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贸易公司经营风险8篇

时间:2023-07-10 09:24:10

贸易公司经营风险

贸易公司经营风险篇1

关键词:经济与国际贸易;外汇风险;预防措施

在当前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国际经济和商业交易的速度不断加快,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经济发展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外汇风险主要日常国际业务交易中,企业在跨境贸易的间接交换中应予以重视,一旦汇率出现问题,将引起严重的汇率风险问题,因此,企业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尽可能减少汇率问题,避免出现严重的汇率风险。

一、国际经济贸易中的汇率风险现状

会计风险和操作风险是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风险形式。会计风险和操作风险容易发生在公司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指公司应收账款和汇率变动引起的债务价值,会影响公司的实际收入。操作风险主要是指资产负债表中外汇项目价值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也可以称为会计风险或转换风险。运营风险是指公司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会受到汇率不断波动的影响,进而增加企业运行中的风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公司的发展过程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出口贸易,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影响,但对公司而言,出口的国际贸易也意味着更多的利润,但是也将面临更多的货币风险。在汇率波动或其他影响的情况下,这将直接导致许多发展制约因素和巨大损失,这对于所有国有企业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

(一)货币兑换过程中遭受的损失货币分析造成的最明显的经济损失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下的货币兑换过程中遭受的损失。当公司的进出口业务已成为核心业务和关键地位时,经济和国际贸易的货币风险将更加严峻,特别是当国际进出口被公认为商业行业提供服务。该要素的实现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在此过程中,会由于汇率的变化而存在货币兑换损失的风险。尤其是在国际经济和商业交付过程中,由于汇率突然变化,将导致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汇率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严重差异。如果企业没有找到有效的处理方法,则会对公司的商业交易产生不利影响,在货币兑换过程中肯定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公司营业额受到影响汇率的变化会使公司的营运额受到严重的影响,这也是当前国际贸易中的关键问题。就当前情况而言,中国在当前国际贸易工作中的总体发展相对较好,但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发现,汇率波动会影响公司的经营状况。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整个业务流程受到影响,进而造成企业运营状况的不稳定,使得企业在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可能遭受严重的外部风险。公司的日常活动与营业额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但是汇率风险将直接导致业务量的减少,从而影响公司的日常运行活动,这也是一种汇率风险。目前,大多数国有公司以资产和负债的形式显示其经营状况。如果在运营过程中经常发生与其他国家的国际经济和商业活动,则公司的会计资产除当地货币(人民币)外还将包括货币结算方法。在进行账目的对账和准备过程中,必须使用人民币当地货币来说明外汇结算方法,以了解公司的具体收入和职责。如果汇率在计算前后大幅度波动,则公司的账面利润也将减少,从而使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对于跨国公司而言,这种影响将更加深远。外国子公司的大部分业务结算将以当地货币为主。同时,将使用当地货币与其他货币共同结算,多币种账户将进一步得到扩充。

(三)汇率效应引起的汇兑损失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频繁的国际贸易对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特别是随着大量资金的投入,变化影响将造成巨大损失。在外汇市场上,一旦银行根据汇率变化进行相应地调整,将给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进而影响进口商的成本和出口商的利润。尤其是最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大幅波动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并最终提升了公司的风险管理要求。国际贸易活动中存在的货币风险类型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类型的货币风险,对公司的影响也不同。这就要求公司对各种风险进行深入分析,以找到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当前,中国世界贸易中的主要货币风险类型如下。1.交易风险这种风险是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重要风险之一,主要体现在公司的财务管理中。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公司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价值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导致公司利润逐渐减少,这是风险的结果交易。2.会计风险主要体现在汇率变动中,公司资产负债表中与外币变动有关的项目的价值将发生变化,给自身带来风险。在国际贸易中,公司通常使用外币作为衡量其资产,负债和实际收益的标准。但是,当将由外币转换的金融项目转换为本国货币时,账面值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会对公司的利润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公司在国际贸易中予以关注。3.运营风险由于日常运营过程中汇率的变化,公司可能会面临自身的风险。当汇率变化时,公司的生产成本也将发生变化,产品的市场价格也会有所不同。汇率变动将对公司的经济效率产生影响,带来商业风险。以上三种货币风险是公司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面临的全部风险,并且三种风险中的每一种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对于商业风险而言,它是高度动态和主观的,并且难以具体衡量。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可以使用工具计算会计风险和交易风险,并以具体数字作为后盾;这三种风险的发生阶段也不相同。会计风险主要发生在商业运营的结果中,而交易风险通常发生在商业运营中。总之,会计风险和交易风险主要是在过去的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的,而操作风险是公司将来在给定的时间段内可能面临的风险。从风险影响的角度来看,操作风险将对公司的实际收入产生实际影响,而会计风险将仅影响资产负债表并在账面反映公司的损失。交易风险的影响通常是通过评估业务交易,也可以从运营角度衡量损益结果。4.加强防范货币风险的必要性在经济和商业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日益融合,为中国公司提供了许多机会。因此,它已经发展得更好,但同时也将面临相应的挑战。由于汇率变动的规律性和不确定性,这些公司面临的货币风险也将很严峻。在中国,一些公司没有意识到货币风险的预警和预防,也缺乏预防货币风险的工具,这影响了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效果。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防范外汇风险非常重要。

二、国际经济和商业环境中汇率风险的原因

(一)汇率波动外贸公司最重要的基准是汇率,汇率变动最实际的反映国际经济市场的变化。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汇率变动,流通中的不同货币将影响成本和收益。因此,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果汇率发生重大变化,将直接损害公司的收入。相反,如果汇率变动不大,则公司受益,将不会承担太大的风险。但是,事实是汇率随时都在变化,现在由于其他因素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公司的利润,从而影响公司的发展。

(二)货币兑换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货币和会计系统。因此,为了进行公平合理的交易,应使用当地货币进行结算和核算。在此过程中,对于正常交易,公司必须进行货币兑换,货币兑换肯定会增加国际贸易风险导致各种程度的损失。

(三)多样化的结算方式当前,随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国际贸易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特征,多样化的贸易方式导致了丰富的结算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信贷销售交换结算方法应运而生。但是,这种交易方式存在明显缺陷,交易结算时间长,业务竞争激烈,汇率波动较大,特别是对于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缺乏业务经验,整体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无法准确预估汇率波动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及时避免汇率风险。

(四)市场机制不健全国际贸易市场是利益与风险并存的。企业在经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需要非常强大的市场机制来支持和指导国家和公司的对外贸易活动。但是,中国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外汇金融市场不强,难以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国际经济贸易中防范外汇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货币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地规避风险,首先,必须具有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这是加强风险防范的基础。其次,我们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风险预防的认识不仅是公司经理人所必需的,而且还使各个级别的人都对风险预防有了这种认识,需要加强公司的内部文化。建立并增强公司的员工价值观念,以使每个员工都具有防范风险的意识。第二,仅仅预防意识是不够的。实际执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公司建立适当的责任制度,以确保他们可以采取适当的策略来避免风险。

(二)建立并不断完善外汇风险管理机制在外汇风险管理过程中,加强健全的外汇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是公司的必修课。一方面,适当的公司发展管理机制是关键。公司在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充分吸收优秀外部公司的经验,为自身发展确定适当的外汇风险。另一方面,在采用管理机制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放松对风险预防过程中从预测到评估和预防的所有环节的加强。如果企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并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必须建立健全货币风险管理机制,从根本上促进自身的稳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积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现状,建立一套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第二,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造成货币风险的原因并制定具体解决方案,以尽量减少风险损失。

