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古代德育的特点8篇

时间:2023-06-19 09:24:51

古代德育的特点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1

关键词:蒙学;德育;借鉴

一、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特点

1.重视伦理道德教育。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努力使学生懂得并自觉实践传统的伦理道德。比如《三字经》内容就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多方面我国古代所提倡的思想品德。

首先,传统蒙学,十分强调对儿童的礼仪教育。《三字经》中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对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饮食起居,都有具体的礼仪规范和要求。可见,古代蒙学教育家都重视倡导对儿童的礼仪教育。

其次,重视“孝”。我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宗亲、宗族、宗法体制以传统伦理道德为纽带,人伦纲常成为道德的核心,“孝亲”观念也成为人伦纲常的中心内容。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可见,孝亲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直所倡导的行为美德。“百行孝为先”,《三字经》有“首孝弟,次见闻”。正确处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首先当牢记“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再者,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传统蒙学教育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远大的道德理想,实现寓德育与智育,养成儿童的道德人格。因此,传统社会一直主张培养儿童的理想和志气。“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2.教材编纂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儿童爱听故事,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东西,喜欢大声朗读。古代蒙学教材适应这一共同的心理特点,在教材中编入许多简短的故事和浅显的诗歌,有的还附有插图,以引起学生兴趣。把讲故事和讲历史结合起来,儿童喜欢听,愿意学。如《日记故事》中的“击瓮出儿”、“磨杵成针”等都通俗易懂,易于理解,有启迪教育意义。

古代蒙学教材注意选择一些浅易诗歌让学生诵读。儿童从小读些富有情趣性的诗歌,不仅可以促进智力和语言的发展,而且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启发鼓舞其向上的志趣。明代学者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他认为孩子的性情喜欢游戏,害怕拘束,好像草木刚萌芽一样,如果让它舒展通畅就能茁壮成长,反之就会枯萎下去。所以在进行儿童教育时,要使他们“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3.强调“熟读成诵”。学生读书,先由蒙师讲认生书。讲书的形式有个别“口授”和“粗粗讲解”。“口授”是教师先教学生认字,带学生缓缓朗读,然后让学生自读。“粗粗讲解”时用通俗话,要指实事说明,使儿童易懂。还要启发儿童思考,培养儿童智力的发展。

学生读书必须熟背,以背书驱使学生勤奋用功,“以期所习永永不忘”。所以,蒙师对学生背书要求甚严,在背书时,教师也要“听差”,以纠正学生的读音、分句等。背书时,还有“提背”,提到哪里背到哪里,以检查学生熟记的程度。又有“初背”(背生书)和带背(背熟书)和按时“抽背”,最后读完一册还要“通背”。故学生必须时时读书,时时背书。

在蒙学中,认书、读书、背书和温书四步曲,周而复始,日日如此,月月如斯。这对训练儿童的记忆力是有帮助的。同时也充分利用少年儿童记忆力强的特点。儿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背熟了许多文词,这对以后的写作也大有帮助。不过儿童所诵读的书,并不都懂,教师也不要求儿童全懂,只好等儿童长大了才明白,现在只记住,到“后来受用”。

二、蒙学教育特点给我们的启示

主张儿童教育从小抓起,为我国历代蒙学教育家所共识,给当代儿童道德教育实施与开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本文试作出如下思考:

1.重视小学阶段教育的德育功能。在社会发展快速现代化的今天,高度的物质享受和较多的感官刺激给儿童发展带来了较问题,受社会“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等现象的误导和影响,不少儿童从小就形成了“攀比心理”,追求的是吃喝穿戴,家长也以儿童的“外在形式”作为自身能力和地位的显示方式,过于关注儿童物质层面的满足而忘却了对儿童生命形而上的追求和探索,忽视了儿童的理想教育,忘却了对儿童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养成,已经成为当前儿童道德教育的一大困惑。我国古代教育十分重视伦理道德知识的传播,在蒙学教材中体现为重视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宣传儒家思想。但是这类教材除了对封建统治阶级伦理道德的说教外,还有一些诚实、忠信的道德教育,这些优良的传统道德,到今天,仍然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2.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蒙学教材能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年龄结构、知识程度,将识字教育、基本知识教育及伦理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较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我们当今的小学教育也应该从中受到启示,不是一味地填鸭式灌输知识,为了得到好的成绩而对学生的特点有意忽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因此,在教材编纂与教学实际中我们可以向蒙学教育学习,多多编入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适合其身心发展的故事,在故事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和知识技能,学生又怎么会厌学呢?

3.重视诵读能力的培养。上文已经分析道传统的蒙学教育非常重视从小培养儿童的诵读能力,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当今小学生背诵的篇目已经大大缩水,因此,就很有必要借鉴一下蒙学中的诵读教学,重视当今儿童诵读能力的培养。

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国学经典诵读对小学生道德修养也有很大的的影响。中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适合小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有很多,因此在实验中将重点研究经典诵读对学生道德修养产生影响有效策略。

可以说,我国古代的蒙学教育是教育中的一块瑰宝,其中纵然有缺憾,但其固有的价值仍待我们思考、开发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静.从古代蒙学教材的演变看当代启蒙教育.现代语文,2007

[2] 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3] 刘天风.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意蕴.曲阜师范大学,2008

[4] 王荣生.语文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2

[关键词]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演变过程;教育方法;基本特征

在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花园中,无数智慧的奇葩竞相开放,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遗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不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还在东亚文化圈里成为中流砥柱。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也是其中一朵艳丽的鲜花。何谓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一定的阶级、 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国古代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也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 ,以其学说宗旨来教化人听命于“天子”或“天意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早已先于这个学科而诞生了。

我国古代虽然还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 ,但有不少思想家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其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内容的论述最为丰富,其影响也是最为深远的。虽然其中大多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蕴藏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谓硕果累累,内容丰富。

