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宏观经济因素8篇

时间:2023-06-21 08:45:05

宏观经济因素

宏观经济因素篇1

 

一、研究背景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研究的是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包括整个社会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以及经济增长的速度等。宏观经济学是我国教育部指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宏观经济学涉及大量抽象经济模型和数学推导,且与现实经济密切联系。有不少同学反映无论是掌握理论还是完成习题,都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碰到实际问题也无法灵活运用。所以一些学生很快就丧失了学习兴趣,上课时间反而成了他们玩手机、睡觉的时间。

 

基于此,本文将因子分析应用于影响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的研究,此次对影响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分析的主要目标有两点:一是找出影响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因子;二是提出相应的提高学生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的改善措施。

 

二、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影响经管专业大学生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的具体因子有哪些?影响如何?哪些改善措施能提高学生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312名大二上学期学生,来自三个专业: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平均年龄19.47岁,已学习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大多数学生高中学的是文科,男女性别比例为1∶2。

 

2.研究工具。研究工具为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问卷调查表,由笔者自行设计而成,共有30个题项,对每个题项采用5级量表分成五个等级并赋值:一点都不影响-1、影响较小-2、基本不影响-3、影响较大-4、非常影响-5。

 

3.研究进程。问卷调查时间为2014年4月21日至23日,在课堂上随堂进行。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30个题项进行选择,没有时间限制,平均用时6分钟。共发放问卷312份,收回有效问卷295份,随后将所有有效问卷数据输入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4.数据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有3个:(1)描述性统计与分析,主要对均值和各选项百分比进行统计;(2)可靠性分析(信度分析),主要评估问卷内部各个题项的一致性;(3)影响因子分析,对影响动机缺失的主要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和提取。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1、表2、表3为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之后的相关数据表。从表1可以看出30个题项中有22项的均值都在3分及3分以上,这表明受试者学习兴趣普遍受到这些题项的影响。从各个选项的得分百分比也可以看出受试各题项的具体选择情况,其中4、5分(即影响较大-4、非常影响-5)的得分占较大比例,表明受试的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受到较大影响。

 

从表2可以得出,经过最大方差法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数据表KMO值为0.735,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显著性概率小于 0.01,表明问卷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共有8个因子被提取出来。分别为成本收益、他人影响、教师因素、教材及作业、课程性质、教学环境、上课时间、自我管理,各个因子后面的a为各因子内部题项的信度系数,都在0.7以上,具有较高的信度。表明这些因素在学习宏观经济学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四、影响因子讨论与分析

 

因子1为成本收益,包含7个题项,分别涉及课程是否能马上应用、工作中能否应用、能否训练多样性和发散性思维、考研中能否用到、是否是经管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效果及成绩、自学的难易程度。7个题项的平均分都在3以上,题项23有26.3%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有20.0%选择了非常影响。题项18有27.4%和16.8%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这两个题项选择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的比例都接近50%,表明较多的受试认为课程能否马上应用或在工作中应用对其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存在着较大影响。题项21有26.3%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有18.9%选择了非常影响。题项17有 34.7%和11.6%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这两个题项选择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的比例都接近50%,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注重花费的成本与最终的学习效果及成绩等是否能正比。他们不但重视课程收益,即课程能否得到应用;而且还重视成本,即自学的难易程度。

 

因子2为他人影响,包含5个题项,分别涉及辅导员对这门课的看法、学长对这门课的看法、家长对这门课的看法、课外辅导资料的多少、其他同学是否认真学习该课程。5个题项的平均分都在3以下,题项29有11.6%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有4.2%选择了非常影响。题项30有11.6%和5.3% 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题项28有14.7%和7.4%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这3个题项选择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的比例只有20%左右,表明较多的受试认为别人对课程的看法对其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影响较小。题项27有14.7%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有10.5%选择了非常影响。题项 24有18.9%和14.7%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这两个题项选择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的比例都超过50%。课外辅导资料的多少相当于社会的关注程度。这说明同学和社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影响要大于辅导员、学长、家长。

 

因子3为教师因素,包含5个题项,分别涉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态度、学识水平、教师的语音语气语调、教师的要求是否严格。除了题项4(教师的语音语气语调)外其他4个题项的平均分都在3以上。这表明较多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态度、学识水平和是否严格要求对其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存在着较大的影响,应引起广大宏观经济学教师的高度关注。

 

因子4为教材与作业,包含3个题项,分别涉及教材是否有趣、想学的内容课本中有没有、作业的多少。题项13有31.6%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有 21.1%选择了非常影响。超过50%的学生选择影响较大或非常影响,这表明学生很在意教材是否有趣。这也不难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材内容晦涩难懂、想学的内容课本没有,那么教材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严重的打击;题项12有23.2%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有13.7%选择了非常影响。这表明超过 1/3学生选择作业的多少对学习兴趣有较大影响,这些都应该引起广大宏观经济学教师的重视。

 

因子5为课程性质,包含3个题项,分别涉及数学基础、是否是考试课、学分的多少。题项6有13.7%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有17.9%选择了非常影响。这表明虽然宏观经济学用到的数学知识不多,但宏观经济学涉及大量抽象经济模型和数学推导仍让超过1/3学生认为数学基础有较大影响。超过 40%的学生认为宏观经济学是考试课还是考察课、学分的多少也是影响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因子6为教学环境,包含4个题项,分别涉及教室人数多少、有没有空调、是否靠近喧闹的楼梯、投影仪效果。三四成同学认为教学环境对自己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有影响。

 

因子7为上课时间,包含2个题项,分别涉及上午上课、下午上课。题项7有29.5%和7.4%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题项8有 24.2%和13.7%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这2个题项选择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的比例分别为36.8%、37.9%,这表明超过1/3的学生认为上课时间对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影响较大。

 

因子8为自我管理能力。题项9有35.8%和11.6%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47.4%的同学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受自我管理能力影响较大。

 

综观以上因子分析的结果,大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更易受外部影响。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和大学生自主择业的政策环境下,加上高等教育持续地大规模扩招,每年几百万的待就业大学生,使得天之骄子的辉煌不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巨大压力早已成为他们学习与就业中无法避开的苛刻现实。因此大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就看它是否能马上应用、工作中能否应用、能否训练多样性和发散性思维。这也正是对当前复杂的学习、就业和发展环境的一种主动适应。这表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学完宏观经济学后收益更大。

 

