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固定资产优化8篇

时间:2023-07-27 09:28:38

固定资产优化

固定资产优化篇1

关键词:电力企业;固定资产;优化

一、电力企业实施固定资产优化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1)固定资产账面信息与实物不相符。要想实现电力企业固定资产优化管理,第一步就是确保其账实相符。没有这个准确可靠数据信息基础,犹如空中楼阁,没有精确的信息数据,便无法实施价值分析,更不可能制定出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因此,务必做到固定资产账实相符,是电力企业实施固定资产优化管理的基本前提,然而当前实际中,电力企业中管理部较分散,固定资产繁多,存放点较分散,以致清查实物时漏查现象较普遍,使得账实不相符。实际与所需的矛盾使得,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成为企业实现优化管理第一个要面临的挑战。

(2)电力企业固定资产费用与成本控制力度不够科学完善。项目费用管理是企业固定资产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方式。电力企业固定资产成本通常包含有建造成本、报废成本、投资成本、维修成本以及社会责任成本。其中固定资产形成初期的采购与安装等各成本构成投资成本。在固定资产形成的初级阶段进行规划时,应对成本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规划阶段中一旦在不能全面考虑未来时间内可能出现的各种成本,将会导致在将来未知的时间段内,很有可能出现固定资产成本与费用严重浪费现象。同时,如果在初期忽视将来可能会引发的维修成本,将会导致维修成本多于建造成本现象。以生活中较常见的现象位例,在进行变电站建设初阶段,不周全考虑维修成本一心贪图低造价,在建设过程中一旦出现电力故障或者出现设备故障,需要替换设备时,极易导致维修成本上升,导致初阶段追求低成本,却反而引发成本和费用无法控制与估量的不科学现象。

(3)信息共享和反馈机制不完善。优化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在原有不完善或影响企业工作效率的落后的管理流程加以优化改革,目前电力企业大部分都没有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和系统,信息孤岛问题极为严重。企业固定资产优化管理需要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生产使用维护部门共同合作才可以实现。而当前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相关信息在各个部门,各个阶段均停留在孤立阶段,使得前期阶段采购数据信息,不能时效传达至财务部门,而后期资产管理情况依然不会被财务部门及时知晓。固定资产管理的技术与价值信息相互分隔着,不能得到集成的状况使得固定资产的全面管理水平停滞不前,不利于企业实现优化改革管理。

二、实现电力企业固定资产优化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1)积极引入先进科学管理理念。固定资产优化管理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遵循科学、精益的价值观,以其为管理核心,将精益管理作为行事原则,实施工作流程科学优化改革与管理,将各制度规范化。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涉及部门多,信息孤立、传达不及时现象较严重和普遍,因而需要对企业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加以整合调整,梳理简化,以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其次,对各管理行为开展规范化改革整理措施,将各固定资产管理标准加以明确化,实现精益管理,执行标准不统一时,先进行分析,若发现确实不适合统一标准执行,可灵活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并加以说明。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人为客观的错误判断。

(2)统一寿命周期整体的精益优化管理目标。规划阶段: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及概算,对各种方案进行个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对比,对重人项目实施个寿命周期的评估,对设计方、业主方、运营方之间的分目标进行整合,针对固定资产整体功能设计统一目标体系。建设阶段:工程管理部门应将寿命周期费用作为招投标的重要指标,做好重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监督,审核工程项目施工、监理招标文件。财务部门应抓好工程成本管理的精细化和定额化工作,并收集好各种费用数据。运行维护阶段:科学检修和运行,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运行维护阶段在资产的寿命周期中占的时间最长,生产部门应加强设备管理及基础数据收集工作,制定设备检修计划,以降低运行维护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报废阶段:重点工作是根据资产状态评估结果对设备做出甄别。对设备进行技术评估与经济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改造、转为各品、评估转让或报废处理等处置方案。

(3)实行固定资产有效、低效、无效分类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三级分类,是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精益管理的重要内容。所谓三级分类就是将固定资产分为:有效、低效、无效三类。有效是按照效益和效用的要求进行划分,对于既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又能在供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资产,称之为有效资产,应该重点管理和保护。同时确保其是有效且适量的,使其为公司带来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对于有效用,但是效益不确定的风险资产,是今后公司加强资产管理,挖掘效益潜力的重要源泉。对于效用低下,也无法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但却是必需的固定资产,其有效性越低,对公司的消极影响也就越大,应该适当控制与管理。

三、结语

电力企业属于极具代表性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以科学管理理念,吸取先进企业的经验投资于管理思想,然后结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与时下企业制度,健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现其优化管理。除此之外,企业想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还需先了解自身,找出不足,然后利用先进高效能信息管理系统与思想,加快人才队伍的建立,全面提高职工管理素质与技能,再通过完善监督考核制度提高职工执行力。固定资产管理涉及企业每个部门,每个职员,实现电力企业固定资产优化管理道路任重而道远。这里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讨深度远不够,需要大家一起进行进一步充实以取得更大进步。

参考文献:

[1] 仰玉玲.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管理[J].市政技术,2008(03).