1.奴隶社会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夏商周时代,就已有了伦理与军事方面的教育。整个夏朝,道德教育也主要局限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生产的行为规范教育。殷商时期 ,虽然仍迷信自然 ,但开始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周朝时期强调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明人伦”,把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等五伦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元素 ,确立上下尊卑的等级差别 ,教导人们安于本分 ,切勿犯上作乱 ,以维护社会秩序并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当时国学的德、行、艺、仪四教 ,就是以明人伦为主要目的的。可见 ,这时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道德教育思想。

2.封建社会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及没落。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占据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思想。就儒家而言 ,孔子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是最为丰富的 ,其影响也是最大的。根据孔子的论述 ,“仁”和“礼”的教育 ,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孔子之后的历代儒家 ,虽然结合其各自所处的时代、社会的特殊要求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不同的强调、补充和发展 ,但大多未离开孔子规定的基本思想。例如 ,汉儒董仲舒注重 “三纲五常” 的伦理教育。实际上 “三纲五常” 是孔子所谓 “忠恕”、“孝悌” 等规范的精致化;后来 ,宋明理学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纲常礼教思想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天赋王权”,“君权神授”等理论 ,系统论证了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和绝对性。

自明代中叶以后 ,中国封建社会进入衰落时期 ,这一时期 ,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日益激烈,地主阶级的思想家面对这种局面 ,再也拿不出像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来了 ,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它的没落。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沿革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里我不可能把所有的方法都列举出来,只选取一些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的主要方法列举如下:

1.灌输式教育。统治者为了传播儒家思想使儒家的经典《诗》、《书》、《春秋》、《论语》《孟子》等得以普及。历代统治者采取了编写和普及蒙书的手段来灌输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如《三字经》、《女儿经》、《千字文》、《神童诗》、《增广贤文》等等。这些读物均为当时学童的启蒙教材,不管其是否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只要求其奉读铭记,无条件接受。当然,统治者编写的这些读物容易背诵,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传播儒家道德思想,使其在民间大量推广流传,从而达到普及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目的。

2.化民成俗。统治者实现化民成俗 一方面是教育灌输的结果,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养成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秦汉时期地方设“三老”专职教化,他们的任务是发现本地区的为民法式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就会奏报朝廷,以门庭悬挂荣誉匾额大事宣扬以示表彰,树立典范加官晋爵,树立牌坊,修建祠堂,建立家谱家规等。通过这些方式营造出统治者所需要的社会氛围。随着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积累,形成了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的社会民俗。

3.言传身教。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他们认为“言教为后,身教为先”。孔子认为,一个人能正己然后才能正人。教育者应该是伦常的完美体现者,是学生的道德楷模,要以自己负责的精神,谦恭态度和博学多知来教育学生,感化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为学生树立好典范,以此实现道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特点

在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特点的研究中,其角度是多元的,涉及原则、内容、途径、方法等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和德育至上;在教育内容上注重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教育途径上重视教书育人和训教合一;在教育方法上注重传承性和内在性的统一。强调道德教育及其方法的运用 ,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把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强调对人仁爱,对父母孝道;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培养人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知行结合。

表面上看,中国传统道德注重人的价值和现实利益,实际上道德已沦为统治的工具,道德被做作知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道德中的人饱受封建道德的压抑与束缚。但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都十分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从德育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史上,这个思想却是应该加以研究的。

四、结语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在其几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有其参考借鉴的价值。 立足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大胆借鉴利用其精华部分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继承历史优良传统,开拓创新,不断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人民出

版社,1985年.

[2]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3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纵观我国五千年封建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硕果累累,方法也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进行理论教育灌输。统治者为给大众灌输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大力普及《诗》《书》《春秋》《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并自己也会编写一些喜闻乐见的读物,使其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教化百姓,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统治者实现“化民成俗”一方面是教育灌输的结果,同时也是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养成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秦汉时期,地方设“三老”专职教化。

(三)树立理想榜样,身教示范。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育者应该是完美的体现者,要以对自己负责的精神、谦恭态度和博学多识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树立好典范。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伦理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就已经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此相适应,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伦理道德,各种政治制度、礼仪规范、社会习俗无不渗透着强烈的伦理道德要求。

(一)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强制性。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和政治上的专制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其方法必然带有强制性。自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就只能以儒家为正统,不允许其他的内容与方法与之相抗衡。

(二)强调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孔孟等儒家先贤都高度赞扬那些虽不善言辞、却能遵循道德规范身体力行、亲身实践的君子,而耻于那些言过其实、知行不一的小人。孔子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三)重视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儒家思想主张。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对象的性格、能力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儒家思想还认为,思想道德教育要“循序渐进”,这符合教育的认识规律,有利于教育对象的接受。

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远影响

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历史久远、源远流长,其中许多内容反映了人类某些共同的生活规则,体现了人类的基本智慧和情感,对于加强和改进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引导当代人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历来把树立远大志向当作塑造完美人格的前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以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理想、道德情操、道德品质,激励人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为目的的思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我们要高度重视自我教育,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在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中,自我教育法居于核心地位,针对如何实施自我教育,也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它对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于:达到了自我教育方法为中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调动教育对象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教育对象自己反省的勇气、自律的精神和能力。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4

关键词:古希腊;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古希腊和古华夏分别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两个源头,因此古希腊体育与中国古代体育有着迥然不同的形态和价值体系。从体育发展的历史来看,体育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

二、分析比较

1.古希腊体育的竞争性与中国古代体育的等级性

地理环境是不同民族体育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古希腊与中国古代各具特色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两个民族不同的文明和民族性格,并且深深地影响着体育文化的发展。

希腊是一个面积非常狭小的岛国,海运交通便利,商业较为发达。商业贸易的发达使国民的生产关系向契约形式转化,致使森严的等级制度失去了繁衍的依托,从而为民主、宽松的政治制度奠定了诞生的基础。古希腊体育中的赛跑,其特征就是参赛者不论地位高下、年龄长幼,一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同等的条件下跑完相等的距离,最后以成绩显示谁之优劣。

