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节约资源论文8篇

时间:2023-06-16 09:27:42

节约资源论文

节约资源论文篇1

【摘要】本文描述了“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性质,根据“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提出了“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概念,阐述了“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具体内容,构造了“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运行框架,运行框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公路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交互作用,公路交通系统与资源、环境利用之间的协调,公路交通系统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协调。

【关键词】“两型”公路公路交通资源环境

一、“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概念和性质

1、“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概念

根据“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结合公路交通行业的自身特色,本文认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即“两型”公路交通系统,是指公路交通系统不仅能适度超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能满足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内部以及综合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两型”公路交通系统能与环境、资源大系统保持长期动态协调发展。所以,“两型”公路交通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公路交通系统发展的思维观和发展观,其最终目的是在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公路交通系统,以满足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2、“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性质

(1)“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属于社会系统。“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属于人造系统,该系统是为了实现人或物体的移动而由人组建起来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它是一种社会系统。其一,因为“两型”公路交通系统不仅仅是几个客观存在的公路交通运输子系统综合构成的一个大系统,而是为了实现“两型”社会的发展目标而把相关的子系统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其二,与一般社会系统相同,人的因素,如人的观念、动机、态度、习惯和期望等对“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状态和它的稳定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2)“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具有系统复杂性。“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具有复杂性特点,这不仅体现在它的主要子系统都具有多类型、多层次、多区域的复杂结构,而且公路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又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两型”公路交通系统是一个受到多变量以及许多不确定因素作用的复杂系统。

(3)“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具有开放性。“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边界是开放的,该系统对人开放,对地域开放,对自然资源开放,对地理环境开放。“两型”公路交通系统与其他交通运输子系统如航空系统、铁路系统、水运系统等之间互相协作、互相竞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开放交通大系统。

(4)“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具有组织性和自组织性。一般人造系统都具有组织性,因为人是社会系统中的万物之灵,“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自组织性,主要体现在人们对公路交通模式的选择和公路交通系统及其他交通系统之间的自组织演化。

(5)“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具有差异性。不同区域的“两型”公路交通系统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是有差异的,而且构成“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各子系统间还存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异性,例如我国西部区域和东部区域的公路交通系统,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就有较大的差异性。

二、“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具体内容

对于“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问题,关键点是要发展什么样的公路交通系统。本文认为,“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要解决的焦点问题是在保证公路交通系统运输的经济性、高效性、快速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基础上,使能源、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最小化,并且由此产生的污染也达到最小化,也就是说,“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当代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而且还能满足未来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对“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的具体内容概括如下:第一,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公路交通运输装备的配备以及公路交通运营管理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系统的需求相平衡;第二,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追求单位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具体而言包括土地资源和不可再生的资源的利用要节约,要提高这些资源的总体使用效率;第三,创新公路交通消费模式,减少公路交通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积极开发可替代资源;第四,努力消除或减轻公路交通对环境的破坏,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第五,促进全国公民公平享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充分考虑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区域之间公路交通发展的非均衡性;第六,规范公路交通运输的管理制度,提高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所需资金。

三、“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运行框架

“两型”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不但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国家政策等关系密切,而且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对该系统的约束性高。“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既要关注社会经济条件、资源条件、环境条件等主要因素,也要充分考虑国家整体与区域局部、社会未来与现在之间的关系。

构造“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运行框架的基本出发点,是对“两型”公路交通的内部系统和相关的外部系统进行解析与归纳,根据前文的分析,可以将该系统的运行框架主要划分为三部分。具体运行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1、公路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交互作用

社会经济系统与外界资源环境系统联系紧密,它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一方面“两型”公路交通的发展能够加强社会经济系统对资源环境变化反映的灵敏程度,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的正向演化;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推动“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两型”公路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的这种交互作用的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社会经济(例如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轨迹会因公路交通状况的变化而呈现出不断分叉的特征。在某些分叉点的附近,公路交通系统的改善可能引发经济系统的突变。一般而言,在社会经济(区域经济)起步阶段,公路交通系统能够先行提高经济系统物质运转效率,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分工与协作得以增强,区域经济辐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区域比较优势进而增强;在社会经济(区域经济)腾飞阶段,基本形成并完善公路交通系统经济带,公路交通系统会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剂”;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进一步朝着提高公路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准、强化公路运输的时间效益和均衡公路网的分布的方向进行,以达到公路交通系统和社会经济(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目的。

图1公路交通系统的运行框架

(2)社会经济(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并不仅仅受益于公路交通系统;反过来,社会经济(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变同样也对“两型”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社会经济(区域经济)系统为社会(区域)交通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和发展空间。

2、公路交通系统与资源、环境利用之间的协调

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公路交通系统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诸如资源浪费、土壤破坏、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视觉污染等。公路交通系统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交通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承载力,尽可能在最低限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下实现最大限度的交通容量。

广义的资源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自然资源,如能源、土地、原材料等,另一类是社会资源,如资本、技术和人力等,它们的承载能力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焦点,并且与“两型”公路交通发展之间存在双向的互相作用机制。

(1)一定区域现有资源的承载能力对该区域公路交通发展存在硬约束。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区域资源承载能力将会接近一个极限值,区域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会相应受到制约,需要通过调整结构或其他方式来缓冲这种压力,否则公路交通发展就可能趋于停滞,甚至成为区域发展的“瓶颈”。

(2)一定区域资源利用的发展过程是动态的,它一般不会局限于该区域现有资源的“最高”承载能力。换句话说,通过投入适当的资金和技术,再加上政府政策方面支持,发展“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区域资源的承载能力可能会改善或转移,区域资源的持续利用得以维持,这也就是所谓的区域资源承载能力重建。在这个过程中,公路交通系统既是参与者,同时也是受益者。

3、公路交通系统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协调

由于公路交通系统的特殊性,它的发展必然会受到政府行为的制约。合理的政府行为和适当的政府政策会促进公路交通系统内部及外部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反之,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则容易受到阻碍。具体表现如下。

(1)一定区域发展趋向将对公路交通发展方式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实现规划的发展趋向(资源节约趋向、环境友好趋向、大交通容量趋向等),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税收杠杆、利率杠杆、投资杠杆、价格杠杆等经济杠杆以及舆论导向来影响区域公路交通发展的方向。

(2)一定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是该区域的发展蓝图,它对该区域内各行业,当然也包括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实际指导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某区域的发展规划将决定该区域公路交通系统在未来的发展态势与布局,从这一点来看,政府规划部门和区域公路交通系统之间的协调工作显然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马洪、王梦奎: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节约资源论文篇2

1.1矿产资源自然属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十分珍惜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过地质作用富集而成,相对于短暂的人类社会,矿产资源具有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也决定了矿产资源相对的有限性和稀缺性。矿产资源除少数出露地表外,绝大多数都埋藏于地下,赋存条件多较为复杂,对它的找寻、探明需要投入大量的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即便是探明的矿产资源在开采过程中也经常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因此探矿、采矿工作伴随着很大的风险。任何天然资源在分布上都受一定自然条件限制,而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更为突出,这是由于地壳内物质分布不均一性和成矿地质条件不同而形成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对矿区周围的地质地貌、地面植被和其它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甚至会引起局部区域地应力的不平衡使地质构造遭受破坏,其中采矿废石和选矿尾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显著,主要有:破坏原有自然景观,破坏植被,水土流失,水土污染,有害废水,引发地质灾害等。矿产资源的上述自然属性,要求人类必须十分珍惜与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1.2湖北省省情、矿情决定了要重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我国矿产资源品种全,总量大,但人均少。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但人均资源仅为世界水平的58%,位列世界53位。石油、铁、铜等支柱性矿产供需缺口巨大,需大量进口。贫矿多、富矿少;小矿多,大矿少;共、伴生矿多,单一矿少;区域分布不均,赋存地质构造复杂。改革开放以来资源消耗大,且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矿产品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我国的环境脆弱,以往长期的以生态换发展的思路更加加剧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的压力。湖北省跨扬子陆块区和秦岭-大别造山系两大地质构造单元,具备较为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境内太古代-新生代的岩石地层出露较齐全,各类岩浆岩(脉)较发育,变质岩分布较广,赋存着较丰富的矿产资源。截至2012年底,已发现149个矿种(188个亚矿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矿种92个(107个亚矿种),已发现但未查明资源储量矿种57个(83个亚矿种),整体居全国中游水平。湖北省矿产资源与全国矿产资源情况相似,现列举几条具体特点如下:(1)能源矿产资源匮乏,缺煤、少油、乏气是湖北省的能源现状,以煤炭为例,全省范围内煤炭资源极其贫乏,全省的煤炭总量不及北方省份一市一县的资源总量,且煤质较差。(2)铁矿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经济、技术原因目前还难以较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鄂西地区沉积型赤铁矿占比就达60%以上,剩下的铁矿资源,除鄂东南铁矿聚集区资源较好外,其他地区分布较为零星,而鄂西北地区的铁矿大部分属于低贫磁铁矿,开发难度较大,开发后对环境的破坏也较为突出。(3)磷矿资源丰富,居全国首位,但多以中、低品位矿石为主,大部分矿石需要进行选矿,且目前供大于求,采富弃贫现象较为突出。(4)多金属矿资源丰富,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黄石地区,矿产分布较为分散,露天矿基本已开采殆尽,而井采开采深度往往较大,且共(伴)生矿产多,多未有效综合利用。如铜矿,目前多以高耗、低效的粗放型的产业结构、初级产品的产品结构为主;鄂东南铜矿聚集区铜矿开采程度大,大中型矿山因资源枯竭已成危机矿山;铜矿石中的钼、硫、铅锌等综合利用仍显不够。上述国情、省情、矿情决定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而共伴生矿产多,更加要求重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1.3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服务于“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发展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2013年7月21日至23日,在湖北考察时指出,要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同年10月16日,中共湖北省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武昌召开,审议通过《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决定》。《决定》提出了一条重要任务——努力在绿色发展上走在前列。要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应该是绿色的支点、“两型”的支点;湖北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关键是要通过生态发展、低碳发展、“两型”发展、绿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促进矿业转型升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者,2013年11月,党的十报告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将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到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2我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

2.1我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经验与做法自2000年以来,湖北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了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

