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8篇

时间:2023-06-29 09:31:48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1

一、强化种苗执法工作,规范林木种苗市场秩序

1、强化宣传工作,大力营造依法治种氛围。《种子法》颁布以后,我市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积极宣传和组织学习《种子法》、《//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等种苗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种苗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使依法治种逐步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各种会议大造宣传舆论。市局将《种子法》列入林业宣传的重要内容,先后3次利用各种会议的机会组织各级林业部门有关领导和林木种苗行政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种子法》,使其率先做到学法、知法、懂法。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碑牌、墙报、法律考试、知识竞赛、咨询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扩大宣传效果和范围,大造依法治种声势。三是培训骨干。市里先后举办了3期林木种苗法律法规和技术培训班,对种苗管理人员和重点种苗生产、经营户进行普法学习和培训,参训人员150人次。通过抓重点户的培训,起到了良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四是编印宣传学习资料。市林木种苗站先后编印了2期《林木种苗法律法规选编》,共1000余册,发至各级林业部门领导、种苗管理人员、各乡镇林管站以及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体户。通过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增强自觉守法意识。

2、实行准入制度,大力整顿种苗市场秩序。一是加大了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力度。在全面掌握全市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种子法》、《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和《//省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我市制定了《//市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对生产、经营林木种苗的办证条件、申领程序、核发管理作出了详细规定。根据“种子质量要管严,苗木市场要搞活”的要求,主要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由市局审批发证;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由各县(市、区)林业局审批发证,报市局备案。全市现已发放《许可证》138本,其中种子生产许可证14本,种子经营许可证15本,苗木生产许可证55本,苗木经营许可证54本。二是建立了林木种苗执法机构和队伍。市局委托市林木种苗站行使种苗行政执法权,办理了委托执法书,并向市政府申办了4本林木种苗执法证。各县(市、区)林业局有的以专门机构,有的以综合执法的形式都成立了种苗执法队伍,开展执法检查和监督,杜绝伪劣种苗进入市场。

3、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强种苗质量监督。为切实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提高种苗质量,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一是加强工程项目造林种苗调运监管。市林业局对重点工程造林种苗生产供应管理下发了专门文件,规定凡是用于重点工程项目造林的种苗,必须具备“二证一签”。同时要求将调运种苗的品种、种源、产地、数量、规格、合格率、责任人、经办人等情况记录建档,并与“二证一签”一起存档保存。种苗使用情况列入年终造林检查验收的重要内容,对购买、使用不合格种苗和不具备“二证一签”种苗造林的,不予验收。二是积极创新种苗生产供应机制。大力推行招投标育苗,逐步实现定点育苗、定向供苗,确保造林种苗质量。三是加强林木种苗质检员队伍培训。积极组织各县(市、区)种苗管理人员及种苗生产、经营户,参加省林木种苗站举办的质检员培训班,使全市持证种苗质检员人数达到115人,率先在全省做到了市级及18个县(市、区)林业局都配备有2名以上林木种苗质检员,大部分重点种苗户都有1名质检员。四是加强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基础设施建设。市林业局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市林木种苗站购置了部分种子质量检验仪器,更新设备设施,增强检验能力。

二、抓好种苗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林木种苗基础设施

在国家林业局和省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在建或已经建成的国债种苗工程项目有11个,工程建设规模1649.65公顷,计划总投资2480.7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05.94万元。

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我们对工程实施实行事前指导、事中监督、事后验收的全过程管理,严格把住工程项目的筛选和申报关,积极参与指导种苗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初步设计编制,加强对种苗工程项目实施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强化对工程建设资金的监管,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通过种苗工程建设,有力地提高了全市林木种苗生产供应能力和种苗质量,促进了我市林木良种化进程。

三、加大种苗科技投入,提高种苗科技含量

为确保全市林业造林用好苗、用足苗,我市积极开展了林木种苗科研、技术推广工作,努力提高种苗生产的科技含量。

1、抓好林木良种的生产与推广。重点抓了杉木良种、油茶良种、杂交竹等的生产应用。全市已推广杉木良种7.2万公斤,油茶良种嫁接苗303万株,其中20__年推广杉木良种1000公斤,油茶良种嫁接苗25万株。

2、积极开展优良乡土树种选择研究。

市林木种苗站已完成70多种乡土阔叶树的苗木培育技术研究及部分树种造林测定研究工作,初步挖掘出一批适用于//的优良乡土造林树种,如兰果树、黧蒴栲、秃瓣杜英、苦楝、南酸枣、枫杨等。试验推广了枫杨、合欢、兰果树、重阳木、乐昌含笑、金叶含笑、苦楝等乡土阔叶树种的容器育苗技术。

3、研究制订了《//乡土树种苗木标准》。为更好地指导林木种苗生产,促进林业造林苗木标准化、规范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四、存在主要问题和建议

1、种苗管理机构工作经费不足,严重影响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县级林业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种苗管理机构,基层种苗管理工作力量薄弱。建议上级有关部门明确要求县级以上林业局单独设立种苗管理机构,按行政机关管理,核定人员编制,并将种苗执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拨款。

2、加大对林木良种选育,特别是优良乡土阔叶树种的遗传改良(包括种源、优树、品种选择)研究的力度和经费投入,从根本上解决种苗工程实施中出现的“无米之炊”(即没有良种繁殖材料用于种苗工程生产)的问题,实现种苗工程项目实施的意义。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2

