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虚拟经济的特征8篇

时间:2023-06-25 09:21:25

虚拟经济的特征

虚拟经济的特征篇1

[关键词] 房地产投机 虚拟经济

一、房地产投机与虚拟经济特征概述

1.房地产投机概述

房地产投机是指投资者以房地产为对象,通过买卖、租赁等手段,以期在短期内通过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或房地产的交易而牟取暴利的行为。

目前,我国住房消费还属于奢侈消费。特别是对工薪阶层的人们来说,一套住房要花上他们大半生的积蓄。住房价格依地区的不同而不同,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房价均价甚至已经达到每平方米过万元。这就决定了房地产投机所需的资金是比较庞大的。由于房地产投机的出发点不是用于自身的住房消费,而是通过一定的合法手段如住房的转售赚取差价进而获得房地产(住房)收益(超额利润)。因此,一般投机者持有房地产的期限会比较短。因为他们的目的仅仅是获得房地产的收益,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住房消费需要。所以他们通常在短期内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待价而沽,将手中持有的房地产转手,使原有资金增值,为下一轮的投机积累资本。

2.虚拟经济的主要特征

所谓虚拟经济,是一种证券化资本的运动,是指资本以脱离实物形式的价值形态,以票据方式持有权益,按照特定的规律独立运动以获取价值增值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由于虚拟经济运动是以各种形式的金融产品为载体或介质、以金融机构为依托、以各类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为通道的,因此虚拟经济理论认为它是金融产品所有物的权益交易活动、各种金融市场及其制度、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等构成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比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如特殊的定价方式、高风险性与决策的非理性等等。

(1)特殊的定价方式――高虚拟性。虚拟经济的载体――股票、债券及其衍生物就其最基本的意义来说仅仅是一种债权和产权关系的契约,当这些契约被资本化即在证券二级市场买卖的时候,这些本来是契约关系的凭证就获得了财富代表的性质。它们毫无使用价值的本质被掩盖了,只有遇到金融危机或信用紧缩导致财富大幅度缩水的时候,人们才明显感到它们的虚拟性质。这种性质造成了虚拟资产特殊的定价方式。

(2)高风险性与决策的非理性。影响虚拟资本价格的因素众多,而这些因素毫无规律可循且无法预测。随着金融创新的出现,虚拟经济的交易规模和交易品种不断扩大,使虚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驾驭,房地产预期因素也极其复杂,而一旦预期未能实现时,就将产生价格的非理性大幅波动,使其风险性增大。

二、基于投机行为的房地产虚拟特征分析

有人认为,构成房地产的住宅楼、办公楼等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么它们不应属于“虚拟经济”范畴。他们认为,只有股票、债券等,才属于虚拟经济。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他们简单地将“虚拟经济”与金融部门划等号,似乎只有金融部门的活动才是虚拟经济活动。事实上,在现代经济中,房地产区别于其他商品和资产,既是一种实物资产,同时也具有虚拟资产的特征。随着投机行为数量增加,房地产市场会出现一些特征,如房屋的空置率上升、合约违约率上升、开发商开工量上升、市场交易量上升等。这些都表现出了在价格上涨时期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一种明显的虚拟经济特征。

1.在投机情况下,房地产价格越来越向同一方向持续发展,并且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有价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是一种债权和产权关系的载体,它们的出现,可以使实物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并且在证券交易市场上给人们带来高额的利润。房地产的交易可以脱离实物资产的转移而表现为权属证书的转移,而房地产权属证书本身并没有价值,但它依托房地产交易市场的循环运动使得不经过实体经济的循环就可以取得盈利,在满足使用的同时,还具有独特的投资价值,可以获得财富的保值和增值,由于可以实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所有者还可以通过对房屋的出租和经营获得收益。在房地产价格上涨过程中,特别是在泡沫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会把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性资产看待。人们的购买行为是出于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更多的投资者开始参与到房地产的购买中。这些房屋开始被空置下来,既不用来出租也不用来居住,只是等待在一个更高的价格时出售。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体现出了虚拟经济的一个最重要的表征,即价格向同一方向持续发展,并且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投机行为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并有多种的表现形式。投机行为存在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或基础就是存在预期房地产价格向同一方向持续发展,并且变动速度高于信贷利率。从我国部分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来看,2003年~2007年初,市场表现出明显的投机行为增多的特征,2000年~2OO2年上海房地产价格稳步上升,并和均衡价格的发展基本一致。但在价格持续的上升中,人们开始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上升。市场投机行为开始出现,价格迅速攀升。可以认为2003年以后市场价格是由投机行为主导的。真正居住需求者产生了市场恐慌,惟恐价格进一步上升,把购房的时间提前;改善居住者同样把购买行动提前,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把旧房销售的时间推迟;开发商则出现了虚假销售现象;此时市场纯投机者的数量也迅速增加。这样市场的供需关系开始明显不均衡,而市场价格在预期与投机行为的双重作用下节节上升。

2.房地产投机中的羊群效应与正反馈交易现象

“羊群效应”是指由于受其他投资者采取某种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因而发生极端反应的一种市场行为。一般说来,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群体压力”等情绪影响下采取的非理。

在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存在的环境中,人们通常表现出一些群体行为,如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暗示(suggestibility)和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等。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在不存在客观标准时,人们通常会将其决策同其他人的决策进行对比,然后决定取舍。投资者的从众心理或群体行为常常弱化了信息和市场之间的联系,从而影响资本品的价格。投资者具有从众心理(羊群行为)在早期的经济理论就有论述。凯恩斯认为长期投资者不愿根据自己拥有的信息和观点进行投资,其原因是怕被认为是轻率的和不符合常规的。羊群行为是一种模仿行为,常常是自发形成并表现为非理性的特征,它导致了意见和行动的传染(contagion)。在羊群行为条件下,投机泡沫可以解释为交易者之间互相传染,从而使结算价格偏离基本价值,回报越高,投资者越愿意跟风,由于人们跟风不是对个人获得信息所做出的反应,因而这种现象放大了价格的震荡。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交易理论是典型启发的一种特殊情况,该理论认为,最初价格的上涨导致更高价格的上扬,或最初价格的下跌导致更低价格的下降,即通常所说的追涨杀跌。因为通过投资者需求的增加,最初价格上涨的结果又反馈到了更高的价格中,第二轮的价格上涨又反馈到第三轮,然后反馈到第四轮,以此类推,因此,信息对资产价格的初始影响被放大。Shiller认为,投机泡沫的正反馈理论是指在市场价格巨幅上升时,它在投资者之间创造大量的成功神话,这些神话吸引潜在的投资者,他们天真地认为同样的成功会降临到他们头上。反馈理论的一个普遍观点是建立在适应性预期基础上的,这种观点认为发生反馈是由于过去的价格上涨产生了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反馈理论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发生反馈是由于过去的价格上涨使投资者信心增加,通常认为这种反馈主要是对价格持续上涨模式的反应,而不是对价格突然上涨的反应。

房地产市场的虚拟特性决定了市场中存在羊群效应和正反馈效应。房地产具有区域性特征,供给很难在大范围内调剂,但是价格却可以传导。一个地区的价格攀升,另一个地区的投资者就会认为本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上升也是一种必然态势。此外,房产总量有限,人们认定房地产是一种稳妥的投资品,“有价有市”。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完备,绝大部分投资者缺乏专业判断,只能盲目跟风,房地产的火热态势也助推了羊群效应和正反馈效应,人们根据适应性预期预测房价的未来走势,非理性的判断导致缺乏理性的购买行为或投机行为。

3.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等是房地产投机所表现出来的另一个虚拟经济证据

在房地产市场中买者和卖者同时存在,交易者签订买卖合同的时间存在间隔,为房地产价格投机创造了机会。拥有房产的投资者预期房价很快将上升,他会以目前的市场价格购入一定量的房产,然后再将其原有的房产以上涨后的价格售出,从而获得资产收益。在这期间如果判断错误,他将蒙受损失。投资者之所以会采取这种投机方式,主要是因为他预期市场上拥有充足的需求。然而,在正反馈效应下投资者都采取这种投机方式,就会造成房地产市场上只存在买者,缺少卖者,从而在宏观水平上打破供求均衡。在这种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资者为获得资本收益就会抬高价格,最终形成房地产价格投机。

