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劳动教育的方式8篇

时间:2023-07-07 09:20:20

劳动教育的方式

劳动教育的方式篇1

[关键词]生产教育观;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审美与教化

三维结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思想的重要命题之一。作为共产主义者的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其哲学根据无疑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正如其所强调,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己头脑里所固有的,而只能是从社会生产和斗争实践中得来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同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生产教育观,也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的行动哲学。而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缔造者,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与党的建设思想相结合,在教育群众,以及在克服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非无产阶级思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对于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诸多启示。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正如学者邱永成所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是中国传统“知行合一”思想、西方实用主义与实践理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据笔者接触到的资料来看,其内容至少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联:

1.1哲学基础

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无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要深刻地理解这一思想,得先从其深层的哲学基础分析。第一,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作为一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无不充分体现了唯物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革命目的之体现,是认识世界的必要途径,是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的有效方法。教育作为人认识世界把握世界规律的活动,它必须着眼于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教育活动是人通过生产劳动,不断地总结经验,形成理论,然后又用理论指导生产劳动的实践。因而,的教劳结合的思想,打破了中国传统教育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生产和教育相脱节的历史局限性。也正体现了教育作为人与世界、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途径,以及将教育规律与人对客观世界认识深化规律相统一的典范。第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思想中的理论之一,它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不仅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精神财富。可知,在看来,人民群众始终占有至高无上的位置,他反复强调工农群众受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教育实践中,他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实践“全民教育”,使工农群众受教育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工农群众成为受教育的主体,扫除了几千万文盲,培养了大批工农干部和建设者。在“群众本位”的价值取向上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有着内在的逻辑性。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的群众性自然要求教育方式必须符合教育的群众方向,符合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工农群众的特性。由此可见,的这一“群众主体”的教劳方式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

1.2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知行合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而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思想。他认为,世界上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书本知识,一种是实际知识。只有具备了这两种知识的人才称得上是个完全的知识分子。曾指出,即使一位受教育者从小学到大学接受教育并毕业,即使算是有知识的文化人,但他也仅是局限于书本知识,因为他没有参加运用自己的知识参加任何实际活动,还不能算一个完全的知识分子。在看来,另一方面,对于从事实际工作的人来说,虽然他们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他们的知识也只是偏于感性的或局部的,缺乏理论的知识和普遍的知识,就是说,缺乏理论,他们的知识也是比较的不完全。由此看来,这两种人都是不完全的知识分子,都有片面性。而要克服这两种人的片面性,唯一的途径就是这两种人各自向自己缺乏的方面发展,使这两种人互相结合。也就是强调的: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

1.3组织形式

教劳结合思想的模式在于组织形式。首先,城乡结合,工农结合。提出了学校可以办工厂、农场;学生可以半工半读;普通文化课程与工业、农业、军事等方面的课程相结合;“学生劳动一段,学习一段”等设想.同时,提出了由国家和社会共同办教育的“两条腿走路”的思想,即在无产阶级统一的方向、方针、目的的指导下,办学方式应该多种多样,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能强求一律。包括国家办学与工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遍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教育与半工半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教育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函授、广播教育并举,免费教育与自费教育并举等形式。不难看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在教育模式上不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注重组织形式。其次,组织工会和农会。教劳结合的思想,从其实践来讲,较重视组织的依托作用。广泛而积极地通过工会、农民协会、妇救会等组织,形成教育与生产的外在气氛。特别是教劳思想在农村的践行,组织的依托作用显得更是非常重视,深入调查和研究中国农村的,较了解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小规模、家庭经营的特点,决定了农民群体相对散漫、封闭,如果不能把农民组织起来,其教劳结合的推广只是空话。

2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识、审美和教化三维结构分析

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定要先回归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探讨。本研究认为: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知识的教育。它包含着关于是非判断的知识,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存在的基础是它的知识维度。这种知识更多地是关于社会和人性的知识,以及关于民族的、国家的、个人与民族、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知识。只有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中的知识结构,受教育者才能判断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哪些行为是正义的,难些行为是非正义的,从而形成其正确有是非判断标准。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审美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人性的活动,是关于思想和灵魂的教育,它的有效性,不是对受教育者进行表层的感观的刺激,而是浸染式地渗透至心灵的深处,为此必须通过情感体验、心灵认同等审美的方式,打通思想政治知识通向教育受众心灵的通道,形成心理认同,因而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一种内生动力因素,但这种因素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激发。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化性。在认知(知识)基础和审美动力的基础上,形成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教育效果,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达到“教化”人之目的。然而,单纯的知识教育是枯燥的;没有知识为其前提单纯的审美活动也是不存在的;教化的前提则是要有“明是理”的知识和受众易于接受的“审美”因子蕴含其中。“知识”、“审美”、“教化”三维互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结构,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以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为指导,使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上,接受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这此过程中,要避免“有劳动没教育”,而是要明确教育目的,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三维结构进行分析,使“生产劳动”真正成为有目的的改造人的活动。以旅游业与农业交融为例,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与从事旅游业的生产劳动,因为产业实现融合,而导致劳动主体的“业界”模糊。第一,将生产劳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相关联。通过挖掘生产劳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因子,或是将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契合到生产劳动中,使生产劳动更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着如何与他人协作、如何互助以及有关生态的知识,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在知识元素。而在劳动过程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展现的正是一同和谐的社会生态图景。第二,挖掘生产劳动中美丽的因素,助推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升。例如,通过组织支援农业生产的扶贫性劳动,体现社会道德之美,使青年学通过生产劳动的方式,体验到助人之乐,进而提升思想境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通过生产劳动中的美丽的组织形式(如边劳动边合唱《团结就是力量》)、以及美的创造活动,打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向心灵的通道。第三,将思想政治教育宜于生产劳动中,实现教化功能。教化的目的在于通过“教”的手段达到“化人”的效果。生产劳动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本身,从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也可以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在这种情境的渲染下,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内化于心,并转化为行。总之,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信息碎片化、注意力分散的触屏消费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则是“触屏”大军——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要求在于其指向性和集中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外在环境的矛盾,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个命题的解决有相当难度。这就要求走出枯燥理论的说教式教育模式,让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继承老一辈思想家革命家的宝贵思想遗产,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路径,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无疑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劳动活动内在的契合性,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设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内在统一的相容机制。

[参考文献]

[1].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邱永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职教思想的现代价值[J].思想研究,2007(05).

[3].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6.

[4].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8.

