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跨境贸易和一般贸易8篇

时间:2023-06-28 10:01:04

跨境贸易和一般贸易

跨境贸易和一般贸易篇1

作为全国进出口贸易主流大省的广东,自1985年以来,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额连续29年首局全国,而近年来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外贸业态增长势头迅猛,据2015年《广东外经贸蓝皮书广东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广东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万亿元,占全国份额的70%。集丰富多样的产品货源、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对外贸流程和规则的了如指掌以及完善的产业集聚中心于一体,广东省的传统外贸转型有了夯实的基础。

二、广东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问题

1.广东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中国作为世界加工生产基地,广东省作为中国的加工生产集聚地,由于处于国际贸易价值链的中低端,广东省贸易附加值含金量较低。在出口这方面,传统的出口环节是遵循“国内工厂、国内出口商、外国进口商、外国批发商、外国零售商、外国消费者”。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以来,减少了企业的产品到达国外消费端的中间环节,增强省内企业的定价主动权,国外分销商和零售商的就业岗位可向省内转移,从而增加广东省在国际贸易价值链的含金量。

然而,现行的跨境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大类。就目前来讲B2C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模式是比较广泛的。然而在打造中国成为世界商店的转型方面,存在一些弊端:一是订单规模不大且呈碎片化,监管压力和成本极高。二是物流费用高、运输时间长、损坏等原因导致的退款退货等手续复杂,致使顾客体验不佳。三是存在贸易摩擦风险,如巴西在2014年4月起对价值50美元以上的入境包裹征收60%,俄罗斯对150欧元以上入境包裹征收30%的关税,阿根廷禁止邮寄小包裹进入,美国、法国停止对国际进口小包裹进行扫描服务等。

出于以上困境,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践行类似杭州的M2B2C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模式,其中M指中国工厂或出口商,B指海外执行环节,如海外保税仓或一般海外仓性质的中国企业设立的海外公司、国内国外跨境电商服务公司,C指国外消费者。前半段走的是一般贸易程序,后半段海外执行环节相当于境内网购行为,有效解决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面临的各种问题。跨境电商主要以进口居多,进口国外商品主要采用:传统的B2B一般贸易进口,其物流时长,进口品种少;传统的B2C个人邮包进口,其运营时间过长,退换货不便;保税进口,进口商品在保税区仓储,再以零售包裹报关入境,这也是广东省现阶段主打的进口模式。

发展至今,广东省在内贸电商、跨境电商、企业电商化、行业平台铸造、跨境电商园区、产业生态链等各方面都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广东省邮政物流局数据统计,2014年广东省的快件数量接近34亿件,人均快件数为32件,同比增长了59%。

2.广东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物流问题

2014年10月,亚马逊正式推出中国海外直邮入口,亚马逊的货物先批量囤在自贸区保税仓库,再根据顾客订单送达消费者手中。大幅度降低了直邮中国的国际运费,配送时间也从一周到一个月缩短到两三天,清关环节只需交行邮税。这得益于亚马逊拥有全球物流配送和仓储系统、拥有网上无数品牌进驻和退货系统。然而,国内刚刚兴起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行业,在进口业务面临着如何以更快的速度将商品运至国内保税区的问题,在出口业务面临着如何以更快的速度将商品运至国外消费者手中的问题。

(2)品牌化问题

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方面,随着国内“供给侧”问题的出现,国内有一大批消费者,他们对产品的品质要求提高,日益增加对国外优质产品的需求,而如今国外的知名商品品牌比较少,很多商品是直接从国外超市或商铺采购,无法保证品牌的品质和产品有效分销,也没能直接与海外品牌商合作,更别提建立网络授权,因而难以以获得消费对生活品质和多样产品的需求。

(3)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电子商务在我国迅速发展也是近十年的事情,它涉及到商务、计算机、物流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人才的要求较高,本身人才不足。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不仅涉及到电子商务的知识,还涉及到外贸、英语、法律、文化习俗等更为广泛的知识。因此,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周期更长、更为稀缺。

三、广东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

广东省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和推动下,结合本省的货源、区位等先天优势,这些都构成了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优势。

1.货源优势

广东省的进出口贸易历史悠久,其经济实力雄厚,经济总量一直具全国首位。2014年,广货在全国网购市场的占有率排名首位,比排名第二的浙江高出30%。跨境贸易电商进出口产品的品类主要集中在家居园艺、汽配服饰和鞋帽配饰上,广东省以明显的优势集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这溜达支柱产业于一身,这些工业基础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保障了优厚的货源。

2.政策优势

广东省各级政府一直非常支持和推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法规,为其发展奠定夯实的政策基础。2012年的“广货网上行”,2013年的省办公厅的《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意见》给予了电商企业税收上的优惠和奖励,2015年5月15日起,广东省海关实行“全年无休日、货到海关监管场所24小时内办理海关手续”的通关便利,2015年6月8日广东自贸区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获批,加上财政部允许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保税展示交易平台,这些都吸引了跨境贸易电商企业的眼球,也满足了海内外终端消费者的愉快体验。

3.区位优势

自贸区位于珠三角、毗邻港澳,加上广东省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非常有利于自贸区发展转口贸易。广东自贸区的正式挂牌,它放开了对保税区的一些限制,支持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为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空间。另外,广东省设立了广州和深圳作为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在试点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保税进口”为主的进口模式,以“清单核放、汇总申报”为主的出口管理模式。

四、广东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1.加大与跨境贸易电商平台合作

广东省要注重培育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发挥优势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与此同时,积极与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合作,这些平台有着庞大的客户群、较为完善的支付物流体系,鼓励企业借助这些优势平台占领国际市场,让广东制造更好地走向全球。

2.积极培养跨境贸易电商人才

广东省内跨境电商人才缺乏,一方面要依托高校加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开设跨境电子商务方向课程,保证企业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人才的基本素养需求。另一方面,依托企业和高校共同开发课程,也对企业在职人员进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培训。

跨境贸易和一般贸易篇2

【关键词】保税监管区 贸易收支 非现场监测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的不断改善,享有更加便利外贸经营条件的保税监管区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速。但由于相关部门对保税货物实行特殊监管政策,外汇局对保税货物进出境采取“不核销”管理,难以通过现有业务系统对保税监管区跨境贸易收支的真实性进行有效监管。在当前严峻的国际收支形势和日益增加的监管压力下,整合利用现有的外汇监管数据信息,构建保税监管区跨境贸易收支非现场监测体系,对防范和打击异常资金通过保税监管区域非法流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保税监管区跨境贸易收支非现场监测体系构建的总体设想

