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8篇

时间:2023-07-19 09:28:36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篇1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两个融合;宝泉岭管理局

一、抓住发达地区农产品加工产业转移的契机,精准打造产业“承接区”

随着产业升级不断推进,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出现产业转移,将为宝泉岭管理局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契机。1.农产品加工产业转移的主客观条件在客观条件上,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产业作为较为成熟的产业,有向内陆迁移的内在动力(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显示,2008~2012年间,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体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中部承接比重较大,西部次之。食品制造业向西部转移迹象更加明显);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不断提速、劳动力价格成本上升以及全国性物流网络的进一步成熟,生产加工企业近市场原则相对弱化,也加速了农产品加工产业转移的进程。在主观条件上,农业基础扎实、生产组织化程度高、城镇功能日益完善以及煤炭产业的行业性崩溃转移出大规模社会剩余劳动力等因素,为农产品加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2.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承接区”的措施(1)加大精准招商引资力度,全力引进产业化项目。一是要加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政府及企业友好协作关系,掌握其农产品加工产业转移信息,主动引导相关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地;二是要重点引进经济作物、有机果蔬、禽畜、水产等精深加工项目及平台型营销企业;三是以“三全”“口水娃”“三只松鼠”“百草味”等生产、销售企业为重点,着力引进米饼、米线、速食米饭、豆制品、奶制品、坚果类等休闲食品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基地建设;四是要创新招商引资组织方式,在现有商务局招商工作人员基础上,增配熟悉招商业务人员,专责收集沿海地区农产品加工产业转移相关信息,全年开展专业化招商活动。在项目引进及落地上,要抽调计划、工信、建设等相关单位人员成立项目专责推进机构,形成项目引进与落地“无缝对接”,确保项目尽早落地投产。(2)主动扶持现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一方面引导本土现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与国内外同行业大型企业合作,开展增资扩股工作,利用其资本、市场渠道、技术、信息等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寻求三板市场上市工作,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扩张资金、完善产业链条、扩大再生产。(3)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搭建产业承接平台。一是将农产品加工产业“承接区”建设纳入城镇统一规划。转变经济开发区单一的生产,着力打造生产、社会综合服务、生活一体化的现代化综合园区。二是进一步提升园区政务服务水平,实行“一站式审批”。从企业需求出发,引导金融、物流、医疗以及人力资源服务等机构进驻园区,为落地企业提供便捷、可靠的公共服务。三是做好产业配套,要紧紧围绕全产业链这一核心,扶持下游关联度较高的配套产业发展,同时,鼓励包装、印刷、运输等企业在园区内落地,真正做到围绕大产业做好“顶天立地”,带动配套小企业实现“铺天盖地”。

二、促进产品、产业、市场有机结合和有效联动,推动搭建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在于产业支撑,而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又必然要向市场看齐,因此,如何有效地将产品、产业、市场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形成良性、有效的联动,我们就不得不更加重视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1.搭建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必然性一是构建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实现产品的最终价值;二是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损耗,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场风险,从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农业产业化具有规模化、工业化、商品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特征,而农产品物流作为商品、物流、信息以及资金等要素的集成体,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农产品物流与农产品流通存在的差异过去,我们对农产品物流的认识仅停留在农产品流通的范畴内,这不仅是概念的混淆,更是观念上的错位。农产品物流与农产品流通存在本质的差异。一方面,从性质上看,物流是一种服务产业名称,而流通仅仅是农产品商品化的一个环节,二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另一方面,农产品流通只是针对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而言,是连接产品与销售的过程。而农产品物流则渗透于产前供应物流、产中的加工物流以及产后废弃物回收物流的整个过程,是商流、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有机统一体。3.农产品物流的特点一是农产品的季节性强。不仅体现在生产资料的采购具有季节性,而且还表现为不同季节农产品产出类别也有所不同。二是农产品物流难度大、要求高。农(副)产品普遍具有耐腐蚀性差、鲜活程度高的特性,必须采取保鲜、防潮、烘干、防污等措施进行保存,这就对物流设备及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三是农产品种类繁多,运输规模大。农产品品类十分丰富,涵盖了粮食、经济作物、畜产品、水产品等门类,流通量巨大。而且从生产资料上看,农业生产又涉及农资、农具等,也将农产品物流规模进一步放大。4.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的措施(1)积极扶持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发展。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农业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各类涉农流通中介组织。局直地区、绥滨农场、军川农场、新华农场要积极鼓励各类工商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等方式,整合现有流通领域资源,参与农产品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农资经营,培育几个能够满足本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具有一定辐射能力的涉农商贸企业。另一方面,局直地区及各农场,要重点扶持域内1~2家经营运行情况较好的合作社,着重发挥农工专业合作社在农资、农业废弃物、农副产品流通过程的作用,积极开展横向与纵向合作,主动连接农业生产的上、中、下游,提高市场竞争力与附加值。(2)以特色有机经济作物、水产品为重点,打造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在立足宝泉岭管理局现有农产品以及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经过不完全调研,建议宝泉岭管理局打造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将重点放在以下两方面农产品上:一方面是以红小豆、芸豆、黑豆为主的经济作物。以红小豆为例,2015年每吨平均价格在8000元左右,亩效益在1350元左右,远高于玉米,随着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宝泉岭管理局仅延军农场2015年种植面积就达到500多公顷。同时,玉米种植面积的缩减,也为开展大规模有机红小豆种植创造了条件。从全国情况来看,尚未形成红小豆区域性集散中心(市场),宝泉岭管理局率先打造红小豆集散中心是具备条件的。另一方面是以河蟹、肉泥鳅为主的水产养殖类。由于宝泉岭管理局地处松花江、黑龙江两江夹角,水资源丰富,且水质条件极佳,具备发展水产养殖产业条件。河蟹及肉泥鳅养殖在个别农场开展情况较好,以绥滨农场龙门管理区河蟹养殖项目为例,2015年引进蟹苗1500公斤,当年产出河蟹5000余公斤,市场价格在50~80元/公斤不等,并远销至辽宁等省份,市场反响好,具备作为产业培养、打造区域性集散中心的条件。(3)引进大型物流综合服务企业,依托航空港建设,发展生鲜农产品产业。一是着力引进中储发展、上海锦江以及河南万邦等国内知名农产品物流企业,提升宝泉岭管理局农产品物流水平及效率。要积极推动中粮、中储粮、双汇(北大荒)肉业、北三峡、人和米业、山林公司等涉农企业物流资源整合,与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或通过第三方合作的方式,打造与宝泉岭管理局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农产品物流体系,降低流通过程的损耗与成本,将产品与市场有效对接。同时,依托农产品物流企业销售信息反馈,对职工或农产品生产企业直接下订单,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真正实现“订单农业”。二是要做好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布局,依托“鹤岗宝泉”机场建设,深入挖掘航空港口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潜力,着力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高度重视农产品“互联网+”,引入“平台型”合作伙伴,利用其成熟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发展生鲜农产品销售,依托“陆路—航空”联运,将宝泉岭管理局生鲜农产送上一、二线城市餐桌。另一方面,积极规划、发展安全、有机鲜活农产品生产。以有机果蔬花卉种植、生态禽畜养殖、鲜活水产品为重点,整合相关行业资源,注重培养一批运行规范、质量可靠、特色鲜明的企业与合作社,在提升产能的同时,做好全过程质量追溯与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充分对接市场需求,提高附加值。

