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研创新案例8篇

时间:2023-06-13 09:27:19

科研创新案例

科研创新案例篇1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 嵌入性流程 嵌出性流程 知识能力

[分类号]F204.1

通过对开放源软件(OSS)开发成功经历的观察和分析,Chesbrough(2003)开创性地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概念并建立了开放式创新模型。从知识视角看,开放式创新包括嵌入性(inbound)、嵌出性(outbound)和双向复杂3种创新流程类型,而不同的创新流程类型需要不同的知识能力,以确保创新战略实施的有效性。本文在阐述知识视角的开放式创新流程类型与知识能力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朗讯与思科的案例分析,对二者的一致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1 开放式创新流程类型

开放式创新是关于知识创造和应用方式的创新,它涉及多重内外知识源以及内外知识商业化渠道,根据知识探索和知识应用两个维度,它包括嵌入性和嵌出性两种基本的流程类型,其中,嵌入性流程指的是在开放式探索过程中获取外部知识,反映企业知识创造场所并非必然是创新的场所,描述了企业可以不依赖于自身的研发,通过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就可以实现创新的实践过程,即通过整合供应商、顾客以及其它外部知识源来丰富企业的知识库,增强企业的创新性。Hermes(1993)认为在以下3种情况下,应考虑运用外部创新资源:当企业缺乏内部资源时;当外部技术水平更好时;当外部技术知识很容易转化,并且市场障碍很低时。嵌出性流程描述知识的外向转移,它指的是积极寻求知识在外部的有效应用,通过向市场提供创意来获得收益,售卖知识产权,通过向外部环境转移创意来实现自身技术的放大效应。实施嵌出式开放式创新的企业大多是基础研究推动型企业,例如IBM、宝洁等公司。在这两种基本模式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双向复杂流程模式,这种模式实际上兼具了上述两种基本流程的特性。诚然,每一种流程代表着一种路径或模式,并非对每个企业来讲这些路径或模式都是同等重要的,企业应该依据自身的战略规划、能力特性以及创新需求采取相应的开放式创新流程类型。

2 知识能力体系的结构

知识能力是组织开发和应用知识的一种技能,它是包含创造能力、革新能力、扫描能力、吸收能力、内化能力以及解吸能力等的能力体系,主要涉及3个方面的知识活动:知识形成、知识获取和知识应用,如表1所示:

知识形成环节主要涉及知识创造与革新能力。其中,创造能力指的是一个企业在内部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者与创新参与者探索和形成新知识,以及将现有知识整合成新知识的能力,因此,知识创造过程包括新知识的独立探索和原有知识整合成新知识两方面的活动内容。封闭式创新下,行业最优秀的员工聚集在企业内部,新知识的生成完全依靠企业自身的知识创造能力,因而,知识创造能力是封闭式创新下最为重要的一项知识能力。而革新能力是与创造能力相补充的对现有知识在深度上进一步拓展的能力,企业借助它对现有知识进行适当的修正或补充,进一步挖掘其内涵以便充分利用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知识获取环节主要涉及知识扫描能力和吸收能力。其中,扫描能力就是发现和识别外部有用知识的能力。开放式创新下,外部有用知识散布在各种创新个体或组织之中,企业要首先对广泛散布的知识进行搜寻并判断其可用性。吸收能力是与企业对外部知识的探索相关联的,它是在对外部知识扫描的基础上,连接外部有用知识并将其整合进企业知识库的能力。

知识应用环节主要涉及知识内化能力和解吸能力。其中,内化能力是创造的新知识或获取的新知识进入企业的知识库以便应用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转移自己形成的或获取的新知识以形成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它对知识在组织内部的商业化应用是至关重要的。知识解吸能力描述的是企业知识的向外转移和外部利用能力,是与吸收能力互逆的一种能力,它包括基于收益与战略的视角来识别知识的外部应用价值以及随后的向接受者转移知识的过程。

3 创新流程类型与知识能力的一致性

开放式创新是知识创造与应用方式的创新,这种知识战略的实施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以便转移和创造新知识,并实现知识的有效商业化应用,即在开放式创新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必须确保组织知识战略与组织知识能力的一致性,从而有助于开放式创新目标的实现。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模式要求组织拥有较强的内部创造能力和内化能力,以便在组织内部不断地创造新知识和实施商业化。开放式创新下,不同的创新流程类型,组织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不尽相同(见表2):①对于嵌入性流程而言,企业之所以采取这种开放式创新流程类型,重要原因在于其自身知识(能力)的欠缺,希望藉此弥补自身的知识缺陷,然而,由于外部有用知识广泛散布在创新参与者之中,不同组织或个体的知识的“局部性”、“碎片化”与“过程性”形成了它们各自知识的“异质性”,这些异质的知识通常与企业自有知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是创造新知识的重要来源,因此,扫描能力和吸收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他们,外部知识就无法被发现和识别,难以顺利地通过可渗透边界进入组织内部,进而被获取、内化乃至应用。②对于嵌出性流程而言,企业必须在知识应用方面就“保留或售出决策”进行优选。尽管知识的外向转移并非大多数公司的核心活动,然而一些先驱型企业已经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很好的收益。为了向合作伙伴转移知识,激发知识在创新网络成员中共享、共同创造和外部应用,培育解吸能力和降低知识转移壁垒就显得十分必要。事实上,这也要求组织具有较强的知识创造能力与革新能力,以便在保持核心优势的同时为外部商业化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资源。③对于双向复杂流程而言,由于其既包含了嵌入性流程又包括了嵌出性流程,因此,实施这种开放式创新流程类型的企业不仅应该具备较强的扫描和吸收能力以获取外部有用知识,同时,还应拥有较强的解吸能力以向外部创新参与者或商业化应用者有效转移知识,以便提升网络知识资源的配置效率。

研究表明,外部研发的深度和广度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因而知识的过度开放同样是不可取的。知识的内部创造与外部获取是互补的而不是完全替代的,它被看成是通向潜在伙伴的“入门门票(ticket of admission)”,拥有较强内部创造能力的企业对伙伴更具有吸引力。所以,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的企业仍然需要保持知识的内部创造与革新能力,以及相应的内部商业化应用能力,尤其是那些对企业优势至关重要的核心知识资源。

除了要依据不同的创新流程发展必要的知识能力之外,还有一个应当注意的问题,即知识能力体系的整

合。作为一个能力系统,一方面,由于外部异质知识流人企业的知识库,另一方面,开放式创新的实施对各项知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而导致知识能力体系中的不同知识能力的界面之间联结的失败率通常较高。因此,有必要通过知识(能力)的重整,剔除陈旧的知识,引入新的知识,并对各种知识重新进行归类、整合或应用,不断优化知识能力体系。通过对知识能力体系的重整和优化,实现知识能力与开放式创新流程类型相协调,从而有助于企业整合内外知识流程,促进知识的创造、获取与商业化应用等活动,保持各项能力之间界面的协调性,最大化各种异质知识间的互补效应以及知识能力之间的协同效应。

4 基于朗讯与思科的案例研究

4.1 案例选择

本研究所选择的案例对象为朗讯和思科,这两个公司都是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前者是老牌的行业领导者,而后者是业内新秀。在创新实践中,两家公司在不断强化内部创新的同时,采用不同的开放式创新和知识战略,由此导致截然不同的两种结局。通过选取朗讯和思科这两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呈现一个典型行业中的典型企业创新失败和成功轨迹,有助于我们增进对开放式创新这柄“双刃剑”的理解,对于如何有效利用企业内外创新资源,并实现战略与能力的匹配,从而提高开放式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2 背景资料

朗讯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机构贝尔实验室,并且着重吸引世界一流的专家,致力于大量的内部研发工作,藉此建立起突出的内部知识创造能力,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强大的内部研发能力曾经为公司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和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为了从其技术组合中捕获更多的价值,朗讯率先进入技术许可领域,为此,朗讯大力提升自己的知识解吸能力,通过捐赠和许可功能实现知识的外部商业化应用,使它每年获得上亿美元的许可收益。由于朗讯经常开发广阔的技术组合,如此一来,内化能力对于知识的内部储备和利用是至关重要的,但朗讯并未大力开发知识内化能力,因而经常在将知识付诸应用时候出现问题,比如新品进入市场的时机、如何细分市场等。

