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人生观的思考8篇

时间:2023-06-29 09:31:43

人生观的思考

人生观的思考篇1

[关键词]高职在校生 人生观 积极向上 矛盾多元

[作者简介]唐木兰(1964- ),女,山东莱芜人,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思想道德教育。(山东 泰安 27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德育教育塑化高职在校生正确人生观机理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12WH72)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56-03

一、问题的提出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在校生是未来的技能型劳动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第一线的主力军。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们的思想、信仰也在发生变化,高职在校生的价值取向也随之趋于多元化。高职在校生无论从年龄还是身体上看都已成年,但他们的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其世界观、人生观正处在形成时期,如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就可能会出现偏差,不利于其成长成才。通过深入调查了解高职在校生的人生观现状,分析高职在校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有助于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对其健康成长成才、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济南、莱芜、泰安、淄博、济宁等地区部分高职院校2000名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发放问卷;随机选取泰山职业技术学院17名在校生、13名教师为访谈对象。

(二)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经过多次访谈、小样本问卷调查后,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编制了涵盖理想观、就业观、荣辱观、苦乐观、名利观和道德观共计20个问题的调查问卷,采用此自编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1792份,剔除无效问卷32份,有效问卷17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同时,对选取的30名研究对象进行访谈,了解其对高职在校生人生观现状与高职在校生人生观教育的看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理想观

1.大部分学生认为有理想的生活是充实而快乐的。调查数据显示:六成高职在校生认为,有理想的生活是快乐而充实的;也有20.5%的学生认为,有理想的生活是忙碌但收获甚微;10.5%的学生认为有理想的生活压力很大;7.5%的学生认为基本上无影响。多数学生肯定理想对生活的积极影响,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理想对生活没什么意义,甚至认为理想会增加生活压力。在十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这充分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想信念教育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把自己理想的实现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人生才是充实快乐的,才是有价值的。因此,在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时,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要加强正面引导,帮助学生了解理想对生活的积极意义和巨大影响,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科学的理想,树立正确的理想观。

2.学生们对理想的实现有较强信心,但同时又有一定的盲目性。调查中发现,对于实现理想的信心,62%的高职在校生选择“我会努力的”;31.6%的学生具有“十足的信心”;6.2%的学生“没有想过”或“没有信心”,这说明高职在校生对实现理想的信心较强。但在访谈时发现:高职在校生对理想实现这个问题的认识具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甚至盲从性。他们表示:其实对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巨大的就业压力毫无把握,甚至有学生说:“别人问起这个问题时,我可以当面表示信心十足,但其实心里没底,甚至不敢去想以后,只是得过且过,有时陷入网游去逃避现实。”访谈时也了解到,这种情况并非个例。针对这种情况,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入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人生观教育。

3.大多数学生没有将自己的理想写成文字。调查数据显示:3.4%的高职在校生能将自己的理想写成文字,并经常提醒自己;96.6%的学生没有将其写成文字,仅仅停留在“想想而已”。

据报道,1953年耶鲁大学的一个研究组进行了一项调查,内容是当年毕业的大学生有多少人把自己的理想、生活目标写成了文字。调查结果发现只有3%的人这样做。20年以后,l973年,研究组对这些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把理想、生活目标写成文字的那3%的毕业生所拥有的财富,比其余97%的人所有财富合在一起还要多得多。无独有偶,哈佛大学的研究结果也与此相类似。研究发现:80%的学生没有特地设定目标,15%的学生只是在脑子里想过这个问题,只有5%的学生具有明确的目标,制定了实现目标的计划,并把它写成文字。从这5%的学生获得的成就来看,他们不仅超越了自己的目标,而且其成就远远大于其他95%的学生加在一起的成就。

由此可见,树立理想并把它写成文字,有助于提醒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想、目标写成文字并悬挂在醒目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鞭策自己,好使自己刻苦学习,努力奋斗,为实现理想做好充分准备,理想因此也才会指日可待。

(二)职业观

1.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43.7%的高职在校生表示“对专业不感兴趣”。访谈时发现,大多数学生选择高职院校,并非是自己的主动选择,而是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不得不进入高职院校,是实属无奈的选择。至于专业,自己根本不懂,都是由家长或亲朋好友代为选择。及至入校后才发现对所学专业根本不感兴趣。四成学生认为对专业无兴趣且抵制不了玩的诱惑。学生表示,对专业课无兴趣,百无聊赖,便把精力、时间都放在玩乐上,玩而忘返,并非不知学习的重要性,而是自制力太差。25%的学生表示干自己认为更有意义的事。近一成的学生则是把厌学归咎于老师讲得不好。

2.五成学生把争取未来幸福当作就业的终极目标。调查结果显示,五成学生认为就业是为了争取未来的幸福,23%的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表示乐观,23.6%的学生感觉未来难测,5%的学生认为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压力较大,对未来悲观失望,得过且过,由此影响到学习态度以及对高职大学生活的满意度。

3.大多数学生在择业取向上更侧重于个人物质方面的选择。八成高职在校生在择业时更多考虑“收入因素、福利待遇好”。只有18.9%的学生选择职业时考虑“社会贡献大,能够实现个人抱负,发挥个人特长、兴趣等因素”。这表明,高职在校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更倾向于个人价值特别是对物质需求的满足。

