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职业素养表述8篇

时间:2023-07-23 08:21:41

职业素养表述

职业素养表述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 培养目标 教育本质

[作者简介]赵娟(1979- ),女,河南濮阳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公共管理系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基本理论与成人教育。(河南 郑州 45004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030-02

一、问题的提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现状及困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从模糊到逐渐清晰并渐趋规范的发展过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规格两部分组成,其中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指人才毕业后的去向及将来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人才培养规格包含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部分应达到的水平和程度,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具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仍存在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不清晰、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表述趋同、未能充分与地域经济特点良好结合等问题,引起社会多方的困惑。

1.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现状。目前关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不清晰。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包含的内容较为空泛,缺乏针对性。我国高职教育从最初确定“面向生产第一线”到面向“经济建设、生产第一线”再到后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语言的变化虽然体现了高职教育对社会发展变化的积极反应,但也使得人才培养方向变宽,直接导致课程设置过于宽泛,引发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争论。二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表述趋同。由于“高素质”的目标引领,强调满足“岗位群”发展的需要,许多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表述中较多出现“综合”“多元”“宽基础”等字眼。从表面来看,这体现了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但也说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存在诸多困惑。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有限,而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却不断提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限定下,既能照顾到专业发展的深度又能提升人才素质的综合性,对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来讲是突出的矛盾。三是未能体现地域发展需求。各地域之间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长期以来出现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造成了贫富不均等诸多社会问题。高职教育尤其要承担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责任,其职业发展道路较之普通高等教育更多指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能够更快更直接地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宏观引领作用,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容应在准确分析当地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规格做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具体标准制定,以便在专业设置、课程组合和实习实训安排上综合考虑。

2.来自多方的困惑。由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学校据此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选择课程组合;企业据此了解学校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水平和能力结构;社会据此了解各高职的专业设置及具体培养水平的差异,因此,制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意义重大。但从现状来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语言描述却未能很好地消除人们的疑虑,没有帮助各方更好地了解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一是学校之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制定,引发了学界对“高素质”研究的热潮。综合各项研究结果,一般把素质分解为“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并认为素质高于知识和能力,包含的内容更广。也有学者提出,高职人才素质应满足“岗位群”的需要,需要“多元”和“综合”,于是出现高职院校大设人文课程的现象。课程门类多固然好,但却与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产生矛盾。技能型人才培养强调产学结合,通过专业的实习实训来提升人才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这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保证学生的社会实习、实践。高职三年如何既能保证专业知识的深度、技能的熟练程度,又能同时学习宽泛的人文课程,这些问题困惑了许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二是企业之困。企业理应根据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了解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但目前却无法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看到高职学生的专业特性。虽然高职培养目标中对技能的表述较中职和技校高了一个层次,但距离企业要求的高级技术人才仍有较大差距。从宏大的语言表述中,企业看到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模糊、宽泛的,无法有针对性地满足企业的需求。三是社会之困。面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将高职理解为普通高等教育的“大专”形式或是中等技校的高级形式,但高职的含义究竟为何、高职的竞争力何在,社会并不了解。根据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对高职的误解及对高职的困惑,直接导致社会对高职所培养的人才认可度不高,影响了高职生的就业和发展。

科学制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正确解读高职教育的本质,重申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审慎思考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所应遵循的具体原则,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应包含的具体内容。

二、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的重要意义

1.从学校角度讲,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教育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是高职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组织课程体系,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组合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的定位和清晰的描述可以让教育管理者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更有效地选择和组织各种资源。

2.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讲,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个体发展的方向。学生在选择进入高职院校时,可以根据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预设,明确高职的人才定位。

3.从社会角度来讲,人才培养目标是对社会需求的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才有不同需求,在学校教育中是以人才培养目标的形式呈现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特征,社会需求的变化会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高职作为培养人的一种教育形式,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可以弥补原有教育序列发展的不足,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三、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思考

综合目前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多是对领导讲话、有关政策语义的字面解读,表现出较强的形而上学倾向和主观化倾向,缺乏对社会实际的调研和准确理解,缺乏对我国高职特点的具体把握和市场所需人才规格的客观分析,未能较好结合社会发展对高职的明确要求,使得目标的制定脱离现实。具体来讲,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应综合考虑以下内容:

1.厘清教育本质――注重教育目标的终极引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首先要具备“教育”的本质特征。台湾教育家贾馥茗女士认为,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高职教育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能力。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带来的自然结果,而不应本末倒置,将社会发展置于个体发展之前。当前的高职教育无论知识内容的选择还是教育的方式都出现了只谈“社会”而不见“人”的情况,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和发展潜能,长此以往,将会因个体后续发展能力不足、底蕴缺乏而影响社会发展。

2.把握高职特性――区别已有教育形式准确定位。什么是高职教育?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决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一般来说,对高职特性的把握要区别于两个相近概念:普通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高职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的规格不同。普通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注重“学术性”和“研究性”,而高职教育则要面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够直接做到“学以致用”,将理论和实践做到更快、更好地衔接。高职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与中等职业教育有明显的层次之分。高职更为强调“术”,强调对技术的掌握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具备更高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在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人之为人的整体素质上,更注重生命的哲学意识和对人生的宏观把握。

3.遵循系统性原则,兼顾“度”的把握。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遵循系统性原则,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注意把握“度”的平衡,既要体现教育本质,又要突出高职特性。针对当前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具体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语词的表述精练而不失具体。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语词的表述上有诸多模糊之处。为了扩大生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么大而全,使得人们对高职的定位产生模糊的感觉;要么不能准确把握高职特性,不能合理预期毕业后的人才去向,使学生对高职产生不合理期待。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中,要使人清晰了解高职的定位与特性,明白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以及在校期间的知识结构,对未来发展产生合理预期。二是专业能力设定要体现差异性。高职诸专业之间的人才培养目标表述出现趋同的现象,有学者认为,这是为了满足“岗位群”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要。而“岗位群”这一概念过于宽泛,而不同专业之间首先应体现区别和差异,帮助企业和个体能够更好地了解专业特性与人才的具体培养规格,使个体有的放矢地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发展自己,使得企业能够更清晰地将用人单位需求与学校的不同专业更好地匹配。三是时间考量兼顾短期与长期。高职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发展序列,对人的培养不应仅着重于单项技能的具体掌握,而应从生命质量的角度出发,着眼于个体禀赋和社会行业发展需求,引发人内在的创造性,更好致力于技术的革新和发展,为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注入更强的生命力,使教育适当超前于个体和社会发展需求,更好地促进个体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四是空间限定侧重本土区域。从经济学角度来讲,高职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人才是对资源的高效利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适销对路”的人才。此外,还可依据对当地政策的深度了解、对当地经济的合理预期以及对当地人力资源特点的充分了解,在“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资源环境下,最大限度地促进当地经济的有效发展。五是内涵兼具做人与做事。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美好生活,因此,应从生命教育视角出发,避免学生成为只拥有“专业性”和“技术”的工具性人才,而应首先致力于个体生命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名梁.试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问题及解决路径[J].教育与职业,2007(24).

职业素养表述篇2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培养目标 教育本质

一、问题的提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现状及困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从模糊到逐渐清晰并渐趋规范的发展过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规格两部分组成,其中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指人才毕业后的去向及将来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人才培养规格包含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部分应达到的水平和程度,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具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仍存在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不清晰、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表述趋同、未能充分与地域经济特点良好结合等问题,引起社会多方的困惑。

1.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现状。目前关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不清晰。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包含的内容较为空泛,缺乏针对性。我国高职教育从最初确定“面向生产第一线”到面向“经济建设、生产第一线”再到后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语言的变化虽然体现了高职教育对社会发展变化的积极反应,但也使得人才培养方向变宽,直接导致课程设置过于宽泛,引发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争论。二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表述趋同。由于“高素质”的目标引领,强调满足“岗位群”发展的需要,许多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表述中较多出现“综合”“多元”“宽基础”等字眼。从表面来看,这体现了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但也说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存在诸多困惑。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有限,而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却不断提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限定下,既能照顾到专业发展的深度又能提升人才素质的综合性,对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来讲是突出的矛盾。三是未能体现地域发展需求。各地域之间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长期以来出现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造成了贫富不均等诸多社会问题。高职教育尤其要承担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责任,其职业发展道路较之普通高等教育更多指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能够更快更直接地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宏观引领作用,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容应在准确分析当地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规格做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具体标准制定,以便在专业设置、课程组合和实习实训安排上综合考虑。

