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翻转课堂起源8篇

时间:2023-06-15 09:27:32

翻转课堂起源

翻转课堂起源篇1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本科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085-02

翻转课堂,最早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伯格曼和萨姆斯,将结合实时讲解和PPT 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上,为缺席的学生补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到2011年,萨尔曼・汗的可汗学院对翻转课堂的全球推广,起到了里程碑式的推动作用,翻转课堂开始为众多教师熟知,并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新型教学模式。而在我国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才刚刚起步,且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探讨比较多,涉及高校本科教学实践效果方面的应用研究则比较少。

一、翻转课堂定义和特征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也叫颠倒课堂、颠倒教室,是一种新出现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来讲,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的传授和内化两个阶段进行颠倒,在课前,学生需要通过观看教师精心制作或选择的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并即时向教师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及遇到的问题;在课上,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协作探究,达到较好的知识内化效果。翻转课堂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组织与实施流程,在理念上重新定义了学与教的关系,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二)翻转课堂的特征

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师生这两大主体间的交互对话更为突出。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思维,与传统课堂对比,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发生了重要变化(见表1)。

表1 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的对比

项目传统课堂翻转课堂

教师角色知识与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

学生角色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主动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课堂教学形式课堂讲解+课下作业课前学习+课中探究

课堂时间分配大部分时间用来教师讲解大部分时间用来师生探究学习

课堂教学内容知识讲解和传授问题探究学习

教学手段的应用呈现内容自主性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工具

教学评价方式纸质测试评价全方位、多维度评价

因此,翻转课堂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教学主体呈现多元化、协商性的特点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是最重要的两大教学主体,除此之外,学校、社会和国家也会参与进来,使得翻转课堂教学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教学主体,特别是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知识、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课堂上下、线上线下沟通方面,也呈现出协商性的特点,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翻转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沟通协商和反馈交流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过程。

2.教学资源呈现全面性、共享性特点

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使用的教学资源呈现出全面性特点,资源数量庞大,资源质量也更加优化。同时,翻转课堂使用的教学资源还具有共享性的特点,翻转课堂上有大量教学资源,微视频教学资源极其丰富,且通过各类学习平台实现了共享,使学生通过简单操作就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类优质的课程资源。

3.教学载体呈现创新性、高效率、立体化特点

翻转课堂通过信息技术以微课作为主要的教学载体,突破了传统课堂以语言与教材为主要载体的局限,教学载体呈现创新性特征。同时,翻转课堂借助信息技术,以学习者为中心,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通过微视频来传递知识,并且在视频中使用图片、音乐和故事等立体化教学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率。

4.教学过程呈现自主性、灵活性、可控性特点

翻转课堂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大的自,学生可以自主调整学习进度,并且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翻转课堂在“教”与“学”的时间上、地点上具有灵活性;翻转课堂以教学视频的方式传授知识,能够实现教学时间、进度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更能够促进教学各主体的发展和进步。

二、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随着翻转课堂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国内很多高校开始尝试和实践,取得的效果也参差不齐。一般来讲,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教育中的功利主义、保守主义观念的影响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教育中的功利主义主要表现在:学校为追求好声誉、好生源和好效益,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投入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率上;教师为了职称晋升顺利过关,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科研而无暇顾及课堂效果;学生为了找份好工作,将大量时间用于考取各类证书。因此,高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乃至学生都一定程度上存在功利主义观念。加之翻转课堂在我国还处于探究阶段,某些高校和某些教师的保守主义观念,仍使他们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愿意打破,翻转课堂的推行和实施受到一定的影响,即使推行实施,也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影响

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学习知识主要是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事先将丰富的纸质资料及多媒体资源布置给学生,学生在课外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借助网络观看教学视频,搜索文本、动画及图片等资料,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寻找和发现问题,并独立完成课余练习,检验学习效果。这一系列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监督管理能力,以及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学生大多习惯于传统课堂的学习模式,依赖教师指导,习惯教师监控,不愿意去自主学习,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影响和制约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环境的影响

1.班级规模

在我国高等学校,教师授课的班级规模一般有三种形式:常规班级(1-2个班)、小班教学(1个班)、大班教学(3个班或更多)。尤其是公共课,一般都要达到100人以上,有的甚至超过200人,班级规模过于庞大,学生人数过多,这种情况下,学生个性差异和独特性就只能被忽视,教师无法关注和了解到每一个学生,所谓因材施教就很难实现。翻转课堂提倡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而教师则主要在课堂中面对每个学生答疑解惑,实施差异化教学,这种方式显然更适合小班制授课。而现实中很多高校师生比严重超标,加之学校有节约成本的需求,一般班级规模都很大,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频率很少,深度互动难以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受到很大影响。

2.信息技术软硬件环境

翻转课堂从产生之初就依赖信息技术支持。目前在我国远远达不到每个学生(家庭)配备计算机及网络,课外自主学习资源受到限制。再者,大部分一线教师对信息技术并不通晓,利用信息技术自如地创设教学情境存在困难,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四)受优质教学资源丰富程度和有效搜索的影响

