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数学教学策略分析8篇

时间:2023-06-27 15:25:16

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数学教学策略分析篇1

【关键词】 小学数学;任务驱动;策略 探析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了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突出. 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 因此,任务型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投入智力并亲身经历,促使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主动思考、分析以解决任务,并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策略的必要性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与抽象性的学科. 而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发展不完全,注意力也不易集中,因此,就需要教师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其能力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任务型教学策略注重的是在一个数学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实现信息的加工,并获取一定的知识与经验. 任务型教学策略的实施,强调任务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现实意义,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参与和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获得认知与情感参与. 此外,数学方法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让小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并学会运用一些数学的思维方法来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有利于促进其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而任务型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与开放性,从而促使其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与途径,从而培养其一定的数学思维.

二、任务型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任务

每一名学生都各自持有不同的经验世界,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因此,教师应依据小学生的特点与能力水平,合理提出“任务”,并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尝试练习,灵活应用多种方法分析任务,拓展其思维空间,最后探求新知,完成任务.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布置分球、猜球、摸球等游戏任务,并引导学生成立学习三人或五人的学习小组,保持同组内学生基本能力的均衡,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清楚各自的学习任务,实现交流与合作;同时,尽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经历亲自摸球、分析与总结的过程,进而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让每一名学生都明确自己在任务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以任务驱动型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促使其真正领会教学意图,深入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从而不断提高其数学能力与思维水平.

2. 为学生布置手脑结合的数学任务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且感性认知远远大于理性认识. 针对这些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就应灵活应用教学策略,为学生布置手脑结合的操作性任务,引导学生在实际的动手实践中,产生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并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更好地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个圆,其直径都是半径的2倍?引导学生亲自量一量,一个圆的直径是6 cm,半径是3 cm,直径是半径的2倍;然后用折叠法对着圆的直径,学生会发现直径就是两条半径相加;最后,引导学生了解:同一个圆里,每一条直径实际上都是由从圆心发出的两条半径而组成,应用移动法将两条半径移到直径上也刚好重合. 这样,学生通过实际的动手与思考,会更加深入的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2倍的原因.

实践性任务的设定,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促使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合作交流并自主思考,从而获得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最终不断提升其学习效率.

3. 把握任务实施的时机

任务型教学策略,不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形式或点缀,而应实实在在为教学而服务. 因此,任务型教学策略的实施,应依据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把握任务实施的最佳时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热情,促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完成任务,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知识水平与能力.

例如: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可提前准备一些教具,如一些彩色铅笔,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从1-6号才抽铅笔,每次拿走铅笔总数■、■、■、■、■、■,在铅笔没有损坏的情况下,看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更好、更快;而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适度把握时机,在■和■这两个难点上,适当引导和点拨学生.

这样,教师把握住关键,引导学生完成组内互借铅笔的任务以完成分数的分配. 而学生在自我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中,也会互相启发,拓展思维空间,从而达到解决任务的能力,帮助其更快地掌握知识,深入领会数学知识的魅力.

三、小 结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改革,更加提倡了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突出,传统单一、被动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急需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合理应用任务型教学策略,以任务的巧妙设定驱动学生产生兴趣与热情,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让学生通过自主的交流与探索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与经验,真正了解数学的意义,最终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深化数学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策略分析篇2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现状 策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4.055

Present Situation Research and Strategy Analysi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CHEN Yingyuan

(Baise Leye County Youpi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Baise, Guangxi 533207)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on the one hand,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in China has made a major breakthrough,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makes China's educational undertakings continue to flourish. In our country,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learning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student. However,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eacher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first, the students can not listen carefully, the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tasks can not be completed. Two students in the class is not seriously study, the enthusiasm of the class is also very poor, unable to complete the system learning. Therefore, teachers must aim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o take effectiv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educators should also research for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refore,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excavation and the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each kind of question, provides the theory reference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teaching.