(三)外汇风险控制与管理随着国际贸易内容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有效利用现有的风险管理工具,主要是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货币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交易所交易等。但是,这些工具各有优缺点,因此,在规避货币风险过程中,公司必须根据交易的特点,工具的特点选择适合公司发展的管理工具。在汇兑风险管理过程中,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已成为有效措施之一。公司可以通过正确结算和调整货币条件以及资产和负债来将价值保护条款纳入合同,以增加逃避外币支付的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公司在业务管理中面临的风险问题。此外,公司还应从提高员工的抗风险能力,建立风险培训机构以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加强专业人才培训。

(四)加强内部货币风险的管理我们无法预测国际经济和商业流程中的外部风险,因此,加强公司内部货币风险的管理是当务之急。在不违反中国会计制度和相应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公司可以根据交易情况,例如,在保证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充分改进内部管理方法和手段。会计信息的有效性,正确选择价格和结算货币,调整货币资产和负债,在外贸合同中加入套期保值条款,以避免因交易产生的外汇风险人民币升值和外币贷款规模的增加。

(五)培养优秀的货币风险管理人才货币风险管理人才的匮乏是当前中国企业货币风险管理发展不足的重要原因。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必须继续培养外汇风险管理人才,招聘和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培养货币风险管理人才可以从学校培训和公司的日常工作开始,这不仅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还可以锻炼财务人员的应对能力。通过预防货币风险,公司还可以调整其内部发展战略以提高预防水平。具体来说,首先,公司在进行国际业务和经济交易时可以采用改变结算时间的方法,当预期货币升值或贬值时,公司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提前或递延结算。具体降低货币风险,确保公司可以继续在国际市场上发展。其次,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公司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销售调整。通过采用随时调整价格的方法,公司可以在商品价格之间划分货币风险,从而可以减少货币风险的影响并有效地防止货币风险。

(六)选择合理的结算和融资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如果管理不当,多样化的结算方式很容易带来货币风险。因此,为避免风险,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和交易的实际特点,采取合理的结算方式,避免因汇率大幅波动而结算时间长而带来的风险。此外,如何选择融资方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短期资本问题可以通过信用证下的出口汇票解决,没收或保理业务可用于解决长期融资问题。

(七)谨慎选择结算时间以避免风险对于专注于国外进出口贸易的公司,在与贸易伙伴所在国家或地区签订的付款合同生效后,他们应该保持高度的金融风险意识,并密切注意本币和外币。两国之间的汇率变动应在合同允许的时间内进行,以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并计划提前和推迟汇款或组织货币兑换。例如,在出口方案中,如果结算货币汇率下降,则可以通过适当推迟交货日期或交货时间来避免损失。相反,如果结算货币汇率上升,可以及时停止亏损,并在上升期内提早交付,避免失去更多利益。

(八)改进结算方式并选择稳定的结算货币如今,公司可以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学中使用各种结算形式。对于刚刚涉足外贸的中小型国家公司而言,这非常容易。通过选择不合理的结算方式,例如,不同类型的结算货币,可以进一步扩大现有的货币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选择最合理的结算方式,正确选择可以有效降低国际经济贸易中货币风险的可能性。此外,除了签订合同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外,公司还可以密切注意支付外汇并进行风险计算和汇率波动的评估,以减轻货币风险对公司的不利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的货币交易中,中小企业应尽量选择人民币作为本币。但是,如果在特殊领域无法识别本币的结算状态,则还需要选择汇率更稳定的货币结算,例如,欧元和美元,进而保障商业交易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贸易公司经营风险篇2

[关键词]贸易 风险 控制

最近两年开滦物资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从最初的几十亿元,发展到现在的110亿元。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市场的风云变幻,物资贸易存在一定的资金风险和市场风险。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控制风险的发生,或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一、从完善物资贸易组织机构着手,从组织上把关

成立物资贸易风险评估小组。物资贸易风险评估小组由物资分公司党政班子成员和物资经营管理部、物资贸易部以及上级公司法律事务部、审计部、财务部、纪工委、集团公司专职律师等相关人员组成。其职责为:针对物资分公司物资贸易过程中贸易伙伴的选择,贸易形式和贸易规模的确定,购销合同主要条款表述准确与否,业务风险的控制措施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与风险评估,为物资贸易领导小组的决策提供依据;定期召开风险评估小组会议,对物资分公司提出的贸易方案以及正在进行的贸易进行风险评估;在贸易活动中当客户的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或有重大事情发生,对双方的贸易产生重大影响时,要及时召开临时小组会议,进行及时有效的风险评估,必要时组成临时考察小组对客户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为领导小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的发生。

二、从贸易伙伴的选择与决策来防范风险

1. 贸易伙伴的初选。物资贸易部门在进行市场调研与开发的基础上,初选贸易伙伴要了解和掌握以下信息:

(1)客户的资质情况。要有客户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机构代码证以及法人代表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的复印件。掌握客户的经营地点、经营范围、企业规模、主管业务的主要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2)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及企业信誉等方面情况。

(3)对双方贸易进行可行性评估。包括双方履行合同的能力、资金风险的大小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等。

2.风险评估。物资贸易风险评估小组要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对重大贸易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评估范围包括正在进行的贸易和即将开展的贸易。

对于正在进行的贸易,重点监控客户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购销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情况。在双方合作期间,客户有无违约情况,客户的法定代表人有无变化,生产经营状况是否正常,有无重大事情发生或将影响到双方贸易等,进行连续的风险监控,有效地防范资金风险。

对于即将开展的贸易,要从对客户的资质审查开始严格把关。对公司重大贸易活动的开展,重点贸易伙伴的选择、贸易形式以及贸易规模的确定等,物资贸易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在内的联合考察小组对客户进行实地调查,在充分了解客户的资质、信誉、生产经营情况后,由风险评估小组进行风险评估,为领导小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的发生。

三、健全客户单位各种抵押担保手续。

为了防范由于对方经营失误或恶意拖欠影响物资贸易工作的正常开展,要针对客户的不同情况,采取多种多样的抵押担保方式,规避资金风险。

1.让客户以其优质、合法的资产进行抵押担保。

2.让客户用其产品、存货或其他优质资产进行质押。

3.委托第三方对客户的产品或存货进行等价值监管。

4.积极开展现货贸易,坚持钱货两清。

四、建立贸易风险评估机制

1.贸易部门从对客户考察开始,直至业务洽谈、购销合同的签订及合同的履行过程,进行全面地分析和判断,预测可能出现的任何贸易风险并尽量阻止风险的发生。

2.物资贸易领导小组应注重实地考察工作,加强对客户的了解。定期检查贸易部门执行贸易决策情况,监督检查物资贸易工作的组织实施以及合同的履行情况,对物资贸易活动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3.物资贸易风险评估小组要对物资公司重大贸易业务的开展、业务现状、潜在风险等做出系统的业务风险评估,为物资贸易工作出谋划策,为物资贸易领导小组的决策提供依据。对物资贸易风险评估小组完全否决的业务或方案要彻底的退出和撤消,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的发生。

五、建立贸易风险预警机制

贸易部门应随时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和变化;注重市场信息和行业动态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密切关注贸易合作伙伴的经营状况,随时监控合同的执行和资金回笼情况。预测贸易风险程度,及时向部门领导和上级反馈信息。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从业务员开始,发现者要逐级汇报预警,重大情况可直接越级汇报。

1.国家产业政策出台或变化,预计对合同(协议)执行产生风险的。

2.合同产品产销失衡、供需矛盾加大,预计产品价格将发生大幅波动,对合同(协议)执行产生风险的。

3.贸易合作伙伴的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重大事故,预计对合同(协议)执行产生风险的。

4.合同(协议)执行过程中,贸易伙伴违约延期交货或拖延付款,预计对合同(协议)执行产生风险的。

5.清理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难度较大,预计部分或完全无法收回,给公司造成资金损失的。

6.其他可能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况。

六、建立贸易风险紧急处置预案

1.当国家产业政策风险发生时,公司领导以及贸易部门负责人要及时与贸易伙伴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协商谈判,争取对合同(协议)做出适时调整,谋求避险措施。

