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基层医生教育8篇

时间:2023-06-26 10:16:09

基层医生教育

基层医生教育篇1

关键词:中职;医学;德育;基层人才

以贵州省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职农村医学专业为例,其地处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够服务于农村基层医学人才。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予以了足够的重视,虽然制定了一些理论方面的措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要想落实起来却具有一定的困难,要想真正做到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令其扎根于基层,还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发现不足之处,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强化德育的教育工作。下面笔者就以该医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例,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农村基层卫生人才的引进起到一定的帮助。

1 中职医学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现状

从整体上来看,对于德育教育的培养是稳中有升,但是依然存在些许不足之处。首先是学生对这方面教育的不重视。当前的学生大多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奉献精神,因为很多中职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会被委派到基层开展工作,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的大好年华奉献给艰苦的基层工作中,而是想将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安逸的生活。但是作为一名医生,他的职业价值就在于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基层岗位中更加需要这样的人才,如果不具备这样的高尚的品质,就很难坚持下来。所以现在有些学生不重视学习,经常逃课,由此可知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态度是相当漠视的。

其次,德育教育的根本价值是体现在实际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学校中学习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医学伦理学”这门课程,如果仅仅从理论上向学生灌输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学生是难以真正体会得到的。所以理论与实践联系得不密切是目前存在的另外一点问题。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是相当有必要的,令他们认识到基层工作中是如何需要医学方面的人才就需要从实践中才能体会得到,教师如果只用书本的知识想要令学生达到思想上的提升,相信是十分困难的。

第三,德育教育并不是专业课程,但是却与专业的课程息息相关。医学院中安排的课程当然都是与专业课相关的,在医学伦理学中,除了专业性的知识外,同样也需要在德育教育方面安排学生进行学习,只有将专业与非专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生才能意识到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是多么重要,承担的责任是多么重大。这些都不是在专业课的课本上可以学习到的内容。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对于非专业的内容通常都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令德育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 提升中职医学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

首先,要想提升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就必须要在制度方面多下功夫,开展规范化以及制度化的管理。因此加强对德育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将学生的德育表现作为评选奖学金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引起学生们对于这一内容的重视程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甚至应该予以一定的奖励,这样才可以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建立起完善的德育评价制度,是实现对于中职农村医学生培养的主要举措,是令学生拥有医德的重要举措。

其次,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新的教学方式应该重视起学生的实训能力。令他们广泛深入到基层之中,体会到农村甚至是更加偏远的山区医疗卫生状况落后的现象。在实际授课时,还应该引入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人物,成为学生的榜样。如抗击非典、地震救灾等过程中涌现出的大量医疗英雄人物,都是很好的榜样教育实例。

第三,树立现代教育意识,在课堂中加强德育教育。学生的德育教育应从新生入学那一刻开始,直至毕业。为了能在课堂中确实加强医学生的德育教育,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人文教师与专业教师携手同心,形成德育教育的整体合力;其次,不断加强医学专业课教师自身的人文功底,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文素质培训,鼓励他们根据授课情况,结合实例,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育之中,同时让人文教师多学习和了解医学知识,寻求更多的医学和人文的契合点;最后,在教学中贯穿科学史的教育,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都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科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第四,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拉近医学生与德育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觉得德育就在他们身边,达到提升德育认识的作用。近年来,学院多次成功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调查、宣传预防艾滋病、义务支教、街头义诊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既巩固提高了学生在书本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又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培养了职业道德意识,丰富社会经验。社会实践教育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从以下方面来改进:一是科学评定社会实践活动的绩效,二是要做好实践活动前的培训工作,三是要寻求社会支持和理解,以确保有充足的人、财、物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四是要组织学生轮流参与,条件允许应全员参与,五是要做到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多样。

最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德育教育氛围。校园文化能塑造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为把德育教育融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营造出“大医精诚”特点的校园文化环境,本院在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与兄弟院校联合举行新春诗歌朗诵比赛,放映励志影片,一年一度的“女生节”、学生评优表彰大会,邀请院内外知名人士开展系列人文讲座等,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学生的德育情操,还培养了学生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深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创建医学生德育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德育教育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期望在短时间内就能得以实现,中职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要深刻认识到他们将来所承担的重要职责以及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应该恪守的准则,这些都是只有通过德育教育的学习才能掌握的。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了培养更多基层优秀的医疗人才,一定要加强对中职医学学生开展德育方面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骆欢欢.浅谈如何使低年级医学生在校期间更好地接受医德教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4(12):53-54.

