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8篇

时间:2023-07-21 09:15:23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 劳动就业 导向

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发展导向。例如以供给为导向还是以需求为导向,在需求导向中是以个人需求为导向还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这既是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科学合理地选择发展机制,关系到职业教育在新时期能否有效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社会作用的问题。一个更加鲜明的主张是当今中国职业教育要走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道路,这一主张的现实依据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一)就业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强调了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提出了“十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职业教育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如对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质量不够高、外部政策环境有待改善等。归结起来,职业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劳动市场和教育资源两大制约。在诸多的不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中,劳动市场的制约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突破这一难点,其他问题也就相对容易解决,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突破,即使有办学的积极性,也具备了相当的办学条件,职业教育发展仍然会走下坡路。一些好的民办学校,虽然所处的环境并不优越,办学条件一般,但由于贴近市场、抓住需求,就业出路畅通,发展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相反,少数公办学校甚至是重点学校,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环境,最终陷入困境,甚至改作普通中学。调查显示,初中毕业生读名牌职业学校的第一位原因就是就业有保障;相反,许多不报到的考生,理由主要是感到就业前景不佳或就业质量不高。所谓就业质量可以通过三个层次的就业来表述;最低层次的生存型就业,中间层次的适应型就业和较高层次的发展型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竞争优势的形成不是由计划驱动的,而是由市场来导向,具体地说,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是由劳动力市场引导的,学校只有在劳动市场提供相关、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通过竞争赢得自己的地位。

要突破就业的“瓶颈”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对就业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就业都将面临着城乡的双重压力,处于就业总量与结构彼此围绕,新生劳动力与失业人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这是我国劳动就业的基本国情,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环境。二是对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趋势要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是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前提条件。三是要逐渐探索和形成一套适应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职业教育运作机制。

牢牢把握住这三个问题,就抓住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牛鼻子”,就会使职业学校在十分广阔的劳动市场中,包括城市和农村、传统和新兴、正规和非正规就业领域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面向劳动市场的改革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长息息相关。从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的家庭经营人才,到乡镇企业崛起对第二产业人才的呼唤;从20世纪90年代城市第三产业扩展急需的服务业人才,到农业产业化对产供销人才的全方位需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直到21世纪初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我国要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迫切需要现代制造业高技能劳动者。职业教育一直伴随着经济发展带动的就业增长和劳动结构的不断优化而发展变化。

同样,职业教育的重大改革也与劳动就业制度的不断创新休戚与共。20世纪80年代初,就业压力和财政状况不容许再兴办大量由国家“统包统分”的职业学校,所以新兴的城市职业高中和短期大学,从一开始就在新的就业改革政策引导下进入了市场。20世纪80年代中期,部分农业中专学校率先举办培养“新农民”的“不包分配班”,开创了毕业生就业改革的先河,90年代初,国家推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这一改革随之扩大到其他职业教育院校。直到1997年,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联合下发《关于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改革的意见》,职业教育才最终脱离计划经济下,的毕业生包分配就业制度,全面进入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市场就业。2002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市场对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行学历证书与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的要求。1994年,劳动部、人事部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对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出总体部署。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也对此进行了法律规定。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加快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同时也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实现接轨创造了条件。事实证明,职业学校实施这一制度,积极开展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工作,有力推动了教学领域的改革,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996午,劳动部又发出了《关于进行劳动预备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就业制度,对广大青年普遍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2002年,国务院《决定》又提出“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同年,劳动部、教育部、人事部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为职业教育与劳动市场接轨铺平了道路。

(三)世界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类似问题与对策

经济全球化造成了经济运行环境越来越富有竞争性,改变着劳动和劳动组织的属性。

在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劳动者的脆弱性。《1998—1999世界就业报告》估计,全世界30亿劳动者中,有25%—30%属于不充分就业,失业者达1.4亿。这一环境使职业教育面临着适应迅速和持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挑战。世界职业教育界的应对主要是:首先,突出了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就业需求在职业教育中的位置。1999年第二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科林·鲍尔提出:“培养富有成效的灵活的劳动力对迎接21世纪的竞争至关重要。每个国家不论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必须努力革新其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计划,以解决下一世纪的就业问题”。其次,把提高学习者就业能力和改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市场的结合,作为改革的重要措施。第二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建议书》指出:“技术与职业教育必须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改革:提高灵活性,注意培养革新和提高效益需求的技能;针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来安排培训;对已就业者和失业者以及处境不利的人群进行培训和再培训”。1999年欧盟在《中东欧职业教育与培讥——关键指标》报告中的三项建议之一也是从劳动市场反馈的角度看职业教育的改革,建议提出:“青年高失业率表明,劳动力需求的疲软和技能错位。在这种情况下,要继续实行课程的现代化改革和努力使职业教育培训紧密结合劳动力市场”。第三是职业教育更加贴近行业企业内部劳动市场需求。众所周知的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成功典范,如,美国职业院校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英国、法国的“三明治”校企合作课程,韩国初级学院的顾客导向的教育(CE)以及“订单”培养等,其实质就是以企业内部劳动市场为导向,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

二、就业为导向的理论依据

(一)劳动市场是规划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

一个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不仅取决于该国的教育制度,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该国的劳动就业制度。我国《职业教育法》的立法依据不但有《教育法》,还有《劳动法》。劳动市场对职业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具有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体系的从属性。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由劳动市场体系决定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宽窄是由社会劳动分工的专门化程度决定的,教育层次也是由社会人才结构决定的,职业教育采取学校式还是校企合作式办学模式也同样是由企业内部劳动市场和外部劳动市场的不同比重决定的。例如,德国以企业内部力量为主培养技术工人,而较少依赖外部劳动市场,劳动分工严细,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高,更受产业界认可;而北美行业企业更加依赖外部劳动市场,劳动市场的专业分工不甚严细,人才培养重通用能力,劳动力流动性更强。但是,无论哪种职业教育模式,总是能够与劳动市场紧密结合,并形成良性互动。世界公认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规划看能够以本国劳动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从发展过程看与劳动市场形成互动,从结果看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人才结构大体相当。

第二,需求的决定性。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决定的,前者对后者的适应,才会实现职业教育真正的质量和效益。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劳动内容的更新和劳动组织的变化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一个完善的劳动市场能够准确地反映经济、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结构及变化趋势,包括各类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职业教育的发展及体系的调整必须以此为依据。职业教育各个专业和培训项目的此消彼长,要根据劳动市场的供求信号,即劳动工资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工资的增降往往指明了就业的增长点和消退点。

