,帮助学生在面对网络信息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网络安全宣传月等团学主题活动,开展网络伦理德育教育。通过对一些典型事例和案件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强化青年学生作为网络信息的传播者的道德责任。再次,可以联合学生社团组织,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嫁接到各个SNS网站和主要微博平台,开展“微博辟谣”、“微博海报墙”、“学生社团活动网络投票”等网络活动,不断扩大共青团网络主流文化的舆论场。最后,可以专门开设网络媒介素养公选课或系列讲座,培养青年学生的媒介价值判断能力,引领大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敏锐地对媒体进行社会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的判断。

(二)健全学生利益表达的诉求渠道

在传统的高校教育体系中,学生处于整个管理体系的末端,话语权往往被校方掌控,高校共青团的思想道德建设往往强调道德的灌输与量化,强调个体对整体的绝对服从,学生缺少表达诉求的渠道,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在正常合法的利益表达诉求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他们就非常热衷于通过网络来酣畅淋漓地表达自我,宣泄情绪,一旦某一种情绪大规模爆发,就非常容易引起汹涌的网络舆情危机。因此,要想有效地进行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就需要构建团干部与学生间理性宽容的对话机制,通过拓宽学生的利益表达诉求渠道,合理保护其舆情表达的权利。一方面,团干部要引导学生利用学生组织和社团等途径来表达利益诉求。如华东师范大学建有“学生参议制”,学校组织学生每个月以专题形式召开参议会,积极对学校的学风、教风建设、后勤服务、学生党建、数字化建设献策献计,合理表达切身利益诉求。另一方面,团干部要主动走进人气聚集的微博、论坛、SNS网站、视频网站,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流行文化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倾听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当发现一些不良情绪时,要及时对其进行疏导和转化,当发现大学生的一些实际困难时,要尽力帮忙解决,为大学生个人权利的表达和实现提供空间。

(三)培养网络舆情引导的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由著名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重要理论,主要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意见领袖”的传播往往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因此很容易被受众接受和相信。网络上同样存在很多“意见领袖”,他们多为网络上的强势话语者或活跃者,当网络上各种意见和信息不断碰撞之时,他们会用自己的“权威意见”来形成“导势”,成为网络舆论领导的一支生力军。为此,培养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的“意见领袖”十分必要。这些“意见领袖”可以是青年骨干教师和团员学生干部,也可以是具有独立思想的各论坛“版主”、“博主”,即那些在网络上具有很大影响力、引导舆论走向的声音和个体。他们可以专门负责收集高校中的网络舆情,及时掌握高校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校园论坛管理员可以通过加置精华帖、置顶帖、转载优秀博文等方式鼓励好的论坛或博客作者发言,逐渐在校园网络上培养一批人气较高、思想积极活跃的“意见领袖”,通过他们的言论来传播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鼓励优秀团干部开微博,支持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党支部等学生组织开微博,让更多校园精英组织在移动平台上发挥影响力;对于一些关乎学生切身实际的引发较大争议的网络问题,高校共青团可以组织理论和文学功底较好的团学教师来撰写相关文章或者进行网络访谈,从而通过他们具有信服力的言论来引导网络舆论。

(四)提高网络舆情引导的技术水平

通过完善技术手段来对网络上的不良和非法信息进行过滤、封堵和监控是共青团占领高校舆情阵地,牢牢把握舆论可控制权的重要手段。要提高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的技术水平,主要需要完善共青团的网络信息监控设备、实名认证系统和日志记录设备。其中实名认证和日志记录这两项工作目前在高校开展得相对较好,大多数高校都对校园网用户设置了客户端认证,上网账号、校园论坛等也基本都采用学号注册或实名注册的方式,同时上网日志记录也有迹可循,这都可以相对有效地阻止不法分子匿名登录论坛,制造有害舆论。但这仅对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后的调查工作有益,要想全方位及时地掌握网络舆情,就还需要依靠网络监控系统来实现。网络信息监控系统主要是采取网关旁路侦听的方式接入,可以即时监控网络通讯情况、网络聊天内容和在线网络游戏情况,能较全面地实时掌握校园网上有害舆论的信息源,明确有害舆论的蔓延趋向,从而为有害信息的过滤、监控和舆情疏导提供数据支持。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的技术水平,高校共青团应添置或升级校园网络舆情监控设备,加大网络舆情智能检测平台的开发和网络舆情数据库的建设力度。与此同时,应不断升级其他网络设备,网络技术起点要高,软件版本要新,各类功能要全。比如说校园网论坛以及各类交互式栏目应该具有审核功能;校园网上应设置团干部信息的专门渠道和板块;网络管理人员应有远程删除、堵截有害言论的权限;团干部应该对舆论正确把关,有对正面信息进行重新加工和二次传播的能力。

(五)做好网络舆情引导的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理论同样也是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它的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程设置”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周围世界“大事”的认知。要做好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议程设置,首先要力求把共青团官方舆论场和团员青年民间舆论场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团干部要依托已有的门户网站和校园热点论坛主动设置议题,要突出与共青团思想教育相关的热点议题,改变青年学生对网络关注的“兴奋点”,进而形成强大的主流舆论。其次,对那些在团员青年中已经产生并具有一定影响范围的热点舆论,要适时地将它们收纳到与共青团建设相关的舆论场中,并将其逐步发展为主流舆论。最后,可以通过与团员青年生活密切相关的某一个方面为基础打造网上舆情团支部,提升共青团基层活力。如打造大学生生涯规划团支部、青年社团建设团支部、时政热点分析团支部、青年志愿者工作团支部、青年创业服务团支部、校园文化建设团支部、大学生心理健康团支部等等。这些团支部都实行实名制和统一信息管理,团支部成员通过对这些既有的“设置”话题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积极开展相应的网络活动,从而有效规范和控制团员青年团体的网络言论热点,使网络讨论可控化、效率化、层次化,形成共青团干部对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