基层医生教育篇2

【关键词】基层;生育生殖;医院妇产科;健康教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114-02

基层医疗质量的逐步提升已让大部分就诊病人感到更为舒适、满意,但伴随近些年来人们医疗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很多病人已经不再局限于“就诊看病”,而是希望了解并掌握更多的日常保健以及自我防护知识[1]。本文抽选入本院妇产科就诊的女性病人97例,依据基层医院实际医疗条件以及调研需求,将上述病人分成两个组(即实验组、参照组),实验组在医护管理服务中开展生育生殖方面的教育活动,参照组则仅施行基础医护操作,评比两种方法的健康干预作用,现将此次调研内容呈现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调研对象

抽选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入本院妇产科就诊的女性病人97例,依据基层医院实际医疗条件以及调研需求,将上述病人分成两个组,实验组50例:年龄介于21-49岁间,平均(37.6±5.95)岁。参照组47例:年龄介于22-49岁间,平均(37.9±6.02)岁。对以上女性病人基础性资料展开比较,未见突出差异(P>0.05),两组能进行同期评比。

1.2方法

参照组对就诊病人施行基础性医疗知识的普及,期间注重探查各项体/病征改变状况,适时普及必要的生殖生育类知识,但不组织系统性的健康宣讲活动。

实验组除了基础性医疗知识的普及以外,向女性病人展开系统化的生殖生育健康宣讲活动,教育内容以生殖、生育方面知识为重点,实际操作如下:

(1)持续加强基础医护方面教育。新入院病人对本院条件、环境不熟悉,医务人员带其了解各处医疗场所,并引导运用呼叫器及有关工具;医患交际、沟通的语言尽量温和、亲切,并用简洁、通俗方式解说疾病医疗及有关的教育知识。

(2)对就诊孕妇实施 “三阶段”健康教育干预。 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阶段中,孕妇需接受不同内容的健康教育。产前教育划分成早、中、晚三期,每一时期开设的宣讲课程不同,依据孕妇各个时期具体状况施行针对化的普及宣教。产中教育以宫缩疼痛引导、分娩镇痛指导、协助等方面为主,促使孕妇能顺利完成分娩。产后干预教育中强调生命指标及体征的实时监测,同时普及产后恢复、育儿经验、乳汁喂养等各方面知识。

(3)为未婚女性病人提供婚前的教育咨询。对婚前女性普及日常生殖保健知识,注重提倡“优生优育”、规避出生缺陷因素、日常避孕等方面的一系列内容。同时,还需强调男方的生殖生育规范知识,以全面优化健康宣讲的教育措施。

(4)积极强化女性病人的计划生育教育。立足计划生育层面对病人开展教育,普及终止妊娠的早期方法知识,辅助其了解每一种方法的实施利弊;节育手术中医护人员在旁陪同,注意开展心理疏导干预,安抚、疏解病人不良情绪,以减轻其疼痛。终止妊娠以后,详细说明各种不适症状的出现原因,并引导自主规范平时保健行为,提升医护服务的预后成效。

1.3评比内容

运用发放调查卷的形式开展结果统计,评比两组病人在医疗教育之后的生殖生育知识掌握状况,同时探讨妇产科医护服务的质量、满意度评分情况。

1.4数据统计与研究

运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对本次所有相关的基层妇产科调查数据予以整合处理,当中,( ±s)表示计量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运用 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通过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表示为P

2.结果

2.1两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及医护质量评估得分比对

临床普及教育后,两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及医护质量评估分数详见表1,实验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评估得分(96±2.14)分、医护质量评估得分(92±3.58)分;参照组的分别是(84±5.17)分,(81±2.94)分。实验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及医护质量情况优越于参照组,比对差异较大(P

2.2两组医护满意程度比对

实验组总满意49例,占98.00%;参照组总满意36例,占76.60%。评比可知,实验组医护满意程度高出参照组,差异明显(P

3.讨论

现代社会女性的健康保健意识已得到大幅度提升,就基层妇产科的就诊情况而言,负责对女性病人或孕妇展开生殖生育方面的普及宣教,能辅助就诊病人更快地了解医疗以及保健类知识,并有助增强其自身的自我防护能力[2]。此外,因为产科医疗及保健工作的操作具备较强的特殊性,基层医务工作者需积极吸纳当下新型的生殖生育教育思想,注重医护宣教活动中每一环节的操作情况,进而增强生育教育实施价值[3]。接受临床宣教以及相应教育后,实验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评估得分(96±2.14)分、医护质量评估得分(92±3.58)分;参照组的分别是(84±5.17)分,(81±2.94)分。实验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及医护质量情况优越于参照组(P

另外,实验组总满意49例,占98.00%;参照组总满意36例,占76.60%。评比可知,实验组医护满意程度高出参照组,差异明显(P

综合所述,基层医院在注重强化妇产科设施建设的同时,需积极开展生育生殖方面的临床教育,以协助就诊女性增强自身防护及保健的意识,使基层妇产科医生的日常医疗工作得以有序、高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胡继宏,胡卫东,靳利梅,等.宁夏育龄妇女出生缺陷知识和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6):4341-4345.