第三,政策的导向性。劳动就业政策历来是职业教育的社会驱动力,它也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就业政策设定了就业的“门槛”,规定了职业岗位资格,不仅对劳动者提出了基本要求,而且对用人单位也提出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政策不仅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也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期,大批下乡知识青年返城时,所实行的子女顶替父母岗位的政策对缓解当时社会的就业压力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就业准人政策和必要的培训,造成劳动者能力低下和就业转岗能力较差,所以这项政策不利于职业教育和就业问题的长远发展。又如我国正在落实劳动准入制度,这就要求职校生就业前普遍要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学校在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时,必须同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这必将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职业教育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这四个服务,反映了现实的要求也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四个服务可分为对经济社会服务和为个人的服务,在为经济社会服务中又可以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通过培养劳动力和吸收劳动力而发生的。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直接服务是有限的,其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而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为个人服务也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再就业及提高就业质量来体现。因此,为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就成为了四个服务的核心,成为其他三个服务的前提条件。

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推广科研成果、校办产业、咨询服务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但是进行这些活动的目的仍然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或创业)率和就业质量上来。既然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结合点,职业学校就必须抓住这个结合点不放,要抓好这个结合点,就必须找准经济的增长点,尤其是地方经济增长点。目前国有企业、大城市、传统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已很有限,职业教育应调整专业设置,扩大服务面向,积极发展面向地方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服务三农的专业与培训项目。

(三)就业是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平衡点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无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是全面的、多样化。同样,职业教育关系着个人的生存、发展,所以个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的。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其中前两条强调的就是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的发展越来越得到更多的关注,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指出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对象加以对待”。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人需求的主观性和社会需求的客观性,两者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职业教育到底应向社会需求还是个人需求倾斜,历来是学者争论的焦点,也是政策制定者和计划者的两难选择。尽管在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两种不同的倾斜都存在,但都不能简单地照搬。

我们认为,无论个人需求还是社会需求都只能通过就业来实现。从共同的效果出发,我们就在这两种需求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能否顺利就业、较好地就业。

有关专家在对湖南、辽宁、河北、四川的农村职业教育进行调查时发现:初中毕业生读职高的原因主要是希望早就业,而不是像普高那样期望能多学文化知识或得到更多的深造机会,这深刻地反映了现阶段个人对职业教育需求的主流。

当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相冲突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就必须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通过成功的就业来达到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平衡。目前学生就业的愿望仍然是数量有限的大企业、大公司,职业学校应当加强职业指导,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理论和实践课的比例、专业口径的宽窄上始终在寻求平衡,其实合理的平衡标准就是能否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注:上表为2000年对辽宁的海城、昌图、阜新三县(市)的288名初中毕业生进行的调查。

广西浦北县一职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人愿望,将毕业生的服务面向定位于农村和乡镇企业,使毕业生就业率达 90%以上,就业者年均收入在 1.2万元以上,并不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该校回乡务农的2500名毕业生多数成为科技种养专业户,2002年10月,广西农工党在对该县初中毕业生调研中发现,在被调查的585名学生中,毕业生愿读职高的占67.15%,读普高的占 15.7%,读技校的占6.4%。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了当地职业教育的强大的吸引力。2002年该校在校生达2096人,颇具规模,相反该校也曾经以满足学生个人需求为主,专业和课程设置仅追“热门”,忽视社会需求,结果造成就业困难,学校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四)就业与教育政策的组合是职教宏观政策的基本特点

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存在的紧密的内在联系,使得成功的职业教育宏观决策多数是劳动就业与教育政策的组合。表现之一是形成政策合力,如,20世纪80年代初的“先培训、后就业”政策,就使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的相关政策相得益彰。表现之二是两种政策相互促进对方的事业发展,如,劳动部门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教育部门把就业准人政策作为自身发展的社会推动力。表现之三是职业教育部门把劳动部门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就业率,作为评价院校办学效益的第一指标。表现之四是政策扶持目标对象有较大的重合度,如,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部门疏通转移渠道,教育部门提供转移培训;对城市失业职工,劳动部门提供资金购买教育部门提供的再就业培训。表现之五是一些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将教育部与劳动部进行合并,从政策协调的角度实行部门整合。表现之六是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的组合,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要求并一般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综上所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无论从现实需要还是发展规律看,都是我国职业教育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的合理选择。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提出,针对了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抓住了职业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必将带动职业教育的全局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的全面改革。这一选择对职业教育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快自身改革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对就业问题的关注标志我国战略重心转移.领导决策信息,2003年第4期.

[2]张家样、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 劳动就业 导向

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发展导向。例如以供给为导向还是以需求为导向,在需求导向中是以个人需求为导向还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这既是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科学合理地选择发展机制,关系到职业教育在新时期能否有效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社会作用的问题。一个更加鲜明的主张是当今中国职业教育要走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道路,这一主张的现实依据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一)就业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强调了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提出了“十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职业教育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如对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质量不够高、外部政策环境有待改善等。归结起来,职业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劳动市场和教育资源两大制约。在诸多的不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中,劳动市场的制约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突破这一难点,其他问题也就相对容易解决,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突破,即使有办学的积极性,也具备了相当的办学条件,职业教育发展仍然会走下坡路。一些好的民办学校,虽然所处的环境并不优越,办学条件一般,但由于贴近市场、抓住需求,就业出路畅通,发展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相反,少数公办学校甚至是重点学校,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环境,最终陷入困境,甚至改作普通中学。调查显示,初中毕业生读名牌职业学校的第一位原因就是就业有保障;相反,许多不报到的考生,理由主要是感到就业前景不佳或就业质量不高。所谓就业质量可以通过三个层次的就业来表述;最低层次的生存型就业,中间层次的适应型就业和较高层次的发展型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竞争优势的形成不是由计划驱动的,而是由市场来导向,具体地说,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是由劳动力市场引导的,学校只有在劳动市场提供相关、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通过竞争赢得自己的地位。

要突破就业的“瓶颈”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对就业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就业都将面临着城乡的双重压力,处于就业总量与结构彼此围绕,新生劳动力与失业人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这是我国劳动就业的基本国情,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环境。二是对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趋势要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是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前提条件。三是要逐渐探索和形成一套适应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职业教育运作机制。