(三)荣辱观

1.高职在校生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关于对“中国”的理解,97.3%的高职在校生选择“是我最爱的祖国”,仅有2.7%的学生选择“是一个国家的名字”。在“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的问题中,93%的高职在校生选择“很自豪”。自南海争端、特别是事件以来,同学们同全国人民一样,深切关注事件的进展,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参加访谈的学生表示:要以热爱祖国为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只要国家需要,随时准备为保卫国家和领土、领空、领海而献出自己的一切。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学生的爱国情感虽可贵,但在人生观教育中要正确引导学生:爱国情感不能仅仅停留在情感、语言或意识的表达上,应该将这种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只有努力学习,成为合格的专业型人才,才能积极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才能报效祖国,才能成为真正的爱国者。

2.学生能理解父母,节俭勤奋。在“当家庭经济状况不如别人时”的问题中,94.6%的高职在校生选择“理解父母,节俭勤奋”;3.6%的学生选择“理解父母,但感觉自卑”;0.8%的学生表示“怨恨父母,感觉可耻”。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能理解父母、节俭勤奋;但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不能正确面对家庭贫困的现实。因而,在人生观教育中,应教育学生不忘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节俭勤奋。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学习上向高标准看齐。倡导学生以“啃老族”“月光族”为耻,以节俭勤奋、热爱祖国、理解父母为荣,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四)苦乐观

在“是否有勇气克服学习、生活上的困难”的问题中,86.1%的高职在校生选择“相信自己、努力克服、笑对困难”;12.6%的学生不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仅有1.3%的学生认为一旦遇到困难,就会被困难所击垮。在“遭遇挫折,你会如何处理”的问题中,62.2%的高职在校生选择“勇敢面对,越挫越勇,直到彻底解决”;26.1%的学生选择“向别人求助,解决困难”;仅有一成学生会任其发展,听天由命,消极应对。在“面对生活中的不顺心,你会怎么办”的问题中,88.9%的高职在校生选择“自我调节,恢复平静”;5.7%的学生“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恢复平静”;5.4%的学生感觉自己无法平静,要么爆发,要么沉沦。在“你认为最重要的精神”的问题中,高职在校生的选择依次:毅力(46.7%)、吃苦耐劳(23.6%)、开拓进取(16.4%)、勇敢担当(13.3%)。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高职在校生具有克服困难、面对挫折的勇气,近九成的学生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能使之尽快恢复平静;学生总体上乐观向上,有毅力,肯于吃苦耐劳,勇于开拓进取,初步树立了正确的苦乐观。

(五)名利观

研究发现高职在校生具有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能正确对待名与利。在“集体工作中最关心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中,54.2%的高职在校生选择的是“集体荣誉、集体成绩的高低”;两成学生选择了“个人在工作中的形象”;25.9%的学生表示比较关注个人在集体中的贡献。在“你认为人生最重要的追求是什么”这个问题上,44.6%的高职在校生选择“家庭”;20.8%的学生选择了“理想”;12%的学生选择“金钱”;6.9%的学生选择了“权力”;7.7%的学生选择了“社会声望”。从统计数据来看,学生对名利较为淡薄,具有集体主义观念。但在访谈中也发现:高职在校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学生会、班干部的目的,不是为了锻炼能力、为老师和学生服务,而是为了在评先选优和就业时能够获得“加分”,增添“筹码”,归根到底还是受名利之累。这一现象值得引起重视,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之正确对待名利,树立正确的名利观。

(六)道德观

1.高职在校生的诚信意识差强人意。调查发现,在“考试是否作弊”的问题中,从来没有作弊的只有10.3%;“偶尔作弊一次”的高达54.6%;“作弊两次以上者”达35.1%。这一组调查数据令人不安,但也并不意外,社会上缺乏诚信、道德滑坡事件屡见报端,学生难免受其影响。因此,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使其树立诚信意识任重而道远。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既要在社会上开展诚信教育宣传,也要从法律制度上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建立健全各种考核制度,奖优罚劣,倡导学生诚实守信,从我做起。

2.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较强,但践行能力较差,言行不一。在“看到水龙头没有拧紧时”这一问题的调查中,98.4%的高职在校生选择“马上关掉”;1.6%的学生表示漠不关心。但在现实中发现,有些调查数据与事实不符:比如,笔者经常在教学楼上看到没有拧紧的水龙头在流水,许多学生却视而不见,这说明学生虽有公德意识,但无实际行动。访谈时也发现,在乘坐公交车时,学生认为该主动让座,但实际上却很少有学生会主动让座。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首先,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在校生的人生观是积极的、向上的,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并有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热情和信念;富有个性,注重自我,强调内心感受;也富有社会性,希望实现理想,报效国家,孝敬和理解父母,能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努力,拥有舒适的生活、真挚的友谊、成功的事业、幸福的生活。但他们还不能处理好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之间的关系。

其次,高职在校生更加注重现实世界,他们不太在意精神层面的东西,更追求物质层面的享受。

再次,国家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高职在校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意识,具有较强的集体主义精神。

最后,高职在校生因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许多矛盾和问题,使其在人生价值取向的选择上充满了矛盾与冲突。

(二)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对于高职在校生的人生观教育,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积极鼓励高职在校生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特别是一些公益性活动,引导他们把个性的发展自觉地融于社会发展之中,正确处理好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之间的关系。

第二,加强高职在校生精神文明教育,通过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引导他们树立精神方面的追求。

第三,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当前的国际争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引导学生学会冷静分析,善于把握机遇,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履行国际义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提升民族责任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

第四,面对多元化的影响和选择,对高职在校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和谐统一。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在校生的人生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在他们的身上充分显示出了新一代青年人个性张扬、率真,他们更强调个人的价值和兴趣,这是时代的进步。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说:“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把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马开军.职高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6).