2.1.1加强科研,推进技术进步“十五”和“十一五”期间,针对湖北矿产资源的赋存特点,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加大推进科技进步、推动和促进矿产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列为矿产资源管理的重点,先后对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选矿技术及共伴生元素的回收技术、中低品位胶磷矿的选矿技术、高磷铁矿的提铁降磷选矿技术、盐硝联产技术、井矿盐水溶法对井开采技术、极薄煤层开采技术、石煤钒利用技术、水泥用灰岩生产技术、低品位金矿提取技术等列为重点技术攻关支持项目,由企业立项、省科技资金支持或由企业自筹资金科研项目达40多项,其中列为省厅管项目十多项,这些重点技术的突破。使我省铁矿、铜多金属矿、金矿、锰矿、盐矿、磷矿、煤矿等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如:长阳古城锰矿对氧化矿石和碳酸锰矿石的选矿实践表明氧化矿和低品位碳酸锰矿石都是可以利用的,提高碳酸锰矿石选矿回收率,有效地开发未利用的锰矿资源储量是极有可能的;武钢程潮铁矿,根据矿石特性不断优化选矿工艺和流程,采用三段一闭路破碎、二段磨矿、三段磁选、先磁后浮的流程,明显提高回收率,同时对磁选尾矿经铜混合浮选分离获得硫、铜精矿,提高了共伴生资源回收率;铜绿山铜铁矿采用新型药剂浮选和尾矿磁、重选,提高共伴生矿回收率。

2.1.2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做大做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业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技术研究实力,是促进矿产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有效方法。主要矿种资源整治、企业兼并重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煤矿和磷矿为例。2005年底,全省有煤矿山725座,最小建设规模仅0.5万吨/年。设计0.5-3万吨/年以下矿山占全省总数的87.6%以上,设计生产规模3-9万吨/年占10.2%,设计生产规模9万吨/年以上占2.2%,矿山回采低,资源利用效率差。经过三轮整顿,2013年底,全省组建成煤矿企业集团65个,共有385对保留矿井,设计生产规模6-9万吨/年,占矿井总数的83%。设计生产能力3-6万吨/年之间的占7%,设计生产能力9—30万吨/年规模的占10%。煤矿资源的采区回采率提高到85%以上。20世纪90年代,全省共有磷矿山600多座,2000年开展整顿工作,至2005年仍有磷矿企业179家。“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磷矿企业兼并重组,至2011年底,磷矿山总数降至101座。一批采选结合、矿肥结合、矿化结合的大中型企业成为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采矿回采率普遍达到75%以上,中低品位遴选矿技术得到突破。湖北已成为全国主要磷化工基地。

2.1.3大力推进“三型”矿山建设,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为实现我省矿产资源规范有序开发、节约集约利用、地质环境有效保护、矿山安全生产、矿区和谐共富目标,现阶段我省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安全环保型、矿地和谐型“三型”矿山建设,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和先进矿山建设,促进企业提拉升级。特别是我省磷矿产业,根据国家现在组织开展的鄂湘川黔滇五省磷矿资源开发“区域监管联动、共创矿区和谐”联创齐争行动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省率先启动了湖北省磷矿“三型”矿山建设,已有湖北兴发化工集团申家山蒋家湾磷矿、湖北黄麦岭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黄麦岭磷矿、湖北尧治河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尧治河磷矿等企业入选试点单位,要使这些“三型矿山”达到守法经营、规范管理、技术先进、资源节约、安全生产、保护环境、企业文化、和谐矿山等8个基本条件。

2.1.4大力推进采选加一体企业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大采选加一体化企业建设,逐步实现了大型、大中型矿区的资源开发向采选加一体化企业倾斜配置。湖北在开采的大中型铁矿、铜多金属矿、金矿、盐矿、水泥用灰岩矿基本实现了采选加一体化。大型磷矿区和大型矿山绝大多数做到了采选结合、矿肥结合、矿化结合。形成了武钢、大冶有色、宜化集团、兴发集团、黄麦岭磷化、洋丰磷化、华新水泥、双环科技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使全省优势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集约利用、共伴生矿和中低品位矿的综合利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1.5大力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湖北中低品位磷矿资源利用、高磷铁矿选矿技术、铜多金属选矿技术、低品位金矿选矿等一批项目进入国家、省级示范工程项目,以此带动中低品位矿、难选冶矿的综合利用。如,湖北宜昌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近年来,宜化集团一方面探索出多种科学采矿方法,提高回采率,降低贫化率,回收率由过去的70%提高到80%,另一方面着力建设与磷矿、精细磷化工和其它新能源、新材料共生耦合的循环经济型磷化工基地,形成选矿、磷肥、复合肥、合成氨等配套完善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最大限度地提高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率。兴发集团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截至2013年底已达到预期规划目标,通过“矿电化”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利用全层开采技术实现了贫富兼采;实现矿石开采回采率达到75.5%,比设计规划提高12%,比周边地区矿石回收率提高20%以上,将矿石贫化率控制在3.5%以内,比规划设计降低2%,为矿山增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减少投入10%;重选项目选矿回收率达到83%,浮选项目选矿回收率达到98%,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水平大幅度提高。

2.1.6提高准入条件,完善市场机制根据资源特点制定准入条件,目前已进一步完善了磷矿、高磷铁矿、铁铜多金属矿、低品位铁矿(超贫磁铁矿)、盐矿、钒矿等多个矿种的准入条件或规定,将对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企业科研能力,安全环保技术、采选加一体化条件列入主要准入条件要求。从源头上把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关。

2.2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政策不健全虽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在《矿产资源法》、《民法》、《循环经济促进法》都有相关条款,但大多数是原则性、政策性的规定,缺乏下位法的具体规定。国家层面上自今没有出台可供实际操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指标,我省也只在今年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关于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鄂土资发〔2014〕17号),也仅仅停留在指导意见层面。

2.2.2、资源消耗过大、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严重因历史原因及政策方面的因素,企业、主管部门及政府一度只注重矿产资源的全面开发利用,致使造成粗放经营、浪费资源的情况十分严重,虽然经过多年的整治和资源整合,但仍存在较严重的大矿小开、一矿多开、采富弃贫、优质低用的现象,其中以采富弃贫现象由于严重。例如:我省4大磷矿聚集区——宜昌磷矿、荆襄磷矿、兴-神磷矿、保康磷矿,虽然近几年来我省从政策上和经济上引导矿山企业采选中低品位磷矿石,但由于先进的采选技术成本高,企业无利可图,多数选矿厂处于停顿状态,绝大多数企业仍运用相对落后的采选技术只采富矿,采富弃贫现象仍然严重。

2.2.3适用于湖北省矿产资源特点的综合利用技术不够先进湖北矿产资源低品位多、共伴生矿多、难选冶矿多,提高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的关键是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但目前主要靠企业自我发挥,全省大多数矿山企业缺乏相应的实力和能力。在宏观调控方面,政府部门没有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研究放到应有的地位,每年虽有不少科研资金扶持项目,但多停留在对申报项目的审批方面,没有真正组织实施国家战略科研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科研成果多,真正实用的、经济技术合理的成果少,能直接转化并产生成效的技术成果有限。

2.2.4准入条件低,监管不到位、能力建设滞后由于矿产资源的管理、工业产业管理分为多个部门,甚至出现空档,使得资源配置、开采准入条件未能有效的与矿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我省范围内对矿产资源的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现象仍较为严重,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缺少监管,甚至因有着不同程度的利益链条而不愿监管;越权或变相审批颁发采矿许可证现象时有发生,比如鄂西高磷铁矿,是省政府明确限制开采矿种,但某些地方政府及其国土资源部门变更矿种,规避审批权限,突破政策限制,在铁矿分布区内违规设置所谓的“含铁砂岩”采矿权等等。

2.2.5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我国(湖北省)有关涉矿的各项税费征收政策对于利用低品位矿石及难选冶矿资源没有激励机制,有的看似有相关政策,但实际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各种优惠政策大多都停留在行政文件上。同时,由于技术性强,认定、执行起来难度大。再者,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极易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3湖北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对策

湖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矿产资源的开发及相关加工产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32%,资源经济在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湖北省矿产资源虽然丰富,但矿种及赋存量差异较大,就其品质而言共伴生矿、低品位矿、难选冶矿较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高速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创新资源利用方式,统筹经济环境社会综合效益,建立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长效机制,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3.1加强政策导向,推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供法律保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下,结合资源秉赋特点和开发升利用监督管理实践,制定中低品位矿石、难选冶矿石、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的税费收取办法和优惠政策;制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节约利用、废弃物二次开发利用约朿条件和激励政策。要改变一般性的要求,让这些政策、办法由部门文件变为可供各部门共同遵守的法规,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供法律保证。(2)科学规划,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理念,遵循统筹规划、高端拓展、集群发展的思路,编制优势资源发展战略规划,通过规划将资源开发与保护、集约节约与综合利用、前产业链(资源深加工产业链)与后产业链(延伸产业链)、跨地区跨行业的骨干企业、地方经济与区域经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有机的结合起来,统筹全局,发挥优势,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3.2坚持科技领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效率。一是大力推广应用采矿新技术,改变原有的房柱法、崩落法采矿矿方法,重点推广地下充填法采矿方法的应用,提高资源的回采率;二是大力推动共伴矿的综合利用,引导科研院所与矿山企业合作,推进铜矿、铁铜矿共伴生的钼、钴、金、银、硫铁矿及低品位矿的回收利用研究;三是加强中低品位矿、难选冶矿石利用技术攻关研究,重点是高磷铁矿选冶技术、低品位胶磷矿选矿技术、稀土稀散资源利用技术攻关,变潜在资源为产业发展优势资源。(2)坚持循环产业模式,提高“三废”资源化水平。提高矿山“三废”利用水平,一是加强鄂东南地区总排放量近1亿立方米的尾矿库中尾矿含铁、铜、金、钼、钴、金有用元素的回收利用;二是探索尾矿制砖和矿山排放废渣、废石、尾矿作为井下充填法采矿的充填料运用;三是研究和推广有色金属冶炼、磷化工排放气体回收利用技术,变废为宝,提高“三废”资源化水平,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3)建立有效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科研体系。重点是建立部级、省级科研战略计划和重大项目管理体系,要针对我国、湖北省矿产资源特点,制定和推进部级、省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开发战略,要改变科研偏重项目审批不结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际、不注重实用等现象。大力推进资源开发技术研究和新技术推广应用。

