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8篇

时间:2023-06-19 09:24:52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环境;贸易;视角

中图分类号:D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4-0106-02

现阶段,全球经济已经得到了非常快速稳定的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来对资源进行过度利用,人们面临着逐渐严峻的环境方面的问题。现阶段,在二十一世纪当中,各个国家开始慢慢认识到环境与国际贸易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应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严格遵循,对经济、环境以及资源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协调,在该问题方面,所有国家都应该参与其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运用积极主动的态度以及实际行动,真正的参与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当中。所以,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视角,探讨以及研究国际经济法当中可持续发展原则,存在着一定的必要性。

一、对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国际经济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经济法当中的体现

通常来讲,国际经济法在二战之后所得到发展的重点处理跨国商品的自由流动和资源利用等都与国际法有关联的一些问题,主要的目的是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协调,在该框架之下所制定出的有着普遍遵循意义的相关法律规范以及法律制度的总和[1]。在最近几年当中,可持续发展属于受到全球关注的一个全新概念,这个理论主要建立在人类的保护环境意识觉醒的前提之下,该理论的具体实施,一定会为人类的实际生存以及发展所处在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非常大的改观,对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进行有效促进,推进人类的快速稳定进步[1]。站在国际经济法实施的目的角度,本质是利用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一定的调整,进而来有效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富强,有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需要吻合,国际经济法在之后的具体实施过程当中需要对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严格遵循,结合其他原则来对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引[1]。

(二)分析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之间的关系

通常来讲,国际经济法需要严格遵循几个主要的原则,主要包括原则、平等互利原则以及共同发展原则,这是被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属于是对国际经济有着非常重要遵循意义以及指导意义的原则,上面所提到的三条基本原则已经构成了国际经济法的基础,属于国际经济法内涵的重要体现,具体的内容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存在着互动性[2]。通常来讲,国家经济一开始的倡导是由发展中国家开始的,对于国际法当中的原则基本符合,对于世界当中各个国家的经济共同发展进行强调,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若世界经济当中不存在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根本就不能够有效实现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繁荣[2]。一般情况下,国际经济贸易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进行,在地位方面,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强国或者弱国都是平等的,然而,现阶段的国际经济法的框架之下依然有着非常多形式方面的不平等,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了追求本质上的平等,属于是平等互利原则的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国际合作求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入表明各个国家之间增强合作的重要性,南南合作以及南北合作是现阶段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式,可持续发展原则重点强调全球经济发展方面,所有的国家都需要积极参与其中,不可以独善其身,本质是共同发展原则的一个深化性的发展[2]。所以,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这两者之间属于是互动关系。

二、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一个发展全新概念,已经深入到人心当中,已经得到了各个国家的共识以及政策。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全不同于那些相对比较传统的发展观念,存在着独特的属性以及特征[3]。

(一)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发展性

在所有的国家以及地区,发展都是令人心动的一个字眼。从古代到现在,发展有着非常多的含义,在各个领域当中,人们对于发展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哲学家觉得发展是纯粹思维所规定的辩证演进,也就是将社会发展懒成是和辩证进展一致的发展。而社会家觉得发展指的主要是社会进步,经济家觉得发展在根本上来讲指的主要是国家、民族、地区怎样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发展属于研究寻找国家、民族以及地区的现代化过程当中遇到的理论以及实践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发展目标、模式、途径以及方式等所存在的联系[3]。可持续发展属于全新的一种发展战略,发展是最终的一种归属。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发展性属于根本性属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

(二)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可持续性

通常来讲,可持续性是一种不同于相对比较传统的发展观的一个全新发展策略,主要的原因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可持续性的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原则来讲,可持续性是非常显著的一个特征,可持续发展觉得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的,构成了有机整体,重点强调发展持续性。通常来讲,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在环境资源危机问题解决前提下发展的全新的一种发展理念,然而,它不仅仅局限于此,重点是寻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间所存在的联系以及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是社会持续性、经济持续性以及生态持续性,同时还追求这三种持续性间的和谐以及统一。除此之外,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长期目标,有着一定的持久性与延续性[4]。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同时还不能够损害后代的实际需要的一种能力。

(三)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整体性

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来源是人类解决环境资源的危机,然而,它不是单纯的局限在此,经过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有着非常广泛的涉及范围,是一个综合性的理论范畴,有着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属性,该原则重点强调将这些存在着比较大关联的方面在一个相对比较大的系统当中进行有效的协调,实现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整体性指的是把资源环境的利用以及保护和相关的方面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环境和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各个相关方面的综合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会单纯片面的强调单一的方面,追求所有方面之间的结合以及协调,不可以用保护环境而对发展进行全盘否定,可持续发展所追求是的整体和谐发展,整体性在可持续发展当中属于是空间方面的要求,是其内在的一种属性。