牢牢把握住这三个问题,就抓住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牛鼻子”,就会使职业学校在十分广阔的劳动市场中,包括城市和农村、传统和新兴、正规和非正规就业领域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面向劳动市场的改革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长息息相关。从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的家庭经营人才,到乡镇企业崛起对第二产业人才的呼唤;从20世纪90年代城市第三产业扩展急需的服务业人才,到农业产业化对产供销人才的全方位需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直到21世纪初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我国要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迫切需要现代制造业高技能劳动者。职业教育一直伴随着经济发展带动的就业增长和劳动结构的不断优化而发展变化。

同样,职业教育的重大改革也与劳动就业制度的不断创新休戚与共。20世纪80年代初,就业压力和财政状况不容许再兴办大量由国家“统包统分”的职业学校,所以新兴的城市职业高中和短期大学,从一开始就在新的就业改革政策引导下进入了市场。20世纪80年代中期,部分农业中专学校率先举办培养“新农民”的“不包分配班”,开创了毕业生就业改革的先河,90年代初,国家推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这一改革随之扩大到其他职业教育院校。直到1997年,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联合下发《关于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改革的意见》,职业教育才最终脱离计划经济下,的毕业生包分配就业制度,全面进入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市场就业。2002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市场对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行学历证书与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的要求。1994年,劳动部、人事部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对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出总体部署。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也对此进行了法律规定。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加快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同时也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实现接轨创造了条件。事实证明,职业学校实施这一制度,积极开展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工作,有力推动了教学领域的改革,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996午,劳动部又发出了《关于进行劳动预备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就业制度,对广大青年普遍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2002年,国务院《决定》又提出“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同年,劳动部、教育部、人事部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为职业教育与劳动市场接轨铺平了道路。

(三)世界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类似问题与对策

经济全球化造成了经济运行环境越来越富有竞争性,改变着劳动和劳动组织的属性。

在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劳动者的脆弱性。《1998—1999世界就业报告》估计,全世界30亿劳动者中,有25%—30%属于不充分就业,失业者达1.4亿。这一环境使职业教育面临着适应迅速和持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挑战。世界职业教育界的应对主要是:首先,突出了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就业需求在职业教育中的位置。1999年第二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科林·鲍尔提出:“培养富有成效的灵活的劳动力对迎接21世纪的竞争至关重要。每个国家不论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必须努力革新其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计划,以解决下一世纪的就业问题”。其次,把提高学习者就业能力和改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市场的结合,作为改革的重要措施。第二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建议书》指出:“技术与职业教育必须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改革:提高灵活性,注意培养革新和提高效益需求的技能;针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来安排培训;对已就业者和失业者以及处境不利的人群进行培训和再培训”。1999年欧盟在《中东欧职业教育与培讥——关键指标》报告中的三项建议之一也是从劳动市场反馈的角度看职业教育的改革,建议提出:“青年高失业率表明,劳动力需求的疲软和技能错位。在这种情况下,要继续实行课程的现代化改革和努力使职业教育培训紧密结合劳动力市场”。第三是职业教育更加贴近行业企业内部劳动市场需求。众所周知的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成功典范,如,美国职业院校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英国、法国的“三明治”校企合作课程,韩国初级学院的顾客导向的教育(CE)以及“订单”培养等,其实质就是以企业内部劳动市场为导向,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

二、就业为导向的理论依据

(一)劳动市场是规划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

一个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不仅取决于该国的教育制度,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该国的劳动就业制度。我国《职业教育法》的立法依据不但有《教育法》,还有《劳动法》。劳动市场对职业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具有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体系的从属性。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由劳动市场体系决定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宽窄是由社会劳动分工的专门化程度决定的,教育层次也是由社会人才结构决定的,职业教育采取学校式还是校企合作式办学模式也同样是由企业内部劳动市场和外部劳动市场的不同比重决定的。例如,德国以企业内部力量为主培养技术工人,而较少依赖外部劳动市场,劳动分工严细,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高,更受产业界认可;而北美行业企业更加依赖外部劳动市场,劳动市场的专业分工不甚严细,人才培养重通用能力,劳动力流动性更强。但是,无论哪种职业教育模式,总是能够与劳动市场紧密结合,并形成良性互动。世界公认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规划看能够以本国劳动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从发展过程看与劳动市场形成互动,从结果看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人才结构大体相当。

第二,需求的决定性。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决定的,前者对后者的适应,才会实现职业教育真正的质量和效益。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劳动内容的更新和劳动组织的变化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一个完善的劳动市场能够准确地反映经济、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结构及变化趋势,包括各类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职业教育的发展及体系的调整必须以此为依据。职业教育各个专业和培训项目的此消彼长,要根据劳动市场的供求信号,即劳动工资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工资的增降往往指明了就业的增长点和消退点。

第三,政策的导向性。劳动就业政策历来是职业教育的社会驱动力,它也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就业政策设定了就业的“门槛”,规定了职业岗位资格,不仅对劳动者提出了基本要求,而且对用人单位也提出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政策不仅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也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期,大批下乡知识青年返城时,所实行的子女顶替父母岗位的政策对缓解当时社会的就业压力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就业准人政策和必要的培训,造成劳动者能力低下和就业转岗能力较差,所以这项政策不利于职业教育和就业问题的长远发展。又如我国正在落实劳动准入制度,这就要求职校生就业前普遍要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学校在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时,必须同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这必将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职业教育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这四个服务,反映了现实的要求也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四个服务可分为对经济社会服务和为个人的服务,在为经济社会服务中又可以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通过培养劳动力和吸收劳动力而发生的。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直接服务是有限的,其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而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为个人服务也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再就业及提高就业质量来体现。因此,为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就成为了四个服务的核心,成为其他三个服务的前提条件。

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推广科研成果、校办产业、咨询服务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但是进行这些活动的目的仍然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或创业)率和就业质量上来。既然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结合点,职业学校就必须抓住这个结合点不放,要抓好这个结合点,就必须找准经济的增长点,尤其是地方经济增长点。目前国有企业、大城市、传统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已很有限,职业教育应调整专业设置,扩大服务面向,积极发展面向地方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服务三农的专业与培训项目。

(三)就业是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平衡点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无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是全面的、多样化。同样,职业教育关系着个人的生存、发展,所以个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的。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其中前两条强调的就是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的发展越来越得到更多的关注,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指出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对象加以对待”。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人需求的主观性和社会需求的客观性,两者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职业教育到底应向社会需求还是个人需求倾斜,历来是学者争论的焦点,也是政策制定者和计划者的两难选择。尽管在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两种不同的倾斜都存在,但都不能简单地照搬。

