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档案信息化管理8篇

时间:2023-07-21 09:15:15

档案信息化管理

档案信息化管理篇1

1.1创新与安全的挑战

以往施行的档案管理机制的重点第一是方便搜索,使用,第二是保障档案安全。档案管理体系纵向运用前进时,会体现和别的运用体系综合的状况,例如文档管理整体性。针对这种综合,要用革新思想来解决好各个部分的冲突。并且电脑体系以及网络自身在安全部分都存在不足,硬件:人为亦或者自然灾难;软件:受到病毒侵入。并且还没有有关的内部手段进行管理、安全思想脆弱等要素,容易让网络不法分子趁虚而入。

1.2标准化、法制化的挑战

因为档案本身的繁琐性,国内政府的档案管理系统十分繁琐,不集中管理比较突显。因为多处管理,各自有各自的规则,导致了管理规范化统一难。档案方面依据的法律法规较少,乃至对达50年历史的档案一定要密封级别都没有相关的法律根据,导致很多的档案由于密级状况没办法施展其作用。

1.3技术支持不全面

一是电子文件在性质上确定了它的保管条件、保管期限等方面存在着局限,若不能很好加以解决,可能会适得其反。二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期,有大量的纸质档案需要通过扫描仪等设备转化为电子档案,目前我们多数单位使用的平板扫描仪虽然价格便宜,但速度慢,无法适应将原始档案资料短期内完成转化的要求。

2如何改进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

2.1转变管理模式

伴随着现代化管理措施以及装置的引入,尤其是电脑、缩微、光盘、多媒体等技术的前进为现在档案管理的前进供应了优越的条件,现在措施推动以往的档案管理形式面对着新的前进。现在,档案管理作业的关键也符合数字化管理的需求,档案管理从以前的实物改变到信息能源的管理,使用信息为管理宗旨,对产生的各类档案开展数字化制作,使用现代化措施对档案信息能源开展管理。档案使用信息化能够多次重复、多平台的使用,必须经过信息化,才能够完成档案信息能源的运用价值,可以为经济前进、科学技术前进等方面供应更加完整、更加便利、更加高效的服务;可以创建出更高的社会以及经济利益,促进其成为将来信息社会前进的珍贵战术能源。

2.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电脑措施是现在新措施改革的先进措施。电子电脑拥有计算数据块、精准度高,储存资料以及逻辑辨别性能高并且主动开始计算等特征,在文件的管理上,使用电脑开展资料的收取、搜索、读阅、奉还,还有辨别到时间需要消灭的资料等档案的管理作业。在档案管理中,使用电脑进行档案的搜集、收拾、编写搜索方式、实质简介以及编写内目次,还能够供应库房使用。在特别档案作业中,例如编写大规模搜索工具、为档案的研发作业供应服务和档案计算等作业。所以第一先把电子电脑装置到硬件上,提升各种档案管理室使用电脑以及网络措施的运用水平,慢慢提升档案信息化程度。第二要创建以及健全局域网络。使每一项作业都网络化,增强档案的使用。

2.3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

首先,改进和规范在应用计算机条件下文件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使之适应档案信息管理的需要;其次,依据文件处理流程来进行档案信息化系统软件功能设计;再次,在信息系统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在电子档案使用过程中,首先是应注意电子档案安全性问题。因为计算机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电子档案涉及范围迅速扩展,数量也急剧增加,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化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网络下防范计算机病毒以及黑客的攻击,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其次是电子档案的真实性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从电子文件的生成到归档缺少程序化管理系统,不能实现系统间的直接链接,目前无法保证电子文件元数据完整归档,多数电子档案与其相对应的纸质档案之间未建立统一的管理方法;储存电子档案选用的载体不耐久等原因,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可靠性,从而影响了档案的真实性。三是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问题,通常档案的法律效力都是与其载体相关来确定,电子档案由于没有固定的载体,所以,制定相应的法律认定条文就有一定的困难,这也就是光盘、磁带、磁盘等载体的电子档案未被法律认定的原因。

2.4提高档案工作者专业素质

现代化的设备需要人来操作,档案工作信息化需要人来实现。因此,建立一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业务知识的专业队伍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档案管理者必须具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现代科学成果在档案管理中的大量运用,迫使档案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理论、文化和管理等有关知识,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计算机、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它们对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具有直接作用。其次,全面掌握档案专业知识,如具备档案学、档案管理学及档案自动化管理等有关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再次,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掌握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进行档案信息分析与研究、提供高层次档案信息服务与咨询等三方面的能力。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相关知识,上级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的选送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深造及培训,还可以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办法建立复合型人才群体和梯队型人才结构。