与古希腊所不同,古代中国的四周是高山、沙漠和当时条件下无法跨越的大海,形成一个封闭的状态,而内部的回旋余地又相当的广阔,是发展农业文明的理想条件。农业文明为宗法等级制度的滋生提供了温床。等级制的延续和加强致使任何不遵循等级差别的文化因素不得产生,否则就是对等级制的冲击,也是对专制统治的不稳定因素。

2.古希腊体育的健美性与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养生性

在同海上风浪搏斗的过程中,勇敢的希腊海员们充分感到自身力量的重要性。于是肌肉发达、身体健美的形象便成为古希腊人崇拜的偶像。与古希腊体育繁荣相对应的是古希腊高度发达的哲学与科学。古希腊的哲学家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动物和人体的结构,这就使得古希腊体育有着特殊的发展轨迹和审美价值。在古希腊的体育雕塑中,雕塑家们对运动员形体美的把握,已经能够科学地运用数学上的“黄金分割”和解剖学原理,体现了古希腊科学的发展水平。

与古希腊所不同,中国古代体育的形成与定型借助的不是自然科学而是当时的哲学。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人必须与大自然保持协同才能维系生命,维持健康。因此,在中国古代体育中,养生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养生体育建立在宏观观察和直觉经验的基础理论之上,与建立在以分解、分析方法为主体的实验科学基础之上的古希腊体育大相径庭。

3.古希腊体育的身体教育与中国古代体育的道德教育

古希腊人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的民族。古希腊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宗教社会。古希腊宗教特有的神人同形同性特征与城邦公民职责相结合,陶冶了古希腊人独有的人格意识。他们把“自我”视为一种客观化的认识对象,从多方面去论证“人”,他们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体育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古希腊体育中尊重人的个性,追求多样化与矛盾性的文化特征,可以激发民族的扩张力、创造热情和冒险精神,有利于体育教育中对人的个性培养和发挥,然而却缺乏中国式的谦恭待人、稳健温和,易导致物欲主义、享乐主义和个性的过分扩张。

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给中国古代体育打上了深深的“道德教育”烙印。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其主旨精神始终是解决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与古希腊文化的出发点是根本对立的。古希腊文化强调从个人出发,个人与集体呈现出一种松散的状态。而在中国古代,由于传统伦理价值观的作用,单一的个人显得毫无意义,仅表现为一种抽象的存在。求善与道德的一个特征就是自己的行为不能给他人带来否定作用。而古希腊则不同,它是通过竞赛,以其双方形成的胜负结果来肯定胜利者,否定失败者。

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不同的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孕育了不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品格,从而形成了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个性。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性,促进了以身心和一、动静结合为特征的东方传统体育形式的发展,然而却削弱了体育的竞技性;

古希腊民族崇尚人的个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公平竞争,对现代竞技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易导致个性主义的膨胀。

参考文献:

[1]颜绍泸.世界体育史研究中的误区:东方体育.体育文史,1990(3).

[2]谢凌宇.略谈中西方传统体育的个性特征.体育与科学,1990(5).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5

关键词:德育形态;现实价值;演进

在分析德育形态时,可将历史、现实两个角度作为切入点。德育历史形态包括现代学校德育、古代学校德育、习俗性德育[1]。德育现实形态包括隐性课程、间接德育、直接德育。通过进一步分析德育形态,有利于更好把握德育概念,明确德育发展方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1德育历史形态演进

德育历史形态可分为习俗性德育、古代学校德育、现代学校德育三种形态。

1.1习俗性德育:

存在于学校教育之前的德育形态,具备两个特征,第一,德育教育有利于对社会各个成员的关系进行协调,对社会具有维护作用,教育的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人人都要参与;第二,原始社会人们的教育、生活、劳动均为一体,通过给予道德教育,可使年轻人对年长者更加尊重,进一步理解部落、氏族的责任,掌握宗教礼仪。习俗性德育具备生活化的特征,其优势在于有趣、有效,缺点在于系统性、自觉性差[2]。

1.2古代学校德育:

古代学校德育主要指封建社会时期的学校德育,德育主要以师徒授受的形式进行,教育内容为圣贤经典思想或宗教思想,因教育缺乏系统性,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导致德育教育中存在猜想成分。古代学校德育的专制色彩非常明显,教育特征表现为强调记诵、注重理解。

1.3现代学校德育:

现代学校德育具备科学化、民主化、世俗化的主要特征,世俗化表现为学校德育、宗教教育两者分离,在古代教育中,宗教势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德育,道德教育在方法、内容、目标上均体现了宗教特点。除此之外,现代学校德育还具有民主化的特征,德育民主化与政治民主化存在很大关联,不仅包括教育过程中的民主化,还包括德育目标、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内容的民主化[3]。随着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发展,德育已经演变成科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效率明显提升。但在德育过程中,也存在学生的个性被忽视,过度理性化的现象。

2分析德育历史形态的作用

2.1为深入分析德育形态提供条件:

与学校德育相比较,生活德育、民间德育的范围更加广泛,且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通过对德育历史形态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人们增强对德育形态的了解,追溯德育发展的现实与理论源头,全面解释德育的内涵,为进一步分析德育形态提供理论依据。如习俗性德育既有有趣、有效等特征,也有美感、生活化特征,通过深入研究德育形态,获取更多教学灵感,提升德育实际效能[4]。

2.2为比较现代德育与古代德育形态提供帮助:

古代德育形态的经验性、等级性、神秘性特征表现非常明显,而现代德育处于科学化、民主化、世俗化的发展过程中。现代社会主要呈现为社会主义形态和资本主义形态;不同形态社会中的德育形态虽有差异,但都朝着科学化、民主化、世俗化的方向发展[5]。我国在德育上深受儒家伦理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德育已经从以往的神秘性、等级性、经验性走向世俗化、民主化、科学化。

