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8篇

时间:2023-07-16 08:54:36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篇1

我国饮用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氏,茶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人有“来客敬茶”的传统习惯,“茶”属于“开门七件事”之一,在民间有“茶祖节”的习俗。茶文化正是中国树立文化产业特色,区别于其他各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然而,茶文化在中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倒是邻国日本却将茶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免再次出现中华传统被别国剽窃的现象。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

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

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篇2

我国饮用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氏,茶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人有“来客敬茶”的传统习惯,“茶”属于“开门七件事”之一,在民间有“茶祖节”的习俗。茶文化正是中国树立文化产业特色,区别于其他各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然而,茶文化在中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倒是邻国日本却将茶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免再次出现中华传统被别国剽窃的现象。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

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

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篇3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

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

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

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

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篇4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为贵尊师重道人才培养

1引言

当今旅游经济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兼具人文精神与操作技能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尤其恰逢现代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对人才培养质量及规格也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受行业及职业本身等的影响,业内始终受人才“低进入率和高流失率”的困扰,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顽疾,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更大挑战。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与表征,对我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基于此,如果能够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科学有效地应用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上,通过文化的熏陶以及内外兼修,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解决业内的留人难题,不失为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2传统文化的经典借鉴

2.1“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没有离开过人。从管子的“务人”,到孔子的“仁者爱人”,墨子的“兼爱”,孟子的“民为贵”等等,形成了以孔孟为代表的最为系统的“以民为本”的传统。“中国古代儒家学说不仅有其极为鲜明的人本主义思想传统,而且以其历史之悠久,思想之精髓而堪称人类人本主义思想中之大成和典范”。[1]“以民为本”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把人看作是可以复杂多变并能够自由选择和具有伦理天性的人,是对人自身价值与命运的关注。通过尊重人,亲人爱人,达到和谐统治的目的。在当代教育界秉承传统的人本精神理念,就是将以学生为本深深植入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之中。

2.2“和为贵”

儒家向来有重视“人和”的理念,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就是倡导要通过礼义教化使各种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孟子》也有“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时,从兄是也。……礼之时,节文斯二者是也”。[2]《中庸》则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3]荀子中也有“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费”。“和谐为贵”是儒家“同中异”和“异中同”的完美融合,倡导的是宽宏大气,讲究的是包容多元。古书典籍中对人际关系及和谐状态的肯定,说明通过协调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及事物状态,有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2.3“圣人之道”

儒家主张“内圣外王之道”,就是说人对内要有圣人之德,对外要行王者之政。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中有“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以德服人,心悦而诚服也。”[4]就是说通过武力震慑,并不能让人身服心服,只有通过实力和人格魅力才能真正让人心悦诚服。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是收纳人心的关键所在。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具有多重社会角色,其思想观念、理想信念、仪容仪表、举止言行能够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功底扎实、品德高尚的教师是学生最鲜活的教科书,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影响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

3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3.1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就是要结合时代特色,尤其要适应当下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大环境对人才的新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从教育内部去探寻教育本质,将注重知识传授,向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转变。首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改变教育大众化阶段人们对人才观和质量观的传统认识,杜绝“千校一面”、“万人一面”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具有时代内涵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尊重学生个体,因材施教,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多样化与个性化的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旅游业作为变化多端的复合性产业,和食住行游购娱各个行业与部门之间联系甚为紧密,对人才的需求更是如此。另外在教育观念上,要转变教师角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力,查缺补漏,扬长避短,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对于学生塑造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甚至服务社会都大有裨益。旅游业作为综合类产业,涉及门类多,服务范围广,一旦这种重视人、尊重人的理念能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内化为自身品质,在未来的就业中也就能够身体力行更好地服务顾客,此举不仅能够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服务水平,也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业内的从业难题也迎刃而解。