三、高校团干部网络舆情引导立体体系的处置机制构建

除了构建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的载体体系外,还应结合共青团工作开展的实际以及网络舆情的规律,构建一套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机制。一般来说,高校网络舆情与其他危机事件的发展周期一样,是一个开始、发展、高峰和衰退的波动阶段,因此,开展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就必须按照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建立健全日常舆情的收集、研判,舆情危机发生时的安全预警、舆情危机发生后的危机处置以及舆情危机解除后的反馈机制。

(一)建立网络舆情队伍保障机制

一方面,应建立共青团网络舆情领导机构和日常办公机构。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成立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人员,与校宣传部、网络管理部门、学工处、后勤处一同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另一方面,从队伍构成角度来看,应包括共青团网络新闻发言人、舆论领袖、网络评论员和网络信息员。其中网络新闻发言人可由一些口才和文笔较好的团干部担任,由新闻发言人通过微博、论坛、微信等方式不定时代表共青团进行网络发言。舆情领袖和舆情评论员分别是通过强化主流言论和发表评论话语来引导网络舆论的先锋。网络信息员则可以在各个班级的学生干部或各宿舍长中选拔,应强化对他们的管理和培训,通过帮助他们在所在班级开展问卷、访谈、舆情分析等方式,掌握网络舆情的“一线”情况,并在网络舆情危机发生时第一时间和舆情管理机构联系。

(二)建立网络舆情收集研判机制

舆情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研判是全面做好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第一时间收集到反应青年学生思想动态的舆情信息,才能防患于未然。为此,共青团要同高校网络管理相关职能部门一同配备专职人员,对校园网络进行全方位、全时段立体式的监控。尤其是重点监控一些重要网站、论坛、博客、贴吧、QQ群、社交网等网上的言论,对校园网络舆情做到心中有数。其后,高校共青团要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调查制度,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要进行深入的剖析、调查和精确的核实,对待一些重要的、易引发危机的舆情信息要立即组织讨论、研判,力求准确地掌握网络舆情的新变化、新动向。

(三)建立网络舆情安全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预警是指从危机事件的征兆出现到危机开始造成可感性的损失这段时间内,化解和应对危机所采取的必要有效行动。对于收集研判出的重要网络舆情信息,共青团必须即刻建立起高效的网络舆情安全预警机制。首先,要制定比较详尽的危机判断标准与不同等级的预警方案,以做到一旦舆情危机发生,能有章可循并及时反应。其次,要及时将动态信息上报给有关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保持信息畅通。再次,要保持冷静,密切关注舆情的发展和最新动向。最后,要做好网络舆情危机处置的准备工作,确保危机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建立网络舆情危机处置机制

网络舆情危机一旦出现,共青团要即刻启动危机处置机制。其一,要根据网络舆情的危机级别,立即启动相应层次的应急处置预案,并根据实际工作进行一定的调整,出台详细的工作开展方案。工作务必落实到人,实行责任制,力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其二,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介,主动公开信息,做到信息的透明化。可以通过校园网站、主流论坛、学校电视台、校报、校广播站、校园官方微博等媒介及时真实信息,澄清错误的或别有用心的言论,迅速占领网络舆情高地,把握舆情正确流向。其三,要适时召开新闻会。会的通讯稿应由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并把关,并积极联系主流媒体,由网络新闻发言人或学校新闻发言人第一时间。其四,要开放对事件的舆情渠道,真诚主动面对舆情危机。对舆情的引导力求不逃避、不歪曲、不避重就轻,不转移视线。对于恶意传播的信息要坚决给予回应和澄清,且力求证据充分,用事实说话;对于学校确实有责任的舆情也一定不可一味隐瞒、庇护,要勇于批评、承担责任,并督促改进。

(五)建立网络舆情事后反馈机制

在共青团对发生的网络舆情危机进行有效引导后,还应建立网络舆情事后反馈机制。对于从舆情收集研判到预警和处置的整个过程进行自我剖析和研究,并及时对可能再次出现的舆情危机做出评估,对事件发生的各项要点详细记录并归档,并可通过团干部沙龙、专题研讨会等方式加深对事件的探讨力度,防止错误的重现,并以此作为改进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参考。

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篇5

关键词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监控疏导;建议策略

作者简介胡小红(1975—),女,江西抚州人中共抚州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研究。方亚伟(1980—),男,抚州市社科联编辑部副主任,学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研究。(江西抚州 344000)

本文系2012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和谐社会背景下政府网络舆情有效应对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ZZA01)

据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2012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可见,我国网民数量之大,增速之快,使得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同时也是网络舆情形成的“显微镜”、“聚光灯”。面对新形势,如何及时掌握网络舆情信息、准确把握网络舆情动态,迅速做出疏理与引导,消除负影响,弘扬正能量,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网络舆情监控疏导工作已初见成效

近年来,网络舆情发生频率高、传播快、影响大,已经得到国家领导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及时开展了应对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控疏导体系初步形成

首先,监管机构和人员基本到位。全国大部分省市成立了诸如互联网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网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协调小组等机构,并落实了监管部门,配备专人监管。如:抚州市委宣传部成立了“网络宣传办公室”,4位同志负责具体工作,所辖11个县区均成立相应部门,并配有专业监管人员,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监管队伍,并按照“早发现、早处置、早平息”的工作要求,进行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处理。

