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国际市场竞争策略8篇

时间:2023-07-07 09:20:19

国际市场竞争策略

国际市场竞争策略篇1

论文摘要:企业竞争策略分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商品价值的竞争,其实现方法和途径是强化企业管理,不断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非价格竞争则是指商品使用价值的竞争,其实现方法和途径是在强化企业管理和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通过突出商品性能、提高商品质量、改善商品包装、增加花色品种、加强售后服务、提高合同履约等非价格优势,吸引顾客,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盈利目的。在价格竞争中,有高价策略、平价策略和低价策略。高价策略和平价策略一般是以商品在非价格竞方面具有某种优势为前提的。在缺乏非价格竞争优势的情况下,低价策略常常是价格竞争的基本表现形式。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市场经济制度及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市场竞争基本处于初级竞争阶段,企业往往过于看重价格的作用,把市场竞争片面地理解为价格竞争,尤其是出口企业,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非价格竞争优势普遍较弱,企业在制定产品出口价格时更多地采用低价策略。然而,商品个别劳动时间的下降是有限和有条件的,加之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残酷无情,很多企业为了打进国际市场,竞相压低价格,展开恶性价格大战,使正常的价格策略演变为过度的价格竞争。

一、 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企业竞争策略分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商品价值的竞争,其实现方法和谜径是强化企业管理 .不断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非价格竞争则是指商品使用价值的竞争,其实现方法和途径是在强化企业管理和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通过窭出商品性能、提高商品质量、改善商品包装增加花色品种、加强售后服务、提高合同履约率等非价格优势,吸引顾客,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盈利目的。在价格竞争中.有高价策略、平价策略和低价策略。高价策略和平价策略一般是以商品在非价格竞争方面具有某种优势为前提的。在缺乏非价格竞争优势的情况下,低价策略常常是价格竞争的基本表现形式。在我 国现阶段,由于市场经济制度及法律法规 尚不完善,市场竞争基本处于初级竞争阶段,企业往往过于看重价格竞争的作用,把市场竞争片面地理解为价格竞争.尤其是出口企业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非价格竞争优势普嫡较弱,企业在制定产品出口价格时更多地采用低价策略。然而,商品个别劳动时间的下降是有限和青条件的,加之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残酷无情,很多企业为了打进国际市场,竞相压低价格,展开恶性价格大战使正常的价格策略演变为过度的价格竞争。

二、过度价格竞争的消极后果

1.过度价格竞争

易招致反倾艄诉静低价是引发反倾销诉讼的第一敏感因素。根据GATT第六条的规定,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裁定是否有倾销行为.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价格,二是损害价格是最敏感因素。出口产品在进口国市场的销售价格.如果低于进口国同类产品的价格,则很容易引起进口国生产商的警觉,从而有可能引发反倾销调查。事实上,国外反倾销案 中除少数案例是由于应诉不力而遭到不公平裁定外,绝大多数倾销寨确是因为拽国企业或个人低价竞争自我压价所至。据香港某刊物对我国160种出口商品调查发现.有120种商品的出口价格比应有价格低20%。尽管拽国外贸出口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由1984年的50%上升到199s年的85 6%.但出口产品的价格指数却呈下降趋势。接一般估计.每年的国际市场价格指数要上升蛳,低于,%就意味着出口价格相对下降。而在1981年~1989年期间,我国商品出口价格指数下降了50 8%。损害是反倾销裁定的另一依据。一般来说.损害程度与进 口商品的销售数量有直接关系。而进口数量的增加往往引起进口国生产商的怀疑.也是构成进口国产业损害的有力证据。以我国对美国出口西洋参为侧,1988年出口量为0.27万公斤,到1992年则为7 08万公斤出口价格从6万美元 下降 到l万美元,致使美国国内市场西洋参价格由每磅40美元~50美元下降到15美元 0美元。由此可见,多销是引发反倾销调查的第二敏感因素,是构成低价和实质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直接原因。

2过度价格竞争健我

国外贸出1:2一直未能摆脱粗放型增长模式.严重影响我 国对外贸易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对外开放之初,产品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附加值以及服务上.都与外国产品存在鞍大差距,根本谈不上非价格竞争,因此,只能以低价渗透国际市场。低价策略在打开进口国市场壁垒方面起到过积极 的作用.确曾为我 国外贸经济发展作出过应有的贡献。但由于竞争观念的落后.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对 竞争的理解仍停留在传统的价格竞争上,对产品的功能质量、服务等非价格竞争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以低价为核心的价格竞争观念.实际上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在外贸领域的典型表现.这种粗放型外留增长的不良影晌是深远的 。第一.国家不可能长久地大量投入资源和资金.坦放型外贸出口难以保持后劲 第二,这种表面上的外贸出口急剧增长,实际上掩盖了我国出口贸易在商品结构、产业结构方面的不台理和劳动生产率、管理效益低下等现象 第三,这种投产出比低、经济效益低的高速增长实则是一种浪费,将严重破坏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3.过度价格竞争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

近年来中国产品在国际上屡遭反倾销,来自外经贸部的最新消息说,外国对华商品反倾销近年 来逐年增加,从1999年~U2000年上半年就发生5起,还有10起在立案之中,涉及中国出口商品金额约15亿美元。自1979年欧盟对中国糖精发起首例反倾销指控至今,由国产品出E3遭到反倾销近400起,产品娄 别涉及钢铁、轻工产品、机电产品纺组品、电子产品等等。甚至有这样的说法:“有中国产品出口的地方,就有倾销存在”。选对 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 。

4,恶化国内经营鞒境和秩序.阻碍国内强济的发展

出口产品的过度价格竞争行为培进口国造成的损害是直接的和显而易见的 比较容易被发现和引起重视 其实过度价格竞争的危害不仅发生在进 口国,产品出口国国内也探受其害。第一挤占了出口国其他企业的海外市场份额。实施过度价格竞争的企业在短期内尝迅速扩大其在海外的市场份额,这实际上是不正当竞争手段挤占了其他企业 的海外市场份额.或使在海外市场正当竞争 的出口厂商受到打击而缩小或失去市场。第二,严重挫伤国外企业对中国投资的积极性。由于中国产品屡遭反倾销起 诉,大大损害了中国企业和商品的国际形象.也损伤了国外投资者在中国投资的信心.不少投资者田此不敢向中国投资,也有一些投资者不得不因此抽叵资叠.投向其他国家。第三.扰乱国内市场秩序 过度竞争会制造一种虚假的竞争境势,引发国内其他生产厂商的过宦竞争 这种过度竞争的后果,尝使生产厂商过分关注产品价格因素而忽略非价格囡素,助长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 ,阻碍生产企业 的科技进步 ,从而扰乱出 口国国内市场 的价格形成机 制和公平竞争秩序。此外,由于大量新兴电子产品刚剐开 始出口就遭遇反倾销,使中国新兴产业 的发展受到严重损害。过度价格竞争给 国内经济带 来的种种弊端 ,由于其表现 形式比较间接和隐蔽 ,比鞍容易被忽视。

三 非价格竞争应成为中国入世后出口企业的主导竞争理念

1 八世后的国际市场竞 争更加激烈. 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更为残酷低价策略市场竞争处于初级阶段的 竞争理念.是企业在产品缺乏非价格竞 争优势 情况下 的一 种无奈 的下 策选择 低价策略很容易诱导企业走人价格竞争 的误区。当今的 国际市场是开放的 、公平的、理性的市场, 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更为残酷.商品必须以质取胜,只靠价低是没有出路的。我国加入W TO后 ,企业 必须遵循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则,必须在 产品开发 别注重对声品技术 、工 艺品种、服务方面的投人,增强声品的非价格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非价播竞争 是企 业赛现可持 续竞争的前提和保证 当今时代,科技飞速 发展,竞争 日新 月异,产品的科技音量越来越 高,市场寿 命越来越短,更翱换 代越来越快 产品不创新,甚至创新慢一些,就会破市场无情向汰,企业用于后续产品的开发研制投入越来越大,可持续竞争能力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这样,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时,除了要考虑基本的生产 成本和 台理利润外 ,更要考虑后续产品 开发投人和企业的长远竞争战略。即企 业的定 价策略耍由 低价 策略 ”向“高价 策略 ”过渡 而高价策略实现的前提必须 是商品在非价格竞争方面具有优势 因此.非价格竞争是企业实现可持续竞争 的前提和保证 。

3非价格竞争 已取代价格竞争成为 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导理念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早已走过了价格 竞争的初级竞争阶段,纷纷依靠其科技 人才、资金优势,提高产品的质量 ,增加 产品的附加值,非价格竞争取代价格竞 争是科技进步和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与 多样性的反陕 ,符台市场竞争规律,有利于全球索源的优化配置 ,是健康合理的绿色竞争 。

4.非价格竞争是我国从贸易天离走向贸易强国的需要 从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来看,过度的价格竞争所形成的粗放型、数量扩张型增长不可能长久维持 首先 .由于国际闻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发选国家已更多地采取非价格竞争,初级廉价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增长将越来越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其次 ,我国沿海地区原有的劳动力和其他要素成本的低廉优势正在递减, 价廉 的优势难以维持。第三,加入WTO后我 国企业必 须遵守 国际贸 易规则 ,出口企业不能继续享受原有的出口补贴等优惠.低价 出口将很难盈利 。第四,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告别短缺时代 ,外贸的作用不仅是出口刨汇.更要体现其在参与国际竞争、促进企业国际化中的作用。困此,我国的出口企业必须发挥比较优势 ,通过提高产品档次,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提高外贸经济效益,使我国从贸易大国走 向贸易强国。

国际市场竞争策略篇2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分析

1.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分析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对政府干预经济的合理性的理论的分析,具体来说就是指政府通过经济、政策、法律等手段对国际贸易中某一产业的战略性扶持,增强其竞争力,使其能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尽可能多的占有市场份额,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增强政府财政收入造福于人民。传统的国际经济贸易理论认为自由竞争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优选择,而这一理论在许多处于非完全竞争环境下的国家来说是一种假设,因为以当前经济发展态势他们很难在短期内完全实现的自由竞争市场。战略性贸易政策既是对政府干预经济的合理性分析也是其实施的理论基础,作为不同于传统自由竞争的贸易理论的心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在这一领域有过深入研究的专家和学者认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默许了政府对国外寡头厂商的战略性垄断,对本国寡头厂商的贸易扶持,通过实施进口壁垒等措施来促进本国的产品出口,对本国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

