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固定资产的作用8篇

时间:2023-07-24 09:23:17

固定资产的作用

固定资产的作用篇1

1.确定最大滞后阶数。滞后期的大小关系到模型残差是否存在自相关性和模型自由度问题,本文选取常用的LR、AIC、SC三个指标,检验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滞后期p=1时,LR、AIC、SC三个指标同时取得最优值(数值带*),此时既能有效消除残差中的可能存在的自相关,又能使得模型自由度达到较优,保证了模型估计参数的有效性,即滞后期p=1是最佳选择。

2.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不论滞后期为1阶还是2阶,都因为F统计量概率较小而拒绝假设“lnFI不是lnGDP的Granger原因”,都因为F统计量概率较大而接受假设“lnGDP不是lnFI的Granger原因”。其经济学意义为:不论滞后期为1阶还是2阶,lnGDP和lnFI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作用不明显。

3.建立模型。

(1)模型建立。应用Eviews6.0软件建立滞后一期向量自回归模型。lnGDP和lnFI两个模型的R2(0.9981)和Adj.R2(0.9979)值都较高,说明模型拟合优度较高,F值较大(6284.143),AIC(-2.7638)、SC(-2.6198)较小,说明模型总体上是显著的。即该模型较好的反映lnGDP和lnFI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VAR模型的回归方程为:lnGDP=0.6637×lnGDP(-1)+0.2864×lnFI(-1)+0.4057方程表明,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自身滞后一期因素lnGDP(-1)和固定资产投资滞后一期因素lnFI(-1);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因素主要是lnFI(-1)和lnGDP(-1)。由估计系数大小可知,lnGDP(-1)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lnFI(-1)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学意义为: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长期内西安市经济增长同时受到固定资产投资滞后因素和GDP滞后因素的影响,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下一年经济增长就会增加0.2864%。

(2)模型检验及脉冲响应分析。对VAR模型进行AR根检验,由图1可知,模型两个特征跟绝对值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即在一个单位圆内(或上)。这说明该VAR模型是平稳的。图2表示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一个标准差新息扰动的动态反应路径,由图2可知,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正向冲击导致地区生产总值波动在第一年达到最大,之后呈现逐年缓慢下降的趋势。这说明西安市投资增量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的时效比较长,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推动的衰减速度并不快,应该再采取除投资以外的方式来快速推动西安市经济发展。依Engle定理,假如一组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则协整回归可以转化为误差修正模型。描述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调整的误差修正模型为:DlnGDP=0.151427EC-1+0.109157DlnGD(P-1)+0.461981DlnF(I-1)-0.003485EC-1是误差修正项,系数的大小反应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本误差修正模型中修正系数为0.151427,说明经济增长受多种其他因素影响,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均衡关系对当期非均衡误差调整的模型自身修正能力较弱。

(3)方差分解。方差分解的基本思想是把系统中的每个内生变量(共m个)的波动(k步预测均方误差)按其成因分解为与各方程新息相关联的m个组成部分,从而了解各新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本文利用方差分解方法来研究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将西安市生产总值的单位增量分解为一定比例的自身贡献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结果(见表5)。由分析结果可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对西安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随预测期的增加,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对其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度逐渐变小,在第一期时取得最大值72.64%,即使第十期依然达到40.62%,这有效地支持了前面脉冲响应分析的结论。

主要结论及建议

1.长期内西安市经济增长同时受到自身滞后因素和固定资产投资滞后因素的影响。由VAR模型可知,西安市经济增长的滞后因素对其自身的影响系数为0.6637,影响显著,说明西安市未来一年的经济发展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当年对经济的预期。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滞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为0.2864,影响也较为显著。针对这种状况,建议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人们对经济的信心,增加对西安市经济发展的乐观预期,从而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

2.短期内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对本地区经济增长有单向推动作用。由VEC模型可知,西安市经济增长的滞后因素对其自身的影响系数为0.109157,影响的显著性不高,说明短期内人们不会轻易改变对经济的预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大。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滞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为0.461981,影响显著,说明短期内固定资产投资能较好地促进经济增长。针对这种状况,建议相关部门适当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以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积极拓宽固定资产投资渠道。政府投资存在“挤出效应”,会减少民间投资;同时,政府投资也存在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因此,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是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有效途径。政府应该给予民间资本更大的发展空间,大力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固定资产的作用篇2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军工企业;技术创新

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军工企业在世界各国普遍已经成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走势的跌宕起伏、资本资源的全球化配置、产品生命周期的日趋缩短,计划经济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军工企业,虽然较好地实现了雄厚的基础沉淀、有利的政策扶持与先进的技术水平三者之间的协调整合,熬过了改革的阵痛,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但如果不继续深化改革创新,用好政府扶持和政策优惠两大优势,并不能真正确保技术创新的长久活力,确保有效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制约军工企业技术创新的突出问题

技术创新能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企业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并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就军工企业得技术创新能力而言,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与国之间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水平。当前,我国军工企业体制改革正逐步深入,各军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正视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短板,寻求解决之道。

(一)能够保障实施国家赋予的科研攻关任务,但难以紧跟高科技新型武器装备研发趋势

我国军工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承担众多国家重点科研生产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制和生产制造能力,基本满足了工业化时代武器装备的发展要求。但随着世界正式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战争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有军工企业的人员与资源投入偏重于计划模式下完成科研任务和技术攻关,发展途径单一,不能主动抓住世界军事发展脉络,缺乏对远期军事需求分析和技术演示验证能力,以突破关键技术群为目标的研发平台能力没有形成体系,技术储备和技术优势不明显,难以适应国际化军工市场竞争。

(二)实现基础体系的系统布局,但尚不能形成整体核心实力比较优势

我国军工企业受益于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经历长期以来国家从财力、人力方面的大量投入,依托一定比例的军工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布局,基本适应了我国武器装备发展的需求。但在这一体制之下,也暴露出了军工企业研发能力方向偏单一、创新研发能力缺欠、平台化的技术验证落后等突出问题,尚不具备支撑武器装备全研制流程的技术保障能力,没有整体形成有效的信息管控和设计验证手段,在国际军工行业没有形成显著的品牌优势。

