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现代生活与化学8篇

时间:2023-07-16 08:54:52

现代生活与化学

现代生活与化学篇1

关键词: 现代汉语 教学“生活化 ” 实践环节

现代汉语课程是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广电、广告、新闻、播音与主持、对外汉语等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知识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为使现代汉语教学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把现代汉语教学“生活化”与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有机结合,我们进行了实践探究。

一、何谓现代汉语教学“生活化”

教学“生活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即“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

现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现代汉语教学“生活化”就是要尽量寻找现代汉语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充分挖掘其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体验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以便真正地理解。但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教学的目标。

二、现代汉语教学“生活化”实践环节的构建

现代汉语教学“生活化”的重点在于有效运用,即在现代需求的基础之上进行知识教学,进而使得所讲授知识具有时效性和实用性,要尽量寻找现代汉语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最佳结合点。

(一)教学方法生活化,让现代汉语走进生活。

现代汉语教学不是单纯的传输,所以教师不能只是单向地进行知识的讲解,而要充分地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管理和应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在课堂上进行口头练习,课后进行书面作业,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

2.比较联系的方法。在教学中,对相关的概念、相似的语言现象进行比较,让学生既找联系又求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识记这些概念和语言现象,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3.质疑点拨的方法。在教学中,启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让他们养成勤于思考、独立钻研和探讨问题的习惯,使他们逐步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讨论式教学法。注意联系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法。实践证明,启发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现代汉语融入生活。

教师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产生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实效。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动感的情境。多媒体教学可以将视、听、说相结合,将抽象、复杂的概念形象化,给学生较强的直观印象,便于他们理解掌握,同时也能切合青年人“趋新”、“猎奇”的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外,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减少板书,节省大量的时间,教师可以集中精力讲解课程内容,而且便于展示大量的案例,增加教学信息量。但在使用多媒体时也应避免单纯追求直观、生动而忽视作为主体存在的学生,要创设真实的情境。

2.凭借生活经验,创设真实的情境。现代汉语课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实践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很好地掌握。所以,该课程的教学应该把立足点放在语言应用上,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根据讲授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必要的课堂实训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3.教学语言的形象化。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教师要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对理论知识的讲授离不开举例,所选例子应该反映当今社会的语言现象,应该是鲜活的、常见的,应该具有一定的时代感。可以是来自流行诗歌、散文、小品、相声、小说中的语言材料;可以是来自广告牌或电视节目上的语言材料;可以是来自日常口语中的语言材料;可以是来自中学语文教材的语言材料;可以是来自网络的语言材料。教师平时应该多收集这些语言材料,紧扣时代生活,把语言与社会生活、网络文化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让现代汉语贴近生活。

现代汉语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六部分,内容丰富,知识结构复杂。现代汉语课程相对于文学课程而言知识点多,内容抽象枯燥,在教学中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老师重视实践并加强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语言现象,真正提升语言能力。学生是刚从中学升入大学的一年级学生,对学习本课的目的、要求等不够明确。这就要求教师做好转变,做好相关的调查和分析,从实践应用的角度组织课堂教学,提高现代汉语教学质量。在各章节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在实践性的教学上加强研究和探讨,安排具体实训项目,从而掌握相关的教学要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进而实现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绪论:方言词汇调查,要求学生认真讨论,并尽可能地收集与普通话差距较大的词,分析总结本地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上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并归纳如何促进词汇的规范化。

语音:朗读训练,了解朗读的基本知识,掌握朗读的技巧——停顿、重音、升降、快慢。多读多练,熟能生巧。

文字:社会不规范用字调查,要求学生到城镇、校园、街头、门店;广告条幅;招牌、说明书;书刊杂志;港台引进的影视字幕等查找不规范用字,并分析这些不规范用字出现的原因,从而正确运用文字表情达意。

词汇:(1)社会新词语调查,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新词语界定问题,新词语与流行语区分,新词语来源,使用语境,规范化原则等。以此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善于发现、分析、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2)网络语言失范调查与辨正,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网络语言生活实践,分组进行网络语言失范调查,例语音失范调查,词汇失范调查,语法失范调查,并撰写网络语言失范调查与辨正报告。

语法:区分词性,掌握各类实词和各类虚词的用法,能够正确运用各类词。划分多层次短语,能够分辨简单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掌握复杂短语的层次分析法。单句结构分析,能够对句型、句式进行辨析。多重复句分析,要求了解复句的关系类型,掌握划分多重复句的步骤,能够正确划分多重复句,以便更进一步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常见句法失误与纠错实践,要求学生解析常见的句法失误的类型及辨析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书面语言。

修辞、修辞格的灵活运用,要求学生收集报纸、书刊、经典流行歌曲、经典现代诗歌中各类修辞格的典型用法,体会修辞格的意义,正确运用每类修辞格表情达意。

现代汉语教学“生活化”倡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运用中练就所学科目的实际能力。反过来,学生再把课外练就的科目能力运用于课内学习之中,将实践后的情感体验带入科目学习中,即“现代汉语—生活—现代汉语”,使课堂教学更丰富、高效,达到提高现代汉语素养、服务生活的目的。

现代汉语实践环节教学,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现代汉语教学为语文教学服务的理念;巩固了理论课堂的教学成果,培养了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善于发现、分析、解决语言问题,使学生在训练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在实践中逐步领悟语言理论,切实获得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伯荣.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现代生活与化学篇2

【关键词】化学;现代生活;居住;使用;饮食;健康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创造性的学科,它与能源、材料、信息、环境保护、国防、生物工程、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自有人类以来就开始了对化学的探索,因为有了人类就有了对化学的需求。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国著名滑雪前辈杨石先生说:“农、轻、重、吃、穿、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创造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生活。

化学作为一门庞大的知识体系,能用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它的成就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生存,而人的生存离不开化学。社会的一切发展,生命是基础。一切生命的起源离不开化学变化,一切生命的延续同样离不开化学变化。恩格斯说:“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没有化学的变化,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也就更不会有人类。是化学创造了人类,创造了美丽的地球。在大学化学学习中,有很多内容都联系着我们的生活,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可以说化学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我们要运用好这些知识,真正做到“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让化学服务人类生活,为当今社会造福!