大学生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更容易受同学、教师、教材、教学环境的影响。我们必须面对这一现实,主要适应学生,努力消除外部因素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五、结语与启示

 

本文对295名经管专业大学生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进行调查与研究,归纳出影响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的因子:分别为成本收益、他人影响、教师因素、教材及作业、课程性质、教学环境、上课时间、自我管理。研究对宏观经济学教学具有以下启示:

 

1.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与学生想学习的内容相结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抱着课本,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最想学习哪些内容,结合实际把课本中的内容加以扩展。笔者在讲解宏观经济学时,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内容,利用最新的财经新闻,对所讲的内容向学生提问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学习,通过观点的碰撞提高他们独立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这样,既能紧扣课本深入浅出地掌握所学知识点,又能从这些抽象的理论中体会到其内在的精髓。同时,授课内容上加大案例分析的比重。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说明、验证、消化某种理论,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的目的。当然,深刻的案例分析必须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才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教师在课堂的讲授上不仅仅要帮助学生完成理论模型的推导和求解,更要结合案例分析去说明、验证、消化某种理论,实现模型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最优组合。这样,学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后就会感到收益很大,大大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他们会互相传递这种兴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挥主导多用,至少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教师的这一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态度、学术水平;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教学方式。主要表现:在态度与学术方面,态度严谨、认真,学识渊博,站在前沿,不断创新;在教学方面,准备充分,内容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语音语速语调合理恰当,用学生理解的方式传授知识,让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使其在分析、解决问题中感到有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慎选教材、少留作业。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是国内目前比较权威的经济学教科书,系统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安排也符合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好的入门教材。但是该书涉及较多的数学公式推导、经济模型,且重点放在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上,联系实际的经济学案例分析也不多,不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基础薄弱,尤其是文科生占大多数的情况下,数学功底较差,对大量的图表和数学公式难以提起学习兴趣,那么选取对数学基础要求不高、语言生动、可读性强、教材更新快的哈佛大学曼昆教授编写的《经济学原理——宏观分册》作为经济学入门教材是个不错的选择。同时,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或有考研要求的学生课后将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作为补充阅读的参考书目。教师在教授课程内容时就应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掌握知识,从而少留作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4.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室整洁、桌椅整齐、高矮合适,光线柔和、教具齐备、色彩协调,会使人情绪愉快,给人以美的享受,就会刺激学生的学习意向,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相反,校园卫生差,教室狭窄拥挤、桌椅破烂,就会使人感到不安、心情烦燥、情绪不满,难以使学生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必须美化、净化校园、课室环境,设法让教学设备齐全,物质条件齐备,使之对形成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起到促进作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那我们就从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做起,而且这也是短时间内就能做好的事情。

宏观经济因素篇2

[关键词]国债收益率;宏观经济;主成分分析;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 F8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12-0084-04

一、引 言

2011年4月我国CPI同比上涨5.3%,食品价格上涨11.5%。根据美联储编制的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指数变化,2009年美元汇率贬8.5%,同时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全球储备结构数据,非美元储备资产占到近四成,2009年美元资产相对美元升值导致以美元计值的外汇储备余额增加。采用市场上常用的巴克莱全球债券综合指数收益率,2005年~2009年的年均收益率为4.8%。今年以来央行连续出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等政策,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未减,货币政策“偏紧”,新股融资也相对密集,股票市场难以寻找良好的系统性投资机会。在这样的宏观经济紧缩背景下,债券市场尤其受到关注。通货膨胀和紧缩政策对债券市场产生什么影响?在加息周期中,债券的收益率是否受到影响?

学者们已经对影响债券收益率的因素进行了一些研究,如王一鸣和李剑峰[1]将宏观经济变量对收益率曲线的几个特征有如何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宏观经济变量更多的是对整个收益率曲线的位置有影响。谢海玉[2]发现受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溢价要求的影响,超长期债券的利率敏感性应弱于短期债券。蔡跃明和平新乔[3]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的新型债券的相关性。王海灵和阚丽萍[4]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因素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庄哗[5]分析了宏观经济信息对中国债券市场收益率结构的影响。白丽健[6]研究了近代中国债券市场价格变动的成因。

本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宏观因素对政府债券收益的影响。债券收益来自三个方面,债券的利息收益、资本利得和再投资收益。而到期收益率既考虑了利息收益,也考虑了资本损益和再投资收益。

宏观经济分析可以通过一系列经济指标的计算、分析和对比来进行。选取了8个常用的经济指标: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消费者信心指数(CCI)、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国内生产总值(GDP)、货币供应量M1、汇率、利率、通货膨

胀率。

主成分分析在分析宏观经济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方面有其独特的优点。在实际问题的研究中,往往会涉及众多有关的变量。但是,变量太多不但会增加计算的复杂性,而且也给合理地分析问题和解释问题带来困难。一般来说,虽然每个变量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但其重要性有所不同,而在很多情况下,变量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使得这些变量所提供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叠。因而人们希望对这些变量加以“改造”,用为数较少的互不相关的新变量来反映原来变量所提供的绝大部分信息,通过对新变量的分析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主成分分析便是在这种降维的思想下产生的处理高维数据的方法。

二、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

国债0213是财政部2002年发行的记账式(十三期)国债,期限是15年。由于该国债的剩余期限较长,其属于长期国债。而宏观经济增长对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影响比较大。因此,本文研究宏观经济对国债0213到期收益率的影响。

一般来说,研究的区间长度越长越好,宏观经济中的某些因素对债券的收益影响大小越准确。但由于数据收集的困难,可供研究的时间区间长度有限。因此国债季度期的到期收益率时间段为2004年6月至2010年12月,对应的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季度数据。

(二)宏观经济指标分析

分析用因子分析的可能性。通过使用SPSS软件分析,由表1可知KMO检验统计量值为0.656,说明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尚可,比较适宜做因子分析;Bartlett's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

0.000

1. 确定提取因子数量

在确定可以用因子分析法后,确定因子的数量和方差解释,如下图所示。

下面利用方差解释表2提取主成分因子。提取的原则是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和特征根。

分析表2可知:第一个因子的贡献率为54.397%,第二个因子的贡献率为28.238%,前两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2.636%,说明提取前两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原有变量82.636%的信息;第一个因子的特征根为4.352,第二个因子的特征根是2.259,其余因子的特征根均小于1,因此,选择提取前两个主成分。