(三)满足国内军事工业发展基本需求,但支撑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和保证能力不足

我国军工企业长期形成的单一"保成功"模式,紧随科研任务,按任务"跟随型"构建能力模式,曾经而且一直是推进国内军事工作发展的强劲动力。就目前神舟系列航天工程而言,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彰显了我国军工企业的整体实力。但这一体制的弊端也不可忽视,由于过于依赖行政指令,忽视了市场需求趋势,我国军工企业的技术创新潜力,支撑技术创新的手段主要投入在科研任务上,有限的人员、经费没有真正与军事装备的核心主业相匹配,亟待统筹兼顾,将技术创新与发展只与核心主业相挂钩,抓住军工市场信息,有针对性地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改变我国军事装备的国际形象。

二、固定资产投资在军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剖析

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为推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扩大生产能力及满足国防科技工业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相关建筑、设备设施(可形成固定资产)和手段建设等方面的投资。从其积极作用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能够满足军工企业科研生产任务需求,支撑武器装备朝"自主化、体系化、基本型、系列化"上发展,优化单位能力布局,增强单位核心竞争力。

二是能够解决军工企业在任务和能力上的关系,以任务牵引能力提升,以能力确保任务完成,既满足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需求,又满足技术能力提升需求。

三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军工企业的资金压力,发挥财政资金投资"有保证、引导作用强"的优势,集中力量,为军工单位技术创新保驾护航。

这些年来,我国军工企业用好国家支持政策,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更多地依靠稳健的研发策略、充沛的资金支撑和雄厚的硬件积累,从而保持了技术创新的旺盛活力,再次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一只重要力量。

三、以固定资产投资助推军工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优化结构,增强以信息化为导向,以先进研制制造为基础的核心能力,加快突破制约科研生产的基础瓶颈,推动武器装备自主化发展。这是国家对进一步加大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提升军工企业综合实力发出的鲜明信号,反映出国家对新时期军工企业沿着"超前谋划、顶层策划、整体规划、统筹优化"的道路,坚持"保障、基础、发展",以统筹建设为主线,实现"由任务跟随型向任务、能力结合型转变"的工作新思路。

(一)正确认识固定资产投资与促进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军工企业依托国有经济的长久积累,依靠行政命令调用各级国有企业资源,往往通过承担的科研任务,提升技术实力,推进技术创新。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取的必然选择。在新技术层出不穷、尖端科技与军事装备紧密愈加紧密的21世纪,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与促进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已经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军工企业形成并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持续的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而新技术的发展可以牵引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的申报与立项,引导国家将更多的资源投入事关国防的军工行业。而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各项新技术能力和新技术手段,又可以促进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确保在设计开发、总装集成、核心制造、共性基础上形成技术优势,提升技术优势,并保持在行业的领先。

(二)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引导、促进作用

军工企业一方面需要满足科研任务要求,建设适应武器装备的研发能力、研制保障能力和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应当善用、用好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带来的投资增量,用活、用准这些资金。通过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的幅度和方向,引导技术力量向制约技术创新的关键性环节投入,突破关键技术,打破研制瓶颈,缩短研制周期,加快研制进程,实现军工企业模式由任务保障型转向任务能力结合型,技术发展由跟踪研仿为主转向自主创新,积极适应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要求,保障新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

军工企业要通过军工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技术改造工作,适度超前,建设一批具有前瞻性、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试(实)验条件和设施设备,为掌握和拥有支撑武器装备和高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前沿技术、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提供保障,带动先进技术发展。要通过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推进产业的高技术和集约化发展,加速机械军工向数字军工转变,突破集约化发展要求,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动和加快国防科技工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三)借助固定资产投资评价机制激励持续推进技术创新

由于军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特殊性,主要是投入军事技术领域,较之民用领域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用好国家的投资,必须清晰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法令法规,理顺投资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强化投资项目的监督评价机制,协调解决各方冲突,规范管理流程,规范资金使用。

固定资产的作用篇3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节能审查;作用

我国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制订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旨在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的同时,促进国家能源的合理利用,从项目建设源头合理监督、杜绝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依据相关节能法规及标准,对项目能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及评估,同时编写节能评估文件,是项目节能评估的主要工作。本文着重分析了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查中节能评估的作用,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1]。

1项目节能评估理论概述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重要方式。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涉及工业、农业、交通、水利、能源、生态、科技、文化、体育、商业等各个领域。所谓节能评估,即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各级人民政府发改部门牵头组织相关评估机构对项目的能源利用方案的科学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估[2]。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评估的依据:主要依据有节能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政策、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国家明令淘汰工艺、设备等目录,以及工程材料等。②项目的概况:项目概况主要包括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及项目用能情况三方面。③能源供应情况评估:能源供应评估主要包括对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及消费条件的评估以及项目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评估。④项目建设方案评估:该评估涉及面广、评价项目众多,如项目的选址;总平面布局;生产、用能及节能的工艺、设施等方面。⑤项目能效水平评估:主要包括能源消费结构及消费量评估、能源利用率评估及能效水平评估等。⑥节能措施评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的重中之重是对其节能措施的评估,主要从其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节能措施效果及其经济性等方面评估。节能技术主要有新设备、工艺、技术的运用,能源保护及能源回收利用等;节能管理主要包括制度及具体管理措施。节能效果主要通过对项目节能量进行预算,将预算结果与国际国内标准进行对比进行评估;节能的经济性评估主要从其节能成本和效益上进行。⑦问题及建议:结合节能评价结果,对在项目评价过程中所发现的能耗问题及不足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改善建议。

2项目节能评估的作用

2.1监督项目节能计划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的最根本目的是监督项目节能工作的计划和开展。有了节能评估,在项目计划及建设过程中,项目投资方及建设方就必须落实对节能工作的计划和实施。节能评估就起到了监督及督促项目节能工作顺利开展及完成的作用。如果项目的节能评估不过关,项目就无法施工建设,若想要继续实施项目,就必须依照节能评估改进原项目的节能规划。