目前,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普遍偏高,而内陆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这使得沿海发达地区的可支配收入明显高于内陆地区的居民。由于房地产价格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内陆地区的房价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的房价偏低,这也给房地产投机者提供了有利的机会。比如,温州炒房团的投机者往往一次性购买数套住房,有的甚至达到几十套(以单元的形式购买)。可见,在经济承受力范围内,房地产投机者往往倾向于抢购多套房地产。如市场中的交易者对高档房地产过分偏好,会打破市场供求均衡,使该档次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由于高档房地产一般都具有好的区位特征,地价会随着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化逐渐上升。这些都将为购房者带来资本继续增值的乐观预期,使交易者大量投资于高档房地产,又会进一步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形成价格泡沫。高档房地产价格上升又不是孤立的,它会带动普通商品房价格的攀升,从而导致投机行为充斥于整个房地产市场。

三、结论

房地产在我国目前虽然还是奢侈品,但它对于居民的安家置业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房地产投机市场是名副其实的“有价有市”的市场,这为高收益的房地产投机提供了可靠的来源;另一方面房地产投机的直接目的就是赚取超额利润,以期获得高收益的价差。这又为高收益的房地产投机提供了永续的内在动力。两种内外因素的存在,使得高收益的房地产投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虽然,从经济学讲适量的投机活动是必要的,如果没有房地产的投机市场,所有的房子统统都在使用中,就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灵活性。房地产投机市场还能预示房地产价格的走向,引导资源更合理的配置。然而,过度投机是有害的,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形成虚假的价格,误导市场。在理想状态下,投机市场由少数投机专家组成,他们有能力估计将来的价格走向。价格是由他们的引导作用决定的。但是市场上往往有许多普通人,为了投机赚钱,盲目地参与投机,结果价格不是由投机专家决定,而是由大规模的普通投机者形成。这时候的价格完全脱离供应和需求的关系,变成了大众心理的指标。这种情况下,将进一步使房地产经济虚拟化,从而进一步导致泡沫经济的产生。对此,目前许多专家、学者及政府管理部门都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危害,纷纷摆脱了实体经济的束缚,通过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来寻找克服房地产投机的办法。

参考文献:

[1]丁华军:上海市房地产业投机度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2)

[2]娄策群赵兆:房地产投机的形成机理及其对策[J].甘肃农业,2006(3)

[3]蒲勇健陈鸿雁: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存在性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6(5)

虚拟经济的特征篇2

关键词:总量结构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内涵及其规律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分别作为两个子系统,通过两个子系统的有效运转,其内部要素的数量和结构均衡搭配,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最大化经济利益状态,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从本质上来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并非静态、局部的发展观察,而是要进行深度、动态考量的过程。两者之协调关系,并不单纯取决于总量关系,还要考察其内部结构的关联程度与耦合性。因为即使两者的总量比例相当,但内部要素发展不均衡,也会造成两个子系统的不协调发展。从理论性而言,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考察,要细致入微,从供求两个方面入手。供给方面,实体经济的产出并不具备充分弹性,更多的取决于定量的劳动力、资金与其他生产要素;需求角度,实体经济具有连续性与稳定性,存在边际效益的递减效果。整体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可以借助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两个方面表现,即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物价水平的稳定性。一旦存在经济指标的大幅度波动或居民收入减少的情况,则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体现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协调。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律

第一,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所依托的基础。从本质上而言,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为特征的价值体系。虚拟经济自身无法创造实际的利润价值,其存在的意义主要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分散其风险,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融通需求。追溯虚拟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虚拟资产诞生于实体经济的需求,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例如股份公司与股票的出现、债券与金融衍生品等工具。在虚拟资产规模扩张的形势下,效规避了实体经济的潜在风险。客观而言,虚拟经济并不创造价值,但通过虚拟资产价格波动,将会影响到实体经济发展,在虚拟经济中的资本化财产重新分配,也将由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来决定。第二,适度的虚拟经济发展,会促进实体经济进步。基于适度基础上,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存在着资源配置调节作用。虚拟资产在资本化定价基础上,与实体资产的增长模式不同,其价格更多依托于市场预期,不存在边际收益的递减规律约束与投资成本限制。简而言之,市场需求旺盛则会无限积累虚拟资产,直至出现资产泡沫及其破裂。在此理论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适度规模比例,保持两者的协调性,并不因为某一方的剧烈波动,导致另一方发展功能失效。根据研究发现,基于适度发展原则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虚拟经济会向实体经济提供其发展所需的融通资金。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例,其实体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大都离不开债券、股票及其他虚拟资产的融资支持,尤其在新兴科技、新能源与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融资需求越大,风险越高,单一化的实体经济主体难以承担市场风险与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在虚拟资产的风险分散下,为新产业发展提供了规模性的融资支持。与此同时,在良好的虚拟经济体系表现下,可以有效准确地呈现市场信息,助力实体经济的产业优化与升级;另一方面是分散市场风险,简单来说,就是采用多样化的虚拟资产,为实体经济提供多样化的规避风险途径与工具。举例说明,在股票与债券发行的背景下,企业与公司的风险便得到了分散与转嫁,众多股东与单个投资者的风险不再集中且相对可控。诸如此类的金融衍生工具,让传统金融资产的风险也得到了更优质化的分配与重新组合,再次保障了其规避风险的作用和价值。第三,虚拟经济独立运行规律日益明显。互联网时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虚拟资产的膨胀性扩及全球范围,随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与金融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在资本定价基础上,虚拟资产的自我增值和积累运行规律越加独特,其自我机制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加强。第四,虚拟经济的不同发展模式,会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受金融体系、社会文化与政治制度等多方面影响,在不同国家的虚拟经济差异性特征表现下,则会形成不同虚拟经济发展模式,例如英美以虚拟经济为主导的“需求追随”特征模式;日德以“供给领先”为特征的虚拟经济发展模式;再比如发展中国家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发展模式。不同的虚拟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其风险分散、信息产生于传导等特征不同,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作用效果也会存在差异性的表现。

二、总量视角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与实体经济成本加成定价的方式不同,虚拟经济的价格决定机制主要由虚拟资产的未来资本化收入流决定,即虚拟经济的价格决定机制,是以心理预期等要素为支撑的价格体系。从本质上而言,虚拟资产与实体资产的根本差别就是资本化的表现。在市场交易机制中,虚拟资产的特征表现为价值符号特征与实体资产依托特征。基于国民账户核算体系,包括金融衍生品与股票、基金、其他有价证券等,均可划分为虚拟资产范畴。除了房地产与金融资产之外,虚拟资产构成还包括艺术品与知识产权等。对虚拟经济进行规模测度,需要从流量与存量两个角度入手,前者是某段时期虚拟经济部门交易规模的反映,后者是虚拟经济结存规模的表现。刘林川(2014)研究表明,随着宏观经济波动,虚拟资产总量指标也会呈现明显波动特征,且波动走向受国家宏观政策与制度影响尤为明显。在实体经济总量测度方面,刘林川采用了MPS与SNA转化的方法,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测算发现,基于总量视角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系统间各指标关联度较小,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耦合重点、协调性发展与关联程度,均在不同经济阶段存在不同特征表现。基于总量视角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还可以从金融业、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来进行观察。一方面,当前实体经济的发展所拥有的资金存量,难以满足其产业或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所需资金量。所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实体经济产业或企业必须向多元化与高精尖技术化方向发展,并需要有大量资金作为支持。目前国内的实体经济虽然有相互拆借的融资方式,然而依旧难以解决资金不足的情况,不利于实体经济产业的整体持续发展。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产业通过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方式,将有力推动实体经济快速与稳定的发展。根据原银监会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分别在2015年、2016年为实体经济产业或企业注入7.82万亿元、8.31万亿元资金,为实体经济在供给侧改革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进程中,银行的资金支持也难以在很短的时间为企业提供实时帮助。与此同时,银行借贷还会给企业造成较重的还本付息压力。在此背景下,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开始寻求新的资金支持,即通过上市融资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取无需偿还本息的发展需求资金、资本。

