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市场化转型发展8篇

时间:2023-06-16 09:27:49

市场化转型发展

市场化转型发展篇1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转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金融领域在内的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作为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环节,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加快推进并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利率市场化将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盈利模式和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金融脱媒化及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此,商业银行需加快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经营转型和管理转型,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回顾及展望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自1996年启动以来稳步推进。到目前为止,银行间拆借、外币贷款和外币大额存款(单笔业务等值300万美元或以上)、人民币同业存款和协议存款已实现市场化定价。本外币存款和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中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限已放开、上限不高于人行基准利率的1.1倍;外币小额存款除美元、欧元、港元和日元一年期内(含)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外,其他币种、期限存款利率已放开;人民币非住房贷款利率已放开,住房贷款利率不低于人行基准利率的0.7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中利率市场化是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环节。随着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退出等配套措施陆续出台,利率市场化在未来几年将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一是进一步完善和健全Shibor及贷款基础利率(简称LPR,在9家代表性商业银行最优惠利率报价基础上确定)等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二是择机放开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人民银行不再法定贷款基准利率、改由LPR代替。三是在同业大额定期存单试点基础上推出单位及个人大额定期存单。四是逐步扩大存款利率上浮幅度,简化存款基准利率档次,并在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及健全存款类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后,将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彻底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存款竞争更趋激烈,吸存成本持续上升

存款利率允许上浮后,存款竞争除原来的拼服务、拼关系外,又增加了价格手段,竞争更趋激烈。各商业银行存款挂牌利率或实际执行利率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普遍上浮甚至一浮到顶。此外,已完全实现市场化定价的理财产品在银行存款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而且大量低成本活期存款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的背景下通过货币市场基金转化为高成本的同业存款回流到银行体系,进一步抬升了银行的资金成本。随着存款利率上浮幅度逐步扩大直至完全放开,商业银行综合付息成本势必持续攀升。

2、利差空间收窄,盈利增速放缓

目前,利差收入仍是国内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2013年16家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仍高达76.9%。但这种依赖高利差和规模扩张为主的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一方面,存贷利差空间逐步压缩。由于贷款利率相对于存款市场化时间更早、程度更深,目前贷款利率已基本处于均衡水平,而存款利率的升幅会大于贷款利率升幅,导致存贷利差收窄。从国外经验来看也是如此,比如美国自1980年完全利率市场化以后,1980―1985年美国银行业的存贷款平均利差为2.17%,而1986―1990年的平均利差为1.63%,缩小了54个bps。日本的情况与此类似,在利率市场化之前的1960―1976年期间,其银行业平均利差为2.29%;而在利率完全市场化后的1995―2010年期间,其银行业平均利差则降至1.72%。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化,存贷利差将进一步收窄,对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盈利水平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金融脱媒化制约着存贷款规模的扩张。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本外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已明显下降,资本约束的不断强化也制约了贷款增长的速度。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所占比重为95.5%,但2013年所占比重已经下降到54.8%,下降了40.7个百分点。此外,客户资金理财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加速了银行存款的“脱媒”。受存贷利差收窄及存贷规模扩张受限双重因素制约,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受到冲击,盈利增速将逐步放缓。

3、经营风险加大,风险管理能力面临挑战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会逐渐加大。一是信用风险可能恶化。为保持盈利增长,商业银行将倾向于投放更多高收益、高风险的贷款,导致信用风险上升。如果风险管理能力没有同步提升,资产质量下降的隐患很大。二是利率风险逐步上升。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性将显著增加,导致商业银行经营成本和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利率风险由此加大。三是流动性风险更加突出。银行间存款利率水平不同将导致一般性存款在各行之间的流动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加大了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难度。

4、中间业务发展压力加大,金融创新动力提升

存贷利差收窄后,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加大中间业务发展力度,实现非利息收入的大幅提升,以此弥补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差损失,分散主营业务风险。除此之外,为避免单纯的价格竞争,银行需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来提高内生竞争力,提升客户业务粘性和综合贡献。

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策略

1、加快发展模式转型,实现由外延扩张向集约发展的转变

在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在信贷增速放缓、存款面临分流以及资本约束的背景下,银行之前以拼贷款、拉存款、铺网点为主要特征、偏重规模和速度的外延扩张型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为此,商业银行应以提升可持续经营能力为宗旨,强化“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降低业绩增长对传统规模扩张和高资本消耗业务的依赖度,实现从粗放经营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内涵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2、加快经营转型,在日趋激烈的同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1)资产业务转型。一是树立“大资产”理念,逐步推动资产结构从表内信贷业务为主向表内信贷业务与综合性融资业务并重转变,实现从“资金提供者”向“资金组织者”转型。除做好传统信贷融资以外,通过整合传统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金融租赁、信托理财、产业基金等综合化融资平台,大力发展债券融资类、信托融资类、基金融资类、跨境融资类等多项表外融资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二是存量、增量资产并重。在科学安排新增贷款投放的同时,充分利用庞大的存量回收再贷资源,将低收益或高风险的贷款通过提前回收、诉讼保全、资产证券化或打包转让等方式予以盘活,不断推进资产结构优化。

(2)负债业务转型。一是顺应存款脱媒趋势,从抓客户存款向抓客户全量资金转变,实现从“资金保管者”向“财富管理者”转型,做好存款、理财、基金、保险、贵金属等产品的相互衔接,实现客户资金的体内循环和沉淀。二是提升存款稳定性,不断夯实客户基础,扎实做好基础管理,实现存款逐日、逐月稳定增长。三是积极研发市场化新型负债产品,拓展多元化负债来源。

(3)盈利模式转型。积极推进综合化、多元化经营,持续扩大非利差收入来源,使盈利模式从主要依靠存贷息差向息差收入与投资性、交易性、手续费收入均衡增长转型。一是传统与新兴业务并重。在抓好支付结算、借记卡、造价咨询等传统业务的同时,大力拓展投行、保险、信托、基金等综合化业务,提升金融市场、投资理财、托管、资产管理、私人银行、电子银行等新兴业务的收入占比。二是加大融智增值型产品创新。着力提升融智增值型业务收入所占比重,减少对利差转换依赖性。

(4)客户结构转型。抓大不放小,从主要依赖和维护大客户和高端客户向大中小客户并重、大众客户和高端客户并重发展转变。进一步做深、做透重点客户业务,提升在大型优质客户中的业务占比和产品覆盖率。推动中小客户数量和业务占比稳步增长,重点发展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推动客户结构优化。对个人客户,在积极维护和拓展中高端客户的同时,努力改善大众客户体验,稳定大众客户,减少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影响。

3、深入推进管理转型,确保经营转型顺利实施

(1)以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引领转型发展。一是加强营销协同。逐步建立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跨条线、跨部门、跨行际甚至跨同业的协作营销服务体系,实现单兵作战向联合作战的转变。二是加强产品协同。有效整合传统业务资源和非传统业务资源,实现由传统的存贷款融资中介向“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的全能中介转型。三是加强渠道协同。强化客户经理拓展和维系客户的作用,统筹物理网点、自助渠道和电子渠道的协同发展,构建立体化的服务网络。