Key words primary mathematics; teaching situation; strategy; research

0 前言

本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学为突破口,深入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发展现状,也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从多个方面分析小学数学存在的各种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从而完成策略性、系统性的思考,帮助学生建立理科思维模式,构建完备的数学模型。[1]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逐渐为广大学生指明良好的培养方向,从而完成一系列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研究及策略分析。

1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学与改革齐头并进

当前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每位小学教师都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并因材施教,制定一套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计划,找寻出小学数学的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并逐步建立起他们的学习模型,掌握好一套完整的学习探究过程,从而进一步开展高效的课堂活动。[2]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应该确立自身的工作角色,主动做出一些工作,使得师生之间更加亲近,分享彼此的快乐。而教学单位也应当为了让教师们得到快速提高,教育培训者们应该给予教师们针对性的培训,做好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也充分表现出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与改革的齐头并进。

1.2学生课上听讲不认真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总存在着课上听讲不认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学生间交头接耳,打瞌睡等现象。而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们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3]从教师方面来说,可能是因为老师们一味地“授人以鱼”,却没有“授人以渔”,使得他们教授学生时所用的方法有所偏差,所以这些教学内容当然不能带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对于不同的学生应当因材施教,完成“授人以渔”。而另一方面就是学生们自己的问题了,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所以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有长时间的集中,或许一个很小的动静就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们不能控制自己,而这也需要教师们多加注意和及时提醒。

1.3学生n下学习效率低下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总存在着学生课下学习效率很低的问题,很多学生在课上不认真的情况导致他们在课下的学习效率很低。所以很多教师给学生交待的作业和任务,有的学生不能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好既定的学习任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孩子们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这样效果就会很不好,一方面他们完成不了任务,耽误整个教学活动的展开,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而要彻底解决学生课下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还要从源头抓起,无论如何,都要让孩子们学得好,学到知识,调动课上学习积极性。

1.4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效果不佳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总存在着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效果不佳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课上听讲不认真,学生课下学习效率很低,所以做题时不能灵活利用知识去合理解题。每位小学教师都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从而因材施教,制定一套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计划,找寻出小学数学的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并逐步建立起他们的学习模型,掌握好一套完整的学习探究过程,从而进一步开展高效的课堂活动。而只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才能够将短暂性记忆变为长期记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研究策略分析

2.1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针对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效率不高的现状,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引导,每位小学教师都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从而因材施教,完成一套完美的针对他们自身的学习计划,规律性地找寻出小学数学的多种教学手段,保证每个孩子们都能通过因材施教发挥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实现个性化发展。

2.2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从教师方面来说,首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每天都要给学生们布置预习内容,并进行持续监督,这样一来,他们对学习就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和目的,这样也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各种学习,于是这样周而复始,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就会得到大幅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们不仅要发挥好监督作用,同时也要做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们对问题加以充分思考,使得他们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再次,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进行充分鼓励和表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千万不要一味地“授人以鱼”,却没有“授人以渔”,需要教师们多加注意和及时提醒,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取得进步。

2.3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会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去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尤其在小学阶段,如果说一、二年级是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开始,那么三、四年级便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和定型期。孩子们在渐渐长大,那么习惯会伴随孩子一生,可见好的习惯是多么重要。[4]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比较贪玩,如果教师一味地“授人以鱼”,却没有“授人以渔”,这样的话会使得他们教授学生时所用的方法有所偏差,所以只有紧跟时代潮流,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和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法中就包括多媒体技术,这个方法具有很多重要优势,学生都比较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特点,从而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和生动,同时还可以设置出很多情景,使得学生身临其境,使得学生真正培养起学习兴趣。

2.4教师应注重教学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通过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数学教学实效,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重视教学的有效性。从古至今,教学活动从本质来讲就是一门学问,每位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建立起一系列规律性的活动,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探寻和创新教学方式,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高效课堂。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确立自身的工作角色,主动做出一些工作,使得师生之间多些亲近,共同分享彼此的快乐。

3 结束语

总体来讲,本文依据小学数学教学目前的种种问题展开了深入发掘和研究,给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参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学教学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蓬勃发展。数学是学生建立理科思维的一个关键法宝。我国小学数学的发展现状就是目前这样的,有利有弊,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不断地作出努力,做到改革和教育齐头并进,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使得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取得阶段性的进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学习能力,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取得进一步的成功,无论怎样,都要因材施教。孩子都要在美好的环境下茁壮成长,未来的希望也会逐步看到。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教师在教授小学数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学生们不能认真听课,教学任务无法有效完成,所以教师一定要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教育工作者也要针对目前的问题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研究。本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学为突破口,深入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发展的优势所在,也对教学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具体研究,从多个方面分析小学数学存在的各种疑难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完成策略性系统性的思考,帮助学生建立理科思维模式,构建完备的数学模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逐渐为广大学生指明良好的培养方向,从而完成一系列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研究及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 杨传冈.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5):32-34.