3结束语

档案信息化管理篇2

【关键词】 档案管理 信息化 缺陷 对策

随着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档案管理也从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步向信息化管理方向迈进。由于传统的档案管理过于复杂化,且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缺陷,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的需求。因此,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迫在眉睫,信息化档案管理不仅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还推动了档案管理工作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1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1.1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基于传统档案管理形式在信息化时展现状下存在的缺陷,实现信息化档案管理,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档案管理对信息利用造成的约束,还能够使封闭式的档案管理公开化、透明化,有利于人们对档案信息的接收、了解和查阅。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管理档案,不仅能够实现档案信息的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还能对档案信息进行合理配置,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

1.2 提高档案信息详实性和决策能力

相对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在档案信息详实性以及决策能力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档案信息量较大,又是人工收集、整理和统计,既无法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性,也难以对档案信息做出快速的决策。因此,档案管理信息化,大大提高了档案信息的详实度,还能够对信息做出快速、综合的决策,既能完整的管理档案信息,还能提高信息决策的正确性。充分体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在信息管理的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3 提高服务质量

信息化档案管理大大提高了档案信息的检索能力,能够为人们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实现远程服务以及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的有效性,还能丰富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和学习。从各个方面延伸了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时效性,提高了档案工作的服务质量。

2 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理念的制约

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展,促使社会各领域对信息需求量不断增加。现代化建设发展是以信息化为载体来开展各项工作。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必须顺应时展的需要,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但是,由于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很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导致信息化档案管理无法有效实施。

2.2 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不彻底

信息化档案管理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但是有很多组织机构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手段,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利用了计算机技术,但是却没有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结合起来有效利用,致使信息化档案管理没有得到彻底的应用。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经费等也是制约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因素。

2.3 档案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缺乏专业性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对用人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性人才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种信息服务工作,在信息时展的需求下,必须发生转变。由于传统档案管理理念的影响,大多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知识能力,综合素质水平不高,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无法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求。很多组织机构在档案管理工作上的人员配置过于随意,以至于管理工作不到位,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得不到有效利用。

3 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3.1 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思路和方法

要想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思路和方法,以顺应时展的需求为最终目标。由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在信息的采集、处理、归档、保存等方面过于复杂,且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因此,要发挥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优势,就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转变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并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功能,实现信息化档案管理的高效性、准确性、便捷性。

3.2 强化保密工作,避免信息失窃

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必须得到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在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以及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保密隐患,网络信息技术不是无孔不入的。因此,相关组织结构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需制定有效的档案管理保密机制,对档案管理网络设置使用权限,加强档案管理系统的病毒防御能力,在对档案信息进行存储和检索时,要设置条件限制,并及时更新系统,扩大档案信息的保密范围。总之,用制度来约束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提高档案信息的保密性。

3.3 培养专业性人才,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随着信息化不断深入和发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满足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必须将信息技术应用与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改善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就必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培养专业性档案管理人才,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计算机技术的操作和应用能力,进而从根本上改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不断进步与发展。

4 结语

信息化档案管理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从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应用、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全面转变,推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在当前发展形势下,信息技术应用和知识经济发展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档案管理既要符合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要满足信息时代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因此,不断强化和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档案信息化管理篇3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定义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指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将档案资料通过加工处理,应用数字化原理和计算机网络,对档案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开发和利用,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对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就要求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具体特点,按照不同的标志进行检索、分类、归纳和汇总,以实现信息化管理。其特征如下:①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②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③档案信息利用的共享化;④档案信息服务的社会化。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档案管理信息化内容包括:①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而其核心是档案信息网络,它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信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之一,其开发和利用是档案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所在。③档案的标准规范建设。标准规范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主要包括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档案信息的资源标识、描述、存储、查询、交换、管理和使用,逐步形成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体系。④档案信息化的应用体系建设。它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的技术保障。⑤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这是档案信息化的成功之本,对其他各个要素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基础工作不牢

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硬件设施的问题是指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工具缺乏,硬件设施主要是相关的一系列必要的工具器材,如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光盘刻录机、缩微设备、复印机以及光盘、磁盘等等,由于这些设备的配备都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作保障,而且设备的后期维护成本也较高,资金缺乏往往就会导致设备配置紧张。缺乏了必要硬件设备,纸质的档案转换、加工处理、整理分析工作也会受到影响,快捷高效的信息化管理便无从谈起。软件环境是指档案信息管理各个环节的标准规范。比如在把纸质的档案转换成电子文档这个阶段,缺乏详细统一的标准来要求什么样的纸质档案应该采用何种转换格式,导致相同类型的纸质档案经过不同的部门和人员处理就有不同电子格式,增加了信息化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还有一些电子表格,同一种表格不同部门或人员填制的格式互不相同,也增加了档案整理、归档的难度。如各类表格,其填写往往缺乏完整性,备注栏填写各式各样等情况大量存在。同时,在电子档案的保管、传递、调阅、使用等环节都没有统一的刚性的要求,存在很多人为主观因素。