3.2创造“和为贵”的育人环境

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成人成才的摇篮。高校要在人才培养中建立“和为贵,谐为美”的育人环境。为此,高校要积极维护高校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妥善处理内部与外部的矛盾,要尊重客观现实和规律,承认各方主体的“不同”。一方面在高校内部正确协调生生、师生、师师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和顺畅的沟通渠道。在面对学生个体时,要契合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师师之间要发扬民主与平等的作风,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进步。部门与部门之间更要保证沟通渠道的即时顺畅,减少信息失真流失,增强信息的科学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在高校外部也要统筹各种关系,确保校政之间、校校之间、校企之间、校地之间等不同教育利益相关者能够“求同存异”,把各方不同的矛盾解决点都落脚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来,实现多方的合作与共赢,创造利于学校发展、人才培育的和谐大环境。“和为贵”的育人环境倡导用和谐的方法,培养和谐的关系,也是在追求一种有艺术的育人环境。旅游行业是一个综合性、交叉行业,妥善处理好旅游业相关行业或部门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历练与积淀,从而熏陶出能够积极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个体,个体人格的改变又能够逐渐衍生出转化旅游行业风气的辐射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行业风气的大力改善,对于一些在行业外徘徊的准从业者具有拉力和吸引力,一旦这部分人力能够进入业内,也有利于行业人才问题的解决。

3.3发挥“尊师重道”的模范育人效应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人之模范也”。“尊师重道”是华夏子孙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发挥“尊师重道”的模范育人效应,就是要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选树典型,模范引领,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因此,高校在师资力量的建设上就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在教师的选聘上,要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聘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在教师的培养上,要打通教师职业生涯的上升通道,多创造教师晋升、进修、培训的机会,通过对内提升、对外交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典型的选拔上,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范”标兵评选活动,真正挖掘、选树出教师典型和优秀事迹,以情感人、以德化人,以点带面,在周边形成广泛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形成修身律己、崇尚师德的良好风尚,也从另一个方面拓展了学生价值观塑造的教育载体。“尊师重道”一方面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对学生人格进行熏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这种认知事物道法和规律的行为也能够熏陶学生,养成尊重客观现实与规律的素养,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于学习和未来就业都大有裨益。

4结语

我国旅游业面临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双重压力和激烈竞争,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也面临着全新的时代考验。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如何将我们本土文化的思想精髓更好地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是未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着力点。

参考文献

[1]张现林.中西哲学比较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197.

[2]孟子注疏•卷第七下•离娄章句上[A]//十三经注疏•下册.

[3]礼记正义•卷第五十二•中庸[A]//十三经注疏•下册.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篇5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教育

“十五”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初步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不少高职院校亦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实用主义倾向,如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重技能教育,轻素质教育。大学的工具理性被过度夸大,而人文精神及素养却日渐萎缩。

1 我院旅游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从教以来,迎来送往一批批的专业学生,虽有不同,但共性也比较明显,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理想观念淡漠,价值方向迷失

当谈及你为什么上大学?大多数的同学都会说: “找一个好的工作,多多赚钱,好好享受生活,有一个好的家庭。”,并把能拿到毕业文凭作为上学的最高目标。同时,他们重物质利益、经济实惠。部分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把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唯一标准。精神世界空虚、迷惘。

1.2 学习劲头不足,思想趋于片面

相当的一大部分学生抱着得过且过的消极思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习动力不足。与此同时,面对现实社会中局部的阴暗面,他们常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要么过分夸大 ,要么遇事抓不住其主流和本质,表现出情绪化、主观化、偏激化 、极端化。

1.3 奉献理念淡化,功利色彩浓厚

一些学生时刻以“自我”为中心。实际生活中,他们往往过于注重实用,重视现实,恪守 自己的利益不受影响 ,而忽视个人对集体 、社会的义务,缺少群体观念,缺乏集体的团队精神。行为上表现出无私奉献少,个人功利主义倾向强烈。如在就业问题上,他们不是选择到“祖 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是到能“赚钱最多的地方去”。

1.4 文化素质低下,责任意识缺乏

大部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文化功底较差,艺术修养不高,欣赏品位较低。也有一些学生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如简历造假 、考试作弊、忘恩负义,根本没有报效党和国家培育之恩的意识。甚至还有少数学生一味放纵自己,直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等。