[2] 董铭.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3(17):232.

数学教学策略分析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366-01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用于考核学生综合数学水平的一大途径,这是由于应用题在解题的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到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理解能力也具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要使学生的综合数学水平从整体上得到提高,应用题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板块。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灌输的同时,还需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主分析、自主思考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新的教学方法与旧的教学方法无法进行良好衔接

随着当前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与推陈出新,许多教师在面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变化时,由于无法处理好旧的教学方式到新的教学方式间的过渡,导致新教材与旧教材之间的衔接产生脱节现象,无法对旧的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进行良好的处理,同时无法对新的教学方式进行准确的把握。在新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抛弃了以往将应用题归纳到一个章节中的学习方式,而转换为将应用题穿插在各个章节之间,目的是使学生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应用题学习。但这种新教材的出现却让部分教学感觉到了左右为难,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中应用题的分布于安排,在没有进行良好新旧教学方式衔接的情况下致使教学效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忽略了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层面上,以教材灌输的方式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对于应用题教学这一板块往往仅限于单纯的解题思路讲解,而忽略了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导致长期发展中学生思维的局限性日益形成,对于学生综合数学能力有着不良影响,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降低。

二、完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相关策略

1、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大多应用题仅从字面进行理解难免产生一定的抽象感,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性而言,仅仅依靠单纯的口头讲解便难免使学生产生难以消化的感觉,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针对类似问题,教师可考虑采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从相关的生活情境入手,尽可能消除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感,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可根据生活中时常出现的场景提出相关的应用题:“已知妈妈给了自己6元钱用于买盐,买完盐后手中还剩余总钱数的1/3,求买盐花了多少钱?”学生对于这样与生活切实相关的应用题,便更容易对题目进行理解,并由隐含条件进行分析,从已知的总钱数与剩余的钱数进行分析,并用总钱数×1/3得出剩余的钱数为2元,随后用总钱数6元减去剩余钱数2元,便可得知买盐花掉的钱数为6-2=4元。这样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由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在出题的过程中以贴近学生生活为目标,力求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对所提出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

2、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基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性,对于枯燥的应用题教材讲解大多存在着一定的抵触心理,在长期的乏味状态影响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会出现日益缩减,进而影响到学习的效率。为对应用题教学的乏味性进行相应的调节,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作为其中一个有效途径进行。所谓的游戏教学便是指在教材的基础上创设与数学应用题相关的游戏并指导学生依照规则进行游戏,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里将相关的教材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消化。教师可指导学生自行分为不同的小组,并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游戏,首先由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如“假设分给小组中的男同学每人两个苹果,分给小组中的女同学每人3个苹果,那么小组中共有几个苹果?”随后各小组根据本小组的人数及男女同学数量进行计算,最快得出结果并且计算正确的小组可计一分,答错不予计分,游戏进行到最后得分最多的小组即为获胜方。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不仅可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同时也可使学生在激烈的比赛中快速掌握自主思考的技巧,使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

3、培养学生画图能力,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消化

在应用题解答过程中遇到瓶颈的时候,画线段图可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将问题由抽象转换为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在指导学生进行画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指导为主,示范为辅,根据题目的条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讲解,并以相关的例题向学生进行基本的操作示范。例如,某厂进行一批零件的制作,第一天制作了100个,第二天制作的数量比第一天多了100个,第三天制作数量为300个,刚好完成任务,求这批零件共多少个。对于此类题目,可根据题意得知第一天所制作的100个零件可设为单位“1”的量,后将其画为一条线段代表着单位“1”的数量,而第二天比第一天所多制作的100个零件在线段图上可根据线段“1”的长度为参照,其数量正好为第一天的2倍,在线段图上可画出正好为线段“1”长度的2倍的线段,第三天制作的数量为第一天的3倍,在线段图上可画出正好为线段“1”长度的3倍的线段,在线段图中,以线段“1”为参照,线段“1”的长度所代表的数量为100个,便可根据线段图得出零件数=100+100×2+100×3=600个。根据此方法进行教学,对于方便学生的理解与分析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肖俊涛.付月锐.浅谈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几种途径[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12):84-85.

[2] 李书芳.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训练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3):246.

