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建设现代化8篇

时间:2023-06-25 09:21:40

经济建设现代化

经济建设现代化篇1

论文摘要:新经济时代具有信息共享、知识爆炸、技术革新等鲜明的特征,日益竞争的新经济环境要求现代企业必须更新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竞争力。文章分析了新经济时代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并针对现代企业如何建立企业文化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几何膨胀,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在给我们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当地理和空间不再是障碍,当地球越来越象个地球村,我们已全面进人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源于美国,但新经济的浪潮已经席卷着全球。

关于新经济的界定,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声音。综合起来,新经济时代主要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以网络发展和信息共享为主的信息时代、以传统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向新型管理模式转变的革新时代和以知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的知识时代。

一、新经济时代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引起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对企业管理理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企业管理理论逐渐出现了企业管理层次的扁平化,企业组织形式的虚拟化,企业组织结构的非线性化、企业文化多元化等特征。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Schein,1984)。它是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新兴的管理理念,是在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基础上逐步演变产生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以精神的、物质的、文化的手段,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以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企业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具有生命力,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的能力以及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

早期的企业文化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企业管理者文化”,其主要功能是为企业管理者服务,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虽然后期企业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但是许多企业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仍比较片面,企业文化往往只是停留在“制服文化”、“墙上文化”、“口号文化”的层次,许多企业在确定企业文化时也只是一味的模仿和追随一些知名企业,企业文化真正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信息共享、技术创新、知识爆炸的新经济时代,使得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的管理模式要求企业文化必须赋予新的内涵,才可能发挥其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

1.企业文化要具有“包容”性

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传统的企业文化往往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后,由企业管理者们提炼而成,但是新时代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要主动地确定企业文化,并以此引导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借鉴先进企业的文化精髓并结合其自身的特点,确定既具经典又有新意的“包容性”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要具有“学习”性

在新经济时代到来之前,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许多企业会定期为员工开展培训和再教育,以此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发展。但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决定了仅仅靠企业提供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远远不够,大量的知识需要企业员工们主动地、持续地去吸收消化。因此企业文化要引导企业成为“学习型”团队,引导员工成为“学习型”人才,变企业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

3.企业文化要具有“人本”性

由于早期的企业文化主要服从于企业管理者,它具有典型的“经济”性,并以企业发展速度和获取利润量作为衡量其好坏的标准,这样的企业文化往往会导致员工产生人是“赚钱工具”的想法。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重要性日显突出,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的企业文化必须正确理解人的重要性,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确定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二)企业文化的孟要性更为突出

企业文化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管理理论、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经营业绩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企业文化是在企业追求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企业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的某种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并且具有传承性和生命力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除了许多跨国大公司外,众多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也开始日益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5年4月公布的对2881位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作支撑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的共识。

1.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同类型的竞争企业面临的社会消费环境相同、竞争压力相同,而企业的科技发展力也极易被竞争者仿制甚至升级,可以说信息时代使得企业在外部竞争力相似的情况下必须发展内部驱动力,而先进的企业文化正是提升企业内部竞争力的核心。依靠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当企业员工以企业文化作为其个人的价值取向,那么员工便会把企业的发展作为其个人的事业,从而摒弃那些对企业长远发展不利的行为方式,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增强企业的免疫功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2.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现代企业的管理能力

首先,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优秀的人才成为企业争夺的焦点。单纯地以物质金钱作为回报已经难以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硬件,企业要吸引并且留住优秀的人力资本就必须依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在用人的同时,要注重对人才知识的更新培训,同时要给其员工以人性化的管理,使得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从而把其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有机融合。其次,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改善其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和管理方法,从而与企业内员工达成和谐共处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客户服务体系、树立健康向上的企业形象。

3.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在知识和技术更新迅速的新经济时代,企业经营范围可能变化、企业员工会更新、企业的物质资源可能枯竭、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可能会离开团队,但是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是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着一个企业的人格魅力,它不会因为企业经营业务范围或者企业主管的变更而消失,优秀的企业文化会被企业管理者一代一代的继续和发扬,并引导着企业健康成长。企业文化是指引企业长远发展的灯塔,没有优秀文化的企业可以成长,但是要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就必须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二、现代企业如何建立适应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

经济建设现代化篇2

论文摘要:新经济时代具有信息共享、知识爆炸、技术革新等鲜明的特征,日益竞争的新经济环境要求现代企业必须更新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竞争力。文章分析了新经济时代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并针对现代企业如何建立企业文化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几何膨胀,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在给我们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当地理和空间不再是障碍,当地球越来越象个地球村,我们已全面进人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源于美国,但新经济的浪潮已经席卷着全球。

    关于新经济的界定,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声音。综合起来,新经济时代主要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以网络发展和信息共享为主的信息时代、以传统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向新型管理模式转变的革新时代和以知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的知识时代。

    一、新经济时代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引起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对企业管理理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企业管理理论逐渐出现了企业管理层次的扁平化,企业组织形式的虚拟化,企业组织结构的非线性化、企业文化多元化等特征。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schein,1984)。它是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新兴的管理理念,是在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基础上逐步演变产生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以精神的、物质的、文化的手段,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以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企业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具有生命力,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的能力以及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

    早期的企业文化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企业管理者文化”,其主要功能是为企业管理者服务,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虽然后期企业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但是许多企业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仍比较片面,企业文化往往只是停留在“制服文化”、“墙上文化”、“口号文化”的层次,许多企业在确定企业文化时也只是一味的模仿和追随一些知名企业,企业文化真正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信息共享、技术创新、知识爆炸的新经济时代,使得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的管理模式要求企业文化必须赋予新的内涵,才可能发挥其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

    1.企业文化要具有“包容”性

    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传统的企业文化往往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后,由企业管理者们提炼而成,但是新时代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要主动地确定企业文化,并以此引导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借鉴先进企业的文化精髓并结合其自身的特点,确定既具经典又有新意的“包容性”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要具有“学习”性

    在新经济时代到来之前,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许多企业会定期为员工开展培训和再教育,以此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发展。但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决定了仅仅靠企业提供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远远不够,大量的知识需要企业员工们主动地、持续地去吸收消化。因此企业文化要引导企业成为“学习型”团队,引导员工成为“学习型”人才,变企业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

    3.企业文化要具有“人本”性

    由于早期的企业文化主要服从于企业管理者,它具有典型的“经济”性,并以企业发展速度和获取利润量作为衡量其好坏的标准,这样的企业文化往往会导致员工产生人是“赚钱工具”的想法。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重要性日显突出,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的企业文化必须正确理解人的重要性,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确定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二)企业文化的孟要性更为突出

    企业文化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管理理论、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经营业绩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企业文化是在企业追求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企业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的某种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并且具有传承性和生命力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除了许多跨国大公司外,众多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也开始日益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5年4月公布的对2881位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作支撑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的共识。