 (二)档案信息的保密安全性差

档案信息需要共享,这是由档案信息资源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档案信息共享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而信息共享具有限制性,即在一个特定范围内共享;档案信息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密性。但是,在信息化管理中,由于网络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档案信息泄密的渠道和风险不断增加,除了常见的网络病毒、网络黑客对管理计算机的入侵,工作人员无意泄露等情况外,电磁泄露、剩磁泄露等威胁更是防不胜防。此外,由于信息化管理下档案信息与载体是可以相互分离的,泄密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几乎无法判断档案信息是否被非法复制,而且档案信息在泄露后可借助网络快速传播,很难实现泄密后的补救控制。因此,档案信息共享与安全保密形成了矛盾。

(三)可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少

档案馆承担着档案保管和档案利用的职能,但是,长期以来,档案部门主要依靠归档制度来保证档案试实体的收集,并且始终未能摆脱“重藏轻用”的局面。即重视档案馆内部组织管理,轻视研究和预测社会对馆藏信息的需求;重视馆藏服务方式,轻视深层次的信息服务;重视馆藏档案信息的政治性和保密性,轻视馆藏档案信息的社会性和文化性;重视以实体为中心的“保管模式”,忽视以信息整合为中心的“后保管模式”。浏览网上档案馆就会感觉到可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实在是太少了,读者不愿光顾。

(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作为一名合格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者,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运用技能,熟练使用各种现代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输工具,而且还应具备对档案信息的加工、提炼能力,把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有效的传递给档案利用者。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只有那些既谙熟档案管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但是,囿于我国传统的用人体制,再加上现阶段档案部门对档案管理人力资源投入资金有限,这就使得现有工作人员接受培训机会渺茫,优秀人才又难以被吸纳进来,直接导致档案队伍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严重制约了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推广和应用。

         三、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一)夯实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

首先是要加强硬件设备的配置。由于档案工作向来不受单位的重视,档案部门必须正确认识自身所处的地位,多方面争取领导的支持,并将档案信息化管理纳入整个单位信息化管理体系当中,才能更好的获得支持,从而改善设备条件。需要充分配备的硬件有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刻录机等。设备配备要把握一个原则:既满足工作需要,又节约成本。对于这些设备,档案部门要指派专人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电子设备进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不影响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效率。

其次要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电子文件从形成到归档,涉及到的岗位和人员众多。要确保收集到的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就必须在电子文件的形成、流转、处置、直到归档的各个环节,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确保同一类型的档案在不同的部门和人员之间产生的电子文档格式、大小、样式一致,方便对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如文本档案要采取tx t记事本格式还是e x c e l格式,必填的项目该如何填写,选填项目可否有填写者自行删掉,填写后由谁保管,保管多长时间,保管人要负什么责任,调阅的方式和办理程序等等,都要有统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严格电子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生成、加工、还有保管、借阅的程序,做到归档统一、保管安全、使用有序,使制度变成归档人员的自觉行动并及时做好软硬件设备的更新维护。

(二)保护档案信息的安全

网络化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正常运行,要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对信息利用安全,要建立层次分明、角色明确的信息利用机制,并建立权限设置的流程;对信息保管安全,要建立档案数据的保存、迁移及其校验机制,并建立功能和作用完全不同于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处理工具,利用工具,确保信息的保管安全;在系统安全管理上,通过采用设置防火墙等技术手段,在计算机硬件环节上阻隔不安全隐患,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有效以及网络系统正常运行安全;同时,还必须重视培养电脑技术开发人才,解决技术上的障碍;此外,要加强对工作流程、文件信息以及信息保管方式的管理,确保信息运转流畅、安全可靠;最后,还要加强对信息工作人员的管理,由于信息时代,档案工作人员接触到的信息更加频繁和密集,其中包括企业的核心数据信息,因此,加强对信息工作人员的管理,建设一支高度自觉、遵纪守法的档案人员队伍,非常现实和必要。

(三)加强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核心的重要要素。一是要从丰富馆藏入手,狠抓信息的储备,开展广泛的收集、广揽社会信息、改善馆藏结构,增加档案门类。二是要在进行数字化的时候,不仅是把现成的档案数字化,还要对分散的档案信息进行整合、加工,把经过二次加工的信息同时进行数字化,才能真正扩充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率。在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中常遇到过分强调本单位特殊性,管理方式不可更改的情况。这种无视标准化、拒绝采用标准的观念极其有害。曾有过高层政府机关,采用仅凭经验管理档案的方法,连续数十年不变,虽然也很有成效,但不具有通用性,无法实现必要的共享。采用标准意味着系统性的进步,对信息系统的长远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共同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耗费巨大的部分标准,例如电子档案的标准更应统一领导,集中力量,不断推进。同时,相关的立法工作也应及时跟上步伐,这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档案馆是一个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领域中会遇到国内外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必须认真研究计算机和网络的法律法规,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正常进展。