(2)以综合定价能力提升助力转型发展。一是优化定价模型和参数。完善定价模型,提高转移价格、运营成本、违约概率、经济资本等各项定价参数计量的准确性,充分发挥其对存贷款等定价的支持作用。二是持续推动市场化利率的应用。加大贷款基础利率(LPR)及Shibor在定价中的推广应用力度,培育市场化定价能力。三是逐步实行客户综合定价。从客户维度出发,综合配置产品组合并实行综合定价,改变过去逐笔定价和单个产品各自定价的局面。

(3)以加强风险防控保障转型发展。稳定是转型的前提和基础,商业银行应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的风险防控体系,满足利率市场化及转型要求。一是优化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和工具。随着高风险资产业务比重的提升,在继续做好大中客户风险管控的同时,基于小微客户的风险特征建立专门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差别化的信贷政策、信贷流程、风险补偿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客户退出机制。二是提升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综合运用缺口、久期、敏感性分析、净利息收益模拟及压力测试等计量工具,形成规范的利率风险计量、报告和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对长期限固定利率等重点产品的利率风险监控。三是有效识别和监测新兴业务风险。加强对表内外新兴业务风险的监测,密切关注各类风险的趋势性、方向性变化,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

(4)以改革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激发经营活力。一是深化各项体制机制改革。包括加快推进“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强化后台作业体系集约化处理等等,向改革要效益、要红利。二是持续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牢牢把握政策和市场变化的新机遇,围绕实体经济需求、监管政策导向、新兴科技运用、经济金融热点、地方经济特色等领域,积极借鉴成熟市场和国内同业经验,持续做好融资、存款、结算、投资理财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树立差异化技术优势、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降低价格竞争成本,提高客户忠诚度。

【参考文献】

[1] 郭建伟:利率市场化与利率定价机制[J].中国金融,2013(22).

市场化转型发展篇2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城市商业银行 转型发展

金融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配置的能力和效率决定了整个经济体的综合发展水平和潜在增长能力,而资金利率则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所在。因此,利率市场化既是金融市场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十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先后完成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2012年6月以来,存贷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短期来看全面的利率市场化虽然还有一定的过程,但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却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一、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特性

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快,经营区域一般被限制在特定的区域,因而在全面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也呈现出有别于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特征。

(一)市场定位不清晰,战略风险突出

2008年以来,城市商业银行受较宽松的外部管理环境以及改制后灵活管理等积极因素的影响,发展十分迅速,市场份额由2003年的5.3%,迅速提升到2012年的9%。但城市商业银行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各种潜在风险和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过分追求规模增长,严重依赖于大客户、财政类机构客户取得规模与业务增长,而不重视风险管理与发展自身优势特色业务。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定位于“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但在实际经营中却没有专注于自身所在的细分市场,信贷投放普遍存在行业集中度高、单一客户集中度高的问题,差异化、特色化程度偏低,战略优势不明显。

(二)管理基础薄弱,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弱

利率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银行在资金价格上的垄断地位,利率的波动频率及波动区间更大。作为后起之秀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起步晚、精细化程度低,在资产负债管理、定价管理等方面将受到更大的冲击。一是“贷长借短”的经营特性及信贷投放过度集中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少数领域,存贷款期限错配严重,期限管理的难度要高于其他银行;二是受制于物理网点布局、渠道建设、品牌建设的局限,难以有效组织低成本且稳定的存款资金,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大;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及人力资源储备不足,难以满足现代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产品定价管理、信用评级管理、风险评估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业务结构单一,盈利能力不足

利率管制放松后,银行之间、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必将造成存款利率的上升和贷款利率的下降,存贷利差进一步收窄。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由于业务品种单一、创新能力不足,收入来源和渠道较窄,严重依赖于传统信贷业务获取利润,利息收入占到全部业务收入的90%以上。利率市场化以后,单纯依靠存贷利差获取利润的盈利模式将受到极大的挑战,盈利能力将受到考验。

(四)科技支撑能力弱,信息风险突出

面对利率市场化对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业务创新等方面提出的客观要求,城市商业银行的科技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受制于资本实力限制,信息科技建设明显滞后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信息科技支持业务创新、业务发展、全面风险管理的能力较弱;二是没有明确的科技规划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架构,风险管理部门对信息科技风险归口管理职能较弱;三是由于发展起步较晚,涉及利率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历史经验数据积累较少,即使建设了相应科技系统,也难以快速发挥积极作用。

二、利率市场条件下的经营策略分析

(一)强化战略定位,积极推动转型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正确把握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首先,要明确发展战略,找准市场定位,在推动转型发展的同时要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走差异化和特色化的道路;其次,要改变“跑马圈地”的粗放发展模式,向注重资产质量、综合效益、竞争力提升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最后,要结合自身的区位、细分市场、客户、产品等方面的特点,积极推进产品和业务创新,形成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优势。

(二)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随着全面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全面的风险管理能力将成为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生存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核心能力。这就要求城市商业银行把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作为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即,从建立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制定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建立起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重点推进以信息科技系统为支撑的风险管理模型的建设工作,形成独立可靠的具备IT和数据管理系统支撑的风险计量、评估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风险识别和防范、金融产品定价、经济资本的计量。

(三)建立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和金融产品定价机制

完善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和产品定价机制是科学评价机构和员工绩效、优化资金运营效率的基础。全面的利率市场化后,每一笔资金的筹集和运用、每一款产品的成本控制都将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因此,城市商业应重点建立起科学的定价机制,以合理的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为依据,科学衡量产品、客户的效益和价值贡献。同时,以资金成本的准确计量为基础,建立起可量化的和经风险调整后的绩效评价机制,完善银行的资源配置,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积极推动业务转型,改变传统盈利模式

城市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进自身业务发展转型,努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改变单纯依靠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一是要积极调整业务结构。通过大力拓展零售业务,依靠零售业务风险分散、资本消耗少、综合效益好、成长性高的优势维持利润;二是积极拓展金融市场业务。通过提高债券市场、同业市场、票据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强化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三是积极发展中间业务。通过发展托管、、咨询等业务,努力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四是积极调优客户结构。通过加大金融产品创新,紧密抓住园区、商圈、产业链等开展贸易金融创新,达到稳定资金流提高综合效益的目的。

(五)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才结构

长期处于利率管制的保护下,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缺乏对利率风险的认识和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开展,存贷利差将进一步缩小,贷款质量的把控、利率风险管理难度进一步提高。引进和培养金融工程类、风险工具管理类等具有行业专长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化人才尤为重要,是城市商业银行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六)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努力提高创新能力

提升金融创新能力是城市商业银行实现转型发展,全面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方法。一是积极推进机制创新。通过营造金融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和完善金融创新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二是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创新。通过发展轻资本占用业务,探索银证、银保、银信、银企等多种业务合作模式,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三是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创新。现代银行同业的竞争实质上是服务的竞争,城市商业银行应从服务的功能、质量、范围上下工夫,形成较强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形象,从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四是要适时推进金融工具的创新。积极探索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利率期权等金融工具的使用和创新,形成较强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由于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特殊性,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其可能遭受的市场冲击将更大。城市商业银行应主动抓住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挑战,调整发展战略,明确市场定位,培育特色。从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向小而专、小而精的经营模式转变,努力打造管理精细、风控灵活、盈利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吕学敏,田天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外企业家,2009(12).