3德育现实形态

3.1间接德育:

间接德育指的是教育人员并无明显、直接的德育意图,受教育者从间接途径接受德育。常见间接德育有校园生活、校园活动、非德育教学课程等,实际上,很多科目中都含有德育因素。就间接德育意图标准而言,隐性课程的德育也属于一种间接德育的形式。

3.2直接德育:

直接德育是指教育者具备德育意图,受教育者也了解自己接受德育形态的一种以直接方式呈现的德育教育,包括师生间德育性对话、主题德育活动、直接德育课程、校园文化、各科科学等内容。我国尤为重视直接德育,这种德育形式有利于更清楚的向受教者解释行为规范、道德价值,使受教者直接受益。直接德育是学生最主要的教育形式。

3.3隐性课程德育:

隐性课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德育形式一般以潜移默化、非计划、隐含性、非学术等形式展现出来,隐性课程有三个因素;第一为群体,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群体,班级中有各项规定、规则约束学生的行为;第二为表扬,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第三为权利,可将班级视为一个小社会,班级中权利的差距、权利的结构都是该小社会中的一部分,学生要想更好的适应社会,就必须先适应班级这个小社会[6]。虽然隐性课程的德育范围比较广泛,但因其隐蔽性而被人们忽略。

4分析德育现实形态的价值

4.1增强教师的使命感:

通过对德育现实形态进行分析,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具备高度责任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还需对德育形态进行全面把控,增强德育使命感与德育认同感。

4.2拓展教师的教育思路:

全面深入地对德育现实形态进行分析,使教师全面了解德育内涵与德育概念,拓宽教学思路。教师明确了德育的重要性,会为学生安排更多德育活动、德育课程,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育形式与教学方法。

4.3提高德育成效:

通过对德育现实形态进行有效分析,有利于教师对德育教育加深了解。直接德育、间接德育、隐性课程德育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例如直接德育可以向学生明确解释德育的概念,便于学生及时吸收所学内容,不过直接德育需花费一定时间,如果说教过度,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合理选择德育形式,预防和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德育工作收到成效。德育是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一种教育形式。探讨德育的形态演进与现实价值,有利于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进一步了解,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切实做好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

[2]张洪春.生态德育:一种生态伦理学的实践形态[J].社会科学家,2012,(10):28-31.

[3]顾洁.知性德育物本主义范式的批判———浅谈当代德育模式的合理形态[J].经营管理者,2012,(24):6-7.

[4]刘巍.德育形态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4.

[5]王启明.人本德育实践路向及其形态———基于通识教育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3,(12):90-92.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6

论文关键词:成语;中国文化

汉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成语又是汉语中的精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成语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财富,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辉煌,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传统中华美德等众多方面。

一、成语中展示出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1.成语与农业生产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黄河、长江哺育了我们肥沃的家园,农业生产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农业成为国家赋税的基本承担者。有许多成语对古代先民农业生产生活进行了描写。“田连阡陌”,谓田地广袤,接连不断。“精耕细作”谓精心细致的耕作。“寒耕热耘”寒冷时耕种,炎热时除草。形容农事艰辛。《管子·臣乘马》:“彼善为国者,使农夫寒耕热耘,力归于上。”这些成语都体现了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历代封建帝王都提倡“重农抑末”,把农业看作是国固邦宁的根底,成就霸业的基础。

农业生产者也逐渐养成一种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起居有定,耕作有时。例如,“躬耕乐道”是指亲自耕种,乐守圣贤之道。《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胡]昭乃转居陆浑山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警世恒言》卷一七:“隐于田里,躬耕乐道,教育二子。”

还有一些成语字面上描写农业生活,现在经常使用它们的比喻义。例如,“蹊田夺牛”(牵牛的让牛踩了田地,因此,被人把牛夺走。比喻惩罚过重),“解甲归田”(军人退伍回乡务农,现泛指离职回家),“拔苗助长”等等。

2.成语与建筑

中国的古代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宫殿,陵墓,寺庙和园林四大类型中,成语表现了它们的某些艺术特点。例如,“堂皇富丽”(宏伟美丽,气势盛大),多形容建筑物,特别是宫殿的宏伟华丽。又如,“雕梁画栋”亦作“画梁雕栋”,谓彩画装饰的梁栋。形容建筑物的美丽华贵。元·郑廷玉《看钱奴》三折:“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元·王子一《误入桃源》二折:“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帏绣栊,郁巍巍画梁雕栋。”《西游记》第十七回:“入门里,往前又进,到于三层门里,都是些画栋雕梁,明窗彩户。”《醒世恒言》卷二九:“中间显出一座八角亭子,朱甍碧瓦,画栋雕梁。”

中国古代的建筑强调群体的宏伟,如果是“独门独院”,则显出一家独住,而与四邻不相通,和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相违背。另外,建筑物形成群体结构时,屋与屋之间有很多“空”,亭池草木点缀其中,显出主次之分,虚实相间的效果,特别是楼台亭阁,总是以其“空”面向外界,达到和自然的交流,身在“琼台玉宇”(指华丽精美的建筑物。常用以形容仙家楼台或月中宫殿),使人如置仙境。

建筑结构中的一些各称也经常用在成语中比喻人或事情。例如,“栋梁之才”(比喻能担负重任的人才。)“栋折榱崩”(栋,房屋的正梁,榱:椽子。正梁断裂,椽子倒塌。比喻倾覆。)“抚梁易柱”,传说中商纣王能手托屋梁,抽换房柱。形容力大无穷。)还有“添砖加瓦”,“偷梁换柱”,“铜墙铁壁”等等。