2.来自多方的困惑。由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学校据此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选择课程组合;企业据此了解学校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水平和能力结构;社会据此了解各高职的专业设置及具体培养水平的差异,因此,制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意义重大。但从现状来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语言描述却未能很好地消除人们的疑虑,没有帮助各方更好地了解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一是学校之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制定,引发了学界对“高素质”研究的热潮。综合各项研究结果,一般把素质分解为“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并认为素质高于知识和能力,包含的内容更广。也有学者提出,高职人才素质应满足“岗位群”的需要,需要“多元”和“综合”,于是出现高职院校大设人文课程的现象。课程门类多固然好,但却与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产生矛盾。技能型人才培养强调产学结合,通过专业的实习实训来提升人才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这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保证学生的社会实习、实践。高职三年如何既能保证专业知识的深度、技能的熟练程度,又能同时学习宽泛的人文课程,这些问题困惑了许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二是企业之困。企业理应根据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了解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但目前却无法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看到高职学生的专业特性。虽然高职培养目标中对技能的表述较中职和技校高了一个层次,但距离企业要求的高级技术人才仍有较大差距。从宏大的语言表述中,企业看到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模糊、宽泛的,无法有针对性地满足企业的需求。三是社会之困。面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将高职理解为普通高等教育的“大专”形式或是中等技校的高级形式,但高职的含义究竟为何、高职的竞争力何在,社会并不了解。根据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对高职的误解及对高职的困惑,直接导致社会对高职所培养的人才认可度不高,影响了高职生的就业和发展。

科学制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正确解读高职教育的本质,重申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审慎思考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所应遵循的具体原则,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应包含的具体内容。

二、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的重要意义

1.从学校角度讲,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教育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是高职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组织课程体系,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组合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的定位和清晰的描述可以让教育管理者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更有效地选择和组织各种资源。

2.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讲,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个体发展的方向。学生在选择进入高职院校时,可以根据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预设,明确高职的人才定位。

3.从社会角度来讲,人才培养目标是对社会需求的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才有不同需求,在学校教育中是以人才培养目标的形式呈现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特征,社会需求的变化会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高职作为培养人的一种教育形式,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可以弥补原有教育序列发展的不足,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三、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思考

综合目前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多是对领导讲话、有关政策语义的字面解读,表现出较强的形而上学倾向和主观化倾向,缺乏对社会实际的调研和准确理解,缺乏对我国高职特点的具体把握和市场所需人才规格的客观分析,未能较好结合社会发展对高职的明确要求,使得目标的制定脱离现实。具体来讲,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应综合考虑以下内容:

1.厘清教育本质——注重教育目标的终极引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首先要具备“教育”的本质特征。台湾教育家贾馥茗女士认为,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高职教育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能力。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带来的自然结果,而不应本末倒置,将社会发展置于个体发展之前。当前的高职教育无论知识内容的选择还是教育的方式都出现了只谈“社会”而不见“人”的情况,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和发展潜能,长此以往,将会因个体后续发展能力不足、底蕴缺乏而影响社会发展。

职业素养表述篇3

关键词 《教育规划纲要》;《教育十二五规划》;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8-0005-06

职业教育的发展促使人们不断思索人才培养类型问题,相关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不断深化,并反映在全国性的重大教育文献之中。继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作出表述之后,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教育十二五规划》)又分别对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做了表述,出现了新的概念,达到了新的认识高度,表述更加全面、合理,也为进一步的科学思考提供了空间。笔者在探索这些认识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分析两大文献有关表述的建设性和积极意义,并根据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总体思路,进行新的分析和论证。

一、两大教育文献的相关表述及其来龙去脉

(一)《教育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表述

2010年7月29日正式的《教育规划纲要》在“第六章 职业教育”中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有下列表述:“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1] 归结起来,这一文献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表述有三个:“高素质劳动者”“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而“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表述还不能直接归入人才类型。因为“高素质劳动者”的概念很宽泛,理论上应该既包括高素质的体力劳动者,也包括高素质的脑力劳动者,而大多数脑力劳动者并不在职业教育的培养范围之内。如果仅指体力劳动者,则需要进一步界定。在没有界定的情况下直接使用“高素质劳动者”的概念,是不够严谨的。况且这一概念实际上被排除在了“人才”之外,是与“技能型人才”并称的。所以,它不属于“人才培养”的类型。再看“高技能人才”,因为“‘高技能’指的是技能的层次而非类型”[2],故“高技能人才”指的也不是人才的类型,而是技能人才的层次。所以,《教育规划纲要》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表述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技能型人才”。

(二)《教育十二五规划》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新表述

《教育规划纲要》之后,时隔近两年,2012年7月22日,教育部《教育十二五规划》,该文献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和深化。在“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系统思考下,文献提出了“按照遵循规律、服务需求、明确定位、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系统培养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在“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的具体思路下,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分层目标[3]。相对而言,这组表述系统而完整,并且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文献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表述,实际上可以归结为“技术技能人才”;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表述,则有“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和“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说法。

(三)两大教育文献相关表述的来龙去脉

查阅有关文献,《教育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表述主要产生于世纪之交职教理论界关于人才培养类型的一些论争。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严雪怡、孟广平、杨金土等老一辈职教学者在引进西方“职业带”等理论、译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等文献的过程中,逐步提出了科学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人才类型四分法”[4][5]。在严雪怡有关著述的影响下,从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出发,根据知识技能的统一标准,笔者于1998年提出了包括知识型、知识—技能型、技能—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另一种“人才类型四分法”。这两个话语体系中均包括了“技能型人才”,但所指并不一致。严雪怡等老一辈职教学者所说的“技能型人才”,主要指“技术工人”;笔者所说的“技能型人才”,则是指“特殊技能人才”(体育竞技、艺术表演等人才),技术工人被归入“技能—知识型人才”,工程型、技术型人才合称为“知识—技能型人才”,“科学型”人才则归入“知识型人才”之中。尽管这两个体系有很大不同,却有很深的渊源,其共同特征就是学术探讨性,并且都认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不止一类。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教育改革任务艰巨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职业教育发展曲折化的时代背景下,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形成了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认识的单一化倾向,其集中表现在:对两个话语体系中都包含的“技能型人才”予以保留,将职业教育的所有人才类型全部“划转”到这个类型之中;而将“工程型”“技术型”和“知识—技能型”“技能—知识型”等人才予以删除。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提法不仅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而且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也被大力提倡,以致在职业教育名下的各级各类教育(包括中专教育、技工教育、职高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等)都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己任,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出现相当程度的混淆。《教育规划纲要》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表述则使这种简单化的说法更加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整体教育认识水平。

但是,人们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发展深化的,不会随着某一文献的形成而终结。《教育十二五规划》正是吸取了包括国家领导人、职教理论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长期以来的思考成果,才形成了新的、更高的认识,做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表述,并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留下了很大空间。

二、基于新的理论起点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探析

(一)《教育十二五规划》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表述分析

1.建设性和积极意义

一是表述更加符合实际,有利于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如前所述,相对于单纯的“技能型人才”的表述,“技术技能人才”的说法是基于职教理论界多年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的,而且凝聚了近些年来包括国家领导人在内的社会各界的认识成果,更加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加上“初级、中级、高级”和“一线”、“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层次界定,使其表述更为清晰、合理、符合实际,有利于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根据自身情况研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办出自身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论断更加细致、周密,遏制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上的简单化倾向。人才培养是百年大计,需要细致、周密的思考和设计,从事各种教育工作无不如此。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某种急躁和功利心理的影响下,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领域却出现了简单化的倾向。其典型表现是:为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较大、较显著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对于以前探索多年、业界已经形成一定共识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简单化处理,形成了“技能型人才”的单一口径,而且关于层次的表述也不够明晰。这样就把面向社会各行各业、成千上万种工作岗位和横跨初等、中等、高等各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整体上都混同起来。而且该目标还与国务院、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认定的“技能型人才”(专指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等)相龃龉,造成全社会性的概念混乱。相对而言,《教育十二五规划》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论断更加细致、周密,不仅明确区分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而且从层次上加以界定,从而遏制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上的简单化倾向,使认识混乱状况得到初步廓清。

三是认识更加深入,有利于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相对于职业教育单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表述所反映的认识水平,《教育十二五规划》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多样化的表述展现了对职业教育更加深入的认识。职业教育单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表述反映了我国在职业教育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都定位在体力劳动者范围的认识。这种认识无疑是粗线条的、比较肤浅的。而且在这一目标的强势影响下,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过分强调技能训练,相对忽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其他功能,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功能、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等,因而有碍于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教育十二五规划》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多样化的表述则揭示了不同种类、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尤其是揭示了技术与技能的差异,以及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中间地带人才的存在及其特征,而且明确赋予较高层次职业教育以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等使命。这不仅是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认识的理性回归,也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开拓创新,有利于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2.有待继续开拓之处

一是“技术技能人才”的提法仍然面临分类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技术技能人才”实际上是严雪怡等老一辈职教学者所提出的“人才类型四分法”中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翻版。没有分别加“型”字,虽然留下了一些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不管文字上如何回避,问题的实质是必须面对的。而“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提法,由于分类标准不一致,并不是一个符合逻辑规则的分类结果[6],因而在最终纳入更大的人才分类体系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不兼容的问题。

二是“一线”和“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层次描述不够严谨。与“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表述相应,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教育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一线”和“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说法。如前所述,这一说法的积极意义在于表述更为清晰、合理、符合实际。但是进一步分析,这样的层次描述仍然不够严谨。如果说“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对应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那么高等职业教育是否就不需要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了呢?如果说“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对应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那么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不需要发展了吗?如此,“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的思路岂不落空?再则,用类型来表述层次,本身也有所不妥,因为类型、层次是首先要区分的概念。