人生观的思考篇2

 时下,在中学的一部分中学生中出现的早恋、上网成风,在网上浏览一些不健康的信息、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思想空虚、厌学等现象的存在令人不可忽视,存在这些现象的中学生被社会讥讽为自私、固执、无责任感、冷酷无情的一代。

 中学、中学教师也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指责为无能,不负责任等,使中学和中学教师感到困惑,更为严峻的是现在的学校基本上是由独生子女学生、独生子女教师、和独生子女家长组成,教育的难度可想而知,学校和教师在方方面面面临各种挑战,因此,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社会瞬息万变,中学生人生观教育也应该因时而变,要进一步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形势下中学人生观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要求中学教师在包括人生观教育等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不断创新上下功夫。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必须改进和完善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紧迫课题。探索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

 一、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目前、中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实际效果之所以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主体未能应时代要求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因此,我们要深化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研究,积极探讨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

 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是适应教育环境变化的需要,是适应教育内容变化的需要,是适应新的教育理论的需要,是消除传统中学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局限的需要。

 二、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

 在新的形势下进行中学生人生观教育,应有方法上的创新。方法的创新并不是主观随意性的,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那么,在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中应遵循哪些原则呢?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知识性教育与价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整体性原则,即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它有特定的方法要素、结构方式和运行机制。

 第三,人文关怀和心里疏导相结合的原则;第四,与时俱进原则。

 三、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创新的设想

 第一,教育方法理念的创新。

 教育方法理念的转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单纯强调经验应用向经验运用和理论提升相结合的转变。二是从教育方法上的权力压制性向教育方法上的平等性要求与权威性引导相结合的转变。三是从注重单独的方法要素功能的优化向注重要素结构整体功能的优化转变。

第二,教育方法结构体系的创新。

 依据对人生观具有系统的结构分析,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结构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宏观结构体系。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宏观结构体系是指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化教育部门如何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方法体系,它包括确立人生观教育目标的方法、确定人生观教育内容的方法、制定人生观教育计划的方法、实施并监督计划执行的方法、人生观教育效果评估的方法等。如调查研究的方法、借鉴比较的方法等。

 第二个层次是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中观结构体系。如学校教育应注意方法的系统性;家庭教育可通过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强化受教育者的认知行为和行为践行的自觉性;社会教育应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众传媒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对新闻、影视、广告等都应严格把关,当好“守门人”,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人生观的教育。

 第三个是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微观结构体系,即人生观教育活动的方法体系。这有两个方面:

 一是具体的人生观教育活动都包含的价值认知、情感激发、意志磨练和行为养成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其他方法也应有自己的特殊性;

 二是对某一特定的教育对象而言,人生观教育是“终生教育”,而人的一生有不同的阶段,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在身心、生活环境以及人生际遇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这两种情况决定了人生观教育的活动的具体环节中以及人生观教育的不同阶段中,都应有相关的方法。

 第三,方法运用的创新。

 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体系中的每一方法要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方法运用的创新首先是要强调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与协调。

 其次,要充分吸收现代科学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完善各种方法的已有功能,发掘其潜在功能。

人生观的思考篇3

时下,在中学的一部分中学生中出现的早恋、上网成风,在网上浏览一些不健康的信息、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思想空虚、厌学等现象的存在令人不可忽视,存在这些现象的中学生被社会讥讽为自私、固执、无责任感、冷酷无情的一代。

中学、中学教师也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指责为无能,不负责任等,使中学和中学教师感到困惑,更为严峻的是现在的学校基本上是由独生子女学生、独生子女教师、和独生子女家长组成,教育的难度可想而知,学校和教师在方方面面面临各种挑战,因此,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社会瞬息万变,中学生人生观教育也应该因时而变,要进一步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形势下中学人生观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要求中学教师在包括人生观教育等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不断创新上下功夫。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必须改进和完善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紧迫课题。探索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

一、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目前、中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实际效果之所以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主体未能应时代要求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因此,我们要深化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研究,积极探讨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

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是适应教育环境变化的需要,是适应教育内容变化的需要,是适应新的教育理论的需要,是消除传统中学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局限的需要。

二、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

在新的形势下进行中学生人生观教育,应有方法上的创新。方法的创新并不是主观随意性的,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那么,在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中应遵循哪些原则呢?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知识性教育与价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整体性原则,即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它有特定的方法要素、结构方式和运行机制。

第三,人文关怀和心里疏导相结合的原则;第四,与时俱进原则。

三、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创新的设想

第一,教育方法理念的创新。

教育方法理念的转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单纯强调经验应用向经验运用和理论提升相结合的转变。二是从教育方法上的权力压制性向教育方法上的平等性要求与权威性引导相结合的转变。三是从注重单独的方法要素功能的优化向注重要素结构整体功能的优化转变。

第二,教育方法结构体系的创新。

依据对人生观具有系统的结构分析,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结构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宏观结构体系。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宏观结构体系是指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化教育部门如何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方法体系,它包括确立人生观教育目标的方法、确定人生观教育内容的方法、制定人生观教育计划的方法、实施并监督计划执行的方法、人生观教育效果评估的方法等。如调查研究的方法、借鉴比较的方法等。

第二个层次是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中观结构体系。如学校教育应注意方法的系统性;家庭教育可通过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强化受教育者的认知行为和行为践行的自觉性;社会教育应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众传媒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对新闻、影视、广告等都应严格把关,当好“守门人”,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人生观的教育。