作为行业后起之秀,思科通过采用与朗讯截然不同的开放式创新战略并发展相应的知识能力,从而迅速成为行业的领先者。当思科处于初创阶段时,公司主要采用自主研发和合作开发的方式来开发新品与开拓新市场。随着实力的增强,思科采用了新的创新战略:①以整个硅谷当作自己的实验室,与领先顾客、业内企业(如微软和惠普等)建立广泛的开放式创新网络。②实施多样性的专利战略。通过并购、引进新技术、获取专利来提升技术能力,通过知识产权转让获取高额利润推动技术再创新,通过交叉许可来获得技术和经济增长的空间。③注重发展相应的知识能力。通过发展知识扫描能力来发现和优选合适的创新伙伴。在实现外部知识共同创造与获取的同时,大力发展自身的内部知识创造能力,并以此增强吸收能力。

4.3 案例分析

4.3.1 朗讯与思科的创新战略演进分析 图1展示了朗讯与思科的创新道路,以知识流人和知识流出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分成4个象限,由此形成4种创新模式:封闭式创新、嵌入性开放式创新、嵌出性开放式创新和双向复杂流程开放式创新。其中,路径①代表了朗讯公司的创新模式从封闭式创新到嵌出性开放式创新的转变过程,而路径②代表了思科公司创新模式从最初的嵌人性开放式创新到后来的双向复杂流程开放式创新的演变情况。

4.3.2 朗讯与思科的知识能力状况分析最初,朗讯公司致力于知识创造能力的培育,通过知识的内部创造和商业化应用赢得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优势,随着朗讯由封闭式创新模式改为开放式创新模式,朗讯开始培育知识解吸能力,通过内部创造的知识的外部商业化应用来获取可观的商业利益。但是,它却忽视了自身的知识内化能力、扫描能力和吸收能力的培育,不仅无法及时获取外部有用的知识资源,而且,由于知识内化能力的瓶颈制约,知识创造的内部商业化流程受到限制,知识的内部创造能力与内化能力的失衡导致公司的市场导向不够明确,因此难以为企业带来稳定的创新收益,知识内部创造的持续性受到削弱。

而思科公司知识能力发展策略主要表现为:①通过培育内部知识创造能力保持自身的核心技术优势,丰富自身的知识库,同步增强其它各项知识能力。②通过培育扫描能力和吸收能力来发现外部有用的知识、专利或技术,并借助吸收能力来获取、消化和利用外部有用知识。③通过培育解吸能力促进内部冗余知识的外部商业化应用。朗讯与思科公司知识能力体系的情况比较如表3所示:

4.3.3 一致性分析 创新战略与知识能力的一致性对开放式创新的成功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朗汛公司却并未很好地利用开放式创新的有利机会:最初,朗讯采用的是封闭式创新战略,未将外部利益相关者纳入自身的创新体系,完全承担研发成本和风险,一些冗余的知识产权被束之高阁,知识创造速度和商业化的有效性受到影响。随后,朗讯采取了嵌出式创新战略,试图通过知识外部商业化应用获利,但却忽视了知识内部商业化能力的改进和提升,导致朗讯的市场导向不够明确。这也反映了朗讯公司知识管理能力存在问题,局部知识能力存在局限,各种知识能力协同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由于技术增长受限和市场困境双重影响,最终导致它被迫于2006年12月与阿尔卡特公司实现合并。

反观思科,在初期阶段,该公司采用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和模仿借鉴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方式,因此,企业十分注重发展知识的扫描和吸收能力,以便发现、获取和消化吸收外部有用知识。在后来的双向复杂流程开放式创新模式阶段,思科在保持核心知识内部创造能力的同时,通过采用联合创造、购买、交叉许可等诸多方式并用,充分利用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知识创造资源,提升了整体的知识创造能力,同时,通过外向许可方式转让冗余的知识产权,通过外部商业化获利反哺公司内部研发和并购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思科的实力获得大幅度的提升之后,并购成为公司获得新技术的一种重要途径,藉此给思科带来新的技术能力,并有助于思科开拓新市场。

科研创新案例篇2

关键词:双导制 导生制 导师制 创新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22

近年来,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创新团队作为其中一种培养方式,很多高校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了很多模式。目前,由于很多高校都存在“师少生多”的情况,因此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的指导通常是不足的,因而如何发挥学生自身的力量,成为一个解决办法的突破口。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导制”创新团队培养模式,即将“导师制”与“导生制”相结合的模式。

从目前的文献研究来看,尚无人明确提出“双导制”创新团队模式。实行“导师制”的创新团队很多,而实行“导生制”的创新团队非常少,目前已有的文献中,只有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将“创新导生制”运用于大学生创新活动中。因此,“双导制”本科生创新团队模式很有研究价值。

1 文献回顾

目前,“双导制”主要研究领域是在学生工作管理和教育管理中。“双导制”是将“导师制”和“导生制”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制度。在创新团队建设方面,“导师制”的运用还是比较广泛的。现在,很多高校也为新生配备了班导生,用以指导学生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工作,但将“导生制”用于创新团队方面的则非常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融合“导师制”和“导生制”,本文试图填补这一提法上的空白,提出“双导制”大学生创新团队。

很多学者都意识到了导师对于创新团队的重要作用。朱昌平等[1](2010)在对国内外学生团队建设成功经验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情和校情提出了由教师认真负责地指导并严格过程管理,使得IT专业学生的创新团队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王金波等[2](2009)认为有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作用,以教师的创新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侯映霞等(2007)[3]根据重庆大学创新实践基地构建团队的经验,提出了导师驱动、学术驱动、兴趣驱动、项目驱动等四种团队构建模式,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征及其优缺点。

但是,对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引导作用,即在创新团队中构建导生制,研究却是非常不足的。目前国内提出在创新团队中构建导生制的只有上海财经大学的王雅静等[4](2012),他们提出“创新导生制”,即选拔一定数量学习优秀、能力出众的在读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在指导教师的领导下,经过专门培训,协助对学生(低年级学生为主)进行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管理和教育引导工作的制度。钟国辉(2007)[5]、张建林等(2007)[6]深入分析了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全称是“基于导师制的人才孵化站”),认为在指导学生创新方面,Dian团队实行了高强度的导师制和导生制。但是针对导师制和导生制二者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运行机制,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提出对于“双导制”大学生创新团队模式的定义:即将导生制和导师制相结合,对导师和导生进行合理的分工,形成合力,用以共同指导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进行科创研究的一种模式。

2 “双导制”大学生创新团队模式案例研究

2.1 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全称是“基于导师制的人才孵化站”。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实现了1:100的师生比配置,Dian团队自从2002年建立以来,项目总数已达50余项,合同经费额度已超过230万元,其中已完成的项目经费已超过186万元,仅2006年校外企业实到科研经费就达108万元,同时,“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已经立项11项[6]。

2.1.1 组织结构

Dian团队模式的一大特点是高强度的导师制和导生制。Dian团队的组织结构由导师组领导团队的发展方向,导师以及一些具有奉献精神的资深队员组成的核心层制定团队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决策。组织结构的顶层是总负责人,由老师担任。导师以及一些具有奉献精神的资深队员组成了核心层。团队按承担的真实项目划分为若干项目组。

2.1.2 导师作用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培育学生知难而上、勤学苦练的意志和精神。

智力支持:为学生提供项目所需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论文查阅、撰写等方面的智力支持。

项目指导:提供项目专业技术方面的指导,与学生共同参与完成项目的立项、设计、分析、实现等工作。

2.1.3 导生作用

Dian团队学生按照“预备队员―二线队员―一线队员―项目组长―管理者”的成长路线层层递进,Dian团队根据技术水平和成就,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级别,由高级别的学生对低级别的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

因此,Dian团队中的导生主要承担“教练”的作用。例如,对于预备队员,Dian团队会选派相应的导生对其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而对于各个不同层级的队员,都有类似的导生对其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与管理。

2.2 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导生制研究

2.2.1 组织结构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导生制主要是协助专职辅导员开展工作,他们工作的形式为担任学生创新社团或者科研团队的负责人、督导等,指导、管理、培训团队成员。

2.2.2 导师作用

导师主要负责对项目进行指导,召开讨论会研究项目进展,同时对于碰到的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与解决。

2.2.3 导生作用

第一,组织团队协作完成共同目标。有的导生作为团队的召集人或者负责人,他们直接负责团队目标的完成。

第二,为学生提供收集资料等方面的科研技能指导。在选拔创新导生时,选出来的都是一批科研素养较高的学生,他们的科研能力高于团队学生,所以导生可以为团队成员提供科研技能的指导。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三类学生创新活动,参与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500人次,并且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2.3 华中科技大学Dian团队与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导生制两种模式比较