第二,地方性政策法规相继出台。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先后建立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网络舆情新闻发言人制度等;出台了《关于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实施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评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规范新闻会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制定了网络舆情工作职责、舆情处理工作流程等。网络舆情监管体系已初步形成,有力推动了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规范开展。

第三,应对理论的研究渐成体系。近年来,全国型大规模网络舆情理疏导、人才培训和研讨会的召开,每年都在数十次以上,有关的舆情研究理论成果质量高、可操作性强;人民网每周编辑出版《网络舆情》内参,把握最新网络舆情新动向,并及时分析解读,为各级政府提供了有益参考;各地政府邀请专家学者多层次、多角度开展网络舆情系统教学培训,提高了各级监管人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监控疏导机制初步建立

1.确立了舆情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不少地方政府建立了舆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相关单位、责任人举行舆情分析会议,客观梳理研判近期舆情动态,主动预测、系统了解社情民意,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舆情处置能力和水平。

2.探索了网络舆情监控疏导机制。各级政府普遍建立了网络意见受理、处理、反馈等相关机制,通过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导向作用,围绕网络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公开真相,解释质疑,维护网络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网络社会良性发展。

3.搭建了网络官民信息互动平台。一是开通官方留言板。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对留言板的留言有制度化办理,现在有十几个省市对如何办理人民网留言,用政府文件的形式加以了规范。如吉林省委办公厅组建了一个网友留言督办处,有5个编制,专门回复人民网留言;山东、河北成立了社区民意办公室,云南、天津等地设立网络处,这些都是专门的回复机构;抚州市门户网站开设的“网上办事大厅”迄今已累计收件189898件,累计办结186287件。二是开通官方微博。由于移动无线网络快速发展,催生了微博、微信等更加便捷的网络平台,不少地方政府先后开通官方微博和部门领导个人微博,直接与网民互动,解答网民疑问,开展网络调查,推动政务工作由虚拟网络向现实工作转化。

(三)监控疏导成效初步显现

经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统计,2009年77起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中,有23件率先在互联网曝光,可见,网络日益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的独立源头。直接考验着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事件处理能力和效果。

一方面,对网爆地方官员腐败处理有力度。如2012年被网爆的“微笑局长”、“表哥”陕西省安监局长杨达才被免职查处;2013年网爆重庆官员雷政富“不雅视频”,当事人被爆光63个小时后即被免职调查;目前涉及此案的21名官员和国企高管均被免职查处。充分表明了地方政府对待舆情的重视程度和处置力度。

另一方面,对网爆公共社会事件处理有担当。2003年广州的孙志刚案,最终使得延续了几十年的收容遣返制度被废止。2013年,浙江张氏叔侄杀人的十年冤案获昭雪,引起许多网友高度关注,公安部门向当事人及家属公开致歉,目前,此案正在进行申诉赔偿事宜。这种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态度受到了人民群众欢迎。

二、网络舆情监控疏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网络舆情诸多特性决定,做好疏导应对工作既要看技术手段,更要看工作态度——一种为民、利民的务实诚恳态度。所以,正视网络舆情疏导工作中存在问题,是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树立良好形象的关键一环。根据网络舆情形成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过程,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疏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监管力度不强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重视程度不够。面对网络舆情,目前地方政府在应对方面大多以事后的“灭火”处置为主,而对事件的预见性“防火”措施显得乏力,监测行为很少或者效果很差,即使事件的前期因素已经积累,但常常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监管投入不足。熟练掌握网络舆情监控技术的专业人才少、设备差,监测指标和系统不统一。虽然一些商业公司在网络舆情监测过程中可以提供预警功能,但政府部门接到预警之后再了解整个事态的方式有着明显的滞后性。

(二)疏导方式不当

一是反应速度迟缓。网络舆情常常在毫无准备的状况下发生,事态的严重程度、发展状况、讨论议题等都在不断的变化。根据危机管理的要求,政府最佳公关和应对时间在事件发生后12小时内。但目前,地方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的应对通常是“被迫”方式,“千呼万唤始出来”,错过了改变舆情意见流向和正负态势的良好时机,往往造成网民的情绪淤积,如天价烟事件11天后干预、躲猫猫事件7天后干预、北京站售票事件4天后干预等。

二是存在简单封堵、压制做法。对于网络上突发事件以及涉及本地、本部门的负面信息,部分基层政府领导仍然抱着能瞒则瞒、能压则压的心理,主动回应、公布事实真相的少,迫于压力才不得不公开的多,往往是错过了公布真相的最佳时机,给谣言的传播提供了空间,结果往往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如:2012年三亚宰客事件,有关部门用“零投诉”回应投诉,马上引起群众一片哗然。其实三亚方面在处理宰客事件时是十分积极的,商家也得到了相当严厉的处罚,但是面对舆情时,却抛出了诸如“取证难,请消费者站出来”、“追究法律责任”等言论。

对负面消息采取“捂盖子”的方式对待,也是一些地方常用的模式。特别是传统封闭的办案模式,导致不少地方政府把负面报道看作是“洪水猛兽”,动辄使用权力或者找网管关系进行封堵、打压。缺乏与家属开诚布公的沟通,缺少对舆论关切的充分回应,极易使“小道消息”满天飞,酿成群众不满情绪“井喷”。如2008年“瓮安事件”、2009年“石首事件”、2012年“泸州事件”等,都是由一起普通自杀事件或者刑事案件引发数百人集体“散步”,最后发酵成,给地方政府带来极大被动。