数学教学策略分析篇4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学习;教学策略

创新学习指的是让学生打破原有传统、固有的学习方式与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敢于挑战,不迷信“标准”“权威”,积极探索,敢于挑战、发现,并结合课本知识与现实实际,提出自己的新思想、观念。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推动着高中数学教学创新。当前,高中数学越来越重视创新学习,为此,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教学策略的改进优化,做到与时俱进,以促使高中数学创新学习的实现。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我国早已经实施多年的应试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高中生必须面对激烈的高考竞争。面对教师的题海战术,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受到了限制。在课堂上要么是做习题,要么是模拟考试,几乎所有时间都用于机械反复地做题练习,根本无法实现创新学习,更别说创新解析习题了。并且,高中数学教师严厉禁止学生质疑“标准答案”,而将其当作衡量对错,甚至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依据,总之,标准答案是绝对不能动摇的权威。

对于学生而言,应试教育下的学习思想从上学之初就被深深刻在脑海里,认为标准答案就是证明自己和评定自身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更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此外,由于数学学习本就存在一定难度,极易造成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特别是在考试和沉重学业的重压下,更能激发学生的厌学心理,再加上,大部分高中生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因此这样的教学只会增加学生的失落挫败感,根本无法实现创新学习。

二、高中数学创新学习教学策略

1.加强知识冲突创新

数学教师若能在教学中合理利用认知冲突,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极具促进意义。例如,讲解“曲线方程”知识点,可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众所周知,地球是围绕太阳做周期运动的,那么,谁知道地球的运动轨迹?这一运动轨迹又该如何描述呢?以此作为悬念调动学生的探索欲。然后,再利用模板演示地球的具体运行情况,使学生发现其曲线运行轨迹,初次产生认知冲突;紧接着,借助多媒体技术提示学生,曲线轨迹即一个点按一定轨迹运行的结果,故该轨迹内点的内在本质与变化规律间的关系,是x坐标和y坐标间的约束关系。当学生产生兴趣并开始探讨问题时,教师应激发学生的下一步认知冲突:由上述例子可知,曲线轨迹是因点的变化而形成,那么,方程与坐标变化过程是否有关呢?通过该问题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曲线方程”。这种教学形式下,不但能为学生创造认知冲突,调动其探知欲望,更能提高新课导入质量,推动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

2.逐层推进,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数学知识最鲜明的特征即按部就班,其以数学定理公式、基本概念等为基础,使学生触类旁通,并融会贯通。但高中数学相对复杂,这就需要教师掌握高效教学策略,才能不断推进教学,为学生学习新知奠定基础。例如,讲解“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中的“反函数概念”时,新课导入可基于已学的函数知识,实质上函数就包含反函数,并提出问题:若从函数映射中对值域和定义域进行互换,其是否还是函数?然后,根据问题引导学生回想函数定义:设A,B为非空数集,若按某种确定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数x,能对应集合B中的唯一确定数y,则f:AB为集合A至集合B的函数,即:f(A)={y|f(x)=y,y∈B}或y=f(x),x∈A。这时再结合具体函数式y=3x来绘制函数图,通过图象可知其关系为一一对应,在横轴x定义域内所有自变量均能找到唯一对应y轴值域内的函数值:13、26……根据此,再引导学生思考:若是互换值域和定义域,还能构成函数吗?以此自然引入新课――反函数,若自变量x,y对应某种对应关系y=f(x),则y=(x)的反函数为y=f-1(x)。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能理解反函数的构成与概念,避免了概念定位偏差,还能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复习巩固旧知,实现思维置换式、开启式的学习,进而深入掌握函数与反函数知识,推动教学顺利开展。

3.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针对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间缺乏有效交流的现象,合作学习模式被教育学家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可以说,合作学习是相对被动的一种创新学习方式。例如,讲解“幂函数与指数函数”知识点时,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如下任务:系统地整理总结既往所学的函数知识,同时找出函数间的相关性,列出自己不熟悉或已掌握的函数知识。然后,正式授课时由小组汇报员,将小组整理结果向教师汇报,再组织班级讨论,引导其展开联系性思考,如区别指数函数与幂函数的实际应用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且对其未来长远发展的影响非常深刻。

基于上文的分析可知,当前由于深受高中数学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高中数学尚存在诸多不良问题,其教学效率较为低下,严重制约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这就需要实施数学创新学习教学策略,通过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参与操作并进行创新,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质疑知识,积极拓展思维,并根据数学教材特点积极展开教学,才能真正实现高效教学,使得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源.浅析高中数学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J].数理化学习,2014(5).