1.受优质教学资源丰富程度的影响

目前,教学资源可以说是海量的,但是专门用于本科教学使用的优质的教学资源却并不丰富。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相当一部分还是由原来的精品课改头换面而成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等。一些高校为了赶时髦,或者为了突显教学改革成果,不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专业课程等的特征,没有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急于上项目,也草草建立了一批教学资源,有些甚至直接交给开发公司或企业来制作,但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2.能否有效搜索的制约

网络提供了无限庞大的数字资源,这些数字资源是海量的,而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二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系统的、校本为主的数字教学资源,便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创建富有学校特色的优质的校园云资源就成为当务之急。

(五)受课堂互动性程度的影响

在翻转课堂中各教学主体间的互动性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通过课前观看视频资料,产生了困惑或发现问题,课上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个性化辅导,并设置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遇到的问题,因此,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必然增加。课堂互动程度越高,交流越频繁,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就越明显。

(六)受反馈渠道畅通程度的影响

翻转课堂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渠道。目前一些高校建立了智能反馈云平台,把学生每次学习之后的数据形成历史记录,通过数据分析形成每位学生一定时期的学习曲线。同时,还可以通过生成错误归类,指引学生的后续学习和教师对学情的把握,有效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七)受教学评价考核有效程度的影响

目前,翻转课堂教学评价考核,主要包括网络视频学习、章节网络测试、网络讨论区、见面课探究学习、课程结业考试、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出勤等,全方位、多维度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效果进行监督和考评,其有效程度也是影响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八)受课堂气氛活跃性的影响

翻转课堂有利于改变目前大学课堂中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课堂气氛越活跃,互动交流越丰富,学生参与度越高,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也就越明显。

在翻转课堂本科教学实践效果的探究中,其影响因素是全方位的,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学科的特点、课程的性质、学校的支持保障措施等,也都会从不同角度影响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实施和最终的教学效果。各高校在引入和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充分调研、结合实际,积极引导,克服不利影响因素,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本科教育教学的改革的实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婷.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2:116-118.

[2]李丽琴.翻转课堂:高校经管类课程的突破与尝试[J].武夷学院学报,2015,09:93-97.

翻转课堂起源篇2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英语;可行性分析

一、翻转课堂

1、翻转课堂概述翻转课堂又叫“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是指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进行知识的讲授,而是通过视频讲座、网络讨论、资料查阅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获得自己所需信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的决定权由教师转向了学生,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而教师则主要协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2、翻转课堂的起源早在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就采用了“翻转教学”的模式,但当时并没有提出“翻转课堂”的名词。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老师乔纳森•波尔曼(Jonatha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开始录制视频上传网络,为缺席的学生补课,并逐渐开创了学生课下观看视频、课上解答问题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运动开始,众多优质教育资源的出现均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支持与帮助。

二、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

1、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课堂教学的参与者。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及学习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成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则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回答问题变成了主动地探索知识、提出问题。此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大大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的时间,使教师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互动讨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2、教学形式与内容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大量灌输知识,而学生则在课下通过作业和练习的方式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内化。翻转课堂模式则完全颠倒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过程,改变了教学的顺序和方式,其把传授知识的环节移到课前,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观看视频、查阅资料等方式来获取新的知识;在课堂上,则主要以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及学生讨论等形式进行。

三、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1、大学教学环境中应用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翻转课堂属于当代信息化教育行列,在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高等教育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均已设立实验室、语音室等专门的英语学习教室,普通教室也基本安装了多媒体,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硬件设施。其次,大学校园拥有充足的网络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网络课程、精品公开课、在线交流平台等等,能够辅助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因此,在当代大学教学环境中使用翻转课堂进行英语教学是可行的。2、大学英语教师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而当代大学英语教师具有高学历、年轻化的结构特征,其创新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高,有利于翻转课堂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实现。此外,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促使当代大学英语教师更早地熟悉并应用计算机网络,其在资源的获取及处理方面具备扎实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制作课件、录制视频,为大学英语课堂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3、翻转课堂适用于大学生学习的可行性分析首先,大学课程设置更注重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其课程安排相比高中较少,因此大学生有充足的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其次,当代大学生更加追求自由并具备丰富的网络信息知识,而翻转课堂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色。最后,大学生在经过初高中系统的英语学习后,已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具有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潜质,在翻转课堂中,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因此,翻转课堂模式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可行且有效的。

四、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在课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及教学方式。针对教学内容,教师可自行录制视频、制作PPT、文档,也可在其他教学资源中寻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视频及资源,还可提前设置课堂主题内容供学生讨论、汇报。而学生应在课前认真观看教师上传的英语教学视频及其他教学资源,初步掌握英语教学内容并完成相关的练习。2、课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到引导和监督作用,让学生根据课前的学习和讨论,在课堂上完成小组汇报,并就学生课前发现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期间教师应及时了解各小组的讨论进度,对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释说明及个性化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使英语课堂由教师指导学习逐渐转变为独立探究学习。3、课后课后,学生可自行多次查看英语教学资源,梳理总结知识点及解决课堂遗留问题,最终完成对所学英语知识的意义建构,并在多次复习和总结中实现知识的巩固和内化。同时,学生也可补充完善其他优质的英语学习资源,以供教师、同学们下载查看。此外,学生还应按计划进行下一节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依次循环,最终完成所有课程内容的学习。

五、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其改变了教师教学过程中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弊端,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个性化。该模式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来说,要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创新性,要敢于对教学内容进行质疑、提问。对教师来讲,要掌握充足的教育信息技术以满足翻转课堂的基本授课要求,同时还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扩大知识储备,以实现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4):33-36.