(三)问题处置不妥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淡化期处置不当,往往不利于问题最终解决。主要表现为潦草回应以图应付了事。当政府介入网络舆情引发的公共事件后,惯性思维地胡乱给事件定性,为了维护所谓的官方脸面和利益而潦草应付网络舆情,引起网民和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激发了更大的官民矛盾。一是话语随意型。如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事故后期舆情处理中铁道部发言人说道“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迅速在网络上为传播,一度成为当年网络流行语。二是强词夺理型。如2013年4月河北沧县环保局“红豆局长”事件等,极大影响了政府公共形象。三是推卸责任型。如前不久网络曝光辽宁省西丰县委书记闫立峰超标配备150万元丰田霸道V8豪车、挂假军牌问题,引发网络热议。当事人闫立峰却回应称,车是从朋友处借的,车牌是司机“擅自”挂的,司机是临时工。这样的回复让网友们直呼“神奇”。

三、网络舆情有效监控疏导的策略建议

网络舆情所呈现出的主体多元性、影响广泛性、类别多样性、主题集中性、聚焦持续性、信息偏差性等明显特征,客观上决定各级政府和官员不能再沿用惯性思维去化解危机。网络舆情疏导能力是政府执政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体现,地方政府应根据网络舆情产生过程的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和淡化期等四个阶段,采取积极有效的网络舆情疏导策略。

(一)提高网络舆情潜伏期监测预警能力

适度加大舆情监管投入。确保对网络舆情监管的适度投入是增强舆情监控处置能力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监管系统和队伍建设,实行专兼职相结合。应由政府牵头,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培养或引进一批专业技能强、思想素质高的青年干部充实到网络舆情监管队伍中来,由这支专职“舆管员”队伍对网上涉及本地的舆情实行每天24小时监管和疏导。同时,每个乡(镇、街道)、单位和部门均可安排一名工作人员,组成一支兼职“舆管员”队伍,兼管涉及本地、本单位的网上舆情工作,成为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有益补充力量。二是加大对监控必需设备的投入。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的效能与网络舆情监控设备和条件的现代化程度是紧密相连的。要舍得花钱买平安,配齐配强网络舆情监控设备,优化舆情监控条件,确保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置网络舆情,帮助政府及时了解民意,发现重大问题和潜在危机,并针对网民情绪进行及时疏导,防止矛盾激化和酿成重大。

及时预判、发现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疏导能力与政府重视程度息息相关。首先,加强信息挖掘和分析能力。要善于从社会和网络的海量信息中捕捉可能成为网络舆情热点的信息。舆情监控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通过与纪检监察、、公安、国安等职能部门的密切协作,建立健全重要舆情隐患人员名单,明确预警方向;要密切关注上述人员在网络上的言论动向,及时发现舆情引发苗头,并认真研判处置预案,通过相关机制敦促有关部门妥善消除舆情苗头。其次,完善舆情监督渠道。在国内各大媒体网站开设舆情监督专区,在政府门户网上设置举报专栏,鼓励广大群众监督领导干部的日常作为,呼吁网民通过正规渠道如实反映问题,实名举报,抵制虚假不实举报和谣言传言,完善行风政风热线等其他切实可行的诉求渠道,倾听民声,夯实群众基础。再次,完善舆情报送制度。政府宣传部门每天定时向同级党委主要领导汇报网络舆情情况,重大舆情要即时汇报,并提出舆情处置建议,同时采用“及时处理、组织跟贴、公布事实”等办法,有条不紊地开展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控制舆情升级、扩散和蔓延。

(二)强化网络舆情爆发期应急措施

一要优化舆情应急预案。通过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分析和监测,其中潜伏的有可能导致和公共事件等信息将会一一爆发出来。对于网络舆情的处置,政府部门在对其进行分析后按照“主动介入、谨慎操作、严肃对待”的策略,对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重大舆情事件,必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能及时化解和转移网民对网络媒体上的热点敏感问题的关注。

二要优化新闻发言人制度。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公众知情权,协调政府和媒体、公众之间的沟通,化解矛盾。在网络舆情引导中,新闻发言人是核心环节,因为所有相关信息的汇总、方案的制定、临场的解答都要通过新闻发言人这个环节。作为各政府部门,需建立长效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其职责应包括几个方面:第一,汇集相关信息。新闻发言人在网络舆情发生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关于此次舆情的全部信息,包括起因、现状、发展态势、处理情况等。第二,制定应急预案。网络舆情发生之后,新闻发言人需召集相关单位共同对信息进行梳理和研判,研究可能发生的走势,分析网络关注的核心点,从而对症下药地制定应急预案,有针对性的处理舆情。最后,组织信息。信息的总体思路、语言组织、证据把握等都必须精心准备,防止出现激化舆情的情况。

三要果断扼制谣言传播和恶意炒作。对于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故意散布和传播谣言或者恶意炒作放大舆情的公开言论,要通过协同网管、公安等部门,坚决果断予以封杀,对涉嫌违纪违法人员,要及时依法处理,从而有效干扰和反制网上出现的故意造谣、恶意炒作行为,减轻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完善网络舆情持续期疏导方式

网络舆情“持续期”是网络舆情达到顶峰的标志,如何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将直接影响的政府公信力和社会舆论方向。