    1.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同类型的竞争企业面临的社会消费环境相同、竞争压力相同,而企业的科技发展力也极易被竞争者仿制甚至升级,可以说信息时代使得企业在外部竞争力相似的情况下必须发展内部驱动力,而先进的企业文化正是提升企业内部竞争力的核心。依靠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当企业员工以企业文化作为其个人的价值取向,那么员工便会把企业的发展作为其个人的事业,从而摒弃那些对企业长远发展不利的行为方式,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增强企业的免疫功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2.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现代企业的管理能力

    首先,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优秀的人才成为企业争夺的焦点。单纯地以物质金钱作为回报已经难以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硬件,企业要吸引并且留住优秀的人力资本就必须依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在用人的同时,要注重对人才知识的更新培训,同时要给其员工以人性化的管理,使得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从而把其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有机融合。其次,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改善其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和管理方法,从而与企业内员工达成和谐共处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客户服务体系、树立健康向上的企业形象。

    3.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在知识和技术更新迅速的新经济时代,企业经营范围可能变化、企业员工会更新、企业的物质资源可能枯竭、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可能会离开团队,但是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是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着一个企业的人格魅力,它不会因为企业经营业务范围或者企业主管的变更而消失,优秀的企业文化会被企业管理者一代一代的继续和发扬,并引导着企业健康成长。企业文化是指引企业长远发展的灯塔,没有优秀文化的企业可以成长,但是要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就必须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二、现代企业如何建立适应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

经济建设现代化篇3

国际化与现代化是一个互动发展的过程,经济国际化程度又是衡量一个地方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开放型经济是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开放优势是新区开发建设积累的最重要的发展优势。因此,无锡新区将把深度实施经济国际化作为坚定不移的战略抓手,以经济国际化推动提升现代化,以当好经济国际化先行军助推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现代化建设的水平、质量和内涵,在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中争当“示范中的示范”。

一、围绕企业国际化,加快构筑国际化

的产业体系与资源布局

实现经济国际化,国际化企业是核心和主体。以促进外资企业本土化、推动本土企业国际化为着力点,支持企业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全球配置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国际化资源集聚、国际化市场拓展、国际化园区打造三大行动,加快培育一批无锡新区的国际化企业。

实施国际化资源集聚行动。充分依托无锡新区现有跨国公司的境外高端资源,着力推进研发本土化、生产本土化、销售本土化、人才管理本土化,最终实现国际企业本土化。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销售机构和地区总部,侧重发展最易实现本土化的外资研发机构,培育提升其自主研发、自主经营和自主投资能力,努力打造一批年营业额10亿美元以上的区域总部,发展一批1000人以上的外资研发中心。继续大力引进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关注瞄准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领域。从2013年起,每年引进10个以上投资规模超“亿美元”级的外资旗舰型项目,以外资重大项目带动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优化提升外商投资结构,探索建立有利于接纳外资研发机构转移的发展平台,大力实施外资企业集研发中心、制造中心、销售中心于一体的基地化发展战略。

实施国际化市场拓展行动。以推动“本土企业国际化”为目标,大力支持新区企业,尤其是本土企业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整合国际资源、塑造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海外市场对新区企业的认知度,努力培育一批能够代表无锡在国际市场上驰骋的“新区创造”企业。鼓励实施民营科技企业“走出去”战略,通过赴境外直接投资、收购参股、合资合作等方式,拓展海外生产、销售、研发、服务网络,实现本土企业与国际技术、人才、市场的有效对接,通过境外上市、并购等手段加速企业国际化进程。鼓励有条件的“530”创新创业企业“从海外来、再到海外去”,除国内市场外,利用自身资源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海归企业中脱颖而出一批国际化企业。探索构建本土企业境外投资促进服务体系,在日韩、欧美已设立投资服务工作站的基础上,开辟企业境外事务服务中心,为区内企业提供海外融资、投资指导、风险防范、海外维权等“一站式”境外投资服务。

实施国际化园区打造行动。将专业园区打造成为引导国内企业打入国际高端市场、承接国际技术转移和丰富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源源不断地从全球汲取创新资源,向世界输出民族企业和自主品牌。总结放大PARK经济效应,坚持错位差别化发展战略,围绕“两个重点功能区”、“两个重点博览园”和若干专业特色产业园区发挥专业园区的招商特长、产业特长,通过国际化专业园区招引专业领域顶尖的国际化项目、培育细分行业出类拔萃的国际化企业,全力打造几个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PARK园区品牌。其中,太科园围绕物联网与云计算、空港园围绕临空制造与物流、工博园围绕现代商贸服务业、吴博园围绕生态文化产业树立起各自的品牌,引进一批新项目、建成一批新载体、培育一批新企业,走出无锡、影响国内、面向国际;通过无锡国家软件园四期、微纳园三期、中关村软件园太湖分园、清华科技园、感知生命科技园等一批新兴产业园区的建成启用,进一步提升新区PARK园区的国际化水准。

二、围绕城区国际化,加快勾画国际化

的空间架构与环境形象

推进经济国际化,国际化城市是重要基础和载体。新区将根据建设“东方硅谷、科技新城”的发展定位,着力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区功能,打造富有魅力的城区品质,提升高度开放的城区形象,增强城区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推进新一轮开放搭建更高平台。

实施城区空间布局优化行动。着力构筑低碳绿色的城市空间架构,促进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有机分工与融合。按照“三园一城、三轴四片”的空间优化发展框架,三园指由太科园—高新园区—空港园资源整合构成的产业升级核心区;一城是指打造“吴都新城”,形成全区乃至全市的都市休闲文化服务核心区;三轴指泰伯大道—伯渎港人文景观生态复合轴、新华路城市创新发展轴、长江路城市生活复合轴;四片指旺庄—江溪区级商贸核心区、城际—临空复合经济核心区、梅村—新市镇综合中心区、鸿山文化与生态中心区。全面推广生态能源,强化绿色交通、生态环境、绿色建筑等指标控制体系,加快建设龙湖、协信、朗诗、国信等滨湖生态高端社区,提高沿湖居住板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营造符合国际潮流的健康慢活空间和国际化社区,加快推进太湖山水风光绿道、伯渎河吴越文化遗产展示绿道、京杭运河文化遗产及现代都市风光绿道建设。加强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构筑独具特色的国际化城市街区,提升城区整体形象。