2.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环境

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环境的分析首先要清楚的认识到战略性贸易政策本身就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是在对国外同类竞争产品设置“贸易壁垒”,这就有可能会使本国经济发展受到其他国家对本国经济同样的经济壁垒的打击。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环境从国内来看,要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且满足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要求,针对具有较高的行业集度的产业实践政策,在妥善处理市场和宏观调控关系的国内经济环境中,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预想效果才能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效益;从国外环境来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中,本国企业能够突破重围,本身在其中就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需要适当的控制政策实施强度和政策选择机遇。

3.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效果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从理论化角度分析,对本国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无法比拟的。战略性贸易政策验证了国家政策干预的合理性,这就使得国家在本国企业经济发展需要时可以使用中庸的方式,通过经济、政策、法律手段的相互配合,培养产业中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行业,增强其在国际竞争中优势,促进国内优势企业、战略行业的发展,同时还能扩大本国某一产品市场份额,从而增加改过厂商理论和本国福利。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经济合理性

1.市场的非完全竞争

在传统的国际经济贸易中都是基于市场完全自由竞争和规模效益不变的条件下的,而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往往无法达到这种理想化的状态,事实上,市场往往是非完全竞争市场。与之对应的许多产品规模经济效应是随规模的增加而增长的,一个行业因为社会的报酬递增而获得外部经济效益,这种外部经济效益即使是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之间分布也是不均匀的。许多行业的规模扩大,其所带来的生产成本并不是与经济效益同比例增长的,这样一来企业的内部经济效益就得到提升,而这种企业内部经济效益的增加是完全可能和存在的,这就与传统贸易理论中市场是完全竞争与规模效益的理论相悖。

2.技术创新改变企业生产函数

R&D活动也就是企业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可以带来企业的技术创造与革新,从而改变企业的生产函数,最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在企业生产中,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对新产品的开发,会不断减低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动态规模经济的阐述可以选取学习曲线这一方式。某一包含众多先进技术的产品,在其本身出产贸易过程中自然的就传播了它所自带的先进技术,这样就是“技术外溢”的现实例子。各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经济贸易和竞争,促进技术外溢的发生,同时也给各国技术改良与模仿的范例,这使得新技术的源发国家很难长期维持优势地位。战略性贸易政策也给各国的技术研究与开发以动力,新技术的开发每个想要取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国家和行业的共同使命,也促使技术开发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变量。

3.政府干预经济的重新定义

政府干预经济在国际市场上总是伴随着诸如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设置国际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等负面的影响的名词,也就是传统的市场自由竞争的贸易理论的“先入为主”,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政府干预经济政策有着不够全面、准确的认识。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政府干预经济的定义是指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政府利用经济、政策、法律等多种手段对经济进行合理调控,以维持本国企业在国际国内竞争中的正常秩序,特别是遇到一些国际性的大危机时,政府的宏观干预经济能及时有效的减少损失;同时也能扶持国内战略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扩大其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最终造福于本国人民。政府干预经济积极效应的实现还需要政府具有强有力号召力和决策力。

三、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应用

1.全球应用环境分析

当今国际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的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也促使国际经济转向为多边贸易,各国间的联系一日密切,经济交流和往来也进一步增多,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国外市场。但是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依然是不完全竞争,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和国际市场垄断竞争存在并将在短期内不会消失。正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各国在传统贸易理论的自由竞争假设理论指导下不断培育能够长期有效维持本国经济利益的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战略性贸易政策正是对自由贸易政策最有性的 质疑和对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否定,也就是在当今的国际市场竞争格局下,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完善国际市场竞争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2.战略性贸易国外应用实例分析

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有过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践,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十分平衡的,并且在国际市场上的受益分配也是不均衡的,所以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效益并没有达成共识。以美国为例,政府为促进本国农业发展,一方面通过R&D(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对农业发展技术研究,同时对研发的技术通过农业机构广泛推广。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科研投入和开发补贴,这些措施都为这一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和国际市场所占份额的增加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同时美国政府充充分尊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性,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经济发展。

3.中国的政策选择及发展机遇

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企业往往也是整个国家的支柱,是带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所以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是影响国家经济稳定重要因素。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与各国的经济贸易联系更加密切,一个国家想要在国际竞争中独善其身几乎不可能,所以中国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应用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已具备相当的条件:中国人民的人均GDP在不断的增长,具有十分广阔的国内市场;通过技术研发、借助国际市场上的技术外溢等优势,在生产技术上也具有优势;并且像化纤制造业、大型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也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总而言之,对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存在很多争议,本文虽然对其理论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但由于国际经济市场的格局十分复杂,具体大规模应用起来所产生的效果都具有不平衡和变动性。但是要清楚战略性贸易政策实际上是对传统贸易政策的发展和突破,而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传统贸易政策的纠结点就在于政府干预还是自由竞争更能促进经济良好快速发展。目前国际上一些成功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案例也是佐证其经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柳剑平,程时雄.中间产品、交易成本与战略性贸易政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国际市场竞争策略篇3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分析

    1.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分析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对政府干预经济的合理性的理论的分析,具体来说就是指政府通过经济、政策、法律等手段对国际贸易中某一产业的战略性扶持,增强其竞争力,使其能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尽可能多的占有市场份额,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增强政府财政收入造福于人民。传统的国际经济贸易理论认为自由竞争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优选择,而这一理论在许多处于非完全竞争环境下的国家来说是一种假设,因为以当前经济发展态势他们很难在短期内完全实现的自由竞争市场。战略性贸易政策既是对政府干预经济的合理性分析也是其实施的理论基础,作为不同于传统自由竞争的贸易理论的心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在这一领域有过深入研究的专家和学者认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默许了政府对国外寡头厂商的战略性垄断,对本国寡头厂商的贸易扶持,通过实施进口壁垒等措施来促进本国的产品出口,对本国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

    2.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环境

    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环境的分析首先要清楚的认识到战略性贸易政策本身就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是在对国外同类竞争产品设置“贸易壁垒”,这就有可能会使本国经济发展受到其他国家对本国经济同样的经济壁垒的打击。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环境从国内来看,要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且满足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要求,针对具有较高的行业集度的产业实践政策,在妥善处理市场和宏观调控关系的国内经济环境中,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预想效果才能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效益;从国外环境来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中,本国企业能够突破重围,本身在其中就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需要适当的控制政策实施强度和政策选择机遇。

    3.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效果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从理论化角度分析,对本国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无法比拟的。战略性贸易政策验证了国家政策干预的合理性,这就使得国家在本国企业经济发展需要时可以使用中庸的方式,通过经济、政策、法律手段的相互配合,培养产业中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行业,增强其在国际竞争中优势,促进国内优势企业、战略行业的发展,同时还能扩大本国某一产品市场份额,从而增加改过厂商理论和本国福利。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经济合理性

    1.市场的非完全竞争

    在传统的国际经济贸易中都是基于市场完全自由竞争和规模效益不变的条件下的,而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往往无法达到这种理想化的状态,事实上,市场往往是非完全竞争市场。与之对应的许多产品规模经济效应是随规模的增加而增长的,一个行业因为社会的报酬递增而获得外部经济效益,这种外部经济效益即使是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之间分布也是不均匀的。许多行业的规模扩大,其所带来的生产成本并不是与经济效益同比例增长的,这样一来企业的内部经济效益就得到提升,而这种企业内部经济效益的增加是完全可能和存在的,这就与传统贸易理论中市场是完全竞争与规模效益的理论相悖。

    2.技术创新改变企业生产函数

    R&D活动也就是企业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可以带来企业的技术创造与革新,从而改变企业的生产函数,最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在企业生产中,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对新产品的开发,会不断减低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动态规模经济的阐述可以选取学习曲线这一方式。某一包含众多先进技术的产品,在其本身出产贸易过程中自然的就传播了它所自带的先进技术,这样就是“技术外溢”的现实例子。各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经济贸易和竞争,促进技术外溢的发生,同时也给各国技术改良与模仿的范例,这使得新技术的源发国家很难长期维持优势地位。战略性贸易政策也给各国的技术研究与开发以动力,新技术的开发每个想要取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国家和行业的共同使命,也促使技术开发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变量。

    3.政府干预经济的重新定义

    政府干预经济在国际市场上总是伴随着诸如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设置国际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等负面的影响的名词,也就是传统的市场自由竞争的贸易理论的“先入为主”,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政府干预经济政策有着不够全面、准确的认识。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政府干预经济的定义是指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政府利用经济、政策、法律等多种手段对经济进行合理调控,以维持本国企业在国际国内竞争中的正常秩序,特别是遇到一些国际性的大危机时,政府的宏观干预经济能及时有效的减少损失;同时也能扶持国内战略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扩大其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最终造福于本国人民。政府干预经济积极效应的实现还需要政府具有强有力号召力和决策力。

    三、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应用

    1.全球应用环境分析

    当今国际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的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也促使国际经济转向为多边贸易,各国间的联系一日密切,经济交流和往来也进一步增多,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国外市场。但是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依然是不完全竞争,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和国际市场垄断竞争存在并将在短期内不会消失。正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各国在传统贸易理论的自由竞争假设理论指导下不断培育能够长期有效维持本国经济利益的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战略性贸易政策正是对自由贸易政策最有性的质疑和对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否定,也就是在当今的国际市场竞争格局下,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完善国际市场竞争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2.战略性贸易国外应用实例分析

    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有过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践,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十分平衡的,并且在国际市场上的受益分配也是不均衡的,所以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效益并没有达成共识。以美国为例,政府为促进本国农业发展,一方面通过R&D(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对农业发展技术研究,同时对研发的技术通过农业机构广泛推广。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科研投入和开发补贴,这些措施都为这一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和国际市场所占份额的增加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同时美国政府充充分尊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性,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经济发展。

    3.中国的政策选择及发展机遇

    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企业往往也是整个国家的支柱,是带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所以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是影响国家经济稳定重要因素。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与各国的经济贸易联系更加密切,一个国家想要在国际竞争中独善其身几乎不可能,所以中国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应用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已具备相当的条件:中国人民的人均GDP在不断的增长,具有十分广阔的国内市场;通过技术研发、借助国际市场上的技术外溢等优势,在生产技术上也具有优势;并且像化纤制造业、大型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也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总而言之,对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存在很多争议,本文虽然对其理论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但由于国际经济市场的格局十分复杂,具体大规模应用起来所产生的效果都具有不平衡和变动性。但是要清楚战略性贸易政策实际上是对传统贸易政策的发展和突破,而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传统贸易政策的纠结点就在于政府干预还是自由竞争更能促进经济良好快速发展。目前国际上一些成功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案例也是佐证其经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柳剑平,程时雄.中间产品、交易成本与战略性贸易政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国际市场竞争策略篇4

