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发展新战略8篇

时间:2023-07-24 09:23:44

经济发展新战略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1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新经济环境;人力资源战略;战略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在新经济条件下,我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转变,传统的事务型职能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战略型的职能模式,在这一新的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得到了显著的加强,也正因为如此,人力资源将得以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于此,本文对新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内涵与特征,然后讨论了新形式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最后给出了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选择途径。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讲,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其人力资源的发展模式都应该朝着战略人力资源的方向发发展,将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组织的最为重要的资源加以对待,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现代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内涵与特征

1.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内涵

从本质上讲,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对其人力资源的各种活动进行整体规划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在新经济条件下,现代组织之间的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的展露管理才能保证其发展战略的最终实现。因此,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基于组织的战略目标来构筑其核心竞争力,帮助现代组织实现其绩效目标[1]。可见,在新经济条件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组织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说,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要将现代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其战略目标系统的、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调动人力资源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1.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具被以下特征:(1)在人力资源的职能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现代组织的战略层次的决策、规划与实践活动,摆脱了传统的具体的、执行性的事务管理模式;(2)在与战略的关系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直接融入到了现代组织的战略形成与战略执行过程当中;(3)在对待人力资源的态度方面,战略人力资源被认为是现代组织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的根源,同时,也是现代组织在技术进步、管理效率提升方面的基本动力所在;(4)在实践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关注员工的目标是否与组织目标的一致,同时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中各项实践活动之间的匹配性和关联性。

2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2.1以能力为本

在新经济条件下,现代组织的能力体现在硬件能力与软件能力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技术能力,比如现代组织能否创造有市场价值的技术,能否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多个市场同时做出正确的积极的反应,能否执行积极的、灵活的财务政策;后者指的是组织的能力,比如能够在市场上更快的获得转换的能力,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等。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组织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建立信心、维持声誉等[2]。

2.2科技的进步

在新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状态彻底的改变了。无论是就业计划的制订,还是职务分析的执行,无论是招聘形式的选择,还是录用资料的处理,包括招聘过程的面谈、笔试或者绩效评估,都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变得与以往大不相同。尤其是语音应答系统、网络培训系统、薪酬福利系统以及人力资源数据信息库等网络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之后,人力资源现代化管理的进程明显的加快了,这些对当代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2.3文化的融合

在全球经济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和文化往来越来越密切,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的不同组织之间除了常规的交往之外,文化的融合也向纵深方向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力资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和威胁[3]。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组织的控制跨度得到了明显的拓展,工作的正规化程度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员工被授予了越来越多的权力。这些变化的发生要求一种文化提供多元的价值体系,保证组织中的个体得以进行相互调整。

3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选择

3.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现代组织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将把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为此,需要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每个员工充分发挥所长,创出更大的绩效。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全面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关键环节,建立期科学严谨的员工培训体系、激励体系和灵活机动的人与事相适应的管理策略,使员工能充分分享组织成长所带来的好处,给员工发挥潜能、施展才华提供舞台,使员工能够体会到人格受到尊重。

3.2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新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组织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需要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方面要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突出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体现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和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另一方面,要将人力资源看做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认为组织的发展与员工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鼓励员工不断提高职业能力以增强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4]。

3.3更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人才的能力与知识层次越高,现代组织对环境的要求就越高。并且,真正有真才实学与实践经验的人才一般倾向于选择体制完备、配置合理的工作环境,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获得发展。但是随着现代社会中人才争夺战的日趋激烈,加之人才的流动性得到了显著的增强,这就要求现代组织要与时俱进,逐步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公正的报酬制度与公平的发展机制,形成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

3.4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在新经济条件下,需要对现代组织的人力资源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调整的关键在于实现“能岗匹配”。为此,需要充分发挥现代组织的激励作用,将报酬和岗位情况进行权衡和比较,依据不同岗位的能级设定人员的相应报酬等级,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潜能[5]。此外,需要重视竞争在现代组织中的作用,积极的实行竞争上岗,择优选拔,注重德才兼备,通过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减少人才任用与选拔过程中的主观因素,保证公正客观。与此同时,要针对不同的人才队伍,按照具体职能与作用,使人力资源体制改革和组织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

4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现代组织的管理者都需要为明天的生存与发展未雨绸缪。为此,现代组织要关注战略,预测组织所面对的未来环境的变化,对现在环境的优劣状况进行有效的把握。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因素,这是最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也就是说,现代组织要想取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必须靠人力资源优势来维持和培育竞争力,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宏娜. 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基本架构分析[J]. 人力资源管理,2011(9):102.

[2] 张文.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取向[J]. 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4(11):45-49.

[3] 王秀勤. 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研究[J]. 农场经济管理,2006(1):58-60.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2

从经济发展的长过程看,中国前20多年的增长处于一种特殊环境之中:优势因素得到充分发挥,制约因素尚未充分显现,推进改革易于取得共识,开放带来的增长动力强劲。然而这种状况正在发生变化。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转折性特征。这些因素的出现,表明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在未来增长过程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

一、中国经济进入能否持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关键时期

(一)国际经验表明,高速增长20年后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难度加大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到2020年使GDP 比2000年再翻两番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是要在过去20多年高速度的基础上,再保持20年的高速增长,40年平均增长速度要达7%以上。从全球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仅有极少数经济体有过这种实绩。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没有一个国家取得过连续40年平均7%以上的增长速度。20世纪最后40年,是革命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40年,在这段时间内,有近50个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经济明显加速,增长成就显著,但其中也仅有三个经济体取得了年均7%以上的增长速度:韩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

即使那些增长较快的国家(地区),在40年高速增长中也表现出前高后低的共性:持续高速增长二三十年之后,经济往往会出现较大波动,多数前期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在第三个10年增长速度开始明显下降,到第四个10年,大多数进入低于4%的增长时期。

(二)增长减速的主要因素

1.结构调整中的困难

在高速增长二三十年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本币升值等因素的出现,原先支撑高速增长的传统支柱产业的国内需求和出口竞争力都开始下降,难以继续支撑高速增长,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升级。然而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的基础条件中,有两个重要因素在短期内很难满足,即国内资金和技术的供给能力不足。此时结构转换出现时滞,出口增长和整个经济增长速度都会放慢。

2.抑制增长的体制因素

下面是一组比较有共性的体制因素,其中全部或几个因素的出现,导致了增长速度的回落。

1)社会化的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

社会化的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使结构升级中需要大规模社会化融资的产业和发展缓慢。在经济加速的较早时期,多数经济体都缺乏严格的社会化产权保护制度,但这个时期经济活动通常是小规模的。资产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以个人、家族投资为主,即自我融资;二是所有者经营者一体化。由于是“自己出钱办自己的事”,即使社会化的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投资者也有足够的动力,发展出一套非正式的办法,尽量保护自己的产权不受侵犯。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新的产业和企业往往需要大规模融资,需要社会化融资体系和资本组织方式,股份制是其典型方式。此时,多数投资者需要将自己的资产交给其他人经营,而且融资组合的链条可能很长,通常存在多层关系,投资者对资金运用状况的直接监督几乎不可能。此时,只有当社会化的产权保护制度发展良好,投资者相信自己的资产不会被其他人违法侵占时,社会化大规模融资体系才能迅速发展起来。在不少发展中经济体,由于缺乏委托关系充分发展所需要的产权保护制度和信用体系,企业制度发展缓慢,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制度障碍。

2)体系的不稳定性

经济增长高速时期对资金的需求旺盛,资金价格(例如利率)较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量放贷。当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企业的还款能力下降时,银行贷款开始收紧,导致更多的企业资金链断裂,银企之间的恶性循环开始出现。许多经济体在经济加速二三十年后,都会有程度不同的金融波动出现,如果实体经济健康,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有可能稳定下来,否则有可能发展成为全面金融危机。

3)大范围的企业重组

高速增长时期的企业习惯于不断扩张的市场条件。当增长速度放缓、市场扩张速度放慢后,企业之间开始激烈竞争。与此同时,这个阶段还伴随着主导产业的更替、生产方式的调整、不同地区间区位优势改变、对外开放程度扩大、各种要素比价重新定位等重要的新变化。面对多种因素发生变化的新环境,相当一部分企业短期内不能适应,经营状况恶化,企业亏损面加大,破产、重组等行为大量发生,整个企业层面处于重构之中。