一要实现“疏”与“堵”有效结合。在网络舆情疏导处置的过程中,紧紧把握好“疏”与“堵”的合理选择,及“疏”与“导”的有效结合。如上文所述,对于网络中的谣言消息和蛊惑人心、恶意煽动的信息,要态度坚决地予以否定,并采取关键词屏闭等各种有效手段迅速封堵,禁止其在网络继续扩散。但是“堵”的措施应该正确运用和少用,更不许以此为借口对实事求是的批评曝光行为进行干扰封杀。对于互联网舆情的管理,应该少用封堵手段,多选择“疏”与“导”的策略,主基调是引导而不是压制。正确而有效的引导,需要结合传统媒体、意见领袖、合理处置、信息畅通等多种途径来实施。

二要实现“被动应付”向“主动出击”转变。面对网上大量询问、置疑、投诉等信息,安排专人及时进行答复,确保网上“有回音”,网下“有落实”。同时,发挥政府网站信息平台的作用,化被动为主动,变“争夺话语权”为“主动掌握话语权”,正确、有效地疏导网络舆情。有力打造两个网络信息平台。一是“信息平台”:即及时一些重大信息和政策,实现政务公开、透明,不让造谣生事者有可趁之机;二是“信息交流平台”:政府和群众进行网上对话,让群众畅所欲言,成为群众网上反映问题的窗口和渠道,接受群众的监督,从而有效化解群众有意见抚处提而引发潜在危机。

(四)健全网络舆情淡化期善后机制

一是涉事主体问责机制。对舆情暴露出来经查属实的问题、涉及到的人或部门,要依纪、依法追究责任,严肃处理。还可把其中地方政府官员的典型案例编印成册,分发给各级领导干部,供其随时浏览,坚持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不断修正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于在网络虚假信息和不实信息,进行恶意炒作、甚至故意造谣煽动,并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当事人,根据情节轻重,涉及到违纪违法者,要坚决追究纪律和法律责任。

二是处理结果反馈机制。在舆情平息、对涉事当事人(包括被举报问题的当事人和利用网络故意造谣、恶意煽动的当事人)的调查处理告一段落后,将较全面的处理情况在网上平台予以公布,既尊重网民的知情权,又接受网民监督;另一方面,对后者的依法处理,也可以警示网民依法正确行使自己言论自由的权力。

三是舆情得失反思机制。对网络舆情个案整个进程进行全面认真的梳理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并对已有的制度、机制存在的漏洞进行修补、完善,确保舆情应对方式方法更加规范有效,为提高今后的舆情监控疏导工作质量和效率创造良好条件。

总之,面对互联网飞速发展、网民数量急剧增长、网络舆情事件频繁发生的新形势,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监控疏导工作中,要戴好“显微镜”,用好“麦克风”,当好“灭火器”,做好“导航员”。

参考文献

1范达超.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2汪寅.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及其应对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1).

3刘萍萍,汪祖柱.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管理的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10,(3).

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篇6

关键词:互联网 企业维稳 网络舆情

1.把握舆情态势,明确建立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笔者对网络舆情工作和管理有以下三点启示:一是对社会管理和企业稳定带来新的挑战。互联网、局域网以其开放程度高、传播速度快、扩散范围广、动员能力强,能使任何人在虚拟空间里对现实社会的问题发泄不满,既有较强政治敏感性、又有相当强的煽动性且难以控制,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引发群众的违规和过激行为,导致发生,进而对社会稳定形成严重威胁;二是网络成为共同诉求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在不稳定群体庞大、人员众多、历史遗留问题多和不确定因素复杂的现实情况下,网络成为不同群体寻求共同利益诉求、扩大公众影响和制造事端的重要途径,体现在首先是传播交流信息,其次是制造炒作要点,再次是串联组织事端;三是网络舆情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作。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与传统媒体传播的有限性比较网络舆情具有无限次传播的潜能。网络的这种特性使它可以轻易穿越封锁,加之网络的发展速度远远超于管理进度,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必须依靠相关部门协调联动,不断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2.当前维稳网络舆情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基本现状

2.1.1呈现出“上访不如上网”的趋势。网络迅速发展,在对政治经济和人们的言行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人们也通过网络传播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诉求,从近年的维稳工作来看,网络已成为高危人群的“吸铁石”,引发的“导火索”,导致升级的“放大器”。

2.1.2维稳网络舆情内容众多复杂。局域网及周边网络围绕公司的生产建设、民生利益和各种思想等问题表现出的舆情纷繁复杂。

2.1.3不良效应波及迅速。网络成为不同群体寻求共同利益诉求、扩大公众影响和制造事端的重要途径,发表的言论既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又有相当强的煽动性和扩散性且难以控制,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引发群众的违规和过激行为,导致发生。

2.1.4维稳网络舆情与现实访情紧密相连。网民通过网络发表舆情言论成为引导和影响舆论的重要力量,虚拟空间强大的传播性和服务功能极易将不良信息和情绪转化为现实空间的不稳定因素。

2.2存在的问题

2.2.1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一是网络发展速强度远远超于管理进度;二是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三是公司对网络舆情还存在多头管理、管理机制和手段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

2.2.2对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内网的监测缺乏政治敏锐性,缺乏相应的手段,与公司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缺乏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对不良信息的查处、舆情的研判达不到工作要求。

2.2.3不能牢牢掌握网络话语权。有的单位、部门对一些带有疑惑性的问题、不良信息,不能及时回应,只注重封堵、删除,忽视正面引导和教育,稳定公众情绪,掌控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等方面相对欠缺。

2.2.4联动处置有待加强。有的单位对交办的网络舆情工作束手无策,不能按要求处置,与内缺乏沟通协调。公司与网络攻关公司的协作、及借助有关力量和手段处置网络舆情不良信息工作有待进一步坚强。

