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8篇

时间:2023-07-16 08:54:38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篇1

关键词:区域协同;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战略选择

我国是农业大国,促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目标,也是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经之路。在农业现代化全面开展的同时,一些欠发达地区依旧面临着农业设施不完善、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困境,如何依托区域协同发展政策,以点带面地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增强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农业收益,逐步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异,这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突破的重点。

一、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主观与客观多方面因素影响,只有全面分析才能够有的放矢地提出改善方针,从而转变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1.思想观念滞后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水平普遍较为落后,发展现代化的农业观念也比较薄弱。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对农业经济重视度不够,近年来,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异军突起,使得很多地方的政府和农民开始将经济发展重心向二、三产业靠拢,忽视了第一产业的建设,仍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发展农业。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业问题尤为严重,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前景不容乐观,重视二、三产业,忽视第一产业的恶性循环导致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农业经济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1]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小农经济生产经营方式,使得欠发达地区农民养成了不思进取的习惯,缺乏与时俱进和创新精神,这种消极的思想观念也严重制约着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2.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经济的发展基础是农业设施,缺少先进的、完善的农业设施,就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获取资金渠道少、农民自身出资能力弱、吸引社会关注度小,因此造成农业基础建设落后、无法适应现代化农业建设要求等问题。此外,欠发达地区已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往往年久失修、破败不能正常使用,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经营模式也严重限制了规模化、机械化的发展,大部分农村交通闭塞也严重制约着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3.产业结构不合理普遍来说,欠发达地区的种植业比重较高,经济作物的种植较少,渔业、畜牧业等生产的水平也低于平均值。此外,欠发达地区日益向第二、三产业靠拢,第一产业的产值逐年下降。欠发达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该地区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造成欠发达地区农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有二:首先,欠发达地区农民信息获取渠道少,无法洞察市场的动向,其次,政府缺乏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动性,宏观上的经济指导不足。4.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农业的产业化,然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仍旧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独立农户为主,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随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21世纪初,农业产业化跨区域经营就在全国各地普遍兴起,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不仅没有及时跟上时代潮流,还存在带动能力弱、农产品基地布局不合理、农业服务不配套、市场发育相对滞后等问题,由此可见,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是阻碍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进一步拓展规模的症结所在,也导致了欠发达地区农业的发展面临进程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的窘境。

二、区域协同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21世纪初,我国提出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规划,打破不同省市地理方位和行政区域上的限制,从利益一致诉求角度出发,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区域协同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带来新机遇,表现在战略协同、组织协同与资源协同三方面,其中战略协同是在政策和指导思想上对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推动互补发展,组织协同则是在政府统筹规划下,形成涵盖范围大、覆盖面广的农业经济发展链,资源协同是指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依托区域协同的优势,在区域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和完善自身生产力。1.战略协同2004年,北京率先提出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采取差异化、互补式战略,推动以点带面、以先进带落后的产业协作方针。2006年,天津提出加强区域性建设的构想,强调与北京、河北地区的交通建设。针对农业行业,以京津冀地区为例,着重推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与资源配置的优化,在战略上做到区域合作、协调发展。2014年,我国农业部部长韩长斌提出了增加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缩小农村之间差别、深化改革三农问题等建议,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协同发展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转型。[3]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规划中可以看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依托地区战略协同的优势,让经济发达地区充分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以区域体整体环境为基础进行合理布局与统筹规划,减少区域内同构产业竞争压力,加快自身建设。2.组织协同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想实现与发达地区的跨区域农业协同发展,必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在政府的统筹下进行区域间的组织协同,尤其是在农业经济方面,需要建构跨区域融合农民、生产基地、企业等主体的农业产业链,产业链的形成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有效缓解信息流通不畅、宣传平台欠缺等问题。例如在2014年,河北省政府带头向北京、天津两地农科院和高校寻求先进的技术支持,获得了显著的创新成绩,此外,借助区域协同的组织优势,河北的农产品源源不断运往京津两地,开拓了河北农业终端销售市场,据调查,北京农贸市场上的80%羊肉来源于河北省,每年有350万吨农产品也是由河北省生产提供的。[4]因此,笔者认为,区域协同发展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不仅在具体的资源、市场上提供帮助,还促使了欠发达地区农户与发达地区企业的深度合作。3.资源协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区域协同环境下,还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经济欠发达地区可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入与科学技术,例如河北省可借助北京与天津的经济、资源,形成新要素的合理流动机制,大力发展本地农业经济。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协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才资源,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研究所等机构可为欠发达地区输送相关农业人才;二、市场资源,欠发达地区往往存在有货无市的情况,导致农业结构失衡,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多、购买力强,可有效缓解欠发达地区农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三、资金资源,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普遍存在资金不足、政府投入力度小的问题,仅凭本地区的资金积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落后、发展滞缓等问题[5],因此,区域间的资金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经济的物质基础。

三、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结合区域协同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笔者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战略选择应以上述几大优势为切入点。1.实施大规模生产经营战略,使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欠发达地区县域大多集中在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的省市,其经济水平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因此存在生产活力不足、投资欠缺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应该改变传统的一家一户经营模式,分散的、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严重阻碍了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未来的农业发展方面,要实施大规模生产经营战略,提高农业产品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增强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动力。此外,大规模生产经营战略有利于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由政府引导并提供农业经济发展保障,有利于重新激发农民的生产热情、有利于对农民进行集体化培训和科学化指导。总之,突破传统生产经营模式的束缚,是发展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首要选择。2.实施产业升级战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区域协同环境下,欠发达地区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区域内的一部分,需要着眼于区域整体发展而进行产业比重、农业结构的调整。从宏观上看,欠发达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低,农业经济发展缺乏长足活力;从农业产业内部来看,欠发达地区的种植业较经济作物、农业加工品、畜牧业、渔业相比,更受农民欢迎,原因在于种植业成本低、风险小,然而大量种植果蔬的弊端也很明显,即农民收益小,难以真正改善农民生活、难以真正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因此,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应实施产业升级战略,一方面改善第一产业比重低的现状,提高政府和农民对农业经济发展重视度,另一方面,微调农业结构,引导农民向畜牧业、经济作物种植等领域转型,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6]3.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发挥人才资本对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表明,人才资本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农产品种植之前,需要相关农业人才和经济人才对上一年度的农产品经营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以得出具有科学性的指导结论;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专门的农业专家,对农产品进行实时监控和指导,以保证农产品高质量产出,农产品的经营更需要市场人才、营销人才进行策划。然而,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大多滞留在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等岗位,远离农业经济发展的第一战场,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与人才不足的困境。[7]实际上,欠发达地区一缺资金二缺人才的情况并不是最近几年刚刚出现的,长年累积下的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对其审视,笔者认为,只有实施人才开发战略,一方面激励欠发达地区固有人才的意识和潜能,促进岗位流通、扩大人才自主选择权,为农业经济发展主战场源源不断提供人才,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的人才,学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总之,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发挥人才资本对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重要战略选择。

四、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进行,不仅要依靠区域协同环境下正确的战略选择,还要通过全方面的具体发展对策与措施才能真正实现,笔者认为,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对策要从政府、农民、农业经济结构几方面进行探讨。1.学习区域协同环境下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经验,政府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河北省邢台县前南峪在三农事务方面的财政支出日益增加,2014年一度达到2.2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34.9%,其中67%的资金被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重新规划了大型灌溉系统、完善和加强了本地的道路交通等等。[8]总之,邢台前南峪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现代化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短期任务。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区域协同发展的优势,调动政府的主导能力,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指导、统筹兼顾的指导思想。2.以提高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为目的,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素质农民是发展区域农业经济的主体,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要素,欠发达地区农民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管理水平差的问题,部分农民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的思想也严重阻碍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区域协同战略要求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整体素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以更好地适应农业现代化与科技化的发展要求,欠发达地区农民素质影响着区域协同环境下区域整体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笔者认为,可以由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共同建立一个基础教育培训班,其中发达地区提供教学支持和科技资源,欠发达地区负责宣传和动员,主要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知识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技术,为区域共同体培养一批有知识、会管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促进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兴农战略思想,提高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帮助欠发达地区摆脱“人才欠缺——农业经济发展停滞——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9]3.着眼区域协同整体性,加快欠发达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是调整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地区农业发展竞争力的根本措施。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失衡是阻碍农业经济发展最大的障碍,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应立足自身的农业传统,结合当地资源优势、经验优势等,积极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例如河南信阳即可主打当地茶叶资源,大量种植以茶叶为代表的经济作物,同时开发与茶叶有关的农业附产品,提高茶叶产业经济效益。此外,宿迁市在2009年开展了保护耕地面积的活动,促使当地农业经营面积达到15.71万平方千米,初步建成连接淮沭河、新沂河、汴河三大水禽养殖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带,发展带涵盖了周边大量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也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10]河北省的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也可通过产业整合的方式,深化欠发达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同时促进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有序发展。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篇2