[5]敏贤麟.“”以前教育思想探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2(06).

[6]李永安,刘德鹏.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机制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16(08).

[7]李永安.社会生态交易成本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讨[J].改革与战略,2016(07).

[8]温娜.多屏时代及其消费者行为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6(04).

劳动教育的方式篇2

劳动技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本文着重论述劳动技术课的德育功能问题。

一、德育不能离开劳动教育

我们说,任何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实现都会有适合它的表现形式和载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德育同样需要新的育人方式。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堂教学还是最主要的德育方式。课堂教学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活动,其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学科地位以及德育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劳动创造了人,成就了人的发展。教育的起源在于劳动的社会分工。而德育则起源于对人的态度,对劳动分工的态度。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劳动技术课承载着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的基础作用。而德育需要贯穿到学科教学中,挖掘学科本身的德育价值,并在实践中得以深化、升华,这是德育有效性的理性选择。而劳动技术课便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德育需要多元化的实践形式,也只有在多元化的实践中才能深化,才能升华,才会更加具有实效性。

二、“以劳育德”理念的时代性

(一)劳动是人的第一实践活动

“以劳育德”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劳动技术课的长期教学中形成的重要理念和经验结晶。劳动承载着社会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塑造着人的勤奋、责任心、诚实、正义、纪律、严谨、自信、向善、创新等品性和德性。劳动是社会肌体的最好防腐剂,是人生经验积累、成长、成熟、成功的端点,劳动的过程是锤炼人意志的过程。每个人需要学会欣赏劳动的美,感悟劳动中的文化,深刻体味劳动对人格的完善和历练。正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们的劳动教育理想是,要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找到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中能够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

(二)素质教育,德育为先

德育是对人的品德的一种教育行为和实践要求,德育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对“真、善、美”主流社会价值目标的认同教育,是对“温、良、恭、俭、让”人生文明态度的提倡。素质教育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德行是做人的基础,劳动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纳什也曾认为:“当孩子们在一起共同劳动而解决问题和参与民主过程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在理性地学习道德德性。”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道德孵化”、“道德养育”的功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以劳育德

目前,劳动技术教育缺乏制度性规定,没有在教育方针的表述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素质教育的实施遇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阻碍,从而导致学生只知知识方面的学习,而忽视劳动技能方面的培养。而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认为:“在‘劳动素养’这个概念里,不仅包括完善实际技能和技巧,掌握技艺,而且包括劳动活动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劳动素养还指一个人达到了这样的精神发展阶段:他感到缺少为大众谋福利的劳动就无法生活。劳动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鼓舞力量充实着他的生活,并且从精神上丰富着集体的生活。”著名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心理与事业发展咨询中心主任钱焕琦教授通过自己的研究指出:如果不给今天的孩子进行普通劳动者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孩子既缺乏吃苦的经历,又缺乏遭受挫折的准备,他们是很难具备良好的素质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济先生认为:“劳动教育既是贯彻教劳结合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又对启智、育德、健体和益美有着重要作用。从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又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当前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三、劳动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协调发展中的德育作用

(一)正确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

“德育是人全面教育的核心”是指德育居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核,其他各育则围绕它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的教育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德育为人的精神成长承担着“种子”的作用,其他各育则是人精神成长的养分,德育则渗透在其他各育之中,引领其他各育的精神方向,其他各育又深化着人的行为培养和精神发展。怎样理解“五育”的关系――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陈桂生指出:“我们不能忽视教育的核心问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即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l展。反思当前学校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学校培养人的目标大多不是成‘人’,而是成‘材’、成‘器’,这无疑会阻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首先应该是成‘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即使他资质不够,能力平平,但倘若他能够通过教育从生活中获取自己的幸福和快乐,那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样的学校教育就是成功的。”张承先先生认为:“劳技教育是影响人的素质的根本问题。”顾明远先生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动脑与动手的结合。”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虽然从理论上把人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或人的教育就是按照这几个方面独立进行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人的每一种活动都是人的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

(二)劳动技术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劳动技术课程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社会主义劳动原则,现代劳动技术课是融知识性、实践性、技能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它蕴涵着勤奋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劳动的快乐、学习的方法、智慧的启迪以及劳动美感、技术思维、工具意识、规则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劳动素养教育的内容。所以,它最能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在教织物洗涤,烹饪,花卉与盆景课程时,积极启发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用自己的劳动来服务自己,服务他人,将来更好地为让会创造财富,为人类服务。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

总结: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缺少和淡化了劳动技术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将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了科学文化的品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以及技术文化、技术思维和人文精神。劳动技术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潜在媒介,具有传播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我们需要优先发展教育,需要科学发展教育,所以必须重视劳动技术课的德育作用。

参考文献:

[1]纳什.德性的探询:关于品德教育的道德对话[M].李菲,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劳动教育的方式篇3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 模式 农村劳动力转移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建设新农村就必须解决作为“三农”主体的农民问题,必须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多种途径和模式,而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本文主要就如何通过职业教育模式创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作一探索性研究。

一、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其一,区域性原则,指在模式构建与选择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等发展特点及人才需求特点,确定相应的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区域特点总体而言是指区域经济、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差异性和特殊性、特色性。

其二,互补性原则,指每种模式一方面必须体现自身的特殊性,能独自运作,独立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每种模式又必须是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转移模式,相互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互补性,能广泛适应全面、整体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需要,使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整体性作用大大加强。

其三,动力性原则,指所构建的模式应有利于调动办学者、投资者、受教育者等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强大合力。按照国务院六部门制定的规划,2006~20l0年,要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5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并对其中的30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近亿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但是,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的调查,2003年年底,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劳动力或有技术特长的劳动力仅占农村劳动力的16.1%,其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8.9%,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的只占农村劳动力的2.7%;超过70%的农村实用人才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他地区所占比例不到30%,其中西部地区所占比例更小。由此看出,农村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所以,任何一种办学模式都应既能调动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又能调动各类受教育者接受职业教育,实现“龙门”一跳的积极性;既要能调动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又能调动与职业学校,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部门或机构办学、服务的积极性。

其四,发展性原则,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对职业教育实践中现存的各种模式进行提炼、提升与完善,使之形成有一定理论系统,具有一定迁移推广性的模式;二是要根据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大胆探索创造新的、更具活力和可操作性的模式。模式创新应更注重实践者的聪慧与灵感,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其五,选择性原则,指任何一种已出现或新构建的职业教育模式都是建立在特定的职业教育土壤上的,或者说每一种模式的应用都具有特定的使用条件或作用范围。因此,每种模式的构建或选用我们都必须基于一定的条件或放在特定的背景中去思考、去应用。