三、结构视角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基于结构视角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内部结构,决定了两者的协调发展情况。作为虚拟资产的重要部分,金融资产与金融市场的结构关系密切,在不同金融发展模式特点下,虚拟经济与金融资产结构关系有所不同。不同金融发展模式的资产构成不同,例如在银行主导型虚拟经济发展模式下,银行作为全能型金融服务机构,其经营范围涵盖广泛,且在部分国家大型银行、国有银行或财团,将直接决定市场经济的走势。基于不确定性资本市场环境下,由于交易效率、信息产生模式与风险传导机制的差异,不同虚拟经济发展模式会对实体经济的增长与稳定性影响产生差异。从实体经济增长角度来说,金融部门资源配置功能的表现,将直接决定实体经济发展的稳定性。Merton和Bodie、刘林川等人的研究中,分别从微观、中观与宏观三大角度,分析了金融发展模式的差异性特征,及其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效果。在企业微观治理结构方面,从当下国内企业的发展潮流来看,包括阿里巴巴和华为等知名企业,都在跟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最新发展趋势,采取多元化股权和员工持股的方式,来顺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多元化的股权体系构建,允许非金融企业参与,吸收新股东,不仅可以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而且还有利于强化经营管理体系。员工持股的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将职工和企业融合在了一起,而且还有助于构建现代化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现代化的治理模式下,市场主导型公司治理结构将会借助金融市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化中观层面而言,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将推动对外贸易市场结构的高层次转化,促进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二者相得益彰。学者Dollar和Balassa通过研究发现,出口贸易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Lee等通过研究表明,进口资本产品可提升国家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通过选取马来西亚的对外贸易发展相关数据,Milner团队在研究中得出结论,即相较于初级产品而言,制成品出口对GDP的影响更为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际间产业转移现象越来越明显,且产生了国家性梯度转移。例如英美等市场主导型金融发展模式,其新兴产业的兴起,均源自于实体产业与虚拟产业的协调发展。从资金配置宏观角度而言,长期稳定的融资关系更有利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纵观目前我国中小实体企业发展的阻力,就是资金不足且投融资市场不健全造成的,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动金融市场发展,旨在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08年的金融危机,暴露了虚拟经济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弱点。通过观察一些国家的金融危机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发现一旦虚拟经济的风险爆发,甚至会导致金融产业产生“塌方式”崩溃。因此,自金融危机后,全球各国纷纷在增加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视度,并不断提高支持度。以我国为例,虽然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受到波及较小,但是依然开始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战略上通过虚拟经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虚拟经济的特征篇3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人才聚集现象;人才聚集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2)03―0078―05

一、引言

人才是人力资源中最优秀的部分,随着人才的流动,往往会在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形成人才聚集的现象,人才聚集现象又会产生相应的人才聚集效应。虚拟经济的出现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广义虚拟经济研究的关键不在于领域的划分,而在于视角的建立以及思维方式的改变。

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最先提出了虚拟价值,此后,西方学者在这个领域相继做出研究,并提出广义虚拟经济。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相应研究。刘骏民教授在《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一书中认,“虚拟经济”的概念可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虚拟经济是指物质生产活动和其有关的一切劳务以外的所有经济活动,例如房地产(除去建筑业创造的产值)、教育、广告业等。成思危教授在《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一文中,对虚拟经济定义了三种范畴:第一,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第二是指以信息技术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也称数字经济或信息经济;第三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林左鸣在《广义虚拟经济》一书中曾指出:传统的实体经济主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纯粹的虚拟经济只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同时满足人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以及只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经济统称广义虚拟经济。

国内外学者关于人才聚集的理论研究较深入。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人才集聚是一个点的问题而不是一个面的问题,认产业空间的聚集,人才的集聚以及城市化,本身就存在着关系。牛冲槐教授已经从区域要素的视角给出了科技型人才聚集的定义,所谓的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随着科技人才的流动,大量同类型或相关人才按照一定的联系,在某一地区(物理空间)或者某一行业(虚拟空间)所形成的聚类现象。

从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众多学者对广义虚拟经济和人才聚集分别进行了研究,而关于广义虚拟经济与人才聚集理论相结合的研究较缺乏。因此,本文从广义虚拟经济角度对人才聚集现象及效应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广义虚拟经济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一)广义虚拟经济的内涵

对于虚拟经济,自20世纪末以来,国内学者就开始了对其的研究,这里的“虚拟经济”主要是指由实体经济衍生而成的各种金融活动,实一种狭义的虚拟经济。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义虚拟经济已经蔓延到人们经济活动中的各个角落,广义虚拟经济是一种基于“生活价值论”的人本经济,其基本特征表现二元价值容介态。广义虚拟经济着重考虑的是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其灵魂是信息。随着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其特点逐渐的显现出来:从满足人们的需求的角度看,他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主导的,从所生产的商品来看,其价值是以非物质形态主要形式的。

(二)广义虚拟经济的基本特征

根据其内涵,我们归纳其特征如下:

1 人本经济。广义虚拟经济时代更加注重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它是一种人本经济,强调以人本。对于财富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讲,满足心理需求比满足生理需求更重要。

2 信心。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虚拟经济带来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信心争夺战,虚拟经济时代最大的经济危机,不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是信心不足和破灭带来的金融危机。

3 人气的聚集。人气就是吸引人心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程度。人气的聚集实际上就是社会群体的信心集合,取其共同认可的心理感受标准。它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指人才聚集。人气,是广义虚拟经济的重要标志。

4 知识和信息。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信息成首要的资源,以信息技术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以知识和信息特征的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5 服务。“服务”在经济活动中所体现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单纯销售商品的情况已经慢慢消退,如今的商品销售往往要伴随着服务。所以,企业内部生产流程的专业分工必须要附上与之相当的服务,以此来提高效率。

6 体验经济。“体验经济”是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下颇引人瞩目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强调的是基于满足客户心理需求的经济活动,它超越一般物质价值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给客户提供超值享受,以满足其心理需求。

7 人力资本。在创造企业价值方面,人力资本往往比传统的资本更加发挥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当企业要创造大量满足客户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时,仅靠资本的投入是不够的。人力资本,是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新特点,它对生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人才聚集现象

下面,在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下,对人才聚集现象的定义及内涵进行重新的界定与诠释。

(一)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现象的定义

我们已经知道,人才在区域要素边际收益差异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的影响下,会从边际收益较低的地区流向边际收益较高的地区。而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来看,人才聚集现象可以定义:在一定的时间内,随着人才的流动,大量人才了满足其心理需求、实现自我价值,在虚拟经济发达、信息高效流通、市场信心足的地区集聚所形成的聚类现象。这样的人才聚集现象可以促使人力资源更快地转变人力资本,从而创造价值。

(二)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现象的内涵

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现象的内涵分三个部分。首先,对于任何一类人才来讲,经济的发达及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完全的吸引人才的聚集。人才的聚集,必然是向历史潮流的“潮头”聚集。比如,在一些IT人才的眼中,硅谷、深圳、中关村,就是他们心中向往的圣地;而对于一些服装设计师来讲,法国巴黎则是他们的圣地;对于建筑师来说,意大利、德国则是他们的梦想。他们渴望去这些地方发展,不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了满足心理需求,是一种精神向往。其次,广义虚拟经济发展可以带来人气的聚集。广义虚拟经济系数是恩格尔系数的反函数,广义虚拟经济系数越高,恩格尔系数越低,该地区越富裕,服务行业、体验经济相对更发达,知识和信息传播迅速。这样,就能消费者提供超值的享受,达到满足其心理需求的效果,这种靠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来实现的经济增长,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所在。最后,在广义虚拟经济下,自我价值的实现推动着人才的聚集。每个人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科技人才来讲,更重要。有数据显示,微软有30%的俄罗斯工程师;在硅谷,华人和印度人工程师的数量占到了2/3以上。这样的现象表明,工程师会觉得在微软、在硅谷,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体现自我价值,实现人生意义,人才的聚集也就由此而产生了。