3.3推进资源型产业转型,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3.3.1调整优化资源型产业结构改善资源配置方式,扶优扶强,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加大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磷化工、盐化工、建材等五大“千亿资源产业集群”。一是依鄂东南地区优质铁矿资源优势,以武钢、鄂钢、冶钢骨干企业,打造“黄石、鄂州钢材深加工和特种钢生产基地”;二是支持大冶有色千亿元产业群建设,使之形成铜矿资源开发、冶炼、加工产业集群;三是以兴发、宜化、黄麦岭、三宁等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宜昌荆门为中心,建设部级磷化产业基地;四是加强盐化工及下游延伸产业配套发展;五是提升建材工业产业规,以华新水泥为龙头企业,开发我省优质水泥石灰岩,提升下游深加工产品的功能和档次,不断拓展水泥制品应用的新领域。支持建设沿江大型建筑石料产业集群,提升普通建筑石料矿山的建设水平和利用效益。

3.3.2延长矿产品产业链重点发展钢材新品种、国内短缺的钢材品种、加快钢材深加工产品线和产业链建设进度,铜矿资源开发、冶炼、铜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铜矿资源利用附加值,大力发展磷酸盐、有机磷精细磷化工产品线和产业链建设,发展电子级、医药级、食品级、军工级产品。要将资源开发利用前产业链(深加工)与后产业链(延伸产业)配套规划统筹发展。

3.4推进“三型”矿山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3.4.1加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按照“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的要求,实行土地复垦和矿山地质治理恢复全过程管理,将矿山环境治理年度任务纳入到矿山年检内容之中。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备用金的缴存,改善其使用方法。

3.4.2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型模范县(市)、先进企业创建活动,建设资源节约型、安全环保型、矿地和谐型的绿色矿山。如,黄石地区目前已有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丰山铜矿、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鸡冠嘴金矿、武钢矿业集团责任公司金山店铁矿、湖北鸡笼山黄金矿业有限公司鸡笼山金矿等6家矿山获部级绿色矿山称号。

3.4.3探索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当地政府的统一指导下,采用大型矿山企业包村、中小型企业包组的方式,对口帮扶,帮助当地村民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支持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改善当地村民的经济条件;矿产地相对集中、中小型矿区较多的地方,鼓励走资源开发利益共享,带领当地人民共同富裕。

3.5创新监管方法,完善资源开发市场约束机制

3.5.1健全科学的“三率”指标评价体系根据湖北省矿产资源赋存特点,按不同矿种、不同赋存条件、适用的不同采选工艺制定符合实际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三率”评价与考核标准。要配套完善与“三率”指标考核有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及准入退出机制。

3.5.2加强矿山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核查矿山必须于头年12月份编制下年度采掘计划和采掘计划工程分布图,报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于年底组织地质勘查单位进行矿山年度资源储量核查,查明矿山储量动用情况,考核矿山年度采掘计划执行和资源综合利用效果,促进矿山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5.3加强准入条件管理进一步健全矿业市场准入制度,严格矿业准入条件,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等环节,严格把控资源综合评价、综合利用共伴生矿产作为准入的核心条件之一;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与深加工产业的结合,大中型矿区实现采选加工一体化,提高企业综合利用研究技术实力。

节约资源论文篇3

摘要】返工现象在中小型制造企业中非常普遍且较为严重,其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不容小觑。返工问题的研究,对中小制造企业重视质量、降低成本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对中小制造企业返工问题进行了概述,分析了中小制造企业返工的原因及其对企业生产的巨大影响,并提出了解决返工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小型制造企业返工质量管理

一、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返工问题概述

中小型制造企业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的同时,自身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其表现在技术落后、管理紊乱、资金不足等方面,致使其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较为严重,从而导致企业生产返工。中小型制造企业返工现象普遍存在。所谓返工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生产工段,对一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的全部或部分进行重新加工,一次或多次重复以往的加工工艺,使产品达到可接受的质量标准。质量问题导致车间生产的返工及重复生产,严重浪费企业的资源,因此研究中小型制造企业返工问题对中小型制造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实现企业稳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生产返工分类及其影响分析

企业可以按产生生产返工的不同原因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不同工序上的返工进行一个分类。本文以广东佛山一家中小制造企业A为例,论述生产返工的分类及其影响。这是一家从事文具生产20多年的中小民营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各种笔记本、盒类产品、风琴袋,产品主要通过出口销往美国、英国、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本文运用工时利用情况来反映返工问题的严重程度。据初步估算,车间由返工造成的额外工时占总工时的比率达到了5%左右,可见由于返工问题而增加的生产成本不小。以下就是企业四月份的返工数据统计得到一张表格,其中第一列是工序及车间,而车间基本上就是按照表格第一列中(除去车间)从上到下的工序顺序来进行产品生产的。

把各工序及车间四月的返工工时占其工序和车间总工时的比率列成折线图,并统计五六月份数据列折线图,可得到图1。从实际数据中了解到:一车间四月份的返工总工时占生产总工时的的百分比达到了6.6%,五月份是5.6%,六月份达到了8.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前两段工序备料和啤料生产返工不是很严重,返工出现最多的就是在接下来的折页锁线和排序这两段工序;排序虽然总工时不会很大,但是其返工的工时占排序的总工时比率较大;压部—三切的生产返工也较多。二车间返工现象也比较严重,尤其是盒类工段的返工,其返工工时占其工段总工时的百分比接近10%;风琴袋这段工序的返工也较为严重。

返工使得生产过程中出现半成品在车间堆积积压和产生工序瓶颈,造成工时、原材料、机器设备产能的浪费,导致生产计划的变动,进而扰乱车间正常的生产活动,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的成本和产品生产的计划。

三、中小制造企业返工问题原因分析

1、管理人员不重视。返工现象在许多中小型制造企业非常常见,甚至在有些企业还特别严重,但是却没有引起这些企业管理层对返工问题的重视。因为企业管理层对生产返工现象见多不怪,许多时候由于各种原因返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使得管理层忽视了返工的严重程度和解决生产返工问题的重要性。从A企业的统计数据及其背后原因分析发现:仅仅损失的工时就占到企业工时总和5%左右;原材料规格与质量不稳定;与客户沟通不够,客户改单导致返工的发生。

2、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造成企业生产返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所以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中小制造企业的管理制度往往只是停留在经验管理的阶段,不够完善,而产品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标准不够明确,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有效的检测方法,使得质监人员在很多时候很难界定产品是否合格和能否投入到下道工序继续生产。发现质量问题后,往往不能责任到人,即使某些质量问题能够责任到人,也没有进行相应的严厉惩罚,表现为执行力度不够。

3、生产工艺落后且不规范。许多中小型制造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迅猛发展,但很多到现在还没有进行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生产设备比较陈旧,技术也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尤其是面对目前的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如人民币升值、物价上涨、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得这些中小制造企业生产成本迅速上升,没有资金进行设备的更新,更多的是购买西方国家企业淘汰的廉价的机器设备。这样,由于机器设备陈旧而导致产品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技术故障,产品质量问题经常出现;另外由于生产工艺落后不规范,使得产品达不到客户的质量要求,返工就经常发生。A企业的一些重大的机器设备都比较陈旧,有些甚至还是60年代的,而新购买的机器设备也多是从国外购买的廉价二手设备,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和不规范而造成生产过程中包括原材料、能源和工时的严重浪费。

4、员工操作不熟练,责任不到位。由于中小制造企业的人员流失比较严重,使企业新员工的数量保持在一个高的水平。新员工相比老员工技术不够熟练,其生产的产品不合格率也就较高;企业生产岗位权责不明确,出现质量问题不能责任到人,员工没有压力去提高质量减少返工,这样车间生产返工现象也就较为严重。如A企业压部机工序的操作需要员工工作细致认真而又熟练,如果操作不好就会把快要完成的部肉压斜压坏。车间压部生产过程中由于新人较多,对工序操作不够熟练,造成部肉压皱压斜现象经常发生。

四、解决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返工问题的对策

1、提高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的重视度。质量问题引起车间生产的返工,返工会造成企业生成成本的增加,而生产成本增加将会削弱中小制造企业产品竞争力。若能很好地关注质量问题并控制好生产质量,减少由于返工造成的企业资源的浪费,降低成本,就会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和企业的利润。因此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应该对返工问题高度重视,并找出返工发生的原因,积极寻找对策解决好返工问题,减少由于返工造成的损失。如A企业返工现象比较严重,若能把握好生产过程的质量关,减少返工现象的发生,其利润直接因为工时减少就会提高不少,还不包括原料的节省、产能的增加所带来的利润增加。

2、加强生产工艺的设计与管理。企业的生产工艺设计是企业生产的依据,产品的制造要依据工艺设计的流程来进行,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生产的可制造性、质量及成本。英国宇航局的研究报告称,制造成本的85%由设计方案早期阶段的选择决定;麦肯锡公司对汽车车身面板的研究发现,相互竞争的面板之间制造成本差异的75%是由设计选择造成的。因此,中小型制造企业应该加强生产工艺的设计与管理,在工艺设计要符合车间实际制造和产品质量要求的同时,尽量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如A企业经常会出现工艺设计与车间实际生产的矛盾,有少部分产品的工艺设计拿到车间不能生产,而车间有些产品不按照工艺设计要求的流程也可以进行生产。企业应加强生产工艺的管理,激励工艺技术部不断优化工艺设计,在产品工艺设计阶段优化选择合理的制造工艺技术、原材料零件及装配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3、完善并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有些企业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而有些企业虽然有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但是制度执行力不够,使得质量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实际上,一个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不仅仅是作用于产品质量本身,它对于企业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转也有着非常本质的影响。要在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的同时,严格执行现有的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使得企业对质量管理有据可依并按规章制度进行评估和考核。比如在企业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时,应把质量这一指标作为考核指标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中去,这样单从质量这一指标来看,企业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都知道自己有提高质量的目标并努力减少返工,因为质量问题而返工的现象就会减少。

4、加强生产统计,重点整治关键环节。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有的工序都会出现质量问题,但是有些工序质量问题比较严重,而有些则不那么严重。要解决整个企业的质量问题、减少返工现象的发生,应该首先加强生产统计,了解车间生产的实际客观数据,从企业质量问题比较严重的工序抓起,进行重点整治,同时对其他工序的质量进行应有的控制。对于A企业来说,应该加大对折页锁线、排序及盒类的操作技术指导,强化操作规范,严格质量监督,加强现场质量管理,把握好这几段工序的质量关,当然其他几个工段的质量问题也不应该忽视。返工现象的发生源于质量问题,而质量问题可以因任何一段工序的操作不规范或机器设备的原因而发生,企业应该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尤其要注重靠前工序的质量管理,实行上段工序对下段工序负责的制度。

5、加强一线员工技术和责任心培训。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新员工相对于老员工工作效率要低,而且会因为操作不熟练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问题较多,返工现象发生得更为频繁。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对一线员工技术的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同时强调企业员工工作的责任心,注重对一线员工责任心的培训,提高员工工作的职责感。对一线员工进行必要的岗前技术和责任心培训,可以使员工上岗工作更有效率,同时会自觉遵守产品生产的操作规范,提高其生产产品的合格率,减少返工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颛孙燕、刘伟强等:国内制药企业返工和尾料回收情况的调研及探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7).