2 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1 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文化的内容和样式,其主流是儒、道、释三家文化,主体是儒家学说及其思想。儒家文化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和生活样式等等。一个人的精神气质、言谈举止、仪表风度等往往与其传统文化修养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大学生如果对祖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那不仅是莫大遗憾,还可能被人看做是浅薄的表现。因此,仅从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来说,也应该注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2.2 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智慧与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是中国人的生命历程。其中的核心思想、基本价值原则和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迎接各种生存挑战的智慧结晶, 学习越多,历史底蕴就会越深厚,犯错误特别是重犯错误的概率也就越小,解决问题的智慧、办法也就越多,面对挑战时也会更沉着,更有信心。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人生百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大学生应对各种复杂的事情,便会多一些从容,多一些理性。失去这些环节,也将会丧失解决现实生存困境的智慧、能力和方法。

2.3 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尚德、尚德育、尚德风的传统,使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居于显著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倡导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注重气节、操守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强调忧国忧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强调群体意识与团结和谐的人际观,以及修己安人的思想等,形成了一整套教人如何做人的观念和规范。

2.4 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当今,由于受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生活中缺乏明确的目标,理想人格失衡,一切以西方的价值观念为至上追求,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和体会。如能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公而忘私的价值取向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

3 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尝试与效果

众所周知,旅游行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在对旅游行业和企业大量走访调查和毕业生反馈基础上,结合生源变化的趋势,我们将着眼点放在提升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角度,从传统中汲取养料,并以2012级新生为试点,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1、在入学教育阶段,延长军训时间,进一步加强半军事化管理,利用间休时间,以《弟子规》为突破口,进行传统经典的诵读。为了让学生能融入这种文化氛围,全体教师先行示范,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与此同时,开展诵读经典比赛、“为妈妈洗脚”等一系列活动,将经典学习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们在读、做的学习实践中进一步感悟、升华、进而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2、邀请区域内知名的国学大师,为学生解读经典,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在自身的人格塑造、素质提升方面的影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强化学生日常礼貌礼仪的训练和养成。使学生在站、立、行、走等个人形象塑造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正如其他专业学生和老师的评价那样:“人文科学美女多、帅哥也不错”。正是学生们的坚持和老师们的努力的真实写照。

3、大胆进行课程改革,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训中。为了使传统文化的学习能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我们从行业特点和学生“出口”分析入手,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梳理,重新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并鼓励教师勇于探索,开发出有特色、有新意、有效果的新课程,借鉴和推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学生们“动起来”,在“做中学、学中思、思后做”,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们普遍反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并使他们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格调高雅,哲理深邃,意境悠远,积淀和蕴涵着历代中国人的经验和智慧,是我们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支柱和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我们会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进一步发挥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完善大学生人格,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学林.大学生综合素质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冯进 高校成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I]成 人教育,2004,(9)

[3]王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I].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

[4]马延龙.高等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及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篇6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职;人文素质;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2-0018-02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国务院2014 年6月22日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提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化生产的今天,一个人的技术能力的发挥,不仅仅是拥有单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需要有思想、精神、情操、意志、动机等人文素质的支撑。高职院校有的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略显不足,表现为责任感、文明礼貌缺失,不讲礼仪、不懂“规矩”,举止失体;公共意识淡漠,公众场所大声喧哗等;诚信判断力降低,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网上散发虚假信息;个人意志及心理素质较为薄弱,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功利性等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学生学习做人与学习知识技能二者合二为一,德才兼备才算得上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

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及传统优良的文化。这些文化根植于诸如民间美术、民间信仰、民间礼仪、民间音乐、民间节日、民间故事等丰富而独特载体的沃土之中,它们不仅凝聚、保留和传递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情感、经验和智慧,也是人类的思想、才智和感情,是构成民族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成为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更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和谐与包容”的核心价值特征。从中华民族历史上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长期以来都在释放着博大宽容、和谐统一的信息。《易经》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地之大德日生”,体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宗旨。《尚书・尧典》上提到“协和万邦”“和为贵”“和而不同”。《周易・系辞下》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都是这一宗旨在族群关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表现,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宽阔的胸怀。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及和谐共生的理念伴随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同时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中,中华民族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优秀成果,为己所用,体现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非凡的文化融合力,维系了中国文化脉络的绵延不绝。

