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辩论小技巧8篇

时间:2023-06-20 17:11:37

辩论小技巧

辩论小技巧篇1

要顺利通过答辩,并在答辩时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除了在答辩前充分作好准备外,还需要了解和掌握答辩技巧和答辩艺术。

(一)携带必要的资料和用品

首先,学员参加答辩会,要携带论文的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如前所述,有的高等学校规定:在答辩会上,主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学员可以准备一定时间后再当面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携带论文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的必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即使像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那样,老师提出问题后,不给学员准备时间,要求当场作答。但在回答过程中,也是允许翻看自己的论文和有关参考资料的,答辩时虽然不能依赖这些资料,但带上这些资料,当遇到一时记不起来时,稍微翻阅一下有关资料,就可以避免出现答不上来的尴尬和慌乱。其次,还应带上笔和笔记本,以便把主答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意见、见解记录下来。通过记录,不仅可以减缓紧张心理,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吃透老师所提问的要害和实质是什么,同时还可以边记边思考,使思考的过程变得很自然。

(二)要有自信心,不要紧张

在作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大可不必紧张,要有自信心。树立信心,消除紧张慌乱心理很重要,因为过度的紧张会使本来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也答不上来。只有充满自信,沉着冷静,才会在答辩时有良好的表现。而自信心主要来自事先的充分准备。

(三)听清问题后经过思考再作回答

主答辩老师在提问题时,学员要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并将问题回答略记在本子上,仔细推敲主答辩老师所提问题的要害和本质是什么?切忌未弄清题意就匆忙作答。如果对所提问题没有断清楚,可以请提问老师再说一遍。如果对问题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请提问老师做些解释,或者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说出来,并问清是不是这个意思,等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再作回答。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答所非问。答到点子上。

(四)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层次分明

在弄清了主答辩老师所提问题的确切涵义后,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要充满自信地以流畅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不要犹犹豫豫。回答问题,一要抓住要害,简明扼要,不要东拉西扯,使人听后不得要领;二要力求客观、全面、辩证,留有余地,切忌把话说“死”;三要条分缕析,层次分明。此外还要注意吐词清晰,声音适中等等。

(五)对回答不出的问题,不可强辩

有时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答辩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满意,还会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求了解论文作者是否切实搞清和掌握了这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答辩人如果有把握讲清,就可以申明理由进行答辩;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审慎地试着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讲得不很确切也不要紧,只要是同问题有所关联,老师会引导和启发你切入正题;如果确是自己没有搞清的问题,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切不可强词夺理,进行狡辩。因为,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这个问题有可能有过专门研究,再高明的也不可能蒙骗他。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学员在答辩会上,某个问题被问住是不奇怪的,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是本学科的专家。他们提出来的某个问题答不上来是很自然的。当然,所有问题都答不上来,一问三不知就不正常了。

(六)当论文中的主要观点与主答辩老师的观点相左时,可以与之展开辩论

答辩中,有时主答辩老师会提出与你的论文中基本观点不同的观点,然后请你谈谈看法,此时就应全力为自己观点辩护,反驳与自己观点相对立的思想。主答辩老师在提问的问题中,有的是基础知识性的问题,有的是学术探讨性的问题,对于前一类问题,是要你作出正确、全面地回答,不具有商讨性。而后一类问题,是非正误并未定论,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可以互相切磋商讨。如果你所写的论文的基本观点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又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的,就不要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就随声附和,放弃自己的观点。否则,就等于是你自己否定了自己辛辛苦苦写成的论文。要知道,有的答辩老师提出的与你论文相左的观点,并不是他本人的观点,他提出来无非是想听听你对这种观点的评价和看法,或者是考考你的答辩能力或你对自己观点的坚定程度。退一步说,即使是提问老师自己的观点,你也应该抱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据理力争,与之展开辩论。不过,与答辩老师展开辩论要注意分寸,运用适当的辩术。一般说,应以维护自己的观点为主,反驳对方的论点要尽可能采用委婉的语言,请教的口气,用旁说、暗说、绕着说的办法,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观点输入对方,让他们明理而诚服或暗服。让提问老师感受到虽接受你的意见,但自己的自尊并没受到伤害。