节约资源论文篇4

[关键词]节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模式可持续发展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214-02

引言

目前解决该课题的研究文献大都集中在运用先进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来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和经营等方面。那么如何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实现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急需研究节约型城市的模式建设。本文从概念、内涵、内容,特征、理论基础以及支撑体系与指标体系等方面,对建设节约型城市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给当下低碳型城市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1 节 约型城市的概念和内涵研究

1.1 节约型城市的概念研究

一些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概念。目前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种以曹康“ 代表,认为节约型城市的直接思想来源是节约型社会,概念源于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两者不仅在构词上存在传承关系,而且一些概念和方法也雷同。因此可用节约型社会的概念来定义节约型城市。另一种以李全为代表,他 从系统的角度定义:节约型城市是节约型社会这个巨系统的予系统,其是宏观的节约型社会在中观层面上的表现。根据优化的职能,在城市职能体系战略协同与韧性基础上定位,优化城市要素结构,使城市的子系统协调发展,获得最佳整体性能的城市系统。第三种观点,从经济发展模式角度,李芸[31定义节约型城市是将节约经济模式贯穿和渗透在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生产过程、产业结构、居民生活以及自然生态保障体系各个方面。城市中的各组成部分达到了节约,从而实现了城市整体的节约,也可实现节约型和低碳型城市的统一。

1.2 内涵的研究

(1)从节约资源上描述内涵: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井重,把节约放在首位。提倡资源的高效利用,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资源稀缺、资源禀赋不均和经济外部性条件下城市的发展必然选择建设节约型城市。城市是能源的主要消费主体,决定了城市也必然成为实现节约的重要主体。

(2)从城市的形态描述内涵:城市形态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过程。它包含了城市的空间形成、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组织、城市景观的描述等方面的内涵,反映了城市文化、技术和社会行为的历史和现状,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节约型城市就是建立在城市微观节约基础上的一种价值诉求状态及其实现,可以作为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5]。

1.3 节约型城市的特征研究

学术界分析节约型城市的特征如下:(1)系统性。(2)可持续性。(3)整体节约性。“节约 理念贯穿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其经济结构遵循帕累托最优原则。(4)主体参与性。注重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社区和家庭等城市主体在城市管理中的参与和决策作用。(5)复杂性。发展节约型城市必须以优化为原则,对组成城市的各要素结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城市最佳规划设计和建设安排,已实现整体功能。(6)前瞻性。

1.4 节约型城市的研究内容

节约型城市的研究内容可总结为以下四类:

(1)资源节约研究:从资源节约角度,城市在经济建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使资源和能源得到较好地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坚持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模式,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例如,上海市提出的节约型城市理念为“四节约、一综合 ,即节约土地、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和节约原材料,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北京的节约型城市理念在节能、节水和节地三个方面,在《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已有相当多关于资源节约的分析论证与统筹安排。

(2)规划设计研究:陈鹏 睬寻节约型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的结合点,使城

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尽快适应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宏观背景,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化可作为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赵宝江[圳提出,城市规划上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要建设节约型城市,首先要抓住城市规划这一非常重要的环节,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职能作用。曹康I“,从城市规划的视角谈节约型城市建设,怎样使这一理念转化为现实。邱跃,在规划节约型城市中论述,建设节约型城市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

综上观点可以得出,节约观点理应作为城市规划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确定城市发展建设问题,要贯彻节约型城市发展战略,促进节约型城市建设。

(3)城市的空间布局研究:于立针对“紧凑城市化模式”的研究,提出多核心紧凑型模式适合我国建设节约型城市发展。其中研究的空间模式、社会模式和经济模式,对节约型城市的空间建构具有指导性。张婷研究指出了“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 是针对城市蔓延的城市空间规划和设计思维,提出了减小尺度、增加密度、发展多样性等原则。李德华、钱七虎等研究提出,在研城市规划,建设节约型城市中应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节约利用了土地,促进城市功能的整合和公共交通网络体系的实现。

(4)节约型政府的构建研究:政府本身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消费体,并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示范影响所以也要建设节约型的政府。建设节约城市必将把政府管理纳入到节约城市建设上。节约型政府与节约型城市一同构成我国创建节约型社会的重点。黄爱宝对节约型政府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深化思路,进一步辨析明确了节约型政府的内涵、特征及形成了中国特色节约型政府理论。董勇明[5]对节约型政府构建的研究总结出五个方面。

2 节约型城市的理论研究

2.1 理论研究

追本溯源,节约型城市的理论源于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精明增长”、节约型社会,到节约型城市,是一个从宏观到具体、从战略到策略的推进过程。李晖详细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节约型城市构建的应用和指导意义。

然后是蒋应时在研究上海节约城市建设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上海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上海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重点在八个领域加以推进。深圳市规划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模式,到2010年建成节约型城市。精明增长理论强调:土地的混合使用;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保护空地;合理控制空间向外无序蔓延侵占农田,创造一个更为紧凑、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2.2 三者与节约型城市的内在关系

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实际上就是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和系统内人力资源素质等三大问题的一种现代经济模式。建设节约型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城市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建设节约型城市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发展。“精明增长 提出了减小尺度、增加密度、发展多样性、增进交流等原则。对于城市规划而言,建设节约型城市,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结构组织,尤其是空间结构的再组织来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精明增长中提出的紧凑城市化模式,包括空间模式、社会模式和经济模式,城市的精明增长模式也正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对节约型城市的空间建构具有指导性。

3 节约型城市建设的体系研究

3.1 节约型城市建设的保障体系

叶蔚研究了建立节约型城市的规划保障体系、政策和管理保障体系、科技和文化保障体系。李晖,总结了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实施及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3.2 节约型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

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建立节约型城市的指标体系,需要包含评价的原理、方法、模型。还应有一套评价建设节约型城市可行的理论基础、实际操作方案和评价体系和实施的保障体系。

各个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研究。俞军研究,提出了节约型城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可用于衡量节约型城市建设的总体水平,另一方面可用来评价节约型城市建设的潜力和支撑能力。刘端从我国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有关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以及节约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在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研究基础上,还进一步分析比较了长沙市与湖南省重要地市及全国其他省份城市的节约型城市建设情况。

毛卉、王春兰从水 土地 能源等方面着手构建城市资源节约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这一指标体系用于我国30个城市资源利用现状的评价。徐健,赵柳榕作了相关研究,把资源分为土地、矿产、能源、水和其它资源5个资源类别,按资源的开发、利用、排放和回用4个循环环节,建立资源层、过程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过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一套“543指标体系”。朱有志,周海燕研究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构建了由生产成本型节约、消费适度型节约、效率提高型节约、循环利用型节约、环境保护型节约、资源储备型节约,文化制度型节约7个准则层共47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该指标体系对全国各省市区进行了横向比较应用研究。

4 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思考

节约型城市的建设处在初步的阶段,对于节约型城市的评价,目前还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构建模型,采用定量方法对实证数据进行处理并加以分析的研究不如何处理节约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如何处理建立节约型城市措施与资金制约的关系?在我国现已有一个较完整的分阶段引导传统城市步人生态城发展模式的城市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研究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节约型―― 低碳型城市模式转变。另外加强节能科技创新。在建设节约型城市体系方面,节能产业可能成为城市新的支柱产业。节能事业蕴藏着巨大的节能空间,这个空间将会催生一个巨大的产业,这个产业不仅是城市改变“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利契机,也是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一个切入点。

参考文献:

[1]曹康.节约型城市:从理念到实践[J].规划师论坛,2006,(5):5-7.

[2]李全.中国经济战略与节约型城市建设[J].特别关注.节约型城市创新

发展论坛经济篇.

[3]张大威.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研究与探讨 1996(1).10-l2.

[4]赵曦桢.建设节约型城市的必由之路[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8,(8).

[5]李念之.节约型城市: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关键[J].理论前沿,2006,(3):40-41.

[6]高飞鹏.优化产业结构建设节约型社会[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4):10-l2.