2. 主成分表达式

再利用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和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确定主成分变量。

由表3和表4得,主成分一为变量x3、x4、x5、x6、x7的线性组合,主成分二为变量x1、x2、x8的线性组合。用SA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各因子的特征向量,据此可以写出由标准化变量所表达的主成分的关系式为:

由表5可知,成分1和成分2不相关,因此,可以分别研究每个成分的影响因素,而不考虑二者之间的相关因素。

3. 因子解释

Z1是反映消费者信心指数(CCI)、国内生产总值(GDP)、货币供应量M1、汇率、利率的综合指标。其中货币供应量M1、汇率、利率都是中央银行宏观经济调控的货币工具。CCI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可以一定程度上衡量消费者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反应。而GDP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反应结果,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的经济表现。综上所述,将Z1定义为宏观调控影响综合指标。

Z2是反映PPI、CPI和通货膨胀率的综合指标。PPI、CPI和通货膨胀率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定时期内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决定消费者花费多少来购买商品和服务,左右着商业经营的成本,极大地破坏着个人或企业的投资,影响着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对通货膨胀的分析有助于设立劳动合同和制定政府的财政政策。综上所述,将Z2定义是通货膨胀影响综合指标。

(三)线性回归分析

根据以上主成分关系式将8个宏观经济变量降低为两个综合指标变量,即宏观调控影响综合指标Z1、通货膨胀影响综合指标Z2。用Stepwise方法分别对国债0213的到期收益做线性回归分析。

分别绘制国债与主成分Z1和Z2的散点图(见图2、图3)。

通过观察图2和图3中的散点布局可以判断,国债0213的到期收益率与宏观经济综合影响指标Z1,通货膨胀影响综合指标Z2都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下面我们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国债0213的到期收益率和Z1、Z2两个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下表6所示:

由表6结果可以知道,国债0213的到期收益率与通货膨胀影响综合指标Z2线性回归的负相关系数是0.62073,拟合优度为0.307。

通过表7结果可知,国债0213的到期收益率与通货膨胀影响综合指标Z2线性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概率为0.04,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上该模型显著。

由表8结果知道,国债0213的到期收益率与通货膨胀影响综合指标Z2线性回归的模型为:y1=0.554Z2,其中Z2的显著性概率为0.04。因此,国债0213的到期收益率与通货膨胀影响综合指标正相关。

近年来,由于经济过热,物价不断上涨,通货膨胀也越来越严重。而当期的通货膨胀率对同期的国债收益率影响较大,国债0213虽是长期国债,由于通货膨胀率持续上涨,通货膨胀的期限较长,其到期收益率也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在所得到的计量经济模型中,国债0213的到期收益率又受通货膨胀影响综合指标的影响,且影响果显著。

宏观经济因素篇3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网络教学平台

作者简介:陆文安 (1962―),男,上海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经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学教学,证券投资;

邱强(1969―),男,江西临川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经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房地产经济、企业投融资和服务贸易。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3.5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129-03

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是深入学习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整体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导实际的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发达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总结和实践依据,伴随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整个理论体系包罗万象,从国民收入的核算到国民收入的决定,从产品市场的均衡到货币市场的均衡,从财政政策到货币政策,从通货膨胀到充分就业,从经济增长理论到经济周期理论,整个课程的内容涉及到大量图形、表格数学模型和专业术语,同学们在掌握其主题和结构、以及把理论运用于实际经济现象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近几年,各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在教学方法、方式的成效,如采用案例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专题研究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等。

但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很多,不仅有老师的“教”,还有学生的“学”。因此,为了有效地把握和教授宏观经济学这门课,有必要根据实际的调查,系统分析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对策。

一、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学习是一项主观能动性很强的活动,要将学习者本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并且发挥到极致,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明确学习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宏观经济学课程建设,把明确教学目标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首要任务。只有教师明确了教学目的,学生才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教的行为,才能有效地转化为学生学的行为。

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就是从明确教学目的开始。在学习开始之前,我们设计问卷就设计了这一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在学习之前,78.5%的同学认为“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一定要学好的功课,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强化了这一观点;学习之后我们再调查,发现持有这一态度的同学比例提高到83.5%。而学习前后认为“宏观经济学偏重理论性,与实际工作没有直接指导作用”的比例从13.3%下降到8.8%。

在对同一类型的另一个问题“你认为宏观经济学对哪些人群有用?”的调查中,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程前后的认识比较一致,认为宏观经济学是走进经济学领域的一块“敲门砖”、进一步学习金融学等学科的基础、对于经济类工作都会有影响。

由此可见,学生在学前就非常清楚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主观上是想努力学好这门课的。这样,为提高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做了思想上的总动员。

(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度,对于有效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宏观经济学因为其理论体系的庞杂,数理公式的晦涩而使同学们觉得枯燥乏味,同学们感兴趣的是和实际生活相关的经济知识。

在“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你最希望能达到下列哪种学习效果?”这个问题上,排在第一位的是“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是怎样影响到百姓的生活”占到总人数的58.3%,其次为“什么样的举措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所占比例为21.2%。

另外,在学习这门课程后,调查发现,同学们喜欢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一些趣味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案例,大约62.7%的同学都选择“经济生活中的趣事”和“国内外经济活动中的重大事件作为讲解案例的内容。

(三)教学手段的多元性

教学资源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授和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例如,图书馆的馆藏图书,网络平台的知识共享等。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通过调查发现,当同学们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学习前大概有44.6%的同学认为他们会通过网络解决、42.7%的同学会翻阅相关图书资料;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实际采用的方式依然是求助网络和图书馆,在所有调查的同学中,高达81.8%的同学是通过网络解决困难、79.6%的同学是通过翻阅相关参考资料、网络和图书都利用的同学占63.9%。由此可见,网络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性。

(四)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采用学生希望和易于接受的方式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于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容易为学生接受?通过调查发现:在学习宏观经济学之前, 56.2%的同学希望老师采用案例教学,有无课件都无所谓;20.4%的同学希望老师多和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8.9%的同学是希望老师能够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在黑板上手写板书,同时讲解;对于老师授课的课件,仅有14.9%的同学希望越详细越好。在学习之后,48.9%的同学认为如果老师在课堂中采用和学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教学效果会更好。由此可见,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是提过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

(五)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学科问题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也就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通过调查发现,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92.2%的同学希望老师多讲些实际中的经济案例,仅有5.9%的同学希望侧重讲解计算方法,对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考试习题,也是同学们希望老师讲解清楚的方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案例,去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效果提高的主要表现