论文摘要: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加深,国际贸易方式也不断变化,大约经过了三种贸易方式,即传统贸易方式、电子商务时代的贸易方式和商情时代的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方式的发展,使得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竞争优势更难维持。分析国际贸易方式的发展过程,有利于探讨在商情时代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策略。

商情是指通过合法渠道获取竞争性的商业情报,然后通过专业的数据整理和加工、科学的分析,成为指导企业决策的依据。根据scip(竞争情报专家协会)的定义,商情是一种监视市场环境的持续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用合乎职业伦理的方式。收集有关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的信息,并根据客观事实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将具有可操作性的情报及时传递给企业决策者,为其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就国际贸易领域而言,商情就是把分散的有关国际贸易交易信息转化为相互联系的、准确的、可作为决策依据的分析过程,使决策者清楚了解自己所关心产品或行业的国际交易状况。以及有关竞争对手的地位、绩效、能力和动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国际贸易已进入商情贸易时代。

一、商情时代国际贸易的来源

一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市场竞争程度更为激烈。进行竞争分析最直接的目标是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处的行业和竞争者的情况,以便做出决策和制定一个合适的战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超过竞争对手。竞争分析所形成的结果能够成为企业未来的行动指南,能帮助企业决策者制定更好的竞争战略,能比竞争对手更好的认清形势,并且找出目前和未来的竞争者的计划和战略。如果你掌握的竞争情报,比竞争对手快一步,就得抢得时间的优势,在竞争对手采取行动之前占领国际市场。

二是国际竞争的压力。过去.国家或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设置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来阻止竞争对手。随着通信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贸易政策、进入壁垒、交易规则等的障碍逐渐降低或已经被取消。在这些障碍消除的地方,新的竞争者就迅速出现。这些竞争者可能会以新的方式和原来的企业展开竞争,竞争的形成看上去可能不太符合逻辑、也很难预测或者没有道德可言,但它仍然是合法的。企业不能再期望竞争对手会利用过时的竞争策略与自己竞争。因此,透彻地理解竞争对手和业务环境的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是稀缺资源的变化。当前,以实物商品为特征的有形贸易逐渐降到次要的地位,而以知识产品为特征的无形贸易已上升为主导地位。以知识为特征的资源逐渐成为企业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稀缺资源。企业为了维持竞争优势要求企业通过各种数据和信息.从复杂和混乱的状态中理出头绪。在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占领更多的稀缺资源。

四是维持优势的需要。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但是当代国际竞争的主要特点就是模仿增多.竞争对手通过各种手段获得新产品的资料。然后进行模仿复制。因而,企业一方面要抵制竞争对手模仿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模仿竞争对手的产品。所以,及时了解竞争对手的动向,是维持竞争优势的主要方法。

二、不同贸易方式的比较

国际贸易方式从最初以货易货的交易方式,演变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方式,然后演变到电子商务时代贸易方式,再到当今的商情时代贸易方式。这三次贸易方式的大变革,将国际贸易发展推向历史的新高潮。

其一,传统贸易方式。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中,买卖双方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的广告、商品交易会和贸易中间商等途径,依惯用的电话、传真、面对面的贸易磋商、看样定货的交易方式。来探究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但是,在商品日益丰富,市场日益细分化、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商品和服务,是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传统贸易的障碍在于:信息的不对称严重阻碍了贸易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如果缺乏必要的情报和利益机制.则难以抑制企业纷纷采取不合理的竞争手段,做“一锤子买卖”,以及由此引起的恶性价格竞争和市场秩序紊乱口]。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和其他贸易壁垒就是与我国有些外贸企业仍然采用传统贸易方式有关。但人类科技的进步,国际贸易迎来了电子商务时代贸易方式的变革。

其二,电子商务时代的贸易方式。电子商务交易有着显著的优势: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扩大交易范围,并为有远见卓识的商家带来全球性的商业机会。电子商务突破了贸易的时空界限,它所体现出的开放性、全球性、地域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等内在特征,在符合商业经济内在要求的同时,还使其超越了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所具有的价值。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增加了贸易机会、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益。与传统的交易模式相比。商对商式(b2b)的网上交易其实没有改变交易的规则,所改变的只是交易的方法。它所显示出来的突破性的飞跃.是可以让一个不出门户的商家通过互联网完善的功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个内容丰富的供应链,而这个供应链不再受到地理等因素的限制。当电子商务时代的贸易方式将传统贸易方式的“信息不对称”加以改善并向前跨了一大步的同时,其自身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电子商务的可信度、电子商务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网站的可见度、流动性、售后服务服务、企业的商业秘密等,这些都与电子商务平台所提供信息的质量有关,也导致电子商务贸易不能适应所有商品的贸易。目前,单纯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不再是外贸企业的竞争优势,而是成了企业生存的战略必需品,不能紧跟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企业被抛在后面。

其三,商情时代的贸易方式。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壁垒逐渐减弱,国际市场变得更富有效率。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要生存发展就要对未来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就要求战略比以往更具有前瞻性和弹性。竞争情报能帮助决策者认清形势洞察未来,使企业资源与变化的环境,尤其是市场、消费者或客户相匹配,以便达到决策者预期希望。在国际贸易中,企业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对竞争情报的需求更加迫切。

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企业面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产品、价格的竞争,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特别是提高情报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外贸企业需要面对,必须面对的课题。正如《未来时速》一书中所说的:将你的公司和你的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最有意义的方法,能使你的公司领先于众多公司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情报来干最好的工作。你怎样收集、管理和使用情报将决定你的输赢。

当今世界上三大贸易方式的发展趋势,将成为不可抵挡的潮流。只有顺应这个潮流,企业个体的贸易,国际的整体贸易.才会赢得利润和进步。

    三、商情时代的国际贸易决策过程

国际贸易商情或国际贸易情报(trade intelligence简称t-intelligence)是信息和洞察力的综合,是随着战略管理理论、决策论和博弈论的发展而产生的,并且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演变成为企业的一项独立的职能。因此,正确认识商情在国际贸易战略中的地位和对战略的影响至关重要,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制定一个准确、灵活、富有弹性的战略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虽然战略和规划能够告诉企业开始行动的方向和目标,但是情报却能识别并告知企业暴风雨即将来临,并使经营决策者选择出最好的方案,情报的准确与否经常会决定着决策的成败。商情时代国际贸易决策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收集、分析有关竞争者的信息、竞争者经营环节和业务发展趋势,掌握竞争对手的其他情况,识别国际市场的变化,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战略决策。

面对节奏快、变化快的竞争世界,按部就班的战略规划将会阻碍动态的、创新型的可执行决策的产生,也会阻碍企业采取市场行动的步伐。电子商务时代的贸易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时代进步的要求。外贸企业决策者们必须用“全新的眼光”看世界.依靠商情来进行科学决策,否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企业还在制定自己的战略规划时,他们的竞争对手正在执行着可以赢得市场的战略。外贸商情已成为企业决策者们特别需要的东西了,正如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商情已成为继技术、人才、资金之后的第四大竞争力。全球国际贸易已从“e-commerce(电子商务)时代”进入“t-intelligence(贸易商情)时代”。

四、案例分析

实际上,利用商情打击竞争对手很早就有,但没有得到人们重视。早在信息流通还处于相对闭塞的17世纪,美国已经认识到提高贸易情报的重要性,他们通过选择性的公开海关数据,让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序化,有利于国家的利益。于是美国开世界之先河.首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将海关数据公开。当时,进口货物到岸后,通常的做法是以在报纸上刊登消息的方式通知买家提货。有一家名叫joc的报馆,与刊登消息的出口商有业务往来,他们逐渐发现了贸易情报对出口商的潜在价值。于是他们开始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这些初期的商业资讯来帮助出口商进行业务往来。

日本企业对商情的研究和应用也是较早的,这是其迅速发展成为全球贸易强国的重要手段之一。日本公司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大举进入美国市场。曾一度使大量的美国企业陷人困境。像摩托罗拉公司这样的美国公司才在日本竞争者的猛烈进攻下业绩迅速下滑。正是日本企业成功地运用了竞争情报这一手段,保持了在许多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在全球竞争中获得了成功。进入21世纪以来,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贸易的高速增长意味着商业环境变化的节奏要比过去快得多。企业的决策者已不可能依靠直觉和本能来做商业上的战略决策,完善的竞争情报收集和分析系统变得至关重要。

印度企业也利用商情获得巨大成功。伴随着印度软件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国内出口商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可以灵活应用贸易情报:包括随时随地查询到美国任意买家的全球供应商分布状况.自中国乃至全球采购产品的详细描述、交易数量,甚至包装信息、运输信息等;全球竞争对手的出口状况,买家的详细资料,以及交易次数,频次等深度情报信息。通过一系列的贸易情报应用,企业可以据此分析国际买家的采购行为,供应商分布状况和稳定程度,监控竞争对手和买家。从而一方面避免自己买家的流失、开拓全新的市场;另一方面依据大量市场数据.进行科学的企业决策。

世界重量级公司利用商情获胜的实例并不罕见,ibm跟随苹果电脑进入市场,而最终改变ibm业务;微软公司36小时内做出掌上电脑的促销决策而给palm致命一击。伴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贸易情报得到了飞速发展,大多数美国公司在使用贸易情报。据统计,美国《幸福》杂志全球500强企业的前loo名企业和美国90%的公司均拥有自己专门的部门负责竞争情报的搜集。情报渗透于公司每个分支机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今的商情利用已经成为各国企业国际贸易最普及的工具.成为战略成败的关键所在。

五、对策建议

中国商情服务起步较晚。最近几年中国才开始出现贸易情报服务的初级模式,但因为应用理念、技术差异、经验局限等,再加之缺少专业组织机构的加以推广,造成部分中国企业对这项服务产生误解。可以说.商业情报竞争力薄弱也是导致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差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大量企业都将必然参与到“全球大市场”中的竞争.而贸易透明化的步伐加快,将直接带来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要加强政府对国际贸易商情服务的支持。目前,中国外贸高速增长,但情报跟不上成为贸易发展最大的障碍。国际市场瞬息万变,多边贸易规则和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不断调整,进口检验检疫要求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持续增加,国际贸易风险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能否方便快捷地获取各国各地区产品生产、贸易等方面的信息,已成为各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先决条件。为解决企业在贸易中遇到的情报缺乏问题,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及时提供情报服务就是一项重要的支持措施,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起完善的信息体系。我国外贸企业经营规模小,信息渠道不畅,抗风险能力不强,特别需要政府和行为组织提供信息帮助。帮助掌握各种情报资源。及时准确提供国际市场竞争的情报,解决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企业提供决策的依据。使企业更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贸易活动。