二、模式的构建与选择

构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探讨。在本文中,主要是根据有关各方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作用的不同而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模式构建。

(一)学校主导型

学校主导型模式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包括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农村人力资源对教育的需求情况),以及自身的教育资源情况,自主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办学模式。学校主导型模式以新生劳动者职前培养教育为主,但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功能的进一步拓展,以及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一体化趋势的形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将成为各级各类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学校主导型模式中,各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对象、办学形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有关企业主要是积极参与,政府主要是从政策上给予积极的支持。学校主导型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区域协作转移型——学校主导,政府推动。(1)模式含义:指不同发展区域的有关职业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性,以及由此决定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特点,结合区域教育资源特点和优势而实行灵活的职业教育合作形式,以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促进农村,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办学模式。区域协作转移型模式的实质是充分利用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优势及其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不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提高从业能力,从而实现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尤其是城市的有序转移。(2)协作范围:泛指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农村职业学校的合作,包括“东西合作”“南北合作”“南南合作”。这其中既包括省内不同区域的职业教育合作,也包括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农村职业学校的合作;既有不同地区职业学校之间的强弱合作,也有强强合作。(3)协作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口招生、联合办学,实行“1+2”“2+1”“1+1+1”等模式。即由不发达地区职业学校面向当地农村招生,并在当地职业学校学习1~2年,完成文化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再到经济发达地区条件较好的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业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毕业后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区域协作不仅仅限于东西部职业学校问的协作,各地区也可根据经济、教育发展特点,积极提倡协作办学,以促进广大农村地区劳动力的转移。(4)保障条件:一是应把教育促转移计划纳人到当地政府发展规划中去,将教育促转移行为转化成政府的自觉行为,政府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二是要建立区域学分互认机制,为学习者跨域学习和转移就业创造条件;三是协作学校应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课程充分衔接,管理一体;四是为使毕业生就业有保障,输入地学校应充分掌握就业动态,与用人企业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

2.校企合作转移型——学校主导,企业参与。(1)模式含义:指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以面向农村、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宗旨,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优势和资源,实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办学模式。该办学模式强调企业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到招生、就业整个过程的密切合作和全程参与。该模式较以往的校企联合办学有显著区别:该模式中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且不仅注重办学过程中企业的全面、全程参与,更强调通过共同协作,使所培养的人才以后能在相关企业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所以,在该模式中,企业对农村学生或农村其他学员的转移与就业责任更为重大。(2)合作方式:校企合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股份制,也可以是“订单式”或“双元制式”等。如浙江省就有四种典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依托企业、产教结合”模式,“强强合作、优势互补”模式,“依托区域优势、与企业群合作办学”模式,组建大型校企合作的职教集团。校企合作模式的核心是实施“订单培养和培训”,即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签订用人协议,确保面向农村招收的学生毕业或结业时能够就业。(3)保障条件:一是校企双方必须统一认识,并以就业为导向;二是学校办学必须面向企业,紧盯劳动力市场需求;三是学校必须全面出击,信息通畅。

3.城乡协作转移型——学校主导,政府统筹。(1)模式含义:指政府和学校根据农村城镇化发展趋势,考虑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特点和各自的比较优势,实施的统筹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同开展的旨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办学模式。通过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与发展,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良性互动,推进城乡职业教育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并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通过统筹发展,发挥城乡教育资源优势,提高职业教育投资效益。(2)统筹内容:包括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一体化的具有区域性的职业教育体系;统筹招生,使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享有平等的职业教育选择权;统筹课程设置,使城乡职业学校合作进行人才培养设计的课程体系科学衔接;统筹就业,促进农村受教育者向城镇转移,并逐步享有与城市受教育者同等的职业选择权;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服务体系等。(3)统筹方式:一是通过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招生、就业市场实现劳动力转移。即城市职业学校直接面向广大农村招生,学生毕业后在城镇就业;二是通过城乡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合作形式类似于前述的区域协作转移型,即可以是“1+2”“2+1”或“1+1+1”等多种类型。这种形式充分利用了城市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而且城市学校比较熟悉就业市场,能较好地解决农村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该模式能够大大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4)保障条件:一是政府必须用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统筹考虑,并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二是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招生、就业市场,这或许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三是城市职业学校必须充分掌握就业市场的特点和动向,据此确定人才培养计划;四是城乡合作最好是同一辖区内的合作,这样便于得到区域市、县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从而以“一盘棋”的思想发展城乡职业教育。

(二)政府主导型

1.资源整合转移型——政府统整,学校自主。(1)模式含义:政府依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效益优化、共同发展的理念,通过自身的行政力和导向作用,将各类教育资源统筹规划与整合,形成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合力和网络体系,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2)整合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一是整合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资源,形成以职业教育为龙头,成人教育为支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和培训基地。二是整合城乡职业教育服务资源,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市场,广开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城乡职业学校以及就业服务机构应互通信息,掌握劳动力市场动态。三是整合农科教教育资源,三者各自发挥优势,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四是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城市、社区、行业、企业单位的教育资源,开展对进城劳动者及其子女的就业与再就业培训,包括对转移劳动力的适应性培训、引导性培训以及新市民培训。(3)保障条件:一是要充分发挥各地政府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中的导向作用和协调作用,必要时要用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行适当调控;二是要改革以往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使经过整合后的劳动力转移联合开发体能正常运作。

2.制度创新转移型——政府导向,制度规范。(1)模式含义:指通过职业教育制度及其相关的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激发农村劳动力自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提升职业能力,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2)模式类型:信用投资型——主要指对经济比较困难、暂时支付不起学费的学习者实行的先培训、后以各种形式偿还应当承担的教育培训费用的办法。这种措施有利于调动农村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这包括以协议的方式让学生在工作后一定时间内还清学费、特困生也可以工代费等。河北东方家政学校开展了“万人上学、万人就业、万户脱贫奔小康”的教育扶贫培训工程。该校面向贫困地区,招收贫困家庭的初、高中毕业生免费到该校接受两年职业教育,学校负责安排就业,学生就业后前三个月收入的一半返回学校,用于补偿学校的教育培养经费。政策扶持型——各级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的不同,给予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农民接受职业培训。政府补贴可以通过定额方式直接补贴到相关的职业学校或培训单位,也可以“教育券”方式发放给农民或学生,充当培训费用交到职业学校或有关培训单位。如浙江长兴市采取了发放“教育券”的方式,而江苏则实施了职业教育助学金制度,这些都是促进农村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实现就业转移的好办法。就业准人型——通过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引导农村劳动者自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既有利于“强制”农村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又有利于通过就业能力的增强促进劳动者就业质量和工资收入的提高。“就业准人”包括职业准人和城市准人。前者指凡是国家已规定的职业准人的行业或职业,劳动者必须通过职业学校等培训机构培训获得相应的资格证方能就业,这是从农村“出口”上把握的第一关;后者指城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只能录用持有职业资格证或技能培训合格证书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这是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的强制性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从城市“人口”上把握的第二关。“双准入”制度的实施,并不是人为阻止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城,而是引导农村劳动力自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从而为更好地实现转移和在城市扎根、生存与发展打下基础。