(四)加强档案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始终要依赖于档案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为应用性很强的档案工作,为了培养档案管理人才,必须加强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使他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满足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需要。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即档案计算机管理。为了保证电子时代人类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得以长期保存和利用,档案管理者必须学会利用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档案计算机管理及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的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每一个档案管理者都必须及早适应电子信息技术革命给档案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变革,否则难以胜任计算机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能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以及各类现代化办公设备进行电子文件的制作、使用和维护。因此,必须对现有档案工作者进行基础知识教育、高级理论培训及档案专业教育,使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而且具备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此外,对档案信息管理急需人才和高端人才加以引进,以解除单位档案信息管理人才缺乏的燃眉之急,并且能即时调整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 沈运青.提高档案意识发展档案事业[j].龙岩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2] 郭敏.浅析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山东档案,2008(05).

[3] 陈巍,王爱萍,张小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史志,2008(09).

档案信息化管理篇4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定义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指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将档案资料通过加工处理,应用数字化原理和计算机网络,对档案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开发和利用,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对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就要求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具体特点,按照不同的标志进行检索、分类、归纳和汇总,以实现信息化管理。其特征如下:①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②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③档案信息利用的共享化;④档案信息服务的社会化。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档案管理信息化内容包括:①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而其核心是档案信息网络,它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信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之一,其开发和利用是档案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所在。③档案的标准规范建设。标准规范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主要包括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档案信息的资源标识、描述、存储、查询、交换、管理和使用,逐步形成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体系。④档案信息化的应用体系建设。它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的技术保障。⑤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这是档案信息化的成功之本,对其他各个要素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基础工作不牢

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硬件设施的问题是指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工具缺乏,硬件设施主要是相关的一系列必要的工具器材,如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光盘刻录机、缩微设备、复印机以及光盘、磁盘等等,由于这些设备的配备都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作保障,而且设备的后期维护成本也较高,资金缺乏往往就会导致设备配置紧张。缺乏了必要硬件设备,纸质的档案转换、加工处理、整理分析工作也会受到影响,快捷高效的信息化管理便无从谈起。软件环境是指档案信息管理各个环节的标准规范。比如在把纸质的档案转换成电子文档这个阶段,缺乏详细统一的标准来要求什么样的纸质档案应该采用何种转换格式,导致相同类型的纸质档案经过不同的部门和人员处理就有不同电子格式,增加了信息化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还有一些电子表格,同一种表格不同部门或人员填制的格式互不相同,也增加了档案整理、归档的难度。如各类表格,其填写往往缺乏完整性,备注栏填写各式各样等情况大量存在。同时,在电子档案的保管、传递、调阅、使用等环节都没有统一的刚性的要求,存在很多人为主观因素。

(二)档案信息的保密安全性差

档案信息需要共享,这是由档案信息资源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档案信息共享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而信息共享具有限制性,即在一个特定范围内共享;档案信息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密性。但是,在信息化管理中,由于网络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档案信息泄密的渠道和风险不断增加,除了常见的网络病毒、网络黑客对管理计算机的入侵,工作人员无意泄露等情况外,电磁泄露、剩磁泄露等威胁更是防不胜防。此外,由于信息化管理下档案信息与载体是可以相互分离的,泄密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几乎无法判断档案信息是否被非法复制,而且档案信息在泄露后可借助网络快速传播,很难实现泄密后的补救控制。因此,档案信息共享与安全保密形成了矛盾。

(三)可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少

档案馆承担着档案保管和档案利用的职能,但是,长期以来,档案部门主要依靠归档制度来保证档案试实体的收集,并且始终未能摆脱“重藏轻用”的局面。即重视档案馆内部组织管理,轻视研究和预测社会对馆藏信息的需求;重视馆藏服务方式,轻视深层次的信息服务;重视馆藏档案信息的政治性和保密性,轻视馆藏档案信息的社会性和文化性;重视以实体为中心的“保管模式”,忽视以信息整合为中心的“后保管模式”。浏览网上档案馆就会感觉到可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实在是太少了,读者不愿光顾。

(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作为一名合格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者,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运用技能,熟练使用各种现代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输工具,而且还应具备对档案信息的加工、提炼能力,把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有效的传递给档案利用者。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只有那些既谙熟档案管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但是,囿于我国传统的用人体制,再加上现阶段档案部门对档案管理人力资源投入资金有限,这就使得现有工作人员接受培训机会渺茫,优秀人才又难以被吸纳进来,直接导致档案队伍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严重制约了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推广和应用。

三、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一)夯实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