关键词:青山工程;打造;生态城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积极推进青山工程 全力打造生态城市――关于辽宁省海城市青山工程的调查与思考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17日

一、青山工程进展情况

海城市以矿山开采为支柱型产业,矿区与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特别是以析木新城和牌楼镁矿为代表的地区。为解决这一困境,省市现已投入资金3,500余万元加以推进和治理。

在“造绿”工程方面,13个矿山治理工程已进入招投标程序,特别是析木新城采取边招标边治理的方式,现已投入矿山治理资金600万元,开工面积1,852亩,封山禁牧围栏工程也已经开始施工。3万亩小开荒还林工程已经全部落实到地块,并已完成苗木采购工作。污染治理工作全面展开,目前已关停污染企业23家。“造地”工程方面,牌楼镇现已投入资金1.2亿元,已完成东牌楼村拆迁141户,拆迁面积98万平,腾出土地1平方公里,现已挂牌拍卖31.89万平方米,土地出让协议签订金额为6,378万元。目前,析木新城的杨甸村、梨树甘沟子村拆迁前期摸底调查工作已全部完成,市委、市政府将规划权下放牌楼镇政府,土地出让金部分将返还镇政府,用于补充青山工程资金。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供血资金不足,要激活自身造血。随着青山工程的深入推进,一个问题已迫在眉睫――工程出现了严重的“供血不足”,多数重点精品工程无法招标甚至停工。针对这一情况,市委、市政府经过多次调研和论证,提出用经营的理念来规划和打造青山工程,这样,既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又符合新城新市镇的发展要求;即改善了生态环境又解决了资金问题。其根本就是以“造绿”为前提,与矿山治理长效机制相结合,进行矿山生态恢复、“小开荒”还林、排岩场造绿等工程,恢复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以“造地”为核心,即与土地整理相结合,通过移山填坑等方式增加可利用土地,这是解决资金问题的主要方式,引入规模企业增加税收,通过“造地”工程打造“造血”体系,产生净收益,反哺青山工程其他主体工程建设。以“造业”为手段,通过推山造地和拆迁造地来整合土地,引入企业入驻牌楼代家沟菱镁初级加工园区,通过“造业”工程集聚产业园区发展,加速产业升级。以“造城”为目的,与新城建设相结合,实施“造城”工程,解决工业区和居民区混杂、工业发展空间狭小、群众生活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牌楼和析木之间形成功能分区明确、生产和生活相互依托的哑铃型新城。实施“四造主体工程”,以实现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矿区人居环境根本改变,矿区发展空间全面拓展,矿业经济快步发展,新城新市镇快速崛起,最终通过工程“自身造血”功能实现青山工程可持续发展。

(二)避免出现复荒,要建立法治机制。在落实已完成的矿山生态治理项目、“小开荒”还林、封山禁牧项目地块认领管护机制的同时,建议各镇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各村制定村规民约和管护办法,建立进化绿化管护队伍;林业部门要对绿化管护进行检查指导,向各村发放树枝修剪、病虫害防治指导手册,确保管护及时到位。国土局、环保局等执法部门相协调,各级政府配合,利用市场化和法制化手段,加大对退林开荒、非法破坏矿山及企业超标排放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保证避免出现复荒复牧现象,确保已经退耕还林的小开荒不反弹。

(三)缺乏环保意识,要严格管理审批。面对地区环保意识薄弱的情况,建议由国土局负责,加强和规范矿山与采石场用地的管理。对于以后新审批的矿山和采石场,要求企业在办理征地手续的同时办理相关的绿化环保手续,严格加强审批和管理。新矿区审批时,规定企业在对新矿区依法有序开采的同时对矿区边开采边绿化,确保环保达标。矿区开采权限到期时,企业要恢复矿区植被,达到青山工程要求。由规划局负责,今后在城区内出让土地涉及到苗圃的,不再将苗圃划入出让范围,苗圃作为城区绿地保留。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3

关键词:小型土木工程;山地灾害;应用实例;推广

【中图分类号】P642.2

1山地灾害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1.1山地灾害的形成原因

山地灾害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影响造成的,大体上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

1.1.1自然因素

首先,一定的地形高度差、深切的河谷或陡峭的山坡是山地灾害形成的必然条件。其次,复杂多变的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以及由于新构造运动、频繁的地震在山区产生的大量的松散碎屑物质也加剧了山地灾害发生的几率。同时,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出现,加之与山区的高差地形和陡峭的山坡或河床相结合,同样也有很大的几率诱发山地灾害的形成。另外,由于山地灾害的形成具有同一性,因此各种山地灾害可能在大体一致的空间和时间内发生,在适宜的条件下,只要一种山地灾害先发生,就可能引起另一种或另外数种山地灾害相继发生。

1.1.2人为因素

山地灾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与人类在山区的活动关系密切。随着山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位于山地灾害危险区内的人口剧增,而在一般情况下山区经济相对落后,山区居民急于致富,往往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防灾意识淡薄,在规划设计山区的开发项目过程中,很少考虑到项目在建设中和投产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甚至采用不适合山区特点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这样不仅人为地加剧了山地灾害的发生和危害,而且导致灾害点增多,灾害暴发频率增高,规模增大。

1.2 山地灾害的特点

(1)山地灾害暴发突然、破坏性极强。山地灾害往往是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爆发,发生时往往伴随着生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等。