[2]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16-121.

翻转课堂起源篇3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成人英语;教学;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H319.3

本文在分析微课及“翻转课堂”的内涵、起源、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成人英语学习的特点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成人英语教学应用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探索提高“翻转课堂”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的方法,力求创新成人英语教学模式、推动成人英语教学发展。

一、微课及“翻转课堂”的内涵、起源及特点

(一)微课及“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指的是依靠信息化教学手段,重新分配课内外的教学时间,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发展的方式来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微课是“翻转课堂”的重要载体,指的是以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为教学工具和传播媒介,分阶段、分模块、分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和能力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微课及“翻转课堂”的起源

早在20世纪中末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到2007年,美国的乔纳森和亚伦正式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当中。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在中国兴起于2010年,最初主要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当中, 并逐渐在其他层次的教育中得到推广与应用。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特点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主要具备以下特点:

1. 形式灵活

微课资源具备可以选择、便于分享和反复播放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时间及进度,使学习形式变得灵活便捷,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2. 内容精炼

大部分微课资源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针对某一具体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内容更精炼、讲解更透彻、目标更明确,有效避免了传统课堂由于容量大、知识点杂、时间长而引起学生厌学、倦怠、注意力分散等问题。

3. 自主性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的掌控地位和主导角色被淡化,学生通过自主体验来获取知识、积累经验、锻炼能力,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力。

二、成人英语学习的特点

(一)差异性大

学生年龄差大,英语基础差距大,是成人英语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年龄差距大,导致学生在兴趣爱好、认知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差距,给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带来了困扰;基础差距大,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上存在较大差距,给教学难度、广度及速度的掌控带来了挑战。

(二)目的性强

大部分成人学习英语都是为了满足应付考试、评定职称、出国考查等客观需求,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规划性,对于英语学习的效率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提升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

(三)干扰性大

与普通学生相比,成人肩负着更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这导致他们在英语学习中面临的干扰因素较多,难以全身心、全日制的投入到英语学习当中,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压力。

(四)接受力强

成人在知识背景和社会经验上比较丰富,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较强。因此,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接受能力较强,这为“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心理基础和智力基础。

三、“翻转课堂”在成人英语教学应用中的潜在困难

(一)角色转变不到位

在成人英语教学中,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影响的教师和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角色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教师还欠缺利用微课资源开展教学的意识和能力;二,学生还没有形成利用微课资源实现自主学习和合作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三,师生之没有形成良性互动,仍然延续教师主导、学生服从,教师讲授、学生记忆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实现角色颠覆和课堂翻转。

(二)资源建设不到位

目前,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微课建设的完善,针对英语教学的微课资源已经十分丰富。然而,这些资源大部分针对的是中小学及普通高校的英语教学,成人英语教学的微课资源还比较匮乏,并且没有形成完整的微课教学体系和完善的微课教学平台,给成人英语的课堂翻转带来困难。

(三)思想意识不到位

部分成人英语教师对于微课和“翻转课堂”的理解比较片面和偏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弱化微课的功能,单纯利用微课资源代替知识讲解,使“翻转课堂”徒有其名;二,夸大微课的功能,完全利用微课资源取代课堂教学,使“翻转课堂”过犹不及。这两种思想都缺乏对于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正确认识,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自主意识、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得不到协调发展,英语教学效率不升反降。

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要想切实提高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翻转课堂起源篇4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微课 依据 局限性 价值

1.翻转课堂与微课的关联和区别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国教育界越来越多地引用翻转课堂和微课这些舶来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来改变现有的一些教育形态。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正确认知这两个概念,有些人甚至把二者混为一谈。

1.1什么是翻转课堂?

根据Abeyseker和Dawson两位学者在2015年发表的论文中的阐述,我们可以把翻转课堂定义为:把课堂内应当学习和教授的信息转移到课堂外,而把课堂时间更多地留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度交流和讨论,并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和完成课后活动。简单来说,就是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次序。下表很清晰地为我们展示了这种学习次序的变化。

翻转课堂把原本应该在课上讲解的内容提前到上课之前,而把课堂时间留给答疑和与学生间的深度交流,从而实现了课堂的翻转。

1.2翻转课堂的起源。

现在普遍认可的翻转课堂的起源为2007年美国林肯高中的Bergman和Aaron Sam两位老师利用视频录制软件录制课程讲解的过程给学生补课的事件。他们的初衷是为落下课程的学生补习,没想到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进而推广开来。

1.3什么是微课?

