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档案管控措施8篇

时间:2023-08-03 09:19:52

档案管控措施

档案管控措施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档案 , 监控,措施

【 abstract 】 building engineering can form various kinds of document material, archives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permeates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is paper building engineering common file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the insufficiency,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 key words 】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rchives, monitor and measure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筑工程中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文档材料,有建设前期批文、施工过程记录、竣工验收资料及维护检修记录等,这些文档材料全面反映了建筑工程建设的详细情况,对工程质量评定、工程竣工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新建工程的准备等,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因此,对建筑工程中档案的管理及监控加以重视十分必要。

1、 建筑工程项目中档案资料监控及管理中的常见不足

对建筑工程中的档案资料进行管理,实际上即对工程施工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合理编制后归档、保管。因工期较长,因此资料的形成也需要较长时间。项目方面有些工程较多,且分散面广,由于动态管理而使人员流动性高,相关责任较难落实。

1.1资料收集不够全面

例如,某些工程上的设计有变更,在编制资料的时候,只将变更通知书进行记录,却未对相应的施工进行记录;某些待用材料尤其是以大代小的那些材料并没有核定审批意见;部分交接验收记录没有签认手续等。

1.2资料不够准确

资料上的随意性比较严重,对相同工序检查出的数据,按照其相似的数据填到了另外的同类工序中而缺少必要的检查;部分监测数据在所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害怕数据受到质疑,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便填了一些留有余地的数据。

1.3资料收集与整理不够及时

对建筑工程相对应的档案资料进行管理应当从合同签订完成后准备开工时就着手,如图纸会审纪录以及开工报告等。对于施工过程,根据规定对其及时予以规范记录,努力做到开工有报告、进场有合同、变更有手续、验收有根据、施工有记录、对照有标准,每一个环节都应当及时、到位。实际工作中,却离上述要求有较大距离,记录往往延迟,之后补“回忆录”的现象较为普遍。

2、 建筑工程项目中档案管理应关注的要点

2.1注重收集未被采纳的方案资料,这是由未被采纳的方案资料本身的价值性和工程档案完整性、连续性等特点决定的。

2.2注重收集设计基础资料

设计基础资料中的地质、地形、水文、气象以及各种技术咨询服务等是设计、施工和工程实施过程的重要依据,具有实用价值大、份数少、利用率高的特点,应列为档案管理的重点。

2.3注重完整、准确的竣工图纸

竣工交付阶段是整体或局部结束的阶段,施工单位在这一阶段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编制竣工图纸,按照工程归档规范及立卷标准进行整理后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档案管理部门须对移交来的工程档案文件特别是对竣工图纸的完整性进行审核。竣工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具体体现在真实的反映项目竣工时的实际情况和过程、图物相符、技术数据准确可靠、签字手续完备等方面。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要广泛涉猎各专业,对竣工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比照核对,这样才能保证竣工图纸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归档的质量。

2.4注重收集先进、大型、精密设备安装调试形成的记录资料

机器设备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许多技术参数的实际值与设计值会产生差异。因此,设备仪器在安装调试过程的记录数据资料是非常珍贵的。设备仪器档案不仅要收集产品说明书、配件手册操作、维修手册、产品合格证等随机文件资料,也要对其安装调试数据记录提高重视。

2.5注重收集培训资料

为正确的对设备进行操作、维修、管理,厂家会对用户的操作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培训资料往往会分散到个人手里。由于参加培训的人员不一定全部直接从事设备的操作、维修,因此,要对培训资料进行收集,再次分发和归档备查。