(2)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华民族永不衰败的精神动力。中国古代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历史不胜枚举。《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而这些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锐意进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孕育了人的自信、自尊、自立、自强,在遭遇人生挫折时不轻言放弃、奋发图强、持之以恒。

(3)身体力行的求真务实精神。中华民族的产生、发展,求真务实的实践主义精神自始至终都贯穿其中。历代智士先贤都非常重视实践在认识和教育方面的作用。“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学而至于行而止”。 (《荀子・儒效》)“君子之学,贵乎行,行则明,明则功。”(宋代・程颐)。“夫习练也,试验也、探索也,冒险也,之四事者,乃文明之动机也。”(《孙文学说》)进入现代,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中华民族继承求真务实、行知统一的优良传统,坚持不懈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发,把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检验的原则开展振兴中华的实践活动,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求真务实的精神。

(4)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每一个民族都有权利维护民族利益,鼓励并宣传国家荣誉至上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民族精神,没有国家荣誉至上的意识和精神支撑的民族,必将是一个没有精神、没有力量、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放在首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是维系中华民族和国家利益的最为可贵的精神纽带。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将其传承至今,为了祖国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奋斗不息,甚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爱国主义的赞歌,体现了报国报民为人生最高价值的崇高思想境界。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育人的积极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是将中华民族精神渗透到人内心的灵魂,形成意识理念并作用于人的行为规则当中。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 影响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对个体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起到培养、磨炼及指导作用,是提升人全面素质的过程。

(1)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各国的联系和交往,伴随而来的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等信息也迅速传播及渗透到各地。西方国家凭借经济实力上的优势,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实行“文化霸权”“文化侵略”。互联网的发展,一些有害信息泛滥,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强大冲击。有的学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人格扭曲,人情观念淡漠。部分学生在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个人功利主义抬头,出现偏重个人利益、贪图享受的短视行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减弱,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均受到不良影响。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生需要建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构筑起道德防波堤。高校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正式的、有效的主阵地。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稳定体系,民间美术中有寄寓中华民族向往和平美好和吉祥如意的民族情感,民间工艺有表达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和深沉含蓄的博大之爱,民间建筑有崇尚节约俭朴和道法自然的民族精神及情理与人伦并重的伦理精神,民间文学中追日射日神话、部族战争神话、家庭故事等都体现出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勤劳质朴的民族精神及劝善惩恶的民族情感等。这些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民族思想精髓、文化理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实现至关重要。它们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实施有益的社会行为,让学生在心理意识深处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价值系统和文化认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将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到行为规范中,从而保证了个体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平衡机制,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平稳运行提供基本秩序和保证。

(2)有助于学生建立顽强进取、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一个长远而艰难的过程,挫折和失误难免,过程中需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力和自制力,挫折面前树立顽强进取、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经受得起失败的打击和考验,成为一个人格健全、意志坚强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顽强奋斗,自强不息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民间文学中《三女找太阳》《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民间神话、传说无不蕴含着坚忍不拔的意志。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它将激励着当代大学生发愤进取,不懈奋斗。

(3)有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都明确指出,高校素质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人文素质教育是重点。高职院校要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强调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创新意识是现代技术技能人才的必备素质,这些素质是社会实践的需要,也是当前学科体系发展的要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是创新的前提,而创新又是灵魂。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必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绘画、雕刻、制瓷、陶土、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都是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的优质资源。流传至今的各种民俗文化也都展现着古代人们高超的艺术水平,挖掘传统民艺资源,不仅能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大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还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技艺技能可用以传授,丰富教育活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和风采,一方面学生动手动脑,提高艺术素养,拓展视野;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及增强民族情感,对传统文化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作为高职学生除了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术外,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创新能力,在创新教育中,应坚持不懈地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才能面对现实继而走向未来。

四、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和中国社会转型的现阶段,面对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及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挑战,高等教育作为各国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应坚持不懈地向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坚守民族文化自主性,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形成育人精神作用于人才的行为规则当中,形成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维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抓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族之根本,将有力促进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和本土化,是素质教育及人才成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沈瑞云.中国传统文化十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戴琳.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产业的制度环境[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篇7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041-02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也成为当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高等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医学人才、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使命。培养“人格好、人缘好、会办事”(下面简称“两好一会”)的医学特色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 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医学院校“两好一会”特色人才中的优势