一、化学与居住健康

在房子装修时,应尽量选择无毒、清洁的涂料。刚装修完毕的房子应打开门窗通风至少3个月,方可入住。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长时间的与涂料接触。同时,科研机构要积极研发各种无毒涂料,在绿色化学思想的指导下制定环境产品认证体系及环境友好涂料标准,引导世界涂料工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化学与使用健康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洗涤剂,它是当今社会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不管是在公共场所、豪华饭店,还是在每个家庭、大众小吃摊,我们都可以看到化学洗涤剂的踪迹。在这些被包装得多彩多姿的化学洗涤剂的使用过程中,人们正在不知不觉地依赖着它。在使用着化学洗涤剂的同时,化学污染便通过各种渠道对人类的健康进行着危害。

三、化学与饮食健康

据研究,人从食物中摄取的硝酸盐在胃和肠道内可被硝酸还原菌还原为亚硝酸,生成的亚硝酸对人体主要危害包括:①进入血液,亚硝酸盐具有较强氧化性,能将亚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导致输送氧气的功能下降,造成缺氧,出现高铁血红蛋白症。②胃中形成的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转化为亚硝酸,它与人体蛋白质代谢生成的仲胺或酰胺发生亚硝化反应,生成N-亚硝基化合物亚硝胺或亚硝酰胺。它们在体内的积累会诱发消化系统癌症。因此,控制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及人体对硝酸盐的摄入量,对保护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学等学科共同成为当代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人口控制问题、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环境污染,全球变暖这些世界性的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有机化学,如何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研制合适高效的催化剂将汽车尾气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是有机化学中的难题。面对世界能源危机,如何高效的利用H能源也是有机化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煤、石油、天然气这些不可再生的能源必须得到高效综合的利用,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使合成纤维的利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化学家可望在未來几年里创制和开发出多种新型催化剂,使我国的煤、天然气和煤层气的综合优化利用取得优异成绩,从而减缓我国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此外,化学家在大规模、大功率的光电转换材料方面的探索研究将导致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而化学家从事的新燃料电池及催化剂的研究可在21世纪初出现突破,电动汽车将向实用化迈出一大步,这将改变人类能源消费的方式,同时提高人类生态环境的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化学与我们日常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对指导人类健康的生活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工业将成为一种对人类对环境友善的绿色工业。化学是无限的,化学是至关重要的,它将帮助我们解决21世纪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用化学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和更清洁的环境,化学将迎来她的黄金时代!

作者:许慧

参考文献: 

[1]荣国斌主编.有机化学基础[M]].上海: 2006 

[2]傅献彩,姚天扬.编物理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万彩霞,张会平.绿色化学与环境友好涂料[J].河南化工,2007,(11) 

现代生活与化学篇3

【关键词】现代生活 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88-02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日常生活以及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诸多问题,都体现了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高品位的生活,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日趋密切。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到处可见。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有着丰富的实验内容。化学本应是一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探求自然奥秘的一门学科。生活中充满着化学的踪影,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化学可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其它学科,服务于人类自身。

21世纪的生活对化学的要求和利用会日益加大,人们对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新的需求都与化学紧密相连。基因疗法、转基因食品、干细胞技术、生态环保型服装、智能材料、生物质洁净能源、纳米生物技术等,人们要用化学方法不断创造新的化学产品;创造新药品战胜癌症、艾滋病、SARS等病毒性疾病;战胜老年性痴呆、心脏病与中风等影响健康长寿的顽疾。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由物质组成的世界。这些物质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巨大的岩石逐渐风化变成泥土和沙砾;由于地壳变动而埋没在地下深处的古代树木变成了煤;铁器在潮湿的空气里逐渐生锈;等等。其实,化学就是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长期积累了许多有关物质变化的知识。从而逐渐认识到,自然界里一切物质变化的发生的规律。进而通过规律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化学既是关于自然的科学,又是关于人的科学。在当代科学的发展中,它们正在走向统一。因此,现代化学不仅是认识生命过程进化的手段,也是人类生存的手段和获得解放的手段。它的各个研究领域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已成为一门满足社会需要的中心科学,创造着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人类有重大意义,跟生活也有很大关系。化学能帮人们做有用的事。衣、食、住、行、用,化学无所不在。在衣方面,化学可谓给生活增添温暖。尼龙,分子中含有橡胶止水带,桥梁伸缩缝,橡胶支座酰铵键的树脂,自然界中没有,需要靠化学方法得到;涤纶,用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等合成的纤维。还有类似的许多衣料,丰富了人们的衣橱。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装饰。生石灰浸在水中成熟石灰,熟石灰涂在上干后成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化学炼出钢铁,我们才有铁制品使用。化学加工石油,我们才能用上轻便的塑料。化学锻烧陶土,才能使房屋有漂亮的瓷砖表面。化学反应是交通工具得以行驶的动力。没有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车辆根本无法开动。化学能是它们得以行动的最原始的能量来源,即使用了电做动力,也不能忘记化学能伟大的贡献。在现在,化学仍是交通工具的生命仍对人们出行起重大作用。

现代生活与化学篇4

关键词:审美对象;审美主体;美学理念

随着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美学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展,相继出现了电影美学、摄影美学、绘画美学、书法美学、音乐美学、建筑美学、服饰美学、技术美学、体育美学、人体美学、生态美学……等门类。原本思辨的、哲学的研究领域,现在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理性的哲学化研究趋于边缘,而美学与现实生活、文化的关系研究趋于紧密,美学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之中。这与审美对象的时代性转型,个体的审美理想、审美心理的变动分不开,而且美学理念的历史性问题也不可忽视。

1.审美对象及其活动范围的变化

传统的审美对象多以静态化的形式存在,如文学作品、绘画、建筑、自然景致等,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人们遨游于广阔的自然,与自然共融,艺术创作也脱离不了自然物象,自然美与诗词意境美天然地连接在一起,如《诗经》中的自然物象的艺术化展现,屈原辞赋中对奇花异草的品德化赞喻等;而当下审美对象的中心已不局限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转移到一些新兴的艺术门类,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乃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这些艺术门类多蕴涵一种动态的理念。这时代,艺术活动的场所已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远远超出了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如美术观、音乐厅、剧场等)。看来,审美活动已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不同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的界限和范围,更多地发生在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与生活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和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艺术己经转移到了工业设计、广告和相关的符号与影像的生产工业之中,任何日常生活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呈现,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消失了。

