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业发展的变化8篇

时间:2023-08-04 09:18:55

农业发展的变化

农业发展的变化篇1

一、农业化学的发展史

回顾我国农业化学发展的百年历史,它经历了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从传统农业的发展来看,人们一直在探索增加植物生长量的动力因素,我国古代人民较一早地就认识到绿肥可以肥田,并且开始使用绿肥,在施肥方面总结出,应因时、因物、因土制宜。国外农业化学的发展起步较晚,它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学派斗争。腐殖质学说认为,土壤肥力决定于腐殖质的含量,因此腐殖质是土壤中植物养分的惟一来源,矿物质不过起间接作用,以加速腐殖质的转化和溶解,使之变成易被植物吸收的营养物质;矿质营养学一说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营养学说,提出了矿质营养理论,腐殖质是有了植物以后才出现于地球上而不是在植物出现以前,因此植物的原始养分只能是矿物质,矿质营养学说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并同时提出养分归还学说和最小养分律,使农业化学发展进人了崭新的历史阶段。矿质营养学说的巨大成就在于它引出了一场巨大的化肥工业革命,相继诞生了磷肥工业、钾肥工业、合成氨工业。

李比希理论的提出促进了西欧各国农业化学的发展,而我国当时正处于鸦片战争时期,农业化学的发展处于停滞阶段,建国前我国化肥厂只有南京永利一家,建国后永利化肥厂相继在吉林和大连新建了化肥厂,这时在氮肥品种上只能生产硫钱和硝钱,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又发展了许多县级小化肥厂,生产氨水和碳酸氢馁。20世纪70年代引进了13套尿素合成设备,开始尿素的生产。我国目前化肥年生产能力大约可以达到犯oo万吨,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总的来看我国化肥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农业越来越离不开化学肥料,美国著名育种学家Borlaljg博士在向国际土壤学会提交的一份关于世界粮食生产的报告中指出,20世纪世界粮食产量增加的一半以上是来自化学肥料,而且在21世纪这个作用还将继续增加。

二、农业化学所面临的困惑

我国农业化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化肥工业在解决人口增长与粮食紧缺的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的使用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现在看来,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农业生产模式。目前我国氮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5%,其余65%的氮素肥料进人了大气和水域,而残留于土壤中只占很少一部分,进人大气中的氮主要是由反硝化脱氮形成的氮氧化物,它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进人水体中的氮可以使江河湖泊发生富营养化危及水生生物,同时也会进入地下水和饮用水对人类的健康直接构成威胁;残留在土壤中的氮与碳结合成降解程度不同的有机态化合物。磷肥中的氟离子和钾肥中的氧离子以及经作物选择吸收后各种化肥剩余的阴阳离子,对土壤的自然平衡体系造成了破坏。施肥与土壤养分平衡体系的破坏。20世纪5O年代肥料试验研究表明土壤氮素供应不足,氮肥具有显著的肥效,磷肥只在南方有增产效果;20世纪60年代北方显示出磷肥的增产效果;20世纪70年代江南农田大部分显出缺钾,北方只有特殊地区缺钾,然而,目前北方地区大部分农田发生缺钾现象。近些年的施肥实践发现,越施肥土壤养分越不平衡,从全国范围看,20世纪50年代氮肥增产,20世纪6O年代磷肥增产,20世纪70年代钾肥增产,20世纪80年代氮磷钾增产,20世纪90年代氮磷钾加微量元素增产,目前,发现部分地区土壤钙镁硫严重缺乏。尤其近年来由于品种的改良,高产品种的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土壤养分不平衡问题日趋严重,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农业化学的发展。如何解决施肥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以及土壤养分平衡问题,这是摆在农业化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精确农业技术将引发新的农业化学革命

1998年主席在接见我国两院院士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毛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从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看,如果说,19世纪李比希提出的“三学说”推动了农业化学的产生和发展,并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那么,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Cl名)和遥感技术(略)为核心技术的精准农业将使农业化学的发展发生重大的变革,必将解决农业化学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必将引发一场新的农业化学革命。精确农业〔Pl.e南ionAghcuhure)含义是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各项农业投人,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