节约资源论文篇5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法律功能;法律保障机制;软法渊源 

【正文】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社会经济课题。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不仅是针对资源的节约使用,更是对现存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发展理念的反思与超越。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资源的消耗总量大增,相应地,资源安全问题、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进一步突显。另一方面,资源浪费过于严重,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过低,严重制约着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构建节约型社会(是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简称,下同)是国家在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顺应时展潮流的科学决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之辨析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观点综述

关于如何理解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与内涵,目前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陈东琪(2004)首次提出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他认为所谓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交换和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多种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1]叶蔚等(2004)首次提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他们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的观念、主体、制度、体制、机制、体系等,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2]曾智泽(2004)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应该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综合采取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措施,促使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对自然界的态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以一定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白雪秋(2004)在关于如何理解节约型社会的具体内涵时,提出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首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经济”及经济学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意味着在社会大生产的各领域各环节环环节约,社会主体个个有责。再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赖于配套互补、协调一致的综合性措施的有效实施。最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利用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李艳芳(2006)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国家通过采取经济、技术、法律等措施,促使政府、一切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个人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领域出现资源能源的浪费,从而形成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持资源供给与需求相对平衡的社会状态。[5]陈德敏(2008)指出,节约型社会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循环再利用废弃物资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6]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追求更少的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实现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节约资源论文篇6

关键词:节约型农村;路径;思考

一、节约型农村建设背景

建设节约型农村是淮安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淮安总体经济水平还不高,农民生活还不富裕,自然资源较为匮乏,生态承载能力较弱,但农村的不节约现象与农村自然资源缺乏不相适应,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是不相适应。

1. 农村资源环境状况。淮安市农村自然资源相对短缺。淮安地理位置处在江苏北部中心地域,总面积10072平方公里,耕地是淮安农村经济发展赖以支撑的主要资源,也是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居民生存的基础。受城市开发、农村村镇建设及农村工业发展占地、人口自然增长对宅基地等原因的影响,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1949年耕地面积为730万亩(上报面积,下同),1962年耕地面积为634万亩,1970年耕地面积为608万亩左右,2006年统计时耕地面积只有590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从1950年3.7亩下降到2006年的1.1亩,递减了2.6亩,比江苏全省平均递减1.35亩多近一倍。耕地面积的快速下降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增加了政府对耕地保护和节约使用的决心。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淮安农村社会发展又一资源因素。淮安属于水资源相对紧缺地区,水资源的特点表现为人均占用量少、利用率低、污染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还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农业用水占全市用水量的70%,由于受拦蓄条件差,河湖调蓄能力小的限制,农业水资源短缺成为困扰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少则每年缺水7亿立方米,多则年缺水量达3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平水年份每年浪费水约15亿立方米,即使在干旱年份,每年浪费水量也有3亿立方米,多则达9亿立方米。

2.人口增长压力。淮安市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要求建设节约型农村。2006年淮安拥有人口533万人,农村总人口达395.5万人,其中,农村从业人口为211.2万人,占74%。2006年淮安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62‰比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2.28‰高出4.34‰。人口的增长使经济的增长的居民的生活水平受到制约,农村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年末淮安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4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4430元,农村恩格尔系数为45%。

3.环境保护要求。淮安市农村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提出较高的要求。由于前期农村经济发展偏重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忽视对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农业用水水质污染较为严重,淮安市政府对辖区内的水质进行监测结果表明:Ⅰ类水质河段几乎没有,Ⅱ类水质河段占59%,劣Ⅴ类水质河段比例达到12.8%,水质的污染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的空气还没有受到过度的污染,如果对来自城区的污染源不加以有效的治理,对农业生产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节约型农村建设不能顺利推进,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阻碍农村社会经济和谐建设。

4.农业产业结构。淮安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以种植业为主。2006年农业产值中种植业产值为134.31亿元,占62.25%,畜牧饲养业产值为49.63亿元,占23%,渔业产值为26.28亿元,占12.18%,林业只占2.57%。种植业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近年来蔬菜和油料的播种面积比重有所上升,但经济比较效益较高的农作物生产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种植业总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891.35万亩,占80%以上,蔬菜种植面积为121.21万亩,占11.5%,油料的种植面积为83.49万亩,占7.5%,其它农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极小。畜牧业生产仍以饲养传统的肉猪、菜牛、山羊、奶牛等家畜及草鸡、肉鸭、四季鹅和菜鸽等家禽类为主,养猪业实现总产值201749万元,占42.3%;家禽养殖实现总产值182383万元,占38.2%,其它养殖的比重相对较小。

二、节约型农村建设理论基础

1.循环经济理论。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循环经济理论。理论认为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构成的大系统内,资源要素投入、产品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的=过程,需要把依赖资源消耗线型增长传统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人类社会才能实现长久生存和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活动中遵循生态学规律,通过优化物质在经济系统内部的循环和能量流动,减少资源输入和污染输出,使生产过程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在经济增长中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

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同。社会发展引起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及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影响深远而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时,人类对自身的生产行为和生活方式开始反思,认识到把经济、社会和环境割裂开来,发展带来的将是不经济性甚至是灾难。

可持续发展理论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是要求经济发展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不仅要重视增长的数量,还要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坚持协调原则,做到经济发展与自然承载能力相适应,坚持节制原则,做到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坚持预防原则,做到预防重于治理;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做到社会公平,实现人类生活质量普遍改善,人类健康水平普遍提高,从机制上实现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促使社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淮安市节约型农村建设,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

3.科学发展观。节约型农村建设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理论。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需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理论是淮安市建设节约型农村的理论基础,也是淮安市新农村建设成败和农村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针对淮安地区农村资源紧缺和自然生态脆弱的现实,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基础对新农村社会经济建设进行指导,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社会,促进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节约型农村建设路径选择

1. 弘扬勤俭节约传统,树立节约意识和观念。当前淮安市农村的现实情况是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比较低,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还没有形成,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还不够不强,使得节约型农村建设工作进展缓慢。对于农村居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理念及意识的培养是复杂、长期的工作,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开展细致扎实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形成浓厚的资源与环境保护节约氛围,逐步树立农村居民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潜移默化,使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成为农村居民自觉活动与行为。

2.鼓励节约消费行为,培养节约型新农村居民。农业生产沿用传统的粗放型模式,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农产品产量,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消耗(浪费)和自然环境的污染严重。分散种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方式,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意愿不强,小规模、粗放型的生产经营势必导致自然资源消耗的不节约和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0.3~0.4,淮安市规划到2010年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目标为0.57,而先进国家的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达到了0.7~0.8。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土地结构破坏和土地资源浪费。农业生产的小规模要实现好的收益,需要增加资源要素的投入,农民要提高粮食的产量,就会投入大量的化学肥料和过多地使用农药,这会导致耕地板结、土质下降,粮食农药含量提高。

3.完善农村资源节约激励措施,建立农村节约长效机制。引导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自觉节约和环境保护,形成节约长期机制。对农村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应该通过建立和完善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奖惩措施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行为进行鼓励,对资源浪费和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惩罚,引导农村居民自觉开展生产生活的节约和环境保护行为,使农村节约激励机制成为长效机制,通过长效激励机制引导农村居民普遍性的节约行为,自觉扬弃“高消费”的生活方式,主动开展“集约型”的生产模式,使淮安节约型新农村建设活动向纵深推进,形成节约的新农村社会形态。

4.完善农村资源节约法律法规,严格环境保护执法,建设节约法制新农村。淮安市资源节约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农村资源节约缺乏法律约束,环境保护力度不够强,导致污染环境的事件时有发生。加强农村资源节约的规章制度建设与完善,淮安市政府制定了《淮安市节约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淮安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淮安市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共淮安市委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见》等法规性文件,对于资源节约约束的覆盖面不够全面,特别是针对农村资源节约的法规还缺乏,进一步完善和制定淮安市社会以及农村社会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显得必要而紧迫。加强农村资源节约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建设也显得迫切,已经制定出的资源节约文件还处于规划、纲要和意见层面,在农村实施起来操作上还有困难。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陈良.认淮安市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临界值[J].经济地理,2003(5):23-24.

节约资源论文篇7

关键词:节约型

服务业

节约型服务业

资源节约 节约型社会。

我国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如果不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大量消耗资源的状况,就可能丧失发展机遇,导致经济徘徊。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决策层都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并将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国掀起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热潮。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大趋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要求,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同时还应当看到,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落后,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有些服务行业,存在着资源消耗过大、节约意识淡泊、生产效率低下、恶化生态环境等问题,这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格格不入的。因此,在我国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势在必行,节约型服务业概念、实质及相关问题的探讨已成为热点和焦点问题。

一、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K.Hockerts(1999)提出生态型服务的概念,认为生态型服务包括产品服务、使用服务和结果服务;D.Rondinelli和M.Berry(2000)认为需要强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促进交通物流业的良性发展;SanjayK.Nepa(l2000)指出,要通过科学研究、技术投入、关系建设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Vinod Sasidharan等(2002)指出,在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中,利用生态标识提高环境标准来保护自然资源已成为一种共识;Evan Mills(2003)研究发现,采用能源效率标识和能源循环技术,可以提高保险与风险管理行业的利润;Charles A.Goldman等(2005)认为节能服务公司所开展的服务能大幅降低能源消耗;PaoloBertoldi等(2006)通过调查发现,欧盟及其成员国节能服务行业的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国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同;T.Markis和J.A.Paravantis(2007)对希腊一些比较典型的小型服务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那些能源消耗比较大的企业,主要在于没有采取能源保护措施。

(二)国内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邱小华(2005)从社区(大厦)施工设计、节约人力资源、高度重视社区(大厦)内能源节约问题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建设节约型物业管理服务;李伍荣和文启湘(2006)认为生态型服务消费是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的重要内容;杨旭东(2006)认为转变服务方式是搞好商业银行“节流”的重要途径之一;王晓羽和谢朝武(2007)从循环经济思想的内涵入手,阐述节约型餐饮的经营管理理念,并剖析传统经营方式的浪费现象,提出了从政府及行业、餐饮企业和消费者等角度提出节约型餐饮的构建途径;2007年4月在中国烹协主办的“节约型社会与餐饮业发展论坛”上,提出了要求构建节约型餐饮的新思路;于淼(2007)指出发展节约型餐饮产业,一是要提高全行业的节约意识,二是餐饮业要合理利用资源,三是要引导客人节约、节能;杨华(2007)对如何建设节约型物流企业进行了探讨;祁雪瑞(2007)提出了发展节能服务业的原则与制度;叶楠、施卫东(2008)总结国外节约型交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我国节约型交通建设的措施;董鸿安(2008)提出了生态型饭店的概念,并对建设生态型饭店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二、节约型服务业研究和发展的意义。