第三个是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微观结构体系,即人生观教育活动的方法体系。这有两个方面:

一是具体的人生观教育活动都包含的价值认知、情感激发、意志磨练和行为养成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其他方法也应有自己的特殊性;

二是对某一特定的教育对象而言,人生观教育是“终生教育”,而人的一生有不同的阶段,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在身心、生活环境以及人生际遇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这两种情况决定了人生观教育的活动的具体环节中以及人生观教育的不同阶段中,都应有相关的方法。

第三,方法运用的创新。

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体系中的每一方法要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方法运用的创新首先是要强调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与协调。

其次,要充分吸收现代科学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完善各种方法的已有功能,发掘其潜在功能。

人生观的思考篇4

时下,在中学的一部分中学生中出现的早恋、上网成风,在网上浏览一些不健康的信息、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思想空虚、厌学等现象的存在令人不可忽视,存在这些现象的中学生被社会讥讽为自私、固执、无责任感、冷酷无情的一代。

中学、中学教师也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指责为无能,不负责任等,使中学和中学教师感到困惑,更为严峻的是现在的学校基本上是由独生子女学生、独生子女教师、和独生子女家长组成,教育的难度可想而知,学校和教师在方方面面面临各种挑战,因此,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社会瞬息万变,中学生人生观教育也应该因时而变,要进一步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形势下中学人生观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要求中学教师在包括人生观教育等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不断创新上下功夫。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必须改进和完善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紧迫课题。探索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

一、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目前、中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实际效果之所以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主体未能应时代要求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因此,我们要深化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研究,积极探讨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

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是适应教育环境变化的需要,是适应教育内容变化的需要,是适应新的教育理论的需要,是消除传统中学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局限的需要。

二、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

在新的形势下进行中学生人生观教育,应有方法上的创新。方法的创新并不是主观随意性的,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那么,在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中应遵循哪些原则呢?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知识性教育与价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整体性原则,即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它有特定的方法要素、结构方式和运行机制。

第三,人文关怀和心里疏导相结合的原则;第四,与时俱进原则。

三、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创新的设想

第一,教育方法理念的创新。

教育方法理念的转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单纯强调经验应用向经验运用和理论提升相结合的转变。二是从教育方法上的权力压制性向教育方法上的平等性要求与权威性引导相结合的转变。三是从注重单独的方法要素功能的优化向注重要素结构整体功能的优化转变。 第二,教育方法结构体系的创新。

依据对人生观具有系统的结构分析,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结构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宏观结构体系。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宏观结构体系是指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化教育部门如何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方法体系,它包括确立人生观教育目标的方法、确定人生观教育内容的方法、制定人生观教育计划的方法、实施并监督计划执行的方法、人生观教育效果评估的方法等。如调查研究的方法、借鉴比较的方法等。

第二个层次是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中观结构体系。如学校教育应注意方法的系统性;家庭教育可通过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强化受教育者的认知行为和行为践行的自觉性;社会教育应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众传媒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对新闻、影视、广告等都应严格把关,当好“守门人”,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人生观的教育。

第三个是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微观结构体系,即人生观教育活动的方法体系。这有两个方面:

一是具体的人生观教育活动都包含的价值认知、情感激发、意志磨练和行为养成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其他方法也应有自己的特殊性;

二是对某一特定的教育对象而言,人生观教育是“终生教育”,而人的一生有不同的阶段,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在身心、生活环境以及人生际遇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这两种情况决定了人生观教育的活动的具体环节中以及人生观教育的不同阶段中,都应有相关的方法。

第三,方法运用的创新。

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体系中的每一方法要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方法运用的创新首先是要强调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与协调。

其次,要充分吸收现代科学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完善各种方法的已有功能,发掘其潜在功能。

人生观的思考篇5

一、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双重影响

网络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载体,不仅有利于广泛传播思想领域的“精神旗帜”,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而且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覆盖面,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所以,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积极影响。

(一)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提供了新载体

当代社会,网络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它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成为他们时时处处关注的重要媒介。当前,网络以其海量的信息和特殊的“数字符号”丰富了网络文化的内容,扩展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了大学生的自由活动空间。网络中的“红色文化”不仅可为广大青年学生所共享,而且对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为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提供了新载体。其二,为大学生认识人的本质,了解现实人生拓展了新空间。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网络文化从根本上使“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日趋淡化,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对大学生而言,网络空间有利于他们在“虚拟世界”中领悟人的“类特性”“类生活”等,从而有利于他们在“现实世界”中真正领会人的本质是现实化了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最终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是科学人生观。另外,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也为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判断创造了新条件。

但从根本上说,网络文化是一柄“双刃剑”。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内外各种思潮、思想在相互摩擦、碰撞的过程中,逐步与网络文化相互渗透、融合,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面临“西化”风险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它融图、文、声、像于一炉,集报刊、广播、影视、动画为一体,以其极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吸引了广大青年学生。由于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民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文化产品,它往往会充当西方国家瓦解中国青年学生意志和价值的“工具”。某些西方媒体本着“摧毁一个民族,从舆论开始”的企图,假借“民主”“自由”“人权”的外衣,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以此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弱化大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文化帝国主义”“网络文化霸权主义”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到极大冲击,导致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根基不稳、徘徊不定,甚至面临被腐蚀的危机。

(三)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面临“多元化”侵蚀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思想活跃、观念更新、文化交融的新时代。西方文化殖民主义者利用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公开性、全球性特征,大肆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的“普世价值论”向我国推行,这些形形、千差万别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和价值创造,使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面临“多元价值”的腐蚀。呈现出多元多变多样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