三、对环境与贸易关系视角之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分析

(一)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于国际经济法造成的影响

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角度,若把环境保护和开展自由贸易进行协调,本质就是有效促进资源利用,保证存在良好的利用率,保护环境和开展自由贸易本质上就变为了有效推进国际经济法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电,可以非常明显的发现,环境与贸易在本质上属于是相辅相成以及协调统一的,这两者属于国际经济法当中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性内容,而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于环境与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有着非常关键的指导意义[5]。因此,可持续发展原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经济法。现阶段,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当作指导贸易自由的一项非常关键的原则,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入发展,国际经济法一定会当作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对于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之下的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通常来讲,在环境与贸易之间存在的关系当中,过分片面的强度单独一方的均不可能实现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与贸易两者间最佳的结合点进行准确的寻找是国际社会需要面对以及解决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所以,存在着下面的几点建议:第一点建议是,在国际层面有效建立以及处理环境以及贸易之间关系的基本框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国际经济法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丰富,并制定出具有遵循意义的法律规范以及法律制度,进而来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有效的指导,保证全球资源可以实现优化性配置,经过可持续经济发展,进而来有效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在该过程当中,应该始终坚持环境成本内化更加的符合各个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相关要求[6]。第二点建议是在国家层面上对共同发展以及有差别对待的原则进行严格遵循,因为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经济有着不同的起点,同时还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发展中国家在实际的国际贸易当中处于劣势的地位,在共同发展的实际过程当中理所应当的需要对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利益进行照顾,需要在国际经济法当中有充分体现[7]。第三点建议是应该有效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尽可能增强环境方面的立法,在本质上有效解决现在所存在的不平等的一些现象,对环境和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协调,对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到科学合理的发展,才能够有效解决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之间的关系,实现全球经济的繁荣富强,进而来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总的来讲,在现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应该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良好的处理,各个国家应该对国际经济法进行普遍的遵循,要想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促进,需要把可持续发展原则向国际经济法当中进行有效的渗透,目前,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视角,探讨以及研究国际经济法当中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现实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媛.试论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85-87+123.

[2]刘宏.以国际经济法的角度讨论全球化下的可持续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0,09:69.

[3]刘媛.经济全球化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国际经济法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9,28:135-136.

[4]李屹东.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从环境与贸易的视角[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345.

[5]曾婷.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J].品牌,2014,12:25.

[6]缪旖.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内涵及其意义[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11:90-91.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篇2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关系;应用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可持续发展源于人们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是否可以永续性取得,财富是否可无限地增长等问题的讨论以及人们对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的忧虑。其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得到重大关注。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世界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导致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对发展观念的争论。10年后,两位著名学者者巴巴拉·沃德(Barbara Ward)和雷内·杜博斯(Rene Dubos)的《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即可持续发展的境地。同年,一个非正式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有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概念。1987年,以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可持续有3个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者之间不可分离。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孤立追求生态持续达不到实现全球环境的美化。生态持续是持续、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符合系统的持续、稳定以及健康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是简单地开发自然资源以满足当代人类发展的需要,而是在开发资源的同时保持自然资源的潜在能力,以满足未来人类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是只顾发展不顾环境,而是尽力使发展与环境协调,防止、减少并治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使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自然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状态。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可以持续不断的,不是会在有朝一日被限制或中断的发展,它既能满足当今的需要,又不致危及人类未来的发展。

三、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天然的联系。经济法是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价值也具有指导作用。此外,经济法产生的目的也决定了它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密切联系。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调整,它是以国家为主导推行的,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法制形式,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发展模式的调整必然必须借助经济法功能和调整机制。从而,二者结合是发展的必然。

(一)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具有相似性

虽然调整经济的法律规范早已存在,但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却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自发调节的弊端所导致的总体发展不平衡、经济危机、贫富悬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逐渐加剧,国家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法应运而生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几乎是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下被提出的。19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如土地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人们在寻找解决现代社会各种危机和问题的途径时选择和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反思的产物,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经济法是人们对传统法律制度的缺陷进行补救的产物,是对传统法律思想和观念的变革。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是相似的。

(二)二者的价值取向具有相似性

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是公平、和谐与可持续等价值,反对只顾个人利益、眼前利益。要求它强调环境与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主张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经济法注重社会整体效益,追求国民经济运行的持续性和安全性。实现社会的正义与公平,保持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的统一与和谐,维护国民经济运行的良性、持续的发展秩序,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经济主体和公民个人正常的经济活动,既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法立法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而这些价值体现的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者在价值取向上是相通的。

(三)范围内容的一致性

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生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发展等社会生活领域的许多方面。经济法的内容范围,如宏观调控法的制定与实施、市场秩序及规则、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配置等都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密切相关,既有宏观的社会整体要求,又注重保护微观个体利益,并求得整体均衡与和谐发展,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构建相对稳定的秩序环境。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在产生背景、价值目标和内容范围方面存在诸多相似点。在实践中二者也相互促进。一方面,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经济法的重要指导原则,促使经济法价值的升华,使经济法更有生命力;另一方面,经济法通过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两大亚体系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二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推动着经济和社会的均衡、持续、稳定发展。

四、经济法的可持续发展之历程

以人为本的发展是我国经济法始终坚持的基本方向。人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一切发展都将失去其必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是社会系统的核心,因此,任何发展战略与发展政策的实施都不能离开人的积极参与,只有人才是发展的主体和发展的动力之渊源,一项发展战略与发展政策是成功还是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涉及到的人的因素。现代化理论家阿列克斯·英格尔斯曾说过:“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这种发展理念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现”是完全吻合的。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共同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这是人类社会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所以,发展必须尊重和保持自然系统的完整性。在发展过程中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努力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不仅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能为后代人的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和可能性,这既对维持人类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也正是我国经济法产生的基础,更是今后发展所必须坚持的方向。