2.2明确项目能耗标准

项目建设涉及众多能耗方面,不同能耗及节能设计具有不同的行业标准。在节能评估过程中,对项目设计依据标准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进行分析和判断,可以得知该项标准是否符合当今能耗限值及节能需求。如不符合,则需要运用合理或最新标准重新设计。此时,节能评估施行者明确项目能耗及节能标准的作用。

2.3细化项目节能数据

项目能耗及节能设计不仅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还需要在项目设计中正确并合理计算出其具体值。有些项目设计的节能计算是粗放式的,对实际建设工作指导意义不大。此时,节能评估可以起到细化项目节能数据的作用。如项目供热系统中,对供热需求量的统计往往较为粗略,这会对项目耗能造成很大影响。节能评估通过对采暖面积等数据核算,能更为真实的反应实际供暖需要,为功能系统热负荷及锅炉设计装机容量的精确计算打下基础。

2.4规范项目节能工序

项目能源建设工作贯彻于整个项目建设中,但往往为了施工及管理方便,而设计将部分能源建设集中实施,致使节能工序紊乱不合理,从而造成能源浪费。通过节能评估,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工序不合理问题的存在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能源浪费。

2.5改善项目节能管理

良好的项目节能管理可以获取节约能源的最大收效。节能评估可以从客观、全面的角度发现项目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规范和改善项目节能管理,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3项目节能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科学合理的节能评估可以从源头控制能耗问题,促进能源的合理使用。然而,目前节能评估工作还存在着项目覆盖面不广、评估无同一标准、评估报告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全面评估队伍、施工、验收环节监管不到位等问题[3]。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及国内外优秀经验,提出以下五点对策:①完善节能评估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其法律法规的完善,不仅要注重其完整性,保证节能评估在各类项目中的适用性;而且还要增强其指导性、可操作性及与其它法律法规的衔接性[4]。②制订及更新评估参考标准:制订及更新评估参考标准时,既要注重同一类标准的统一性,又要注重行业间的差别性,还要考虑到标准的更新。③健全人员培训、规范评价报告:节能评估人员大多为专家学者,其具有专业的评价相关知识,但对记录及报告的标准化往往重视性不足。因此,对于节能评估人员也需要相应的规范化培训,尤其是对评估报告内容及形式的规范培训。④全面组建评估人才队伍:全面的评估队伍需要吸收各行各业具备相关知识的人才,以确保节能评估相关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要注意的是,人才的吸收要建立在具备一定的职业资格制度之上,避免出现鱼目混杂、专业技能参差不齐及市场准入与退出混乱的情况。⑤加强监管力度:节能评估工作不仅要落实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设计评价中,还要贯彻于项目的施工、验收及运作中去。加强监管力度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员、物资及精力,但只要做好节能评估的监管,将会对节能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4结语

科学合理的节能评估,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控制能源消耗及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节能评估,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程序新增加内容,其评估及审查体系在处于建设及不断完善时期。正因如此,在此阶段更易注重打好节能评估的基础,从施行起始就建立良好的行业规范,在社会各阶层树立好严格的评估审查之风。让全社会重视其工作,才能达到节能评估工作的最根本目的。节能评估工作的实施及发展不仅需要本行业的不断研究和努力,更需要社会各行各业的帮助与支持。

作者:杨亚鹏 单位: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稽查总队

参考文献:

[1]王侃宏,侯佳松,戚高启.浅析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发展现状[J].能源与节能,2011(6).

[2]隽军,雷荟.节能评估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查中的作用[J].能源与节能,2011(8).

固定资产的作用篇4

关键词:工程咨询、国防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defense industry investment in the fixed assets of the feature from the construction purpose and the plan, construction cycle three aspects of the engineering consultation in the defense industry investment in the fixed assets in the role.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sulting,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investment in the fixed assets

中图分类号:F540.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工程咨询是遵循独立、科学、公正的原则,运用多学科知识和经验、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为政府部门,项目业主及其他各类用户提供经济社会发展和工程项目决策与实施的智力服务。工程咨询为工程项目的决策与实施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在国防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弄清建设单位项目建设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只有弄清楚建设单位的目的和咨询报告对其的作用,依据建设单位的要求,提供恰如其分的服务,围绕其目的展开工作,才能重点突出。如:2011年航天某单位的火工品类项目要做安全评估,该咨询报告的重点就在于所建建(构)筑物与单位内部建筑物、外部建筑物的安全距离能否满足现行的火工品安全规范;所建建筑物的防火、防爆等级;消防措施等方面。对于项目建设的其他内容不需要做过多的论述。

二、优化建设方案,为建设单位所建项目决策把关,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

近年来,随着国家投资力度的加大和科研生产任务的增加,各种项目申请立项的机会逐渐增多。某些单位在项目申报的过程中,由于对实际需求和客观条件考虑不够充分,策划的建设方案给后期工作留下不少隐患。

原则上,建设方案是围绕建设目标提出的,建设内容是保障特定任务的必须条件。目前,科研生产和条件建设是两条线管理,固定资产投资涉及的环节较多、周期较长,从而导致任务周期和条件建设周期客观上的不匹配。经过多年的积累,各建设单位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科研生产条件,即使不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有些任务也是可以完成的,而固定资产投资背后的真正目标是改善条件、提升能力,建设模式由任务保障型转向任务能力结合型。

建设内容应该是在建设单位能够真正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内容,或者是值得去建设的内容。很多“高、精、尖”的设备(或软件)看上去功能很强大,但未必就适合建设单位的需要。这其中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科研生产任务量、生产工艺、习惯做法、技能储备、工作制度等。一旦考虑不周,购置的设备很可能成为摆设,既浪费国家投资,又浪费建设单位的人力物力。如果在实施前发现类似问题,虽然可以适当调整方案,但是工作量增加是在所难免的,调整能否被认可还要经过有关部门审批。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和审批都是非常严肃的,项目建议书批复前一般都通过了专业咨询公司的评审,有的建设内容一旦确定就无可更改。据了解,某些项目批复的设备到货几年后,包装箱还是完好无损;批复的软件购置后,由于设计师使用不习惯,根本无人问津,更谈不上发挥投资效益了。

建设方案能否顺利实施受到财务实力、引进渠道、研制能力、行政审批、价格水平、外汇额度、建设周期、统筹建设、专业规范等各方面因素的约束,任何因素都可能导致相关建设内容不可行或者难以实施。