微课在中国的起步虽然比国外晚,但是发展迅猛,已有很多专家学者对微课做出过详尽的阐述和定义。从焦建利教授的观点来看:“微课是以阐述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简而言之,微课就是简短而明确的视频课程。

1.4微课的起源。

国内的微课发展是随着翻转课堂的实现应运而生的。实际上,微课的真正起源先于翻转课堂的概念。早在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LeRoy A. McGrew教授就提出了60秒课程的概念。随后在1996年,英国纳皮尔大学的T.P.Kee也提出过一分钟演讲的概念。这些都可以看成是微课的雏形。

1.5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区别与关联。

微课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学习资源,是教学内容传授方式上的一种创新。翻转课堂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实践模式,是教学形式的创新。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但是这二者在实现新的教学形态的过程中是相辅相成、互惠共赢的。没有微课技术的支撑,翻转课堂就无法实现。如果不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翻转为目的,微课的存在似乎也没有那么大的意义。当然,微课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辅助,还包括课堂之外千千万万的学习资源。

2.翻转课堂实现的依据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Bloom于1968年提出的“掌握学习论”可以看成是微课和翻转课堂实现的理论依据。“掌握学习论”认为每个学生学习一定量的新知识和对新知识的普遍掌握所需要耗费的学习时间是不一样的。假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当的帮助,那么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对同一知识点达到较高水平的掌握。传统课堂给所有学生提供一样多的授课时间,因此造成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致,甚至有的学生几乎无法在课堂内掌握所学知识。翻转课堂把授课内容放在课堂外,以微课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想学多久学多久,想学几遍学几遍。那么广大学生通过课前的学习基本上都能够对新知识达到同样的掌握程度,回到课堂以后再就一些疑难点进行讨论则能够事半功倍。

除了理论依据之外,微课和翻转课堂能够得以实现的一个更重要的依据便是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支持。首先,微课视频的制作需要依赖于各种录屏软件,如摄像机、手机、电脑等录制工具的技术性支持。其次,微课视频制作好以后还要依赖各种网络技术的通达才能够让学生观看。

3.翻转课堂的局限性

翻转课堂的局限性首先在于其操作之困难。翻转课堂到底有多难,只有真正进行过翻转课堂的人才知道。为什么翻转课堂操作起来这么困难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技术上的,有的是观念上的,也有教学条件上的限制,甚至中国教育体制的障碍,等等。翻转课堂实现的第一步就是视频课程的制作,然而,绝大多数外语老师在数字化技术这一块的能力是非常薄弱的,又不可能得到专业团队的支持。翻转课堂的视频针对课堂上的学生,因此不可能假手于人,这是困难之一。教师们通过种种努力把视频课程制作出来以后,如何能保证学生们都能看到,这是困难之二。是不是所有学校都有网络,有网络的又是不是能保证学生们畅通上网。再加上大部分高校的一二年级学生还是没有电脑的,那么手机是不是可以连接到视频的终端,这些都是要解决的困难。

其次在于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在课前到底看没看视频,这个怎么掌控?即使看了,学生是一个人孤单地观看视频课程,全程无法和同学及老师交流。看完了视频,学生可能认为这个内容自己已经学了,在课堂上可能就变得不那么积极,教师的作用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这实际上是对教师的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能否改变多年来的传统观念和习惯,能否满足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深度探讨要求,能否掌控翻转以后的课程模式,这些都是翻转课堂的局限性所在。

4.翻转课堂的价值

虽然翻转课堂有种种局限,但这种数字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之下应运而生的混合学习方式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数百年来我们所奉行的教育模式都是批量式的,学生批量学,批量考,批量淘汰,学习的主动权从来都掌握在教师手上,老师什么时候教,学生就什么时候学,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翻转课堂的核心价值就在于“退教还学”,还学习以本来面目,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1]Abeysekera,L&Dawson,P.Motivation and Cognitive Load in the Flipped Classroom:Definition,Rationale and a Call for Research[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5,v34 n1:1-14.

[2]Bloom,B.S..Learning for mastery[M].Evaluation Comment,1968,1(2):1-12.

翻转课堂起源篇5

在教学改革和在线教学的推动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文章对翻转课堂的教学内涵、特征及其相关的教学理论进行了探究。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根据工科工程设计类专业课程知识点较多,逻辑性不强,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过程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学习与课后拓展三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使之与教学情境相匹配,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翻转课堂;在线教学;工程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15105

工程设计类专业课程的突出特点是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实践性比较强。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工程设计类课程采用了“案例式”和“任务驱动”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生的课前准备仍显不足;二是课堂讲授之外,学生在知识内化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三是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规划和节奏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为解决工程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翻转模式下,教师首先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并编写

《课前学习指导书》指导学生完成课前任务。学生课前先自学基于教学目标和内容制作的教学视频和其他教学资料,完成课前任务。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完成作业,解决疑难问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动得益于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发展。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课件运动(OCW)开始,耶鲁公开课、可汗学院微视频、TED视频、中国大学MOOC、国防科技大学的梦课平台(国防科技大学在部队内部网上自建的MOOC平台)及各高校的自建平台等大量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的涌现,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资源支持,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

在工程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MOOC资源,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有效解决目前此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与特征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

说起翻转课堂的起源,不得不提19世纪初Sylvanus Thayer将军在西点军校的一个实验:在上课前,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资料,让学生利用这些资料对课堂讲授的核心内容提前学习;上课时,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1]。但是,由于技术手段和相关资源的缺乏,Sylvanus Thayer的这种方式没有引起社会和学者的过多关注。2000年,