3、 建筑工程项目中档案资料管理及监控措施

3.1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全程监控

3.1.1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质量

一切工程合同中都对其档案的移交进行了明文规定,施工单位作为档案的最直接的接触方,其能否适应档案管理相应的要求及标准,树立档案意识等都会对档案的质量产生很大影响。

3.1.2立项时应当加强资料监控

工程项目在立项、审批、勘察之前,相应的管理部门并没有成立,自然就缺少档案管理者。而工程准备时相关材料往往比较分散,同时,招投标以及勘察文件又放于工程管理部。如果没有对上述比较分散的相关资料进行及时收集,久而久之,会使收集上述文件的难度加大,甚至可能导致文件丢失。所以,在工程项目立项的前期,就应当及时介入档案的收集以及整理,由专人负责。

3.1.3对新设备的检验加强监控

新设备到货后,随之会有相应的图纸资料,值得注意的是,进口设备对应的外文资料往往是与其设备一起放置,而国产设备所提供的使用手册又不足,这些环节时常会出现漏洞。缺乏细致认真的态度,就可能丢失设备资料。所以,必须建立合理的设备开箱检验制度并贯彻执行,对开箱权限予以明确。

3.1.4发挥合同的法律效应

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参与起草合同的相应管理工作,将文件材料的归档以及积累当作合同中的重要内容独立为一条款,明确要求竣工文件材料相应的验收时间、质量以及份数、副本内容、归档范围,使相应的承建单位也对档案管理有足够的认识与重视,这样以来,就以法律形式保证了归档工作的落到实处。

3.2建筑工程档案的管理措施

3.2.1建立现场办公制度

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到现场办公,进行现场调查,参加技术例会,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做好详细记录,了解档案形成情况和收集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查出参考资料,协助解决问题。所以,要在主动做好对建筑工程业务指导、现场跟踪服务,档案接收工作的同时,对登记在册的工程项目进行清查、摸底、分析研究,积极探索,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意义深远的工程,不但深入现场进行业务指导,而且还与建设单位就工程的有关特殊事项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思想认识上达成一致,再制定档案整编方案,做好项目档案的示范样本,现场指导、实地操作,及时解决疑难性问题,并做好该工程的跟踪服务工作。

档案管控措施篇2

财务档案管理是现代财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财务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以财务档案信息为依据的各项分析与决策工作的科学性,也关系到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健康性与长远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当前存在的财务档案信息失真问题予以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

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预防;控制

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财务档案管理有利于保持企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并为各项关键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与材料基础。然而当前在一些企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信息失真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财务档案管理中信息失真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展开探讨。

1造成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分析

1.1管理层认识不足

在部分企事业单位中,由于管理层对财务基础工作及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足、认识片面,将财务工作等同于账目记录和整理,忽略了财务工作和财务信息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在财务基础工作管理与会计人员专业能力培训方面投入不到位,更不能及时对财会知识与技术进行更新,导致财务工作整体质量得不到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障,造成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出现失真问题。

1.2会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完善

许多企事业单位在会计工作队伍的建设方面缺乏重视,对于队伍中工作人员的从业资质及专业素质未进行严格审核,这导致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方面存在较严重的不足,无法满足各项财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财务管理中一些工作人员由于自我提升意识淡薄,不能主动学习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甚至存在财务信息造价和违规操作等问题,致使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发生。

1.3财务信息蓄意造假问题

部分企业为了逃避国家的相关税收,窃取国家资产,往往制造企业内部虚假的经营业绩,伪造真实账簿,由此导致企业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问题。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内部严重违反国家相关的会计法律,改建的账目内容不建全,账目内容不按相应规定如实记载,单位内部管理混乱,财务收支失控;私设“小金库”,账外设账,单位负责人、等等。

1.4财会工作缺乏有效监管

我国对会计工作有着十分明确的法律规定与要求,但在一些单位内部,对财会工作却未进行有效监管,或是缺乏独立的监管部门,或是监管部门虚设,监管制度落实不到位,对财会工作人员的管理缺乏效力,这也导致财会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约束,工作不规范,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工作。而由于监管力度不足,对财务信息缺乏严格的审核,这无法充分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导致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得不到解决。

2财务档案管理中信息失真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2.1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健康的外部环境

