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古代文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时间:2022-11-15 16:10:57
摘要: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融合的第一要义,即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感和学习效果,让学生愿意学、渴望学、主动学,也可以有效避免形成“贴标签”“两张皮”问题,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适得其反。
关键词: 古代文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古代文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不仅明确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还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并将课程思政全面推进高校每门课程的建设中,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1]。此后,全国高校纷纷响应,很多高校教师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众多学科也就课程思政做出了新的尝试。《纲要》提出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1],因此,文章结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内容与性质,认为课程思政的融入大体表现在调整教学目标与内容、变革教学方法及丰富考核方式3个方面,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改革进行探索,以期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所助益。

一、润物无声:关联有“温度”的思政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讲授了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主要的文学现象,旨在引导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程,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风格流派、经典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等相关知识。该课程在帮助学生建构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文学、文化素养,提升其阅读、分析、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与此同时,亦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厚植爱国情怀,养成健康人格。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2]。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的本质有诸多异曲同工之处,在终极目标的达成上也多有契合点,相较于其他学科,本课程在思政目标的达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有效地融入到课程中,“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思政必须考虑到融合的关联性与人文性。课程思政的关联性强调的是内容的衔接自然,有针对性,既不能牵强附会,也不能无限扩大思政点本身的涵义,失其宏旨。相关学者曾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若干脉络,主要有取法圣贤、修明道德、完善人格、爱国爱民、追慕真情、体味诗词、暴露反思等。这些精神脉络紧扣课程内容与思政目标,如通过对《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等文学经典的解读,揭示出封建社会必然趋向没落的历史发展规律,并以西门庆、潘金莲、贾宝玉、范进的人生悲剧揭示出拜金主义、纵欲主义、颓废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生前途的负面影响,借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有力的反面教材[3]。课程思政的人文性就是讲求人文关怀,既要有传统文化关注的广度,也要有问题探讨的深度,最重要的是要有打动人心的“温度”。让思政内容有温度,使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尤其,大学生正处于如花的年纪,他们有对爱情的向往,所以在讲解关乎爱情主题的作品时,如《诗经•关雎》对爱情的投入,《陌上桑》中罗敷不慕富贵、不畏强权的品格,《西厢记》中男女主人公为争取爱情与婚姻所作的努力,《牡丹亭》“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至情理想,《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知己之爱等,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端正、健康的爱情观。《聊斋志异》中也反映出蒲松龄积极进步的爱情观,即“情之至者,鬼神可通”,但同时也要看到他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一夫多妻的落后婚姻观,要在讲授过程中有选择、有甄别,更重要的是要联系学生的人生与处境,作积极的引导与回应。正如詹福瑞教授所言:“我们充分利用古代文学作为文学的移情作用、作为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挖掘古代文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内容,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是非判断及美丑辨别等思想道德情操的教育。在这方面,我们特别注意避免将古代文学教学变成枯燥乏味的思想道德教育课,而是深层次地分析古代文学中固有的内容,注意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水乳交融。”[4]