首先是要加强硬件设备的配置。由于档案工作向来不受单位的重视,档案部门必须正确认识自身所处的地位,多方面争取领导的支持,并将档案信息化管理纳入整个单位信息化管理体系当中,才能更好的获得支持,从而改善设备条件。需要充分配备的硬件有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刻录机等。设备配备要把握一个原则:既满足工作需要,又节约成本。对于这些设备,档案部门要指派专人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电子设备进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不影响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效率。

其次要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电子文件从形成到归档,涉及到的岗位和人员众多。要确保收集到的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就必须在电子文件的形成、流转、处置、直到归档的各个环节,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确保同一类型的档案在不同的部门和人员之间产生的电子文档格式、大小、样式一致,方便对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如文本档案要采取tx t记事本格式还是e x c e l格式,必填的项目该如何填写,选填项目可否有填写者自行删掉,填写后由谁保管,保管多长时间,保管人要负什么责任,调阅的方式和办理程序等等,都要有统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严格电子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生成、加工、还有保管、借阅的程序,做到归档统一、保管安全、使用有序,使制度变成归档人员的自觉行动并及时做好软硬件设备的更新维护。

(二)保护档案信息的安全

网络化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正常运行,要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对信息利用安全,要建立层次分明、角色明确的信息利用机制,并建立权限设置的流程;对信息保管安全,要建立档案数据的保存、迁移及其校验机制,并建立功能和作用完全不同于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处理工具,利用工具,确保信息的保管安全;在系统安全管理上,通过采用设置防火墙等技术手段,在计算机硬件环节上阻隔不安全隐患,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有效以及网络系统正常运行安全;同时,还必须重视培养电脑技术开发人才,解决技术上的障碍;此外,要加强对工作流程、文件信息以及信息保管方式的管理,确保信息运转流畅、安全可靠;最后,还要加强对信息工作人员的管理,由于信息时代,档案工作人员接触到的信息更加频繁和密集,其中包括企业的核心数据信息,因此,加强对信息工作人员的管理,建设一支高度自觉、遵纪守法的档案人员队伍,非常现实和必要。

(三)加强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核心的重要要素。一是要从丰富馆藏入手,狠抓信息的储备,开展广泛的收集、广揽社会信息、改善馆藏结构,增加档案门类。二是要在进行数字化的时候,不仅是把现成的档案数字化,还要对分散的档案信息进行整合、加工,把经过二次加工的信息同时进行数字化,才能真正扩充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率。在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中常遇到过分强调本单位特殊性,管理方式不可更改的情况。这种无视标准化、拒绝采用标准的观念极其有害。曾有过高层政府机关,采用仅凭经验管理档案的方法,连续数十年不变,虽然也很有成效,但不具有通用性,无法实现必要的共享。采用标准意味着系统性的进步,对信息系统的长远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共同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耗费巨大的部分标准,例如电子档案的标准更应统一领导,集中力量,不断推进。同时,相关的立法工作也应及时跟上步伐,这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档案馆是一个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领域中会遇到国内外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必须认真研究计算机和网络的法律法规,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正常进展。

(四)加强档案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始终要依赖于档案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为应用性很强的档案工作,为了培养档案管理人才,必须加强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使他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满足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需要。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即档案计算机管理。为了保证电子时代人类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得以长期保存和利用,档案管理者必须学会利用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档案计算机管理及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的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每一个档案管理者都必须及早适应电子信息技术革命给档案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变革,否则难以胜任计算机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能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以及各类现代化办公设备进行电子文件的制作、使用和维护。因此,必须对现有档案工作者进行基础知识教育、高级理论培训及档案专业教育,使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而且具备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此外,对档案信息管理急需人才和高端人才加以引进,以解除单位档案信息管理人才缺乏的燃眉之急,并且能即时调整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 沈运青.提高档案意识发展档案事业[j].龙岩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2] 郭敏.浅析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山东档案,2008(05).

[3] 陈巍,王爱萍,张小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史志,2008(09).

档案信息化管理篇5

【论文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步人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还是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不断显示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牛活不可缺少的工具。

1、档案信息化的定义和内涵

1.1定义

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

1.2内涵

档案信息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要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第二,要实现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第三,要实现档案信息高度共享;第四,要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

2、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档案需长期保存,为提高存储环境,避免可能造成文档纸张受潮、虫蚀以及火灾等灾害,每年大量投入文档的保管经费已在所难免,且因无备份而又为每年不得不有的文档损失耽忧。由于档案需反复查阅,不可避免的存在原件受损或遗失,给文档的保管与利用带来管理上的困扰。在已认知的低档平板扫描仪录入的方式下,大量文档的电子化进程是不可想象和解决的,且大量电子化文档如何管理、查阅、应用有待全面解决。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还是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兀不显示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牛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实现科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条件。

