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历史的观点8篇

时间:2023-06-28 10:01:06

历史的观点

历史的观点篇1

一、关于多角度历史观点的解释、说明

已逝的过去无法“如实再现”,历史只能透过史料证据来重新建构。因此,所有的历史在本质上都是对过去的一种解释。教师的教学是一种解释,教科书的表述也是一种解释。试题通过材料提出一种不同于教科书和教学中的多角度观点,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或说明,应该说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说明问题能力的考查。

【例1】2010年高考江苏卷第22题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的影响。

试题以《剑桥中国晚清史》提及的辛亥革命性质的说法为材料,要求考生对辛亥革命是一场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历史观点做出解释、说明。我们知道,人们对辛亥革命以“革命”的名号为标识是没有异议的,各版本教科书也是按照革命的定义来组织内容进行叙述的,如反清思想的传播和革命组织的建立、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以及清廷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等。试题则从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角度选材和设问,创设了一种要求考生从新的情境下认识辛亥革命意义的问题。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不同的背景出发,可以对其性质做出不同的结论。也就是说,将辛亥革命放在“1911年秋至1912年春”的时间段和历史背景下审视,它只是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等一系列的政治事件;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变革方面。将辛亥革命放在1900-1913年的时间段和更为宽广的背景下审视,可以看成为一种包含了背景、过程和影响在内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现象;而对中国的影响,除政治变革以外,还包括社会思想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革。试题要求考生运用有关的历史概念对辛亥革命的多角度观点作出解释。根据材料和要求,考生要做到如下两点:一是能从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等一系列政治事件中,判断出辛亥革命属于一场政治革命的观点;二是能从社会革命的定义出发,概括辛亥革命与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新的生活习俗出现之间的关系。

【例2】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第38题第(3)问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

这段材料说到的两种分期方法是一种历史解释,即对世界近现代史分期方法的两种角度的观点。试题要求考生结合相关的史实对这两种角度分期的观点进行说明。显然,第一种分期方法是从社会形态史观的角度展开的,即近现代的世界历史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种社会形态。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种分期方法是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展开的,即近现代的世界历史就是一部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190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二、关于多角度历史观点的论证、阐明

对历史观点的论证,即用确切、已知、低层次的历史认识或者规律,来说明尚不明确、未知和高层次的问题。其联结点就是方法的运用,如判断、比较和归纳的方法。这种试题,一般通过相关内容创设一个新的情境,其中包含着不明确和未知的历史问题,常以比较题的方式呈现。

【例3】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第(3)问

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恩格斯《反杜林论》)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萌芽状态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就孕育了。但如果没有相应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萌芽状态不可能发展成为成熟的生产方式,雇佣劳动就是一个例证。阅读该题知道,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有雇佣劳动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史实,考生需要针对这些史实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才能得出自己对恩格斯论述的认识。从这一设问看,要从材料三来分析与思考。恩格斯认为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脱离萌芽状态而正式形成,才能从“原初工业化”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论证观点需要论据和方法,就这一观点的论证而言,论据可以来自材料,也可以来自所学知识;论证的方法可以是演绎法,也可以是归纳法。考虑到试题所提出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和“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的要求,本题可以根据材料一、二中的信息,采用归纳法论证恩格斯的这一观点。

由于对“历史前提”的认识是一种开放性的要求,即历史前提可以是一种要素或多种要素。这个问题需要考生在全面解读三段材料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并进行分析。这种认识可以针对“历史前提”的内容、要素,也可以针对历史前提转化的条件和原因等等。总之,围绕“历史前提”的方方面面都可入题。在谈自己的认识时需要注意题目的要求,即紧紧围绕“历史前提”这个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如果以市场这一历史前提的要素为例,可以对本题作出这样的表述:

论点:只有在市场这一历史前提具备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正式形成。

论证:英国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海外市场的需求,进而极大地刺激了纺织业的发展。原有手工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从而催生了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

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贫困导致的低购买力、重农抑商政策对国内市场的限制,以及闭关锁国形成的海外市场萎缩,中国失去了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结论:中英两国的历史证明,只有当市场这一历史前提具备的时候,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形成。恩格斯的观点是正确的。

按照“提出观点——证明观点——得出结论”这种三段式的论证方式,可以对恩格斯有关“历史前提”的观点作出上述说明。当然,历史前提也可以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资本”“技术”和“煤铁资源”等要素,只要根据“历史前提”的要素,言之有理,论证充分即可,其表达方式可以仿照上例进行。我们认为,这类试题的考点,在于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多角度论证历史观点的方法与能力。

【例4】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7题第(1)问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

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新航路开辟这一内容,大多教材和教师的教学是按背景、过程和影响的顺序展开的。在这样的叙述体系中,哥伦布航行美洲与迪亚士、达·伽马和麦哲伦的航海一样,只是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一个事件。试题将这一事件抽象为新航路开辟的历史现象,并从新的角度提出了哥伦布航抵美洲具有偶然性与必然性的两种新观点,从而创设了不同于教材和教学的问题情境。设问从辨别“偶然”与“必然”这两种不同的解释角度出发,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原因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证明。

从试题的表述和要求看,“谈谈你的观点”与判断有关,“说明理由”与论证有关。对美洲的“发现”是偶然或必然的观点的判断,首先要了解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定义,将所学的新航路开辟的知识与其进行对照和论证,看其是否符合相关的定义。“说明理由”,应当对相关的观点给出证据支撑予以证明。如果从孤立事件的角度看,哥伦布航抵美洲这件事可以认为是偶然的,因为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印度或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他本人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地方是印度,因此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如果从整体联系的角度看,其首航的结果可以看成是必然的,因为当时“发现”美洲的历史时机已经成熟,如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寻金热的出现、传播天主教的要求和相关技术条件的具备,加之陆上商路受阻等原因。因此,哥伦布航抵美洲既有必然的因素也有偶然的因素。

【例5】2011年高考江苏卷第22题第(3)问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阅读下列材料(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表现,一是自然经济的解体,二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自然经济的解体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陈旭麓先生的观点,就是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双重影响的概括。试题的设问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展开的,主要考查“运用判断、比较和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这一问的要求较高,涉及观点的概括、论证及其表述,类似于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要想得到好的效果,训练与组织作答非常重要。首先,要根据材料概括出陈旭麓先生的观点,如双重影响,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积极影响为主。其次,要用生产方式变动作用的内容论证这一观点,如推动经济近代化、瓦解自然经济和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等积极影响方面的史实,以及“迷惘和阵痛”种种表现等消极影响的史实等。最后,要将论证的过程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表述出来。

三、关于多角度历史观点的评论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是历史高考的一条重要目标。这样的试题,常常引出与所学内容有一定联系但考生不常见的观点,按照材料或试题情境提出评论的要求。其历史观点,可以蕴含在材料中,也可以直接呈现出来。

【例6】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第38题第(2)问

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例7】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7题第(2)问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②材料二 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例8】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课标)卷第41题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以上三题的设计方法基本相同,观点都蕴含在材料中,都要求在理解观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评价。如果要说区别,主要是最后一题即全国卷试题,其观点比较隐秘和多样化,是一种多角度的观点,而且,答题的要求也较为开放。