[2]丁蕊,焦志伟.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J].市场营销,2004(3):23-24.

[3]刘刚.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信息,2006,(10):150-152..

市场化转型发展篇3

[关键词]航天产业;航天企业;市场化转型

[DOI]10.13939/ki.zgsc.2015.23.046

1962年,美国政府及许多私营公司共同出资成立“通信卫星”的公司,经营商用卫星通信系统,航天产品市场由此开始形成,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商业机遇,与之相适应的其他航天产品市场也陆续出现。近年来,世界航天工业及其市场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正在对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大力发展航天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国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 世界航天产业概述

航天科技与航天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培育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象征,而且航天科技和航天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也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航天科技和航天产业的发展,对航天产业的投资也不断增长。新一轮的军事质量竞争比过去激烈,各国都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调整自己的竞争战略、军事机构,发展新的武器装备,凝聚自己的实力。航天产业成为各国发展军事力量的主要载体,并且扩展到商业领域。航天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欧洲和美国为主的竞争体系,各自在国防、商业和民用航空领域保持相当的市场份额。

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目前仍保持着航天竞争力的领先地位,在政府、人力资源和产业的主要范围处于绝对优势。欧洲依靠改善政策和空间探索项目,政府方面得到改进,继续保持竞争力。全欧洲的航天制度(包括民用和军用航天)已经法制化,而且欧洲会继续加强其联合政策、多国(跨国)公司以及其他市场结构。俄罗斯人力资源和产业方面的竞争力相对较低,但一直是航天发射活动最多的国家,并通过在发射平台和基础结构方面的战略投资强化了俄罗斯的复苏。日本由于在航天战略上的实质性变化和新的空间法,航天竞争力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2 世界航天产业的发展特点

2.1 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在世界航天产业发展中,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融合。市场机制具体运用到航天产业,体现为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合同承包机制。利用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促进了航天产品的研制和采购。但航天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回报周期慢等特性,重大的基础创新型科技研发不可能单纯依靠企业,在这方面政府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各国均明确制定了航天长远发展规划,持续加大航天领域的投入,以重大工程的实施带动空间技术和相关高技术领域快速发展。商业市场是驱动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仍然是当前航天产业发展的最主要驱动力。

2.2 航天企业趋向大型集团化

世界主要国家的航天企业表现出集团化倾向,通过并购和重组不断扩大航天企业的规模和竞争能力。一系列航天公司合并与兼并的结果,使得当今航天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世界航天科研生产形成越来越集中的局面。航天企业的集团化使资金集聚、产品结构互补、技术互补、市场互补,形成了规模生产能力,产生了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实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依靠整体的优势而立于不败之地。

2.3 军用、民用和商业航天持续融合

冷战结束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各军事大国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均提出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实际调整改革围绕的中心和总体的目标就是实现军民一体化,形成富有弹性和市场化的航天产业基础。世界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使各国对军事装备的总需求量减少,对军事装备的性能要求和战略力量却越来越高,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强。作为以高科技为特征的航天产业,一定要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加速产业升级,带动投资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3 我国航天企业市场化转型

航天企业具有专业性极强的生产体系,它在航天产品生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国内具有不可动摇的垄断性。另外,航天企业航天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水平,人才优势的发挥,有利于在产品和技术开发上有较大的突破。在当前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航天企业必须进行市场化转型,通过市场化的改革,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航天企业的市场化首先要有市场化的观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一切改革与创新的“总开关”。进行市场化的转型,必须树立市场化的观念。所谓“市场”就是权利对等的买卖双方的自由交易。其中,既有供给方的供给竞争,也有需求方的需求竞争。而市场化改革就是打破对市场的各种限制,恢复这样一种自由交易。而这种“自由交易”的市场经济的理念,正是长期以来按照政府指令进行生产和供给的国有企业所不具备的。

实现航天企业转型,要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不适应市场竞争的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转型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另一方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保障企业依法享有经营自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体制保障。

实现航天企业转型,要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创新管控体系。新型管控体系的建设就是要以市场化观念为指导,挑战行业或本企业内普遍接受的成规定式,重新思考目前的工作方式,寻找新的方式方法,突破“不可能”“行不通”的思维约束,改变企业的管控流程、业务运作流程和组织形式,促进企业适应市场竞争。进行战略管控,解决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风险管控,逐步搭建起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从根源上规避战略风险、决策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组织风险等多种风险,降低风险损失。效率管控,以信息化的传输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航天企业转型,要建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随着市场化的转型逐步深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这种竞争由传统的资产、规模等资源的竞争,转移到人才的竞争上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被提升到企业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市场经济公平竞争、自由选择的原则在人才资源配置上同样适用,实现人才市场化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一是有计划地引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断改善企业人才结构。二是实现关键岗位、紧缺人才必须面向市场配置,为企业带来创新和活力。三是建立留住、使用、培养人才的机制,使有能力的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以达到最大的效益。航天企业进行市场化转型,任重而道远,必须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中总结提高,不断地增强驾驭市场和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不断地成长和壮大。

市场化转型发展篇4

关键词:专业市场市场模式转型发展、空间布局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生产和消费的需求催生专业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当前,持续再城市化引发专业市场发展的更大需求。随着合肥城市中心区更新与提升,面临专业市场的土地、交通成本增加;城市新区工业、物流业快速发展,交通、土地成本底,吸引大型专业市场发展;针对以上两种现象,现有传统专业市场如何通过转型发展,继续留驻老城区向精细化、集约化发展,或向城市迁移,趋向集中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2. 合肥市大、中型专业市场发展现状评价

2.1. 专业市场发展的区域影响

(1)市场区位分析

合肥地处中部与长三角地区,该地区是全国重要制造业和消费中心之一;合肥也是安徽省经济和市场中心,其亿元商品专业市场交易额占全省比例40%~50%,批发和零售业交易额占全省比例大于20%。因此,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和消费市场环境,为合肥专业市场发展与培育提供优越的区域基础环境。

(2)周边城市的市场影响分析

省外周边南京、徐州、杭州等大城市对合肥市场占有份额影响较大。安徽省内周边城市对合肥市场影响较小,合肥主导省域大部分区域的市场地位。合肥处于占有全省市场的主导地位。

(3)合肥经济圈专业市场现状

在合肥经济圈内,目前超大型专业市场主要集中在合肥市,截止2012底,合肥超大型专业市场已建1座,拟建2座,淮南、六安等其他城市均没有超大型专业市场发展趋势,体现了超大型专业市场向区域特大中心城市集中发展的趋势显著。

2.2. 专业市场服务范围分析

基于区域市场的影响分析,合肥专业市场范围包括三个层面:

1)腹地范围:主要为合肥经济圈,服务总人口约2125万人。包括合肥、淮南、六安等城市。

2)辐射范围:为沿淮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主要城市,总人口约2100万人。

3)影响范围:为皖北、皖南边缘地区。由于近期合肥华南城项目建设,将影响华东和中部地区。

2.3. 专业市场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分析

2012年底,合肥市域总人口为752万人,工业总产值6002.7亿元,增长率28.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8年588.36亿元增加到2012年1293.62亿元。近五年合肥市批发和零售业交易额年均增长率为25%,合肥市第二产业、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为专业市场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及消费市场空间,专业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4. 专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现状专业市场情况