(四)大学生道德人格面临“虚无化”可能

网络文化的公开性、平等性既满足了大学生独立行为、平等相处的向往,也满足了大学生自由表达意愿的心理需求,然而,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包罗万象、异彩纷呈、形式多样,既有主流、高雅、正确的信息,也有边缘、低俗、错误的,甚至灰色、黄色、暴力的信息。大学生既是网络文化的消费者、接受者、传播者,又是推动其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青少年“网络犯罪”“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网上交友”“网上色情”“网络游戏”引发的社会问题比比皆是。诸如此类的问题会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人际关系疏远、交往能力下降、道德判断力削弱,直接造成部分大学生网民道德人格的滑坡,甚至有缺失迹象。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网民树立科学人生观的价值导向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是坚定大学生网民理想信念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最根本、最高层次的,具有统治功能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3]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的国际环境中,大学生成为了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焦点,要战胜这种“无烟战争”,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化,推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网上传播,进学生头脑。历史与实践证明:“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4]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彻底划清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界限,将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融入网络文化各领域,是引领大学生网民有效抵御多元价值侵蚀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对当代中国而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取向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用这一核心价值追求帮助大学生抵御多元价值的侵蚀显得尤为重要。它既可以从根源上强化大学生网民的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使他们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个人理想内化为行为动力外化为人生实践,还能使他们把自我价值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人生奋斗目标。

坚持以“两种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生动活泼的网络舆论氛围,是健全大学生网民道德人格的动力和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激发人民锐意革新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抵御各种腐朽、错误、颓废思想的尖锐武器。以“两种精神”和荣辱观为动力和基础,塑造高尚的“网络民族精神”“网络时代精神”和“网络道德品行”,是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应有之义。利用报刊、广播、影视等媒介,开展网上榜样示范、先进典型等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网络舆论氛围,唱响网络文化主旋律,既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网民树立自觉意识,远离垃圾信息,走进“红色网站”,更有利于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网络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健全人格。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网络文化的思想根基,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的理论精髓,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网络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应对挑战,化解矛盾,是时代的呼唤和永恒的议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11-10-2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6.

人生观的思考篇6

进入21世纪,国内外人权呼声日益强烈,人权教育也备受瞩目。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标志着人权在我国的基本地位已确立。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权在我国必会越来越受重视,人权教育在我国亦需日益完善。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大学生,其人权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时代需求不符。在我国人权完善的道路上大学人权教育问题必然会被凸显出来,这也是素质教育亟需完善的一方面。

一人权简述

1人权含义

根据网的解释,所谓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的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从中可以看出人权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正如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所指出的那样:一切人,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见、国籍、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区别,都有资格享有人权。简而言之,人权之所以为人权,因为它代表了作为人的尊严,体现了正义、公平、人道、善等美好的人类精神和价值。离开了人权,人类就无法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意义上,人权是人类安全和幸福的保障,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象征。[1]

2人权历史

人权起源于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政治家为了对抗和否定当时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权、君权和等级特权提出“天赋人权”。并在《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以法定形式加以确立。此后无产阶级经过探索,在资产阶级人权观上加以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消灭私有制和剥削,保证人人自由、平等,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此理想深刻地影响和丰富了此后世界范围内的人权概念。二战时期人权遭到极大的践踏,此后,保护人权上升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呼声。1945年,在各国的期盼中联合国成立,并以“促成国际合作……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作为宗旨之一,为国际人权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经历数世纪的发展与演变,人权已经具有十分丰富甚至全新的内涵,如今和平与发展是现代人权概念的主流。

3中国人民争取人权的斗争历程

人权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坎坷崎岖。在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时,绝大多数人有人权,但漏洞百出,并不完善;随后爆发的等历次政治运动,使许多人的人权遭到践踏;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领导人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开始重视人权问题,是人权保障新的开始。随后第四部宪法修正案列举了28种公民权利,人权得以进一步发展。1991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第一份人权官方文件《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人权正式搬上我国政治舞台。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入法。至此新事业才名正言顺地正式起步。人权正式入宪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志着我国人权事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二国外人权教育综述

人权的重要实现途径便是人权教育。国内外不少观点已指出实现普遍的人权,主要需加强人权教育。人权教育被定义为:通过知识技能的传达以及态度理念的形成,为构筑人权的普遍文化而进行的研究普及传播的努力。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人权,是经历过诸多磨难的国际社会共同的期盼和责任,也是近年来人权教育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各国政治体制的不同,人权的具体实现无法做到完全一致,应结合具体的政治体制,开展人权教育。在国内外人权教育早已展开,已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取得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

联合国。在国际人权教育中,联合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联合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次系统地在国际范围内提出人权的具体内容,作为所有人民和国家努力实现的共同目标,为后来的国际人权活动奠定了基础。在联合国的倡议下,第二次世界人权大会上170多个政府呼吁应当在各个国家进行人权教育。为了推进人权教育,联合国把1995年到2004年确定为人权教育十年,要求所有的国家和机构将人权、人道主义法、民主和法制作为学科纳入所有正式和非正式教学机构的课程。并在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在国际人权法确认的人权教育上,各缔约国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2]