从浙江卷所提供的这一材料可以看出,顾炎武在指出分封制和郡县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对这一观点的评价,主要应从时代背景的角度着眼。明清时期,“郡县之失”的弊端完全暴露。一方面,君主专制登峰造极,“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另一方面,官僚腐败,“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顾炎武从国家和民众利益出发,提出分权的思想切中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这种主张,无疑是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也揭露了官僚的腐败,具有进步性。当然,这种主张仍然属于传统思想的范畴,尚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从山东卷所提供的这一材料可以看出,赵轶峰认为对黄宗羲思想的评价应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将其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即黄宗羲的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的范畴;二是全面分析的角度,黄宗羲的思想在当时来说确实是比较进步的,不能以现在的标准来衡量。也就是说,要用历史的方法和辩证的方法评价黄宗羲的思想。以此为标准,可以从两方面对孟德斯鸠的“三 权分立”思想作出评价。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三权分立”的思想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从辩证的方法来看,这种主张具有时代的进步性,但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历史的观点篇2

关键词:发展;改革;绝对性

一段时期,关于改革发展的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用什么样的理论指导改革发展、用什么样的观点对待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态度推进改革发展,再次摆在了我们各级干部的面前。笔者重读了恩格斯《费尔巴哈论》,对其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基本理论有了新的认识,尤其对“发展绝对性”的理论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于改革发展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有了更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责任感。

一、以绝对发展观点推进改革

发展的绝对性,是任何事物、任何社会的永恒命题和不变真理。现实性在发展中表现为必然性,只有必然的才具合理性,才是合理的。必然性是事物发展确定不移的总趋势或总方向,它由事物内部本质引起。任何事物当它合乎发展的总趋势或总方向,也就是合乎发展的规律性时,它就具有必然性,因而是现实的合理的;如果它违反了发展的总趋势或总方向,不符合发展的规律性,就说明它已失去了存在的必然性,也就不具有现实性,合理性。按照这个道理,现存的东西,如果丧失了自己的必然性,就会丧失自身存在的理由,须让位给新的事物;反之,只要符合历史的必然性,即使现在还没有成为现实,但一定会变为现实。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对发展的必然性的认识和理解,认清发展的大方向,把握发展的大趋势,以发展的观点推进改革,以合理性、必然性为准绳,通过推进改革,最终实现发展。

二、制定政策要符合客观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这种一般规律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作为政策的制定者,要准确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并坚定历史发展规律的性、必然性,从而自觉否定按照某个组织、甚至某个人意愿来制定政策。这一点,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到国家、行业的大政方针,小到企业的具体规章制度,首要的是清醒地认识到规律的客观性,重要是准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客观规律,增强尊重并坚定历史发展规律的自觉性、主动性;在此基础上,以客观现实为本,制定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政策、规定。

三、执行政策应坚决有力

辩证法认为: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上级的政策是经过广泛调研,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代表着最新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电力系统内部则代表着电网发展要求,是其发展的必然方向。当然,这种执行实际上具有革命性,是对现有秩序的打破或者改变,但因其具有的合理性,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必然要成为现实,也就是必须执行。因此,各级干部必须坚决而又高效地执行实施,使之迅速成为现实。只有让我们的切合实际即合乎理性的改革发展方面的政策得以迅速实施,才是理性的,才能使合乎理性的现实迅速实现。

四、广泛发动成为群众自觉行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的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广大群众……。这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启示我们在对待任何问题上,都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着眼于广大职工,要真正地、真心诚意地把职工群众视为历史的主人、企业发展的最终的、根本的动力所在。各级领导应真心诚意地走进职工群众,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广泛征求他们的观点,请他们共谋思路,集思广益;同时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我们的各项改革发展的措施得到职工群众的广泛认同并积极投身体其中,这样,我们的目标才能得到实现,我们的发展才能代表着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五、因时因地持续改进

辩证法的观点认为,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理由、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替代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一项政策制度,因制度自出台之日起,就注定其存在不合理的因素。要不断地修改、充实、调整和完善。凡在人类的历史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就是说,注定是不合理性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的。即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因此,我们在推行某项改革或者执行某项政策时,一方面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使之更加切合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充分考虑环境、时间的变化。这就需要无论是制度政策的制定者还是执行者,都要坚持辩证法,坚持以发展的思维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坚持以实事求是的观点去持续改进方法,让新的、合理的、合乎现实的成为现实的选择。

历史的观点篇3

第一,它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到课本知识以外的东西。历史学科是一门拓展性极强的学问。除了教材内的知识外,仍有取之不尽的课外知识素材可以进入学生视野,信息量越多,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就越完善。在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丰富其知识的接触量,这是使历史学科的知识传承趋于理想化的客观要求。

第二,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重要切入点。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课堂探究,这是历史新课程的核心要求之一。把学术观点作为问题素材引入学生探究学习中,这是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人教版初中教材中,有诸如“动脑筋”之类的探究活动,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学术观点;高中教材中不少问题情境的设置也是来自于学术观点。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高中各版本教材对于结论性学术观点的引入已经持慎重态度,很多历史事件在陈述完毕之后并没有下历史结论和评价,这就为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术观点组织问题探究提供了空间和条件。

第三,它满足了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满足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事实上,很多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并不是基于我们教师所想象的那么高的境界和目的,而是基于真实而质朴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进入了历史学习的殿堂。历史学术观点的争议性、奇特性、多样性以及建立在历史事实基础上的想象力,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术观点的吸引下,学生情不自禁地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史识,从而推动了历史学习。

第四,对于历史学科的发展而言,这有可能培养出极个别对历史特别有感悟的学生,并使这些学生发展成为专业的历史研究人才。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历史学习在于了解和掌握历史的基本线索、特征和主要的事件及人物,使学生具有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基本的人文素养。但是,也应该注意发现和培养那些对历史学科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尽管这类学生的数量是极少数,但是其意义却是十分重大的。学术观点的引入,是发现这类学生的极佳手段。很多历史学家就是因为在中学时期受到了某种历史观点的启发而对历史结下不解之缘,从而投身于这项事业的。

第五,学术观点的引入对于高三学生的高考复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历史高考试题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很多较为前沿的历史学术观点开始逐渐渗入高考试题。部分学术观点性质的试题往往成为学生获得高分的障碍。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法国布罗代尔的年鉴学派史观、英国汤因比的文明史观在高考中的渗透就特别突出。因此,向学生适当地介绍这些历史观点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高考应试。应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学术观点的引入已经成为确保高考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这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历史学术观点的引入,对于教师是一个十分严苛的考验。因为学术观点浩如烟海,如果不加取舍地将各种千奇百怪的学术观点随意引入课堂,那么教师将无法驾驭和控制课堂局面,无法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学术观点的引入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必须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盲目引入,极有可能导致混乱。