2.3.1 侧重点有所不同

由于Dian团队所在的学院是电机学院,参与的学生也是理工科类学生,他们在开展创新活动时,很多情况下是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牵引;而上海财大金融学院的学生则主要是以参加各类创新比赛为基点。因此,Dian团队较之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学生更具备实战经验。

2.3.2 Dian团队的导师制和导生制更为成熟

Dian团队成立于2002年,较早开展了规模较大的导师制和导生制,并且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而上海财大金融学院的创新导生制始于2009年,时间较短。

3 建立“双导制”本科生创新团队模式的理论探讨

要构建合理的“双导制”,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3.1 明确分工,形成导师与导生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双导制是导师和导生相互配合的制度。在双导制的实行过程中,导师负责团队的整体指导,导师由于事情多、工作忙而无法兼顾所有方面的指导,主要负责研究思路和方法上的指点,这时候需要导生配合填补导师工作中的空白,比如在查找资料、分析问题、解决困难等方面对团队成员进行帮助和指导。

3.2 严格导师与导生的选拔、管理、激励等机制

要保证双导制的顺畅运行,必须严格规范好导师和导生的选拔,管理、激励等机制。首先要选拔出一批负责任、肯用心、专业学术能力较强的导师,这批导师愿意支持和帮助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并能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导师的管理和激励也要有明确的规定,这样才能保证导师制的长期的进行。对于导生,要着重选拔一批科研能力强、有奉献精神、沟通能力好的学生。主要通过精神奖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服务意识,更好地服务学生。

3.3 实现导师、导生、被导学生三赢局面

要重视双导制的实施效果,达到导师、导生、被导学生的三者共赢。在创新团队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导师为学生们提供了项目思路和方法上的指导,同时也可以从与学生的交流中获得灵感,更有益于今后的研究。导生为被导学生提供贴心的服务与支持,而且导生本身就是科研方面的佼佼者,同辈之间的交流可以起到导师有时起不到的作用。被导学生受益则更大,导师和导生们的付出和奉献使得被导学生在科研的道路上成长更迅速,在做人、做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都会收获良多。

参考文献:

[1]朱昌平,刘昌伟,黄波,张秀.通过团队建设促进IT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5):122-126.

[2]王金波,李凯,黄世俊,肖建中,夏风.加强学生创新团队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水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69-170.

[3]侯映霞,李华,冯斌,郑小林.研究生创新团队的构建模式及原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11-14.

[4]王雅静,齐宁,袁海萍.“创新导生制”的探析与实践――导生制在本科生创新活动中的应用[J].高校辅导员,2012,(2):45-49.

[5]钟国辉,刘玉.创新人才培养与Dian团队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94-96.

科研创新案例篇3

杨柳树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绿化树种。北京市园林绿化普查相关资料表明,北京市现有杨树200余万株、柳树120余万株。杨柳树属雌雄异株,造成飞絮的为雌株。八十年代以前,北京地区种植大量杨柳树,由于未进行筛选,其中混有大量雌株。每年春天,持续一个多月的杨柳飞絮严重污染了城市生态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对城市安全也构成了威胁,市民要求尽快治理杨柳飞絮的呼声越来越高,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针对上述问题,科研所承担了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杨柳飞絮控制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研制出了可有效控制杨柳飞絮的药剂“抑花1号”,它是一种生物干扰制剂,通过对杨柳树的激素调节来抑制飞絮的产生,对杨柳树飞絮的控制效果可达90%以上。该制剂从源头治理,成本低,基本不产生对树体和环境的危害。当年3-5月底使用,可控制次年杨柳飞絮。通过3年的示范推广和跟踪研究,该制剂已基本成熟,现已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段。在公园管理中心,园林绿化局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在市属11家公园、重要街道、社区等开展科技示范工作,2007-2010年,在北京累计推广应用规模已达10万余株,在全国推广应用已超过40万株。先后全国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包括cctv1“新闻30分”,cctv2“第一时间第一关注”,cctv7“科技苑”;中国环境报、中国花卉报、中国绿色时报、北京日报、科技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生态北京栏目”等。杨柳飞絮污染治理示范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通过市属公园的科技示范辐射和带动了北京及全国各地区的杨柳飞絮治理工作,同时引起日本、香港、台湾媒体及外国驻华使馆(朝鲜、蒙古)的关注。目前,科研所在杨柳飞絮污染治理技术研究方面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研制的杨柳飞絮抑制剂科研中试产品有效推动了全国的杨柳飞絮污染治理工作,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中等地影响力日渐增大,引起全国绿化行业的高度关注。该项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以较好地解决困扰我国城市绿化多年的杨柳飞絮问题,科学地保护好杨柳树乡土植物资源,避免因飞絮问题砍伐杨柳树现象发生。对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人们生活水平、促进市民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极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树康”营养液

大规格苗木带冠移植和反季节施工已是目前城市绿化普遍采用的方式。由此带来了树势恢复缓慢、移植成活率偏低等问题,为此,科研所研发了“树康”营养液。该产品含有树木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生长调节剂,对新移植树使用,可在根系恢复生理功能前补充树体营养,具有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的作用。对衰弱树使用,可促进树势恢复。特别是在2008年1月,又开发出了树木营养液输液专用针头,具有对树体创伤小(φ3mm),使用方便的特点,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 200820109064.5)。并改进了‘树康’营养液的成分,该技术和产品在奥运中心区的树阵建植及北京其他重点绿化工程和沈阳的奥运场馆绿化工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科技支撑作用,特别是2008年春天,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新移栽的银杏不能正常发芽,紧急关头,科研所为其注射了“树康”树木营养液,很快银杏正常发芽,树势得到恢复,没有影响景观效果,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土肥和耐根穿刺检测

园林绿化检测中心是我市园林行业中唯一具有检测资质的机构,对未来我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重点工程建设中,该检测中心可以发挥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园林绿化检测中心下设土壤和防水卷材耐根穿刺2个检测室。土肥检测室主要开展土壤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等16项指标的检测。自成立以来,承担了大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种植土质量检测任务,根据检测结果提出了土质改良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的量化管理工作,保证了绿化工程质量;同时积极为行业服务,先后完成了市公园管理中心的公园景观水体水质和市园林绿化局的道路绿地土壤融雪剂分析等多项检测任务。科研所根据北京园林绿化的实际需求,针对生长期较长的木本植物,利用常规土壤农化分析方法,对绿地土壤理化性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园林植物营养生长不良的限制因素,在营养诊断的基础上,采取技术措施进行矫正改良,建立一套针对北京地区典型植物的植物营养诊断技术体系,为首都绿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为实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园林绿化检测中心下属的防水卷材耐根穿刺检测室,是依照欧洲标准筹建的我国第一个防水卷材耐根穿刺性能实验室,也是世界上除了德国和日本之外,第三个能对防水卷材的耐根穿刺性能进行检测的试验室。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的专业检测机构,不断提高检测技术,拓展业务范围,通过科学合理的检测技术,开展检验防水卷材的耐根穿刺性能的相关研究,为全国防水厂家出具高质量的检测报告,从而规范防水材料市场、促进种植屋面技术进步和我国种植屋面工程产业的发展。

古树复壮

市属公园现有古树13804株,为解决古树复壮、衰弱树诊断等重大问题,维护公园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公园古树诊断、复壮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科研所开展了《北京古树(大树)衰亡原因诊断与保健技术研究》,该项目是200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也是由市公园管理中心直接主持的项目,由科研所承担全部两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先后开展了古树土壤微生物种群、古树衰弱检测、古树树洞检测、古树病虫防治以及古树树体修复等研究工作。协助中心所属各公园制定了衰弱古树和大树的复壮方案,并参与了部分公园的古树修复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打破传统的补树皮做法,大胆采用了“补干不补皮”的做法,提出了“修旧如旧”的修复原则,以保存古树的沧桑感和文化内涵。对根际微生物种类、数量,及其对土壤氮、磷养分转化潜力的作用与树体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研究,为古树的保健和复壮提供依据。应用树干心材检测仪对市属公园的部分古树的树干中空情况进行检测,其检测古树430株,其中市属公园200株,俄联邦大使馆213株。为多家公园的古树复壮工作提供了技术服务。开展了古树复壮费用标准制定、公园古树数据库更新完善及古树信息网的管理工作,收集、编纂古树信息36期。2011年7月,由市公园管理中心主持的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古树(大树)衰亡原因诊断与保健技术研究”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取得了重要成果,对银杏、侧柏、桧柏、白皮松、油松、国槐等6种古树(大树)的衰弱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制定了这6种古树(大树)的健康水平诊断程序与养护管理技术规程规范。对示范区内1200株古树和2000株大树进行了健康状况评价和复壮。研制出了3种古树(大树)复壮设备,获得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培训了来自全国园林系统的技术人员200余人次,培养了熟练掌握大树保健技术的技工65名,科研业务骨干15名。发表相关论文4篇。