目前,外汇局对非保税货物跨境贸易收支监管主要依托中国电子口岸执法系统和外汇金宏系统将货物流与资金流进行逐笔或总量比对,来判断跨境资金流动是否具有真实的贸易背景,如出口收汇核销、收结汇联网核查以及贸易收付汇核查等。由于海关对保税监管区管理执行的是“放开一线,管住二线”的原则,对保税货物实行进出境备案制度,且目前未将货物进出境备案清单电子底账纳入电子口岸执法系统。保税货物流相关监管信息的缺失,使外汇局对保税监管区贸易跨境收支监测不可能像一般贸易区企业那样以物流信息作为参照对象。

基于上述现状,当前条件下保税监管区跨境贸易收支非现场监测的总体思路是:以外汇金宏系统中的国际收支申报信息为主要数据来源,整合外汇账户系统中的外汇收支信息、贸易信贷登记系统中的预收、预付等数据信息,设置一定的非现场监测指标,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确定观察期内需重点关注的异常收支项目和主体,有针对性地开展非现场和现场核查。

二、保税监管区跨境贸易收支非现场监测指标设置

(1)外汇登记指标。主要用于监测区内企业基本信息登记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外汇登记指标是开展保税区跨境贸易收支非现场监测的基础,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其他指标的有效性,包括保税区企业外汇登记数和外汇账户开户数。具体监测方法:以外汇局区内企业实际登记和开户备案信息为基础,定期比对金宏系统及外汇账户系统中标识为“特殊经济区”的企业名单,及时清理漏登记和错登记企业基本信息,确保非现场监测主体的准确、完整。

(2)总量监测指标。包括区内全体企业跨境贸易收、支增长率,收、支总额占全辖跨境贸易收支的比率,以及贸易顺差占全辖贸易总顺差的比率,分别监测区内企业总体跨境贸易收、支变化及贸易顺差增长情况。其中收、支增长率采用环比计算,因为环比相对于同比更能体现企业逐期的发展变化,且数据主要来源的外汇金宏系统上线时间较短,同比数据代表性不够。通过纵向环比和横向占比指标的比较,对区内企业总体跨境收支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判断。

总体企业跨境贸易收入(支出)环比增长率=[观察期总体企业跨境贸易收入(支出)金额-上期总体企业跨境贸易收入(支出)金额]/上期总体企业跨境贸易收入(支出)金额

区内跨境贸易收入(支出)总额占全辖比率=[观察期全辖企业跨境贸易收入(支出)总额-观察期区内企业跨境贸易收入(支出)总额]/观察期全辖企业跨境贸易收入(支出)总额

区内跨境贸易顺差占全辖比率=[观察期区内企业跨境贸易收入总额-观察期区内企业跨境贸易支出总额]/ [观察期全辖企业跨境贸易收入总额-观察期全辖企业跨境贸易支出总额]

预警值设置:以一定时间内各期跨境贸易收入增长率、支出增长率和收、支总额占全辖收、支总额的比率,以及区内跨境贸易顺差占全辖比率作为样本数据,利用百分位法分别计算出不同关注区间(一般、重点及介于两者之间的适当关注)的上、下限监测指标为作预警值,将观察期指标与预警值进行比较,判断指标状态是否正常,并确定关注级别。

(3)主体监测指标。包括个体企业跨境贸易收入、支出以及预收、预付增长率,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对区内单个企业跨境贸易收支及贸易信贷变化异常情况进行监测。由于延期收汇和延期付汇均以物流为基础,且现行的贸易信贷登记制度对其可以有效监控,因此对区内贸易信贷非现场监测的重点应为无实际交易背景的预收和预付货款。具体监测方法:从金宏系统中将区内企业观察期跨境贸易外汇收支数据及预收、预付数据导出,分别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同比增长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筛选出前N位作为关注企业,对其异常变化指标进行有针对性地监测分析。其中,对预收、预付款占比增幅较大的关注企业,应将相关信息与贸易信贷登记系统进行比对,看企业是否及时全面地办理了贸易信贷登记手续。

(4)单项监测指标。反映企业跨境贸易收支异常的关键性指标,根据区内企业跨境贸易收支特点进行反向设置,根据指标的出现与否或波动大小,判断企业跨境贸易收支是否存在异常。

1)收支金额指标:包括单笔整数或大额。通过对区内跨境贸易收付款金额进行排序,按一定比例筛选出整数和大额收支。

2)关联交易指标:包括境外股东及关联企业收支。企业境外收付款人一般相对稳定,关联交易出现大幅波动则可能存在收支异常,如变相借用外债等。利用境外收付人筛选出关联交易金额,通过关联交易异常变化对重点收支进行关注。

3)异常主体指标:包括金融等特殊企业。由于跨境贸易收支主体一般为贸易或生产型企业,交易对方正常不会出现金融、运输等服务类企业。通过在企业境外收付人中检索“金融”、“运输”等关键词,看是否有非贸易项下资金混入贸易项下。

单笔整数和单笔大额指标可根据本地区企业规模大小及进出口方式灵活设置,对最终筛选出的大额收支应与外汇账户系统相关数据进行核对,防止企业申报差错;关联交易监测对象正常以境外股东为主,以上指标可以交叉使用,企业同时具有指标特征越多,则需关注程度越高。

三、提高保税监管区跨境贸易收支非现场监测效果的建议

(1)改进区内企业外汇登记制度,确保数据信息准确完整。统一区内企业外汇登记管理,明确唯一系统作为保税监管区域企业外汇登记管理系统,其它系统与之共享企业基本信息;另外,由于区分保税和非保税跨境收支的重要依据是国际收支申报是否为核销项下,建议将外汇金宏系统中的是否为核销项下定为必填项目,要求申报企业履行真实性义务,否则承担虚假提供外汇来源信息责任。

(2)对区内企业跨境收支实行专户管理。外汇账户系统虽然将区内企业进行了标识,可以对区内企业外汇账户收支及余额进行统计查询。但该系统并未对区内企业外汇收支进行细分,无法对跨境贸易外汇收支进行单独统计。建议对跨境贸易收支设立专户管理,包括外汇及人民币账户,便于对跨境贸易收支的资金划转、余额、结汇使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其它业务系统进行数据交叉比对。

(3)完善保税区企业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目前,区内企业跨境贸易收支需办理贸易信贷登记手续,但系统并未对区内企业进行标识,也无相关的汇总查询功能;刚上线的数据综合利用平台虽然可以对区内企业进行贸易信贷专题分析,但并未区分跨境和非跨境交易,数据的综合利用性不高。建议在贸易信贷登记系统中对区内企业进行单独标识,对跨境和境内交易进行区隔,并增加统计分析功能,便于对区内企业跨境贸易信贷进行更有效的统计和分析监测。