二要鼓励发展商情资讯业。国际贸易所需的情报比较多,主要有四方面:市场方面的情报;竞争对手的情报;消费者需求的情报;稀缺资源分配的情报。“资讯创造价值”的贸易理念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共识。但依靠企业自己获得这些情报是很难做到的。在新的贸易环境下,如何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完整、专业对口的国际贸易资讯,如何将一个世界贸易大国推进到世界贸易强国的行列,将是众多专业资讯服务商所面临的严峻挑战。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无规律,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更无常,各国贸易政策变化更快。贸易商情资讯无论从信息查询的便捷行、完善性、都带来历史性的变革,为企业提供更具有针对性及竞争力的贸易情报。

国际市场竞争策略篇5

论文摘要: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加深,国际贸易方式也不断变化,大约经过了三种贸易方式,即传统贸易方式、电子商务时代的贸易方式和商情时代的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方式的发展,使得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竞争优势更难维持。分析国际贸易方式的发展过程,有利于探讨在商情时代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策略。

商情是指通过合法渠道获取竞争性的商业情报,然后通过专业的数据整理和加工、科学的分析,成为指导企业决策的依据。根据scip(竞争情报专家协会)的定义,商情是一种监视市场环境的持续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用合乎职业伦理的方式。收集有关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的信息,并根据客观事实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将具有可操作性的情报及时传递给企业决策者,为其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就国际贸易领域而言,商情就是把分散的有关国际贸易交易信息转化为相互联系的、准确的、可作为决策依据的分析过程,使决策者清楚了解自己所关心产品或行业的国际交易状况。以及有关竞争对手的地位、绩效、能力和动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国际贸易已进入商情贸易时代。

一、商情时代国际贸易的来源

一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市场竞争程度更为激烈。进行竞争分析最直接的目标是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处的行业和竞争者的情况,以便做出决策和制定一个合适的战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超过竞争对手。竞争分析所形成的结果能够成为企业未来的行动指南,能帮助企业决策者制定更好的竞争战略,能比竞争对手更好的认清形势,并且找出目前和未来的竞争者的计划和战略。如果你掌握的竞争情报,比竞争对手快一步,就得抢得时间的优势,在竞争对手采取行动之前占领国际市场。

二是国际竞争的压力。过去.国家或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设置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来阻止竞争对手。随着通信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贸易政策、进入壁垒、交易规则等的障碍逐渐降低或已经被取消。在这些障碍消除的地方,新的竞争者就迅速出现。这些竞争者可能会以新的方式和原来的企业展开竞争,竞争的形成看上去可能不太符合逻辑、也很难预测或者没有道德可言,但它仍然是合法的。企业不能再期望竞争对手会利用过时的竞争策略与自己竞争。因此,透彻地理解竞争对手和业务环境的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是稀缺资源的变化。当前,以实物商品为特征的有形贸易逐渐降到次要的地位,而以知识产品为特征的无形贸易已上升为主导地位。以知识为特征的资源逐渐成为企业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稀缺资源。企业为了维持竞争优势要求企业通过各种数据和信息.从复杂和混乱的状态中理出头绪。在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占领更多的稀缺资源。

四是维持优势的需要。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但是当代国际竞争的主要特点就是模仿增多.竞争对手通过各种手段获得新产品的资料。然后进行模仿复制。因而,企业一方面要抵制竞争对手模仿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模仿竞争对手的产品。所以,及时了解竞争对手的动向,是维持竞争优势的主要方法。

二、不同贸易方式的比较

国际贸易方式从最初以货易货的交易方式,演变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方式,然后演变到电子商务时代贸易方式,再到当今的商情时代贸易方式。这三次贸易方式的大变革,将国际贸易发展推向历史的新高潮。

其一,传统贸易方式。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中,买卖双方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的广告、商品交易会和贸易中间商等途径,依惯用的电话、传真、面对面的贸易磋商、看样定货的交易方式。来探究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但是,在商品日益丰富,市场日益细分化、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商品和服务,是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传统贸易的障碍在于:信息的不对称严重阻碍了贸易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如果缺乏必要的情报和利益机制.则难以抑制企业纷纷采取不合理的竞争手段,做“一锤子买卖”,以及由此引起的恶性价格竞争和市场秩序紊乱口]。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和其他贸易壁垒就是与我国有些外贸企业仍然采用传统贸易方式有关。但人类科技的进步,国际贸易迎来了电子商务时代贸易方式的变革。

其二,电子商务时代的贸易方式。电子商务交易有着显著的优势: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扩大交易范围,并为有远见卓识的商家带来全球性的商业机会。电子商务突破了贸易的时空界限,它所体现出的开放性、全球性、地域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等内在特征,在符合商业经济内在要求的同时,还使其超越了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所具有的价值。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增加了贸易机会、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益。与传统的交易模式相比。商对商式(b2b)的网上交易其实没有改变交易的规则,所改变的只是交易的方法。它所显示出来的突破性的飞跃.是可以让一个不出门户的商家通过互联网完善的功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个内容丰富的供应链,而这个供应链不再受到地理等因素的限制。当电子商务时代的贸易方式将传统贸易方式的“信息不对称”加以改善并向前跨了一大步的同时,其自身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电子商务的可信度、电子商务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网站的可见度、流动性、售后服务服务、企业的商业秘密等,这些都与电子商务平台所提供信息的质量有关,也导致电子商务贸易不能适应所有商品的贸易。目前,单纯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不再是外贸企业的竞争优势,而是成了企业生存的战略必需品,不能紧跟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企业被抛在后面。

其三,商情时代的贸易方式。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壁垒逐渐减弱,国际市场变得更富有效率。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要生存发展就要对未来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就要求战略比以往更具有前瞻性和弹性。竞争情报能帮助决策者认清形势洞察未来,使企业资源与变化的环境,尤其是市场、消费者或客户相匹配,以便达到决策者预期希望。在国际贸易中,企业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对竞争情报的需求更加迫切。

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企业面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产品、价格的竞争,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特别是提高情报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外贸企业需要面对,必须面对的课题。正如《未来时速》一书中所说的:将你的公司和你的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最有意义的方法,能使你的公司领先于众多公司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情报来干最好的工作。你怎样收集、管理和使用情报将决定你的输赢。

当今世界上三大贸易方式的发展趋势,将成为不可抵挡的潮流。只有顺应这个潮流,企业个体的贸易,国际的整体贸易.才会赢得利润和进步。

三、商情时代的国际贸易决策过程

国际贸易商情或国际贸易情报(trade intelligence简称t-intelligence)是信息和洞察力的综合,是随着战略管理理论、决策论和博弈论的发展而产生的,并且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演变成为企业的一项独立的职能。因此,正确认识商情在国际贸易战略中的地位和对战略的影响至关重要,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制定一个准确、灵活、富有弹性的战略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虽然战略和规划能够告诉企业开始行动的方向和目标,但是情报却能识别并告知企业暴风雨即将来临,并使经营决策者选择出最好的方案,情报的准确与否经常会决定着决策的成败。商情时代国际贸易决策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收集、分析有关竞争者的信息、竞争者经营环节和业务发展趋势,掌握竞争对手的其他情况,识别国际市场的变化,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战略决策。

面对节奏快、变化快的竞争世界,按部就班的战略规划将会阻碍动态的、创新型的可执行决策的产生,也会阻碍企业采取市场行动的步伐。电子商务时代的贸易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时代进步的要求。外贸企业决策者们必须用“全新的眼光”看世界.依靠商情来进行科学决策,否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企业还在制定自己的战略规划时,他们的竞争对手正在执行着可以赢得市场的战略。外贸商情已成为企业决策者们特别需要的东西了,正如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商情已成为继技术、人才、资金之后的第四大竞争力。全球国际贸易已从“e-commerce(电子商务)时代”进入“t-intelligence(贸易商情)时代”。

四、案例分析

实际上,利用商情打击竞争对手很早就有,但没有得到人们重视。早在信息流通还处于相对闭塞的17世纪,美国已经认识到提高贸易情报的重要性,他们通过选择性的公开海关数据,让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序化,有利于国家的利益。于是美国开世界之先河.首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将海关数据公开。当时,进口货物到岸后,通常的做法是以在报纸上刊登消息的方式通知买家提货。有一家名叫joc的报馆,与刊登消息的出口商有业务往来,他们逐渐发现了贸易情报对出口商的潜在价值。于是他们开始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这些初期的商业资讯来帮助出口商进行业务往来。

日本企业对商情的研究和应用也是较早的,这是其迅速发展成为全球贸易强国的重要手段之一。日本公司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大举进入美国市场。曾一度使大量的美国企业陷人困境。像摩托罗拉公司这样的美国公司才在日本竞争者的猛烈进攻下业绩迅速下滑。正是日本企业成功地运用了竞争情报这一手段,保持了在许多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在全球竞争中获得了成功。进入21世纪以来,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贸易的高速增长意味着商业环境变化的节奏要比过去快得多。企业的决策者已不可能依靠直觉和本能来做商业上的战略决策,完善的竞争情报收集和分析系统变得至关重要。

印度企业也利用商情获得巨大成功。伴随着印度软件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国内出口商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可以灵活应用贸易情报:包括随时随地查询到美国任意买家的全球供应商分布状况.自中国乃至全球采购产品的详细描述、交易数量,甚至包装信息、运输信息等;全球竞争对手的出口状况,买家的详细资料,以及交易次数,频次等深度情报信息。通过一系列的贸易情报应用,企业可以据此分析国际买家的采购行为,供应商分布状况和稳定程度,监控竞争对手和买家。从而一方面避免自己买家的流失、开拓全新的市场;另一方面依据大量市场数据.进行科学的企业决策。

世界重量级公司利用商情获胜的实例并不罕见,ibm跟随苹果电脑进入市场,而最终改变ibm业务;微软公司36小时内做出掌上电脑的促销决策而给palm致命一击。伴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贸易情报得到了飞速发展,大多数美国公司在使用贸易情报。据统计,美国《幸福》杂志全球500强企业的前loo名企业和美国90%的公司均拥有自己专门的部门负责竞争情报的搜集。情报渗透于公司每个分支机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今的商情利用已经成为各国企业国际贸易最普及的工具.成为战略成败的关键所在。