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至关重要,因此,要加强财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可选取典型正反面案例,并结合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多角度加强财会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升其职业操守与道德水平;同时,还应建立相关人员的信用档案,采取信用评定机制,结合相应的奖惩机制,诚信有奖、失信必罚,强化法律与道德对财会从业人员的双重约束作用,从而实现对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问题的有效控制。

2.2完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作用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避免独断专行的决策情况,降低因部分管理者操纵而出现假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其次,要根据现代财务制度建立内部控制措施。严格贯彻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会计业务处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形成相互协作、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其作用在于有效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使财务档案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2.3完善相关立法与法律,发挥法制监督作用

法治型社会的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因此,法制监督也应在财务档案管理中发挥重要的监管作用,这就需要国家层面上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并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避免因部分单位或个人钻法律空子,导致财务信息蓄意造假和失真问题。对于财务信息造假等违法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一经发现坚决对相关责任人及责任单位予以严肃处理,通过提高财会工作违法成本,遏制财务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生。此外,要确保法制监督与管理作用的良好发挥,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严格执法,提高相应法律法规制度条例的执行力度,确保各项执法工作落到实处,以警示财务工作从业人员和财务档案相关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截断信息失真发生的源头。

2.4加强现代技术的应用,科学防控信息失真问题

现代财务信息管理工作大都实现了电子化、智能化,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对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的强化与完善,来提高财务工作及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如加强财务管理软件的安全防护功能,强化权限管理,避免人为篡改财务信息所造成的信息失真问题,还可进一步加强对云处理技术的应用,建立财务信息云数据库,在财会信息生成时自动在云端进行信息记录与存储,通过云端原始信息与内部财务信息的比对能够及时发现信息数据失真的问题,并采取核对与处理措施,保证财务档案的信息真实性。

3结语

本文首先对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针对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的防控措施展开探讨,希望通过本文为我国当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发展与社会诚信建设提供一定帮助。

作者:徐怀洲 单位:云南省大理卫生学校

档案管控措施篇3

[关键词]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预防;控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48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01

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财务档案管理有利于保持企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并为各项关键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与材料基础。然而当前在一些企事业单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信息失真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财务档案管理中信息失真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展开探讨。

1 造成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分析

1.1 管理层认识不足

在部分企事业单位中,由于管理层对财务基础工作及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足、认识片面,将财务工作等同于账目记录和整理,忽略了财务工作和财务信息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在财务基础工作管理与会计人员专业能力培训方面投入不到位,更不能及时对财会知识与技术进行更新,导致财务工作整体质量得不到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障,造成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出现失真问题。

1.2 会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完善

许多企事业单位在会计工作队伍的建设方面缺乏重视,对于队伍中工作人员的从业资质及专业素质未进行严格审核,这导致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方面存在较严重的不足,无法满足各项财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财务管理中一些工作人员由于自我提升意识淡薄,不能主动学习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甚至存在财务信息造价和违规操作等问题,致使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发生。

1.3 财务信息蓄意造假问题

部分企业为了逃避国家的相关税收,窃取国家资产,往往制造企业内部虚假的经营业绩,伪造真实账簿,由此导致企业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问题。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内部严重违反国家相关的会计法律,改建的账目内容不建全,账目内容不按相应规定如实记载,单位内部管理混乱,财务收支失控;私设“小金库”,账外设账,单位负责人、等等。

1.4 财会工作缺乏有效监管

我国对会计工作有着十分明确的法律规定与要求,但在一些单位内部,对财会工作却未进行有效监管,或是缺乏独立的监管部门,或是监管部门虚设,监管制度落实不到位,对财会工作人员的管理缺乏效力,这也导致财会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约束,工作不规范,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工作。而由于监管力度不足,对财务信息缺乏严格的审核,这无法充分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导致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得不到解决。

2 财务档案管理中信息失真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2.1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健康的外部环境