(2)季节性强,频率高,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就我国而言,山地灾害主要发生西南山区,例如亏山区、丘陵区及岗地,特别是暴雨中心区和地震多发地带。据调查分析,仅湖南就存在湘南南岭山区、湘西北武陵山区、湘西雪峰山区、湘东幕阜山区和湘中丘陵区等五大山洪灾灾害易发区。每年,随着雨季的降临,常会有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现象的发生,尤其是暴雨时,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灾害。

(3)山地灾害数量大、分布广,灾害规模以微型、小型为主。据初步统计,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滑坡12万余个,泥石流沟5万余条,小型的滑坡泥石流超过140万处,遍布31个省、市、自治区。有滑坡泥石流活动的面积达4.30×106km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4.8%。另据云南省提供的资料,全省共有滑坡、泥石流灾害点约20万处,遍及全省的每一个地、市、州,其中,较大规模的6847余处,仅占全省同类灾害总数的3.4%。

2 小型土木工程的分类和特点

2.1小型土木工程的分类

在我国,常见的具有预防、消除和减轻山地灾害功能的小型土木工程可分为沟道、山坡、

排水及坡面等4类工程。

2.2小型土木工程的特点

小型土木工程的特点是:(1)工程所需建筑材料主要是水泥、石料、沙、竹子、木材,除水泥外其它材料都可就地取材,可充分利用当地建材资源和发挥山区劳动力充足、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2)工程规模小,所需投资少(一般为数千元至数万元),施工期短,见效快,国家、集体、个人都能投资建设,相对拓宽了投资渠道。(3)工程体积小,占地面积小,可以给生物工程留下充足的空间。小型土木工程可以与生物工程同时规划,分段实施,两种工程可优势互补,取得更好的防灾减灾效益。(4)工程投资主要用于支付当地建筑材料和施工人员劳务费,这两项支出大部分都转化为当地群众的现金收入。因此对小型土木工程的投入,也是一种扶贫的投入。

3 小型土木工程应用实例

3.1 泥石流综合防治工程

南溪位于郴州市北湖区南溪乡政府所在地,处于两条冲沟的交汇处。南溪地貌属于构造剥蚀低山区,地形属于山间谷地类型,地势总体东高西低。周边山坡陡峭,风化残坡积层厚度较大,是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区。区内降水量较大且年内分配不均匀。区内冲沟较发育,地表水总体流向是自东向西。通过地质、水文、气象和地貌等条件综合分析,下东溪和上东溪是泥石流易发的冲沟,沿冲沟是泥石流的形成区和流通区;在南溪段冲沟坡度变缓,地形相对开阔,成为泥石流的局部堆积区。

针对这些状况,先是采用拦砂坝和河道疏浚治理泥石流沟。在上东溪和下东溪分别修筑拦砂坝拦截砂石,减缓冲沟坡度,削减泥石流的强度;在南溪段疏浚河道,修筑护堤,保障溪水畅通,对泥石流可起到导流作用。然后采用挡土墙、截水沟和排水沟治理滑坡,提高山坡的稳定性,保护坡下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2 护岸工程

大凹子沟为云南省小江流域支沟蒋家沟下游左岸的一条支沟,距东川市24km。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就紧靠大凹子沟沟口左岸。多年来,大凹子沟泥石流暴发频繁。当泥石流暴发时,其主流线在河床上摆动,多次冲坍左岸岸坡,威胁.到观测站安全。

针对这一状况,政府在大凹子沟观测站段实施护岸工程。护岸工程由丁坝和顺坝组成,布置在观测站附近沟道左岸泥石流顶冲段。护岸工程上游端设有一座下挑丁坝,丁坝坝根嵌入沟岸,坝头斜向下游,与水流方向的夹角为60°。顺坝紧接丁坝下游侧,沿沟岸顺流布设。丁坝和顺坝均采用钢筋石笼结构。钢筋笼在观测站加工焊接成型,运到现场装笼。大凹子沟观测站段护岸工程1997年4月完成,工期约20d。工程总完成土石方120m3,石笼108m3,使用钢筋2.8t,工程总造价1.9万元。据调查回访,该护岸工程经受住了考验,完好无损。

4 小型土木工程的推广

(1)各级政府制定适当的倾斜政策,给予一定的启动经费,鼓励地方和个人参与小型、微型山地灾害的防治。(2)对国内小型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防治效益不断进行阶段性进行总结,并引进国外成熟的理论与技术,编写成简单实用的设计手册以供使用。(3)建立小型土木工程治理示范点,重视初、中级技术人员的培养,普及群众环保意识。(4)结合山地灾害治理,保护和恢复土地资源,将治理灾害与发展山区经济结合,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山地治理的积极性大力开展推广工作。

5结语

小型土木工程具有投资少、施工简单、见效快、易吸引当地农民参与等优点,既能有效地预防、减轻山地灾害,增加和恢复土地资源,又与发展中国家山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适应,在山地灾害防治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所以,政府应充分意识到小型土木工程的前景,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抗灾的意识的同时,鼓励地方和个人不断参与到小型土木工程的建设和研究中。