固定资产优化篇2

当今社会中,在医院的日常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医院的固定资产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只有加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将医院现有物力资源充分利用,使得医院的固定资产能够增值和保值,这样才能够从本质上为整个社会提供高效及优质的医疗服务。首先,要完善医院的职能管理机构,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个三级管理的体制,第一级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就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中心,可以由财务负责人、院长,以及副院长等领导来组成,负责整个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及政策方面的指导工作。第二级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就是医院的职能管理部门,比如说医院的财务科、医院的基建科、医院的总务科、医院的设备科,以及医院的采购部等部门,这一个级别是医院整个固定资产管理十分关键的环节,这一个级别负责整个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担负着开展医院固定资产具体工作,定期或者不定期实施固定资产的清查。第三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就是医院的固定资产领用部门,必须要设置专门负责人员来开展医院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的维修、固定资产的保管,以及固定资产的领用等,定期或者不定期来实施对账、盘点,实施人员调动工作及时移交。其次,要建立健全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于医院的固定资产部门之间、维护,以及日常使用之间的调拨等管理环节制定出十分详细和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细则,配备专职的监督检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对奖惩制度进行明确规定,通过制度将责任明确,做到制度到人,这样能够使得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本质上避免管理混乱,以及责任推诿等问题。

二、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要严格控制资产购置

在开展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树立起风险的意识,根据医院自身的固定资产使用经验,以及医院经营管理规模,对其进行合理预测,制定出医院固定资产购置的风险防范方案,有效避免医院出现盲目投资,以及重复投资的现象,把医院的固定资产构建全面纳入到医院的固定资产购置年度预算之中,并且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详细医疗设备的采购计划,严格按照医院的固定资产购置来实施预算管理,对医院固定资产购置的总额进行控制。其次,要加强医院的固定资产购置经济效益分析及可行性论证,医院的医疗设备一直都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医院购置设备的初级阶段中,要求必须要向医院的申购科室提交申购的报告和申请,在报告和申请中,将病人需求作为前提和导向,对医院固定资产购置必要性,运行效益进行分析。

三、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要加强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和维护

如果医院能够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不仅仅能够将医院的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很好地延长,还可以从本质上节省很多维修费用,将医院自身运行成本有效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效益。所以,医院的医疗仪器设备使用的部门,必须要将其管理的责任明确,指定专人对其进行管理,完善日常维护及日常管理工作,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的完整及安全负责,从本质上提高医院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要求医院的财务部门必须要将每一个科室设备的损毁情况、维修情况,以及占用情况实施归集,对其进行量化,使其能够计入到科室成本中,进而实施固定资产有偿使用,将固定资产的使用和职工绩效工资挂钩,强化医院各个科室的医疗设备保值、增值意识,进而对医疗设备进行合理使用、合理购置。对那些大型的医疗设备进行购置,医院的绩效考核部门还要折旧年限之中实施成本效益的分析工作,并且把分析的结果及时反馈到使用科室,促进科室加强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最终提升医疗设备的效益。

四、结语

固定资产优化篇3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235-01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重要经济资源,在企业的资产组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关系到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展开,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和发展扩大经营的物质基础。单位价值高、周转速度慢、使用周期长以及占总资产的比重大等是固定资产所具有的特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盈利能力。因此,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能够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提高资本利用率,能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一)固定资产核算特点

固定资产的核算要在一定的财务时期内进行,它是一个财务处理过程,包括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估值、记录。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较大,一般在2000元以上,它有多种增减变化方式,变化次数繁多。账务在进行处理时,涉及到的科目十分繁杂,给核算带来很大麻烦。固定资产用折旧这种核算方式来反映其价值转移。影响折旧的因素有:计提折旧基数、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净残值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旦确定,一般不得随意变更。此外,购置固定资产的进项税不能抵扣。