2.当市场价格发生巨幅波动时,业务部门要及时与贸易伙伴沟通,争取调整合同价格或付款时间,避免损失或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

贸易公司经营风险篇3

关键词:融资性贸易;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06303

1背景综述

1.1融资性贸易产生的背景

融资性贸易是指以融资为目的、贸易为手段,扩大自身规模的贸易经营模式。

自2012年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明显放缓,企业如果完全依靠自营业务,自担盈亏,在贸易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风险敞口不断加大;再加上国家实行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及银行信贷规模收紧等因素的影响,社会资金呈现整体偏紧状况。由于国有企业相对民营企业来说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因此资金实力的不平衡成为融资性贸易产生及发展的诱因。

正常来说,融资性贸易的经营模式可以为企业带来诸多的显著好处,如较高的营业收入,短期内营业规模扩张,盈利增加,业务渠道拓宽等。因此,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即使了解潜在的贸易风险,也仍然愿意积极开展融资性贸易业务。

1.2需严格控制融资性贸易风险的原因

通过融资性贸易,不少国有企业已成为其他企业的“银行”。资金、法律风险相应滋生。如果缺乏对贸易伙伴的信用风险控制,很容易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1.2.1信用风险加大

首先,融资性业务具有自偿性的特点。贸易伙伴的资金实力、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对融资风险起着关键性作用。贸易伙伴的资信的不稳定性增加了业务的信用风险。其次,虽然国有企业对贸易伙伴的背景会进行一定的调查,但很少企业能像金融企业那样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体系。再次,国有企业在没有控制货物的前提下将其预付的资金的支配权转让给了贸易合作方,风险隐患不言而喻。另外,企业间如果进行相互担保,虽然降低了贸易风险,但如果发生系统性突发事件,很可能会因为就关联关系产生连锁反应,使风险加剧。

1.2.2资金风险隐患

大多数国有企业不可能像银行一样对贸易合作方的账户进行监管,只能靠有限的保证金或部分抵押物作保障,一旦贸易出现问题,资金链断裂,国企则成为最后支付人,承受巨大损失。

另外,如果双方合作的内容是向贸易伙伴提供投资性资金,则面临短贷长投的风险。由于大多数贸易企业融资的规模不够大,融资的余额不稳定,无法承担长期、大额的短贷长投风险;贸易合作方的投资标的的收益一旦出现异常,自身还款的可能性基本没有,那么公司很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因此,国内外理论和实践都告诫我们:不要短贷长投,不要贸易业务投资化。

1.2.3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在与其他企业合作贸易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是贸易合作方而不是自身,从长期看,容易造成国有企业过多依赖这种贸易方式,大量的资金被其他企业占用,荒废自身主营业务,不利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具体案例基本情况

2.1业务概述

B公司是A公司下属公司,2012年1月根据某集团公司要求分立。

B公司的项目经理承包工程需要采购大量的材料,A公司为了做大规模,以A公司的名义为B公司的项目经理采购材料再转手卖给B公司。

A公司具备在银行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资格,承建工程的项目经理多为自然人,资金需求量大,但又不具备开具银行承兑汇票资格。项目经理借用A公司的融资平台到银行开具承兑汇票,进行工程承包,可以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A公司可以快速的增加营业收入规模,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根据这种合作模式,A公司从2011年7月开展了融资性材料贸易,从2014年9月开展了医疗器械的融资性贸易。具体金额见表1。

2.3手续费的收取情况

2014年4月以前,A公司融资性贸易的手续费收取标准一般为半年1.8%(每月3‰,银行承兑汇票的期限为六个月),按银行承兑汇票票面金额扣除保证金(保证金是项目经理自己垫付)后的余额计算。项目经理交保证金的同时收取全部手续费,具体情况见表4。

由于收取C公司的手续费有优惠和跨年度利润调节因素,造成年度实际毛利率和理论毛利率的1.26%(1.8%*70%)有差异。

A公司融资性贸易的手续费收取标准远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下限(6.15%)。

2.4到期未收回的承兑款

2014年10月底止,A公司材料融资性贸易已到期未收回的承兑款共计2940万元,明细如表5。

2.5进货发票回收情况

目前,A公司融资性材料贸易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并收回应收款,但没有收回进货发票的金额为2479.19万元,具体情况如表6。

截止至2014年9月25日,A公司已收回承兑款未收到进货发票情况如表6。

3A公司融资性贸易业务的基本流程

(1)融资性贸易评审流程:申报立项(含B公司担保)评审审批签订合同办理银票跟踪监督。

(2)财务办理银票基本流程:根据评审后的合同和担保书,项目经理签订承诺书项目经理交银行保证金收手续费及办理银票银票到期时项目经理交银票余额。

(3)财务处理贸易收入基本流程:收手续费及办理银票后财务催促项目经理开具进货发票(进货发票金额为银票金额)收到进货发票同时开具销售发票(销售发票金额为银票金额加手续费)月末结转成本。

4A公司业务风险管理实施情况

4.1制度建设情况

(1)2012年6月,A公司下发《建筑材料贸易账务处理办法》(A司财〔2012〕1号),统一了会计核算使用科目。

(2)2014年上半年,A公司规范了《采购材料或设备的贸易业务办理申报审批表》、《经济类合同审批表》、《采购材料或设备的贸易业务协议》文本模板。

(3)目前,A公司正在起草《材料贸易部融资性业务风险管理制度》。

4.2实际执行情况

按照《建筑材料贸易账务处理办法》(A司财〔2012〕1号),规范了会计核算。

5业务风险评估及业务关键风险点

我们对A公司开展融资性贸易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地梳理,查看了合同,检查了会计凭证、会计账目和内部控制度。

5.1业务风险评估

5.1.1制度建设滞后于业务开展,制度建设不完善

A公司开展融资性贸易从2011年开始,除2012年6月制定了《建筑材料贸易账务处理办法》外,与业务相关的风险评估制度、信用制度、担保制度、应急处理制度一直未见出台,风险意识薄弱。

5.1.2未随时调整业务风险评估

2013年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房地产市场,为项目经理提供资金周转的风险逐渐加大,而A公司一直采用的操作模式未随市场变化相应调整,生产经营目前开始出现被动局面。

5.1.3业务流程管理未形成闭环,跟踪监督不到位

A公司融资性贸易业务有三个流转程序,三个流转程序没有有机融合,且每个流程均存在缺陷。

在融资性贸易评审流程中,跟踪监督环节要求“出票日后三个月内,通知并实时跟踪客户将材料采购的增值税发票交予公司,如若预期违约,对客户进行罚款”,可操作性不强,且实际操作中未按此条款执行。

在财务办理银票基本流程中规定:“通知客户将剩余材料采购款于银行承兑汇票兑付日前三个工作日全部支付给航发公司,预期未支付的,对客户进行罚款”,无明确规定执行部门、责任人和保障措施,实际工作中也未按此条款执行。

财务处理贸易收入基本流程与办理银票基本流程脱节,进货发票的催收一直由财务部电话沟通,公司没有有效措施催收进货发票。

5.2业务主要风险

5.2.1承兑汇票到期不能承兑的风险

承兑汇票扣除保证金后的余额这部分应收款,虽然有B公司做担保,但仍然存在应收款收不回来,承兑汇票到期不能承兑的巨大风险。

我们对B公司没有有效的反制手段,如果B公司不守信用,这个风险就会出现,出现的概率大。B公司是集团内的单位,又不便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我国房地产业已有十六年的上涨,调整的可能性加大,一旦出现行业下行调整的拐点,B公司的担保会不起作用,这个风险也会发生。

这项风险的发生不仅有较大的资金损失,而且会转化为集团公司的重要风险,严重影响集团整体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5.2.2补税风险