4)收入差距拉大,社会稳定压力大

经济加速依靠现代生产部门的成长,这个过程必然是渐进式的。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仅有一部分人能够进入收入较高的现代生产部门,另一部分人还会留在传统部门中,这个阶段中收入差距会明显扩大,社会稳定的压力加大。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收入差距程度、社会文化对收入差距的容忍程度、低收入者提高收入的前景、政府对社会稳定的管理能力这几项因素,决定着社会稳定所面临压力的大小,有一些经济体在这时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社会不稳定问题,经济发展因此停滞不前。

5)外资大规模流进流出由于国内资金短缺,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增长加速阶段大量举借外债,其中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拉美一些国家。外债使这些国家有能力进口大量的投资品和中间产品,经济增长由此加速,但由于资金使用效率低和出口能力成长不足,还债期到后,这些国家往往不能及时偿还债务,出现债务危机。如果此时伴随着短期资金的大量流出,会导致经济的剧烈波动。

二、增长新阶段中面临的共性与特性

与其他中体相比,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

(一)有利因素

1.国内有利条件

1)产业基础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多种产业并行发展,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高、中、低技术基础上的产业、产品体系比较齐全。最近几年,中国的基础设施条件迅速改善,有可能支持产业的快速增长。

2)国内市场规模大。中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在全球各国中也名列前位,而且继续保持较快扩张,这使得立足于大规模生产方式之上的先进制造技术和大型不会碰到市场容量不足的难题,也不易出现一个产业中仅能容纳一、两家企业而带来的垄断问题。3)科研水平和各个层次的技术水平较强。从航天技术、核工业技术、微技术等高领域到各类消费品工业技术等各个层次,中国都有相对较高水平的产业技术、工业基础和科研教学基础;中国的普及率及科技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中低收入国家中名列前茅。具有这种能力,有利于国内产业技术创新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

4)具有低成本制造能力。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比较优势不至于像其他国家那样迅速丧失,有可能在较长时期中保持这个优势。我国的劳动力优势不仅限于中低技术制造业,由于国内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大量海外留学生回国服务,我们在各个技术水平层面的人力资源供给都比较丰富,而且具有成本竞争力。

5)保持稳定的条件较好。和一些多年来社会冲突不断、国内状况不稳定、政府管理能力弱的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相比,我国保持政治社会稳定的条件较好,能力较强,有利于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在我国进行中长期投资。

2.外部有利条件

与其他先行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具有一些有利的外部环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我们处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中,有可能比先行者更多、更广泛和更深入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集成全球优势要素,增强我国产业的竞争力。

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科技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及其积极作用。科技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先进技术大量跨国转移,以往多年,虽然有大量的技术跨国转移,但先进技术的转移很有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向海外转移先进技术的速度加快,技术研发出来后很快在其全球生产体系内使用,产品同步推向全球市场,有些技术还很快向海外企业转让。这使我们引进先进技术的可能性增加。我们对美国、欧洲和日本著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调研表明,2002年这些企业在华生产的主导产品和使用的主导技术中,有一半以上在其母国投产时间不足三年,是先进和比较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跨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还带来一个有利因素:直接投资是长期性的能力投资,与利用外债特别是短期外债相比,投资者进行投机、在短期内大量撤资的风险要小,使我们可以较低风险利用外部资源和技术。

3.有效组合国内外优势资源的能力较强

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在全球范围内组合资源为我所用,使我国克服了多数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阶段面临的结构调整难题,短短几年内制造业结构迅速升级,与收入上升和需求转变相适应的一批产业成为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柱产业,调整的速度和规模超过其他先行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迅速提升,使下一步的增长建立在新的产业与技术平台上。这一批新的主导产业的迅速形成,部分得益于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

国内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外部技术资源的引进这两种趋势并行和互动,对国内技术创新能力的成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快推动了我国产业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随着国内大规模先进制造能力的形成、国内企业集成能力的增强、国内企业技术能力的积累以及配套产业和相关产业集群的形成,我国在相应产业中从事核心技术研发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并使核心技术突破后获得商业成功的可能性加大。

(二)具有共性的约束因素

从约束下一步发展的条件看,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阶段碰到的体制问题在我国几乎都存在,其中一些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

1.产权制度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缺乏有效的现代产权制度,导致符合现阶段以及以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融资结构和企业组织形式不能顺利地发展,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基础性制度缺失。这方面问题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直接融资比重过低。由于对投资者的有效保护不足,直接投资的意愿较弱,更倾向于通过银行这种有国家信用作支撑的媒介进行间接投资。我国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以来,直接融资的比重始终较低,近几年更是较大幅度地下降。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12.17%下降到2003年的4.27%.

2.企业不适应新的竞争格局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大部分产业供给能力大于市场需求,竞争加剧,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都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较多企业盈利下降、亏损、破产、重组的现象,特别是在经济中相对份额下降的产业,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3.金融体系的效率和风险问题

银行贷款中的不良比例较高,是我国金融领域中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近两年新增贷款较快,使不良贷款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处在较高水平。到2003年底,我国M2与GDP 的比重高达1.98∶1,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罕见的。这一方面表明我国融资过多依靠银行体系,同时也表明资金的产出效率偏低。另一个潜在风险,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开放性在增加,特别是资本项目的逐渐放开,使我们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有可能受到国际资本大进大出的冲击。

4.收入差距拉大和社会稳定性的压力

我国国民收入差距在前些年有所扩大,特别是城市居民与居民的收入差距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高位。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非农产业居民收入/农业居民收入的比率,高收入国家为1.38,上中等收入国家为1.49,下中等收入国家为1.51,低收入国家为2.43,全球平均为1.58,而在2003年,中国的这一比率高达3.12.这种差距在较短时间内将会自动收敛的趋势尚不明显。

(三)中国面临的特殊问题

1.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需要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利益冲突增加,难点和风险加大。第二,改革的实质从以资源配置规则变化为主转为以企业行为变化为主的时期。实践表明,规则标准,是市场机制还是政府计划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可以通过改革措施在短时间内发生显著变化,而企业行为的变化要难得多。既需要与新规则相匹配的、人才、社会保障制度、行政能力等等,也需要重建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与社会价值标准,而这些都需要时间和诸多条件的配合,不可能突然改变。

2.就业压力大

我们在尚有大量农业人口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候,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开始了产业升级过程。与前一轮主导产业相比,新的产业资金更密集,单位产出使用的劳动力更少,就业的压力加大。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持续下降,到2002年已经是较大数值的负增长。“高增长低就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3.重要资源国内供给缺口加大

从资源角度看,中国前20多年的增长是一个特殊时期,即重要的资源基本上可以自给的时期,这种状况今后不会再现。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压力,不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与我们水平相同的发展中国家。一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油气、铁矿、铜矿等资源,今后要持续且不断增加依靠海外资源,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大买家。

4.开放带来的增长动力减弱

1980—2003年期间中国出口持续高速增长,在全球主要出口国中的排序迅速上移。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有可能过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出口国和进口国。随着部分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化、贸易摩擦高发期的到来和基数较大后增长减速等因素的出现,前20多年出口对增长所起到的显著带动作用今后有可能减弱。在一些高增长的行业中,外资的比重已经较高,同一行业中有多家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激烈竞争,与此同时,国内也有一批优势企业迅速成长,成为跨国公司的有力竞争对手。这种状况使外商投资企业近两年在中国市场上的盈利水平持续下降,而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竞争加剧和盈利空间缩小,会减弱外资进入的动力。目前来看,未来几年外商在华投资仍然会保持较大规模,但增长速度会降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力会下降。

5.重要改革开放举措达成共识的难度增加

对重要改革开放措施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是我们前20多年持续增长的重要政治保障。经过20多年的发展,社会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拉大,机遇各不相同,利益诉求差别很大,达成共识的难度加大,使我们这个突出优势面临着某些新的不确定性。

三、保持快速增长的战略选择

1.坚持继续深化改革

前面的表明,下一阶段持续增长的主要障碍是体制障碍。深化改革才能保障持续增长和促进全面。未来几年,国有改革、改革、就业制度改革、福利制度改革、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改革等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革的难度明显加大。但我们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否则困扰其他国家的体制也必然成为我们继续快速前进的障碍。推进改革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或激化某些经济和社会矛盾,除了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会显现之外,还会出现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对这一点大家都很认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改革肯定会触及利益,改革中的矛盾不可避免,有些代价是改革必须付出的,要为改革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环境。

2.更加注重就业问题

鼓励各类产业增加吸纳就业的能力是今后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不仅要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还要鼓励各类产业包括技术密集的产业尽量多用劳动力,使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更加明显的带动作用。实现上述导向,基础性的条件是使生产要素价格体系能够反映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使劳动和资本这两种要素的比价符合我国的要素禀赋,改变资金成本不正常偏低、导致企业以资金替代劳动的行为。同时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企业在选择要素投入组合时对不同要素的相对价格保持敏感,在可能的领域中更多地使用劳动力。