在《经济学教育杂志》上发表的两篇文章中,翻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或“classroom flip”)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提出[2]。但此时翻转课堂的模式还是没有被迅速传播开,主要障碍就是学生课下可以利用的“视频资源”较少。2004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在一种偶然的情况下解决了视频资源短缺的问题[3]。2007年,可汗建立了一个非盈利的在线“可汗学院”,把他的讲课视频都放在了这个网站上。同年,美国的两位高中化学老师Jon Bergman和Aaron Sams录制视频并上传到网络上,来为缺席的学生补课。学生回家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然后回到课堂上完成作业,而教师则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学生都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4]。从此之后,翻转课堂成为最热门的教改话题,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青睐。另外,大量优质教学资源的涌现,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提供了资源上的支持,特别是开放教育资源(ORE)运动,如可汗学院微视频、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OCW)、TED视频、耶鲁公开课、MOOC网络资源、网易公开课等,这些资源对翻转课堂的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 翻转课堂的特征

第一,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师不在时,利用网络通过教学视频或其他教学资源在线学习,而在课堂上由专门教师组织研讨、答疑解惑、组织考核。翻转课堂是一种典型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第二,学生的课前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简单的课前预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前学习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制作教学微视频,编写课前学习指导书,设置考查学生课前学习效果的一些测试。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前学习是有指导的学习,并不是盲目的自学。

第三,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从以往的“讲师”转变成了学生的“教练”,从“讲台上的圣人”转变成学生“身边的辅导者”。在翻转课堂上,教师的表现虽然不那么凸显了,但是教师的作用却更加重要了[5]。

第四,积极学习的实现形式。让学生自己对其学习负责,是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师经常强调的观点。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教师设计的课前学习任务单和指导书的引导下,课前自己学习教学视频或其他教学资源;课堂上单独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学习成果,参与问题讨论。此时教师的作用是聆听对话,按需指导。这样的学习形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掌握学习”教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再造教学时空,实现传统教学环节的翻转,从而发挥班级授课制中学习者主体作用的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

“掌握学习”理论由本杰明・布鲁姆首先提出。20世纪60年代布鲁姆向传统的所谓学生学习能力呈正态分布理论发起挑战。布鲁姆认为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条件、足够的学习时间,学生的成绩将不再是正态分布,绝大多数学生会掌握学习任务,获得良好成绩。他认为采用掌握学习法,有90%以上的学生能学好课程内容。

“掌握学习”法的教学设计首先需要教师设计单元教学目标,然后进行群体学习。在教授新课前,教师应对学生的先备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之后,教师通过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再对未达标的学生进行必要的、补偿性的矫正学习。最后,再次进行形成性评价,目的是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看似完美的设计,在传统课堂中却难以实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时间和节奏进行学习,学生必须跟上班级群体的学习进度。而传统课堂注重群体教学和目标检测,缺少了个别化辅导矫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翻转课堂的出现,使“掌握学习”得以真正的实现,同时与在线资源结合,可以实现翻转课堂的一对一学习。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学生可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握学习进度。此外,在线答疑、讨论及测试功能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所需的反馈和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课堂上教师再通过个别化辅导,协助学生矫正错误,达成教学目标。

(二) 建构主义理论

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最早提出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理论在学习观上认为,“学习不是一种刺激―反应现象,它需要自我调节,以及通过反思和抽象建立概念结构”[6]。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况下借助其他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活动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更容易获得个体的学习风格。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思想和理念。翻转课堂教学法改变了师生传统的观念和角色,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体,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决定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进度及采用的学习方法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三)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是由美国学者埃德尔・戴尔(Edgar Dale)1946年率先提出的,也有人翻译成“经验之塔”。

“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课前在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单和指导书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课堂上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具体形式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和亲身体验,让学生实实在在参与到小组学习活动中,使学习更高效。

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工程设计类课程是工科学生非常重要的一类专业课。此类课程知识点较多,逻辑性不强,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笔者的授课对象基础扎实、求知欲强,具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授课教室具备网络硬件环境,学生可以在教室完成在线自主学习,利用网络教学应用系统(SPOC系统)获取教师的学习资源进行有效学习,能使用问答系统进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与协作,能在线测试,提交作业。

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过程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学习与课后拓展三部分。结合这三部分,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并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情境与方法设计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情境,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为本”向“能力为本”转变。

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在“供暖工程”和“空调用制冷技术”两门课中进行了实践。

(一)课前自主学习设计

此环节的设计重点是课前任务设计,在进行课前任务设计之前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的分析主要指教学内容是否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吸收式制冷》这一章时,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循环理论、设备、系统设计、性能调节等内容,初步具备了制冷系统设计的能力,基本掌握了制冷系统运行调节中的问题分析方法。吸收式制冷系统与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区别。如果采用翻转课堂,把一些基本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主要侧重两种制冷方式性能、应用情况的讨论,学习效果会更好,所以这一部分内容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同时要给出判断标准和应对措施。课程实施过程中会在课前学习指导书中和课堂上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