三、补齐产业化发展中的金融保障短板,探讨设立村镇银行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篇2

1加快土地流转发展

农户自己经营自己的土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种植意愿和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户经营土地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解决温饱问题,当然解决温饱问题是基础,需要农业在经济发展的潮流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适应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更受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粮食价格走低,而大多数农户的种植成本居高不下,个体抵御风险的能力有限。再加上近几年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以衡水为例,截至2017年底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7%,农机合作社总量达到709家,种地需要的人工劳力越来越低,也导致大部分农村实际经营土地的是五六十岁以上的人,小麦联合收获机、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青饲机、植保飞机等等的高速发展,小的地块种植显然不能适应。为了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更好地适应农机化的高速发展,土地流转统一经营是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加快适度规模经营

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农业的规模经营,规模化经营才能让农业有更大的出路,农机化水平越来越高,尤其是主要粮食作物机收率。衡水地区的小麦、玉米收获基本实现机收。其他的作物机械也在逐步引进,花生收获机、植保机、烘干机等等,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局限在主要粮食作物,而是影响范围越来越广,这就要求农业种植要有一定的规模,简言之,村东边几亩地,村西边几亩地,不利于大型农业机械的作业。规模经营不是放弃小农户经营,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小农户的关系,小农户在不放弃土地经营的前提下,可以使土地加入合作社,促进小农户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融合。一是土地“半托”型模式。由农户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自愿选择项目,合作社提供服务,服务结束后由农户验收作业质量,合作社和农民结算服务费用。二是土地“全托”型模式。农户将土地委托合作社全权管理,并根据自身意见选择实行收益型全托和服务型全托。收益型全托是指农民将土地委托合作社全权管理,合作社每年给农民定额的租金或分红。服务型全托是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合作社收取服务费,并向农户保证达到定额的产量。三是土地入股模式。农户以土地作股加入合作社,参与合作社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是合作社未来的主要运营模式。集中管理,统一种植,统一收获,既提高了机收率,也降低了农户的种植成本,也更能适应现代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篇3

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推进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工程。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目的在于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能够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

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促进全面实现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同时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化,既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又能延长产业链,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能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农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就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创收。农业机械化不仅可以保证主导产品增值。机械化的发展可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涉及到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强弱,倡导绿色农业、无污染农业。

二、走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道路

推进农业机械化,既要遵循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又要从国情出发,选择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方式实现农业机械化,是由其客观的资源条件和历史背景决定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人均耕地多,走的是大规模机械化的路子;欧洲土地规模适中,走的是中等规模集约机械化的路子;日本、韩国走的是小规模精细机械化的路子。我国推进农业机械化,必须处理好农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农机跨区作业开辟了一条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道路。在总结农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利用农作物收货的时间差,组织开展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作业,及时农机作业供求信息,并出台了跨区作业的车辆、机具免征过桥过路费等政策,受到农民欢迎和机手拥护,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一举措,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联合收割机利用率,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购机者收益,而且满足了农民对机械化收割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了机械化收割水平。目前,跨区作业已从小麦机收扩大到小麦机播和机耕、水稻机收和机插、玉米机收等环节。可见,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推进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扶持、发展、壮大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促进农机共同使用,有效配置农机资源,提高农机利用率和效益。

三、把握好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原则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作业合作社、农机股份公司、农机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业机械化,应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必须把农民作为主体,同时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想方设法解决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的问题。将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把握粮食生产这条主线,组织好农业机械化生产,搞好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坚持“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发展原则。找准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重点地区、重点作物、重点环节的机械化发展上进行突破,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东部地区、大中城市郊区和有条件的农垦区,应在继续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基础上,将农业机械化生产范围拓展到外向型农业、城郊型农业和观光农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中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应重点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提供农业机械化支持;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产品机械化、草原建设和草场改良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坚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普及应用。采取技术攻关、试验、示范等措施,促进基础性、关键性、公益性农业机械的科学研究和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通过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产学研结合,鼓励根据不同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需求,研究开发先进适用、安全高效的农业机械。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篇4

一、临武山水鸭天下

湖南临武鸭是我国名地方麻鸭之一,又是古代皇家贡鸭。作为临武鸭产业的部级龙头企业——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贯彻“服务农民、报效社会”的经营宗旨和“名在质量、利在创新”的经营理念,不断发展创新,构建了“公司+协会+农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舜华鸭业已建成现代化加工厂2个,种鸭场3个,规模养殖场106个。2005年出栏加工达到550万羽,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670万元。带动农户23600户,户均增收1160元。

(二)产品不断优化,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产品由过去的卤鸭发展到现在的香辣鸭、板鸭、鸭肉粽等8大类70多个品种产品,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远销香港及南非等地区和国家。2004年“舜华”商标被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三)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养殖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关系更加紧密

舜华鸭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鸭业生产基地的建设。目前,有规模养殖农场106个,平均养鸭10万羽以上。同时通过协会与公司签订合同,既解决了家庭式生产与市场脱节的矛盾,又解除了舜华鸭业的原料的后顾之忧,从而使基地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四)农民收入得到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出路得到拓展

“公司+协会+农场”模式的创新,使农户有了公司和协会的多项服务保障,养殖农场农户每养殖1羽鸭可获利1.5~2.0元,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出路,现今,公司员工有850人,直接安排农村和街道剩余劳动力近800人,带动种养殖农村劳动力近9万人。

二、创新发展:从“丑小鸭”到“天鹅”的蜕变

临武舜华鸭业公司在实现临武鸭产业化的过程中,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不断摸索总结产业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希望之路,实现了从“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的三次跨越式发展,从“丑小鸭”成功蜕变为“天鹅”。

(一)“临武鸭模式”的演变

1、“临武鸭模式”的雏形:“公司+农户”

1996年,临武鸭业公司实行“公司+农户”模式,由公司与养鸭户签订购销合同,鸭农按照合同约定养殖临武鸭,鸭业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收购临武鸭。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由于公司无法完全监控临武鸭的养殖质量,导致加工成品质量不过关;另外,由于农户分散,计划性不强,养殖难以控制,养鸭成活率仅为70%,无法取得规模效益,因而该模式不久便被淘汰。

2、“临武鸭模式”的发展:“公司+基地+农户”

1999年10月,舜华鸭业公司成立,提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由公司开发养鸭基地,统一提供鸭苗、防疫、调配饲料,鸭农参与到基地生产中去。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第一,由于少数农民短视,基地不足以制约养鸭户。当公司试图借助乡村的集体力量,通过签订基地建设合约,以此把分散的农民按原有的行政划分来组织起来,以达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取得效益。实践证明,以行政命令式的行政组织——村委会这一有着多元化社会目标的组织难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中介组织的效率,更违背市场机制的运营,难以奏效。第二,农户分散经营,是独立个体,现实利益太强,合同信誉度差。同时,对鸭子也不便于防疫管理,一旦发现死鸭,极易发生大规模感染传播,造成整个基地瘫痪。第三,“一家一户一口塘”连起来形成的基地,在养殖过程中遇到了基本农田有限的新问题,规模发展遇到瓶颈。因而该模式也被淘汰。