(4)利用科技手段,提高保税监管区跨境收支非现场监测效率。利用手工计算相关指标开展保税区企业跨境贸易收支非现场监测,工作量大,涉及面小,总体效率不高。建议开发相关的应用程序,从外汇金宏系统、外汇账户系统和贸易信贷登记系统中采集相关数据信息,自动生成相关监测指标,并进行预警提示;同时,建立规范的保税监管区跨境贸易非现场监测制度,明确相关的分析监测要求,使保税监管区跨境贸易收支非现场监测系统化和规范化。

(5)加强与其它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发挥监管合力。一方面要加强与保税监管区管理部门的联系,实现企业注册信息共享,提高企业外汇登记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另一方面,从长远看,要积极推动与海关的合作,对进出境备案清单数据实现联网共享,建立有效的信息交互平台,最终实现物流与资金流的匹配,提升保税区非现场统计监测水平。

跨境贸易和一般贸易篇3

【关键词】 跨境电商 电子商务 外贸

一、跨境电商模式及发展趋势浅析

跨境电子商务(简称跨境电商),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跨境电商具有全球性、无形性、匿名性、即时性、无纸化、快速演进等特点。

按进出口方向分,我国跨境电商分为出口跨境电商和进口跨境电商两种。跨境电商中,出口跨境电商占了9成左右,虽然进口跨境电商的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其增长的态势比较可观。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达767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58.8%;2014年中国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达超千亿元。[1]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5年的5年时间里,进口跨境电商的份额占比增加了近10%。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5)表示,跨境电商进口也形成了以下十种模式:以天猫国际为代表的“保税进口+海外直邮”模式,以苏宁海外购为代表的“自营+招商”模式,以京东海外购为代表的“自营而非纯平台”模式,以聚美海外购为代表的“直营+保税区”模式,以唯品会全球特卖为代表的“海外商品闪购+直购保税”模式,以亚马逊海外购、1号海购和顺丰海淘为代表的“自营跨境B2C平台”模式,以洋码头为代表的““直销、直购、直邮”的“导购返利平台”模式,以蜜芽宝贝为代表的“垂直型自营跨境B2C平台”模式,以55海淘为代表的“直营+保税区”模式和以淘宝全球购、美国购物网为代表的“跨境C2C平台”模式等等。[2]

由这些跨境电商进口模式我们可以发现,以海淘为代表的境外购物方式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进口跨境电商未来的份额占比也将稳步增长。

出口跨境电商按交易模式,又主要可以分为B2B(企业对企业)跨境电商、B2C(企业对消费者)跨境电商和C2C(消费者对消费者)三种。其中,B2B模式在跨境电商中占主导地位,而B2C和C2C模式受到商品价值、地域、物流等限制,份额占比并不多。预计到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中B2B交易占比仍将达到89%左右。

B2B模式下,企业依靠在各大跨境电商贸易平台(如:阿里巴巴、中国制造和环球资源)上广告和商品信息,向国外客户发开发信以及参加国内外各大展销会的方式获取客户资源。原材料,半成品,一般日常消费品,甚至是技术、服务,均是B2B跨境电商的消费商品。线上营销推广协商,成交和通关流程基本在线下完成。由于成交量大,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运输一般通过海运,一单交易的时间跨度较大,B2B企业也纳入海关的一般贸易统计。

B2C模式下,企业直接依靠跨境电商零售平台(如:全球速卖通、Wish、Ebay和亚马逊)面对国外消费者商品,以销售个人消费品为主。由于B2C模式下的物流方式主要有邮政包裹、国际快递(DHL、TNT、FEDEX和UPS)、国内快递(主要指EMS、顺丰和“四通一达”)、专线物流以及海外仓储。因此,B2C模式下的商品特征是:体积小,重量轻,商品附加值高。由于报关主体多是邮政或快递公司,目前,大多数B2C企业未纳入海关登记。

C2C模式主要是由海外代购模式(简称“海代”)构成的。随着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人的购买能力也不断提升。越来越多身在海外的人/商户开始发现身边的商机,为有需求的中国消费者在当地采购所需商品,并通过跨国物流将商品送达国内消费者手中。于是跨境电商C2C模式开始出现。不过,C2C模式一半依托海外代购平台,一半依托微信朋友圈进行代购,这种原始的模式在进口跨境电商的冲击下,未来恐怕难以为继。[3]

二、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的对比分析

电子商务就是指通过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增值网,以电子交易的方式进行商品交易和相关服务的活动。

跨境电商和电子商务的相同点:交易媒介和商品展示。

跨境电商和电子商务之间最大的相同点就是交易的媒介――互联网。和一般的贸易形式不同,跨境电商和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基本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作为现下最主流的媒体和平台,互联网的发展无疑给跨境电商和电子商务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商机。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也逐步趋于细致化。从一站式购齐的淘宝、天猫到专门做服装的蘑菇街,专门做二手市场的闲鱼,专门做医药的1药网等等。

除了交易的媒介相同之外,跨境电商和电子商务之间的另一个相同点就是无法提供实物,只能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在互联网上向顾客展现商品,顾客无法对销售的商品或服务有一个直接、可上手的感触。

跨境电商和电子商务的不同点:交易对象、贸易方式、顾客需求和交易风险。

第一,作为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相比最直接的区别在于贸易双方。跨境电商的贸易双方分属不同关境,这一点是电子商务所不具备的。

第二,跨境电商和电子商务的贸易方式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的。最直接的就是跨境电商一般分为进口和出口,出口主要又分为B2B、B2C和C2C这3种。而电子商务的贸易方式更加的多样化,除了B2B、B2C、C2C这三种之外,还有B2M、M2C、O2O等多种贸易方式。

第三,跨境电商和电子商务在顾客需求方面存在较大区别。首先,跨境电商的商品需要跨关境消费,故而跨境电商的商品成本会比同在电商平台推广的同类型商品更高,一般低廉无太大附加值,或者是购买量太小的商品在跨境电商平台并不占优势,顾客也没有非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的必要。其次,跨境电商的商品大多需要通过国际物流进行运输,时间成本相较电子商务平台也更加高昂。少则三五天,多则几个月,由于商品的运输时间较长,因此,跨境电商的商品运输时间对跨境电商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制约作用。基于以上两点,跨境电商和电子商务在顾客的需求方面具有以下不同:

1、跨境电商B2B模式下,顾客的商品需求量较大,且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原材料或半成品居多,劳动密集型的输出占了大多数。虽然也存在服务或技术型跨境电商,但是数量较少。

2、跨境电商B2C模式下,受到物流方面的限制更严重,产品的体积和质量均不能太大。产品的附加值较高,商品价格和商品性能在顾客消费的地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个人消费品居多,技术含量或者是商品附加值高。

3、跨境电商C2C模式下,不仅物流方面限制较前两种更多,商品数量也十分有限。化妆品、奢侈品、一些好评度极高的本土价格贵的商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