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是设计课前任务的基础。主要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软件熟练程度、是否具备在线学习的软硬件条件,以及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课前任务等方面。

做好了前期的分析,然后进行课前任务的设计。在进行课前任务设计时,主要遵循以下5个原则:(1)了解学生。主要了解学生想学什么、能学什么;(2)激发兴趣。所设计的课前任务学生有兴趣去做;(3)挑战自我。课前任务要有层次、有挑战性,并且挑战与奖励挂钩;(4)联系课堂。课前任务设计要与课堂内容相关联;(5)允许犯错。学生存在的问题是课堂所要解决的重点,要允许学生犯错。课前任务的形式主要采用了观看微课视频并提出问题、研读教材、阅读文献、熟悉规范、整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完成测试、自我评价等。

为了让学生完成课前任务,需要精心准备教学资源。所采用的教学资源以教师录制的微视频为主,另外辅以工程设计案例、flas、数字化的教材和参考书、相关规范标准、相关期刊文献、常用软件等。

另外,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与传统课堂预习的最大差别就是,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前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前学习指导书。

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及时收集、整理学生的反馈信息。授课过程中可采用学生自我评价表、网上互动问答、课前学习自测等形式考察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一般在上课前一天整理好反馈资料,以便优化第二天的课堂内容。

(二)课堂教学设计

在课堂上,教师对整理的问题进行讲解,学生做案例。学生在做案例的过程中提出难点和质疑,通过相互协作解决难题。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上采取了测试、问题讲解、小组研讨、成果展示、教师点评和回顾总结的组织形式。从课后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95%的学生认为课堂组织形式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起到知识深化和能力提升的作用。

(三)课后拓展设计

为使学习更加深入,需要课后进行延伸拓展课堂。学生可以进行课堂反思、自测、课外拓展阅读、开始新项目或者开展更多深入的研究。本课程采用案例设计、专题报告及拓展阅读的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结语

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不再是演完剧本的演员,而是指导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导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点是课前,教师要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单”,准备拓展性的学习资源,充分掌握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设计科学高效的课堂学习形式,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参考文献:

[1] Ramsey M. Should you flip your classroom?[EB/OL].http:///blog/flipped-classroom-room-ramsey-musallam, 2012-02-04.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

[3]官芹芳.可汗学院翻转课堂[J].上海教育,2012(17):27.

[4]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9-10.

[5]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翻转课堂起源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

也译作颠倒课堂、颠倒教室)是一种新出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 Jon Bergmann 和 Aaron Sam 这两位化学老师,他们将结合实时讲解和 PPT 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而引起众人关注”。2011年,“由于萨尔曼・罕和他创立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里程碑式推动作用”,翻转课堂被视为未来希望教育的曙光,现在越来越多地区和国家的教师都在开始翻转课堂的实践。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逆转传统教学模式,以把课堂变成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解决问题为核心,使学生学习合作,充分利用上课时间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翻转课堂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作用

1.翻转课堂可以满足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式和探索性,不适合使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相反,研讨式教学能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完全符合这一理念。

目前的教学中最突出的矛盾是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任课教师不能满足学生所有问题的需求。学生迫切需要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有效整合资源的前提下,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可以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地调整学习进度和节奏。学生在观看视频时遇到困难时,可以在上课前通过网络寻求教师的帮助。

2.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资源,是翻转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是录制一个特定主题或视频短片,时长保持在10分钟左右。高职院校学生都有丰富的课余时间,学生中的绝大多数拥有电脑,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时间。

学生需在线观看教学视频,有时需要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网络管理平台反馈给教师。通过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可以体验到一定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而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翻转课堂的一般步骤

翻转课堂的实施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教师讲解难点,主要针对学生观看视频时遇到的问题来讲解。这意味着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问题,因此课前教师和学生的沟通非常重要。第二步,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学生分组合作是开展课堂活动的有效形式,也是翻转课堂的优点。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和共同进步,因此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学习效果也会有显著的提高。第三步,教师沟通和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提供个别指导。第四步,学生和教师总结学习经验。每个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现学习效果,如讲座、竞赛、表演等。

三、翻转课堂面临的挑战

1.教师面临的挑战

在翻转课堂,教师角色已经发生巨大的转变,需要从知识的发射器转变为教学资源的制造商和供应商。首先,教师要学会操作设备的相关技术,还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其次,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应该知道如何为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法;最后,教师也是问题的解决者,在课堂上,教师要回答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学生面临的挑战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需要从知识的接收器变成自我的构造器。首先,教师给学生同样的学习材料,但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其次,学生在预览知识的过程中,应学会归纳总结,找出知识理解中的模糊点,力图在教师课堂讲解的环节中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起源篇7

【关键词】翻转课堂;应用型本科;教师能力提升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1】。这种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重新建构。

应用型本科的课堂侧重实践技能的训练,重在理实一体化,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学中做、做中学、而学生最好的教学效果是将新知识与他们所知道的或所经历的知识相联系。当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情境时,学习就会更进一步得到强化。主动地建构而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将会使学生从简单的知道走向深层次的真正理解。那么应用型本科教师们的两大任务就是:一是有效的帮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所学的学科知识;二是鼓励学生将现实世界的任务和问题与所学的新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从而发展学生高水平的理解能力。那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们可以把两者融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师生一起协作探究、互动交流,从而能够更有效的促进教学。