韩国。韩国致力于人权教育,实践成果不菲。为开展人权教育设立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专门从事人权教育相关管理、实行。在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运转下韩国人权教育不仅将人权课程纳入小学和中学的课程体系之中,还被纳入公务员、学校教师和社会工作人员职业培训的课程体系之中;针对大学生,制订了大学人权教育基本计划并启动了将大学建设成区域性的人权教育和研究基地的项目司法部门[3];注重提升人权教师的职业化和专业性;制定韩国人权教育法;出版相关人权教育丛书,推动实践发展;制定适宜跨文化社会与人权教育的政策,奠定了跨文化社会的基础;创办了人权学习网络中心,为公民获取人权教育资料提供方便。这些实践不仅对韩国人权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也对其他国家人权教育作出示范。

菲律宾因早期人权问题尖锐,为解决问题,较早开展人权教育,在人权教育方面已取得较为成功的经验,并且有较为完善的体系。在法律上:菲律宾是以总统签署行政令、宪法规定等方式要求全国所有学校的各级教育与培训课程中学习和了解人权方面的内容。内容上:人权教育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有生存权、健康权、受教育权以及健康教育权、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环境保护教育等内容。方式上:主要由教育部负责实施,结合学生实际身心发育情况,将人权教育分为多个版块并以在中小学相关课程中渗透人权教育内容的形式进行,在高等教育阶段,法学院、法律专业以及师范院校的政治学专业单独开设人权内容的课程,其他院校和专业则采取与相关课程结合或开设人权专题讲座。[4]教学资源:经费方面宪法规定对经费保障以及国际组织等经费支持;在菲律宾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经过人权内容的培训并通过考试,由于教师需求量大,所以采取逐级培训的方式。并且采用集合众多专家编写并经过试点教学的教科书。

澳大利亚。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提出一个重要的国家教育计划/“探索民主”———包括人权部分,因为它着重于使年轻人成为未来的公民作准备。在澳大利亚,许多人接受了正规或非正规的人权教育———大学和中小学媒体和社区组织都提供各种学习人权知识的机会,律师、记者、教师、学者、非政府组织倡导者、政治家、学生和活动家们都参加了广泛的增进社会理解的讨论,人权和机会平等委员会多年来建立起了优质的可供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利用的资源。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它积极开展有创造性的项目、研讨、学校访问、会议和多媒体资料,使澳大利亚社会了解人权。[5]

三我国人权教育现状

我国人权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人权理论相较于人权教育更为完善。我国人权理论已有不少论文著述加以探讨并且人权已入宪,但人权教育并未有法律法规作出规定,在中小学教育中亦不属于主要课程,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作为副课的法制教育课效果不佳。而其中的人权教育更是效果甚微。在大学中人权教育得以初步发展,全国共有1600多所普通高等学校,300多所法律院系,其中开设专门的、独立的人权法课程的法律院系只有大约不超过15家,还不到所有法律院系的5%。尽管最近又有了新的变化,但据2008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与人道主义法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高校人权教育第一届年会的信息显示,现在全国各高校已开设人权课程的单位也仅30家左右。[6]

四我国大学生人权教育的必要性

作为未来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和实践者的大学生,其人权教育更是不容忽视。目前我国高校人权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大致如下:

开展人权教育的院校少。目前只有少部分法学院开设人权教育课程,其他院系及学校并未开设人权课程。

教育内容空白,人权并未列入我国大学教育的基本课程,亦未制定适用的教科书,使得人权教育内容无所依据。

教育形式单一,目前人权未列入法学核心课程,法学专业大多采取课堂教育,师生并不十分重视。非法学专业大多只能以讲座的方式获取信息。

师资力量缺乏,大学教师中教授人权专业的教师少,并且教师所学专业背景复杂,非纯正法学人权专业师资,以及师生人权意识不强,人权教育观念淡薄等诸多问题。

从国际上看,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我国积极倡导国际人权事业,签署了多项有关人权的公约,并批准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约获得批准,意味着我国政府必须按照公约的规定履行有关的国际义务,而且必须就公约中规定的内容对公民进行人权教育,使公民能够知晓自己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并知晓寻求法律救济。[7]

从国内看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4条增加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标志着人权保障原则从此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宪法原则。要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就必须加以教育,使公民能知晓其权利及义务。人权教育的目标在于人权意识的提升和人权知识的普及。在高等学校开展人权教育,在当今国际社会是较为普遍的趋势,大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和传承者,是未来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和管理者,在大学生中普及人权知识对整个国民人权意识的提高,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可见,高校人权教育是顺应当代人权发展趋势的需要,我国高校人权教育是需要加以促进的。[8]

五中国大学生人权教育的路径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我国高校的人权教育才姗姗起步。至今我国人权教育尚未取得显著进步。在人权教育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国外不少国家如菲律宾、韩国等联合国倡导下结合本国实际在人权教育方面已积累成功的经验,我国应积极学习他国优良的经验与方法,结合我国的政治体制,教育发展阶段、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开展人权教育。

从范围上来看,高校的人权教育包括了法学专业学生的人权法教育与非法学学生的人权知识教育,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切实把握人权教育的精神和内涵,通过高校的各种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和实施,使大学生养成自信、尊重、公平和平等的观念,从而孕育出重视人类尊严与价值的人权文化。

对于法学专业学生开设人权法学专业课,甚至将人权法学调为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法学专业中,人权法学并不是核心课程,致使许多高校并未开展人权法学课程,或者开设了只是为引起老师和学生的关注。法学学生是未来的法律人,将要从事法律的维护与实施,将强其人权意识及人权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未来的执法、司法尊重人权。

非法学学生的人权知识教育应开展公共人权课程。如大学语文和大学英语一样,是每位大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他们不必如法学专业学生一样人权知识过硬,但可让大学生树立人权的意识,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权维护自身的权利。