五、可持续发展则在我国经济法中的应用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经济法立法的影响

1.可持续发展原则为经济法立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 我们就须重新审视和评估现行经济立法,查明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立法有哪些遗漏或不明确之处;有哪些不配套或冲突之处。

2.可持续发展原则使经济法律体系更为完善,更具现实适用性。在宏观方面,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善和发展了我国自然资源与税收法律“自然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不可能实现。”同时, 环境问题也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严重的环境破坏与污染仍然存在,那么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一句空话而已,反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步入良性轨道。所以,要走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就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微观方面,可持续发展原则丰富了市场规制法平理念的内涵, 促进了市场规制法的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理念是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有机结合,特别是代际公平,它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核心所在。但是,现行的经济法的公平观念仅是当代人的公平,这是不利于人类的普遍持续性发展的,这就要求经济法对导致代内不公平与代际不公平的制度与立法因素进行重新处理;对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进行合理配置。与此同时,还须进行一些超前性技术开发和研究,从而最终促进代际代内公平的统一。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经济法;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如何在经济法中贯彻与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从而使经济法更好地发挥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立法的途径,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特征与具体内容,融入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当中。一方面,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贯彻有了重要法律保障;另一方面,也是对经济法内容的必要补充。“在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重大行动中,有关立法和法律的实施占重要位。”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一般认为包括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三者的统一。其中生态环境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经济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社会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其实质,就是要求以人类长远的、持续性的存在和发展为中心,实现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就从人与生态环境、生态与经济、经济与社会这三个层面对于经经济法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探讨:

一、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原则

人类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对生态环境的开发与利用不应该超出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这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的人类发展持续性的体现。可持续性追求人与环境、资源等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经济法在实践中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必要将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确立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从而将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真正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一)追求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可持续发展观认为,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史中,人类社会的每一段发展历程都是属于这个生态系统的,都是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人类作为生活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物种,是与其他生命物种共同拥有整个生态系统的。人类的行为要注意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一定要遵守自然法则,与其他生命物种共同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其他物种和其生存的生态环境互惠共存,协调发展。

当然,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是完全的受制于自然法则的,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就是能动性。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构成了世界的两大系统。其中人类社会是由以人类为中心在特定物质基础之上形成的各种的关系所组成的有机系统。自然环境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为了发展,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环境进行开发与利用。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的法则要如何统一?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追求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正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追求人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是经济法的本质要求

经济法的立法目的就是要协调好个人、社会与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一方面鼓励与支持个人发展的同时,为防止谋求私人利益最大化而通过经济立法赋予国家政府一定的公权力,来防范因个人发展的盲目扩张而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成危害。另一方面,国家拥有法律赋予的公权力,个人处于弱势地位,经济立法特别强调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救济,赋予个人必要的监督权,有效的防止公权力的滥用,制约国家非正常的干预经济行为。综上,经济法要求物力、人力和财力的最优化配置,以此使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得以兼顾,从而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

追求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内在要求。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类既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可以任意的破坏自然,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盲目受制于自然。我们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人与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法同样要求人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经济法通过对人、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的调节,以追求社会公平、社会安全、社会稳定为目标,强调个人的发展是要承担一定义务的,而不是完全不受限制的。经济法秩序下个人权利的行使要受到社会利益的限制,由国家法律进行规制。

但经济法中传统的“社会本位”思想也有它的局限性。其所谓的“社会利益”归根到底不过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个人利益,其所调节的重心主要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了与时俱进,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经济法中应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理念,即人与生态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本位”观念。同传统的“社会本位”相比,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1)突破了单纯的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注重人类与生态的协调。要求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协调发展以此来保障人类与生态利益的平衡。(2)生态本位的目的不仅是当代人的发展,而是包括后代人在内的永久的、持续的发展,强调当代人有责任与义务,为了确保后代人也享有至少不少于当代人的环境资源,在生态自然允许的限度内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

二、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强调人类的发展与生态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因为我们人类与其他生物物种一起生活在地球上,与周围的任何物质之间都存在联系,都共同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赖以存在的生态基础正在消失,人类逐步意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遵守经济规律还要遵循生态规律。以地球的承受能力为前提,必须坚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坚持走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持续发展发展道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经济发展要由粗旷型向集约型转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要合理、有度,杜绝野蛮式地开采,能源开发重点逐步由一次性能源向可再生资源转变。提倡节约型社会,提高个人的生态保护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求我们应当辩证地对待经济与生态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经济的发展要有一个好的物质基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不能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急功近利的掠夺式开发自然资源,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次,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致力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只有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类才能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才能更好的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经济法一般认为是社会本位法,总是以社会的总体利益为本位,着重保护社会整体利益,强调社会与个人利益的均衡,在优先调整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个人利益。经济法站在共同利益的高度来协调着各层次的利益关系,来实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维护着社会利益。虽然同可持续发展原则认为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共同构成了统一社会相比,经济法的社会本位中的“社会”本质略显狭隘。但两者的追求的和谐统一的价值观是相同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要实现人类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同环境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协调一致、和谐发展,并且这种发展是可持续性的。经济法上同样认为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是最大利益,要从社会整体的利益出发,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禁止一切危害社会共同利益的行为,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经济法就是这样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协调和控制国民经济的运行与发展,从而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