实施生态人文环境营造行动。着力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区环境,在延续历史文脉和美化生态环境中打造个性特色。更加注重发掘利用吴文化历史资源,进一步扩大鸿山考古遗址公园和梁鸿湿地公园两个部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整合中华赏石园、鸿山都市农业生态园、梅村二胡产业园以及太湖水乡自然资源,打好生态、水乡、文化、宜居“四张牌”,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促进文化旅游资源的资本化与产业化。更加注重提升现代文化产业,依托“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载体,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新兴媒体、动漫游戏、广告会展、影视创作等新兴文化业态,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数字内容产业基地,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同时,注重创新文化发展投融资机制,搭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加快推进国有资本注资引导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和发展,推动有条件、有实力的公司实现IPO上市。

实施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工程。着力发展与国际规则接轨的生活服务业和生产业,提供国际水准的公共服务。加快推进龙湖、协信、吴博园、梅村等区级商业体建设,提升梅里古都商业街、伯渎左岸商业街、东亚风情街等特色街品质,打造新区国际化的时尚品牌。重点打造国际商务生活区,建设茂业长江1号、永旺梦乐城、嘉煌财富中心、五洲哥伦布广场、新城汇融广场等一系列商贸服务载体。大力发展生产物流服务业,围绕苏南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围绕运河发展高端港口物流。按照智慧城市要求建设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工程设施,全力推进新区市容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交通环境、人文环境和城市公共环境建设达到国际化水准,努力营造一个产城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宜”的智慧环境,探索一套精简、高效、便利的数字化、标准化、程序化智慧服务模式,最终打造一个科技、生态、人文融合发展的可持续的智慧新城。

三、围绕人才国际化,加快构建国际化

的人力资源结构与生活品质

推进经济国际化,国际化人才是关键和根本。新区将在前几年人才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坚持科学人才观、推进人才国际化”的方向,通过重点实施领军人才创新增效行动、科教文卫优先发展行动、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提升行动,以人才国际化实现人的现代化。

实施领军人才创新增效行动。继续大力引进国际化高端人才,在注重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更加注重国际化人才创业的“稳心留根”,把更多国际化人才通过创新创业转换为本土领军人才。依托海外留学生团体、学术组织、华人华侨等,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数据库;依托国际中介机构、驻外办事机构等,建立国际人才招引网络体系;依托本土跨国公司和民营科技企业,实现海归人才项目嫁接式发展;依托“专业实体化”企业运作模式,推进科研院所与政产学研项目成果产业化进程;依托鼓励企业上市,培育更多优势规模企业;依托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人才考评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经济建设现代化篇4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然而在这个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与基本经济体制之间尚没有协调发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不受重视

很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了解不够,没有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于是在工作中对农业经济管理比较轻视,日常工作中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没有深入学习党和国家颁布的与农业经济管理发展有关的文件、政策。同时,很多经济管理人员割裂了农业管理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脱离实际。

(三)农业科技手段的应用比较低

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到了很大的比重,而且大部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都相对较低,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对农业科技手段的应用不到位,不利于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还在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导致农业生产的效率比较低,质量也不高,而且农业方面的技术性人才比较缺乏,对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不够,技术结构老化,缺少相关的技术服务经费等,都严重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经济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健全的体制对于农业经济管理是很关键的。因此,一定要不断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不断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转变理念,加快推进结构转型,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二)树立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对于加快推动农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农业经济管理理念是要与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是及时更新的。

(三)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资金支持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因此加大资金投入十分必要。政府需要加大支持力度,为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吸引国内外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投资,促进资金投入的扩大。同时需要建立健全良好的人才引进制度,构建多样灵活的培训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使人才积极投身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此外,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管理和农业信息经济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打造专业化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也是推动农村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四)加强科学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应用

农业的现代化,就是指农业的科技化发展,因此,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应用科学技术,才能真正实现农产品的高效和优质生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农业市场的竞争力。第一,要加大对科技引进的资金投入,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实现农产品的现代化生产。第二,要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机械化的生产,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地区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所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就应该重视水利设施的建设,促进节水农业的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五)加快生态农业的建设

当前,社会的发展中,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对农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注重生态环境效应,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的现代化产生中,要加强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指导,坚持循环利用的原则。同时,发展新型的肥料和高效低毒的农药产品,促进农业的生态化发展。不同地区的土壤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要针对土壤的特点,开发专用肥,并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推动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建设。政府也可以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并进行奖励,鼓励农民进行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六)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

要实现农业经济的有效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比较低,专业性的知识比较缺乏,导致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滞后。因此,一要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整体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包括经济、管理和法律规范方面的知识。二要促进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并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定期的对相关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经济建设现代化篇5

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打造京西南经济重心

在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中,房山处于城市总体规划“两轴两带多中心”的重要位置,新的功能定位将引领我们加快进行经济重心、房山新城和产业新区建设。重点是发展五大优势产业,即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建筑建材、商贸物流和旅游业。力争经过5至10年的努力,使每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年税收突破100亿元。

以工业强区支撑经济重心。积极实施产业立区、工业强区战略,大力推进资源型经济改造,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壮大支柱产业。2005年1至5月,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3.2亿元,同比增长32.2%;实现销售收入69.5亿元,同比增长26.9%;利润总额5.2亿元,同比增长22.3%。明确重点。重点抓好北京燕房新材料、窦店新型建材、良乡现代制造业三大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石油化工新材料、新型建材、生物工程与新医药、都市工业和现代制造业五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在基地建设上,实行大管委统一领导、统一产业布局、统一入驻企业调度、统一企业准入政策、统一对外服务,由各开发公司具体运作。目前,三大基地起步区已具备入驻条件,首创轮胎、北新建材等一批大企业相继入区。在产业发展上,以燕化公司为龙头开发石化下游产品,以金隅集团为依托发展新型建材,以北一良工为主体构筑现代装备制造产业群,以四环制药、大华衬衫等为重点发展新医药和都市工业,培育和延伸产业链条。政策保障。出台《房山区加快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政策》及《实施细则》,在确保工业发展专项资金足额到位的基础上,区财政每年再安排不低于3000万元的资金额度,采取贷款贴息、拨款补助、资金奖励等形式全力支持工业发展;成立了房山区园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理顺管理体制;制作了《走进房山》、《房山工业》、《房山建材》等多媒体专题片,宣传推介房山的投资环境,全面推动工业强区建设步伐。