3.网络舆情监测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3.1通过整章建制提供基础保障

充分发挥维稳工作“第二战场”的特殊作用,努力理顺“三个关系”,营造畅通的内外部环境。一是主动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工作,取得领导与支持,使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方向。二是经常与其他兄弟企业沟通,实现预警信息共享,把握主动。三是与地方党委政府,特别是与公安部门、新闻媒体保持沟通联系,建立良好稳定的协作关系,充分依靠政府、社会资源,形成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强大合力。

在基础工作建设方面形成三个系统:一是管理制度系统。制定了《网络舆情管理办法》。按照工作职责、网络舆情的监控、网络舆情的分析、网络舆情的报送、预警机制、查证

与处置、奖励与惩罚等工作领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二是日常文书系统。建立了《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报告》、《网络舆情监测报告》等常用文书;三是目标考核系统。把网络舆情工作列入公司经济责任制考核。

3.2理顺工作流程,确保维稳网络舆情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强化监测职能,增强舆情态势的掌控权。面对内部庞大的办公网、民用网用户,在法律和权限约束范围内,进行局域网、局域网上传至互联网的负面信息的检测。

二是强化分析职能,增强网情信息的甄别力。对网络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研判,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准确把握网络舆情事件的动态性发展。通过强化分析职能,摸清工作对象的人员构成、舆情表现、规律动向等情况。

三是强化预警职能,增强应急处置的主动性。根据网络舆情发展变化,实施分级响应,做好预警通知和超前应对准备。针对内外串联的具体情形,应及时与有关企业沟通,超前采取措施,将这起群体访化解在了萌芽阶段。

四是强化查实职能,增强管理处置的针对性。依托信息、通讯、公安等部门的技术和职能优势,进一步查实网络虚拟人员身份。针对各重点阶段不同需要,查实公司网络骨干人员,分别建立了档案,准确掌握了现实身份和基本情况,为加强管理和依法处置提供了客观依据。

五是强化处置职能,增强网络舆情的严肃性。 对于热点话题、网站信息比较集中的领域和各个时期的热点话题巧设关键字或词进行搜索;对于查实的有害稳定信息及时屏蔽、封堵、删除,借助网安、公安部门或相应技术进行查处,对发帖人加强思想教育和依法处置。

3.3技术支撑体系

通过技术手段有效管理网络舆情,采用更先进的网络与信息技术加强对网站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司以及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

建立企业舆情监控管理系统,实现网络舆情信息的归档留存,保证舆情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能使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准确掌握公司网络舆情信息的动态情况,达到及时、规范处理网络舆情的目的,确保公司网络舆情信息处理

流程的顺畅,提高了管理水平。

3.4网络舆情监测的内容及方式

装业管理部门(单位)及各单位专、兼职人员通过网络搜索引擎等工具,对有负面影响的言论等进行监监测。网络舆情监控形式:日常监测、重点监测、突发事件监测。在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通过对相关舆情的监控,及时准确获得最新信息并加以判断处理,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为舆情处置提供依据。

3.5网络舆情工作的处置

针对监控发现的有害信息,首先确定网站、网页或QQ群组名称等,及时对页面内容进行复制、存储,固定有关证据。

必要时向公安机关、网站管理部门发出协助调查函,取得公安机关和网站管理部门的帮助与支持,进一步锁定发帖人的IP地址,查证所在地区、单位、真实身份等基本情况。

网络舆情处置是指通过沟通协调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公安机关、网站管理机构,对监控发现的涉及企业稳定的有害信息,及时进行屏蔽、封堵、删除,向责任主体发放网络舆情查办通知单,并对查实的有害信息的人员,依法进行处置。

4.建立舆情管理体系取得的成效

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篇7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监管工作 分析

一份最近的报告指出,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6亿,占据了总人口半数以上。由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时代的发展速度。网络裂变式的发展与监管的滞后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013年底,部长刘奇葆强调,充分认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个基本职责,抓好网上舆论工作这个重中之重。由此可见,网络舆情监管工作,无论对政府还是企事业单位的稳定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分析一:了解网络舆情的形成及其特点:

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信源”,即事件的者和传播者,在寻找“信宿”的过程中,扮演意见领袖的权威人士和专家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事件的传播进程和欲求目标的实现程度,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在意见领袖的带领和感召下,与事件相关的和不相关的网民聚集在一起,沟通进而提炼观点,甚至付诸行动。随着公民社会的逐步发育,普通民众的公民意识逐步觉醒,作为草根,网民之间有种天然的阶层认同感和凝聚力,他们把网络作为话语平台,并且积极利用这一平台所赋予的话语权,对于公共事件敢于发声,并试图影响公共决策。他们怎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如何快色传播,获取信息的人们的怎样反应……这些都属于网络舆情的范畴,如何及时地发现这些网络舆情,并根据其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成为各级党委维护自身形象、加强执政能力的必要手段。

分析二、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近期发生的如陕西神木“房姐”事件、香港奶粉限购令,黄浦江上游的死猪、“表叔”事件等有较大负面影响的来看,事件发生后,尽管在网络中某些言论的观点是客观的、真实的,对事件的发展、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更多的是情绪化、偏激的攻击性言语,甚至制造谣言,混淆视听,激起网民对政府,乃至社会的不满与愤怒,网络舆情对事态向负面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突发的网络负面舆情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首先没有一个健全的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不能适时果断地处理危机;其次,没有与网络媒体建立一个完善的关系网络,难以及时有效的在发生舆情时对舆情进行管制;再者,缺乏危机意识以及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技巧的训练,加上用传统办法处理延误时机,造成处理的被动。而现有的网络舆情监控体系中:一方面多数单位存在对网络舆情知识还不十分熟悉,缺乏网络舆情监控方面的专业人才;其次采用的舆情监控系统大多非专业,在信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研判等功能都有待于完善;再者,我们在进行信息反馈、信息决策,信息处置等多个环节中还存在很多漏洞,很多责任主体单位还存在着不重视、不配合现象,影响了整个舆情处置工作的正常开展。