4、相较跨境电商,电子商务的商品由于没有线下商品的各种费用,故而成本较低。加上目前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消费者网购习惯的养成,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商品甚至不再满足于多,而开始走专精路线。销量较好、需求量大的产品开始慢慢衍生出自己的独立电商平台,以创造出自己的独特品牌效应。在这方面,由陈欧创立的聚美优品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第四,跨境电商和电子商务在交易风险上存在较大差异。首先,虽然互联网平台的兴起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元化的选择,但是互联网在贸易的过程中,仍存在无实物,信息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等弊端。故而在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交易的过程中,实物和平台的展示物是否能够做到百分百的一致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对于电子商务平台而言,由于C端的零售业务占到了整个行业的大多数,故而其他买家的意见以及商家信誉度等级尤为重要。另外,一些电子商务平台在线下还设有实体店,消费者可以通过实体店体验的方式对商品进行更直接的认知。而在跨境电商平台,例如阿里巴巴国际站,虽然也有商家店铺星级,也开通了网上支付平台,但是由于交易双方采取传统线下支付的情况较多,很难对买家满意度等做出调查。所以在跨境电商平台,买家意见难以达到电子商务平台那样的效果。但是,由于跨境电商在B2B模式下,交易量大,成交周期长,所以交易双方通常为了谨慎,都会采取寄样的方式对交易商品达成一个共识。这一点则是电子商务平台所难以实现的。

其次,电子商务平台现在的支付平台逐渐趋于完善,买卖双方的安全性有所保障。而跨境电商虽然也支持线上支付的交易方式,但是受到支付平台信誉度还不够,以及传统线下支付习惯等方面的制约。而传统的线下支付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隐患,很容易就会发生诈骗等交易风险。加上跨境交易过程中运输时间长,还需要经过海关审查,甚至可能造成财货皆失的后果,交易风险较大。

最后,一旦出现交易问题或者纠纷,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时间短,商品即使出现质量问题也能很快解决;交易量小,质量问题的影响不会太大,纠纷不会太严重。而跨境电商平台由于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都较大,需要走法律途径的案件较多。加上交易双方所处的关境不同,还需要根据交易双方的法律进行调解仲裁,调解仲裁的难度较大。

三、跨境电商与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外贸,是对外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外贸概念出现的时间很早,甚至中国的丝绸之路和非洲奴隶贸易都可以当做外贸。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外贸电商也开始出现。外贸企业开始利用电子商务手段进行产品的销售, 或者说协助产品的销售,推广。近几年,跨境电商逐渐为人们所熟知,跨境电商和传统的外贸电商有相同的地方,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外贸和跨境电商简单的从定义上看,我们会发现:首先,交易的地域范围有所变化;其次,电子商务平台在整个贸易过程中的作用也发生了改变。跨境电商将传统外贸的国家(地区)与国家(地区)变成了不同的关境之间,也从侧面强调和突出了边境以及关税壁垒在对外贸易当中的重要性。外贸电商时代,出口企业更多的是运用电商平台来推广和宣传产品及自身企业,并寻找有意向的买家,了解外商求购信息,电商平台是为信息而服务的。跨境电商时代,电商平台更多的是为了把商品直接销售给海外顾客,电商平台是为了企业商品而服务的。跟外贸电商时代相比,跨境电商时代要求尽量减少或缩短各种环节以尽量降低中间成本。外贸电商时代,交易都是在线下完成的,而跨境电商则开始利用支付信保平台,逐渐在线上直接完成交易。 由于外贸电商仍属于传统的一般贸易,故而贸易过程中仍涉及到复杂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以及出口退税等各种税费的计算和缴纳。跨境电商时代,政府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各种保税区也不断成立,各项税收的优惠也不断增加,很多跨境电商贸易甚至只涉及行邮税。

除了定义上最直观的区别意外,如果拿跨境电商和传统B2B、B2C的外贸电商模式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跨境电商和传统外贸电商在贸易上同样存在较大的差别。12月5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组组长柴跃廷表示,互联网环境下,国际贸易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跨境电子商务呈现出传统国际贸易所不具备5大新特征:多边化、直接化、小批量、高频度、数字化。[4]

“多边化”是指跨境电商已由传统的双边贸易形式向贸易相关过程中的多边形式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信息、产品、服务和资源都越来越无国界的限制和区别。科技的发展也带动了贸易、支付以及物流平台的无国界飞速发展。无论是跨境电商贸易过程中信息流、商流、物流还是资金流,都可以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真正达到多边贸易的形式,而不是传统的由多个双边贸易组成的“多边贸易”。

“直接化”是指跨境电商通过电子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实现多国企业之间、企业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由于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的使用,使得跨境电商出口的环节减少,时间缩短,降低了依靠线下平台寻找客户并销售产品的模式的成本,还提高了找客户以及成交的效率。省去了传统外贸出口后再进行多级分销的的环节,让贸易直接面向国外企业/消费者。

“小批量”是指跨境电商在“直接化”的影响下,由于直接对国外企业/消费者进行销售,所以单笔订单的量比起传统外贸B2B、B2C而言要小得多。跨境电商B2C的贸易甚至可以单件起售。虽然由于外贸B2B业务的单笔交易具有金额大、长期稳定和订单多,外贸B2B业务在我国跨境电商领域一直以来都处于主导地位,但是自金融危机以来,国外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国外购买力持续走低,出口B2B的业务量难以维持原有水平,甚至有所下降。因此,小批量成为了跨境电商的新选择。

“高频度”是指在“直接化”和“小批量”的影响下,跨境电商的企业/消费者减少了每笔订单的成交量,但是交易的周期也相对缩短,交易的频率提高,在商品价格波动的时期可以更好的控制购买价格,做出最优的选择。

“数字化”是指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产品的不断延伸和推广,数字化产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行销售或者消费的情况越来越多。无论是软件、影视作品、游戏还是电子信息的服务,这些虚拟数字化产品,都可以实现在线交易以及跨境使用。

跨境电商之所以会呈现出这些新特征,跟跨境电商的未来发展趋势分不开。目前,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呈现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占进出口贸易比重增加;出口发展态势良好;B2C模式逐渐兴起和扩大;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大幅提高等态势。但未来跨境电商将会如何发展,仍需要接受时间的考验。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2013.

[2]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4年跨境进口型电商十大模式盘点》,2014.

跨境贸易和一般贸易篇4

>>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失衡问题研究 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问题研究 边境贸易中结算问题研究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问题文献综述 中蒙边境贸易与人民币区域化问题探析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发展研究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研究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影响因素研究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比较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关于优化边境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渠道的思考 优化边境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渠道的思考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对外投资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研究 人民币跨境结算问题初探 跨境人民币结算现状研究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政策对边境地区外汇管理的影响及建议 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贸易因素研究 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探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基于后金融危机时代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问题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8]曾之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效应及对策探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6):28-31.