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至关重要,因此,要加强财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可选取典型正反面案例,并结合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多角度加强财会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升其职业操守与道德水平;同时,还应建立相关人员的信用档案,采取信用评定机制,结合相应的奖惩机制,诚信有奖、失信必罚,强化法律与道德对财会从业人员的双重约束作用,从而实现对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问题的有效控制。

2.2 完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作用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避免独断专行的决策情况,降低因部分管理者操纵而出现假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其次,要根据现代财务制度建立内部控制措施。严格贯彻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会计业务处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形成相互协作、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其作用在于有效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使财务档案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2.3 完善相关立法与法律,发挥法制监督作用

法治型社会的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因此,法制监督也应在财务档案管理中发挥重要的监管作用,这就需要国家层面上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并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避免因部分单位或个人钻法律空子,导致财务信息蓄意造假和失真问题。对于财务信息造假等违法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一经发现坚决对相关责任人及责任单位予以严肃处理,通过提高财会工作违法成本,遏制财务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生。此外,要确保法制监督与管理作用的良好发挥,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严格执法,提高相应法律法规制度条例的执行力度,确保各项执法工作落到实处,以警示财务工作从业人员和财务档案相关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截断信息失真发生的源头。

2.4 加强现代技术的应用,科学防控信息失真问题

现代财务信息管理工作大都实现了电子化、智能化,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对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的强化与完善,来提高财务工作及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如加强财务管理软件的安全防护功能,强化权限管理,避免人为篡改财务信息所造成的信息失真问题,还可进一步加强对云处理技术的应用,建立财务信息云数据库,在财会信息生成时自动在云端进行信息记录与存储,通过云端原始信息与内部财务信息的比对能够及时发现信息数据失真的问题,并采取核对与处理措施,保证财务档案的信息真实性。

3 结 语

本文首先对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针对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失真的防控措施展开探讨,希望通过本文为我国当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发展与社会诚信建设提供一定帮助。

档案管控措施篇4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实现档案管理信息自动化已经成为了医疗机构档案事业的发展趋势。对于疾控中心单位来说,还存在着很多弊端和漏洞,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现代医疗服务需求。为此,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采取各种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措施,借此从根本上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 当前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

2.1 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不高

很多疾控中心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不足,只注重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和业务的发展,忽略对档案资源的管理,没有把档案资源管理当成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导致整体的档案管理水平停滞不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大力普及,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也得到加快。很多疾控中心都已经从过去手动管理转型逐步转为计算机管理,并开始创建医院局域网,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医院信息系统等等来对档案进行管理。但是由于部分医疗机构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深入,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还较为落后。在2015年某份医疗行业档案管理数据报告中指出,仅有53%的疾控中心档案部门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配置,实现数字信息化管理。百分之42%的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基础设施依然得到不完善,5%的疾控中心依然使用传统手工档案管理方式。

2.2 缺乏一套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标准

档案管理是否规范与标准是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更是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但从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来看,还缺乏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的操作流程,导致在开展档案管理收集、整理、归档、立卷以及保管和利用这些工作环节的时候无法可依,无据可循,整体管理工作毫无秩序,混乱不堪。在很多医疗机构当中,人事管理系统、收费系统等等层次与所属的部门实际要求不符,导致管理工作出现脱节现象[1]。例如:档案管理的数据储存的方式与接口存在着技术问题,导致数据信息没有得到有效的转换、对接以及共享,这些都给疾控中心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阻碍。

2.3 缺乏统一的软件应用系统

很多疾控中心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采取的管理模式主要为多部门、分散式共同管理。例如:文书档案、基础档案等都是由档案部门来进行保管和储存,健康档案以及财务档案等等都是有保健科与财务科来进行保管,这种分散式、多部门的管理方式促使整个管理工作没有统一的软件系统作为指导,在操作过程中形式不一,大大的降低了档案的信息化水平,最终导致很多文档的缺失[2]。同时,很多医疗机构所应用的管理软件还较为落后,部分还依然应用单机版系统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导致系统难以顺利的实现兼容、对接,升级以及更新,给系统维护增加了难度,以至于无法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求。