参考文献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4

关键字:城市化;乌鲁木齐; 棚户区改造; 安置补偿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棚户区改造在全市各辖区广泛展开,已成为推进城市发展、提升市容市貌、改善民众住房条件的必要手段。但是在房屋征收补偿的过程中政府和公民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如何做到政府和公民诉求相协调将是今后乌鲁木齐市房屋征收安置补偿工作的重点所在。

一、乌鲁木齐市棚户区改造中房屋征收安置补偿现状

(一)乌鲁木齐市房屋征收安置补偿法律政策依据

2011年1月29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2001年颁布实施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同时废止。由于《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自颁布之日起执行,没有给出执行的缓冲时间,为保障了乌鲁木齐市重点建设工程的房屋征收工作能够在《征收补偿条例》颁布后依法按照程序顺利进行。乌鲁木齐市根据《征收补偿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向国家住建部、自治区住建厅请示并向各省市房屋征收管理部门求教,了《乌鲁木齐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暂行规范》、《乌鲁木齐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流程》、《乌鲁木齐市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与补偿安置暂行办法》、《乌鲁木齐市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与补偿安置实施细则》、《关于开展国有土地上未经登记建筑认定工作的通知》《乌鲁木齐市防控和查处违法建筑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

(二)乌鲁木齐市近三年棚户区改造中房屋征收进度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棚户区改造在全市各辖区广泛展开。 2011年计划征收15000户,征收面积150万平方米,已完成14887户(2011年12605户、2012年2282户),征收122万平方米。2012年计划征收10000户,征收面积100万平方米,已完成征收5176户,征收62.9万平方米。2013年计划征收6000户,征收面积60万平方米,已完成征收5132户。3年来,全市棚户区改造已实施77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共完成征收25195户。

(三)乌鲁木齐市棚户区改造中征收安置补偿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经过乌鲁木齐市各辖区征收办的共同努力,各项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的征收工作均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工作离目标任务仍有较大差距,存在很多问题。

1.个别被征收对象特殊情况需行政裁决

随着棚户区改造征收工作的深入,虽然各项目工作都取得不错成绩,但仍面临一定的困难。根据职能分工,市房产局征收办负责指导各辖区开展棚户区改造征收工作,已连续三年未完成年度征收任务,究其原因,各辖区均存在各式各样有争议的特殊情况,各辖区征收办无力解决,需由各辖区对争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上报,依靠行政裁决手段最终解决,这必定会影响整体征收进度。

2.征收补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部分项目开发资金紧张导致补偿不能及时到位,给征收安置工作带来很大阻力。虽有政府投资项目安置房屋建设资金由住房公积金贷款解决,缓解了安置房屋建设资金紧张的问题,但征收补偿资金还存在较大缺口,现阶段仅依靠乌鲁木齐市棚改公司借款解决,难以满足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补偿工作的实际需求,对棚户区改造的顺利推进造成了一定影响。专项资金的及时到位,是征收安置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

3.被征收对象补偿愿望与安置补偿标准存在差距

现行的征收政策与被征收对象的实际安置补偿愿望存在较大差距。部分被征收对象脱离实际,漫天要价,致使安置补偿标准很难达成一致;部分被征收对象受以往安置遗留问题的影响,担心权益得不到保障,同时担心子女入学等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对征收安置工作不支持、不配合;部分被征收对象,征收后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生产经营场所,生活将面临困境,故采取各种手段阻碍征收工作进度。

4.征收办人手不足,部分人员素质不高

乌鲁木齐市各辖区(县)房屋征收部门虽已正式成立,但仍有部分工作人员至今未到位,只能在重点项目所属片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社区及区属各部门抽调干部临时到项目工作组工作。由于乌鲁木齐市维稳工作的要求,人员流动性大,难以胜任实际实施工作,也无法开展系统的专业培训,造成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工作经验不足、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效率不高,影响房屋征收工作的进展。

5.缺乏有效监督

拆迁安置补偿工作中完善的监督机制缺失,权利责任失衡。加之棚户区改造工作本身艰巨而繁琐,某些片区因任务重未重视工作人员思想道德培训和廉政教育,导致个别工作人员对不良欲望的克制能力有限,无法抵御非法利益的诱惑,铤而走险以身试法。例如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原青峰路片区棚户区改造拆迁工作办公室负责人龙刚,沙依巴克区原雅山棚户区改造拆迁工作组二组组长李凌云,沙依巴克区政协原副主席、青峰路片区拆迁办负责人原李兰生,均因在征收过程中贪污受贿锒铛入狱,不仅使政府形象严重受损,也使得民生工程效果大打折扣。

三、完善乌鲁木齐市征收安置补偿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结合实际完善征收细则

深入棚户区内部对各家各户的真实情况进行调查,深入了解被征收户的家庭成员具体情况,被征收的真实面积和具体利益诉求等。在此基础上完善乌鲁木齐市房屋征收安置补偿实施细则,做到合理、和谐征收。

(二)拓宽资金来源

乌鲁木齐市棚户区改造征收资金缺口较大,应尽可能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

第一,乌鲁木齐市应加大棚户区改造政策优惠力度,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棚户区改造工作。

第二,应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支持,特别是利用近期世界银行支持乌鲁木齐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机会,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第三,乌鲁木齐市应努力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支持,使乌鲁木齐市棚户区改造工程获得更多补助资金。