[2]袁素华,竹艳芳,王静,等.高职高专产科实验室对幼童开放进行性及生殖健康教育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4,27(13):17-18.

[3]王海平.出院后连续家庭健康教育对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3):310-312.

基层医生教育篇3

[关键词] 职业操守教育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基层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进行全面的部署。新的医改政策涉及面广,调整幅度大,工作任务重,对基层卫生从业人员思想冲击和行为影响较大。我们通过加强职业操守教育,为全面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新医改政策对基层卫生从业人员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我们于2009年年底,对我县17个基层卫生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医改新政问卷调查,调查的范围包括县直单位、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调查人员包括基层卫生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调查内容包括对医改工作的态度、工作方法和效果。调查发现,当前基层卫生单位管理人员主要存在着观望和畏难心理,导致在工作上消极应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主要存在着忧虑心理,担心医改新政实施后会影响岗位、收入,导致在工作中对患者推诿、顶撞,对工作漠不关心,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

二、加强职业操守教育,奠定基层医药卫生改革思想基础。

针对上述情况,县卫生局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操守教育,增强基层卫生单位从业人员对医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全面推进基层卫生单位医药卫生改革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1、把职业操守教育同时政教育相结合,增强基层单位管理人员履行医改新政职责的信心和决心。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决策部署,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全力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全面完成医改工作任务是每个基层卫生单位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必须履行的工作职责。我们通过集中培训、下发学习材料、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组织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湖南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使基层卫生单位管理人员正确认识医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了解本地本单位医改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进程要求,树立信心,坚定决心,充分发挥基层卫生单位领头羊的作用。

2、把职业操守教育同医德教育相结合,提高基层单位卫生技术人员对医改新政的理解和认同能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医务人员医德要求既要继承国内外优良的医德传统,又具有社会主义医德的时代特点,即以中国社会主义体制、制度为基础,用出自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和其伟大作用的认识,出自对人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病人负责,对整个社会和人类的利益负责。我们把职业操守教育和医德教育相结合,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医改相关者知识讲座,把基层医改工作措施和保障政策和自身待遇、机遇等内容结合起来,教育卫生技术人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医改,用理解的态度对待医改,增强其主动参与医改动力。同时,我们还利用医德双面性理论,把卫生技术人员放在患者的位置去体验医改,认识医改,以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对医改的认同能力。

3、把职业操守教育同人生观教育相结合,形成基层单位全体从业人员配合医改的良好局面。当前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多种政策优化和选择的过程,涉及到基层卫生单位的运行模式、人员的待遇、经费保障和服务方式等多个方面,需要基层卫生单位全体从业人员共同参与,团结协作,形成合力,需要形成统一的认识。如何在改革中兼顾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在基层卫生单位中广泛开展了以加强职业操守,实现人生价值为主题的人生观教育,通过宣讲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宣传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主要政策措施,使广大基层卫生单位从业人员认识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积极配合、参与和推进这项深入人心、惠及人民的改革是每个卫生从业人员的光荣职责,也是实现人生价值,奉献社会的最好表现。

三、小结

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操守教育,广泛普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使全县基层卫生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为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改革进展顺利,成效显著。截止2010年年底,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1 %以上,新农合基金累计支出 3600多万元;实施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总投资968万元,其中国家配套562万元,省级配套256万元,县级配套150万元,已全部落实到位,目前各项目已全部完工;已完成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缺口底数调查和招聘前期准备工作;完成 200名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工作;组织86人次参加了省厅举办的基层万名医师培训和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公卫医师培训; 现有17个乡镇卫生院使用药品配送企业配送的药品共计1556万元,已返款750万元。

基层医生教育篇4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糖尿病;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5-0088-02

doi:10.14033/ki.cfmr.2016.25.046

基层医疗工作的开展受到基层经济和设施的影响,其实施工作效果一直是我国基层医疗工作者的关心的主要问题[1]。而临床证明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行为,降低糖尿病的并发率[2]。因此,本文研究中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进行临床研究。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对患者实施临床分组,A组60例患者,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龄(60.25±5.89)岁;B组60例患者,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2.01±2.0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糖尿病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采用常规护理,B组糖尿病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常规护理 采用基层社区发放糖尿病日常生活手册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日常健康知识宣传;针对到基层医院就诊或问询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