科研创新案例篇4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案例教学;科研能力

一、引言

探索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激发创新能力、提高培养质量一直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如何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如何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一直是研究生教育中的研究课题。在研究生教育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体现出研究生教学的特点。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研究生教育应注重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发展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放在首位。

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也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从教学的角度而言,要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既要优化课程体系,更重要的是事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掌握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木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就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探讨案例教学在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作用。

二、研究生教学中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任务。研究生科研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的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等。因此,研究生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把握问题的准确性;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建设。

科研能力是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它是研究生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的标准。在研究生培养整个过程中,应把研究生放在科研环境中,让他们主动参加科研实践,在实践中培养独立选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从发现科学问题到解决这个科学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而艰辛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科学实践,就不可能解决科学问题。大部分高校导师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让研究生参与到其中来,分担子课题的研究,并结合导师课题开展毕业论文,这为研究生创造了科学实践的机会,增加研究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

研究生教育是在发挥“导帅主导,研究生主体”的前提下,师生共同探索知识的求知过程,也是师生围绕问题共同展开对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而相互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活动。因此研究生教学的教学组织应提倡开放性,教学方式应注重自主性,教学活动应注重实践性。研究生教育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自主意识、探索激情、团队协作精神和工作责任心,强调研究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与科研能力的培养

(一)案例教学法及应用步骤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依托,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交流为手段,以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高校开展案例教学源于19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法学院。1980年,案例教学被引入中国教育,已在管理学、法学和很多学科领域广泛应用。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要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地或个人、或小组协作解决问题,并从这一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方法、经验。这种方式是现行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既注重提高学生自主科研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案例教学中,应预先说明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和进行过程及主要内容和学习目的,其次,分发案例,阅读案例并解释学生不清楚之处;再次,案例教学注重个人分析,主要分析问题点、事实及原因、对策。较难的案例要在课前进行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同时案例教学注重小组讨论,组内个人发言,对讨论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并列出,探讨原因,研究对策。案例教学要求各小组发表自己整理出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小组问相互质疑,提出建设性意见。最后,案例教学注重讲评。将各小组方案中较好之处综合。

(二)案例教学法中科研能力的培养

从案例教学法应用可以看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要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地或个人、或小组协作解决问题,并从这一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方法、经验。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引导帮助学生利用所学把问题具体化,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良好的思维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被学生吸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维习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又可影响到学生的治学态度。因此,案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学中注意到师生双方的情感互动,较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能更好地体现研究性教学的意义。案例教学强调对知识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注重学习过程中研究生的实践与体验,侧重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与内化,因此,案例教学法利于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实施研究性教学,对于实现高校培养目标与提高研究生质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教学中的意义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变抽象谈论为分析具体问题。把“知”与“会”有机结合起来。在讨论中学生既要分析问题,又要尽可能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即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达到“知”与“会”的结合。在案例教学讨论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学生从教师那单学到的是发现真理的方法。因此,“学”比“教”更关关键。案例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培养思维习惯,领悟理论真谛。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促进研究生养成科学的严谨态度;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合作精神。通过经常开展讨沦,研讨,交流分享信息与研究成果,培养合作精神。

四、研究生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是构成教学良性循环的一个系统。案例教学使研究生巩固了所学理论,培养和锻炼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技能的能力。在研究生案例教学中,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代表性案例

案例教学的基础是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案例选择应紧紧围绕着如何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要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生教学的案例可以来自导师成功的课题,也可以来自经典的案例。例如,哈佛大学所用的教学案例是在近百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二)成功的教师引导

教师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关键。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掌握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案例教学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交互式教学,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相长。同时,教师应具有极强的实践经验。例如,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教授是从中请者中严格选定,实行聘任制,并进行严格绩效管理的,大多具备在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任职的经历,有的甚至是兼职授课。

(三)宽松的科研学术氛围

宽松的科研学术氛围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好的、宽松的、自由的讨论可以使学生畅所欲言,极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思维想象。教师提供大量的案例,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大胆想象、分析、判断。这种环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

(四)结合使用其他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作为创新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在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形式并不排斥传统教学。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在实践中,要注意把案例教学同启发式、讲授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结论

在研究生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应该采用个性化原则和互动性原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爱好,选取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要求和教学目标要求准备合理的案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广大学生参与其中,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最终得出有用的结论,从中学到知识。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既表现了自我,又锻炼了思维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通过师生互动,更好地发挥了案例教学的作用,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案例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符合研究生教学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参考书目:

1.王根顺,李立明,从案例教学看研究生教学改革方向,《中国电力数育》,2011.4

2.胡凯,试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黑龙江教育》,2006.7

3.崔新霞,浅析研究性教学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中国校外教育》,2011.3

科研创新案例篇5

[关键词]互联网 案例教学法 研讨性案例教学 设计性案例教学 实践性案例教学

[作者简介]卢毅(1964- ),女,四川眉山人,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戴庆春(1980- ),男,江苏镇江人,重庆科技学院市场营销系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重庆 40133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重庆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校企合作办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20306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152-02

“互联网极大地融合了全球信息,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扩展了人们搜索信息的范围”,搜索引擎“以一种智能的、高效的方式,帮助人们在互联网巨大的信息库中搜索出想要的内容,使得互联网的这种海量信息特性真正被人们所用”。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在MBA教学中创立的案例教学法,已在我国工商管理教学中得到较广泛地使用。案例教学法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激发学生兴趣并培养团队精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但案例教学法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传统的案例教学主要是教师提供案例,包括提出思考题、学生分析讨论及形成分析报告。今天则可以结合时代特点,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创新能力角度作全面思考,将案例教学扩展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个载体。案例教学法的创造性、多样化使用,是做实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大学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与实效性,有利于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养。

现有研究主要针对互联网对课堂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影响,多媒体技术的形式,案例教学的程序、方法,某门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等,缺乏从人才培养的整体角度作全面思考。本文结合互联网时代特点与教改实践,立足于案例教学法但不局限于案例教学法,系统总结梳理案例教学的各种模式,以期为提高大学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水平、强化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提供更多的借鉴空间。

一、改变案例教学观念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环境与非网络时代有根本性的不同,案例教学的诸要素都发生了很大改变。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经济生活异常丰富,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人人都能感知社会的变化,信息可以瞬间传遍全球,大家都知晓,很多评论;信息获取代价极低,极其方便。互联网带来了教育信息的时效性、社会性、便利性,使得互联网时代的案例教学已经与传统案例教学有太多不同了。关于案例教学应有一些新观念:

1.案例教学的界定更宽泛。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以真实的场景呈现、探究、参与、实施的都可归为案例教学。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情景学习理论、发展性评价理论、创业教育理论等项目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录像演示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创新创业训练等,都可归入案例教学法范畴。案例教学不只在课堂进行,也可在课外进行,更宜课内外结合进行;可以集中进行,也可分散进行;可以是大型的全局性的,也可以是某个过程某个片段;可以是综合训练,也可以是单项活动;可以是已经发生事实的追述、分析,也可以是未来路径的设计、探讨。

2.教学方法要放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总体思考。案例教学不仅是一种课堂教学方法,更体现一种理论联系实际、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念。大学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以传授知识为载体训练思维方式,对于教学方法的设计、取舍,就要考虑对学生思维等的影响。案例教学的开展应充分进行资源整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尽可能贴近现实,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给学生真实工作过程的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案例信息必须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可以假设,可以虚拟,只要信息的各要素符合客观规律。真枪实弹亦或情景模拟、虚实相间,一样能达到训练效果。案例库的建设也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权。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不只是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收集资料、制作案例、提出问题、甚至组织讨论,都可以以学生为主。确立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主体性,让学生自觉地学,主动地学,探究地学,既训练了专业技能,又能培养调研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而且能充分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兴趣。与此相呼应,教师的角色也需要重新界定。教师是整个案例教学组织活动的策划者、设计者,是案例训练的总导演,关键时刻要能够提供锦囊妙计,有自己独到的思想和见解。但教师对整个局势的掌控是隐性的,要让学生充分表演。

二、互联网背景下案例教学的方式方法

案例教学可以多种形式开展,课堂上的举例说明,课程学习小组建设,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视频播放,项目设计,网络营销,课题研究,创业实践,组织活动,甚至拉赞助、开网店等。互联网时代的案例教学,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功能扩大视野,三是将互联网作为实践锻炼平台,让学生自主实践。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