(七)要讲文明礼貌

辩论小技巧篇2

在开始答辩前,学生都需要一番自述。为了很好的自述,在论文答辩前,同学们应该写好一份“自述稿”,自述稿内所要包含的内容有:(1)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或题目),研究、写作它有什么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2)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3)写作毕业论文(作业)的体会。(4)本文的优缺点。

还有一点要注意,这是“自述”,而不是“读”,所以要尽量的自述稿通读、了解,在大巴士要做到脱稿自述。总之,要作好口头表述的准备,不是宣读论文,也不是宣读写作提纲和朗读内容提要。

为了更好的“应对”论文答辩时答辩老师的“刁难”,为同学们整理了一些答辩时常被问到的问题,大家可以事先针对这些问题,整理一下回答思路。问题1:为什么选择这个选题,选题有什么意义?问题2:为了该篇论文你都做哪些准备?问题3:通过那些渠道获得相关资料?问题4:文章的大致框架(在自述中如果没有涉及的情况下)?即这篇文章主要包括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自写的是什么?问题5:论文中的一些不足点,都是老师会问到的。

辩论小技巧篇3

律师的辩论技巧一,先声夺势法此法系法庭辩论一方对另一方可能提出的问题避而不谈,而对己方极有利的问题,先在论辩发言中全面论证,以达到先入为主,争取主动的庭辩战术。实践中,应用此法须在庭审前做好充分准备,且在庭审调查阶段对己方有利的事实、证据逐一认定。然后根据事实和证据,针对对方不正确的观点主动出击进行反驳,以期掌握辩论主动权,奇取制高点,促使对方陷入被动。

律师的辩论技巧二,避实就虚法庭审辩论中,对方的弱点往往是对方力求回避的地方,甚至对方会采用偷换论题、偷换概念、答非所问的方式,企图达到转移己方视线,扰乱视听的目的。因此,运用此法首先应善于抓住对方之“虚”,选择其薄弱环节连连进攻,一攻到底,直到把问题辩论清楚为止。

律师的辩论技巧三,设问否定法又称舌战偷渡法,使用该法,关键是律师在设问时要把辩论的目的深藏不露,绝不能让对方察觉设问的真正意图。尤其是第一问,一定要让对方在尚未了解发问意图的情况下予以回答,只要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下个问题就由不得他不回答了。等到对方自觉难以自圆其说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种使对方处处被动、自打嘴巴的战术,不失为一种极有效的辩论手段。其结果只能是让对方在不自觉中接受律师(或设问方)的观点,出其不意而辩胜。

辩论小技巧篇4

那么,如何提高辩论技巧呢?我觉得汲取古人策论中的养分是一条事半功倍的途径。下面我就结合大家熟悉的几篇文章谈谈古人的论辩技巧。

一、控场技巧

辩论演讲应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这不仅有利于辩者充分发挥才智,而且有利于对真理的探求。这就要求论辩者具备一定的控场技巧,最主要的是心理的控制。

1.尊重他人。

只有尊重他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触龙“病足,曾不能疾走”,却也要“徐趋”而“至而自谢”,每一言每一行无不表现了对对方的尊敬。这种尊敬赢得了对方的好感,从而也为自己的说服工作打好了感情基础。

2.努力制造一种和谐的谈话气氛。

《触龙说赵太后》记载:触龙刚见太后时,“太后盛气而揖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触龙开口便谈让长安君为人质的事,很可能落入太后唾其面的尴尬境地。所以,见到太后后,他避而不谈长安君之事,而是询问太后的饮食起居,从而使太后慢慢消了气,和谐的谈话氛围形成了,自己陈述意见条件的也就成熟了。