二、曲径通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融合的第一要义,即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感和学习效果,让学生愿意学、渴望学、主动学,也可以有效避免形成“贴标签”“两张皮”问题,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有策略、有方法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程思政事半功倍。近年来,相关学者也对此进行了有益探讨,提出了诸如讨论式教学法、比较教学法、讲授教学法、兴趣教学法、还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演讲辩论法、参与表演法、研究性教学法、分类教学法等[5-6],而具体至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考量及变革。第一,研讨式教学法,即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题的设置及教师的引导,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课程思政内容的高度渗透。所以,设置与课程思政相关联的问题是前提,亦是重点,问题的设置不能太过直露,最好能因势利导,曲径通幽。比如,李清照《声声慢》中表达了作者的多重情感意蕴,全词体现出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愁情。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到底作者处于什么样的背景,有什么样的经历,有什么样的感受,才使得她在作品中表现出如此浓重的、晦暗的、哀伤的情感?并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启发学生得出结论:此时的李清照正处于人生的后期,正承受着亡夫之痛、孀居之苦,更重要的是她处于易代之际,有丧国之痛,再结合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千古传诵诗句,使学生感受到李清照炙烈、深沉的爱国情怀。第二,体会式教学法。教师为学生铺设背景,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共情心理,使学生与古人达到一定程度的共鸣,从而实现情感教学及思政教学。比如,苏轼《定风波》的讲解,教师要将作品还原于元丰五年(1082年)这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经历了父母、妻子的相继离世,经历了新旧党争,辗转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经历了生死一线、最终被贬黄州的“乌台诗案”,这不仅是他仕途的转折,更使他思想、精神有了巨大的转变。“莫听穿林打叶声”既表现出了此时苏轼面对逆境坦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也是佛道思想对他影响的重要方面。以此启发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过程中,虽然有一些暂时的困难,但要积极面对,迎难而上。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亦涌现出了诸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等伟大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凝聚升华,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化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情境式教学法,即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有目的地创设情境,通过如角色扮演、作品朗诵、联想绘画、实地观光等多形式、立体化的教学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融入。如《窦娥冤》,教师可以采用戏曲或话剧表演的形式,表现窦娥悲剧的一生,从而指导学生感知窦娥之悲剧不是窦娥一人之悲剧,而是时代的悲剧、制度的悲剧。窦娥是一位命运多舛的女性,她惜名节、讲孝道,恪守封建伦理道德,这样的女子本应是时代的楷模,却不料牺牲在司法制度的冤狱之下。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正是通过浪漫主义的手法控诉着窦娥的悲剧与冤屈。相比之下,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教师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他们所处社会的公平正义、人们的自由平等、生活的安居乐业,充满了幸福感与安全感,这才是《窦娥冤》教学中最重要的思想及思政内容。

三、水到渠成:设置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作为传统学科的“中国古代文学”,一般是以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略有不同的是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与期末考试的题型设置等。然以课程思政为考查点,这两种方式的传统模式都不能很好地诠释、评定出学生的思政水平。课程思政是以培养人的潜在素养、塑造人的优秀品格为主要目标的,如何将学生内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以衡量,这是课程思政成果验收的重要指标,也是课程思政的难点。所以,考核方式的革新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加大平时思政考核力度

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不仅是课程思政的要求,也是彻底打破以一次考试来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模式,实现由单一性评价方式向多元化评价方式转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捕捉思政元素,创设思政相关的课上环节及课下活动,并作以考核评定。加大平时思政考核力度,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充分结合,较灵活地采用课堂讨论、读书汇报、专题论文写作等形式,建构“预习—思考”“引导—接受”“考核—加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置考核点,从而真实、公平、合理、多维度地考核学生,尤其要正确设置思政元素所占比例。课程思政固然是重要的考核内容,但是绝不能将课程思政凌驾于专业考核之上,考核的基础还是要以检测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为重要原则和主要目的。

(二)为传统考试题型注入思政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最终考核方式还应该以书面测试为主,但在具体题型的设置上可以向思政内容倾斜,尤其注意设置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论述题、分析题也要注意思政内容的融入,重视价值引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7]让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学生的人格养成。为学生将来从事各种社会文化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也有利于学生在本专业领域进一步深造。

(三)设置课程思政附加分

为了突出思政的重要性,教师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额外增加思政附加分,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表达自我,传达正能量。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专题古诗词搜集、朗诵与交流活动,从古诗词联系到现实生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照进日常实际,通过学生的不同表现,酌情增加附加分。学生通过怀古感今,领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大国风采,通过交流对我党百年来披荆斩棘、由弱到强的光辉历程有所思所想,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对人生充满责任感、使命感,对理想信念矢志不渝,从而奋发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优秀接班人。总之,自《纲要》提出之后,各高校都开启了“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的探索之路并取得了部分成果。但需要强调的是,课程思政要把握“适度”原则,这其中包括内容适度、方法适度、考核适度,相对精准的点睛之笔,相对灵活的方法推进,相对宽松的考核标准,让学生有自由思考、自愿接受、自觉遵守的空间,才能让课程思政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长,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终极目标。

作者:刘建欣 陈才训 孙南 单位:刘建欣,陈才训,孙 南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