1.研讨性案例教学。描绘案情,陈述事实,提出问题,组织讨论,交流结果,撰写报告。这种是最基本的传统的案例教学法,主要用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对现实的认识,培养结合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口述,可以是多媒体,可以情景模拟,介质可以是纸质文档,可以是电子文档,可以是视频,可以是真人演绎;案例的来源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学生,学生制作案例可以是老师提供线索,也可以完全由学生自编;案例的性质可以是成熟的、经典的,也可以是刚刚发生的、争议性的;案例教学的过程可以是对成熟案例的借鉴、总结,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办法进行评析,总结经验教训,归纳成败得失;可以是组织辩论会,对争议性问题进行辩论;可以学生自寻资料,自编案例并分析,用多媒体加以展示;可以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间交叉分析。

2.设计性案例教学。如果说研讨性案例教学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个案到规律,从事实回溯理论,设计性案例教学就是从已知到未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意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性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法与“PBL(基于项目的学习)”“体验教学法”“团队项目训练法”“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其基本路径为:描述事实(或调查收集资料)―设计项目(或提出要求)―组织讨论―设计方案―呈现方案并阐述设计思想―交流答辩―(付诸实践)―评估总结。设计性案例教学的常用形式有:

第一,理论课成立课程学习小组,各小组设计团队名称、Logo、理念口号等,可培养学生基本的企业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并为案例教学的开展打好组织基础。

第二,描述案例过程与场景,但没有结局,由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或有过程有结局,由学生设计除此以外的其他解决方案;或者陈述竞争性案例事件人物一方的所作所为,由学生设计另一方的应对策略;等等。

第三,教师给出项目背景资料,提出要求,学生组建团队,进行团队建设,补充资料开展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多媒体提案、答辩,总结评估;或者教师指定题目(题材),学生找资料,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总结评估;或者教师仅提要求,完全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寻项目,自找资料,自设题目,自组团队,设计方案,提案答辩,总结评估,撰写报告。

第四,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大赛等。

设计性案例教学更多地适用于实践课程的教学,其核心是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案例分析可以是前导、模板,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路径的借鉴。

3.实践性案例教学。研讨性案例教学重在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性案例教学重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二者主要用于主课堂内的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课程教学。但大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内教学活动是不够的,还须和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统筹协调,一体化、全方位地训练。实践性案例教学是传统案例教学法的扩展和延伸,通过与创业教育、学生自主实践等的嫁接,真枪实弹地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的专业问题、社会问题的能力。

一类是组织学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或劳务服务;在真实的市场(包括网络市场)开展经营活动;组织具有专业色彩的大型文化活动;学生自主创业;等等。这类活动可充分借助于专业学生社团,以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一类是组织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组织学生申报科研课题,开展真实的科研项目研究等。还有一类是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活动。创业训练包括市场调查、组织建设、战略规划、市场分析、产品设计、营销策略、实施方案、财务预算、风险控制等,最后要形成一份规范的真实可行的创业计划书;创业实践训练在此基础上,还有注册公司,开展真实的市场运作。

2012年3月,教育部就“十二五”期间实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高校做好计划实施工作。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教育部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实施的、直接面向本科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旨在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进行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包括科技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三大类别,分全国、省市、学校三个层次,可作为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实践、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的重要平台。

实践性案例教学是将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的一种方式,也是打破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界限的一种手段,如能形成长效机制,将有力地推动兼具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类案例教学法没有严格的界限,可单项训练也可综合运用,可团队合作也可个人操作,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也可以是工作中的某局部某环节。互联网作为直接的工具使用或许不多,但互联网所提供的丰富的资源和浩瀚的信息为广泛地多样化地开展案例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及注意事项

案例教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案例信息是否符合客观现实,案例教学的组织者是否熟悉真实的社会实践工程的实践过程,案例教学的客体是否充分意识到训练过程的价值和意义等,都会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影响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多加注意。

1.案例或项目的真实性,评价机制社会化。只有来自实践第一线的真实的信息才能更好地还原社会生活科技生产经营管理诸活动的原貌。案例教学的原料使真实的企业有更好的认识价值和训练价值,否则案例教学就变成了井底之蛙的想当然,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案例教学的评价标准应有科学性、社会性、现实性、开放性。“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鼓励创新,对新见解给予充分肯定。评估主体可多元化,教师、学生、企业多方参与,尤其以企业为主。

2.教师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互联网时代案例教学对教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明了这堂课(知识点)在这门课程中是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在整个专业架构中有什么作用,在社会实践中是怎么应用的;教师自身要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策划能力、创新精神;教师要有对案例教学过程全局的掌控能力;教师要有开放性的思维,对有关资讯、方法熟悉,随时跟踪前沿发展动态;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实践教育意识,很多时候实践教学效果不好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执行力的问题。

教师的科研应和教学成为有机的整体。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而目前高校教师的科研与教学脱节现象普遍存在,甚至科研只为评职称,也缺乏有力的引导机制和制约机制。这个问题不彻底解决,中国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规模永远不可能上去。

3.加强对学生学习观、学习方法的教育,顺应学科、课程特点。案例教学法需要学生更深地介入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对于习惯于填鸭式教育、应试教育的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必须有个转变的过程。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熟悉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方法与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案例教学法可根据不同课程特点选择使用,尽量使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统一,同时注意各课程间的统筹、协调,整体安排;注重团队训练,有团队才有讨论,分工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与沟通协调能力;注意训练的张力,有压力,但不能过大,造成疲惫会影响效果。

“互联网的发展每天都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拥抱互联网就是拥抱时代,拥抱生活。”互联网时代的案例教学应有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创造性多元化地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必将为高校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2011年,互联网改变了什么[N].北京青年报,2012-01-17.

[2]顾桂芳,郭龙建,李雯.互联网对管理类课程教学的影响及教学方法选择[J].黑龙江教育,2009(5).

科研创新案例篇6

制定《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关系到为建设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首都走上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提供制度基础和法律保障。市人大常委会协同市政府相关部门,用创新精神开展这项立法工作。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成立由一名市委常委为组长,市人大常委会两名副主任、市政府一名副市长为副组长,市人大、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先后召开8次会议,就法规起草、修改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

二是坚持把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实现促进自主创新的制度创新作为这项法规的主要任务,并用这个要求统领法规起草和审议的全过程。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针对自主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科技资源部门分割,产学研用脱节,创新服务体系不完善以及创新成本提高等问题,法规在建立对科技人员的权益保障和利益激励机制,建立以项目为统领,企业为主体或以企业化组织模式整合科技资源的创新机制,健全首都自主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搭建政府自主创新服务平台,改进政府土地、资金配置方式,发展科技金融等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制度安排。

确立示范区建设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根据近期上报国务院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市人大法制委在《条例》(表决稿)中,将《条例》(草案修改稿)第四条修改为:“示范区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坚持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建设成为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列为《条例》(表决稿)第四条。

明晰示范区产业发展格局

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已初步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为促进高端产业集群发展,下一步本市将重点加强中关村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和南北两个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建设。据此,市人大法制委将《条例》(草案修改稿)第七条第二款修改为:“示范区重点建设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等海淀区和昌平区南部平原地区构成的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区整合后空间资源构成的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列为《条例》(表决稿)第七条第二款。

市政府统筹示范区建设发展

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市政府对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的整体统筹,推动创新资源整合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根据委员意见,市人大法制委将《条例》(草案修改稿)第十条修改为;“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服务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市人民政府设立示范区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工作落实。”列为《条例》(表决稿)第十条。

增加筹建登记效力内容

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条例》(草案修改稿)应增加筹建登记效力的内容,以与现有的企业登记管理制度相衔接。根据委员意见,市人大法制委将《条例》(草案修改稿)第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在示范区申请设立企业,经营范围中有属于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的,可以申请筹建登记。对符合设立条件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直接办理筹建登记,并将办理筹建登记的情况告知有关审批部门;企业获得批准后,应当申请变更登记。筹建期限为一年,筹建期内企业不得开展与筹建无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列为《条例》(表决稿)第十一条第二款。

要形成利益共享的自主创新机制

为借鉴鸟巢机制,实现需求拉动创新,市人大法制委将《条例》(草案修改稿)第十九条修改为:“示范区应当推进自主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围绕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重大项目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以企业为主体或者采取企业化的运行模式,聚集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整合土地、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各种创新要素,链接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各个创新环节,形成协同创新、利益共享的自主创新机制。”列为《条例》(表决稿)第十八条。