五、对策建议

中国商情服务起步较晚。最近几年中国才开始出现贸易情报服务的初级模式,但因为应用理念、技术差异、经验局限等,再加之缺少专业组织机构的加以推广,造成部分中国企业对这项服务产生误解。可以说.商业情报竞争力薄弱也是导致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差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大量企业都将必然参与到“全球大市场”中的竞争.而贸易透明化的步伐加快,将直接带来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要加强政府对国际贸易商情服务的支持。目前,中国外贸高速增长,但情报跟不上成为贸易发展最大的障碍。国际市场瞬息万变,多边贸易规则和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不断调整,进口检验检疫要求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持续增加,国际贸易风险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能否方便快捷地获取各国各地区产品生产、贸易等方面的信息,已成为各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先决条件。为解决企业在贸易中遇到的情报缺乏问题,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及时提供情报服务就是一项重要的支持措施,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起完善的信息体系。我国外贸企业经营规模小,信息渠道不畅,抗风险能力不强,特别需要政府和行为组织提供信息帮助。帮助掌握各种情报资源。及时准确提供国际市场竞争的情报,解决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企业提供决策的依据。使企业更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贸易活动。

二要鼓励发展商情资讯业。国际贸易所需的情报比较多,主要有四方面:市场方面的情报;竞争对手的情报;消费者需求的情报;稀缺资源分配的情报。“资讯创造价值”的贸易理念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共识。但依靠企业自己获得这些情报是很难做到的。在新的贸易环境下,如何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完整、专业对口的国际贸易资讯,如何将一个世界贸易大国推进到世界贸易强国的行列,将是众多专业资讯服务商所面临的严峻挑战。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无规律,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更无常,各国贸易政策变化更快。贸易商情资讯无论从信息查询的便捷行、完善性、都带来历史性的变革,为企业提供更具有针对性及竞争力的贸易情报。

国际市场竞争策略篇6

有关政府在一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定位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中颇具争议的问题。重商主义认为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严格管制,主张政府实行奖出限入政策。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则认为政府不应该干预对外贸易,主张通过自由贸易来增进各国的福利。这种自由贸易观点后来又受到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德国历史学派以及凯恩斯超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对。

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国际贸易新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StrategicTradePolicy)认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通过适当运用关税、补贴等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将有助于提高一国经济福利水平。该理论将政府的作用内生化,主张政府以积极的态度干预国际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差不多同时产生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CompetitiveAdvantagesofNations)却认为政府不应直接干预国际贸易。该理论认为政府在创造和保持一国竞争优势上仅起辅助作用。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作为新贸易理论主要代表,在有关政府作用的定位上虽有一些相似的观点,但基本观点却是不同的。本文将环绕这两种理论在政府作用上的不同定位展开论述,以求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政府的定位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规模经济会带来竞争优势,而实现规模经济的最佳途径是进行政府干预,政府应该对具有规模经济的“战略性”部门进行扶持。所谓“战略性”部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存在“经济租”的部门,通过政府的扶持政策使某个国内部门能够从国外竞争者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租”,亦即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超额垄断利润,这样的部门可以被认为是战略性部门(BranderandSpencer,1981,1985);另一种情况是存在较大的“外部经济”的部门,通过对该部门的政策扶持,可以发挥其巨大的外部性,这样的部门也可认为是战略性部门(Ethier,1982)。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政府干预对形成静态和动态规模经济具有积极作用(Krugman,1984)。

1.政府干预形成静态规模经济(StaticEconomiesofScale)

在不完全竞争和边际成本递增的前提假设下,政府通过对本国企业的保护或扶持可以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产量份额和利润份额,从而达到增加本国福利水平的目的。其中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在古诺寡头垄断模型的假设条件下,政府通过对本国厂商的扶持政策或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可以使本国厂商的反应曲线外移,从而使本国厂商的产量和利润增加、外国厂商的产量和利润减少。在古诺模型中,两个寡头垄断厂商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产量达到纳什均衡,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双方都不愿改变产量。政府对本国厂商的扶持政策无疑打破了原先的均衡,使本国厂商扩大生产变得有利可图。

2.政府干预形成动态规模经济(DynamicEconomiesofScale)

静态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边际生产成本递减,而动态规模经济是指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厂商的边际生产成本曲线整个下移。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技术是动态规模经济形成的内生因素,而政府的干预对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两种主要途径实现企业的动态规模经济,达到扩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产量份额和利润份额的目的。一种是政府对企业的R&D进行扶持,提高其技术水平;另一种是政府对具有“边干边学”(Learningbydoing)效应(注:“边干边学”效应是指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企业的累积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企业进行保护或扶持,使其边际生产成本曲线下移,实现动态的规模经济。

将政府干预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对政府作用重新诠释,并将其作用内生化,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大进步。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得出的政府干预可以增进一国的福利水平的结论假说,与现实更接近。传统贸易理论的政府干预造成国民福利损失的结论无法很好说明,为什么重商主义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的传统在实践中长盛不衰。

在实践中要成功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存在以下几个难题:(1)政府能否成功识别出“战略性”部门。政府要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首先要能够识别出“战略性”部门。(2)政府能否成功实施“战略性”政策。成功实施“战略性”政策存在两个困难,一是政府扶持某个部门的政策可能会影响其它部门,政策的整体效果难以评估预测;二是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扶持政策对被扶持部门的影响也难以评估和预测。(3)外国政府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战略性贸易政策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实施这种政策往往会导致外国政府的报复,其结果使战略性政策归于无效,甚至诱发毁灭性的贸易战。

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政府的定位

由波特(MichaelE.Porter)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机遇和政府的作用)。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和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四个要素是创造一国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而政府可以通过其行为和政策对这四个基本要素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国家竞争优势。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注:参见迈克尔·波特著(1990),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章。)

附图

图1

(1)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教育投资和资金市场等政策影响到生产要素。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特别强调政府在提供高级生产要素(AdvancedFactor)和专业化生产要素(SpecializedFactor)中的重要作用。

(2)政府对需求条件的影响:一方面,政府制定本地产品规格标准,影响到客户的需求状态;另一方面,政府本身通过政府采购影响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

(3)政府可以通过规范媒体的广告形式或产品的销售活动方式等来影响相关和支撑产业。

(4)政府可以通过运用金融市场规范、税收、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政策工具影响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波特认为政府在保持产业竞争优势方面的作用是从属性的。政府政策仅在那些决定国家优势的四个基本因素业已存在的产业中才能保持有效。因此,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要尽力去创造一个支撑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这意味着政府在有些方面(比如贸易壁垒、定价等)应该是尽量不干预,而在另外一些方面(诸如确保强有力的竞争,提供高素质的教育与培训,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提供公共物品)则要扮演积极的角色。

政府可以用许多方式来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但切不可限制竞争,或者人为地降低安全和环境标准。因为政府在这些方面的“帮助”实际只能阻碍公司创造,延缓生产率的改进,从而也影响到竞争力的提升。

波特认为“健康而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工作,对生产率的改进是非常重要的。”(迈克尔·波特,1990)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十分强调一国的制度环境的重要性。诸如大学、中学等教育机构,标准制定机构,消费者协会,职业协会或者法律系统等,对本国的

竞争力的提升扮演着积极的和富有建设性的角色。因为所有这些因素都为提高生产率或多或少地创造了条件。因此,国家在这类制度创新中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两种新贸易理论的政府作用定位的比较和综合

为更好解释二战后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家摈弃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市场结构不切合实际的假设,认为政府和厂商都是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战略性博弈的主体,使国际贸易理论更接近于现实世界,对现实世界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与贸易理论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波特运用一种归纳的方法,建立起一套分析一国竞争力的复杂的基准体系。这两种理论的出现使人们更加确信自由贸易政策并非是不容怀疑的“最佳政策”。

在有关政府作用的定位上,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虽然有一些相似点,但是总的来说存在较大的差异。相比较而言,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更强调政府的作用,认为政府在一国竞争力的创造和培养上处于主导地位;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更强调企业和市场的作用,认为政府作用的只是辅的。两个理论对政府定位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政府应该参与国际竞争,干预国际贸易,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通过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增强一国的竞争力。国际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则国际竞争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事情,不是国家间的,所以政府应该制定政策来促进环境的改善,这种环境能够产生竞争机会并对持续的发明创造形成一种压力。

(2)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政府应该实施直接的关税、国内市场保护、补贴等政策。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则认为政府不应该实施直接的干预行动,也不应该采取那些导致短期的静态优势的政策,因为这些政策削弱了产生发明和创新的基础。“政府如果降低通信和交通的成本,减少关税壁垒,提高国际竞争程度,有助于当地产业的创新,因为本地企业会在这样的环境中磨练出对外界市场的渗透力。”(迈克尔·波特,1990)

(3)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力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创造出来。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政府不是钻石模型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只是一个辅助要素。政府政策通过对四个基本要素的影响,间接地影响国家的竞争优势。在没有其他有利条件的情况下,政府政策缺少创造优势的力量,而且政府的政策效果是双向的,既有可能加速也有可能延缓一国竞争优势的确立。

(4)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通过暂时性的,适当的保护政策,受保护产业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培养出国际竞争力。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要经过几十年,而不是一两年的商业循环周期就可以产生。因而,最有益的政策应该着眼于长期计划,而不是短期的经济利益。

(5)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强调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优势,因此认为扶持政策的对象应该是少数几个企业或者是只有少数几个企业的产业。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内部规模经济只是一种价格优势,但是在国际竞争中创新才是重要的,规模经济不重要。波特所强调的企业竞争优势一个重要来源是企业所在的区域的产业集群(注:参见迈克尔·波特著(1990),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4章。)效应。因此他认为政府应该在区域品牌的树立、区域内公共物品的建设、区域内专业化服务的提供上下功夫。(注:波特认为“对一些强调比较优势的产业,规模经济理论确实有它的重要性。然而,这个理论并没有回答我们所关心的国家竞争优势问题:哪些国家的企业能发展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可以应用到什么样的产业上?”(参见迈克尔·波特著(1990),国家竞争优势,第15页),所以波特的结论是规模经济也行不通。但是实际上波特强调的集群效应则是外部规模经济的体现。)

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分别反映了当前国际贸易中两种并行不悖的趋势: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两种理论虽然政策主张不一,但是它们的出发点是相同的,都体现了从国家利益出发,通过对外贸易为本国实现最大利益的愿望。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支持者相信政府不仅能够正确识别“战略性”部门,而且能够成功实施“战略性”政策。而且他们认为战略性政策不会引起外国政府的强烈反应和实施相应的报复措施。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政府的决策常常是错误的,最能把握市场、对市场机遇最敏感的不是政府而是企业。