数学教学策略分析篇5

新课标明确指出:发展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重点。应用题正是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来加以应用的过程,所以应用题教学的核心意义也正是发展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没有单独设立“应用题”章节,而是将应用题教学和运算意义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建立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过程中理解和解答应用题。应用题的内容涉及到“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每一个方面,涉及到计算的应用、概念的构建、法则的推导等等,成为各部分知识有机联系的融合剂,改变了过去应用题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不再是孤立的教学过程,而是融合在各个领域中,发展学生根据实际情境和运算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看出,应用题教学的教育价值定位应更加准确,教育理念应更加明确,呈现形式应更加灵活,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问题意识、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教育目标溶于一体,为个性化的人格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应用题教学策略

1、问题来源的生活化、主题化。《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小学生的思维偏重于具体形象思维,对于他们而言,只有那些他们熟悉的、理解的、感受过的内容才具有意义;反之,那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与经验的题材,在其头脑中并没有多少概念,很可能他的学习也是无意义的。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导入或新授环节考虑了题材的生活化,但在练习中体现较少,或者说学习内容的生活化没有很好地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其实从课的导入、新授及练习都可以统一在一个生活化的主题之下。

2、改变单一的纯文字呈现方式,增加图文、表格等形式。现实世界千姿百态,蕴含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人们所接触到的问题更多的是以表格、图文形式出现的,纯文字的问题很少。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就需要在教学中就创设一个类似于真实生活的情境。

比如,在新课程三年级教材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p57第五题),在这个图文情境中,除了有35个小动物与9张桌子两个信息是由文字形式出现以外,每张桌子可以坐4个小动物却是需要学生在图中去发现的,其所提供的信息并非像传统的文字形式那样一目了然,而是需要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去寻找。而这种自主寻找分析的能力正是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应用题教学,其呈现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图文并茂的,提供的信息应该是需要学生予以积极主动地加以寻找、加以选择的。只有经历这种真实情境下的学习,才有可能解决实际生活情境中的各类问题,不至于出现解决文字形式的问题轻而易举,而遇到其他形式的问题就束手无策的局面。

3、凸显问题意识的培养,淡化类型,展现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也可以认为是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发展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应用题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提出各种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数学思考空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良好习惯,重视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与技能。 应用题教学从问题开始,其展开也应紧紧围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不能简单地将其进行类型化教学。

4、强调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加强解题的多样化、开放训练。对学生的发展而言,解决问题的学习价值不只是获得问题的结论或答案,其意义在于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体验方法、形成策略。应用题教学中,我们不能把目光紧紧地定格在答案上,更应该关注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方法与策略,这些方法、策略的稳固与形成,将逐渐成为学生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审视与解决生活中的各类问题,我想这也正是数学教育的价值所在。试想,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即使解答了大量的题又有何用呢?因此不能简单以数量关系的分析来代替学生丰富生动、个性不一的解题策略的展示,而应尽可能地展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猜测的、画图的、制作表格的、逻辑推理的、发现一个模式的等等,给学生尽可能充分的时间体验各种解题策略。

数学教学策略分析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大纲要求,在小学阶段要掌握的数学概念数量为500各左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加强对于数学概念的分析和讲解。小学阶段的概念学习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形成,让学生在进行概念掌握的情况下进行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受到了影响。加强学生对于概念的学习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够结合现实进行教学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会对概念进行分析,之后要求学生对概念进行记忆,在不考虑学生是否对概念理解的情况下进行练习,采用这种方法只能使学生不能够对概念进行理解,在做此类练习时也许没有问题,但在进行一些相关的应用中就不能够进行正确使用。

(二)概念教学和其他教学环节脱节

在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按照课时要求进行教学活动的展开,将课程中的概念进行分开教学,因此学生在进行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就不能够接受系统的知识,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能够将知识进行系统的综合,因此,如果此教学环节和其他环节不能够有效结合,学生的学习就会失去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还需要教师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概念总结缺乏条理性

在进行数学概念的学习时,需要对知识进行反复的构建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对概念进行有条理的掌握,并逐渐形成对于概念的扩展能力。教师在进行概念的总结时如果不能够对其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概括,就会产生学生在刚刚接受知识系统的时候就要对知识进行总结的情况,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在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知识的直观理解,在短时间内难以从形成抽象的思维能力。在进行概念的记忆时更加擅长进行形象记忆法。学生在进行概念的掌握过程中通常是采用背诵的方式,难以进行知识的有效吸收和消化,更加难以进行灵活运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在每一个单元和章节内都包含有概念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为之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数学的内容中包括数、空间和图形以及统计和概率这三部分的内容,其体现的是数量关系和空间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在小学数学概念中的形式有多种,例如:图形、定义和字形结合等。例如,在进行"数数"这一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小正方体使学生建立起一千个小正方体整体概念,使学生能够对千这个熟悉形成直观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万"的单位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感。