二、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翻转课堂的优势显而易见,翻转课堂的实质是师生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资源的创新和教学交往的互动方面发生了翻转。如何在短时期内提升专业教师的翻转课堂的能力,需要每个专业教师结合自己的自身情况进行梳理,找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但大体的要求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理论修养,应跟上理论发展的步伐,参加大量的课程学习,积极开展相对应的教学实验,以开放的态度,采用新的方法从而促进有效教学。

其次,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参考书籍、教学执行文件、微视频、相关的专题学习网站等素材。其中,微视频的制作是翻转课堂的核心内容。需要专业教师必备基础的教学资源开发技能。

然后,课中需要与学生进行深度互动,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堂上科学设置学生参与环节,如问题讨论、案例分析、方案设计等,进行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让学生积极运用新学知识去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把学生纳入教学过程,既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也有利于提升其对整体课堂教学的正面印象。需要教师积极探索适合学生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和机制,从而做到有针对性。

最后,深入研究课程体系,提升知识体验,毕竟术业有专攻,每个教师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做的非常优秀,需要课程开发技能团队支持和本校内教师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翻转课堂下应用型本科教师的角色转变

(一)、导学案的设计者

翻转课堂的实施必须先进行导学案的设计,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进行反思性的决策、制定计划、已达到更好的指导教学活动。有效的导学案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导学案包括制定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视频的分脚本设计,策略和方法以及决定如何评价预期的结果等。好的学习效果常常源于教师对各单元的仔细研究,而且导学案要以完成学习内容、满足学生需要为目标。在制定时还要考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导学案。导学案为专业教师提供了导向和保障。

(二)、教学视频的制作者

视频的设计要考虑教学内容、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时间限制以及其他需要的材料资源等。在制作之前一定要写好分脚本,注意视频、音频是否整合、画面美观、学生能够有步骤有序地开展实施。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学会视频录制技能,并结合自身课程的教学设计,恰当对教学知识进行处理。

(三)、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翻转课堂需要教师针对学生观看视频中主动探究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予以指导,教师通过讨论,转变为指导者、辅导者,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提出疑问,及时引导,促进学生的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四)、课后学习的评价者

在翻转课堂上学生根据前期的学习、发现及教师的引导,还需要课后的探究,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深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收获与进步进行进一步的评价和反馈。

四、翻转课堂下的应用型本科教师的能力提升对应策略

对于应用型本科教师来说,虽然目标明确了,但是更重要的是否自己已具备基本的教学应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应加强翻转课堂的理论学习,将教学的注意力转移到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上来,围绕翻转课堂达到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目的,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一是加强翻转课堂相关理论的学习。包括开展翻转课堂的学术理论研究和教学设计上的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应围绕自己所教学科专业内的新近理论,以专业领域内的新知识、新现象作为课前准备资料,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二是积极营造翻转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转变角色,主动置身于学习任务中;布置适量、有目的性的课前作业;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熟悉布置的作业以及提供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课堂讨论前有时间熟悉所提供的教学资源的概念或主题。

三是在翻转课堂上营造一种成功的氛围。教师在组织辅导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给每个目标或者任务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鼓励小组成员自己制定标准,并建立补救体制。教师要鼓励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调整学习活动以增加学生成功的可能性;关注、关爱所有学生;分享学生成功的期待。

四是制定反馈机制,当教师能够提供给学生关于需要自己去学习什么知识的信息和能够纠正学生的回答时,这样的教学才有效。基于此,教师要注意活动的标准、学生的进步和纠错性程序;并及时给予反馈;尽可能运用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有目的地运用强化、赞扬和批评;培训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其能够提供自我反馈。

总之,翻转课堂的出现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挑战与机遇并存。教师应积极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应该跟得上理论发展的步伐,参加理论学习和教学实验,积极发展并实施教学实践,以开放的态度,整合各个有效教学资源,围绕学生进行行动研究,以到达有效教学为己任,实施翻转课堂。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58-63.

[2]唐晓勇.“翻转课堂”:数字技术引发的学习变革[J].教育教学,2013,(9):30-32.

翻转课堂起源篇8

关键词:《物理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237-03

《物理化学》是用物理的方法,借助于数学工具,研究化学的一门学科,是化学、化工、生物科学、应用化学、药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课,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每一位物理化学教师要思考的问题。随着“互联网+”行动被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教育”将成为新的关注焦点和研究课题,学校教育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助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值得深入思考与认真谋划的重要问题[1]。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国内高校引起了较大的影响,被很多学者引入国内并付诸实践[2]。笔者结合《物理化学》课教学实践的经验和对翻转课堂的理解,就如何将翻转课堂应用于该课程教学进行了如下积极的探索与思考。

一、翻转课堂的概述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是美国科罗拉多州森林公园高中化学教师Jon Bergmann和Aaron Sams提出是一种将传统课上教学过程与课下学习活动进行转换的新型教学形式,主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通过构建把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和知识内化过程颠倒的个性化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完成预设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将课下的讨论互动转移到课堂上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教学方式和对学习时间利用方式,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形态[3]。