(一)节约型服务业研究的理论意义我国经济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与经济高速发展相伴而生的是“资源荒”日渐严重,土地、电力、煤炭等多种生产要素紧缺,从而影响了经济增长。经济遭遇“资源荒”的关键原因在于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不改变以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模式,经济增长将会遭遇更大的危机。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加快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化工业阶段转换,必然增加对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增加对土地、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资源供应紧张必将成为我国在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一个制约瓶颈,因此,我国必须发展节约型产业,特别是节约型服务业,以便在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的同时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目前,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理论界与实业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但重点对节约型服务业相关问题研究不多。事实上,在探讨节约型服务业时,对节约型服务业的概念、内涵、要求、实质和原则,如何寻找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路径,尚未形成明确的看法。值得一提的是,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并不是单纯为了解决资源瓶颈,它应该是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特别是服务业结构发展的目标,也就是无论今后资源紧缺与否都应该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建立节约型的经济系统带动整体经济健康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提出可能被广泛认同,其与我国工业化发展进入中期阶段密切相系,同时节约型服务业的提出和提法与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密切相关。其中,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以来,在面临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产生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它通过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利用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模式,在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使经济发展呈现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征,并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友好。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节约型服务业创造了一条有效的实现途径。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正式提出,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看主要有两层含义:发展和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强调以自然环境资源为基础,通过资源高效利用使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内,在与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实现较大的发展,而不是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为代价取得经济福利的增长。生态经济学则是一门从最广泛的领域阐述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学科,重点在于探讨人类社会的经济行为与其所引起的资源和环境嬗变之间的关系,是一门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生态经济学所关心的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系列最紧迫的问题,如可持续性、酸雨、全球变暖、物种灭绝和财富的分配等。目前还没有单一的学科能涵盖上述所有问题。生态经济学的研究鼓励经济学和生态学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倡导从新的视点分析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因此,定义节约型服务业的概念,研究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从理论上讲,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的研究,同时增加研究节约型经济和节约型服务业的内容;另一方面将有利于发展和补充国内节约型服务业运行机制方面的理论,以便广泛推广和推行发展节约型服务业。

(二)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现实意义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对于发展我国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经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发展节约型服务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坚实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资源过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严重破坏。资源的供应紧张成为我国在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一个制约瓶颈。由此使得我国必须发展节约型服务业,以此解决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资源瓶颈制约,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和环境得以保护,中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2)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将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严重影响了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节约型服务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注重资源循环利用,既能保护生态和环境,又能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发展节约型服务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节约型服务业相关概念界定。

(一)服务业与服务业(1)服务。西方关于服务的定义,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服务”概念的使用大约有三种含义:第一,如果某个人或企业提供某种帮助或使用价值而使其接收者的福利改善,则这个人或企业就是在提供服务;第二,服务具有交换价值的无形交易品,其使用价值可以是瞬时的(娱乐)、重复使用的(信息)和可变的(专业化服务咨询);第三,服务是个人或企业有目的活动的结果,可以取得报酬,也可以不取得报酬。其中代表性定义是由经济学家希尔给出的,服务是指状态的变化,这种状态的变化可以发生在某个人身上,也可以发生在属于某个经济主体的物身上;这种状态的变化是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劳动结果,所谓状态变化是强调服务的结果。

这是从便于对服务经济计量的角度所作的定义,因此有较强的适用性。国内关于服务的定义,国内对服务这一概念的争论以20世纪90年代初李江帆教授《第三产业经济学》(1990)的出版为标志告一段落。在《第三产业经济学》一书中,首次全面系统的提出并论证了服务产品的概念“,所谓服务产品,就是指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但“非实物形态”这一特性不能完全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实物与“非实物”的界线并不明确,并且这种界线也随科技的发展而在不断变化;其次,“非实物的劳动成果”并不都是服务,如“无形资产”、各种信息产品等;再次“,非实物产品”的概念在运用于知识型产品(传统一般称精神产品)时容易引起混淆。从实质上看,这种定义还是局限在古典经济学中服务与商品有形或无形的分析窠臼中。黄少军在其《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一文中,结合国外“服务”范畴、服务的特性,从使用权的让渡及动态过程使用价值的获得角度对服务进行了定义“:服务是一个经济主体受让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要素的使用权并对其使用所获得的运动形态的使用价值”。这里经济要素的概念是指一切具有经济价值的客观对象,包括劳动(劳动力)、资本、知识等一切具有使用价值的客观物质财富。综上所述,服务的概念因不同的研究需要而各异,至今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但作为服务,首先应该是提供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其次是使服务对象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即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的一种活动。或者说,服务是指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一定需要并索取报酬的特殊的劳动产品。

(2)服务业。服务业概念在理论界尚有争议,一般认为服务业即指生产和销售服务商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服务业视同第三产业,统计数据常与第三产业通用,即服务业十分接近第三产业,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第三产业。国际上,不同的专家甚至同一专家在不同的场合对第三产业和服务业覆盖行业范围的界定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费雪将“第三产业”定义为提供“服务”的各类经济活动。它仅指与物质产品生产完全无关的产业部门,只是服务业中的一类,因此交通、商业等都不属于其“第三产业”范畴之内。1935年,费希尔在其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最先提出了“第三产业”概念,并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划分,从而形成三次产业的分类法。1957年,克拉克丰富了费希尔第三产业概念的内涵,主张直接用“服务性产业”替代费希尔的第三产业的概念,并在其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三版中,把国民经济结构明确地分为三大部门,即第一大部门,以农业为主,包括畜牧业等;第二大部门包括制造业、采矿业等;第三大部门是服务业,包括建筑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金融业、专业性服务和个人生活服务、政府行政和律师事务服务、军队等。此后,特别是战后,又有一批经济学家如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在其《服务经济学》、日本经济学家饭盛信男在其《第三产业》等都丰富了当代第三产业理论体系。服务业与其它产业部门的基本区别是,服务业生产的是服务产品,服务产品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在日常应用上是有区别的。一般地,通过国民经济具体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建筑业等来描述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时就采用“服务业”;通过国民经济产业发展层次如第一次产业(简称第一产业,下同)、第二产业等描述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时就采用“第三产业”。需要说明的是,服务业有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之分。以增值为目的提供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集合叫服务产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服务产品的政府行为集合叫服务事业。

(二)节约与节约型(1)节约。首先,古代对于节约的理解。我国古典文献有不少关于节约的论述。其中,《周易》中提出了“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道德经》中提出了“治人事天,莫如啬。夫唯啬,是谓早服”。《墨子》中提出了“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说法,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不过古人对节约的理解也有不同之处,墨子主张节用,各个阶级实行较低水平的消费。荀子主张各级按照礼法规定节省度用,节约国家和政府的开支,开支与收入对称。这些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为人类经济行为提供的极为重要的原则。从西方世界来看,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Xenophon)《经济论》一书的问世,表明西方出现了经济学。色诺芬最早使用“经济”(Economics)一词,并将经济定义为“改善家庭的艺术”,即奴隶主如何使用奴隶生产,并如何节约家庭支出等活动,这是奴隶主经济的主要内容。此外,古罗马思想家贾图(MarcusPoreiusCato)在《论农业》中认为:给干轻活的奴隶的粮食要比给干重活的少;冬天给的粮食要比夏天少;奴隶应该做的事是干活和睡觉,雨天应该干室内的活,这样他们就不会去偷窃;葡萄的渣应该酿酒给奴隶喝,而不应该丢弃;每年给奴隶换一次新衣服,旧衣服应该制成褥子;年老体弱的奴隶应该尽决卖掉。贾图的观点从服务于奴隶主的角度提出的,但其中却包含着一定的节约思想。可见人类古代的节约思想和理论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是从生活消费的角度提出来的。这种认识在范围上具有狭隘的特征,认识还比较肤浅,没有涉及生产领域。其次,近代对于节约的理解。到了近现代,人们对节约的理解由单纯的生活消费领域扩展到了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节约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成功的资本,要将其始终贯穿在决策、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中。现代辞书对节约的解释为:节俭;节省。有的认为节省是指使可能被耗费掉的不被耗费掉或少耗费掉,如节省时间,节省劳动力,节省开支;而节约被解释为较大范围内的节省。1993年7月出版的《最新英汉词典》对节约作了比较全面的解释,认为节约包括节俭、节流、节省、节制、节支、节衣缩食等内容。节约的反义词是浪费、挥霍。节约的客体、对象是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节约的主体是使用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团体和个人。近年来比较引人注意的循环经济也体现了人们对节约的理解在不断加深,过去的经济发展是单线的,循环经济则改变了过去的状况。循环经济意味着在经济活动中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高效率地或无浪费地使用资源。

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节约的认识不断深化。节约不仅是消费领域的问题,而且也是生产、流通等领域的问题。同时,节约关乎个人品德修养、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神会的永续发展。但迄今为止,人们对节约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不够完善,带有历史的烙印。因此,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但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资源的节约。具体来说就是对资源的使用必须做到:节省使用、有计划使用、适时使用、适质使用、适量使用、适物使用、充分使用、反复使用、综合使用、替代使用、爱惜使用、循环使用、长期使用、有偿使用和依法使用。(2)节约型“。型”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是模型;二是类型。节约型的“型”指的是类型。因此节约型是指蕴含资源节约的各种类型。如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可以划分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从整个产业体系的角度,可以划分为节约型工业、节约型农业、节约型服务业;如单纯从服务业的角度,又可以划分为节约型交通运输业、节约型餐饮业、节约型旅游业、节约型仓储业、节约型金融业等。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时期重工业超前发展的传统增长模式,尤其是“九五”期间通过大规模结构调整,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能耗和污染排放总量下降的趋势。但进入“十五”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重新转向低质量、低效益、低就业、高能耗和高排放的增长模式,其直接结果是能源资源消耗大幅度上升,主要污染排放量显著增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事实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所指的“环境”与“资源”具有相同的属性,可以当作同一问题来处理。因为,有的经济学家将环境作为一种特定的存量资源纳入资源经济学,有的将资源作为环境的一种特定功能纳入环境经济学,有的将两者并列称之为资源环境经济学。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环境友好也就是减少对环境资源的损害,属于资源节约的范围;或者说资源属于环境的一部分,资源节约也就是减少环境损害,属于环境友好范围。因此,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本质上说的是同一方面,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各有侧重。资源节约的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因此,节约型是指在遵循循环经济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在生产方面强调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生活方面和消费方面强调合理消费,反对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总称。