从现实来看,大多数国家“战略性”政策的实施效率是低下的,政府对经济的过多直接干预还可能产生许多寻租行为和腐败现象。况且政府政策的运用需要大量的微观信息,由于并没有单一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模型,贸易干预的标准也就没有简单的拇指法则,同时也没有理由相信政策会比企业更多地了解这些复杂的信息(盛斌,2001)。因此,尽管这一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能永久地影响贸易格局,使国家福利水平优于自由贸易时福利水平,但该理论的大多数创始人只把他们的成果作为一种逻辑上的可能性,而不是具有某种政策含义的经验事实(保罗·克鲁格曼,1986)。即使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代表人物克鲁格曼也认为一个国家应该着力于促进自由贸易,借口国家竞争力而妨碍自由贸易的做法是一个“危险的偏执”(保罗·克鲁格曼,1996)。

如果我们把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结合起来,对政府的作用进行重新的定位,可能会得出一些更具说服力和更有现实意义的结论:

第一,在有关政府作用的定位中,下列两种观点都是不可取的。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对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创造具有绝对的重要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政府是国际竞争中的被动参与者,政府唯一能做的就是放手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正如刘易斯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概括:“政府的失败既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少,也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多。”“如果没有一个明智的政府的积极促进,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经济进步,……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政府给经济生活带来灾难的例子,以致于要写满几页警惕政府参与经济生活的话也是很容易的。”(刘易斯,1994年)我们既要认识到政府在一国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所在,又能够将政府作用界定在适宜的范围内。

第二,提高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竞争和创新。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企业竞争和创新,积极推动自由贸易。政府应积极提供各类公共物品,包括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方便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各类专业化服务的中介机构、大中专以及各类职业培训教育等,创造一个有利于提升一国生产率的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三,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需要政府的政策来矫正市场的不完善。对于关键产业或具有巨大外部效应的产业,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保护或扶持措施,实现某些关键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再通过技术自身的外溢性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水平。但这种保护必须是暂时的,必须与促进企业竞争、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结合起来,而且这些保护措施应在其他国家可以容忍的限度之内。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1990),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2]保罗·克鲁格曼(1986),海闻等译.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保罗·克鲁格曼(1996),张兆杰等译.流行的国际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盛斌.贸易保护的新政治经济学:文献综述.世界经济,2001,(1).

[6]Krugman,PaulR.ImportProtectionasExportPromotion.inH.Kierzkowski,ed.,

MonopolisticCompetitionInternationalTrad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4.

[7]Brander,J.A.andB.J.Spencer.TariffsandExtractionofForeignMonopolyRents

underPotentialEntry.CanadianJournalofEconomics,1981,14(3):371~389.

[8]Brander,J.A.andB.J.Spencer.ExportSubsidiesandInternationalMarketShare

Rivalry.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85,18:83~100.

国际市场竞争策略篇7

关键词:转型期 市场分割 “两线作战” 竞争策略

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这使得中国国内市场已经逐步变成跨国企业竞逐的市场,并对中国本土企业构成较强的竞争威胁。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感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紧迫性。而中国企业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在国内市场实施跨区域的横向整合,通过“先做中国第一,后做世界第一”提高国际竞争力。但是在横向整合的过程中,中国企业面临转型期特殊的市场分割制度情境的影响。市场分割情境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割裂区域市场制度与资源,进而导致中国企业采取不同的基本战略选择(蓝海林、皮圣雷,2011)。不同战略选择的企业在经营的范围、优势资源与能力的获取与发挥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转型期中国国内市场实质上存在(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多个不同类型的企业,其战略导向、优势资源与能力的类型都不一样,则竞争力的侧重、竞争行为的倾向自然有所不同。这直接导致横向整和企业面对复杂的竞争格局与生态。

传统动态竞争理论在分析企业竞争策略与行为时仅仅考虑企业在市场中的结构性特点(波特,1987)、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与某一特定竞争对手之间的对比情况(Forward,1955)、企业战略性资源与某一特定竞争对手之间的对比(Chen,1996)等。但这些理论都是建立在焦点企业只面对某一个特定竞争对手、并且该竞争对手在战略导向、优势资源与能力的类型等方面与焦点企业具有共性的前提之下。而在现实中,当焦点企业面对来自不同类型竞争对手的进攻时,企业所采取的任何竞争策略都必须同时回应不同类型资源与能力所构成的进攻,并同时与不同类型的竞争对手实现制衡,进而获得市场份额与收益等方面的优势。尤其,当企业战略导向与资源类型等方面的差异直接决定于市场制度情境时,这种竞争生态就变得更加复杂。显然,西方现有的动态竞争理论尚不足以解释并指导中国横向整合企业理性地选择针对转型期复杂竞争生态的竞争策略。

指导中国企业应对当前复杂的竞争环境,有利于帮助中国企业顺利通过横向整合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本文从市场分割情境下中国企业的基本战略选择出发,讨论实施横向整合的中国企业在转型期同时面对两个不同类型竞争对手的“两线作战”竞争生态,并结合中国空调和汽车行业的典型企业案例探讨横向整合企业在复杂竞争生态下的基本应对策略。

转型期中国的制度情境及企业战略选择

(一)市场分割制度情境

中国经济转型的性质决定了中国经济转型具有几个重要特点:改革和开放都起步于“放权”,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企业放权;改革和开放的动力源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围绕权力、政策、资源的竞争;改革与开放的思路来源于区域竞争中所产生的“实验”,成功的经验被推广,成功地区的领导就会被重用。因此,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由此伴生的区域竞争和地方保护必然导致这种市场经济是一种带有市场分割的市场经济,或说“小市场经济”(Young,2000)。中国市场目前的市场分割制度情境有如下特征:

一是地方政府在经济管理方面所拥有的权力过大。经济转型迄今还没有完成,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过度放权,导致地方政府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权限过大;地方政府倾向于运用行政权力和计划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直接管理、对重要的资源进行直接分配(张维迎、栗树和,1998)。

二是地方政府监督、考核和升迁机制不合理。在目前的政治体制中,地方政府的考核和升迁基本上是看GDP和政府收入的增长速度。这就使得地方政府有充分的动机和自由运用过多的权力去进行区域竞争和地方保护(王永钦等,2006)。

三是各级政府执法和行政权力缺乏监督。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央政府一直鼓励地方政府进行试验式改革,鼓励地方政府官员在“四个坚持”、“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的前提下进行大胆创新。这在客观上减弱了对地方政府在执行法律、制度和政策上的监督,也鼓励了官员们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的随意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地方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的行为进行过度的干预,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地方政府官员在对市场和企业行为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出现“寻租”行为(张晏、龚六堂,2005)。

(二)中国企业在特殊制度情境下的战略选择

大体上看,在中国特殊制度情境下企业的基本战略选择可以分为区域化战略和横向整合战略。一部分中国企业选择区域化的战略,为了获得地方政府的政策优惠而放弃横向整合获取市场规模和劳动力成本等国家优势;而另一些企业则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战略目标,通过实施横向整合战略迈向“世界级企业”。

1.区域化战略。有些企业比较清楚市场分割的性质、特点和影响,而倾向于利用市场分割的影响去获取机会或者避免全球化的影响。同时这些企业也不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去与跨国公司竞争。因此,这些企业采取区域化战略,或是只在本地区域投资,将横向整合的范围也控制在本区域市场之内;或是在不同的区域进行投资,建立若干相互间独立的区域性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这些企业都得到地方政府的优惠和保护,它们将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看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较为重要的竞争优势。同时,这些企业也害怕实施跨区域横向整合,因为它们深知跨越区域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即便要实施扩张,这些企业也不会让企业经营的边界越过地方政府所辖区域的范围。

2.横向整合战略。除了选择区域化战略的企业以外,还有少数杰出企业,例如中国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苏宁集团等采取克服市场分割的战略,并且通过跨越(省级)区域地实施横向整合战略而提升国际竞争力(王晓健,2010)。这类企业通常通过自建或者并购的方式,进入不同区域市场,建立一个进入不同区域市场的、参与不同区域市场竞争的横向整合企业。选择这类战略的企业理解市场分割是现行经济体制下的一种制度安排,而市场分割的影响是政府及其政府主导下的客观制度影响。但这些企业都更重视整合国内市场对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坚信企业具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抵制市场分割的影响,愿意通过各种变通的方式,包括市场和非市场的手段去降低或者克服市场分割的不利影响。

横向整合企业面临的竞争生态

由于中国企业面对市场分割情境选择的不同战略,再加上跨国公司的进入,导致中国国内市场形成若干个不同战略导向和优势资源类型的战略群。企业不仅在各自的战略群内与其他同类公司展开竞争互动,而且也与不同战略群的企业产生竞争关系。对于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与实施了横向整合的中国企业这两个战略群,企业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与同一战略群的企业已经进行了反复的竞争互动,相互间也达成了竞争与合作的默契;而对于实施区域化战略企业而言,不同区域的区域化企业产生竞争的可能性较低,而同一区域的区域化企业在依赖同样的区域制度壁垒。因此可以说,这三个主要战略群的企业与同一战略群的企业间竞争的强度和压力都不如不同战略群间竞争的强度和压力大。

其中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其竞争对手存在共同点,即仅仅占有中国国内市场且深刻了解中国制度与国情;而对于区域化企业而言,其竞争对手也均有共同点,即都是在其他区域市场(或海外市场)有一定市场占有率,但并不比它们熟悉本区域制度环境。然而对于横向整合企业,其竞争对手在战略导向和优势资源等方面几乎没有共同点。

一方面,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都有着做全球第一的战略目标,因此其经营模式往往都是同行业或相关行业学习的典范。它们进入中国的主要战略目标就是通过并购整合获得中国市场规模与成本优势,从而提升其整体的国际竞争力。跨国公司具备包括资金、技术、全球市场构筑的多点优势,以及进入中国时利用中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而实现的规模优势等。另一方面,区域化企业多数产生于地方国有企业改制和股改之后演变成的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它们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伴随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增长而初具规模。并且它们还常常依赖地方政府区域政策,在所在区域内实施了一系列多元化扩张。它们并不一定将提升国际竞争力作为战略目标,并且将地方政府政策以及地方社会关系作为企业的重要优势资源。区域化企业自知难以与跨国公司和跨区域进入的横向整合企业进行正面的市场竞争,因此其主要的竞争手段是构筑区域市场壁垒以及利用非市场化手段展开竞争。