3.促进形成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

我国一些重要资源短缺,其中有些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基本上是不可贸易的产品,因此其市场价格本应较高,产生节约使用资源的效果。但是,由于这些资源的使用成本严重偏低,导致了资源的粗放使用。同时,一些对环境资源有严重影响的企业,可以不支付它们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形成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首先要合理确定资源价格,使资源使用者付出合理的社会成本,使节约使用资源成为企业的内在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政府要制定鼓励节约使用资源的相应政策和措施。

4.更加注重扩大内需,提高消费在总需求中的比例

按照国际口径,总需求分为家庭最终消费支出、政府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和净出口。2001年的家庭最终消费支出仅占GDP 的48%,同年全球平均为61%,低收入国家为70%,中等收入国家为59%,高收入国家为61%.这种结构如果不能改变,依靠内需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投资需求,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失衡问题。我国消费率偏低是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单一的突破点难以奏效,需要多方面的改革和政策配套推进。要从体制和政策环境上启动和促进热点消费,其中住房、汽车、、医疗保健等领域,在体制和政策调整上都有较大的空间。

5.将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与相比,服务业能源原材料消耗低,占用土地少,环境污染少,有利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业能够促进消费,提高国民支出中消费的比例,有利于改善投资和消费比例;服务业中的、教育、文化、休闲健身等产业加快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特别重要的是,服务业已经是而且将继续是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没有服务业加快发展,就业问题没有出路。要将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如果抑制服务业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能够消除,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程度能明显提高,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在“十一五”期间,力争使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出GDP 增长速度一个百分点左右,使服务业吸收的就业人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6.加大对重大战略问题的科技投入

产业技术领域从来不是完全市场化的领域,因为产业技术发展中“市场失效”的领域较多,例如基础领域,被独家或少数企业垄断的重大产业技术领域,与国家安全相关的产业技术领域以及具有公共品性质的产业技术领域,都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有一些对我们的发展约束很大、国外科技界不可能替我们提供的技术能力,只能由我们自己通过加大投入来提供。当前特别要关注的是能够密集吸纳就业的技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技术以及低成本公共服务这三类技术能力。

7.更多关注公平和稳定问题

由于我国已经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政府需要加大对维护公平和稳定的投入,以缩短调整时间,保持变化过程中的社会稳定。调整时间拉长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都具有显著的经济成本,因此,减少阻碍变化和导致不稳定的因素就具有显著的经济收益,这是加大公共支出的充足理由。对地区、经济落后地区也应给予更多的投入,包括政府较多公共资源投入以改变基础设施条件,制定投资优惠政策和促进就业政策,增加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等。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3

关键词: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复苏期;经济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005-03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在渡过最困难的时期之后开始呈现起伏上升的复苏特征,但总体基础仍然较脆弱,复苏过程将缓慢曲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都在经济政策特别是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的外贸和能源政策上有所调整和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危机重重。同时,中国经济的内生环境也出现了诸多新的不确定性因素:自然灾害频仍、房地产市场进入宏观调控期,人力资源成本上升,流动性下降;固有的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地阻碍经济的和谐发展。经济复苏期,对中国经济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深刻认识内外部环境的新特点、新趋势,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战略才能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一、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征

从目前情况分析,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将有所改善,国民经济总体形势企稳向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11年世界经济的预测,全球经济增长为3.1%,发达国家平均增长为1.3%,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将高达5.1%。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调控方面,通过各个国家通力合作,金融机构房贷信心和市场融资功能得到了有效地恢复。通过采取政府主体投资、政府入股银行等等模式和手段,外贸企业流动性瓶颈得到了有效地缓解。尽管如此,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间社会经济因素、地缘政治因素相互交错,旧有的矛盾进一步深化,新的利益的博弈开始显现,促成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环境出现新的演化趋势:

1.主要经济体寻求自我发展倾向增加,体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缓慢走向复苏,各经济体经济外部化程度不一样因此受危机冲击的程度也不一样,从而导致缺乏国际间合作基础,经济体之间利益很难协调。在国内就业压力和政治力量博弈下,主要的经济体(国家)自主发展趋势明显,各国或经济体将解决自身体内就业、社会稳定、基础产业的发展等问题作为首要问题,陆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

2.中国传统优势产业领域进入者增加,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出口面临更大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将重振制造业作为就业出路之一,不惜进入一些能效低、规模大、利润薄的低端领域,希望通过扩大出口规模来缓解国内就业率低迷和总体贸易赤字的问题。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总体竞争力逐渐提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有可能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加速争夺低端产品领域的国际市场。未来,中国将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强有力的挑战,而在低端产业领域同时面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更加激烈的竞争。

3.能源价格可能再次攀升,国内企业经营风险增加。数据预测,2010年全球资源和能源产品的需求将有所回升,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多采取为低利率等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导致投资需求增加和主要货币汇率走低,能源类大宗商品作为保值和投资的渠道之一,交易价格可能再次攀升。能源价格上涨将带动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加大中国企业进出口的经营风险(霍达等,2009)。另外,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将被消弱,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4.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全球经济力量博弈的重要手段。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某些特征的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还有旨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的认证、审批或试验程序,从而形成事实上的贸易障碍。随着世界贸易市场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传统关税壁垒和数量限制措施在当前已经相对采取的较少,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当前国际贸易领域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从1995―2007年,各成员方向世贸组织通报的影响贸易的新规则总量达23 897件,这其中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则的事件达到16 794件,占总量的71%。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环境的新特征

从国内经济看,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固有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同时,伴随全球经济复苏过程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体现出来。

1.经济增长对政策拉动形成依赖,缺乏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今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增长靠投资、投资靠政府”的线性增长特征。政策拉动的外部效果就是透过政府的投资,国有资本开始大规模进入竞争性领域,从而挤出了社会投资。社会投资受到对市场信心降低、国外需求不足、融资门槛过高、相关市场准入性限制措施等影响无法实现有效地增长机制。体制环境内缺乏从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的增长动力转换趋势。研究甚至表明,投资过快增长对中国经济效率的提高产生的是抑制作用(吕冰洋、余丹林,2009)。另外,国内消费增长也同样是靠政策引导和补贴,在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大多数国民可支配收入没有显著的改善,稳定的消费增长内生机制就很难形成。还要注意的是,在政策拉动的机制下,政府体系的投融资平台贷款将积累大量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出于融资和保障基础性设施项目的资金需求,建立了各种政府投融资平台,后者作为承贷主体统一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之后再将贷款转贷给相关的企业或项目,使债务转而信贷化,债务风险隐藏于贷款中。近两年来的新增贷款的增量就大部分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2.环境性约束持续刚性、自然灾害增加,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生态环境基础原本就比较脆弱,在人口压力和粗放型经济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目前中国生态安全形势已十分严峻。加之,自然灾害频仍,经济增长的资源支撑能力下降,经济发展的未来空间收缩。2008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造成贵州、湖南、江西等地的经济损失,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等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农业和工业等损失严重。两次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1 516亿元和8 451亿元。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2 000亿元~3 000亿元,约占GDP总量的3%。

3.人力资源的成本上升,劳动力流动性下降。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不断加快、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促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劳动力传统输出大省,现在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本地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与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形成竞争局面。2009年有7个省已经对最低工资标准作出了调整,其中最高档平均调整幅度达到17%左右。还有20个省计划将在2010年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希望借助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而从人力资源的供给来看,劳动力的流动性意愿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一代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的比重明显增大。而“80后”、“90后”出生的所谓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工多是独生子女,较父辈所受教育水平更高,对工资回报和个人发展空间更为重视,就业选择往往集中在几个较发达的经济中心城市。今年年初出现的“用工荒”现象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沿海发达地区“用工荒”矛盾再度尖锐的同时内地企业招工也出现困难。

4.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发展结构中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深化,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依然与结构性问题相伴随(高帆,2010)。需求方面,国内消费增长长期处于启而不动、后劲不足的尴尬中。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较大是影响消费后劲的根本性因素。数据来看,中国居民消费仅占GDP的36%,处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国家中的最低水平。供给方面,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和复杂性增加。受金融危机和外贸需求降低的冲击,以制造出口为导向的产业链条的产能过剩问题尤为明显。数据显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近2亿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约5亿吨,铝化工、造船业、煤化工等等行业也均存在较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此外,受流动性过剩和投资意愿增加的拉动,各地新材料、新能源及相关制造设备等新兴产业项目密集上马,市场尚未培育成熟已经形成新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产业产能过剩调整的具体实施还需要考虑到所在地的经济发展规划、附属企业的生存、区域就业和社会稳定等多种因素。