三是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及整个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表述不够协调。《教育十二五规划》关于整个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表述有多处,虽然还不够完整,但是也可以约略加以描述。如“调整人才培养与供给”中提到“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交叉型人才”“农村实用型人才”,还有“高端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等类似层次的界定。此外,还有面向不同工作领域的人才,如“生活业急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水利“急需紧缺人才”、交通运输“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信息化“拔尖创新人才”、“海洋经济专门人才”、“急需的政法人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新闻传播和文化艺术人才”、“卫生监督执法、卫生应急、精神卫生等社会急需人才”、“风险评估人才”、“基层社区服务人才”等。这些表述有的与人才类型有关,如“农村实用人才”与“农村实用型人才”基本重合,交通运输“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就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一部分;有些则没有明显的关系,如“海洋经济专门人才”“急需的政法人才”“风险评估人才”等。而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表述与这些表述未能做到兼容、衔接。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到底对应于其中的哪些类别呢?可以明确判断的只有“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型人才”。至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交叉型人才”,则与职业教育并无明确关系。因为文献规定“地方高等学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而地方高校并非都是职业院校,也包括很多普通本科院校(当然不排除学校转型培养,但是教育转型是一个深刻变化的长期过程,绝非行政性整体划转那样简单);文献又规定“将结构性过剩学科专业改造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交叉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结构性过剩学科专业”更与职业教育无明确联系,改造目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交叉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也未必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

(二)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为蓝本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思考

教育自古以来就与人才培养息息相关,而教育种类的分化则促使人们关于人才培养类型的认识逐步深化。在现代教育史上,正是职业教育这一教育类型的出现,促使人们关注和思考人才培养类型问题,进而关注和思考教育类型、教育体系问题,逐步形成对于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性认识。在我国,这方面的认识成果集中体现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为蓝本设计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类型,是一种基于“顶层设计”的理论建构,可以提供一种定位明确、环境和谐的最终解决方案。

1.标准的设定

统一标准是逻辑分类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任何一种人才分类都必须按照同一个标准来进行。而作为人才培养分类,还必须关注教育的根本宗旨。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指的是国民教育。在现代社会,国民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其“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7],本质上应该是素质教育。这就要求其不仅要关注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内容要素,还要关注知识、技能等形式要素。而正是知识、技能等形式要素,才与人才分类、社会分工具有根本的对应性。古代的“劳心”“劳力”之分、文武之分,基本上以知识、技能结构为区分点;在现代社会,这种区分并没有消失,而是在继续深化、细化。只是由于教育的普及,各类人才都必须以教育为基础来培养。所以,笔者选定知识技能结构作为人才培养类型的统一标准,同时作为教育分类和教育体系设计的原生标准。

2.总体分类结果

根据以上标准,笔者将整个教育的人才培养分类划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即知识型、知识—技能型、技能—知识型、技能型,分别用A、B、C、D来表示。知识型人才以科学家(含自然科学家、人文社会科学家等)为典型;知识—技能型人才以工程师、技术员为典型;技能—知识型人才以技术工人为典型;技能型人才以特殊技能人才为典型。社会上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人才均可以通过具体分析,划归相应的人才种类。同时将教育也对应地分为A、B、C、D四类。A类教育培养知识型人才,B类教育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C类教育培养技能—知识型人才,D类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四类教育及相应的人才培养类型,可以构成现代国民教育分类的基本框架。

3.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基本表述

从大的分类来看,现代国民教育“类型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8]。而在四类教育和相应的人才培养类型中,可以认定,普通教育(包括普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普通教育)是培养知识型人才的教育类型。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目前我国普通教育层次非常完备,包括小学、初中、高中,高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所有层次。在高考指挥棒和应试教育模式的驱动下,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无不受普通教育影响,致使职业教育发育不充分,人们对其人才培养类型认识不充分。

客观地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实际上涵盖了知识—技能型、技能—知识型、技能型三类。这是因为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分工更加细密、职业分类更加细化,而且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由于教育的普及,各类职业从业者的教育基础普遍达到了较高水平,具备了“知识”这一基础。相对而言,只有特殊技能人才不具备“知识”这一基础,因为其人才培养一般不“以初中后为重点的教育分流”为生源,而采用随团、随队培养的方式。当然,随着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这一状况终将改变。但是,即使建立了“特殊技能人才学校教育培养体系”,这个体系也不会“以初中后为重点的教育分流”为生源,而将根据这类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采用“一体化”教育培养体制[9]。可以肯定的是,在现代社会的人才结构中,从素质结构的区分度来看,真正的技能型人才和知识型人才一样,都是少数,而大量存在的是中间型人才(知识—技能型人才、技能—知识型人才)。教育结构的调整、教育体系的建构,必须适应这一变化。

4.分层目标的设定和衔接

若用科学的态度进行严格分析,即使是《教育十二五规划》这样的文献,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分层目标的设计也未能做到科学、严谨,关于各层目标之间的衔接,更是明显欠缺。这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显然是不够的。

先来分析《教育十二五规划》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分层目标的设计。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分层目标的设计,文献中有两处表述:一是“系统培养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二是“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相对而言,第一处表述较为规范。但是,进一步分析,“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并非职业教育能够直接培养。相应的社会规范是:初级专业技术人才与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等职称相对应;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与工程师、经济师等相对应;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与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等相对应。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拥有这些职称的人,不仅不能够直接培养,而且对于高级职称者而言,没有本科以上学历是没有资格申报的。所以,这样的表述是不够严谨的。而第二处表述,由于不够规范、严谨,缺乏可操作性,对于分层目标,不具有明显的建设性。

但是,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整体框架下,这一问题可以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而且各层次目标的衔接问题也可以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

其一,确定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体系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地位。两大体系各有自己的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从小学层次直到博士研究生层次,总体上要求内部纵向贯通,各通过自己的考试选拔体系实现相邻层次衔接。在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下,还要求符合各自规律、办出各自特点。不允许不同大类的教育采用同一标准选拔生源,以避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非所学、招非所用现象,进而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给一向受压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开拓空间。

其二,在一次分类的基础上,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进行二次分类。普通教育分为文、理两大学科门类,以初中后为界限进行初步分流,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分类,依托现行高考制度分别进行选材和培养,主要考知识,以培养知识型人才。职业教育可按照工科、农科、医科、艺术、体育、军警等专业大类和知识—技能型、技能—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分类标准进行更加细密的考试选拔设计,不仅考知识,而且考技能,根据相应人才成长规律,设置考试选拔体系,进行系统的人才培养。

其三,按照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开放性”的整体要求和科学有序的设计原则,以“初中后为重点的教育分流”为主体,分别在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设置不同教育类型之间横向互联的立交桥,使各级各类受教育者可以在人生的各个成长阶段,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课程衔接和学制转换,进入到另一教育类型的相邻层次接受教育,实现教育转型和人生转程。

其四,根据创新驱动战略,全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学制创新,设计与普通教育迥然有别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如,在基础教育阶段,与普通教育的“六三三”学制相区别,设置“五四”学制;在中高等教育衔接部,设置“五年一贯制”学制,避开高考独木桥和拥堵带;在现有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本科、硕士的分层带,打破隔离带,建立五年制本硕连读学制,并与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直接挂钩;等等。通过符合自身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制度设计,力争培养出不逊于普通教育的人才,使我国教育真正实现健康的“两条腿走路”,步入现代教育的朝阳地带。

其五,淡化教育功利色彩,强调其基础作用。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要过分强调学历层次与人才层次的对应关系,不宜把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与某类初级、中级、高级人才直接挂钩,而应采取较为轻淡、最好不留痕迹的表述。或者只表述教育的学历层次,不对应人才的等级。如培养具有高中学历层次的技能型人才、具有高等本科学历的技能—知识型人才、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层次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等。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12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2).

[2]张振元.技能分类若干问题新探[J].职业技术教育,1998(28):5-10.

[3]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N].中国教育报,2012-07-22(2).

[4]夏建国.严雪怡先生职业技术教育思想综述[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2(6):18-21.

[5]杨金土,严雪怡,孟广平,等.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2(15/16):18-21.

[6]张振元.素质结构与人才和教育分类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6(19):5-9.

[7]刘振英,刘思扬,尹鸿祝,等.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N].人民日报,1999-06-16(1).

[8]佚名.《规划纲要》有关名词解释[J].中国教育报,2010-03-01(7).

[9]张振元.特殊技能人才学校教育培养体系研究导论[J].河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17-21.