3.要审时度势,巧抓时机。

古代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楚策一・江乙说于安陵君》章,记叙江乙劝说安陵君应向楚王表示自己的忠诚,以此“深自结于王”,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安陵君接受了他的劝告,却“三年而弗言”,后来,楚王在云梦泽打猎突然乐极生悲,安陵君这才抓住机会进言,由于时机恰当,使楚王极为感动。

二、进攻的技巧

1.巧藏问机法。

论辩之时,向论敌发问,是一种具有很大威慑力的方法。它可以迫使对方陷入进退维谷、不打自招的境地。《孟子谓齐宣王》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孟子见齐王,意在责其“不行仁政,丧失民心”。试想,客居之臣,若直接诘问万乘之主,他能接受得了?机敏的孟子却从“对失信的朋友”、“对失职的官吏”怎么处置问起,让齐王说出“与他断交”、“撤掉他”的话之后,猛然提出了“假若一个国家治理不好应怎么办”的问题,齐王就是清楚了孟子的目的,也欲辩无辞了,直窘得左右张望岔开话题了。这真是问者有心巧设伏,答者无意自结网。

2.窥短击虚法。

参加辩论双方宛如两军对垒,唇枪舌剑,充分表现出辩论者的勇气和智慧。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辩论中,辩论的双方或一方往往会出现一些失误。因此,机敏地捕捉战机,迅速还击敌人。

孔融小时是个奇才,很会说话。一天大夫陈韪讥讽他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别看小时候挺聪明,长大了不一定很有能力。孔融听了,道上一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弦外之音是,显见你陈韪就是一个无能之辈。陈韪听了这话,面红耳赤,一时语塞。因为孔融敏锐地抓住了战机,反宾为主,在言语上占了上风。

3.偷换概念法。

《战国策》记载: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

中射之士的辩辞明显把“可食”和“不死”两个多义词进行了曲解,偷换概念,使对方陷入窘境,左右为难。

三、修辞运用技巧

先秦的谋臣策士在交际中很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从而通过增强语言的气势和力量说服对方。

1.铺排渲染。

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为了让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要反复强调渲染,而排比是最基础和普遍的论辩修辞手法。请看下例: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怒也。”

在这一段文字中,唐雎借助排比句式将历史上一系列仁人侠士行刺的事例摆出来,形成排山倒海、狂风扫地之势,将秦王的威风一扫而光,秦王的精神防线被彻底击垮,于是出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的令人拍手称快的场面。

2.取譬设喻。

譬喻法,即打比方,目的是不直接刺激对方,使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意见。如:《庄辛谓楚襄王》篇,庄辛为了说明“居安思危,必致后患”的道理,以蜻蛉、黄雀等为喻,由浅而深,反复阐述了只顾眼前利益,贪图安乐以致丧生的危害,使楚襄王“颜色变作,身体战栗”,不得不改弦更张。庄辛的论辩,通过比喻既把道理讲清了,又没有直接指责君王,让君王难堪,这正是比喻委婉达意的妙处。

3.对比明理。

辩论小技巧篇5

一、小学生论辩要培养的主要能力

小学生的论辩能力,更多地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在口语交际中提高。阅读活动中的论辩是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是以情激情的心潮相逐,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概括、复述、补充能力,质疑、答辩、反驳等能力。

听别人说话要抓主旨,悟含蕴,在理解上下工夫,做到边听边思边记,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复述或补充。

质疑、答辩,是以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造就,答辩是在公开、正式的场合所进行的论辩,是用生命点燃生命,它能培养人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平时要经常开展论辩活动,培养学生的答辩能力,遇到一些需要论辩的场合,能应付自如。