三、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路径

应对经济复苏期内外部环境新的变化趋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项关键性任务:

1.逐步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心,建立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双动力增长引擎。把经济增长的基础放在内需即潜在庞大的国内消费需求上,同时坚持稳定外需、增强经济的外向性,实现扩大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为辅的经济增长双驱动。经济的发展一定是结构质态上的演进(刘伟,2006)。要实现经济发展的质的突破,创造性地利用结构调整这一契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技术的自主创新及后发优势,通过精细发展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以创新型经济作为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狠抓改革转机制增活力,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来突破发展瓶颈,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2.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改善民生环境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石。通过增加就业渠道、调低国民税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鼓励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为国民消费创造动力源泉。通过政策带动性消费和激发居民自主性消费,双管齐下。应对消费结构升级的特点和趋势,促进产业投资的高端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约化、市场经济的有效化,从而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系统发展的理念出发,增强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对当前发展的热点问题比如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密切关注,有效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给,加大政策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降低国民的消费不确定预期。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研究表明,新兴产业将成为影响中国今后十年的产业发展方向(厉以宁,2009)。如何有针对性的推动新兴能源、新医药、新材料、新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实现突破,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未来主要的增长动力,就必须下更大力气改善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和明确发展的重心。从未来发展的整体战略的考虑,服务业的发展应分为三个重心:以服务生产为重心,集中在现代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系统等等产业;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重心,集中发展现代旅游业、创意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方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力。以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和降低能耗、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为导向来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高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公共系统的支撑能力,同时降低其能耗水平。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有利趋势,以城市群为中心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区域合理布局。

在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优化方面则要做好:(1)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积极调控好人力资源市场,消除各种阻碍农民工流动的体制,建立以工作为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动城镇化和发展小城市,吸引农民工落户成为真正的市民。(2)区域经济统一布局的优化。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为主线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重视发掘各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统一区域要素市场,通过不断缩小国内的区域差距和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提升整体经济运行的效率。(3)优化农村经济环境。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以及农村科研方面的投入,优化农村经济的要素资源配置,保证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4)消费环境的优化。进一步整顿消费市场秩序,加强消费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培育信贷消费和绿色消费,让人们有能力消费、放心消费、健康消费。

参考文献:

[1]厉以宁.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走向[N].经济参考报,2009-11-17.

[2]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2006,(1).

[3]吕冰洋,余丹林.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6).

[4]霍达,李芸珊,王建东.能源价格与国民经济成长[J].中国软科学,2009,(1).

[5]高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何以成为可能[J].探索与争鸣,2010,(1).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4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 核心区 新疆发展 经贸合作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9月7日,访问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时,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此战略构想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反响。“丝绸之路”这条在世界历史上占据极为重要地位的人文、经济通道,也在今天重新焕发了生机。新疆作为历史上“丝绸之路”在今天我国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可以凭借独特的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在取得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构想做出应有贡献。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丝路经济带”)战略构想脱胎于古代“丝绸之路”概念,但又超越了这个概念,体现了新一代领导集体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方向,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拓展经济发展空间。201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更加紧密。目前我国的经贸中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八成以上都集中东部沿海地区,我国经贸通道过于依赖东南沿海的海上通道。近年来周边邻国对于我国海洋领土的觊觎,以及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国的遏制与围堵,均造成了对海洋安全的潜在威胁,从而对我国海上经济通道带来风险,而“丝路经济带”的构建则为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机遇。“丝路经济带”连接了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涵盖40多个国家,惠及30多亿人口。从我国通过西部陆上通道到达欧洲,相比通过传统的东南海路可以节约上千公里的路程。构建“丝路经济带”还可以带动中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从而有效分散东南沿海经济重心的压力,平衡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对海上通道的依赖。

目前,欧美经济泥足深陷,市场不景气现象普遍存在,中国还可以通过“丝路经济带”在中亚、西亚、南亚地区拓展新兴市场。同时,中国与中亚诸国在经济上存在互补性,他们也可以从“丝路经济带”中获益。

维护能源安全。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这些资源均属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能源安全正面临巨大考验,目前我国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净进口国,其中2013年原油对外依存度约为57.4%,①未来还将继续提高。我国的原油进口面临潜在威胁,进口地区和进口路线存在不稳定因素,前者主要集中在政局不稳的非洲和中东,后者则主要通过印度洋至马六甲海峡海路。我国正处于国家战略发展重大机遇期,布局陆上能源通道,规避海上运输风险,以保证能源安全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能源产业在中亚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支柱地位,这些国家在基础设施、科技水平等方面比较落后,国内产业发展需要巨大投资。中国可以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和资金资源为中亚诸国的能源产业提供现代化改造和产业链延长,使这些国家的能源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同时,中国还可以发挥枢纽作用,通过中国使包括中亚在内的亚欧大陆能源资源走向经济活跃的亚太市场。中国和周边各能源国之间的互补优势,不仅有利于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又能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受惠,还可以打造由生产、消费、过境环节组成的国际能源新秩序,形成新型能源合作机制。

打击“”的需要。近年来,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美国撤军伊拉克并未给该地区带来真正的和平与稳定,极端宗教恐怖势力在该地区愈演愈烈,并殃及周边,形成“溢出效应”。2014年9月11日至12日,“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峰会,与会各国领导人就安全、经济合作以及区域和全球合作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的“丝路经济带”构想得到了广泛赞同。“上合组织”成立的初衷就是打击“”,即极端势力、分裂势力、恐怖势力。自成立以来,“上合组织”如一只铁拳打向“”,“丝路经济带”通过创造经济繁荣,促进区内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从根本上摧毁“”滋生的土壤,这就是“软硬兼施”。

历史上“丝绸之路”中的新疆

“丝绸之路”形成于两汉时期,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②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以及沿线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哲学、宗教发展,为这些文明以后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从世界地理来看,“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丝路”)包括三条主要通道,第一条称为“沙漠(绿洲)丝路”,即主要经过我国南疆地区各绿洲城国的经济文化走廊;第二条称为“草原丝路”,主要通过蒙古草原,也是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通道;第三条称为“海上丝路”,是通过海路从我国南方,经东南亚、斯里兰卡、印度抵达波斯湾的海上贸易通道。在这三条“丝路”中,“沙漠(绿洲)丝路”是最富盛名的路线,狭义上所指的“丝路”亦是指这条路。

新疆是“沙漠(绿洲)丝路”的中心地区,狭义上的“西域”基本等同于今新疆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西域”是中原通往中亚各国的重要通道。丝路上的新疆是各种族、部族、文明的汇聚之地。首先,经济上,龟兹、于阗、疏勒、焉耆等绿洲城国作为“丝路”贸易的中转站和商品集散地,将中国的丝绸和玉器输往西方,也将西方的珍奇物种输入中原。其次,文化上,古代新疆是世界四大文明交汇之地,中原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在这里汇聚。宗教、艺术交流在丝路上绵延不绝。在不同历史时期,包括玄奘大师在内的多位大德高僧,为了弘扬佛教,探求佛法通过“丝路”穿梭来往于东西方。最后,在国家安全方面,从西汉开始,中原王朝就开始将屯田作为经营西域的重要手段,而实行屯田戍边的最初原因就是为了保护“丝路”的畅通,维护中原与西域各国贸易的正常开展,巩固中原政权西部边疆的安定和繁荣。

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努力方向

打造能源资源中心。新疆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及稀有矿产资源。目前新疆已知石油储量占我国陆上石油资源的30%,天然气资源占我国天然气储量的34%,③煤炭资源占我国煤炭总量的40%以上④。此外,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拥有17个陆路一类口岸和2个航空口岸,是我国拥有最多陆路口岸的地区之一。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使新疆向东可以连接中国内地,向西可以贯通欧洲大陆,打造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集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四位一体”的综合区域性的交通网络。利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新疆可以将中国和中亚及俄罗斯连接起来,甚至可以辐射亚太,为区内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在发挥新疆资源优势,建设“丝路经济带”能源枢纽时,更要注意融入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大局,在合作互信、互利双赢的原则下,加强与周边相关国家进行油气等资源的合作开发。以中亚地区为枢纽,建设连接里海、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新疆能源大通道。完善包括公路、铁路、口岸、管道在内的新疆交通运输网络总体规划,加快打造国际、国内运输通道,努力构建现代、便捷、安全的综合通运输网络体系,为“丝路经济带”能源战略提供应有保障和支持。在加强与俄罗斯西伯利亚、中亚西部和南部地区以及伊朗等主要油气产区联系和合作开发的同时,新疆还应该依托自身能源和区位优势建立涵盖周边国家,甚至远达欧洲的能源资源交易平台。