2012年底,合肥市大、中型专业市场共有35个,其中:年交易额超5亿元的大型市场数占60%,年交易额1-5亿元的中型市场数占40%。现有大、中型专业市场包括建材、综合、纺织服装、电子、金属物资、工程机械、汽摩配件、食品、花木9类,其中建材家具市场占大、中型专业市场数51%。中心城区的现有大、中型专业市场数占91%,共形成六大专业市场聚集区。

(2)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市场集中老城区影响城市发展,受用地、交通等影响,市场难以持续发展。市场环境较差、不节约用地。目前,合肥市超大型专业市场向城市产城一体化发展,如拟建合肥华南城、京商商贸城均位于城市的产业区内。

3. 大、中型专业市场发展模式分析

3.1. 专业市场发展阶段演变

目前,专业市场商业形态演变已经历过四个发展发展阶段,即第一代的原始街铺、第二代的集贸市场型的露天铺面、第三代的集中式商场,当前第四代市场主要是以超大型专业市场和专业市场MALL,前三代市场将将逐渐向超大型专业市场和专业市场MALL转型。第四代专业市场采用标准化、专业化和集中化管理服务,品牌和低成本运做是其核心竞争力。

根据以上分析,合肥现状专业市场主要以第3代模式为主,市场数占65%;兼有第2、4代模式,市场数分别占23%、12%。

3.2. 专业市场发展的主导模式特征

目前,国内专业市场形成超大型专业市场和专业市场MALL为主导的市场体系。

超大型专业市场主要以大型综合体、产城一体的形式为主,为生产原料型,包括综合和单一两种类型,用地一般为500~1000亩。业态包括集交易、商务物流、信息、休闲等为一体,经营方式由传统贸易向以商品展示、洽谈、接单和电子商务为主的现代化经营方式转变。

专业市场mall主要以室内店面(展示、商务定单)为主,为生活型,占地15~100亩。由于土地、交通高成本影响,趋向精细、品牌和集约化。

3.3. 专业市场空间发展需求

由于,专业市场发展核心要素是降低交易成本,成功衔接工业和服务业,因此持续再城市化引发专业市场空间布局的两种需求,即生活服务型专业市场MALL主要趋向于城市中心区布局,生产原料型超大型专业市场趋向于城市空间布局。

超大型专业市场通过产城、物流的结合向郊区聚集规模化发展,如类似的深圳华南城、合肥华南城等市场。

专业市场mall 主要通过改造提升和功能调整将持续留驻中心城区,向精细集约化发展。

4. 合肥市大、中型专业市场转型发展思路

4.1. 专业市场改造思路

以“改造转型、整合外移”并重的思路,改造和新建专业市场;逐步向专业市场MALL和超大型专业市场主导模式转型发展。改造与转型生活型专业市场部分功能,采用电子商务、展示商业模式,以保持老城繁荣和社会就业。生产型市场逐步向大型专业市场迁移,保留其商务展示功能。近、远期需要构建城市超大型专业市场体系,为逐步改造和整合现状专业市场提供基础条件。

4.2. 专业市场发展规模预判

至2015年(近期),合肥市超大型专业市场达3座,其中拟建2座,分别为华南城和京商商贸城。至2020年(远期),合肥市超大型市场达4个,其中新增1个,位于新桥空港区域;一般占地500 ~ 1000亩。

4.3. 专业市场空间布局建议

规划合肥主城区以“超大型专业市场和专业市场MALL”市场体系为主导,构建“两个圈层+轴线”市场格局。逐步迁出一环内市场。改造转型一、二环间市场,外移配送仓储功能。完善二环以外现状专业市场。在城市对外道路轴线和出入口附近,依托重大项目,培育超大型专业市场,配套城市功能,形成产城融合。

5. 总结

目前,合肥市以“改造转型、整合外移”并重的转型发展思路,逐步向精细集约的专业市场MALL和聚集规模的超大型专业市场主导模式发展。围绕生活、生产消费,沿城市交通轴线,重点形成中心城区生活消费型市场圈和城市生产消费型市场圈。生活消费型市场圈主要由专业市场MALL构成,生产消费型市场圈由超大型专业市场构成。

参考文献:

【1】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合肥市商业网点规划(2007-2020年)

市场化转型发展篇5

市场转型升级对义乌的重大意义

市场转型升级具有内在的规律性。转型升级是事物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内在规律。义乌市场的发展史就是转型升级的历史过程,无论是改革开放之初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四个允许”、“兴商建县”,还是后来历届党委政府与时俱进提出的“引商转工、贸工联动”、“现代化商贸名城”、“国际性商贸城市”、“国际商贸名城”等一系列发展目标和战略举措,都是市场转型升级最有力的见证。当前,义乌市场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商品附加值不高、国际化层次偏低、经营主体素质整体不高、低成本竞争优势在削弱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推进市场转型升级,将影响和威胁全市经济社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完善市场功能,推进市场转型升级。

市场转型升级具备基础条件的时机性。目前,加快市场转型升级的外部条件和自身基础已经成熟。从国家宏观政策看,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三个转变”的基本要求,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加快市场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从经济基础看,国际经验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发展模式开始从依赖要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管理转变;亚洲国家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也开始加速经济转型升级。目前义乌人均GDP按现行汇率已达到1万美元,充分表明义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尤其是市场转型升级已水到渠成,势在必行。目前,义乌市场在硬件建设、行业规划、产业培育、集聚辐射、国际化拓展、功能提升、服务配套、管理创新等方面已有坚实的基础,完全具备向更高层次突破、发展的潜力。

国际金融危机增强了市场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一方面,市场发展环境压力显现。金融危机的影响由终端、制造两头向批发市场传导,商业竞争的重心转向末端,终端渠道与中间服务的短腿反制批发市场的生存空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对市场商品出口也带来了显著影响,大单、长单减少,外贸出口下行压力较大。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也蕴含着重大发展机遇。欧、美、日经济陷入困境,将迫使国际金融资本寻找新的目标市场和投资机会,这为义乌吸引和利用全球资本创造了有利时机;金融危机为义乌企业开展跨国并购等创造了良好机遇,它降低了并购的经济性和政治性风险,义乌企业应积极主动到境外投资建设生产基地、营销网络等,以规避贸易壁垒和摩擦,缩短与终端客户的距离,截取丰厚的渠道利润;金融危机还迫使一些国际知名大企业纷纷裁员,这为义乌企业引进“转型升级”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绝佳机会。

市场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市场转型升级,主要包括市场发展模式转型和市场发展质量提升两个方面。市场发展模式转型,应做到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共抓、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并重、繁荣本地市场与拓展市外市场互动,推动市场向商品展销、信息交流、价格形成、标准制订、规则输出等多功能集成方向发展。市场发展质量提升,一方面,要提高市场商品质量、档次和经营主体素质,以及市场服务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国际化城市功能和商务环境对市场的支撑,提升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基于上述分析,加快推进义乌市场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是:突出市场贸易结构、经营业态、竞争方式、服务管理、经营主体“五大转型提升”,着力繁荣有形市场、发展网上市场、拓展市外市场,努力打造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扎实推进国际商贸名城建设。