(二)固定资产管理特点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复杂的组织工作。其中,财务部门、基建部门、设备管理和设备使用部门都需要积极配合,共同参与管理。此外,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还是一项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需要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专业知识精通的专职人员来进行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绝对不能失控,因为固定资产管理失控的危害性极强。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于形式化、简单化、程式化,企业对固定资产购置和处理有很强的随意性,实际工作中资产管理常常出现脱节现象。从而导致财务部门、物资管理和使用部门之间制约关系混乱,工作衔接不清楚。还有一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台帐不健全,固定资产资金和使用情况不清楚。一些基层单位由于没有严格、规范、可行性强的考核指标,因而不能将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效益分配挂钩,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对企业员工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出现的舞弊行为,惩罚力度不够。

(二)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有些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没有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员,日常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在会计流程和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分级管理、流动账、资产台账不健全,内容不齐全。造成在月度核算和季度核算中出现财务和实物不相符的情况时常发生,经营成果不实。

很多企业对固定资产没有完善的盘点制度,没有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定期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盘点。同时,一些企业也不重视对固定资产的保养与维修,固定资产由于得不到良好的保养维修,从而严重影响其工作能力,缩短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管理制度

随着企业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应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企业生产经营考核体系之中,建立健全资产保全机制。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专管人员的管理,并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

(三)严格固定资产账实核算

企业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一方面,各级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要制定相关人员专门负责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及财务进行管理。对固定资产的相关账目要定期更新,账目的内容要做到齐全和准确,要全面掌握企业固定资产的总体情况。另一方面,各级固定资产的使用及管理部门要定期与本级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进行财务核对,做到财务与实物相符。要及时而且全面的掌握固定资产的资产原值、使用年限、已折旧年限、资产净值以及累计折旧等资产价值情况。还要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对它的在用状况进行全面追踪,及时了解资产价值、实物状况。

1.对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加强维护与保养。企业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掌握资产使用状态,防止由于企业财务上的失误而导致的固定资产的损失。为此,企业应选择企业中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员工建立相关的盘点机构,让他们制定固定资产盘点表,由相关人员签字并存档,以便掌握资产使用状态。

为此,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在此基础上设置专门的场所开展固定资产的保养与维护工作。对固定资产的保养与维修还要做到对症下药,对不同的固定资产实施不同的维修和保养。还要做好保养维修记录,定期开展保养维修工作。

2.建立企业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针对企业固定资产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大、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特点,以及企业对固定资产实行全局化管理的需要,应选用合适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将传统的固定资产纸质信息转变成电子信息,建立全局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这样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就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变动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固定资产的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盈利额和管理效率。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要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进行合理预测。通过建章立制改进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来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引进高科技手段使固定资产的管理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钟裕镇.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优化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5):78-80.

固定资产优化篇4

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数量大、种类多、使用周期长、流动性大、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固定资产管理对每个企事业单位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资产管理的好,可以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业绩,杜绝腐败,为考核任期内的干部工作提供依据,管理不善则会造成生产资料利用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

现有的资产管理系统(AMIS)是对固定资产的增减、调拨、减值、调整、报废及计提折旧等业务进行处理的系统。资产管理系统(AMIS)就是一个大的数据库,满足了对固定资产基础业务的处理,但是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账面和实物不符,变动信息反映不及时、盘点工作量大等问题,未能实现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跟踪。这些问题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企业要想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并且在预期时间内收回所投资金和实现投资收益,就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在这里根据日常工作积累的经验,对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优化提出几点构想:

1、引入固定资产条码管理系统

即使在资产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仍十分繁杂,固定资产标签的制定、填写、粘贴、资产状态的跟踪、盘点等工作的性质和工作量并没有得到有效改进。固定资产管理还是处于手工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状态。引入条形码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条形码技术使固定资产管理变得轻松简单,避免手工操作和记录带来的数据错误和时间耗费。

首先在系统编码的基础上,使用专用的条形码打印机打印出防水、防油污、防撕裂的标签来,以保证固定资产标签长期保存和清晰。然后将带有条码信息的标签粘贴在固定资产上。

其次是数据采集。固定资产分布在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场所,进行固定资产的跟踪和盘点必须到每个现场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录入。给固定资产管理员配备带有条形码扫描功能的手持数据终端,进行现场数据采集、信息录入。轻松一扫,该固定资产的信息就一目了然。

最后将现场采集的数据上传到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自动更新系统中的数据。同时也可以将系统中更新以后的数据下载到手持终端中,以便进行现场查询和调用。所有信息在计算机上瞬间生成相关报表,既高效又精准。

这样,原本耗时、耗力、耗钱,由许多人用许多天才能完成的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就省时、省力又省钱地完成了。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帐实相符。避免资产流失和资产重复购置,

2. 建立库存报警系统,保证固定资产库存处于合理水平

在固定资产系统中设置库存报警系统,实时跟踪实物资产库存量。当某一物品数量低于所设库存下限或高于所设库存上限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管理人员注意。因此在采购固定资产时,由于能事先了解到现有库存情况,需要及时采购,不需购买等情况,不会出现重复购买或购买数量不足等情况,减少了差错率,使固定资产的利用得以优化。