打造交通商贸物流中心。新疆建设“丝路经济带”核心区,加快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至关重要。在公路方面,新疆应加快省内公路网络和国道的建设,完善陆路口岸公路建设,提高公路管理水平,加快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各国信息共享能力,努力提升跨境通关便利化程度,使新疆构建起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连通国内外。在铁路方面,加快中巴铁路、中吉乌铁路等跨境铁路的建设。在管道建设上,继续推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塔吉克斯坦段建设,高效建设中俄“西伯利亚力量”输气管道。此外,还应大力推进“疆电东送”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注重与周边国家开展电网设施的合作建设。

在加强口岸建设,完善口岸服务的同时,通过推进亚欧博览会平台的拓展和深化,进一步加强我国和周边邻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商品和服务在区内国家的口碑和影响力,努力扩大新疆对外贸易规模。新疆应该利用已有的对外经济合作平台先行先试,带动“丝路”区内国家经济发展,加强与这些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充分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不仅要将其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的中心城市,更要使其成为“丝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商贸中心。此外,国家加快推进“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建设,新疆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消除关税贸易壁垒,吸引外资,扩大“丝路经济带”内国家间的贸易互惠范围,增加自身竞争力,才能实现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新疆在建设“丝路经济带”商贸物流中心的过程中,还应进一步坚持和推进“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利用好国家关于支持新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差别化产业政策和产业由东向西专业战略,引入高水平产业技术,以“产业援疆”模式支持新疆产业发展和升级换代。内地企业要凭借新疆的资源、区位、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对外经贸,投资境外,扩大劳务输出,扩展对外工程承包业务。有条件的新疆企业要敢于参与境外经济合作建设,特别是我国与周边邻国的援外项目,鼓励新疆企业加大参与力度。政府在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做好政策支持,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稳定、良好的政策环境,使企业减少后顾之忧。

建设文化旅游中心。作为一条跨越千余年的文化、经济、艺术大通道,“丝路”沿线除了拥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的地理景观之外,还形成了在漫长历史中所形成的独特民族和地域文化,这些赋予了新疆得天独厚的丰富旅游资源。

在旅游产业开发方面,“丝路”作为一条文化旅游线路,要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协调好自然生态、文化遗产保护和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关系。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要注意做好保护性开发,尽量维持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历史风貌和原有特色。由于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发展旅游产业时还要注意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此外,还要注意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兼顾,在建设景点基础设施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的监督和提高,力求构建科学运营机制。在配套政策方面,努力加快落地签证政策,将新疆建设成为内地前往欧亚大陆旅游以及欧亚大陆前往内地旅游的中转站。政府可以在政策支持上,给予新疆特殊优惠政策,积极推动中亚国家成为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国,促进边境旅游开发。同时,新疆还要注重同西北“丝路”沿线其他省区乃至沿线国家的旅游开发合作,打造“丝路”国际旅游品牌,搭建国际旅游合作平台。

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障碍

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在基础设施方面,新疆包括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与中亚地区的双向联通水平有待提高。在铁路方面,新疆铁路向西能力不足,“东连西出”的铁路通道只有运力趋于饱和的兰新铁路,急需加快开辟新的铁路通道联通新疆与中亚。新疆与中亚联通的铁路口岸数量少。未来,新疆要加快建设包括额济纳至哈密、将军庙至哈密、库尔勒至格尔木铁路线在内的国际战略性铁路大通道。在航空方面,新疆目前直达欧亚大陆的国际航线数量很少,航空枢纽和中转功能尚待完善。此外,还要积极推进中巴经济走廊、亚欧大陆桥、新亚欧大陆桥建设。

面临兄弟省区的激烈竞争。自“丝路经济带”伟大构想成为国家战略以来,古代“丝路”沿线省区甚至外沿地区纷纷加紧研究自身在经济带中的定位。与此同时,内地一些省区开通了连接欧亚大陆的铁路,如重庆、武汉等地开通的“渝新欧”、“汉新欧”等国际铁路快线,使得原本就依赖过境贸易的新疆在未来可能会受到一定冲击。

在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上,由于新疆经济底子薄,发展时间较短,积累不足,虽然在与自身的纵向比较中成绩斐然,但在与其他省区尤其是东部省区的横向比较中就处于劣势。2013年,新疆GDP为8510亿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仅排第25位。⑤另外,新疆各地区之间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如2013年乌鲁木齐、巴音郭楞、昌吉、克拉玛依、喀什的GDP占新疆GDP的六成以上。针对以上现状,国家要持续提供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对口援疆战略,提高新疆经济增速。

来自境内境外的政治及安全挑战。中亚国家内部在政治上总体平稳,但是在外部环境上,由于美俄大国博弈,例如克里米亚和乌克兰的危机,使得该地区在未来的安全局势存在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此外,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也会对新疆构建“丝路经济带”核心区产生安全威胁,对此,我们应充分发挥“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机制,加大合作打击力度,新疆政府也应对势力保持高压态势,震慑犯罪分子,维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安全环境。中亚国家虽然政局稳定,但在市场机制、政治清廉和法制健全程度上均存在诸多问题 ,据透明国际公布的2013全球清廉指数显示,哈萨克斯坦排名第140位,吉尔吉斯斯坦排名第150位,塔吉克斯坦第154位,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并列第168位,腐败程度较为严重。内部存在的问题和外部存在的风险均会对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过程中新疆与中亚诸国的合作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五十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②钱兴坤:《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014年。

③妥红:“浅谈新疆石油资源、促进新疆经济发展”,《中国科技博览》,2012年第13期。

④管金玲,谢:“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以新疆地区为例”,《人民论坛》,2013年第3期。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要信息系统灾难备份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主席在2013 年9 月和10 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以期开创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一带一路”正从战略构想走向落实。新疆经济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做好跨越式的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新疆经济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 年9 月7 日,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 年10 月3日,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5年2 月1 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安排部署2015 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一带一路”正从战略构想走向落实。新疆经济如何抓住这历史性的机遇,凭借自身优势,借助“一带一路”改变劣势,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一、新疆经济现状及分析

1.概况。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 万平方千米;国内与西藏、青海、甘肃等省区相邻,周边依次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等8 个国家接壤;是中国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新疆是古代“沙漠(绿洲)丝路”的中心地区,是各种族、部族、文明的汇聚之地。在现代又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建设区,成为中国向西发展的桥头堡。

2.优势。(1)矿产丰富。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发现的矿产有138 种,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金、铬、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蕴藏丰富。

(2)旅游资源丰富。新疆幅员辽阔,自然景观神奇独特,民族风情浓郁,各民族在文化艺术、体育、服饰、居住、饮食习俗等方面各具特色,素有“歌舞之乡”美称。截至2013 年末,共有国家A 级旅游景区223 个,其中5A 级景区7 个,4A 级景区50 个,3A 级景区82 个。

(3)生物资源丰富。新疆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独特。由于气候干燥,盛产特色经济农作物棉花。果树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有“瓜果之乡”的美誉。

(4)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长。新疆经济和信息化系统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变”的总基调,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力度,不断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新疆工业经济总量、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3.存在的问题。(1)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新疆相对于沿海内陆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有待完善。铁路方面,向西能力不足,加快加大新疆与中亚的国际铁路通道;航运方面,直达欧亚大陆的国际航线数量较少,有待完善;电力等基础设施急需扩大发展,南疆地区仍然缺电。

(2)对外开放步伐相对缓慢。受国际贸易形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疆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增速低于预期水平,2010-2013年,新疆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7.18%。进口贸易规模仍旧较小,贸易方式水平较低,出口产业结构性不合理,出口基地建设亟待加强。

(3)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严重。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新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新疆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融资环境与内地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自身管理不够规范、账目不透明、缺乏有效抵押、质押物等弱点以及商业银行出于盈利考虑,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任重而道远。

4.政策建议。(1)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新疆在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上,底子薄,发展时间较短,积累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建成之后成效的显现也要经历很长的时间,由于以上的原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仍然需要国家继续提供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对口援疆战略。

(2)进一步加强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协调互动,促进对外开放步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明确新疆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产业布局、推进措施、并推动规划实施。加强与相关省区产业合作、劳务输出与政策交流,实现产业互利公赢;吸引沿海和内地企业投资建厂,加快建设一批面向中西亚及欧洲市场的进出口产品加工产业集散区,夯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产业基础;加快推进西行国际货运班列,促进对外开放步伐。