分析三:造成舆情监管难的原因及对策:

原因:

1、网络舆情中源头者处于“隐形”和“虚拟”的状态,缺乏有效监管和规范,发言者无需为自己言论担责,存在肆无忌惮的心态。2、绝大部分网民对信息真伪不具备严谨、成熟的思辨,仅凭主观臆断对信息发表意见,带有严重的个性色彩,易导致真相的掩盖、言论的失实;3、网络舆情传播快,范围广,聚集效应强,但可控性较差。对在网络中四处粘贴攻击诋毁类的信息,只能被动采取堵截、删除等方式,防不胜防;4、对新传媒的网络舆情,缺乏有效监管抓手,也缺乏有效的制止或者进行澄清的手段。对不利言论,主要采取删除了事,很少对事实进行澄清。有些问题早已解决,但反映问题的信息一直在网络中传播,仍可能引发新的不良影响;5、对网络舆情掉以轻心,很多在传统部门工作的领导对网络舆情重视不够,或是无可奈何,怀着自生自灭的心态看待网络舆情,也是造成网络舆情难以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原因。

对策:

1、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事业单位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的领导干部,都应加大对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参与民众在线交流,倾听民众心声,回答民众疑问。主动接受新媒体等新生事物的产生,利用其特性,拓宽思维方式,强化工作能力。

2、加大对网站单位和网络使用主体的管理力度。对造谣诽谤、混淆是非的帖子、博文等坚决予以管制发表,坚持推进实行实名登记制度,严查网络IP地址等,做到有据可查;使网络信息的者具有“在网络上说话也要负法律责任”的意识。

3、有预见性地组织社会监控网络。充分调动各主管部门、网络文化管理机构的积极性,对某些事件强化敏感意识,及时地邀请相关负责单位共同参与网上舆情监管工作,建立一种信息共享、高效运作、快速反应的舆情监控体系和机制。

网络舆情处置存在问题篇8

关键词 网络舆论 危机处置 公安形象

作者简介:杜涵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3级公安管理学专业。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也发展成为群众呼声的诉求之地,社会矛盾升级异化的酝酿之地,境内外敌对势力的作乱之地。探讨当前互联网发展所折射的网络舆论的特点以及当前警察形象危机网络舆情处置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论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网络媒介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介”。涉警舆情由于直接关注公权力及民生领域相关矛盾而备受关注。研究网络舆情特点,将有利于更好的把握涉警舆情发展趋势,从而有效处置。网络舆论的主要特点:

(一)自主性高

大部分的网络公众平台只须简单的注册手续,并且并不严格限制网民的发言。注册不需实名认证,其填写的个人资料,不用也不能被证明真实性。

(二)言论“自由”

尼葛洛庞帝曾经很精确地总结过:“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由于网络传播的匿名性给信息发送者带来一种安全感,从而进一步鼓励公众在网上的发言热情,发表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不便发表的言论。

(三)鼓动性强

网上被称之为不分种族、不分国界的“意见自由市场”,尤其是在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在论坛上的言论,多数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具有极强的鼓动性。而浏览这些帖子的网民,恰恰会忽视去证实事件的真实性,通常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轻易就接受和相信帖中的内容,从而随声附和,推波助澜。

(四)爆发力大

在网络公众平台发表的文章,网民可以快速阅读、转载,所需时间极短。因而一个帖子的传播,是一个几何级数的增长速度。在网络上,一个热点意见由点到面,由小到大,可呈现雪崩似的爆发状态。

(五)影响范围广

网民对于一个帖子的大量浏览、回帖、转贴,会造成强大的网络声势,从而形成网络舆论,吸引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的注意力,进一步形成全面性、普遍性的社会舆论。有时网络舆论不一定代表事情真相,尤其是情绪型网络舆论往往偏激、非理性,一旦演变成为行为舆论,对于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六)时效性久

当前网络言论相对自由,网民的帖子只要不过度越过禁线,都不会被管理员可以删除。所以论坛上的帖子贴出后,产生影响的时间将会很长久,容易搜索。有些敏感帖子,即便管理员强制删除,搜索的过程亦会留下“证据”,例如百度快照等,技术上不可能做到完全屏蔽和“封杀”。

分析“网络舆论暴力”及网络谣言的原因:

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各地发展不平衡。我国目前已进入人GDP1000至4000美元的非稳定时期。一旦网络社会谣言出现,许多人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甚至还传谣。这是网络社会谣言产生、泛滥的社会根源。

二是社会不满群体煽动不满,民众有盲从心理。当前个别人对社会有着强烈的不满情绪。这些人一旦看到或听到一些不合理、不公平事件或现象,就紧抓不放,见风是雨,利用公众的猎奇心理在网络上搬弄是非,并对事件进行“加工”、捏造,或歪曲事件,或添油加醋,以发泄不满,抨击世道。社会不满个体的存在、公众的从众心理,是网络谣言产生、泛滥的根本原因。