(三)企业主导型

模式含义:企业根据转移劳动力的特点包括劳动力的文化基础、技能状况、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以及企业对上岗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要求,而对转移劳动者施行的岗前针对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企业发展特点、各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培训目的是为了使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使新的转移员工能够认同、接受、融人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和劳动者个人的发展。所以,企业主导的岗前针对性培训实质上是一种引导性、适应性培训。模式运作:一方面,企业是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企业主导型培训,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是企业,也就是由企业组织具体的培训工作,转移劳动力的培训经费以企业积累的培训储备金为主,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另一方面,各方协调运作。企业要主动与有关中、高等职业学校、成人学校或社区教育机构联系,合作开展培训。学校和企业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各有优势,充分合作有助于取得多元共赢。同时,企业间应相互合作,统筹培训资源,包括统筹培训对象、师资、仪器、设备、实验场地等,这样可以有效地实施分层分类培训,形成培训的规模效益,也有利于提高师资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培训的投资效益。保障条件:一是完善法制,明确责任。必须从法律上或制度上更加明确企业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的培训责任,并使这种培训制度化,成为企业发展的自觉行为。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强化企业培训责任意识的同时,还要加大监管和执法的力度,从而确保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到位,使受训者通过培训真正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生存与发展能力。二是严格制度,有效监管。积极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对技能要求以及劳动安全要求较高的企业必须严格实行和强制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制度,新增转移劳动力上岗,尤其是进人特殊岗位的必须坚决实行岗前培训,待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制度执行情况严格监督,并配以相应的奖惩激励措施。

(四)社区主导型

模式含义:指充分利用社区内的一切教育资源,为失地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及为转移后劳动者城市角色的形成和职业适应所进行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活动。构建社区教育转移模式基本的出发点在于:一方面担当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被征用的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使之尽快实现再就业;另一方面,为每个转移劳动者提供一个理想的学习、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使其潜能得以充分开掘,创造才智得到充分施展,自身的社会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教育和培训目的主要是通过对转移劳动力进行各种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教育,使其尽快形成职业技能,或从“农民”的角色转化为“市民”,逐步具有市民的基本素质,以及适应城市生活的基本条件。同时,通过培训教育,促进转移劳动力就业技能的提高,提升其职业适应能力,提高劳动报酬,为其在城市职业生涯的发展创造条件,从而巩固劳动力转移的成果以及转移的质量。发挥社区教育机构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有助于保障和满足转移劳动者的基本学习权利和终生学习需求,特别是有利于保障处境不利的弱势人群和特殊人群等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和自主的教育选择权,真正体现教育机会的均等和公平;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其模式类型有:职业技能培训型——主要是满足失地农民或转移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和职业转换与提高的需要而进行的旨在提高转移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针对性培训;新市民角色转换培训型——主要是为了使转移人员通过培训,养成作为一个市民必需的基本素养,促进其尽快适应城市生活,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实行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变而进行的引导性和适应性培训。保障条件:建立由政府统筹的社区教育管理组织;建立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开放和资源共享的机制;满足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形成开放互动的学习制度。

[参考文献]

[1]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8).

[2]张昭文.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和推进措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6).

[3]石家庄市教育局.面向三农 统筹规划 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9).

[4]青岛市教育局.加强统筹 创新机制 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9).

[5]田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教育[J].人才开发,2004(9).

劳动教育的方式篇4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劳动教育的历史传统与意义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手脑相长歌》里写道: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伟大领袖曾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断;同志也曾强调有必要让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生产劳动。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也倡导“以辛勤劳动为荣”。人类从森林走向陆地,从原始走向现代,从愚昧走向文明,是因为劳动解放了人类双手,创造了人类语言,拓展了人类思维,改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劳动传统和劳动精神,这是当前大学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面对的重大任务。

(一)劳动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辞海》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为:“劳动教育是德育内容之一”。清朝思想家颜元主张“形性不二”,即品性的形成离不开人的各种活动,“践形”才能“尽性”。也就是说只有身体经过艰苦的实践磨炼,才能实现道德和性格的完善。因此,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说教,更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应更多地让学生行动起来,“劳其筋骨”。此外,参加劳动能使人生活充实,克服懈怠情绪,去除各种邪念。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既检验了自己的书本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品德意志,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需要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优秀的高技术劳动者,这是当前高职教育首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其中就包含着对劳动技能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中,劳动教育的地位不可或缺。当前职业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14年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300多所,仅江苏省就有80多所。随着近年来高考生源数量逐年减少,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每况愈下,要想求发展,必须创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劳动人才。通过企业走访调查,笔者发现企业对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劳动教育能让学生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在实践中获取更高的劳动技能。

(三)劳动教育是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

《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中讲到:“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说明劳动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也不是纯理论说教,而是在现实环境中结合实际开展的。因此,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其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两者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不把青年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意即劳动教育问题。我们国家虽然一直遵循同志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也没能得到充分实现。

(一)缺乏劳动意识,劳动观念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从90后向95后过渡,应该说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时代赋予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鲜明特征。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方面他们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娇生惯养使得他们考虑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劳动意识缺乏,普遍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高职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阻碍了高职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导致现在的高职学生劳动观念比较淡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他们的就业和生活。

(二)重视专业培养,劳动教育缺失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它更重视对学生的专业培养。素质教育的推行确立了德育的核心地位,但是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却始终没能引起重视。劳动教育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仍然像一个摆设,还没有真正融入整个学校教育之中,致使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陷入误区:一是忽略劳动教育,认为劳动教育只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没有必要,且会浪费专业知识教育的时间;二是以单纯的体力劳动代替劳动教育的系统教学活动。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要让学生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和发挥劳动教育的教化价值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劳动教育的缺失使得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思想上没有劳动观念,怕脏怕苦怕累;攀比成风,花钱如流水,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做事急于求成,浮躁;就业时拈轻怕重,不愿进工厂,不愿下农村,不愿到基层或艰苦的地方工作。