(三)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现象的特征

根据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现象的定义及内涵,文章进一步分析得出此现象的特征。

1 空间性。人才在广义虚拟经济的影响下,聚集在某一地区,会引起该地区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这些人才或集中在人才市场中等待重新配置,或聚集在专业性教育机构中接受培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只有在特定的空间内才能完成上述人才资源配置过程,所以,它具有显著的空间性。

2 聚类性。广义虚拟经济下,人才聚集现象主要表现某一行业(虚拟空间)中集中了大量相关或同类型的科技人才,这种现象体现出了按类聚集的聚类特征,所以具有聚类性。

3 动态性。人才个体结构分布与构成是不断变化的,如知识、技能、年龄等,而且,人的个人偏好,精神追求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都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所以人才聚集是一种动态过程,这种动态性有利于组织与外部资源的交换,提高组织知识的动态竞争力。

4 网络性。广义虚拟经济下,人才的聚集,必然会伴随着知识与信息的流动,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沟通也会变得非常频繁,因此,各人才聚集组织之间在长期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中会形成以知识、信息纽带的经济网络,同时也会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使得人才聚集呈现网络性特征。

5 共享性。广义虚拟经济是以信息和知识的高效流通标志的,所以,广义虚拟经济下人才的聚集,会迅速地将个体分散知识转化整体共享的群体知识、组织知识形成知识共享系统。人才个体与知识共享系统相互丰富,扩大了知识共享量,提高了人才群体的创新力与竞争力。

四、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

人才聚集现象与其他经济现象一样,也会产生两种效应,即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和不经济性效应。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和谐的环境下,相关人才按照一定的相互联系相对集中在一起所产生的超过各自独立作用的效用。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是指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人才,聚集后的作用低于不聚集时的作用。了研究方便,本文将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效应归人才聚集现象,不做深入讨论,本文中提到的人才聚集效应均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下面,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探讨人才聚集的效应。

(一)知识溢出效应

随着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人才掌握的知识一般都是以隐性知识主的,是以非编码形式存在的,这种知识很难用间接的形式传递。人才的聚集增加彼此问交流的机会,可以使人才在接触中互相学习,使得隐性知识显性化,并得以广泛传播。

(二)信息共享效应

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成首要资源。人才了追求知识和信息的高效流通,而聚集在信息经济发达的地区,由此,该区域的信息传播将会更加迅速,且传播成本降低,经济活动中会出现免费、及时的信息供群体共享。

(三)激励效应

人才作一种特殊的商品,因互相聚集而产生竞争,竞争会对失败者产生激励作用,聚集竞争不会是个体性竞争,必然是群体性竞争。对于失败群体,在竞争过程中能够以隐性知识溢出方式,发现自身人力资本的缺陷,失败的刺激会激励其努力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对于胜利群体而言,了维持竞争优势,也会产生激励,进一步提高其人力资本水平。群体性竞争的结果会提升聚集区人才群体的能力水平,提高人才资源的性价比,在人才聚集群体中产生“激励效应”。

(四)集体学习效应

当人才聚集达到一定规模时,人才聚集效应会产生信息共享效应,了获得更多的隐性知识,人才更愿意创造一种集体学习的机会,如研讨会、沙龙等,并以此来获得更大程度的开放和交换力度。

(五)人气效应

随着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财富的标志,不单单需要稀缺贵重的物质作载体了,而是要有一种可靠有效的信用制度来维系,因此,“人气”变得至关重要,要想积累人气,积累信心,就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人才的聚集与人气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六)品牌效应

在广义虚拟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品牌商誉,逐渐体现出了一种无形的、巨大的价值。消费者追求高档品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体现虚拟价值的过程,高档的产品更多的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主。人才的聚集,会加快市场信息的流通,迅速地增大产品的需求,产生人气的积累,能够促使一个品牌持续下去,并不断的发展壮大。事实上,一个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它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

(七)组织效应

人才的聚集容易出现扎堆的现象,任何一类人才的聚集,都应有“帅”、“将”、“兵”的分类。组织中应由能力较强、民众信服度高的人才来担任领导,而组员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以及共同的追求。人才的聚集应向着群体合理配置的方向流动,从而使组织能够良好发展。

(八)商业模式效应

以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标志的经济时代已慢慢衰退,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原有的只是完成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商业模式,逐渐转变服务同步的商业模式,强调注重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某地区人才的聚集,能够使当地企业快速的接受新鲜事物,从而推动其商业模式的转变。

(九)体验营销效应

顾客心理需求的满足主要取决于产品虚拟价值的发挥,而体验营销则是发挥产品虚拟价值的主要途径。如今,很多著名品牌的营销手段都转向了体验营销。随着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才的聚集,体验经济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人才聚集起来,是了追求更大的心理需求及精神需求,从而将体验营销融入到各个行业,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十)创意经济效应

创意经济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随着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产品了满足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形式会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每个消费者都会有自己的偏爱与喜好,对产品的期望会因人而异。在这种情况下,人才聚集会产生更多更好的产品创意,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虚拟经济的特征篇4

关键词:虚拟经济 特征 发展

虚拟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虚拟经济是指以虚拟资本的运作为中心、脱离实体经济的价值形态、按照特定的规律独立运动以获取价值增值所形成的经济活动或经济领域,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的产物,它包括银行的借贷信用(期票、汇票)、有价证券(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及各种金融衍生品种等。从虚拟经济的领域来看,无论是发展股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还是发展网络市场,首先都必须深刻认识虚拟经济的基本特征。概括而言,虚拟经济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高度流动性与虚拟性

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其活动过程只是数字符号的转移,随着虚拟资本无纸化、电子化的发展,虚拟资本的交易可以在瞬间时刻完成,同时,通过证券发行标准和证券价格的变化,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解决了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转移和重组问题以及社会个别资本直接进入产业部门的问题,表现出虚拟经济的高度流动性。然而,虚拟经济领域中虚拟资本的不断交易、交易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实际财富的增长,只是交易双方对未来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的主观预期的增长,而这种增长预期又受到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公司效益等许多因素的制约,是一博弈行为,形成了虚拟经济的虚拟性。

虚拟经济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其虚拟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形态的虚拟性。虚拟经济建立在虚拟资本基础上,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又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虚拟经济形态的虚拟性表现为经济活动的虚拟实现、经济工具的虚拟运作等。虚拟资本价格的虚拟性。与实体资产的价格相比,虚拟资本的价格具有明显的虚拟特征。从定价方式上说,它是一种心理预期定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受到投资者信念、心理及所带来的行为方式的影响。从形式上看,其存在形式日益虚拟化,这反映了金融产品价值的虚拟特征,决定了虚拟资本价格的内在虚拟性。经营形式的虚拟性。虚拟经营是虚拟经济的实现方式,一方面,通过人员虚拟,可以借助外部的人力资源,来弥补自身智力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功能虚拟,可以借用外部的物力资源,减少庞大的资金和精力的开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值低的功能虚拟化,由于内部的精简和外部的强化,而且企业掌握了关键业务和高附加值部分,保证了企业较高的投入产出比,实现了企业功能扩张,优势互补,资源节约。过程控制的虚拟性。虚拟经济是心理预期支撑的价格系统,虚拟资本在完全虚拟的市场上进行巨额交易,其价格的波动几乎脱离了价值规律中供求关系的约束,波动性大周期短,稳定性弱破坏性强,虚拟经济对经济活动的过程控制往往通过虚拟手段进行。