2.4 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以及职业素养偏低

很多医疗机构对于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形成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部分医疗机构还采用兼职人员来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导致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很多管理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都较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加之年龄较大,导致他们无法正常使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档案管理,这些因素都给档案的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阻碍。此外,部分管理人员怎责任心缺失,缺乏创新精神,不符合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规定与要求。相关数据调查发现,在从事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中,仅有44%人员为档案相关管理专业毕业,56%均为中途临时接替档案管理工作或者身兼多职人员顶替。

3 加强医疗机构档案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努力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

为了要充分发挥出档案部门的管理作用,应该要努力完善档案部门的基础设施的配置。例如:扫描仪、打印机、计算机一级数码相机等等这些设备都应该缺一不可,实现档案部门数字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确保档案部门具备强大的数据存储功能[3]。同时,还要努力完善影像存贮系统、通讯系统、财务收费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等等现代化管理系统,配置完善各种子系统,应用各种现代化新型软件,进一步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求。在收集、分类、归档、查阅、存储等工作环节上充分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管理,从根本上来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3.2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同时保留传统保管方式

充分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工作。在档案查询以及存储方面,应该要努力提高档案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由于当前的电子文档依然不具备法律作用和凭证作用,为此还无法完全替代实物文档。所以,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当中,除了要努力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之外,还应该要适当保留传统档案保管工作方式,把重要的实物档案保管好,确保电子文档和纸质文件同时进行归档保存,方便日后的查找和阅读,充分保证纸质文件自身所具备的凭证以及法律作用。

3.3 提高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性

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还应该要重视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档案在网络保管中具有高效的安全性。档案属于一种原始性的文件,应要保证文员的完整性,防止文件在涂中被恶意篡改。为此,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技术水平,采用利用防火墙、网关等技术来提高档案的安全性,防止档案受到网络的攻击以及黑客的不法侵入。在整个档案的网络中心系统当中,设置出难以破解的密码权限,采用数字签名、实脸认证等高级机密技术,对电子文档实行严密的防护[4]。同时,加强对纸质文件以及实物档案的保管,把其放置在保险箱内,保险箱设置好密码,防止密码的外泄。任何人想要得到查询文件,需要经过有关部门领导的同意签字,方可由档案部门管理工作人员提供。此外,对于各种档案数据需进行备份,加强对电子文档的监测以及维护工作,保证档案的安全性。

3.4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聘用具有一定知识文化的人员专门负责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应努力为他们构建各种学习的平台和深造的机会,定期的对他们进行档案管理技术知识的培训,促使他们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促使他们掌握最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和技术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得以应用。此外,医院管理部门还应该要采取奖励的机制,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追求更高的职业理想,在实际档案管理工作当中,要求他们秉持高度责任心,在工作岗位中做出应有的贡献。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意识和管理意识,加强对新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确保医院档案各项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与实施。

档案管控措施篇5

【关键词】疾控中心 档案管理 信息化 问题

疾控中心承担着对残疾、疾病和伤害的预防的重要使命,在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见,疾控中心在我国疾病防控和保障人民健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各级疾病中心中所保管的档案资料是疾病中心工作的基础,虽然十分庞大但也十分珍贵。但由于我国档案管理工作起步晚,欠发达地区设备、人才不足等问题,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而这种种问题正阻碍着档案管理工作向信息化现代化前进的步伐。

1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尽管疾控中心每年都会向档案管理投入一定资金,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上级领导并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虽然有专门的档案管理室,但很多工作依然由办公室来完成,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也不高,缺乏专业管理者,一般都由办公室人员兼任。