(三)缺少劳动投入,劳动形式单一

鉴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大都开展了一些劳动教育,校领导也已经开始注重对劳动教育的投入,如新建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实习和岗前培训的机会、加大对学生劳动实践场所等的投资,但其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高校扩招带来的人均实践场地严重不足,等等,这些都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发展。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劳动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一贯传统,虽然劳动周是在正常教学安排之中的,但是形式显得过于单一,仅仅是安排学生打扫学校的主干道或打扫办公室,干完活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劳动周相比教学周,学生觉得轻松,有的甚至直接就视劳动周为放假周。

三、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轻视劳

动教育的观念从古至今,劳动就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受“劳力者治于人”观点的影响,需要付出体力劳动的工作一直处于被蔑视的地位。很多家长关心的是他们的孩子能否顺利拿到大学文凭,对于是否能得到必要的劳动技能与锻炼坚强的劳动意志,则认为无关紧要。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现在大部分孩子眼高手低,拈轻怕重,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一方面,大学生要转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看到“劳动创造财富”的本质;另一方面,以高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要转变轻视劳动教育的思想,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化劳动意识,专业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不断灌输“劳动创造财富”的理念,坚持“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两方面协调并抓。

(二)建立个人德育档案,健全对劳动教育的考核

当前,专业课成绩的优秀与否往往是考核学生的首要标准,这就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较重视,而把不能量化考核的德育课视为“鸡肋”。劳动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是被专业课占用,就是由学生自由支配。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劳动教育真正纳入到学生的考评机制。以无锡高职院校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劳动课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基础形式,但是劳动课成绩的好坏并不影响学生的综合评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大。笔者认为,劳动教育的成绩要记录到学生的德育档案,作为学生操行等第评定、团内评优、入党考察、班级评优评先以及各类奖助学金发放的重要考核指标,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与个人德育档案挂钩,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考核体系,提高劳动教育在学生品德优劣考核中的比重。这样一是学生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劳动素养;二是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反馈,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积累丰富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三是企业能更好地筛选具有优秀劳动品质的毕业生,有利于高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三)以工学结合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指学校或者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受教育者通过参加生产(手脑并用)劳动,对其身心施加影响,以受教育者获得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为特征的教育。劳动教育旨在传承劳动的精神,而不仅仅局限于劳动形式。时代在发展,劳动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农耕时代崇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信息社会讲求速度与效率。单纯的体力劳动造成了学生的“磨洋工”现象。因此教学部门要突破“劳动就是干活”的固有观念,探索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推行的“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两种模式,是对劳动教育的一种创新,把劳动教育的课堂搬到企业,不仅让学生懂得了劳动的不易,同时还收获了劳动技能,可谓是“一举两得”。但目前这两种模式的应用还局限于某些重点专业,尚未全面铺开,笔者建议可以逐步扩大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专业应用范围,缩短周期,更好地协调在校理论学习和在外劳动实践的时间分配。除此之外,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实践等都可以作为劳动教育的载体,既可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劳动实践,又可以在劳动实践中总结更多的经验,以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小苹.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1-13.

[2]孙剑.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意识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19-23.

[3]姚博.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7-12.

劳动教育的方式篇5

关键词:生物教学;劳动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

1.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初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发展劳动技术教育能够加深对于生物课堂教学的印象

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是组成生物课程的两个最主要的部分。课堂教学是对实验教学的指导,而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劳动技术教育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形式。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生物学知识可以在劳动技术教育中应用于实践,在劳动过程中知识的印象就得以深化。

1.2发展劳动技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最为关键的培养目标之一。动手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重复性的锻炼,而劳动技术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还能够对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方式给予科学的指导,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迅速的提升。此外,劳动技术教育还能够为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当学生步入社会、独立生活时能够承担起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任务。

2.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拥有多种途径,通过归纳大致有以下三种方式:课堂授课中渗透、生产实践中渗透以及科技创新中渗透。

2.1课堂授课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

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技术是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生物授课时,由于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思维较为活跃,以及劳动教育技术的传授较为系统,所以渗透的效果会比较理想。

实习是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技术的重要方式。在进行生物学知识学习之后,立即在劳动中对其进行检验,往往可以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讲授“遗传与变异”一章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制种基地实习,通过对父本母本植物进行授粉,观察子代形状来检验所学知识,在此过程总还获得了授粉的劳动技术。又如在讲解“无氧呼吸”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水田中观察烂根的水稻,一次加深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讲解“植物光合作用于呼吸作用”的课程时,对学生进行植树技术的教育,给学生传授合理密植的种植理念,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

2.2在生产实践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

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生物学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学员利用生物学知识服务生产的能力。生物学的教学效果要到实际生产中去检验,而生产实践也是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渠道。

生物学知识中的劳动技术最主要应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中。例如生物学教师推广“鲜尿喂牛”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为肉牛养殖节省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而在生物学中原理简单、操作简便的鸡蛋保鲜、小鸡孵化等劳动技术一经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就能够对原有的生产模式和劳动技术造成巨大的冲击,也体现了在生产实践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生物学劳动技术,例如人工育种、病虫害防治以及作物改良等技术,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足以体现生物学劳动技术在生产中的巨大力量。

2.3在科技创新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

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科学发展到生产力发展的转化要依托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基础就是劳动技术的革新。生物学,尤其是微观生物学是本世纪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众多的学术成果在生物学教学和科研中涌现,所以在科技创新中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科技创新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做法由来已久,最初是通过科技小组的形式进行技术革新,例如食用菌科技小组在培育新菌种的过程中对食用菌的养殖收割技术进行培训,之后在组员和群众中进行普及,就能够将技术的革新产业化、效益化。

目前,科技小组的组织形式日益被科技团队的形式取代,团队中具备各方面的技术人才从而形成一个全面兼顾的技术创新集体,在生物教学中,这个集体可以进行研发和劳动技术的传播,已到达技术产业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亚乾.农村中学生物教学如何渗透劳动技术教育[J].生物学通报,1993(4).

[2]孟召英.联系生活实际[J]. 山东教育科研,1994(5).

[3]龚凤英.浅谈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的培B[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7).