我们认为,无论个人需求还是社会需求都只能通过就业来实现。从共同的效果出发,我们就在这两种需求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能否顺利就业、较好地就业。

有关专家在对湖南、辽宁、河北、四川的农村职业教育进行调查时发现:初中毕业生读职高的原因主要是希望早就业,而不是像普高那样期望能多学文化知识或得到更多的深造机会,这深刻地反映了现阶段个人对职业教育需求的主流。

当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相冲突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就必须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通过成功的就业来达到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平衡。目前学生就业的愿望仍然是数量有限的大企业、大公司,职业学校应当加强职业指导,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理论和实践课的比例、专业口径的宽窄上始终在寻求平衡,其实合理的平衡标准就是能否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广西浦北县一职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人愿望,将毕业生的服务面向定位于农村和乡镇企业,使毕业生就业率达 90%以上,就业者年均收入在 1.2万元以上,并不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该校回乡务农的2500名毕业生多数成为科技种养专业户,xx年10月,广西农工党在对该县初中毕业生调研中发现,在被调查的585名学生中,毕业生愿读职高的占67.15%,读普高的占 15.7%,读技校的占6.4%。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了当地职业教育的强大的吸引力。xx年该校在校生达2096人,颇具规模,相反该校也曾经以满足学生个人需求为主,专业和课程设置仅追“热门”,忽视社会需求,结果造成就业困难,学校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四)就业与教育政策的组合是职教宏观政策的基本特点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3

公劳动教育政策;劳动技术教育;社会实践

陈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研究生;黄忠敬,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别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主张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历史资源与实践智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获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劳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到1976年,劳动生产教育期,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关注学生尤其是各学段毕业生的体力劳动;第二阶段1981年到1998年,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举期,此阶段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第三阶段为1999年至今,社会实践教育期,要求学生获得良好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实现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目的,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要求实施不同的课程。而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的目的和课程的设置又决定了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地位。所以,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都是从劳动教育的目的、课程设置和地位三个方面展开的。本文期望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明晰我国劳动教育的演进和变化。

一、体力劳动:劳动生产教育期(1949~197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大批学生入学接受一定的知识文化教育后,想要继续升学而不愿意毕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劳动教育应运而生。所以,建国初期,我国的劳动教育主要目的在于纠正社会上存在的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进而组织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当然,这一时期,我国也开设了农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常识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主要是指体力劳动教育,也即鼓励广大毕业生积极投入生产劳动。

(一)教育目的:组织毕业生参加体力劳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全国小学生和初中毕业生的数目逐年增加,1954年暑期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共计460万左右,然而只有小部分毕业生可以继续升学;又因为当时社会各界普遍存在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所以,1954年青年团中央出台了建国后第一个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关于组织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或准备参加劳动生产的指示》,鼓励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由此也奠定了新中国初期劳动教育政策为就业参加劳动生产服务的基调。此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以实现就业的政策,主要有《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1954)、《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1954)、《关于有计划地组织未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工业生产的通知》(1954)、《关于组织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农业劳动和进行自学的报告》(1955)和《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1957)等。总体而言,此阶段的劳动教育最为现实和直接的原因是解决初小、高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是国家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劳动的需要。[1]换句话说,建国初期的劳动教育是受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问题的困扰而诞生的。

(二)课程设置:开设农业常识课和农业基础知识课

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就业问题的处理经验,使得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开始提前关注整个高小和初中学段学生今后面临的毕业和就业问题。1957年教育部《关于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的通知》,告知“各厅、局根据学校所在地区与学生的来源以及其他必要的条件加以考虑后,认为有必要与可能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时,在取得当地人民委员会同意后,即可增设”。[2]此外,195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正式提出对学生的宣传,应着重经常的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活动进行劳动教育。同年6月,教育部先后颁布《关于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通知》和《关于在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和农业常识教学要点的通知》,要求在初中和高中三年级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在农村小学增设农业常识课。将劳动教育正式纳入我国课程体系之中,以课程知识指导和帮助学生毕业后的农业生产劳动。

(三)劳动教育地位:全民劳动教育

除了在小学和中学分别设置农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常识课,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外,1958年《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认为勤工俭学是具体实现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始组织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学生开展农业生产劳动、农村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等形式的劳动教育。1963年6月5日《人民日报》社论发表《坚持不懈地好好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并在1965年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参加生产劳动锻炼问题的函》,组织高等学校教师参加劳动。而这一将阶级斗争和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也即为“”时期的劳动教育思想。1966年8月以后,实行的是以阶级斗争为目的的全民劳动教育。

二、手脑并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举期(1977~1998)

“”结束后,我国进入了劳动教育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78年教育部《<关于试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的颁布,提出在全日制中学设置劳动课程,劳动开始成为与语文、数学等学科并列的课程;此外,其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明确提出热爱劳动,劳动教育的部分内容开始成为德育的一部分。总而言之,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开始分化为劳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两大部分,两个部分相互独立又有交叉。

(一)教育目的:树立正确劳动思想和掌握基本劳动技术

1981年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并将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作为重要内容。同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提出注意在学生中加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加强劳动教育,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爱惜劳动成果。此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劳动教育的德育政策,《全日制小学劳动大纲(试行草案)》(1987)、《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90)、《小学德育纲要》(199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1995)。这些政策一方面强调通过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另一方面将劳动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1981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此后,1982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从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目的和意义、遵循的原则、内容和要求、时间和组织安排、成绩考核、培训提高师资、大纲和教材、劳动场地、加强领导这九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劳动技术教育。相继又召开了“全国中学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1986),《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的通知》(1987)和《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通知》(1988),对劳动技术课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次,在1978年教育部《关于讨论和试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提出,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要考虑专业特点,以对口劳动为主。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的理性态度,要求知识与劳动相结合,手脑并用,培养有文化的新时代劳动者。

(二)课程设置:思想品德课和劳动课、劳动技术课

1981年教育部《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首次提出在小学开始思想品德课,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学习劳动人民勤劳、诚实、谦虚、艰苦朴素等优良品质,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首次将劳动教育的内容纳入为德育的一部分。1986年颁布《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并逐步培养勤劳节俭以及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帮助家庭、别人、公众的能力。

与此同时,政策规定分别在小学设置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1981年教育部《关于颁发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的通知》,正式确定在小学设置劳动课,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并规定,一、二、三年级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适当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四、五年级每周安排劳动课1课时,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或简易生产劳动。同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规定教学时间安排初中是2周,高中是4周,可分散使用,也可集中安排。