3、“临武鸭模式”的深化:“公司+协会+农场”

从2003年开始,舜华鸭业公司通过不断探索,提出“公司+协会+农场”的产业化新模式。“公司+协会+农场”的运作方式是,首先由公司根据市场需求预测,通过契约与合同和协会或农场约定本年度生产的数量、品种及主要的品质和技术指标。协会会同公司再把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农场农户。农副产品收获后,由协会(或与公司一起)验收、收购。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公司鼓励、支持和帮助养鸭大户利用全县闲置的山塘水库办农场,由分散的小规模经营逐渐转向农场规模化养殖。通过协会将农户拧成一股绳,减少了利益主体,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公司与养鸭户形成了稳固的契约关系,具有很强的带动能力和明显的规模效益。

(二)“临武鸭模式”的创新

1、组织形式的创新——协会与农场的引入

“临武鸭模式”通过由“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模式的转变实现了组织形式的创新。协会由公司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原则下组织起来,协会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调剂资金、协调生产、帮助交易谈判等等。农场由几户、十几户农民自发成立,采取合伙、股份合作等方式经营。协会与农场的引入,一是有利于在合作组织范围内成员互相间了解、信任和监督。中国农村是一个典型的静态社会,通过地源关系、亲缘关系,农民之间不仅相互了解,而且存在着相互监督和道德约束。因此,协会和农场能够对分散农户的机会主义进行监督和约束,从而弥补了前两种模式的组织缺陷。二是有利于节约签约、执行和监督契约的成本。养鸭协会和农场的介入,公司只需和协会或养殖农场签订合同,由一方对多方(散户)到一方对几方(农场和协会),监督起来也比较容易,更较大程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三是有利于企业与农户之间购销关系的稳定,公司、协会与农户之间的组织关系较以前更为紧密。

2、风险利益保障机制的创新——“三统一”服务与“5、4、3”扶持政策

在鸭子养殖过程中,为确保临武鸭品质,公司组建了下属控股子公司——临武鸭养殖公司,成立了临武鸭养殖协会,对养殖户统一发放纯种临武鸭苗、统一防疫治疗、统一饲料经营。通过“三统一”服务,一方面使农户养殖的鸭子达到“无疫病、无违禁添加剂和无规定药物残留”的“三无”安全要求,确保了鸭子的质量和安全;另一方面提高了鸭子的孵化率和成活率。目前,临武鸭种蛋孵化率在95%以上,养殖成活率在90%以上,降低了鸭农经营风险,提高了养殖效率。

为进一步发展临武鸭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公司积极探索,在龙头企业、养殖公司、信用社、农户之间建立四方信贷机制,并建立了风险保障机制:对养殖户实行“5、4、3”的扶持政策,即养殖户每养1羽临武鸭,信用社给予贷款5元,舜华鸭业公司给饲料款4元,养殖户自筹资金3元。公司还设立临武鸭养殖风险基金,由财政出资10万元,公司出资20万元,养殖户按实际交鸭数量每羽上缴0.05元共同筹措。基金由临武鸭养殖协会按照“专款专用,遇缺即补”的原则掌握使用。对那些因自然灾害、疫病、意外导致一次性损失在500元以上的养殖户,经鉴定给予适当补偿。从公司方面看,公司统一发放鸭苗,每羽鸭苗可获利0.2元;统一饲料供应,每吨饲料可获利50元;通过深加工,每羽鸭可获利1元;统一防疫,自制蛋黄疫苗、大肠杆菌疫苗还可获利。临武鸭产业化环环得利,企业与农民共同发展。

3、技术开发培训机制的创新——技术开发与技术培训职能的分离

在前两种模式中,养鸭农户的技术培训是由公司出面解决,采用“公司+协会+农场”模式后,技术开发由公司负责,而技术培训与推广由养鸭协会负责。职能的分离一方面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更快地发展,更好地带动农民致富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协会发挥科研机构、政府的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作用。总之,与前两种模式相比,“公司+协会+农场”在稳定契约方面具有较大的组织优势。当然,它仍然存在着一些信息和履行方面的制度缺陷。应当肯定的是,正在兴起的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制度的又一次深刻变革,而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创新则是这一变革的先导和支撑。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意义即在于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稳定地联接在一起并使之一体化,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真正解决“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

三、成功的奥秘和经验启示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舜华鸭业的“临武鸭模式”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可以从中得出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必须与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相适应。而不应搞“一刀切”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发展同样是一个组织程度由低到高,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随着产业化发展,舜华鸭业根据鸭业生产加工的特点,从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对产业化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适时进行创新,从“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逐步形成了企业、协会、农场三者分工协作和“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联利联心,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从生产关系角度看,这是一种体制模式,它能够将农民家庭同相关组织,按照产业联系和利益关系,组成生产经营共同体甚至命运共同体,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有效地防止利益结构的扭曲和失衡,克服了家庭经营“一小二散”的问题,适应了当前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是新型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关系,是促进家庭经营走向现代化规模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可见,农业产业化具体组织形式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加以选择,并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

(二)社会化大生产的龙头企业必须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匹配,家庭农场、合作制和股份制农场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根据产业经济理论,专业化分工、协作不仅扩大市场交易规模,而且促进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当农业的发展更多地利用工业分工的成果并同时与工业品的交易规模增大的情况下,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将逐步让位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中,应该以农场生产经营为主,龙头企业和各种专业化服务组织进行社会化的服务,是一种市场或契约联结下的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相匹配的生产组织方式,农场只从事生产,而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都由社会分工产生的龙头企业和各种服务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技术协会、行业协会等)提供。

临武鸭最初由农户零星饲养,生产水平低,经营效益低,后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经营资源向企业和养殖大户集聚,在建立养殖基地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养殖农场(基本上是家庭农场或者合作制农场),使产业规模得以迅速扩张和稳固,企农经济效益都有明显提高。“临武鸭模式”成功经验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龙头企业必须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匹配,家庭农场、合作制农场和股份制农场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组织形式,从而不断推进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有效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协调利益分配必须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中介组织的发展将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剂

多元参与者主体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利益共同体,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中,利益分配问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中最核心的问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中介组织能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促进龙头企业与农场(农户)之间利益的合理分配,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剂。“临武鸭模式”为我们提供的成功经验是,充分发挥专业协会的功能,以产品为纽带,协调农企利益关系、增强相互信任和理解,可以将不同经营主体形成合力,通过“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形成规模化经营,生成规模效益,使产业化链条内部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联系更加规范、紧密、协调,有效实现了养鸭产业由传统饲养变为规模饲养、由传统经营向现代规模经营转变。