(三)节约型服务业服务业虽然与其他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着相当独立的经济空间,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生态圈。在这个经济生态圈中,有着独有的经济内循环。众所周知,服务业的每一种功能都需要一定的载体,这种载体就是服务的产业。服务产业的性质决定了经济内循环的效能,即在投入和产出链中资源的耗费程度的大小,或资源节约程度的高低。这个资源的耗费,不仅指服务中的直接耗费,还包括因服务所造成的污染的治理所引起的间接耗费。节约型服务业,一般就是指资源节约型服务产业,发展节约型服务产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所谓节约型服务业是指以建立节约型经济系统为目标,以节约资源为要旨,在实现最小成本最大收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同步健康发展,最终建立一个自成一体的良性循环产业链的产业。

四、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和特征。

(一)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内容按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规律的要求提供各种服务而形成的产业。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节约型服务业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节约型服务业要求以最合理的投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高效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节约型服务业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产品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节约型服务业要求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节约型服务业要求自身成为良性循环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发展的同时,能够带动其他节约型产业如节约型工业和节约型农业等的同步发展。

(二)节约型服务业的特征节约型服务业即资源节约型服务产业。节约型服务业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具有节约性、生态性、知识性和带动性等特征。(1)节约性。节约型服务业的核心就是节约资源。这里的“节约”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需求实行减量化“。节约”的这两重含义是内在统一的,必须统筹兼顾,不能片面理解。从社会体系的角度讲,建立节约型产业是节约型经济的基础,而要建立节约型服务业,主要从生产节约和消费节约两个方面来突破。首先是生产节约,生产节约主要指生产资料(包括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节约,生产节约最根本的不是数量上盲目减少,而是要提高使用效率,即用尽量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是消费节约,消费节约的核心内容是要避免无端的浪费,而不是数量和质量的减少和降低,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如白天用电灯,一天不关电脑等;另一方面是避免未经使用便使“有用物”成为“废物”,如食品的腐烂等。(2)生态性。节约型服务业的基本理论之一是生态经济学,因此,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也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具有生态性与经济性的双重特征。这里所指的所谓生态经济系统也就是指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共同形成的复合系统,这是节约型服务业构成的根本要素。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现代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但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势必带来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导致生产力下降、投资环境恶化等后果。因此,若要实现节约型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必需要为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保持外部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同时在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同时,发展节约型工业和节约型农业等,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3)知识性。知识经济是一种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以后的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用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最新说法,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新型经济,并具有四大特征:其一,科学和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其二,信息与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其三,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其四,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人才以及创新的相互融合。而知识经济最突出的现象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是人才,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因此,节约型服务业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产业,具有知识性的特征。(4)带动性。节约型服务业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其增长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具有较大的带动效应。以新兴的会展业为例,会展业通过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贸易、旅游、金融保险、交通、娱乐、宾馆、餐饮、邮政、电讯、广告等的全面发展。据专家测算,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为1:9,比旅游业的产业带动效应1:4.3(世界旅游组织)高出1倍以上。会展业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前连效应和后续效应,所创造的利润通常在25%左右。此外,举办大型会展活动还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据测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可以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如1985年日本筑波世界博览会创造了45万个就业机会,1993年韩国举办的大田世界博览会创造了20万人以上的就业机会,2000年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提供了10万个就业机会。

五、结论。

节约型服务业,一方面本身要尽量做到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尽可能实现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和再生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节约型服务业对消费行为的引导作用,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和文明、节约的消费行为。此外,节约型服务业要为发展其他节约型产业提供优质服务。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更需要对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基础理论、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模式和实现途径等进行探讨。

本文系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940833375-02)的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

[1]周海春:《武汉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李训贵:《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黄铁苗:《论节约、消费和浪费》,《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

节约资源论文篇8

关键词:节约型 服务业 节约型服务业 资源节约 节约型社会

我国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如果不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大量消耗资源的状况,就可能丧失发展机遇,导致经济徘徊。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决策层都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并将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国掀起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热潮。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大趋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要求,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同时还应当看到,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落后,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有些服务行业,存在着资源消耗过大、节约意识淡泊、生产效率低下、恶化生态环境等问题,这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格格不入的。因此,在我国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势在必行,节约型服务业概念、实质及相关问题的探讨已成为热点和焦点问题。

一、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 K.Hockerts(1999)提出生态型服务的概念,认为生态型服务包括产品服务、使用服务和结果服务; D.Rondinelli和M.Berry(2000)认为需要强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促进交通物流业的良性发展;Sanjay K.Nepal(2000)指出,要通过科学研究、技术投入、关系建设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Vinod Sasidharan等(2002)指出,在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中,利用生态标识提高环境标准来保护自然资源已成为一种共识; Evan Mills(2003)研究发现,采用能源效率标识和能源循环技术,可以提高保险与风险管理行业的利润; Charles A.Goldman等(2005)认为节能服务公司所开展的服务能大幅降低能源消耗; Paolo Bertoldi等(2006)通过调查发现,欧盟及其成员国节能服务行业的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国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同;T.Markis和J.A.Paravantis(2007)对希腊一些比较典型的小型服务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那些能源消耗比较大的企业,主要在于没有采取能源保护措施。

(二) 国内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邱小华(2005)从社区(大厦)施工设计、节约人力资源、高度重视社区(大厦)内能源节约问题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建设节约型物业管理服务;李伍荣和文启湘(2006)认为生态型服务消费是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的重要内容;杨旭东(2006)认为转变服务方式是搞好商业银行“节流”的重要途径之一;王晓羽和谢朝武(2007)从循环经济思想的内涵入手,阐述节约型餐饮的经营管理理念,并剖析传统经营方式的浪费现象,提出了从政府及行业、餐饮企业和消费者等角度提出节约型餐饮的构建途径;2007年4月在中国烹协主办的“节约型社会与餐饮业发展论坛”上,提出了要求构建节约型餐饮的新思路;于淼(2007)指出发展节约型餐饮产业,一是要提高全行业的节约意识,二是餐饮业要合理利用资源,三是要引导客人节约、节能;杨华(2007)对如何建设节约型物流企业进行了探讨;祁雪瑞(2007)提出了发展节能服务业的原则与制度;叶楠、施卫东(2008)总结国外节约型交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我国节约型交通建设的措施;董鸿安(2008)提出了生态型饭店的概念,并对建设生态型饭店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二、节约型服务业研究和发展的意义

(一)节约型服务业研究的理论意义 我国经济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与经济高速发展相伴而生的是“资源荒”日渐严重,土地、电力、煤炭等多种生产要素紧缺,从而影响了经济增长。经济遭遇“资源荒”的关键原因在于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不改变以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模式,经济增长将会遭遇更大的危机。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加快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化工业阶段转换,必然增加对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增加对土地、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资源供应紧张必将成为我国在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一个制约瓶颈,因此,我国必须发展节约型产业,特别是节约型服务业,以便在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的同时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目前,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理论界与实业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但重点对节约型服务业相关问题研究不多。事实上,在探讨节约型服务业时,对节约型服务业的概念、内涵、要求、实质和原则,如何寻找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路径,尚未形成明确的看法。值得一提的是,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并不是单纯为了解决资源瓶颈,它应该是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特别是服务业结构发展的目标,也就是无论今后资源紧缺与否都应该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建立节约型的经济系统带动整体经济健康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提出可能被广泛认同,其与我国工业化发展进入中期阶段密切相系,同时节约型服务业的提出和提法与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密切相关。其中,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以来,在面临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产生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它通过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利用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模式,在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使经济发展呈现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征,并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友好。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节约型服务业创造了一条有效的实现途径。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正式提出,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看主要有两层含义:发展和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强调以自然环境资源为基础,通过资源高效利用使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内,在与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实现较大的发展,而不是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为代价取得经济福利的增长。生态经济学则是一门从最广泛的领域阐述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学科,重点在于探讨人类社会的经济行为与其所引起的资源和环境嬗变之间的关系,是一门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生态经济学所关心的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系列最紧迫的问题,如可持续性、酸雨、全球变暖、物种灭绝和财富的分配等。目前还没有单一的学科能涵盖上述所有问题。生态经济学的研究鼓励经济学和生态学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倡导从新的视点分析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因此,定义节约型服务业的概念,研究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从理论上讲,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的研究,同时增加研究节约型经济和节约型服务业的内容;另一方面将有利于发展和补充国内节约型服务业运行机制方面的理论,以便广泛推广和推行发展节约型服务业。

(二)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现实意义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对于发展我国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经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发展节约型服务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坚实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资源过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严重破坏。资源的供应紧张成为我国在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一个制约瓶颈。由此使得我国必须发展节约型服务业,以此解决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资源瓶颈制约,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和环境得以保护,中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2)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将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严重影响了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节约型服务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注重资源循环利用,既能保护生态和环境,又能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发展节约型服务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节约型服务业相关概念界定