(三)劳动教育地位:分化为劳动技术教育和德育的一部分

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的地位有所下降,与前一时期相比,劳动教育与生产的联系大大减弱,劳动教育不再直接作用于日常生产,而开始关注劳动技术。与此同时,劳动教育的所占时间也大大减少,劳动教育的主要时间为劳动课时间。此外,狭义的劳动教育开始成为德育的一部分。譬如,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规定初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劳动教育:“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以校内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为主的劳动实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高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以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学工、学农、军训为主的劳动及社会实践锻炼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教育”。[2]这一时期的德育包含了大量劳动教育的内容,同时劳动教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

三、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教育期(1999~2010)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教育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由此开始了劳动教育的社会实践教育期,这一时期劳动教育开始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4

关键词:初中;劳技教育;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161-01

一、当前城镇初中劳技教育的现状

本人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通过走访调查本人所在城镇及周边城镇初中劳技教育的现状,发现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轻视劳技教育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忽视了劳动技术教育对学生智慧的发展,忽视了通过劳动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许多学校和教师认为劳技教育与升学率没有直接联系,上不上无所谓。许多学校的劳技课虽然排进了日课表,却是形同虚设,“纸上谈兵”。有的学校七年级按规定才上,八、九年级则不上,改成了其他科目。许多学校领导的观点是劳技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最好是不要。

(二)片面劳技教育

由于社会环境和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许多学校往往将劳技课同劳动改造联系起来。许多教师带着“有色眼睛”看问题,把学生视为劳动改造的对象,视劳动为“没出息”“低智商”,把老师视为“不会教书的”“教不好的才去上劳技课”,把不爱劳动、不会劳动视为正常现象。学校虽然也有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劳动习惯等方面教育,但许多学生认为这是老师或者家长布置的任务和要求,没办法只有去做。甚至有的班主任将打扫卫生的简单劳动归为劳动实践,错误地、局限性地认为,劳技课就是让学生们多参加劳动。

(三)单一劳技教育

由于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劳技教师,也没有正常的教研和培训,许多学校劳技课的开设确实也存在困难。上面要求开设,教务处只有安排有一定专长和兴趣爱好的教师或者由从某个学科将近退休的老师来上,他们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也是不在行的。同时也存在短期行为和浅薄意识。具体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一切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教材中能上的内容上一下,不能上的就不上,甚至有的学校采用因噎废食的做法。

二、城镇初中劳技教育策略

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本人总结出几下几点策略:

(一)建立有实际意义劳技教育目标体系

1、认识劳动的意义。通过初中三年的劳技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爱护劳动工具、保证劳动质量、端正劳动态度,形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2、学会生活自理。教育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和维修最常用的基本劳动工具,教会学生学会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树立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职业意识,形成勤劳、坚强、认真负责,服务社会的品质,具有初步适应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二)建立动手动脑结合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可与多家企业联系,建立学生实践基地。还可配备一定的劳动工具和物资,为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提供保障,将课堂知识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还可以建立多功能的劳技教学实践基地,置办各种型号的自行车及零配件、机械工具、缝纫机设备等,开展自行车简易维修操作、缝纫机的使用实践教育。劳动实践基地和实验操作室的建立,可以为实施劳技教育创造条件,为学生更好地开展劳动实践提供较好的实物场景。

(三)建设一支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劳技教学师

资队伍学校劳技教育得以保证和顺利开展,教师是关键。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成果。本人认为针对劳技课的教学,可采取内挖和外聘的办法。一方面,在科学教师队伍中,挖掘具有实际教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师担任劳技教师。另一方面,根据教材内容实际,就近聘请农业、工厂、企业等技术人员为本校授课教师来校讲课,还派教师参加技术学习和培训。有了专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劳技教育就有了师资保障、智力支持。教师根据教材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内容,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劳技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三、结论

本研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对有些问题的分析还不够全面、深入,有些对策也值得进一步推敲,敬请各位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正,以利于我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严燕,加快普及农村初中基础教育势在必行[J].云南农业,2005(12).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5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劳动技术 教学体会

将来世界最重要的竞争将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在各阶段的教育当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内容和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已把劳动技术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纳入日常教学计划。我国为加强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在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分别设立了劳动技术课程。课程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正向素质教育转化,全面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注意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可目前,社会对劳动技术课程的认识和客观实践需要还有一定差距,致使开设劳动技术课程不容乐观,有些学校迫于形势,简单开课应付上面检查,甚至有些教学设备、实验场地、劳技教育的经费乃至师资严重不足的学校根本没开这门课程。高等师范院校没有针对培养劳动技术教师的专业系科,从事这方面教学的大多是半路出家,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技术课程教学。

一、初中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中学阶段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以及掌握一些生产技术知识和技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劳动技术课的学习,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积累知识,而且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1.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在日常的劳技教学与实践中,能培养学生学习、钻研技术的兴趣,动脑、动手的习惯;在劳动的实践中能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比如开设园艺课程,可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通过计算机课程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英语知识的积极性。通过劳动技术课的学习可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灵巧双手,不难发现一般热爱劳动的学生都具有比较清晰的思维,究其原因是劳技实践过程中促使脑的思维和手的劳动相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劳动技术教育不能兼并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脑教导手,手又发展和训练脑,手脑结合,学生的心灵手巧了,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学生越聪明,教学目标越容易实现。

2.能促进德育教育

一个人的世界观、道德品质及思想修养是在劳动中,人与人交往中形成的。在劳动中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美德,改变学生懒惰的习惯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通过劳技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结合作,关心集体的优良品质,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爱护公众设施、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3.能促进美育

在劳技课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一些问题时,独立思考透过细节完成某些科学试验,将享受到劳动所带来的成功,劳动创造美的愉悦。学生动手制作劳技作品时都会要求作品的造型美,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美能力。

二、有效提高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1.转变观念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置