支持战略科学家领衔组建新型科研机构

为支持战略科学家领衔组建新型科研机构,发挥其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引领示范作用,市人大法制委在《条例》(草案修改稿)中增加一款,表述为:“支持战略科学家组建新型科研机构。”列为《条例》(表决稿)第二十四条第二款。

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使用

为提高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可以允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按照有关规定使用科技成果转化获得的收益,市人大法制委将《条例》(草案修改稿)第二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鼓励示范区内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依法转让科技成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用于奖励和教学、科研及事业发展。”列为《条例》(表决稿)第二十五条第一款。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制度

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应根据示范区发展实际需要,建立与促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相适应的人才引进和职称评价制度。根据委员意见,市人大法制委在《条例》(草案修改稿)中增加一款,表述为;“本市在示范区建立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相适应的职称评价制度,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职称评价服务;对示范区内的企业引进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的紧缺人才,建立侧重能力、业绩、潜力、贡献等综合素质的人才评价机制和突出贡献人才的直接引进机制。”列为《条例》(表决稿)第三十七条第二款。

建立示范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根据市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健身,为构建高效有力的创新支持和服务平台,市人大法制委将《条例》(草案修改稿)第五十但条修改为:“市人民政府会同国务院相关部门建立示范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服务平台,健全跨层级联合工作机制,统筹政府的资金投入和土地、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配置,推进政策先行先试、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型人才服务、新技术应用推广和新产品政府采购等工作。”列为《条例》(表决稿)第五十三条。

科研创新案例篇7

关键词 科技创新;科技传播;报告会;公益性;市场化运作;“7+1”理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203-03

0引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一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国综合国力提升的本质与核心,是国际社会竞争的落脚点。中国若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就必须不断创新科技,提升自身科技水平与竞争力。总理在2014年7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曾指出“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就必须向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而要实现这样的迈进,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不仅表现在自然科学领域,而且与人文社科领域息息相关,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曾指出 “人类所有的重大创新和社会变革,包括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制度变迁等,都是以人文社科理论的重大创新为前提的”。因此,我们可将科技创新定义为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科学创新包括文科的创新作品,社科的创新型研究成果,自然科学的创新型基础研究成果;技术创新就是指新工具、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方法。这意味着中国若想“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就必须汇集各学科领域实施“协同”科技创新。

科技传播做为科学与公众的主要通道,肩负着普及科技知识、转化科技成果、推动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国科技水平的兴衰。近年,我国虽出台了《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技奖励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政策,及投入了一系列配套资金(2008―2013年,中央财政共投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823亿元,带动企业和地方投入1400亿元),为我国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环境,但科技研发与大众需求脱节、成果转化率低下、科技市场需求开发不足等与科技传播有着极大关系的问题依然严重制约着我国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如何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探索科技传播新理论与新模式,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将从科技传播这一环节切入,在梳理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科技传播主体及其主要做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内涵、理论及功能进行具体介绍,并提出相关建议。

1 相关理论及文献

关于科技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源于技术创新,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源,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将生产要素进行一种新的组合,以形成可获利的商品或产业,但其尚未对技术的交流与传播的主体及其相关内容展开深入探讨。1939年,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系统提出了科学传播的相关理念,认为科技交流不仅发生在科学家之间,而且还当涉及到公众,指出科技传播是沟通科学与社会的中介桥梁,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但发展至今关于“科技传播”一词仍未能给出准确定义,张婷(2009)综合国内外各学者研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此领域国际代表性学术期刊近百年1600余篇文献展开分析,发现可将科技传播的研究归聚为科学与公众关系;应用技术传播;科学传播经验与模型方法;科学交流、教育、普及研究四大类。

我国关于科技传播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其代表为翟杰全于1985年在《科学管理研究》上发表的《科学传播学浅谈》一文;1995年,首届科技传播研讨会的召开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科技传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进入本世纪以后,关于该领域的研究与探索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在科技传播参与主体关系方面,刘兵、侯强(2004)指出科学传播至少包括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科学共同体与媒体、公众、政府及其他能影响政府政策的机构,工商业机构与公众,媒体与公众,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流这几个方面。在科技传播的内容与方向方面,刘华杰(2002)指出,科技传播已由对科学事实、科学进展状况、科学技术具体知识的“一阶科学传播”,进入到了对科学技术方法、过程、思想、精神及科技之社会影响等的“二阶科学传播”;翟杰全(2007)认为目前国内研究正在形成基于社会发展视角的科技传播研究、基于科学文化视角的科学传播研究、基于传播实践技术视角的“技术传播”研究三大方向;赵亚辉(2013)认为中国正在进入“风险社会”时代,因此需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传播体系和机制以帮助人们消除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科学应对风险。

孙文彬(2013)指出 “随着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不断演化”“ 尤其是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等学科对科学自身研究的深入”公众将“通过对话,增进对科学研究过程的了解,表达对科学研究成果的诉求”;为此,我们的科技传播必须把握这一趋势,基于公众对科技所表达的诉求,不断创新传播的方法、模式与理论,以推动科技创新向更高层次发展。

目前,相关学者对科技传播的主要内容、参与主体、发展历程、发展方向及公众需求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与研究,为我们创新科技传播方式以解决科技创新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但在科技传播实践之中如何全面挖掘与把握科技传播主体、特征、内容及受众的深层内涵,创新科技传播形式与渠道,使其达到推动科技创新之最佳效果的系列问题仍需我们深入探讨。

2 主要科技传播主体及其主要做法

2.1 以政府为主体的科技传播

现阶段,以政府为主体的科技传播仍是我国科技传播的主力军,它是由国家各级科技部门(包括国家科技部、各省科技厅、各县科技局及其他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所设置的科技机构等)作为社会公众科技需求的者,通过制定各类科技攻关与发展规划及提供政策与资金保障以激励引导科技创新主体,通过建设科技传播基础设施及开展各类正规与非正规科学教育以拓展科技传播的广泛受众,实施科技传播,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各类公众对于科技需求的实质化与多样化及各类需求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使得政府作为公众科技需求的者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出来。最关键的在于政府不能单凭一己之力获取到社会尽可能全面的需求信息,由于信息的缺失与不全面,必然导致在政府主导下的科技研发与公众市场需求脱节现象的发生,使得科技传播功效减弱甚至丧失,因此,社会其他各界也必须参与到科技传播这项事业之中。

2.2 以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科技传播

我国高等院校是我国科研与科教的主力军,是我国科技传播的重要力量。在科技传播方面主要有人才培养,及通过“产、学、研”“政、学、研”等方式实施的科技咨询与成果转化等方面。高等院校通过人才培养及科技咨询开展包括科技教学在内科技传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各类科技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但由于高校在科研工作管理方面将重点放在以学术水平及科研成果获奖等级上,造成了科研工作者市场意识淡薄,科研成果严重偏离了市场需求等一系列现象的产生。同时,由于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及职业科技转化中介组织与人员的缺乏,使得高校许多优秀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束之于“象牙塔”内的高阁,不能有效的实现科技传播功能。

2.3 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科技传播

科研院所主要指国家设立的各级、各类研究院和各大学所设立的科研实验室,是我国科研的中坚力量。科研院所充分发挥其人才、科研、信息、政策支持等各方优势,通过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合作,开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共性技术、实用性的各类研究,实现科技传播,其传播主要体现在科技共同体内部。

目前,各类科研院所主要落脚点仍为科学研究,在科技传播方面仍以自然科学与技术传播为主,且缺乏与公众有效的互动与沟通,不能有效实科学现研究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如:各类科研院所专利申请数量连年上升,但绝大多数与市场脱节不能实现转化,未能产生商业价值,这是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科技传播的最大软肋。

2.4 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的科技传播

科技型企业主要指的是从事涉及实体产品与虚拟产品科技研发的企业,包含各类国有及私营大中小型经营此项业务的企业。这类企业既是我国市场的组成细胞及市场经济活动参与主体,又是接触受众最广且与受众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类传播主体。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的科技传播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实现,一种是通过“产、学、研”的形式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就企业经营业务相关方面开展合作,以传递企业需求信息及获取企业创新发展的外部科技资源,而实现的科技传播;另一种是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产品研发与生产、产品销售与服务的各环节,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与企业利益相关体间开展的科技共享与交流,而实现的科技传播。然而,鉴于企业的经营性质与目标,科技型企业的科技传播主要以涉及本企业利润实现的技术传播为主,而对于人文社科方面涉及很少,不能有效实现科技的全面传播。