【关键词】粮食核心区建设 区域经济协调 资源环境

综合承载力

一、引言

2008年国家确定河南为“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工程已纳入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包括黄淮海平原、山前平原、南阳盆地,覆盖全省93个县。但2005年《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将全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四个经济区。河南省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是各行业的基础,畜牧业、粮食加工业都立足于农业。

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的内涵在于探索出了一条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共赢的崛起之路,既要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又要以农业化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工程的实施,而“四区域”的发展关系到河南的崛起。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内,如何实现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二、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因

1、存在资源配置矛盾

(1)土地的稀缺性。耕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充足的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工业化发展与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在空间和区域上会产生争夺土地资源的矛盾,会导致区域局部利益冲突出现。耕地的数量、质量是影响粮食安全的最基本的约束因子,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土地使用不当或过度使用,使有价值的土地特别是耕地大量减少。河南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因此,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尽可能少占用耕地和林地;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增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总体质量。

(2)资金配置不合理。为把河南打造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核心区,中央和河南省陆续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但在国家和地方财力的有限支持下,省财力对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资金配置不合理,导致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存在资金缺口或资金未得到充分运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大部分流向投资环境好的中原城市群。而其他区域,尤其是黄淮地区,由于资金、人才、技术的匮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导致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因此要制定相应的政策,统筹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项目上加大投入,加快推进这一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3)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矛盾。在资源配置与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出现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争夺劳动力资源的矛盾。河南农村人口数量大、人均耕地少、工业起步较晚、城市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这一基本省情导致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因此要消除阻碍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各种制度,根据劳动力需求信息,协调好粮食核心区建设与“三化”之间劳动力的输入与输出关系。实施农产品加工战略,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产业,加快河南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2、各行政区的利益冲突矛盾

(1)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存在利益的摩擦和冲突。由于区域经济封锁、产业结构趋同化等现象,阻碍了粮食核心区的建设和发展。县域之间为争夺原料而发生各种经济摩擦和矛盾;政府对不同区域产业的支持、扶持力度不同,也会导致区际利益冲突。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全国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大部分来源于县域经济的贡献。发展县域经济是化解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2)不同市、县的非合作博弈形成的冲突。不同市、县之间的利益冲突是由非合作博弈造成的,就是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不能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在区域利益体系中,不同市、县之间的利益之争实质上是不同区域在争夺带有倾斜性的资源。由于信息不对称,市级政府所代表的区域利益处于主导地位,在不同时期,省政府对不同的区域类型会采用区别对待政策,这无疑会给各区域留下讨价还价和“寻租”的空间。

三、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1、积极探索农业和工业良性互动机制

(1)积极探索涉农企业与工业发展良性互动发展机制。以涉农企业发展为突破口,积极探寻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工业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提高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达到以农促工的目的。工农业互动发展,必须围绕以农业办工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实现工农业良性互动。“工业反哺农业”是一种具有粮食生产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模式。近年来,河南省坚持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建立以工业企业为龙头,形成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污水和废物回收利用的产业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工农业良性互动。

(2)实施产业联动协调机制。在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上,要以项目为动力,以产业联动和产业升级为根本保障推进两者的协调。以产业驱动弱化城乡二元结构,以产业的协调机制来促进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中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包括配套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重点水库建设、低洼易涝地治理、骨干河道治理、土地治理等17个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努力构建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探索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富民强县的目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龙头企业。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以优质小麦和优质畜产品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要支持黄淮地区的四市(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龙头企业,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和畜产品加工基地;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牧业社会服务体系;以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为重点,积极培育发展大批农畜产品加工、运输、营销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经营组织。要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支持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工业发展。河南农副产品深加工业要依托动植物资源,发展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突出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有利于提升农畜产品加工业行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农畜行业产销协调发展。

(4)以品牌驱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品牌既是区域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和强大动力。河南方欣米业的方欣牌大米、河南大程面粉实业的豫花牌小麦粉、许昌湖雪面粉的湖雪牌小麦粉等,借助于市场和经济手段,以城市工业来支持乡镇企业,把城市工业的利益触角延伸到农村,通过兼并、收购、合作等形式参与县域中小企业的调整和改制。把安全、优质作为食品产业的生命,作为品牌第一要素,切实增强品牌的安全、质量意识。将品牌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充分发挥特色农业产业带来的区位优势,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要完善保护措施,做好现有品牌,打造驰名品牌,培育更多新品牌,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使河南农产品品牌更有诱惑力、竞争力、影响力。

2、健全区域合作的动力系统,完善利益形成机制

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仅靠政府的推动不能持续,需要借助于“四轮”驱动,即政府驱动、市场驱动、企业联动和民间互动的动力系统,形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技术、信息与资金等要素流动构成的最大势能。以四轮驱动,探寻利益的结合点。四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需要采取政府适度干预的协调机制。政府适度干预的协调机制的作用是消除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这一机制可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宏观与政治环境;为企业投资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共平台,提高企业投资的质量与效率;促进企业集群的发展与调整,为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实施提供一种积极的长期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3、发挥城乡规划的主导和统筹作用,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空间结构

(1)在土地规划层面上。中原城市群用地要与河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用地的规划相统一,应防止不同的规划相互干扰,影响空间统筹。在河南粮食核心区规划建设中,已投资20亿元建设信阳、南阳、开封三个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又续建安阳、商丘和濮阳三个大型商品粮基地,并投资20亿元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等,完善粮食核心区的科技支撑体系。

(2)在土地空间开发模式上。实行节能节地的都市圈战略,按照都市圈来组织经济活动,提升经济辐射力,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形成以郑州为核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城市的中原城市群“大集中、小分散”的空间格局,从而达到耕地保护、城镇化有序健康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3)在土地利用模式上。优先鼓励和引导粮食生产核心区形成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培育和扶持专业种粮大户,推动粮食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土地的利用模式上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有利于形成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土地的统筹利用。在粮食核心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上,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在土地管理方面,政府通过总量管理控制土地供给。

四、结论

粮食核心区建设体现了区域经济注重发展自身优势,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改进完善有关政策,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标准化,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这其中的内涵是培育一批产业集团,打破区域界限,实现区域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引进新的科技手段,提供粮食育种和产业化的支撑,利用利益的牵制效应放大河南的区域效应。建立粮食核心区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河南要解放思想,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注:基金项目:本文是2009年度河南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B206)与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基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视角》(项目编号:2009BJJ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素琴:2009年度河南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研究报告[R].2010.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篇3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四化”同步发展;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6.016

中共十提出,要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四化”)同步发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对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与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能够较好地解决该区域发展中面临的“人”与“地”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还可以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在权利、机会与规则上的公正与平等。唯有实施“四化”的深度融合发展,才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能耗低、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中原经济区尽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真正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发展目的。

一、中原经济区“四化”同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化”同步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但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中原经济区“四化”同步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思想观念较保守,地方本位主义较严重

中原经济区是我国到目前为止覆盖面最广、跨行政区最多的一个区域规划,在跨省区间实施“四化”同步发展,是一个新的探索。由于该区域人们的思想观念长期受农耕文化影响,小农意识普遍较重,风险投资意识薄弱,反映到现实中,习惯于“等、靠、要”,创新意识差。这样,每次面对国家新出台的发展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慢且不到位,丧失了许多良好的发展机遇,这是导致该区域发展不快、优势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同时,该区域内地方本位主义严重,也对该区域的“四化”同步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力。

2.各行政区发展不均衡

目前,中原经济区内仍旧是以各行政区为主体的自我发展模式,行政界限上的分割往往使各行政区更多关注自身利益,从而造成在资源市场上分割明显,利益协调比较困难。目前,该区域内各行政区发展呈现出较严重的不均衡:一是区域内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差距,二是区域内各行政区发展的侧重点不同,三是区域内各行政区“四化”在发展速度与进程上存在一定差异。这些问题都将影响区域内各行政区在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中财力与资源的支撑力度,进而影响到“四化”发展的同步性。

3.“四化”融合不够,互动不足,协调不力

“四化”同步的本质是实现“四化”互动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四化”的发展齐头并进、互为支撑。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在中原经济区内,“四化”的发展是不协调的。首先,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发展“单兵独进”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各地的工业产业结构趋同严重,服务业发展不足。其次,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区域城镇化发展畸形化,无法满足农村大规模流动人口转移的需要,人口城市化发展严重不足,从而使城镇发展对整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承载、支撑能力不够,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再次,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区域内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现代农业发展严重滞后,无论在发展速度还是在发展质量上,都存在明显不协调。最后,信息化发展整体滞后现代信息化发展不足,对其他“三化”的带动与提升作用不明显,已成为中原经济区“四化”同步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