(一)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2009―2010学年,第1学期与2011―2012学年第1学期,分别进行了宏观经济学考试。从考试的结果上看,学生的成绩分布是符合标准正态分布的,说明两次考试成绩都是真实可信的,符合试卷设计的要求。

对比两次考试的成绩的衡量指标(见下表)可以发现:教改后一个学期的平均成绩、及格率以及最高分均比教改前的一个学期高,说明卷面效果有所改善;进一步对比分析两次考试的卷面答题情况,可以发现:前一个学期的选择题和判断题部分做的较好,简答题和计算题答得较差,后一个学期判断题、计算题答得较好,填空题、案例题和选择题答得较差。

从试卷的设计上看,教改后的试卷难度要大些,一是题型多,教改前只有五道大题,教改后增加一道大题。并且每道大题有两道以上的小题。从题量上看,教改后题量增加了。不仅如此,另一方面教改后试卷的难度也增加了,教改后增加了填空题代替判断题,明显难度增加了不少。此外,教改后用混合选择题代替了教改前的单选题也进一步增加了试卷的难度。按道理,教改后卷面成绩会大幅度下降。但实际上从各项指标分析,只有最低成绩略有下降,其它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了学生学得比教改前扎实,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教改取得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学习前我们设计了一些教学目标,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通过对比学习前后的主要指标,我们发现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87%的同学懂得了宏观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77.9%的同学明白了物价上涨的原因,69.7%的同学认同宏观经济政策能够改善百姓的生活,57%的同学知道了如何正确评价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基本满足了同学在学习之前希望在宏观经济学的课堂上知道的知识。

(三)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宏观经济学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同学普遍反应良好。调查发现,10.8%的同学认为宏观经济学网络教学平台在交流项目设计、交流方式设计、交流频率控制以及交流内容设计方面做得都比较好,尤其是在交流内容设计和交流项目设计方面。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了网络单元测试。调查发现,33.3%的同学认为这种测试对巩固所学知识、理解所学内容、督促复习和期末考试准备都有帮助,其中81.1%的认为对督促复习有帮助,74.4%的同学认为对巩固所学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还设计了宏观经济学“热点问题和案例讨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81.3%的同学认为,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社会经济活动、73.5%认为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50.5%认为可以补充书本知识、40.6%认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下转133页)(上接136页)和热情;而认为热点问题和案例讨论达到了上述四方面效果的同学占总人数的22.8%。

三、改进和提高的措施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结合实际调查中的客观信息,针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提高教学效果:

(一)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选择学生比较偏好的实际案例,如国内外经济活动中的重大事件、经济生活中的趣事来辅助学生理解枯燥的经济理论,增强经济学原理的现实感,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

(二)重视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

网络教学平台是宏观经济学教学的辅助手段,学生能够在网上自学、自测、与教师相互沟通,也可以自主地进行探索性学习,进而调高学习效率,提高自学能力。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在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的交流项目时,要突出网络学习的自主性,在设计交流方式时,重视平台使用的交互性;继续在教学中加入网络单元测试环节,及时巩固和强化课堂知识;对于热点问题及时寻找切合的案例,组织同学在线讨论,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

(三)增强课堂互动环节

居于宏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理论晦涩枯燥,如果教师只是灌输,学生不参与的话,一方面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差;另一方面,课堂气氛也很严肃,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下降。这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进行师生间的互动,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相互间交流、沟通、合作,分享彼此的想法、经验和知识,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同时增强课堂互动环节也是同学比较偏好的教学方法,学生会积极参与其中。

(四)采取多元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

根据实际调查结果,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合理利用案例教学。选取和实际生活相关联的案例去辅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采用研讨式课堂教学。通过研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并以小论文的形式结束每个讨论主题;认真备课,寻求PPT课件与板书的完美结合点。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欣.关于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改革,2011,(08).

宏观经济因素篇4

关键词:外汇占款;物价水平;协整检验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中的汇率传导机制指出,一国汇率发生变动,对本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分直接和间接作用。该理论的假定前提为:整体世界价格水平保持不变,在现实生活中,这个假定前提并不成立,而且中国的外汇占款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也很多,导致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更是繁多。中国的外汇占款持续增长,CPI增长幅度却并没有与其同步,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加,本文运用2005年到2014年的年度数据,旨在探究外汇占款、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动对CPI增长的影响机制、影响程度。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外汇储备的研究较多。朱孟楠、赵茜(2012)的研究表明,相比较外汇占款而言,汇率变动更能解释国内物价波动,能解释其波动的75%,外汇占款的贡献度就相对较少,但是也能解释10%。吉翔、陈曦(2012)的实证研究指出,外汇占款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仅能从实践得到证明,更存在坚定的理论基础。其研究中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多种计量方法,选取2001年1季度至2011年4季度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在协整模型中,发现外汇占款和物价水平并非呈现正相关,这说明在中短期内,中国物价上涨的大部分原因并非是外汇占款的急剧增加。而在之后的格兰杰因果检验中,再一次证明外汇占款规模和物价水平没有直接关系。张开宇(2014)在其研究中进一步引入理论依据,利用抛补平价说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从理论出发,分析表明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正在逐渐加强,但是外汇占款大幅增加使得整个市场流动性过度增加,对于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本文准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采取2005年至2014年的年度数据,进行比较系统的宏观分析验证,探究近年来外汇占款与我国物价水平之间是否存在较明显的关系。

三、模型建立与数据选取

(一)数据选取与说明。本文采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分析外汇占款、人民币汇率、CPI、GDP、M2的关系,对其进行实证研究。本分析时,根据前人经验仅将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作为考虑对象,令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E,考察其对外汇占款变化的影响。

为了剔除季节因素影响,文中采取的都是年度数据,分别对数据进行处理,GDPG是将每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取得最终值,FX为年度外汇占款数据,CPI为年度同比消费者物价水平。为了减少FX和M2由于是时间序列而存在波动,且其绝对值相差较大,因此对其取对数,记为LOGFX、LOGM2。本文所有数据为2005年至2014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二)序列平稳性检验。对于选取的变量,需要先确定是否平稳,在不存在单位根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协整检验,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因此下文对各变量进行ADF检验,检验的原假设是各变量存在单位根,得出的结果中LOGFX的P值为0.0015,ADF值为-6.288820,1%临界值为-4.582648,原始数列平稳,不存在单位根;CPI的P值为0.0054,ADF值为-5.116556,1%临界值为-4.582648原始数列平稳,不存在单位根。而GDPG、LOGM2、E则要进行相应处理后,才能使其变为相应的平稳序列。通过ADF检验,确定了各变量的最优滞后期。