(三)保证被征收人对补偿方式的选择权

当今乌鲁木齐的做法是,棚户区改造主要实行实物补偿,针对有证房屋按照“拆一还一”的原则进行。对积极配合征收工作的被征收户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持有乌鲁木齐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的被征收人,给予每户1 万元的补助。但被征收户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有人想要实物补偿,但也有人希望得到货币补偿。故应在今后的征收工作中明确保障被征收人对补偿方式的选择权,以便被征收人更好地支持和配合征收安置工作的顺利展开。

(四)增加工作人员数量,提升人员素质

乌鲁木齐市各辖区(县)房屋征收部门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应采取公开向社会招聘或由乌鲁木齐市征收办委派工作人员的办法来解决。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会吸引大量社会人才加入,一方面可缓解工作无法高效展开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大学生就业。

而对于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绝不能因为工作忙任务重就忽视。应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予以增强和提高。

(五)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乌鲁木齐市征收办应将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好对各辖区的服务协调、监督作用。特别是在下一步的棚户区改造工作中,严格按照要求督促各辖区尽快完成安置房建设及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强化对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征收、项目审批补偿资金等敏感问题的监督。

参考文献:

[1]沈开举.城市房屋拆迁法律法制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5

【关键词】土木工程 安全 措施

中图分类号:X947 文献标识码: A

一、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企业结合企业内外条件以及工程特点,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优化管理流程,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达到工程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工程建筑市场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加强。但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大的变化,而且存在许多问题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的实现,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必然要求我们的土木建筑施工管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建筑业施工生产流动性大,产品的形式多样化,产品的体积庞大,结构复杂,露天作业,季节性比较长,机械化程度低,材料品种繁多,安全系数小,很难控制,隐患较多,必须全员参加安全管理这项工作,协调配合,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企业头等大事,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我们开展正常活动的必需要求,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性任务。安全生产的文明施工是高效益,高效率的前提,就是最低成本消耗获得最大价值。

三、创新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策略

(1)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我国应该结合目前建筑行业以及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要将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真正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上来,使国家部委提出的土木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

(2)完善政府监督职能。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力度,依照土木工程安全监管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机制,对各级部门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程序实行改革。各级主管部门应该不断完善施工安全监管体系,改革安全管理执法机构,配备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安全执法人员,对土木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安全实行动态监管。同时,应该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安全监管人员组织专业培训,提高安全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监管力度。

四、加强施工单位安全监管工作

施工企业领导要重视施工安全管理,每项工程的施工现场都要配备固定质量和安全人员,提高对安全管理人员的要求。在施工中,明确安全控制由经理负责,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编制工程项目的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的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体系。工程项目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的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的条件,合理的组织财力、物力、人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

(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建立健全土木工程行业人员的培训机制。首先,应该构建建筑项目民工准入机制。进入土木工程项目工地进行施工作业的民工都必须参加安全培训,并按照培训效果持证上岗。其次,要不断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监理人员的素质。应加大对项目监理单位以及施工监理人员的安全业绩和安全监理素质的考评力度,作为其开展监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土木工程施工监理单位应加强安全监理规范力度,不断提高监理水平。

五、作好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

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是一项事前控制,安全生产只有事前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危险源的确定一般考虑因素有:一是容易发生重大人身、设备、爆破、洪水、塌方、高边坡、滑坡危害等;二是作业环境不良,事故发生率高;三是具有一定的事故频率和严重度、作业密度高和潜在危险性大。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最常见的危险源有:施工生产用电、民用爆破器材管理与使用、特种设备作业现场、地下涌水、有毒有害气体、高空作业、高切坡、深开挖等易滑坡及塌方危险地质段、施工脚手架、重点防火防盗区域等。对危险源的识别和确定要准确才能有效地制定针对危险所采取的相应的技术措施和防护方法。危险源一经确定, 就必须纳入控制管理范围及时传达到施工作业区的每位工作人员,并设置危险源安全标志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危险源区域内的安全警示标志, 现场指挥人员和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本区域安全动态,危险源若发生变化,尤其是升级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人身和机械设备的安全。危险源的撤离必须在确定无安全隐患时才能实施。

近年来,我国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不断增加,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其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对于这种情况,施工单位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应该总结出在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隐患,高度重视安全管理的问题,积极吸取教训,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同类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从而使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绿色生态、实现50.47%森林覆盖率、建设绿色生态新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以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为重点,以“增绿量、上水平、抓管理、出精品”为着力点,加大山区、平原造林和城市森林建设力度,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态园林城市打下基础。

二、主要内容

1、城区绿化。到2011年,城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5%以上,绿地率达到36%以上。一是城区庭院(小区)增绿工程。对已建成的单位庭院、住宅小区进行绿化整治和改造,增加乔木品种和数量,消除黄土,提高庭院绿化、居住区绿化建设水平,促进庭院绿化、小区绿化达标。二是城区道路绿化工程。凡未进行绿化的新建道路,全面进行植树造林,构建点、线、面结合,功能健全、富有品位的道路绿化系统。对历年来形成的行道树缺株、死株道路和未配套栽植行道树的道路栽植行道树,解决城区行道树荫断档、景观效果不佳等问题,形成完整的行道树绿化体系,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行道树绿色长廊,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水平。

2、企业绿化。到2011年,工业园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全面建成生态工业园区。一是投产企业绿化。厂区内未利用地全部栽植树木,消除黄土,构建绿量充足、植物多样、特色明显的厂区绿地系统。二是在建项目绿化。各在建项目要根据规划方案,在不影响项目施工的情况下,凡可造林绿化的地方尽量栽植树木。三是房地产和三产企业绿化。按照绿地率标准,全面完成植树任务。