三是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及透明度还不够。虽然各地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但在疫情灾情、群体性冲突等突发性事件公开方面仍有所滞后。一些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事件未能第一时间公开,致使群众认识模糊,并产生了迫切了解真相的心理,这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泛滥留有舆论空间。

四是网络媒体传播开放迅速,谣言滋生环境良好。微信、微博、QQ、论坛、E-mail等网络工具等网络公众平台,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能以匿名身份自由发表言论的空间。这给网络社会谣言的滋生、传播提供了“良好”环境,使网络社会谣言可以轻易地在多个网络公众平台上流传。

五是法规跟不上网络发展速度,监管缺乏有效办法。近年来,虽然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但由于网络是一种发展迅猛的新生事物,法律条文本身所讲究的严肃性、滞后性,注定了网络法规跟不上网络的发展,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和途径。

二、涉警网络舆情原因分析

涉警网络舆情的发生大多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有较强关联,引爆负面涉警网络舆情大致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自媒体时代有了自由表达意愿、反映诉求的平台,也给了涉警舆情炒作的空间。互联网独特的匿名性、互动性、实时性等特性促使网络舆情产生了简单问题复杂化、普通问题政治化、一般问题热点化的趋势。手机微、微信的发展,给了普通网民扮演“记者”的机会。一条负面涉警信息的“现场直播”,如果在微博上被粉丝过万的知名博友评论转帖,只需要10多分钟就可形成全国性的舆论热点。可以说,互联网技术改变了警民在信息地位或权力上的不对等性,使民众面对以公权力身份出现的警察和公安机关时不再分散和软弱。

二是公安工作的特性和百姓对公安工作的期许存在差距,导致涉警舆情容易形成热点。现在民众对警务工作有了越来越多的知情诉求,而公安工作特殊的政治性、敏感性、警务工作中的保密性要求又使得很多信息不便于向社会公众公开,当民众的诉求得不到满足时,有很多时候就会倾向于偏信一些网传的臆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网民的民主、人权、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民警执法过程中的不透明、不作为、执法不严、乱作为等现象极易导致网民一边倒地抨击公安机关,使公安机关陷入形象危机。 三是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对涉警舆情敏感性不强,回应不及时。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征地、拆迁、污染、务工、欠薪、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矛盾积累,导致很多网民存在“仇富”、“仇官”、“仇警”的心态,涉警舆情的出现给了很多人借机宣泄不满的机会,而网民的“仇警”心态又反过来影响了涉警舆情的走向,如果不能第一时间正面的声音,则会导致各种谣言和不实信息在网上传播,舆情持续发酵后极易形成网上网下的联动,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如瓮安事件、石首事件等。

四是新老媒体的联合推动。媒体由于行业特性为了博得关注度,赚取点击率,在报导中往往刻意夸大负面的涉警舆情,以迎合民众的猎奇心理,却给公安机关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此外网络舆情的形成缺乏事实基础,通过传统媒体的报道推动,力量得到了进一步放大。由于网络舆情激发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性事件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五是公安机关队伍建设和执法水平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安定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民众对社会治安怨言颇多,当出现涉警舆情时,极易形成对公安机关的负面评价。此外,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及其民警法治观念不强、人权保护意识淡薄,不能做到公正、文明、理性、平和执法,执法不规范,甚至违法乱纪,给民众留下了负面印象,也为涉警舆情的处理留下了隐患。

三、涉警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一) 建立并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

公共危机理论认为,危机事件发生后的24小时,是危机处置的“黄金时间”。要建立涉警舆情处置机制,制定并不断完善涉警舆情处置工作预案。建立并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第一时间正面的声音,防止不实信息的传播,消除公众疑虑。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新闻通稿的把关,统一口径,防止授人以柄;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网络发言人的专业化培训,使其了解掌握网络发言人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网络发言人要注重利用网络对公安机关进行日常的宣传,努力获取网民对公安工作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培养网络知名度和威信,以便于在涉警舆情出现时能更好发挥作用。

(二)重新定位“把关人”角色

网络舆论之争,说到底就是传播话语权之争,话语权向来是掌握在媒体“把关人”的手里。当然,互联网的发展削弱了传统单方面“把关人”的特权,但并不等于说“把关人”已经不存在记者、编辑、网站论坛的管理者等,他们对于网络舆论的走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网络媒体四通八达的关节点上,仍然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把关人”。公安机关必须加强警方网站建设,培养自己的主流媒体,改善宣传方式和手段,以此来主导“网络舆论”和社会舆论。重中之重便是在舆论引导上必须转变传统媒体环境下形成的舆论“封堵删”管控思维。一是把握舆论主动话语权,主动引导管理,在扑朔迷离的网络舆论和众说纷纭的意见观点中,为“把关人”和广大受众指点迷津。二是将“把关人”的定位从过去的个体转变为群体和平台。政府网站、权威媒体官方网站、人气旺盛的网络社区等有重要影响力的媒体,也是网络舆论的 “把关人”,从这里的信息,都将会成为引导社会舆论趋势的重要据点。同时可以积极进行网络平台的热点话题策划,从而达到正面有效引导舆论,真正实现警民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

(三)积极构建和谐警媒关系

妥善处理与媒体的关系,是公安机关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引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本地门户网站论坛的作用。在相关网站开辟栏目,倾听网民意见,并向网民及时回复信息;其次,要主动引导商业网站的报道方式。一些商业网站在报道群体性事件时,为吸引公众眼球,往往夸大事件的危害,一些言过其实的信息误导公众,公安机关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品牌效应,主动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充分发挥其在深度报道方面的优势,有助于引导公众对重大事件的理性态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