1.2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差

由于上级领导并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也就没有在档案管理上投入过多精力,现有档案管理人员多数都是医疗水平差,文化程度低的人员,即便是在档案管理逐渐实现信息化的今天,档案管理工作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现有从业者不仅不能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更不懂得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很多工作人员都表现出难以胜任该工作的情况。此外,不少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较差,对自己的工作也不能正确认识,认为只要档案信息不丢失即可。

1.3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

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中还存在管理机制缺乏的情况,很多档案资料都不能及时归档,更没有按照科室的不同划分档案,这样一来就导致很多档案资料不能被充分利用,如果要利用档案就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大量人力查找。这样一来就降低了档案管理的作用。此外,由于信息化管理能力差,很多电子档案出现了损坏,不能被利用。

1.4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模式落后

我国档案管理工作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而仍有部分地方的疾控中心沿用着从前传统的管理模式,档案的保存、分类不科学,无法满足现今信息化、现代化的要求。而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繁发生,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等疾病谱的改变等问题的出现,又给疾病控制档案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使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模式落后的问题日益突出,无法满足现阶段医学研究、疾病控制等领域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而现阶段的档案也多以文字,图片等静态资料为主,缺乏重要的声像资料 ,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从而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而现在多地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立,实验室的档案管理又成为需要妥善管理的信息。种种变化迫使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升级。

2解决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问题应对措施

2.1强化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为做好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让领导部门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了解档案管理对疾控中心工作的作用,尽量为档案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资金与人力,并在集体会议上宣传与强调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让所有人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这也是为档案管理部门在中心树立威信的有效措施。

2.2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是疾控中心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旦档案管理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疾控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一定要为档案管理部门配备合适的管理人员,经常为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并从社会上招聘专业档案管理人才,同时也要注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上级领导也要联系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为其提供一定的晋升机会,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档案管理人员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这样他们就会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创新管理模式。

2.3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

为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就需要构建挖山的档案管理机制,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与工作范畴,将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同时,也要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员工工资与工作情况联系在一起,按照档案的用途确定分类,逐步优化档案管理机制。此外,还要重视信息化管理,妥善保管电子档案资料,经常检查电子档案情况,如发现播放受影响应立即重新刻录,更要做好档案资料的通风工作,防止潮湿。

2.4改进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档案管理的需求。信息时代,疾控档案管理现代化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而要推进档案现代化建设就必须要更新观念,实现管理思想现代化。而现今的档案来源、保存形式与以前也已经大相径庭,若想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探索出适应现代社会的新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我们应当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充分应用先进的管理设备与思维,建立一个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地管理模式,以充分得发挥信息化管理地优势。

3结语

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得到疾控中心上级领导的重视,并联系实际情 况提出有效整改对策,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许鹏.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5,08:121-122.

档案管控措施篇6

一、存在问题

(一)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疾控中心对纳入档案管理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和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标准,也没有制定统一的立卷归档制度。各个疾控中心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在进行着科技档案的管理,也有的疾控中心是根据某项工作要求而制定的标准,使许多应该纳入管理的科技档案资料没有纳入管理工作中去,也没有把科技档案管理纳入到目标管理考核方案中去。

(二)对科技档案的特征性认识不足

科技档案最突出的特征性就是专业特性,它使科技档案在形成领域上明显区别于其他档案,它也是实现科技档案科学管理和归档的重要依据,比如,我中心科技档案工作的不确立,科技专业档案和其他综合档案未分开。造成科技档案的管理、分类归档杂乱,成套性缺乏。而且科技的多样性导致了科技档案在种类上手段复杂,现实利用率低,从而造成科技档案在收集、分类保管、统计分析、鉴定利用各项管理环节脱节。不能突出专业特性。