4.农村人口众多且素质偏低

中原经济区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落后,教育上投资不足,教育发展落后,人的整体素质偏低。目前该区域内70%以上的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在初中文化水平以下,且该区域内大部分地区对本地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不到位,许多外出打工者的技能素质难以适应现代岗位的技术要求,造成了个人就业难与企业用工难的双重困难。这样文化素质偏低的劳动力群体是难以担起该区“四化”同步发展重任的。

5.“四化”同步发展的协调机构缺乏

“四化”同步发展要求有一个能统一协调全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机构。2013年9月,中原经济区涉及的5省30个市在郑州举行了中原经济区首届市长联席会议,与会的各市市长也共同签署了推进中原城市群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但这个组织的功能定位是打造跨省市的城市群,并没有涉及“四化”同步发展的议题。由于该区域内缺乏能够对全区域“四化”同步发展进行协调的组织机构,致使区域内30个市在发展中难以共同有效配置各种资源,也难以有效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该区域一体化发展力度,降低了区域的总体竞争力。

二、促进中原经济区“四化”同步发展的对策

建设中原经济区作为部级的区域发展战略,实现区域内“四化”同步发展虽在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操作中会面临很多困难,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认真处理好各种矛盾,从而使“四化”同步发展真正得以实现。

1.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由于中原经济区跨5省30市,涉及100多个县,因此在实施“四化”同步发展中,必须转变观念,破除地方本位主义,打破行政壁垒,营造同步发展的政策环境,真正建立起区域内协调发展机制,以协调好区域内资源配置、共同市场建设和重大职能分工等战略问题,避免各地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1],从而实现发展的同步性。

在思想观念上,各地区要树立“优势互补、区域成员共赢”的合作理念。各地区只有具有协调、融合的人际关系、心态平衡的发展意识,以及建立各地协作融合、发展共赢的价值观[2],才能建立起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统一、协作理念。各地在促进“四化”协调发展中应增强自身的创新发展意识,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依据区域宏观发展规划,在尊重自然法则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真正结合本地特点,积极探索,加大创新发展力度,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2.建立有效的统一领导与组织机制

一个由多个行政区划组成的经济协作区,要想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协同发展,必须有一个能够统一指挥行动、统一配置资源的组织机制,否则,“四化”同步发展将会成为一句空话。依据“四化”同步发展的需要,该机制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成立统一运作的领导机构。应根据“广泛合作、优势互补、各方平等、共谋发展”的原则,成立区内相关省市全部参与的联合领导机构,确保发展的统一性、同步性,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产业的合理分工。这个机构要想真正发挥其协调职能,必须具有权威性、号召力和公正性。该机构可下设信息中心、政策研发中心和协调中心等,以随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其次,制定中原经济区同步发展规划。该规划内容应包括:先发展什么、后发展什么;发展同一产业时,各地应遵守的统一发展目标、统一评价指标体系、统一实施措施等。通过该规划,能够让区域内各行政区看到发展的希望,看到同步发展能给各行政区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防止各地的随意开发、盲目发展,确保区域内各地在进行“四化”同步发展时,真正做到同步性、一体化。

再次,形成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工作机制。仅有领导组织机构还不够,还必须建立一套能在协作区内有效实施的工作机制,该机制应包括政策协调机制、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区域内市场统一协调机制与完善的操作机制等。通过这一机制,一方面可强化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协调与合作,使产业结构互补性增强,形成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另一方面可打破地方割据与垄断,引导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合理配置,确保各地信息资源共享,使之发挥最大效益。同时,各地应明确各自的责任,按既定的规划认真执行,以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能得以顺利贯彻落实,确保各地的发展能按统一规划进行。

3.以农业、粮食生产为核心,构建“四化”同步发展新的增长极

中原经济区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主导型经济大区,但目前农业和粮食生产已成为其最大的发展“短板”。所以,今后必须重点围绕农业现代化进行“四化”的同步发展,把本区域打造成以农业现代化为龙头,带动农业机械制造业、种子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首先,科学规划区域内土地资源。中原经济区被定为国家战略发展区域后,经济发展浪潮高涨,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区域内建设用地与农业和粮食生产用地之间的争地矛盾。为确保实现粮食、农业生产与建设用地的双赢,必须科学规划使用土地。

其次,以农业现代化为龙头,带动与此相关的农业机械制造业、农业种子与技术的科研业、农产品价格信息业、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业的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上述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真正实现农业生产从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浇水、施肥、撒药到收割等全过程的现代化、精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农业的收益,并带动该区域内的农业,以及以农产品加工业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为主的各部门的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3]。

再次,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在该区域“四化”同步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彻底打破粮食生产越多越穷的现状。对此,可采取如下对策:一是不断采用科学的农业发展模式,大力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满足经营主体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的服务需求;二是加大实施以快速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为主的农业模式,如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等,增加农业的经营收益;三是加大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利用优惠政策扶持与促进农业发展,尽量减少农民生产中的经济损失,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最后,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支撑。为提高该区域的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必须有大批的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人才队伍作支撑,如通过加大政府投资与鼓励民间投资,把本区域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农业人才基地,真正满足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需要。同时,还必须构建完善的人才流通体系,真正实现区域内各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互通有无。

4.加大区域城市群建设,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就像一座贯通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桥梁,其发展能带来多方面的效益,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突破口。就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状看,要实现城镇化,引领“四化”同步发展,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科学规划该区域内的城镇体系结构,为大规模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拓展居住空间。一是科学地规划与发展城镇体系,实现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再配合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以拓展城镇人口的居住空间;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与打造智慧城市、宜居城市;三是科学规划使用土地,真正解决好“人”与“地”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大大提升城镇对人口的容纳水平。

其次,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各地区应依据本地的经济特征,加大第二、三产业发展力度,以便在短期内缓解进城农民工的就业不足问题。同时,要科学引进转移产业,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逐渐提升新兴战略产业比重,提升工业的自主创新发展能力,加大服务业的发展力度,尤其是围绕该区的农业生产活动,创建服务于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现代服务业,实现多重经济效益。

再次,营造能促进各类企业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一个地区只有具有庞大的企业群,才能使地区具有真正的发展活力与价值创造力,才能为社会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为此,要果断破除各种阻碍企业成长的体制,创造良好的全民创业环境,积极扶持、帮助中小企业发展。

最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应真正使城乡居民享受到均等、公平、统一的社会公共服务,大力提高政府对广大农村地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扩大社会公共服务对农民群体的覆盖面,真正提升农村的城镇化水平,使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产品与服务。

5.利用信息化促进“四化”深度融合发展

信息化能为“四化”同步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必须将信息通讯业作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特别要加快电信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开发部署,以此来带动“四化”间产业链协同发展[4];要应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促进其他“三化”快速发展与提升,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产业,实现工业内部各行业的同步发展。在城镇化发展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城市众多基础设施功能的智能化,打造宜居城市,减少城市污染与交通堵塞;同时还要加大信息化在城乡社会管理中的应用力度,使城乡社会管理更加快捷化、便利化;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要充分使信息化技术与其广泛融合,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的先进性。

6.坚持以提升民生品质推进“四化”深度发展

“四化”同步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方便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保证生态环境友好等,所以,在促进“四化”协调发展时,必须要以民生品质与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标准。其一,应大力发展现代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通过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促进“四化”的同步发展。其二,要强化社区内组织管理与建设。社区是社会的基础组织,在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中,应当用现念与技术来强化社区内各方面的建设,健全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各种社会组织机构,加大社区各种服务业的建设与发展,提高社区现代管理水平,提升社会文化环境建设。其三,要搞好居民生活工作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安全环境建设,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能够真正享受到蓝天白云的优雅环境,营造社会秩序井然、人身财产安全的舒适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其四,要强化城乡居民素质提升培训机制建设,为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支撑,同时还要完善居民权利保障制度建设,保障城乡居民能共享“四化”同步发展的成果。

[参 考 文 献]

[1]

贺亚锋,韩增林.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及成因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0):880.