工程咨询在提冲建设方案的策划时,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使固定资产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也便于后期的顺利实施与验收。

三、合理的安排项目建设周期

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般都是为特定生产任务服务。投建设周期可行性体现在与既定任务生产进度的相匹配,能够如期审计、验收。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建设周期是指投资计划下达到项目验收的周期。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应在相应生产任务开始前到位,并形成生产能力,而项目验收一般应在生产任务开始之后。对于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需要逐项分析,落实重大时间节点,以确定合理项目建设周期。对于统筹新建建筑物,涉及多个项目的进度协调,可能出现建筑物建设周期超过生产任务进度节点的情况,需论证临时的解决方案,以支持项目的建设周期可行性。如航天某科研任务定于在2013年完成并运行,而与其配套的运输方案,经论证要在2014年才能竣工验收,这就要求建设单位调整运输方案,建立合理的与其相匹配的运输方案。

结论

建设目的、建设方案和建设周期是国防固定资产投资所关注的重点。在工程咨询过程中,只有紧密结合任务背景、行业特点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才能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使国防工业固定资产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服务于国防事业。

参考文献:

[1]《全国工程咨询工程师(投资)资格考试参考教材》编写委员会.工程咨询概论[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固定资产的作用篇5

关键词: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法;管理;作用

国防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指:经由国家的审批,用于提高军用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改善军用设备、仪器的研制、采购以及新建或者改建安工项目。国防军工建设项目管理包括三个方面:计划管理、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其中,项目管理包括:前期工作管理、项目具体实施管理、项目竣工验收以及后评价管理。就统计法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有以下三点论述。

一、做好统计工作是确保项目顺利批复实施的重要保证

(1)前期工作管理主要包括编制、审核、上报和批复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的研究报告和项目的初步设计三个阶段。

其中,项目建议书是对施工建设单位的水平、能力、建设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单位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做出科学的分析,并对该项工程做出初步的投资预算。项目可行性的研究报告,其重点是对项目在经济和技术上是否可行进行论证,采用多方案比较、需求分析等,选取相对利于实行的建设方案,并且对单位的投资和建设做出详细的评论。还要按照公认的规范方法对施工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做出财务评价。项目的初步设计主要针对的是总体设计方案,要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不仅要对其技术上进行总体分析,还要在技术上的经济性、合理性、使用性和科学性进行论证。

在项目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收集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是必须进行的步骤之一,军工建设单位必须有一个整洁有序的基础数据库,保证科研生产中的各项数据的精确度。还要做好军工企业固定设备仪器的数量数据统计、每年实施具体任务情况的统计和厂房拥有量的统计,建立并且完善比较完备的统计系统和符合国内现状和企业条件的评价标准。这样,一旦有了新的项目立项机遇,就可按照上级对立项的要求快速并且轻松地完成立项报告的制作。

(2)在项目前期工作中,最常见的统计方法有统计设计、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阶段。

对项目前期的统计设计就是对立项的项目内容进行通盘的、统筹的综合规划,它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顶层设计。该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施工建设方案、项目投资估算以及企业的概况。一个良好的统计设计对后期的工作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上级立项的具体任务要求,采取科学的调查方式,有计划、有目标的对统计中所要的资料进行搜集。企业可以根据其自身具体的立项情况,对需要搜集的数据资料按照不同的工程类型和产品类型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全面性质的调查或者非全面性质的调查灵活选择调查方式。最后在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

(3)顾名思义就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加工,使得资料系统化,进而整理出不同项目立项特征所需要的综合材料。

经过加工整理的材料可以主观的呈现出企业的经营状况、规模的大小和建设水平的高低。例如,在报告中对所需要论证的方案,按照统计分组的方法对相应的数据使用表格、图形等方法展现出来。通过这些演示,可以有效地反映出项目立项的原因以及项目立项的目的。使用回归分析法可以预测未来几年投资的收益等。统计表的使用在前期工作的准备中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EXCEL的应用,立项报告工作者不仅要制作简单的表格,还要熟练地掌握EXCEL的使用。

二、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使用是保证项目实施的第一步

项目实施具体包括:项目施工的设计、采购招投标、计划管理合同、具体施工与施工管理、施工人员的培训、验收等等。在项目实施前,项目批复的周期也是比较长的,在我国,一般最短的项目批复为六个月,最长的批复为六十个月,普通的批复时间也要24个月左右。以下,就项目实施中采用的比较典型的统计方法进行简单的阐述。

第一,在项目得到批复后,首先应该对所有的实施项目进行科学的设计,即统计整体设计。按照项目工程的工程类型对其进行具体的分类,根据项目批复的周期与资金的实际到位情况来确定项目实施的顺序,还要进行充分的安排和严格的组织调研,合理分配预算和工程建设中所需要的其他费用。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工程施工部出现拖期现象。第二,综合运用各种专项统计。财务统计主要运用在财务和经费管理方面,投资报表中需要用到固定资产的投资统计,在前期的报告中也可能用到社会统计、科学技术统计、劳动统计和人口统计等等。合格的统计人员能够综合的使用这些转向统计。第三,对相对指标量和总指标量灵活应用。在计划以及合同的管理中,该两项指标的掌握和运用非常常见。既要有总指标的计算,又要有在一定时期内,相对指标的计算与平均指标计算,还要对这两个指标进行比较。例如,年实际指标的完成情况需要与年计划指标的计算进行比较,同时也会用到平均指标的计算、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以及比较相对指标的计算比较。所以统计人员要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和分析方法。

三、统计分析工作是项目竣工的验收和后评价的基础

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整个项目的最后一项,它需要同时对竣工财务审计、建设档案验收和整体竣工验收等。后评价管理是对竣工后的项目实行全方位的评价,对完胜的项目进行全面又系统的总结与回顾。并且将该项目的最终完成情况、项目的综合影响和在项目决策时所确定的各个计划和目标,进行体统的对比、找出存在的差异、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且总结经验,积极改进。在项目工程的后评价阶段,要对财务决算中的会计报表进行分析。在后评价报告中,它主要针对的是前期立项和具体工程实施阶段所形成的资料,并对其产生的效果进行客观的认识和分析,进而预测建设工程的预期效果。