1.2.2 健康教育护理 饮食方面帮助患者进行日常饮食的热量计算和分配,从而使患者明确日常饮食所摄取的热量需求;给予患者食物选择方案和知识讲解,告知日常应多摄取含有维生素B族类的食物,并且尽可能的服用降血糖血脂的食物,例如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大豆、苦瓜、南瓜等。运动方面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帮助患者制定运动护理计划,并且与患者共同完成运动计划的实施;定期对患者的运动强度和运动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给予患者讲解运动与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药物方面根据患者糖尿病的情况给予患者合理的药物治疗;帮助患者掌握各种常用糖尿病药物服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且讲解相关药理知识,使患者明确其服药周期和服药方式,建立良好的服药习惯。糖尿病并发症方面针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知识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从而达到预防的作用。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本次研究中对两组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问卷根据临床护理规范和护理心理学针对性制定的内容,按照护理等级分为为十分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十分不满意五个等级,其中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根据临床护理依从性原则评价表对两组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前后对护理内容的依从性评价,以为本次试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依从性评分表采用的是满分10分制的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依从性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B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评价比较

B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A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教育活动,帮助人们建立自觉有益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3-5]。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依从性比较,护理前,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B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更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行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普遍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潘恩春,张芹,李园,等.基层医务人员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及糖尿病健康管理情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4,28(1):3316-3320.

[2]赵清平.糖尿病护理家园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8(5):127-128.

[3]毛建芬,冯萍,黄一鑫,等.192例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现状和认知情况调查[J].护理学报,2013,22(6):20-23.

[4]张艳梅.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15):128-130.

[5]郝琳.干预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住院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146-147.

[6]国歌,王剑锋.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3(24):74-76.

[7]王爱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562-563.

基层医生教育篇5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神经外科 护理教育 职称论文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in neurosurgery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in department education application effect. method select 165 nursing clinical interns by random grouping respectively in the traditional department education and multimedia in the department education methods.analyzedthe result at the end of the practice of nursing internship practice inneurosurgerydepartment. result two groups of nursing internship practice result by contras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multimedia in the department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craniocerebral trauma practice effect. conclusion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in nerve surgical nursing practice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internship study interest, improve the practice effect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multimedia teach neurosurgery nursing education

神经外科多为危急重病人,护理中难点,重点较多。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途径,对培养应用研究型,技术创新型医学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1]。而实习生在神经外科实习时间短,为完成教学能力计划,充分有效的入科教育显得更重要。我们科自2010年以来采用多媒体教学对部分新入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进行了神经外科的入科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回顾分析传统入科教育与多媒体入科教育,探讨何种方法对颅脑外伤护理实习的教学效果更佳。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自2010年以来,选取进入我科实习护理的学生共165人,均为女生,三组个学校,均为中专,年龄18~20岁,按单双数批次分别进行多媒体入科教育与传统入科教育。其中多媒体入科教育组82人,传统入科教育组83人。

1.2 方法两组学生均由同一人教学,时间相同,内容相同,多媒体组采用电脑多媒体+示范教学方法对颅脑外科护理实习生进行入科教育,传统入科教育组采用传统授课+示范教学方法对颅脑外科护理实习生进行入科教育。

1.3 评价方法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带教老师评分+考试”试卷对护理实习生于出科时进行“病例讨论”、“理论”、“操作”、“应急能力”四方面进行评价,两组资料间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两组学生在“病例讨论”、“理论”、“操作”、“应急能力”四方面的比较,见以下表1-4。通过成绩比较,发现多媒体入科教育组在“病例讨论”、“应急能力”两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入科教育组,两组学生在“理论”、“操作”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

表1 两组合格学生在“病例讨论”成绩的比较

3 讨论

通过对比分析,多媒体教学在神经外科入科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及应急能力上,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更能激发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基层医院,神经外科的治疗对象通常为脑外伤及脑卒中患者,因此,于入科教育时,实习生们通常只是看到经过处理的患者;而且,通常脑外伤及脑卒中患者均为危急重症患者,带教老师在处理患者过程中通常无法顾及同学,因此,在传统的入科教育时,普遍存在抽象的特点,而且与学校上课区别不大,实习同学容易感到乏味。为了改善传统教学方法内容枯燥、抽象的情况,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科室根据学科特点,在入科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对比分析,在理论和操作水平相当的两组实习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及应急能力上,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更能激发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3.1多媒体能呈现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知之不如乐知之”,学生如果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多媒体典型病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优势多媒体的最大优势是具有丰富的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以及网络功能[2]。多媒体课件能通过照片、动画、录音等方法,把传统方法用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具体、直观的展现出来,使学生感觉到新鲜,给予她们直接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

3.2多媒体能更具体地预设教学情景,给学生有思考的时间,更容易地把理论转变为实际操作技能,缩短身份转变的时间。在神经外科的工作中,很大一部分为处理危急重症患者,而处理过程中,思考时间极短,需要做到快而不乱。在传统入科教学时,仅能凭语言描述的各种情况,对于实习生而言不能做到身临其境,在具体工作中碰到相同情况时,通常不知所措。而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等形式预设教学情景,对于学生而言,能有感官上的具体认知,而且,有充裕的时间给同学们思考,能让她们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实习生的从学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有明显的效果。比如:可以预设脑外伤的患者入院,通过相应的照片、录像表现当时的场面,并通过文字叙述该患者的身体状况,让实习同学对这种情况做出处理,经过多个病例的重复,加深记忆。此外,可通过多媒体将一些典型手术加以剪辑汇总和讲解,使学生较容易掌握教学内容[3]。