3、完善设备信息,为设备管理信息化提供支持。

企业是否为设备何时要检测、何时要维修、是否过了保修期等问题所困扰?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输入设备的保养、维修、检修等周期性工作的信息,同时结合系统的提醒功能,就可以从上述问题中解放出来,降低设备带病运转几率,避免经济损失;在设备维护时能及时准确的调出资料,查明该设备维修情况,确认其是否还在保修期内,避免发生设备在维修期内但却支付维修金的情况;根据系统内部提供的维修档案,清晰呈现该固定资产的运行使用状况,为再次购买同类固定资产产品提供精准的性价比。

4、与财务系统对接,实现两个系统数据同步

固定资产优化篇5

关键词: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优化

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法人治理结构远未尽善、资产管理状态远未清楚、资产预算管理远未精细、论证采购方式不当、闲置流失并重等问题,不仅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而且要通过梳理法律体系、完善管理结构、注重清查质量、明确配置标准、严格预算管理、加强绩效考核、规范资产处置等措施进行化解。

一、梳理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法律体系

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略。这就要求公立高校必须认真系统地学习与深入细致地领会国家关于资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精神,在校内梳理出资产管理的法律体系,坚决依法依规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管理:一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关于“管理机构及其职责”、“资产配置及使用”、“资产处置”、“产权登记与产权纠纷”、“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等规定;二是《高等教育法》:“合理使用、严格管理教育经费,提高教育投资效益”;三是《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关于“资产管理”的规定;四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的:“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五是《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年度效益评价表》提出的“贵重仪器设备的购置”、“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贵重仪器设备的报损和报废”、“贵重仪器设备的考核与奖惩”等量化要求。从而确保做到固定资产管理的依法有据。

二、完善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结构

(一)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校长独立负责的高层固定资产管理体制。《高等教育法》:“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按照中国共产程和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第十四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因此,凡涉及到重要项目安排和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等重大事项必须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经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方可立项实施。

(二)要构建权威统一的资产管理机构。资产部门的管辖范围是全校的所有固定资产。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定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维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固定资产流失;合理配置和管理固定资产,强化新增资产的论证、计划、采购和验收,及时完成基建工程的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工作;负责研究建立固定资产绩效考核体系,对学校固定资产实行绩效管理;参与学校固定资产的对外投资、出租等事项的论证工作;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及时将资产占用、使用情况及增减变动信息录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学校固定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加强产权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按时编制固定资产统计报表和固定资产使用情况报告;组织专家对使用单位提出的固定资产处置意见进行论证,按规定权限办理固定资产相关申报审批工作,根据审批结果办理固定资产相关处理。

(三)要构建管理部门、资产统筹、使用人负责的二级资产管理体制。二级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共同负责人;党政机构、群团组织、教辅部门、直属单位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负全面领导责任。资产管理员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负监督、组织管理责任。固定资产的使用人(保管人)对本人使用、保管的固定资产负有使用、保管的直接责任。

(四)要构建安全完整与高效使用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追究机制。要点包括:1.明确责任追究的主体,即要弄明是使用管理部门的责任还是使用人的责任,亦或二者兼有,但需分清主次,从而解决追究谁的责任问题;2.明确责任追究的内容,即要做到“履行责任有规范,检查考核有标准,责任追究有依据”,从而解决追究什么责任的问题;3.明确责任追究的标准,即要建立健全有关制度,明确责任追究标准,做到规定在前、惩处在后,从而解决如何追究的问题;4.明确责任追究的形式,即要达到警示他人、促进工作的目的,从而解决追究效果问题。

三、注重公立高校固定资产清查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于2006年12月13日颁布后,绝大多数公立高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至今已有9次之多,应当说已经弄清了资产家底,但是综(纵)观历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由于始终存在着意识淡薄,思想轻视;管理制度过于宏观,缺少具体执行基础;清查虽已常态,但不符依旧长存;闲置与流失并发,资产使用偏低;没有使用绩效标准,缺乏客观评价依据;清查方式不当,造成效果不佳;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影响整体性管理水平的提高等问题,导致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质量不高。因此,改变公立高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思路,提高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质量,就成为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关键。一是要更新认识理念。首先,要更新校领导的观念,树立率先垂范、绩效管理的新理念。其次,加强宣传培训工作,树立资产管理主人翁意识,奠定资产管理工作广泛的群众基础。最后,建立敢担当、素质优、业务熟的资产管理队伍,确实肩负起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责任。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其基本点应包括:各级资产管理职责、配置标准、维修保养、损坏丢失、论证审批、调剂余缺、报废评估、处置变卖、队伍建设等方面,从而保证资产清查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要制定科学的固定资产清查方案。首先是作好前期准备工作。如要进行事前摸查、制定清查计划。其次是编制盘点明细表。再次是实地盘点。主要是作好盘点前的准备工作、账载盘点、账外资产、编制盘点与各项目核对、重新填报明细表导等工作。最后是巩固清查结果。对资产损坏丢失责任部门与个人要根据具体情节,责令其进行赔偿,从而保证资产清查工作的有效性与威慑性。