[2] 薛存心.中原文化与河南和谐社会问题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4.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篇4

关键词:收入差距;区域经济协调;内需;江苏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2

长期以来,受惠于改革开放前沿以及上海辐射的影响,加之气候适宜、交通便利,江苏省农业经济在全国农业经济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然而,江苏省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之大在全国也比较典型,区域农民收入差距明显,且仍在持续扩大。

传统上,江苏地区被分为苏北、苏中和苏南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其中苏南地区靠近上海,产业化程度最高,农业经济最为发达。苏中地区次之,而苏北地区距离上海和苏南地区最远,受经济中心的辐射作用比较弱,农业经济最不发达,产业化程度最低。

一、人均收入差距

总体上来讲,三大区域间农民收入的差距一直在持续扩大,由北向南呈现梯次分布,从苏北到苏中、苏南依次增加。1996年至2009年间苏南地区和苏中地区的农民人均收入绝对差距从1077元扩大到2021元,和苏北地区的绝对差距从1617元扩大到3039元,苏中与苏北地区的绝对差距从445元扩大到1706元。

二、收入增速差距

2000年至2010年间,从整体上江苏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都高于全国其它地区,但在江苏省内部三大区域间农民收入增速的差距也很明显,其中苏南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速始终保持正增长,上升趋势也比较稳定。苏中情况与苏南比较相似,而苏北地区在2003年间急剧下降,从5.49%降至1.47%,到了2004年又大幅反弹至10.75%,截至目前,苏北地区的增速仍然高于江苏平均水平和苏南地区。

三、收入结构差异

造成上述两项指标差距的原因主要是三大区域间的收入结构差异太大,从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比例来看,从苏北到苏南比重成梯次递减。

家庭经营性收入在苏北地区农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最大,2003年度接近60%,且其中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农业。而苏南地区的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的比重最低,同期占总收入比例还不到30%,而且其中收入来源一半以上来自工业和服务业。苏中地区则介于两者之间,比例大概在40%左右。

工资性收入在苏北农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最小,2003年苏北地区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为1301元,同期苏中地区农民为2330元,而苏南地区农民为3859元,几乎是苏北地区的三倍。

导致江苏省三大区域之间农民收入差距较大且仍在继续拉大的原因既有历史地理因素,也有经济结构、农民文化素质等因素。

(一)资源差异是导致区域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先天因素

苏南位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基础原本良好,加上上海经济的辐射,交通便捷,而且区内苏锡常南京等地本身经济实力也比较强,也对内地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因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比较好。苏北地区虽然交通条件良好,京杭大运河、陇海铁路以及连云港口位于区内,但是交通运输综合设施落后,缺乏经济发达城市的辐射,经济发展速度较慢。苏中地区则介于两者之间。

(二)农民素质的不同是区域收入差距过大的主体因素

根据2003年的调查来看,苏南地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的时间是8.72年,大致相当于初中毕业的水平,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占28%,高中及以上劳动力的比重为20%,因而接受培训的机会多,择业的门路广。而苏中和苏北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文化素质较低,所掌握的劳动技能有限,就业门路窄,六成劳动力只能从事农业劳动或者简单的二三产业劳动,就业波动较大,收入增速较低。

(三)经济结构的优劣是区域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决定性因素

三大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最重要的表现是工资收入所占比重的差异较大,工资收入的多少取决于经济结构中三次产业占比的高低。近年来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成为民营企业,活力增强,规模不断扩大,加上承接上海地区转移出来的剩余产能,因而农民务工收入也得到提高。与之相反,苏中和苏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缓慢,本地务工收入对农民实际的增收率好点也就0.5%而已,由此可见,经济结构的优劣成为三大区域之间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决定性因素。

(四)经济调控政策的失误客观上进一步拉大了区域收入差距

省级区域调控政策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GDP至上论的影响,为了GDP的快速增长,把资源集中向苏南地区倾斜,人为拉大区域间经济差距。二是照搬苏南成功模式,忽视苏北和苏中地区的实际条件,盲目发展,给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失,元气大伤。三是忽视产业支持,片面强调输血支持,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综上所述,江苏省不同区域之间农民收入的差距过大既有先天资源不足,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的因素,也有经济结构不合理,省级区域经济调控政策的片面性原因,因此,必须统筹规划,形成合理的区域经济布局;正确处理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协调问题;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特色经济模式。

(一)建立合理的地域产业分配体系,实现优势互补

当前苏南地区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苏北与苏中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也在快速发展。因此客观上要求建立合理的区域产业分配,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之间产业的联动发展。苏南地区主要发挥对外开放,承接上海辐射产业,吸引外来资本等方面的长处和优势。苏中地处苏南苏北中间,一方面承接苏南与上海地区的辐射产业,一方面协调南北经济发展,帮助苏北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苏北地区则主要发挥农业产业优势,利用其充足、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而形成南北协调的产业分配体系,缩小南北地区农民收入差距。

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有赖于产业的高度整合,以竞争优势为中心,协调区域产业的分工与写作,推进苏南部分农业产业依次向北转移。一方面苏南地区农业自身的调整,向观光农业、高技术农业等更高层次的农业发展,部分基础的劳动力密集型农业则转移到苏北地区发展,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二)正确处理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关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从省政府来说,充分发挥市场对区域资源配置的主导性作用,积极在苏北苏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苏南地区先进产业向北转移,在相对落后地区配置公共投资品,同时推动苏北苏中地区产品的市场向苏南地区拓展,实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降低农民收入差距。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对新增投资的引导调节,鼓励优质高效产业逐步从南向北转移。其次从公共产业政策角度,要大力推进苏北地区的城市化战略,形成新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带动周边小城市和乡镇农村的发展。再次,从区域发展的主体方面,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引导产业在地区的集中活动,从而形成地区特色产业群。第四要通过财政转移、政府投资等手段,创造区域政策差别,提供灵活的可操作的调控措施。

(三)加强苏北地区作为江苏省粮食主产区的地位,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

苏北地区生态环境优良,发展绿色农产品优势明显。随着苏南地区进入工业化后期,在大力发展工商业的同时,建立稳定的农业生产基地,有效保证全省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

1.加大苏北地区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稳定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一方面增加粮食生产补贴,并研究新的补贴方式,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农民种粮意愿。一方面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能力。此外要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的财政专项补贴体系,解决农业县市的财政困难。

2.统筹考虑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加大城市支持农村、南部支持北部力度,采取有效的调控政策,鼓励多方资本参与苏北地区农业发展。

在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中,江苏省内苏北、苏中和苏南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最为明显,且从南到北呈现梯次特点,与之相应的农民收入也是由南向北,逐渐走低。市场自身的消极作用和政府调控政策的失当,导致近年来江苏三大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阻碍了全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标本兼治,统筹规划,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降低农民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黄云婷,吴青蔚.江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基于苏南、苏中、苏北的研究.新疆农垦经济,2012(7).

[2]姚莉.江苏省农民收入差距变化与对策研究.投资与合作,2013(12).

[3]管卫华,赵媛,林振山.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地理研究,2004(4).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篇5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ation feature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rural industry in different stage of rural industry in china ,put forward the coordinated theory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rural industry by stages ,regions and degrees ,discussed the coordinated road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rural industry for different stage of rural industry and different area of china.

关键词 农业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阶段性区域性

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是我国农村工农业关系的主要体现。但农村工业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两者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工业发展并不是总是对农业有利,认识到这一点,选择适宜的协调发展道路,发挥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正关系,抑制负关系,对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在广东东莞市,江苏无锡县,山东诸城市、苍山县,湖南双峰县,四川米易县等17个典型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地区、农村工业不同阶段的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特征,提出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1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

依据反映农村工业发展水平以及与农业关系特点的若干指标(如人均农村工业产值、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业人口人均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等),根据17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及全国总体状况,确立每个指标在各个阶段的范围,运用要素贡献率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确立各项指标的权重,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划分为五个阶段:

1.1第一阶段为“农为主,工萌芽”阶段这时工业刚刚开始发展,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低于5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不足4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2,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纯收入比重小于10%。农村工业的发展依靠的是农业的剩余资金、剩余劳力、剩余农产品和占用少量土地,对农业的竞争作用不明显,对农业的互补作用也不大。

1.2第二阶段为“农哺工,工起步”阶段工业开始发展且以外延型发展为主,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500—1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40—5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5—1.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2—0.4,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10—20%。农村工业发展占用较多的资金、土地和吸收较多的农业劳动力,体现出农哺工的特征,这时工业对农业的互补作用(如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以工补农等)还较小。总体上看,劳力转移对农业利大于弊,而资金对农业的争夺对农业弊大于利。

1.3第三阶段为“工农业互争互利”阶段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3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7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1.5—3.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4—0.6,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20—50%。对农村资金、土地具有明显地竞争作用,但农村工业通过工资和以工补农对农业资金的返还已较为明显;劳动力的数量竞争开始出现,质量竞争较为明显化;体现出互争互利的特征。

1.4第四阶段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3000—1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70—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3.0—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6—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50—80%。农村工业发展到具有补农的实力,但全面改善农业现代化条件的水平还未达到;农业劳动力在现有规模下出现局部不足或季节性紧张,农村工业占用土地较多,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开始分化,以工补农水平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好、农村工业发展相对集中,农业及粮食生产继续发展;相反,农业及粮食生产出现下降趋势。总体上资金关系对农业相对有利,劳动力关系对农业相对不利;体现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的特征。

1.5第五阶段为“工为主,农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0—2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的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高于80%。农村工业已具备建农的实力,关键是政策的引导,或者以工建农、农村工业集中发展保护农田,农业规模化经营解决劳力不足和提高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效益,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工业发展不顾农业,大量占用农田,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弱化,农田抛荒、半抛荒,农业萎缩;体现出工为主,农分化的特征。

2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

依据我国农村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特点,以及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提出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该理论包含三个部分:

2.1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一个相对而又抽象的概念,内容十分广泛,可概括为下面五个方面:①农业发展水平与农村工业水平的协调(简称水平协调)。水平协调包括总量协调、速度协调。②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投入结构、技术结构的协调以及农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结构)、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与农村工业水平、结构之间的协调(简称结构协调)。③农业与农村工业在资源要素流动及配置上的协调。包括劳动力、资金、土地等方面(简称要素协调)。④生态环境协调。农村工农业、特别是农村工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简称环境协调)。⑤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还包括广泛的社会内容。通过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使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别,减少贫困,增加农民受教育的范围与机会,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通过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的扩散,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过时的思想观念。搞好农村社区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从多方面缩小城乡和工农差别(简称社会协调)。

2.2阶段性协调发展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不能以单一标准来衡量两者关系协调不协调;也不是只有农村工业的高级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才会取得协调。协调是动态的,每一阶段均有其协调的内容与形式,只是不同阶段两者协调发展(关系)的体现不同而已。由于农村工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村工农业协调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和侧重。在农村工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地区,协调农村工农业的关系,其重点是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建立稳固的农业基础,适度发展农村工业。在那些农村工业已具备雄厚基础的地区,协调两者关系,其重点应放在促进企业利润向农业回流,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促进农业稳步增长,达到改造传统农业的目的。

不同区域(区位),由于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农村工业在规模、行业与技术的选择上均有不同的特点,从而导致了农村工业与农业发展关系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与模式应有所不同。以上三点构成了该理论的实体。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应以该理论为指导,脱离了协调性、阶段性和区域性,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是不可能的。

转贴于 3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3.1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方向。因为农村工业化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没有农村工业化便没有农业现代化。但农村工业化并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充要条件,农村工业的发展并不能自然带来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工农关系不同,农村工业发展方向、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也应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也应有所区别。因此,在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时,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特征,以及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区域发展特点,即必须以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为基础。

3.2立足工农业协调,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不是一条,而是多条道路构成的一个道路集。通过大量调查与研究,从农村工农业关系状况以及区域特点的角度,把现阶段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3.2.1以农为主,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而非农产品资源缺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第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农为主、工萌芽或农哺工、工起步。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在农产品总量剩余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发展高价值作物和特产作物开发,迫切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增加农产品价值、稳定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促进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广大的以农业为主、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工业刚刚起步的内陆地区。如山东省苍山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阶段,农村经济以农为主。该县利用大蒜生产的优势,推动了蒜苔冷藏、保鲜、大蒜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依靠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发展的农村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3.2.2以农为主,农村工业靠资源开发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业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但当地矿产等非农产品资源丰富,具备资源开发的优势。农村工农业关系还基本处在第二、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农哺工、工起步或工农互争互利。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资源丰富的优势逐步显示出来,通过资源开发,在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部分的利润回流,对农业发展产生良好影响;工业的发展也促进农产品,特别是加工产品市场容量的扩大,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类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往往是薄弱环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这条道路适合于中西部非农产品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工业水平还较低的地区。如湖南省双峰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农村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该县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建材、煤炭采选为主要行业的农村工业,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走出了一条以农为主,依靠资源开发农村工业的道路。

3.2.3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村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农村工农业关系基本处于第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工农互争互利,资金关系的矛盾比较突出。这类地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具备发展畜牧业和高价值作物的优势;地理位置较好、交通发达、国内市场容量大,也有发展外贸的优势。通过市场和外贸的拉动,促使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高产高效农业发展较快和具备外贸条件的广大东部农区及部分中西部农区。如山东省诸城市,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末,第三阶段初期。该市在发展外贸基础上,依靠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业与农村工业取得了较高水平的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典例。

3.2.4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所占份额甚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四、五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工补农、农业开始分化或工为主,农分化。这类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但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和素质下降的问题突出,这时农业发展往往出现分化现象,或者通过以工建农,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农村工业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农村工业发展不顾农业甚至侵占农业造成农业萎缩。走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必须在坚持以工补农的同时,农业的结构、规模、技术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农村工业利润回流主要靠政策引导,农业调整要以机械化和扩大规模为重点。这条道路适合于沿海、城郊农村经济发达,人均耕地资源少,且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的地区。如江苏省无锡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五阶段。该县在不断壮大农村工业实力基础上,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积极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稳定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农业没有出现萎缩。

3.2.5工农业全面外向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高价值作物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工农业产品商品率高,面向国际市场的比重大。农村工农业关系一般处在第五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工为主,农分化。这类地区工农业生产均有良好的国际市场和国内都市场条件,工业生产的资金和科技含量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高,但农村工业发展往往占用较多的耕地,粮食生产萎缩的特征十分明显,粮食不能自给。走工农业全面外向型发展的道路,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但粮食的不足不得不引起重视。因此,这类地区在农业全面外向型发展的同时,应基本稳定粮食生产,保证口粮自给,通过外调解决饲料及工业原料所需粮食的缺口,否则,农村工农业很难持续的协调发展。这条道路适合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农业生产以高价值作物为主地区。如广东省东莞市,农村工农业关系基本处在第五阶段。该市农村工业以外向发展为主,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渐提高;农村工业高度发展对农业生产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方面作物种植结构趋向高价值化,农业效益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耕地减少多,粮食生产出现明显萎缩。

总之,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在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指导下,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不同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特别是依据农村工业所处的阶段及工农业关系的特点,选择切合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工农业关系的变化,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也应及时作出调整,以促进农业与农村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篇6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relationfeature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indifferentstageofruralindustryinchina,putforwardthecoordinatedtheory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bystages,regionsanddegrees,discussedthecoordinatedroad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fordifferentstageofruralindustryanddifferentareaofchina.

关键词农业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阶段性区域性

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是我国农村工农业关系的主要体现。但农村工业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两者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工业发展并不是总是对农业有利,认识到这一点,选择适宜的协调发展道路,发挥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正关系,抑制负关系,对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在广东东莞市,江苏无锡县,山东诸城市、苍山县,湖南双峰县,四川米易县等17个典型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地区、农村工业不同阶段的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特征,提出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1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

依据反映农村工业发展水平以及与农业关系特点的若干指标(如人均农村工业产值、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业人口人均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等),根据17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及全国总体状况,确立每个指标在各个阶段的范围,运用要素贡献率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确立各项指标的权重,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划分为五个阶段:

1.1第一阶段为“农为主,工萌芽”阶段这时工业刚刚开始发展,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低于5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不足4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2,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纯收入比重小于10%。农村工业的发展依靠的是农业的剩余资金、剩余劳力、剩余农产品和占用少量土地,对农业的竞争作用不明显,对农业的互补作用也不大。

1.2第二阶段为“农哺工,工起步”阶段工业开始发展且以外延型发展为主,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500—1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40—5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5—1.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2—0.4,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10—20%。农村工业发展占用较多的资金、土地和吸收较多的农业劳动力,体现出农哺工的特征,这时工业对农业的互补作用(如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以工补农等)还较小。总体上看,劳力转移对农业利大于弊,而资金对农业的争夺对农业弊大于利。

1.3第三阶段为“工农业互争互利”阶段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3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7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1.5—3.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4—0.6,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20—50%。对农村资金、土地具有明显地竞争作用,但农村工业通过工资和以工补农对农业资金的返还已较为明显;劳动力的数量竞争开始出现,质量竞争较为明显化;体现出互争互利的特征。

1.4第四阶段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3000—1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70—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3.0—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6—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50—80%。农村工业发展到具有补农的实力,但全面改善农业现代化条件的水平还未达到;农业劳动力在现有规模下出现局部不足或季节性紧张,农村工业占用土地较多,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开始分化,以工补农水平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好、农村工业发展相对集中,农业及粮食生产继续发展;相反,农业及粮食生产出现下降趋势。总体上资金关系对农业相对有利,劳动力关系对农业相对不利;体现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的特征。

1.5第五阶段为“工为主,农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0—2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的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高于80%。农村工业已具备建农的实力,关键是政策的引导,或者以工建农、农村工业集中发展保护农田,农业规模化经营解决劳力不足和提高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效益,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工业发展不顾农业,大量占用农田,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弱化,农田抛荒、半抛荒,农业萎缩;体现出工为主,农分化的特征。

2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

依据我国农村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特点,以及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提出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该理论包含三个部分:

2.1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一个相对而又抽象的概念,内容十分广泛,可概括为下面五个方面:①农业发展水平与农村工业水平的协调(简称水平协调)。水平协调包括总量协调、速度协调。②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投入结构、技术结构的协调以及农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结构)、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与农村工业水平、结构之间的协调(简称结构协调)。③农业与农

村工业在资源要素流动及配置上的协调。包括劳动力、资金、土地等方面(简称要素协调)。④生态环境协调。农村工农业、特别是农村工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简称环境协调)。⑤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还包括广泛的社会内容。通过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使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别,减少贫困,增加农民受教育的范围与机会,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通过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的扩散,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过时的思想观念。搞好农村社区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从多方面缩小城乡和工农差别(简称社会协调)。