Analysis o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Typ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ZHANG Zhen-yuan

(Yellow Riv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Kaifeng He’nan 475004, China)

职业素养表述篇4

 

高职院校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特征,高职的办学方向要精准定位,它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专门人才。与计算机相关的国内大学毕业生每年有几十万人,其中而符合软件行业要求的人才则比较少,企业招聘的部分大学毕业生也要花较长时间培训才可以投入工作,尤其在软件开发这个领域上更加突出。为培养符合企业用人标准,满足软件开发岗位能力需求的高素质软件开发人才,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课程建设要与企业的需求对接与融合,应当适应人才发展的需求,要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 课程建设现状

 

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培养的人才职业技能不强,岗位适应能力差等问题。调查显示,很多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实践不够,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如何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目前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认识到了高校的“共性”教育与企业的“个性”需求相矛盾,也进行了基于企业需要的课程体系设计,同时加大了实训教学的力度,将学校的教学内容实用化,按软件企业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但目前所做的工作缺少系统性,没有从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上进行设计,真正联合企业的专家参与到课程建设中的还很少。

 

2 职业胜任力分析

 

Spencer提出胜任力是与有效的或出色的工作绩效相关的个人潜在的特征,包括: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征与动机。胜任力的提出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人员与岗位的匹配,为员工搭建有效的职业发展路径。职业胜任能力是在企业实践知识与职业要求为指导下,在具体工作情景中形成的各种知识与技能,以及解决企业实践问题的胜任能力,是一个学生在职位上取得成功的能力。它包括职业岗位能力,即某项技术专才和职业适应能力,即职业的迁移能力。高职学生职业胜任力是毕业生职业工作的承担能力与适应能力,高职教育要服务好现代产业,高职课程的定位、目标与内容、组织、实施及评价就要符合企业的需求。计算机相关职业注重团队合作,沟通能力、语言能力、组织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显得很重要。

 

3 基于职业胜任力培养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课程建设

 

为了培养具有职业胜任力的软件开发技能型实用人才,需要围绕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设计课程,将知识融入到职业技能训练之中,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要求,充分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课程建设要与企业或行业进行合作,从学生就业的实际出发,调研软件开发企业岗位需求,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软件技术专业的主要典型工作任务及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总结出某个岗位主要工作职责及其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进而研究探讨为培养学生具备该职业能力所需开设的核心课程和课程教学内容,以期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下面是招聘网站51job上某企业招聘软件工程师的职业能力描述。

 

职位标签:IOS 软件工程师

 

职位职能:高级软件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职位描述:

 

【岗位职责】

 

(1)负责IOS平台客户端程序的开发,包括iPhone、iPad;

 

(2)按照项目计划,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成开发任务;

 

(3)参与软件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编写有关技术文档;

 

【职位要求】

 

(1)计算机,通信等相关理工科专业;

 

(2)精通iOS下网络通信机制,对TCP/IP、http/https、MQTT有一定经验;

 

(3)具备扎实的Objective C、C/C++语言基础,熟悉XCode;深入理解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

 

(4)对用户体验、交互操作流程、及用户需求有深入理解;

 

(5)责任心强,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

 

(6)工作踏实认真、积极主动,善于学习,较强的责任心,抗压力强。

 

上面的招聘描述了对软件工程师岗位需求以及员工的职责要求。可以看出,企业的岗位要求涉及对知识、技能、自我特征、潜在特质等方面的描述。基于职业胜任力的人才需求描述是依照职业胜任力定位岗位特征与具体的岗位综合能力要求。在结合软件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完成典型工作任务须具备的职业能力,软件技术对应的软件开发类岗位主要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将人才培养对应岗位梳理成软件技术活动流程的主要岗位群,包括软件程序开发岗位群、软件测试岗位群、技术文案管理岗位群、软件技术支持岗位群,软件推广及售后服务岗位群,明确岗位群的职业胜任力模型。

 

基于职业胜任力模型引入工作过程导向法,改革传统的以课本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岗位职责需求的课程体系,包括了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专业拓展学习领域、人文素质拓展学习领域。

 

在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建设中,将企业岗位职责与课程设计进一步融合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基于职业胜任力的课程建设中,通过对专业课程所具备的岗位特征,与本地区的软件企业合作,引入企业的实际项目,根据专业课程与企业项目开发活动要素的关联性,将“Java高级程序设计”、“Java Web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静态网页设计”、“JavaScript程序设计”、“JavaEE轻量级框架开发” 等课程教学活动以跨课程项目为纽带、以企业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为主线进行有机编排。

 

基于职业胜任力的课程建设中,不仅仅关注专业学习领域,还需要重视人文素质拓展学习方面的课程建设,人文素质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如表2所示。

 

表2 人文素质拓展课程列表

 

通过增加职业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更能培养学生沟通、语言、组织、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素质教育活动安排如表3所示。

 

表3 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列表

 

4 小结

 

通过对职业活动和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企业对该岗位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在后续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和选定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与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加强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能为企业培养熟悉软件开发规范与流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职业素养表述篇5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

作者简介:孙琳,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教学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一、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再认识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一个理论范畴,在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作为现实问题加以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需求和社会价值,它是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和前提条件。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回答的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人,这类人今后所从事的职业类型与工作岗位,以及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及价值观和态度的形成。因此,培养目标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有较强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培养目标的表述应是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形态、社会形态诸方面对所培养人的综合要求。

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指导着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它又是动态的、发展的,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对其要求是不同的。当前研究中职培养目标与学制,要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提出的新要求。中职培养目标分为两个层次,在总目标之下,专业培养目标更为重要,它具体规定了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类型、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及就业方向等。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既是其自身属性的反映,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2000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与经济社会的要求联系更加紧密。21世纪初,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这些都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

二、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表述现状分析

培养目标是一个研究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侧重点进行归纳,提出研究者的培养目标内涵;培养目标也是一个政策概念,各个时期的职业教育教学政策,都对培养目标提出不同的表述内涵;培养目标也是一个实践概念,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也相应提出了符合实际状况、具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方向。我们将当前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表述现状,从研究角度、政策角度和实践应用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表述的共识内容。

(一)从政策制定的角度

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表述为:中等专业学校主要培养中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技工学校主要培养中初级技术工人;职业中学比较灵活,培养初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也培养技术工人和从业者。如1979年6月国家教育部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工作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中专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立志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本专业现代化生产所需要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健康体魄的中级技术、管理人员。1961年《技工学校通则》规定:“技工学校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必要的技术理论知识、全面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身体健康的中级技术水平和中等文化程度的技术工人。”1986年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制订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指出,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具有能直接从事某一职业(工种)的技术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文化课,要具有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水平;有健康的体格的中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级技术工人和从业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职业结构的变化,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表述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这是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可以视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199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2000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21世纪初,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经营集约化和生产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劳动分工向复杂、复合工种转变,岗位职责向综合职能发展,人们的职业流动更加频繁,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趋向综合化和复杂化,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也更加抽象和概括。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确定我国职业教育在“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这些政策论述成为确立我国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

上述关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表述,是根据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提出的,是对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在由具体向抽象变化,职业教育总体目标提供的是一种总的发展要求,具有方向性的特质。这样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从研究者的角度

培养目标是教育范畴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教育学理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此,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从目前来看,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表述。

同志提出,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应以各行各业熟练劳动者和社会需要的各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

总理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教育部周济部长提出,职业教育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天保认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既具有良好的职业思想、职业道德,又熟练掌握实用性技能的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李守福教授认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几方面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各级技术人才。

天津大学刘春生教授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一大批有一定科学文化基础和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在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湖南师范大学肖化移教授认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重新定位,要提倡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具有较高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能适应岗位变化要求,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上海教育科学院职成教研究所所长马树超研究员认为,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如果说在工业经济时代培养的是以“机械化”为标识的技术工人,那么在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所培养的应该是以“创新为灵魂”的技能型创新人才。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首先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应强调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向。

(三)从实践应用的角度

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指导着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它又是动态的、发展的,不同的社会条件、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的行业背景、不同的地区要求、不同的学校发展状况,培养目标的规定是不同的。培养目标的这种现实性,也应成为我们研究培养目标现状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研究了全国500余所各类职业学校对培养目标和培养规划的具体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

――中等职业学校要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人才。

――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又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一线劳动者和应用型人才。

――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扎实的职业知识与技能,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培养适应能力强,竞争意识强,择业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有知识、有技术、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

――培养有知识、工艺水平高、操作技能强的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

――为用人单位培养适用型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培养出既能就业又能创业,既有专业特长又有经营管理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和高尚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综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归纳研究者和实践应用方面对培养目标诸种表述,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包涵四个层次的内容,首先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提高,在当前要提倡素质教育,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其次培养目标要充分考虑对专业技能或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当前要提倡综合职业能力,这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根本所在;再次,培养目标要确定培养成为哪一级、何种类型的人才,这与职业教育的层次与类型紧密相连,中初级层次、技能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普遍共识;最后,培养目标要明确培养人才的服务面向或就业方向,这为社会选择提供指导,基本确立出职业教育就业方向是在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

还需值得关注的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表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职业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表述变化,如创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综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素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要是社会要素、教育要素、职业教育要素共同组成的一个综合表述,反映的是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形态、社会发展诸方面对所培养人的综合要求。它回答了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人,这类人今后所从事的职业类型与工作岗位,以及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及价值观和态度的形成。三要素的内涵及质的规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发展条件及不同的教育需求下反映出的内涵是不同的。在新世纪,我们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素内涵及所包涵的社会要求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要素:培养什么样的人