3.3 多媒体能使理性问题感性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多媒体可以利用影像图片等资料,可以把许多观念上的问题具体表现出来,把许多理念上的问题通过录像呈现给实习同学,让她们对于很抽象的问题能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激发她们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操作能力。比如说我们常说的以病人为中心,概念很虚无缥缈,但是通过几段录像说明冬天量体温不要手很冷就接触患者的皮肤、说话时注意语气等。看过录像后通常会给入科的实习生带来一些欢笑之余也带来一些思考,使实习同学在具体工作中一举一动能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 3.4 多媒体教学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备课是上课的基础。传统教学备课通常只准备课本的内容,但多媒体教学刺激备课老师需要通过网络遴选出需要使用的图像资料,并了解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最新进展,定期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特别是可以激励全科人员把一些典型的资料保留下来,这不但有利于科室科研的发展,更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当然,多媒体教学对于实习同学而言,可能有部分学生对于实际工作的图片感到恐惧,甚至有逃避的情绪。但是,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未来的不可预知性是我们工作的特点,每一种情况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一堂课或者几堂课能全面的展示出来,扎实的理论知识及冷静的思维是我们处理各种疾病的基础。我们入科教育所做的只能是把一般护理人员应有的素质向实习同学做一个展示,并对她们提出相应的要求。出现逃避情绪的,我们只能对实习同学进行心理安抚,并鼓励她们克服之。

多媒体教学能使基层医院神经外科的入科教育变得具体、直观,能使实习同学更快地成长,并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梯业.浅谈医学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j].医学教育,2004,4(6):48-49

基层医生教育篇6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神经外科 护理教育 职称论文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in neurosurgery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in department education application effect. method select 165 nursing clinical interns by random grouping respectively in the traditional department education and multimedia in the department education methods.analyzedthe result at the end of the practice of nursing internship practice inneurosurgerydepartment. result two groups of nursing internship practice result by contras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multimedia in the department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craniocerebral trauma practice effect. conclusion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in nerve surgical nursing practice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internship study interest, improve the practice effect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multimedia teach neurosurgery nursing education

神经外科多为危急重病人,护理中难点,重点较多。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途径,对培养应用研究型,技术创新型医学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1]。而实习生在神经外科实习时间短,为完成教学能力计划,充分有效的入科教育显得更重要。我们科自2010年以来采用多媒体教学对部分新入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进行了神经外科的入科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回顾分析传统入科教育与多媒体入科教育,探讨何种方法对颅脑外伤护理实习的教学效果更佳。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自2010年以来,选取进入我科实习护理的学生共165人,均为女生,三组个学校,均为中专,年龄18~20岁,按单双数批次分别进行多媒体入科教育与传统入科教育。其中多媒体入科教育组82人,传统入科教育组83人。

1.2 方法两组学生均由同一人教学,时间相同,内容相同,多媒体组采用电脑多媒体+示范教学方法对颅脑外科护理实习生进行入科教育,传统入科教育组采用传统授课+示范教学方法对颅脑外科护理实习生进行入科教育。

1.3 评价方法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带教老师评分+考试”试卷对护理实习生于出科时进行“病例讨论”、“理论”、“操作”、“应急能力”四方面进行评价,两组资料间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两组学生在“病例讨论”、“理论”、“操作”、“应急能力”四方面的比较,见以下表1-4。通过成绩比较,发现多媒体入科教育组在“病例讨论”、“应急能力”两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入科教育组,两组学生在“理论”、“操作”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

表1 两组合格学生在“病例讨论”成绩的比较

3 讨论

通过对比分析,多媒体教学在神经外科入科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及应急能力上,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更能激发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基层医院,神经外科的治疗对象通常为脑外伤及脑卒中患者,因此,于入科教育时,实习生们通常只是看到经过处理的患者;而且,通常脑外伤及脑卒中患者均为危急重症患者,带教老师在处理患者过程中通常无法顾及同学,因此,在传统的入科教育时,普遍存在抽象的特点,而且与学校上课区别不大,实习同学容易感到乏味。为了改善传统教学方法内容枯燥、抽象的情况,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科室根据学科特点,在入科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对比分析,在理论和操作水平相当的两组实习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及应急能力上,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更能激发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3.1多媒体能呈现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知之不如乐知之”,学生如果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多媒体典型病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优势多媒体的最大优势是具有丰富的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以及网络功能[2]。多媒体课件能通过照片、动画、录音等方法,把传统方法用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具体、直观的展现出来,使学生感觉到新鲜,给予她们直接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