笔者认为学术观点的引入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是适当性原则。即学术观点必须同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引入的量要适当,不能随意联系,无故攀扯。否则,历史课堂教学将如脱缰野马,无中心和边际可寻。例如在学习前苏联解体时,教材中已经将其解体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述,这些观点对于中学生掌握前苏联解体原因已经足够。而教师在这里又引用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前苏联解体原因的大量新观点,进而又谈到战后美国及西欧经济发展原因的各种观点乃至美国冷战获胜原因的观点,就显然偏离主题,过于冗杂了。无论怎样的学术观点引入,都只是对课文主干教学内容的适当补充,不可喧宾夺主,用学术观点来代替教材内容。历史教学在中学阶段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特定的历史教学内容,大量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主体内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所提供的承载学术观点的能力也是极为有限的。过多地充斥学术观点会导致学生学习的混乱,学生因无法应对和理解各种前沿的历史观点而使学习陷于无所适从之中。缺乏主体精神统领的历史信息和观点,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产生虚无缥缈和支离破碎的印象,无法形成积极完整的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益认识。

其二是拓展性原则。即所引入的学术观点应该对所讲授的主要内容起到突出强化和拓展的作用,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例如在讨论明朝中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以白银征收赋税的原因时,学生一般可以从教材中得知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白银普遍流通,进而使国家以白银征收赋税。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但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此时世界范围内新航路开辟,美洲白银大量流往欧洲,中国与欧洲贸易又使这些白银的一部分流入中国而导致中国白银总量增加,从而为中国国家税收征收白银提供了保障。将这一学术观点介绍给学生,不仅丰富了学生对普遍使用白银原因的了解,而且能引导学生把中国历史上的事件放在世界史环境中来考虑。又如在讲授战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可以将西周封建说、秦汉封建说等其他关于我国封建制度确立时间的观点介绍给学生。这些观点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课外历史知识。

其三是启发性原则。学术观点犹如一颗投入学生平静脑海中的石子,使学生通过对学术观点的了解,产生对历史事物的探究欲望,激发其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明朝中后期的历史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告诉学生该书以明/!/代极为普通的一个年份万历十五年即公历1587年为切片,通过对这一年里明朝几个重要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分析,揭示了明朝后期的历史特征和历史走向。其所阐明的学术观点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衰落开始明代万历年间。这就启发了学生对中国古代社会何时走向衰落的思考,学生也很有可能自觉地在课外阅读《万历十五年》。

历史学术观点的引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理论学术界已经得到公认的观点;另一类是属于有争议的学术观点或较新较特殊的科研成果,而这些观点或科研成果不同于一般传统的观点,它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具有很好的开拓作用,有助于暗示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来构建知识,并确立广泛学习各类知识的观念。

如黄仁宇在其“大历史观”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中国传统社会的弊端在于不能对国家财富进行有效的数目字管理,这就使整个国家的财富处于分散或隐匿状态,这是中国迟迟不能进入近代社会的原因。他还列举了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事例,认为该变法是在农业社会背景下试图对国家财富进行数目字管理的最早尝试。但是,它严重超越了时代,故而决定了它的必然失败。这个观点在 高中生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时候,是完全可以向学生介绍的。

又如,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学术成果和观点也可以择机引入课堂。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历史学家和天文学家联手研究,把先秦史籍中有关日食的记载用现代天文学测算技术加以推演,从而一举突破了长期困扰史学家的夏商周历史断代问题。天文学家和历史学家通过《竹书记年》一书中“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日食描述记录,结合现代天文学,推算出“懿王元年”为公元前899年4月21日,而由这一年的确定,几乎推断出所有的夏商周确切的公历纪年。该研究成为断代工程最精彩的一幕。该工程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夏朝约开始于前2070年,商朝建立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都约在公元前1300年,武王伐纣为前1046年等等,这些观点已经被中学历史教材所引用。这些学术成果和观点的引入,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启发性。这一科研项目,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等多个学科,直接参与的专家学者达200人。这是一个需要综合性知识才能完成的科技攻关项目,单凭一个人或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是不可能完成的。这种转换历史视角的全新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一般历史学家所忽略的细节中发现历史事物之间的重要联系。学生感受到,方法和视角的转变可能引起历史研究的巨大进步,多学科综合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的观点篇4

关键词:中考复习;历史;主题特征;专题线索;整体史观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5-0049-03

河北省中考文科综合考试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近几年历史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历史发展中的联系问题。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引导学生挖掘历史发展中的内在联系,构建起历史知识的网络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中考的要求,成为初三历史教学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挖掘历史发展中的联系及其作用。

一、近年中考试题对历史中联系问题的考查

《河北省中考历史考试说明》指出:“考查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理解,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及同一时期的横向联系;考查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考查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考查应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等”。近几年中考试题考查了哪些方面的联系呢?通过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分析其特点和发展趋势,明确命题方向,能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例1:2008年 32、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复辟王朝,确立了统治。为巩固统治,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法律文件,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

材料二:18世纪中期~19世纪上半期,英国进行了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了力量,并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利。

材料三: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工人为争取普选权掀起了运动。尽管当时运动没有取得成功,但后来英国资产阶级为避免社会动荡,实行了一些改良,工人获得了包括普选权在内的部分民利,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完善。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巩固对当时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3分)

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运动等一系列历史事件,抽取出“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与巩固”这一主线,考查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以及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知识的综合性大大提高。

例2:2010年 3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主一直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为实现民主政治,17~19世纪,英、美、法等国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专制集权的斗争。经过反复、曲折的较量,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得以确立。

(1)17~19世纪,推动英、美、法等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确立的共同因素有哪些?(6分)

此问推动英、美、法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确立的共同因素,其实是在考查“欧美国家的社会巨变”这一主题,需要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把所学知识进行通过归纳、概括。考查的是历史发展的横向联系,以及多角度思考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例3:2010年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以俄共为主的左翼政治派别仍然把列宁视为自己的领袖和精神象征。他们认为,列宁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使劳动人民当家作了主人,是列宁把俄国从战争中拯救出来。列宁倡导人民政权,反对人剥削人的制度,这些对于今天和未来的俄罗斯来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俄罗斯右翼政治派别则对列宁、布尔什维克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持极端仇视态度。

材料二 俄罗斯绝大多数学者仍然认为,列宁和“十月革命”不仅改变了俄国,也改变了世界,改变了资本主义本身。人们应该以历史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少数右翼学者认为,苏联历史中一切阴暗的东西都源于列宁,苏联的制度从一开始就错了。

材料三 在普通百姓心目中,列宁是穷苦人的救星,是公正的象征。在社会分配严重两极分化的今天,普通百姓更加怀念社会主义时代的福利。

(3)在上述背景下,我们仍然认为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请用所学的中外史实加以说明(4分)

第三问考查对列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社会主义道路开拓者的评价,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中外历史知识来解决问题,考查的是中外历史的联系,以及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例4:2011年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 分)

材料一:1853 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经济遭到摧残,国家不断丧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材料二:1931 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比1929 年下降了1/3 ,进出口贸易额下降约50 % ,失业者多达300万,在业工人工资降低了1/3 以上。1/3 的农民失去土地,许多地方发生饥荒,农民要求减租的斗争达3400 多起。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300 万人丧生,所有大城市都因空袭而遭到严重破坏,全国1/4 的财富被毁,生产水平只相当于战前的1/3 ,经济陷于崩溃。

(2)为摆脱这三次危机,日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结果,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3分)