培养目标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国家政治意志在教育上的体现,有较强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具体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就是要符合国家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在我国就是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任何一类教育确定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必须及时对国家提出的路线、方针做出反应,培养出相关要求的合格人才。同时,教育政策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明确目标,也是各政党、国家依据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制定的,并且党的教育政策又是教育法规制定的依据。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法规文件,这些教育政策都是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并面向事物的发展,提供了教育在各阶段和各方面的行为准则及发展目标,应以这些教育政策和法规作为准绳,来指导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规范职业教育活动的实施。

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新的要求。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生产一线的劳动者不仅要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还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职业变换周期缩短,要求现代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能适应劳动力市场快速变化的宽专多能的复合性人才。劳动组织形式从单一岗位分工向以精简生产和协作转变,要求劳动者不仅要懂技术、有技能,而且还要善于与人协作和沟通,有责任感和创造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生产、关心生产。

(二)教育要素: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

从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发展来看,素质教育的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我国政府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广泛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几十年来脱离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应试教育提出的一种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次全教会,1999)。素质教育存在于每种教育形式中,它同样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赵志群,2003)。职业教育在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当使其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部,2000)。

我们国家虽然倡导素质教育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以语言、数理或逻辑推理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应试教育仍然唱主角,在德、体、美、劳这些方面做的还是不太令人满意。职业学校教育受传统学科教育的影响,也存在着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和知识灌输的问题,虽然涉及到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以及自然观察者智力的培养和锻炼,但做的还远远不够,在实践中,表现为对实习和实训的不重视。此外,对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与提高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强调“做人”和“做事”教育的结合,现代职业教育除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进行职业和劳动道德的培养,将做人教育与青少年未来的社会和职业角色相结合,成为普通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做人教育的纽带。

(三)职业教育要素: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具有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而独有的职业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这决定了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特征的教育(邓泽民,2002)。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与国民素质教育是统一的。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在方法上就是实施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赵志群,2003)。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者和实施者,而是具有系统职业能力和职业特长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社会公民。

职业能力是个体在职业、社会和私人情景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赵志群,2003)。因此,除了专业能力这种强调对职业活动技术领域的应用性、针对性,与特定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能力之外,职业活动的顺利开展还需要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些基本发展能力,它们是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属于跨职业的能力。它们与专门的职业技能知识无直接联系,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事实上跨职业的能力对整个职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而专业能力是建立在这些能力的基础之上的。

培养目标下的各项具体要求是很难区分其属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或社会能力,即这些能力划分的界限不是绝对的。各子能力的重叠和交叉,说明了职业能力的灵魂在于“综合”,而不是各子能力的简单算术加和。这一点也体现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虽然就职业能力的获得方式和途径而言,专业能力主要是人们通过学习某个职业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态度而获得;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并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获得(Franz-Josef Kaiser,1999),这似乎界限明确,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一项具体的教学内容都能清楚地归入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或社会能力的范畴中去。因此,各子能力的培养也不是截然分开,而是交叉进行的。

四、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表述的建议

根据上述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的研究,结合当前的实际需要,我们认为,目前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可做如下界定: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反映了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反映的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就业领域。“实用型技能人才”反映的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实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典型特征。定位于技能人才而不是技术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区别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要求,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赋予的重任,也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高素质”的内涵比较丰富,概括来讲主要包括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能力”反映的是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特征的教育,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可以说职业能力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核心内容。

职业素养表述篇6

【关键词】高职学生 企业文化素质 现状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25-03

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是指学生对企业文化内涵和基本内容的理解,对企业文化于企业和个人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对企业文化运作能力等了解而因此形成的职业素养。优秀的企业文化素质能使高职学生顺利实现从校园一员到企业员工无缝对接的角色转换,能为他们更好地服务企业、奉献社会、成就职业人生而奠定坚实的根基。为了解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现状,掌握实情,研究对策,寻求高职教育渗透与加强学生企业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课题组以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等形式,面向区内5所高职院校学生组织了数次调查,以下为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课题调查自2011年9月开始。课题组先后在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建筑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等数所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汽车工程、建筑工程、食品与生物工程、电子与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石油与化学工程、语文教育、艺术设计等10多个专业班级学生中开展了3次调查。调查设计意在了解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状况及其对高职企业文化素质教育的期望与思考。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52份,回收率为84%。接受调查的高职学生中一年级学生33人,占22%;二年级学生78人,占52%;三年级学生41人,占26%。其中,文科学生48人,占38%;工科学生94人,占62%。接受调查的高职院校学生抽选比例恰切,结构合理,层次均衡,反映出的高职院校学生企业文化素质的层面状况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二、调查分析

(一)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状况

针对课题研究的座谈会、个别访谈与调查问卷的内容涵盖了高职学生于其专业、职业意识、最应具备素质以及企业文化内涵、企业文化建设途径等问题层面理解,内容涉及主要针对学生对企业文化知识的一般浅层掌握。

问及“对于自己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您了解吗?”多数学生选择的是“有些了解”,仅38%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了解”。

对于“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内涵是什么?”的问题,学生回答角度多以普通大学生素质角度作答,77%的学生认为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文精神”,56%的学生回答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自身修养”、“道德素质”、“职业精神”等,32%的学生认为是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文化品位、文化理念”等,12%的大学生认为是“职业技能”,等等。

对于“高职学生入岗就业首要素质是什么?”的问题,学生简明表述中出现最多的词语为“职业道德素质”、“吃苦耐劳”、“身心素质”、“责任心”、“创新能力”等,而学生的细化表述语多为“工作一丝不苟,严谨认真”、“讲信用、诚实守信”、“认同企业、忠诚企业、有团队归属感”、“时间观念强”、“敬业爱岗、积极向上”、“尊重他人”、“协调能力强”、“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等等,学生所表述词语内涵无一不归意于企业文化素质之内涵。

问及“高职在校,你实践调研过哪些优秀企业?印象最深的是什么?”68%的学生回答为“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管理模式”、“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等,43%的学生认为是“企业的团队精神”、“企业用精神凝聚团队”、“企业员工良好的精神面貌”等,32%的学生则对“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很强”印象深刻,28%的学生表述为“企业办公区整洁和谐,企业员工着装统一,言谈礼貌”等,其余37%的学生则表示“自己从未到过企业,无所感受”。

问及学生“谈谈你所理解的企业文化内涵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因多数问卷为各系部组织开展,面向的多为学习成绩较好、素质较高的优秀学生,问卷要求认真填写,多数学生经网络学习、查找资料完成问卷表述,因而就卷面而言,二年级以上高职学生回答都较正确,对企业文化内涵及建设途径等问题均能理解到位。而从学生座谈会以及针对学生的个别访谈而言,尤其面向一年级以及学习素质一般学生来说,他们对于上述两问题认识大多表示“没考虑过”,73%的访谈学生对“企业文化内涵及建设途径”等内涵理解茫然,答语表述往往词不达意、内容浅薄。

(二)学生对企业文化素质教育的期望与思考

问及“你认为有必要把企业文化融入到高职教育文化中吗?”7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仅11%的学生认为“没必要”,还有18%的学生回答“不清楚”。

对于“你对企业文化进学校,企业文化进教室,企业文化进教材的心声感受”的三项选择中,63%的学生选择“强烈”,30%的学生选择“一般”,仅7%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对于“高职学生如何提升自我企业文化素养?”的问题,62%的大学生表述为“应更多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实习和假期兼职打工,在实践中提高认识”、“要更多走进企业,向员工学习,感受企业文化”,38%的大学生认为“应加强学习,多读书,主动搜集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行业,关注行业企业现状和发展,提升专业知识和企业文化知识”,35%的大学生表述“在校应更多参加技能比赛,参加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常听讲座,提高素质”,9%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参加企业培训来提升大学生企业文化素质是最佳途径”,15%的学生则表示“还没有考虑”。

问及“你认为企业文化融入课堂的体现是什么?”66%的大学生尤其提及了“课堂上师生讨论、师生互动、交互性学习”、“师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等,62%的学生表述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程与企业工作相结合”、“教学内容与企业技能相结合”、“要强调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课堂要更活跃、开放,体现协作”,58%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应更多结合企业案例,内容要实用”、“应更多展示企业实物”、“要有如企业上班感觉,而不是一味提问、作业等”、“要更多关注企业动态、企业信息量要大”,34%的学生则认为“要体现企业严格的纪律意识”、“要展示企业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强制性”、“要体现企业文化内涵、文化性格”,等等。

而问及“你认为教师为提升大学生企业文化素质应具备怎样的风范?”82%的大学生首要表述语为“教师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良好工作作风”、“应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应大公无私、公正奖惩”、“应有高度责任心、工作认真、一丝不苟”、“以学生做朋友,互尊互学”、“要耐心,深入人心”、“以人为本”、“敢于自我否定”、“不断创新,不断学习”,67%的大学生表述了“教师要有丰富工作经验,要有企业工作经历,要有扎实专业技能”,65%的大学生则认为“教师应教学能力强”、“教师要讲求教学方式,应以企业化方式教学,要使课堂企业化”、“教师要做企业管理者角色”、“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素质”,等等。