以结构调整拉动经济重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替代产业。淘汰落后生产力,加快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造,使煤矿及非煤矿山在2010年前后逐步退出生产领域;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加快全区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了以现代制造业为主体的新型工业化框架,以助野袜业、大华衬衫、四环制药等新兴产业为主的都市工业正在形成。制定规划,巩固发展建筑、建材和房地产等支柱产业。房建、韩建、龙建、城乡等建筑集团承接了地铁4号线和奥运场馆等一批重大工程;制定了建材业发展规划,使建材业的竞争秩序从无序到有序。发展壮大旅游业,建设旅游大区。制定了《北京市房山区旅游业发展近中期实施规划(2005―2015)》,加快和推动旅游大区建设。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支持格瑞拓普、中旺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发展壮大农业观光旅游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以开放开发培育经济重心。坚持引进强区,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加强宣传策划和项目推介,研究把握招投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和结合点,引进要素、激活资源、放大效应,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总体效益。注重优化配置区内资源。加强与燕化公司、原子能研究院等的合作,充分运用驻区中央市属企业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在区内各部门间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注重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房山区正式启动农业科技支撑平台,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签订了农业科技全面合作协议;引进金隅集团、北新建材、格瑞拓普等大企业、大集团,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从去年的179家增加到306家,投资亿元以上的企业超过10家。1―5月份,全区新引进项目61个,到位资金7.2亿元。注重区内外引资招商。在国内发达地区设立窗口,与意大利、美国、韩国、法国等投资机构建立联系,计划建立美国园、韩国园等。注重盘活存量。通过盘活存量来提升质量,今年已盘活闲置场地7610.8亩,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盘活企业56家,总投资15.9亿元,已到位4.7亿元。

以非公经济发展促成经济重心。加强引导鼓励,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发挥非公经济的生力军作用。完善政策,搭建平台。研究修订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创设载体、建立发展担保基金,为非公经济发展搭建平台。协调解决困难。发挥工商联和私个协等群团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帮助非公企业协调解决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近5年,全区私营个体经济年平均增长率都在25%以上。营造发展氛围。坚持在政策上鼓励引导,在发展上支持帮助,努力使非公经济经营者经济上有发展、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有声誉、权益上有保障。将于今年9月份举办环渤海七省市工商联系统理事会暨百名亿元企业家经贸洽谈会。目前,全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发展到5358家和21457家,经济总量占到全区的75%以上。

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1―5月份实现财政收入6.1亿元、区域税收2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6%和27.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7582元和3566元,同比分别增长8.9%和15.9%;全区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达到160.6亿元和30.5亿元,同比增长23.8%和16.5%。

二、坚持推进城市化,全力构建房山新城

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速房山新城建设,推进山区城镇化进程,实现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完善新城规划体系。按照新的功能定位,房山新城包括良乡和燕房两个组团,新城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60万。良乡将建成为全区政治、文化和商贸服务中心,燕房将成为新型工业城市,整个房山新城将建设成为畅通、绿色、亮丽、宜居的现代化新城。以构筑“两城八镇”的城镇框架体系为重点,以旧村改造为突破口,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良乡周边的长阳、青龙湖、阎村三个镇,纳入良乡新城拓展区,燕房周边的周口店、石楼两镇,纳入燕房新城拓展区,重点是加快“城中村”和旧村改造。长沟、韩村河、琉璃河、窦店等中心镇承担起骨干作用。山区乡镇加快向中心村镇集中,着力推进城镇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去年一年投入建设资金12.6亿元,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和。未来几年,将投入120亿元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重点工程建设。今年安排基础设施投资19.7亿元,道路建设工程36项,总里程250多公里;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建设27项,燕房良乡两地新增天然气用户1.2万户。狠抓空气质量改善。大气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由2003年的33%提高到目前的近60%。坚持为民办实事。解决农村和山区群众出行、就医、吃水等困难。实行政策倾斜、增加投入、全面动员,启动了108国道、平十路改造等道路建设工程,在9个乡镇建设了联村供水厂,在7个山区丘陵乡镇建立了液化气换瓶站,年内完成农村改厕5000个,改厕总数达到8万以上。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重点是调整优化教育、卫生资源和布局,加强社会保障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上,努力实现两个百分百,即山区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实现百分之百。正在抓紧规划实施山区9所中学整体搬迁,山内小学集中寄宿,平原中小学重点改扩建,总投资近10亿元。同时,加大了区域合作力度,与城市10所学校建立了对流关系。继良乡师大附中之后,在青龙湖建了北京13中分校。良乡高教园区内,北京工商大学已入驻,首师大等3所高校正在规划建设。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卫生保障服务能力。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计划新建卫生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75个,村卫生室210个;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扩大农民医保覆盖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0%以上。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全面落实养老、失业和低保政策,农村弱势群体和低收入人群做到了应保尽保;进一步注重农村和山区人民的文化生活,启动电影“2131”工程,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年内计划建成文体中心3个,文化科技大院65个,社区文化室8个。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构建和谐房山

高度重视社会各种矛盾凸显期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坚持把稳定作为硬任务,建制度、抓源头,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大力推进产业改造,整顿煤矿及非煤矿山。由于承担城市发展和生态涵养双重职能,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全区已累计关闭煤矿和非煤矿山1050多家;进一步调整将涉及17个乡镇13.5万人就业,经济损失30多亿元;搬迁安置、替代产业、生态恢复等项投入,大约需要63亿元以上。虽然难度较大,但全区本着“一调、二搬、三发展”的方针,使煤矿及非煤矿山逐步退出生产领域,让矿区群众能够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

以民生为基、营生为业,解决好就业增收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解放农业、关注农村、关照农民:根本是减少农民数量,重点是建设就业载体,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核心是保障农民利益。全区劳动力总体情况呈现“四多”,即男性多、低学历多、无技能多、青壮年多;房山区正努力从机构、政策、服务、载体、素质等方面入手,研究落实具体的解决措施。抓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已进行引导性培训4500人,就业培训7000人,农村营销经纪人350人。抓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在山区,发展一批林业工人、民俗旅游户和生产经营专业户,初步估算可以解决就业28000多人,增加收入3.3亿元。抓载体,提高组织化程度。以发展都市农业延伸就业链条,壮大磨盘柿、食用菌、豆类、民俗旅游四大产业,建成柴鸡、肉鸭、奶牛、蜂蜜四大基地,用现代企业的组织方式构建农业组织形式,把千家万户联合成市场主体。抓服务,提高就业水平。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信息平台试点建设工作,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和动态用工信息库,拓宽农民就业的信息渠道和门路。此外,房山正在筹划开展新农民行动,在全区农民中倡导新风尚、新工作、新生活。

经济建设现代化篇6

【关 键 词】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贡献

【 正 文】

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中,对中国军事经济和国防经济建设的战略性思考,是毛泽东思想在军事经济和国防经济建设领域的生动体现和展开。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军事经济具体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经济思想。同时,又吸收了中华民族军事经济思想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智慧、风格和作风。毛泽东首创了科学的中国军事经济理论,在战争与经济、战争与土地问题、战争与根据地经济建设、人民军队内部军事经济、国防与经济建设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军事经济问题,深化了对军事经济规律的认识。毛泽东所揭示的军事经济指导规律和基本原则,毛泽东所培育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对我们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 紧紧依靠人民,确立了军事经济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在中国革命战争中,依靠谁来发展和壮大人民军队的军事经济实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依靠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进行革命战争的军事经济指导思想,使人民军队的军事经济获得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对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如何争取“民心”、利用“民力”提出过许多有益的见解。《孙子兵法》认为,民心的向背决定着战争的胜负,“令民与上同意”,“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当然,古代军事家没有也不可能从唯物史观的高度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剥削阶级的狭隘私利也不可以使战争目的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契合。况且,历代剥削阶级的征战又难以完全避免“妨民”、“害民”的结果,必然使人民产生离心倾向乃至厌战、反战心理。因而他们利用民力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得到人民的全力支持。