不同类型的企业优势资源不同,在中国市场上建立的竞争优势也不同,且相互间都不对另外任意一方形成绝对优势。因此这三类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形成长期对峙,一同构成转型期中国市场的竞争生态。在这一竞争生态中,唯一受到双重竞争威胁的是跨区域横向整合企业。横向整合企业受到的双重竞争威胁主要源于其同时面对两类不同的竞争对手群,因而构成如图1所示的“两线作战”竞争生态。这一竞争生态具备如下特征:

第一,横向整合企业是同时与两类竞争对手展开竞争。“两线作战”生态中,横向整合企业必须至少同时面对跨国公司和区域化企业两个不同战略群的竞争对手。首先这意味着横向整合企业在不同的区域市场需要面对不同的区域化竞争对手,同时在全国市场上无可避免地同跨国公司展开竞争。其次由于跨国公司和区域化企业并不是一个战略群的企业,且因为其各自的核心专长以及能力也不相同,因此导致横向整合企业不能把它们归为一类对手。企业竞争分析与决策无法聚焦于某一个或若干竞争对手来选择特定策略;同时与多个企业的竞争互动也导致企业难以判断竞争发动和持续的时间,从而增加了企业进行竞争决策的难度。

第二,两线作战的竞争生态决定于市场分割的制度情境。“两线作战”的生态虽然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但是导致中国横向整合企业面对“两线作战”的主导性原因是市场分割。在美国等市场机制完善的国家,横向整合企业也会同时面对区域性企业与跨国公司,但是之所以不像中国横向整合企业这样需要面临“两线作战”,是因为在市场机制完善的国家,地方政府对区域内企业的行为没有过大的干预权利,也就不会导致产生一批区域化战略的比较依赖地方政府的制度与政策的企业,形成区域市场壁垒和地方保护。

第三,横向整合战略群企业相互联盟多于竞争。横向整合企业在某一区域市场遭遇区域内企业进攻的同时,可能还会遭遇跨国公司或者其他横向整合企业在另一些区域市场发起的进攻。反过来,当企业针对跨国公司采取某种行动时,也常常连带着“误伤”到一些区域内的其它竞争对手,并引发它们采取有力的反击。面对这一状况,横向整合企业常常形成“短期战团模式”――实施了跨区域整合的企业们常常因为某些共同的对手而组成联盟,如价格联盟等,但又会因为各自其它的对手而突然在某个区域市场中打破联盟。如此迅速联盟又迅速瓦解,而后再迅速联盟。

“两线作战”中的生态位比较与竞争策略

(一)横向整合企业与区域化企业的生态位对比及竞争战略

图2根据生态位理论对比了横向整合企业与区域化企业的在单一区域内制度环境下的生态位对比。区间[n,m]表示某一区域内的竞争性行业的市场环境条件。横向整合企业在竞争性领域中的市场化制度环境下,其适应能力高于区域性企业,但是在某一区域市场的非市场化制度环境下,或者非竞争性行业中却不具备相应的适应能力。然而区域企业依托其本地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在超出竞争性领域的业务范畴,包括垄断性或政策主导的业务中往往具有较灵活的适应能力。

应对区域化企业,横向整合后企业应发挥多点竞争所带来的竞争优势,通过价格优势、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等,逐步侵占区域市场。在竞争行为或者策略组合上,横向整合企业可以依托整合的优势,对区域性竞争对手采取更为多变的竞争行为,从发动实施竞争行为的强度和选择竞争策略的差异性两个方面建立竞争优势,并逐步挤压竞争对手的市场空间。同时,多点竞争的优势也可以用来作为压制区域竞争对手市场空间的有效方法,利用多个区域市场对单个区域市场的明显优势,横向整合企业将通过反复、高频次地使用降价、推出新产品等策略来迫使区域性竞争对手最终退出市场。

对于实施了横向整合的企业而言,要在竞争行为和策略组合上实现上述的竞争构想,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坚持发挥规模和范围优势,尽量实现内部控制的统一与协同。按照西方学者的普遍认识,企业实现规模与范围经济的必要条件就是内部控制权的集中,因为只有集中管理才能有效配置资源(李铁瑛,2011)。但是在中国市场分割的制度情境下,实施横向整合的企业则需要通过部分的“牺牲”或让步换取对市场分割的克服或突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而非经典经济学理论上的完全地)获得规模和范围效应、降低成本,并构建多点竞争的优势。

(二)横向整合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生态位对比及竞争战略

图3根据生态位理论对比了横向整合企业与跨国公司在某一特定行业内不同地区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生态位对比。其中,区间[i,j]表示中国国内各省的市场环境条件。横向整合企业在国内各省的区域市场中,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但是在中国国内市场以外的其他地区市场却不具备相应的适应能力。反观跨国公司,依靠其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在资金、技术、品牌等环节,跨国公司都具有较灵活的适应能力。但是横向整合企业在国内各区域市场内,尚比跨国公司更了解区域市场环境、社会背景等,也比跨国公司在区域内的市场竞争中具有更高的适应力。

面对跨国公司的进入,多数横向整合企业需要借助中国地域幅员辽阔的基本特点,甚至借助市场分割的制度情境,来抵御跨国公司,并努力争取时间提升自身实力。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全世界各国市场是多点,而中国市场是一个点,如图4a所示。但是如果横向整合的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中国区域市场的差异(包括自然的需求差异和制度差异),将中国市场造就成多个区域市场的集合,那么跨国公司占据的会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横向整合后的企业所占据的又是其中另一部分或全部,如图4b所示。这样,双方在中国市场上的市场重合度就下降了,相互进攻的倾向性与手段的强度也都随之下降。

(三)特殊竞争生态下横向整合企业的竞争行为与策略组合

1.特殊竞争生态下横向整合企业的竞争策略。当横向整合企业单独面对任何一类的竞争对手时,都可以根据自己与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竞争策略(Chen,1996)。但是当企业要同时面对两类竞争对手时,则意味着需要同时制定并实施两种竞争战略。即横向整合企业既要发挥整合优势应对区域企业,又要发挥区域特殊性和灵活性应对跨国公司。此时,企业只能根据一段时间的行业宏观发展情况,制定关于竞争行为与策略选择的原则与框架,并采取更为灵活机动的方式同时策动多个竞争行为,即竞争策略组合。如此,相比传统的竞争优势理论和单一竞争行为分析理论,统一策划并管理竞争策略组合可能更适合于在“两线作战”竞争生态下的企业竞争决策。这样,横向整合企业并不一定直接针对竞争行为的内容和时间做决策,而更多地考虑竞争策略组合的特征,并分析其某些特征对企业同时发挥两种优势、应对两类多个竞争对手时的效果。

2.特殊竞争生态下横向整合企业竞争策略组合及案例分析。竞争策略组合即是一个企业一段时期所采用的所有竞争行为的总和。要管理在这样一个集合,就必须确定这一集合的一些特征属性,以便企业在发动竞争行为集合之前更好地调配资源。并且,在这种特定行为集合的需求之下,企业也可以预先设计适宜的决策机制和指挥机制。

在转型期特殊的竞争生态下,横向整合企业一般都选择两种特征的竞争行为集合。一种是以多种策略相组合的方式,称为高复杂性的竞争策略组合。这种方式要求企业分散使用企业内部多个价值链环节的资源和能力,而在竞争行为上的表现则是发动多样化的竞争行动。另一种则是以集中发动某一种差异性、独特性的竞争行为为特征,称为高差异性的竞争策略组合。这种方式要求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集中于某一特定的差异性(甚至是怪异性)的竞争行动,并以此来获取优势。这两种竞争策略组合在逻辑上并不是完全非此即彼的,但是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等原因,大多数企业在短期内只能选择其中一种。

本文分析了美的空调和海马汽车两家公司在2000年以后的不同时段实际执行的竞争策略组合(见图5、图6)。本文借鉴Chen和MacMillan(1992)的分析竞争行为的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将企业竞争行为分为八类:投资或并购、联盟或合作、开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开设新店或者进行新区域市场、调整变动组织架构或营销网络、变动价格、开展公共关系性活动等。其中美的空调(见图5)在2006年全年仅仅推出了一次新产品,并宣布开发了一次新技术,同时两次变动其营销和供应链体系。尤其是营销和供应链体系的变动时在当年其他空调企业并不多见。因此,美的空调在2007年采取的是高差异性的竞争策略组合。而到了2010年,美的总共发动了15次竞争行为,竞争行为的类型达到了7种。并且相对的数量都比较均衡。因而在2010年,美的空调采取的是高复杂性的竞争策略组合。类似地,海马汽车(见图6)在2007年虽然共采取了5种竞争行为,但其较频繁地采取推出新产品的动作。这在当年的汽车行业也是少见的。因此该年海马汽车采取的是差异性的竞争策略组合。而在2011年,海马汽车实施了8种竞争行为,尽管其中推出新产品一类的行为同样也实施了7次,但在当年全行业而言就变得并不鲜见。因此2011年海马汽车采取的是复杂性的竞争策略组合。

就上述两个企业实例可知:第一,中国横向整合企业在同时面对两类竞争对手时既采用了均衡多样的竞争行为组合,也采取了独特性的竞争行为组合,来同时获得两个方面的竞争优势。其二,中国企业的竞争策略组合几乎每隔数年就要变换一次。这种高频率的变换表明,中国横向整合企业在高度动态市场中似乎并没有清楚找到竞争战略与竞争策略之间有效的对应关系;也对企业横向整合之后管理模式的灵活性及对竞争策略的支撑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横向整合企业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更有利于支撑企业根据制度情境的动态演化和主要竞争对手的转变,合理并高效地制定和灵活调整竞争行为集合,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论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来自全球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使其必须应对跨国公司的进入,而来自转型期中国特殊的制度安排又迫使其面临市场分割的制度情境。在这种双重的影响下,中国企业实质上处于“两线作战”的竞争生态之中。因此横向整合企业只有接受并通过自身努力在这一复杂的竞争生态中获得优势。根据美的空调和海马汽车两企业的案例,本文围绕转型期横向整合企业在“两线作战”竞争生态中的竞争策略有如下初步的认识:

首先,在“两线作战”生态中,中国横行整合企业面对不确定数量的、两个不同类型的竞争对手。其中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竞争对手在市场化竞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而以区域性企业为代表的竞争对手则在非市场化竞争和区域竞争方向具有较大优势。这一认识突破了传统动态竞争理论体系的基本前提。西方动态竞争理论通常只假定竞争对手只有一个,或者只有一类。但在实践中,转型期的中国企业往往同时面对两个类型的竞争对手。

其次,中国横向整合企业面对“两线作战”状态,不仅需要发动和实施一系列的竞争策略组合而不是某种单一的竞争策略来同时与两类竞争对手互动,而且其实施的竞争策略组合还需要在复杂性和差异性两种特征之间进行转换。这一结论有别于西方动态竞争理论对竞争行为与策略的认识。西方动态竞争理论认为,企业需要建立明确的竞争策略,并且不应该轻易变动竞争策略及策略组合的基调。因为如果在竞争互动的过程中轻易变动竞争策略,则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沟通和管理成本。但是,中国横向整合企业同时面对两类竞争对手,仅仅通过单一的竞争策略及策略组合并不一定能够同时对两类竞争对手形成优势。因此横向整合企业就可能需要通过竞争策略组合的变换来构建优势。

其三,变换竞争策略组合必然有过高的沟通和管理成本,因此这种“两线作战”的生态下,中国横向整合企业有必要慎重考虑其管理模式的设计与优化。动态竞争学者们一直强调组织与管理模式等组织资源对企业动态竞争行为的影响(Lamberg等,2009)。则对于中国横向整合企业而言,更加柔性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支撑企业在不同的竞争策略组合之间来回转换。

“两线作战”的竞争生态对中国企业通过横向整合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发展路径直接构成了干扰。而这种干扰的背后则是前三十年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放权搞活”的制度安排。因此,下一阶段,中国确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作用的改革方向,应该力求建立统一的大市场,逐步削弱市场分割。这样,中国的若干行业就有可能再一次进入横向整合的并购浪潮,将原来依靠区域制度的区域性企业的过剩与落后产能兼并重组,最终通过直接获得市场规模等国家特定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蓝海林, 皮圣雷.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分割性双重条件下中国企业战略选择研究[J].管理学报,2011,8(8)

2.Porter, M. From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corporate strategy[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7. 5

3.Edwards, C.,D.. Conglomerate Bigness as a Source of Power. In Business Concentration and Price Policy[C]. Conference of the University-national Bureau Committee for Economic Research.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5

4.Chen MJ. Competitor analysis and interfirm rivalry: toward a theoretical integr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21(1)

5.A.Young.The Razorps Edge: 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0, 115(4)

6.张维迎,栗树和.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J].经济研究,1998(12)

7.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基于经济学文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6(10)

8.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5(10)

国际市场竞争策略篇8

[关键词] 战略性贸易政策 基本模型 理论框架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一些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如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居主导地位,产业内贸易额大大增加,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迅速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国际贸易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Krugman、Helpman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引入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创立了“新贸易理论”。在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Grossman、Brander、Spencer、Dixit等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以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为研究工具,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1981年,Brander和Spencer发表了题为《潜在进入条件下的关税与外国垄断租金的提取》的论文,被认为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开端。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两个基本模型的假设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研究有两个基本模型,一是第三国市场模型,另一个是相互倾销模型,这两个基本模型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根基。

1.第三国市场模型假设

即假设在一个寡头行业中有两个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国家,两厂商在第三国市场进行古诺(Cournot)竞争,生产国没有消费。

2.相互倾销模型假设

即假设只有两个国家,每个国家的厂商(一个或多个)同时在本国和竞争对手国市场上销售他们的产品,两个市场是相互分割的,也就是说,垄断企业就国内、国外市场分别进行决策。

三、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贸易壁垒来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竞争能力,从而谋求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受益,并借机掠夺他国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即贸易干预能够增加国家福利。就其理论体系而言,战略性贸易政策包括两种理论,一是以内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利润转移”理论,也称为狭义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另一种是以外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外部经济”理论,也称为广义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1.利润转移理论

利润转移论是指一国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贸易干预来影响本国企业及其国外竞争对手的行动,支持本国同产业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从而使国民福利提高,获取寡占行业中外国企业的超额利润,或向本国转移利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战略出口政策。战略性出口政策的核心内容是用出口补贴为本国寡头厂商争夺国际市场份额。这种观点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向在第三国市场上同外国竞争者进行古诺双头博弈的本国厂商提供补贴,可以帮助本国厂商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增加本国福利。战略出口政策的创始人是Brander和Spencer。1983年,他们提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总有使用研究开发补贴或出口补贴进行干预,帮助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动机。他们提出了一个三阶段博弈的第三国市场模型:在第一阶段,政府考虑研究与开发补贴的水平;在第二阶段,两个来自不同出口国家的企业同时决定研究开发水平;在第三阶段,两企业进行古诺产量博弈。该模型假设研究开发对企业的成本变动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而且第三阶段的产量是第二阶段研究开发水平的函数,这意味着企业会战略性地运用研究开发投资来影响第三阶段的结果,所以两国企业在研究开发上的投资总是会超过使成本最小化的最佳水平。但由于企业间的研究开发投资是一种替代关系,在不考虑补贴的情况下,政府的最佳决策应为提供研究开发补贴。

1985年,Brander和Spencer明确提出了后来被称之为“战略出口政策”的理论框架。他们用了一个更加简单的两阶段博弈的第三国市场模型,强调了出口补贴的收益转移作用。第一阶段两国政府决定单位产量的补贴水平;第二阶段本国和外国厂商同时决定其在第三国市场上的产量。他们发现,一国政府通过适当的补贴可以提高本国厂商在第三国市场上的利润并最终增加本国国民福利。

(2)战略进口政策。战略进口政策又称为“关税抽取租金论”,其创始人仍然是Brander和Spencer,他们指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国外垄断厂商的定价高于边际成本,存在经济租金(即超额垄断利润),一国政府可以利用关税抽取国外垄断企业的租金或向本国企业转移利润。该理论有一个关键的前提条件,即假设本国市场与外国市场是分割的。1984年,Brander和Spencer用古诺竞争下的相互倾销模型,引入拟线性的国内效用函数,证明了当产品完全由国外垄断厂商提供时,只要其边际收益曲线比需求曲线更陡峭,关税带来的进口价格上升就会小于关税本身,本国的关税收入大于消费者剩余的损失,本国的国民福利提高。

(3)进口保护促进出口论。Krugman在相互倾销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得出了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理论。假设某一具有规模经济的寡占行业,只有两企业,一家国内企业,一家国外企业;生产不完全替代的产品;在本国和竞争对手国市场上销售他们的产品,并在第三国市场竞争,国内外市场是相互分割的。其理论逻辑为:如果本国政府对外国垄断厂商进入本国市场设置阻碍,本国厂商则可以扩大其在本国市场的份额,销售量增加,继而获得本国市场的规模经济,成本下降,获得竞争优势,使市场得到进一步的扩大。这样从销售量增加促进产量增加,继而促使边际成本下降,形成一个良性的因果循环链,这一过程即为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机制。

2.外部经济论

外部经济是指厂商(个人、社会)从某种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有利影响,而受益者原则上不必为此付费。外部经济理论认为,某些产业(如知识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或企业能产生积极的外部经济效应,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出口的扩张,但由于知识和技术的外溢,这些外部经济不能被厂商完全拥有,企业就有可能不愿意投入资金用于科研开发,这些产业就不能发展到社会最优状态。如果政府能对这些产业或企业给予适当的保护和扶持,则能促进这些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能力,获得长远的战略利益。

四、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的深入

1.考虑竞争厂商数量的变化

在基本模型中假设厂商的数量是外生变量且固定不变,Dixit(1984)研究了外生地增加厂商数目对第三国市场模型结果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取决于国内外厂商数量的对比,只有当本国厂商数目不太大时出口补贴才是合理的。但是,Brander和Spencer(1984)研究了战略性进口政策与厂商数的关系,发现厂商数量对政策工具的选择不产生影响,但厂商数量的增加会降低政策实施的效果,因此,一定的进入壁垒对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必要的。

2.考虑寡头行业数量的变化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基本模型只涉及一个寡占行业,是部分均衡模型。Dixit和Grossman(1986)在第三国市场模型下考察了存在多个寡占行业的情况。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一个寡占行业的扩张和利润的转移必然伴随着其他行业的收缩和利润的损失,这时政府扶植的就应该是租金或利润高于平均水平的行业。

3.考虑其他寡头垄断模型

Eaton和Grossman采用伯川德(Bertrand)模型来描述两厂商间的竞争,这时厂商的决策变量为产品的价格。假设某一寡占行业在两国各有一厂商,生产可替代产品并出口到第三国市场进行竞争,生产国国内无消费,发现此时一国政府的最佳政策应该是出口税而非出口补贴,因为出口税可以使本国厂商做出不与外国厂商打价格战的承诺,这样,两厂商可以维持较高程度的合谋。

4.考虑政府与企业决策的时序

基本模型中假设政府先行决策,而后企业进行决策。Carmichael(1987)考虑了相反的情形。假设本国和外国寡头厂商在第三国市场销售差异产品,企业间进行伯川德价格竞争,同时两厂商在两国政府的补贴或税收决策前制定价格,研究发现,与政府先于厂商行动的情况不同,在伯川德竞争方式下,最佳政策由出口税变为了出口补贴。

五、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缺陷

战略性贸易政策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现实出发,论证了贸易保护的必要性,证明了政府干预的合理性,但是上述关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也表明其实施存在以下方面的缺陷:

1.难以确定政策扶植的行业

根据以上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可获得政策扶植的行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至少有一外国竞争厂商;(2)无政府干预时本国厂商至少与竞争对手势均力敌;(3)产业在生产中体现规模经济特征;(4)生产过程必须使用稀缺的生产要素;(5)市场进入障碍。因此,从提高国民福利出发,一国政府很难决定应该给哪些行业提供积极而成功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2.企业自由进入会影响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效果,导致其失效。Brander和Spencer(1984)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3.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因而政府对一个行业的扶植必将导致其他行业的发展受阻。

4.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实施意味着竞争对手的损失,是一种零和博弈;它终究是贸易保护的政策,是以邻为壑的政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相悖。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战略性贸易政策和新国际经济学[M].海闻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Dixit, A.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for oligopolistic industries [J]. Economic Journal, 1984, 94(376):1~16

[3]Brander, J A, Spencer, B J. Trade warfare: tariffs and cartel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4, 16: 227~242.

[4]Dixit, A K, Grossman, G M. Targeted export promotion with several oligopolistic industrie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6, 21: 233~24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