四、明确公立高校固定资产配置标准

虽然《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规定的配置标准”。并要求:“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应当从严控制,合理配置”。但是何为“符合规定的配置标准”、何为“从严控制,合理配置”却十分难以把握。因此,需根据如下制度制定固定资产配置标准:一是根据办学条件与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的要求配置教学仪器设备;二是严格执行《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通知》关于办公用房的标准;三是参照《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通用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管局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配置标准(试行)》的通知》关于办公设备与办公家具的配置标准,制定公立高校的配置标准。

五、严格公立高校固定资产预算管理

(一)时间上要早准备,早动手

澳大利亚的高校预算是从前一年的9月开始编制且滚动为五年计划,美国则是提前一年即下达高校预算,旨在增加预算的科学性。笔者建议我国公立高校的固定资产预算编制期,特别是实验室规划预算编制期,至少应是从今年初即开始编制下年的预算至当年底为止,保持12个月的预算时间。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对预算项目及金额进行反复论证,从而保证固定资产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二)参与上要多元化,广听取

编制公立高校固定资产预算必须有足够广泛的民主性,以确保预算更加科学与合理。因此,一是要充分体现民主性的理念。二是要公开预算编制的政策依据。三是要进行科学论证与评估。四是要宣传与公布。以实现公立高校固定资产预算编制的民主化与科学性。

(三)约束上要刚性化,明责任

1.要建立预算评审制度。对各部门“一上”的固定资产预算,由资产部门进行内部评审;而对“二上”预算,则由财务部门牵头,会同归口部门、审计部门、资产部门以及聘请的专业人士进行预算联合评审。2.要建立固定资产预算追加制度。经教代会批准的年度预算,除客观环境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外,原则上一律不予追加。3.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公开主体为负责编制预算信息的部门,公开内容为预算项目、金额、效益等。4.要建立绩效评价制度。特别是对重大项目资金更要进行重点评价,以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年度预算调整的重要依据。5.要建立预算问责制度。对各部门在年度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失职行为的负责人实行问责,并追究相关经办人员责任。

六、加强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考核

(一)绩效考核内容、分值和权重

1.贵重仪器设备(40%)。具体考核项目包括机时利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服务收入、功能利用及开发、管理评价,每项满分100分,权重分别为40%、30%、10%、5%、5%、10%。2.一般设备(实验室)(50%)。具体考核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使用效益评价(40%),包括机时利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服务收入、实训项目,每项满分100分,权重分别为40%、30%、5%、5%、10%。第二类为管理评价(10%),包括管理制度健全、操作规程完备(25分);专任管理、档案资产齐全(15分);日常维护正常、维修记录完整(30分);实验报告准确、使用记录详细(30分)等。权重分别为20%、15%、40%、25%。3.办公设备(5%)。4.行政用房(5%)。

(二)考核方式与程序

可将资产绩效考核分为学校统一布置、使用人自评自查、二级单位自评自查、单位相互检查、学校重点核查、汇总反馈、总结评比、结果运用八个阶段。

七、规范公立高校固定资产处置

(一)明确处置标准。资产处置标准必须达到如下条件:1.超过使用年限而且确实无法使用;2.仪器设备的主要部件经过修复后仍然无法达到最低使用要求;3.维修费超过了设备原值的60%;4.已经低于国家现有的规定标准;5.房屋建筑物已成危房。其中,如何确定正常报废年限必须考虑系统各种设备的自然寿命与技术寿命。前者指从投入使用到报废的全部时间,后者指在自然寿命完结前技术性能已经丧失,不能继续使用,必须报废的时间。

(二)规范处置程序。规范的资产报废程序包括必须有使用部门的申请、经过相关部门的技术鉴定、提交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形成纪要、进行公示、以学校文件报省厅批准、在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招标处置、及时收缴资产处置收入并对报废资产进行账务处理等要素及路径。

参考文献:

[1]赵善庆.公立高校固定资产清查有效性提升研究[J].财会通讯,2015(10).