1.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才培养资源,历经几千年的积淀、筛选和发展,到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与当前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如公忠为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成仁取义的献身精神、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尊老爱幼的公德精神、勤俭节约的勤俭精神、谦敬礼让的明礼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精神等,无不蕴涵着珍贵的德育思想和人文精神,这些都是现代医学生应该继承的优秀传统。

2.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

作为大学生,特别是医学生,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就是要懂得做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要回归到人的教育,要用人类历史上积累起来的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成果灌溉人心,以培植人的德性。素质教育应是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教育。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能使学生在接受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落实科学人才发展观。

3.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医学生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在当前医心不定、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现实格局下,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形成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被传统文化否定的事物和行为,相应地也会为大多数人所鄙弃,而被传统文化所肯定的事物和行为,则同样会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和追求,这样的一种社会心理我们可以将之看成社会群体所形成的社会共同的心理程序——群体心理,这种群体心理可以视为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及其具体化的规范。

二 “两好一会”特色人才培养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1.“人格好”需要以“修身”思想完善自我的人生观、道德观教育

《大学》中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自我道德修养的完善,主张人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律己修身。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这些思想对于塑造医学生理想人格,树立诚信意识、培养自强不息精神等高尚的人格情操都具有重要意义。人格修身的方法有很多,如“每日三省吾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慎独”等。人的生存与发展首先要通过修身,实现身心的和谐。

2.“人缘好”需要以“和谐”理念的人际观教育

讲究“和谐”,是传统文化“仁爱”思想的核心。“和”

是中国文化普遍追求的一种状态和境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体与客体,人与外在的世界处在和谐一体、相互沟通的状态,中国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便是“天人合一”。用“和”的理念来处理个人与他人、自然的关系,对于个人,通过修身,追求自我内心和谐。强调个人与全体的统一性,一方面承认个人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另一方面强调个人存在和发展应该与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使双方处于和谐关系中;对于他人,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互相爱护。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崇尚“以宽厚处事,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此外,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3.“会办事”需要以“尚群为公”对待公私关系、义利关系的义利观教育

“仁义礼智信”贯穿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整个发展历程,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它是国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成就事业的道德根基。它重视个人道德品质的锤炼,重视社会道德规范的践行,重视整体利益价值的追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可见孔子并不排斥对利益的追求,只是要求“以其道得之”“见利思义”。在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当下,个体利益得到了充分重视,但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只重个人利益,漠视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情形,这种情形在医患关系当中也有体现,医患关系由此也日趋紧张。因此,在医学生中开展“为公”“义利观”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摆正个人、国家、民族的关系,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的“会办事”的现代人。

三 优秀传统文化在“两好一会”特色人才培育中实现价值的途径

1.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说教式讲学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多数学生甚至存在厌恶心理和抵制情绪,特别是在医学院校,学生专业课程紧,学习强度较大,所以,在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其兴趣,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可以通过各种文化社团,如话剧社、棋艺社、民乐团、中国传统手工艺坊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2.在课程教学中设置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课堂讲授是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课堂教学有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传授和教育,高校要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这是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最直接、最迅捷的方式。目前,很多高校仅开设了一些公共选修课程,这不利于对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学习,导致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贫乏。因此,在医学院校有必要开设专门的公共必修课程,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安排专门讲授传统文化的内容。

3.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好的传统文化课程还需要有好的老师去教学,因此,培养一批专业素质硬、人文功底扎实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医学院校应加强师资培养,引进专门的研究教学人员;对学生教育工作者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其在传统文化上的修为。作为教师,也应该通过传统文化的讲授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目前,有些老师不同程度地把自己的职业看成谋生的手段,不注重自身言行。所以老师也应从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成长,达到教学相长。