3.成语与服饰

从与服饰有关的成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衣着主要的是体现个人的身份或地位,这里主要介绍几个。例如,“高冠博带”,亦作“峨冠博带”。指带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或指穿着礼服。《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元·关汉卿《谢天香》一折:“恰才耆卿说道好觑谢氏,必定是峨冠博带一个名师大夫,你与老夫说咱。”《三国演义》三七回:“忽人报:‘门外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形容帝王官僚阶层的有“黄袍加身”(以天子黄袍加载身上,即用为天子之意。)“凤冠霞帔”,“衣紫腰金”(衣紫,穿紫袍,紫袍为古代官服。腰金,腰间佩戴金印。指做大官。元·关汉卿《蝴蝶梦》二折:“陈母教子,衣紫腰金”。明·无名氏《精忠记·说偈》:“感吾皇,博得个衣紫腰金,朝野为卿相,方显男儿自强。”)

二、成语折射出的中国古代精神文化

中国古代的精神文明包含了教育制度,宗教文化,政治制度,古代哲学,传统伦理道德等等方面,本文主要分析成语体现出来的古代教育思想和中华传统美德。

1.成语与古代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数著名的教育家,流传下来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成为优秀的教育遗产,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

中国古代教育家意识到教育对于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重要作用,十分重视个人自身道德修养的教育。古代的教育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在教授知识技能之外,尤其重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的提升,比如从以下这几个成语中,我们可以感受中华民族对气节、操守、和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立身行道”(谓修养自身,奉行道义。南朝梁·萧统《与晋安王纲令》:“明公儒学稽古,醇厚笃诚,立身行道,始终如一。”)“克己奉公”(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改过迁善”(认识并改正过错,诚心向善。)……这些成语在漫长的中国历代教育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代教育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出现了一系列独特的、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这些优秀的教育理论,好多都浓缩为成语,脍炙人口:

公认的最优秀的传统教育方法之一就是“因材施教”(依照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程遗书》卷一九:“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将中国诸经列传训诫女子之书,别类分门,因材施教。”)不仅“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循循善诱”的教学思想得到广泛认可,教育家孔子还总结出了一些教学规律,比如“温故知新”就指出学习本身就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反复实践才能对所学知识牢固掌握,“循序渐渐”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而不能“一曝十寒”。这些先进的教育方法,蕴藏着深刻的教育辩证法,成为教育宝库中的珍品。.

2.成语与中华传统美德

中国文化价值系统以“善”为核心,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人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道德,有自我的约束和完善。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至今为人们继承和发扬,在成语中我们能充分体会这一点。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仁”,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核心,仁的核心就是爱人,“仁者爱人”,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家族内部把这种爱延伸到社会,就成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对国家也要有担当,甚至危机时刻可以“为民请命”,“杀身成仁”。

现代社会人们交往的诚信原则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待人做事都要“诚心诚意”,“言而有信”,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国人从古至今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的美德。如果是“背信弃义”必然会到严厉的道德谴责。

勤劳节俭,清正廉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三国的诸葛亮提出要“俭以养德”,“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人需自我约束,不贪求太多,才能表现出“刚正不阿”,才能正己,正心。此外,“厚德载物”“荣辱不惊“天下为公”“不屈不挠”等成语也能让我们领略崇高的民族精神和传统中华美德的精髓。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7

德性之维中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一个从早期社会发展至现代仍然风靡的世界性体育赛事,在形成之初就在古希腊时代、社会和文明体系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奥林匹克运动会对于古希腊的意义,已经不止与一项单纯的体育赛事,而是以此为核心起点,并向文艺、公益活动领域拓展。比如古希腊著名的诗人品达就曾经为胜利的运动员谱写赞歌。这种以体育赛事为核心、整合吸纳同时代的文学艺术成员加盟的形式,构成了古希腊城邦生活中重要的文明形式。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来看,首先,奥利匹克运动会曾经是古希腊人曾经用来纪年的标志和节点。古希腊犬儒学派代表学者第欧根尼•拉尔修的在他的《名哲言行录》中用这种纪年法来记述各个时期的哲学家的生平事迹了,也暗含着体育精神与哲学家的道德示范其内在是统一的。其次,由于奥林匹克运动会逐步成为通行于古希腊各个城邦之间互通有无的跨区域、跨国界的体育赛事,各个城邦通过对它顺利举行的支持而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众所周知,古希腊城邦制是一种较为分散的政治联盟体制,在利益分配上必然会构成各个城邦之间发生战争的理由和原因,而只有奥林匹克运动会才能够让各个城邦达成停战的共识约定,从而确保运动员和观众能够安全参赛和安全观赛,这一点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会所弘扬的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的至高无上,远远超越了对利益、权力的争夺。古希腊人即便在大战前夕也仍然表现出这种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追求和推崇。如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面对着强敌压境,危在旦夕,居然能够确保奥林匹克运动会照常进行,足以见证古希腊人对体育的热爱和重视。最后,众所周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获胜者最终得到的奖品是橄榄冠。由橄榄枝编织而成的桂冠,却是一种象征性、荣誉性的表彰,在全体希腊人民中获得了无可置疑和不可亵渎的赞扬和推崇。这里需要阐明一个概念,德性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强调的是一种个体对社会秩序的遵从,是社会构建出来的对个体行为的一种规范,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德性是一种义务。而在古希腊文化语境下,德性则强调的是一种好的功能,是人或物自身的属性和功能能够为外界所用且达到效能,可以说是一种权利,是社会对个体功能的一种认可。因此古希腊语境下的德性之维,彰显体育精神的有用性,能够训练健壮、灵活、勇敢和坚强的英雄运动员,便是最大的德性。作为古希腊体育文明的标志,奥林匹克运动会又反向激励了古希腊体育精神乃至整个古希腊文明,将古希腊对身体美、健康协调、运动能力、竞技精神、合作精神和超越信仰等理念灌注奥林匹克运动会之中,并赋予其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在体育道德的崇高精神之外,还孕育着更加市民化、大众化和世俗化的体育道德示范。这种在体育精神中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和幸福感,恰恰暗合了古希腊文明尺度下的德性。在古希腊人朴素的思想里,“幸福”并非完全的主观感受,而是有着客观的标准的,这就体现出了古希腊文明中明确的科学倾向。标准中非常明确的包括身体健康、形体俊美这些内容并占据着重要位置。寻求灵肉平衡,历来是古希腊文明的标志,而这一点即便在各个流派的哲学家思想体系中,也并不为过,都一致认为强健的体魄和完美的形体是通往崇高道德的必经之路。从而可以看出,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集中反映下,古希腊体育精神并不显得空泛抽象,而是鲜活而极具实践性的。