通过经济法地制定与实施,我们也可看出经济法是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基本理念的,注重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一方面通过立法调整社会经济利益的分配,例如经济发展、产业政策与社会民生保障方面的立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维护生态环境利益,例如人口、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立法。具体在经济法的立法与实施中表现为:环境保护法等部门法应把保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劳动法等社会保障的立法与实施,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达到人力资源的持续发展;产业政策法方面,完善对弱小产业特别是生态产业如环保类、养殖类产业的扶持。制定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强调国民经济的整体均衡发展。要注意结构调整的整体性规划与整个社会相协调,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与社会效益统一,注重公平与效益

人类的发展总是会同时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者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共同体。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是统一存在的,要重视两者和谐统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一方面我们要在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好自然生态资源。另一方面要讲究经济效益,尽可能多的发掘社会生产力。要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我们还要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冲突矛盾。克服“本位主义”和“短期行为”,坚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把经济的发展置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上。

(一)可待续发展的公平价值观

比较权威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社会公平不仅仅是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同时也包括对未来后代的公平发展,这一公平也就是代际间的公平。它所追求的公平不是局限于一个区域内的,而是一种能够确保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公平。

首先,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了公平价值观,它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应该是一种互相尊重的平等的关系。个人的发展,不能够建立在侵犯他人的利益之上,同时,社会的发展也能够以牺牲个人的合法利益为基础。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发展,都要树立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公平价值观,而且这种公平不仅仅要体现在当代的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之间,这种公平更要体现在我们当代人与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上来。

其次,可持续发展注重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开发和谐统一的经济效益观。明确了在可持续发展中两者是相互依托、互相作用的。人类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发展经济是以一定的生态资源作为物质基础的。如果一味发展经济,盲目开发生态资源,对资源造成永久性破坏,那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受阻。经济得不到发展,人类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生态资源的保护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一个资源管理系统所追求的,应该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并把系统的整体效应放在首位。

(二)平衡公平与效益的关系是经济法的价值所在

公平和效益同样是经济法的重要价值追求。但是两者之间并不是总是和谐统一的。完全公平的现象往往并不是有效益的行为,而有效益的行为又往往会带来不公平的现象。在经济法研究领域对于经济法的价值目标一直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他们认为经济法最主要的价值目标就是效益。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就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近代自有资本主义时期,每个人能够通过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对于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选择。也就是说除了自身的的经济效益外,不考虑社会利益,为了自身经济效益的实现不顾甚至损害社会利益。

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针对于各项法律进行严格的研究与效益评估,建议只保留那些能带来最大化效益的法律。效益成为法律权利义务分配的惟一标准,经济分析法学似乎无暇顾及传统的公平价值理论。但是如果只是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作为经济立法的价值追求,把样势必会造成急功近利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最终造成经济的衰退以及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所以,经济法注重的效益,并不是简单的指经济效益,而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控、管理的法律。经济法所追求的效益观也是一种社会效益观。“微观和经济的成果只是社会效益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经济法应该确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法律价值观,确立公平与效益并重的价值观。

同时,经济法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确立公平与效益的价值观时,要特别注意可持续发展观所追求的公平。当代人只不过是作为后代人的资源的管理者,我们有责任为后代提供可以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将健全和完善的生态环境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经济法上体现为,在发展的问题上要公平的对待当代人与后代人,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不能剥夺后代人发展的持续性,这也是经济法价值观必须作出的选择。

做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社会实践中以上述三个原则为指导,改变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提倡科学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从政治、财政、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协同努力,而且其中最有效的还是要依靠相应的经济法律制度来保障其有效实施。作为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经济法的立法与实施工作要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法规的制定与实施要时刻与时俱进,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导经济立法,使经济法成为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重要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21世纪议程[R].第三章.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5).

[3]许少波.经济法的价值取向与可持续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00,(2).

[4]陈泉生.21世纪发展研究――可持续发展与法律变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5](德)舍尔,黄凤祝.阳光经济――生态的现代战略[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6]曹明德.略论从生化经济到生态经济的变革[J].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2004.

[7]李平.经济法的价值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论[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8]曹明德.略论从生化经济到生态经济的变革[J].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2004.

[9]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7.

[10]齐建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经济法的基本理念考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11]余庆赋.经济法制的价值目标选择――从计划经济立法的公平观念向市场经济立法的效益观念转变[J].社会科学,1993,(2).