孙中山提出了武力与国民相结合的思想,但未能实行。他经历武装起义的多次失败之后,在晚年开始认识到不能单纯依靠兵力去奋斗,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事业,必须有全国农民和工人的参加,才能取得胜利。因此,他强调进行国民革命要依靠国民的力量,倡导武力与国民相结合。武力与国民相结合的思想,反映出孙中山对战争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体现了他依靠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思想。当然,孙中山这一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倡导武力与民众相结合,但在政治上受自身阶级的局限,最终难以真正地依靠工农群众来进行战争。

列宁领导的革命战争,主要依靠对象是武装的工人和士兵,对农民的经济利益不重视。在苏俄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法令,把农民除必要的口粮以外的粮食全部强制收归国有,极大地伤害了农民的感情,严重影响了布尔什维克党和军队同广大农民的关系。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总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观察分析处理问题。他说:“我们的军队,是真正人民的军队。我们的每一个指战员,以至于每一个炊事员、饲养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他总是教导全党全军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强调军队不能侵犯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的一根稻草、一个鸡蛋、一针一线都不准拿,使官兵们懂得来自人民,属于人民,为人民当兵,为人民打仗的道理。

毛泽东提出了“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与肯定了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革命战争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本质上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因此,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必须实行人民战争。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毛泽东正确处理了军队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利益关系。他提出和实行的基本原则是:既要“取之于民”,又要“帮助于民”,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努力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千方百计地减轻人民的负担。为了不增加人民的负担,他要求军队首先必须帮助民众发展生产,然后再向民众征收税款,而且还要多帮助,少征收。他说:“在财政经济问题上,应以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帮助农民增加生产,然后以百分之十的精力从农民取得税收。对前者用了苦功,对后者便轻而易举。”为了使军队自觉地帮助人民生产,毛泽东提出军队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的“三队”建军思想,并亲自领导了延安的军民大生产运动。这样,就在“取之于民”的同时,也“取之于己”,外加“取之于敌”,最大限度地减轻人民负担,从而使边区军民战胜了严重的经济困难,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获得了民众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军队的更广泛的支援。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支前民工达539万人,承担了艰巨复杂的后勤保障和支前工作。抗美援朝战争中,全国人民捐钱献物,这些感人的事例在人类军事经济史上都是罕见的。

后来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按教科书的说法,在武装干涉和长期战争的条件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不对的,我们国内战争比他们长得多,没有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又取得了胜利,主要是我们对农民采取了正确的政策,在战争中紧紧依靠农民。中国现代军事历史的无数事例说明,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的力量是军民结合型的整体力量,而这种力量的深厚根源则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正是如此,国外一些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学者们高度赞扬了毛泽东依靠广大农民为主的人民群众赢得战争胜利的经验。一位美国学者说:“正是数以千万的农民积极地卓有成效地支持和参加了革命,才保证了革命的胜利。”

2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探索了中国军事经济新的发展道路

人民军队的军事经济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2.1 开辟以农村根据地为依托的军事经济发展道路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以土地革命为中心,以农村根据地为战略基地的军事经济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完全崭新的道路。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在城市中组织工会,发动工人阶级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罢工,直至发动城市武装起义。法国巴黎公社武装起义是这样,俄国十月革命也是这样,都是走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因此,其军事经济战略主要依靠对象是城市的工人阶级,战略基地在中心城市。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则完全不同于巴黎公社起义和俄国革命。在敌人长期占领城市,井实行白色恐怖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转到偏僻的农村,建立农村根据地。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解决人民军队的后勤保障、物资供应,的确是个大难题。一方面,敌我力量极为悬殊,客观物质条件极其困难,另一方面,共产国际有的人对人民军队的军事经济工作说三道四。1928年,布哈林代表共产国际参加中国共产党“六大”时说:“在一个农村区域中,聚集了这么多不生产的群众——红军”,“会像一个肥胖的大肚子女人,坐在某一个地方,便在那里大吃大嚼个精光,……到这时候,农民一定起来反对红军。”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党的“六大”召开不久,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批评“那些具有一成不变的保守的形式的空洞乐观的头脑的同志们”,以为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本本”保障了永久的胜利,只要遵守既定办法就无往而不胜。这些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完全是一种保守路线。针对照搬照抄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他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篇在斗争中产生的深刻尖锐的文章,从认识论的高度为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蕴含着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中国军事经济的发展战略。

毛泽东在科学论述战争与经济关系的基础上,独创地阐述了革命战争与土地革命的辩证关系。在中国进行革命战争,必须进行土地革命,二者的紧密结合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将革命战争与土地问题的有机结合,使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土地问题的解决有了胜利的途径,人民军队的军事经济也从根本上得到了保证。人民军队建立后,红军组织农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客观现实,采取了“减租减息”的政策。在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后,又及时地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从而激发了人民群众支持和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性。

在革命战争与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关系上,毛泽东强调必须以革命战争为中心开展经济建设。毛泽东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为此,必须注意战时经济建设。战时经济建设必须以革命战争为中心。“经济建设事业是为着它的,是环绕着它的,是服从于它的。”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只有进行各项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建设事业,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才能有效地支持长期战争。

在人民军队内部的各种经济关系上,毛泽东科学地论述了军事、政治、后勤三部门的关系,建立健全了人民军队的各项经济制度,严格军事经济管理。探索出一套人民军队的经济保障方式:打土豪筹款子;就地补给,取之于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军队自力更生搞生产;就地筹措与后方供应相结合,以后方供应为主等。并实行了军民兼顾,公私兼顾;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原则,使军事财力物力发挥出更大的军事经济效益。

在革命战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以广大的农民群众为主要依靠力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战略基地,正确处理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不断增强了军事经济实力。在世界军事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军事家能就军事经济诸方面的矛盾问题,作出如此科学、而又系统的阐述,并且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伟大的胜利。