复杂性与规范性

虚拟经济是宏观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由政府、投资者、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所构成,具有比其它经济系统更强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交易主体的复杂性。虚拟经济领域参与交易的主体很多,有金融证券机构、中外基金、风险投资企业、实体企业、个人投资者等,各参与主体的背景、实力、文化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虚拟经济的复杂性。交易载体的复杂性。与实体经济不同,虚拟经济各主体经营的是金融产品,如股票、债券及其衍生品等各种形式的权益凭证。这些金融产品具有一般商品所没有的非物质化、同质性等特性,使金融资产及其市场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使投资者识别和运用各种金融产品越来越难,虚拟经济的复杂性突显。交易方式的复杂性。虚拟资本主要通过金融业的操作来实现交易,金融产品都是虚拟的价值符号,具有极强的互相替代性,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可变能力,其价格的波动具有很强的传导性,加剧了虚拟经济领域的动荡和风险,信息技术发展及金融全球化使虚拟经济运行超越了国界并进一步复杂化,人们对虚拟经济的驾驭越来越难。交易环境的复杂性。虚拟经济虽然是相对独立的系统,但离不开我国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由于我国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导致影响虚拟经济的因素很复杂,有来自国家政策变化因素的影响,也有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行为因素的影响。虚拟资本价值决定的复杂性。虚拟资本只是权益凭证,其内在价值是由其将来的现金收入流决定的,是未来全部现金收入的贴现值。由于金融资产价值本身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所以金融资产价格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大起大落是金融资产价格运行的常态。信用交易中的保证金交易和抛空机制又加剧了这种波动,投机力量的存在加重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气氛,使虚拟资本价值的决定比一般产品市场有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加剧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

我国虚拟经济更应该具有规范性,更应该具有规范性的条件,其经济行为要受到严格的规范,这种规范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虚拟经济交易的资源形式的规范化。股权是虚拟经济交易的核心资源之一,股权的分割、设置、交易是虚拟经济的重要交易范畴。公司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设置股权,改制成为股份公司,就必须严格按照股份公司的机制运作,使公司的组织体制走上了规范化动作的轨道。二是交易条件、程序、场所等运用方式的规范化,信息披露、中介服务等管理的规范化。虚拟资本来自于社会投资者,具有流通性和风险性,时时处在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和影响之中,促使虚拟资本的发行主体必须树立经济金融意识、风险意识、理性投资意识、法律意识,推动企业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建立起多层次的监督体系。

高风险性与高投机性

首先,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导致其价格变化无常,人们对市场及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又有限,尤其是随着各种风险投资基金、对冲基金等大量投机资本的冲击,虚拟资本价格经常不符合常规地大起大落,使得虚拟经济成为了一种高动荡、高风险的经济活动,加剧了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性;其次,虚拟经济中有价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带有虚拟性,其交易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心理预期及其博弈行为。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虚拟经济的交易规模增大和交易品种增多,又使虚拟经济活动变得更加复杂,使虚拟经济演变为一种投机性很高的经济活动。

发展虚拟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要用全新的观念看待社会主义虚拟经济,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推动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待社会主义虚拟经济,首先是了解它、认识它,然后利用它、完善它。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虚拟经济的发展将会有一个广阔的前景,以虚拟经济的运作进行国有实体经济的调整与改组,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吸收更多的资金,构建战略性产业,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机遇。而网络经济在全球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正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广泛地应用在各个经济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如何把网络经济与资本市场结合在一起,都要求首先从观念上对虚拟经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战略的高度看待与管理虚拟经济,制定正确的政策,唯有如此,虚拟经济才能在我国健康、稳健地得到发展。

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从理论上讲,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所以我们完全有可能更好地利用虚拟经济的积极作用,而限制其消极作用。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经济越是虚拟化,就越需要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和适度的政府干预,不仅需要有长期性的制度性建设,也应该注意短期对经济的调控。一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实现依法监管。二是扩张虚拟经济,培养和发展民间资本。银行储蓄的持续增长,反映了需求的疲软和资源的闲置,通过虚拟经济的扩张来发育民间资本、配合扩大内需的政策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虚拟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新的交易技术、新的金融品种,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新的竞争和替代,唯有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加快金融创新,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金融自由化程度还比较低,金融创新较缓慢。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家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并鼓励金融创新品种的开发与应用,为企业提供多种防范和转移风险的工具,同时,作好金融衍生工具的规模控制,完善有关金融创新法规,保证金融创新的正常进行,降低金融创新风险。首先,建立稳定、健全、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其次,形成有序的市场机制。保证市场制度的稳定性、市场交易的公正性、市场运作的规范性、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性。严格规范虚拟经济的投机交易行为,依靠技术保障,建立风险预警和自动报警系统,保证监管的高效性和有效性。再次,加强对虚拟资本的控制。重点是对虚拟资本运作过程的监管,可以通过资产控制、保证金管理等手段对会员实行严格管理,同时完善结算制度、建立合理的结算机构。加强虚拟经济运行机构内部监控制,以人为主,加强对人的管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加强内控建设,提高内部稽核队伍素质,建立内部预警系统。

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条件。虚拟经济的发展对信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我国现行的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设施却远远落后于这种要求,大大加剧了虚拟经济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企业虚假包装上市、信息虚假披露给证券市场造成的极大破坏。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可以使虚拟经济参与主体方便、快捷地获取对方真实的信息,降低交易费用,减少风险,避免引起经济震荡。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艰巨庞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我国虚拟经济的重要领域证券市场,由于起步晚、规模小、制度缺陷、市场化程度低,其信用体系的建立就尤其关键。建立社会主义证券市场的信用体系,要注意几个问题:改革政府的行政方式,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信用体系的建立需要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尽量避免政出多门、政策多变,按市场规律管理市场,增加政策透明度。必须建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从道德上树立诚信的观念。建立比较完善的信用法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严格规范上市公司运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建立上市公司信用体系。只有这样,上市公司股票、债券等产品才能够不断吸引投资者,才能够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透明,才能够确保投资者参与重大经营决策、参与企业财务监督和设立激励机制,投资者才有机会按其持股比例行使对企业的经营和监督的表决权,并享有相应的收益权。这些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虚拟经济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成思危.虚拟经济论丛[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

2.付强.虚拟经济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刘骏民.虚拟经济与当前的通货紧缩[J].南开经济研究,2000

虚拟经济的特征篇5

关键词:虚拟经济 特征 发展

虚拟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虚拟经济是指以虚拟资本的运作为中心、脱离实体经济的价值形态、按照特定的规律独立运动以获取价值增值所形成的经济活动或经济领域,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的产物,它包括银行的借贷信用(期票、汇票)、有价证券(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及各种金融衍生品种等。从虚拟经济的领域来看,无论是发展股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还是发展网络市场,首先都必须深刻认识虚拟经济的基本特征。概括而言,虚拟经济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高度流动性与虚拟性

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其活动过程只是数字符号的转移,随着虚拟资本无纸化、电子化的发展,虚拟资本的交易可以在瞬间时刻完成,同时,通过证券发行标准和证券价格的变化,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解决了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转移和重组问题以及社会个别资本直接进入产业部门的问题,表现出虚拟经济的高度流动性。然而,虚拟经济领域中虚拟资本的不断交易、交易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实际财富的增长,只是交易双方对未来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的主观预期的增长,而这种增长预期又受到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公司效益等许多因素的制约,是一博弈行为,形成了虚拟经济的虚拟性。

虚拟经济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其虚拟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形态的虚拟性。虚拟经济建立在虚拟资本基础上,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又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虚拟经济形态的虚拟性表现为经济活动的虚拟实现、经济工具的虚拟运作等。虚拟资本价格的虚拟性。与实体资产的价格相比,虚拟资本的价格具有明显的虚拟特征。从定价方式上说,它是一种心理预期定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受到投资者信念、心理及所带来的行为方式的影响。从形式上看,其存在形式日益虚拟化,这反映了金融产品价值的虚拟特征,决定了虚拟资本价格的内在虚拟性。经营形式的虚拟性。虚拟经营是虚拟经济的实现方式,一方面,通过人员虚拟,可以借助外部的人力资源,来弥补自身智力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功能虚拟,可以借用外部的物力资源,减少庞大的资金和精力的开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值低的功能虚拟化,由于内部的精简和外部的强化,而且企业掌握了关键业务和高附加值部分,保证了企业较高的投入产出比,实现了企业功能扩张,优势互补,资源节约。过程控制的虚拟性。虚拟经济是心理预期支撑的价格系统,虚拟资本在完全虚拟的市场上进行巨额交易,其价格的波动几乎脱离了价值规律中供求关系的约束,波动性大周期短,稳定性弱破坏性强,虚拟经济对经济活动的过程控制往往通过虚拟手段进行。