[12]王家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问题[J].中共中央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纪实,法律出版社,1995.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消耗也在不断增加,人们逐渐认识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此刻,为了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困难的。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在可持续发展,合理解决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引导农业经济发展。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在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日益突出的环境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迫在眉睫。在农业中,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当前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慢,再加上农业生产阶段仍在使用传统的生�a方式,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下,造成浪费,重污染问题,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因此,加快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加快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更好地节约农业资源,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两个问题

2.1缺乏劳动力

劳动力问题一直是制约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现阶段,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农村劳动力转移势必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大都是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比较低,不能保证农产品综合指标。农业生产过程大多是随机的,缺乏科学的指导。

2.2农业生产规模小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其次是以家庭为主,农业生产经营缺乏规划,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农民多为自我足够,但相比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2.3生态环境恶化

目前,各种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使土壤贫瘠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农药和肥料被用来使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另外,人们大肆开荒,不合理地开采,非法占领田地,使农业生产资源越来越差。

3、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稳定农村劳动力

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力是根本性的,劳动力不足,发展农业经济是困难的。为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方面要加强现有农村劳动教育,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促进知识生产,扩大农业生产队伍;另一方面鼓励这些人才投入农业生产,同时制定农村劳动力稳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入农业生产。为了保护农业的发展。

3.2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下,个体经营显然不适合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个体经营更加分散,不易管理,要解决这些问题,要积极实施规模化生产管理,实行合同制度,方便农民合同管理,实现规模化生产管理。

3.3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保护和利用农业资源是许多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提高知名度,盲目发展农业资源,不重视农业资源的保护,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却忽视了长远的利益。可持续发展是关于保护和再利用。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为保证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应制定相关制度,按制度约束行为,保证耕地资源的保护。通过节约耕地资源,可以有效避免耕地资源的破坏,实现耕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另外,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非法破坏农业资源,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4加大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力度

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意识决定了农民的行为,行为以及农民的文化水平,认知水平,为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要加大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广力度,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所有可用工具的使用。可持续发展对农民的重要性,提高农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反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账户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以便更好地规范他们的行为。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

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其中有关农业资源以及相关管理问题至关重要,在当代,我们的一个思想误区就是要加大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力度就要大规模的开发农业资源,以至于导致许多农业发展的矛盾出现,在进行农业经济开发时,解决当下的矛盾尖锐的农业资源问题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涵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来。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发展会议中指出,农业的发展要采取一种维护自然环境和维持自然资源的方式进行合理发展,不仅要确保农业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要满足后代的发展需求,并且要保持土地的农业永续性利用,对于水和其他动植物资源能够不构成影响,在资源上、技术上、经济上、、社会上都要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次会议是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第一次提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史称FAO会议。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早在国际会议开始之前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只是在管理上缺乏管理力度,为响应FAO会议的发展要求,中国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保证农业生产率的稳定增长,在提高食物生产以及安全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发展现状,保证和改善农业环境,要做到合理、有序的利用农业资源,尤其是针对相关生物资源以及可再生环境,要做到保护为主,利用为辅的发展理念。

3.近年来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情况。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发展理念就是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又要做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农业利用,在农业经济可承载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的转换率,这种发展理念随着十对于生态环境发展的理念提出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在当下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发展。

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在于发展。

经济发展是我国发展的第一要义,因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注重发展,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间的矛盾,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国民发展的刚性需求,同时,要指出的是,农业的发展要在满足可持续的基础上,主要做到农产品的质量以及数量的同步发展。

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占国民总量的一半以上,同时农用土地面积占我国总面积的70%,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强调保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路线主要就从三农问题开始解决。农业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在进行种植业时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大棚扣膜的使用等都对于土壤以及地下水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并且污染物的存在形式较为特殊,难以降解。在进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将生态发展放在首位,要以保护环境为主。

3.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要通过合理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我们当下所最为关注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也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农业作为主要的发展途径,也是减缓环境压力的主要途径,在进行三农问题的解决时,要进行合理控制农村的人口数量,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人口的素质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因此是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自觉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

4.要进行合理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以及生物资源。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最终目的在于合理的开发农业资源,将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开发合理结合起来,尽量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作用,将农业发展与资源利用至于良性循环之中,因而在资源开发中,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成生态的协调发展,以保证减少农业资源的污染。

5.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体现在农业的发展方式上。

农业的发展方式是农业经济进步重要的发展限制因素,合理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在当下的农业现代化较为普及的今天,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农业经济方式上要选择以农业科技发展为主要发展方式。此外,在农业的发展方式上要选择以农业增长的集约性进行合理分配,因为采用集约形式发展农业能够减少污染的面积,并且便于进行污染的集中治理。

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主要特点

1.发展目标的多元化。

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特点,其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质量、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以及农业产出率等,同时也要满足农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方面结合,并将环境效益放在首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增加环境的污染。

2.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发展所包含的内容有各个方面,其中在农业生态发展上所要表现出来的是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即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在发展农业时保证遵循自然生态规则,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保证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的基础上应用自然资源,不破坏环境的生态调节率,才能真正做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四、结语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与进步的支撑和源泉,因而努力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现在方方面面,本文针对其发展特性、发展现状做了简要的概述。

参考文献:

[1]朱再清,张国忠.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特点及技术体系的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篇6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可持续发展源于人们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是否可以永续性取得,财富是否可无限地增长等问题的讨论以及人们对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的忧虑。其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得到重大关注。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世界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导致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从而在世界范围本文由收集整理内引发了人类对发展观念的争论。10年后,两位著名学者者巴巴拉·沃德(barbara ward)和雷内·杜博斯(rene dubos)的《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即可持续发展的境地。同年,一个非正式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有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概念。1987年,以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可持续有3个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者之间不可分离。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孤立追求生态持续达不到实现全球环境的美化。生态持续是持续、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符合系统的持续、稳定以及健康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是简单地开发自然资源以满足当代人类发展的需要,而是在开发资源的同时保持自然资源的潜在能力,以满足未来人类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是只顾发展不顾环境,而是尽力使发展与环境协调,防止、减少并治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使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自然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状态。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可以持续不断的,不是会在有朝一日被限制或中断的发展,它既能满足当今的需要,又不致危及人类未来的发展。