3 科技传播新探索――“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

3.1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内涵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性、定期、不定址的科技创新传播活动,由中国科技协会指导,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北京中科达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策划、承办。首届报告会于2014 年11 月1 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地址由协办单位或共同承办单位提出,经报告会组委会讨论决定。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传播者从传统的科技传播工作者扩大至政、产、学、研、用、金和介七方的代表;受众从传统的公众亦扩大至七方;传播内容从传统的自然学科扩大至人文社科,传播内容的选取从科技工作者选取转变为受以众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七方选取,传播内容的选取遵循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组委会研发的科技创新经典案例的评选标准;传播途径选取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电视、书籍、网络及巡回报告等多元化、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新媒介渠道。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由上述七大领域的代表通过科学流程、严格标准和带头脑风暴法应用性质的答辩式会审推出的具有典范性、权威性、文学性、艺术性、科学性、独创性的智力成果型案例作品,是对作品、理论、产品、项目创新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和环节发生的典型的和有价值的事件的记录,一般包括故事性、戏剧性和意义未尽性三大元素,是对大家耳熟能详的自然科学经典、宗教经典、包含歌曲、舞曲、美术、电影等的艺术经典、哲学经典等经典作品形态的补充与丰富,也是文化遗产的补充与丰富,可以掀开作品、理论、产品、项目从研发到推广应用过程中的神秘面纱,可以成为接地气和人气的品牌科普产品,便于大众传播、培养人才和多产品形态的再次开发,可以在科学和技术创新方面起到引领、示范、比较、借鉴、启发、激励、带动、说明、展示、宣传、表彰、传播、传承等作用,能够表现某个学科、某个专业或某个行业、某个领域或某个单位的科学和技术创新精髓,能够入脑入心,紧密联系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工作。

3.2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理论指导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是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驱动发展的新形势下提出的,旨在组委会研究的“7+1”理论指导下通过科技创新元素对接平台和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体系来汇聚政、产、学、研、用、金、介七方的力量,打造和推出创新案例、新理论、新作品、新产品和新项目,突破旧观念、旧体制、旧机制、旧有模式和渠道,公开研发过程,使得科研绩效和科研评价透明化,促使政、产、学、研、用、金、介七方真诚合作,达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同创新、互助合作的目的,最终实现七方互惠、互利、共赢,共建可持续发展之路。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7+1”理论中,7是指来自于政、产、学、研、用、金和介七个领域的代表,1是指中科达人搭建的协同创新和创新要素无缝对接的平台。“7+1”理论是指在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七方协同创新,在一个通过市场化、商业化全新模式有效组织和高效运转的平台上协同创新。为了有效鉴别和鼓励七方在这个平台上发挥的协同创新和创新要素对接的作用,平台特别设计和运用色彩学分别赋予七方不同颜色标识和内涵,如图1所示。

图1 色彩学与政、产、学、研、用、金、介七方的对应

红色在中国象征共产党,代表联盟中的“政”,包含我国各级党政机构;橙色象征丰收,代表联盟中的“产”,即将项目运营、转化为巨大经济效益的企业;紫色象征精神与权威,代表联盟中的“学”,即各类高校,因为高校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蓝色象征智慧,代表联盟中的“研”,即科研院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代表联盟中的“用”,说明科研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需求推动科研发展;黄色象征财富,代表联盟中的“金”,即为科技传播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绿色在七彩虹最中间的位置,起联系上下的作用,代表联盟中的“介”,即科技中介机构,同时,交通信号“绿灯”象征一路通畅的象形词,代表科研中介机构用服务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打开(开辟)一条畅行无阻的的绿色通道的意思。

3.3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功能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通过七方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打造和传播科技创新理论、作品、协同创新团队和经典案例,提升整个民族科学素养;强化科技创新的透明度和绩效,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七方的真诚对话与合作,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促进创新作品、产品、项目走向广阔市场和广泛应用。通过会后对七大创新要素合作的跟踪、七方的口碑和市场的检验,确保理论的品质和创新要素无缝对接的效率;通过创新要素对接效率的透明化,确保“1”这个创新要素对接平台的公开、公平、公正和绩效。这些都是“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在科技传播中公益性的体现。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通过对协同创新团队专业组成、人员搭配、研究特色、研究成效、科研思想、态度、精神、价值取向等全方位的展示,推出年富力强、创新活力十足、求真务实、敢于展现科研历程和绩效、勇于通过决策咨询、创新设计等多元途经反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创新团队,帮助这样的协同创新团队承接党政和企事业单位的委托课题和工程。这是“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在科技传播中市场化运作的体现。

4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实施进展

“政”方面,各级党政官员认为该项目符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符合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需求,符合提高整个民族素养的迫切需求,能为国家制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关政策提供基础参考。

“产”方面,企业界认为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对接新政策、新项目、新团队、新市场、新金融机构和新服务,希望能够早日完成企业升级转型,且有部分企业对该项目给予了资金和实物赞助。

“学”与“研”方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多数科研工作者尚未找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切入点,从而迷失在、申请课题和奖励评选中,需要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展现团队的科研思想、科研精神、科研历程和科研成果,以实现其经济与社会价值。

“用”方面,无论是终端市场还是行业市场的用户,对科技新作品、新产品、新项目及新团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选择越来越多,检验越来越严,期待通过反馈需求信息参与到科技创新之中。

“金”与“介”方面,他们为新政策的贯彻落实、新作品的推广应用、新产品的市场开拓、新项目的实施及新团队的成长提供资金与服务,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一场精彩的头脑风暴会,需要一个来自政产学研用金介七方领域的代表组成的评审专家对项目做出精彩点评,实现资金与项目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急需一个平台规范行业市场、强化从业人员归属感、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树立科技中介机构品牌等,以解决目前存在的机构小、散、乱,从业人员不多、素质不高和没有从业归属感等问题。

在报告会的内容方面,既包括自然科学与技术,也包括人文社科。已经确定的参会的典型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有:立体污染综合防治、 机器人总动员走进现实、营养膳食为健康人生保驾护航和国际投资指数研究等。本次报告会不仅通过会议的形式而且还将将通过各路媒介将讯息广泛传播给七方受众,使各界能更广泛参与到本项目之中。

5 关于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的几点建议

首先,要发挥市场在科技传播中的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科技作为一种资源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才能实现有效配置,北京已经通过“京校十条”和“京科九条”放开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其科研成果的处置权、收益权和分配权,给科研人员松绑,从而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传播事业,国家还需进一步全面放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其科研成果的处置权、收益权与分配权,给全国科研人员松绑;另一方面需重视政、产、用、金、介在科技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与培育各类科技传播主体,使其按照科技传播市场规律办事,积极高效地实现科技传播通过人文成果净化人类的心灵,通过社会科学成果推动社会的发展和通过自然科学成果提高生产力的目的。

其次,要营造公平有序市场氛围。市场经济必然是法制经济,要充分调动与发挥各类科技传播主体积极主动性,就必须要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对各类传播主体,尤其是科技中介的司法保护。

第三,要积极探索构建公众参与平台。在当今的科技传播工作中,公众参与的呼声日高,对建设一个表达对科技创新诉求的平台的需求日益强烈,因此,在此后的科技传播工作中,各类传播主体尤其是科技中介需把握这一需求,发挥七方功效,构建一个广泛的公众参与平台及长效机制。

第四,开展科技传播职业化建设。这个主要针对的是科技中介市场,目前,科技中介市场被机构小、散、乱,从业人员不多、素质不高和没有从业归属感等问题严重困扰,不能有效发挥其在科技传播中的应有功效,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必须规范行业市场,建立行业标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化教育入手,以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与服务水平,从而实现科技的高效传播。

最后,科技传播公益事业和市场化运作融合发展。科技传播公益事业的发展还需得到政府资金支持和政、产、学、研、用、金、介七方力量的汇聚支持,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的新理论、新模式、新体制和新机制还需政、产、学、研、用、金、介七方共同研究并进一步完善。只有科技传播公益事业发展的好,科技传播市场才会更加有序和稳定,进一步推动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的进程;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的好,才能有更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投入到科技传播的公益事业中去。因此,科技传播公益事业和市场化运作两者的融合发展的程度和进度直接关乎我国科技传播事业能否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张婷.科学传播学的基本结构[J].声屏世界,2009(8).

[2]刘兵,侯强.国内科学传播研究:理论与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5).

[3]刘华杰.整合两大传统:兼谈我们所理解的科学传播[J].南京社会科学,2002(10).

[4]翟杰全.国内科技传播研究:三大方向与三大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8).