市场贸易结构加速向内外贸并举的“买全球、卖全球”转型提升。目前,义乌市场外向度已达60%以上,与2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联系。但市场国际贸易的层次还不高,经营主体的现代贸易能力仍偏低,贸易结构还需进一步完善,转口贸易尚未真正起步。同时,以内贸为主的行业发展相对缓慢,国内物流配送点多但层次偏低,国内市场份额有萎缩趋势。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中低档日用消费品产业的制造和贸易重心加速向我国转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农村消费市场加速升级趋势明显。为此,必须顺势而为,抢抓机遇,坚持国际、国内市场一起抓,市内、市外市场一起抓,城市、农村市场一起抓,重点在“稳外需、拓内需、育进口”上下功夫,抱团“走出去”开拓市场,举办各类采购活动引进集聚采购主体,进一步健全国内外分销体系,完善口岸开放、“直通关”、保税物流等涉外功能,努力打造内外贸并举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

经营业态加速向“有形与无形、坐商与行商并重”转型提升。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形态,具有虚拟化、网络化、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它与有形市场相结合将形成新型专业市场,产生“1+1>2”效应。(1)交易过程电子化、网络化,市场形态虚拟化、多元化。传统的现场交易演变为远程交易,现货交易演变为仓单交易、远期交易等,现金交易演变为电子结算、信用保证交易等。(2)依托电子商务网络实现虚拟化展示,成本更为低廉,并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具有无限扩张力。(3)将极大地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缩短流通时间和经济空间距离,减少社会库存量和流通费用,推进现代贸易的发展。(4)拥有智能化、自动化的产品供应链技术,能够自动匹配买卖双方,撮合交易,并能集小订单为大规模订单,获得尽可能大的规模效应。为此,今后必须充分发挥义乌有形市场的巨大优势,把发展网上市场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课题来突破,加快建设与有形市场功能相匹配的网上交易、支付和商品配送等保障体系,构建全球小商品贸易领域的权威电子商务平台。

市场竞争优势加速向集产品创新、品牌汇聚、展示交易、价格形成、行业标准输出、贸易规则制定等于一体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型提升。义乌市场自创办以来,一直保持着日用消费品“多、快、好、省”的商品定位和市场特色,但目前也面临着异地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工厂直销等现代经营方式的冲击。近年来,义乌市场功能创新已由单一的商品交易向商品展示、信息汇集、价格形成、产品创新等方向拓展。下一步,必须大力推进“小商品、义乌创”,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小商品制造基地的合作,强化市场的产业支撑;以深化“义乌指数”功能应用开发为基础,进一步扩大义乌指数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系统推进小商品编码中心建设,解决小商品非标化的技术性难题;积极承担国家行业管理研究工作,探索小商品质量认证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项目研究,制订小商品贸易规范;积极举办高标准的行业流行趋势会,进一步扩大义乌市场“定价、定标、定规”的行业话语权,促进义乌市场由简单商品输出向贸易规则、行业标准、贸易技术输出转变,从制度层面为义乌市场发展成为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提供支撑。

市场服务管理加速向“多元化服务”、“科学化监管”转型提升。多年来,义乌市场在服务管理方面探索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尤其是划行归市、分类集聚、信用建设等走在全国前列。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原有的管理机制、管理模式和管理内涵亟待创新发展。当前,市场商品质量、知识产权、外贸秩序、商业信用、涉外经济纠纷等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市场发展对优质多元服务和高效科学监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为此,在优化市场服务管理方式上,要积极探索建立商位、商品、商人和商链“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及采购商综合服务平台,推动由简单交易场所向集信息、生产组织、商业融资、贸易展示、物流配送、职能监管、中介服务于一体的核心供应链管理综合服务平台转变。要加快“义乌港”、金融商务区、国际博览中心、5A级购物旅游中心等建设,引导传统商业向现代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加速向国际小商品会展中心、区域物流高地和金融高地迈进。

市场经营主体加速向“现代贸易商”转型提升。市场主体素质的提升是市场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要一手抓提升,积极鼓励市场主体公司化改造,强化现代贸易技能培训,多形式开展抱团经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一手抓优化,面向国内外小商品制造基地和各大分销机构,创新招商选商方式,大力引进管理规范、实力雄厚、品牌知名度高、企业影响力大的供应商、采购商、服务商,优化提升市场经营主体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加快市场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

弘扬“拨浪鼓”精神,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巩固扩大国外市场,全面占领国内市场,做实做牢省内市场。为此,一是开展“义乌市场万里行”活动。在境内外有代表性的重点城市,开展以“义乌市场、商品、展会、城市”为主题,以义乌商品采购会为载体的贸易洽谈和宣传推介活动。二是举办中国日用消费品供需对接会。邀请国内大型商场、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等企业负责人(代表),大型企业集团等参加。三是举办与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的对接会。四是举办侨商大会,为推进市场国际化搭建更多平台。五是举办义博会迪拜展,开启义博会海外办展大幕。六是全力办好各大品牌展。做好对外宣传推介活动,争取全年举办专业性展会50场以上。七是鼓励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开展“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并努力降低企业参展成本。八是充分发挥中国小商品集团公司开拓市场的主渠道作用。加快以商城配送为载体的分销渠道建设,加强与国内二级批发市场、区域集散市场、超市卖场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等终端销售市场的日常联络和促销。积极对接商务部“万村千乡工程”购销网络,扩大与全国农村连锁合作组织的业务合作。深化与省外商会、行业协会、驻浙办事处等组织的合作,建立与省外产业基地的常态化联系机制。设立商城集团迪拜办事处、德国外贸分公司等驻外机构,为经营户开拓市场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

抓住关键环节,推进义乌市场转型升级。一是在优化市场结构、行业结构和商品结构上有新突破。完善市场板块、物流等规划,扎实推进原材料机械市场的前期工作,加快篁园市场重建。创新招商选商机制,加快国际商贸城四区与国际馆预留商位、宾王副食品市场搬迁区块的招商选商工作。建立健全市场流行趋势平台,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和行业协会等的支持,筹办床上用品、圣诞饰品、旅游休闲用品等5个以上优势行业商品流行趋势会。二是在小商品编码中心建设和指数应用上有新突破。加快小商品编码中心建设,实现商品质量管理追溯、物流与零售条码管理、电子商务应用、以及出口通关报检“一码通”。扩大“义乌指数”代表品监测数量和范围,进一步提高指数开发应用水平,提升行业话语权与市场影响力。三是在无形市场发展上有新突破。研究举办“网上交易展览会”。认真实施全省“万企电子商务推进工程”,重点支持“中国小商品城网”发展,引进具有电子商务类网站开发经验和金融支付领域运营经验的战略投资者,开发适应义乌市场的电子商务系统。四是在国际商品馆建设上有新突破。抓紧开展国际馆布局规划和招商工作,加强与境外制造业基地对接,积极引进各类优质境外商品,大力引进国内外品牌企业及其实力商入驻。充分利用公共型保税仓库,深化义乌小商品监管便利措施,提升涉外部门服务功能,扶持国际馆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做强做大进口、转口业务。