反驳是论辩中所采用的方法之一,用反驳可增强语言气势,应经常训练学生从反面思考,而思考的过程也正是立论的过程。

二、培养小学生论辩性语言的策略探究

1.尊重学生,树立信心。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所限,很希望老师能把他们当成具有独立能力的个体来看待,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与信任,希望和老师关系平等。教师要放低姿势,常常以商量、“求教”的口吻和学生探讨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常说的一句话是:“这个问题老师还没想透,你能教教我吗?”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很有自信。当一个学生“教”了老师以后,如果没有到位,笔者就会接着问:“还有哪位再教教老师啊?”如果,他们说对了,笔者就很开心地说:“你教得真好,我记住了。”如果学生讲得不太理想,笔者常说:“你这么一说啊,给了很好的启发,我想到了……”然后,对学生所说加以纠偏、圆融,接着让别的学生复述、强化。如果学生说错了,笔者就会这样说:“我原来是这样想的,今天听你这么说,我很想听一听,你为什么这样说啊,我们俩‘斗斗嘴’,让大家评评,好吗?”然后进入师生论辩状态。当然,一些简单的问题论辩,笔者通常都是搬“救兵”――学生,笔者会说:“谁能帮我和那位同学辩一辩?”长此以往,全班学生都会参与到论辩中。

2.循序渐进,巧设疑点。

开展论辩教学,使单向式交流变成双向式多向式交流,这样的教学情境势必加倍和谐、亲切,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同时也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教与学互相反馈,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但课堂论辩也易出现众说纷纭、难以收场的局面,为了加快课堂的节奏,论辩前,教师要提醒学生集中思想,以表情、手势加强语势。初期辩论学会条理化,在推进中学会小组合作,集中材料,集中要害,大容量、快节奏地形成凌厉攻势,最后形成“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在战略上藐视敌人”的“自知”和“自信”。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可设计这样的辩题:汤姆是应该把鱼放掉呢?还是把鱼带回家?赞成放掉的一组,赞成拿回家的一组。课后思考准备,提示学生注意选取、收集自己的论据,可以从课文中找,也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句子或实例。课上论辩总结。设计这个论辩,是希望学生由彼及此,从文章到现实生活。文章来源于生活,联系生活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在争辩中,进一步明白公共秩序是需自觉遵守的。这样的论辩,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论辩解疑中把握作者的思想脉搏和匠心独运的写作方法,从而更好地正确理解课文。

在课堂教学的提问中穿插一些问题作为辩题,先问赞成还是不赞成,并说出原因,这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论辩角色。论辩能发挥智慧潜能,展现独特个性,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在论辩这一形式中“无痕”地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及大有争论的问题应是设疑、质疑的重点。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奇妙的克隆》一课,在介绍克隆知识和“假如我会克隆,克隆什么?为什么克隆这个?”想象说话的基础上,可请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围绕“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辩题展开讨论。讨论后加以小结:科学发展是必然,克隆突破为造福,观念可以讨论,我们希望“克隆技术造福人类”,我们更“严肃地考虑它的含义,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

3.规范训练,持之固之。

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说:“辩之,明之,持之,固之。”通过论辩能刺激同学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别人的观点即时作出回应和反驳,而这种能力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的,要规范训练,“持之”才能“固之”。

笔者常常利用语文实践课请部分语文教师作为评委,按照论辩比赛规则,举行论辩活动。笔者先出示几个辩题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或者共同商定另外一个有争论的题目,准备论辩。论辩前要指导学生采用一些论辩技巧,如控场技巧、证明技巧、进攻技巧、防卫技巧等。论辩开始时,各人表明基本观点,根据基本观点分成两组,确定正方、反方,双方各抒己见,展开论辩,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出最佳辩手。这样的论辩可分小组进行,也可全班进行,论辩以后要认真总结,评议答辩过程,肯定双方说得对的地方,从而对问题有较全面的认识。

辩论小技巧篇6

以下是整理的论文答辩问题及解决办法。

1、答辩程序有哪些?