精确农业技术在农业化学中的应用必将解决目前农业化学发展中所面临的困惑,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玲)是利用地球上空的24颗通讯卫星和地面L的接收系统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定位系统,主要用于航海、航空、制图、定时、远洋捕捞、森林防火等民用日的。采用便携式差分G玲接受器(DG邢一diffe,ni诚glob公即sitiol五ng,)’steln)可以使分辨力达到l:。左右,也就是说它可以标定地球某一点位置的经纬度误差在1耐范围为内,这为研究较小单元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性提供了可能。遥感技术(HS)就是通过传感器收集被测目标所发射电磁能量加以纪录,并形成影像以供有关专业信息的识别、分类和分析的一种技术。应用遥感技术可以评价土壤的生产力,并可获得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循环,为及时诊断较小单元的作物生长状况成为可能。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处理空间信息的软件系统,可用于组织、分析和图示同一区域内各种类型的空间信息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可以处理由全球定位系统(以S)和遥感技术所获得有关土壤和作物的数据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加工而进行决策施肥。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使用精确农业技术,尽管化肥用量逐年下降,但粮食作物总产和单产分别增加了57%和80%,基本解决了施肥与环境的矛盾问题,并提了高土地利用率。它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而向21世纪,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最富有吸引力的前沿性研究领域之一。“精确农业”技术的应用,已远远超出其技术系统应用发展的本身,它提供的技术思想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认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对科学利用农业资源潜力和作物生产管理观念与模式方而发生着深刻变革,其影响将是更为深远。

应当特别强调指出,在开拓新的农业化学前沿应用领域研究中,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的距离正在拉近。建国以来,我国共进行了两次土壤普查,基本搞清我国各地区土壤养分状况,同时各地区相继进行了一些肥料效应试验,并建立了一些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以辽宁省为例,第二次土壤普查中对237个土种进行了4万项次理化分析和养分测定,而后又进行了肥料田间试验。到目前为止,大约已建成2。以〕多个肥料效应方程模型和与其对应的土壤养分测定数据。其他省市也都有适合本地的肥料效应方程模型和大量土壤养分测定数据,这为建立土壤养分数据库和施肥模型库打下了良好基础。另外,2001年即将进行的第三次土壤普查将进一步丰富现有数据库的内容,这些都将为我国农业化学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农业科学院上壤肥料研究所于1999年初首次研制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中国土壤肥料信息系统(SOFISC)。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主持的小麦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已经研制成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持研究的农用土地适宜型评价系统已经应用到生产实践。精确农业技术在农业化学及相关领域中的的应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相信在21世纪必将引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革命,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四、21世纪农业化学发展展望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在“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通俗易懂的概念,它描绘出了信息时代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时代特征。目前美国已开始对我们生存的星球进行数字化处理,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都会进人数字地球时代。国内一些专家认为,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技术为3分、管理为7分、而数据为12分;国外学者认为,3%硬件、5%软件而数据为92%。

农业化学的数字化,就是将在田间取得的作物生长发育的数据,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简单分类处理储存在数据库中的过程。农业化学的发展一开始就与数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产量、施肥量、植物体内各种元素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各种养分含量等等,这些概念必须通过数字才能加以描述和表征。农业化学在经历的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地球”数据,这是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这些数据实现数字化成为现实,目前许多省市已经建立起当地气象资料数据库、土壤普查数据库、作物品种数据库,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对已有的数据的处理,及时发现影响土壤养分管理的数字化技术问题,抓住第三次土壤普查的机会对尚缺项目进行及时补充观测,为而后的农业化学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奠定基础。

农业发展的变化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中国农业经济;方式转变;影响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01

前言

近几年,我国对“三农”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农业生产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极大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而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出类,其中当前过于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给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巨大问题尤为突出,使得加快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刻不容缓。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及其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1.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是指借助先进适用的机械设备对农业生产经营条件进行改善和优化的一种农业运作方式。它具有减少劳动力、劳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经济效益等多种作用,是对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一种直观体现,是实现我国农业走向高效高产、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也是我国农业当前及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对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1]。

2.农业机械化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如上所述,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业的整体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和指导意义,这说明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深刻影响。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有利于加快农业生产以生产力推动模式为主向以科学技术推动模式为主的转化,实现农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主导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2]。这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无疑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和成果,而且农业科学技术推动模式的建立,反过来又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所产生影响、作用之巨大,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的关系,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与结果,而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与助力。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转变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1.推广农业机械化,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