4.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优秀传统文化

各种媒体要发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作用。传统文化的学习贵在耳濡目染,因此应为学生创造各种与传统文化接触的机会,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开设“文化长廊”铭刻历代先贤的古诗词,在教室张贴名医的画像及经典医德名言,在走廊和报栏里张贴《中国医学生誓词》,在学校实验楼、教学区域、生活区域张贴各种激励学生奋进的名言和古代医家及其事迹;在学校报纸上开设专栏,专门编撰经典诗词和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利用网络载体,开通传统文化专题博客、微博网站等。

5.加强临床实习阶段的实践活动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引发道德情感。“两好一会”特色人才培养要贯穿到学生们的临床实习阶段,通过耳闻目睹的临床经历,培养与患者沟通、对病人负责的意识,总结医疗服务中的经验教训。开展医疗行为自评等活动,不但能促使学生在比较中思考定位,自觉提高医德修养,增强辨别好恶是非的能力和医德医风行为的选择能力,而且能促使学生把外在的医德原则、规范转化为内在的医德信念和品质,牢牢确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郑鹏、黄朝文.关于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4)

[2]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3)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篇8

关键词 人才培养素质 高校 传统廉洁文化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4.001

Abstract China has a rich tradition of clean and honest culture and historical resources, it has provided us with a valuable and rich educational resources for the current anti-corrup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houlder the task of training pillars for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a large extent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 and society, thu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f honest and clean government is essential.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based on teachers,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In this proces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students' honesty and self-discipline, and to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quality of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dition of clean and honest culture; education

当前,反腐倡廉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惩治腐败、弘扬正气成为每个公民的普遍愿望。作为承担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校,其在学生成才的教育过程中居于最核心环节,学生完成大学课程学习毕业后就踏入纷繁复杂的社会,在当下多元文化及价值观念的冲击的下,很难抵挡住社会不良思想的侵蚀,有必要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自律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清正廉洁方面的内容。在历代安邦治国的方略中,整治腐败和提倡清廉一直被统治者所重视,不同历史阶段的廉洁思想既体现了当时民众对廉洁价值观的认同,也反映了他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些丰富的内容为当代高校进行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基于师资、教材、课程、教学教法等各个环节,在这过程中嵌入传统廉洁文化教育,必然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廉洁自律意识,达到提升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1 传统廉洁文化的基本内涵

“廉洁”既是普通民众对清廉政治、公平社会的向往,也是古代知识分子对个人修养的不懈追求,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追求。纵观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传统廉洁文化,其丰富的内涵可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其一,以民为本的爱民思想。春秋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儒家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在《荀子・哀公》中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以及宋代名臣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思想观念,都无不彰显了以民为本的爱民廉洁思想。

其二,淡泊自好的节俭思想。在《吕氏春秋・去私》中记载黄帝提出的“声禁重,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理念,表明了早在3000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出现了节俭的思想。春秋时老子在《道德经》中建议统治者要洁身自好,“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墨子也在其《墨子・节用》提倡节俭,认为“节俭则昌,淫佚则忘”。此后又有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唐朝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其三,重典治吏的廉政思想。俗话讲治国必先治吏,《夏书》就记载夏朝时有“昏、墨、贼、杀”的规定,“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春秋时期商鞅注重治吏就是一个典型,他提出对那些贪赃枉法的污吏不仅要治重罪,而且要株连九族。战国时韩非子将法制思想更加系统化,他在《韩非子・有度》中提出“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的理念。此后《魏律》、《唐律疏议》以至《大清律》等对于处置的规定更加完善。

其四,任贤以德的尚贤思想。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选用贤才标准,在《论语・子张》中指出“学而优则仕”的举贤途径。墨子在《墨子・尚贤上》中也认为“尚贤者,政之本也”,主张将“贤”作为选官的重要标准,并把使用人才上升为治乱兴衰的根本国策。宋代的司马光也提出选贤任能时要注意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思想。

2 传统廉洁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利用和加强传统廉洁文化教育,既能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也能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更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素质的提升,最终也将推动学生的职业生涯健康发展。

第一,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成为了重要的课题。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象征,不仅需要保护和提倡,更要振兴和传承。肩负文化传承创新的高校理应成为宣传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廉洁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精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在这块教育高地中加以发扬和传承。