[9]苏意君.中国与东盟一般贸易人民币结算难点与对策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09,(7):16-18.

[10]李英俊,贾树花.中蒙跨境贸易结算中人民币流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银行家,2011,(11):128-129.

[11]徐友仁.“两头在外”考验边贸结算模式[N].金融时报,2006-06-02.

[12]梅光婷.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和问题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1.

[13]王爱俭.稳步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N].光明日报,2013-07-24.

[14]吴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N].上海证券报,2010-11-27.

跨境贸易和一般贸易篇5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国际贸易

1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属于不同海关边界的交易实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完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通过跨境物流交付货物的对外商业活动。近年来,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对外贸易的模式出现了新的变化,跨境电子商务被广泛运用,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经过多年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对外贸易格局发生了改变。近年,跨境电子商务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交易规模同比都有大幅度增长。

2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2.1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跨境电商迅速发展的需要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交易方式多样化,跨境电商快速发展,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大。通过整合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开展进出口业务,由此对国际贸易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传统外贸技能是国际贸易人才的基础,同时还应具备网络营销能力、跨境电商平台操作和管理的能力以及较高的外语水平。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人才培养方式必须改变。

2.2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在全球经济总体经济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中国的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放缓,传统外贸企业变得越来越困难。但近年来出现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速度极快,增长速度呈现爆发式,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国家还出台了鼓励和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应政策,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进行转型,充分利用跨境电子商务,特别指出应向跨境电商转型的是我国的中小外贸企业。因此,高校务必与时俱进紧跟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适时进行修订和调整,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很快的适应工作岗位,适应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3当前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1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不合理

第一,公共课比例较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依照国标,同时根据学校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制定和修订,在对整个的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过程中发现,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学分和学时占比较多,以致专业课不得不减少学时学分。以对外交流所用的英语来说,沟通和表达是学习该课程应具备的最核心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为了该课程的教学基本导向,通过学习,学生拥有了比较夯实的写作和阅读能力,但是像口语这种应用能力却普遍较弱。同时由于学时和学分的总量限制,具有很强应用能力的国际经贸函电和商务英语由于学时所限却相当薄弱,以至于在步入社会面试和在岗位上实际工作时不能很好的用专业外语进行沟通和表达。第二,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能紧跟时代步伐且具有滞后性。高校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开设的课程一般包括国际金融、国际物流管理、报关实务等,对于传统国际贸易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满足,经过一系列的系统培训后业务员可以熟练完成外贸业务。但随着“互联网+”的运用和发展,对于跨境电商企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懂外贸基础知识,还应了解国际市场的动态,掌握跨境电商的技能和知识,才能在对外贸易中做业务时很好的利用互联网平台交易。因此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务必深入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调整课程体系,深化基于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改革。

3.2教材内容陈旧

当前高校开展教育和教学改革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课程内容陈旧,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同样如此,面对种类繁多的国际贸易专业教材,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立足于传统贸易方式编写教材内容,而没有及时地补充和更新跨境电商的相关内容,没有涉及的教材也不在少数。使得教师对跨境电商的相关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详细的讲解,授课内容也比较陈旧,以致教学不能紧跟形势,教学内容与当前形势脱节,不利于学生很快的适应工作岗位。

3.3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且方式单一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一名高校老师,必须首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改变,改变传统的授课信息传递模式,由单向单元向多向多元的信息传递方式转变,以实现教学的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讲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此种方法比较单一。虽然现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也被教师运用,但是主要还是以教师的单向传授为主,学生是被动的学习,互动不足很难较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能动性。

3.4实践教学严重滞后

首先是实践教学的师资缺乏。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一般是具有硕博学位的教师,从学校到学校进行任教,普遍缺乏在外贸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授课时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其次是与跨境电商相关的实践环境不充分。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外实训基地结合是国际贸易专业实践的主要形式。校内以购买模拟软件教学为主,由于软件数据更新较慢且交易环境只是停留在软件模拟,缺乏真实性,不利于学生的能动性培养。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虽有建立,但一般企业不会同时接纳大量学生,即便有的企业同意接纳,也只是停留在学生从事日常的辅助工作,不能真正参与到国际贸易的具体业务中。

3.5专业课程评价考核方式过于强调期末成绩

为了提高我国的本科教育质量,加强和振兴本科教育,2018年,国家教育部提出“新时代高教40条”,其中第12条指出: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期末试卷测试方式目前仍然是各高校的主要考核评价方式,这种试卷的考核方式存在各种问题。其一是容易引发趋利主义,平时不用功,以期末的最后几天应付考试,没有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因此知识薄弱不可避免。另外,以试卷方式考核,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涉及较少,主要侧重理论知识。虽然学生的期末成绩很好,但是外贸业务技能也不一定能够较好掌握,工作时不能很快进入状态。因此,要想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国际贸易人才,必须认真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高教40条”,强化过程考核。

4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

跨境电商涉及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两大领域,需要既懂市场,又会营销和运营的综合性人才。目前高校培养的国际贸易人才,不能及时满足企业的需要,一般都需要通过跨境电商企业内部培养或第三方培训机构的再次培养。因此,在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有必要重新构建人才培养路径。

4.1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跨境电商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要,国际贸易专业应紧跟这一发展趋势,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由于跨境电商在各个流程与环节方面都与传统外贸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对人才的各项能力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国际贸易专业深入到跨境电商行业和工作岗位进行实地调研,进而明确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素质和技能的需求,从而确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通过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努力构建以岗位要求为职业能力目标,以职业能力目标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打造就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

4.2课程体系与跨境电商职业岗位对接

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跨境电商人才,主要在跨境电商企业里从事商务类的工作,如跨境电商运营专员、营销策划推广、网络客服等。通过调查发现,跨境电商不同岗位有各自独特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综合来看,跨境电商人才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外贸、外语、营销、物流、客服、财务、计算机等综合性知识和技能,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为了更好地对接跨境电商职业岗位能力的这些要求,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在传统外贸课程的基础上,删除不适应企业需要的一些理论课程,增设网络营销、产品拍摄与店铺装修、搜索引擎优化和跨境电商平台操作等跨境电商类实务课程,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提高学生的跨境电商实操能力,以满足岗位技能需求。