2.2阶段性协调发展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不能以单一标准来衡量两者关系协调不协调;也不是只有农村工业的高级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才会取得协调。协调是动态的,每一阶段均有其协调的内容与形式,只是不同阶段两者协调发展(关系)的体现不同而已。由于农村工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村工农业协调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和侧重。在农村工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地区,协调农村工农业的关系,其重点是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建立稳固的农业基础,适度发展农村工业。在那些农村工业已具备雄厚基础的地区,协调两者关系,其重点应放在促进企业利润向农业回流,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促进农业稳步增长,达到改造传统农业的目的。

不同区域(区位),由于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农村工业在规模、行业与技术的选择上均有不同的特点,从而导致了农村工业与农业发展关系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与模式应有所不同。以上三点构成了该理论的实体。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应以该理论为指导,脱离了协调性、阶段性和区域性,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是不可能的。

3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3.1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方向。因为农村工业化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没有农村工业化便没有农业现代化。但农村工业化并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充要条件,农村工业的发展并不能自然带来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工农关系不同,农村工业发展方向、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也应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也应有所区别。因此,在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时,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特征,以及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区域发展特点,即必须以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为基础。

3.2立足工农业协调,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不是一条,而是多条道路构成的一个道路集。通过大量调查与研究,从农村工农业关系状况以及区域特点的角度,把现阶段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3.2.1以农为主,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而非农产品资源缺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第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农为主、工萌芽或农哺工、工起步。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在农产品总量剩余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发展高价值作物和特产作物开发,迫切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增加农产品价值、稳定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促进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广大的以农业为主、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工业刚刚起步的内陆地区。如山东省苍山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阶段,农村经济以农为主。该县利用大蒜生产的优势,推动了蒜苔冷藏、保鲜、大蒜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依靠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发展的农村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3.2.2以农为主,农村工业靠资源开发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业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但当地矿产等非农产品资源丰富,具备资源开发的优势。农村工农业关系还基本处在第二、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农哺工、工起步或工农互争互利。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资源丰富的优势逐步显示出来,通过资源开发,在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部分的利润回流,对农业发展产生良好影响;工业的发展也促进农产品,特别是加工产品市场容量的扩大,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类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往往是薄弱环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这条道路适合于中西部非农产品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工业水平还较低的地区。如湖南省双峰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农村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该县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建材、煤炭采选为主要行业的农村工业,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走出了一条以农为主,依靠资源开发农村工业的道路。

3.2.3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村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农村工农业关系基本处于第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工农互争互利,资金关系的矛盾比较突出。这类地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具备发展畜牧业和高价值作物的优势;地理位置较好、交通发达、国内市场容量大,也有发展外贸的优势。通过市场和外贸的拉动,促使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高产高效农业发展较快和具备外贸条件的广大东部农区及部分中西部农区。如山东省诸城市,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末,第三阶段初期。该市在发展外贸基础上,依靠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业与农村工业取得了较高水平的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典例。

3.2.4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所占份额甚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四、五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工补农、农业开始分化或工为主,农分化。这类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但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和素质下降的

问题突出,这时农业发展往往出现分化现象,或者通过以工建农,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农村工业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农村工业发展不顾农业甚至侵占农业造成农业萎缩。走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必须在坚持以工补农的同时,农业的结构、规模、技术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农村工业利润回流主要靠政策引导,农业调整要以机械化和扩大规模为重点。这条道路适合于沿海、城郊农村经济发达,人均耕地资源少,且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的地区。如江苏省无锡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五阶段。该县在不断壮大农村工业实力基础上,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积极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稳定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农业没有出现萎缩。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篇7

一、XX年度区域融合发展工作情况

XX年,区域融合发展、互学共建工作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区域融合发展战略方针,克服困难、勇于创新,合力加快某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积极构建和谐某,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兵地融合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大营房城区开发建设。成立了以地区行署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某地区、某大营房城区开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高起点推进大营房城区开发建设。按照某城市总体规划,将原确定的3.5平方公里和312国道以南、北郊路以北、育英路北上沿东河坝至啤酒厂、连益寿路以西至七一路的2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确定为大营房城区一期开发控制范围。在大营房城区建设税收政策方面,确定了“自XX年开始,大营房城区新增税收,前五年以补贴方式全额返还,满五年后新增税收部分按照6:4比例分成”的分配方式,赋予了大营房城区开发建设更加优惠的政策,为大营房城区开发建设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有效增强了某参与某城市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平衡电力供求。地方积极协调某电力公司实施增容扩能工程,并以优惠电价支持某各农牧团场发展;改善红光工业园区电力设施,为兵地共同实施20万吨聚氯乙稀项目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积极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去年10月份,某黄山东铜镍矿因输电线路突然出现故障,造成了安全系统尚未健全的2号、3号矿井共有10名矿工被困井下,地委、行署积极协调电力部门连夜抢修线路,想方设法组织开展营救。经过兵地双方共同努力,黄山东铜镍矿被困井下的10名矿工安全脱险。四是抓好道路建设工作。协调解决了312国道至红星一场全长17公里的国新路工程涉及的电力、电信线路拆迁、路政接口及沙石料采挖等相关问题,有力支持了某油路通团(连)工程的顺利实施。某认真配合协调解决了哈若公路工程建设中涉及火箭农场民房拆迁、机井、水渠、林带、土地征用等问题,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五是加强兵地相互学习和交流。某组团对某广东工业园区、新疆双合碱业公司、金双猫化工有限公司等13家地方工业企业进行了考察学习,地区也组织县(市)及有关部门的同志到某观摩其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发展情况,促进了兵地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六是进一步强化兵地联调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兵地联调机制作用,解决了兵地部分基层单位、群众之间的纠纷问题,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区域稳定。七是兵地双方分别选拔40余名干部互派挂职,充分发挥挂职干部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了兵地间的业务、信息沟通,推进了兵地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与合作,有效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

(二)铁地融合工作。一是全力支持铁路系统体制改革工作。本着“积极稳妥、平稳过渡”的原则,配合乌鲁木齐铁路局做好某铁路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及时妥善处理好铁路社会职能移交地方的相关问题,铁路学校、医院、幼儿园等社会职能和644名离退休人员已顺利移交地方管理,确保了铁路系统改革的顺利实施。二是进一步加强铁路运力协调工作。针对某铁路办事处成立后,不再承担运输车皮计划及装车职权的新情况,地区迅速成立以地委、行署领导任组长的区域地产品铁路运输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地产品铁路外运协调机制,积极与自治区经贸委、乌鲁木齐铁路局对接,疏通联系渠道,缓解地产品运输难问题,最大限度确保了地方及某硫化碱、纯碱、铜镍粉以及农副产品等重点地产品的铁路外销外运,地区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100.66%,促使了工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XX年,共为区域重点工业企业争取铁路车皮3552个,其中,增加的计划外车皮达1300余个,铁路支持煤业集团完成煤炭铁路外运284万吨。同时,积极与乌鲁木齐铁路局协调沟通,自XX年6月15日开始,铁路部门每天为地区解决一定数量的N949旅游列车车票,方便了来哈宾客出行。三是积极配合铁道部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工作,全力支持兰新铁路线峡口—小泉东、尾亚—思甜两段共50余公里铁路提速改造工程建设,确保了提速工程顺利实施。四是铁地联手共同实施和创建“平安大道”畅通工程。驻地各方按照“以铁路安全畅通为中心,强化执勤巡逻,加强基础管理,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应急能力,强化群防群治和提高防范能力”的要求,着力加强铁路沿线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铁路护路联防工作机制,积极做好兰新铁路线护路联防工作,有效确保了千里铁道线的安全畅通。协调某、某市支持铁路工务段在某辖区内铁路线下立交桥涵两边架设限高杆,并减免了相关费用,有效保护了铁路桥涵等重要设施。四是充分利用铁路设施加大某区域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铁路部门将由地区制作的某宣传音像碟片,发放到途经某的各次列车上播放,提高了某的知名度,促进了某旅游事业的发展。

(三)油地融合工作。一是支持吐哈油田公司加大对以三塘湖盆地为重点区块的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使吐哈油田公司在该区域取得了重大勘探发现。二是顺利完成吐哈油田社会职能移交地方工作,为吐哈油田实现主辅分离,谋求更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按照“政府强力指导、企业分轨管理”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吐哈油田协助政府开展有偿解决劳动合同人员再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一次性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2500余个,与石油新城街道办事处联合举办培训班20余期,培训下岗人员1000余人次,推动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三是全力支持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某段工程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土地征用、水资源使用等问题,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四是积极建立健全西气东输管道安全防护的长效机制,认真开展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生产治安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维护某区域内油田及输气管道生产秩序,确保了吐哈油田及420公里西