自考论文答辩程序跟普通高校毕业生答辩要求相同。在考生论文写作完成后,由主考校统一安排相关学科的教师,组成答辩小组,进行答辩。一个学生答辩的时间,通常在30—40分钟。进入答辩现场,答辩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考生陈述。由考生简单介绍自己的论文梗概,以及写作论文的构思和过程,对观点做简要陈述。第二步:老师提问。答辩之前,评审老师已经详细读过接受答辩者的论文和指导教师的评语,而且拟定了要提的问题。评审老师可以根据事先拟定的问题,也可以根据听取考生的自述时想到的题目,向学生提问。提问的问题可以是两三个,也可以是三四个,提问的方式和问题的数量,因不同的论文、考生的陈述而异。老师提问后,会给考生留出准备时间。第三步:考生回答提问。准备完毕,考生需针对老师的提问,一一作答。当学生回答问题完毕,被告知答辩结束,即可告退离席。最后在考生回避的情况下,由答辩小组集体商议,给成成绩。成绩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2、答辩应注意哪些问题?

(1)毕业论文及其答辩在评分中各占一定比例,虽然论文本身的分数高于答辩的分数,但如果答辩不及格则论文分数无论多高也不能及格,由此可见答辩的重要性。因此,努力掌握答辩的方法和技巧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2)进入答辩现场,给主持答辩的教师留下的直观印象十分重要。答辩者应从保持良好的仪态开始,保持态度谦虚,言辞简洁,神情镇静,回答问题自信,行为举止礼貌而得体。答辩者的仪态不在答辩的内容之中,但属于答辩形式的一部分,对答辩质量会产生影响,答辩者不得对此掉以轻心。因为答辩者的仪态不仅反映了其人对答辩的重视程度,而且能反映他的人生修养和学养,以致对主持答辩教师的评判发生影响。(3)开始答辩时,要掌握好节奏,评审老师提出问题后,可以稍作停顿,考虑一下再作答。一定要明白老师提问的准确含义,不要造成歧义的理解,如果不清楚,宁可再问一次,也不贸然作答。(4)开始回答问题时,层次感要强,要有逻辑条理,言语要简明流畅。对于自己熟悉的问题要详细地回答,对于自己不太熟悉的问题要谨慎地回答,对于自己不求甚解的问题如能回避最好,不能回避则应明言,不能不懂装懂。如果论文有遗漏,经老师提问有所触动,自己又知其原理,应敏捷地用言语做补充。(5)答辩结束时,主持答辩的老师通常会对论文和论文答辩情况做一小结,对论文及其答辩给予肯定、补充和纠谬,答辩者应虚心听取。(6)最后,答辩者表示感谢后离席。当然,在毕业论文的答辩中要重视答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但也不要过多依赖技巧,最重要的是打好专业知识基础和做好逻辑思维方法的训练。做研究的基本功好了,自然很容易从容应对论文答辩,而不必过多考虑繁复的答辩技巧。3、毕业论文成绩评价标准是什么?评定毕业论文成绩的主要标准,包括几个方面,即:论文选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论文观点的正确性和创新意义,引用材料的权威性及材料的合理应用和铺排,论文是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论文结构和语言表述能力等。

辩论小技巧篇7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辩论教学;任务角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087-02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西方经济学课程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作为一名任教多年的西方经济学教师,笔者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思考辩论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明白,教师在辩论教学中至少应该充当如下四个任务角色:

一、辩题确立者

确立科学的辩题是一场辩论赛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性是辩题的生命力。“科学性”的内涵应该包括:

一是辩题内容的针对性。西方经济学原理很多,可供选择的辩题很多。在选择辩题时,要尽量选择针对性强的辩题。它们应该是针对某些经济学原理而设计的,不能偏离学科体系。例如,笔者曾经设计过辩题:中国是否应该抵制日货。该辩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辩手可以运用经济学中的国际贸易原理展开辩论。教师在确立辩题的时候,应该思考辩题是不是能够找到经济学的辩论根基。

二是辩题内容的时代性。经济学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学科。时代性要求教师在确立辩题时,尽量选择那些热点问题作为辩题,避免那些与实践相差太远、理论性太强的辩题。试对比如下两个命题:“中国是否应该抵制日货”与“国家是否应该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从时代性要求出发,后者比前者略逊一筹,前者更适合作为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辩题出现。