复杂性与规范性

虚拟经济是宏观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由政府、投资者、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所构成,具有比其它经济系统更强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交易主体的复杂性。虚拟经济领域参与交易的主体很多,有金融证券机构、中外基金、风险投资企业、实体企业、个人投资者等,各参与主体的背景、实力、文化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虚拟经济的复杂性。交易载体的复杂性。与实体经济不同,虚拟经济各主体经营的是金融产品,如股票、债券及其衍生品等各种形式的权益凭证。这些金融产品具有一般商品所没有的非物质化、同质性等特性,使金融资产及其市场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使投资者识别和运用各种金融产品越来越难,虚拟经济的复杂性突显。交易方式的复杂性。虚拟资本主要通过金融业的操作来实现交易,金融产品都是虚拟的价值符号,具有极强的互相替代性,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可变能力,其价格的波动具有很强的传导性,加剧了虚拟经济领域的动荡和风险,信息技术发展及金融全球化使虚拟经济运行超越了国界并进一步复杂化,人们对虚拟经济的驾驭越来越难。交易环境的复杂性。虚拟经济虽然是相对独立的系统,但离不开我国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由于我国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导致影响虚拟经济的因素很复杂,有来自国家政策变化因素的影响,也有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行为因素的影响。虚拟资本价值决定的复杂性。虚拟资本只是权益凭证,其内在价值是由其将来的现金收入流决定的,是未来全部现金收入的贴现值。由于金融资产价值本身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所以金融资产价格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大起大落是金融资产价格运行的常态。信用交易中的保证金交易和抛空机制又加剧了这种波动,投机力量的存在加重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气氛,使虚拟资本价值的决定比一般产品市场有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加剧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

我国虚拟经济更应该具有规范性,更应该具有规范性的条件,其经济行为要受到严格的规范,这种规范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虚拟经济交易的资源形式的规范化。股权是虚拟经济交易的核心资源之一,股权的分割、设置、交易是虚拟经济的重要交易范畴。公司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设置股权,改制成为股份公司,就必须严格按照股份公司的机制运作,使公司的组织体制走上了规范化动作的轨道。二是交易条件、程序、场所等运用方式的规范化,信息披露、中介服务等管理的规范化。虚拟资本来自于社会投资者,具有流通性和风险性,时时处在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和影响之中,促使虚拟资本的发行主体必须树立经济金融意识、风险意识、理性投资意识、法律意识,推动企业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建立起多层次的监督体系。

高风险性与高投机性

首先,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导致其价格变化无常,人们对市场及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又有限,尤其是随着各种风险投资基金、对冲基金等大量投机资本的冲击,虚拟资本价格经常不符合常规地大起大落,使得虚拟经济成为了一种高动荡、高风险的经济活动,加剧了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性;其次,虚拟经济中有价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带有虚拟性,其交易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心理预期及其博弈行为。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虚拟经济的交易规模增大和交易品种增多,又使虚拟经济活动变得更加复杂,使虚拟经济演变为一种投机性很高的经济活动。

发展虚拟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要用全新的观念看待社会主义虚拟经济,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推动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待社会主义虚拟经济,首先是了解它、认识它,然后利用它、完善它。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虚拟经济的发展将会有一个广阔的前景,以虚拟经济的运作进行国有实体经济的调整与改组,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吸收更多的资金,构建战略性产业,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机遇。而网络经济在全球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正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广泛地应用在各个经济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如何把网络经济与资本市场结合在一起,都要求首先从观念上对虚拟经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战略的高度看待与管理虚拟经济,制定正确的政策,唯有如此,虚拟经济才能在我国健康、稳健地得到发展。

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从理论上讲,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所以我们完全有可能更好地利用虚拟经济的积极作用,而限制其消极作用。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经济越是虚拟化,就越需要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和适度的政府干预,不仅需要有长期性的制度性建设,也应该注意短期对经济的调控。一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实现依法监管。二是扩张虚拟经济,培养和发展民间资本。银行储蓄的持续增长,反映了需求的疲软和资源的闲置,通过虚拟经济的扩张来发育民间资本、配合扩大内需的政策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虚拟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新的交易技术、新的金融品种,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新的竞争和替代,唯有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加快金融创新,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金融自由化程度还比较低,金融创新较缓慢。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家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并鼓励金融创新品种的开发与应用,为企业提供多种防范和转移风险的工具,同时,作好金融衍生工具的规模控制,完善有关金融创新法规,保证金融创新的正常进行,降低金融创新风险。首先,建立稳定、健全、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其次,形成有序的市场机制。保证市场制度的稳定性、市场交易的公正性、市场运作的规范性、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性。严格规范虚拟经济的投机交易行为,依靠技术保障,建立风险预警和自动报警系统,保证监管的高效性和有效性。再次,加强对虚拟资本的控制。重点是对虚拟资本运作过程的监管,可以通过资产控制、保证金管理等手段对会员实行严格管理,同时完善结算制度、建立合理的结算机构。加强虚拟经济运行机构内部监控制,以人为主,加强对人的管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加强内控建设,提高内部稽核队伍素质,建立内部预警系统。

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条件。虚拟经济的发展对信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我国现行的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设施却远远落后于这种要求,大大加剧了虚拟经济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企业虚假包装上市、信息虚假披露给证券市场造成的极大破坏。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可以使虚拟经济参与主体方便、快捷地获取对方真实的信息,降低交易费用,减少风险,避免引起经济震荡。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艰巨庞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我国虚拟经济的重要领域证券市场,由于起步晚、规模小、制度缺陷、市场化程度低,其信用体系的建立就尤其关键。建立社会主义证券市场的信用体系,要注意几个问题:改革政府的行政方式,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信用体系的建立需要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尽量避免政出多门、政策多变,按市场规律管理市场,增加政策透明度。必须建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从道德上树立诚信的观念。建立比较完善的信用法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严格规范上市公司运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建立上市公司信用体系。只有这样,上市公司股票、债券等产品才能够不断吸引投资者,才能够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透明,才能够确保投资者参与重大经营决策、参与企业财务监督和设立激励机制,投资者才有机会按其持股比例行使对企业的经营和监督的表决权,并享有相应的收益权。这些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虚拟经济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成思危.虚拟经济论丛[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

2.付强.虚拟经济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刘骏民.虚拟经济与当前的通货紧缩[J].南开经济研究,2000

虚拟经济的特征篇6

【关键词】虚拟经济 行为 分析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首次肯定了虚拟经济的客观存在,肯定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一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目前,虚拟经济研究主要集中在虚拟经济自身运行特点和运行规律以及虚拟经济与其他经济理论的关系等方面,关于虚拟经济良性运行的基础分析与所需的客观条件等研究则比较少。其实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虚拟经济的运行基础,以期正确面对虚拟经济,确定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规模,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促进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运行的现实基础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逐步产生的。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的良性运转产生了适度的虚拟经济,当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时,二者相辅相成。

1、实体经济的发展为虚拟经济提供历史基础

从历史角度看,虚拟经济并非伴随实体经济活动同步产生,它只是在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货币财富分布的不均衡性客观上产生了货币资金调剂的必要,而私有制的存在则决定了这种货币余缺的调剂只能采取借贷形式,即由借方在不放弃所有权的条件下将暂时不用的货币资金转借给需要补充资金的贷方使用。在这种借贷行为中,借方为保证自己的权益,往往要求掌握一种书面的债权、债务凭证,即借据,这种凭证或借据便成为虚拟资本的最早形式,借方据此获得利息收益的借贷活动也随之演变为最初的虚拟经济活动。

2、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规模扩张的基础

实体经济规模扩大而引起融资需求的增加,促进了银行集中和银行体系存款规模的急剧扩张;构成实体经济活动主体的各种企业对直接融资需求的增加,导致了作为虚拟资本重要形式的有价证券的大规模发行和交易;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外汇市场规模的膨胀。