诚然,在国家的大力宣传与政策引导之下,我国大部分农业生产基地已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作业,但仍有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在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降低了农业机械化的整体水平[3]。这反映出我国在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还需要继续不断的加大宣传与推广力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应将偏远农村地区作为农机推广的重点对象,选择地理位置较为核心的农村作为农机推广示范基地,逐步引导当地农民群众意识到农业机械化作业的诸多好处与利益。在推广农机的同时,加强对各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传播现代化农业生产理念,生态农业理念,传播先进农业生产种植技术,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2.加快农业产权流转

我国当前实行的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实行之初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但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后,由于耕地分散、产权无法转让等问题,使得农业活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土地制度呈现出弊端和缺陷。主要表现在多数农民过于注重短期利益而导致我国农业长期处于一个不健康的发展状态。面对这一现状,提高我国农业活性,加快农业产权流转非常关键。我国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在开展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作过程中,应鼓励各地方政府加大优惠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农业土地产权结构。通过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广大农民采用机械化作业,加快土地产权流转,提升农业活性与农业生产效率,让农业机械化带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3.加大科研创新力度

农业机械化,依靠先进机械设备与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也就是说,机械设备、农业技术的先进性,设备的工作性能与效率直接决定着农业机械化的实现程度和发展快慢。依据这一层面分析,要想通过农业机械化发展来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加强对农业机械设备与生产技术的创新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4]。相关的农业机构应增加在技术创新、农机创新方面的资金比例,增加科研资金投入,吸纳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型人才,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机械设备与技术,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对我国农业机械进行改造,对农业技术进行革新。同时,通过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与农业相关的电视节目,来为热爱发明、热爱实践的人们提供相应的平台,充分发挥群众智慧,发明新型农机,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三、总结

总之,农业机械化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息息相关,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与关键。我国应结合当前实际,改变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向着生态、经济、可持续的方向转变,加快农业产权流转,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渝岚,王新利,赵琨.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4,06:34-41.

[2]张丽.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

农业发展的变化篇3

关键词:门达镇;农业产业结构;人地关系;水稻;旱作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88-02

一、基本概况

门达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区的东部,与吉林省双辽市的西部接壤,南部与科左后旗相邻,隶属于科左中旗管辖,本区位于西辽河冲积平原南岸,是科尔沁沙地的东部边缘区。南部地区以沙土为主,北部地区有黑钙土分布。该地区被称为“小江南”,因门达镇政府所在地门达村位于科尔沁区的吐尔基水库下游的“哈达江”之南而得名,属辽河水系的支流。门达镇所属17个村,全镇农业耕地面积14.2万亩,林地面积4.5万亩,全镇共有农业户4 679户,农业人口19 690人。门达镇是一个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导产业的农业镇,是通辽地区的重点粮食作物产区。

通过对门达镇典型地区门达村的实地考察、农户调查以及多年对其相关资料分析,结合该区人地关系系统主要特征,总结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体现在,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旱化作物增多。门达村是农业与城镇居民混居地区,土地面积22 120.5亩,全村耕地面积6 720.5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 300亩(1990年),20世纪80年代,这里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天然养息之地,地表水资源丰盛,植被覆盖率较高,1990年在政府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开始开垦盐碱地种植水稻田,水稻大多沿河两岸种植,以河流地下水和大气降水作为水源补给。农业生产的水源补给旺盛,水稻的长势也是非常喜人。

最早开发水稻田的农民最初几年在经济收入上几乎是处在赤字的状态中,盐碱地的开发使种植成本过高,而收入过少,经过了2~3年的改良,土质发生了大的改观,土地盐碱性向偏中性转变,经济收入也逐渐改变了收入小于支出的状态,在这些农民的带动下,更多的农民加入到种植水稻田的队伍之中。水稻已成为了当地主要的种植类型。