三是辩题内容的可辨性。要尽量避免选择具有明显“正误性”的辩题,而应该选择有“辩点”的辩题。辩点越多,则可辨性越强,辩论的价值越大。举个例子。如果教师确立如下辩题。正方:国际贸易分工主要是出于比较优势原理;反方:国际贸易分工主要是出于绝对优势原理。该辩题的可辩性不敢恭维。因为经济学界基本认同国际贸易分工是基于比较优势原理的基本事实。面对可辨性的要求,任课教师应该仔细思考:辩题是否具有显而易见的答案?正反双方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展开辩论?只有当辩题并不具备明显的正误性,可以从很多角度展开辩论的时候,它们才是可辨性强的辩题。

二、技巧传授者

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被安排在大一和大二。此阶段的学生绝大多数没有参加过辩论赛,对辩论的技巧了解甚少。任课老师有必要就辩论过程中的基本技巧向辩手做简单交代和传授。这些技巧包括:

一是开篇阶段和总结阶段的陈词技巧。正规的辩论赛都有开篇陈词和总结陈词。开篇陈词主要是构建己方的逻辑框架,相当于建筑房屋时给整个房屋打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很多学生由于缺乏技巧,不知道如何去构建自身的逻辑框架。其后果就是,不但评委抓不住其逻辑要点,而且对方辩友也不好寻找自身的逻辑错误。所以,教师应该举具体的例子,联系具体的辩题,教导辩手应该从哪些方面构建自身的逻辑框架,如何充实每一个子框架,使逻辑体系有血有肉。至于总结陈词阶段,教师要告诉辩手,这是一个对对方辩手的逻辑错误做出总结,重新提炼升华自身观点的阶段。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如何去归纳对方的逻辑错误,如何升华自身的观点。这些技巧的学习有很大的难度,教师在辩论赛展开前应该悉心教导。如笔者在辩论赛前,先设计几个辩题,要求每个同学起草一份开篇陈词稿,收集起来后,对那些有代表性的稿件做出评价。

二是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技巧。提问和回答问题是辩论赛中不可回避的,两者的基本要求是简洁、有力、巧妙。简洁,亦既不能给人一种懒婆娘的袜子又臭又长之感。有力,亦既要切中对方问题要害,不能隔靴捎痒。巧妙,亦既能四两拨千斤,避其锋芒。这些要求是辩论实践中提问和回答问题所必须具备的,初学者不容易把握。教师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往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如笔者在西方经济学课程辩论中,针对辩题“中国目前是否应该全面放宽二胎生育政策”,要求学生思考两分钟后提出三个有价值的问题。然后针对每个问题,谈谈它是否是一个有价值的提问。针对那些有价值的提问,再指定学生如何回答。通过多回合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的提问技巧和回答技巧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三、过程点评者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辩论过程中,辩论态势

息万变,作为身处其中的辩手往往应接不暇。面对这种局势,作为评委和旁观者,任课教师理应对每场辩论赛的完整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点评。

一是对学生角色的点评。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自身在辩论赛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没有强烈的角色意识。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四辩身上。不可否认,四辩的主要任务是最后总结陈词。许多学生对它的理解过于狭隘,认为四辩就是最后出场做一下总结陈词。在这种角色意识指引下,他们在自由辩论阶段,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直到辩论快结束的号角吹响的时候,才姗姗出现,做一个要么不伦不类、要么事先准备好的所谓总结陈词,真是大煞风景。这是对四辩角色的误解。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笔者都会对四辩手进行点评。几乎每次辩论赛,笔者都要针对辩题的要义、针对对方的弱点、针对自身的逻辑等告诉四辩手应该如何做出点评。实践证明,笔者的点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许多学生茅塞顿开。