气东输管道线的安全畅通。六是支持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能源公司在白石头乡、星星峡镇、南湖乡等地增加了石油工业产品销售网点。

(四)煤地、矿地融合工作。一是煤地双方联合开展整顿和规范煤炭市场秩序工作,为保护企业品牌,开拓市场,提高企业效益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为煤业集团水源地(柳树泉)引水管网及水源地的保护、开发建设提供便利条件。支持煤业集团做好沙墩子、沙儿湖煤田勘探及钻井立项的前期准备工作;配合煤业集团完成矿区道路改造及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协调煤业集团解决梯子泉至红山口高速公路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协调乌鲁木齐铁路局及某办事处共同支持雅满苏矿业公司年产60万吨球团矿、5万吨铁合金基地铁路专运线及货场的扩容建设;解决了工程扩能改造用地、电力配置等问题。四是协调某电力公司、某解决了雅满苏矿业公司球团矿输电线路穿越火箭农场耕地问题,为球团矿一期60万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及生产提供了电力保障。五是积极协调电力部门加强雅满苏矿业公司各矿点加工生产企业输变电线路的维护和管理,有效促进了企业生产用电的合理化。配合雅满苏矿业公司完成了天宝公司选矿厂改扩建项目的立项、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六是积极协调地市各相关部门联合对区域矿山的开采进行治理整顿,规范矿山开采行为,为矿山开采企业做大做强创造条件。七是积极支持双合碱业公司年产20万吨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加强与自治区经贸委、乌鲁木齐铁路局的协调联系,为双合碱业公司争取铁路运输车皮计划,并将该公司与某煤业集团公司、协力棉纺公司一起列为乌鲁木齐铁路局铁路运输大客户,有效保证了公司产品的铁路外销外运。八是不断加大协调服务力度,最大限度解决电信、铁通、金融、保险、林场、气象、伊吾马场、中央储备粮某直属库、烟草公司、植物检疫站、地质六大队、有色金属七0四队等驻地单位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为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

(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一是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成立由区域各方组成的“某区域水资源管理委员会”,认真落实《某区域内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的意见》,抓紧编制《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规划》,完善构建节水型社会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节水建筑、节水设施、节水农业、节水工业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了节水型社会、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特别是某坚持挖潜增效,投入资金1.5亿元,完成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近20万亩,减少了水资源浪费,缓解了供水矛盾。二是区域各方共同出资出力,全力配合支持312国道、303省道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确保了该项工程顺利实施。大力支持铁路“千里绿色长廊”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

(六)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工作。一是区域各方联手,广泛开展区域内各族群众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区域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区域干部群众的交流与沟通。二是协调驻地各方政法系统积极开展互学互检活动,坚持定期召开区域治安形势分析例会制度,强化防范措施落实,形成了联动、联防、联治的网络体系,确保了区域社会稳定。特别是区域各方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破获了一批盗窃破坏电力设施和窃电案件,有效保护了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

(七)社区“结对共建”和扶贫帮困工作。一是积极开展以社区建设为重点的铁地、油地“结对共建”活动,以共同需求、共同目标为纽带,深入开展党建联抓、治安联防、卫生联管、教育联办、服务联手活动,形成了建设和谐社区的工作合力,增强了社区服务功能。二是深入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吐哈油田公司、吐哈石油指挥部不断加大对巴里坤县萨尔乔克乡、下涝坝乡和大红柳峡乡的定点扶贫工作力度,仅用于巴里坤县抗震安居、道路、水利、办公以及医疗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就达211万元,比上年增加101万元,其中:无偿支援资金50万元用于三塘湖至牛圈湖村道路前期费用资金,保证了该道路工程的顺利实施;投入资金110万元用于建设砖混结构抗震安居房54户,有效解决了54户农牧民的住房和再生产问题;投入资金30万元用于修建大红柳峡乡小熊沟村全长3公里引水工程;投资21万元兴建巴里坤县山南开发区卫生院,有效解决了巴里坤牧区农牧民搬迁户就医难的问题。同时,认真做好“一点五户”对口扶贫工作,煤业集团公司、雅满苏矿业公司及电信、金融、保险系统等中央、自治区驻地单位,向两县一市投入定点扶贫资金共计48.42万元,及时缓解了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

二、XX年年度区域融合发展互学共建工作要点

XX年年,是地区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前不久结束的地委委员(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大力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南园北牧、增收富民”发展战略,以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为重点,在“南园北牧”特色农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重点,在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农牧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努力建设“强而精、富而美”的新某。XX年,区域各方要继续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和“某的发展就是各方发展”的思想,紧紧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以思想和感情融合为基础,以打造产业基础为重点,以利益连接为纽带,以共建和谐某为目标,在新的层面上推进融合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大融合、大发展。

第一,共同促进支柱产业的加快发展。区域各方要围绕地区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总体部署,积极调整工业生产力空间布局,共同打造特色鲜明、机制灵活、优势突出的能源、黑色及有色金属采掘加工、化工、建材、轻纺、特色农产品及有机食品加工、石油、高新技术等产业集群,推动“工业强区”战略的实施。一是全力支持某2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建设,并在资源配置、协调服务和政策优惠上给予重点倾斜。二是油地双方共同做好启动石油工业区的调研论证工作,盘活工业资产,形成有利于石油基地工业区快速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继续配合支持吐哈油田公司做好土地征用和用水等工作,全力支持其对三塘湖油田的勘探开发;认真研究石油、天然气及其下游产品的资源、市场和发展方向,确定具体合作项目,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三是

支持某煤业集团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生产规模,推进矿区整体发展;继续支持雅满苏矿业公司做好120万吨球团矿、5万吨铁合金原料基地建设及配套铁路专运线、货场的增能扩容工作。四是加大资源配置力度,在全力做好地区四个特色工业加工区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支持某红光工业园区建设,打造优势互补,以产业链为纽带、以专业化分工协作为方向、以集群发展为模式的区域工业发展平台,使加工区真正成为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五是铁路、电力、银行等相关驻地单位要围绕解决好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铁路运力、电网改造、信贷资金等瓶颈问题多做工作,更好地支持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第二,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兵地间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广泛深入开展向某学习活动,充分借鉴某在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节水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有效提升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二是加快建立兵地协作的牲畜疫病防治、防汛抗旱、抗灾减灾工作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机构,健全协调联系机制,增强区域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三是着力构建区域一体化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依托兵地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形成品牌产业,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着力构建统一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和价格核定体系,整合区域农产品市场资源,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四是区域各方要继续加大对农村的帮扶工作力度,特别是在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及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教育和文化设施条件,促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整体面貌明显改观,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第三,共同推进城市化进程。区域各方要把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融合区域各方力量,共同加快城市道路、供排水、集中供热、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辐射能力,营造功能齐全、服务优良、卫生整洁、优美舒适的投资和人居环境。要坚持规划先行,在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前,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协商,确保城市建设统一协调。继续支持某做好大营房城区的开发建设工作,配合某实施“油路通团(连)”工程,为某公路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油地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尽快将石油基地支油区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纳入到某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之中,分步实施,积极为吐哈石油职工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第四,共同促进旅游业发展。区域各方要切实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思想,举区域之力,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大力培育旅游产业。特别是铁路部门要会同地区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力求尽快开通乌鲁木齐至某旅游专线列车,缓解客运压力;协助某市做好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物建设;充分利用铁路设施加大某旅游资源宣传力度,提高某知名度。

第五,共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以提高水资源、矿产资源利用效益为重点,全面开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活动,提倡鼓励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要坚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并举,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开发质量和效益。特别是要坚持区域内现有耕地保护和耕地零开发并举的方针,合理规划利用土地,鼓励利用戈壁、荒滩等非耕地进行开发建设。要联手抓好生态保护工作,共同实施“绿色通道”等生态林业建设工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六,共同抓好和谐某建设。驻地各方要加强协作、强化措施,共同努力做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工作,特别要扎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维护好、发展好困难群众的根本利益。共同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区域各方要广泛开展并积极参与文化体育交流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坚持“主动出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的方针,区域各方联手,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境内外“”和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牢牢把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继续强化区域“大稳定”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联动、联防、联治的网络体系和区域社会治安分析例会制度,继续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互学互检活动,达到区域携手联防联控、共保一方平安的目的。定期通报地区内部社情信息及治安难点、热点问题,并按照点线结合的原则,建立群防群治网络,实行联防联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要以创建“安全文明铁道线”活动为载体,继续发挥铁、军、地、警、兵“五位一体”铁路护路联防机制,确保铁路安全畅通,有效维护某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加强领导,密切合作,推动区域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篇8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链;区域分工;协作