劳动教育的方式篇6

一、《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立法的必要性

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历经了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是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法律制度,其既具备了实体法特征,也具备了对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犯罪人员决定劳动教养的程序设置。从其性质来看,195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中将其规定为行政处罚,但是其处罚的严厉程度有时候又超越了刑事处罚中的拘役、管制以及部分短期的有期徒刑,它既可以适用于违法行为,也可以适用于轻微的犯罪行为,实际上同时具备了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完善,劳动教养制度也逐渐暴露出其方式简单、自由裁量空间极大、手段严厉等固有缺陷,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已经成为必然。

但是,在劳动教养制度废止后的今天,已经出现了其原有的处罚对象无法可依,无法可罚,尤其是各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惯犯等,只能够与其他普通违法行为人一样,实施最高15日的行政拘留处罚。但是对于多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其实施的违法行为已经接近刑罚的行为人而言,这样的处罚已经不能够实现对其过罚相当的原则。大多数多次实施违法行为的行为人在接受了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后,依旧会继续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废除了劳动教养之后的行政处罚,已经远远不能够实现对这类人的惩罚和教育作用,《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作为替代劳动教养制度的较优选择,将必然进入立法进程,弥补这一法律空白。

二、《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的立法原则

《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作为一项替代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律,其必然要矫正劳动教养制度的种种缺陷,遵循下列法律原则。

(一)遵循宪法原则

劳动教养制度最大的缺陷就是实施了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但却仅仅只是一个由国务院颁布的文件,而非经全国人大讨论通过的法律。

《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在立法时应当明确其法律属性,更正劳动教养制度长久以来性质不明的漏洞。《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的性质,根据该法面对的对象和处罚的期限、手段等,应当明确为行政处罚。因为《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一方面的对象是给予一般行政处罚偏轻,但又不够刑事处罚的这类群体,一旦行为人触犯了刑律,将按照刑法给予刑事处罚,不属于《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的处罚范畴;另一方面该法应当发挥教育、矫治、惩罚三重功效,并侧重教育、矫治功能,不像刑罚是侧重惩治犯罪的手段,更不是一种具有临时性的行政措施或行政强制措施,因此将该法定位于行政处罚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二)遵循适度性原则

从实践操作中看来,现有的劳动教养制度在过与罚之间的裁量过于简单划一。劳动教养制度几乎包括了所有违法犯罪行为的种类,凡是故意实施了一定违法行为,但是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均可以纳入劳动教养的范围内。但是如此多种类的违法行为却只有一个量罚标准――“劳动教养期限,根据需要劳动教养的人的违法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动机和危害程度,确定为一至三年。”这样笼统的量罚标准很难体现出过与罚之间应有的适度性原则,也使得量罚既不均衡,又不合理。同时这样笼统的裁量标准也给司法实践带来了难以定夺的问题,甚至出现乱决定劳动教养期限的现象。

《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在立法过程中应当遵循适度性原则。其对象应当限制于两年内实施三次以上(含三次)同一种类违法行为的行为人,并针对违法行为性质、违法次数的多少、违法程度的轻重以及造成社会危害的大小等等,在均衡合理的范围内,综合考虑其教育矫治的年限,建议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期限最长不能超过一年,如有经教育矫治后仍不能够实现远离违法犯罪的目标的,最多可以再延长半年。这里并不是说在立法中要彻底消灭自由裁量权,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细化裁量标准,限制自由裁量权,杜绝原有劳动教养制度“一锅端”的现象出现。因此,《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的立法,既应当尽可能地细化裁量标准,但同时也应当赋予决定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在具体司法实践中予以区别对待各种不同程度的违法行为,以便更好地实现该法的适度性原则。

(三)遵循程序正当原则

劳动教养制度在实践操作中一直以来都缺乏外部监督。劳动教养名义上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组成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领导和管理劳动教养工作”,实际上现如今的劳动教养案件,从调查取证到审批决定全部由公安机关独立负责完成,检察机关虽然也负有监督公安机关工作、检查劳动教养案卷的职责,但是从实践中看来,检察机关也怠于行使其对劳动教养案件的监督职能,一般公安机关向其送交劳动教养决定书后,就没有后续的监督检查工作。由此导致了劳动教养案件办理不透明、不公开,任何公安机关无法移送起诉,而采取治安管理处罚又嫌过轻的案件,均采取劳动教养的形式。

《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应当纳入决定教育矫治的办理机关、决定机关、监督机关,改变原有劳动教养由公安机关一家独揽的情况。建议由公安机关作为办理机关,由法院作为决定机关,由检察院作为监督机关。公安机关承办各类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案件,负责证据的收集、违法事实认定、前科材料收集等,在符合违法行为教育矫治的情况下,应将案卷直接移送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简易程序开庭审理,人民检察院应对案件全程履行监督职责,公安机关在必要时也应当出庭作证,最后由人民法院决定教育矫治的期限和方式。这样加入外部监督,可以保证案件办理、决定的公平、公正,摒弃了一个机关从办案到决定全权独揽的弊端。

三、《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立法中应加以考虑的新手段、新方式

《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在考虑教育矫治手段时,也应根据违法行为适用不同的手段。

根据劳动教养制度的实践情况以及我国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的幅度,当违法行为较重时,教育矫治的年限最多不能超过一年,且应当采取集中矫治的方式;当违法行为较轻时,应当可以采取开放式的教育矫治方式。这两种教育矫治方式可以分开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一)可以选择采取集中矫治的方式

采取集中矫治应当改变劳动教养以限制人身自由作为唯一惩罚的方式,违法行为教育矫治的侧重点应当在教育和矫治方面,限制人身自由是对违法行为人采取教育、矫治的手段之一,其目的是使违法行为人能够在一个全封闭的军事化管理氛围内,受到教育,受到对其违法行为的矫治,而不是在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基础上,对其采取种种惩罚措施。

集中矫治的场所应当采取军事化管理方式,能够保证被教育矫治人的正常作息,不应当像劳动教养场所和看守所、监狱等场所那样建设管理,由于被教育矫治人员需要得到的是思想认识上的教育矫治,应当像建设寄宿学校那样来规划集中矫治的场所。集中矫治场所应当配备有能够教授专业劳动技能的教师,具备有能够进行劳动技能实践的场所和相关器械。要有能够让被教育矫治人享受充分休息权利的干净卫生整洁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应当有专门的娱乐活动场所和图书馆,不应建有高墙、高压电网等设施。被教育矫治人应当在一个活泼、积极、正面、向上的氛围中,受到教育矫治,应当与被剥夺人身自由被羁押的情况区别对待。