(四)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必须不断进行自主创新

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竞争能力的强弱和产业牵动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而龙头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和产业牵动能力的大小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在一定意义上,技术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的灵魂所在,农业科技开发和应用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市场需求是第一需求,得市场则得天下,没有市场,产业、企业无法生存更无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龙头企业市场开拓力度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产业化经营的成败;而制度创新是激发企业活力和调动要素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舜华鸭业坚持“名在质量,利在创新”,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开发部,并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等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建立销售网点1800多个,并通过广告宣传、抽奖旅游等活动,形成了强大的营销网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日益扩大;积极推进生产组织方式、风险利益保障机制的创新,积极进行股份制改造,并以此为基础完善内部制度,将管理层和员工通过股权和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以技术、营销、产权为主的自主创新,从根本上增强了企业内部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强劲的优势,有效地承担起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达到了“创一个龙头、牵一群产业、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的目的。“临武鸭模式”的经验表明,自主创新不仅可以为传统产业注入强劲的活力,而且能够不断拓展产业的发展空间,具有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和带动能力的巨大能量。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篇5

 

一、临武山水鸭天下 

 

湖南临武鸭是我国八大名地方麻鸭之一,又是古代皇家贡鸭。作为临武鸭产业的部级龙头企业——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贯彻“服务农民、报效社会”的经营宗旨和“名在质量、利在创新”的经营理念,不断发展创新,构建了“公司+协会+农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舜华鸭业已建成现代化加工厂2个,种鸭场3个,规模养殖场106个。2005年出栏加工达到550万羽,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670万元。带动农户23600户,户均增收1160元。 

 

(二)产品不断优化,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产品由过去的卤鸭发展到现在的香辣鸭、板鸭、鸭肉粽等8大类70多个品种产品,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远销香港及南非等地区和国家。2004年“舜华”商标被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三)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养殖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关系更加紧密 

舜华鸭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鸭业生产基地的建设。目前,有规模养殖农场106个,平均养鸭10万羽以上。同时通过协会与公司签订合同,既解决了家庭式生产与市场脱节的矛盾,又解除了舜华鸭业的原料的后顾之忧,从而使基地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四)农民收入得到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出路得到拓展 

“公司+协会+农场”模式的创新,使农户有了公司和协会的多项服务保障,养殖农场农户每养殖1羽鸭可获利1.5~2.0元,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出路,现今,公司员工有850人,直接安排农村和街道剩余劳动力近800人,带动种养殖农村劳动力近9万人。 

 

二、创新发展:从“丑小鸭”到“天鹅”的蜕变 

 

临武舜华鸭业公司在实现临武鸭产业化的过程中,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不断摸索总结产业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希望之路,实现了从“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的三次跨越式发展,从“丑小鸭”成功蜕变为“天鹅”。 

 

(一)“临武鸭模式”的演变 

1、“临武鸭模式”的雏形:“公司+农户” 

1996年,临武鸭业公司实行“公司+农户”模式,由公司与养鸭户签订购销合同,鸭农按照合同约定养殖临武鸭,鸭业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收购临武鸭。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由于公司无法完全监控临武鸭的养殖质量,导致加工成品质量不过关;另外,由于农户分散,计划性不强,养殖难以控制,养鸭成活率仅为70%,无法取得规模效益,因而该模式不久便被淘汰。 

2、“临武鸭模式”的发展:“公司+基地+农户” 

1999年10月,舜华鸭业公司成立,提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由公司开发养鸭基地,统一提供鸭苗、防疫、调配饲料,鸭农参与到基地生产中去。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第一,由于少数农民短视,基地不足以制约养鸭户。当公司试图借助乡村的集体力量,通过签订基地建设合约,以此把分散的农民按原有的行政划分来组织起来,以达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取得效益。实践证明,以行政命令式的行政组织——村委会这一有着多元化社会目标的组织难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中介组织的效率,更违背市场机制的运营,难以奏效。第二,农户分散经营,是独立个体,现实利益太强,合同信誉度差。同时,对鸭子也不便于防疫管理,一旦发现死鸭,极易发生大规模感染传播,造成整个基地瘫痪。第三,“一家一户一口塘”连起来形成的基地,在养殖过程中遇到了基本农田有限的新问题,规模发展遇到瓶颈。因而该模式也被淘汰。 

3、“临武鸭模式”的深化:“公司+协会+农场” 

从2003年开始,舜华鸭业公司通过不断探索,提出“公司+协会+农场”的产业化新模式。“公司+协会+农场”的运作方式是,首先由公司根据市场需求预测,通过契约与合同和协会或农场约定本年度生产的数量、品种及主要的品质和技术指标。协会会同公司再把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农场农户。农副产品收获后,由协会(或与公司一起)验收、收购。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公司鼓励、支持和帮助养鸭大户利用全县闲置的山塘水库办农场,由分散的小规模经营逐渐转向农场规模化养殖。通过协会将农户拧成一股绳,减少了利益主体,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公司与养鸭户形成了稳固的契约关系,具有很强的带动能力和明显的规模效益。 

(二)“临武鸭模式”的创新

1、组织形式的创新——协会与农场的引入

“临武鸭模式”通过由“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模式的转变实现了组织形式的创新。协会由公司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原则下组织起来,协会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调剂资金、协调生产、帮助交易谈判等等。农场由几户、十几户农民自发成立,采取合伙、股份合作等方式经营。协会与农场的引入,一是有利于在合作组织范围内成员互相间了解、信任和监督。中国农村是一个典型的静态社会,通过地源关系、亲缘关系,农民之间不仅相互了解,而且存在着相互监督和道德约束。因此,协会和农场能够对分散农户的机会主义进行监督和约束,从而弥补了前两种模式的组织缺陷。二是有利于节约签约、执行和监督契约的成本。养鸭协会和农场的介入,公司只需和协会或养殖农场签订合同,由一方对多方(散户)到一方对几方(农场和协会),监督起来也比较容易,更较大程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三是有利于企业与农户之间购销关系的稳定,公司、协会与农户之间的组织关系较以前更为紧密。

2、风险利益保障机制的创新——“三统一”服务与“5、4、3”扶持政策

在鸭子养殖过程中,为确保临武鸭品质,公司组建了下属控股子公司——临武鸭养殖公司,成立了临武鸭养殖协会,对养殖户统一发放纯种临武鸭苗、统一防疫治疗、统一饲料经营。通过“三统一”服务,一方面使农户养殖的鸭子达到“无疫病、无违禁添加剂和无规定药物残留”的“三无”安全要求,确保了鸭子的质量和安全;另一方面提高了鸭子的孵化率和成活率。目前,临武鸭种蛋孵化率在95%以上,养殖成活率在90%以上,降低了鸭农经营风险,提高了养殖效率。

为进一步发展临武鸭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公司积极探索,在龙头企业、养殖公司、信用社、农户之间建立四方信贷机制,并建立了风险保障机制:对养殖户实行“5、4、3”的扶持政策,即养殖户每养1羽临武鸭,信用社给予贷款5元,舜华鸭业公司给饲料款4元,养殖户自筹资金3元。公司还设立临武鸭养殖风险基金,由财政出资10万元,公司出资20万元,养殖户按实际交鸭数量每羽上缴0.05元共同筹措。基金由临武鸭养殖协会按照“专款专用,遇缺即补”的原则掌握使用。对那些因自然灾害、疫病、意外导致一次性损失在500元以上的养殖户,经鉴定给予适当补偿。从公司方面看,公司统一发放鸭苗,每羽鸭苗可获利0.2元;统一饲料供应,每吨饲料可获利50元;通过深加工,每羽鸭可获利1元;统一防疫,自制蛋黄疫苗、大肠杆菌疫苗还可获利。临武鸭产业化环环得利,企业与农民共同发展。