在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能力进行教学,设置教学情境进行教学策略的实施,选择和概念相关的内容实施教学,确定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确定教学的目的进行教学任务的实施,促进教学整体方案的形成。例如:在进行"千"和"万"的数字教学时,要抓住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在进行教学准备时,教师可以采用教具:计数器、方格、木棒、木块这些和教学内容相关进行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字,使学生了解在100之上的数字为""千"、万",并利用木棒使学生表示出十、百、千,引导学生说出十里面有几个一,一百里面有几个十,一千里面有几个百。并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数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图形辅助的教学策略能够强化学生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知识转化为图形,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并与用自身的语言继进行表达,针对图形中含有的特征和生活中产生的概念进行区分,提高学生的概念掌握能力。以概念为主的数学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意识到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使用概念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强化,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数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挂图的形式对"千"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一千里面有几个一百,再利用挂图进行逐步的演示,使学生能够跟着数出从一百到一千。之后,自然而然的得出一千是由几个一百组成的。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采用阶段性的教学策略能够做好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知识引入的方法,创设出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感性的材料,为学生提供清晰的研究表象。教师在进行概念讲解时要注重对其内涵和外延的讲解,加强学生对于概念的全面理解。建立直观的情境,使概念更加具体直观。加强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的概念学习更加系统和完善。例如,在学生进行计数单位的学习后,教师可以进行知识的扩展,将其延伸到钱币的换算中,几张一角的是一元,几张一元的是十元,几张十元是一百元,依次类推,实现学生的知识拓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福海.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06).

数学教学策略分析篇7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87-01

近几年来,因为我国加大了中学教育的普及力度,所以使中学学生数量快速增长,但是整体水平却有所下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长此以往,在进行中学数学教学时,因为大部分都运用那个传统式班级授课制,主要是教师从备课与授课以及辅导和考察至考评,不考虑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广泛运用相同的方式,这样就不能因材施教与鼓励个性发展,造成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厌学的现象非常严重,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考试经常会不及格。因此,就需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而分层教学依照因材施教的原则,不仅尊重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还能提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积极性。笔者经过多年来的中学实践教学经验,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分层教学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一、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1、分层教学非常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所有学生全是独立的个体,都拥有自身的知识背景与性格特征等。所以,对待每一个同学都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比较利于学生发挥本身的个性化[1]。教师能够把学生进行分层,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式与学习目标,只有人性化的教学模式才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充分发挥出自身具备的才能,获得非常优异的学习成绩。

2、分层教学可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相比较而言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比较大的难度[2]。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依据各个学生建立不一样的学习计划,与此同时还要为各个同学制定不一样的学习目标,这样就对教学拥有的教学能力与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可是对于这样的高要求可以使教师进一步加深对各个学生的理解,还能拉近和各个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使教师可以认真地做好相关工作,非常利于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提升。

3、分层教学可以提升教学质量

分层教育在某一个方面来讲就是因材施教,这也是我国古代至现就一直被推崇的教学模式,并且实践也表明了此种教学模式比较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各个学生都具备自己的个性,并且每一个同学的能力也不相同,因此唯有依照学生们之间的差异化,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与方法,才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转换成课堂中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策略分析

1、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首先要处理的问题就是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中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根据考试大纲,同时要面向所有的学生,还要兼顾两头[3]。在现实数学教学中,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比较差,逻辑思维比较弱,追不上正常的进度,然而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强,在短的时间内就能够掌握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对于此种情况,中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结合实际,运用分层教学,要在能力目标与认知目标方面提出各个层次的要求。比如说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学时,可以分为三个教学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会正确对勾股定理公式进行推导,同时还能熟练掌握数学中的勾股定理公式,可以解决一些有难度的关于勾股定理公式运用的综合性问题。第二个教学目标是掌握勾股定理公式正确推导过程,并且可以熟练应用勾股定理公式,同时可以初步利用勾股定理公式进行变形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求值问题。第三种教学目标是了解勾股定理公式的正确推导过程,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公式,同时可以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运用。