二是对整个辩论环节的逻辑体系进行点评。辩论最讲究逻辑的严密性。教师应该仔细倾听整个辩论的逻辑构建。气势庞大、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逻辑框架是取胜辩论赛的首要前提,而这个任务是由开篇陈词来完成的。但许多学生都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在构建自身的逻辑框架时,显得条理混乱、乏力。不但评委抓不住他们的逻辑要点,也会令对方辩友不知道从哪里着手与他们展开辩论。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该在事后全面指出这种逻辑乏力的弊端。例如,在辩题为“中国目前是否应该放开二胎政策”的课程辩论赛中,正方辩手能够从人口老龄化的危害性、计划生育对人权的侵犯、人口红利的消失等几个方面提出自身的观点,每个小的论点都有恰当的论据作为支撑。这是很成功的例子。但面临同样的问题,有一些辩手显得手忙脚乱,层次不清,看上去有血有肉,实质上貌合神离。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及时纠正错误。

四、成绩考核者

为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课程辩论的积极性,应该将辩论表现与课程成绩挂钩。教师应该设计相对完善的辩论成绩考核体系,并严格执行。作为成绩考核者,教师应该在两个方面完成自身的任务角色。

一是辩论成绩评定方案的设计。在辩论成绩评定上,笔者任教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具体考核方案是:辩论环节占整个平时成绩分数的30%,约12分。每个学生的具体占分视其辩论表现而定。胜方的最佳辩手得满分,即12分,其他辩手在8~10分之间。负方的最佳辩手得10分,其他辩手在6~8分之间。

二是辩论成绩评定方案的执行。在方案执行上,为了尽可能公平地评定辩手的成绩,笔者一贯坚持发扬民主作风。每场辩论赛中,我都会指定班级学习委员到高年级同专业兄弟班级邀请两位有经验的学长和我组建评委团,严格按照正规辩论赛的评分要求逐项打分,再根据平均分确定胜负结果。为了尽可能完美地完成自身的任务角色,教师应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发扬民主的作风,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地评分。

总之,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辩论教学是一种很好、很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学优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完成自身的任务角色。这些任务角色包括辩题确立者、技巧传授者、过程评价者和成绩评定者等。

辩论小技巧篇8

关键词 律师 口才 素质培养

律师口才,是指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直接进行口语表达的智慧和才能。律师口才要有一定的基础一、德是律师口才的灵魂。二、识是律师口才的条件。三、才是律师口才的核心。四、学是律师口才的途径。法律论辩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素质。首先是完善的知识体系,它要求具有深厚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丰富广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不断更新知识的理念与追求。其次,要有科学的论辩思维能力,这包括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收敛有度的聚合思维能力以及发散与聚合思维的辩证统一。再次,准确精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沉着镇定的心态与庄重得体的仪态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味强调律师雄辩口才需要满足哪些要求并无济于事,因为它并不能就此造就良好的律师口才,律师雄辩口才要有一个“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过程。

在律师口才的培养过程中,如果掌握一些技巧,可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前辈们为我们总结了很多方法,有人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论辩基本策略:随机应变;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釜底抽薪;欲擒故纵,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刚柔并济,情法交融。也有人说辩论口才要着重注意下面几种基本技巧:做好辩论的准备工作;态度沉着冷静;抓住事实、证据、适用法律三个环节;熟练掌握法律;设计辩论方向;讲究策略艺术。他甚至还为我们提供了律师辩论口才的方法,如辩证术、态势术、修辞术、穿插术、控场术、风暴术等。其实我觉得这些方法本质上并没什么区别,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而已。这些方法都要在实践中慢慢体会才会明白的。刚才提到了法庭应变技巧,我认为对律师来说,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法庭论辩中的应变技巧,是指当庭审中出现意外的情况或未曾预料到的论辩观点时,机敏地适时地采取措施反驳或说服对方的一种论辩方法。一场法庭论辩的最终取胜,往往在于突然事件出现时应变者的水平和技巧的高低。