第二,有利于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包含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等内容,传统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中看不见的精神层面,其意义不容忽视。它能够为社会上的道德信用缺失、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供解决途径。高校传统廉洁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校园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廉洁自律、诚信守法的道德理念。

第三,有利于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社会中的知识精英群体,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言行举止、价值取向等方面将深刻影响其今后人生发展的方向,因此高校育人的使命尤为重要。高校培养大学生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栋梁、社会表率。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包含了身心健康、德智并举、理论丰富、实践操作等各方面素质,其中最基础的素质是形成健康人格和价值观,这种价值准则与传统廉政文化思想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第四,有利于推进高校反腐倡廉进程。当前,现象屡禁不止,这种歪风邪气也在不同程度上浸染着高校,在部分的高校党政干部、师生中存在不同形式的腐化现象,高校党政领导干部时有贪污、挪用公款的现象、一些教师学术失范现象时有发现、部分学生党员干部拉关系初见端倪。高校这块本应高尚的净土变得不再纯洁,这些不廉洁现象不但扭曲了广大师生的价值观,丧失了他们的理想信念,更是泯灭了其做人的道德底线。

3 人才培养环节中传统廉洁文化教育嵌入的途径

大学时期是人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利用传统廉洁文化的育人功能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高校廉洁文化的教育既不能单是课堂教学中以灌输为主的教育,也不应是用强制说教性讲座式的教育,而是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的嵌入式教育,是一项综合工程。

第一,建立专业且稳定的师资队伍。高校开展传统廉洁文化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各高校可以从现有的两课教师、辅导员、管理队伍中选拔,也可以从社会上聘用师资,组成专业的教学教研室。同时选拔必须具有较高的门槛,教师必须具有人文学科相关教育背景、坚定的思想素质、乃至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能力。同时,为了稳定这支队伍,学校还应从政策上给与支持,如安排专项经费、鼓励教师关注学术前沿、开展教学研究等,有条件的还可以鼓励教师向专业化发展。

第二,开辟多种渠道的传统廉洁教育课堂。高校开展传统廉洁文化教育,首先可以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主课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教育、社会公德、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和传统廉洁文化的内涵相似,把它作为传统廉洁文化教育的主课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增加传统廉洁文化的章节内容,也可以采用传统廉洁文化中生动的历史案例来以案说法,渗透廉洁意识。其次,与职业创业教育课程相结合。当前各个高校一般都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就业”等课程,这些课程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规划自己的职业未来。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析自己未来从事岗位的风险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仁义廉耻、克己奉公、公正无私、节俭创业等传统廉洁文化知识点。再者,利用形势与政策课安排专题教育。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高校在每个学期都要安排形式与政策教育教学,介绍国家和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当前国家在反腐败工作中重拳出击,因此在每学期的计划中安排传统廉洁文化的教育适逢其时。最后,在党课中开展传统廉洁文化教育。高校组织发展工作中会安排学生上党课,党课是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对新党员的教育标准就包含了传统廉政文化的理念要求,因此党课中安排相关的讲解也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利用专业实践课程加强传统廉政文化教育。在高校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最基本理论教学课时,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专业教师在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可以专门安排传统廉洁文化方面的环节,对学生进行传统廉洁文化的教育;如果在校外的教学实践基地,所授课的人员也是相关企业和行业的专家,可让专家深度讲解和剖析行业内或者相关企业风险点,也可以列举本行业或企业曾发生的、违法违纪的鲜活事例对学生进行举案说法,效果必将事半功倍。

第四,组织编写特色校本教材。高校设立专门机构或者组织兼职人员在丰富的文化中挖掘传统廉政文化,如果加以整理编印成校本教材,要求每个大学生加以学习,必将增强传统廉洁文化教育的感染力。而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设传统廉洁文化通识教育课或选修课,设定1~2个的学分,让传统廉洁文化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使高校真正培养出具备廉洁文化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第五,创新传统廉洁文化教育的教学教法。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将越来越离不开网络。近些年来,MOOC、微课等新兴教学形式的出现,给传统的教学形式很大的冲击。因此,在网络环境下,传统廉洁文化的教育可以打破原本的框架,利用新式的教学形态,丰富和发展传统廉洁文化教育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魏俞满.加强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路径探究.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