必须加深对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把劳动技术教育摆到“德、智、体、美、劳、心”六育并举的位置上来,使劳动技术教育同培养适应经济建设的人才紧密结合起来。思想认识不从根本上改变,出路问题就无从谈起,家庭、社会、学校是对劳动技术教育的前提条件,我们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破除忽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把劳动技术课程提升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进行认识。按照劳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计划开足课时,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上;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认真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根据年龄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开展劳动技术教育,逐步实现劳动技术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加强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建设一支专业齐全、数量充足、质量较高并相对稳定的劳动技术课教师队伍。学校应彻底改变那种临时拉夫的错误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让部分具有相应专长的文化课教师改任劳技课,这是当前解决劳技课教师缺乏的主渠道。有条件的学校从师范院校毕业生直接选派,也可从大中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择优录用品学兼优者做课程教师,积极开展劳动技术课程教师的培养工作,甚至聘请农村的农业技术员或厂矿一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促进劳技课程的发展,各级教研室必须建立和健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研究网络,配备专职的劳动技术课教研员,成立相应的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建立劳动技术课教师的评价、考核及奖惩制度,甚至在职称评定时,可适当对劳动技术课教师实行倾斜政策,鼓励他们继续从事这项教学工作。

3.继续坚持劳动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初中劳动技术课与所开设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联系紧密,我们要积极寻找渗透点,扩大渗透面,让学生学到的学科知识运用到劳动实践中,真正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例如植物嫁接时为提高成活率,学生可利用生物中茎的结构知识进行分析,并得出形成层要对齐的结论;也可运用物理、化学中分子运动和溶液浓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小麦施肥过多造成烧苗的原因;这些实践活动既可验证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用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结合的方式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

课程教学评价须以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宗旨,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既要关注他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操作的结果;既要关注学生日常学习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进步与发展,又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心得与创新。初中劳动技术课必须贯彻发展性学习评价,把实践操作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好环境下,坚决抛弃传统的只以纸笔考试作为评价标准的方法。

总之,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师来说,教学须始终围绕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好书上好课,才不会与当前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渐行渐远,切实增强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德夫.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现代教育科学,2011,3.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6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城乡统筹

[中图分类号]F3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10-0043-0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十分缓慢。这是我国当前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一个大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牵涉到人口增长,人口的增长需要一定时间,现在农村劳动力剩余是过去几十年积累问题的暴露,一些学者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原因归纳如下:

1.资源性剩余。根据文正东等(2006)的研究,资源性剩余是指人力与土地资源的绝对配置而诱发的劳动力绝对剩余,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主要原因。郭熙保(1995)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提出新的界定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劳动者人均耕地面积长期呈下降趋势时,我们认为该国(或地区)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一新的界定也得到同样的结论,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取决于劳均耕地。我国耕地每年以数以万亩的速度在减少,特别是盲目搞小城镇建设,乱铺摊子,浪费了大量良田好地,更加上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推行,加剧了人均耕地占有率的减少,导致农业内部对剩余劳动力配置能力的减弱。[1]

2.技术性剩余。黎炳成(2005)认为农民增强了科学种田意识,使用良种,运用栽种新技术和机械耕种作业方式,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减少了田间管理,提高了效率,节约了很多劳动力。[2]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资本中有机资本构成不断提高,势必缩减农业劳动力的使用,从而形成机械排挤人的现象。

3.政策性剩余。廖其发(2006)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有两项政策导致了现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其一是人口剩余政策,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人口生育政策失误,直到20世纪70年代还未有效遏制住,造成了全国(主要是农村)人口急剧膨胀,劳动人口基数过分增大,形成了对土地资源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巨大压力。其二是以农补工政策,这项政策人为地把我国社会分为城市和农村两大相对封闭区域。邢红等(2005)认为户籍制度森严,阻止了城乡人口之间的自由流动,来城市打工的农民就业不稳定,孩子上学没保证,缺乏基本的生存保障。[3]这样,农村劳动力被限定在土地上从而在农业内部处于半失业或隐性失业状态,长期积累,造成规模庞大的过剩劳动力队伍。

4.结构性剩余。刘长征等(2007)在论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时认为,改革开放前,“以粮为纲”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指导思想,农民都被集中到粮食种植业上,饲养业、乡镇工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未受到应有重视而发展缓慢,从业人员少。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状况虽有所改变,局部地区已打破这种格局,但就全国而言,还是粮食种植业占绝对多数。[4]冉杨(2007)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中认为,由于在农村内部产业之间粮食种植业劳动力比重过高,从而造成大量剩余。[5]更由于劳动力过分集中在粮食生产,农民只会简单的粮食种植技术,不具备从事养殖等多种经营的能力,转移途径受限且异常狭窄。

5.加入WTO后带来的剩余。文正东等(2006)在研究时指出,由于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国内价格比国际价格高,取消价格保护后,会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过剩而面临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难以转移的症结

1.受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邢红(2005)、王秋菊等(2005)认为,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劳

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不高,生产不稳定,农业自身的增长还缺乏稳定的物质基础,这就必然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6]只有实现了农业的高度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才能进入快速、大规模的阶段。

2.受资金短缺的制约。叶小丽(2006)认为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看,乡镇企业每增加一个就业机会需投资3000~12000元人民币。每年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主要是乡镇企业的劳动力达600~800万人。如果按人均需1万元投资计算,每年投资近600~800亿元人民币。[7]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一个劳动力,需要追加生产性资金、城市福利基金等投入,也至少为每人1万元人民币。

3.受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制约。梁秀梅(2005)、覃兵(2006)、叶小丽(2006)和姬便便(2007)等一批学者都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低下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农村文化教育事业落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就限制了城镇非农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的容量。[8]在乡镇企业发展初期,这一矛盾还不突出,大量低水平的劳动力尚可为乡镇企业所吸收,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目前市场竞争加剧,客观要求乡镇企业整体素质提高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质量与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质量的矛盾已开始显露出来,当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时,这一矛盾也变得尖锐起来。

4.待转移劳动力数量巨大。邢红等(2005)、叶小丽(2006)在文章中有详细的数据统计,认为:我国有8亿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巨大。据2004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03年末,农村劳动力约有4.8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口的51%。根据农业部有关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变化趋势预测,今后10年内,农村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将以500~1000万人的速度大幅度增加。据劳动部预测,1996-2000年间我国农村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将达7600万,以现有的劳动参与率(7l%)计,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将达到5400万,即平均每年新增l000万人。

5.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数量相对减少。黎炳成(2005)、梁秀梅(2005)、叶小丽(2006)认为就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来说,我国属于世界上最少的国家之一。而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今后我国会不断加重有限耕地上的就业压力。随着农业技术进步,特别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在发达地区农业中已出现了资本代替劳动力的趋势。而这些发达地区农业技术的选择往往是从本地的要素供给条件出发。很少考虑从宏观要素出发。这样从宏观上看,农业部门吸纳农业新劳动力的能力受到限制。