三、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天然的联系。经济法是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价值也具有指导作用。此外,经济法产生的目的也决定了它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密切联系。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调整,它是以国家为主导推行的,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法制形式,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发展模式的调整必然必须借助经济法功能和调整机制。从而,二者结合是发展的必然。

(一)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具有相似性

虽然调整经济的法律规范早已存在,但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却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自发调节的弊端所导致的总体发展不平衡、经济危机、贫富悬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逐渐加剧,国家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法应运而生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几乎是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下被提出的。19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如土地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人们在寻找解决现代社会各种危机和问题的途径时选择和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反思的产物,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经济法是人们对传统法律制度的缺陷进行补救的产物,是对传统法律思想和观念的变革。[1]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是相似的。

(二)二者的价值取向具有相似性

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是公平、和谐与可持续等价值,反对只顾个人利益、眼前利益。要求它强调环境与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主张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经济法注重社会整体效益,追求国民经济运行的持续性和安全性。实现社会的正义与公平,保持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的统一与和谐,维护国民经济运行的良性、持续的发展秩序,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经济主体和公民个人正常的经济活动,既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法立法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而这些价值体现的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者在价值取向上是相通的。

(三)范围内容的一致性

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生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发展等社会生活领域的许多方面。经济法的内容范围,如宏观调控法的制定与实施、市场秩序及规则、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配置等都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密切相关,既有宏观的社会整体要求,又注重保护微观个体利益,并求得整体均衡与和谐发展,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构建相对稳定的秩序环境。[2]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在产生背景、价值目标和内容范围方面存在诸多相似点。在实践中二者也相互促进。一方面,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经济法的重要指导原则,促使经济法价值的升华,使经济法更有生命力;另一方面,经济法通过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两大亚体系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二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推动着经济和社会的均衡、持续、稳定发展。

四、经济法的可持续发展之历程

以人为本的发展是我国经济法始终坚持的基本方向。人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一切发展都将失去其必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人是社会系统的核心,因此,任何发展战略与发展政策的实施都不能离开人的积极参与,只有人才是发展的主体和发展的动力之渊源,一项发展战略与发展政策是成功还是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涉及到的人的因素。[5]现代化理论家阿列克斯·英格尔斯曾说过:“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6]这种发展理念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现”是完全吻合的。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共同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这是人类社会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所以,发展必须尊重和保持自然系统的完整性。在发展过程中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努力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不仅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能为后代人的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和可能性,这既对维持人类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7]也正是我国经济法产生的基础,更是今后发展所必须坚持的方向。

五、可持续发展则在我国经济法中的应用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经济法立法的影响

1.可持续发展原则为经济法立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 我们就须重新审视和评估现行经济立法,查明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立法有哪些遗漏或不明确之处;有哪些不配套或冲突之处。

2.可持续发展原则使经济法律体系更为完善,更具现实适用性。在宏观方面,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善和发展了我国自然资源与税收法律“自然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不可能实现。”[8]同时, 环境问题也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严重的环境破坏与污染仍然存在,那么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一句空话而已,反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步入良性轨道。所以,要走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就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微观方面,可持续发展原则丰富了市场规制法平理念的内涵, 促进了市场规制法的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理念是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有机结合,特别是代际公平,它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核心所在。但是,现行的经济法的公平观念仅是当代人的公平,这是不利于人类的普遍持续性发展的,这就要求经济法对导致代内不公平与代际不公平的制度与立法因素进行重新处理;对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进行合理配置。与此同时,还须进行一些超前性技术开发和研究,从而最终促进代际代内公平的统一。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250-02

1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益匮乏。如何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成为困扰全球发展的严峻问题。2002年联合国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将2005―2014年确定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强调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求世界各国政府在这十年中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国家各个相关层次的教育战略和行动计划中。发达国家这几年开展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证明了,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可持续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教育对发展循环经济模式起到促进作用。

我国在1998年就引入循环经济概念,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将其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并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2009年1月1日起已经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

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正在到来的生态文明时代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发展观。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工业化初期未曾出现的诸如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资源过度消耗和大面积疾病传播等严重问题。人们越发深刻地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只会造成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失调的严重后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迫切要求改变“增长即发展”及与此相关的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观,而代之以新的科学发展观。

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各个组成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和发展,当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但现代化建设正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趋向极限、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的双重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科学发展观应当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既表现在这一新的发展观对教育自身发展的指导作用上,还表现在教育面向社会、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发挥的服务功能上。

教育是可持续发展变革、提高人们将社会理想转变成现实的能力的主要力量。教育不仅提供科学与技术技能,还为追求和应用这些技能提供动力、证明和社会支持。现在国际社会强烈相信需要通过教育培养可持续未来所需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开始被视为一个学习如何在考虑到经济、生态和所有社会平等的前提下作出决策的过程。培养这种以未来为导向的思维能力是教育的一个关键任务。