市场化转型发展篇6

1.1资源型城市转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宗旨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是系统性的整体过程,需要兼顾综合发展,如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等,实现在发展中求稳定,在稳定中促进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指彻底改变传统的以能源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协调物质和精神的发展,以科学技术为指导实现能源高利用、生态环保工作,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也要开发新兴产业,努力挖掘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产业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要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多元化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另外,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还应该注重对社会发展的投入,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强化对社会效益的发展,做大做强社会事业,解决社会大众现实生活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大众全面自由发展。

1.2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为指导发展方向,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顺转型中涉及到的所有关系,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向,解决转型问题,实现转型的顺利进展。如,在产业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在产业开发中要同时注重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利用,坚持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开发和利用产业资源,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彻底改变传统的以生态环境开发利用为代价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促使资源型城市转型良性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的需要。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新型经济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2.科学发展观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遵循的原则

2.1生态平衡原则

资源型城市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很多都是依靠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发展起来的,致使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破坏,打破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现阶段我国很多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困境。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以此为戒,积极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在产业发展中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和经济效益的调整增长,在经济发展中引进治理环境的新技术,取缔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产业,以严格的奖惩制度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进行管制。另外,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还需要加大对环保的宣传教育,只有每位公民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对环保负责,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生态平衡。

2.2实事求是原则

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要结合每个城市的优缺点,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寻找适合本城市的转型道路,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其他成功城市的经验,不能实行一刀切的转型策略,要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本城市的发展目标,正确评估本城市的发展资源,综合考虑本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条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交通条件以及国家政策等,参考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有效结合本城市内外部条件,积极探索适合本城市经济转型的道路。

2.3政府参与原则

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看出,政府都会或多或少的参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指导资源型城市转型。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政府可能以主导形式促进城市转型,起到了主导转型的作用,也可能只是为城市转型提供政策扶持,促进城市自行转型,在城市转型中起保驾护航的作用。在我国资源型城市建设初期,政府主要以主导形式促进城市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和产业的发展逐渐分离,不再以直接领导的形式参与城市发展,更多的是以无形的、宏观调控的手段指导城市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时间还较短,政府只是通过采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宏观层面对城市的转型实施引导调控作用,以为城市转型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2.4市场规律原则

我国资源型城市通常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很多都是政府主导的国有大型资源企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资源型城市已经不再适应经济体制的要求。如,国有大型资源企业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政府会提供较多的资源和资金支持,这类型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比之民营企业具有绝对的发展优势,存在较大的竞争差异,导致市场经济发展不公平性,不利于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必须秉承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才能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率。我国政府扶持的国有大型资源企业,与国内同类企业产品服务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是长期发展的话势必会落后于市场竞争企业。因此,在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原则,实行优胜劣汰的规律,对市场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3.科学发展观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

3.1制定产业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是一次理论创新,是一次思想解放,是城市发展中制定战略、编制规划和提出政策的理论基础。我国资源型城市在过去的发展中,由于过度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过度强调经济发展速度,依靠资源优势带动城市产业发展,没有以正确的发展思想作为指导,以持续性的战略作为调控,造成发展过程中资源的严重浪费,造成经济发展中资源的消耗往往是经济发展的数倍之多。因此,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应以正确的理念作为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经济转型带动科学发展。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第一,针对资源型城市现有资源状况,正确判断产业发展优势,精准产业发展方向。资源型城市应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创新自身的发展优势,在政府提出的城市持续发展的机遇下,立足本地实情,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实现产业精深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第二,延伸资源产业链,精深加工资源产业产品服务。资源型城市面临发展困境,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式经营方式造成的,因此需要在产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加强对产业产品的综合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工程,提高产业生产效率,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升级;第三,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附加值较低和高新技术欠缺两方面,因此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对传统产业技术进行创新变革,提高产业附加值,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

3.2培育集群发展优势

矛盾作为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科学发展观实践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工作方法,要在发展中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解决,解决矛盾,实现发展。科学发展观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就是工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针对工业经济大力培育集群发展优势,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企业集群化战略和品牌集群化战略,带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培育集群发展优势:第一,产业集群化战略。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是有资源优势的,因此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就需要资源型城市立足本地实情,寻求本地发展的比较优势,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的主体作用,发展具有潜力的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产品服务,发挥产业优势,以产业集群的形式促进城市发展;第二,企业集群化战略。企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内,联系紧密的企业之间形成的在空间上的聚集现象,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需要以原有资源为基础,寻求带头企业,拉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和企业集群,优化配置市场资源;第三,名牌集群化战略。品牌集群优势可以为企业发展,甚至产业发展带来比较优势,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精深企业产品服务。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需要以长远发展的眼光,统筹品牌发展,培育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品质的品牌,以品牌集群形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城市发展的比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3.3创新政府管理职能

市场化转型发展篇7

【关键词】浙江省;县域经济;城市经济;转型;动力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新世纪以后,浙江“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空间布局分散”(低、小、散)的县域经济正在经历“成长的烦恼”,面临转型升级路径锁定的困境,给浙江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滞缓、高端要素短缺、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等。因此,浙江县域经济亟须转型升级。2014年,浙江人均GDP为7296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878美元),跨越10000美元,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这一发展阶段对浙江经济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经济以集约集群集聚与高端高质高效的优势无疑成为理想的经济形态。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

二、浙江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新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化、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推进,浙江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呈现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城市经济发展效率超越县域经济;二是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区发展;三是发达县(市)进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期。这些表明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已成必然趋势。

(一)城市经济高效发展,成为驱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性力量

随着城市化重心从小城镇向大中城市转移,各类生产要素和产业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经济快速、高效发展。2012年①,11个设区市GDP达16479.67亿元,占全省的47.74%,人口仅占31.77%,而58个县(市)②GDP达18038.49亿元,占全省的52.26%,人口却占了68.23%。11个设区市的经济发展效率远远高于58个县(市)。而且11个设区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财政总收入分别占全省的52.74%、56.34%,占据了半壁江山。随着新型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城市群和都市区为载体的城市经济将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力量。2013年杭甬温三大中心城市市区集聚了全省17.18%的人口,却创造了33.35%的地区生产总值。

(二)都市区和城市群逐渐形成,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区发展成为新趋势

都市区和城市群的形成增强了县(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促使县域经济从支撑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向接受城市经济辐射为主转变,促使区域空间结构网络化发展。目前,环杭州湾、温台沿海、浙中三大城市群和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逐渐成形,将近50%的县(市)已被纳入网络化城市体系中。杭州都市区吸纳了临安、富阳、德清、桐乡、海宁和绍兴等6个县(市);宁波都市区吸纳了余姚、慈溪、奉化、宁海和象山等5个县(市);温州都市区吸纳了瑞安、永嘉、乐清、洞头、文成、平阳和苍南7等个县(市);金华-义乌都市区吸纳了东阳、浦江、兰溪、武义和永康等5个县(市)。这意味着这些县(市)必将受到城市经济的辐射,县(市)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将成为趋势。城市经济正在一步步“吞噬”县域经济。