6.城乡政府职能严重滞后。史青(2005)指出,从全国总体情况来看,虽然各地都不乏出外打工的农民,但是在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的数量与经济收入方面差别很大。即使同一个省份的不同地区发展“民工经济”的情况也迥然不同。[9]叶小丽(2006)探究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时发现,一个地方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多少除与当地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及农民的传统观念等因素相关外,还与当地政府组织与宣传的力度及所提供的服务程度密切相关。尤其在中西部一些原来农民自发流动较少的地区,政府的组织与发动作用效果极其明显。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1.强调技能培训。张传燧(1996)对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改革成人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见解,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很有帮助。[10]刘乾瑜等(2002)对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问题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尤其对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具体归纳[11]。以上两位主要是从技术技能培训的角度来解决转移问题的,着眼点主要是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应地,对历史经验借鉴不够,对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缺乏应有的分析,认为着重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就能解决问题,对基础教育的作用有所忽视。[12]

2.强调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陈敬朴(1997)在论基础教育的本质和1999年农村教育的探讨中认为,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民族文化和科技文化的教育化、普及化和人格化”[13],而技能培训由于时间短,获取的知识技能多是零碎的,不全面不系统,可迁移性不强,对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基本上不能培养,只能解决具体单一问题。[14]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在很窄范围内从事不太复杂的技术还可以。而现在的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只靠培训难以跟上技术的变更发展。另外基础教育是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根基,如果这一阶段基础不牢,以后发展的后劲就不足。

3.增加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陈敬朴(1999)运用教育理论从宏观角度对农村教育作了深刻审视,认为农村教育经费不足是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但对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在解决劳动力转移上的作用不够重视,对农村教育的现实关注不够。厉敏萍(2007)主张建立健全农村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切实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强农民工的在职培训。[15]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88)在农村教育学中也强调要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而且强调政府必须首先保证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这是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16]

(二)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1.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黎炳成(2005)认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靠发展乡镇企业转移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农业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2年底,中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占农村劳动力的27%,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为人民币8200亿元,中国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得到人民币850元,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17]乡镇企业如今已成为我国农民增收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2.积极组织劳务输出。邢红等(2005)诸多学者一致认为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在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劳动力短缺,可采取措施促进劳务输出。劳务输出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输出一人,养活全家”。

3.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王得忠(2007)坚持要把城市和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当中,尽快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为其合理流动提供政策支持,并逐步完善。[18]

(三)消除制度障碍,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邢红等(2005)主张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叶小丽(2006)认为应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宜从小城镇开始放宽落户条件,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凡有固定职业、固定收入和固定住所的都应在城镇落户,按城镇人口对待。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人为设置障碍,把人分为“城市人”、“农村人”,这种户籍制度使“农民”难以实现向“市民”的转变,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导致了我国城镇化水平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2.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金彦平(2002)在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路中提出,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缺陷和不足,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的创造和就业总量的扩大。因此,必须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调控功能,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的流动。[19]陈国铁(2007)主张建立城乡统筹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制。因为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扭曲了劳动力价格和供求信息,破坏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利于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优化配置,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健全统一、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推动农民走向职业化,实现身份的根本转变;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取消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不合理规定;取消针对农民工的不合法和不合理收费;规定农村居民在城镇就业落户后,在住房、参军、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履行相应的义务。

3.统筹城乡社会保障,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陈国铁(2007)认为占总人口70%左右的农村居民的保障权益被长期忽略了,导致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城乡不统一的福利保障制度既不公平,也阻碍了城市对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吸收。进城农民所从事的行业各种各样,他们所面临的风险结构已与传统的小农经济相适应的自然风险不同,而是一种与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相适应的现代风险结构――他们不再经营土地,年老或生病后面临丧失生活来源的风险;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时刻面临失业的风险;危险行业使从业者面临工伤和患职业病的风险等等。

参考文献:

[1]文正东,廖辉,廖其发.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介绍和教育理论述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5,(1).

[2]黎炳成.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新时代论坛,2005,(1).

[3]邢红,刘俊昌,党凤兰.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4]刘长征,韦林珍.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再认识[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5]冉杨.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6]王秋菊,高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的政府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2005,(10).

[7]叶小丽.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哪里――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经济与科技,2006,(2).

[8]梁秀梅.对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2,(2).

[9]史青.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公共政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5,(5).

[10]张传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1).

[11]刘乾瑜等.中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学报(社科版),2002,(5).

[12]陈敬朴.论基础教育的本质[J].基础教育研究,1997,(4).

[13]陈敬朴.农村教育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1).

[14]袁桂林.农村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初探[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

[15]厉敏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教育的相关关系及对策[J].成人教育2007,(2).

[16]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农村教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7]苗小玲.“三农”问题与乡镇企业发展[J].经济经纬,2004,(1).

[18]王得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探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7

关键词:必要性;开发现状;研究对策

1 乌鲁木齐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因素,知识和人力资本是促进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决定因素。我们要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潜能,依靠农村人力资本,推进乌鲁木齐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乌鲁木齐县劳动力的转移至 2002 年才初步形成规模,在乌鲁木齐县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人就业能力差,知识水平低,因此开发他们的潜力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意味着这部分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要有效地实现这种转移,就必须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使他们较快的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真正有效地实现当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一步推动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使其掌握大量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乌鲁木齐县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2 乌鲁木齐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乌鲁木齐县不断加大经济投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近些年乌鲁木齐县开办了各类技术培训班,对当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矛盾,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单一、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不明确、村民虽具有主动性,但发展意识不高,这些矛盾对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构成越来越明显的影响。

2.1 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状况

乌鲁木齐县统计年鉴,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94535,其中乡村总人口为66065,占总人口数的85.6%;农村劳动力资源数43760人,占乡村总人口的66.2%,乡村劳动力为43760人,乡村从业人员为40937,男性从业人员为21871人,女性为19066人。农村劳动力在各行业的分布情况:农业从业人员为32739人,占农村从业人数的79.97%;从事工业的729人,占农村从业人数的1.78%;从事交通运输和计算机信息传输的1512人,占农村从业人数的3.69%;从事批发零售餐饮业的2336人,占农村从业人数的5.71%;其他从业人员为3621人,占农村从业人数的8.85%。

2.2 乌鲁木齐县农村土地拥有情况

2004年末乌鲁木齐县耕地面积19.82千公顷,农村人口为65801;2010年末耕地面积增加到21.2千公顷,农村人口为66065,2004—2007年农村人均年耕地面积是呈上升趋势的,在2007—2010年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趋于平缓,2011年末,乌鲁木齐县农村实施休耕的政策,农村有3.7万亩的土地要实施休耕,耕地总面积的减少,因此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2.3 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