德性之维视野中的古希腊体育道德哲学

神性——人性体育道德的信仰基础西方社会体系中的道德伦理有一种强烈的宗教神学情结,强调的人内在的自律,而这种自律的动力来自内心深处对神的崇拜及对神性的眷恋。可以说,由于道德伦理从属于文化,而宗教神学作为文化之源,其精神运行模式自然会影响到伦理道德的构成方式和实施原则。神性在人的道德自律中所占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具有信仰高度的,从而使得古希腊体育的道德构成系统始终强化了神性的在场。在古希腊人民的城邦生活中,呈现出的是处处有神灵、时时讲神话故事的景象。人类精神中对神灵存在的相信和信仰,将古希腊城邦生活精妙的放置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精神领域之中,使得古希腊城邦人民的始终以行为处事不触犯神灵为标准示范。同时,有形的神性不在场,也同样能够以特定方式视觉化神性的存在,如通过祭祀、入定等方式,将普通人置于一个充满神性且追求神性的空间内。当然,古希腊神话语境下的神性从现代视野来看,是具有相当浓烈的人性色彩的,这一点与东方的神的那种至高无上的抽象权威形象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神性虽然形式上是一种超自然,但在信仰层面上,神性往往就是自然的一种人格化。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希腊诸神都是操纵一种自然力的原因。因此在古希腊的奥林匹克体育赛会上,往往能够看到或繁琐或简约的祭神仪式,这也是运动员、观众群体与神能够心神相通的最普遍使用的祭祀方式。在奥林匹克体育赛会的语境下,体育通过将人的生命激情全面释放从而贡献人的生命中代表着自然与完美的神,而与此同时,在这种氛围下,体育竞技又内生出了对规则的遵守要求,从而强调了生命激情必须要符合理智的约束,从而实现公平和正义,这是古希腊的追求平衡和谐的时代精神,而奥林匹克体育赛会也强调了这种激情与理智的完美结合,因为之后这种结合才能真正反映神性,才能真正实现与所代表的自然的统一。而此刻被赋予了巨大祭坛功能的体育竞技场,古希腊人从中获得了与诸神同在的殊荣。而在竞技中获得优胜的运动员则被簇拥进入神庙,被授予橄榄冠,受到整个城邦体系人民的爱戴,这只源于获胜者更加接近于被神恩许的人。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古希腊的体育道德必然要在神性所代表的自然法则的实现和信仰上呈现出一贯的内省式和自律性。这也为整个西方体育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化系统中的道德伦理线索奠定了最基本的思想价值模式基础,也决定了西方现代社会的体育道德及其大型体育赛事的体育伦理都深谙着强大的自觉性和信仰高度。

敬畏——体育道德的精神来源正是这种对神性所代表的自然法则的信仰,使得古希腊乃至西方文明都强调了敬畏在信仰中的地位,因而敬畏则成为了西方社会主流的内在价值取向。敬畏必然形成主体内在的自律和对规则的遵守,从而确保了公正。可以说,古希腊体育道德的公正诉求,恰恰是基于神话传统,对神的敬畏所形成的自律,而非他律,因此也可以说,古希腊体育道德是一种需要,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体育运动是一场群体社会活动,而在这个群体社会活动中维系其正常进行就必须要公正,就像正义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基础一样,而公平正义必须要以规则为前提和保证。而在古希腊城邦时代,人们设置最基本的规则一般都是以神的意志和要求,这就基于敬畏的信仰而衍生出了对规则的遵从。在体育活动中,就像人挑选纯洁无暇的牲畜进行祭祀,古希腊人也力图在竞技赛中角逐出人群中真正卓越的人来取悦神灵。他们为比赛设定规则以确保比赛的公正性,而恰恰是基于敬畏的信仰,使得规则本身与内容设定也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在古希腊奥林匹克体育赛会的语境下,除赫拉节和极少数的节日竞赛之外,女人和奴隶都是严禁进入竞技场的,否则就会以对神不敬罪名被处以极刑。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一个母亲为了观看儿子的比赛而女扮男装进入赛场结果被发现,要处以极刑,而她的儿子过关斩将成为了全能冠军被授予橄榄冠,他的母亲也因此获得了赦免。这也说明了对神的敬畏在规则中的精神指导地位。而在具体实施中,体育赛事裁判的选定往往是集中于祭司出身或者是城邦中德高望重的神祇人员,而且在比赛前他们要向神起誓,绝对严防严禁拒绝收受贿赂、欺诈、舞弊等等不公正行为。参赛的竞技者不能有舞弊行为,不能恶意致对手于死地,否则都会被城邦以严厉的罪名惩处。这些都反映了对神的敬畏。另如前文提到的城邦战争因奥林匹克体育赛会的举行而暂时休战。这个被称为“神圣休战”的规则对于各个城邦都是有着的普遍适用性的,而这一原则由于其强大的超越性也成为了对各个城邦公平参与竞技进行了确认和保障的重要原则。“神圣休战”原则使希腊城邦之间出现了长期的和平,也确保了奥林匹亚竞技会很大程度的公正性。不过也有例外,斯巴达、伊利斯和阿卡迪亚都曾在休战期间开战,为的是争夺运动会的举办权,为城邦争取荣誉和利益。以形而上的视野来看,体育道德是对体育赛事作为一项竞技类社会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正义的实现确认和保证。而深谙神学和宗教情结的古希腊文明则将这种对诉求的起点建立在一种对神的全知全能和超自然视野的认同和敬畏,从而将行为规范内化为一种需要和信仰,从而形成了西方文明几千年来的内在自律特征,与东方的外在他律的道德伦理设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超越——体育道德的保障对象超越是体育竞技本身固有的精神诉求,也自然是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体育道德的内在的保障对象。可以这样说,体育道德虽然是规范体育行为,但是却是为了助力体育竞赛追求超越的优化意识系统,虽然会有对部分个体行为存在着压抑的情况,但其本意并非对通过规范来限制个体从而走上平庸、同质化的轨道,而恰恰相反,体育道德是要保障超越的。因此,其追求卓越的目标也会内化为体育道德的组成部分,5是古希腊体育道德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首先,超越精神来源于对英雄的崇拜。英雄情结是诸神退位之后古希腊人民的精神支柱,代表着古希腊文明向前发展的新生代价值形象,自然也构成着古希腊体育道德的新面貌。在奥林匹克体育赛会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体育竞赛所要顶礼的对象会从诸神转向英雄,因为英雄逐渐成为了古希腊文明的主角,成为了构筑整个西方文明的鲜活形象,而英雄较之诸神则有着更加明显的人性色彩,有着人类的感情,坚强的意志,超常的勇气,以及不朽的荣誉,而从将这种人性的光芒逐步注入体育道德之中。另外,英雄所追求的正是一种卓越感,追求诸神一般的控制力和洞察力,而英雄的丰功伟绩的迷人之处就在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抗争命运,强调的是意志战胜宿命的基调,这也是体育精神与体育道德得以成长和完备的动力。可以说,奥林匹克体育赛会中的很多竞技项目都来源于英雄时代的战争经验,包括格斗、斗牛、长跑、掷铁饼等。从这个角度来讲,古希腊体育道德虽然经由从神到英雄的“大众化”转变,但是无论是神,还是英雄,都体现出了鲜明的卓越精神,即更加完美的功能和善,从而符合了德性的内在要求,从而可以说是德性之维的巅峰示范。