对于“你所在学校经常开展校企文化交流活动吗?”的提问,5所高职院校68%的学生选择了“偶尔有”。

问及“对于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培养,你对学校有何建议?”学生问卷显示,63%的学生表达了“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组织学生到对口企业参观,创建学生与企业直接交流的平台,使学生接触和认识企业文化”的意愿;31%的学生则强调“应举办各种活动,大力宣传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内容由多及少提到“播放企业文化视频,组织企业人士的讲座会、交流会,开展企业文化知识竞赛,开展主题班会,如‘父母供我上学,我上大学做什么’”、“开展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会、有奖竞猜活动、海报宣传等”,25%的学生同时建议要“开设相关教育课程,提高学生认识”、“严格校纪班规,加强校风学风建设”;14%的学生认为“应该改变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教师更多引带和教育”;少部分学生填写的则是“不清楚,不知道”。

(三)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差的原因

1.自身因素影响。从调查结果来看,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高职院校学生自身企业文化素质的培养无不与学生自身素质基础、求学目标、职业规划等因素息息相关。现实而言,属于高考生源末端的高职学生,其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整体素质普遍低下,学习积极性不够高,学习能力不够强,缺乏思想自律、道德约束、行为规范和良好习惯,尤其职业意识薄弱,职业规划盲目困惑,企业文化素质自我塑造意识不强,等等,一旦入职上岗,仅仅具有“做事”能力,局限于满足岗位基本技能要求的高职毕业生,就多因企业文化素养的差薄而无法接纳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无法将企业与个体合二为一而准确自我定位,从而无法在企业建设中发挥自身作用,更谈不上为企业建设做贡献,终至淘汰。

2.学校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大多建校时间短,文化底蕴沉淀不足,以至缺少文化传承的延续性和文化创造的生命力,更因其在教育价值判断上一直的困惑和摇摆而缺位高职文化应有的背景、品味、追求和路径,使大多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引导工作相对滞后,文化供给内容不丰富,精神文化滞后于物质文化,师生文化选择空间狭小,等等,高职院校的“文化滞差”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与现代企业和社会发展对接不切的瓶颈。

而从当前大多高职院校着力推荐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来看,他们也大多局限于校企合作实践层面的初步对接,诸如企业仅仅提供教学资源、教材、实习岗位等,高职学校的现行教育管理手段还使学生无法通过其管理行为领悟到企业管理,学生课程学习过程还无法感受企业组织生产活动的管理,校园文化氛围也无法感受企业文化,产学结合的学生实践课程中,也多因时间、条件所限,学生难以与员工感同身受,甚至企业文化课程完全缺席,等等。高职院校传统运行机制与其教育模式,终致企业文化难以有效渗透,呈现后滞脱节,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等领域的深度融合还日现边缘,力显欠缺。

三、建议

(一)志存高远,自励成才

企业品质,名在文化;企业发展,重在人才。现代企业的创新超越更依赖于优秀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选聘人才更注重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纪律,顾全大局、团结合作的企业精神。高职大学生必须正视自身素质与企业要求的差距,坐标未来优秀职业人,立足高远,激发动力,致力实践,积极增强企业的认同感、亲切感,增强危机感、使命感、职业责任感,宽厚职业知识、技能、文化素质储备,以“优秀员工素质”打造自我素质,以“优良职业品格”塑造自我品格,培育职业素养,磨炼职业意志,铸就职业精神,致力提升自我综合职业素质,自促成才。

(二)课程渗透,积极拓展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任务是育人,未来职业生涯学生最直接面对的将是“浅”文化因素层面。要实现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之间的衔接沟通,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立交桥”,就势必利用好实现这一目标的课程载体,既要注重工作过程、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等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模式的开发与应用,也要积极构建将企业文化纳入且优化于其中的科学与人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高职课程体系。

另外,学生价值观文化观的培养是多渠道全方位的,要立体多元大力拓展教育的空间,加大所有课程教学渗透力度。诸如,在各课程中有意识进行文化背景介绍和商业文化教学,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并移植企业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将企业文化素质培养贯穿教学课堂细节,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等等。课程教育与课堂教学合力并进,使之更多地作为一种知识和载体向学生传递一种价值观念和方法论思想,为学生建立整体的科学方法论提供知识、思维、价值上的帮助,共同培育学生优良企业文化素质。

(三)企业实践,标范引领

企业文化素质教育不能仅停留于课堂传授,而应在此基础上训导和行为训练,“三管齐下”相互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实效。高职学校可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模拟企业生产车间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按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融教室、实训、实验、生产为一体,营造仿真的职业氛围和环境;模拟企业管理模式,学生统一实训服,统一挂牌入岗,严格时间,明确纪律,分明奖惩。以校企协同管理模式共建实践基地,在企业实际生产环境设立实习性工作区域,以此为载体,营造企业研发氛围,使学生在企业化研发场景中完成项目开发,获得实际项目经验和技能,体验项目管理流程,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实训实习让学生练岗如上班,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工作制度使学生融入其中,真实而深刻感悟到企业文化的总体风貌和具体内涵,心树标范,坚定信念,更努力打造自我企业文化素质,以顺利实现自身向企业员工角色的转换。

(四)课外天地,文化陶冶

青年学生成长吸收力极强,需要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相谐融合,能创设一种唤起学生高尚的职业责任感,激发其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教育情境、精神氛围。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校企交流活动,诸如将企业制度、风貌、文化入校展示,邀请企业文化工作者、就业创业精英、劳动模范等开展专题讲座,宣传企业价值观与精神追求,提高学生的认同感;返聘优秀毕业生为客座讲师,这些历练企业多年并小有成就,而且最能体现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关系的践行者――优秀校友,回校讲授最新最真实的企业经验,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更能激励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立志奉献社会。此外,企业参观、企业文化主题班会、演讲会、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毕业生座谈会,等等。这种高职教育融合企业文化的教育熏陶,使学生视野开阔,耳目一新,它能将企业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感化熏陶尽化在“入芳兰之室,久而自芳”,“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激发他们的归宿感和荣誉感,提升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激励他们致力成为既具有扎实专业造诣又具有宽厚文化底蕴的新一代“T型”创造人才。

【参考文献】

[1]廖小平 宋笑月.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培养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2]张春生.高职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素质培养的思考[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3]王晓光.职校生企业文化素质培养探析[J].职教研究,2010(4)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372);2012年度广西高等学校资助科研项目(201203YB212)

职业素养表述篇7

关键词: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机融入;专业元素;多元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123-03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其“重”在于文言文作为现代汉语的源头,历经三千年历史的琢磨,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而又鲜活着的唯一文字,包涵了汉字、词汇、句式、语法多方面丰富的语言元素。同时,文言文承担着传承中国历史文化、道德传统的主要任务,是学生了解祖国人文精髓、汲取民族精神力量、用好现代汉语的必经之路。其“难”在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距离太远,中国人久已不用文言文进行写作与口语交流。学生以“不实用”作为借口,从内心抗拒这种尤其在前期需要较大记录和记忆工作的学习。而我们落文言文教学之“重”于实处的前提就是帮助学生轻松走好前期记录与记忆的学习之路,并且须由教师建立起文言文与“现实功用”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踏越此桥,融通古今几千年来国人积累的情感与智慧。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文言文的教法有很大的待发展空间。中职生学习文言文的动力不是升学压力,目标不是从事古汉语研究,曾有中职教师认为:“把教学的关注点置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文化传统的了解上,将可能会把学生引上文言文学习的一条正道。”随之而来的疑问是: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了解文化传统的意愿从何而来?