验收以及后评价阶段,一方面是对建筑工程的现状进行分析,确定对系统的评价和评价的标准;另一方面是对其现状分析后找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发现产生问题的规律,进而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所以,统计人员掌握一定的统计方法和知识,并且对这些技能灵活运用,在固定资产的项目管理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固定项目的投资管理中要将各种统计方法灵活运用到整个管理过程。

四、结语

在国防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中合理运用投资统计方法,并且全面了了解我国国防军工企业的实际现状,掌握项目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些措施是国防军工建设项目申报和管理的基础。所以国防军工企业要对数据统计工作高度重视,做好各项数据的统计、整理工作,及时通过数据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且积极改正,为我国军工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必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田建团,朱江东,,欧红薇,班莹,荣志刚.军工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中统计方法应用探讨[J].现代商业,2011(35).

[2] 金绮.统计一套表模式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方法初探[N].中国信息报,2013(01).

[3] 郑策.改革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J].中国信息报,2013(05).

固定资产的作用篇6

一、分析性复核的涵义和方法

分析性复核作为一种十分常用而又十分高效的审计技术方法,在财务审计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第8号令第九十二条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之一分析,是指研究财务数据之间、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的合理关系,对相关信息作出评价,并关注异常波动和差异。所称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有关财政收支、经济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也就是说,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比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财务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以确定审计重点、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的方法。

然而,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长期以来着重审查工程量及工程费用的计取是否准确合理,分析性复核这一种基本的审计技术方法在工程审计中使用不多。如今我们通过掌握分析性复核的方法,并将其灵活有效的运用,在审计中取得实质性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分析性复核常用的方法有:简单比较、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合理性分析法、时间序列法和回归分析法。审计各阶段分析性复核的对象不同,采用的分析性复核方法也不同。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实践中,可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比较,一般考虑六个方面的内容:

1.与相关信息比较(与其他部门相关数据比较)。

2.多期比较(与历史数据比较)。比如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的不同时间段的材料价格进行比较;

3.实际与计划、预算比较。工程的申报值与投资计划估算值、招标控制价、合同签订预算值进行比较;

4.行业数据比较。比如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采暖工程造价、每平方米设计综合取费单价等进行比较;

5.与非财务数据相比较;

6.与审计人员预期进行比较。

通过上述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异常现象,分析潜在的差异和漏洞,从而确定审计重点,获取审计证据。

二、分析性复核在固定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中的应用

我局按审计工作年度计划对政府投资建设的某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竣工决算进行审计。该工程是当年市、区两级重点工程,整治主要内容之一是泵房土建及海水管道敷设等水利项目,报审结算值为1956万元。由于河道连接海湾,每天潮汐影响涨落潮都会有海水进入施工区域,因此使用土石方围堰筑岛以阻止海水侵入。作为施工措施项目,筑岛土在泵房和管道敷设完工后全部外运拉走。施工单位以工程现场签证的形式确定筑岛土方量及摊铺土方使用机械台班量,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三方签字盖章认可,围堰筑岛工程造价达750.8万元,其中挖掘机摊铺倒运土方造价69.2万元。该项施工措施费用占总结算值的38.4%,远远超出审计人员的预期,因此,审计组在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时将工程签证的真实性列入审计重点内容之一。审计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后,审计人员仔细过滤了每一道建设程序,发现在工程量的签证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初步确认工程量的签证可能存在虚假成份。为确保审计结果的正确性、防止问题漏网,对于签证事项启动了分析性复核程序。审计时筑岛土方已全部外运,无法实测,审计人员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提供当时筑岛照片,通过照片比对确定筑岛范围,发现土方坡度签证偏大,计算土方量时未扣减原有河道堤坝斜入河道的体积,并且筑岛土中中含有大量建筑垃圾,土质不是签证中确认的黄粘土,审计组责令施工单位进行了重新调整。对于摊铺倒运土方的挖掘机台班数量签证中是按2台挖掘机昼夜工作37天计算出共用296个台班,审计人员询问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派出的工地代表,给予答复是现场确实如此,并提供了某天拍摄的现场照片,显示有2台挖掘机正在工作。但是根据分析性复核方法,审计人员套用《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1m3反铲挖掘机装车挖一、二类土子项得出挖掘机台班定额数量仅为107个台班,考虑施工现场进出不便等综合因素,也不能使用296个台班。对前述两个基本数据,施工单位项目经理解释施工期正值雨季,下雨时挖掘机未工作,同时,根据来土情况夜间偶尔施工,现场挖掘机未满负荷工作。在补充提交派工出车表等资料后,最终同意调整为140个台班。据此,依法审减工程造价360万元。

三、分析性复核应用中需关注的主要问题

必须准确地把握审计结论的环节点,需从三个方面做好审计结论环节的各项工作。

1.认真研究材料。在详细审阅、反复核对、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和有关信息,敏锐地抓住所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得出准确的结论。分析研究材料透彻,找准问题。

固定资产的作用篇7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企业已逐渐加强管理固定资产,但是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情况不仅不利于单位资产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资产保值增值存在着不利影响,更加不利于节约社会资源。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有些企业存在固定资产管理不提折旧或者少提折旧的现象,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严重的账实不符问题,账实不符主要表现为有账无实、有实无账和账实不匹配,难以真实客观地体现企业的财务状况。还有一些企业没有制定科学的固定资产处置方式,导致废弃的固定资产长期闲置,使企业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流失。

2、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缺乏

一直以来,我国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着重复购置的现象,并且严重忽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很强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致使大量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甚至还有工作人员为了一己私利,私自挪用公家固定资产,这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另外,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风险防范意识严重缺乏,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策时,没有制定科学的风险应对机制就盲目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失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所需占用的资金数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限较长,一旦出现失误,就会给企业带来十分严重的不良后果。

3、固定资产的清查不够彻底

企业的固定资产清查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意义重大,而很多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和统计时不彻底,清查力度也不够大,导致资产的使用情况、数量、维修状况等信息都很难被深入了解,降低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而且,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验收也疏于管理。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方面的工作往往是以时间紧、任务重为借口进行搪塞,不能把验收的工作落到实处,也不能就固定资产购置方面的工作如实反应和处理,这也是我们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问题一直存在的原因之一。