[2]黄曦施.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4(26).

[3]赵善庆.发达国家或地区公立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4]韩江丽.基于法人治理结构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赵善庆.高校财务预算应做到精细化管理[J].财会月刊,2011(02).

[6]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Z].2014-03-13.

固定资产优化篇6

关键词: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由国务院、广电总局牵头规划的覆盖全国各地区范围的电视台、无限传输部门和有限电视网络公司。二十世纪以来,广播电视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极力推进广播与电视的联合、有限与无限的合并,广播电视行业向着集团化慢慢奠定基础。截止到2016年底,国内有限电视用户总数达到了2.55亿,数字化率突破了82.76%,双向网络覆盖用户也达到了1.45亿,给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近几年来,随着广电行业发展的不断加快,各级广播电视单位拥有的固定资产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固定资产管理对广电事业发展的意义及难度均在不断上涨。因此,为了保障广电单位资产安全、降低资产流失率、加强行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与社会的双效益,如何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成为了当前广电单位管理改革工作中的核心问题。

一、广播电视行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1.固定资产购置环节的问题。随着国家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广电单位内固定资产的购置成对进一步促进其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事实上,由于广电单位的事业单位属性,其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由于财务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上的短板,确实存在着盲目采购、缺乏必要控制的现象。例如,一些广电单位财务部门由于在固定资产的购置环节没有意识到固定资产和成本控制之间的重要关系,在单位资金充足的前提下,各部门固定资产的购置在管理上存在松散的现象。一般,向部门领导和单位领导通过报告形式提交相应的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再由领导审批拨付后,财务部门只根据领导批复的结果进行资金的划拨,固定资产在购置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在这种固定资产购置形式下,广电单位各部门之间时长出现固定资产购置缺乏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部门资源限制、浪费等现象十分严重,对广电单位整体的固定资产清算、核查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2.固定资产使用环节的问题。当前,广电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的漏洞同时引发了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市场存在登记不明确、管理不严格的问题。尤其是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固定资产的损坏、丢失等问题,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之间管理脱节、责任推卸等问题导致了固定资产使用上出现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地解决,给广电单位资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3.固定资产处置环节的问题。在固定资产购置时,由于管理上不严格,财务部门就存在资产入账不清的问题。因此,在后期固定资产调配、处置过程中,没有入账的固定资产的使用和调配状况就难以得到明晰。同时固定资产账目管理的混乱还给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不但存在固定资产登记上账面的亏空,同时由于各部门人员流动和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上的责权不明的问题,提升了财务部门进行固定资产折旧和计算损益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给资金和资产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二、广播电视行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广播电视行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广播电视行业作为国家公益事业性质的文化性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确实还存在这一定认识上的不足。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反映在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上就形成了当前广电单位领导不重视、财务没人管的现象。尤其是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有人使用、无人管理和各部门间固定资产相互挪用却没有响应的借调记录的情况十分常见。造成这种为题的原因更多在于当前广电单位资产管理意识不到位,在固定资产方面重购置、轻管理,很少对采购的设备和器材进行合理的规划、登记、管理和分则,造成了内部固定资产产权和管理责任不清的问题、财务账实不符的存在,给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2.缺乏必要的固定资产管理硬性制度标准。目前,各级广电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制约着相关管理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基层广电单位中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调用、处置、核销等环节没有单独的部门进行管理,其管理职责同属财务部门。由于缺少了相关硬性的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固定字串管理工作中很难做到有效的物尽其用和资源共享。因此,广电单位内固定资产中存在部分购置多年却无人问津的器材和设备、损坏却没有进行维修便直接报废的器材等,不但导致了广电单位管理效率低下,同时也给资金、资产造成了巨大的浪费。3.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办法陈旧。广电行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中管理方法陈旧是当前广电单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首先,在固定资产的认定上,一般是按照设备单位价值500及以上,专用设备800及以上资产划分为固定资产的方法进行认定。但有些被认定为固定资产的设备,例如一些广电单位中有线电视供电器、光放大器等设备,其使用年限和损耗在固定资产核算过程中都没有具体的计算方法,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基础也相对薄弱,导致了固定资产在实际的认定和核算过程中常常出现不准确的现象。同时,由于广电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同财务部门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和负责人在调动过程中对相关资产的清算和工作的移交中常常出现失误等问题,导致了固定资产的清算和清理工作困难重重。