3、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又把信息化建设列为战略重点之一,明确了“十五”期间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归纳其主要内容有: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关标准,研制、推广档案管理应用软件,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做好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积累、保管、利用,保证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齐全、完整、有效,建立、规范、联通各区域网络,建立全国档案信息网络,并人国家信息网。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传输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服务对象与需求扩大化。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计算机技术是当今新技术革命的先导技术。电子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存贮信息和逻辑判断能力强以及自动进行运算等特点,在文件的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的接收、查找、借阅、归还,以及辩认到期应销毁的文件等档案的归档利用和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内容介绍和编制内目录,还可用于库房的管理。用于特殊的档案工作项目,如编制大型索引、为档案的编研工作提供服务以及档案统计等工作。因此首先要从硬件上配备电子计算机,提高各类档案馆、档案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其次要建设和完善局域网。使各项工作都网络化,加强档案的利用。3.2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3.2.1档案的电子化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馆藏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的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加强电子文档资料的归档工作,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把纸质档案数字化,建立全文数据库,以便于查找利用。

3.2.2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

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需要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开发标准化的档案管理系统,加强档案目录的输入,保存。

3.3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化了,因此,信息化建设人才需要深厚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熟悉档案工作的规律,从而创新更科学、更先进的管理方法,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档案业务人员培训工作。提高档案业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档案信息化管理篇6

Abstract: Taking the informatization of file management as the study object, this paper firstly defines and explores its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secondly, describes its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thirdly, discusses the current problems; finally, proposes improvements or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these problems.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浅析

Key words: file 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317-01

0 引言

信息化技术给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积极转变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信息化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着科技、社会、经济极大的发展。当然,档案管理无不例外也受到信息化发展的影响,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随着档案管理所承载的信息量多样化、复杂化等趋势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工作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当前档案管理信息化也存在着较多问题,需要亟待完善,以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和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1 档案管理信息化内涵、特点及必要性

1.1 档案管理信息化内涵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信息化充分体现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对档案资源进行处理、管理、开发等,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达到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功能目的。

1.2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档案管理信息化具有如下的几个特点:①具有档案信息存储、查取等自动化功能。②档案信息能够实现共享。③档案信息化管理具有智能化特点。④档案信息化管理实现社会化服务。

1.3 档案管理信息化必要性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当前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爆炸式发展,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等对档案管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主要是以手工为主,分类编目、检索等工作都依靠手工完成,效率很低,当前档案信息量的急剧增加,种类繁多,纸质的经过查阅容易变烂、需要保存完善,需要大量的材料来装载信息,不符合当前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因此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出现网络化、电子化、动态化、数字化等信息化模式是必然发展趋势。现代的信息技术,比如大容量的硬盘能够存储大量的数据信息,网络技术能够实现远程数据传输。

2 当前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从当前状况来看,各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由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方法适应不了现代的要求,先前的档案管理人员采用现代档案管理模式,但是其信息化管理专业性、学历层次、理论水平等参差不齐。新聘请的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由于缺乏信息化管理经验,管理观念意识不强。各单位比较普遍的状况是既懂档案管理专业业务知识又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甚少,能够对档案管理软件进行维护,开发档案管理软件的人才奇缺,基本上处于操作层面,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形成人力资源障碍。

2.2 档案管理数据安全问题 网络信息技术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信息泄入带来隐患。档案管理信息化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安全方面的威胁,如何来维护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网络安全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一道障碍。

2.3 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不够规范 当前,存在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档案分类,编号等方面没有统一有效的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专业系统,难以全面展开实施。由于档案管理在标准及规范方面存在不统一,某种程度上导致信息数据格式及系统的异构。再者,我国档案管理信息化软件方面的通用性等存在严重不足,信息技术的设备比如扫描仪型号不一,档次参差不齐,硬件环境也缺乏统一规范,这些都影响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2.4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数据质量问题 由于档案信息化管理将纸质的文件电子数据化后,电子文件具有信息的非纸质性、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信息载的脆弱和不稳定性、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信息的易更改和易丢失性等特征,从而出现了数据质量问题,而且当前维护电子文件的真实性的途径及方法还不能够达到确保电子数据文件真实性的目的。

3 改善当前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措施

3.1 培养及引进档案信息化管理高素质人员 针对当前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现况,需要加强人员的档案管理信息化业务培训,适当引进高素质人才,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化档案管理要求的专家型队伍,向既熟悉档案管理业务又懂得计算机档案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迈进。

3.2 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档案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预防信息泄入,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安全意识。认真务实的对档案信息做出鉴定,确定档案的密级程度和开放范围,严格管理。适时的对计算机进行杀毒,安装防火墙,升级杀毒软件,升级相关硬件设施,严格按照《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采用身份证、防火墙、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要严格执行“三网”隔离,采取可靠的防范技术和措施,确保档案部门网络的信息安全,对面向公众的上网信息进行严格审查,确保都是可以公开的信息。

3.3 统一及制定档案管理信息化标准 统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必须要依托国家行政的力量,打破各个单位各自为政的局面,统一国家政策法规和各种业务规范。档案信息化标准是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它贯穿于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始终。档案管理要符合档案的各项标准化内容、分类、编号设置以及案卷目录,各个项目都要求标准化,符合各标准的规定。

3.4 加强电子档案归档管理 加强电子档案的归档管理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档案信息化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档案部门要根据档案管理的要求,加强对本单位电子文件积累、鉴定、著录、归档等工作的监督、指导,保证各单位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有效。研究电子档案接收、保管、利用的技术方法,制定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档案管理信息化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9).