4、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等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这给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这也给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带来相应的技术操作方面的压力。目前形势下,工作人员的文化知识素质与管理要求远远不相符合,造成对固定资产标准把握不准,而且对固定资产分类不清,造成统计不实。

二、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增加企业效益

在目前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应在总结以往较好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克服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建立权责运行机制,注重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增强清查和监控力度,完善会计核算体系,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1、提高对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其管理也不单纯是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需要各个部门的参与和配合,也就是说一定要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上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企业应该在资产管理方面实行单位领导全面负责制,分管领导主要负责制,强调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的地位,在宏观上提高认识。然后通过政策、文件的下达与宣讲,在基层推行使用者直接负责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有关个人,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资产使用效益。企业要想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一定要对固定资产有着很强的管理意识,改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加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使得工作人员都能认识到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学习,增强他们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强烈意识,减少企业固定资产流失、账实不符等情况,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全面清产核资,实行固定资产工作电算化管理

目前计算机已经广泛普及,将计算机应用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中对于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保证固定资产管理运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广、种类繁多、使用的部门分散,大到一幢办公楼,小到一张椅子都在清点的范围内。进行一次彻底的清产核资,可以全面掌握企业每项固定资产的真实信息,掌握资产最真实的现状和本企业固定资产“家底”、固定资产占用情况、质量情况及分布情况,这是加强管理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性工作。进行全面的固定资产清产核资,一方面可以借助这些数据建立一套完整、全面的固定资产管理基础数据库,为企业资产信息系统建设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可以为科学分配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基础数据。

由于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传统的手工管理、手工统计已远远不能适应工作要求,必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即建立起包括计划管理和核算管理等功能齐备的信息系统,将固定资产的购建、决算、处置、报废、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通过系统加以反映,按照管理权上收的原则设置相应系统管理权限,与文件审批流程同步,实现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与实时监控。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有助于企业管理机构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透明度和效果。同时,在实现核算电算化的前提下,可以取消手工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有利于减少手工劳动,节约劳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建立权责运行机制,促进各项指标顺利完成

要通过科学、明细、合理的组织结构设置和职责权力的严格划分,使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成员都清楚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承担的责任、拥有的权利。实行成本核算,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益,应积极推行企业厂部与车间两级全成本核算,将固定资产折旧纳入部门成本范围,实行固定资产有偿占用,通过成本核算促进各部门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树立起投资要有回报,占用资产要交费的成本意识,用经济杠杆调节固定资产专用资金的投向,优化企业资源的配置。运用一系列指标体系,对固定资产进行考核评价。相关部门应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符合实际的固定资产指标体系,诸如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完好率、维修率、收益率等。在严格考评的基础上调整企业的投资方向,促进各项指标顺利完成,使固定资产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实现固定资产价值最大化。

4、强化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企业每个部门都有各自使用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表现为固定资产的增值、减值、调拨、租赁、转让、拆除、重组、报废等大量频繁的日常业务活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指固定资产日常的维修、保养和保管,是保证固定资产完好率,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针对核算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能弱化这一状况,只有通过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同时要做好一些日常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立企业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实物资产管理部门要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负责,层层分管,责任到人,要完善固定资产账卡、领用、处置、清查盘点等日常管理制度。

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对验收入库及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须按物登卡、凭卡记账。已入库存的固定资产要按照各类资产的使用说明和存放要求进行保管,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准领用或调换库存固定资产。处置固定资产须填写《固定资产调拨单》,据单入账;领用固定资产须填写《固定资产领用单》,经主管领导同意后,管理人员凭单填写固定资产使用记录卡,并记入《固定资产卡片》,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固定资产。各资产使用部门对部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负责,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实物资产的日常维护与保管,建立固定资产清查核对制度,配合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定期对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

建立固定资产使用人责任制度,确保资产按规定用途合理使用。要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对随意侵占、挪用、非法交易及毁坏、窃取、丢失固定资产的违法违纪和失职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造成严重损失的还应该追究法律责任。加强事后监控,未经批准一律不得随意处置。

三、结语

固定资产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业务及其他业务的重要保障,是任何事物不能代替的企业主要生产资料。搞好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性问题。固定资产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占有较大比重,是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开展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保障。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固定资产使用投资额大、使用期限较长、周转缓慢、种类繁杂,使用和管理部门较多,固定资产使用和占有状况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十分艰巨。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要将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贯穿于日常工作,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对于出现问题的要及时予以修理,对于达到报废年限的,或者已失去使用价值但未达到报废年限的固定资产办理报废手续,做到账实、账卡完全相符,使资产管理趋于完善,从而达到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迈进。

【参考文献】

[1] 王国兴: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2] 李跃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2).

[3] 周瑞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浅析[J].时代金融,2012(33).

[4] 苗小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3).

[5] 石学娟: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

[6] 贺政辉: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企业研究,2012(4).

固定资产的作用篇8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现状;问题分析;对策

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是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在单位国有资产中占绝对比重,固定资产是农业科研单位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和自身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各类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单位购置的固定资产价值越来越高,数量也越来越庞大。针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国家、江苏省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对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财政部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目的是全面摸清家底,完善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完善监管系统;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完善管理制度,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置于动态管理之下。准确把握资产管理改革的政策形势,全面分析政策影响,积极探求固定资产管理对策措施,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完整、盘活存量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发挥固定资产最大效能,这是当前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就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与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策。