此题考查日本历史上三次摆脱危机的实施措施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关注了现实中热点问题日本核辐射危机,既考查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又考查日本发展的纵向联系,同时也考查了日本采取的不同措施所属主题的特征。

例5:2012年 31.探究问题。

二战后的德国历史连续书写了成功。它吸取德国法西斯化的教训,完成了文明进化,发展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它抓住机遇实现了统一。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元债务危机,也没有对它造成损伤。2011年它的经济增长率在欧洲最高,并超过了美国。

“德国是欧洲的德国”,1989年统一前夕,德国曾经向欧洲这样承诺。今天,随着欧洲与德国实力的消长,这个承诺还算数吗?前不久,93岁高龄的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疾呼:当前德国政治存在失去方向的风险,绝对不能走上民族自私自利的路,那条路越走越窄。千万别忘了,欧洲人对德国有着怎样的历史疑虑,多么害怕它以自我为中心。德国绝不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地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

——摘编自王剑南《当德国再次强大》,载《世界知识》2012年第2期

(2)当今德国经济再次强大,它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的一幕能否重演?(2分)请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你的判断。(6分)

该题关注了现实中热点问题欧债危机,既考查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又考查德国及欧洲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考查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需要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试题的探究性增强,有利于激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从以上示例和分析看出,近几年中考历史试题考查了历史发展的纵横联系、因果联系、中外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考查了学生运用逻辑方法对历史史实进行归纳、分析、判断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从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综合所学知识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和想象能力等。

二、历史发展中联系问题的挖掘及作用

《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育的关键并不是让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历史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课程标准》和中考试题给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成为探索者、研究者。”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历史发展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验到探索的成就感。

(一)挖掘历史发展的横向联系,揭示主题特征

在主题学习中挖掘历史发展的横向联系,不仅挖掘主题内和主题之间的联系;还要通过这一时期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之间显性或隐性的联系,揭示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的共性,归纳主题特征,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主题知识结构。

首先,挖掘主题内历史发展的联系。包括:挖掘目与目之间以及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例如,学习第9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议会与国王的矛盾、漫长的革命之路之间、与君主立宪制的基石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与课题之间是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讨论和老师点拨,使学生认识到议会与国王的矛盾是革命的背景,漫长的道路是革命经过,“君主立宪制的基石”是结果和影响,三者共同构成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画面。在复习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之间有什么关系?与英国工业革命又有怎样的关系?”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展示,引导学生挖掘这些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要时时注意揭示知识间的各种联系,特别要善于发现知识间的隐性联系。

其次,揭示发展共性,归纳主题特征。例如:引导学生思考“欧美国家的社会巨变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共同特征?”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和老师的点拨,最后归纳出欧美国家的社会巨变表现在思想上掀起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在政治上,是英美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开始;法律上《权利法案》等法律文献的颁布;对外关系表现为新航路开辟及早期的殖民扩张。从而揭示这一时期的发展的共性:封建制度瓦解,资本主义兴起,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开始确立。

再次,还要挖掘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国际工运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最后得出: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的经济动因;资产阶级残酷剥削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空前激化,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步伐,也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通过挖掘历史发展的横向联系及主题特征的归纳、概括,使学生掌握归纳、概括、分析、比较等思维方法,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二)挖掘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把握专题线索

历史的发展包含着必然性、渐进性和质变的内涵。挖掘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通过不同时期历史各个方面发展之间的联系,从中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不仅贯通历史的来龙去脉,还能起到明确历史发展趋势的作用。在专题复习中,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多角度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形成新的专题。

在世界历史的专题复习中,我让学生从世界近代史学过的八个主题入手,从中找出反映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主题: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第一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等,将这些主题联系起来,形成世界近代史发展的主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然后让学生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的开辟和文艺复兴的兴起,促进欧洲封建制度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权力,通过武装斗争旧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力,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国家开始确立,也成为工业革命的前提。工业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又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的经济动因。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巩固和扩大;资产阶级加紧对外扩张,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对外扩张加剧,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专题复习中还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组合,构成新的专题板块。通过挖掘不同时期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之间显性或隐性的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历史发展规律,使历史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知识和知识迁移能力。

(三)挖掘中外历史的联系,树立整体史观

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要把中国发展放到世界大背景下,了解不同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及对中国的影响,注重同一时间内中外历史事件的归类,寻找同类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树立整体史观,真正达到融会贯通。

例如:讲19世纪40~60年代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与中国的联系时,先引导学生思考:“19世纪40~6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思想、对外政策的表现如何?这一时期中国的发展状况如何?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与中国之间有何关系?”通过学生讨论得出:在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确立;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伴随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思想上,启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对外政策上,西欧各国推行殖民扩张,英国夺取世界霸权。而此时的中国封建落后、自给自足、闭关自守。为了倾销商品,打开市场,掠夺原料,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侵华史。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掀起了反抗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抗争史;同时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李鸿章、曾国藩等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把中外历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拓展了学生思维,开阔了学生视野,有助于知识的整体把握和迁移运用。

世界重大事件对中国的影响还有: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中国的影响、两极格局对中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苏联模式对中国的影响。

(四)挖掘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达到学以致用

“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关注当今国际、国内社会热点,将学科主干知识与当前的社会时政热点、焦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如:2012年的第30题,关注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考查了以孙中山先生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民权而进行的艰苦斗争及其重大的历史意义。29题关注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40周年,考查了当时外交成就对中国、世界的影响。31题关注了欧债危机,对“当今德国能否再次索取欧洲领导地位”的论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热点专题复习是直奔“主题”,把握中命试题方向的阶段,搜集一些最新的有关中考动向的信息,把热点问题落实在平时的学习中,发现和挖掘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以社会热点带动学习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对丰富社会热点的认识,还要注重多角度发现热点的切入点,设置新问题。通过对热点、焦点问题深层次的探究,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思维全面性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发现、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虑自然界与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通过引导学生挖掘历史发展的纵向、横向、中外联系和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准确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构筑起历史知识的网络体系。在挖掘历史发展联系的过程中,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知识迁移能力,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必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历史的观点篇5

初中历史课不仅需要通过引导学生获取基本的历史知识,更需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探寻历史知识的方法。同时课堂教学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外,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不断探究和寻找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明确课堂学习目标、灵活运用史料手段、优化教学语言、调动情感因素”等方面去进行探讨和思索。接下来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

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应该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将要学习什么”开始,使学生明确目标学习的方法有三种。

1.通过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历史小故事、历史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材料引出课题 。

开始上课时,引导学生朗读所授课的课题,借助课前引言、历史小故事、历史视频、图片、文字资料、影视作品等材料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产生疑问,从而让学生自己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

2.由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引入课题

学生对某些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感兴趣,而这些现象又不便在课堂演示或观察,但是可以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现象开始切入课题。例如:在《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节教学中,可从“衣食住行”这个生活中常见现象引入课堂教学。

3.从理论或实践的角度,提出一个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以师生讨论的方式引入课题。例如: 教授“罗斯福新政”时,可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知道新政是在危机的背景下实施的?”那么新政的具体措施什么,是否能应对危机呢?由此引起思考和讨论,引入课题。