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中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分为四个主要领域,反应了不同的目标和对象:基础教育的促进和改善、在各个层次上重新定位现有教育来强调可持续发展、培养公众对可持续性的理解和意识以及培训。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中小学校只能把主要精力用于学科教学与提高学习成绩,难以顾及思考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至于把学习与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这一崭新教育理念看做一般性科研课题,甚至看做额外负担。可持续发展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师资的缺乏,概念认识不清,口号性的呼吁较多,理论与实践脱节,监测与评估机制不健全等。

3大学理工科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紧迫性

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教育贯穿于人类整个一生,是终身学习的概念。就我们国家的现状来说,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没有被普遍接受,无论政府、企业、社会,还是个人都缺少自觉行动。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培训的机构缺失,没有长期的计划,所以,大多数可持续发展概念只停留在口号上,不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规划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或可持续发展教育,因为面临升学压力的应试教育而不能真正落实。特别是文理分科使缺少地理和历史课程的理科学生很少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进入大学后因为大多数理工类专业的专业面较窄,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上是缺失的。这与我们面临的经济发展形势是不适应的,将直接影响我们国家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完全有必要在大学理工科专业强制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观念和价值观,这对于现在和将来的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构建和谐社会更是十分紧迫的。

4大学理工科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途径与作用

大学是传播先进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和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思想。大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按照不同学科专业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相互配合。

4.1可持续发展公共课

面向所有专业全体学生,从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多角度讨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所以,可持续发展就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不是孤立的部门行业的发展,而是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珍惜自然资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应该让全体学生都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来自觉地贯彻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4.2可持续发展专业课

与资源、环境、经济相关的专业,深入讨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诸多面临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经济学、生态学、人口承载力、人地系统等理论,可持续发展必须遵从一些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和谐性、需求性、阶段性等。经济发展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有限制的,要求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4.3可持续发展世界观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适应正在到来的生态文明时代的需要形成的新的发展价值观,是认识世界、做出选择与规范行为的指导思想、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高素质人才的重大使命。可持续发展教育最主要就是价值观教育,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主要内涵是尊重所有人、尊重后代人、尊重地球生态系统、尊重文化多样性,构建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正是德育教育的根本,所以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成为大学德育教育的一个载体。高等院校有必要进一步扩展素质教育内涵,最大限度地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纳入素质教育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教育,把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和人生理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促进整个社会逐步迈入和谐发展的更高阶段。

4.4可持续发展实践课

可持续发展贯穿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认识可持续发展问题,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大学生也可以用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知识深入机关、企业、社区、商场、交通工具、旅游场所、大众媒体、民间社会团体等场所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教育,直接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在促进社会、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4.5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帮助大学生做好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参与解决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的能力准备,有必要在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和经济领域开展一系列专题性活动,以促进大学生及早学习参与可持续发展事业所需要的专门性知识并掌握相关的能力,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习惯。具体来说,在社会文化领域,要尊重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平等,建立民族和谐,爱惜生命,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等;在环境领域,要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循环利用,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等;在经济领域,要重视循环经济,认识可持续生产方式,建立可持续消费方式,努力消除贫困,理解企业与团体责任等。

参考文献:

[1]卢越,赵威.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发展导论.[J].理论观察,2009,(1):12-13.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 区域可持续发展 实施建议

依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于生产活动当中地域条件的不同加以区分,自然规律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即做到因地制宜。区域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实体,在不同区域间通常是由不同自然条件共同组合而成的,这也决定了文化传统背景的差异所对社会生产活动带来差异性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目的在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伴有生存环境的破坏。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大自然与人类间的统一对立性认识比较片面,对人的主观意识过分夸大,其结果则同自然的客观规律相背离。我国具有地域光,各地条件差异较大的特点,过去计划经济的不足,使得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原本可以避免的问题没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市场经济体制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我们直面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其自身体制中探寻应对途径。对于我国来讲,市场经济是一种新生事物,在各方面对人们的经济行为进行着改变,其过程中亦伴有负面的影响。市场经济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如何及何种对策能有效促进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要素分析

1、经济要素分析

区域可持续发展首先得确定经济的可持续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区域经济,应该是少污染、高效低能、无废弃物、持久稳定的,并在其演化的过程当中会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演进。区域经济的运行过程中,能量、物资和价值会依次沿着生产链向高一级发生转化和传递。而这一过程一部分的能量和物质必定不能实现完整的转化而存在损耗,将这一损耗的能量和物质降到最低,才能保证小投入、少废弃物间做到产出的最大化,以实现区域经济本身的高效运行。从区域状况的内外发展来看,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着手于持久性和稳定性。持久性指的是区域经济自身发展势头保持的基础上,其内在机制也在不断的加强,稳定性指的是区域经济本身对于外界干扰的高抗能力,从而保持正常的运行。因此,只有当区域经济系统具有持久、稳定、高效这些特性时,才能在其发展过程中做到动态平稳,并最终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2、人口要素分析