2.2 对中国国防建设道路的探索

建国后,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里,加快国防建设,增强军事经济能力,是一个严峻考验。在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刚刚起步的时候,我军曾提出了“学习苏联完整的后勤工作建设”的任务。后来,苏联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逐渐暴露出的问题,给了中国共产党人以重要的警示。1956年毛泽东在深入总结建国后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后来又作出许多重要指示,系统地论述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开始了对适合中国特点的国防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在借鉴苏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毛泽东谈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时,教育全党全军,为了建设强大的国防,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在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对国防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毛泽东提出加强国防建设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目的是加强国防建设而不是削弱国防建设。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提出了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国防的思想。1964年又提出“两个拳头,一个屁股”的方针。所谓两个拳头就是一个农业、一个国防,一个屁股就是基础工业。强调基础工业“坐稳”了,打出去的拳头才有力量。这就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布局。[9]

毛泽东提出的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建立独立完整的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体系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毛泽东关于建立现代化的独立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的构想有三个特点:转贴于

其一,我们的国防工业要有能够制造各种武器装备、包括最现代化的尖端武器的能力。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的国防工业正在建立。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我们不晓得造飞机、造汽车,现在开始能造了。将来,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1958年6月,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进一步提出,我们也要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1961年,党中央作出了以研制“两弹”为中心,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重大决策。1964年10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其二,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相互衔接的军事工业生产布局。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毛泽东根据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着眼于增强军事工业,尽快形成反侵略战争的能力,并促进边远地区经济发展,他一再强调,全国要搞大后方,每个大区要搞大后方,每个省也要搞自己的大后方。他还特别要求,地方要搞军事,各个省都要搞军工厂,先搞修理,后搞制造。

其三,统筹兼顾,平战结合。毛泽东在处理国防建设各种关系时,强调要军民兼顾、公私兼顾,统筹规划、保障重点,平战结合,使后勤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军队整体建设协调发展,使后勤的各个系统协调发展。

在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工业尤其是现代军事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国防建设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生产力布局逐步平衡,军事高科技发展迅速,在短短时间里,我国突破了“两弹一星”的科学技术难关,创造了国防建设发展的奇迹。

3 制定科学、民主的军事经济政策,体现了人民军队军事经济的新特征

在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人还面临着如何加强对红军经济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的重要问题。在斗争实践中,毛泽东提出了科学、民主的军事经济政策,体现了人民军队军事经济的新特征。

3.1 确立党对军事经济工作领导的制度

党对军事经济工作领导的原则主要体现在:

军队的经济工作与其他军事工作一样都必须在党的绝对领导下进行。不能因军队经济工作的特殊性而脱离或削弱党的领导,这是由军队的性质所决定的。在南昌起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起义军中党的组织是一切组织的根源,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部门都必须服从党的领导。

党的组织,特别是军队中的各级党组织对军事经济必须拿出切实有效的方法,保证经济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共产党的组织都必须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每位共产党员都要注意经济问题。

党对军事经济的领导要从组织制度上落实。1928年4月,在组建红四军军事、政治领导机构的同时,毛泽东、朱德对部队内的军事经济机构设置作了原则的规定。决定红四军的经济组织可分为执行、计划、监督三部门。计划筹款与全军预算及分配支取问题由党的委员会负责,监督经济则由上级士兵委员会负责,执行部则军部有军需处,团部有辎重队,营连有经委会。

党对军事经济工作领导原则的确立,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军队的经济工作的正确方向。

3.2 建立人民军队内部的经济民主制度

毛泽东提出了军队内部的经济民主制度,同政治民主、军事民主有机结合,构成了军队的三大民主制度。军队内部的经济民主制度主要指经济公开、官兵平等、民主监督和管理。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争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权利,废除烦琐的礼节,经济公开。士兵管理伙食……。解放战争时,他再次强调,“必须使士兵选出的代表有权协助(不是超过)连队首长管理连队的给养和伙食。”[10]同时,毛泽东也反对绝对平均主义和极端民主化。

3.3 制定军事经济法律、法规

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为红军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内容涉及到红军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成为干部战士行动的准则。建国后,党和政府废止了蒋介石政府的伪宪法、伪法统,开始摸索创建适合新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军事经济法律法规,颁布了军队军事经济的一系列法律规定和规章。由于纪律严明,部队的面貌大为改观,我军军事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有力地保证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国防建设的发展。

3.4 制定精兵简政的政策

精兵简政,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军事经济制度。它既是加强解放区政治建设和军事建设的重要政策措施,更是克服军事经济供需矛盾,提高军事经济效益,协调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有效手段。在抗日根据地,毛泽东正确处理军政费用过大与财政能力不足的矛盾,一手抓生产运动,扩大财源,一手抓精兵简政,减少开支,有效地克服了“鱼大水小”的矛盾。建国后又几次实行精兵简政。“兵精粮足而胜敌,政简赋轻而民安”,是一条十分简单而又深刻的真理。在中国军事历史上,唯有中国共产党人真正深刻认识并坚持不懈地实践了它。

4 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建军,培育了军事经济的优良作风

毛泽东在他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征程中,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思想,弘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了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艰苦奋斗、勤俭建军,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是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最基本的观点。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就强调,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会计制度的原则。为了在全党全军形成良好风尚,毛泽东到延安以后,狠抓了军事经济活动中存在的“极端浪费,一捣千金,但求铺张,不求实效”的腐化行为。他严厉指出,如再有这类现象发生,必须严申纪律,轻者批评,重则处罚,决不可对他们纵容,……这就是经济工作中的整顿三风,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执行。经过这次整顿,经济生活中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在军队进一步形成。

毛泽东既把艰苦奋斗、勤俭建军当作克服经济困难的重要措施,更把它当作人民军队本质的体现,将艰苦奋斗提到保证党和军队变不变质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当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显露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就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告诫全党、全军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军队干部的薪水问题时,表示赞成在和平时期逐步缩小军队干部跟军队以外干部的薪水差额,但不是完全平均主义。要求军队要艰苦奋斗,“军队要成为模范”,提出了“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的著名论断。[11]毛泽东强调,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建国初期,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保持党和军队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毛泽东还严肃地批评和纠正了我军部分后勤系统中存在的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现象。

毛泽东提倡艰苦奋斗,同时也提倡关心群众生活。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也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毛泽东指出,我们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也需要更多地注意解决群众在劳动和生活中的迫切问题。

毛泽东一生清正廉洁,妇孺皆知,堪称光辉楷模。当年,著名华侨陈嘉庚访问延安,亲眼见证了毛泽东、朱德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事实。后来,他常对人说:“一党之领袖其艰苦朴素有如此者,令人钦佩。”从而得出结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美国作家斯诺到延安采访,从毛泽东住窑洞、周恩来睡土炕等平凡小事上,洞察出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作风的伟大力量,并动情地把它称之为“东方魔力”、“兴国之光”。