那么,让我们回到中职语文的课程定位上来。近年来,较为贴近中职学生特点的说法是:“中职语文教学定位就是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及专业设置情况的调查分析研究,明确中职语文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好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职业需求的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课时,合理发挥语文在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真正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上海商学院的乔刚教授在上述论述的框架下又进一步将其推衍为:在实施语文教学时关注教学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有机融入专业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应用语文,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人文素质、完善职业素养的基础。教师须时刻关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和能力水平,充分考虑学习者非智力因素,正确评价学习者。要妥善根据教学或者实际情况处理教材,有选择地提炼教学目标,有目标地设置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及组织教学模块,有序地实施教学,有特点地体现自己的教改实践思想。此处提出以“关注教学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有机融入专业元素”作为主旨思想,贯穿于上海商学院组织的多次市级中职语文骨干教师的培训课程中,先后指导了百余位奋战在中职语文教学第一线的中青年教师。笔者意欲置中职文言文教学于此课程定位之下,从教学实例出发,有的放矢地探讨中职文言文教学教法中专业元素的“有机融入”。

文言文与做好职业人

笔者有幸收集到不少上海中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在文言文教学方面进行“专业融入”尝试的教案与说课稿,细读之后,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立足于提高学生将来作为职业人应具备的“人”的素质

强调职业人在汇报、合作、沟通等情境中其思想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以蔡老师《手敕太子文》一课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为例。蔡老师用第一课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质疑问难、强调重点词直至学生译出全文,再以问题研读赏析课文,加深理解,与传统文言文教法无异。第二课时针对汽车机械专业一年级学生特点,提出第一个问题:“没有文化知识的祸害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探讨没有文化知识的缺陷”。在学生较为开阔的发言中,总结出三条有“职业元素”的内容:语言行为粗鄙,惹人讨厌,甚至违法;创业过程中因自身素质较低,招揽不到人才或者招揽进来也会产生矛盾;读不通文章,导致签合同时利益受损。进而提出第二层次的问题,请学生阅读梳理:“刘邦认识、行为上有哪些改变?小结出刘邦的写作风格。谈感受,说启发。”最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谈谈自己的理解,试想父母与刘邦有无相似之处。

从上述三个层次问题中,可以看出蔡老师力求培养学生从古代作者生平经历和现今的世情挖掘出对人生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其“积极意义”则包括作为人应具备的理解力(对父母的理解)和作为职业人知识文化在职业生涯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再看丁老师《劝学》一课的设计。朗读、翻译、分析比喻论证与对比论证,均与常规文言文教法一致,但丁老师的意图是通过本课教会会展营销与策划专业的学生如何与人沟通、劝说他人,如何使客户接受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因此,学会本文的设喻说理,把正确的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得透彻明了是教学的着力点。最终体现在作业的思考题中:“怎样劝说一个厌学的孩子,勉励他(她)重新学习”。

另有一例,在《秋水》一课的教学中,有教师将常见的“骄傲自满难免贻笑大方”的寓意转化为“寸有所长”、“人生充满机遇,一旦抓住机会开拓眼界,提升见识之后,便可‘语大理矣’。”希求通过课文教学,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和对未来的希望。

(二)使文言文教学立足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操

例如,高老师在《与妻书》一课的教学设计中,以配乐朗诵、提问引导学生品味“三忆”中的情、感受“三愿”中的爱。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胸怀和气概。通过与陈觉《与妻书》的对比,突出本文抓住细节,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寄情于事,融情于景,虚实结合的优势。最后落在拓展交流部分“职业道德情操”的提升:请学生结合革命先烈自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个人幸福服从国家需要的思想,联系营销专业的特点,思考将来工作应有的态度和需要恪守的职业道德。

两组讨论后,推选两名代表总结发言。点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营销工作必须以强烈的自觉主动的态度去发展客户,开拓新市场。同时,要想成长为一名信誉良好的销售人员,必须有面对金钱严格自律的精神,牢记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公司利益。销售人员的个人利益是通过商品销售价值最大化来实现的,而不能通过违背职业道德甚至违法的暗箱操作来满足个人需要。此外,高老师将作业设计作为此课教学重点的延伸:(1)结合课文,思考营销人员应有的工作态度和需要恪守的职业道德,写一段读后感;(2)自设情境,写一段文字,向客户推销一款汽车,注意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方法,提高说服力。

(三)力求能够帮助或引导学生塑造恰当的职业性情

每一种职业所需的性格禀赋各有不同。而除了生而具备的“天性”之外,教育习得是后天塑造性情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且看唐老师在给会计专业学生讲读《六国论》一课第三课时的设计思路:此文表现出的严谨结构、缜密逻辑以及简练准确的用语与会计这一职业所必需的严谨的工作态度、缜密的工作思维方式和数字、财务准则所要求的精准简明不谋而合。于是,唐老师在找出关键词,讲解疏通的基础上,突出文章行文的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思路清晰地梳理脉络、欣赏不蔓不枝的简洁之美。并进一步带着学生深挖本文之所以形成上述特质的逻辑关联,从而探求中心论点。在这部分作为重点的理性框架解读之上,令学生明确苏洵的治学态度也是自己将来作为一个会计人所必备的职业性情,即一丝不苟、胆大心细、头脑清楚、思维缜密。最后,唐老师再度回归文本,与现实关联:在六国中有“赂地”之举及不“赂地”然不能“独完”的事实中,让学生思考“作为中职生,从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又该怎样学为所用?”接着,由课文迁移至工作中不断提升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作用上。

此外,再引于老师为计算机艺术设计专业二年级学生设计的《种树郭橐驼传》一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首先,引导阅读,提取关键信息,加深文本理解;其次,分析主人公的“种树经”;最后,用朗读和提问的方法深入文本,通过“类比地说”与“有感地悟”,在学生古为今用的扩展讨论中,以现代眼光审视古代作品。从顺其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思想迁移至创新与实用结合的专业实际操作中。但是这种迁移仍以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训练来体现。请看她的作业设计:“创意阅读本文,改写为穿越篇《种树郭橐驼新传》(附资料)”;“根据原文,参考例文,结合“种树经”对你的启发,尝试文言段落的创意仿作。文段首句为“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育人,可乎?’”

(四)直接将文言文的文学手法或表现出的内容情境与专业技能的操作能力联合

例如《项脊轩志》一文,王老师考虑到学生所在的多媒体图文信息专业,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在文字与图像间转换的能力。”力求让学生理解描述图像的文字,善于发挥想象,并能用语言解释、表述图像内涵及设计意图。

她用第一课时达到读通全文的教学目标,提前发给学生译文,布置朗读作业。再对照译文讲解、提点关键词,疏通课文。第二课时,将课文第一段重点放在“细节描写,扩展到实际运用。”具体操作方法为:先请学生模仿“项脊轩”,在周记中给自己的学习空间取名,向同学解释其中两到三个有代表性的名字内涵。课文讲授用问题带动,对照朗读原文和译文来跨越文言文词句难关。在第一段第一小节,抓住细节体现出的项脊轩原貌,理清作者有针对性的改造活动,形成前后对比的两幅画面,并运用语言表述。由学生朗读完第一段第二小节原文及译文后,用轻松对答的方式体会学习的乐趣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挥学生对“庭阶”、“小鸟”、“明月”、“桂影”等元素的画面想象力,谈谈如何组合。

接着展示学生事先拍下的自己书房一角的照片,再对比运用PS将照片修改为贴近上课伊始所取书房名字涵义的图像,抓住图像变化的两三处细节,说明做出这种改变的意图,并让其他学生对发言和图片处理说出自己的看法。此处完成“文字—图像—语言”的转换,试图将语言文字教学融入专业元素,让学生从品味文字细节描写转换到表述、解说专业技能的细节操作。讲课过程中学生思想能否被激发成语言是关键。最后看译文,听本段配乐朗诵,布置“利用细节写片段”的作业,回归本文。

有机融合的多元性

我们从对上述四类文言文教学试图“有机融入”专业元素的教学实例尽量客观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一个可喜的共同点,即各位一线中职语文教师多元的创新思路。事实上,在任何一类事物的转型时期,“多元的创新”是其必然过程,并且任何一种新的尝试与探索不必有高下之分。多元性所具有的多样与灵活,“表征着民主、平等、自由,以及开放、选择和宽容,张扬求异、个性与创新”。

如果将文言文教学作为中职语文教学中最难有机融入专业元素的一部分内容,那么,我们“关注教学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有机融入专业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必须要攻克的难关也正在于此。

在上述教学实例中,我们看到教师们采用了自主学习、质疑问难、问题研读、提前发译文、对照译文讲解、提点关键词等诸多方法疏通课文,力图帮助学生轻松走过文言文学习前期较为艰难的词义记录、语法辨析之路。中职文言文教学针对学生将来的发展目标,尽量淡化、简化此部分是接下来有机融入专业元素的必要前提,一些教师采用故事复述的方法也值得借鉴。

在文意通顺的基础上,随之而来的教学重点是建立起文言文与“现实功用”之间的桥梁,让中国古代的文化智慧与学生的现今生活相融通。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特点,以及职业教育明确培养“职业人”的目标,中职学生的学习须从文言文中获取真正对将来的生活有用的东西,这里提及的“有用”包涵了较大程度上对职业素养的需求,仅认为“语文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是培养学生能力,注重修养的一门学科”,从而忽视了在语文大范畴内中职语文的独特之处是不恰当的。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承认中职学生最大的忧患来自他们至少要早于同龄人四年面对复杂的社会和就业的压力。中职语文教师是除了班主任之外,最有责任背负起引导学生疏解这种情绪,培养其社会交往、求职就业和工作过程中所需的语文能力的职责。也就是说,我们应将上述观点中“培养学生能力,注重修养”的要求进一步细化为“培养学生胜任未来工作,易于感知幸福人生的能力”,这必然涉及文言文教学“有机融入”专业元素的问题。