3、建制镇政府所在地绿化。到2011年,镇政府所在地绿化覆盖率达到20%,绿地率达到15%。

4、村庄绿化。结合新农村建设,以“百万树木进村入户工程”带动村庄绿化,到2011年,全区所有村庄全面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5、基础设施和矿山绿化。以公路、铁路两侧和江河沿岸为主体,抓好通道绿化,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护路、护堤林带。到2011年,高速公路、铁路绿化率达到100%以上,国省道干线绿化率达到100%,县乡公路绿化率达到80%;江河堤防、灌区渠道绿化率达到80%;全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率、土地复垦率分别达到50%以上和30%以上。

三、实施步骤

1、整地阶段。12月31日前,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全面完成造林整地任务。

2、植树阶段。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2月25日,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按照职责分工,落实人员、经费和措施,全面完成树木栽植任务,加强苗木管理养护,提高苗木成活率。

3、验收阶段。2009年3月,区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没有完成绿化任务的单位和企业提出限期整改意见,确保“一大四小”造林任务落到实处。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区建设局负责城区道路绿化的组织实施,并督促抓好单位庭院、居住小区和三产企业的绿化。园区企业绿化由企业组织实施,投产企业绿化由区经济运行局负责督促落实。在建项目绿化由区项目办负责督促落实,尽量做到施工不留土、竣工不露土。高速公路、铁路、省道、集镇所在地和村庄绿化由其所在镇办负责组织实施。县乡公路、学校、卫生院等地的绿化由镇、办组织实施,区社会事业局督促落实。江河堤防、农田林网、灌区渠道绿化由镇、办组织实施,区农村工作局督促落实。矿山植被恢复由工矿企业组织实施,区国土分局督促落实。

(二)强化管理,确保质量。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责任意识,按照程序规范操作,严把打窝整地关、苗木质量关、栽植质量关、浇水覆膜关、苗木管护关,高标准、高质量施工,提高苗木成活率。各单位各部门各企业要落实专人负责新栽苗木的管护,定期复灌、施肥、松土、除草,防止人畜践踏,做到树苗落地,管护上马,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

(三)多方筹资,加大投入。要拓宽思路,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加大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经费投入。各有关单位部门和企业要安排专项经费,同时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统筹安排,筹集植树造林资金。要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参与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对不履行植树义务的,要采取以资代劳方式收缴义务植树绿化费。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7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效;问题;对策;青海海东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73-02

海东市位于青海省东部,全市辖6个县、94个乡(镇)、1 614个行政村,总人口1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5万人,占总人口的87.7%。全区总土地面积1.32万km2,耕地总面积23.72万hm2,其中水浇地4.73万hm2,坡耕地和山旱地18.99万hm2。截至2014年底,全市林业用地73.982万hm2,其中有林地12.876万hm2,疏林地0.34万hm2,灌木林地31.17万hm2,未成林造林地6.69万hm2,苗圃地540 hm2,宜林地22.852万hm2,森林覆盖率28.3%。

市内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地形复杂,以山地为主,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海拔在1 650~4 698 m之间。气候属高原大陆性气候,高寒、干旱、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年均降雨量310 mm,多集中在7―9月,蒸发量1 275.6~1 816.0 mm,无绝对无霜期。

市内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利用难度大。黄河及其上游主要支流湟水河、大通河在境内流程分别为189、158、 62 km。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0 860 km2,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77.7%,其中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5 000 t/km2,强度侵蚀面积4 950 km2;2 000~5 000 t/km2的中度侵蚀面积3 025 km2。境内年平均输入黄河泥沙量达2 805.5 km2。

1 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效

2001―2015年底,全区累计完成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造林9.02万hm2,其中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面积分别为5.96万、 3.06万hm2。三北工程的建设有效遏制了海东市生态恶化的局面,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21.9%达到28.3%。

1.1 水土流失逐步得到控制

通过三北工程的实施,是海东市川水地区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使5.67万hm2农田得到了保护,粮食产量平均提高了1.5 t/hm2左右。营造的用材林基本实现了农村木材自给,柠条、沙棘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薪炭林的营造改变了农村燃料缺乏的局面,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 632 km2以上,土壤侵蚀模数由1978年的5 000~7 000 t/km2减少到2 100~3 000 t/km2。脑山地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显著增强,过去断流的河流部分河水明显增加。

1.2 综合防护体系基本形成

通过30年的防护林建设,全市局部防护林体系逐步形成,川水地区已全面实现农田林网化,河、湟谷地绿色走廊基本形成;国道、省道、县道得到初步绿化,河渠两岸护岸体系已经全面形成,林拉脊山、青沙山封育区得到全面封育,国营林场用材林基地建设、浅山地区薪炭林基地初具规模。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使浅山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1.3 社会办林业积极性空前高涨

在三北防护林建设过程中,共建立乡村林场313个,经营面积6.06万hm2。为鼓励更多群众参与荒山治理,根据实际制定了荒山承包、拍卖、租赁的优惠政策和规定,明确规定荒山治理采取“四不限”的办法(不限所有制经营形式、不限身份、不限投资渠道、不限造林组织形式)。为鼓励和发展民营林业,在不断加强政策宣传和落实各项林业政策的同时,对民营林业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民营个体承包20 hm2以上造林大户183户,其中66.67 hm2以上74户,承包面积2.47万hm2。