3、技术开发培训机制的创新——技术开发与技术培训职能的分离

在前两种模式中,养鸭农户的技术培训是由公司出面解决,采用“公司+协会+农场”模式后,技术开发由公司负责,而技术培训与推广由养鸭协会负责。职能的分离一方面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更快地发展,更好地带动农民致富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协会发挥科研机构、政府的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作用。总之,与前两种模式相比,“公司+协会+农场”在稳定契约方面具有较大的组织优势。当然,它仍然存在着一些信息和履行方面的制度缺陷。应当肯定的是,正在兴起的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制度的又一次深刻变革,而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创新则是这一变革的先导和支撑。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意义即在于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稳定地联接在一起并使之一体化,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真正解决“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

三、成功的奥秘和经验启示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舜华鸭业的“临武鸭模式”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可以从中得出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必须与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相适应。而不应搞“一刀切”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发展同样是一个组织程度由低到高,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随着产业化发展,舜华鸭业根据鸭业生产加工的特点,从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对产业化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适时进行创新,从“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逐步形成了企业、协会、农场三者分工协作和“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联利联心,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从生产关系角度看,这是一种体制模式,它能够将农民家庭同相关组织,按照产业联系和利益关系,组成生产经营共同体甚至命运共同体,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有效地防止利益结构的扭曲和失衡,克服了家庭经营“一小二散”的问题,适应了当前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是新型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关系,是促进家庭经营走向现代化规模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可见,农业产业化具体组织形式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加以选择,并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

(二)社会化大生产的龙头企业必须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匹配,家庭农场、合作制和股份制农场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根据产业经济理论,专业化分工、协作不仅扩大市场交易规模,而且促进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当农业的发展更多地利用工业分工的成果并同时与工业品的交易规模增大的情况下,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将逐步让位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中,应该以农场生产经营为主,龙头企业和各种专业化服务组织进行社会化的服务,是一种市场或契约联结下的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相匹配的生产组织方式,农场只从事生产,而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都由社会分工产生的龙头企业和各种服务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技术协会、行业协会等)提供。

临武鸭最初由农户零星饲养,生产水平低,经营效益低,后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经营资源向企业和养殖大户集聚,在建立养殖基地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养殖农场(基本上是家庭农场或者合作制农场),使产业规模得以迅速扩张和稳固,企农经济效益都有明显提高。“临武鸭模式”成功经验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龙头企业必须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匹配,家庭农场、合作制农场和股份制农场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组织形式,从而不断推进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有效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协调利益分配必须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中介组织的发展将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润滑剂

多元参与者主体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利益共同体,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中,利益分配问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中最核心的问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中介组织能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促进龙头企业与农场(农户)之间利益的合理分配,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润滑剂。“临武鸭模式”为我们提供的成功经验是,充分发挥专业协会的功能,以产品为纽带,协调农企利益关系、增强相互信任和理解,可以将不同经营主体形成合力,通过“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形成规模化经营,生成规模效益,使产业化链条内部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联系更加规范、紧密、协调,有效实现了养鸭产业由传统饲养变为规模饲养、由传统经营向现代规模经营转变。

(四)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必须不断进行自主创新

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竞争能力的强弱和产业牵动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而龙头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和产业牵动能力的大小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在一定意义上,技术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的灵魂所在,农业科技开发和应用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市场需求是第一需求,得市场则得天下,没有市场,产业、企业无法生存更无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龙头企业市场开拓力度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产业化经营的成败;而制度创新是激发企业活力和调动要素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舜华鸭业坚持“名在质量,利在创新”,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开发部,并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等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建立销售网点1800多个,并通过广告宣传、抽奖旅游等活动,形成了强大的营销网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日益扩大;积极推进生产组织方式、风险利益保障机制的创新,积极进行股份制改造,并以此为基础完善内部制度,将管理层和员工通过股权和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以技术、营销、产权为主的自主创新,从根本上增强了企业内部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强劲的优势,有效地承担起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达到了“创一个龙头、牵一群产业、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的目的。“临武鸭模式”的经验表明,自主创新不仅可以为传统产业注入强劲的活力,而且能够不断拓展产业的发展空间,具有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和带动能力的巨大能量。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篇6

一、临武山水鸭天下

湖南临武鸭是我国八大名地方麻鸭之一,又是古代皇家贡鸭。作为临武鸭产业的部级龙头企业——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贯彻“服务农民、报效社会”的经营宗旨和“名在质量、利在创新”的经营理念,不断发展创新,构建了“公司+协会+农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舜华鸭业已建成现代化加工厂2个,种鸭场3个,规模养殖场106个。2005年出栏加工达到550万羽,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670万元。带动农户23600户,户均增收1160元。

(二)产品不断优化,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产品由过去的卤鸭发展到现在的香辣鸭、板鸭、鸭肉粽等8大类70多个品种产品,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远销香港及南非等地区和国家。2004年“舜华”商标被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三)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养殖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关系更加紧密

舜华鸭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鸭业生产基地的建设。目前,有规模养殖农场106个,平均养鸭10万羽以上。同时通过协会与公司签订合同,既解决了家庭式生产与市场脱节的矛盾,又解除了舜华鸭业的原料的后顾之忧,从而使基地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四)农民收入得到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出路得到拓展

“公司+协会+农场”模式的创新,使农户有了公司和协会的多项服务保障,养殖农场农户每养殖1羽鸭可获利1.5~2.0元,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出路,现今,公司员工有850人,直接安排农村和街道剩余劳动力近800人,带动种养殖农村劳动力近9万人。

二、创新发展:从“丑小鸭”到“天鹅”的蜕变

临武舜华鸭业公司在实现临武鸭产业化的过程中,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不断摸索总结产业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希望之路,实现了从“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的三次跨越式发展,从“丑小鸭”成功蜕变为“天鹅”。

(一)“临武鸭模式”的演变

1、“临武鸭模式”的雏形:“公司+农户”

1996年,临武鸭业公司实行“公司+农户”模式,由公司与养鸭户签订购销合同,鸭农按照合同约定养殖临武鸭,鸭业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收购临武鸭。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由于公司无法完全监控临武鸭的养殖质量,导致加工成品质量不过关;另外,由于农户分散,计划性不强,养殖难以控制,养鸭成活率仅为70%,无法取得规模效益,因而该模式不久便被淘汰。

2、“临武鸭模式”的发展:“公司+基地+农户”

1999年10月,舜华鸭业公司成立,提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由公司开发养鸭基地,统一提供鸭苗、防疫、调配饲料,鸭农参与到基地生产中去。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第一,由于少数农民短视,基地不足以制约养鸭户。当公司试图借助乡村的集体力量,通过签订基地建设合约,以此把分散的农民按原有的行政划分来组织起来,以达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取得效益。实践证明,以行政命令式的行政组织——村委会这一有着多元化社会目标的组织难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中介组织的效率,更违背市场机制的运营,难以奏效。第二,农户分散经营,是独立个体,现实利益太强,合同信誉度差。同时,对鸭子也不便于防疫管理,一旦发现死鸭,极易发生大规模感染传播,造成整个基地瘫痪。第三,“一家一户一口塘”连起来形成的基地,在养殖过程中遇到了基本农田有限的新问题,规模发展遇到瓶颈。因而该模式也被淘汰。