1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财政部于2012年颁布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了重新界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指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期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一般分为房屋和建筑物、专业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单位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管理[1]。针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国家、江苏省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江苏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苏财规[2011]1号),《江苏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暂行办法》(苏财规[2011]2号),《江苏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苏财规[2011]27号),《江苏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操作规程》(苏财资[2012]26号),关于修订《江苏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国有资产配置预算标准》的通知(苏财规[2013]18号),《江苏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2014,省政府令第95号),《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2014,省政府令第97号)等。一系列管理办法的相继出台,进一步强化了政策约束,从制度层面实现了对固定资产从采购、使用、管理、处置的全程监管。农业科研单位历来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农业科研单位的特殊性,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面广量大,分布在院所两级所属的公共管理服务部门、科学研究部门和投资企业,做好固定资产摸底清查和有序管理难度较大,特别是近几年,农业科研单位事业发展的各项改革工作快速推进,事企脱钩、管办分离、研究单元整合、学科调整等,新形势、新变化,客观上带来人员流动加速、固定资产管理边界模糊,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也制约了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提升。固定资产管理与新时期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仍有不少差距,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当前,资产使用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刚性约束有待强化;固定资产信息不畅,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固定资产权属不够清晰等现象依然存在。

1.1人员岗位变动、离职、退休时未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

农业科研单位一般机构庞大,人员众多,加之学科调整等因素,工作岗位流动性较大,在人员岗位变动时一般只注重人事关系、组织关系、工资关系等,对本人名下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固定资产使用单位也未给予足够重视,往往带来以下问题。(1)未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未对实物进行移交;(2)办理了移交手续,但未对实物进行移交;(3)对实物进行了移交,未办理相关手续,造成固定资产流失,长此以往不可避免地带来固定资产权属不清等问题。人员退休时同样存在未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的现象,资产使用单位往往碍于情面等原因未对退休人员名下的固定资产进行追缴,最终导致固定资产流失的结果。

1.2科研、办公场所调整时存在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的现象

随着各类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和办公条件持续改善,一是新建了科研办公场所;二是对现有老旧科研、办公场所进行维修升级改造等。在科研、办公场所整体搬迁、调整的同时,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对搬迁过程中的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加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各单位科研、办公场所的调整不能及时掌握,给固定资产日后管理带来诸多困难。(1)对一些原有老旧的办公桌椅、空调、实验台等固定资产没有办理报废手续,直接进行处置,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2)对原有不再使用的办公桌椅、空调、实验台等直接遗弃,造成固定资产流失;(3)对原有的办公桌椅、空调等调剂使用,但未办理资产责任人、存放地等内容的变更,造成固定资产权属不清;(4)老旧办公楼进行升级改造或拆除时,未对以前进行维修改造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申请报废,造成虚增资产和原来维修改造形成的固定资产长期挂账的情况。

1.3部门、机构合并撤销相关固定资产未办理移交

由于农业科研单位工作的特殊性,单位会根据履行公共职能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成立相关的机构或部门,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又会根据职能的变化和工作要求等,对相关机构和部门进行重新整合,以期整合后的机构和部门更能适应改革、发展、创新的需要。在部门、机构整合的过程中,人员进行了分流,但原部门、机构名下形成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进行移交、变更,仍然挂账原部门名下,造成了固定资产系统信息与固定资产实物的信息不对称,给固定资产的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真空,造成固定资产遗失,资产无法处置,最后甚至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1.4异地使用的可移动固定资产游离于监管之外

现代农业科研单位不仅承担着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同时也承担着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异地应用推广示范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带来了固定资产异地管理的问题。异地固定资产是指由农业科研单位承担科研项目因科研工作实施需要购置的在本单位之外的项目实施地使用的各类固定资产,如科研大棚、拖拉机、旋耕机等农业专用设施、设备。针对异地使用的不可移动的固定资产管理,农业科研单位一般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如在本单位外实施项目所形成的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经财务部门会同科研管理部门或科技服务部门等相关部门核查后,凡属无法移动且本单位无法直接管理的,由项目实施地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和管理。但农业科研单位并未对异地使用的可移动固定资产如何管理进行明确规定,可移动固定资产是农业科研单位承担项目购置的固定资产,这类固定资产是单位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是单位登记在册的资产,由于在异地使用,资产管理部门无法对这类固定资产进行监管,使异地可移动固定资产长期游离于监管之外,最终导致固定资产流失。

1.5部分固定资产管理边界模糊

农业科研单位与本单位创办的科技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管理边界模糊的现象。科技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由3个途径获得:(1)企业用农业科研单位投入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2)科技企业承担科研项目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3)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由农业科研单位另外出资购置由企业使用的固定资产。企业自购的固定资产按照《企业法》由企业自行进行管理;根据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企业承担的一部分科研项目资金须依托所在的农业科研单位进行核算管理,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往往登记在农业科研单位,但实际由科技企业使用;农业科研单位使用其他资金购入的固定资产由企业使用,但固定资产登记在农业科研单位。后2种情况是农业科研单位对固定资产有所有权但不使用,企业使用但无所有权,这就给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带来诸多问题,这部分固定资产也是监管的薄弱环节,尤其在企业整体出让、控股权发生转移时,由于沟通协调不到位等原因,这部分固定资产仍然挂在农业科研单位账上,但实际固定资产已流失或由企业控股方无偿使用等,给固定资产的后续处理、处置等带来诸多困难。

1.6部分单位存量固定资产中无法使用的资产占比较大

在农业科研单位庞大的存量固定资产中,资产使用单位中部分固定资产超过使用年限,加之年久失修,无法使用,此类固定资产占总固定资产数量比重不小,这部分固定资产没有及时进行报废处置,长期堆放,无人管理,最终导致资产流失。

1.7专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效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

农业科研单位存在科研专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资产使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使用单位没有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建立共享机制进行统筹使用;科研人员在申报项目时,更多的是从本项目自身的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预算并购置,没有从单位的整体需要去考虑,科研任务完成后,这些价格不菲的科研仪器设备也就成了摆设,长期闲置,不但造成固定资产的浪费,还造成了空间的浪费。

1.8现有固定资产核算单元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现有核算方式大多以项目组为单元进行核算,而且项目组众多,有些项目组是经过单位批准成立的项目组,有些是科研人员成功申请到科研项目后,为了经费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自立的项目组。众多项目组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资产责任人变更等带来诸多不变,同时,固定资产核算系统,信息化水平较低,技术更新换代不够及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随着固定资产数据的逐渐庞大,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农业科研单位根据发展需要进行学科调整等因素,现有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和核算单元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需要,不能满足单位发展需要,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2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2.1重资金管理,轻实物资产管理