三、广播电视行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

1.加强对固定资产的认识及财务人员的相关处理能力。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力度,首先要做好广电单位内的固定资产管理宣传与管理意识提高的工作。首先,从领导者的角度,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相关方面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组织并安排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并通过强调和宣传等工作,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及广电单位全体职工对日常管理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其次,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在熟悉并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律和各单位相关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要按照实际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认真完成相关的工作。同时,并积极参与广电单位举办的固定资产管理知识培训与经验交流会议等,不断增前自身的岗位能力和综合水平,及时发现并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各项问题。2.逐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标准及相关制度体系。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广电单位应在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基础上不断建立透明、规范、系统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通过制度体系的建立,做好固定资产在管理过程中的入库、出库、调用等方面工作,同时对报废的固定资产在查明原因并进行报废责任追究的基础上,妥善处置固定资产的清查和报废工作,逐步引导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以制度的形式落实各级广电单位每年的固定资产清场和盘点工作,保障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和技术部门的共同核对和清账工作,从而保障广电行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降低资金风险。3.引入先进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的发展,财务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了信息化进程。尤其是固定资产管理这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传统的依靠人工和手工的核算工作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漏洞和问题。因此,为了强化广电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可以通过借助财务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在现有的财务信息处理系统中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分类、管理项目和目录方式,逐渐建立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类目、责任和考核评估管理的统一,从而实现广播电视行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季薇.广电网络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创新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18):246.

固定资产优化篇7

【关键词】固定资产;资产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且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处于重要地位,在企业资产中占有较大份额,是企业从事各项事务的原动力。其管理、核算都较为复杂,而且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国有金融企业成本的高低和效益的好坏。

一、国有金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存的问题

1、忽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国有金融企业中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产、电子设备、电器设备等。国有金融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计划性、完整性和迫切性认识还不足,管理意识薄弱,重购置、轻管理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忽视现有资产的合理搭配和使用效益,造成固定资产的购、管、用脱节,形成严重的浪费。另一方面,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资产的损坏、丢失等往往由企业买单,固定资产的使用者,也就是企业员工并不需承担任何责任,这又导致了使用人对固定资产的忽视,工作责任性不强,消极应付,形成恶性循环。

2、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重使用轻管理,资产购建、使用、处置等缺乏专项制度的约束,或虽然有制度条文,但是却未能得到有效执行。管理经常失控,造成账实不符,资源浪费,导致了财务核算不能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主要的表现在:第一、突破控制指标,严重忽视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计划性。金融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普遍实行总行集中统一,授权有限的管理原则,投资计划作为上级对下级进行管理与控制的手段和工具。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结果往往与预期不符,超出计划执行,擅做主张构建新的项目、变更购置明细等,都体现了严重的执行偏差现象;第二、财务核算不规范。很多企业重钱轻物,重投入轻管理,同样也不注重日常管理。主要体现在:首先是账务处理不及时。例如工程项目因无法获取发票,导致不能入账;资产的变动流程不完善,入账不及时,资产的处置收入没有及时上缴等。其次是入账信息与实物不符。例如缺乏严格的验收手续,价值管理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沟通不畅,才导致了资产的入账信息与实物不符。最后还有盘点不及时的问题。企业由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薄弱,长期对固定资产盘点不及时,或者是虚假盘点,致使了账实不符现象未被及时发现,致使账实不符现象的长期存在。

二、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措施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之所以会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粗放、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具体对策如下:

1、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国有金融企业应该转变思想,给予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充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实现全员全方位的管理机制,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从根本上使固定资产管理走向规范化、合理化。

2、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制

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一、要根据企业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制定严格可行的固定资产的投放与审核制度。涉及到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问题要集体进行研究,各抒己见,利用民主的决策方法,确保资产投放的安全性。还要对投资的项目进行市场评估、进行可行性研究,了解预期的收益率和需要承担的风险系数,从而来综合评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

第二、建立完善的内部约束机制。加强对固定资产的价值和实物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明细账卡制度和领用交换,重视固定资产盘点,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加强日常维护,明确责任,督促使用人爱护所用资产,减少固定资产的损失;从制度上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三、完善监察机构。对企业固定资产购置、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察、审核,还要对企业的领导者和离职领导进行专项核实,对该领导在职期间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客观公正的审核评价,强化固定资产监控手段,完善固定资产的全方位监督机制,建立与完善固定资产监督管理体系,把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的重点,促进金融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的自我约束机制。

第四、深化企业改革。积极调配企业现有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信息化科技化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水平,实现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与实时监控,努力使国有金融企业成为现代化企业。同时在金融电子化的进程中,各系统间电子技术与设备的应用、更新、发展规划与步骤应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3、完善企业监管的内部控制流程

内部控制流程管理得好坏决定着企业的长足发展。企业在注重固定资产优化管理的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流程。