二、运用史料手段拓清误解,明晰概念和规律

历史学是以史料为基础的学科,历史教学也必然要以史料为基础,通过史料帮助学生明晰概念和规律,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很有意义。

1.由于惯性思维的局限,学生在理解某些历史概念或规律时,对这些概念或规律有一些错误的认识,通过一些与学生的预期结果相左的史料分析,引发思维冲突,经过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得出科学结论,学生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不仅纠正了原来的错误认识,而且能使相关概念或规律的记忆保持更久的时间。运用史料手段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历史学“十分有趣”,引起和保持“学”的注意。

2.满足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多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进而引起和保持“学”的注意。

作为历史课程资源之一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以其信息量大、传输快、音画兼备、形象直观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但是,多媒体网络资源只能是课程资源中的一种,不能从根本上取代教师的地位;特别是农村中学,多媒体资源有限,不能够同时满足所有学科的需要。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条件、自身特点采用适当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为教学锦上添花,而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为了追求课程资源的丰富、新奇而忽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优化教学语言,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因素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形成质量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流畅的教学语言,能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讲课的逻辑(包括语言逻辑和科学逻辑)性强,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榜样的长期的熏陶,能提高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和规范性。

“教学语言”除声音语言外,还包含身体语言。上课时教师表情,手势、动作、站位、运动等,都会对教学对象产生影响,知识丰富、姿态优雅,语言风趣、幽默的教师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象,对教师的崇拜,容易转化成“粉丝”学习的动力,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四、调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主导情绪状态。如果教师忽视自身情感投入,缺乏激情,主导情绪状态平淡、低落,表现贫乏无力,不能充分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显得干涩、枯燥、表面化,教学内容中原有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得不到良好的展现。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快乐的,能够感染学生的。当教师自始至终终板着脸讲课,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造成心理闭锁,阻碍了新信息的输入。而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进入课堂教学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 会使学生思维活跃,更有效地接受信息输入。教师的情绪状态应该始终是饱满和振奋的,唯有这样, 才能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情绪也兴奋起来,整个课堂气氛也随之充满应有的生气和活力。

历史的观点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现;历史发展;历史研究;点、线、面

[作者简介]翁有利,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吉林 四平136000

[中图分类号]K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0-0001-03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的与时俱进,是历史唯物主义学科在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是我国新一代领导集体总结以往种种历史发展利弊并对其进行全面反思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一种全新的历史思考。它来源于历史,用它来反思历史发展,指导历史研究,会使我们的历史研究从更科学、更合理、更现实的角度去重新认识、丰富、完善以往的研究内容和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更加能够又好又快地服务于社会科学发展。

一、历史是发展的,发展是历史的

一提到历史,一般人都会认为是过去和陈旧、是静止和不动;历史研究似乎也是在研究过去和陈旧的东西。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应当改变观念:历史不是过去和陈旧,也不是静止和不动,而是变化和发展。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一切历史也都是变化发展的。世界上没有静止不变的事物,当然也就不会有静止不变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运动从来都是用发展的眼光来加以考察的。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互相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发展是历史的根本属性,是历史的生命所在,没有发展,就没有历史。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的一切革命、建设和改革,都可以归结到谋求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来,归结到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不断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进步上来。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学说,往往都与回答、解决发展问题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归根结底都是适应人类社会正确解决发展问题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发展的。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之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激烈的竞争、争夺乃至于战争,说到底也都是围绕发展问题展开的。

发展是历史发展,是人类推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历史活动及其结果,是由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历史数据、历史人物等构成的历史过程,发展既包括社会生产实践,也包括社会生活实践,是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追求发展、努力发展、无穷的发展运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离开历史。没有对发展的历史记录和历史叙述也根本不可能谈发展。发展既有历史连续性,又有历史间断性和跳跃性,有时会出现停滞、曲折或倒退,有时可能出现快速发展或跨越式发展。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历史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人类历史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发展、永无止境发展。

二、过去的发展观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点、线、面的局限,过去的研究观推动历史研究过程中也存在着点、线、面的局限

发展是历史的,发展观也是历史的。每一历史时期的发展观都是该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发展是各民族的发展,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心理素质、资源环境、制度形态、国际地位等无不体现、渗透在该民族的发展观中,左右和影响该民族的历史发展。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和发展结果。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曾经有过种种历史发展观在指导或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但由于历史或阶级的局限性。历史上的发展观很多都是点、线,虽然有的达到某种程度的面,但也都具有片面性或不合理性,都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有些狭隘的、落后的发展观,甚至导致了发展的曲折或停滞,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例如,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追求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统治的长治久安、江山永固,从这一点出发,为达此目的,不惜采取一切手段。虽然有些“开明君主”也曾有过民本思想,也曾实行过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开明专制”,出现过所谓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盛世”,在客观上推动了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发展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民众的利益。为了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而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所以,他们更多是贪图享乐、巧取豪夺,为了领土和财富而穷兵黩武,不仅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为了自己私利以不惜牺牲百姓的生命为代价。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发动战争,兼并领土,掠夺财富,根本不考虑或顾及不到对现存资源环境的保护,只图自己利益的发展,不考虑民众利益,不顾及全体民众后世的发展问题,正如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所说,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这种发展是点,或许一些集合起来也可以构成线或面,但体现出的是极端的不合理和片面。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社会历史的进步。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在大机器生产基础上,它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物质文明。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和破坏以及对广大落后地区掠夺侵略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发生的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发展不是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它所建立的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同样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剥削阶级的发展观,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是建立在对他国他民族以及本国民众的掠夺、剥削基础之上,是不协调、不合理的发展,造成他人痛苦、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的发展,是损人利己的恶发展,将来定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农民起义了旧王朝建立了新政权,反抗暴政争取生存权利有它的正义性;但也有其阶级或时代的局限性,他们很少考虑到制度的更新,找不到社会发展的新途径,在砸碎旧的封建国家机器的同时,也将过去的物质成果甚至包括某些精神文化成果一起毁掉,这也不利于将来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也不是全面发展。

近代以来出现的经济发展观,只是片面地强调经济的增长,忽视环境污染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对将来发展的影响。

上述发展观某种程度上都是点、线或片面的发展观。都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这些发展观的实践都对历史发展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历史上有过点、线或片面的的发展观,历史研究也有过点、线或片面的研究观。

历史发展是全面发展,历史发展虽然包含着无数的点、线、面,但只有(整体的)面才是历史,点和线不能代替整体的历史。过去我们的历史研究中往往为了突出某个(些)事件某个(些)主题的重要,出现过以点代面、以线代面的现象,而且还长期

居于历史研究的主导地位。

例如,过去历史研究中的“阶级斗争史观”,过分强调阶级斗争,看重的是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重大政治事件,把历史看成是由重大政治事件构成的阶级斗争或人民革命,革命、起义被看作是分期、断限历史的重大界标而备受瞩目和关注,“阶级斗争史观”指导下的中外历史研究中的“政治制度变革论”、“革命史范式”等由此形成。经济、社会、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等“革命”或“阶级斗争”以外的东西被弃之不理。这种以点代面的历史研究,因为不是历史的全面的而影响了整体历史的全貌。