3.2多媒体能更具体地预设教学情景,给学生有思考的时间,更容易地把理论转变为实际操作技能,缩短身份转变的时间。在神经外科的工作中,很大一部分为处理危急重症患者,而处理过程中,思考时间极短,需要做到快而不乱。在传统入科教学时,仅能凭语言描述的各种情况,对于实习生而言不能做到身临其境,在具体工作中碰到相同情况时,通常不知所措。而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等形式预设教学情景,对于学生而言,能有感官上的具体认知,而且,有充裕的时间给同学们思考,能让她们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实习生的从学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有明显的效果。比如:可以预设脑外伤的患者入院,通过相应的照片、录像表现当时的场面,并通过文字叙述该患者的身体状况,让实习同学对这种情况做出处理,经过多个病例的重复,加深记忆。此外,可通过多媒体将一些典型手术加以剪辑汇总和讲解,使学生较容易掌握教学内容[3]。

3.3 多媒体能使理性问题感性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多媒体可以利用影像图片等资料,可以把许多观念上的问题具体表现出来,把许多理念上的问题通过录像呈现给实习同学,让她们对于很抽象的问题能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激发她们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操作能力。比如说我们常说的以病人为中心,概念很虚无缥缈,但是通过几段录像说明冬天量体温不要手很冷就接触患者的皮肤、说话时注意语气等。看过录像后通常会给入科的实习生带来一些欢笑之余也带来一些思考,使实习同学在具体工作中一举一动能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 3.4 多媒体教学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备课是上课的基础。传统教学备课通常只准备课本的内容,但多媒体教学刺激备课老师需要通过网络遴选出需要使用的图像资料,并了解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最新进展,定期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特别是可以激励全科人员把一些典型的资料保留下来,这不但有利于科室科研的发展,更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当然,多媒体教学对于实习同学而言,可能有部分学生对于实际工作的图片感到恐惧,甚至有逃避的情绪。但是,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未来的不可预知性是我们工作的特点,每一种情况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一堂课或者几堂课能全面的展示出来,扎实的理论知识及冷静的思维是我们处理各种疾病的基础。我们入科教育所做的只能是把一般护理人员应有的素质向实习同学做一个展示,并对她们提出相应的要求。出现逃避情绪的,我们只能对实习同学进行心理安抚,并鼓励她们克服之。

多媒体教学能使基层医院神经外科的入科教育变得具体、直观,能使实习同学更快地成长,并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梯业.浅谈医学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j].医学教育,2004,4(6):48-49

基层医生教育篇7

调查对象:对基层医院全程参与培训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对象均为工作在医疗服务第一线的基层医务工作者,涉及医疗、护理和检验等专业。调查内容和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资料、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经历、对培训的评价、对基层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态度、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形式及培训评价等。共发放问卷131份,收回完整有效问卷124份,有效回收率为94.65%。所得资料采用Excel电子表格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逻辑检测。使用SPSS17.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被调查者一般情况:二级医院80人,一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共44人。被调查医生平均年龄38.57岁,45.96%(57/124)为女性,54.04%(67/124)为男性。28.23%(35/124)的基层医务人员具有大学本科学历,62.90%(78/124)为大专学历,8.87%(11/124)是中专学历,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生学历构成有明显差异(P<0.01)。在基层医院中的医生中,高级职称占2.42%(3/124),中级职称占43.55%(54/124),有54.03%(67/124)是初级职称,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生职称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P<0.01)。调查对象曾经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情况:在参与调查的124人中,曾经接受过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者有53人,占42.74%;其中二级医院为45人,占56.25%;一级及以下医院有8人,占18.18%,二者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被调查者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在全部被调查者中,表示收到很好培训效果者91人,占73.39%,选择培训效果好者33人,占26.61%。本项调查在不同级别医院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对在基层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态度:124名被调查者中,有120人选择希望继续在基层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其中二级医院为76人,占61.29%;一级及以下医院有44人,占35.48%。对培训内容的评价:在参与调查者中,91人认为通过本次学习收获很大,占73.39%;33人认为通过本次学习收获较大,占26.61%;对授课教师教授内容很满意者95人,占76.61%,对授课教师教授内容满意者29人,占23.39%;对本次教学计划安排感到很满意者91人,占73.39%,对本次教学计划安排感到满意者33人,占26.61%。

3讨论

继续医学教育(CME)是指完成基础医学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进行的在职进修教育。其目的是使卫生人员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不断学习同本专业有关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适应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更安全的为广大患者服务。作者及其团队采取不同常规继续医学教育的方式,将培训地点安排在某部级贫困县的二级甲等县医院进行,目的是方便基层医师就近接受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培训,吸引更多工作在最基层的医务人员,减少培训隐形支出,使授课内容更容易为基层医生掌握,增大辐射效应,从而可以使授课内容更容易直接应用于广大山区群众。