3、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范围扩充的基础

在实体经济中,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资本的强大需求,使得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广泛渗透。

4、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工具创新的基础

在实体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往往会使经济主体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客观上要求必须拥有相应的避险手段。因此,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应运而生,以适应规避实体经济活动风险的需要。

二、信用制度是虚拟经济运行的前提

在一定意义上讲,“整个虚拟经济体系就是靠一种信任而存在”(戴辉,2004),虚拟经济的信用性根源于虚拟资本的信用特征。

首先,从货币的演变看,无论是商品货币、纸币还是纯粹的信用货币,都要以信用为基础。其内在规律表现为,货币本身越是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它所需的信用要求就越弱;而货币本身越是没有实际的实用价值,它就越需要人们的信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货币的虚拟化色彩越来越浓,货币的信用特征也越来越显著。

其次,各种虚拟资本体现着不同形式的信用关系。虚拟资本没有实际价值,但人们还是接受它,还会参与虚拟经济活动,这完全出于人们的信任。人们相信虚拟资本只是实物的代表,而虚拟资本与实物之间的转换又是完全有制度保障的。人们对虚拟经济体系的信任程度影响着虚拟经济的发展,同时,这种信任度是基于心理预期的。虚拟经济若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则可能出现信用崩溃,难以维持虚拟经济的运行。因此,虚拟经济具有强烈的信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将虚拟经济体系看作信用制度。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虚拟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条件。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可以使虚拟经济参与主体方便,快捷地获取对方真实的信息,降低交易费用,减少风险,避免引起经济震荡。虚拟经济的发展对信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我国现行的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却远远落后于这种要求,进而大大加剧了虚拟经济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艰巨庞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围绕政府行政方式改革、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企业和个人信用等核心问题建立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虚拟经济的有效运行。

三、金融监管是虚拟经济运行的保障

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存量的持有与交易活动。虚拟经济中商品的购买已经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一种投资,这时该商品的定价不再是由这种商品的成本来支撑的,而是用预期收益折现的方式定价。这也就是资本化定价方法,它是以心理为支撑的。但是,由于人们的理性有限,人们无法完全了解未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真实变化,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人们对虚拟资产价格缺乏了解,为虚拟资本存量的高度投机创造了条件。这种定价方式同时确定了虚拟经济的研究范畴,是虚拟经济运行基础分析的重要内容。

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虚拟经济的交易规模增大,交易品种增多。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人们极易出现决策失误,因而虚拟经济演变为一种投机风险很高的经济活动。越是在新兴和不完善、市场监管力差、防范和应对投机行为的措施差的市场,虚拟经济越具有高投机风险性。

许多专家认为,大量带有明显投机性和虚拟性的虚拟资本过度的交易和发展是造成现代市场经济出现泡沫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导致诸多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根源。虚拟经济大幅波动已是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显著特征,它造成的金融系统性风险会破坏市场信用体系,会破坏实体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资金配置渠道的畅通,并降低资金配置效率,对实体经济产生实际影响。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最大危机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而是虚拟资本过剩引发的金融危机。因此,对虚拟经济过度波动造成的金融系统性风险进行干预是必要的。

我们要转变观念,逐步取消金融管制,建立合理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监管,增强透明度,确保虚拟经济健康运行。在加强金融风险管理中,我们不仅要适当限制虚拟经济中存在风险投机交易行为以及虚拟经济的风险重组,加强虚拟经济的风险性管理,而且加强防范风险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移,并实现技术上的保证。

就金融监管而言,当前世界主要有两种监管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一是统一或准统一监管模式,代表国家包括英国、日本等。二是多元、分散监管模式,代表国家有美国。

四、政府干预是虚拟经济运行的必然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虚拟经济的经验教训表明,在虚拟经济较弱、尚未形成一定规模时,政府起到了领导、扶持、导向、组织的作用。随着虚拟经济发展规模的壮大,政府在逐渐变为引导和支持(郑克岭,2007)。虚拟经济的健康运行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宏观管理与调控,政府应当为虚拟经济的良性运行当好“守夜人”与“掌舵者”。

1、虚拟经济的运行需要政府制定战略规划

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政府应充分认识虚拟经济在经济发展,特别是新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虚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确立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明确发展虚拟经济的总方针、长远目标、阶段目标、监督引导机制及其他配套机制等宏观问题。

2、虚拟经济的运行需要政府参与者建立一个以可承受虚拟程度系数为主要标准的虚拟经济预警系统

虚拟经济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其高度预期性,所以要想调控好虚拟经济,关键在于如何调控好参与者的心理预期,在经济发展过缓时可以出台一些利好政策,或者在相关媒体一些利好消息,并采取相应的较为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使参与者预感到政府会加大经济建设力度,增强对未来经济的信心,从而提升权益性资本观念价值,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双重增长;如果经济发展过热则可以采用相反的措施。另外,由于虚拟资产高度的投机性、风险性、流动性和替代性,使得对于虚拟经济的调控十分困难,因此,政府必须建立系统的虚拟经济预警指标进行监控。

3、虚拟经济的运行需要政府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环境

风险投资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但暂时缺乏资金,不具备上市资格或其他融资渠道的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做长期股权投资,其目的不是通过投资从事实体经济活动的盈利中取得回报,而是通过资本增值来实现回报的投资行为。风险投资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虚拟经济研究的范畴。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环境对促进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主要是发挥政府对风险投资的主导作用,营造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为风险投资提供稳定的法律环境;建立风险资本自由进出的金融环境;建立规范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营造良好的风险投资服务环境。

虚拟经济既是世界经济的演化进程和发展趋势,又是已经形成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状态,它的发展引发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革命。我们必须正确面对虚拟经济,分析虚拟经济运行的行为基础,澄清虚拟经济良性运行的内在规律与所需的客观条件,为我国虚拟经济的良性发展做出探索。

【参考文献】

[1] 戴辉、刘新梅:论虚拟经济的特征[J].经济纵横,2004(6).

[2] 赵锦辉:虚拟经济理论论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6).

[3] 段进朋:虚拟经济的作用及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6(11).

[4] 向勤:虚拟经济特性及其经济效应分析[J].消费导刊,2006(12).

[5] 李宝伟:虚拟经济管理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2007(8).

[6] 郑克岭、刘宏凯:虚拟经济发展中政府的职能定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3).

虚拟经济的特征篇7

关键词:品牌 虚拟价值 有形价值 互补照应关系

一、引言

品牌作为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美国营销学会在《营销学词典》中对品牌一词的解释是:用以识别一个或一群产品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设计及其组合,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和劳务相区别。这是品牌最初时的有形价值,即大多数人对品牌的认可程度。

虚拟价值是与虚拟经济息息相关的概念,虚拟经济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林左鸣教授在其《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导论》一文中对虚拟经济及虚拟价值特点的描述是:从满足人们的需求角度来看,都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为主导的;从所生产的商品来看,都是以非物质为主要形式的。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伟大的品牌是公司维持超额利润的唯一途径,伟大的品牌感觉了感性收益,而不是理性收益”。本文理解的这里的感性收益,是指与消费者心理需求相关的收益,区别于品牌本身的有形价值带来的理性收益。

二、品牌的有形价值

品牌基础要素的内容包括产品自身、产品外观与产品延伸三个方面。产品自身主要包括产品的技术与创新、产品的设计与工艺、产品的品质与品性等;产品外观表现为产品的形态与形状、产品的商标、文字与图案、产品的包装与色彩、产品的文字说明与执行标准等;产品延伸表现为产品的选择性与方便性、产品的美观性与实用性、产品的适应性与发展性等。这里品牌要素成为品牌形成的基础,其中产品本身是消费者需求的最根本对象,决定了品牌的实用价值,而产品外观与产品延伸则是为了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品牌的形象,对实用价值起着增大或减少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产品本身,还是产品外观或是产品延伸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发展的物质需要,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按图索骥认识品牌的功用。