档案信息化管理篇7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

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其他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它是一种信息资源,是信息和载体的统一体。然而,随着档案存放数量冗多、保管条件差、查找利用率低、管理人员知识单一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为社会提供服务,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那怎样才能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呢?我认为应该从增强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配备统一的管理设备、创建规范的管理机制、建设复合型的管理队伍这四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

在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档案事业的过程中,档案工作人员要更新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规模和方法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尤其要更新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的观念。建立与时代合拍的档案意识,切实转变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对档案重管理轻利用、等客上门、封闭保守等思想观念,把档案服务方式从传统的被动式服务改变为主动服务,将封闭式服务转化为开放式服务,使档案工作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不断完善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要依赖于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应包括思想意识、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等内容,还要尽快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懂信息技术,具有综合工作能力的信息专业人才和新型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配备统一的管理设备

加快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要及时配备档案管理现代化所需要的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互联网设备等现代化办公设备,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缩微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加速实用、通用软件的研制,加快档案信息数字化处理步伐。要舍得投入财力,当前,各级档案部门的财力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这就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引进资金加快更新改造的步伐。同时,作为上级档案主管部门,也可以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政策上给下部门创造条件,使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

三、创建规范的管理机制

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明晰相关责任,保障网络及数据的安全运行,还需要从实际出发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创新档案管理制度。有关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适应信息化建设的档案管理制度。一是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和技术规范,细化电子档案工作环节和步骤;二是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特别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统一档案管理标准。标准规范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档案管理标准化包括:档案整理标准、统计标准、服务标准、各项技术标准等,它是衡量工作效率高低的尺度。如果没有这些标准,档案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就无法建立;如果相关档案部门不按统一的标准去做,各搞一套,自成体系,那么档案信息网络就无法畅通,资源共享也就难以实现。

档案信息化管理篇8

关键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主要策略

在现代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利用网络技术能够实现信息的传输与共享,提高资源交换的整体效率,而这种颠覆性的变革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档案作为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的档案以纸质为主,存在着材料多、查找困难、管理复杂等问题,为此必须要积极推进人事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保证档案信息化工作开展效率全面提高,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性特点。

一、当前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人事档案存在造假在体制内,有许多工作人员为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和利益,往往在年龄、工龄、学历等资料方面存在明显的造假行为,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人事档案信息无法反映一个人的真实工作经历和工作能力,致使人事档案毫无参考价值。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能够对当事人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也没有能够对一个人的工作履历、兴趣爱好、特长等进行详细描述,就无法充分发掘当事人的工作能力,导致人事管理工作开展效率不高。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有一部分信息内容没有经过核实就随意填写,也会导致档案资料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二)档案人员素质偏低档案工作事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优劣,所以必须要加强档案人员的素质培训。但从目前来看,由于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在思想上不注重档案管理,在业务上不掌握信息档案无法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软件。对档案信息进行快速的存储与应用,这样的问题就导致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效率不高等情况。在档案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技术培训,这样也就使得档案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无法确保档案的充分利用。

(三)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滞后信息化管理质量水平受到影响,不利于档案信息化建设。这样就使得档案工作流于表面,使得人事档案资料越来越多。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却不断降低,大量纸质档案也会占用大量的库存空间,致使有价值的档案却无法真正入库,严重影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人事档案作为单位发展的重要记录,能够对行业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真实的反馈,从而有助于快速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单位的全面发展。在行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积累大量的历史影像文字资料,能够对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进行全面的反馈,通过完善的行业档案管理,能够为未来的查询提供更加方便的渠道。在档案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而且许多的部门领导忽视档案管理工作,没有深刻认识到档案管理对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导致档案缺乏制度创新,也没有能够对档案制度进行妥善的优化与解决,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效率不高,无法被合理的利用。