保障教育资源。首先培养专业教师,我国高校中授课老师多元化的学科背景也是当前人权教育的一个现实。授课教师往往并非人权专业教师,其授课往往侧重于自己擅长的领域,这对人权的教育有所偏颇。从事人权教育的老师应具有人权相关专业的学历背景,不能滥竽充数。其次,由人权法学专家编写适用的教科书。结合人权较为成熟的理论研究,借鉴韩国等国家人权教育读本编写精髓,由权威专家编写适合法学专业、非法学专业学生分别适用的教科书。

国家设立专门机构或明确指定哪个部门,如教育部负责人权教育的相关工作,明确其责任,赋予其权利,支持其实施。在实行过程中结合我国部门机构特点,借鉴韩国人权委员会可取之处开展人权教育管理。

人权资源数字化。在网络发达的当今时代,人权资源已不能局限于纸质资源,更应结合互联网、数字图书馆、电影、公益广告等途径宣传人权知识。即方便大学生甚至广大公民,又能起到普遍宣传的作用。

人权教育入法。继人权入宪之后将人权教育入法,规定我国相关大中小学根据学生情况开设人权教育内容的课程,非学生公民以单位或市县等为单位展开教育,保证人权教育的实施。

培养公民人权意识,增强公民人权信仰。人权教育不仅需要课堂知识的教授,而且还需要全民性的意识培养。

开展人权实践活动,丰富人权教育方式。组织开展法制宣传人权专栏,结合实事探讨人权问题,开展人权辩论赛等。

我们正处于法治社会,人权教育不仅教授人权知识,更是在意识及行为领域让我们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强,也是即将走入社会的工作者,加强其人权教育具有成果显著且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人权的历史[J].中国经济周刊,2009-12-10

[2]张艳玲.我国人权教育问题探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3]王孔祥.国家人权机构与人权教育———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的实践及其启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4]王家勤.菲律宾人权教育[J].人权,2006(3).

[5]玛格丽特.雷诺兹.澳大利亚人权教育[J].人权,2006(3).

[6]陈佑武.高校人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人生观的思考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新型城镇化;人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11-0018-04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也逐渐步入了成熟发展的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注重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及其人本实质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和实践观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所谓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理论,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对实践具有很深远的指导意义。“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生活。就是说,自然界使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相互过程的、人的身体”。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往实现的,人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掌握自然规律,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最终是要在自然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自觉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使自然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促进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使自然界最大受益者的人类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以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当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等的重要理论支撑,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石。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当前中国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就生态方面来讲,是在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前提下,努力建立一种以生态宜居、节约集约及和谐发展为特征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其目的是着眼于人,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和人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联合体。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是有其自身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存在着对立的一面。所以,人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以遵循自然客观规律为前提,否则人类在改造自然中无论获得多少成就,都会最终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而生产劳动又是人与自然关系产生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当人类付出劳动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劳动财富的同时,要尽可能地对自然生态加以保护,达到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的统一,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在新时期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同志强调,“要积极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其物质依托,这无疑要增强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提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则是提高这种认识的重要思想基础。

但是,传统的城镇化建设,由于人们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科技生产力的相对落后以及中国的现实国情,造成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不断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也日益突出,使人自身的发展陷人困境,严重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

二、传统城镇化建设违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障碍

(一)传统城镇化建设出现的生态问题

可以说,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在同一时期产生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以工业为依托的城镇化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资源损耗问题,生态系统必然会遭到破坏。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城镇化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城镇人口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化水平也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下、工业化发展相对落后和经济面临转型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国情条件,造成了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一直以一种传统的模式进行。就生态方面来讲,主要表现为在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以大量增加城市建设资源的消耗和需求为基础,不合理的资源开采以及利用效率的相对低下,加剧了国内资源的严重短缺。此外,由于中国技术和管理的相对落后,不断地开工建厂造成大量废弃物排放、占用大量的农业用地、使用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和农村人口严重流失、城市住房拥挤、交通压力增大、环境卫生条件下降、农村土地抛荒和土地质量下降,频频出现所谓的“城市病”和“农村病”,由此产生的资源能源紧张、环境污染加重和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支撑,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严重阻碍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而作为城镇化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人”自身,也会遭受由于生态恶化而带来的威胁。