在教育矫治期间,如果被教育矫治人需要回家探亲或者有重大事项需要离校,在其申请后符合条件的,应当予以准许离校,不应采取过多的限制。可以对被教育矫治人采取安排适当劳动的方式来矫治其不劳而获的不良习气,被教育矫治人的各项合法权利应当受到保障,并享有正常的劳动和休息的权利。

采取集中矫治的被教育矫治人,一旦能够掌握一定的谋生技能,并且在思想矫治方面表现较好,达到教育矫治的目的后,应当及时对其解除集中教育矫治,改为开放式教育矫治或者彻底解除教育矫治。

(二)可以采取不集中矫治的方式

开放式的教育矫治方式,针对的对象是违法行为较轻的行为人,或是集中教育矫治后,表现良好、思想认识达到一定标准的被教育矫治人。

劳动教育的方式篇7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现代生产;现代教育;“教劳结合”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最初的社会形态”,人类的劳动分工是十分粗浅的、笼统的,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的。到了近代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态为典型的“第二大(社会)形态”阶段,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人类劳动的体力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分裂、对立达到了顶点,人被视为完全不需要具备任何专门技艺的工具,人手的灵巧被机器的精确所代替,他只需被动地伺候机器的运转,在资本眼里,人仅仅是大机器工业中的一个活部件。马克思说道:“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再次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

自欧洲第二次产业革命以来,学校教育又开始被要求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联系在一起,与改良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联系在一起,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谋生、糊口联系在一起。产业革命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突破古代学校教育对原始社会广义职业教育的异化,创造一种新形式的教育——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这成为近代学校教育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wwW.133229.cOm因此,职业教育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既是现代生产的客观规律,也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首先,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以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技术为基础。欧洲产业革命以后,社会生产以机器生产形式代替了手工业的生产形式,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它使单个人的生产经验和技能作为微不足道的附属品而消失,而使人类世代所积累的生产经验,整个社会所创造的经验,即间接经验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进行生产劳动,劳动者再也不能仅仅凭借个人直接在生产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而主要依靠间接经验。因此,通过专门的学校教育和训练,授以劳动者各种间接经验,就成了维护和发展社会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现代国家和有为政府就必须重视与生产技术、生产效率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

其次,近代大机器生产和学校职业教育是同社会分工细化、专门技能技巧深化以及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革命以后,现代生产体系和技术分工基本形成,并在社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现代生产中的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不断出现,促进了技术革命,于是就对劳动者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劳动者应该掌握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符合社会规范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熟悉机器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技术。这同时也就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同现代生产活动相结合,传授生产中需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适应现代工业生产性质的操作型、技能型的实用人才。这就说明,现代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分工和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生死攸关的问题。

职业教育打破了古代社会以来学校教育仅服务于统治阶级治国治民需要的局限,使教育重新回归于本初状态,即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服务。同时它也冲破了正规学校和全日制学校的时间和空间,直接为社会生产服务。就当时的职业教育具体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一是18世纪末出现的技术工人讲习所(mechanicsinstitutes),如1799年,在格拉斯哥大学生产科学仪器的工厂中开设的科学和数学夜校讲习班,对象是技术工人;二是政府强力推进建立的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如法国大革命时期国民议会批准开办的公共工程中心学校(1794)、综合技术学校(1795,即后来著名的巴黎理工学校)、德国虔信派牧师开设的“实科学校”(1708、1747)等。但马克思并不推崇这两种形式的职业教育,而是从工厂教育的实践中发现了未来教育的方向,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历史上最早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人是托马斯·莫尔,他在《乌托邦》一书中阐述了教育与农业、手工业劳动结合的思想。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约翰·贝勒斯在《关于创办一所一切有用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劳动学院的建议》中提出建立“劳动学校”的想法,首次明确提出教育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主张。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劳动是儿童教育和发展最重要的条件,适当的体力劳动能够促进人的智慧和道德发展。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主张并进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试验。

在19世纪初的英国,工厂生产中使用童工是普遍现象,童工每天劳动时间长达14—16小时,其体力、智力及道德备受摧残。1800年1月,29岁的欧文从岳父大卫·戴尔手里接任苏格兰新拉纳克纺织厂经理一职,由于受到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学说的影响,他在自己的工厂中实施了“通过改变环境来塑造人的性格,从而达到社会改良的目的”的改革计划。他将每天劳动时问缩短为10小时半,在历史上第一次为工人子女开办公共学前教育机构,为6~10岁的儿童开办初等学校,为11~17岁的童工开办夜校,教授适合儿童年龄并且对未来生活有用的知识。1816年1月,欧文将他的工厂教育机构命名为“性格陶冶馆”。

由于欧文的示范作用,加上其他社会有识之士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英国议会先后三次通过工厂法,规定若干保护童工的措施,并附有童工教育条款。例如,《1802年工厂法》规定,工厂主应对童工进行读、写、算的教育;《1833年工厂法》规定,纺织厂14岁以下童工每天必须接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1844年工厂法》规定,8~13岁童工每周须在学校学习6个半天或3天,否则不得受雇。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十分敏锐地注意到了劳动力再生产问题,他发现工厂教育制度中实践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也是改造旧教育、促使人全面协调发展的唯一途径。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人的个性、才能和世界观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

二是马克思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基础上,揭示了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指出生产劳动同教育的早期结合,必然发展为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的结合。

三是马克思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建立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上。他们通过对现代工业生产的考察和研究,指出了现代工业生产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创造了物质条件。提出了客观的需求。

四是马克思直接批判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人的关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秀思想成果,确立了科学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并且通过批判资产阶级的工厂教育制度,从《工厂法》中看到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萌芽。

马克思十分推崇欧文在自己工厂中的教育实践活动。他在《资本论》中说道:“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我们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它的基本原意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马克思是从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客观发展规律中预见到了未来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代工业使男女儿童和少年来参加社会生产这个伟大事业,是一种进步的、健康的、合理的趋势,虽然这种趋势在资本的统治下遭到了可怕的歪曲。”

第二,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主要是指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物质生产劳动,亦即现代工业性质的生产劳动;所说的教育是家庭以外的教育,主要是指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匹配的学校形态教育。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的结合。

第三,马克思所说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包括有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包括科学知识同生产劳动结合,也包括智育、体育、技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专门指出,技术教育与培训“要以生产各个过程的一般原理为内容,并同时使儿童和少年学会各种行业基本工具的实际运用与操作。”