科研创新案例篇8

关键词:信息材料;案例教学

一、引言

信息材料是信息技术的基石,在现代材料科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研究和应用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信息材料的涵盖非常广泛,包括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显示整个信息链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材料。随着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的进步,信息材料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国内外一流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国内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纷纷将信息材料类型课程纳入教学内容。信息材料的课程教学在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中,包含多门课程,如《功能材料》、《信息材料学》、《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等,形成了内容联系紧密的系列课程,占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信息材料紧贴信息技术,其学习过程中材料的成分、结构、工艺、性能教学主线必然要和相关的信息技术和电子器件密切结合。传统的信息材料相关课程课堂教学模式,以材料的基础理论的讲授为主,教学主线多围绕材料“成分-结构-工艺-性能”传统主线,与信息技术器件应用和最新科研成果的结合不够紧密,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性”、“研究性”、“探讨性”、“创新性”不够突出。

二、信息材料案例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信息材料课程主要是适应近三十年来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结合各自的科研特色所开设,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多贴近各自科研实际和科研项目。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设有《Electrical, Optic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aterials》和《Special Problems in Electronic, Photonic and Magnetic Materials》课程,哈佛大学开设有《An Introduction to Electronic Materials for Engineers》、奥克兰大学开设有《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课程等。

国外案例教学的历史悠久。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就萌发了原始形态的案例,产生了案例教学的雏形。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开创的“问答式"教学法,就带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特点,这是案例教学的萌芽。19世纪后期,哈佛法学院在法学教育之中,使用的案例教学以法院判例为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学生充分地参与讨论,考试是以假设的判例作为考试题目。这被认为是现代案例教学的开始。哈佛商学院于1921年正式推行案例教学。自此之后,案例教学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重视和支持,开始了近代对案例教学的研究。

在国外,信息材料课程在开设之初便引入了案例教学模式。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在开设《Electrical, Optic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aterials》课程时,便在授课中采用了以电、光、磁特定电子器件的应用提出问题,从材料的结构分析问题,最终以材料的性能解答问题的教学模式。这便是案例教学组织教学内容的典型代表。奥克兰大学和哈佛大学都在教学课时中设置大量研讨课程,就具体案例进行针对性研讨,从中锻炼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由于案例教学的效果明显,而且国外大学在科研中成果突出,可借鉴的案例众多,促使国外各大学纷纷建设信息材料教学案例体系,用于辅助课程教学,成果显著。

国内的信息材料课程多在上世纪末才开始开设。如清华大学开设《电子材料导论》研究生课程,北京邮电大学开设《电子材料》研究生课程,上海交通大学开设《功能材料学》研究生课程等。国内各高校案例教学的推广较晚。国内最早的案例教学是在工商管理MBA教育中开展的。由于案例教学独特的教学效果,使得案例教学的功效日益为我国教育界所认同,近年来逐步纳入许多高校的教改计划,在许多学科教学中渐渐频繁运用,并取得一定成效。案例教学法成为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的“新宠”。但是,由于我国信息材料课程开设时间较短,且各学校信息材料课程多为门数较少,相互关联较弱,在案例教学引入时,往往只有较少的1-2个案例,作为课程的辅助部分,其案例教学的涵盖面太少,不成体系,效果并不明显。

三、信息材料案例教学体系设计思路

我国信息材料课程体系、课程案例教学、可采用的案例,较之国外大学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问题在于信息材料课程不成体系、相互间联系不够密切、案例数目过少、没有系统的案例库。因此,在进行信息材料案例教学体系设计时,明确教学案例需要同时为涉及信息材料及其相关基础知识的多门课程提供支撑,如《材料物理》、《信息材料学》、《电子材料与器件》、《功能材料》等,建成可同时为多门课程提供案例教学素材的案例库。

在案例设计时,突出面向应用面向实践特色。信息材料的突出特色有以下两点:一是和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器件的发展息息相关。二是和授课高校的科研实际密切相关。因此在信息材料的课程教学内容中必须突出面向应用,案例教学所采用的素材案例必须是最新并已经应用,在工业和生活中可见的技术及器件,此外应当结合本校科研实际,借助本校已有的科研条件,设计实践案例教学环节,让学生动手制备和表征信息材料,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工程能力。

四、信息材料案例教学体系设计

(一)案例教学主线

围绕信息技术“信息获取-处理-存储-传递-显示信息链”主线,以每个信息链环节中涉及的典型器件为案例,再围绕材料的成分设计、制备工艺、应用特点、发展前景构建典型案例,形成案例体系,为信息材料系列课程案例教学服务。

信息材料教学内容围绕信息技术中所涉及的各种器件及其所用材料展开,因此按照信“信息链”主线组织案例教学体系是较好的教学模式。具体案例建设实例如围绕信息获取材料,建设红外辐射探测材料与器件、量子肼探测材料与器件、热探测材料与器件教学案例;围绕信息处理材料,建设半导体二极管集成电路材料、光子/声子晶体材料教学案例;围绕信息存储,建设铁氧体磁粉硬盘存储材料、硒碲化合物光盘存储材料教学案例;围绕信息传递材料,建设铝绞线电缆通信材料、石英光纤通信材料教学案例;围绕信息显示材料,建设电场发射显示材料、等离子激发显示材料、有机电子发光显示材料、液晶受光显示材料教学案例。每个案例按照材料的“成分-结构-工艺-性能-器件-应用”展开研讨式或者实验设计和实施实践教学。

(二)案例教学体系结构

信息材料系列课程,如《材料物理》、《信息材料学》、《电子材料与器件》、《功能材料》、《半导体材料》等,既有共叉教学内容,又根据授课目的各有侧重和区分,这是信息材料系列课程的固有特点。在案例教学体系中,既要争取同一案例素材可以为多门课程所用,又要针对各门课程,进行同一案例素材的特色建设。如半导体材料作为信息材料基石,典型半导体材料器件,如单晶硅p-n结,在《信息材料学》、《电子材料与器件》、《半导体材料》三门课程中都可以作为案例分析教学,但可根据课程特色,在同一个案例中分析教学侧重不同,按照侧重点为材料导电基本原理、材料成分结构分析、材料性能特点和材料器件应用特点细化建设案例,将之建设成为可以选择不同侧重点为不同课程服务。应当具体分析,明确可为多门课程服务的共性案例和为专门课程服务的特色案例之间的关系,两者在案例教学体系中所占比重应根据根据服务课程的体系结构设定。

(三)实践案例设置及比重

教学案例组成要素可分为三个:基础知识讲解、案例解析或研讨、案例实践。三者相互联系,只有三个要素各自在教学案例中所占权重合理,案例教学才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有的信息材料系列课程案例教学方法多以课堂授课、课堂研讨为主,不能很好的适应面向应用,注重工程实际的特点。因此,在案例教学体系设计中需要针对性重点开展实践案例建设。结合授课院校的现有科研条件、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硬件条件和外部支撑条件(校企合作教学科研平台、各类重点实验室等),选取材料制备和应用难度较小的典型材料案例,如电介质材料及电容的制备、磁性材料的的制备及性能表征等,作为实践教学案例进行建设,分析实践环节中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和应用的联系评价四个环节在实践案例中的权重及相互关系,让学生自主研讨、设计材料成分、制备材料和简单器件、考核材料和器件性能、分析总结心得体会。通过实践案例教学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思维和面向应用的能力。实践案例在教学案例体系中所占比例应不低于30%。

五、信息材料案例教学体系建设办法

信息材料案例教学体系建设宜采用学习借鉴-结合科研-特色建设-研讨和实践结合的具体做法。第一,借鉴国外一流大学信息材料系列课程的案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奥克兰大学等学校信息材料教学案例,学习其组织形式、案例分析手段、教学目的和效果评价手段;第二,在进行案例建设前明确结合科研项目及科研方向指导思想,依托现有科研基础和科研条件建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案例;第三,建设过程中,结合高校自身信息材料系列课程的教学需求、人才培养需求和学科特色,突出教学案例体系特色建设;第四,在案例建设中,合理分配课堂研讨案例教学和动手实践案例教学的比例,重点建设实践案例教学,使案例体系更加符合面向应用需求。

六、结束语

案例教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信息材料系列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突出的问题是不成体系,效果不好。本文针对信息材料系列课程,论述了可同时服务多门课程的教学案例体系的设计基本思路、案例体系主线设计、体系结构设计、实践环节设置和建设办法。该教学案例体系可为多门信息材料课程教学服务,有助于强化课程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能力。

[参考文献]

[1]丁育林. 案例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D].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2]许丹. 案例教学中的学生行为分析[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 (6): 113-11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