(二)生态环境恶化,阻碍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模式促使人们干预自然的能力愈来愈强,取得的成果也愈来愈多,这更加刺激了人类对自然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征服,使得人们不顾自然规律,肆意盲目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由此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等,都严重阻碍了城镇化建设进程,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最终的受害者将是人类自己。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往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一系列生态危机的出现,都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贪婪地向自然界索取而造成的,以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城镇化建设,是一种被异化了的建设模式,是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一种片面化和对抗化,不符合人类社会城镇化后所要追求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其实质是人对生态环境力量存在价值的一种忽视,从而导致人类自身陷入困境和危机,阻碍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必然会增加对生态资源的需求,过度无序地利用自然也必然会带来能源、环境和生态等一系列危机的增加,这些都必然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引起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传统的城镇化建设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本质要求,也不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兼顾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寻找到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这样一来,推进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成为了必然。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应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与传统城镇化模式粗放地利用土地、消耗资源相比,新型城镇化改变了原有的单纯以城镇人口增加和城镇土地扩大为指标的城镇化衡量标准,而是更加注重建设过程中的城镇化标准内涵式的提高。它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及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于人的发展,涵盖农村,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是要从根本上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其过程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将良好的生态保护作为其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将完善的为民服务功能作为其建设的最终落脚点,以此来不断地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本氛围。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应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在建设过程中既要合理利用自然,又要尽可能地保护生态环境,将人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其建设也必然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党的十指出,城镇化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保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态势,也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是新型城镇化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恩格斯指出:“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我们对自然界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更好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可以美化我们的生存环境,可以不断地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了美好的自然家园作保障,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净化人们的心灵、改善人们的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人们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真正符合人类发展的城镇化水平。良好生态环境的创造,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掌握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必须自觉尊重自然界的客观独立性。人们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合理有效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才能创造出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生存空间,才能将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不断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四、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生态文明建设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指明方向,是推动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保护的传统城镇化建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可持续合理发展。而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弥补了过去脱离实际、违背规律发展模式的缺陷和不足,促进了城镇化建设的科学健康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已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保护问题,更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由“传统”到“新型”城镇化的转变,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将二者结合上升到理论层面,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践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项要求,从而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城镇化,推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由此,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认真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包含了丰富的自然界本身、社会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矛盾问题分析及解决方式。面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资源能源问题,党的十报告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的新高度。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文明形态,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期的重要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充分肯定与传承,是贯彻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同时,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政府工作报告都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未来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着眼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的全面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使人充分认识到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也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应深入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不断提高个人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的自觉性,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积极主动地保护生态环境,在推行城镇化的过程中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间的平衡有效发展。

(二)充分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将人的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作为城镇化建设的践行者,同时也是城镇化建设的受益者。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的高低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衡量标准。马克思指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人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城镇化建设的水平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实践主体的本质力量与实践客体的、人为化的强大物质力量相互作用时,人就以一种外在于、独立于自然客体的、人为化的强大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同自然客休的物质力量相抗衡。人能依靠自身力量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所以,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将人民的利益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在要求。只有当人在真正认识到自身本质力量和地位的重要性时,才会不断提高个人素质,自觉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责任意识和性态意识,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竭尽所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减少过度破坏生态给后代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摆脱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狭隘性,努力创造符合自身发展的生存空间,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健康良性发展,最终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以良好生态为基础探索城镇化建设符合人类发展的新路径

人生观的思考篇8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观;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93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90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自控能力比较弱,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往往会过多地重视外部管控,对学生内在潜力、心智的开发等方面不够重视。此外,随着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管理也日趋粗放。所以,必须要探索出一种新的学生管理模式,满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一)管理方法的机械化

目前,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管理方法趋于机械化的现象,出现机械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具有惰性,机械化的管理方法往往操作比较方便,也比较容易见效;第二,管理人员缺乏整体的、系统的管理理念,在面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时,往往采取应急式的管理方法;第三,受传统的管理理念的影响,认为学生管理工作可以预先掌控、规划,能够通过分解、重组的传统方式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被管理者与管理者间的不平等

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下,被管理者处于管理者的下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使用的行政管理体系是直线式的,形成了线性管理链条,直接导致了被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困难的现象。学生只能与基层辅导教师直接接触,与学校其他的管理者无法沟通,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向管理者反馈,并获得帮助。此外,信息交流、沟通困难逐渐导致了管理理念、管理态度的转变,长此以往,极易形成,人本主义教育观不可能在这样的管理体系下得到贯彻与落实。

(三)管理中心的偏离

第一,部分高职院校目前所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权力中心”现象,即强调学生必须要绝对服从。此种管理模式下,管理者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所用的词汇多为禁止、不准、不允许等,学校的权利无限膨胀,肆意剥夺学生的权利,苛刻要求学生的义务。第二,部分高职院校目前所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教师中心”现象。教师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者,扮演着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主宰者角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而作为被管教者、被动接受管理的学生,面对教师的指令,只能安分守己地行动。第三,部分高职院校目前所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管理中心”现象。管理只是一种方法、手段,实施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目的,“管理”的存在价值具体体现在其是否可以达成所要实现的目标、目的。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为了“管理”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管理”已经从一种方法、手段转变成了目的、目标本身。

二、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完善学生管理制度

在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应该是尊重学生,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其指导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管理制度应以引导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作为依据,应该是不可侵犯、严格奉行的硬性规定。第二,学生管理制度应该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第三,学生管理制度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人格自由、人格尊严的基础上进行构建。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为目标,并与院校的实际学情相结合,建立符合学生特点与教育规律的学生管理制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尊重学生的价值与尊严

学生具有个人价值与尊严,高职院校应该对学生的个人价值与尊严进行无条件的尊重与维护。无论学生的行为对错、情绪表达是否合理,高职院校都应该以关注的态度维护、接纳学生。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从而获得学生的认同,履行好自己的管理职责。管理者可以采取法理交融、情理交融的沟通方式,重视说服教育,也可以借助深度交谈、心理咨询等专业手段实现教育提升、解决问题的目标。

(三)正确认识人本主义教育观

在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心。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遵循人本主义教育观下的“学校以领导为本、领导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操作模式。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构筑合理的学生管理平台,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氛围,从而给学校领导构建能够施展自己构想的平台;学校领导应该对教师予以帮助、服务,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支持条件与和谐的工作环境;教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应该是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四)重视学生的认同感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90后,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自控能力比较弱,叛逆心理比较强,因此传统命令式、强制式的管理模式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高职学生群体的独特性,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应该关心、尊重学生,关注他们的内心需要与合理要求,并通过换位思考、法理交融、情理交融的方式,获得学生的认同,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学生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在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做到尊重学生的价值与尊严,重视学生的认同感,正确认识人本主义教育观,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从而实现有序、高效的学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