韦尔施(WolfgangWelsch)在发表于《理论,文化与社会》的《审美化过程:现象,区分与前景》(''''AestheticizationProcess:Phenomena,DistinctionandProspect'''')中谈到:“近来我们无疑在经历着一种美学的膨胀。它从个体的风格化、城市的设计与组织,扩展到理论领域。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正笼罩在审美之中。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逐渐被看作是一种审美的建构物。”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是不可回避的时代转换,“存在、现实、恒定性和现实这些古典的本体论范畴,其地位如今正被外观、流动性、无根性和悬念一类审美的状态范畴所替代。”①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电影电视孕育而生,艺术也由不可复制时代进入到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所说的“机械复制”时代。荧屏、幕布上的形象会活动,而画布上的形象则是凝固不动的,可以让观赏者凝神观照。影视、广告等现代的审美对象,动态化倾向比较明显,观赏主体很难对电影画面进行思索,当其意欲进行思索时,画面已经改变了。画家提供的形象一般是完整的形象,而摄象机提供的形象却是一个分解程序多部分的形象,它的诸多部分按照一个新的原则重新组接在一起,所形成的审美对象,对主体的审美活动有明显的“牵制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他人引导的社会,美的形成也脱离不了“他人引导”。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非功利关系被功利性挤兑到狭小的空间。审美的非功利性肯定了对象的独立自由,也肯定了主体的独立自由。古典美学中那种无我无物的非功利状态,在市场经济时代存在的可能性越来越隐秘,伴之而来是迷恋化的审美追求,对象与主体的独立性被某种文化束缚。

2.审美主体的时代转变

人对生存状态的反思,对审美活动的反思以及人的审美趣味和理想并非一成不变的,社会文化在发展,人对美的态度也在不断地塑造与转化。面对主动生存的时代,人们对审美现象的思考与认同在发生着变化,消费观的转变,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促使了现代人的身份与处境发生变化,心态也随之变化,那些与生活相关的理论,日常生活的审美成为研究的热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转型,人们物质消费欲望日益高涨,享乐生活的欲望也日益膨胀;人们往往不再关注政治历史的伟大推动者和伟大主题,而只关心生活和身边的“小型叙事”;人们不再关注哲学文化的形而上的终极探寻和未来世界的“辉煌远景”,转而关注自己,关注当下,关注所谓的“生活质量”。这一转变带来了中国百年来审美风尚的一次根本性转变。曾经静观的、回避的时代已过去,面对的是主动生存的时代。消费观的转变,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促使了现代人的身份及其处境发生着变化,心态也发生着变化,存在某种普遍的浮躁情绪。马克思在《手稿》中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与消费文化的兴起相伴随的是大众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与极大普及,导致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图像与符号的泛滥同时也导致文化与审美的民主化趋势。另外,主体也缺乏安静的环境进行理论的思辨的美学探索,而且研究者的纯洁性、无功利性也模糊了;这样快速发展的时代留给我们静观、远离世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自己的独立时间越来越少,现实不允许主体静下心来玄想,尤其是传媒介入所造成的私人空间公众化和世界“类象”的家庭化,审美主体的心理已经自然不自然地发生了变化。主体的审美趣味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改变,专注理论研究的学者也不能对当下审美活动的转型无动于衷。现在媒体的发展影响着意识形态内容的传播,艺术与市场生活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了,个体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和关注相对加强,审美趣味不局限于单一的纸质媒体上,而视觉上的,生活上的审美理想相对浮现出来了。当代文化的商品化、技术化和审美化转换,和在转换中所展现的文化心理失衡,其根源就在此。身处高度发展的现代化世界,我们不可能回到传统文化的人生境界中。当代文化所进行的不是人生意义的收获,而是通过流行的形象、消费的结构功能转换,在所谓“尽可能活得更多”的欲望追求中,消解着人生意义。主体要重建人的精神家园,要在现实的生活中收获人生的意义,就必须在现实的人生中,以天地为心,重塑人生的文化心理,这是传统中国美学对当代文化的意义所在。

3.美学理念的历时性转变

从审美观念体现的价值取向的内容看,审美观念仍然与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保持着深刻的联系,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其它文化要素的价值取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审美潮流和文化生产对感性的满足,对形象或形式的刺激所引起的审美愉悦越来越倚重,“流行时尚”和适应日常生活化的实用主义,将严肃的精神性和理性说教一起消解,对文化历史的重视,也大多在当下的影视图象的闪回中,在夹杂着谈情说爱如刀光剑影的“戏说”中,或在劲舞和说白似的流行歌曲内,在嘻哈蹦跳的欢乐节目里被娱乐化了。当英雄走下神殿,历史风云变得轻如柳烟时,历史自身也被游戏化了。感性压倒理性,使审美也眼花缭乱地被世俗化了,产生了大众的特别是市民的审美流向。

当下的美学研究大致有三个方向:一是超越以静态的空间性思维为基础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理论框架,努力阐发审美活动在超越现实的分裂、对立和异化状态中的重要作用;二是研究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从而深化对审美交流问题的研究;三是克服美学的消极被动状态和贵族性态度,把美学思考与人的重建以及合理生活的追求结合起来。②美学研究的理念已不局限于单一的传统研究方式,日常生活成为了美学研究的重点,这与后现代文化理念的渗透有一定关系。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渗透为美学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契机。后现论有些以反美学的姿态出现,在文化理论中提出了“反美学”“超美学”的观念。法国后现论家博德里拉在他80年表的《超政治,超性别,超美学》中提出了“超美学”的概念,所谓“超美学”,指的是“美学已经渗透到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日常生活当中,因而丧失了其自主性与特殊性。艺术形式已经扩散渗透到了一切商品和客体之中,以至于从现在起所有的东西都成了一种美学符号。所有的美学符号共存于一个互不相干的情境中,审美判断已不再可能。”费塞斯通的《后现代主义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是通过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来讨论后现代社会的重要尝试之一。他认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正在消灭艺术和生活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后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的消失。今天,符号与图象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尤其是城市社会生活)中的一大景观,它们已经渗透到当代社会的日常生活的肌理中。另外,“媚俗美学”也成为后传播时代的审美风尚,即美学已渗透到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因而丧失了其自主性和特殊性。面对新的生存境遇,美学研究就如韦施尔说的“作为审美的反思权威,美学必须在诸如日常生活、政治、经济、生态、伦理和科学等领域里来寻找今日的审美方式。

特定的“时代精神”和“时代主题”,代表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也是美学研究确立自身未来发展方向,思考现实问题的重要参照系。美学研究只有以当代文化进程中的主旋律和理想目标为发展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参照,才能从根本上反映历史和时代的变化,推动历史和时代的前进,从而发挥它应有的建设和导引的理论功能。在当代社会,在新的科技思想、科技理论和科技观念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美学研究更应该关注科技文化对未来社会所产生的更大影响,因为以科技革命促进人类的新进化已成为全人类的文化主题,未来美学价值形态和观念形态的建设只有研究这种已经变化了的客观现实,它才能确立自己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美学》,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2]《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周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1

[3]《当代美学》,马克·西门尼斯著,王洪一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3

[4]《美学的现实性与现代性》,莫其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

[5]《叩问仿真年代》,金元浦,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10

[6]《美学的现代性思考》,彭立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2

[7]《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杰姆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现代生活与化学篇5