3.1在基层举办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

基层医生是农村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生力军,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常见疾病的诊治和农村的基本预防保健问题,为广大农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社会进步,医学快速发展,医务人员面临服务手段、服务方式、知识结构、工作技能等方面的转变,基层在职医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将显著改善该地区的医疗环境。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二级医院中仅有56.25%的医务人员参加过继续医学教育,而二级以下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继续医学教育参加率为18.18%,从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的的人员组成来看,基层医务人员中大专及中专学历者较多,相对于拥有本科学历的其他医务人员,他们在校培训时间较短,学习的深度及广度不够,对于疾病的理解不足,限制了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完成疾病的系统治疗,传统的“师带徒”模式不能彻底改变目前现状,因而这部分医务工作者更应成为继续医学教育今后重点培训的人群。

3.2对于在基层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态度

随着继续教育观念的逐步深入,基层医务人员无论出于提高自身医疗水平或是晋升职称等目的,对继续医学教育抱有积极态度,但现有继续医学教育特别是高级别继续医学教育从体制上不能满足基层医务人员的需求。继续医学教育申请人主要集中于三级甲等医院范围内,基于申请人所在工作区域,相应培训课程的承办单位一般不会继续医学教育的场所安排在二级医院及以下医疗机构进行。基层医务人员由于信息传递、工作冲突、经费限制、领导不重视和专业不对口等原因,无法充分享有与高级别医院相同的继续教育机会。在基层举办继续医学教育可以解决基层医务人员的上述实际困难。

3.3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

在本次继续医学教育前期筹备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以往对于基层医务人员学历构成及培训经验,立足于使本次继续医学教育更加贴近基层实际需要,能够达到使基层医务人员听得懂、用得上的效果。在课程设置上不能按照通常继续医学教育的教育思路,应以突出当地常见病的诊治为原则,兼顾学历提高和执业资格的培训,以该疾病最新指南和成熟的诊疗技术为课程重点,辅助以相应三基知识,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新知识的传授。调查结果显示本次继续医学教育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得到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一致好评。

3.4进行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的措施

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已有相当多的医务工作者从中受益。结合本次问卷调查,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前期继续教育过程中并未成为培训的重点。针对既往基层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选择在县医院举办继续医学教育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①将县医院从原来被动参与培训转变为主动承办,使该地区的医疗机构优先获得培训便利,减轻参加培训的隐形支出,另外将培训时间、地点安排在工作日和医院内部会议室,可使参与培训人员兼顾临床工作。

②转变培训理念。常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地点一般选择在省级或地级的中心城市,通过信函或学会通知形式进行培训信息传递,培训人员在培训会场“等待”学员的到来。对此我们的思路是———通过培训人员的流动达到送知识下基层的目的,使基层医务人员花费最少的时间、经费并且在对工作影响最小的前提下完成知识更新。

基层医生教育篇8

1 基层部队医疗卫生机构继续医学教育的现实情况

1.1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基层部队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多由卫生干部和士官组成卫生干部大多来自于正规医学院校,第一学历比较高,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有强烈的继续医学教育愿望由于基层部队医疗保障任务重,人少事多,加之部分单位领导对继续医学教育不够重视,认为基层部队外科手术开展得少,内科疑难杂症也很少处置,危重救治有中心(体系)医院,大病补助有上级机关统筹,把小病看好就行,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意义不大;此外,由于继续医学教育没有纳入部队用人制度,缺乏有效激励机制,部分卫生干部认为继续医学教育既不与职务提升挂钩,又不与职称晋级挂靠,导致继续医学教育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直接影响基层卫生干部的积极性。

1.2 人员编配受限与经费支撑不足

由于基层部队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编制有限,普通军医调级慢于军事和政工干部,三级以上卫生士官编制偏少,部分专业性强的岗位没有四级卫生士官编制;且大部分人员不可能较长时间脱产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加之医学技术发展较快,知识结构和更新周期较短,卫生技术人员长期在基层工作,缺乏医院临床工作经历,知识得不到更新,业务能力很难得到提高,继续医学教育迫切在经费支撑上,部队财务管理严格,卫生事业经费少且专项专用,旅团卫生行政单位还未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对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和相关会务费用报销也非常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卫生干部参加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学术交流的积极性

1.3 教育管理手段与内容缺乏灵活性

由于工作性质和各专业限制,基层部队医疗卫生机构在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手段和内容上缺乏灵活性,难以集中进行学习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设置和培训对象没有长期性、系统性的培训计划,导致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此外,信息化手段有待提高,利用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教育方式没有发挥较大功能。

1.4 卫勤保障任务较重与继续医学教育矛盾突出

各基层部队为了早日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演练与驻训等大项任务增多,加之大部分基层部队驻扎偏远、点多线长面广人员分散,部队卫勤保障任务相对较重,卫生技术人员无法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在职在岗学习组织难度较大,工学矛盾突出.