“社会经济形态史观”取代“阶级斗争史观”有其进步性,但它过分强调经济发展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其他方面。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政治、思想、科技、文化等不相协调发展,整个社会也不会科学全面发展。这种以线代面的历史研究同样不是全面的历史研究,

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发展的历史观,指导历史研究与时俱进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历史观,它是在总结过去的历史发展观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继承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又一创新。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原则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科学发展观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写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历史,与历史发展紧密相联。历史发展是包罗万象的,不是单一的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发展,全面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活动是历史的主体,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历史发展是永无止境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可持续发展。等等,我们不难看出,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主义的原则。“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历史是发展的,发展是历史的,从这个意义出发,科学发展观同样也是可以指导历史研究的。科学发展观“离开了发展就没有意义了”;那么,由此又可以推论出:作为研究发展问题的历史研究离开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也就没有意义了。

历史研究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容与丰富内涵引入历史研究中,从现实发展需要出发,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依托,重新审视历史研究的相关问题,对历史研究的内容和体系进行深入细致的改革。

“全面发展”原则指导历史研究,明确历史发展是全部,是由无数的点、线、面构成,而不只是点、线和局部的片面,过去历史研究中出现过的“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社会经济形态史观”,都对推动历史研究起到一定作用;但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看来,它是不同时期起主导作用的主要点或线而不是(整体的)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片面性,因而应当退出整体历史研究的主导地位。

“以人为本”原则指导历史研究,明确人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一切人类历史发展都离不开入的作用。历史研究应该考虑如何结合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弘扬民本主义思想,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研究。

“协调发展”原则指导历史研究,就应从历史事实出发,研究和评价协调发展对历史大发展快发展的的促进作用;不协调发展给历史发展造成的巨大障碍,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历史研究,就应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事实、政策和措施;如影响久远的革命(包括政治革命、经济革命、科技革命等)和改革(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社会改革等),研究其在当今社会和谐发展中所具有的重大作用和影响。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的与时俱进,历史研究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应该与时俱进,对过去、对传统不应该简单地全面否定,而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扬弃,过去存在的“阶级斗争史观”、“社会经济形态史观”、“革命史范式”等等,虽然注重的是点、线或局部片面,但它是(整体的)面的重要不可缺的组成部分,都对过去的历史研究起到奠基和发展的作用,我们不应该过分指责和完全否定。应该看到,没有过去的奠基就没有今天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历史研究要服从于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发展现的历史进程: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历史的观点篇7

论文摘要:运用哲学中“互补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就当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给出更加综合全面的方

法论指导原则。以“系统论与还原论”为基础,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观念以及在保护过程中建立“复合层次性保护结构”的方法。

“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一刻也离不开方法”。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各种方法之后,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方法论思想。但是把这些方法论研究的成果摆在一起相互校正,我们常常发现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难以避免地会提出内容或形式恰好相反(互斥)的方法论思想或体系。在逐渐认识到这一规律后,哲学界提出了“互补方法论”研究。其主要思想就是“在宏观和多重视角下,在原来相互排斥的方法论之间发现彼此观点上的互补性,通过比较和澄明使各种方法论之间保持恰当的,必要的张力,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更加全面完整的解决之道”。它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相当高度的产物,只有当人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把握现实的能力比较发达时,才能产生对不同的方法,对它们的应用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哲学反思的必要和可能。也就是说,它并不是提出某种方法论的问题,而是解决了我们对于各类看起来都“言之有理”的方法论的认识态度和认识方法的问题,它的思想使我们的研究工作避免了方法论上的“先天缺陷”,其运用将是广泛的。

“系统观和还原论”就是一对互补的方法论思想。在人类的认识史上,“以分析为主的思维方式和以综合为主的思维方式”交替出现。近代科学的进步,是依靠经验的和机械论的思维方式达到的,分析还原论是主要手段。而现代科学的发展,却将系统观指导下的“以综合为主的整体”思维方式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互补方法论”原理,认为系统论和还原论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它提出,“真正的系统观应该是与还原论互补的,它不排斥并且还借助谨严精细的分析手段,还原论是研究的基础。在充分利用还原论的基础上,促使系统观上升为主导思想。”

我国历史遗产保护过程中面临一些认识上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客观全面评价历史遗产的价值,协调绝对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认识矛盾。通过“互补方法论”的运用,可以获得认识与方法上的跃进。

1系统整体性与历史遗产“整体保护”观念的形成

目前我国的遗产概念在对一些重要环节和内容的理解上,由于价值认识的不完整,而出现了概念的脱节,使保护体系存在明显的缺失。最主要的就是对建筑遗产中“艺术价值与历史信息真实性价值,社会主流历史价值与平民、大众历史价值”的理解。可以说,我国到目前为止,获得官方认同的仍然是“文物古迹的艺术、教育的价值以及精英文化价值”。这种认识基本忽略历史遗产中作为建筑物质实体而存在的特征,割裂了它们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它们当做古董冷藏起来。这种人为的割裂和分解导致我们的保护观念滞后,进而造成保护方法和政策措施的片面。以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应该建立“整体保护”的意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的认识历史遗产综合价值。1987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了《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在第二章保护原则第二条价值中详细列出了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见表1)

2)从保护的硬件来看,参照国外历史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应该包含:有形遗产保护和无形遗产保护两大类。有形遗产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名城保以及它们中的精华“世界遗产”四大层次。建筑遗产包括: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

在我国就建筑遗产而言,除了《文物保护法》中规定的保护内容(文物建筑)之外,还应该包括一般性历史遗存,即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概念。其实早在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 )已经通过《保护民间建筑的国际宪章》明确了对一般传统历史建筑的保护。适时的将“文物古迹”保护概念拓展为“建筑遗产”保护概念,有助于完善遗产的系统。

3)从软件来看,由于许多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是与它的环境同时存在的。从文化信息来说,保护历史遗迹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历史信息。单体文物建筑所传承的历史信息是有限的,许多信息则承载于古迹周围的环境、区域的街区形态和结构,甚至包括在城市的景观风貌中。所以,我们必须以整体保护的观念看待历史环境保护。张松先生在《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中谈到,“历史环境保护,是从文物保护出发,保护与此有关的建筑、建筑群、街巷、广场和历史街区,……历史环境保护不是要绝对地保护某些特定的建筑,而是要从整体上保护城镇特色”。

4)从保护脉络上看,保护遗产从保护建筑艺术珍品,如宫殿、教堂、官邸、寺庙等建筑艺术精品,发展到保护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一般历史建筑,如祠庙、会馆、民居、作坊等;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建筑,到保护建筑物周围的历史环境,再发展到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直至保护完整的古城,这也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发展脉络。

2系统的层次性与保护结构的建设

富于生命力的系统都一必须建立“复合等级结构”的体系,因为组织性的维持和发展,有赖于一个连续的等级结构。我国历史遗产的保护在层次化建设方面也有待加强。

1)在遗产保护学科建设上,“遗产保护学”已形成一门专门的综合性强,跨“文、理、工、管”的新兴交叉学科。早在1973年印尼著名的婆罗浮屠(千佛坛)维修工程中,在修复设计之前,进行筹备工作涉及的学科就包括:航摄照片分析,考古学,建筑学,化学,保护技术,工程地震学,基础工程学,工艺学,园林规划,微生物学,气象学,岩相学,物理学,土壤力学,测量学,地球摄影测量学;而修复过程中还涉及到修复材料学、修复技术工艺学、修复经济学及修复施工管理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