古代德育的特点篇8

[关键词]古代文学 大学生 精神成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01-06

[作者简介]候海荣,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科研处处长(吉林四平 136000)

培育大学生“精神成人”,这是一个永恒的真命题。能否在教学实践中将人类历史进步的普世价值谱系内化为受教者的精神动力,乃衡量古代文学教学良窳的必要条件。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日趋颓势,“无用”成为其招致攻讦的靶点。在人文精神大讨论尚未谢幕的时代,究竟应该如何审视古代文学在古今对话场域中的文化方位,如何认同跨越千载韦编黄卷留下的精神资源?

一、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精神成人”的相悖归因

古代文学课堂出勤率超低与其他技能培训班的热情高涨形成强烈反差。大学生一边以淘金的眼神汲汲于名目繁多的等级证书,一边与故纸堆里的“诗云子日”形成难以逾越的心理障壁与文化隔阂。此中揭橥出古代文学教学的一个不争事实:古老的传统学科已然边缘化甚至“鸡肋化”了。按照西方的“文化记忆”理论,当前大学生对待古代文学的态度可归纳为四种“记忆模式”:冷记忆、零度记忆、反讽记忆、热记忆。

冷记忆即批判视角下的负面记忆,蕴含某种程度的心理阻抗,表现为记忆主体对古代文学呈现一副不悦、不满、不屑的冷峻面孔与反思姿态。零度记忆即秉持一种文化折中与价值中立的立场,表现为缺乏对古代文学的稔熟与尊崇,摒除其中的价值关切与精神诉求,试图在“冷”、“热”两极之间划出一条不甚明晰的归属地带。反讽记忆是思想复杂的一种表征,表现为对古代文学的调侃、嘲弄、揶揄。譬如,2012年,关于杜甫的涂鸦图片在微博疯传,且一改历史上忧国忧民的“诗圣”形象,杜甫手握钢枪,坐骑素马、脚踏摩托,甚至还变身为火影忍者、妖娆靓女、暧昧情人……因此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不啻如此,在杜甫“日理万机”的年度,诸多商家瞄准这一契机,京东商城将杜甫的头像用于三星笔记本的宣传代言,广告语堪称点睛:这是“杜甫的选择”。继“杜甫很忙”之后,网友继续创作“李白不服气了”、“孑L子不走了”、“孟母不迁了”等系列。缘于网络低成本、零门槛的亲民性以及网民的广阔性,传播效应快速扩大,引发点击率的一路狂飙与有识之士、无聊看客的群体聒噪。尽管其“恶搞”的创意本身及背后的文化警示不容小觑,对文化名人崇高内核的亵渎,本质上它是原创者在现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对母体意义的一种颠覆性解构,折射的是精神贫血、人文缺氧的社会怪状。热记忆即深怀对古典作品的温情与敬意,体现为向传统靠拢的一种文化自觉。譬如,超星学术视频涵盖了多个领域的多门专业,云集了海内外一流大家的学术精华,这样一个天下名师皆我师的“永不下课的课堂”,满足了部分受众重温经典的心理渴求,使得曲高和寡的人文国粹借助高端平台恢复了阳春白雪的品位。还有央视以独特炼金术打造的品牌节目《百家讲坛》,主讲者将诘屈聱牙、晦涩深奥的文史内容就熟说生、就近说远。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介的成功联姻,同时催生了后续的产业链条:以电视讲稿为蓝本的书籍成为出版市场炙手可热的新宠。鉴于各家观点人言言殊,也招致了学术对垒、集团鏖战甚或恶性围剿,亦有人产生“国学热到底热多久”的隐忧,但瑕不掩瑜,由精英们领衔的文化复苏运动,带动了新时代囊括古代文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勃兴。若仅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视角观之,整体式微亦是毋庸否认。省思这一困局的成因约略有二:

(一)历史归因

按照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论”,我们跨过了漫长的“人的依赖关系”时期,目前正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期待朝着“自由个性”的辉煌终点迈进。因此,教育异化现象是无法规避的历史所然。加之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科学霸权主义统辖主宰一切,所有对象均成为科学视域里所谓的“客体”,人文情怀被科学习惯地驱逐和遮蔽也是全球现象。印度影片《三个傻瓜》评价印度理工学院是批量生产蠢驴的工厂,日本大学培养冷漠的奥姆真理教教徒,德国大学制造出嗜血成性的纳粹分子等等,大学教育出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割裂,呈现出对经济价值的青睐与对精神向度的冷漠,人片面地发展成为单纯技术性和功利性的高级动物,被西方学者称作“单面人”。

(二)现实归因

首先,学科本身的困。古代文学的历史间距最长,通常被划分为“三古七段”,90后的大学生需要拥有史学的强劲储备,方能斩断缠绕它的历史藤蔓,对其进行艰难的变焦。当他们步履蹒跚穿越历史的雾霭,在现实参照中又很难桴鼓相应,遂对古代文学萌生悖谬感、虚无感。其次,评价体系的窒碍。古代文学大多为考试课,以学生是否挂科为底线,这样学科本身内蕴的人文属性渐次淡退,教师在受教者中不易找到激发群体关注的节点,人文活性在教育的“紊流”状态下日益消泯。同时,“就业至上”带来社会取向与个体取向的冲突、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错位,大学生备战于国考、司考、会考等等,对于古代文学近乎不痛不痒的学科无心、无暇、无力也无计顾及。再次,客观现实的羁縻。转型期、多元化成为当下社会大背景的关键词,消费主义、娱乐生存、市场、拜金等不同符码充斥于斑驳陆离的社会侧面,精神文明滞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速度,带来日嚣尘上的物化倾向。急管繁弦之中,一切都在被一种摧枯拉朽之力破解。青年学生突破了原有的知识边界,在物欲的蛊惑下定力丧失,文学作品中的纯粹、理想、美好等被指为乌托邦式的存在而遭致祛魅与质疑。最后,新锐网络的冲蚀。魔幻、仙侠、修真等新生代文学创作膨胀着人性中的不确定成分,并以文化或文学的冠名成为传播的噱头。山寨版、火星文、咆哮体……以自身的平民地位对精英文学进行反拨,运用崭新的文化逻辑构建属于自己的草根狂欢。电子书籍以其巨大的裹挟力异军突起,哪怕是昙花一现的众声喧哗。对古代文学的大话、戏说、乱弹、麻辣、水煮,粉墨登场的系列快餐,赚取着青年学生的眼球,原有的文学领地被瓜分、蚕食、鲸吞。所有这些悄然改变着传统文学的公共空间,青年学子以其稚嫩的文化想象趋之若鹜追逐最酷最炫的文化时髦。

(二)以人文情怀感发人文情怀

人文精神作为文化的“形而上”部分,是精神成人教育的根本。人文精神不仅是人文学科的内在情志外显,亦是所有文化产品的思想映照。能否把人文情怀与教学实际紧密配合,取决于主讲者的教育理念、专业造诣、精神高度。只有用生命体验来奠基的教学,才是有活力的乃至有原创性的真教学。古典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作家人文情怀的艺术外化,对于大学生的信念教育、励志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等等,存有不可轻忽的潜在功用。然而,具体的课堂教学往往把知识静态地传授给学生,主讲者与内容似无发生精神上的深刻关联,导致人文意蕴被化简,学生丧失主体性应有的精神庇护。若仅从知识的角度照本宣科,对大学生“精神成人”意义甚微。教育者只有在对文本不落言筌的理解与高屋建瓴的把握中,才能在教育对象中感怀,孵化个性。任何人文精神,都只能是一定民族文化传统之下积淀的人文精神。文化元典因其思考的深邃性成为一个民族垂范久远的指针和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每一部文学作品皆是一种接引、一种敞开、一种反观。细者,洞幽烛微;大者,观水观澜。晋初的傅玄将人性譬如水性:“置之圆则圆,置之方则方,澄之则淳而清,动之则流而浊”。耗散理论亦启示我们,只有开放的系统方能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流。这就要求古代文学教育者一方面要以严慈相济的博爱使学生亲师信道,让受教者既与古圣先贤远距离感应,又与教师近距离对话;另一方面,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廓然于胸,烂熟于心,让可以意会的,都可以言传。譬如,对于一首律诗,既要分平仄以辨格律、谙作法以识匠心、知校雠以定是非,还要广学识以明诗义,富历练以察兴会。

(三)以高尚道德导航高尚道德

道德是心灵的契约。在中国古代,文人作为士大夫一种衍生身份,其“文人身份”确立的标志是“文人趣味”的生成,“雅”与“清”共同构成了主导的评价性概念。“雅”超越于“俗”,“清”远离于“浊”,其中蕴涵道德内质的审美取向,成为作家文学观念与做人理想的高标。不同历史形态的文学道德价值在接受中形成不同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转化。统而言之,社会转型期是活跃的道德构建期,道德失准、失序成为此类时期的道德症候,全新的道德尺度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脱胎,这一时期也是文学道德价值格外凸显与充分实现的时期。缘于情感教育具有隐性与非实体特征,欲盘活古代文学遗产中厚重的道德资源,古代文学教育者在实践中有两点必须清醒。

第一,重塑师道之尊。一个教育者“绝不是可以买卖的人,而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若一所学校喻作影响学生心灵的一台精致乐器,则它“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言教重说理,身教重示范。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后,得出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之成败,“我”是决定性因素。只有教师本人是“道德贵族”的楷模,通过不言成蹊的“缄默性”传递,才能带来受教者精神上的内在变异。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认为学校犹水,师生犹鱼,教学活动仿佛游泳,大鱼前导,小鱼尾随,从游既久,濡染观摩之效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育德者若缺乏自身道德光芒的照耀,就如同乞丐传授致富秘笈一样不可思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