A公司融资性贸易进货发票的回收,主要靠财务人员的电话催收,没有抵押和担保,没有有效的办法可以控制,收不回来的可能性大。一旦税务稽查出来,要按稽查金额补交17%的增值税、12%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按补交的增值税额计算)和25%的企业所得税,还有罚款。存在进货发票收不回来,需要补税的风险。

5.2.3担保风险

A公司2014年9月与C公司开展的医疗器械贸易业务,合同中约定“乙方(C公司)同意乙方(C公司)向甲方(E医院)销售药品和器材产生的向E医院的应收款作为抵押,依本合同产生的乙方(C公司)向甲方(A公司)各项应付款累计额不超过乙方向甲方应收款总额的70%,甲乙双方同意将本合同送E医院备案、监控”,但C公司与E医院没有签订相应的合同,E医院与A公司没有签订担保合同,存在担保的法律风险。

6管理策略及解决方案

6.1风险描述

(1)承兑汇票到期不能承兑的风险。

(2)补税风险。项目经理在承兑到期后未能提供进货发票,补交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

(3)担保风险。未与担保公司签订连带保证合同,承兑款到期无法收回资金的损失。

6.2成因分析

(1)外部影响因素。

房地产市场出现下行调整,担保公司诚信缺失。

(2)内部影响因素。

①制度不完善,相关部门责任不清晰,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②无抵押和担保措施。③流程设计不完整,责任部门未落实。

6.3应对措施

6.3.1事前防范措施

(1)进行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委员会出具评估报告,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2)由业务部门进行分析,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判定风险是否与经营目标相适应。

(3)签订担保合同,严格控制规模,合同报集团公司审批。

6.3.2事中控制措施

(1)动态了解跟踪担保公司履约能力,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2)制定相关抵押和担保制度,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3)动态跟踪C公司在E医院的应付款项余额。

6.3.3事后监督检查

(1)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无法承兑的,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2)检查发票抵押、担保制度的实施情况。

(3)检查担保制度的实施情况。

6.4管理策略及解决方案

(1)风险评估嵌入业务层面,发挥风险防范作用。

(2)完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保障生产经营平稳进行。

(3)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有效控制风险。

7总结

融资性业务实质是企业对外提供资金服务,严重违反了《贷款通则》“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等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融资性业务究其本质,均是脱离正常业务内容,缺乏商业实质,仅以提供资金服务为核心的业务,且收益小,风险大,对集团公司主业的发展作用不大,以这种方式做大规模对专心做主业的公司有较大的冲击。

贸易公司经营风险篇4

中国航油成立于1993年,先后经历过两年的亏损和两年的休眠时期。1997年恢复运营时,公司只有两名人员,没有办公场所,负债10万零8千新加坡元。然而,国内汇出的启动资金仅为49.2万新元,还清债务后,实际运营资金仅剩下38.4万新元 (约21.9万美元)。这对于采购一船航油即需要600万至1000万美元的巨款资金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当时,又恰逢亚洲金融危机,供应商不肯放帐,银行不肯贷款。真可谓满目疮痍,山穷水尽疑无路!

然而,在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中国航油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

1997年以来,公司营业额和利润年均按三位数增长。2003年实现营业额76亿美元(其中公司本部现货营业额达到15亿美元);实现利润约3500万美元。公司净资产从1997年的16.8万美元增加到1.28亿美元,增幅高达800倍。

公司逐年大幅上升的业绩,也带动了公司股价的一路攀升。今年2月9日,公司股票最高价每股达到1.94新元,是除权后发行价(0.467新元)的4.15倍,是2003年3月最低价(0.383新元)的5.07倍。公司市值已达13.4亿新元(约66亿元人民币)。中国航油在新加坡587家上市企业中排名第49位。

中国航油的不断成长和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更受到我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的充分肯定。

2002年和2003年,公司两度入选新加坡“1000家最佳企业”;2002年5月,入选新加坡国立大学MBA课程的教学案例;2002年8月,被新加坡证券投资者协会评为新加坡上市公司“最具透明度”企业;2003年4月,在美国应用贸易系统(ATS)机构举办的“行业洞察力调查”活动中,入选亚太地区最具独特性、成长最快和最有效率的石油公司;2003年11月,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第22期发表长篇调查报告,称中国航油为“走出去”战略棋盘上的过河尖兵。该报告指出:“中国航油的成功并无特殊的背景和机遇,完全是靠自己艰苦奋斗取得的。中国航油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的一个成功范例,他们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荐。”

中国航油所取得的业绩,主要归功于党中央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和集团公司、董事会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除此之外,从经营的层面讲,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当位处顺”,适时转型

“当位处顺”是我国古代哲学著作《周易》的精辟思想,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可以理解为要经营好企业,应该找准市场定位。1997年前,中国航油主要从事船运业务。在没有固定运力和适当业务量的情况下,公司实际上只是一个船务经济公司。然而,国内集团公司每年有几十万吨航油自国外采购,且远离市场。这说明公司当时的市场定位并不十分恰当。为此,公司决定实施企业转型,将公司重新定位为以采购航油为主的石油贸易公司。这就是中国航油的第一次战略转型。这样,公司不仅利用位于国际市场的优势,为集团公司节省采购成本,而且,还摆正了自己的市场定位,从而很快找到了摆脱困境的突破口。经过不懈的努力,公司在中国进口航油的市场份额由1997年的不足3%的微弱地位,通过竞争逐年上升到目前的100%,占我国民航航油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

中国航油是以航油贸易起家的,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公司意识到企业只靠贸易生存就好比无根之树,经不起风浪。只有开展与石油相关的实业投资,与跨国石油公司形成联盟,企业才能做强、做大、做稳。但能源企业是资本密集型企业,没有充足的资本,任何战略都难以实施。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利用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为此,2001年12月6日,中国航油成功地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完全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市的中资企业。公司上市后,由于经营得当、业绩持续高速增长,中国航油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市值不断膨胀。

拥有了雄厚的资金实力后,公司决定实施第二次战略转型,即投资与石油相关的实体企业,以便将中国航油从一个以进口航油采购为主体的贸易公司转变为实业与贸易互补的实体企业。

2002年,经过激烈竞争,中国航油标获了西班牙最大的石油设施公司CLH公司5%的股权,同持5%股权的公司还有世界石油巨头壳牌、英国石油公司等。2002年7月,中国航油收购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33%的股权。2003年12月,中国航油又收购了位于我国第二大炼油基地广东茂名炼厂附近的水东油库区80%的股权。今年1月,中国航油采用现金加配售股权的方式,成功收购了英国上市公司??富地石油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富地航油(香港)有限公司,并因此将其所拥有的华南蓝天航空油料有限公司24.5%的股权揽入囊中。

二、创新理念,强化管理

我国有句古话,叫做:“用兵之妙,惟乎一念”。企业要求得到发展也同样如此。一个绝妙的想法或创意,可以笼络一批人才,可以开创一份事业,可以救活一个企业,可以打赢一场商战。翻开一部部企业巨头骄子的发迹史,随处可见他们在关键时刻的神机妙算,无论是在高歌猛进之际,还是在受挫临难关头,一个清晰、正确的思路和大智大勇的决策是他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中国航油在经营管理方面十分注重理念与管理的创新。配合公司的市场定位和所处的市场环境,公司明确提出了“依托中国,走向世界”的经营方针;并把“中国的智慧,世界的经验”作为公司的企训。

中国航油还在实践中确立了“1-2-3管理理念”:

所谓“1”,是指以持续、高速、稳步增长作为公司的发展宗旨,注重稳中求胜、稳中求进,妥善处理好高速与持续、稳定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所谓“2”,指的是注重“机制和人才”两个杠杆。在机制方面,公司强调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机制,尤其是不断强化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在人才方面,公司注重纳人、用人和育人三个环节。