(三)发达县(市)进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不断增强

“四换三名”①、“退二进三”等一系列产业转型升级措施促使各种城市经济业态不断涌现,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或生产业转型,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不断增强,县(市)服务功能不断提升。2013年,绍兴县、义乌市、慈溪市、嘉善县等22个县(市)人均生产总值跨越10000美元(见表1),迎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商贸服务业、金融业、物流业、信息产业等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上升。以义乌市为例,从2000—2013年,义乌市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从43.5%持续增长至57.05%。发达的商贸服务业提高了义乌市服务其他县(市)的能力。此外,部分县(市)以“智慧城市”为抓手促进“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带动了信息产业等相关生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

三、分工视角下的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动力机制

浙江县域经济呈现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并非偶然。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其转型的动力机制。如此,一来可以更好地推动浙江县域经济转型;二来可以为全国其他县域经济提供发展的参考。

(一)概念界定

县域经济是农村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成果,本质上是农村工业化与以小城镇(建制镇)为重心的城镇化在县域空间上融合互动促使县域产业分工所产生的特征鲜明的经济形态。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导产业,县域功能以生产为主;二是县域城市化水平不高,空间集聚度低,产业布局分散,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三是县级行政区划为经济发展的空间依托,县城与中心镇往往是县域经济增长极;四是区域分工水平比较低,以部门间分工或区域产品分工为主,缺少产业链层面分工。城市经济伴随城市化进程而发展,本质上是集聚经济,是分工与集聚在地理空间上互动所产生的具有较强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的经济形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的支撑力;二是在集聚与分工的互动中,生产业从第三产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主导产业,城市以服务功能为主;三是城市人口以非农人口为主,城市化水平比较高,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比较强;四是产业链分工水平高,城市之间分工明确、错位发展,都市圈经济是其演化发展的高级形态。由上可见,从分工角度来看,县域经济是一种以部门分工为主的经济形态,而城市经济是一种以产业链分工为主的经济形态。因此,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可以理解为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也就是说,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是经济形态的转变,分工水平的提高,使得城市经济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而不是行政区划的调整②,更不是县域经济的“消灭”。

(二)动力机制分工

从县域与区域两个层面作用于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县域层面,分工深化提高个人或企业专业化水平,引起市场规模扩张与分工网络扩展,推动人口集聚、产业集中,提高县域空间集聚度,促进服务业大发展,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带动县域空间结构与功能的转变。区域层面,分工深化使得中心城市经济能级提升,使得城际之间分工协作、经济联系密切,增强了县域与中心城市的融合互动,促进都市圈形成与发展,基于明确的城市等级体系与密切的城际经济联系,县域经济受城市经济辐射而转型。因此,转型的关键是利用促进分工演进的机制。基于贝克尔和墨菲(BeckerandMurphy,1992)[1],杨格(Young,1928)[2]与杨小凯(1998)[3]等人的研究,分工受到交易成本、市场范围、社会知识水平与协调成本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与信息化是县域经济转型的促进机制。市场化有助于明确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消除市场壁垒,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扩大资源配置范围,促进区域分工。城镇化推动人口、产业等资源向城市集聚,提高空间邻近程度,加快知识、信息、技术等要素的传播与分享,提高社会知识积累水平,降低生产活动的协调成本。工业化推动制造业发展,为服务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为城市化提供基本动力。信息化释放空间与时间对资源配置的约束,扩展了市场空间与容量。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正是在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与城市化的作用下,浙江县域经济呈现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

1.动力机制Ⅰ:市场规模扩张与分工网络扩展。亚当?斯密最早提出“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观点即“斯密定理”。阿林?杨格(Young,1928)充分肯定“斯密定理”,并深化了这一观点,认为“分工一般的取决于分工本身”,即分工与市场规模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决定的一种网络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市场化深化县域分工,推动分工网络形成与扩展;分工深化提高市场化程度,扩大市场规模。市场化从广度与深度两个层次提高分工水平。在广度层面,市场化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扩大了资源优化配置的空间范围,直接推动市场规模扩大和区域分工深化;在深度层面,市场化明确政府与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消除市场准入限制、行业垄断等各种市场壁垒,改善了经济活动所需环境。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市场化深化的过程,是一个市场规模扩张与分工网络扩展互促互进的必然结果。20世纪80年代,浙江率先实施农村工业化,开始市场化取向改革。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市场化进程,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村工业化与市场化的互动开启了县域经济支撑城市经济发展之路。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浙江经济呈现出两个发展特征。一是各类商品和要素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相应的商品与要素市场逐步建立,区域市场体系逐渐形成,区域贸易流量大大提高,典型地表现为各类专业市场的快速崛起、扩张与国内外贸易量上升。二是在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引导下,县域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条件,依托区域市场体系,融入区域产业分工,建立自身的产业体系,这不仅推动了浙江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也固化了区域产业分工体系。进入新世纪,信息化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影响力融入经济活动的每个环节,提升提速市场化进程。各类专业市场在信息化的作用下,无论是规模还是功能都得到极大地提升,分工网络进一步扩展,县域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目前,随着义乌小商品城、余姚中国塑料城等专业市场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商贸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生产业大发展。

2.动力机制Ⅱ:人口集聚、产业集中与县域空间集聚度提高。县域空间集聚度的提高能深化县域层面分工,推动产业转型,进而带动县域空间结构与功能的转变。钱学锋、梁琦(2007)[4]认为分工与集聚之间的内在联系乃是通过报酬递增作为媒介而实现的。也就是企业为获得递增的报酬必然会集聚。贝克尔和墨菲(BeckerandMurphy,1992)[5]在《劳动分工、协调成本和知识》一文中指出分工不仅受市场容量的限制,更受到协调分工的成本以及社会知识水平的限制。只有在不存在协调成本或者协调成本相对较低而市场又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分工才会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人口与产业的集聚或者说城市化的推进加速知识积累,缩短空间距离,方便经济主体之间信息交流,大大降低了生产活动的协调成本。综上所述,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即县域空间集聚度提高的过程就是县域层面分工深化的过程,就是县域产业转型的过程。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是以建制镇为重心的城镇化向以县城与中心镇为重心的城市化演进的过程,表现为人口、产业等资源从向建制镇集聚到向县城与中心镇集聚。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物质基础,推进城市化;城市化则为工业化提供空间依托。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中,人口、资金、技术、产业等各类经济资源向县(市)地理空间集聚,城镇就业人数不断增长,产业种类也不断增加。县域空间集聚程度的提高使得需求多样化,引起中间产品需求扩张,进而深化了县域层面分工,推动生产业、消费业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使得县域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不断增强。20世纪80年代,浙江以小城镇为重心的城市化与农村工业化的互动推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与专业市场的融合互动导致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在该城镇化战略的指引下,浙江经济出现“弱市强县”与“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90年代,浙江省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以中小城市为重心的城市化战略。中心城市开始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崛起。县域经济进入自身产业结构调整期,开始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但对城市经济的支撑作用并没有减弱。2006年开始,浙江率先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自此,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得到加强,使得县域经济受城市经济辐射效应越来越强。