(3)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金融环境,利用“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面向中亚欧国际贸易发展需要,组建中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地方化金融机构,引进外来资金,提升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地位;加大对地方金融机构资本金支持,将新疆农村信用社纳入央行专项借款扶持范围,核销其不良贷款,延长税收优惠时限,并暂免征收股金分红个人所得税、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对3%营业税实行先征后返;建立严格的信用担保体系,同时对于企业的诚信经常给予足够的监督,以便于企业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

二、结束语

“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龚新蜀、马骏:“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贸易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4(14):451

[2]妥红:“浅谈新建石油资源、促进新建经济发展”,《中国科技博览》,2012 年第13 期。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6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战略网络战略合作关系

随着20世纪90年代的汁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在整个社会和企业生存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应用,网络通信技术已经从一种沟通和信息交流的工具转变为和现代社会相整合的一种资源。越来越多的公司将随着网络化而兴起的远程沟通和信息交流的手段作为公司的新型的组织形式。

一、来自战略网络的竞争模式的研究的主要观点

1.RGuhti为代表的结合新经济社会学来研究企业战略网络的理论。被称为经济社会学派

RCuhfi最早提出了战略网络的概念,他明确将对企业有战略意义的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和一群相似的节点都归集为战略网络,强调它是嵌入于企业之中的关系网络,参与其中的企业所因此获得的资源具有独特陛且难以模仿,因此这种战略网络关系可以构成能够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战略核心竞争力。

2.J.CJafillo为代表的用组织理论来研究战略网络的理论,被称为组织学派

J.CJarillo认为战略网络本身是一种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安排,这种组织安排的目的在于通过战略网络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他进一步通过对比“层级制”、“市场”和“战略网络”三种组方式,说明战略网络是网络蟹挤时代最佳组织模式。

3.以PJ.R.chte为代表的文化学派

他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和促进战略网络在实践中的应用。他认为日本经济及其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企业的战略网络管理水平高,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与西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组织不同,它注重知识、能力资源的共享。突出文化在战略网络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强调由于日本企业受传统文化影响,容易形成战略网络的网络文化,包括高度忠诚、相互信任、自然尊重和统一价值观等。Richter实际上以日本企业为考察对象从人文角度研究了战略网络的构建因素。

4.以波特为代表的用企业集群理论来研究区域合作网络波特所研究的企业集群是指在一特定区域内的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包括学校、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客户等)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联盟中获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分担风险而组成的网络。他认为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可明显存在着企业集群,而企业集群的形成。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5.以J.MMoor为代表的从生态观的视角来研究战略网络,被称为商业生态学派

Moor提出的主要观点是,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而这些企业和组织构成了—个所谓的“企业商业系统”。这些有利益关系的相关主体之间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了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

二、战略网络的范围和特征

1.组织形式

从范围上看,战略网络是一种更加复杂的组织形式。这种网络和原来意义上的战略联盟相比范围和结构都得到了延伸。消费者、市场中介、原材料供应商、下游价值增值企业、高校、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都可以构成战略网络的一部分。传统型企业的研发部门一般都存在于企业内部,由企业自身完成。随着科技的创新,日益复杂的课题往往难以由企业一方完成不少企业将眼光投向高校,通过与高校联合研究开发新项目。这种外包的形式可以看成是战略网络形成的开端。

2.合作基础

从战略网络内部企业的合作层面上看,战略网络需要更广泛的合作基础。战略联盟的合作基础是共享资源,从而改进竞争地位提高绩效而战略网络的合作层面往往是战略层次核心竞争能力的分享,即企业通过和其他组织进行战略层而上核心能力的分享从而改进和补充自身能力的不足。在共享战略网络内部其他企业的资源和核心能力的同时,企业之间的互相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构建战略网络的企业往往需要平衡自身的发展和网络的发展,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网络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作为战略网络而言,网络内部企业之间的独立性比联盟或者普通合作伙伴关系要小得多,所以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发展会产生相当强大的促进和制约作用。而且这种战略网络关系一旦组建,任何网络内部企业的改变或者变更效果都会被这种网络关系所放大,因此企业在战略网络内部做出决策的时候必须承担比起独立企业更大的机会成本。

3.放大作用

企业的战略竞争网络是基于核心竞争能力的分享,所以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对网络各个环节贡献的资源、能力的利用和网络对这些资源、能力的整合能力两个方面。各个环节专注于在价值网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有效发挥其核心能力的杠杆作用,取得竞争优势;同时,各个环节企业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于网络之中,通过网络的价值链的整合及管理,产生一个正向的“网络效应”,又可取得网络竞争优势。而传统的战略思想则认为竞争优势只由企业所在的产业结构特征或由其内部的核心能力所决定。

4.利益整台

在竞争的目标上,战略网络中企业的战略目标既要考虑自身的利益,更要考虑网络的共同利益,这也是战略网络区别于其他企业共同体的特征之一。战略网络强调企业与其它组织的互动关系,这决定了企业战略网络的目标不同于传统的竞争战略目标。它不仅仅追求各自的利益,更强调共同的利益,为了共同的利益,企业在战略制定中,不再仅仅以对自身是否有利来研究战略,而是以对整个战略网络是否有利来研究战略。在这个基础之上,企业的利润回报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企业自身培育的核心能力提升和创新投资对最终产品形成的贡献;另外一部分归于企业对战略网络的投资建设和利用管理。最终产品的竞争优势和两者都有关系。

三、战略网络的培育及管理模式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战略网络管理模式是一种基于社会关系网络和信息网络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它将自身作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以整个企业关系网络视角结合自身核心能力来进行企业战略管理,并以所建立,维护、扩展和进化的企业关系网络为管理重点,通过战略网络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这是一种全新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

1.战略网络的组建

任何企业基于战略的管理和研究都离不开环境分析。作为企业的战略层面的设计和管理同样要和环境分析挂钩。对环境的分析又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1)从企业内部环境出发,也就是分析和评价自身的各种能力,识别出企业现有的核心能力(较强的能力、一般能力和弱的能力)。明确企业现有核心能力提升的方向、未来核心能力可发展的方向和企业网络合作、战略外包的方向。这是选择合适网络节点、成功构建战略网络的前提,也有助于认清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贡献和收益,增强企业作为网络节点的吸引力。通过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识别和评价,使企业在价值链的各项活动中的能力及其作用一目了然。

(2)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出发,也就是要分析、识别和构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合适的战略网络,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外包业务的选择相似。企业在确定组建自己和某个领域的其他组织之间的战略网络时,首先要确定这种战略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要确定正在构建或者将要构建的战略网络能够有机地整合到自身的发展中来,能够弥补自身能力之不足或者通过网络的协同作用放大自己在该领域的核心能力优势。

2.战略网络的维护和适应

战略网络将原先独立分散的主体整合成一个战略目标相对统一的共同体,必须经历一个适当的磨合过程这个磨合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战略网络内部企业之间的磨合;战略网络整体和外部环境的适应。面对各种不确定的情况,战略网络中的主体可以采取的策略是适应网络或者退出网络。

在磨合和适应过程中企业通过与战略网络内部原先企业的资源,运作模式和组织结构方面进行相互衔接性的沟通和交换,目标是使得企业能够和战略网络内部企业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填平劣势,优势互补。在这个磨合期内,企业必须找到战略网络中适合自己的某个位置,同时还要积极评估战略网络对自己现在,将来战略的影响作用。如果经过分析发现整合战略网络的净收益比原先保持独立或者仅仅采用“外包”策略外取资源还要低,那么构建或者加入战略网络是失败的,企业就会选择退出。

随着商务环境的不断变化,有时候企业必须被动或者主动地去改变战略网络。如果原先市场环境不存在了,或者是企业发现当前战略网络中其他主体的功能并不能够足以发挥足够的作用,这个时候企业就要积极推动战略网络的改革来适应当前已经变化的环境。如果某一个战略网络和自己的企业目标相差太远,那么企业很有可能会退出战略网络。因此,无论是新主体加入网络还是原主体退出网络,网络环境都会发生比较大的波动,通常认为网络内部某部分的波动会被网络结构放大。所以在对战略网络的任何修改和变动都要小心谨慎。