一、农业产业链培育中区域分工和协作的作用

农业产业链是指农产品从原料、加工、生产到销售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经济关联所形成的产业链,具体来说,农业产业链应当包括农产品种植、加工、流通和消费四个基本环节。农业产业链的形成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农业生产迂回程度显著提高,其生产过程被逐渐划分为一系列有关联的环节。农业分工的细化与交易的频繁发生使得企业必须思考如何在区域分工和协作中以何种组织形式优化行业生产要素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于是,围绕农业产业链而出现的区域分工和协作便应运而生。农业产业链本身便是区域分工和协作的产物,而区域分工和协作又推动农业产业链走向成熟。现代农业产业链培育中的区域分工和协作已是农业升级发展的必然需要。

(一)有助农业企业降低生产或经营成本

随着农业生产要素的普遍提高,我国已经进入农业生产的高成本时代。若农业生产效益无法有效提高,便会危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除需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拓展农业产业链并提高附加值外,充分整合农业自农产品种植、加工、生产到流通各环节的要素优势,利用农业产业链优势有效控制成本,便成为培育我国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农业产业链下,从农产品生产到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充分利用自身的要素优势参与农业发展,保证各环节成本降到最低水平。[1](P151)比如,我国各地农业生产的自然气候条件不尽相同,各地出产的农产品种类和数量差别较大,而东部一些人口稠密的农业发达地区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既有技术,也有资金,若将农产品区域种植优势和东部工业发达地区的人才、资本和技术优势结合起来,便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和经营成本。

(二)有利于带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传统农业种植利润微薄本,导致大量农民宁愿背景离乡外出打工,使得农村出现农业投入减少甚至抛荒现象。目前,我国对农田抛荒的具体数额尚无全国性明确统计,而一些地区的统计令人触目惊心。太原理工大学的一位学生曾对家乡湖南省常宁市的耕地抛荒现象作过一份调查。调查显示,常宁市的土地抛荒现象有三种类型,即季节性抛荒、阶段性抛荒和永久性抛荒。调查者通过对常宁市兰江乡三个村五个村民小组进行土地抛荒抽样调查和实地察看后发现,该地的农村耕地平均抛荒率为16.38%。[2]实际上,因农业生产成本上涨,粮贱伤农已是普遍现象。以水稻为例,一般水稻市场售价为2元,除去种子、化肥、农药以及人工成本,根本无利可图。在此背景下,立足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的区域分工与协作,拓展农业产业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提高其附加值,成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

(三)有助培育农业区域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

我国农业种植的区域自然分工决定了各地可以依托各自的农产品生产优势培育区域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农业科技、人才和资金的跨区域配置,在培育和拓展农业产业链的同时加强农业发展的区域分工和协作,并在此过程中培育区域性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逐步树立起区域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的品牌形象。如龙口粉丝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仅成为龙口当地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而且成为国际知名品牌。龙口粉丝不仅有效拓展了绿豆和豌豆等农产品种植的产业链,而且企业在发展中通过融资、技术创新和人才聚集体现出区域分工与协作。[3](P78)目前,龙口粉丝因产量巨大,本地所需绿豆和豌豆等原材料基本依靠从区域外购进,其企业佣工也多为来自省内外各地的民工。当然,龙口粉丝在企业发展初期主要是利用本地适宜种植绿豆和豌豆的自然安地理条件以及本地微生物体系独特和自然气候条件适宜粉丝加工的区位优势。

二、现代农业发展中以产业链推动区域分工和协作面临的困难

通过农产品深加工进一步推进农业种植的商品化,并以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以及农产品深加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拓展农业产业链并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是我国农业振兴的必然出路。农业种植的自然区域条件以及农业企业发展的要素配置决定了不同地区在农业产业链培育中既有各自优势,也存在先天不足。为此,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以农业产业链打造为契机,加强区域分工和协作,便成为推动农业产业链发展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基本需要。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链在区域分工和协作发展中依然面临诸多困难。

(一)农村土地流转不畅,规模化经营面对困难

农产品种植是农业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也是基础环节,而现代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要求农业种植改变传统的小规模分散种植形体,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甚至是标准化种植,以保证所提供的农产品能够符合企业加工要求,并有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和现代农业科技的普及应用。目前,我国农村耕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耕地使用权归农户,而其所有权归集体。此种土地制度固然有其确立的时代背景,然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其与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通过土地流转推进农村耕地的规模化整合和集约化经营已是农业产业升级的必然需要。[4](P6)然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依然存在体制僵化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现实中农村土地流转不畅,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和区域分工与协作的发展。

(二)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低,品牌培育意识不强

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培育和区域分工与协作的产生本质来说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成果与农业结合的必然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开展区域性分工和行业内分工并不断拓展和优化产业链,从根本上来说靠得是现代农业科技以及农产品加工相关科技成果的运用,靠得是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自主科技创新不断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并提高附加值。以葡萄酒为例,众所周知,世界知名葡萄酒品牌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如法国的波尔多,其从葡萄种植、加工到葡萄酒的销售便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农业产业链,而维持这条产业链存在并不断增强竞争力的关键,除波尔多地区适宜种植葡萄的自然条件外,还与法国不断应用现代科技更新葡萄酒酿造工艺和将现代农业科技注入葡萄酒生产的产业链中紧密相关。目前,我国农业企业科技投入不高,科研人才匮乏,导致其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同时其多缺乏明确的品牌培育意识,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培育以及产业内部的区域分工和协作。

(三)农产品安全问题凸显,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有待健全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现代农业无论其产业链延伸有多长,区域分工和协作如何细化精微,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并在流通环节保证服务质量,是最基本的要求。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一般属于快速消费品,故其产品质量要求更高,并对产业链中的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农业产业链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涉及从农产品种植到加工和销售链条的每个环节。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违规化学品使用、食品添加剂用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等问题不断见诸媒体,不仅透支着我国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行业信誉,而且容易造成社会群体事件。食品安全问题的凸显还说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依然有待健全,从行业标准制定、安全保护立法、监督管理机制到监管执法力度都有大量工作需要做。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和行业引导规范法规的不健全也成为我国农业产业链培育和区域分工与协作发展面对的重要问题。

三、现代农业发展中产业链区域分工与协作的优化路径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要立足不断健全的市场要素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拥有清晰的产业链要求,本质是一种商品化的农业经济。农业产业链的打造及其依赖发展的市场要素机制的不断健全,需要打破地域和行业的限制,在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进行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产业协同机制的优化。农业产业链培育和区域分工与协作机制的优化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已成为我国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出路,面对其存在的土地资源整合、科技含量低、食品安全监管以及其他问题,我国可以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

农业产业链下区域分工和协作的关键在于打破有利于农村产业培育的生产要素流动的地域限制。目前,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我国投资规模放缓,国内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一个相对过剩时期。同时,我国农业科技的积累及其在一些地区的应用不仅形成了诸多颇具规模的农业产业带,而且拥有一批产业运作经验丰富的大型农业企业。然而,农业生产要素跨区域整合的主要困难一般来自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对此,我国要积极推进农村耕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村土地的合法流转奠定法律基础。同时,我国还要引导和鼓励农村和企业积极探索农村土地资源流转的合理方式,如成立农村土地生产合作社、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企业和为失地农民在相关企业提供工作岗位等。[5](P22)此外,我国还可以积极推广“企业+农户”的农业生产合作模式,企业为农户提供资金、技术和销售市场,由农户为企业进行定向种植,双方可基于市场价格以及预期约定一个基本收购价。

(二)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机制

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和延展以及区域农业产业分工与协作的深化,直接动力来自于农业产业发育及其市场机制的健全,根本动力是农业科技在农业产业中应用推广的结果。因而,推动农业产业链发展,不断深化区域分工与协作,我国还要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我国要引导农业企业重视农业科技研发,为农业企业吸引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在农业产业链培育和区域协同发展中,政府要在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铺设桥梁,构建协同共进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同时,我国还要依托各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当中,如有些企业拥有丰富的农业科技,而农户可以在为农业企业提供农产品等原材料的前提下享受企业的科技扶持服务。另外,区域内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也要积极深入农村,将自身的科研优势与农业生产直接结合在一起,在推广农业科技和利农惠农的过程中不断培育自身的科研实力,并凝练一支高质量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三)立足区域分工与协同,将品牌打造融入产业链培育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可对现代产业培育和企业发展形成极大的溢出式发展效应。对于农业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来说,品牌打造尤其重要。在一定区域内,农产品或农业企业品牌不一定需要太多,围绕某几种或某几类农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形成几个具有区域乃至全国知名度的品牌便可以对区域农业产业升级、产业链的培育和分工与协同的深化形成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我国地域辽阔,依托各地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以及相关企业应当将区域分工和协同的深化以及产业链培育的各个环节整合到区域农业产业或者农产品的品牌培育当中,争取形成区域乃至全国知名的农产品知名品牌或品牌企业。在产业链延伸和区域分工与协同中,农业企业是品牌培育的主体。围绕农业生产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要形成品牌培育的合力,从农产品种植到产品加工再到流通和销售的各个环节,都要形成明确且一致的品牌培育意识。[6](P8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