(三)协整检验。在建立模型时,通过上文检验,出广义基础货币M2的最优滞后期为2期外,其他变量的最优滞后期均为一期。得出协整方程如下:

LOGFX=6.584875+0.137031LOGM2-0.009671CPI+3.209987GDPG-0.337692E

从协整方程中可以看出,在长期均衡中,外汇占款FX、广义货币M2、GDP增速是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外汇占款FX、物价水平CPI、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呈现正相关关系。外汇占款和物价水平没有呈现正相关,说明国内物价水平变化和外汇占款增加没有直接联系,2005年至2014年外汇占款数量持续增长,但是国内物价水平同比增长速度波动不大,从协整方程中也可以看出,国内物价水平上涨并非是外汇储备增长推动的,物价水平变化的推动因素有多种。虽然外汇占款直接影响广义货币,持续增长的外汇占款推动了M2的大量投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央行为了减小通货膨胀的影响,也采取了一系列市场操作,比如提高准备金率,发行央票等,这些行为对外汇占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冲销,一定程度上对外汇占款所释放的过度流动性进行了稀释,因此使之对国内物价水平并未造成直接的影响。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上文得出外汇占款FX、广义货币M2、居民消费水平CPI、GDP增速、人民币汇率E,这五个内生变量在长期是存在线性关系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主要是为了考察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先导滞后关系。

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外汇占款为广义货币M2的格兰杰成因,表明,在某种程度上,外汇占款的增加会促进广义货币M2的增长。第二,外汇占款为人民币汇率的格兰杰成因,随着中国外汇占款数额的增大,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民币的汇率有上升的压力。表明外汇占款确实对人民币汇率存在推动作用。第三,外汇占款同时还是GDP增速的格兰杰成因,说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中有外汇占款的一定程度的有利影响。第四,外汇占款和CPI并没有互为格兰杰成因,这一结果和前文提到的,外汇占款与中国国内的物价水平没有直接联系相呼应,表明物价水平上涨的内外推动原因多元化,外汇占款对其的影响因子过小,因此,没有必要在分析物价水平变化时,对外汇占款赋予过多权重。第五,广义货币是GDP增速的格兰杰成因,按照宏观经济学理论可以推导,市场基础货币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会促进投资,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实证结果与理论相符。

四、实证结果与政策建议

实证结果表明,从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稳健的增长趋势,外汇占款持续增加,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市场投放的基础货币增加,广义货币,GDP均对其有正向推动作用;人民币汇率对其也有影响,但是二者并不是正向变化的;更进一步地,在分析外汇占款和CPI的关系时,发现二者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直接关系。这一点和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有些出入,深入研究后,发现在实际经济环境中,存在央行为了维持国内物价水平稳定,减少通货膨胀压力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外汇占款进行了冲销。实证研究结果和相关政策建议如下:第一,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中,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政府进行主导。第二,外汇占款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货币传导机制起的作用,因为广义货币是GDP增速的格兰杰成因。第三,外汇占款虽然对CPI没有直接影响,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比较特殊,整体经济对于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持续增长的外汇占款对于国内的物价水平的影响还是值得注意的。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吉翔,陈曦.外汇占款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探析[J].现代财经,2012(12).

[2] 张开宇.我国外汇占款规模变动对货币政策影响研究[J].现代财经,2014(5).

[3] 张林杰.中国外汇占款和通货膨胀的关系实证分析:2003―2010[J].时代金融,2011(5).

宏观经济因素篇5

关键词:宏观经济;银行危机;不良贷款率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末,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放松金融监管,也由此加剧了银行危机。尤其是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更是频频爆发,1992年的英镑危机、1994年的美国利率风暴及中南美洲比索风暴、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特别是2007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些危机的产生,很大一部分都是由银行的信用风险直接导致的。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秘书处成员Svoronos(2002)指出,银行面临的风险中以信用风险的比例最高,约占60%。信用风险已成为银行风险监管的最主要方面。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条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金融监管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大小。宏观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等是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下面本文就宏观经济因素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关系进行研究。

二、相关文献回顾

近年来,已有国内学者研究了宏观经济因素与商业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蒋鑫(2008年)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宏观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有亲周期性的特征。谭燕芝、张运东(2009)基于中国、美国、日本部分银行的基础数据对影响银行信用风险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研究,表明我国银行信用风险与失业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李红梅、李剑(2010)研究了宏观经济变量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本文利用2005-2009年的季度基础数据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宏观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模型建立与实证分析

本文利用宏观经济因素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信用风险,宏观经济因素包括:物价(用CPI来表示)、M2增长率(M2R)、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GDPR)、失业率(UN)。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用不良贷款率(NPLR)来衡量。宏观经济变量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国研网宏观经济数据库,不良贷款率的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经整理而成。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如下:

NPLR=β0+β1CPI+β2M2R+β3GDPR+β4UR+u

通过EVIEWS5.0对模型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NPLR=52.31-0.76CPI+0.28M2R-

(9.62)(-8.24) (3.62)

0.59GDPR+0.07UN+u

(-2.81)(1.34)

由上式可以发现模型中CPI、M2R和GDPR均通过置信度为5%的t检验,说明它们对被解释变量NPLR有显著影响;而UN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它对NPLR没有显著影响。CPI、GDPR均与NPLR呈负相关关系,它们越大,NPLR越小;M2R与NPLR呈正相关性,它越大,NPLR也越大。消费者价格指数较高时,信用风险较小,此时,政府会进行有效调控,来降低消费者价格指数,经济增速放缓,违约概率开始上升。GDP增长率较高时,信用风险小,但随着信贷的不断增加,至经济增长放缓时,原来累积的风险将释放出来,信用风险增大;当经济增长较慢,政府将采取较为积极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M2供给迅速增加,同时违约风险也增大。

四、结论和建议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发现,总体上宏观经济因素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有显著影响,当宏观经济处于繁荣期时,信贷质量良好,违约概率低;而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信贷质量较差,违约概率较高,即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表示出一种亲周期性。

针对以上研究结论,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我国商业银行参考:一是加大对宏观经济形势及国家相关政策的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反映宏观经济变动的指标,特别是那些能够提前反映宏观经济变化趋势的指标。二是改进不良贷款的分类方法,现行的五级分类法已不能够有效区分正常贷款与不良贷款,应制定更加精细、有效的分类方法。目前,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银行正在尝试在现在五级分类法的基础上,将贷款细化为十二级分类,这是一个发展的方向。三是进一步量化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在构建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时,应该把宏观经济因素考虑进去,提高模型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蒋鑫.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J].财经研究,2008.