1999年以后,气候干旱,全年降水量逐年减少,地下水位也是逐年下降,经济成本的逐年增加,水稻成熟时期的需水量由最初的4~5天灌溉1次到2~3天灌溉1次。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投入。农民在经济核算方面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种植结构的改变,逐步由水稻田转变为玉米、大豆等旱作粮食作物的种植。2002年后,受国家农业税收的影响,水稻种植面积出现了短期的增加。2005年达到了2 640亩,随后生态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水源补给变化使水稻种植面积再一次递减,2011年全村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到1 710亩,而玉米、大豆的种植面积增大到5 010.5亩。农业的产业结构与人地关系的互动变化,使得人地关系在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逐步的调节平衡,生态环境问题逐年凸显,土地荒漠化、盐渍化严重、春季沙尘天气频发。进而新的人地关系矛盾出现,旱作农业的种植对肥料、土壤、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人地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二、形式分析

1.使农业耕作方式发生变化

20世纪末的水稻种植时期,农业用水多是抽取河流水、地下水和大气降水补给浇灌田地,耕作以人工育秧、插栽为主,利用手扶拖拉机在水中把土壤翻匀,以起到保水的作用,但由于夏季地表的水蒸发强烈,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扩散到大气中去,同时大气降水也随之频繁,农业生产用水较为充足。1999年后,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大的转变,旱作农业特别是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一些有经验的种植玉米农户,收割完庄稼之后,第二年的春季,农民利用自制的爬犁把秸秆聚集起来点燃,燃尽一部分干燥秸秆以后,再用耕地的翻地犁杖把灰烬和根部的杂质以及少量未燃尽的秸秆一起翻压在地下,以待的地下腐烂,用做庄稼的潜在肥料。这样既节省了运输秸秆的费用,也使土地有了一部分灰质的养分供应。政府在农业经营上重视了增强农民的科技思想意识,人地关系就是在人文机制的主导下的协调变化中得以平衡。

2.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门达镇是传统的农业地区,能源的利用思想比较传统化,生活方式还是以农业的生产与自我耗用为主,农村里的老人们习惯住着火炕,水稻、玉米秸秆和玉米脱掉籽粒后的芯就成为了农村生活的主要燃料。因秸秆与玉米芯容易获得,成本较低,加之煤炭的价格昂贵,秸秆依然是农民生活的必需品。20世纪末全村水稻田大面积种植,农户的薪材、取暖主要以水稻秸秆为主,但水稻秸秆产生的灰烬较多,水稻秸秆就成了副业原材料,一些农户到了冬季农闲时期,利用自家的水稻秸秆编制席子,可用做床垫,也可以用于水果、蔬菜的保暖保鲜等,进行出售,也有一些秸秆用于牲畜的粉碎饲料。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生活的取暖和烧材材料被大量的玉米秸秆和玉米芯所取代,这些潜在的资源被这种低等的生活方式燃烧耗尽,其有机质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循环利用。

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是由水资源的利用为主导方向。就水资源的利用而言,在降水较少的条件下,玉米地每年要灌溉3至4次。而且还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形式浇地,既使得生产成本增加,也浪费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地表土壤保护层退化,逐渐地丧失了肥力,地表盐渍化加剧,大片的耕地变成了荒漠化土地。沙地逐年扩大,适耕土地逐年减少,更加使农业的土地逐年的板结,加剧了当地土壤的盐碱化,对农业的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更加不利。

3.经济、政策措施发生变化

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是农业户最先考虑的问题,十年前对于一片适宜种植水稻的区域,地下水位的下降无形中就要增加耕作的成本,特别是对打机井的经济投入和电能或柴油的资金投入,原本十几、二十几米深的机井就能浇灌大片的农田,但现在需要四五十米深的机井才能满足作物对水的需求,人地关系矛盾凸显,农业产业结构势必发生变化。旱作作物的种植节省了经济支出,虽然收入较以前少了,劳作的时间也少了,就劳动报酬的经济学原理,折算下来的经济资本也相差不多。受土壤、肥料、水分供应的影响,地表作物养分得不到供应,影响了作物的产量。环境问题逐年突出,地下水位的降低和肥料投入增加,这样给农业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生态、社会影响。