21世纪,各国遗产保护学发展迅速,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具有“学科交叉性进一步突出,向着跨学科综合性的模式发展;基础保护科学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以及实用技术与科学理论交融发展”三大特点。

在基础理论层面,保护活动的复杂性使得一系列文化精神的再领悟成为可能。21世纪的修复活动进人哲学高度思维的阶段,特别是“建筑的地域性受到重视,使保护学与地域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社会科技条件等相关学科关联”。(摘自O.N普鲁金《21世纪文物建筑修复》)

在保护方法上,比如说:新的建筑修复方法将不断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完善;历史建筑再利用设计方法研究已明显脱离了单纯的文物修复范畴,设计手法日趋多样化,丰富了当代建筑创作的语言,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分支。

在实用技术方面:拓展对文物建筑损坏机理、过程、产物、结构、缓蚀机理、作用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专门理论体系。根据保护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拓展文物保护的材料、方法及技术。

在相关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面:“从对纪念性建筑的关注开始,朝着关注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方向发展,挖掘历史建筑本身深层的与城市发展脉络相通的生活结构问题”,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历史遗产保护理论双方面都要着重研究的课题。

在遗产管理方面:从遗产保护中法律建设、管理机制的完善到以城市发展角度进行“城市策划以及城市特色区域开发更新”等城市课题都将深人遗产保护研究。

2)管理机制的“多层次,多途径”。既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体系化管

理;又有社会专家社团以及市民良好的公众参与途径;还要有宣传机构的舆论监督等。

在西方保护遗产已经从“很大程度上依靠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保护体系转变成一套由行政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公众参与的社会化体系组成的综合保护体系”。

在法国,当巴黎的民居面临毁灭的厄难时,巴黎人挺身而出,在报上写文章,办展览,成立街区的保护组织(如历史住宅协会、老房子协会等等),宣传他们的观点。巴黎人认为,正是这些老屋、老街,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在城市修复古迹的活动中,年轻人的历史文化敏感度提高了,保护古迹的意识增强了。这是一种文化熏陶,也是公民教育的一环。

3)保护与再利用方式的分级化。就历史建筑本身,就包括多个层次(见表2)

3“还原论”方法论对历史建筑保护方法研究的指导

我们认识事物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还在于应用于社会的操作性研究,“前者致力于对社会活动及其产物的理解,探究其中的意义;后者着重为社会活动提供预测,评价和方案。”历史遗产保护具体到实际的操作层面,我们就要借助于还原论方法。

通过对保护历史遗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分别思考,我认为如果将这些问题纳人一个大系统中间的子系统来看,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原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文物建筑综合价值量化评估登录方法的探讨;保护资金多渠道方法的探讨;历史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公共参与和民主决策以及建筑设计与技术层面的有关古建筑修复技术研究;新老建筑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论研究等多个层面。这中间通过周密的调查,掌握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获得多种更具适应性的方法。

比如,针对我国传统历史遗产保护理论中有关文物建筑保护分级管理原则在指导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综合价值评估体系的基本构想”。

该构想指出,制定综合评价标准,将“决定和影响历史性建筑综合价值的大量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复杂因素层次化,条理化,并能够区分它们各自对评价目标影响的重要程度,并对评价的因素进行恰当的,方便的量化处理”,将得出我们在保护和再利用不同历史建筑的时候有完整的价值判断标准,它不仅可以决定历史建筑的保护级别,还可以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不同的开发经营模式。发挥社会上各种可利用的资金和人员力量让全社会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具体评估内容基本包括以下部分:

1)历史遗产内在价值评估,包括:按“历史价值,建筑美学,艺术价值,科学修复价值”的高低进行分档打分,归人一定的等级。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评定。

2)历史遗产社会价值评估,包括:按本身所处地区,是“中心城市,一般乡镇,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或者农村”等地理位置条件打分;按该文物在城市历史中所处对比历史价值,保存文物现状和多少打分;按文物在现在城市规划布局中是否纳人“重点历史保护规划区及建筑设计相关的历史城市规划因素”打分等。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和市民代表共同评定。

3)再利用可行性价值评估,包括:区域地块土地旅游,商业利用价值调查,建立评估体系。对原有结构可靠性和结构适应性进行评估;再利用设计方案效益比较评估(按建筑预设计效益评估方式操作,加强对比性);再利用建设成本对比性评估以及加改建部分与文物建筑的适应性评估等。

历史的观点篇8

论文摘要:运用 哲学 中“互补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就当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给出更加综合全面的方

法论指导原则。以“系统论与还原论”为基础,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观念以及在保护过程中建立“复合层次性保护结构”的方法。

    “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一刻也离不开方法”。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各种方法之后,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方法论思想。但是把这些方法论研究的成果摆在一起相互校正,我们常常发现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难以避免地会提出内容或形式恰好相反(互斥)的方法论思想或体系。在逐渐认识到这一 规律 后,哲学界提出了“互补方法论”研究。其主要思想就是“在宏观和多重视角下,在原来相互排斥的方法论之间发现彼此观点上的互补性,通过比较和澄明使各种方法论之间保持恰当的,必要的张力,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更加全面完整的解决之道”。它的提出是人类社会 发展 到相当高度的产物,只有当人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把握现实的能力比较发达时,才能产生对不同的方法,对它们的应用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哲学反思的必要和可能。也就是说,它并不是提出某种方法论的问题,而是解决了我们对于各类看起来都“言之有理”的方法论的认识态度和认识方法的问题,它的思想使我们的研究工作避免了方法论上的“先天缺陷”,其运用将是广泛的。

    “系统观和还原论”就是一对互补的方法论思想。在人类的认识史上,“以分析为主的思维方式和以综合为主的思维方式”交替出现。近代 科学 的进步,是依靠经验的和机械论的思维方式达到的,分析还原论是主要手段。而 现代 科学的发展,却将系统观指导下的“以综合为主的整体”思维方式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互补方法论”原理,认为系统论和还原论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它提出,“真正的系统观应该是与还原论互补的,它不排斥并且还借助谨严精细的分析手段,还原论是研究的基础。在充分利用还原论的基础上,促使系统观上升为主导思想。”

    我国历史遗产保护过程中面临一些认识上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客观全面评价历史遗产的价值,协调绝对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认识矛盾。通过“互补方法论”的运用,可以获得认识与方法上的跃进。

1系统整体性与历史遗产“整体保护”观念的形成

    目前我国的遗产概念在对一些重要环节和内容的理解上,由于价值认识的不完整,而出现了概念的脱节,使保护体系存在明显的缺失。最主要的就是对建筑遗产中“ 艺术 价值与历史信息真实性价值,社会主流历史价值与平民、大众历史价值”的理解。可以说,我国到目前为止,获得官方认同的仍然是“文物古迹的艺术、 教育 的价值以及精 英文 化价值”。这种认识基本忽略历史遗产中作为建筑物质实体而存在的特征,割裂了它们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它们当做古董冷藏起来。这种人为的割裂和分解导致我们的保护观念滞后,进而造成保护方法和政策措施的片面。以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应该建立“整体保护”的意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的认识历史遗产综合价值。1987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了《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在第二章保护原则第二条价值中详细列出了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见表1)