3、“临武鸭模式”的深化:“公司+协会+农场”

从2003年开始,舜华鸭业公司通过不断探索,提出“公司+协会+农场”的产业化新模式。“公司+协会+农场”的运作方式是,首先由公司根据市场需求预测,通过契约与合同和协会或农场约定本年度生产的数量、品种及主要的品质和技术指标。协会会同公司再把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农场农户。农副产品收获后,由协会(或与公司一起)验收、收购。从“临武鸭模式”的实践看,公司鼓励、支持和帮助养鸭大户利用全县闲置的山塘水库办农场,由分散的小规模经营逐渐转向农场规模化养殖。通过协会将农户拧成一股绳,减少了利益主体,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公司与养鸭户形成了稳固的契约关系,具有很强的带动能力和明显的规模效益。

(二)“临武鸭模式”的创新

1、组织形式的创新——协会与农场的引入

“临武鸭模式”通过由“公司+农户”到“公司+基地+农户”再到“公司+协会+农场”模式的转变实现了组织形式的创新。协会由公司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原则下组织起来,协会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调剂资金、协调生产、帮助交易谈判等等。农场由几户、十几户农民自发成立,采取合伙、股份合作等方式经营。协会与农场的引入,一是有利于在合作组织范围内成员互相间了解、信任和监督。中国农村是一个典型的静态社会,通过地源关系、亲缘关系,农民之间不仅相互了解,而且存在着相互监督和道德约束。因此,协会和农场能够对分散农户的机会主义进行监督和约束,从而弥补了前两种模式的组织缺陷。二是有利于节约签约、执行和监督契约的成本。养鸭协会和农场的介入,公司只需和协会或养殖农场签订合同,由一方对多方(散户)到一方对几方(农场和协会),监督起来也比较容易,更较大程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三是有利于企业与农户之间购销关系的稳定,公司、协会与农户之间的组织关系较以前更为紧密。

2、风险利益保障机制的创新——“三统一”服务与“5、4、3”扶持政策

在鸭子养殖过程中,为确保临武鸭品质,公司组建了下属控股子公司——临武鸭养殖公司,成立了临武鸭养殖协会,对养殖户统一发放纯种临武鸭苗、统一防疫治疗、统一饲料经营。通过“三统一”服务,一方面使农户养殖的鸭子达到“无疫病、无违禁添加剂和无规定药物残留”的“三无”安全要求,确保了鸭子的质量和安全;另一方面提高了鸭子的孵化率和成活率。目前,临武鸭种蛋孵化率在95%以上,养殖成活率在90%以上,降低了鸭农经营风险,提高了养殖效率。

为进一步发展临武鸭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公司积极探索,在龙头企业、养殖公司、信用社、农户之间建立四方信贷机制,并建立了风险保障机制:对养殖户实行“5、4、3”的扶持政策,即养殖户每养1羽临武鸭,信用社给予贷款5元,舜华鸭业公司给饲料款4元,养殖户自筹资金3元。公司还设立临武鸭养殖风险基金,由财政出资10万元,公司出资20万元,养殖户按实际交鸭数量每羽上缴0.05元共同筹措。基金由临武鸭养殖协会按照“专款专用,遇缺即补”的原则掌握使用。对那些因自然灾害、疫病、意外导致一次性损失在500元以上的养殖户,经鉴定给予适当补偿。从公司方面看,公司统一发放鸭苗,每羽鸭苗可获利0.2元;统一饲料供应,每吨饲料可获利50元;通过深加工,每羽鸭可获利1元;统一防疫,自制蛋黄疫苗、大肠杆菌疫苗还可获利。临武鸭产业化环环得利,企业与农民共同发展。

3、技术开发培训机制的创新——技术开发与技术培训职能的分离

在前两种模式中,养鸭农户的技术培训是由公司出面解决,采用“公司+协会+农场”模式后,技术开发由公司负责,而技术培训与推广由养鸭协会负责。职能的分离一方面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更快地发展,更好地带动农民致富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协会发挥科研机构、政府的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作用。总之,与前两种模式相比,“公司+协会+农场”在稳定契约方面具有较大的组织优势。当然,它仍然存在着一些信息和履行方面的制度缺陷。应当肯定的是,正在兴起的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制度的又一次深刻变革,而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创新则是这一变革的先导和支撑。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意义即在于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稳定地联接在一起并使之一体化,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真正解决“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

三、成功的奥秘和经验启示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舜华鸭业的“临武鸭模式”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可以从中得出诸多有益的启示。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篇7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 地理标志产品 产业化

近年来,农产品的销售已经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农产品也由过去的先验性产品变为后验性产品。所谓先验性产品,是指消费者凭自己的直接判断,就可以把握其质量和价格。这类产品的品牌作用不明显,消费者不需要为此投入来增加对产品价格性能的知识和信息量。所谓后验性产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时仅凭自己的有限知识和信息,很难掌握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性能比,品牌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农业生产中,农户由于单独经营,一般很难取得规模报酬,更难建立独立的产品品牌而获得超额利润。因此,通过农业产业集群促进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化,是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集群与地理标志产品的内涵

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围绕某一主导产业的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组织、协会、科研院所等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高度集中,并形成产业持续强势竞争力的现象。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强大的集聚效应、竞争效应、分工效应、区域效应和品牌效益,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地理标志是一种与产品生产的地理来源相关联的标志,是国际公认的一个知识产权概念。具体而言,是指识别某产品来源于某地域或该地域内某地区或某地点的标志,而该产品的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主要取决于该地理来源。由此可以看出,地理标志不仅是产品的产地标志,而且也是质量标志、信誉标志,这决定了地理标志负载的产品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无尽的财富价值。由于地理标志所指示的为市场所认知的特征,与其地理来源密切关联,涉及产地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并联系特定地域的传统工艺及人文因素,其保护对象绝大多数是农产品。截至目前,我国享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已有803个,其中类属农产品的占95%。从全国各地反映的情况看,已经获得地理标志的农产品收购价格普遍上涨了15%-20%。地理标志已成为各地特色经济的品牌,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产业集群理论与地理标志这样一个特定制度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性。一方面,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一种地域性、独特性及制度赋予的特定权利,对其他经济资源具有聚集效应,从而会引导和开发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又将会保障、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信誉与品牌,从而促进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农业产业集群的内在关联性

(一)自然条件等准地理标志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条件

准地理标志是指潜在的、未经注册但是将来可以形成的地理标志。农业是对自然资源依赖很强的产业,不同的自然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类型、品质,使不同区域在特定的自然或人文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与该产品特定质量、信誉等密切关联的地理品牌,因其显著的可识别性,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再加上农产品储运的特殊性,进而影响到相关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布局。这种农业资源在地理空间分布的差异,决定了一些产业为了能充分利用农业资源这种准地理标志优势而集中到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便催生了集群的形成。