关键词:学习指导要领;日本史;内容

2009年12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最新的《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地理历史科》,“学习指导要领”其文本性质相当于我国的“课程标准”。本文具体呈现学习指导要领中日本史部分的内容,其各科要领的文本呈现形式比较简洁,分别按“目标”“内容”和“内容处理建议”三部分进行编排。

日本史A

一、目标

基于各种地理条件和世界历史相关的史料关联我国的近现代历史,着眼考查现代的诸课题,培养历史思考能力,培养生活在国际社会中的日本国民的觉悟与素质。

二、内容

1.我们的时代与历史

以现代社会及其形成历史诸课题的观点,考虑通过近现代的历史事件和现在的关系这个活动,提高对历史的关心度,唤醒学习历史的意识。

2.近代的日本与世界

使学生重视日本建国前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的政治、经济、国际环境、国民生活与文化动向之间的相互联系。

(1)近代国家的形成与国际关系的推移

(2)以修改条约和日清、日俄战争前后的对外关系的变化,从政党的作用和社会的基础上着眼,让学生考查国际环境和政党政治的推移。

(3)近代的追究

3.现代的日本与世界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政治、经济、国际环境、国民生活与文化动向,重视考查现代各项课题与近现代历史的关系。

(1)现代日本的政治与国际社会

占领政策与各项改革、新宪法的制订、和平条约与独立,着眼于国际交流与国际贡献的扩大,考查日本的再次出发以及之后政治经济关系的进展。

(2)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生活的变化

从战后经济的复兴、经济的高速成长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生活意识和价值观的变化等处着眼,考查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3)从现代的探究

以现代社会及其诸课题历史上形成的观点来看,设定与近现代历史相关的身边的社会现象及其关联的适当主题,活用探究资料,设法让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掌握解决的办法与历史的看法。

三、内容处理建议

1.国际环境与地理条件的相关问题

展开我国的近现代历史时,要注意与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等的关联,让学生以世界中的日本为角度来考查。

2.关于指导内容的精选

以目标一考虑精选基本事项和事态构成指导内容。

3.关于各种资料的活用

让学生在进一步活用年表、地图其他资料的同时,注重调查与参观各地域的文化遗产、博物馆和资料馆。

4.国民生活与文化的学习

在相互关联国民生活和文化的动向与地域社会的情况的同时,处理衣食住行和风俗信仰等生活文化。

5.近现代的学习

指导本科目时,要以比较客观公正的资料为基础,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事实的同时,培养学生多面性、多角度公平的考查判断能力。

6.关于考查历史的表现,重视学习、导入与总结

(1)内容1是本科目的导入部分。另外,具有划分近代和现代的意思,考查近现代史对各种有效材料的处理。

(2)内容2和内容3方面,考查历史资料的活用,其结果表现为技能的提高。

日本史B

一、目标

让学生综合考察基于地理条件与世界历史的关联中日本历史的发展,加深对日本传统文化特色的认识,培养历史思考能力,培养生活在国际社会中的日本国民的觉悟与素质。

二、内容

1.原始社会·古代的日本与东亚

在原始社会的特色以及古代国家、社会、文化的特色上,考查国际环境及其关联。

(1)历史与资料

着眼于遗迹和遗物、文件等各种各样的历史资料的特性,根据被叙述的资料进行历史考查的基本方法,使学生理解历史及增强对历史兴趣的同时,认识到保护文化财产的重要性。

(2)日本文化的黎明与古代国家的形成

经过旧石器文化、绳文文化及弥生文化时代,日本国家形成律令体制确立,与隋唐等东亚世界的关系,从古坟文化和天平文化着眼,在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中考查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3)古代国家的演进与社会的变化

着眼于东亚世界关系的变化,庄园·公国的活动与武士的崛起等各个地区的动向,考查古代国家的发展、文化的特色以及中世纪社会萌芽产生的背景。

2.中世纪的日本和东亚

在中世纪的国家、社会与文化特色上,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联系。

(1)历史的解释

活用历史资料在内的各种资料,通过考查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中各现象的意义。

(2)中世纪国家的形成

着眼于武士的土地支配与公武关系与佛教的动向,考查中世纪国家的形成过程和社会的结构、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3)中世纪社会的发展

着眼于日本各地区的动向、日明贸易等东亚世界的关系;工业经济的发展,平民的崛起和“下克上”的战国时代,武家文化和公家文化的关系以及平民文化的萌芽,考查中世纪社会的多样性发展、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3.近代的日本与世界

在近代国家、社会、文化特色上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联系。

(1)历史的说明

在各自的根据和理论的基础上,注意历史现象、复数的历史解释,考虑说明的道理。

(2)近代国家的形成

着眼于与欧洲世界的接触以及与亚洲各国的关系、织兴政权和幕府体制下的政治经济基础、身份制度的形成和儒学的作用及其文化的特色,考查近代国家的形成过程、特色与社会结构。

(3)工业经济的发展与幕府体制的变化

着眼于幕府体制下的农业等各种产业、交通、技术的发展,江户时代商人文化的形成,欧美各国的亚洲进军,学问与思想的变动,以近代的城市和农山渔村中的生活和文化特色的成立为背景,考查幕府体制变化与近代化基础的形成。

4.近代日本的形成与世界

在近代国家、社会、文化特色上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联系。

(1)明治维新与立宪体制的建立

从开国与幕府的灭亡、文明开化等欧美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自由民权运动和立宪体制的确立着眼,考查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近代化的推进过程。

(2)国际关系的变迁与立宪国家的展开

从修改条约,日清、日俄战争和其前后的亚洲及欧美各国的关系的推移着眼,考查我国的立宪国家的展开。

(3)近代工业的发展与近代文化

从国民生活的提高和社会问题的发生、学问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扩充着眼,考查近代工业发展的经过和近代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5.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与世界

以近代国家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特色,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关系。

(1)政党政治的发展与大众社会的形成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日本的经济、社会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日本

6.现代的日本与世界

以现代社会与国民生活的特色,考查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其关系,认识世界中日本的立场。

(1)现代日本的政治与国际社会

从占领政策和各种改革、新宪法的制订,和平条约和独立、国际交流、国际贡献的扩大等着眼,考查日本的再次出发以及后来的政治和对外关系的变迁。

(2)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生活的变化

从战后经济的复兴、经济的高速成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生活意识和价值观的变化等着眼,考查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3)历史的论述