海尔集团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在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集团只专注于创建冰箱品牌,人们提到海尔只能联想到冰箱,海尔成为冰箱的代名词。在多元化发展阶段(1991-1998),海尔的创新是以“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思路先后兼并了国内十八家企业,使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与规模扩张方面,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此时的海尔品牌已经涉及洗衣机、电视机、空调等等,品牌的有形价值呈现出多元化,品牌代表的使用功能出现了多元趋势,品牌的有形价值开始类别化和产品要素化。海尔品牌各类产品能否提高有形价值,取决于各类产品要素适应消费者需求的程度。全球化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断变化,附加产品外部的要素优势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海尔在上世纪末期强化了产品技术创新功能创新,如洗衣机由半自动到全自动,空调更加环保静音等等,同时产品的外观包装也与时俱进的更加完善。随着海尔产品的使用功能不断便利化和人性化,品牌的有形价值也在不断提高,如在睿富全球排行榜资讯集团与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共同的“2011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中,海尔以907.62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第一,连续10年位居最有价值品牌榜首,其中产品要素创造的品牌有形价值功不可没。

三、品牌虚拟价值特征

在品牌形成的最初阶段,品牌是用来标识产品及其产品的产销者,代表的只是商品所具有的价值,或者是有形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品牌认识的加深,品牌这种初始意义上的符号已经具备了虚拟价值的特征,出现了二元价值形态,在广义虚拟经济中被广泛提及,学者们对品牌的研究角度开始逐渐转移到消费者行为上,从消费者的视角来关注品牌的发展。

在已有的文献中不少学者对消费者的品牌心理需求进行了描述,Keller曾提出品牌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功能价值(functional value)、象征价值(symbolic value) 和体验价值 (experiential value),功能价值指的是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象征价值意味着消费者将品牌作为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体验价值是指在使用品牌过程中所享受到的心理体验。象征价值和体验价值都涉及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充满主观色彩,可以归为品牌的虚拟价值。Aaker 认为,品牌价值之所以有价值并能为企业创造巨大利润,是因为它在消费者头脑中产生了广泛而高度的知名度、良好且与预期一致的产品知觉质量、强有力且正面的品牌联想以及稳定的忠诚消费者四个核心特征。这里品牌联想和忠诚属于消费者心理层面的,也即是品牌的虚拟价值。还有学者认为,品牌价值由成本价值、关系价值和权力价值构成,成本价值是指对品牌的各种货币形态和非货币形态的投入所形成的价值,关系价值是指建立、保持并发展某一品牌与顾客的长期关系的投入和由此给顾客与企业带来的利益所体现的价值,权力价值是指通过品牌权力的行使和利用而获得的利益所体现的价值。由此可见,成本价值是有形的价值,而关系价值和权力价值则是无形的、虚拟的价值。

刘骏民认为,虚拟价值存在的特别意义是,它不仅与生产过程发生的实际资本相联系的虚拟资本有关,而且更和人们的消费行为(传统观念认为消耗价值而不创造价值)有关,它的虚拟性显然大大增加,它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形态确定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林左鸣认为,虚拟价值是一种感受价值,社会的时空切换会带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变化,它是一种无法用绝对物理时空,而只能用心理时空尺度来衡量的价值,商品所承载的信息与商品的受用主体本身所具有的心理时空感受,二者形成融合时价值才体现,所以这是受一颗颗看不见的心所支配的价值。

虚拟经济的特征篇8

关键词:网络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影响;完善;改进

1.引言

网络虚拟经济,是指网络世界中通过使用的虚拟金钱来实现支付的经济发展方式,这个过程中一些网络公司为方便网民支付服务费用推出的一种网上虚拟货币。如用户购买IT产品或使用网站各种增值如我国互联网公司推出的腾讯Q币、新浪U币、盛大元宝、网易POPO币等。网络虚拟经济也具有支付功能,由各网络机构自行发行,但是不能实现现实的价值,不能通过银行转账,没有形成统一的发行和管理规范,只能流通于特定网络世界。

网络虚拟经济从产生至今,规模越来越大。据业内人士估计,国内互联网已具备每年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市场规模,并以15%-20%的速度成长。这种现象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一些专家表示,随着虚拟经济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有财产属性,对现实实体经济的冲击也逐渐出现。2007年2月,文化部、公安部、信息产业部、中国人民银行等14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来规范相关网络公司进行的网络虚拟经济的行为,防止其影响我国的货币流通。

那么,网络经济货币是否能对现实货币流通甚至实体经济形成冲击?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分析网络虚拟经济的相关问题,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

2.网络虚拟经济的货币属性分析

网络虚拟经济是一个新兴事物,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即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推广逐步走进千家万户的,一经诞生便给人们的生活、生产乃置实体经济发来了巨大改变和冲击,那么它以后的发现究竟如何,是昙花一现还是久盛不衰呢?让我们从基本经济原理出发,深入了解网络虚拟经济的前景和未来。

(一)货币相关理论概述

货币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止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也是如此,货币是指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生产关系西方学者则一般把货币定义为“在交易和支付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必须具有两个特征:能够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能够和一切商品进行直接交换。

一般情况下,货币均可以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这四种职能。

(二)W络虚拟货币的特征

网络虚拟货币属于符号的范畴,若要成为货币,必须满足货币的特征和执行货币的职能。网络虚拟货币是特定商品预售的工具,以私人信用作担保。一般来说,网络虚拟货币是一种定向支付工具,供人们购买发行者提供的各种商品等,以便满足自己的需求。转账支付则受银行清算系统服务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更加难以满足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供应商设计了各自的虚拟货币,通过系统认证接受随时支付。用户只需在规定时间内购买虚拟货币,就可根据需要随时在线支付。

(三)网络虚拟货币行使的职能

目前,虚拟货币在虚拟世界中可以购买物品、支付物品的流通,甚至出现不同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虚拟货币在网络上已经具有货币的交易媒介、支付手段的某种功能,有了现实货币的雏形。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网络虚拟货币还不能执行货币的四种职能。

(四)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

网络虚拟货币只是作为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而非一般等价物。实际上,网络虚拟货币属于信息货币。信息货币的特点是:第一、信息货币是基于电子网络的分布式的价值中介。第二、其价值具有混合价值形态,是一种附加信息的货币卡。一方面其价值取决于面值,另一方面取决于其承载的信息内容;第三、没有在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形成统一市场,其等价物不能与货币进行对等交换。

可见,与货币的一般等价物属性不同,网络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只是代表发行者所提供的特定服务。其被接受的范围仅限于有特定需求的人群,与商品供求状况相同。而这种特殊符号需要被特定的系统识别。因此,不同供应商发行的虚拟货币必然不可通用。由此形成分散发行、自成体系的格局,导致每一种网络虚拟货币都只能依靠单薄的私人信用作为保证,不存在“普遍接受”的经济基础。所以在这一点上,比起实体经济还是有着很多的不足。

3.虚拟经济应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

从上面的论证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虚拟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善,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以金融业为核心的虚拟经济支持。

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合理运行让闲置资金匹配合适的实体经济投资领域,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融资平台,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另一方面,金融市场能扮演风险识别的角色,预警实体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能促进实体行业之间的竞争。例如,股市能将难以进入社会再生产的分散资金集聚起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而股票的买入和卖出过程,也是企业风险发现的过程,对企业经营能起到预警作用。

然而,如果网络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盲目扩张、过度炒作资产等现象蔓延泛滥,也将产生巨大的危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也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的利润最终来自实体经济,离开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不有力抑制“脱实向虚”、遏制投机炒作,就会导致实体经济无法获得虚拟经济的充分支持,制约其较快发展,不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最终也将影响虚拟经济的发展。

同时还会扩大社会贫富差距。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农产品炒作,最终结果都是价格急剧上涨进而产生泡沫。这个过程的受益者往往是大量资本持有者即炒作的最先发起者,而受害者往往是后来的跟进者,大多又是财富拥有量较少的群体。因此,炒作的过程,成了财富从穷人向富人集中的过程,贫富差距会因此而加大。

4.网络虚拟经济的未来

经过全文的经济理论探究可以看出,网络虚拟经济其实是一把“双刃剑”,首先从诞生来看,它既是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可能会对实体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破坏性的损害,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在发现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趋利避害,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即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在必要的经济的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