(二)分工合作需求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机制

随着技术进步和农业产业化加速,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一些生产职能逐渐分离出来,形成了围绕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独立的、与农业密切联系的产业部门。这种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紧密联系的发展趋势,使得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对分工合作的期望很高。一方面,孤立的农户迫切需要与之关联的企业和研发等单位建立联系,以减少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的盲目性、投资和直接交易的成本;另一方面,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加工、销售、运输或研发对象的相关企业或机构也亟需与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便能够及时、有保证地获取市场所需求的农产品。这样,对分工合作的需求就直接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三)集聚效应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市场动力

地理标志作为一种区域共享的无形资产,能够为相关企业带来利益,改变农户或企业的预期,进而改变其策略和行为。凭借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凝聚力,能促进区域内产权相互独立的研发机构、产业主体、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主体结成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型体制组织。这样,在科技研发上,既促进研发部门针对市场和产业发展需要研发,又能解决农业技术“准公共品”性带来的个体研发动机不足,保障了研发资金投入。在技术应用上,该组织产生的溢出效应、内部并存的竞争与分工协作关系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农民的生产水平,可解决产业主体因能力不足,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在生产资料、产品流通等环节的支持力度不够而无法有效应用成熟技术的问题。地理标志品牌让众多产业主体在研发、营销网络、广告、促销等方面享受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

(四)农业产业集群是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的重要载体

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无形资产,其作用的发挥必然要受到有形资产的制约。从根本上说,有形资产是无形资产的载体,而无形资产“武装”了有形资产,才使他们具有获得额外收益的能力。农产品地理标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树立了区域农业的形象、地位,影响了外部市场对区域农业的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产品地理标志能够脱离农业产业集群独立存在。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规模、产业集中度、市场占有率是农产品地理标志最初形成的基础;同时,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否能不断和持久地扩大影响力,更依赖于其有形资产——农业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因此,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有形资产主体,它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农产品地理标志作用的发挥,是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的重要载体。

(五)农业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增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价值

一方面,地理标志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并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地理标志的获得以符合特定的质量技术标准为前提,它是优质的象征,能够促使产品形成品牌化;使特定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和企业形成一种合力,地域内各个企业在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创造出更加优质的产品,在这样一种良性的竞争中地理标志集体品牌地位将会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本身就具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效应。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区域地理标志品牌,使产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形象,具有集群从众效应和模范作用。

从产业集群角度看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一)地理标志产品标识重申报、轻使用的现象比较普遍

地理标志产品标识对于发挥品牌优势,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启动地理标志认证时间比较短,地理标志产品标识重申报、轻使用的现象比较普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宣传重视不够,一些产品注册后知名度虽有所提高,但没有形成社会效应,产品经营者对使用地理标志产品标识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识需向省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申请订购,如果两年不在产品上增加新专用标识,将被注销使用资格,由于担心增加成本,产品经营者使用标识的积极性不高。

(二)地理标志农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控制不规范

科学技术是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只有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设施装备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产业集群的各个环节,产业集群才能有持续旺盛的生命力。而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控制不规范,表现在:一是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的产业集群一般都是在劳动密集型的低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创立的,所以单个小企业不可能有自己的研究与开发机构;二是由于农业的弱势及低效益,长期得不到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重视。农业科研系统从整体上讲,缺乏重大技术发明,已有技术因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残缺不全难以转化;三是缺乏生产要素流转市场和管理机构。农村可以成为丰富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可以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可以寻求建立销售市场和中介组织。但是,对于科学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农村地区是难以自我满足的,必须通过政府组建相关机构吸引投资和项目招标等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因此,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能力较低,无法进一步挖掘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潜在价值,不利于制定和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标准和促进产业升级优化。

(三)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且地理标志产品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

在农业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起着上下耦合作用。龙头企业的牵动能力直接决定着以地理标志为基础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和成效。目前,我国很多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小而散,多数产品经营仍以浅层的买卖关系为主,缺少加工、流通环节的转化增值,产业链条短,产品档次低。而且农业仍处于生产要素导向阶段,许多企业片面强调产地的真实性而忽视了商品的内在品质,致使使用地理标志的商品与其他同类商品没有明显区别,传统的质量特点和信誉丧失殆尽。而且地理标志可以为很多家企业使用,有些企业不注重自身实力的培育、自身资源的整合,不注重自身长远战略的规划,只看当前获得的收益,产生狭隘的地理标志主义。一部分企业为了赚取高额利润,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生产的产品或者缺乏独特的品质,或者由于缺乏独特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诀窍,导致其生产的所谓“地理商标”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甚至生产劣质的产品,造成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后,便对同一类产品不再问津,从而渐渐地使真正的地理商标产品失去了市场。

(四)为地理标志产品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国很多围绕地理标志产品而形成的产业集群还是低水平的产业集聚,产业链上环节少且各环节发展不协调,相关辅助性机构严重缺位。表现在:一是缺少为名特优地理标志产品提供咨询、策划、的服务机构,尤其是能够为地理标志产品拟定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的人才和机构;二是缺乏为地理标志产品进入市场流通服务的专业机构或中介组织,使产品的生产商和销售商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三是地理标志产品行业管理组织和行业技术协会机构不健全,导致我国农村很多低水平的集群产业中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松散,信息交流少,生产结构趋同。

(五)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忽视对地理标志主体的培育

农业产业集群中最为常见的中介组织是产销协会,但是现在的产销协会几乎都是小而全的“全职保姆”组织,技术、农民培训、科研、营销服务等一应俱全,但真正需要建立地理标志品牌的时候只能通过政府或其他机构获取资金和政策上的帮助。另外,在地理标志品牌建设过程中往往出现“多头领导”的局面:一方面,技术和资金的支持来源困难使得区域内各利益主体形成弱合作,对地理标志品牌缺乏科学的管理;另一方面,避害趋利的心态使得产业集群中缺乏权威的组织机构监督地理标志的使用。这种管理体制使得一些农户的劣质产品破坏地理标志的形象,而且这种生产标准准入方法很难瞄准真正的优质生产者和剔除劣质生产者。

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发展策略

(一)制定地理标志产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在充分考虑各地自然条件、人文因素以及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模。对那些发展前景较好、已有一定规模、产业化发展初具雏形的地理标志产品,重点发展,构筑实施地理标志的特色主导产业。对那些有优势、有特色、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地理标志产品,要多方支持,逐步壮大规模,尽快促进产业升级;对目前发展规模较小、不易扩张的地理标志产品,要加强保护,确保产品现有的品质特色和规模;对既没有地方特色,产品内质又不突出的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市场的调节,使其自然发展。

(二)提升农业产业集群的生产要素条件

生产要素可以分为初级资源要素和高级资源要素。目前地理标志涉及到的主要是自然资源、历史、传统人文等初级要素,这些要素是自然生成的,只要简单的私人及社会投资就能拥有。而对于知识、技术、资本等高级资源要素则需要依靠持续地追加投资创造出来。因此,保护与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使拥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产业由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需要对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产业加大知识、技术等投入,促使农业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发展;二是加强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支持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的持续竞争力;三是要大力提高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积极推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逐步实现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的标准化和优质化;四是增强地理标志品牌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做好名牌延伸工作,把名牌冠以新的地域产品形式或类别,营造名牌素材,提高地域产品的整体形象,发挥地理标志品牌的综合经济效益。