4.3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必须符合实际业务流程,才能使得培养的人才无缝衔接跨境电商岗位。因此,实践教学可通过基础实训、专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三个模块来完成对跨境电商岗位技能的训练。基础实训主要在大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诸如商务英语表达、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跨境电商平台基本操作等基本技能。专项实训主要在大二阶段,根据比较有代表性的跨境电商平台的典型任务,总结出基于典型任务的教学模块,帮助学生熟悉各个平台的操作流程,根据教学模块和工作任务的需要开展专项实操训练。综合实训在大三和大四阶段,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企业无缝对接。可以通过学生创业或与外贸企业合作的形式,引入真实项目作为实训任务,以任务为引领开展真实的跨境电商运营项目。按照真学真做掌握真技能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真实工作任务实操切实提高实践技能,从而实现从综合实训到就业或创业的无障碍过渡。

4.4组织参加跨境电子商务竞赛

竞赛是检验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职业技能竞赛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目前面向大学生的跨境电商类竞赛有全国跨境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和OCALE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等,这些比赛通过提供真实的跨境电商运营环境,检验大学生跨境电商运营、数据分析、营销策划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跨境电商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基础。在跨境电商背景下,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国际贸易专业,有必要把参加此类竞赛作为专业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部分。

跨境贸易和一般贸易篇6

关键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元和欧元等国际主要结算货币汇率大幅波动,我国与周边国家企业以第三国货币进行贸易结算面临很大的汇率风险。为了熨平汇率风险、改善贸易条件,2009年7月,国务院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个城市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境外试点国家和地区为香港、澳门和东盟国家。2010年6月,跨境贸易人民币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范围从边境贸易扩大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资本项目等多个领域,境外试点国家也扩充到全球范围。

一、引言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指经国家允许指定的、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人民币计价进行贸易结算。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贸易往来时,合同是以人民币计价,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规定的政策范围内,可以为企业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相关服务。

云南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外交关系正常化,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呈快速发展之势,人民币跨境流动大量增加,并在边境贸易中率先使用人民币结算。从1993年开始发展至今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巩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3-2004年。云南省的各个商业银行分别与越南、泰国、缅甸等周边国家建立人民币边境贸易结算关系,启动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机制。

第二阶段:2004-2007年。2004年10月,云南省实试行边境贸易出口人民币结算退税政策。政策实施以后,边境贸易结算额呈现爆发性增长,人民币结算比重迅速攀升。

第三阶段:2007年以后。特别是2010年6月22国务院批准云南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政策以来,云南省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推进。

二、云南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结算总量大幅增加

2010年6月28日,云南中国银行为德宏后谷咖啡开出了金额为610560.00人民币的信用证,成为云南省跨境贸易人民币试点后的首笔人民币结算业务。随着第一笔结算业务的展开,云南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共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83.12亿元,相比2009年增长8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2011年,共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250.3亿元,占进出口业务总量的22%,远超过全国10%比例,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155.2亿元,是2010年结算量的三倍;服务贸易及其它经常性项目16.4亿元;资本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达78.7亿元。投资领域和范围也迅速扩大,主要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制造业,矿业,水产养殖,种植业、加工工业、轻工机械、化工等。

(二)贸易对象集中

云南省实行试点后,境外贸易伙伴迅速增多,由之前的缅甸、老挝、越南和泰国四国扩大到全球所有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多年的贸易基础和贸易习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主要集中在缅甸、老挝和香港这三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对缅甸、老挝及香港的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占比分别为63%、19%、14%,已基本覆盖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贸易对象。2011年上半年,对缅甸、老挝两国人民币结算额分别为1.79亿元和1.8亿元,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9.6%和40.4%,两国合计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的80.0%。

(三)大额冷,小额热的局面

云南省人民币结算主要呈现小额热,大额冷的局面。在与周边国家的边境小额贸易的贸易结算中,人民币成为首选货币,在周边国家享有“小美元”之称。云南省边境贸易中基本上全部采用人民币结算,2004-2007年,结算额从7.4亿元增至38.7亿元,人民币占比从30%上升到91%;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结算额略微下降,为36.9亿元,但占比仍达到90%;2009-2011年,云南边贸人民币结算占比保持在95%左右。但是对于贸易额较大的一般货物贸易,占比却很小。2009年,人民币结算占一般贸易的9%,2010年人民币结算业务虽然有了很快的发展,在全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占比也不超过20%,投资方面人民币的占比则更低。

三、云南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问题

(一)贸易方面的问题

1.地区间贸易发展不均衡

云南省八个地州与境外接壤,怒江、保山、德宏、临沧与缅甸具有地缘方面的优势;西双版纳、普洱可以直接辐射缅甸、老挝两个国家;红河、文山与老挝、越南山水相望,其中文山是省内唯一一个既与境外接壤,又与沿海省份相邻的州市,形成了以昆明为经济、社会、文化中心,八个边境州市的联合发展的“九珠”格局的区位。2010年,“九珠”的经济总量在云南省占到了半壁江山,为54.8%;2011年上半年,这一比重上升到58.2%。然而地区间的发展却不均衡,昆明一枝独秀,占到50%以上,八个地州都要依靠昆明经济拉动,对昆明经济有依赖性,同时也制约着昆明乃至整个云南经济的发展。

跨境贸易和一般贸易篇7

随着我国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交易额的持续升高,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已经对我国产业发展以及对外贸易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强大的推动力。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形式的变化,也充分暴露出了我国外贸导向型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的迫切性。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跨境电子商务为我国外贸导向型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最佳的机遇和途径。

2 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贸易主体,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产品交易和资金支付,并通过跨境物流转送产品的一种国际性商业贸易活动。是一种以电子数据的交换和网上交易运行为主要的对外贸易模式。目前主要有B2B、B2C 和C2C 三种形式。它不仅缩短了厂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还导致了对传统对外贸易模式的改变。

3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跨境电子商务中海关的监管与征税方式

由于跨境电子商务进行产品交易的数量一般十分庞大,而且多以快件或邮递渠道进行入境。所以,传统的海关征税、监管方式都不太适应,进而也影响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3.2 出口退税制度的运用问题

因为一般情况下的跨境电子商务多以快件形式为主,导致卖方根本无法提供报关单据,从而难以享受到这项优惠政策。

3.3 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成本高且支付安全难以保障

现阶段的跨境电子商务的货物传送配方式主要是以空运为主,这就导致了物流环节的成本较高。另外,由于跨境电子商务多采用资金网络支付的形式,这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通过非法复制、恶意入侵、虚假网站等形式盗取跨境电子商务的资金。目前,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其继续发展的重点内容。

4 解决现阶段跨境电子商务问题的方法

4.1 合理改变海关的监管和税收征取形式

如:对于日常消费产品,可提前成批量的进入报税区域存放,再按批次分拨配送。从而大大节省了跨境电子商务在物流运输方面的成本,优化了货物的传送形式和税收的征收,海关的监管方式。