以社会与个人、世界中的日本、地域社会的历史和生活等,设定适当的主题,活用探究资料,通过考虑与论述活动,掌握对历史的看法与想法。

三、内容处理建议

1.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的相关问题

关联我国的历史文化与各个时代的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等,以日本在世界中的角度来考查。

2.指导内容的精选和历史的综合考查

以目标1的基本事项、精选事项构成的指导内容。综合性考查学习各个时代的特色及前后的时代相比的变迁。

3.关于各种资料的活用

在积极活用年表、地图和其他资料时,应该同时采用调查与走访文化遗产、博物馆、资料馆等学习方式,设法使学生进入更具体的学习环境。

4.关于传统文化的学习

进行文化相关的指导时,着眼于各个时代的文化及其产生的背景、外来文化的接触与交流、变化与发展过程。衣食住行、风俗、信仰等的生活文化方面,关联时代特色和地域社会的情况等,活用民俗学和考古等成果。

5.关于地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的学习

处理地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的同时,具体理解祖先地域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创造及努力发展,培养对祖先的尊重态度。

6.考查历史的表现与学习,重视导入与总结

(1)通过内容1的第一部分,内容2的第一部分,内容3的第一部分,6的第三部分,考查对历史资料的活用,其结果表现为技能的阶段性提高。让学生着眼各种各样的资料的特性,而且要注意考查因果关系与解释的多样性。

(2)内容1的第一部分属于本科目的导入部分。内容2的第一部分及内容3的第一部分是作为各时代的学习内容原则与实施适当的时期相关联。内容6的第三部分是本科目的总结部分。

7.关于近现代历史的学习

指导近现代史时,在比较客观公正的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事实的准确理解的同时,培养多面性、多角度公平地判断与考查能力。

现代生活与化学篇6

[论文关键词]现代大学 大学文化理性审思

现代大学除了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职能外,还具有文化引领的巨大作用。现代大学要想真正引领文化发展,自身首先要形成高品位的优秀文化。优秀文化既是现代大学的精神生命和灵魂,也是现代大学凝聚力和活力的基础和源泉。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一流的大学做文化,二流的大学做品牌,三流的大学做制度,四流的大学做规模。”实际上,在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现代社会,只有重视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现代大学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激励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从而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然而,从近几年我国大学文化研究的现状来看,在繁华的背后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境,必须对其进行理性审视与思考,从而构建起和谐、高雅和优秀的现代大学文化。

一、正本清源:现代大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我国现代大学文化的研究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小学兴起的校园文化研究热潮。但是,校园文化并不等同于学校文化,校园往往被习惯地理解为空间概念,它更多地是把文化解读为可见可感的学校物质文化和环境文化,而忽视了对深层的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关照与珍视。随着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校文化研究逐渐取代了校园文化研究,反映了人们对学校文化精神品格的重视和学校文化的整体关照,从而使学校文化较之于校园文化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特质。

何谓大学文化?我国学者对此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杨福家认为:“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王少安指出:“大学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指‘大学人’在大学里的一切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及其活动结果。从内涵来看,大学文化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有机统一。”房喻则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长期不懈努力和培育,已经融入到大学的精神传统、办学理念、人文价值以及形象识别系统中,以育人为本质属性的高级文化形态。此外,关于大学文化的内涵,还有意识形态说、精神体系说、氛围说、潮流说、启蒙说、活动说等多种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现代大学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大学全体成员逐步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大学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心理趋向以及规章制度、校风校貌、大学精神和大学形象等。现代大学文化是内隐在现代大学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教育管理制度以及教育环境等因素中的价值取向,其核心是现代大学作为一种有活力的组织的内在人文系统。从其对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大学发展的作用来看,现代大学文化的最终体现是现代大学中的生活方式;从现代大学文化的构成要素看,它包括现代大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从现代大学文化的主体看,它则包括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等。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大学文化,蕴涵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在现代大学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

二、多元品性:现代大学文化的特征分析

1.现代大学文化的育人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最根本属性。现代大学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任何文化一样,也具有促德益智、陶情冶性的教育价值。现代大学文化作为一种信念的力量,影响、支配和决定着学校中每个成员的行动方向,引导和推动整个学校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现代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心理的力量,能使师生员工保持坚定的信念、积极的进取精神、乐观的情绪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而形成整个学校的心理优势;现代大学文化作为一种道德的力量,能促使师生员工自觉地按照某种共同的准则调节和规范自身的言行,并逐步转化为师生员工内在的品质,改变和提高其基本素质。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校园里应该充满鲜明的、有道德的气氛,而这种气氛使人相信,高尚的道德情操会成为主流。在有许多鲜明的道德行为的地方,善才会成为消灭恶的力量。”

2.现代大学文化的生成性

现代大学文化的培养即是大学办学理念和办学行为的结果,但它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多元互动的发展过程,呈现出鲜明的动态生成性特征。从现代大学文化主体的维度来看,由于生命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彰显,生命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的激活与调动,教师和学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成长需要随之呈现出动态变化的活动样态。当学生被激活与调动起来的时候,对教师也会产生刺激和提出挑战,促使教师在现代大学文化实践中及时调动自己的智能内存,在帮助学生实现超越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教育智慧的超越和提升。不仅如此,教师一旦被激活与调动起来,则又促使学生的成长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得到有效的激发。现代大学文化正是在教育主体之间的这种和谐互动过程中得以生成与发展、更新与提升的。

3.现代大学文化的独特性

现代大学文化具有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特征,但现代大学的价值和魅力不是来自于现代大学文化的共有品性,而是源自于其深层的鲜明的个性特色。因为现代大学的办学品质与办学水平根植于现代大学文化独特个性的深厚底蕴之中,生长于对多元文化成果的有机整合之中,形成于现代大学文化鲜活的动态发展之中。现代大学文化的独特性不仅能催生先进的办学理念、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和教育环境,而且能提升大学的教育质量、精神品格和核心竞争力。而现代大学文化一旦缺失其独特性,则必然会因违背大学生命成长和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变成一种文化虚设,现代大学文化就会失去本真和自我。缺少了独特的现代大学文化的浸润陶冶,大学的精神生命就会逐渐枯萎凋零,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生长也将因得不到彰显而日渐走向衰落。

4.现代大学文化的整合性

现代大学文化不仅因教育而发生,而且也因教育而发展。由于大学教育活动是复杂多样的,现代大学文化也就必然具有多维的结构和多样的内容。不仅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组织文化,而且包括校长文化、教师文化、班级文化和学生文化;不仅包括德育文化、智育文化、体育文化和美育文化,而且包括课程文化、质量文化和观念文化;不仅包括显性文化,而且包括隐性文化。同时,人类文化也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现代大学文化不能置身丰富多样的人类文化之外而必须与其共生共存、交相辉映,才能根深叶茂,充满生命活力。现代大学文化必须珍视其整合性特征,如果无视现代大学文化的这一突出特征,就会势必造成其独特价值的湮灭,不仅会造成现代大学文化行为对生命多元需要的漠视,而且也会招致现代大学文化对生命意义和价值作用的肢解。