农业科研单位重资金管理、轻实物资产管理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资金是农业科研单位履行公共职能和自身发展的根本保障,单位成功申报多少科研项目,预算资金多少,到账资金多少等等,往往都是单位年度考核评比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般不纳入考核范畴。项目结题财务验收审计、单位决算年报审计、各类专项审计等,更多的是关注资金使用情况、资金的流向、债权债务情况、对外投资情况、房屋出租出借情况等等,往往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安全完整情况、保值增值情况等关注不多,客观上也造成了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2.2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刚性约束

农业科研单位虽然制订了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并建立了相应的资产管理体系,资产使用单位也配有兼职资产管理员,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工作中执行并不是很到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刚性约束。

2.3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在信息技术应用如此发达的今天,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依然很低,固定资产仅仅就日常的登记核算实现了电算化。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对本单位的存量固定资产总体价值、数量、使用情况等不能及时了解;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固定资产信息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形成固定资产信息孤岛,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使用率不高,带来资源浪费,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效能不高。

3完善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3.1营造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氛围

加大政策和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让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和资产责任人理解国家、省、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通过宣传让资产使用单位和资产责任人明白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像重视资金管理一样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同时,加大对违反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和应承担赔偿责任的宣传,通过政策宣传和内容解读,使单位职工理解政策,避免误读,让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和资产责任人敬畏政策[2]。通过系列宣传,最终形成单位领导重视、全体职工支持的良好工作氛围,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3.2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新时期、新情况、新要求,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农业科研单位应根据出现的新情况,结合农业科研工作实际,针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进一步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农业科研单位应进一步明确固定资产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同时建立如下管理制度。(1)建立单位负责人离任固定资产审计制度;(2)建立新的单位负责人到任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3)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单位年度考核范畴,将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使用效能情况与单位的绩效挂钩;(4)建立异地使用可移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5)明确各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兼职资产管理员工作职责;(6)建立人员岗位变动、离职、退休固定资产移交制度。通过完备的制度来强化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通过制度建设来强化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和固定资产使用人的责任意识;通过制度建设来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3.3针对特殊情况成立临时资产清查小组

针对内部机构整合、企业整体出售、股权变更、科研办公场所搬迁等特殊情况,农业科研单位应成立临时资产清查小组(审计、财务、资产部门),对相关资产进行全面核实,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在内部机构整合中,对撤并部门在人员分流之前,应先对本部门资产情况进行全面审计,理清撤并单位的资产总体情况,制订固定资产处理方案,对下一步固定资产的去向进行明确,同时明确新的固定资产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并办理相关的资产手续,避免单位撤并后固定资产仍然挂账原部门名下,实则资产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企业整体出售、股权变更,在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审计的同时,农业科研单位应成立临时资产清查小组,对企业使用的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固定资产来源,理顺固定资产权属。属于企业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按照《企业法》的规定,纳入企业出售、股权变更清算范围;属于农业科研单位购置,由企业使用的固定资产在企业整体出售时,应及时收回并明确新的固定资产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如果是引入战略合作,只是股权发生变更,对这部分由企业使用的固定资产应收回或收取固定资产使用费,同时明确固定资产新的责任人。科研、办公场所整体调整,会涉及到大量的固定资产转移,在整体搬迁之前应对搬迁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清查固定资产的账实情况;清查哪些固定资产是不能使用的,对不能使用且不搬移的固定资产和盘亏的固定资产进行造册登记,按照规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避免整体搬迁时资产使用单位对这部分固定资产无人过问、无人管理,最后造成固定资产流失,处置手续无法办理的局面。通过成立临时资产清查小组,对相关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完整;通过全面清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之固定资产后续处理手续规范合规。

3.4打造固定资产管理信息高速路

信息化是管理好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实现固定资产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灵丹妙药,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数量越来越庞大,实现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对于农业科研单位来说,理应打造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信息高速路。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固定资产使用单位通过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能够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固定资产总体价值、数量、类别、使用情况等做到时实掌握,为固定资产使用单位管理好固定资产提供支撑;(2)通过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农业科研单位大型科研专用仪器设备的信息互通,科研人员通过访问信息平台,能够对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总体情况、功能等信息及时了解,科研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预约想要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而盘活存量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共享度,发挥固定资产效能;(3)通过信息平台,科研人员可以查看哪些设备可以通过共享来使用,对于可以共享的设备,科研人员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就不再需要进行预算,可以将这部分预算调整到其他需要的方面,避免重复购置,造成固定资产浪费;(4)通过信息平台,为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信息变更提供便利;(5)通过信息平台可以增加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预警提示功能,当达到使用年限且无法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以及时提交申请进行报废处置。

3.5建立适应发展需要的固定资产核算模式

建立以专业所(部门)为单元的固定资产核算模式,替代以项目组为单元的固定资产核算模式,以适应农业科研单位推进改革,研究单元整合、学科调整、人员流动加速的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固定资产登记时须填写资产责任人、资产使用部门、资产存放地点、资产所属单位等信息。以前的固定资产登记是以项目组作为资产使用部门,这样在学科调整、人员在不同项目组之间、在单位内部流动时,固定资产基本信息变更频率非常高,根据要求须对大量固定资产信息进行变更并重新打印固定资产条形码,但是,无论如何变更固定资产基本信息,固定资产所属单位的属性始终没有变。变更为以专业所(部门)为固定资产核算单元,这样在同一单位内部人员流动时,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就不再需要进行变更,只有在人员调离本单位时才要进行固定资产信息变更。以专业所(部门)为单元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为科研人员内部流动相关手续办理减少了负担,也间接地服务了科研人员的工作,可为固定资产使用单位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便利。核算单元的改变必将进一步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必将有力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央出台了以农业科技为重要主题的一号文件,农业科技事业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农业科研单位为顺应、融入国家“三农”发展战略,快速推进了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调整、产业调整、内部运作、管理模式、内控建设等各项改革工作,近年来,农业科研单位自身建设和服务“三农”的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新情况、新要求,农业科研单位原有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等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暴露出诸多薄弱环节,农业科研单位应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固定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研单位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彻底转变重资金管理,轻实物管理的思想,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刚性约束,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立科学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能,促进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最大化,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