4.2 有效落实跨境电子商务的出口退税政策

如:可以运用“清单核放以及定期申报”的形式来办理出口退税。通过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电子支付凭证进行审核,汇总,进而及时的实现跨境电子商务的出口退税,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产品的顺利通关。也有利于保障海关税费与监管的顺利落实。可以说,规范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出口退税也就是有效降低了跨境电子商务在生产上投入的成本,有效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模式的转型与升级。

4.3 建立新型的跨境第三方物流体系

有效地提高跨境电子商务在物流仓储、订单及其配送方面的效率也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不断健全、完善现有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仓储设备与设施,提升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服务水平与质量。

5 跨境电子商务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的表现

5.1 使部分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国际贸易中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我国对外贸易中能更多、更好地为国际贸易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通过全球广泛的贸易合作,也促使了部分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进而为我国的对外贸易能更好地适应国际环境的新变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2 改变了传统的对外贸易模式,提高了对外贸易的效率

传统的对外贸易方式主要表现为利用传真或电话约定、采取面对面的形式进行业务的洽谈。因而交易率低且易缺乏可操作性,也极易出现不确定因素。而跨境电子商务可以使用远程视频或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从而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对外贸易和交易方式。由于采用的是网络沟通,也有效降低了采购环节的成本,实现了“零库存”、无风险的目的。同时,跨境电子商务还可以将交易的各环节与流程以数据形式进行传送,具有实时跟进的优势,大大提高了交易的成功效率。

5.3 加快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

目前,我国的出口企业已经开始注重在跨境电子商务中小额订单,但是为高频率的贸易情况。因此,部分出口企业也进而改变了自身的生产方式,开始采用灵活多变的弹性化生产方式。既加快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方式,又在最大范围内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也适应了跨境电子商务中,产品生产的不确定性现状。

6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的影响

6.1 增强了对现有跨境电子商务运用及发展的潜在意识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无论是在企业管理模式、运营模式还是营销模式上,都发生了深刻变革。跨境电子商务的稳定发展,还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对外贸易上做到科学化、程序化以及现代化。进一步增强对外贸易中信息的加工,处理与利用。

6.2 完善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各项法律法规

跨境电子商务中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于实现其体系管理,确保跨境电子商务活动的安全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在一定层面上刺激和加大了跨境电子商务活动的运营,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发展。相应地,也增强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及时有效的行政干预能力。

6.3 培养了大量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只有不断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才能提高企业的发展,确保企业的品质。要实现我国对外贸易模式的转型,就必须要建立起人才培养机制。

6.4 促使了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时评价制度的形成跨境电子商务与对外贸易中商品的信息更新与品牌形象,以及其运行中的安全,都可以对交易时的评价制度产生影响。而评价制度本身将有利于树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其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同时对交易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提高了其可靠性与真实性。

6.5 促进了先进管理技术的运用

为了提高跨境电子商务与对外贸易中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整合其供应链。而充分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优化组合,全面提高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真正将我国的对外贸易模式向纵深化发展和转型。

跨境贸易和一般贸易篇8

关键词:中国―东盟贸易区;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增长;互动关系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于2002 年签署,是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设发展的开端。在自由贸易区开启之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互动不断增进,经济合作不断发展,通过良性的互动关系促进了双方贸易水平的提升。如今中国―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发展良好,在全球的自由贸易区中排行第三。国家在提高中国―东盟自贸区构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东盟的经济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促进了国内的经济发展。

1 跨境电子商务概述

跨境电子商务在概念上包含不同国家的贸易主体,不同国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跨境交流,达成电子交易,并进行付费完成订单,再由跨境电商物流进行运送,最终完成交易。在这种新型的商业交易模式中,不同国家的人们通过网络替代传统的商业交易方式,在线上完成商品介绍、商业交流,从而达成付款交易。这种便捷的技术化交易手段使跨国贸易更加方便。在虚拟数字化的空间中,能够达成跨境电子交易,促进两国的经济交流及贸易增长,具有国际化、数字化、隐私化等特性。

1.1 交易国际化

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具有国际化、全球化的特点,突破了地区的限制,通过线上进行交易,不限时间。不同国家的买卖双方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卖家可以进行商品的,并进行相关服务,通过线上的沟通促使完成国际交易。而买家能够在线上进行跨国的商品挑选,双方能够有效达成协商,达成性价比高的服务或商品买卖。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化能够使双方达成商品信息共享的优势,促进双方交易达成。但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金钱交易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状况。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只需要一定的基础互联网知识,就能够通过网络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易的构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将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向各个国家进行销售,为不同国家的人们满足需求,增进了国际贸易的交流,促进了国家的经济进步。

1.2 交易数字化

传统的线下交易主要以实体为主,但随着如今互联网的进步,线上产品发生了巨大的改革,电子商务能够将电子书、影视剧资源等进行线上传输。基于网络发展,买方通过数据接收就可以进行交易,速度更快也更加方便。但数字化交易也为国家的税收带来了新的考验,相应的监管还不够完善,无法完成所有的税款统计。

1.3 交易隐私化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能够在全球发生,同时具备线上交易的快捷性,双方主体在完成交易的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时间与方式,而在线上进行买卖时双方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往往隐藏个人的真实姓名等,在进行虚拟化产品交易时,隐藏真实信息并不会影响交易的完成。这样的特性造成了一定程度上责任与义务不对等的状况,在虚拟交易中国家税务部门无法全面完成监督的责任,获取不到双方的真实信息,给税收带来了巨大麻烦。

1.4 交易便捷化

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上,人们可以通过线上进行快速地沟通,不需要过多的等待时间,双方在线即时交流,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回答。同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双方不用通过中间人进行转达,使销售方直接与消费者进行对接,对商品的阐述更加直接化,加快了交易速度。但这样的交易方式也存在一定危机,增加了跨境交易的随意性,监督部门无法真正获取最终的交易状况,影响税务征收。

2 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发展研究

2.1 中国―东盟跨境贸易的发展现状

中国与东盟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能够完成主要的贸易合作。近年来,在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发展中,电子商务交易额有了稳步的提高,实现了贸易增长。在双方经济贸易规模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技术手段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不管是在大数据方面还是云计算中都有了极大的进展。2019 年,“中国―东盟电子商务论坛”新闻吹风会在我国广西南宁举行,本届电商论坛以“丝路电商新机遇,数字经济新动能”为主题,聚焦跨境电商和农村电商的发展。中国是东盟贸易交流的重要伙伴,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用跨境电子平台向东盟进行工业相关产品的出口,东盟对中国主要进行日常生活用品的售卖,以及菜蔬产品、化妆品等贸易出口。中国与东盟为对方提供各自不同的特色商品,增进了有效的贸易交流,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往来。