三、以人为本: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在一定程度上,现代大学文化可以说是在大学长期的教育与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一所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的办学理念、教育观念、道德品质、精神品格与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由此观之,现代大学文化的合理内核与深层本质应该是基于“人本精神”,也就是“以人为本”。因此,应把“以人为本”作为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根本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一方面是指要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需要,珍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旨归来建构现代大学文化;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引领教师体悟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构建真、善、美协调一致的现代大学文化。

现代大学文化看似潜隐和无形,但它却能借助显性的有形的物质载体而得以充分的彰显,它能浸入师生的思想观念和灵魂深处,它润人也深,化人也速。指导他们的行为与习惯,现代大学文化的作用是全面而巨大的。现代大学文化不论是在形成过程中还是形成之后,对大学和其师生员工的影响都是深刻而持久的。在这里,现代大学文化已经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圈或者文化氛围,而“以人为本”体现的则是一种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它可以表现在现代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代大学文化建设中,必须强化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不管是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都要充分体现对师生的尊重、理解、信任和关怀,使师生的言行能按照良好的规范和预期的目标来发展,把一些可能会诱发不良言行的因素禁于未发,这才是现代大学文化潜在激励力和强大生命力的核心所在。

“以人为本”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只有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的和谐发展,因而科学发展是学校和谐的根基之所在。现代大学文化建设只有秉持“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六育”并举,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达到和谐统一,才能不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协调地健康成长。

四、科学有效: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1.建设高品位的大学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现代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衡量一所大学是否建立了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和大学文化优劣高低的重要标志。大学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以强大的力量影响着大学的精神品格,并最终深刻地影响大学每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现代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要重视文化陶冶理论的作用,要特别强调现代大学文化的外在形式和丰富内容只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有通过主体的生命体验,才能使这些资源成为精神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文化陶冶理论认为,只要是真正能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价值,都可以理解为精神文化的活动范畴;如果教育教学活动能给予学生生命体验,就应当视为一种真正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现代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需要付出极为艰苦的努力,不仅要积极转变旧的不适应时展的教育理念和文化观念,而且要在建立符合时展的价值体系的同时,逐渐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文化观念。同时,进行现代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还要注意采用正面说理、启发自觉的方式,善于摆事实、讲道理,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从而形成师生共同创造大学精神文化的良好氛围。

2.构建富有特色的现代大学课程文化

课程文化作为现代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大学文化的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大学课程文化的构建要以科学理性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把当代先进的教育理念贯穿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之中;要重视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生各发展阶段的能力和人格的形成。为了构建富有特色的现代大学课程文化,现代大学课程不应是模式化的,也不能以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载体,大学课程应当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能为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性展现创造有利条件。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之下,要突出现代大学校本课程的重要作用与独特价值,使现代大学课程文化更能符合本地本校的实际,符合教师与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实际需要,符合育人的规律和课堂教学的规律,使其在促进师生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激发现代大学文化主体的内在自觉

现代大学文化主体主要是指教职工和学生,他们既是现代大学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又是现代大学文化的享用和鉴别者。现代大学文化建设一定要重视激发教职员工内在的文化自觉,使其认同并自觉践履现代大学文化理念。现代大学文化不是某个或某几个人一厢情愿的口号和愿景,而是融汇于大学全体成员的言行举止和思想感情之中,体现在大学成员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活动之中。现代大学文化既内蕴于大学文化主体的心灵,又外显于大学文化主体的行动。前者是根本,是现代大学文化的主要存在形态,后者则是前者本真理念的自然展现和目的旨归;前者需要文化主体的自觉认同,后者则需要文化主体的自我践履。如何由文化理念转化为文化自觉,这是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质性和关键性工作,否则现代大学文化建设就很容易流于形式主义,导致表面的热闹繁荣之下却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现代生活与化学篇7

关键词:后现代;青年学生;精神生活;价值取向;功利化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9-0102-03

后现代社会是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的时代,同时也是因现代性的矛盾不断累积而问题丛生的时代。社会极度丰富的物质财富并没有提升人们的幸福感,相反使人们越来越失去主体性与选择性。从社会特征上来看,后现代是信息和科学技术膨胀的时代;从知识特征看,后现代是一切知识都被数字化和商品化的时代。正如西方著名学者迈克・费瑟斯通所言,后现代强调地方性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碎片与融合,强调多元的视角与对等级的消解,强调主体的去中心化,主体的认同感被符号、感觉所取代。

精神生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享受活动,不仅包括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确立、道德理想的修养,还包括个人的兴趣、社会交往、爱情观以及对知识的追求和各种文化娱乐享受等,是一种人类满足精神与情感需求的社会存在方式。在当前,研究后现代社会对精神生活层面的影响是重要的主题。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指的是为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青年学生主体所进行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享受实践活动,主要由心理与情感生活、道德与信仰生活、文化审美生活等要素构成,既包括个体的自觉精神文化图式,也包括个体体现在社会中的心理与价值观念等,是青年主体情感的寄托与自身精神的支撑。[1]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就其构成要素来看是一种精神文化体系,蕴涵着青年主体自身的精神信仰、价值观念、认知模式等主观性要素;就其基本功能看,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力量源泉和前进动力。在后现代背景下,只有每个人实现对自我的精神超越,人类的精神才会进步,整个社会才能发展。

一、异化与挑战: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后现代境遇

哲学认为,异化是人类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异化的出现使人类丧失能动性,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2]受后现代思潮与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加上青年学生的自身特点,不同价值观在他们的思想中产生碰撞,使青年学生出现理想信仰世俗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精神世界不断“宅”化等异化状态。

1理想信仰的世俗化。理想信仰是人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必需品,是人前进的动力和精神支柱,同时也是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特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理想决定着个人的努力与判断的方向。青年时期是个体理想信仰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能否树立并形成正确的信仰,直接影响个体的一生。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青年学生从前期的“熟人社会”中的一员逐渐转变为“生人社会”中的个体,他们的人际关系则更多地表现为功利取向与契约关系,而传统的道德价值观正逐渐被瓦解。[3]根据调查,很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仰不再是来自某种神圣的追求,而更多地倾向于与个体生活相结合,更多地倾向于现实的有限物,精神生活舍弃自身的超越性,对自身的理想信仰体现出世俗化倾向。当前社会不断出现的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以及人与人交往中的诚信危机、道德底线缺失等不良现象就是信仰世俗化的真实写照。很多青年学生对崇高的理想信仰的认知体现为多样化与世俗化,甚至是模糊化的,将模糊化的信仰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导致许多青年学生灵魂的虚无,产生严重的精神痛苦。