(三)内容不丰富,门类不齐全,结构不完善

科技档案内容很单一,门类少,卫生系统在平时的管理中,只重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其它专业技术人员的进修学习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相对薄弱,所以造成科技档案的结构不完善。同时在卫生专业技术科技档案管理过程中对应急处置、重大事件保障方面的科研档案数量很少。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及其原始资料的收集;课题从立题至结题期间所有相关资料的收集不全面、不准时,致使科技档案收集效率不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疾控中心在新医疗体制改革下对科技档案利用的需求,完全是名不副实的。

(四)科技档案利用反馈率不理想,知名度低

因疾控中心工作是以预防为主,故中心工作人员的科技档案意识相对较淡薄,不够重视档案利用的反馈工作,因而不能从反馈信息中发现科技档案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科技档案人员起一个收集管理的作用,不主动为疾控中心各业务科室服务,致使知名度低,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加之近几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的转变,档案人员变动频繁,兼职的较多,专业素质缺乏,不能系统、准确地对科技档案信息汇编和分析研究,不能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为疾控中心提供有价值的编研成果。

二、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从科技档案的归档到整理、鉴定、保存管理、利用等每一个环节都应有具体而明确的规定,结合疾控中心业务工作实际制定档案管理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内容应包括:第一、制定中心科技档案工作人员的职能,确保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实;第二、制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考核内容及考核办法。考核的内容主要是资料收集、编制是否做到齐全、完整、规范和准确、质量是否满足规定要求、责任是否落到实处以及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第三、规定科技技术资料的收集、编制的范围,以保证科技档案归档率、完整率和准确率达到规定要求,使科技档案工作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

(二)更新思维,提高科研档案管理水平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技档案管理面临着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问题。首先要用创造性思维加强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要有变化意识、发展意识、人力资源意识,以适应当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需要,实现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及处理,为利用者提供方便。

(三)坚持服务机制创新,主动开发科技档案服务预防控制工作

科技档案工作的服务性是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而提高科技档案的查阅率、准确率,拓展服务方式,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科技档案资料,使科技档案更具有专业性特点,以满足疾控中心各部门及医、技、护人员对科技档案利用的需求,通过提供简便、快捷的档案服务,达到推进科技档案服务机制创新。不断丰富疾控中心档案,全面认识科技档案的利用价值,是科技档案部门服务水平高低的标志。

(四)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

疾控中心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通过OA办公系统、中心网站网页、宣传栏、大小业务会议等做好宣传工作,向疾控中心医、技、护及专业技术人员人员宣传中心档案部门的工作性质、职能,科技档案工作在预防、控制、医疗、科研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增强中心人员的档案意识,提高他们对疾控中心科技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地支持配合中心档案部门的工作,利用权威人士、知名人士的效应,促使疾控中心各部门对档案工作的了解和重视,让更多的人了解科技档案,进而让更多的人利用科技档案。

(五)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气氛,创新服务方式

档案管控措施篇7

【论文摘 要】目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使一些传统的文件载体不断消失,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正逐渐被很多企业推广运用。办公自动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信息档案的建立,这种记录信息的手段对企业来说更加方便和快捷,避免了传统的纸张档案的弊端。但是有利必有弊,计算机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导致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这一手段时也存在一些弊端,针对这个问题,企业在运用此技术时一点要做好风险的防范措施,力求使风险降到最低。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目前,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工具的就是电子计算机,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为企业的办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档案并不全是优化,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数据被盗,所以,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一、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一些制度。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4.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

二、缓解风险的措施

电子信息档案在遭到外界的干扰后,为了把危险降到最小,就需要管理人员尽最大的努力把危险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使风险得到缓解?目前,许多企业开始利用风险转移的策略进行缓解,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缓解就是通过制定实施应变计划、灾难恢复计划、电子信息档案相关资产重新布置等手段来减小电子信息档案及相关资产价值本身或风险的后果或影响。常见的风险缓解方法包括:事前措施、事后措施。前者是指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执行的方案;后者是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执行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时如果发生危险,那么不管是什么情况,企业都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就是转移策略,所谓转移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风险的分散,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以此来把已经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四、评估风险的措施