近年来,翻转课堂得到全球教育界的热切关注,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4]。其思想起源于哈佛大学Eric Mazur教授在1991年提出的“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这两个学习步骤,而真正体现翻转课堂本质的就是教与学顺序上的颠倒。2000年,迈阿密大学开始尝试先让学生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自主观看教学讲解视频,然后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完成家庭作业的教学方式。2004年Salman Khan的网络教学视频受到热评,随后,大量的全球视频公开课出现。2007年,Jon Bergmann和Aaron Sams真正意义上的提出了flipped classroom的说法。从此,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教育领域名声大噪,得到了大力推广和普及。从2012年开始,翻转课堂被更多国内教育者所了解,近几年,翻转课堂在我国各个教育阶段的教学中都得到了推广和应用[5]。

二、构建《物理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知识建构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成了教学活动的主导[5],真正意义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其教学过程的建构如图1所示。

(一)重构教学流程,创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课前教师准备学习资源、学生自主学习。翻转课堂中,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是有指导、有目的的自主学习,教师应准备学习资源包,制订教学计划,组织微视频资源,学习任务书,提供学习支架支撑,使学生在学习完视频和文字材料后,能够回答学习任务中的简单问题和思考,完成课中学习的认知能力储备。

2.课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内化。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也就是将传统课堂上的知识讲授通过学生课前观看教学视频、预习教材等环节放在课前完成,而课后的知识内化通过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典型问题的讲解、分析习题、小组研讨、自我测试等方式转移到课堂之中。具体做法是:在课堂上,教师对课程的应用性或拓展性的内容进行讲授,并且设置典型案例,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或讨论学习,教师通过观察,适时进行集体讲解或个别辅导,最终由学生完成课堂任务,自主的实现知识吸收和内化。

3.课后教学反思和成绩测评。教师课后根据课堂任务的完成情况积极的进行教学反思和评分,并不断对教学模式、教学环节进行修正。课后学生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反思,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挑战教师布置的拓展任务,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学以致用,将课内知识内化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知识体系。

(二)构建与翻转课堂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体系

翻转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之间必须加强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这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与全方位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我们将借助翻转课堂教学平台,从《物理化学》课程的学科前沿知识与职业导航、行业现状与研发动态、技术瓶颈与创新突破、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设计、校企合作开发等方面构建与翻转课程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课教学中的思考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5-7],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更强的灵活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然而,在推广和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重视。

1.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将贯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始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较高[8]。由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及自觉性上的差异,会出现个别学生课前准备不到位,课堂讨论不深入,解决课后任务达不到要求的状况,最终不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难以发挥,甚至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效果还差。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最大化发挥,进而使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2.注重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组织能力。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是建立在课前微课自学完成的基础上,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加以解决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录制微课知识点的选取及录制质量、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活动组织等都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5]。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调动课堂气氛和掌控课堂秩序的能力,与学生交流互动、协调学生分组讨论学习的能力,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及u价的能力,而且对教师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设计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3.注重教学中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翻转课堂通过对课堂任务的重新规划与分配,加强了师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互换,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首先,教师实现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习资源与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开发者、利用者及管理者的转变[5]。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受教者。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则通过制作视频、组织课堂、课后辅导来促进学生的学,将学生看成是具有较强能动性和具有浓厚兴趣的学习者。教师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扮演好微课视频等资料的研发者与搜集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及学生课后学习的辅导者等。其次,学生开始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变成了“有指导的自主学习者和合作学习者”[9]。

4.注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灵活实施。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针对其本国的教学特点提出来的,在我们国家尝试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时候,应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实施。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观看微课视频并查找相关资料,提出疑问,在课堂上通过分组讨论,在教师或者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既要注重该模式“课前自学、课中内化阶段”的运用,又要考虑学生实施翻转课堂的客观条件,比如硬件建设等,在“课后深化阶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任务的合理布置[10]。通过注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灵活实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5.注重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正面的作用,具有诊断、激励和调控教学效果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虽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采取综合测评的方式,但是测评的结果还是不够客观。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应根据翻转课堂的教学特色,探索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个体、小组、教师来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创造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意识、自我学习能力和思维情感方面的情况。这种评价涉及到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方方面面,是一种多方位的评价方式。

四、结语

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应用,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当前翻转课堂愈加引起高校教师的关注,我国已有多所学校正在进行相应尝试[2]。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对教育改革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此外,一种教育模式的实行,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教师应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那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新方法,力求在教育上有所突破,以便于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很多困难,有些困难可能在近期就能解决,但有些困难也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会存在,经过实践与探索,我们终将会找到一条真正适应中国教育的教学模式。因此,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对翻转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为成功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具有e极的促进作用,以期为我国高校实施《物理化学》翻转课堂实践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周雨青,万书玉.“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9-12,39.

[2]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4]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91-97.

[5]李允.翻转课堂中国热的理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10):18-23.

[6]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9-51.

[7]黄阳,刘见阳,印培培,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2):100-106.

[8]Flipped Classroom Offers New Learning Path[J].lectronic Education Report,2011,(11):1-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