人口要素既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亦是其实现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首先就是要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人口数量与人员素质往往存在着反比的关系,人口数量的失控伴随着人口整体素质的降低,而过剩的人口又对人口素质的提升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要解决这一矛盾,直接的办法就是从人口数量出发,来逐步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数量的控制需要政府政策的调控和群众积极的配合,严格履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中,关键是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使得人们转变传统的观念,建立同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观念。此外,农村人口城市化、妇女地位、人口老龄化、婴儿性别比等人口问题都同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3、科技要素分析

科学技术既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其最终实现的重要支撑。通过科学技术可以为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决策提供手段和依据,可以说,科学技术渗透于可持续发展的各个领域。正式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所面临的粮食短缺、人口膨胀、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破坏等问题才最终有可能被解决。这也决定了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需要政府加大对于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力度。

此外,环境资源的经济性运作、持续提高的生活质量和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上的能力均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其要素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自身调控的效率。

二、市场体制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

市场体制下,利益最大化成了生产行为的追求的最终目的,而利益的驱动之下就会导致两方面效率的趋向,第一是劳动者经济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实现劳动效率的最大化;第二则是为实现物质收益的最大化而对资源性生产要素的过度利用。这两个趋向实质上有着密切的联系,究其原因,是积极性的发挥最终需要在资源的利用上得到落实,从而最终确保经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资源利用机制的欠缺。市场运行缺少规范性、执法不严或法律制度不健全以及生产行为对于资源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等都会对我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深刻和广泛的影响。总体上来看,其影响从政府方面和生产主体方面来进行不同程度的体现。

1、来自于政府方面的影响分析

按照常理来讲,区域政府是我国政策是执行者,区域政策的制定者和国家利益的维护者,在市场中应不会做出不利于社会的行为。但是实际上,现有技术水平和制度的缺陷,加之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政府在智能的行驶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出现短期行为,从而对区域环境、资源产生不利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个人权利目的和经济利益目的导致的。一些区域政府的领导为了短期政绩的追求而忽略区域本身的长远发展。政府的主要干部存在任职期限,而任期内的政绩则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晋升,此时政绩就显的极为重要,但是领导对于政绩的片面认识,认为其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从而出现了对产量的浮夸、虚报,甚至伪造现象,对于环境等长期效益行为则不加重视。区域利益的代表是区域政府,短期的区域利益和局部利益至上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此外,从政府干部的行为上进行考虑,政府干部具有人的素质,在金钱的诱惑下,少数素质低下的干部就会出现对物质的不合法、不正当追求。区域政府干部受利益的趋势,管理效力下降,这就导致区域内环境、资源危害行为屡见不鲜,进而影响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来自于生产主体方面的影响分析

市场体制下,生产者的行为均是受利益驱使的,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其目的都是为了利益,生产更好、更多的产品,来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无可厚非,但是利益的追求之下往往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背离。首先,这种体制下对于利益的追求十分的现实,过分关注于眼前的利益,而对长远的利益则不加顾及,而这样直接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同可持续发展相冲突;其次,市场体制下追求的是最大化、无限制的利益,为此,生产主体对于资源不加吝惜,以致造成资源的枯竭,甚至是环境的破坏、污染和物种的消失。这些都从根源上影响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市场体制自身生产调节盲目性的弊端亦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市场体制下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特殊性分析

当前,市场体制下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的模式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区域政府虽对地方经济进行自主管理,但是仍受制于中央政府,在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上无法跟上发展的脚步。在行政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缺位,对于区域经济的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都未能起到有效的支撑管理作用;第二,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不健全,监督机制的效率也比较低;第三,地方政府官员的思想素质不理想,在管理水平上存在缺陷,环境保护意识欠缺,责任感不强,存在追求私人利益的现象;第四,生产者和劳动者思想观念落后,素质不高,环保意识淡薄也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市场体制下,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条件分析

1、科技发展推动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然需要对一系列问题加以解决,比如粮食问题、人口控制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资源利用问题、社会生活效率问题及引导消费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从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引进综合资源利用技术、无公害环境技术、生态工业技术、技能技术、情节生产技术等。此外,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大量信息的随时获取,包括大量的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其中重要的地理信息,有其是同空间相关的一类信息,从而方便在规划与决策时及时做出调整和反馈。为了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来满足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和规划的需要,必须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的建立。

2、法律体系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在区域经济的运行过程当中,各类市场竞争、市场机制同经济主体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要在本区域中进行公平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建立,必须通过相应法律制度的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往往会涉及到企业或一些部门的利益,从而一系列的阻力不可避免,这是就需要法律的权威性来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涉及经济法、基本法、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等,是战略实施法制化、定型化的途径,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法可依。

3、经济策略完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可以说正因为有经济的发展才有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源头。从宏观角度来看,经济策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的规划作用。区域经济战略同区域经济、资源的现状相结合,从而实现对区域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群众的参与和相关的计划手段也是有效的战略实施途径。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开展。

五、总论

总而言之,导致我国市场经济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相对来说难度较大,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我们要防范由于市场本身不足而产生的影响,其次也要从我国的某些特殊情况出发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最后,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一切经济制度都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所以我国现阶段搞市场经济,就必须要引导人们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市场体制下,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要选择合理的途径,从而才能进一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尹亮.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与途径[J].商业研究.2008(3).

[2]刘国炳.论市场体制与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J].经济地理.2004(3).

[3]王月霞.市场体制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J].理论研究.2007(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