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状况:将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不识字或少识字的劳动力即文盲占劳动力总人数的4.32%;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27.70%;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人数的52.88%;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0.43%;大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人数的4.67%。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牧区,文化素质和汉语水平低。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农民要具有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素质、开放的思维意识和市场化的竞争观念。但目前乌鲁木齐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8%,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数的近60%,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技能单一,承受市场风险能力弱,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民的整体素质明显偏低,这直接影响和制约了乌鲁木齐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

2.4 乌鲁木齐县高素质的人才流失严重

乌鲁木齐县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依托乌鲁木齐市的带动发展,但是通讯工具、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还有待发展,导致大量的农业科技人员流失。尤其是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有着丰富的农业知识,农村地区是他们发挥才能最佳之地,但是由于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待遇,他们宁可改行或继续深造也不愿意去农村工作。即使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了大批高科技人才,但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他们大多数不能长期工作在农村地区。人才大量的流失,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 乌鲁木齐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3.1 积极稳步地推进乌鲁木齐县剩余劳动力转移

乌鲁木齐县人口众多,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收益率也较低,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当地的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大力调整工业的产业结构,健康平稳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发展第三产业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因为第三产业可以安排更多的劳动力,而且受客观环境影响较少,受外界干扰程度低,具有相对稳定性。其次,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乌鲁木齐县现有企业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乡镇企业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更能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再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就是要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解决当前乌鲁木齐县剩余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突破口。

3.2 加强发展乌鲁木齐县的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国家应当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国家还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使应当接受义务教育者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基础教育在全面提升农村未来人口素质的同时,也在把一大批农村青少年不断的通过高考、中考等途径由农转非农业,由农村迁移到城市,这无疑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最直接办法。目前新疆乌鲁木齐县的劳动力文化素质还处于初级阶段,积极发展高中教育的同时乌鲁木齐县的义务教育应当结合乌鲁木齐县的实际施行基础职业教育,九年级以上的学生应该开设农村基础职业技术教育,使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能够掌握初步的农业生产技能。与此同时,还要特别重视优化农村师资结构,全面提高教师待遇和整体素质,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这是迅速提高新疆乌鲁木齐县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使乌鲁木齐县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

3.3 重点发展乌鲁木齐县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因此应该把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建立在发展基础教育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乌鲁木齐县职业技术教育,这是有效地开发乌鲁木齐县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要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应充分发挥新疆现有的农业大中专院校,职业中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各类培训、教育基地,尤其是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不同专业的定期与不定期培训或短训,利用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教育,构筑农民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同时搞好中职、高职、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3.4 政府做好“投入”,发挥其主导作用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宏大的工程,要以农民为主体,动员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1.信息投入。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全球信息一体化进程加快,乌鲁木齐县的农民必须与全疆、全国的农民平等竞争。地方政府须对现有信息传播体系进行集成整合,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提高网站质量,扩充农业信息量,让农民与时俱进;加强信息标准建设,构建智能化乌鲁木齐县社区信息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和文化素质,全面、高效、快捷地为农民、农业企业家和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促进乌鲁木齐县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进村入户,把政府上网工程的重点放在村组两级,不断提高农村基层适应市场的能力。

2.资金投入。目前,新疆虽将“人力资源开发”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但在实际工作中,乌鲁木齐县政府对农民科技和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成人教育的投入仍是少之又少,使许多应该做的农村科技培训工作根本无法开展。建议地方政府在花巨资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对于乌鲁木齐县的人力资源建设的基础工程也应加大投入,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3.5 政府充分利用政策投入,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持续进行

要实现乌鲁木齐县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长效发展人力资本就要创新各项机制,首先,充分利用政策投入。地方政府利用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各种有利于乌鲁木齐县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吸引各类教育资源向开发农业人才投资。取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限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有志之士投身于农业发展,真正把人才引到农业教育、生产的第一线,给农村营造一种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确保农民的知识、技能得到及时更新。其次,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系,即从基层的乡镇到各级相关部门都要建立和完善乌鲁木齐县人力资源的开发、流动和使用的管理体系,严格按照相关法规,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从而带动乌鲁木齐县人力资源建设,建立良好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体系,促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树花.中职教育在新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9(02):21-24.

[2]熊磊.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生产力研究,2009(12):38-39.

[3]张丽.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新型农民培养[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7-88.

[4]李全胜.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中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75-78.

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劳动课教学;培养策略

劳动课程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劳动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对素质教育的推行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劳动课程教学,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深化素质教学成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

一、素质教育与劳动课程之间的联系

劳动课程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还能从整体角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增强其综合素养。此外,还能帮助学生强化劳动观念,提升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劳动课程教育至关重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学引导。从整体角度分析,劳动美德是传统美德,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更能磨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克服一切困难,促使学生平衡发展。劳动课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强化智能训练,在知识与技能的转变过程中强化意志品质,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开动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及动手能力,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这是素质教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给予足够重视,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

二、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优化素质教育成果

1.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在相对融洽的范围内,从教学内容着手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从中学到技能,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促进素质教育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这样他们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增强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进行剪纸手工课程教学时,可以从以往的作品中挑选优秀样品,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对手工制作课程感兴趣,从而增强学习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由此展开的教学活动必然能够推动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收获素质教育的精髓。

2.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注重技能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劳动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感性层面去引导学生,使其具有一定的感性J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筛选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让他们能够真正了解劳动课程开展的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阶段人才培养的措施,劳动课作为重要的教学部分更应当给予重视。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考虑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真筛选教学内容与方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劳动课程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3.完善实作教学,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教育作为国家重要的组成要素也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改革就是创新的产物,素质教育是创新的主要实施点。劳动课程与素质教育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劳动能让学生的思维不断拓宽,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因而在劳动课程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完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借助不同的教学资源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尽量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才能加深他们的认知体验。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第二课程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使他们养成极好的劳动习惯,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益处。

总体来说,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流趋势,劳动课程由于自身的教学优势对素质教育的推广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完善劳动课程教学是现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对此展开了深入探究,并全面阐述了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以推动素质教育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白雪苹.对当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缺失的“冷”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4(13).

[2]陈静,黄忠敬.从“体力教育”到“能力教育”――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与变迁[J].中国德育,2015(16).

[3]田华.以学生公益劳动课为载体的学生素质培养路径的实践研究[J].高教学刊,2015(1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