3.动力机制Ⅲ:都市圈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都市圈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都市圈以集聚能力强、辐射能力强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二是具有发达完善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交通通达性高、信息交流通畅;三是圈内城市之间产业分工明确、职能互补;四是圈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与劳务自由贸易,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强。可见,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是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在区域空间互动发展的结果。这是因为:市场化消除市场壁垒,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劳务自由贸易,是都市圈形成与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级要素与高端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与辐射能力;信息化统筹提升工业化、市场化与城市化,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短城市之间空间距离,扩大了市场规模,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而且加速了知识积累,进一步深化分工,最终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熟都市圈由强大的中心城市、紧密的城际联系与清晰的城市等级体系的构成。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在空间上的融合互动,促使环杭州湾、温台沿海、浙中三大城市群与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都市区形成。随着“七线两枢纽”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城市化的集群化、网络化发展趋势日渐明显。“十二五”时期,浙江四大都市区、三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积极推动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功能,提高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之间的产业梯度,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县(市)则主动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因地制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务、金融等生产业,积极发展旅游、商贸等生活性、消费业;中心城市与县(市)之间以交通、信息通道等基础设施为依托实现链接。这些规划都将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的融合互动,最终实现中心城市拉动县域经济转型。

四、启示

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与市场化的影响下,区域分工水平不断提高,县(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应坚持“强县战略”与“都市圈战略”双轮驱动转型。在“强县战略”指导下,深化县域内部分工,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大力发展生产业,以产业转换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在“都市圈战略”指导下,深化区域层面分工,城市化重心从中小城镇向大城市倾向,促进高级要素、高端产业等资源向中心城市集聚,提高中心城市集聚与辐射能力,将县(市)纳入都市区发展。深化县域内部分工关键在于以城市化与信息化优化工业化,重点在于发展生产业,主动力在于县(市)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政府作用则在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针对性地实施“招商选资”,延长产业链。具体表现为:一是加快推进县(市)城市化,提高县域空间集聚度,合理发展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与信息产业等生产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以“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为着力点,努力提高企业、产业发展平台与社会领域信息化水平,加快实现企业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与管理、营销等环节的信息化;三是提高经济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区域甚至全球分工,围绕主导产业承接中心城市或国际转移产业,采取“补链式”招商引资,提高生产迂回度,提高中间产品生产量,促进生产业发展。深化区域分工关键在于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新型城市化与信息化融合互动,重点在于明确县(市)区域地位,主动力在于新型城市化的引领作用;政府作用则在于扩大区域合作范围,加深区域合作深度,努力消除区域壁垒,实现地方政府共赢。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硬环境”与“软环境”,促进生产业发展;二是创新区域经济管理体制,构建区域协调机构,消除行政区划与体制机制对都市圈发展的限制;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构建“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城市等级体系,同时要重点提高中心城市经济能级,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以城市经济反哺县域经济。

【参考文献】

[3]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市场化转型发展篇8

关键词:企业转型;工商管理;作用探究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革。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实现企业的转型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制定合理的发展规范实现发展,也要通过工商管理部门的重要作用来为自身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工商管理部门工作概述

工商管理部门是对市场经营主体提供服务和监管职能的单位。它通过为市场的经营主体进行行为规范和指导,通过采用强制性的行政措施和法律,实现对市场秩序的有效维护。它的服务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涉及到行政法律法规的制定,也涉及到管理经营部门的监督。其效能不仅仅体现在对行政法律的制定上,还体现在对其的有效执行上。在严厉的措施下,使市场主体的行为得到规范,市场环境得到有序健康保障。

通过对工商管理部门工作的内容探讨,可以发现,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呈现如下的特点。首先是综合性,因为工商管理部门服务的对象是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国家的经济组织体系繁多,在工商管理部门管理对象复杂。其次,工商管理部门还具有程序性的特征,这是因为其在进行工作时,主要是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对市场主体进行合理的维护和管理,在市场主体权益的保护进程中,需要执行严格的程序,最终为实现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二、企业转型发展中工商管理部门的作用

长期以来,企业的发展关注的重点都放置在自身结构的完善和调整上,对工商管理部门的作用的重视程度并不尽如人意。在企业的发展中,工商管理部门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被架空的部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商管理部门在企业转型发展中作用越来越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企业转型环境。企业的转型使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态势,在管理和经营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企业转型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使企业经营者必须反思企业发展新途径,为企业发展创设更强大的动力。但是,另外一方面,企业的转型也会诱发企业之间不良的竞争态势,破坏市场竞争的平衡机制。因此,优化企业发展转型的外部环境尤其重要。第一,工商管理部门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在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得到保证的同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行为登记。在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中,为企业发展提供平稳健康的外部环境。第二,工商管理部门要严厉组织企业之间的不良竞争,对于违法的市场行为,也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在实现市场有效净化的同时,为企业在转型时期提供外部保障,营造遵纪守法的外部运作环境。

(二)提供企业转型指导。企业在进入转型时期,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逐渐增强,若无外在控制力的规约,会导致企业管理经营的混乱,破坏市场运作的问题。因此,工商管理部门作为市场运作规范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应当通过调查研究,预知企业中预存的风险,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转型指导。

首先,要是企业向规范化的方向靠拢。比如说,国家政策在支持农业发展的时候,农业企业部门就可以将生产的中心放置在农业机械化的生产中,通过国家实施的农业机械化的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实现机械化企业向农业的方向靠拢,促进企业的转型发展。其次,要引导企业进行合法竞争。行业的发展是企业进步的保障和目标。工商管理部门通过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规约,严防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通过各项政策的有效实施,为企业转型提供良好的指导。

(三)完善企业转型保障。企业的转型发展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工商管理部门为其提供相应的保障,是企业在进行转型时,突破各种限制。例如,在一些理论发展较为欠缺的企业,可以为其提供国内外企业发展转型理论帮助。通过对成功转型企业的实地考察,总结其成功经验,为将要实现同类转型的企业提供服务和帮助。

三、实现企业转型发展中发挥工商管理部门作用的策略要点

(一)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工商管理部门的人才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着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人才队伍的优化中,不仅要使管理部门内部工作人员的结构调整和优化,还应当不断充实人才队伍的素质,通过培训、学习与进修等多种方式,让工作人员不断充实自身制定规范的能力,提升行政执法的能力。另外,通过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不断增强自身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丰富自身的管理实践经验,提升服务水平,为企业的转型做出贡献。

(二)强化工商部门的内部管理。依法行政是工商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职责之一。企业作为自由的市场竞争主体,需要工商管理部门的引导和监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执法的过程中,理应首先加强自身的执法能力。从管理部门的内部角度上来看,为了满足市场对这一部门的职责,必须要加强工商部门的内部管理,通过落实相关职责,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实现部门内部的有效运作。同时,要强化工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在发挥各个部门合作力的同时,为企业的转型提供全面化多角度的保障。

(三)履行职责,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转型保障。在履行监管职能的同时,通过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为企业转型提供软件和硬件的保障。只有达到标准的企业,才能批准其转型升级,通过严格入口机制,贯彻自身的管理职能。工商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人员、生产人员、经营状况、管理理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为其转型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其高效转型。

四、结语

企业在进行转型升级时,既不能忽视自身的创新意识和管理理念的发展,也不能忽视工商管理部门在规范企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将两者结合,在尊重企业自主性的同时,完善工商部门的行政、监管以及保障功能,在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运行主体的权益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企业的良好转型。

参考文献:

[1]谢俊展.试论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0,14(23):45-4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