2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尽管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极大的丰富,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观世界却相对贫瘠,普遍物化的、世俗化的社会导致人们的价值取向指向为庸俗的功利化的物质主义。首先,许多青年学生在精神生活世界不断放纵自我,选择低俗与感性化生活方式。当前“娱乐至贱则无敌”的审美观反映出当前青年学生的审美观庸俗化,“凤姐”“干露露”等以夸张的人物性格来抓住青年学生碎片化的注意力,而网络青年群体运用图片、动画等方式“恶搞”也正在成为一种“文化时尚”,这些颠覆性与无厘头的方式容易使青年学生缺乏批判性,迷失在非理性的与享乐主义之中,导致其精神生活的价值取向不断庸俗化。西方学者尼尔・波兹曼指出这种“娱乐至死”的后现代效应对青年群体的价值取向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其次,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使青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精神生活的价值取向不断功利化。很多青年学生的“理想”成了有“利”就想,“前途”成了有“钱”就图,从“郭美美”事件可以看出有的青年人为了利益不惜丧失做人底线,甚至可以抛弃道德与法律。[1]在婚恋价值观上,金钱成为部分青年人的唯一标准,比如“无法给我豪宅的男嘉宾不予考虑”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这种价值取向“异化”的倾向使不少青年陷入迷惘和功利泥潭而无法自拔,他们在精神世界里丧失独立的思考,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出现断裂与失范。

3精神世界不断“宅”化。“宅”的本意是指对动漫与游戏非常迷恋而不善于与人相处的特殊人群,后来成为网络的流行语,引申为足不出户,依赖电脑与网络,作息时间不规律,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据调查,“宅”现象在目前青年学生中普遍存在,导致其较叛逆,意志脆弱,性格软弱,社会交际能力也不断下降,这打破了弗洛伊德所讲的本我、自我、超我三种人格动态平衡系统,使个体异化为孤独的自我与无意识非理性的本我。[4]社会的变迁,精神生活的断裂,导致青年学生出现逃避的消极心理,从而丧失斗志。面临生存的压力,部分青年学生缺失理性的精神寄托,便来到虚拟的世界将自身替换成虚化的英雄,忘却失败受挫的烦恼,以此解压与放松自我。

二、冲突与矛盾: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后现代境遇的根由分析

现代化的进程中,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异化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概括地说,当今市场经济下的多元开放、教育理念片面化、自我同一性危机等加剧了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多元与失范,概括地说,导致其精神生活的失衡与失序。

1市场化的社会导致价值观的物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人类在自然存在、精神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基础上发展,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大致平衡是人类精神生活存在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现实市场化的社会中这种平衡被打破。市场经济在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导致了“资本逻辑”的泛滥,市场金钱的逻辑成为精神生活逻辑的主题,使我们的社会不断世俗化。[6]世俗化社会的建立可以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为个体的发展提供选择的自由,但世俗化社会带来的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等在逐渐消解崇高的精神价值,不断服务于资本增殖的逻辑,将人们的精神生活不断物化,人的生命、尊严、理想、信仰等在世俗化社会面前都统统贬值。世俗化的社会为当前青年学生接受实用主义的思想提供了土壤,在社会竞争下,物质的成果因直接与个人利益挂钩而被量化,这加剧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泛功利化倾向,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面临着被资本吞噬的危险,青年学生在精神的世界里不断迷失自我。正如有的学者所认为的,现实的人在精神的世界里不再追求超越的意义,也不愿成为现世的道德圣人,而是在努力占有着具有社会资本的稀缺资源。[5]

2日趋激烈的竞争导致教育理念的片面化。高等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理想信念的契合,其目的在于使青年学生精神成人,青年学生精神素养的培育是高校教育的最主要的功能。然而,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大学教育陷入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社会功利的误区,以就业为导向的短期化教育取代了培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偏离了教育传承文明、培育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这种功利实用的教育理念间接加剧了青年学生价值观的物化与精神的贫乏。当前高校的教育几乎被限制在工具与技术的领域,不再从人的自由出发,而是从对人的利用出发,越来越重视短期化、显性化的功利价值,而隐性化的人文价值则被严重忽略甚至抛弃,高校不再是人的精神源泉与心灵的殿堂。在这样的教育环境影响下,青年学生过多地为生存而竞争,被束缚于名利之中,渗透于教育中的物化观念使他们忽略了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探寻,加剧了精神世界的失衡。《时代周刊》在评论英国社会学家斯迈尔斯的《品格的力量》时认为,在这个只追求物质的年代里,我们绝不能忽略思想的价值。在给年轻一代传授信息时,我们应该教育他们成为具有高贵思想和敢于讲真话的人;在培养他们能力时,还应该培养他们具有高贵的品性与人格。[7]

3自我认同的危机导致主体选择的盲目化。青年时期是个体意识发展与完善的关键时期,青年学生经历着理想与现实、个性与规范等众多的冲突,面临着精神的失落与价值的失范,这时期他们极易对反传统、反权威的后现代思潮产生共鸣。发展心理学认为,随着青年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开始更多地积极关注自我,并将现实生活中的自我与理想中的“我”、他人眼中的“我”以及社会期待的“我”不断进行比较,在不断地反思中获得自我的确认,寻求个体的一致性与连续感。然而现实中唯我主义、利己主义的泛滥、人际关系的冷漠使他们难以自我确认,价值参照系的缺失使他们的孤独感与不安全感不断加深,在精神生活上陷入盲目状态。同时,当青年学生群体的亚文化与自我的认知或者社会的主流价值存在冲突时,青年个体必然要面对价值选择的痛苦。这种情况下,青年学生对某种价值信仰体系极易造成盲目的崇拜,进而出现盲从性的行为,导致青年个体生活的平庸化与狭隘化。青年学生只有顺利实现自我的认同感,才有可能实现个体的精神平衡发展。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自我认同的危机是心理社会方面的,如果“同一性”在这个时期无法形成决定性的意义,这一阶段将是无法顺利通过的。

三、超越与平衡:后现代背景下优化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路径选择

当代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异化反映了后现代社会自身的危机,这也是人类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只有深刻理解了后现代的蕴含,才能用批判与建设性的思维,为优化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找到合理之路。