在以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学校形态职业教育出现之前,职业与教育是分离的:从事谋生糊口的职业劳动者一生一世都没有机会进学校学习,而从事传道授业的教育活动者也是一生一世都远离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颠覆了之前以家庭劳动和工场手工业为基础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它第一次使职业教育建立在以社会化大工业生产和新的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既可以使学校教育获得社会实践的基础,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教育质量,又可以使生产劳动受到科学原理和智力活动的指导,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指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之间的互相作用问题。现代生产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现代生产使教育在体系结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教育第一次在革命性的生产方式基础上有了完整的体系,既“劳心”又“劳力”,并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合二为一。但是,中国的学校教育十分强调治“学”的正统观念,长期以培养治国的“接班人”为目的。不屑培养治“事”的“建设者”,所以,职业教育的地位十分尴尬,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边缘位置。

21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对提高生产力,对发展经济的作用,以及对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作用,都得到各个国家的一致认可,都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马克思这句话的重点是强调教育的作用,强调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那么,职业教育对现代生产都有哪些作用呢?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职业教育起着传递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重要作用。科学是一种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没有物化的生产力。把科学物化在生产中就可以变为直接生产力。这种物化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把科学变为生产技术,物化在生产工具中,改革工具,革新技术;其二是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劳动者,使劳动者具有生产技术和能力,提高智力水平。职业教育是实施这两种物化的重要措施,是这种物化的最有效的形式。在现代职业教育中,人类长期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是经过有目的的选择、提炼和概括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又是在教师科学传授方法引导下进行的,因此具有较高的效率。这对于现代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所传授的某些部门的自然科学知识,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于生产中,转化为生产的一个条件,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和短期训练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另一方面,现代学校教育还起着促进科学知识的联系、积累和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一般生产力的发展的作用。如各类学校所传授的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学科,都不是某一历史时代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过程的知识结晶。在这一积累和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职业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和造就具有知识技能劳动力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直接参加了劳动力的训练和培养过程,不仅要为社会生产培养有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劳动后备大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和造就从事脑力劳动的专门人才,即工程师、科学家和各种技术人员等。这些人将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物质生产的重要劳动力。马克思有一句重要的话:“充分发展起来的个人自身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里说的“反作用”,主要是指人通过学校教育,从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到训练成专门劳动力的过程。人通过教育过程的培养和训练,就会使自身充分发展起来,具有较高水平的劳动能力。

劳动教育的方式篇8

关键词:教育;生产劳动;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有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经历了“融合—分离—结合”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和训练是融合在劳动过程中的,父辈和儿辈们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劳动,教育和劳动很自然的融合在一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价值的增加,以及阶级私有制的出现,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分离。一部分人脱离体力劳动,从事生产管理和科学文化活动,这样教育便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并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两个模式

如前所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超越社会意识形态而存在,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有资本主义同样有。不过,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关于它的对待方式和实施方式也不尽相同。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在很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英、美、德、日等国家,虽然国家间有所区别,但总体上采取了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德、日政府干预稍多,美国干预极少。由于市场经济和现代资产阶级民主的高度发展,这些国家并不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问题看作是意识形态问题或其他什么政治问题,而是看做一种生产、就业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公众、企业家和家长要求到什么程度,社会各界就努力去做到什么程度。政府起一个协调的作用,表现为一种自发半自发、渐进的形式。

另一类是理想主义和集中主义,以前苏联为代表。我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便是属于这一类型: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的问题,看成是政治理想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问题,认为必须坚决执行,甚至认为有条件的要执行,没有条件的也要千方百计的设法去执行。普遍的做法是把它列入党纲,定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通过党和政府的行政权利和行政手段在全国强力推行。

上述两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模式各有长短。第一种模式的优点是,符合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社会过程和社会状态是客观历史结果的事实。人们首先是适应它,逐步认识它,必要时给予干预。缺点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第二种模式的优点是发挥了人主观改造社会的能动性。当人的认识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能顺应规律适当干预时,对社会的发展就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这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相对较底,对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施,容易提出过高要求,与现有生产力水平不符,一旦通过行政权利强力推行,往往造成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导致类似时“上山下乡”的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仍然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列为教育方针,也要求努力实施,但没有相过去一样靠行政权利强力推行,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情况反而比过去更好了:各种类型职业中学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在规模和发展速度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各种岗位培训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这充分说明市场经济及其发展水平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动力和实施条件。

综合上述两种模式的优点,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主观顺应客观,但又要合理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结合点——科学技术

在现代大生产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特征越来越明显。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也包括科学在内。”马克思逝世一百多年来,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特别是二战以来,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所以正如邓小平所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于科学技术孕育着的巨大生产力必须通过生产发挥出来,这就是要求生产者必须通过教育掌握科学技术。也就是说,现代生产劳(下转32页)(上接30页)动的关键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而现代教育过程,也必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培养劳动者。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里,教育过程和生产劳动过程,建立在科学技术这一共同的基础上。现代科学技术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点。

三、怎样做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我国1958年实施的“教育大革命”机械、片面的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师生参加工业、农业的体力劳动,而且参加得越多就结合得越好,在这样的错误思想的指导下,中央实施了若干措施,如:上山下乡,开门不办学,大学生和工农划等号,这些措施导致了:师生参加劳动过多,政治活动过多,社会活动过多的“三多”现象,教育质量急剧下降,而且盲目的大干快上,教育事业急剧膨胀,超越了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

到这里我们就要反思:是不是让学生拿着镰刀、斧头干活或是手工操作机器才算从事生产劳动?

答案是否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质是讲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相结合,也就是说现代生产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在更高级形式上结合起来,而不是教育与劳动的原始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紧密联系。把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中来,要采用最先进的实验设备、教学仪器武装学校,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最新科研成果武装教师。我们不应该脱离现代化的理念、管理知识、科技知识、竞争精神、开拓创新能力来空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能只是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而不关心这种教育与劳动的结合是否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基本原理,也是现代生产和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进程中,对这一理论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认识的程度不尽一致。在教育实践中,一度出现以简单体力劳动冲击教学,以劳动代替文化科学知识学习,造成教学质量下降的不良倾向。我们应该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正确理解和认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

参考文献

[1]周玉良.怎样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真正内涵 [J].当代教育论坛.

[2]肖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模式与意义 [J].中国教育学刊,1999(4).

[3]成有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新探索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4]夏立发.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 [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