(四)基础设施不完善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其中硬件设施,包括网络通讯设备、扫描设备和大型服务器,但是由于这些设备的投入成本非常高,许多单位缺乏足够的预算,这样就导致基础设施不完善。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档案始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速度不断加速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档案的重要内容,尽管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但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例如信息服务意识淡化,很多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没有能够及时的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甚至以管理者自居,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服务意识,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广大职工提供重要的服务,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搜集整理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充分的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为用人单位和本人提供重要的服务,而且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架构发展趋势以及相应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也能够对本人的职业生涯提供合理化建议,这样就导致信息化管理存在片面化问题其次,在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地区的档案部门并没有形成覆盖全国的档案信息平台,大多数的档案部门信息平台也没有与学校企业等相关部门紧密沟通合作,造成信息交换不及时、信息管理质量不高的问题,也不利于档案信息化建设。在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中,由于硬件环境建设资金不够,软件环境开发水平不高,这样就使得档案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氛围并没有形成,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文化素养还存在许多偏差,这样也就导致软硬件的环境建设,严重阻碍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还有的单位在引入大量的基础设备之后,没有能够引入配套的软件服务,这样也会导致档案信息化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五)信息安全意识薄弱信息化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不能够忽视安全隐私的问题。如果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使得计算机病毒黑客大肆入侵,不仅会造成信息安全受到破坏,也会导致信息资源泄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开展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有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一种表面形式,没有深刻研究档案的内部联系,也没有充分的对档案资料进行深入挖掘,造成大量的宝贵资料没有得到妥善利用。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性时效性,但由于部分的管理人员自身缺乏责任意识,没有真实客观的对人事档案进行深入的管理,也没有对档案管理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无法发挥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要想完善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与水平,最主要的就是从领导人开始摒弃传统的落后思想观念,重视档案的重要价值,对档案信息化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入分析,这样才可以确保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在人事化信息档案建设的过程中,由于需要长时间的架构才能够顺利实现,所以要加强对人员的培养,通过对档案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把握人事化信息资料的基础知识,确保档案的操作水平全面提高。要加强对档案人员的培训,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正确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对计算机软件进行管理,确保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利用效率全面增强。要想进一步拓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质量,最主要的就是聘请专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对人事档案信息系统进行及时维护。在发现问题时也能够及时处理,确保信息安全。

(二)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效率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好统一,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必须由单位领导制定明确的目标,通过对人员配置、资金投入等变量因素进行充分的统筹规划,这样才能够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严格按照既定的流程完善人事档案信息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利用数字化管理规章制度由国家档案局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对人事档案进行全面深入管理,确保档案管理工作重点突出,充分发挥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确保档案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在人事化档案信息建设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系统性、安全性、规范性、效益性的原则,保证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通过信息化的管理保证信息系统得到全面优化,促进档案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三)加强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从现阶段来看,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从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加大投入,这样才能够确保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全面增强,通过制定合理的人事档案规划及目的能够确保各个资源项目得到优化,保障信息化系统的顺利开发,而且也能够改善人事档案,硬件设备和软件设施,确保在软硬件条件下,根据具体的网络环境来购置相应的硬件设施,保证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水平得到提高,在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时,还要确保硬件投入和采购满足网络通信安全等要求。各级单位领导最主要的就是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确保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拓展自身的知识,提高自己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一支更高质量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团队。

(四)立足实际加强规章制度管理在新时期加强档案,不仅可以推动单位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能够保证人事资源得到合理的优化整合,为我国行业的发展打下重要基础。随着互联网加的快速普及与推广,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将档案工作实现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能够对人事档案资料进行在线处理,提高档案管理的整体质量与水平,而且还能够探索出更加先进的管理系统,通过档案资源建设,可以确保档案管理内容更加完善。既能够方便更多的患者在线浏览,而且也可以提高人事档案的传播价值,还能够有效减少人事档案出现损耗的风险。许多珍贵人事档案在外界期间非常容易受到破坏,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通过信息化信息技术能够将人事档案信息进行快速采集,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各种展览活动,确保人事档案资源的共享。

(五)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在新时期人事档案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充分通过自身的工作,保证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档案管理服务。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一般通过图像的方式将档案进行存储和归档,既可以利用现有档案,又可以为今后提高档案文本转换提供了基础。加强档案内容建设,确保人事档案具有高效性、完整性、真实性,并反映行业的发展进程,提高人事档案的整体利用效率。如今的机构已经实施了人员招聘制度,工作人员的流动性也在日益增大,所以建立信息化的档案就变得非常有必要。在档案的过程中,由于引入了各种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所以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新时期最主要的就是积极加强对档案工作进行深入的推广与普及,确保档案更加的高效稳定,满足人事档案的实际需求,在新时期,要积极加强对人事档案人才的培育,让他们能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相关知识,保证档案资料录入更加的准确高效。建立安全保密法规,安全保密问题是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的重中之重,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三、结束语

推荐期刊
  • 民国档案
    刊号:32-1012/G2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陕西档案
    刊号:61-1006/G2
    级别:省级期刊
  • 档案
    刊号:62-1025/G2
    级别:省级期刊
  • 上海档案
    刊号:31-1703/G2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