(一)服务业与服务业 (1)服务。西方关于服务的定义,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服务”概念的使用大约有三种含义:第一,如果某个人或企业提供某种帮助或使用价值而使其接收者的福利改善,则这个人或企业就是在提供服务;第二,服务具有交换价值的无形交易品,其使用价值可以是瞬时的(娱乐)、重复使用的(信息)和可变的(专业化服务咨询);第三,服务是个人或企业有目的活动的结果,可以取得报酬,也可以不取得报酬。其中代表性定义是由经济学家希尔给出的,服务是指状态的变化,这种状态的变化可以发生在某个人身上,也可以发生在属于某个经济主体的物身上;这种状态的变化是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劳动结果,所谓状态变化是强调服务的结果。这是从便于对服务经济计量的角度所作的定义,因此有较强的适用性。国内关于服务的定义,国内对服务这一概念的争论以20世纪90年代初李江帆教授《第三产业经济学》(1990)的出版为标志告一段落。在《第三产业经济学》一书中,首次全面系统的提出并论证了服务产品的概念,“所谓服务产品,就是指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但“非实物形态”这一特性不能完全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实物与“非实物”的界线并不明确,并且这种界线也随科技的发展而在不断变化;其次,“非实物的劳动成果”并不都是服务,如“无形资产”、各种信息产品等;再次,“非实物产品”的概念在运用于知识型产品(传统一般称精神产品)时容易引起混淆。从实质上看,这种定义还是局限在古典经济学中服务与商品有形或无形的分析窠臼中。黄少军在其《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一文中,结合国外 “服务”范畴、服务的特性,从使用权的让渡及动态过程使用价值的获得角度对服务进行了定义:“服务是一个经济主体受让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要素的使用权并对其使用所获得的运动形态的使用价值”。这里经济要素的概念是指一切具有经济价值的客观对象,包括劳动(劳动力)、资本、知识等一切具有使用价值的客观物质财富。综上所述,服务的概念因不同的研究需要而各异,至今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但作为服务,首先应该是提供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其次是使服务对象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即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的一种活动。或者说,服务是指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一定需要并索取报酬的特殊的劳动产品。(2)服务业。服务业概念在理论界尚有争议,一般认为服务业即指生产和销售服务商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服务业视同第三产业,统计数据常与第三产业通用,即服务业十分接近第三产业,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第三产业。国际上,不同的专家甚至同一专家在不同的场合对第三产业和服务业覆盖行业范围的界定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费雪将“第三产业”定义为提供“服务”的各类经济活动。它仅指与物质产品生产完全无关的产业部门,只是服务业中的一类,因此交通、商业等都不属于其“第三产业”范畴之内。1935年,费希尔在其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最先提出了“第三产业”概念,并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划分,从而形成三次产业的分类法。1957年,克拉克丰富了费希尔第三产业概念的内涵,主张直接用“服务性产业”替代费希尔的第三产业的概念,并在其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三版中,把国民经济结构明确地分为三大部门,即第一大部门,以农业为主,包括畜牧业等;第二大部门包括制造业、采矿业等;第三大部门是服务业,包括建筑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金融业、专业和个人生活服务、政府行政和律师事务服务、军队等。此后,特别是战后,又有一批经济学家如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在其《服务经济学》、日本经济学家饭盛信男在其《第三产业》等都丰富了当代第三产业理论体系。服务业与其它产业部门的基本区别是,服务业生产的是服务产品,服务产品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在日常应用上是有区别的。一般地,通过国民经济具体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建筑业等来描述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时就采用“服务业”;通过国民经济产业发展层次如第一次产业(简称第一产业,下同)、第二产业等描述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时就采用“第三产业”。需要说明的是,服务业有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之分。以增值为目的提供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集合叫服务产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服务产品的政府行为集合叫服务事业。

(二)节约与节约型 (1)节约。首先,古代对于节约的理解。我国古典文献有不少关于节约的论述。其中,《周易》中提出了“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道德经》中提出了“治人事天,莫如啬。夫唯啬,是谓早服”。《墨子》中提出了“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说法,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不过古人对节约的理解也有不同之处,墨子主张节用,各个阶级实行较低水平的消费。荀子主张各级按照礼法规定节省度用,节约国家和政府的开支,开支与收入对称。这些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为人类经济行为提供的极为重要的原则。从西方世界来看,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Xenophon)《经济论》一书的问世,表明西方出现了经济学。色诺芬最早使用“经济”(Economics)一词,并将经济定义为“改善家庭的艺术”,即奴隶主如何使用奴隶生产,并如何节约家庭支出等活动,这是奴隶主经济的主要内容。此外,古罗马思想家贾图(Marcus Poreius Cato)在《论农业》中认为:给干轻活的奴隶的粮食要比给干重活的少;冬天给的粮食要比夏天少;奴隶应该做的事是干活和睡觉,雨天应该干室内的活,这样他们就不会去偷窃;葡萄的渣应该酿酒给奴隶喝,而不应该丢弃;每年给奴隶换一次新衣服,旧衣服应该制成褥子;年老体弱的奴隶应该尽决卖掉。贾图的观点从服务于奴隶主的角度提出的,但其中却包含着一定的节约思想。可见人类古代的节约思想和理论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是从生活消费的角度提出来的。这种认识在范围上具有狭隘的特征,认识还比较肤浅,没有涉及生产领域。其次,近代对于节约的理解。到了近现代,人们对节约的理解由单纯的生活消费领域扩展到了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节约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成功的资本,要将其始终贯穿在决策、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中。现代辞书对节约的解释为:节俭;节省。有的认为节省是指使可能被耗费掉的不被耗费掉或少耗费掉,如节省时间,节省劳动力,节省开支;而节约被解释为较大范围内的节省。1993年7月出版的《最新英汉词典》对节约作了比较全面的解释,认为节约包括节俭、节流、节省、节制、节支、节衣缩食等内容。节约的反义词是浪费、挥霍。节约的客体、对象是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节约的主体是使用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团体和个人。近年来比较引人注意的循环经济也体现了人们对节约的理解在不断加深,过去的经济发展是单线的,循环经济则改变了过去的状况。循环经济意味着在经济活动中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高效率地或无浪费地使用资源。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节约的认识不断深化。节约不仅是消费领域的问题,而且也是生产、流通等领域的问题。同时,节约关乎个人品德修养、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神会的永续发展。但迄今为止,人们对节约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不够完善,带有历史的烙印。因此,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但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资源的节约。具体来说就是对资源的使用必须做到:节省使用、有计划使用、适时使用、适质使用、适量使用、适物使用、充分使用、反复使用、综合使用、替代使用、爱惜使用、循环使用、长期使用、有偿使用和依法使用。(2)节约型。“型”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是模型;二是类型。节约型的“型”指的是类型。因此节约型是指蕴含资源节约的各种类型。如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可以划分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从整个产业体系的角度,可以划分为节约型工业、节约型农业、节约型服务业;如单纯从服务业的角度,又可以划分为节约型交通运输业、节约型餐饮业、节约型旅游业、节约型仓储业、节约型金融业等。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时期重工业超前发展的传统增长模式,尤其是“九五”期间通过大规模结构调整,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能耗和污染排放总量下降的趋势。但进入“十五”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重新转向低质量、低效益、低就业、高能耗和高排放的增长模式,其直接结果是能源资源消耗大幅度上升,主要污染排放量显著增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事实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所指的“环境”与“资源”具有相同的属性,可以当作同一问题来处理。因为,有的经济学家将环境作为一种特定的存量资源纳入资源经济学,有的将资源作为环境的一种特定功能纳入环境经济学,有的将两者并列称之为资源环境经济学。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环境友好也就是减少对环境资源的损害,属于资源节约的范围;或者说资源属于环境的一部分,资源节约也就是减少环境损害,属于环境友好范围。因此,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本质上说的是同一方面,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各有侧重。资源节约的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因此,节约型是指在遵循循环经济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在生产方面强调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生活方面和消费方面强调合理消费,反对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总称。

(三)节约型服务业 服务业虽然与其他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着相当独立的经济空间,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生态圈。在这个经济生态圈中,有着独有的经济内循环。众所周知,服务业的每一种功能都需要一定的载体,这种载体就是服务的产业。服务产业的性质决定了经济内循环的效能,即在投入和产出链中资源的耗费程度的大小,或资源节约程度的高低。这个资源的耗费,不仅指服务中的直接耗费,还包括因服务所造成的污染的治理所引起的间接耗费。节约型服务业,一般就是指资源节约型服务产业,发展节约型服务产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所谓节约型服务业是指以建立节约型经济系统为目标,以节约资源为要旨,在实现最小成本最大收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同步健康发展,最终建立一个自成一体的良性循环产业链的产业。

四、 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和特征

(一)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内容 按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规律的要求提供各种服务而形成的产业。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节约型服务业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节约型服务业要求以最合理的投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高效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节约型服务业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产品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节约型服务业要求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节约型服务业要求自身成为良性循环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发展的同时,能够带动其他节约型产业如节约型工业和节约型农业等的同步发展。

(二)节约型服务业的特征节约型服务业即资源节约型服务产业。节约型服务业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具有节约性、生态性、知识性和带动性等特征。(1)节约性。节约型服务业的核心就是节约资源。这里的“节约”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需求实行减量化。“节约”的这两重含义是内在统一的,必须统筹兼顾,不能片面理解。从社会体系的角度讲,建立节约型产业是节约型经济的基础,而要建立节约型服务业,主要从生产节约和消费节约两个方面来突破。首先是生产节约,生产节约主要指生产资料(包括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节约,生产节约最根本的不是数量上盲目减少,而是要提高使用效率,即用尽量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是消费节约,消费节约的核心内容是要避免无端的浪费,而不是数量和质量的减少和降低,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如白天用电灯,一天不关电脑等;另一方面是避免未经使用便使“有用物”成为“废物”,如食品的腐烂等。(2)生态性。节约型服务业的基本理论之一是生态经济学,因此,节约型服务业的实质也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具有生态性与经济性的双重特征。这里所指的所谓生态经济系统也就是指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共同形成的复合系统,这是节约型服务业构成的根本要素。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现代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但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势必带来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导致生产力下降、投资环境恶化等后果。因此,若要实现节约型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必需要为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保持外部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同时在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同时,发展节约型工业和节约型农业等,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3)知识性。知识经济是一种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以后的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用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最新说法,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新型经济,并具有四大特征:其一,科学和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其二,信息与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其三,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其四,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人才以及创新的相互融合。而知识经济最突出的现象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是人才,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因此,节约型服务业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产业,具有知识性的特征。(4)带动性。节约型服务业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其增长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具有较大的带动效应。以新兴的会展业为例,会展业通过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贸易、旅游、金融保险、交通、娱乐、宾馆、餐饮、邮政、电讯、广告等的全面发展。据专家测算,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为1:9,比旅游业的产业带动效应1:4.3(世界旅游组织)高出1倍以上。会展业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前连效应和后续效应,所创造的利润通常在25%左右。此外,举办大型会展活动还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据测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可以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如1985年日本筑波世界博览会创造了45万个就业机会,1993年韩国举办的大田世界博览会创造了20万人以上的就业机会,2000年德国汉诺威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提供了10万个就业机会。

五、结论

节约型服务业,一方面本身要尽量做到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尽可能实现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和再生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节约型服务业对消费行为的引导作用,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和文明、节约的消费行为。此外,节约型服务业要为发展其他节约型产业提供优质服务。节约型服务业的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更需要对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基础理论、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的模式和实现途径等进行探讨。

*本文系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940833375-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周海春:《武汉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李训贵:《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黄铁苗:《论节约、消费和浪费》,《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