2、谭燕芝,张运东.信用风险水平与宏观经济变量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美国、日本部分银行的比较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9(4).

宏观经济因素篇6

【关键词】宏观经济因素;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分析研究

一、引言

在企业行为中,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并且该行为的决策以及制定都是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因此当外部的宏观环境产生变动时,企业就会根据环境变化,通过改变自身的一系列行为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具体来说就是企业会通过缩减开支等方式,应对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以此来减少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企业社会责任指的就是企业在创造了利润,以及对股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企业员工、消费者以及社区的一系列责任。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不再将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经营的唯一目标,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重视企业员工的价值,并且关注企业对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因此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就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企业应该在其所能影响的范围内,尊重并支持对国际社会做出维护人权的宣言。第二,在生产过程中,不包庇、不隐藏侵犯人权的行为。第三,禁止任何形式的强制劳动行为。第四,切实有效的废除童工。第五,杜绝在用工或者是职业方面的歧视行为。

三、我国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1.宏观经济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在宏观经济背景下,企业的一系列行为必定会受到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并且我国的研究人员对此也进行不少研究。从企业自身的发展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企业资本结构与宏观经济两者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宏观经济因素之间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并且上市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行为存在一定的反周期现象。此外,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包括实际贷款利率、通货膨胀率在内的一系列宏观经济因素与我国上市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具有一定关联。

2.宏观经济对信贷风险的影响

根据具体事例可知,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企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就是信贷风险。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下,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呈现出了顺周期性的现象。同时,还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宏观经济因素的持续影响下,企业通常都会更加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率,并以增加自身权益为主要内容,从而忽略了通过改善外部环境应对经济风险的方式,就像商业银行在面临宏观经济影响时,为了保证自身的贷款额度,而放宽对贷款质量的要求。

3.宏观经济与企业进出口行为

在企业的进出口贸易中,影响其增长率的宏观经济因素有许多,比如:第一,国民经济的收入情况,以及外汇收入的情况等等。通常来说,从国外进口商品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收入,而外汇收入的增加会使国内的出口商增加。第二,国内商品价格的变化以及国外商品。假如国内商品的价格相对便宜,那么价格优势就会在国际市场得以凸显,出口量就会增加。反之,如果外国商品的价格相对较低,则国内的进口量就会增加。由此可见,宏观经济因素可以直接影响我国企业的进出口行为。

4.宏观经济因素与市场价格

在金融发展中,股票市场价格作为金融指标之一,宏观经济因素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宏观经济因素进行细分,从而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生产者价格指数、工业增加值货币供应量以及制造业采购

指数,然后对以上几点进行透彻分析就可发现上述指标都与股票市场价格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时,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的价格指数、进出口贸易的顺差值等相关变量对股票市场的收益都具有不利影响。而国民生产总值、企业景气指数以及城镇居民经济收入等变量对于股票市场的收益具有积极影响。此外,不仅是股票价格,对于产品市场价格而言,宏观经济因素对其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5.宏观经济对其他因素的影响

在企业行为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宏观经济因素不仅对上述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企业的“股权债务”也有影响。在宏观经济上行时,企业的融资偏向于“股权-债务”;而在宏观经济下行时,企业的融资便会偏向于“债务-股权”。由此可见,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的一系列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不同的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且影响程度并不一致。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下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使整个产业进一步提升,甚至还有可能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从我国的企业行为来看,大多数企业更愿意通过以缩减成本的方式来面对危机。这是因为我国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仍处在发展阶段,并且对此并没有详细的了解,因此从发展角度来看,我国企业应该对履行社会责任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璐娇. 基于社会责任的我国中小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宏观经济因素篇7

关键词:宏观经济;上证指数;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183-02

一、引言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中极富争议的一个问题。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以及由此引申而出的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也是最近研究热点之一。我国股票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之下,研究股票市场表现和宏观经济变量的经验关系,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国外学者对股票市场表现和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数表明在宏观经济变量和股票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但结论并非是完全一致的。例如,Chen, Rol和Ros(1986)研究发现可以显著解释股票收益率的因子有风险溢价变化以及通货膨胀率等;但消费支出、原油价格和股票收益率之间却没有明显关系。Mukherjee和Naka(1995)用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东京股票交易所(TSE)和日本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他们研究发现,TSE股票价格指数和六个宏观经济因子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Binswanger (2000)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经济,用子样本滚动回归方法研究发现,股票收益率和实质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成立。

国内学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经验研究,谈儒勇(1999)研究了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中涉及了股市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股市发展的三个指标(市价总值/GDP、成交金额/GDP和成交金额/市价总值) 在回归模型中都不显著, 这意味着我国股市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极其有限。郑江淮、袁国良等(2000)的经验研究认为,虽然我国股市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但股市发展与储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存在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李广众(2002)的经验研究认为中国银行、股市发展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投资规模扩大,股市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

从上述国内研究文献可以看出,研究重点大多放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上,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仅仅是研究中的一部分,很少涉及关于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表现之间的经验检验。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大部分用的是比较简单的回归分析,很少考虑时间序列不平稳带来的谬回归问题。基于上述考虑, 研究将根据月度数据,在宏观经济变量与股市价格的理论关系和经验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利用VAR模型对上海股票市场表现和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构如下:第二部分介绍模型形式、变量和数据选取, 第三部分给出实证结果, 第四部分是总结和结论。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选取

宏观经济对股指波动的影响主要体现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变化以及消费者行为方面,因此建立一个包含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情况、房屋价格变动、通货膨胀及消费者信心指数的VAR模型,模型形式如下:

Yt=C1Xt-1+……CnXt-n+ξt

其中,Yt=[AINDEXt]Xt=[AINDEXt,Rt,M2,GDPt,HGINDESt+HOUSEINDEXt,CPIt,CCIt],C表示常数项。其中AINDEX表示上证收盘综合指数;R分别表示利率水平和M2同比增长率,用以衡量货币政策;GDP分别表示GDP增长率和HGINDES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两者结合衡量宏观经济变动;HOUSEINDEX表示国房景气指数,CPI衡量通货膨胀,与宏观经济变量一起表示市场变化;CCT表示消费者信心指数。样本区间为2001年1月―2013年12月共计156个样本。

三、实证结果

建立VAR模型,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经过检验,所有的变量都可以通过平稳性检验,可以用来构建VAR模型,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模型的稳定性,进行AR根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稳定性,如图1所示。

(一)滞后阶的确定

进行VAR模型检验的最后一步就是确认滞后阶,模型滞后阶的选择过程如表1所示(最大试算阶数为2)。

根据表中所示,LR、FPE、AIC准则都显示最优滞后阶数为2,SC、HQ准则显示最优滞后阶数为1,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我们选取最优滞后阶数为2。

(二)VAR模型和脉冲响应

我们得到VAR模型形式如下:

AINDEX=0.857088397461*AINDEX(-1)+

0.126504716401*AINDEX(-2)-0.00230273338677*CCI(-1)

-0.000963551505897*CCI(-2)+0.0093385588814*CPI(-1)

-0.0195604202722*CPI(-2)+0.00942041778789*HGINDEX(-1)-0.0140177132655*HGINDEX(-2)+0.0138781296713

*GDP(-1)+0.00954420314823*GDP(-2)-0.000221171008889

*HOUSEINDEX(-1)-0.00501632789264*HOUSEINDEX(-2)+

0.0043259281095*M2(-1)-0.00657125075722*M2(-2)+

0.00636285095489*R(-1)-0.00643171398778*R(-2)-

0.007661618

R2=0.96

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较能对被解释变量做出解释。从估计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上证指数具有较强的惯性特征,上一期对本期的解释高达0.857,再前一期对被本期的解释达到0.1265,二者结合就解释了全部的0.98,表明上证指数受自身影响最强,而其他变量对其解释力较弱,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经济连续增长多年而股票市场却熊冠全球。再看其他变量,其余变量中,消费者信心指数影响最弱且负相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前两期的CPI对本期上证股指影响较强,达到0.02,且呈负相关,表明上两期的CPI指数如果上升,则会一定程度上导致本期股票市场的下跌,而上一期的CPI指数则对本期股票市场呈微弱正相关;除此之外,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前一期和两期也表现出明显的分野现象,与CPI相同的是都是前两期呈现明显的负相关,而前一期呈现微弱的正相关,表明宏观经济指数与CPI相关性较强;前一期的GDP对本期股指影响呈现正相关,而且相关指数达到0.014,前两期的相关就变得微弱,表明当期GDP的增加能明显增强下一期的股指,但之后影响就逐渐减小;货币政策在前一期对本期呈正相关,前两期对本期则呈负相关,也具有一定的分野现象。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利用VAR模型对宏观经济环境、政府调控政策、市场变化和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了如下的主要研究结果:宏观经济环境本身的发展状况将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国股票市场价格变动对经济基本面变化的反映功能的缺失;货币供应量变化将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产生影响较为微弱,宏观经济环境不会对货币供应量调整政策调控中国股票市场的效果产生本质性的影响。这个结论既是中国股票市场资金拉动型特征的直接结果,同时也为中国股票市场具有的资金拉动型特征提供了实证证据;市场变化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产生的负向影响更大,而且不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国股票市场的弱市场有效性特征和噪音交易特征为这个结论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而且中国股票市场的政策调控实践也反复证明了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利率调整政策对中国股票市场产生的调控效果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明显影响。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的存在使得利率调整政策调控股票市场的效果变得不确定和不可预测。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考虑宏观经济环境的理想情况下,投资者的入市决策和股票交易决策都会受到利率变化的显著影响,而在考虑宏观经济环境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状况对中国股票市场条件波动性产生的显著正向影响可能对利率调整政策调控股票市场的效果产生了替代作用,从而致使利率变化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产生的影响不显著。利率调整政策对中国股票市场影响的近似随机的现实现象也证明了该结论与中国股票市场现实情况的一致性。研究结论启示我们,加大理性市场主体的培育力度,改革政策机制、降低政策信息的获取成本,建立和完善股票市场相关制度、特别是信用交易制度,加大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和上市力度,科学制定调控政策、提高政策调控能力、规范政府调控行为是提高政策调控效率、保障中国股票市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当然,研究工作仅仅是笔者有关宏观经济环境、政府调控政策与中国股票市场关系研究的一项阶段性实证研究成果,还有很多相关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陆 蓉,徐龙炳.“牛市”和“熊市”对信息的不平衡性反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4(3).

[2] 赵振全,张 宇.中国股票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

[3] 郭金龙,李文军.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6).

[4] 许均华,李启亚.宏观政策对我国股市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9).

[5] 谢 赤,吴 丹.论股票市场对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力的影响及相应对策[J]. 当代经济科学,2002(4).

宏观经济因素篇8

关键词:资产负债率;银行实际贷款利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05

1 问题的提出

相对于从微观角度分析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的研究,各国从宏观经济角度考虑影响上市资本结构研究的理论出现的比较晚。直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才重视到宏观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并发现以下几点:(1)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会使企业的负债增多。一方面,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实际的真实负债成本减少;而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率降低,公司的债券收益高于股票收益,对债券需求上升。(2)银行实际贷款利率变动对上市公司融资的选择具有重大影响。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有时利率期限这种结构也会影响公司的资本的。经济周期波动的情况体现在GDP增长率的波动,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时,上市公司预期会有较好的盈利,从而融资时偏向于债券,使得企业财务杠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经过江苏省的上市公司与湖南民营上市公司的比较和财务杠杆效应的分析发现,湖南民营上市公司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最显著的问题是湖南民营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普遍偏低。当利润率大于利率时,说明湖南民营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正面效应在融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了作用,但从下表的实际情况看,大多数企业在利润率高于利率时,实际的负债水平并没有提高。说明湖南民营上市公司对财务杠杆效应的利用还不充分,负债水平需要提高。