第一、把握好对金融企业固定资产的预算。可以制定投资计划,然后根据计划进行预算,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各项指标进行考核,从而减少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性,同时也预防了投资的盲目性,起到了双层保险的作用,进一步优化了金融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第二、设置综合评定标准。制定出适合企业的一整套评定标准,可以对相关的投资指标进行考核,也可以对管理的情况进行监督,从客观的角度找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并对其进行改善。

第三、建立强有力的内控评价保障。要确保内控评价的有效进行,应该建立有力的内控评价保障。一是要明确内控评价职能部门,并确保内控评价能够独立的进行;二是配备高素质的内部控制评价队伍。内部控制评价人员是对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和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调控评价。因此,不仅应该具有各深厚的内部控制理论知识,还应该熟悉各项业务的内控制度及其操作流程;同时要加强对内控评价人员各种形式的培训,让他们及时了解各项业务的发展变化,掌握先的调控理论和技巧,使得金融企业始终保持一直业务素质高、责任性强、精力充沛的内控评价队伍。

三、总结

总之,随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深入,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也将日益严格。企业自身发展也需要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不断健全、完善管理机制,为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增强竞争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莉.浅析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J].现带营销(学院版),2011(01)

[2]郭峰.浅析如何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4)

固定资产优化篇8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企业本身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很好的调配各个部门的合作和制约,而且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掘自身的潜力,提高竞争力。换言之,企业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是健全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

一、企业固定资产概述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中不改变其原有实物形态的有形资产。企业固定资产具有单位价值较大、使用期限较长、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特点,它是一种有形的物质资产,其价值会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质磨损而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并构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固定资产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替代的主要生产资料,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济资源,是企业进行商品生产的关键要素和提供劳务的重要保障,企业拥有一定种类与数量的固定资产是企业经营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的观念淡薄。当前,我国的某些企业依然在沿用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企业的管理者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上意识淡薄,依然只注重对经费的管理,只要求企业做到收支平衡。这样从表面上来看,企业的资产已经得到有效的管理,然而这样做使得资产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资产只有社会效益,却缺乏了经济上的效益。此外,企业中还存在着非经营性资产被非法占用的问题,使企业的固定资产不能发挥其效能,导致出现资产浪费的问题。

2.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目前,我国的企业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和制度。没有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机构,缺乏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专业人员。再加上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独立性,使得管理人员在进行单位固定资产的控制和管理时,没有充分的制度依据和监督处罚手段,造成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3.固定资产管理模式陈旧。传统固定资产管理中,企业的固定资产主要由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来管理,主要运用财务软件中固定资产模块进行管理。相关管理部门要对固定资产建立台账,记录使用情况,并于每月末上报财务部门进行数据处理。资产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这种传统的模式,会加大资产管理部门工作量,盘点准确性难以保证,且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固定资产归属不明的情况。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对策

1.增强企业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长,企业的资金投入也逐步增多,在此背景下,企业不应把工作重点仅放在经营资金的管理上,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应进一步加强,使企业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全面管理。增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意识未树立,则措施难执行。企业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要提高管理意识,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得到落实,转变重视购置、轻视管理的陈旧思想,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并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不断完善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想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首先应当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责任主体以及所承担的职责予以明确,这是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加强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监督控制机制,确保实现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从源头上防止固定资产流失问题的出现。比如,企业应当制定科学的固定资产盘查制度,严格遵守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将固定资产的记录、核查等相关工作交由不同的部门或者员工来完成,确保内部控制机制的充分发挥。认真开展定期的固定资产盘查工作,对于盘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上报并查明原因,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断增强管理意识。

3.规范固定资产财务核算与监督。首先由资产的首要管理人实施监管,在资产日常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了解问题症结,向领导层提出资产管理改进建议,使企业的固定资产保值、增值。二是财务部门要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正确进行固定资产账务处理,认真履行固定资产报批审核程序,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加大财务控制力度。三是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认真做好减值测试工作,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性,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4.对固定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企业的逐步发展使得其固定资产的规模数量会越来越大,加之种类繁多,所以传统的手工记录及统计就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能够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方便快捷,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得固定资产进入了电算化管理阶段,能够实现固定资产的采购、预算、处理及报废和核算等信息的准确录入及记录,实现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但是企业在引入电子信息技术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出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实际作用。

5.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要求员工具有驾驭新设备的技能,企业要有计划地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员工学习,从思想上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热情,调动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从行动上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可采用选派优秀员工交流、观摩、培训等方式,对优秀员工实施奖励机制,从而带动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造就一支优良的员工团队。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应积极转变传统固定资产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固定资产设备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以提高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实现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边慧芳.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