1重塑信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元化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不同的信仰选择,传统的价值难以与他们形成共鸣,使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信仰危机,因此信仰的重塑是思想教育者面临的首要任务。首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当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并不是全盘否定其他的社会思潮与价值观,我们要在尊重与包容的基础上达成对社会思想的共识,使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认同。同时,青年学生应努力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面对价值取向的多元、人生追求的庸俗、道德规范的模糊,青年学生只有真正内化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才可以批判、评析各种社会思潮,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自身全面发展。其次,教育者要合理引导青年发展的精神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认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精神需求是人类的高层次追求,因此加强对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内在性教育非常重要。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应强化人文学科与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国学教育,不断丰富精神教育的内涵,在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里重构传统伦理秩序,使信仰不断内化。

2优化教育理念,加强素养教育。教育不仅要提供一个不断变动的世界图景,还应该为在这个世界上的航行者提供指南针。对于当前高等教育中出现的片面化教育理念,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个体提供强大的主体素质与精神动力,最终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多方面的,每一种素养都包含着特定的理想要求和目标,其中精神信仰是个人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础条件。其次,积极推进通识教育。关于通识教育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但一般认为通识教育是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对学生进行知识与价值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将不同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很多学生出现的理想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模糊,在人际交往出现的诚信意识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在心理上出现的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的教育太注重分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知识融会贯通与价值观的教育相对缺失。[3]因此,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使青年学生关注自身的精神世界发展,是当前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3加强主体自觉能力,培育主体健全人格。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复杂的过程,既受到自身生理与心理等因素的内部环境的影响,也受到社会与自然因素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内部环境是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外部环境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8]在西方不同思想文化思想的冲击下,青年学生过去所接受的一元的价值观遭遇了多元的与相对性的价值观冲击,他们的价值观在传统与现代、集体与个体之间飘忽不定,形成一种相互冲突与混乱的价值观,并外化为行为表现。因此,要努力加强青年学生的主体自觉能力建设,提升他们对不同文化的批判借鉴能力,自觉树立科学的信仰,致力于高质量的精神生活。青年学生要通过反思与批判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通过自力和他力的有效融合,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修复自身的精神生活,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自身精神生活的丰富与提升。

参考文献:

[1]侯勇,徐海楠.困境与超越:青年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图景[J].中国青年研究,2012,(7).

[2]龙睿S.论异化劳动理论视阈下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月刊,2010,(6).

[3]孙其昂,倪秋思.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异化的现代性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2,(7).

[4]张秀勤.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困境及其批判[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5]王泽应.祛魅的意义与危机――马克斯・韦伯祛魅观及其影响探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9,(4).

[6][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1-62.

现代生活与化学篇8

一、要有体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校园文化理念

校园文化理念就是构建校园文化的指导思想,一种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校园文化理念,必然使校园文化洋溢传统经典与现代文明的气息,令学生喜闻乐见,铭记终身。我们广州市天河中学2008年搬迁至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毗邻广州塔、花城广场、海心沙亚运公园、省博物馆、省图书馆和广州歌剧院等众多广州文化新地标。为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的构建,使之与本地域文化地标相匹配,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健康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我们提出了天河中学校园文化理念——底蕴深厚,青春时尚,以生为本,面向未来。这一理念强调了校园文化既要继承传统,注重历史底蕴的积淀,又要与时俱进,适合学生青春时尚的特点,最终是为了以生为本,面向未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正是在这一明确而又科学的校园文化理念引领下,天河中学的校园文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中构建,深受学生的喜爱,丰厚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二、要有体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校园文化载体

笔者这里所提的校园文化载体主要是指物化载体。毫无疑问,由古至今,文化的物化载体如纪念地、纪念物、雕塑等都有着“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育人作用,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与洗涤。天河中学因势而造了一系列校园文化风景线,例如:“人品树”——三棵呈三角形分布的秋枫树,连起来既是“人”字也是“品”字,故取名“人品树”,立一石碑记载:“学会做人,品德为重,三棵枫树据此呈‘人’字‘品’形布列”。再如“齐贤道”——连接学校教学区与生活区的是一条隧道,隧道东西两侧雕刻有中外杰出人士头像,这条隧道被命名为“齐贤道”是为了鼓励学生“见贤思齐”,立志成才。还有“和园”——绿茵丛中的“和”石提示着民族的传统精神“和为贵”,三块分别酷似马、鸟、鱼的象形石,诉说着人与自然、人与人要友善相处的现代和谐理念。“棋苑”——墙壁上呈现未下完的棋局,石桌石凳是学生棋赛之地,使学生感受楚河汉界智慧博弈的同时更能懂得做人必须“棋行天下”,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切忌横行天下,无法无天。这一系列的物化风景,亦古亦今,成为校园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传统与现代的丰富内涵。在高中毕业典礼上,天河中学送给每一位学生一副体现学校校园文化的对联:“十年百年莫忘人品树,千里万里永走齐贤道。”这幅对联在即将离开母校的学生心目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也使天河中学真正成了值得学生回望的精神家园。

三、要有体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生活是校园文化中最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部分,它是校园文化的软实力。依据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每一位学生都成才。而校园文化生活正是要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自信与成功。因此,校园文化生活,首先应该是包括师生在内的全员参与,例如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和读书节等。校园文化生活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既有普及性,一呼百应,人多势众,各显神通;又有选拔性,彰显个性,展现特长,提升才艺。因此,这些校园文化生活也是全体师生期盼的“校园节日”。其次,校园文化生活应该彰显传统经典的魅力。中华文化经典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流淌着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天河中学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积极推进“中华文化经典教育”,逐步走出了一条校本化、体验化、现代化、社区化和国际化的经典教育新路子。学生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在国门开放,西方文化潮涌而来之际,就能牢记中华民族之根,具有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第三,校园文化生活应该洋溢现代化、国际化气息。现代中学生是网络世界里成长的一代,国际化视野日趋形成,信息量大,时尚感强。要使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有吸引力,就要符合现代中学生的特点,使校园文化生活具有现代化和国际化特征。天河中学地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位居CBD中央商务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也是现代化、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学校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载体,建立了内容丰富多彩、更新及时快速的校园文化生活网,为校园文化生活插上了现代的翅膀。学校还组织学生多次与港澳学生联谊交流,使学生感受现代化潮流趋势。同时,学校开放办学,积极开通国际交流渠道,近年来,天河中学众多学生走出国门,海外游学,英国、俄罗斯、新西兰、泰国等外国教育代表团也多次访问天河中学。学校还聘请美国教师在学校长期担任教学工作,并开始使用英文版的国学知识教材。国际交流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增添了校园文化生活中多元交融的魅力与活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