所谓“3”,指的是公司制定了强化石油实业投资、开拓国际石油贸易和巩固中国进口航油采购业务的“三足鼎立”的发展战略。石油实业投资是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国际石油贸易是公司扩大规模和增加利润的重要渠道;进口航油采购,是公司依托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

除此之外,为确保投资成功,中国航油还相应地制订了量入为出、品牌效应、实业投资、规模效益和借树乘凉的五项投资原则。

三、控制风险,防患未然

历史伟人说过:风物长宜放眼量。一家企业如果没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没有风险意识,那么,它只能是“积之不厚,行之不远”。目前经济全球化势头很盛,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市场风险无处不在。一些企业由于缺乏抗遇风险的管理制度而纷纷到闭,其中不乏一些国际知名企业。1995年轰动全球的百年老店巴林很行倒闭案和2001年宣布倒闭的美国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及出售商安然公司破产案,就是证明。国际上频频发生的企业倒闭事件给正在崛起的中国航油敲响了警钟。中国航油认为,公司要发展,必须认清面临的各种风险,建立健全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只有这样,中国航油在海外经营才能防范和化解风险,才能绕过险滩暗礁。

经过认真调研和总结,中国航油认为,在现有的经营模式中,公司在国际贸易方面所面临的的风险主要有: 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营运风险、法律风险、时间风险、 价格风险、数量风险、 质量风险和结算风险等。

在明确了市场风险的前提下,中国航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风险管理。宏观方面主要运用对冲的办法来减低、分散风险,主要包括:

战略对冲:指的是中国航油建立了石油实业投资、国际石油贸易和国内进口航油采购“三足鼎立”的发展战略,三大业务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从而避免了因业务单一性而造成的风险。这一发展战略不仅是中国航油成功拓展海外市场的有力手段,也是中国航油规避行业风 险的重要法宝。

地缘对冲:中国航油管理层根据公司的行业特点和整体发展策略将公司业务分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领域既涉及目前经济发展最为迅速、表现最为抢眼的中国市场,也包括在政治经济相对稳定的欧洲市场,如西班牙。从而,没有“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机构对冲:指的是通过公司组织结构和部门的职责划分来分散风险。公司设立了两个贸易部门。贸易一部主要从事国内进口航油采购和塑料等石化产品贸易,其交 易方式主要为风险较低的背靠背、即买即卖方式,任何投机行为都不允许;而贸易二部则可以按照《风险管理手册》的规定进行利润较高但风险较大的纸货和期货交易。这样,贸易一部和贸易二部分别成为公司业务稳定和营业增长的两个支点。

业务对冲:指的是公司的贸易品种从航煤扩大到燃料油、石化产品、原油、石脑油等十多种。在贸易方式上,公司也实现了现货、纸货、期货贸易的交叉运营。

时空对冲:针对国际贸易中的时差风险,中国航油采取了近期与远期交叉作业的交易方式,而对于由时空差异所导致的石油价差,公司则同时在纽约、伦敦、迪拜 和新加坡四大石油市场进行交易。

在微观方面,中国航油通过建章立制、强化控制,防患于未然。主要做法包括:

1、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使风险管理日常化、制度化。

2、公司聘请了世界上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风险管理手册》和《财务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手册》集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摩根?史丹利公司、壳牌和嘉德士等跨国公司的风险管理经验于一体,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规模量身订造。

3、配置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Kiodex Risk Workbench系统。该系统能够将现货、纸货和期货三者融在一起,全盘监控。

4、建立“三级”风险防御机制:通过环环相扣,层层把关的三个层面来强化公司的风险管理,提高透明度,增强监管力度。

贸易公司经营风险篇5

关键词:经济与国际贸易;外汇风险;预防措施

在当前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国际经济和商业交易的速度不断加快,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经济发展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外汇风险主要日常国际业务交易中,企业在跨境贸易的间接交换中应予以重视,一旦汇率出现问题,将引起严重的汇率风险问题,因此,企业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尽可能减少汇率问题,避免出现严重的汇率风险。

一、国际经济贸易中的汇率风险现状

会计风险和操作风险是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风险形式。会计风险和操作风险容易发生在公司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指公司应收账款和汇率变动引起的债务价值,会影响公司的实际收入。操作风险主要是指资产负债表中外汇项目价值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也可以称为会计风险或转换风险。运营风险是指公司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会受到汇率不断波动的影响,进而增加企业运行中的风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公司的发展过程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出口贸易,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影响,但对公司而言,出口的国际贸易也意味着更多的利润,但是也将面临更多的货币风险。在汇率波动或其他影响的情况下,这将直接导致许多发展制约因素和巨大损失,这对于所有国有企业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

(一)货币兑换过程中遭受的损失货币分析造成的最明显的经济损失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下的货币兑换过程中遭受的损失。当公司的进出口业务已成为核心业务和关键地位时,经济和国际贸易的货币风险将更加严峻,特别是当国际进出口被公认为商业行业提供服务。该要素的实现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在此过程中,会由于汇率的变化而存在货币兑换损失的风险。尤其是在国际经济和商业交付过程中,由于汇率突然变化,将导致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汇率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严重差异。如果企业没有找到有效的处理方法,则会对公司的商业交易产生不利影响,在货币兑换过程中肯定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公司营业额受到影响汇率的变化会使公司的营运额受到严重的影响,这也是当前国际贸易中的关键问题。就当前情况而言,中国在当前国际贸易工作中的总体发展相对较好,但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发现,汇率波动会影响公司的经营状况。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整个业务流程受到影响,进而造成企业运营状况的不稳定,使得企业在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可能遭受严重的外部风险。公司的日常活动与营业额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但是汇率风险将直接导致业务量的减少,从而影响公司的日常运行活动,这也是一种汇率风险。目前,大多数国有公司以资产和负债的形式显示其经营状况。如果在运营过程中经常发生与其他国家的国际经济和商业活动,则公司的会计资产除当地货币(人民币)外还将包括货币结算方法。在进行账目的对账和准备过程中,必须使用人民币当地货币来说明外汇结算方法,以了解公司的具体收入和职责。如果汇率在计算前后大幅度波动,则公司的账面利润也将减少,从而使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对于跨国公司而言,这种影响将更加深远。外国子公司的大部分业务结算将以当地货币为主。同时,将使用当地货币与其他货币共同结算,多币种账户将进一步得到扩充。

(三)汇率效应引起的汇兑损失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频繁的国际贸易对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特别是随着大量资金的投入,变化影响将造成巨大损失。在外汇市场上,一旦银行根据汇率变化进行相应地调整,将给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进而影响进口商的成本和出口商的利润。尤其是最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大幅波动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并最终提升了公司的风险管理要求。国际贸易活动中存在的货币风险类型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类型的货币风险,对公司的影响也不同。这就要求公司对各种风险进行深入分析,以找到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当前,中国世界贸易中的主要货币风险类型如下。1.交易风险这种风险是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重要风险之一,主要体现在公司的财务管理中。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公司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价值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导致公司利润逐渐减少,这是风险的结果交易。2.会计风险主要体现在汇率变动中,公司资产负债表中与外币变动有关的项目的价值将发生变化,给自身带来风险。在国际贸易中,公司通常使用外币作为衡量其资产,负债和实际收益的标准。但是,当将由外币转换的金融项目转换为本国货币时,账面值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会对公司的利润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公司在国际贸易中予以关注。3.运营风险由于日常运营过程中汇率的变化,公司可能会面临自身的风险。当汇率变化时,公司的生产成本也将发生变化,产品的市场价格也会有所不同。汇率变动将对公司的经济效率产生影响,带来商业风险。以上三种货币风险是公司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面临的全部风险,并且三种风险中的每一种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对于商业风险而言,它是高度动态和主观的,并且难以具体衡量。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可以使用工具计算会计风险和交易风险,并以具体数字作为后盾;这三种风险的发生阶段也不相同。会计风险主要发生在商业运营的结果中,而交易风险通常发生在商业运营中。总之,会计风险和交易风险主要是在过去的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的,而操作风险是公司将来在给定的时间段内可能面临的风险。从风险影响的角度来看,操作风险将对公司的实际收入产生实际影响,而会计风险将仅影响资产负债表并在账面反映公司的损失。交易风险的影响通常是通过评估业务交易,也可以从运营角度衡量损益结果。4.加强防范货币风险的必要性在经济和商业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日益融合,为中国公司提供了许多机会。因此,它已经发展得更好,但同时也将面临相应的挑战。由于汇率变动的规律性和不确定性,这些公司面临的货币风险也将很严峻。在中国,一些公司没有意识到货币风险的预警和预防,也缺乏预防货币风险的工具,这影响了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效果。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防范外汇风险非常重要。