说到“有机融入”四个字,最关键的是“有机”二字。按照现代汉语词典,“有机”意指“事物构成的各部分互相关联协调,而具有不可分的统一性,就像一个生物体那样”。之所以有文言文教学融入专业元素不伦不类的担忧,其实源于对“融入”能否达到“有机”程度的担忧。如能像一个生物体一样具有“不可分的统一性”,同时又能“关联协调”,其教学效果必然理想。从上述四类文言文教学融入专业元素的教学实例来看,一位中职语文教师如能择选合适的文言文篇目,巧妙跨越字词语法难关,结合自身对学生素质、专业特点和社会人情的了解,从文言篇目与现今社会和学生将来职业所需的语文能力入手,从汉语言的词句理解与表达、道德素养、职业性情、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任何一点入手,真正做到“有机融入”,中职文言文教学的面目将会焕然一新。

再从融入的程度来说,现代汉语词典中用于表达两事物间的关联有下列常见词语:联合,结合在一起;融合——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渗透——彼此通过多孔性的薄膜而混合;融通——参合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①。事物间联系的程度有高低之别,而对于中职文言文教学与专业元素的融入程度来说,只要在“有机”的前提下,“融入”程度的高低并无优劣之别。如教师有独到而深刻的参悟,讲课时能做到“迁移”甚至“牵动”也未尝不可。

关于中职文言文教学有机融入专业元素的课题,因中职学校专业与文言文篇目的纷繁而有着极为丰富的空间值得我们思悟探索,最终目标是以更有效的中职文言文教学方式与更实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受益终身。

注释:

①词语解释均引自《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

参考文献:

[1]朱伟.关于中职文言文教学的几个问题[DB/OL].(2010-10-18).http:///detail.asp?id=00001559.

[2]杨翾.中职语文教学定位思考与实践[DB/OL].(2012-12-03).http:///tianzhiyw/Article/633

095920759843750.aspx.

[3]扈中平.教学目的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4]乔刚.评价中职学生从改变观念开始[N].中国教育报,2009-02-05(3).

职业素养表述篇8

关键词:旅游人才;职业化;职业素质模型

中图分类号:F59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6-0191-02

一、职业素质模型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1.素质及职业素质

素质一词来源于心理学的定义,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天生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机能特点。心理学把素质解释限于通过遗传获得的遗传素质。广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的内在品质和质量,是在遗传素质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体验认识和实践磨炼,从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内在的、长期发生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知识、能力、心理、体格等。我们通常所说的素质是广义上的素质。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强调职业性,是职业化的必然结果,是个体在具体的职业实践中,学习职业规范、掌握职业技能、形成职业意识及职业价值观的必然结果。

职业素质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性:表现为不同的职业对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2)稳定性: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教育培训,以及在长期从业实践锻炼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它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3)内在性:职业素质是主体对其内涵有意识地学习、训练、内化、积淀和升华的结果,它的作用的发挥是一种自觉。(4)整体性: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要求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它对从业者的职业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胜任本职工作,不仅要有好的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素质,还要有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等等。(5)发展性: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社会职业和职业岗位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不断对从业者提出新的职业素质要求。因此,从业者要不断地培养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社会。

2.职业素质模型结构

职业素质模型主要用于描述职业化员工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与通常的员工素质结构或者能力素质模型相比,它的视觉更具体、针对性更强。另外,职业素质模型描述的是与特定职业相关的通用素质,并且它与企业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职业素质模型的两个特点是职业相关性和企业文化相关性。职业素质模型主要有三个模块构成:思想素养、专业素养和行为素养。

(1)思想素养。思想素养是指职业素质模型的基础。思想素养从员工价值观念出发,描述员工与特定岗位和特定行业相关联的职业道德品质、职业动机、职业兴趣、职业态度等。思想素养与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企业价值高度一致,如诚信敬业、学习创新、认真负责、忠诚求实等。

(2)专业素养。专业素养重点描述作为职业人员顺利完成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分为通用素养和专业素养。通用素养是所有职业员工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如时间管理技能、有效沟通技能等;专业素养与具体的职位相联系,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心理学知识等。

(3)行为素养。行为素养描述的是员工在办公场所和面对顾客的时候展现出来的行为风格、精神风貌、言行举止、职业习惯等。行为素养的核心是职业习惯,塑造职业习惯,并在职业习惯指引下展现职业行为,是行为素养与通常所说的商务礼仪的本质区别。

二、旅游人才职业素质模型构建

构建一个完整的旅游人才职业素质模型,需要对旅游人才的各个职业种类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作大量的问卷抽样调查和访谈。本文作为旅游人才职业素质模型研究系列工作的开端,仅基于旅游业的产业特点,运用归纳的方法,尝试构建一个通用的旅游人才职业素质模型。

1.旅游人才的思想素养。

根据旅游业的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特征,所以在价值取向上要求旅游人才以为他人提供服务为根本,并把为他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作为使命与责任,而要求他们热爱旅游业,并能够在工作中体验到由衷的快乐。

(1)客户中心意识是旅游人才首先要树立的基本职业意识,旅游人才要求能够区分“顾客”与“消费者”之不同,“消费者”以商品为导向,“顾客”以满意为导向,职业化的旅游人才能够引导并且满足顾客需求,而不是仅仅完成安排顾客旅游的任务。

(2)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职业道德是旅游业人才的根本要求。旅游从业人员的工作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影响性,从而要求他们严格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职业道德。例如,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中要讲究文明礼貌,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讲解中用语要文明,不宣传封建迷信的东西,不讲低级庸俗的故事,不带领游客到“黄、赌、毒”场所等。遵守职业道德还要求他们不得擅自增加、减少旅游项目或者中止导游活动;不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不得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不得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或者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

(3)诚信敬业是旅游人才思想素养的根本。旅游业属于综合性产业,具有服务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不确定性大、面临的诱惑大等特征,从而对其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要求高,尤其是要诚信敬业,这是完成好本职工作的根本。

2.旅游人才的专业素养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旅游从业人员除了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求对人文地理、艺术宗教、民俗文化、建筑摄影等知识有所涉猎,成为知识广博的杂家。在能力要求上重点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1)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旅游从业人员首先要讲好普通话,语音要准,语调要好,词汇要丰富,表达要准确。随着我国逐渐成为旅游大国,要求旅游业从业人员学会一门甚至几门外语。

(2)人际交往能力。旅游从业人员服务对象是游客,是具有丰富感情和各种各样心理需要的人,他们的处事态度、个性特征往往差异很大,为了做好服务工作,需要加强同他们广泛的交流、沟通,以达到相互理解,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此外,在为游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旅游从业人员还要同旅游接待单位的人员打交道,处理好同他们之间的关系。

(3)组织协调能力。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在整个旅游行程中担当着组织者和协调人的角色。每一次参观游览活动,都离不开导游人员的组织以及和饭店、景点还有旅行车司机等方面的协调。为使整个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能够紧密衔接,旅游接待计划的内容顺利得到实施,导游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3.旅游人才的行为素养

行为素养要求旅游业从业人员应该气质高雅、语言文明、平等待人、举止大方等,既要有美好的职业形象,又要有良好的职业习惯。旅游业从业人员在为顾客服务的同时,也在宣传着企业和个人,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顾客的满意度和下次购买的决定。

三、旅游人才职业化素质模型的应用

1.旅游企业的职业化制度建设

首先,职业化素质模型的两个输入变量是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要求旅游企业职业化模型能够起到推动企业战略实施的目的,至少不能背弃企业战略;企业文化贯穿整个模型,是模型的一项最主要的内容。企业文化的直接表现形式是企业制度,所以,以旅游企业的职业化模型为依托的制度建设将是企业推动员工职业化素质提升的手段之一。

其次,员工的职业化是一个艰难的、长期的由思想到外在行为的锻造过程,思想是基础,行为是表现形式,是企业的直接要求和最终目的。在职业化内化阶段,要求企业加强与职业化模型为依托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的强制推行,结合企业文化的推动来培养员工的职业意识。

2.旅游企业的职业化培训

职业化培训是旅游人才职业化的直接手段。旅游人才的职业化素质模型在培训课程开发和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1)课程体系的开发。旅游人才职业化培训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三个模块:思想素养课程、专业素养课程和行为素养课程。思想素养课程旨在引导员工建立旅游价值观和旅游职业道德,以及企业文化所提倡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道德。专业素养课程旨在向员工强化具体岗位员工顺利完成工作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体根据岗位的不同应该包括以下子课程:旅游管理、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导游业务、酒店管理、客户服务等。行为素养课程包括社交礼仪、习惯塑造等课程。

(2)培训效果的评估。旅游人才职业化模型为旅游企业员工职业化培训效果评估提供了参考,评估问卷等都可以根据该模型来制定。当然,该模型最主要的贡献是提供了一个标准,通过差异化比较培训效果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1] 萧鸣政.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 温卫宁,林增学,黄国良.酒店管理人员专业人才素质观的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103-105.

[3] 杨秀丽,颜萍.刍议旅游人力资本与旅游业发展[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73-74.

推荐期刊
  • 职业
    刊号:11-4601/D
    级别:部级期刊
  • 职业时空
    刊号:13-1349/C
    级别:省级期刊
  • 职业技术
    刊号:23-1509/TU
    级别:省级期刊
  • 职业圈
    刊号:11-4103/G0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