(三)培育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产业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产业集群的实力和竞争力,应加大对实施地理标志的农业企业的扶持,强化管理,促使其不断扩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鼓励现有龙头企业打破所有制、行业、地区界限,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等措施,使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集中,增加市场竞争力;引导龙头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通过技术参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加大科技创新与产品开发力度,实现优势产品从品种到产品的全程开发;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民营中小企业可以依附龙头企业的市场和经营,配合龙头企业的分工体系,发挥和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成为龙头企业的一部分。

同时,龙头企业也可以与中小企业进行转包合作,增强企业的柔性,从而在产业集群内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共同构建产业集群效应;实施“地理标志+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将自然资源(地理标志)、企业资源(市场)和农户资源优化组合起来,引导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更加稳定的产销和服务关系,实现零散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四)建立健全地理标志产品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中介服务平台。加大对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培育中介服务体系,尤其是发挥基层农技中心和其它服务机构的作用,为地理标志产品及生产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人员培训和信息服务;二是建立人才培训平台。科技、农业等部门要通过培训班、研讨会或专题论坛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地理标志的工作骨干;三是建立宣传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各种博览会、展销会及网络平台,为普及推广地理标志产品、推介地理标志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开展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技术咨询提供服务。

(五)加强地理标志主体的培育

一方面,要解决农业产业集群的产业联系问题。农业产业关联需要许多农民协会、产销组织、政府相关管理机构等,只有预期地培育这些“牵头”的主体,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另一方面,为区域地理标志的投资、监督、管理等选定地理标志主体。同时,区域地理标志主体能够有效地协调跨行政区划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问题,这样将更有利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效应整体性和集约化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丁力.中国三农:国际竞争中的观察与思考[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2.王志本.我国传统名特优农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J].农业经济问题,2005(4)

3.尹成杰.新阶段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及其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6(3)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篇8

农产品流通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和社会的安定,及时地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问题,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满足人民需求和保持市场繁荣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本文联系××情况,就加快发展我市农产品流通与推进农业产业化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农产品流通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积极作用 ㈠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经济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按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一含义,发展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而扶持一批加工流通和外销型的龙头企业,增强其竞争、辐射、带动能力,则可大大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因此,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农产品最终价值的关键,也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 ㈡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要求。农业产业化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基础上,确立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农业经营形式。这一形式的首要特征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与流通各个环节都要根据市场机制来进行,要求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部门分割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农业生产经营要求适应“以销定产”、“大规模生产、批量化与网络化销售”的特点,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按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生产的产品最终是以农产品流通的形式进入市场,农产品在市场中实现价值的高低是农业产业化形成、巩固与发展的关键。因此,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客观要求。 ㈢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在联系。农产品流通和农业产业化具有高度的“亲和力”。一是二者具有相同共性。都是市场经济产物,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二是农产品流通对农业产业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农产品流通的龙头功能、优化功能可以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农产品流通的规模经济功能可以促进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基地化建设。三是农业产业化为农产品流通拓宽空间。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农产品流通对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和科技含量的要求,有利于推动市场体系的发展,从而为农产品流通提供广阔的舞台。 二、××农产品流通现状 ××农产品流通已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农业系统、供销系统、粮食系统企业购销转变到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中介组织、销售组织经纪人为辅的销售渠道。目前,我市有农贸市场90多个,面积约252173平方米,其中较大的产地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6个,面积9956平方米,年交易额9.5亿元;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4个,面积8300平方米,年交易额10亿以上;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1个,面积3023平方米,年交易额近亿元。全市现有各种农产品流通销售组织200多个,专、兼职经纪人约2600多人,约有50%—70%农产品通过专职经纪人和销售组织销往全国各地。目前,我市大宗农产品主要流通形式有:各销售组织、公司、个人向外销售,外地到产地收购运销,当地市场销售。 总的来说,当前我市农产品流通形势是好的,主要的大宗农产品都能及时销售完毕,没有形成积压,但仍有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农民的收入。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㈠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大。农产品价格是由市场来进行调节的,而市场调节的关键是全面、准确、快捷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信息网络系统。多年来,由于信息闭塞原因,我市农产品的销售是被动的,主要由外地商贩收购,价格也由外地商贩确定,对外地市场销售行情和价格不了解不清楚,造成了丰年农民增产不增收。 ㈡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农产品流通,已经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枢纽的流通体制。我市90多家农贸市场,其中大部分是在农产品供求追求数量扩张阶段建立的,而且分布不尽合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在供求质量提高新阶段的需要。 ㈢流通的农产品质量偏低,经济效益难于提高。我市农产品品种多、繁、杂,管理粗放,产品质量差,大路货偏多,名特优产品比例低,不能形成具有影响的龙头产品。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所以加快发展我市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要用优化的体制来保证优质农产品的流通。 ㈣“加工订单”兑现率不高。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能力差,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产品的进一步流通。 三、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的对策 我市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应当按照“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以及自治区“1234610”农村工作思路,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㈠制定农产品流通发展规划。农产品流通对农业生产的引导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近年来,市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农产品流通对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市必须从经济发展的全局高度,密切结合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一些成功经验,制定出我市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规划并形成方案,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㈡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一要编制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标准、发展规划和整顿规范方案。二要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管,加快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当前,我市首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备检验检测设备,加快合浦山口“两广综合市场”建设步伐。 ㈢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建设。一是整合我市已有的农产品流通相关的信息网络资源,尽快的构建市、县(区)、镇(乡)、村四级统一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平台。二是健全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技能培训,提高信息员对信息技术的维护、收集、处理、分析、能力。 (四)大力培育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按照农产品流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推动商户企业化,在税费、资金和经营上予以支持。重点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运销企业,进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目前,我市应重点发展培育加工流通和出口外销型的龙头企业,带领农民进入市场,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的出路。如合浦鸿雁食品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通过扶持农户养鹅加工鹅肥肝出口,带领农民进入市场,使养鹅业得到迅速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㈤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品牌是质量的标志,品牌价值一旦凸现,就会被越来越多人认识、接受。我市应进一

步加强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为农产品流通品牌化打下良好基础。当前应重点抓好香山鸡嘴荔、金品优质果菜、天鲜鱼糜制品等一批农产品品牌。 ㈥重点扶持产销大户发展。规模生产是效益的基础,是市场形成的重要因素,抓好产销大户的发展,对搞好农产品流通,促进生产发展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当前我市应通过抓示范、树典型的方式,扶持发展一批种养销售专业大户,形成一批专业规模产销队伍。如市银海区平阳村西瓜大王冯辉友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他不但每年种植几百亩西瓜,而且帮助瓜农销售西瓜数百吨,在他的带动下,已形成一批种销西瓜的能人和专业户。 ㈦加强流通队伍的建设。流通队伍建设的好坏会影响到我市农产品流通。因此,我市要加强流通队伍建设,进一步扩大流通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扶持壮大一批流通组织,全面开展对流通经纪人的培训。目前我市约有50%—71%农产品通过专兼职经纪人和销售组织销往全国各地。 ㈧创新农产品流通形式。在发展农产品流通中,要通过各种形式积极扩大农产品的销售,特别是利用展销和信息服务等形式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我市应利用各地举办的各种农产品展销博览会,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参加展销活动,以此产品宣传和扩大销售额,增加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合作和了解,调整生产经营方向。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