二、国际经济和商业环境中汇率风险的原因

(一)汇率波动外贸公司最重要的基准是汇率,汇率变动最实际的反映国际经济市场的变化。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汇率变动,流通中的不同货币将影响成本和收益。因此,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果汇率发生重大变化,将直接损害公司的收入。相反,如果汇率变动不大,则公司受益,将不会承担太大的风险。但是,事实是汇率随时都在变化,现在由于其他因素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公司的利润,从而影响公司的发展。

(二)货币兑换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货币和会计系统。因此,为了进行公平合理的交易,应使用当地货币进行结算和核算。在此过程中,对于正常交易,公司必须进行货币兑换,货币兑换肯定会增加国际贸易风险导致各种程度的损失。

(三)多样化的结算方式当前,随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国际贸易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特征,多样化的贸易方式导致了丰富的结算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信贷销售交换结算方法应运而生。但是,这种交易方式存在明显缺陷,交易结算时间长,业务竞争激烈,汇率波动较大,特别是对于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缺乏业务经验,整体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无法准确预估汇率波动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及时避免汇率风险。

(四)市场机制不健全国际贸易市场是利益与风险并存的。企业在经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需要非常强大的市场机制来支持和指导国家和公司的对外贸易活动。但是,中国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外汇金融市场不强,难以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国际经济贸易中防范外汇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货币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地规避风险,首先,必须具有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这是加强风险防范的基础。其次,我们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风险预防的认识不仅是公司经理人所必需的,而且还使各个级别的人都对风险预防有了这种认识,需要加强公司的内部文化。建立并增强公司的员工价值观念,以使每个员工都具有防范风险的意识。第二,仅仅预防意识是不够的。实际执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公司建立适当的责任制度,以确保他们可以采取适当的策略来避免风险。

(二)建立并不断完善外汇风险管理机制在外汇风险管理过程中,加强健全的外汇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是公司的必修课。一方面,适当的公司发展管理机制是关键。公司在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充分吸收优秀外部公司的经验,为自身发展确定适当的外汇风险。另一方面,在采用管理机制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放松对风险预防过程中从预测到评估和预防的所有环节的加强。如果企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并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必须建立健全货币风险管理机制,从根本上促进自身的稳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积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现状,建立一套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第二,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造成货币风险的原因并制定具体解决方案,以尽量减少风险损失。

(三)外汇风险控制与管理随着国际贸易内容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有效利用现有的风险管理工具,主要是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货币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交易所交易等。但是,这些工具各有优缺点,因此,在规避货币风险过程中,公司必须根据交易的特点,工具的特点选择适合公司发展的管理工具。在汇兑风险管理过程中,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已成为有效措施之一。公司可以通过正确结算和调整货币条件以及资产和负债来将价值保护条款纳入合同,以增加逃避外币支付的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公司在业务管理中面临的风险问题。此外,公司还应从提高员工的抗风险能力,建立风险培训机构以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加强专业人才培训。

(四)加强内部货币风险的管理我们无法预测国际经济和商业流程中的外部风险,因此,加强公司内部货币风险的管理是当务之急。在不违反中国会计制度和相应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公司可以根据交易情况,例如,在保证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充分改进内部管理方法和手段。会计信息的有效性,正确选择价格和结算货币,调整货币资产和负债,在外贸合同中加入套期保值条款,以避免因交易产生的外汇风险人民币升值和外币贷款规模的增加。

(五)培养优秀的货币风险管理人才货币风险管理人才的匮乏是当前中国企业货币风险管理发展不足的重要原因。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必须继续培养外汇风险管理人才,招聘和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培养货币风险管理人才可以从学校培训和公司的日常工作开始,这不仅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还可以锻炼财务人员的应对能力。通过预防货币风险,公司还可以调整其内部发展战略以提高预防水平。具体来说,首先,公司在进行国际业务和经济交易时可以采用改变结算时间的方法,当预期货币升值或贬值时,公司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提前或递延结算。具体降低货币风险,确保公司可以继续在国际市场上发展。其次,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公司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销售调整。通过采用随时调整价格的方法,公司可以在商品价格之间划分货币风险,从而可以减少货币风险的影响并有效地防止货币风险。

(六)选择合理的结算和融资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如果管理不当,多样化的结算方式很容易带来货币风险。因此,为避免风险,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和交易的实际特点,采取合理的结算方式,避免因汇率大幅波动而结算时间长而带来的风险。此外,如何选择融资方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短期资本问题可以通过信用证下的出口汇票解决,没收或保理业务可用于解决长期融资问题。

(七)谨慎选择结算时间以避免风险对于专注于国外进出口贸易的公司,在与贸易伙伴所在国家或地区签订的付款合同生效后,他们应该保持高度的金融风险意识,并密切注意本币和外币。两国之间的汇率变动应在合同允许的时间内进行,以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并计划提前和推迟汇款或组织货币兑换。例如,在出口方案中,如果结算货币汇率下降,则可以通过适当推迟交货日期或交货时间来避免损失。相反,如果结算货币汇率上升,可以及时停止亏损,并在上升期内提早交付,避免失去更多利益。

(八)改进结算方式并选择稳定的结算货币如今,公司可以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学中使用各种结算形式。对于刚刚涉足外贸的中小型国家公司而言,这非常容易。通过选择不合理的结算方式,例如,不同类型的结算货币,可以进一步扩大现有的货币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选择最合理的结算方式,正确选择可以有效降低国际经济贸易中货币风险的可能性。此外,除了签订合同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外,公司还可以密切注意支付外汇并进行风险计算和汇率波动的评估,以减轻货币风险对公司的不利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的货币交易中,中小企业应尽量选择人民币作为本币。但是,如果在特殊领域无法识别本币的结算状态,则还需要选择汇率更稳定的货币结算,例如,欧元和美元,进而保障商业交易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公司在“退出”过程中的国际经济和商业活动中的外汇风险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损益。尽管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已经有了卓越的表现,但是人民币的波动依旧不容忽视,企业在进行外汇交易时应做到规范、谨慎。随着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外汇风险对于我国企业的影响日益显著。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外汇风险控制,加强货币风险防范,进而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参考文献:

[1]毛薇兰.国际贸易外汇风险及防范措施的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9(33):40-41.

[2]夏兰.国际经济贸易中对外汇风险的防范措施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22):118.

贸易公司经营风险篇6

中国航油成立于1993年,先后经历过两年的亏损和两年的休眠时期。1997年恢复运营时,公司只有两名人员,没有办公场所,负债10万零8千新加坡元。然而,国内汇出的启动资金仅为49.2万新元,还清债务后,实际运营资金仅剩下38.4万新元 (约21.9万美元)。这对于采购一船航油即需要600万至1000万美元的巨款资金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当时,又恰逢亚洲金融危机,供应商不肯放帐,银行不肯贷款。真可谓满目疮痍,山穷水尽疑无路!