2 相关研究成果

经过探讨发现利率和GDP的增长都会导致杠杆效应的降低。通货膨胀与杠杆效应呈同向变化正相关。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杠杆效应的使用还存在明显差异,新起的市场国家对杠杆比率的利用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也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Cook和Tang(2010)以1977年至2006年以美国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类二阶段局部动态调整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GDP增长率、期限利差和信贷利差等宏观经济状况都影响着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符合Hackbarth,MM(2006)建立的理论模型,处于良好宏观经济环境中的公司向目标结构调整的速度比处于恶劣宏观经济环境中的公司要快。Chen(2010)认为不同商业周期中的预期增长率、经济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是如何影响公司融资决定的,回归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条件是影响公司融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3 研究方法

3.1 问题的提出和假设

根据相关文献和各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湖南民营上市公司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负债水平的明显偏低,在宏观经济条件下为了研究影响负债水平高低的因素是什么,本文假设影响负债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银行实际贷款利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股票交易总额增长率、利率这些因素。但是在实证研究中,根据研究过的资本组成结构中,大多数研究者的数据是采用的横截面数据,在社会经济发展不稳定的情况下,这些数据也会受到经济的影响而上下波动。为了解决减少由于这些因素的变动而带来的影响,本文采用SPSS的T检验的方法,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剔除变量的影响,使得变量影响最小化,使数据更真实可靠。根据数据的显著性的影响来分析相关性,而且数据采用了连续五年,也剔除了年份的偶然性。采用T统计检验和线性相关性,假设资产负债率与的T检验是相关的。用负债/总资产比率表示公司的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变动指标包括:实际贷款利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的变动。T检验的相关性分析的置信度为95%,若显著性值P小于α=0.05,则假设成立,反之则假设不成立。

3.2 被选择变量的来源

本文中选取的42家作为样本湖南民营上市公司,选取时间为2011年到2015年。现在大部分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都是由研究者从公司的账面价值入手进行验算得到,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变动,企业的账面和实际价值经常存在差异,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现状。本文联系了宏观经济条件下来确定资产负债率影响主要有哪几个方面,以使得实证结果更加合理。在选择被解释变量的方面,本文从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大小选取了实际贷款利率、经济增长率、利率、通货膨胀率和股票交易总额增长率这几个数据:

实际贷款利率=商业银行3到5年期贷款利率-当年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经济增长率=(人均GDP-前年人均GDP)/前年人均GDP

股票市场年交易总额增长率=(股票市场年交易总额-前年股票市场年交易总额)/前年股票市场年交易总额

3.3 数据模型的建立

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TDRnt=C0+LRt+CPIt+GDPt+TORt

其中t=1,2,…72;t=2011,2012,…2015。TDRt表示了第n个企业在第t年的资产-负债比。C0为截距项,CPI表示了第t年的通货膨胀率(按物价实际通胀计算),Rt表示第t年的实际贷款利率(由名义贷款利率减去当年通货膨胀率计算而得),LRt表示t-1年较t-2年的实际增长率(计算方法同R3t-1),GDPt表示第t年实际的GDP增长率(直接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LR、CPI、GDP、TOR均为宏观经济变量,因此只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本文选定了42家湖南已经上市的民营公司作为样本单位,数据如表2。

3.4 检验结果

本文在接下来的分析中采用T检验方法检验经济增长、利率、分析通货膨胀和银行实际贷款利率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在T检验方法中,将各观测点所对应的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用置信度的大小做出显著性表格来确定谁的影响最大。从表中得出在不同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下,假设通货膨胀率、股票交易总额和银行贷款利率对资产负债率有影响。在下表中,显著性都是小于α=0.05有利率和通货膨胀。所以,暂拒绝原假设,即通货膨胀和利率对湖南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没有显著影响,而银行贷款利率在对经济增长率的T检验结果中,假设经济增长率对资产负债率有影响,表中表示经济增长率的显著性均大于α=0.05,即暂不拒绝原假设,经济对资本结构有影响。

3.5 结果分析

企业的整体经营业绩大致与宏观经济的增长呈同向变化,同时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宏观经济的增长。而且财务杠杆效应也要求,流动资金中流动负债占大多数,而长期资金中则是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从湖南民营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看,在已有资料的湖南民营上市公司中,公司的流动以负债为主,达到了总资产的38.7%,而长期负债的比例很低,仅占总资产的9.7%,所以要想增加企业的流动负债就必然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使得企业提高负债水平。

根据比率分析可以得到所研究的42家企业的近五年(2011年―2015年)的企业发展状况,首先看股票市场对于资本结构的影响。股票市场得总额无论是增多或是减少,所有GDP增长率的系数都显著为正的公司都利用了杠杆效应,说明了股票市场会与公司债务水平呈现顺周期,公司负债率的下降(上升)也会受到经济的下行(上行)的影响。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率总体来说是下降的,说明企业的融资能力下降,而且经济的增长率也下降的,进一步说明了经济的上行或下行会造成资产负债率的上升或下降。实际贷款利率与通货膨胀成反比,由于贷款利率会影响企业贷款,所以资产负债率基本与实际贷款利率呈同向变化。利率与股票交易总额也是反向关系利率越高则股票交易总额增长得越慢,说明投资受到收入影响.

4 总结及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已有的宏观经济条件下,影响湖南民营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的最大因素是经济的增长,而银行贷款利率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是次要的。虽然股票市场交易总额的大小不影响资本结构,但活跃程度会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使湖南民营上市公司可以利用活跃的股票市场获得更多的股票融资。民营上市公司从融资往往是更倾向于股权融资,其次是内部融资,最后才是债务融资。并且在债务融资的次序中主要是银行贷款、企业债券。而且公司的资本结构更是受股票市场的直接影响,说明我国湖南民营上市公司在确定负债一权益融资的情况下会优先选择股权融资。因此在宏观经济条件下,湖南民营上市公司想要优化资本结构主要从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加长期借款,减少股权融资,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二是提高留存收益比率,增加资本内部积累,从而扩大企业规模。三是加大公司的债务融资中债券融资,但是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还没有取得很大的发展,所以不能充分利用债券筹资的避税功能。因此,企业应该意识到选择恰当的资本结构的必然性,并且适当的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而且从宏观经济条件下的环境讲,应该把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渠道拓宽,特别是对于长期负债的融资信息更完善和及时发展、完善债券市场的信用。

参考文献

[1]张娅.信贷政策影响企业资本结构机理及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2]姚琼.宏观经济环境下对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04,(6):102-106.

[3]苏锡宝.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2011,(22):69-71.

[4]宫兴国,于金凤.股权融资与企业研发效率相关性研究―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15,(24):18-2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