很多人都看过一部美国影片《律政俏佳人》,在女主角为她的一位校友辩护的案件中,如果大家留心的话,就可以发现女主角在其中表现出来的应变技巧。刚开始她反复问证人案发当时证人在干什么,虽然证人已经说了她在洗澡。女主角作为辩护律师,在当时简直就不知道该说什么,甚至有点语无伦次了,好像一匹马被缰绳勒住了似的。后来她灵光一闪,抓住了证人说她当时在洗澡这一证词,穷追不舍,步步紧逼,终于让证人主动说出她自己才是杀死她父亲的凶手。这一案件的辩护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女主角语言的流畅犀利,现场应变的迅速有效,而且还能发觉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思维。我觉得与前面所讲的内容相比,敏捷、严密的思维对于律师来讲是更为基础、关键的。在前面那个案件中,女主角刚开始辩护时思路不是很清晰,思维很受限制,所以辩护起来就无所适从。后来她有了清晰严谨的思路,所以才有了那场精彩的辩论,连法官都惊叹不已。律师的思维纵然不能像脱缰的野马,任意驰骋,但也不能被套上各种枷锁。律师要破除从众型、经验型、权威型、书本型、自我型思维枷锁。

律师应该在确保自己不被太多的条条框框束缚的情况下追求逻辑严密,因为法律思维的典型特征便是逻辑严密,严密的逻辑结构能使你的论证无懈可击。下面看一下一个有名的辩论,即林肯为小阿姆斯特朗开枪杀人案所作的辩论:

林肯向证人福尔逊发问:“你认清开枪杀人的的确是小阿姆斯特朗吗?”

福尔逊:“是的。”

林肯:“你在草堆后面,小阿姆斯特朗在大树下,相距二三十米,你能看得清楚吗?”

福尔逊:“看得很清楚,因为当时月光很明亮。”

林肯:“你肯定不是从衣着等方面看清楚的吗?”

福尔逊:“不是从衣着等方面看清楚的,我肯定是看清了他的脸,因为月光正照在他的脸上。”

林肯:“具体时间能肯定吗?”

福尔逊:“完全可以肯定,因为我回到屋里时看了时钟,那时是11点1刻。”

林肯:“这个证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他一口咬定10月18日晚上11点他在月光下认清了被告人的脸,请大家想一想,10月18日那天是上弦月,到了晚上11点,月亮早已下山了,哪里还有月光?退一步说,也许时间记得不十分准确,时间稍有提前,月亮还没有下山,但那时月光应是从西边往东边照射,草堆在东,大树在西,如果被告脸朝大树,月光可以照到脸上,可是证人就根本看不到被告的脸。如果被告脸朝草堆,那么月光只能照在被告的后脑上,证人怎么能看到月光照在被告的脸上呢?又怎么能从距离二三十米的地方看清被告的脸呢?”(法庭宣布被告无罪释放)

本案中,林肯依靠自己平日里所掌握的天文知识和敏锐的思维能力,揭穿了福尔逊作伪证的伎俩,让人叹服不已。

其实,我觉得大家肯定会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对于方法和技巧,任别人说得天花乱坠,我们还是很难掌握,对我们而言,那些东西还是别人的,只有通过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感悟,从而真正明白了,才可能掌握并恰当地运用它。在律师雄辩口才的培养过程中,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中国的诉讼实行的不是当事人主义,不像西方那样辩护律师可以居于主导地位,相互针锋相对,法庭的气氛就像战场一样。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法庭辩论是温和式的。在中国,律师辩论要结合中国的实际,不要仅讲雄辩,而忽视了其它方面。诚如有人说,律师在从事执业的过程中,面临着商业性与社会期待、当事人利益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三个方面的伦理冲突。所以律师在平时的口才训练中,要注意语气、用词、现场环境等,要坚持适当有效原则。律师辩论的目的是达到自己期待的效果,而不是炫耀自己“一舌之辩,强于百万之师”的能力。最后,我还想再强调一下我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也是学习的最好方法。从身边细微之处学习,从日常小事中训练,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培养律师口才的方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