1.5 医疗设备滞后影响

继续医学教育多数基层单位医疗设备陈旧,诊疗水平较低,设备更新主要依靠上级补充即使有几台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及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使设备不能充分利用,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卫生技术人员认为学无用武之地,降低继续医学教育的积极性.

2 继续医学教育合作平台的建立与运行

2.1 健全组织形成合力

由军队医院医务部门和基层部队卫生行政部门共同协商管理,健全组织、形成合力在对基层部队医疗卫生机构各级各类各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上,分工负责又融合协作,齐抓共管、提升实力基层部队医疗卫生机构针对自身继续医学教育实际提出需求,医院主要突出两个层面的继续医学教育第一个层面是医院层面,由医务部牵头负责继续教育的规划、计划、管理和实施等,促进横向联系;第二个层面由医院科室在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做好纵向挂钩,具体对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进行实施,并注重末端落实.

2.2 区分对象和层次突出培训重点

由于基层部队医务人员专业细、层级多,军队医院应分门别类进行重点培训川士官主要突出自救互救、三防等基础训练;初级医务人员主要以“三基”为重点,对战地救护等业务技能进行训练,加强部队常见病、多发病的培训,如训练伤、皮肤病等部队常见病诊治的培训;中、高级职称人员主要以救治能力和预防、医疗、教学、科研能力为重点进行培训2013年本院接收某集团军21名来自团卫生队的卫生技术干部,根据各团驻地流行病学特点和驻地官兵常见病、多发病等相关情况,对继续医学教育内容进行有计划的、区分专业的重点培训,收到良好效果.

2.3 开展多种形式的院内继续医学教育

根据基层部队医疗卫生机构需求,开展针对性、适应性研修班,接收各层次、各专业人员的进修和培训,对进修人员进行一专多能培训,对部队常用、常见的急救技术进行重点带教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院内继续医学教育,帮助基层部队医务人员开拓视野、汲取新知识如带教科室可以开展专科性学术活动,包括晨会教学、查房教学、专题讲座、手术示教、病例讨论、经验交流等形式;医院开展全院性学术活动时,可以邀请基层部队医务人员参加,共同学习,扩大学习交流渠道;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利用全军远程教育网络对基层医疗技术人员和部队官兵进行授课.

2.4 融合式协作强化院外继续医学教育

根据基层部队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困难、本级单位继续教育不易组织的现状,发挥继续教育合作平台作用,主动上门进行培训和举办讲座一是利用体系协调会、节日走访、到部队巡诊、体检等机会,开展专题讲座,同时听取体系部队医务人员的意见和要求;二是采取双向代职的方式,通过教学查房、新技术新业务指导等提高基层部队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三是积极拓展融合式协作继续教育活动以本院为例,定期举办“青年医师下军营”“科主任下连当兵”等活动,医院医疗技术骨干与部队官兵吃住在一起,真正与部队官兵融为一体,不仅把医疗技术和知识带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惠及到每个营连官兵.

2.5 以任务为牵引突出继续医学教育

以各类任务为契机,适时做好继续医学教育本院结合帮带任务,突出帮带特色理念,通过帮带旅(团)医院(卫生队),提升其所属卫生机构履行职责和整体保障能力;其次是结合遂行保障任务,做好继续医学教育每逢基层部队大项演练、野外驻训,本院均会派遣技术精湛的高年资医务人员组成医疗组实行伴随保障其间,结合部队演练过程中易出现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突发伤情、心理疾患等给予现场救治和指导,效果显著。

3 思考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继续医学教育是军队卫生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需确立继续医学教育在军队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创立继续医学教育发展平台,就要加强领导,不断提高各级军政主管、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继续医学教育在军队卫生事业中重要性的认识,进而制定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规划和措施树立各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意识,把继续医学教育作为提高业务素质,提升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使基层部队医务人员将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3.2 完善机制严格考评

引入激励机制,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纳入基层部队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目标管理中,建立完善各专业技术人员考评制度和考评体系基层部队医务人员建立继续医学教育档案,实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组织经常性理论、技能考核,将考核成绩与干部晋职晋级、评选先进直接挂钩,落实“培训一考核一晋升”一体化管理;在医院接收继续医学教育的卫生人员,科室根据医院统一要求,明确目标和任务,在人员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并给予成绩鉴定,按考核标准发放结业证同时各基层部队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确保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

3.3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采取有力措施,运用多种方式开展针对性强、效果明显、推广适宜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围绕“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强什么”的目标要求,按照基层部队提出的内容需求,医院制定指导性、操作性强的继续教育培训方案,如传染病防治、训练伤预防、卫生防疫、常见病防治、心理咨询等内容,做到时间、专业、人员、效果四落实。

3.4 密切协作保持继续医学教育合作平台运行常态化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