2.2 中国―东盟跨境交易的特点

(1)中国―东盟跨境交易具有十分高的潜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发展,通过与东盟的联系,提速建设,更快地建立起了自由贸易区,提高贸易的畅通速度、扩展经济带、提高交易相通性,使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优化,促进了双方的交流,在最快的速度内实现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中国与东盟的跨境贸易合作时间开始较晚,但是筹建速度与发展速度极快,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开发,在短时间内促成了电子商务贸易环境的完善。贸易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具有极强的发展潜能,积极扩展发展空间,促进中国―东盟交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中国―东盟的电子商务往来得到了国内各企业的积极配合。依托不同企业在国际上的贸易交流,扩大了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合作,与东盟各个国家进入了重要的合作时期。通过在线购物的技术开发与合作交流,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促成更加便捷化,也使各个中小企业进入到了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发展历程中,使中国与东盟的电子商务贸易领域进一步得到拓展。(3)中国与东盟政府给予了跨境电子商务极大的支持。在中国―东盟电子商务贸易扩展的阶段内,国家政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带头人,为了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搭建起了相应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促使各国达成互信基础,完善交易机制。在不断的贸易往来中,东盟各国也进入到了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中,与越南在边境区域建立了四个跨境合作区,促进了跨境合作的友好互动。与缅甸在云南发展了第一个两国合作的产业园进行跨境电子商务交流。在吉隆坡搭建数字化的贸易合作区。中国与东盟各个国家政府的积极推进促进双方的电子商务发展,使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得到了新的突破,扩展了跨境电子商务交流的无限可能。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2019 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了10 亿元,越来越多的商户和平台关注跨境电商领域,该行业也进入到了快速增长期。

2.3 发展的局限性

(1)贸易发展程度不一。东盟各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不同,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在进行数据统计时能够反映出两个不同地区之间贸易往来的次数及密切程度,进而对东盟国家的发展程度进行比较,各个国家发展不平均,存在了诸多差距。这样的状况容易造成人们出现心理落差,影响社会安定,不利于国家和谐发展。(2)跨境物流存在诸多问题。在进行跨境电子商务往来中,跨境物流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因素。跨境物流是电子商务的必经过程,如果不能进行跨境物流的完善,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会出现极大的限制,从而出现经济损失。由于跨境商务贸易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物流成本较高。在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中,大部分交易产品一般是小包装、次数多,一般来说航空物流是双方最快捷的运输手段,但同时航空的物流成本也十分高昂。且国家距离较远,在不断中转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国家过关标准不同会发生许多额外的费用,不利于物流的及时运输,成本耗费大、物流时间较长。双方的物流交易距离远、耗时多,在出现商品质量问题时无法进行及时的更换,如需退货或者更换需要将通关流程再走一次,不利于及时退换货,时间成本高,产生过多的费用,造成跨境交易无法完全推广到人们日常生活中。(3)支付机制存在风险。在进行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往来中,支付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因素,保证跨境支付过程的安全性在很大层面上对能否高效完成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进行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往来业务中,支付方式成为重要的一点。在进口交易中,中国利用第三方支付机构能够在交易中发挥较大的作用。通过人民币的支付方式,促进了不同国家对人民币的认知,对人民币的推广有着推动作用。但是在进行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贸易的过程中,多数利用国外的支付方式,与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容易导致国内的一些中小企业出现损失。在如今的电子商务平台交易中,双方在进行贸易交流时没有实现统一的支付方式,影响了大部分消费者交易的信心,降低了国际贸易的交流频次,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扩展。

3 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与贸易增长互动关系研究

3.1 双方互动机制

中国与东盟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在新时代的技术加持下,贸易发展迅速,交易额也在不断提升。由于贸易国际化的扩展,一般贸易更开放的国家在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发展中也处于领先水平。跨境电子商务能够促进国家贸易的提升,而同样,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对跨境电子商务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跨境电子商务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线上操作的特性,能够有效促使传统的工业企业向线上平台发展。在传统工业企业中,采取的经营模式主要面向线下,程序较为繁琐,在进行中间运输与人员调配上成本损耗更大。但是线下销售能够使消费者直接面向产品,进行产品试用。因此为了传统企业的成功转型,厂家可以进行线上线下的联合发展,使消费者能够通过线上进行快捷地浏览,也有利于线下销售的扩展,有效拉动贸易的提升。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对国家本地的物流进行提速,有效减少物流中转时间,减少物流成本,提高贸易发展进度。中国―东盟间的电子商务发展能够实现双方企业的共同增长,获得利益最大化;能够减少贸易中间的流程,使双方能够直接对接,降低中间商成本,提高利润,促进了对外贸易的有效提升。(2)贸易增长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发展。由于贸易不断增长,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交易过程中容易刺激人民币的需要,由于频繁的跨境交易往来,东盟国家在进行交易时增加了人民币的使用,更加便捷,使中国货币在跨境电子商务交流中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使用人民币支付成为了一种常规手段,进而促进了电子商务的业务需求。通过简化贸易运输手续、降低关税等手段能够提高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使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更加高效,促进良好的发展业态。随着贸易的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经济消费能力,刺激了人们对跨境产品的需求,提升了跨境电子商务的业务发展。

3.2 中国―东盟贸易规则下的合作标准

国际贸易需要遵循一定准则才能促进跨境贸易的良性发展,是保证贸易合规化的基础。在跨境电子商务中,同样需要遵循相应的电子交易准则,可以起到规范双方的作用,最大程度上保护双方经济财产不受损失,提高增益,促进交易的良性循环。与传统贸易不同,跨境电子商务往往是少量多次,建立合规的跨境电子商务合作标准,有利于提高贸易合作效率与质量。同时海关检验也是对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良好关系的安全保证。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海关检测流程中,要完成三步:首先要从企业源头进行产品抽检,其次在产品即将流入中国市场时也需要进行相应抽检,最后在产品销售过程中,需要进行检疫工作。通过三个步骤的完整检疫流程,避免产品出现状况,保证产品质量,才能有效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进度,避免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影响跨境电子交易的信任度。

4 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与贸易增长的发展策略

为了避免产品在跨境运输中出现问题,应当建立统一的仓库进行集中运输,避免物流的停滞而影响到产品体验。在贸易双方国家分别构建海外仓与保税仓,将需要进行派送的商品首先进入仓库集中存储,既能够在商品入仓之前进行检疫,提高质量保证,也能够在订单产生后直接从仓库进行发货,极大地缩短了物流时间,使消费者能够更快地接收商品,提高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完成的效率,也能促进退换货工作的完成,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5 结语

为了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发展,应当对与东盟各个国家的交易互动进行及时统计,针对不同国家的出口重点,营造和谐的贸易交易方式。通过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提升,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朝阳.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成效与困境[J].人民论坛,2020(25):78-79.

[2]黄涛.面向东盟的广西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研究[J].广西教育,2020(31):51-5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