1.4 林业产业体系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海东市加快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速度,以森林旅游为主的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互助北山、循化孟达自然保护区年接待游客人数达32万人(次);核桃、花椒、以利用沙棘果为主的经济林面积分别为3 913.33 hm2、1 886.67 hm2、4.11万hm2;全区育苗基地682.33 hm2,每年可生产苗木2.45亿株。2009年全区林业产值达到7 971万元,占全区农业产值的2.7%。

1.5 林业机构日趋完善

为了加强生态建设,在全区机构改革中,各级林业机构得以保留。现有地、县级林业局7个,森林公安局7个,下设派出所24个。现有部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有林场27 个,其中部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乡镇林业站94个,初步形成了地、县、乡3级林业服务体系。全市林业职工达到2 213名人,拥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679人,其中高级职称32人。

2 三北五期规划情况

根据全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补充调查,海东市现有宜林地22.852万hm2。2011―2015年规划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6万hm2,封育总面积3.8万hm2,其中湟水河流域1.6万 hm2,年均封育面积0.76万hm2;低效林改造面积4.47万hm2;林带更新 0.57万hm2,年均0.114万hm2;幼林抚育0.53万hm2,中幼林抚育0.82万hm2,年均0.27fhm2。村庄绿化共计1 319个村。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造林难度加大

立地条件差,施工难度大,施工成本提高,造成造林难度越来越大。

3.2 森林资源管护形势严峻

森林资源管护形势十分严峻。一是护林防火任务成倍加大;二是随着国土面积中林业面积的比重的增加,宜林地(含放牧地)的面积逐渐减小,林牧矛盾日趋严重;三是由于干旱而造成保存率低的现实,每年补植补造费用使业务部门不堪重负。

3.3 乔木生态公益林面积小

一是从林分结构上乔木林的面积只有12.014万hm2,仅占全区有林地面积的1/4。其他均为未成林造林地和灌木林地,在未成林造林地中80%以上为灌木林地。二是地理分布上,天然乔木林主要分布在大阪山和拉脊山海拔2 500 m以上的脑山地区,川水地区主要是农田林网和四旁植树,而占全区70%以上的浅山地区绝大多数是灌木林和未成林造林地。三是综合效益发挥利用上发展不平衡。全区90%以上的林地纳入了生态公益林范围,主要是发挥生态效益,而直接为农民增收做贡献的济林与商品林极少,无法调动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四是城镇周边和人多地区森林资源发展不平衡。全市6个县城的绿化率仅为22.07%。而全区人口集中的川水和浅山地区林地较少,特别是针叶常绿乔木林较少。

3.4 造林树种和投资渠道单一,林分质量差

一是受气候、海拔和地域等条件的限制,造林树种比较单一,以柠条为主,其次是山杏、沙枣、沙棘、杨树、云杉等,生长量小,效益低,林分质量差。二是由于现行的补助标准受计划经济影响,属于国家补质的营造林投资单价偏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林业建设的要求。现行的营造乔木林3 000元/hm2、灌木林1 800元/hm2的标准,除去整地种植所需费用外,剩余种苗费用决定了营造树种为低效树种的特点。

3.5 造林保存率低

一是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海东市气候条件是十年九旱,冬春(甚至冬、春、夏3季)连旱和冬季寒冷时间太长和生长期太短决定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低,需要多年补植补造和精心管护才能成林。二是一味追求营造林面积和投资总量,而忽视了管护环节,管理粗放,导致成活率、保存率“双低”。

4 今后三北工程建设方向及对策

4.1 提高认识,强化领导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自上而下都要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深刻理解三北防护林工程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大意义,真正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绿化意识[1]。

4.2 广开渠道,筹集资金

三北防护林工程既是一项生态工程,又是一项公益事业,国家地方应加大投资力度,保证工程资金到位。同时,应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并给予政策、收益等方面的优惠。

4.3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深化改革,创建新的管理机制,制订优惠政策,使务林人得其利、受其益,才能充分调动广大林区群众参与营林、造林的积极性。一是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法确定林权,完善林业产权制度,调动全社会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对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以及其他组织、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林权证书,以确定其所有权或使用权。二是大力发展民营林业,要用利益杠杆吸引社会各方面特别是有经营能力的大户进山。公益林建设可以实行公有民营或民有民营[2]。

4.4 注重科技,典型示范

一是加大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力度,努力提高良种使用率;二是抓好科技示范点建设工程,创建一批精品工程,以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大力推广节水抗旱造林新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四是搞好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乔灌草、带片网相结合,飞、封、造一起上,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更新能力[3]。

进一步发挥“三北”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推动作用,建议扩展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增加四旁植树、农田林网、乡村公路绿化、小城镇绿化及农田林网更新改造、低效林分改造等建设项目和内容,拓宽投资渠道,增加森林资源量,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4.5 增加投入,理顺渠道

加大营造林投资的标准,保证营造林工程建设质量。由于营造林工程投资定额较低,在其他行业足额投资的情况下,营造林工程长期处于补质,没有足额投入,一些投资量较大、需综合配套建设的工程难以建设,也使许多营造林工程建设标准降低,影响了营造林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4]。同时,营造林工程投入的补质,造成了营造林工程只能在造林期间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突击完成,降低了社会各界对营造林工程建设艰巨性、长期性的认识,降低了社会对森林资源成果的保护意识。为了尽快实现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转变,保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对营造林工程按照不同区域的造林模式、造林常用树种、苗木规格、造林密度以及工程实施中的整地、栽植、灌溉、抚育、管护、管理等方面的用工量、材料单价、总造价等实行不同区域的投资标准,提高单位投资标准[5-6]。加强林地的抚育管理和护林防火工作,真正做到造林一片、保存一片,建议在造林后5~8 年中投入足够的管护资金,以使解决后期管理费用不足的矛盾。

5 参考文献

[1] 党普兴.林业生态工程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与定量评价方法研究: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第一阶段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1):244-252.