3.战略网络的评估和反馈

从动态能力的战略观分析,企业的战略竞争力的持久性关键取决于三个要素:组织过程、位置和发展路径。

从“组织过程”看,战略网络的第一个作用是调和整合。企业构建战略网络的目标之一要尽其所能保证战略网络和自身的发展—致,这就要求企业对战略网络和自身组织进行协调和整合,将战略网络纳入到自身能够控制和管理的范围,使其与自身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性。第二个作用是学习。学习是通过重复和试验而能更好和更快地完成任务的过程。将战略网络纳入自身组织的学习系统同样可以加强组织结构之问的协同性,并且这种协同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升,战略网络结构也越来越有机。第三个作用是重构和转变。随着环境的变化战略网络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从本质上说,战略网络用网络结构代替了传统企业的内部组织,企业对环境的适应也由战略网络内部很多企业同时作出反应来代替—个大企业的内部组织和他们之间的反应,对环境变化的协调自然加强了很多,这也和小企业船小好掉头的道理一样。

从“位置”上看,—个企业的战略境况不仅取决于它的组织过程,而且还取决于它的特定资产。特定资产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包括技术资产、互补资产、财务资产、声誉资产、结构资产、制度资产、市场(结构)资产。战略网络的组建对企业“位置”的影响可以由网络对企业相关的特定资产的贡献来反映。企业通过和战略网络中其他组织进行资源共享从而能够组成自己独特的战略资产。这种资产随着企业对网络其他企业资产利用的整合能力的提升和网络结构内部其他企业资源提升得到优化。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7

关键词:新能源;能源结构;经济发展;可持续战略

一、引言

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过去数十年间,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是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然而长期过度开采导致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加上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与生态破坏问题,人们对新能源资源的需求日渐增强。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以能源的大量消耗为保证,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化石能源。如今,传统能源难以保障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既有能源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能源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亟待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在这一背景下,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极具现实意义。由于新能源具有资源丰富、环保低碳等特点,顺应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新机会、新动力,为社会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全球新能源战略

(一)新能源战略意义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一般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和核能,区别于已被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等常规能源。由于传统能源日渐枯竭以及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主要特点的新能源开发逐渐被各国重视。新能源具有以下特点:1.资源丰富,可再生性强;2.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对环境影响小;3.分布广,有利于小规模分散利用;4.能量密度低,开发利用需要较大空间;5.开发利用成本较化石能源高。

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可以带动许多关联产业发展,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发展新能源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石油、煤炭为代表的传统能源,其经济结构具有高耗能、低产出的主要特点,长期以来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社会问题,威胁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能源的出现打破了原有局面,太阳能、风能等资源一方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易于就地发开,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使能源利用走向绿色低碳,契合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目标。因此新能源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我国广袤土地上,许多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如青海、甘肃、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年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东南沿海和我国北部地区风能集中。这些新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若能因地制宜,形成适度的规模化产出,将会形成强大的经济推动力,带动以新能源为中心的产业链发展,实现区域经济振兴。

(二)各国新能源战略

从全球新能源战略来看,发展新能源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共识,是拉动经济增长和应对未来能源与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欧洲,瑞典、丹麦等国已提出到2020年⑹迪50%的电力能源来自新能源。而根据德国权威机构全球变化咨询委员会的相关研究,未来新能源的替代比例唯有从2020年的20%进一步提高到2050年的50%,才能很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近十余年,世界各国对新能源的发展力度相当可观。以光伏、光热产业为例,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一直是新能源领域开发应用的热点。各国针对太阳能产业相继出台扶持激励政策,宣布的总装机规模不断上升,近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投资和建设热潮,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例如日本公布的“面向2030光伏路线图”中提出,到2030年将安装太阳电池组件容量1000GW,通过发展光伏产业缓解能源供给的紧张局面,保障经济平稳发展。同时美国也提出“2030及更久远的美国光伏工业线路图”和“千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力图实现本国在光伏产业的领先地位。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预测,到2020年,欧盟的光伏发电系统将满足欧盟全部电力需求的12%;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到10%以上,成为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供给能源之一。与此同时,太阳能光热发电也发展迅猛,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等国相继加大核心技术的投资力度,至2012年底全球已建成的光热发电站装机容量超过2500MW。根据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欧洲太阳热电协会在《2009年世界太阳能集热发电概况》的预测,如果发展顺利,到2030年光热发电将可满足全球7%的能源需求。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政府十分重视太阳能产业发展,迄今已通过光伏发电技术为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等地十余万无电用户解决了用电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共有7个奥运场馆使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其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节约170吨标准煤,减少57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据估计,到2050年我国新能源装机将超过全世界装机的25%,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系统安装成本大幅降低,新能源消费逐渐走进普通大众生活。

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涉及广泛,在替代传统能源的过程中受到的经济周期影响小,在可预见的未来,必将凭借自身优势特点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成为能源领域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三、我国新能源前沿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持续改进。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为67.5%,石油占比为17.8%,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9.6%。煤炭、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年减少,非化石能源占比逐年增长,表明我国的绿色能源消费正在逐步增加,能源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新能源相关的前沿应用和概念被提出,如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根据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

(一)新能源电动汽车

汽车产业涉及钢铁、电子、机械、玻璃、橡胶等工业领域,产业链很长,具有显著的经济拉动作用。新能源汽车因其节能环保特点被认为是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2009年我国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率先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工作,通过财政补贴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据统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3万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6年工信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显示,至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体销量的比例将达40%以上。目前我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化的拐点,新能源汽车作为“新经济”在工业领域的标志性行业,将有效促进产业转型,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提出,其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融合了新能源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传统能源的利用模式。2016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18年要建成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到2025年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成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作为能源与信息深度融合的复杂系统,能源互联网具有分享快捷、多源协同、低碳高效等主要特点,近年来保持较快发展。根据埃森哲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能源互联网总市场规模将超过9400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7%,成为推动能源行业革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四、政策措施

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发展新能源对促进能源结构改善、摆脱经济衰退和创造就业机会具有战略意义。为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先后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法规措施,规范产业方向。与此同时,应重点考虑在经济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培育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良环境。

(一)降成本,提供融资渠道

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产业具有一些特殊问题,如资源分散、不稳定性、技术不成熟、高成本和高风险。总体而言,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且耗费时间长。因此政府需要提供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如在新能源示范区实行企业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提供充足的自主研发经费,降低企业成本。还应拓宽融资渠道,如建立新能源产业信贷、新能源专项融资等,为企业、个人进入新能源行业提供便利,使企业免除不必要的后顾之忧,得以专注于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有利于新能源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防垄断,促进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是新能源产业持续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与传统能源特点不同,新能源是对能源开发、生产、消费观念的一次变革,经济增长不能以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为代价,不能用生态环境的破坏来交换,传统能源市场结构已不能适应新能源行业。未来亟需打破能源市场壁垒,坚持市场导向,加强垄断监管,进而推动能源体制改革,使民营资本成为发展新能源的主力军,有力支撑国民经济发展。

(三)鼓励创新,营造绿色消费氛围

新能源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相比许多传统行业我国在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小,甚至在一些方面还领先国际,因此整体存在赶超先进的可能。在此背景下,应当充分鼓励对核心技术的创新,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发展。通过与国外共建研发机构、技术联盟,引进高素质人才,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企业,提升我国的创新竞争力。同时努力营造绿色消费的文化氛围,有效推广新能源产品,例如通过补贴免税政策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停车场建设,让大众意识到节能环保势在必行,新能源消费符合人们的切身利益。

五、张家口案例

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例。张家口是我国华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位于蒙古高原冷空饨入华北平原的主要气流通道,据估计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达4000万千瓦以上,占河北省陆上风资源的71%。同时太阳能资源也十分丰富,可开发量在30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电力负荷中心之一,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约为5000亿千瓦时,其中化石能源电力仍占90%以上,对新能源发展需求迫切。2015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确立了张家口地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规划部署。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电力输送通道节点,张家口率先探索新能源发展的模式机制,目前已拥有“国家风光储输试验中心”、全国首个风电研究监测试验基地以及风机总装、叶片制造等生产企业,初步形成了涵盖开发应用、装备制造、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等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成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基地。未来将促使能源结构更趋清洁化、多元化,实现大气污染治理,保障区域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位于张家口市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至2014年已累计输出优质绿色电能超过8.4亿千瓦时,为区域经济贡献巨大。借助规模优势和自主研发投入力度,未来张家口开发新能源成本将有效降低,人们的消费理念将更趋绿色环保。预计到2020年,张家口市55%的电力消费来自新能源,全部城市公共交通、40%的城镇居民生活用能、50%的商业及公共建筑用能来自新能源,40%的工业企业实现零碳排放。张家口还以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为契机,将建设国际领先的“低碳奥运专区”、“光伏迎宾走廊”,向世界展示我国新能源发展成果,彰显可持续发展理念。

张家口市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作为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张北县,近年充分发挥域内能源丰富的潜力,强力推进风光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出部级新能源产业示范区,有力地提升了县域经济实力。有计划显示,未来国家考虑在张北县一带建立新能源特区,建成京津冀地区最大的风电、光伏及光热项目集群,总规模逾2000万千瓦,总投资达万亿元以上。同样,康保县由于地理位置适宜开发风光电,县政府紧抓国家发展新能源契机,将新能源产业培育成全县支柱产业,很快形成了地区的投资热潮。自启动新能源项目以来,康保县已与十余家新能源企业签约,吸引了数百亿元投资,为地区发展注入极大活力。

六、结语

当前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国际环境下,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在经济发展新时期,为顺应时展需求,有效解决高耗能问题,对新能源的开发投入力度日益增强,近年来已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产业化初具规模。未来将吸引更多投资,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向着全面实现新能源商业化,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方向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

参考文献:

[1]刘松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繁荣――培植新经济增长点和新财源.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C].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009.