当风险来临后,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了把风险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还要积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使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预防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引起风险的因素以及其带来的后果。需要实施分析评估的基本内容是:发生危险的概率,危险带来的后果有多大,危险的成本探析,有哪些合适的控制防范办法等等。此外,企业管理者要树立风险观念,积极主动的制定一套体系完善的针对多种风险的预防计划。需要强调一点,如果机构中每个已被识别的弱点通过承认得以控制,这说明企业在安全防范工作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防范风险的最大弊端在于,许多经营管理者错误地认为电子信息档案无危险性,在使用档案资料时未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这对于电子信息档案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在管理期间要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这对于档案管理是极为重点的。在进行评估中,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要非常警觉,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并把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要积极采取措施,力求使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小。

简而言之,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在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时,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即电子文件的风险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风险不是确定的,而是不确定的,而且还可能带来很大的危险,所以一定要有对风险的警觉度,把预防风险看做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 制定风险防范办法,使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这对于有效规避风险和降低损失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冯惠玲.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5(3):8~11

[2]王兆新,裘洁.浅议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与保密[J].浙江档案.2004(1):36~37

[3]邹生.开放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4(4):28~29

档案管控措施篇8

【论文摘 要】目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使一些传统的文件载体不断消失,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正逐渐被很多企业推广运用。办公自动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信息档案的建立,这种记录信息的手段对企业来说更加方便和快捷,避免了传统的纸张档案的弊端。但是有利必有弊,计算机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导致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这一手段时也存在一些弊端,针对这个问题,企业在运用此技术时一点要做好风险的防范措施,力求使风险降到最低。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目前,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工具的就是电子计算机,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为企业的办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档案并不全是优化,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数据被盗,所以,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一、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一些制度。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4.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

转贴于

二、缓解风险的措施

电子信息档案在遭到外界的干扰后,为了把危险降到最小,就需要管理人员尽最大的努力把危险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使风险得到缓解?目前,许多企业开始利用风险转移的策略进行缓解,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缓解就是通过制定实施应变计划、灾难恢复计划、电子信息档案相关资产重新布置等手段来减小电子信息档案及相关资产价值本身或风险的后果或影响。常见的风险缓解方法包括:事前措施、事后措施。前者是指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执行的方案;后者是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执行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时如果发生危险,那么不管是什么情况,企业都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就是转移策略,所谓转移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风险的分散,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以此来把已经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四、评估风险的措施

当风险来临后,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了把风险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还要积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使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预防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引起风险的因素以及其带来的后果。需要实施分析评估的基本内容是:发生危险的概率,危险带来的后果有多大,危险的成本探析,有哪些合适的控制防范办法等等。此外,企业管理者要树立风险观念,积极主动的制定一套体系完善的针对多种风险的预防计划。需要强调一点,如果机构中每个已被识别的弱点通过承认得以控制,这说明企业在安全防范工作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防范风险的最大弊端在于,许多经营管理者错误地认为电子信息档案无危险性,在使用档案资料时未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这对于电子信息档案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在管理期间要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这对于档案管理是极为重点的。在进行评估中,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要非常警觉,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并把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要积极采取措施,力求使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小。

简而言之,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在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时,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即电子文件的风险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风险不是确定的,而是不确定的,而且还可能带来很大的危险,所以一定要有对风险的警觉度,把预防风险看做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制定风险防范办法,使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这对于有效规避风险和降低损失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冯惠玲.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5(3):8~11

[2]王兆新,裘洁.浅议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与保密[J].浙江档案.2004(1):36~37

[3]邹生.开放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4(4):28~29

推荐期刊
  • 民国档案
    刊号:32-1012/G2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陕西档案
    刊号:61-1006/G2
    级别:省级期刊
  • 档案
    刊号:62-1025/G2
    级别:省级期刊
  • 上海档案
    刊号:31-1703/G2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