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成果,是我党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指南。毛泽东关于从实际出发、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发展军事经济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依靠人民发展军事经济的思想;军事经济建设服从于国家建设大局的思想;经济民主的思想,精兵简政的思想;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思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勤俭建军的思想等,仍然应当成为我们思考军事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点。虽然现代战争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对军事经济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植根于中国革命战争沃土,着眼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的特殊性,科学分析了军事经济诸矛盾的相关性,准确地把握了军事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体现出军事经济辩证法的勃勃生机。毛泽东军事经济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军事辩证法一般原理在军事经济领域的具体运用和特殊表现形态,是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军事经济的指导原则也必然要发生变化。但是反映军事经济矛盾运动最一般规律的毛泽东军事经济辩证法思想将永放光辉。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倡导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我党和人民军队先进性的体现,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是新形势下军队建设最重要的两大课题。在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中,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没有放弃“西化”和“分化”的图谋,利用各种渠道散布西方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在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浪潮中,有的同志对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了解不多,对艰苦奋斗的当代价值缺乏认识,轻视优良传统作风的作用,容易受到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正因为如此,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显得极其紧迫和重要。

胡锦涛同志2002年12月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特别强调:无论我们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长期艰苦奋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宗旨。“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12]我们正在推进的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繁重艰巨的国防经济建设任务,我国的综合国力还不够强大,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勤俭建军、艰苦创业的原则,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参考文献】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730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1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11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68

党史研究,1983,6:27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5-116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2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39

[9] 王厚卿.中国军事思想论纲[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769

[10]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75

经济建设现代化篇7

关键词:政治现代化;市场经济法制建设;意义

政治现代化是一种从传统政治走向现代政治的社会变迁过程,是现代人类根据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

的综合性社会目标自觉进行政治变革,推进政治发展的活动。走向政治现代化是当代世界的共同性大课题,是方兴未艾的历史大潮流。尤其在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实现政治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然要同市场经济过程中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和完善紧密结合起来。

一、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对经济的巨大反作用,在经济大变革时期尤其不可低估。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阶段,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顺利建立和完善,不仅取决于经济改革本身,取决于新体制、新机制的健康确立并尽快地投入运行,而且同时取决于政治形态对经济改革的影响,尤其包括我们能否通过坚定不移的加快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法制建设以促进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步伐。因此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现代化建设问题,首先有必要对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和生产高度社会化的产物。它依靠价格机制引导资金的合理流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它通过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的原则,协调供求关系,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之所以能够灵活自如地调节经济关系,是因为市场经济是以法律为边界,是在一定法律制度框架内运行的经济。其发展和完善必须以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形成为前提条件。“没有合适的法律和制度,市场就不会产生任何价值最大化的效率”。也就是说,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市场经济就必须用完备的法律来调节各种经济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一)市场经济中各市场主体行为需要法制来规范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多元的、分散的、为数众多的市场主体有独立的产权,独享的经济利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样各经济利益主体的行为就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他们在参与竞争中,容易产生极端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规范的主体行为,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是根据市场变化的特点和趋势以及自身的优势,做出各种决策。各个市场主体的决策是分散做出的,它源于市场主体对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一旦分散的决策与不规范的主体行为结合在一起,这就不但不能使市场起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反而使资源配置低效、浪费,造成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混乱,从而既不利于市场主体的生存和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只有用法制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明确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和受到保护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和将受到惩罚的,才能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确保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

(二)市场经济中各主体的权益需要法制来保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自然人和法人都享有平等参与市场交易的权利,也就是参与社会资源配置的权利。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机会均等。但是各经济主体之间,在市场的交往与进程中,他们彼此间的权益由于主、客观的多种原因,难免会构成冲突、形成对立、出现分歧、产生争议,有时还会遭受不法侵犯和伤害。这些现象的出现和存在甚至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健全的法制进行干预、规范行为和提供保障,从而维护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即:尊重人的物质利益追求,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使人们的劳动成果、劳动效率和劳动质量都紧紧地同每个劳动者自身的切身利益有效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货币这个一般等价物对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对人的劳动价值的实现,对个人的社会贡献以及对个人的社会地位明确的量化与公开承认。这种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也就必须依靠法制的完善、强化和有效实施来加以引导,并进行规范与约束。

(三)市场经济中经济秩序需要法制来维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依法管理市场,才能逐步培育市场要素,完善市场体系。面对经济活动频繁的市场,利益不同的市场主体在竞争中日益形成了共同的竞争规则,其中包括市场主体在竞争中应具有的平等地位、均等的机会、等价交换的原则和合理的经济收益等等。根据共同的规则,在市场竞争中适者生存,劣者淘汰。但是,为了生存和追求利益,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了不正当竞争行为,构成了对市场竞争的有序性的威胁,它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和消费者的权益,导致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主要环节运行混乱。因此,只有依靠国家制定完备的法律和法规,才能准确而有效地确认和保护正当的竞争行为,来保障市场竞争的有序性,使一切欺诈、垄断、封锁、贿赂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时受到追究和制裁,达到净化市场行为的目的。同时在市场竞争中,各经济利益主体也需要自觉增强自身的法制观念,遵纪守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去追求正当的合法权益,而着力避免参与不正当竞争,努力杜绝一切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的非法行为出现。由此可见,市场需要竞争,竞争需要秩序,秩序需要法制。

(四)市场经济中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需要法制来完善

市场机制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机制是始终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市场经济需要政府适时进行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又必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这就需要构建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及其有效运行的法律。即国家要综合运用好立法、执法和监督检查等手段。

1、立法。国家通过经济立法把许多宏观调控的办法和措施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把宏观调控部门的组织机构、调控职能、办事程序、法律责任以及宏观调控的原则和手段规范化。

2、行政执法。国家必须通过颁布政府部门组织法来规范该部门在宏观调控中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法律责任等。

3、监督。国家一方面是对执法机构的监督和检查,另一方面是对守法当事人的监督和检查。

总之,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不论采取哪种方式和手段,都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以有利于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完善为原则,运用法律规定的手段来设置市场,界定市场规则,引导市场发展,维护市场秩序,裁决市场竞争中的纠纷等,对市场的发育和繁荣发挥高层次的宏观调控作用。

由此可见,法制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是一种必须在法制轨道上运行的经济。市场经济通过独立自主的企业组织、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来实现社会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在社会资源的配置和日常经济运行过程中,无论是市场主体所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还是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所进行的各种调控活动,直至每个公民的日常活动和行为,都必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市场主体依法生产经营、政府依法行政管理、公民依法行为是市场经济的客观内在要求。

二、法制建设与政治现代化

法制化是政治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完备的法制,是发展民主政治和建设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完备的法制对社会的政治稳定具有保障和促进的巨大作用,是实现政治现代化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加快法制建设,推动政治现代化进程具有特殊的意义。