[2]谢晶莹.新能源:世界各国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0(01).

[3]张兴兰,冯百侠,赵海军.新能源产业势必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J].中国集体经济,2010(28).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8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面对依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更加繁重而紧迫。

一年之计在于春,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闯关夺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将在不断深化中引领中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阔步前进。

从重大决策到战略思路 深刻洞悉突出问题,丰富完善顶层设计,这是一条宏观经济管理的必由之路

大年初五,国家统计局在农历丁酉年伊始最新数据:2017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3%,连续6个月站上50%荣枯线,延续平稳扩张态势。

“这表明工业企业对未来市场前景预期比较稳定,对春节后的生产经营准备比较充分。综合研判,2017年经济运行有望平稳开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

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背后是宏观政策的集中发力,牢牢把握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至关重要。

从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就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一年多来,多次深入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依据、深刻内涵、根本目的和工作要求。

这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

岁末年初,在民营企业浙江骏马衣车有限公司,几位工作人员熟练操作着平衡车进行生产作业。这个靠生产缝纫机配件起家的企业,去年下半年转型智能出行市场,半年时间生产平衡车9000台,预计可创造500万元利润。

总经理阮吉明说:“以前我们的产品属于产业链底端,现在的产品技术含量高,企业有了更多自和话语权,这样的转型才有出路。”

转型是中国经济绕不开的关键词。

“如果说新常态的战略判断回答了发展新阶段‘怎么看’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阐明了发展新特征下‘怎么干’的方法论,是指导经济工作全局的重大决策。”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占斌说。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春丽认为,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中国经济运行中增长动力不足、供需结构错位两大问题,才能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这是一次勇于突破的重大创新

继续种普通小麦,还是改种优质小麦?一个省时省力,但市场难料;另一个需要新技术新设备,但市场需求大。开春之际,河南息县种粮大户柳学友念起了新一年的“种地经”。

“中央提出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信这会让种粮大户获益,坚定我们继续种粮的信心。”柳W友说。

从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年多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框架和政策体系愈发清晰,日益显现科学理论本色。

中国的发展依靠中国理论指引,中国的问题需用中国理论解决。

经济学家厉以宁总结说:“正在发展构建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是在中国经济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经验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

结构性问题困扰世界经济,中国以自身的结构性改革为世界经济注入活力,以实际行动助力全球结构性改革。

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埃里克松评价说:“中国在推进结构性改革问题上显示了强大的领导力,既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又能有效推动全球经济治理进程。”

这是一种谋划长远的战略思路

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

“这一重大改革指明了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新结构的必然方向,经济新模式的突破路径,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来源,经济新方位的必经阶段。”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杰说。

道虽迩,不行不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是通过市场取向的综合创新,促进政府管理更科学,市场更有效,企业更有活力,进而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说,“下一步要坚决按中央要求,把握好这项改革的最终目的、主攻方向和根本途径,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为提高发展质量激发内生动力。”

从攻坚之年到深化之年 谋划全局着眼长远,精准定位主攻方向,这是一次推动转型升级的深刻变革

钢铁、煤炭去产能年度任务提前完成,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减少,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等措施陆续出台,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约1万亿元,脱贫攻坚、民生投资提速加力……

过去一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响攻坚战,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产能和库存下降引导预期改善,促进价格回升、企业效益好转;降成本增强企业信心;去杠杆路径明确,风险随之降低;补短板拉动有效投资,百姓有了更多获得感。

与此同时,去产能、去库存为经济开拓新空间,从无效和低端供给中释放的各类要素,正加速向中高端供给集聚。

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产业化加快,互联网教育、移动医疗等新业态迅猛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移动支付等新模式层出不穷……“铺天盖地”的创新创业与“顶天立地”的科技突破相辅相成,成为孕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源泉。

“由于推行了供给侧改革,中国经济在2016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经济增长指标达到预期,并将2017年的工作重点放在长期发展上。”拉美社发表评论说。

一年多来,改革部署密集有序,各地各部门深化落实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2016年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任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以来,各地各部门不断强化认识,使改革走过攻坚之年,步入深化之年。

一年多来,改革脉络日渐清晰,主攻方向不断聚焦

既遵循市场规律,善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又充分发挥政府在改革中抓重点、抓关键环节的牵引作用,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结构调整优化;

一方面i定五大任务这一当前经济最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以钉钉子的精神不断加以解决,另一方面着眼于中长期经济发展,大刀阔斧地全面深化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等问题的答案不断明确,为改革推进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年多来,改革环境日益优化,更注重有效的制度供给

2016年,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97个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和128个其他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还完成了194个改革任务,各方面共出台改革方案419个,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中国已成为全球结构性改革的引领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认为,中国正通过锐意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和加快经济转型,尽管有挑战很痛苦,但中国的转型升级将让全世界受益。

从五大任务到四大关系 坚定信心真抓实干,辩证思维协调推进,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持久战

从攻坚之年到深化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触及的深层次问题更多,改革难度也更大。

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攻坚战。我们要在已有工作和成效的基础上,在目标、任务、方式、政策、路径、举措等方面深化落实,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专家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从操作层面上升到认识层面,坚定信心真抓实干,辩证思维协调推进,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推动五大任务取得更大进展。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用活用好“两只手”。

作为去产能的“大头”,河北省今年计划压减炼钢产能1562万吨、炼铁产能1624万吨。但随着钢铁价格回升,个别企业的决心有所动摇。

“钢价较快上涨并不能说明化解过剩已经到位,去产能的决心不能动摇,力度也不能减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但在推进去产能过程中要遵循市场规律,科学把握去产能的规模和节奏,保证市场供求稳定。

梳理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可以发现,“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消除隐性壁垒”“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等,成为2017年各地政府工作的重要事项。

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既打持久战又打歼灭战。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机床集团过去一年多在矛盾中前行,一方面享受着自主研发智能机床带来的订单大增,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传统机床“尾大难掉”引发的市场差评,财务状况短期内难以彻底扭转。

“但只要挺过这两三年,智能机床带来的利润就会爆发式地体现出来。”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彪说,短期内得顶住压力、稳定生产经营,长期看还得坚持自主研发,向高端转型。

“2017年改革向纵深挺进,去产能任务更加艰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既要打歼灭战,更要打持久战。尽管去年煤炭去产能任务超额完成,但煤炭行业整体脱困发展和提质增效仍任重道远。

处理好减法和加法的关系,突出定向、精准、有度。

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说,通过有效减法换来发展加法,做减法不能“一刀切”,做加法不要“一窝蜂”。

做减法,就要减少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为经济发展留出新空间。做加法,就要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加快创新驱动。

当前,各地在推出去库存、处置“僵尸企业”等减法措施的同时,纷纷加大扶贫、水利设施投入、补环境短板等力度。2月起,《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一批新规开始实施,可以进一步为企业“甩包袱”,为百姓“派红利”。

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要有辩证思维,每一项都要用力得当、精准有度。

“在淘汰落后、调整过剩的同时,也要积极补足部分行业产能不足的短板;在推进三四线城市房产去库存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二线城市房价过度攀升的势头;在实现债务总体目标可控的同时,也要以市场化手段推进企业负债、尤其是国企债务去杠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之鑫说。

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是放弃需求侧管理,而是要提高两者的协同性,关键是做好结构性文章。”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沈坤荣说,要将结构性税收与财政政策相结合,将货币政策总量管理与结构性放松相结合。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朱之鑫表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矫正资源错配与要素扭曲十分重要。但侧重供给侧改革并不是替代需求管理,通过需求管理稳增长,释放新需求,引导市场树立信心、改善市场预期,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说同样非常必要。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