然而,在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中国航油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

1997年以来,公司营业额和利润年均按三位数增长。2003年实现营业额76亿美元(其中公司本部现货营业额达到15亿美元);实现利润约3500万美元。公司净资产从1997年的16.8万美元增加到1.28亿美元,增幅高达800倍。

公司逐年大幅上升的业绩,也带动了公司股价的一路攀升。今年2月9日,公司股票最高价每股达到1.94新元,是除权后发行价(0.467新元)的4.15倍,是2003年3月最低价(0.383新元)的5.07倍。公司市值已达13.4亿新元(约66亿元人民币)。中国航油在新加坡587家上市企业中排名第49位。

中国航油的不断成长和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更受到我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的充分肯定。

2002年和2003年,公司两度入选新加坡“1000家最佳企业”;2002年5月,入选新加坡国立大学MBA课程的教学案例;2002年8月,被新加坡证券投资者协会评为新加坡上市公司“最具透明度”企业;2003年4月,在美国应用贸易系统(ATS)机构举办的“行业洞察力调查”活动中,入选亚太地区最具独特性、成长最快和最有效率的石油公司;2003年11月,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第22期发表长篇调查报告,称中国航油为“走出去”战略棋盘上的过河尖兵。该报告指出:“中国航油的成功并无特殊的背景和机遇,完全是靠自己艰苦奋斗取得的。中国航油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的一个成功范例,他们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荐。”

中国航油所取得的业绩,主要归功于党中央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和集团公司、董事会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除此之外,从经营的层面讲,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当位处顺”,适时转型

“当位处顺”是我国古代哲学著作《周易》的精辟思想,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可以理解为要经营好企业,应该找准市场定位。1997年前,中国航油主要从事船运业务。在没有固定运力和适当业务量的情况下,公司实际上只是一个船务经济公司。然而,国内集团公司每年有几十万吨航油自国外采购,且远离市场。这说明公司当时的市场定位并不十分恰当。为此,公司决定实施企业转型,将公司重新定位为以采购航油为主的石油贸易公司。这就是中国航油的第一次战略转型。这样,公司不仅利用位于国际市场的优势,为集团公司节省采购成本,而且,还摆正了自己的市场定位,从而很快找到了摆脱困境的突破口。经过不懈的努力,公司在中国进口航油的市场份额由1997年的不足3%的微弱地位,通过竞争逐年上升到目前的100%,占我国民航航油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

中国航油是以航油贸易起家的,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公司意识到企业只靠贸易生存就好比无根之树,经不起风浪。只有开展与石油相关的实业投资,与跨国石油公司形成联盟,企业才能做强、做大、做稳。但能源企业是资本密集型企业,没有充足的资本,任何战略都难以实施。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利用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为此,2001年12月6日,中国航油成功地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完全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市的中资企业。公司上市后,由于经营得当、业绩持续高速增长,中国航油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市值不断膨胀。

拥有了雄厚的资金实力后,公司决定实施第二次战略转型,即投资与石油相关的实体企业,以便将中国航油从一个以进口航油采购为主体的贸易公司转变为实业与贸易互补的实体企业。

2002年,经过激烈竞争,中国航油标获了西班牙最大的石油设施公司CLH公司5%的股权,同持5%股权的公司还有世界石油巨头壳牌、英国石油公司等。2002年7月,中国航油收购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33%的股权。2003年12月,中国航油又收购了位于我国第二大炼油基地广东茂名炼厂附近的水东油库区80%的股权。今年1月,中国航油采用现金加配售股权的方式,成功收购了英国上市公司――富地石油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富地航油(香港)有限公司,并因此将其所拥有的华南蓝天航空油料有限公司24.5%的股权揽入囊中。

二、创新理念,强化管理

我国有句古话,叫做:“用兵之妙,惟乎一念”。企业要求得到发展也同样如此。一个绝妙的想法或创意,可以笼络一批人才,可以开创一份事业,可以救活一个企业,可以打赢一场商战。翻开一部部企业巨头骄子的发迹史,随处可见他们在关键时刻的神机妙算,无论是在高歌猛进之际,还是在受挫临难关头,一个清晰、正确的思路和大智大勇的决策是他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中国航油在经营管理方面十分注重理念与管理的创新。配合公司的市场定位和所处的市场环境,公司明确提出了“依托中国,走向世界”的经营方针;并把“中国的智慧,世界的经验”作为公司的企训。

中国航油还在实践中确立了“1-2-3管理理念”:

所谓“1”,是指以持续、高速、稳步增长作为公司的发展宗旨,注重稳中求胜、稳中求进,妥善处理好高速与持续、稳定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所谓“2”,指的是注重“机制和人才”两个杠杆。在机制方面,公司强调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机制,尤其是不断强化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在人才方面,公司注重纳人、用人和育人三个环节。

所谓“3”,指的是公司制定了强化石油实业投资、开拓国际石油贸易和巩固中国进口航油采购业务的“三足鼎立”的发展战略。石油实业投资是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国际石油贸易是公司扩大规模和增加利润的重要渠道;进口航油采购,是公司依托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

除此之外,为确保投资成功,中国航油还相应地制订了量入为出、品牌效应、实业投资、规模效益和借树乘凉的五项投资原则。

三、控制风险,防患未然

历史伟人毛泽东说过:风物长宜放眼量。一家企业如果没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没有风险意识,那么,它只能是“积之不厚,行之不远”。目前经济全球化势头很盛,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市场风险无处不在。一些企业由于缺乏抗遇风险的管理制度而纷纷到闭,其中不乏一些国际知名企业。1995年轰动全球的百年老店巴林很行倒闭案和2001年宣布倒闭的美国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及出售商安然公司破产案,就是证明。国际上频频发生的企业倒闭事件给正在崛起的中国航油敲响了警钟。中国航油认为,公司要发展,必须认清面临的各种风险,建立健全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只有这样,中国航油在海外经营才能防范和化解风险,才能绕过险滩暗礁。

经过认真调研和总结,中国航油认为,在现有的经营模式中,公司在国际贸易方面所面临的的风险主要有: 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营运风险、法律风险、时间风险、 价格风险、数量风险、 质量风险和结算风险等。

在明确了市场风险的前提下,中国航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风险管理。宏观方面主要运用对冲的办法来减低、分散风险,主要包括:

战略对冲:指的是中国航油建立了石油实业投资、国际石油贸易和国内进口航油采购“三足鼎立”的发展战略,三大业务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从而避免了因业务单一性而造成的风险。这一发展战略不仅是中国航油成功拓展海外市场的有力手段,也是中国航油规避行业风 险的重要法宝。

地缘对冲:中国航油管理层根据公司的行业特点和整体发展策略将公司业务分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领域既涉及目前经济发展最为迅速、表现最为抢眼的中国市场,也包括在政治经济相对稳定的欧洲市场,如西班牙。从而,没有“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机构对冲:指的是通过公司组织结构和部门的职责划分来分散风险。公司设立了两个贸易部门。贸易一部主要从事国内进口航油采购和塑料等石化产品贸易,其交 易方式主要为风险较低的背靠背、即买即卖方式,任何投机行为都不允许;而贸易二部则可以按照《风险管理手册》的规定进行利润较高但风险较大的纸货和期货交易。这样,贸易一部和贸易二部分别成为公司业务稳定和营业增长的两个支点。

业务对冲:指的是公司的贸易品种从航煤扩大到燃料油、石化产品、原油、石脑油等十多种。在贸易方式上,公司也实现了现货、纸货、期货贸易的交叉运营。

时空对冲:针对国际贸易中的时差风险,中国航油采取了近期与远期交叉作业的交易方式,而对于由时空差异所导致的石油价差,公司则同时在纽约、伦敦、迪拜 和新加坡四大石油市场进行交易。

在微观方面,中国航油通过建章立制、强化控制,防患于未然。主要做法包括:

1、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使风险管理日常化、制度化。

贸易公司经营风险篇7

一、贸易型公司财务风险具备哪些特征

贸易型公司是指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主要以商品流通作为盈利手段的企业或者组织。贸易型公司在财务风险特征上与其他性质的企业既有一些共性,也有自身独特的地方,风险的特征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受市场影响较大

贸易型公司的主要运作方式便是商品流通,企业本身是为商品流通提供通道和服务,无论是商品的采购还是出售,离不开的是市场,往往市场的变化能够让企业陷入财政危机,经过长期的调查和从一些破产的贸易型公司经历来看,很多企?I由于长期的货物积压,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为了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往往需要到银行申请高额贷款,巨大的利息支出压力使企业入不敷出,陷入财政危机又无法段时间解决,最终陷入到死循环中导致了企业的破产。那货物积压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一方面是企业管理者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对市场行情了解不够深入,在探究不实的情况下加大货物储存量;二是消费市场行情波动较大,企业刚投资完市场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动,由于风险管理手段欠缺,企业会逐渐陷入到财务危机中去,最终被迫退出行业竞争。

(二)风险发生后修复能力差

贸易型公司属于完全竞争市场这一类型,商品的毛利润很低,促销手段也是复杂多样的,对外投资的可能性不大,这就造成了贸易型公司本质上盈利方式较为单一,由于商品贸易资金流量很大,一旦经营不慎触发了财务风险,公司对于风险发生后由于没有其他的效益来源,修复能力是很差的。前车之鉴很多贸易型公司正是由于才风险发生后缺乏有效的财政激励措施,而一蹶不振甚至关门倒闭。由此可以看出贸易型公司的财务风险破坏力巨大,公司只有从根本从发,才能从源头上抑制风险的发生,降低公司损失。

二、贸易型公司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资金流与业务流没有实现良好匹配

在贸易型公司中,大部分企业的营销模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没有本着科学合理的选择设计营销方案。资金流和业务流的不匹配是存在的首要问题,一些应付账款支付后应收账款没有准时的收缴上来,增加了企业的负债率,这种情况下财务风险是很容易形成的。我们以我国的钢材贸易企业为例进行探究,目前钢贸企业在刚才的出售方面主要以和自售的方式进行,那些产品需求量大的直接到钢厂取货,而那些散户则通过钢厂设置的代售点进行交易。自营模式下大多采用现金交易,即使采用赊销模式也是有合同定期付款,而经营由于总量大,在财务的交易方面主要采用银行承兑交易模式,与自营相比货物变成现金的能力较差,如果企业将大量的货物用来出售,势必导致现金流和业务流失衡,大部分资金以承兑的形式压在银行无法取出,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财务风险随之产生。

(二)对外融资相对困难

笔者所在贸易型公司属于集团企业下的分公司,在财务风险的成因上除了资金流搭配不合理以外,融资困难导致资金链锻炼也是财务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目前公司的融资渠道有限,首选的是向集团公司申请贷款,但是金额有限,不能满足公司日常的经营发展需求;其次是向银行申请贷款,但是由于贸易企业的风险特殊性,银行在贷款方面审查力度较大,审批流程繁琐,银行更愿意将更多的钱贷给制造企业而不是贸易企业。对外融资困难这一因素导致贸易型企业资金缺失,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时常发给,给财务管理造成严重的隐患。

(三)企业风险管理专业人员缺失,执行力度不足

财务风险的产生是内部外部二者的共同作用,外部因素我们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但是如果能够内部加强对风险的预警和管控,风险发生的几率也是大大降低。笔者所在公司目前虽然具备健全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但是在执行力度上较差,分析原因,主要是在内控方面缺乏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很多时候风险控制都是由财务人员兼任,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财务人员虽然具备一定的财会工作经验和能力,但是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是两回事,风险控制是一门集市场分析,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学科,只有具备专业的管理人员,风险控制才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正是由于专业风险管理人员的缺失,才导致了目前公司在风险管理上较为肤浅,执行力度较差。

三、贸易型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建立良好的信用基础,拓宽融资渠道

财务信用是贸易型公司最为宝贵的无形?Y产,有利于企业的信用结算,原料的采购赊销以及集资融资等方面,良好的财务信用是企业融资顺利进行的保证,一旦企业面临财务风险,可以凭借良好的财务信用广大集资化解风险。首先,小公司要与上级的集团公司以及下级公司维持良好的信誉关系,货款要按时支付,应收账款也要及时收回,尽可能的将货款拖欠问题快速解决。另一方面可以在不违规的条件下将公司的经营信息分享给贷款银行,让银行及时了解本公司的资金管理现状,从而获得银行的信任。除了贷款以外,公司要加强融资创新,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融资等方式,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增长资金链,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风险控制人员培训,引进专业人才

针对目前公司风险控制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建议公司要加强人力资源培养力度,要拿出部分资金,对于风险控制人员定期开展培训,从而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公司也可以考虑与一些高校签订人才培养计划,从经管专业的学生中选定一部分作为培养对象,可以提前进入公司实习,以便积累工作经验,在毕业后能够快速的融入到公司的运作当中来,这样招聘来的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风险控制人员可以成为部门的领头羊,在充分分析当前形势的情况制定适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的财务风险控制计划,让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

贸易公司经营风险篇8

在国内贸易中,如何解决信用风险保障和银行融资成为内贸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近年来,保险公司通过与银行合作推出国内贸易信用险,为内贸企业铺就了一条融资新路。

何为内贸信用保险?据平安产险苏州分公司信用险产品部产品经理胡蔷薇介绍,信用保险是指权利人(被保险人,即卖家)向保险人投保债务人(买家)的信用风险的一种产品,其主要功能是保险公司对买家信用进行审核承保,保障客户企业(卖家)应收账款的安全。

凡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公司均可投保国内贸易信用险,但需符合以下条件要求:投保的年赊销总额原则要求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低于3000万元但高于1000万元的可逐单上报;应收账款账期在4个月以内;投保的买家数量不得低于3个;投保企业要求持续经营3年以上;客户投保赊销营业额超过总赊销营业额的60%或按客户条件投保,如客户大小、生产条线、地域划分等类型;房地产、光伏、钢贸行业禁止承保。

据了解,通常银行作为赔偿受益人,保险公司负责业务处理中的大部分事项,双方共同开拓市场,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服务,实现双赢。一旦出险,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买家未付款造成的损失(含长期拖欠及丧失清偿能力)。

国内贸易信用险有两大功能:一方面,为企业特别是缺乏融资途径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投保信用险后,融资企业可借买家的信用额度为己所用,额度大小根据销售额大小和买家信用而定,以弥补企业自身条件不足,增强融资能力,同时给予买家更优惠的销售条件,巩固与买家的长期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可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管控,将拖欠的货款变为到账的现金,规避坏账风险,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比如,目前平安产险与多家银行签订专门针对信用险的银保合作协议,购买平安贸易信用险的企业在银行做保理融资业务时,银行会放宽对企业买家信用评级的要求,因为买方应收账款的拖欠风险已由平安保险“托底”,从而使很多买家资信级别不够的企业也能在银行获得保理融资。截至去年12月,平安已帮助中小企业通过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获得约75亿元的人民币融资。

有人认为,信用险和担保的功用大体相同,都是为企业进行信用增级,帮助企业得到银行的融资。不过,信用险还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首先,信用险一般依托保险公司的信誉和强大的偿付能力,这是担保公司不可比拟的。在赔偿损失后,保险公司不再向企业追偿,而是向出险的买方追偿,且保险公司自付追偿成本。其次,一些保险公司在合作银行内部有商业授信,投保企业融资占用保险公司在银行的额度,这就节约了银行本身的融资额度。此外,商务部和财政部出台了相关政策,对购买贸易信用险的中小商贸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这又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