首先,市场经济过程中加快法制建设,使国家的行政调控转向在法律导向、规范和保障基础上的现代经济宏观调控,从而迈出了实现政治现代化的最重要一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也不可能是无政府经济;市场经济中的自由竞争不是也不允许是无政府主义的各行其是。它既需要国家创设并始终维护一个良好而有序的外部环境,也需要政府适时的进行卓有成效的宏观调控。但是由于长期沿袭的、未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再加上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分散的、落后的小生产方式,这种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就形成了国家和政府管理市场经济的行为。比如: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一些机构和部门习惯于旧的体制和做法,仍然企图用强制性权力对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进行干涉和控制。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强制性管理,必然与经济发展产生尖锐矛盾,从而使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某些自发性弱点得不到有效的抑制和引导,使经济生活出现紊乱。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只有在法律的导向、规范和保障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宏观调控的实效和作用,摆脱过去那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非经济甚至超越经济的行政调控。

其次,市场经济过程中加快法制建设,杜绝政治权力商品化,使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对市场经济的政治行为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

在市场经济过程中,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现有的市场经济机制还难以有足够的能力抵御外界逆反力量的侵扰;尤其是缺乏完备的市场法律保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背离的政治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约束和法律制止,从而造成了一部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权力对市场经济进行非正常渗透,产生了以权经商、的腐败行为,出现了政治权力商品化,造成某些经济领域的严重不等价交换,这些政治行为对于正在建立中的市场经济体制,产生着巨大的销蚀和破坏作用,这些都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对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实现也有不可低估的恶劣影响。

再次,市场经济过程中加快法制建设,割除建立在小生产意识基础之上的某些政治行为的恶劣影响,从而为推进政治现代化扫清道路。

建立在小生产意识基础之上的某些政治行为,严重制约着市场经济走向现代社会化的步伐。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小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大的私利,必然要借助政治权力的庇护,势必采取人情拉拢和金钱贿赂等手段腐蚀、利用一部分掌权者。同时,那些的人,本身就具有严重的小生产意识,或小生产意识没有得到彻底改造,少数人甚至顽固地保留着捞一把的小生产心态。这种人一有合适机会,就会滥用手中大权谋取私利,为更大范围内的小生产者所利用,从而产生了对市场经济体制更严重的破坏行为,使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举步维艰。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离不开法制建设,完备的法制不仅仅是发展民主政治和建设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政治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市场经济的自主、平等、竞争、诚信等属性,要求法律发挥引导、制约、保障和服务的功能。法制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这就要求任何国家和个人都必须服从宪法和法律,只有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才能有效地克服专制与独裁,逐步消除专制政治的影响,消除人治的影响;才能有效地克服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建立廉洁、高效、充满活力的政治体制,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6(8).

2、夏箴.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浅谈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的关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3、张德霖.从理论的视角分析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的关系[J].理论前沿,1999(24).

4、陈潭.依法治国:促进政治现代化的基本方略[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5).

经济建设现代化篇8

[关键词] 体育经济 城市现代化建设 和谐发展

人们对于如何处理体育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一直争论不休。一种观点认为,城市的发展决定了体育的发展,只有城市的综合实力上去了,经济富裕了,体育事业的投入才会加大,群众体育活动才会大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体育的发展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可从奥运会和国内外一些城市的经济发展中找到答案。事实上,体育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是复杂的,随着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发展程度、政府和城市居民甚至企业家的体育意识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一、体育经济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现状

研究体育经济与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关系,必须明确“体育的基本内涵。就国际公认的“体育”概念,它的内涵可分为“大众体育”和“运动竞技”两大部分。我国的竞技体育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为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城镇居民“大众体育”的发展却不容乐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

1.居民对健身意识热情不够

居民的健身思想观念意识,兴趣和热情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改善休闲和娱乐的时间相应的增加,人们的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但目前居民的健身意识却令人堪忧。虽然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但多数人的锻炼热情不高。

2.各城市的体育基础设施水平和利用率较低

城市居民人均活动场地严重不足。从全国的体育场馆开放和经营情况来看,体育场馆数量和利用率水平还是很低。我国目前体育场馆远没有达到国家相应的建设要求水平,同时缺少体育社会辅导员的帮助。这些均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要求。大城市主要是省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是高校、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集中之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水平较为发达,基于城市现代化的需要在资金的投入以及体育场馆的修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中、小城市,特别是乡镇所无法比拟的。作为社区、居委会、乡镇的体育健身中心和健身点,由于经济条件的因素,发达城市和较发达城市及不发达的地区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

3.城市居民的健身活动消费水平差异

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指标“体育消费”,在我国还处于相当低的状况,人均体育消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仅为0.5元,而我国的邻国日本达到了20元人民币的水平,虽然我国居民娱乐、教育文化费用的支出,从1985年至1997年的12年间,占工资支出的比例提高了2.6%,但是增长的幅度还是不快,并且地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从全国的形势来看,大部分中部或西部的中型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居民的体育文化水平还远低于全国消费水平的平均值。

二、体育经济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1.发展体育经济对城市建设的积极作用

发展体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发展体育对推动城市综合实力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从经济学角度看,体育在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与国民收入上,比其他高投入的经济部门具有更大的发展优势。发展体育经济对城市建设的积极作用有以下四点:(1)发展体育经济可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2)发展体育经济可以提高城市的实力和形象;(3)发展体育经济可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4)发展体育经济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2.体育经济给城市现代化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

虽然体育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经济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动力,但是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一是浪费。竞技比赛大型体育场馆的专业性很强,不适合大众体育活动,因此在使用完之后,很可能长期处于闲置状态,造成浪费。因此在发展体育的时候,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二是污染。在短时间内在城市聚集,打破了城市的平衡,超出城市的负荷,人流聚集带来的空气污染、噪音、废物垃圾等,给城市造成污染。三是如果运作不好,会带来商业风险。如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负债20多亿美元,不仅没有带动经济发展,反而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三、体育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

1.体育经济开发应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共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体育经济开发应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共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每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以及历史渊源都有各自的特色,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气质。因此体育开发要因地制宜,符合当地人们的心理特征和人文特征,真正做到全民参与。另外,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因此应优先发展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2.体育经济的开发要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我国地区经济差异也带来了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以沿海地区和中部省会为中心的周边经济发达地区,应利用其综合实力优势,大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及体育基础设施普及,大力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同时还要适当发展高品位的体育项目,以提高城市品位。在体育产业领域,利用其技术、资金等优势,以高新技术为主,增加体育产品的附加值;利用地域信息快捷的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国内市场,最终形成体育与经济同步发展的格局。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人口众多、资金匮乏,应结合实际,发展适合大众群体的体育项目和产品,同时在辖区内为群众建设并完善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少数民族地区应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和经济情况,大力发展民族传统项目,选择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体育产业,实现经济与体育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仪煌:体育与环境[J].福州大学学报,2001(3)

[2]任海:论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和国家的影响,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