[2] 朱教君.防护林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植物生态学报,2013(9):872-888.

[3] 刘冰,龚维,宫文宁,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生态学杂志,2009(9):1679-1683.

[4] 朱金兆,周心澄,胡建忠.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思考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04(1):79-85.

市政工程和土木工程的区别篇8

白修线项目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区、*县现行征地拆迁实际情况,按照补偿标准衔接一致、与当地一般建设项目补偿标准基本达到同地同价、妥善安置和维护被征地拆迁人的合法利益,确保白修线项目顺利实施的原则进行编制。

二、征地拆迁范围

凡在*区、*县范围内白修线项目涉及的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以及这些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上附着物,均属此次征地拆迁范围。

三、征地补偿

(一)*区征地补偿总额的测算

根据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区现行征地拆迁实际情况,拟定白修线项目*段征地补偿标准为耕地8万元/亩,非耕地3.2万元/亩。该区域内征地补偿总额按该单价及实际征占面积进行计算,不含地上附着物补偿,地上附着物补偿由林业、建设等相关部门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县征地补偿总额的测算

本方案确定的征地补偿年产值标准是以*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征地年产值计算标准的通知》(筑府通〔2002〕52号)文件为依据;补偿倍数依据《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执行:一般耕地(包括藕塘、鱼塘)为耕地年产值的26倍(包括1倍青苗费);基本农田为耕地年产值的30倍(包括1倍青苗费);经济林地、乔木林地、苗圃地、竹林地为中等旱地年产值的10.92倍;疏林地、迹地、灌木林地、宜林地按中等旱地年产值的6.55倍;未利用地为上等旱地年产值的3倍。征地补偿总额按上述单价和各地类面积进行计算。

(三)征地补偿方式

白修线项目征地补偿,*区、*县在已确定的征地补偿总额内采用货币补偿与多途径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征地货币补偿

*区范围内征地按耕地8万元/亩,非耕地3.2万元/亩的补偿标准向被征地农村集体和农民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

*县范围内同一地类执行同一补偿单价向被征地农村集体和农民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详见附件一)。

2.多途径补偿

按测算的征地补偿费总额实施上述货币补偿后的余额,采取多途径补偿方式进行补偿,多途径补偿经费由*市人民政府在各区县进行调剂分配。多途径补偿方案分别由*区、*县根据被征地农村集体和村民的实际情况拟定,经征求被征地村集体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意见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市、区(县)征地工作机构组织实施。主要用于以下五个方面:

(1)为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户调整土地;

(2)为被征地农民购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3)对被征地农村集体和农户剩余的土地进行整理整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对被征地农户集中安置的基础设施进行配套投入;

(5)兴办村集体企业。

四、房屋拆迁补偿安置

(一)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按国家《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区境内对集体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拆迁补偿安置按《**至*道路改扩建工程*段建筑物、构筑物拆迁补偿安置标准》进行补偿安置(详见附件二)。

(三)*县境内对集体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拆迁补偿安置按《**至*道路改扩建工程*段建筑物、构筑物拆迁补偿安置标准》进行补偿安置(详见附件三)。

五、林木补偿

白修线项目根据《贵州省征占用林地补偿费用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2004〕第78号)规定,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段按《**至*道路改扩建工程(*段)林木补偿标准》(附件四)执行;*段按《**至*道路改扩建工程(*段)林木补偿标准》(附件五)执行。

六、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的管理

(一)征地拆迁安置资金由市、县两级按5:5比例负责进行筹措。

(二)征地拆迁安置资金由市级指挥部统一管理,市、县两级指挥部分别设立专户管理,在银行封闭运行。

(三)征地拆迁补偿费根据征地拆迁协议,由区县征地拆迁指挥部在银行办理存折直接拨到被征地、被拆迁户。多途径补偿费按照经批准的多途径补偿方案实施。

七、通信、电力、移动、广电、水利等设施迁改

白修线项目建设涉及通信、电力、移动、广电、水利等设施的迁改,上述有关部门要对重点公路建设给予支持,原则上按成本价格给予补偿。

八、征地拆迁工作组织机构

白修线项目的征地拆迁安置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矛盾多。为加强对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的领导,*市人民政府已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有关部门组成的白修线项目道路建设领导小组及道路建设工程指挥部,统筹协调白修线项目道路建设及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区和*县分别成立白修线项目征地拆迁协调指挥部,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

九、征地拆迁工作经费

征地拆迁工作经费按征地拆迁补偿总费用的4%另行列支,征地拆迁工作经费在保证部门上报资料所需费用外,其余部分由市道路建设工程指挥部统筹调剂安排使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