2、学生的分层

教师要对学生实行分层,一定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实行综合分析,把班级的所有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成不一样的类型。例如依照学生对数学学习能力把所有的学生分为三种类型,而对于这三种类型学生教学分成三个难度进行教学[4]。另外在进行学生分组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变化的掌握,尽量降低分层教学给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分层教学模式还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例如学生可以自主选取辅导教师等。

3、预习的分层

中学数学预习的目的就是在教学课程之前教师提出与之相关联的引导性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一定要在中学数学课堂分层教学过程汇总,一定要依照学生的分层标准,提出不一样的预习问题与计划。比如针对学习能力不一样的学生提出不一样难度的问题,而能力比较好的学生,提出的预习问题可以具有一定程度的探索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提出的遇此问题可以使学生能够了解数学教学课程内容中的相关知识,从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容易接受学习的内容。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分层教学策略能够满足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与此同时还能够满足我国现代化教学的需求。分层教学策略可以因材施教,能够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策略分析篇8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策略分析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出发,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活动,实施的教学方法呆滞、落后,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实施新型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景教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浅析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几点思考。抛砖引玉,希望能为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发展进上绵薄之力。

一、明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要想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首先我们就要明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教学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教师每节课只是在力求完成教材的任务,而不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教学中,教师忽略小学生,未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设计目标,目标过高或过低,也没有突出重点、难点,只注重认知领域的目标而轻视情感领域的目标,只注重文化知识的教学而轻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培养等。

(2)授课方式单一、教学设计模式化

现今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仍是教师讲授,即教师先根据课标要求,把主要内容书写在黑板上,再根据具体事例进行分析讲解。这种授课方式过于单一,以致于课堂气氛凝滞,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从而影响f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设计是关系教师授课质量的关键环节,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过于模式化,课前准备内容过多,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模式机械化,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局。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1)用“活”教材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教师要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教师可布置学生在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或购物,并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对此兴趣十分浓厚。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重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加强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片而应试教育所欠缺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

(2)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现阶段无法拥有良好的小学数学课堂质量的原因之一就是数学教育模式陈旧、教育方法不够先进。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2.1更新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模式

目前无论是小学数学还是其他学科的教育模式都是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了,数学教育迫切地需要新的教育模式。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想出更加有效的数学教学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说,转换身份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教师与学生交换身份,小学学生自己制定上课讲述的内容,自山地进行发挥,教师变成学生认真地听讲,这种模式有助于数学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胆量。再比如说,进行小组学习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数学学习小组,有的小组进行乘法口诀的学习,有的进行各种图形面积的学习等等,不同的小组最终进行比拼,看哪一组的学习成果更加牢固。像这样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数学课堂质量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2.2培养小学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

其实数学的学习不是杂乱无章的,它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掌握了这些规律,数学学习的效果自然会更好。当然学习方法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会的,这一点主要针对的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首先要教会学生们仔细地观察,其实部分数学题目都是围绕一个知识点而制作的,只要将某个知识点了解清楚、仔细观察题目,那么这一种类型的题目也就都不是问题了。然后教会学生们总结、归纳,在学习完一个阶段的内容之后,定期地进行归纳整理,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其实拥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整个小学学习质量的方法之一,无论是哪一门学科拥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的质量都是有好处的,教师应该重视这一点。

(3)适当地做一些数学习题,有选择地做题

在小学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做大量的习题起到的作用其实并不是很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不用做练习题。小学数学教师的选题是非常重要的,选出的这些题目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特殊性的,这样才能起到做习题的作用。小学数学教育初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心算之类的基础习题,让学生们打好心算的基础;在学生们逐步学习的过程中,加大习题的难度与质量;最终选择各种类型的习题,让学生们适应多变的题目类型。不要盲目地大量地做题,只有数学教师对于习题进行一定的筛选、考虑,有选择地让学生们做题,学生们才能真正地从习题中学到知识,这才是做数学习题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二朝.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主要途径[J].学周刊,2011(08)

[2]康西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小学时代(教师),2010(10)

推荐期刊
  • 数学
    刊号:42-1163/O1
    级别:北大期刊
  • 数学研究
    刊号:35-1177/O1
    级别:省级期刊
  • 数学进展
    刊号:11-2312/O1
    级别:北大期刊
  • 中等数学
    刊号:12-1121/O1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