    2)从保护的硬件来看,参照国外历史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应该包含:有形遗产保护和无形遗产保护两大类。有形遗产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与 自然 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名城保以及它们中的精华“世界遗产”四大层次。建筑遗产包括: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

    在我国就建筑遗产而言,除了《文物保护法》中规定的保护内容(文物建筑)之外,还应该包括一般性历史遗存,即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概念。其实早在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 )已经通过《保护民间建筑的国际宪章》明确了对一般传统历史建筑的保护。适时的将“文物古迹”保护概念拓展为“建筑遗产”保护概念,有助于完善遗产的系统。

    3)从软件来看,由于许多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是与它的环境同时存在的。从文化信息来说,保护历史遗迹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历史信息。单体文物建筑所传承的历史信息是有限的,许多信息则承载于古迹周围的环境、区域的街区形态和结构,甚至包括在城市的景观风貌中。所以,我们必须以整体保护的观念看待历史环境保护。张松先生在《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中谈到,“历史环境保护,是从文物保护出发,保护与此有关的建筑、建筑群、街巷、广场和历史街区,……历史环境保护不是要绝对地保护某些特定的建筑,而是要从整体上保护城镇特色”。

    4)从保护脉络上看,保护遗产从保护建筑艺术珍品,如宫殿、教堂、官邸、寺庙等建筑艺术精品,发展到保护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一般历史建筑,如祠庙、会馆、民居、作坊等;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建筑,到保护建筑物周围的历史环境,再发展到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直至保护完整的古城,这也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发展脉络。

2系统的层次性与保护结构的建设

    富于生命力的系统都一必须建立“复合等级结构”的体系,因为组织性的维持和发展,有赖于一个连续的等级结构。我国历史遗产的保护在层次化建设方面也有待加强。

    1)在遗产保护学科建设上,“遗产保护学”已形成一门专门的综合性强,跨“文、理、工、管”的新兴交叉学科。早在1973年印尼著名的婆罗浮屠(千佛坛)维修工程中,在修复设计之前,进行筹备工作涉及的学科就包括:航摄照片分析,考古学,建筑学,化学,保护技术,工程地震学,基础工程学,工艺学,园林规划,微生物学,气象学,岩相学,物 理学 ,土壤力学,测量学,地球摄影测量学;而修复过程中还涉及到修复材料学、修复技术工艺学、修复 经济 学及修复施工管理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

    21世纪,各国遗产保护学发展迅速,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具有“学科交叉性进一步突出,向着跨学科综合性的模式发展;基础保护科学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以及实用技术与科学理论交融发展”三大特点。

    在基础理论层面,保护活动的复杂性使得一系列文化精神的再领悟成为可能。21世纪的修复活动进人哲学高度思维的阶段,特别是“建筑的地域性受到重视,使保护学与地域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社会科技条件等相关学科关联”。(摘自o.n普鲁金《21世纪文物建筑修复》)

    在保护方法上,比如说:新的建筑修复方法将不断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完善;历史建筑再利用设计方法研究已明显脱离了单纯的文物修复范畴,设计手法日趋多样化,丰富了当代建筑创作的语言,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分支。

    在实用技术方面:拓展对文物建筑损坏机理、过程、产物、结构、缓蚀机理、作用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专门理论体系。根据保护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拓展文物保护的材料、方法及技术。

    在相关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面:“从对纪念性建筑的关注开始,朝着关注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方向发展,挖掘历史建筑本身深层的与城市发展脉络相通的生活结构问题”,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历史遗产保护理论双方面都要着重研究的课题。

    在遗产管理方面:从遗产保护中 法律 建设、管理机制的完善到以城市发展角度进行“城市策划以及城市特色区域开发更新”等城市课题都将深人遗产保护研究。

    2)管理机制的“多层次,多途径”。既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体系化管

理;又有社会专家社团以及市民良好的公众参与途径;还要有宣传机构的舆论监督等。

    在西方保护遗产已经从“很大程度上依靠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保护体系转变成一套由行政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公众参与的社会化体系组成的综合保护体系”。

在法国,当巴黎的民居面临毁灭的厄难时,巴黎人挺身而出,在报上写文章,办展览,成立街区的保护组织(如 历史 住宅协会、老房子协会等等),宣传他们的观点。巴黎人认为,正是这些老屋、老街,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在城市修复古迹的活动中,年轻人的历史文化敏感度提高了,保护古迹的意识增强了。这是一种文化熏陶,也是公民 教育 的一环。

    3)保护与再利用方式的分级化。就历史建筑本身,就包括多个层次(见表2)

3“还原论”方法论对历史建筑保护方法研究的指导

    我们认识事物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还在于应用于社会的操作性研究,“前者致力于对社会活动及其产物的理解,探究其中的意义;后者着重为社会活动提供预测,评价和方案。”历史遗产保护具体到实际的操作层面,我们就要借助于还原论方法。

    通过对保护历史遗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分别思考,我认为如果将这些问题纳人一个大系统中间的子系统来看,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原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文物建筑综合价值量化评估登录方法的探讨;保护资金多渠道方法的探讨;历史遗产保护 法律 法规建设;公共参与和民主决策以及建筑设计与技术层面的有关古建筑修复技术研究;新老建筑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论研究等多个层面。这中间通过周密的调查,掌握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获得多种更具适应性的方法。

    比如,针对我国传统历史遗产保护理论中有关文物建筑保护分级管理原则在指导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综合价值评估体系的基本构想”。

    该构想指出,制定综合评价标准,将“决定和影响历史性建筑综合价值的大量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复杂因素层次化,条理化,并能够区分它们各自对评价目标影响的重要程度,并对评价的因素进行恰当的,方便的量化处理”,将得出我们在保护和再利用不同历史建筑的时候有完整的价值判断标准,它不仅可以决定历史建筑的保护级别,还可以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不同的开发经营模式。发挥社会上各种可利用的资金和人员力量让全社会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具体评估内容基本包括以下部分:

    1)历史遗产内在价值评估,包括:按“历史价值,建筑美学, 艺术 价值, 科学 修复价值”的高低进行分档打分,归人一定的等级。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评定。

    2)历史遗产社会价值评估,包括:按本身所处地区,是“中心城市,一般乡镇,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或者 农村 ”等地理位置条件打分;按该文物在城市历史中所处对比历史价值,保存文物现状和多少打分;按文物在现在城市规划布局中是否纳人“重点历史保护规划区及建筑设计相关的历史城市规划因素”打分等。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和市民代表共同评定。

    3)再利用可行性价值评估,包括:区域地块土地 旅游 ,商业利用价值调查,建立评估体系。对原有结构可靠性和结构适应性进行评估;再利用设计方案效益比较评估(按建筑预设计效益评估方式操作,加强对比性);再利用建设成本对比性评估以及加改建部分与文物建筑的适应性评估等。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