自1990年开垦荒地种植以来,农业税收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长,农户的经济负担较重。2002年后,国家出台了减免农业税政策,每年通过种植类型的耕作面积还给予农业补贴,包括有种子补贴、燃油补贴等,大大的缓解了农业经济收入的亏损,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也有了大的改善,春耕与秋收也不再用牲畜牛马等耕作,而是有了各种类型的机械化,农村剩余人员逐渐向副产业方向发展,这也同时减轻了一定的社会负担,增加了农业经济收入。

4.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原本的碧绿青草已被满山的庄稼取代,农田由耗水作物转化为了节水作物,牲畜的青草饲料被秸秆所取代,地表也由较湿润变为了干旱,使地表水分的年蒸发量减少,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受到破坏,沙粒松散更增加了太阳光的反射强度。沙土堆积严重,土地逐步出现了风蚀荒漠化,沙尘天气发生的次数逐年增多。

三、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模式探讨

1.种植业也要向畜牧业方向逐渐渗透,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种植业一直以来是门达镇第一产业致富的首选模式,从水稻种植到旱作生产,都是以土地作为农业产出的基础,在水资源逐年减少的前提下,土地已不能满足于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转变产业模式,向畜牧业方向发展可以成为地区生产发展的又一产业模式。农户可以用自家的秸秆与养牲畜的农户换取一定的牲畜粪便。来给自家的农田施加粪肥。既保证了牲畜供养户的冬季存储饲料供应,也使农田户土地有了一定的绿色肥料,这样能使农田户在以后的3~5年内农田的施肥量减少近往年的一半左右,避免了土地的板结、盐碱化和土壤有机质的流失。据估算,如果农户不采用粪便施肥的办法,单纯采用施有机肥料的方式,后一年要比前一年施肥量增加10%左右,加重了农业的经济支出。这一举措成为促进可持续农业的一种方式,也积极的倡导了清洁能源循环利用、秸秆还田政策的实施。以牲畜育肥、繁殖销售为产业经济,带动农业生产积极性,实现种植与畜牧生产双丰收。在农闲时节加强畜牧业发展,增加农业经济纯收入,达到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

2.政策引导,转变科学思想,走科技兴农之路

逐年发展的农业科技,春耕采用播种机种植,实现了微电脑的操控,保证了种子的成活,除草则实行机械空中施药,夏季的取水则实行节水灌溉技术,秋收也是推行了大型收割机操控,使得农业生产不再走牲畜耕作、搬运的历史,科学的思想带动了农户对科学技术的向往。

农户在科技的带动下,已对科技产生了依赖心理,政府要组织一定的科技人员,指导农业的种植、销售,以政策来约束农户的生产方向,对前沿科技及时地掌握与推行,来保证农业收入,才是地方政府的惠农道路。

3.能源要寻找循环模式,倡导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体制,促进人地关系和谐

对农业产出进行合理的分配,达到能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即增收又减轻农业负担。使边缘产品得到合理支配,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效率,走可循环经济模式。

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种植格局,保证土地的最大产出,也同时提高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为社会减轻一定负担,生态环境也能在和谐的社会与经济环境下有序的自我平衡,人地关系才能协调发展。

四、结语

门达镇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农业耕作方式、经济、政策措施发生变化、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人地关系需要在产业结构转化中逐步协调发展,转变发展模式,提高科技兴农,倡导循环经济,促进人地关系和谐,有利于农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海山.内蒙古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农业发展的变化篇4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结构,制度变革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备受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关注,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尽管国内讨论农业发展方式的文献不少,但绝大多数文献主要涉及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含义、必要性和对策措施的探讨,对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界定以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尚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鉴于此,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以期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理论支持。

一、农业发展方式的含义

农业发展,虽然其已成为一个大众化的名词,但鲜见其内涵的界定。参照经济发展的概念,农业发展的含义可以界定为:在农产品数量长期持续增长的同时,相伴发生了农业结构(包括农业生产结构、农业投入结构和技术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的变化,以及影响农业产出增长和结构变化的相关制度的改进等等。简言之,农业发展的内涵包括了农业产出增长、农业结构变化和制度改进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国家农业生产、自然环境、结构变化、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均衡、持续和协调的发展。农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即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对农业发展方式的含义界定如下:农业发展方式是指决定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结合和作用以实现农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涉及怎样发展农业的问题。农业发展方式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生产要素和其他投入品的配置方式,二是农业结构的状态与特征,三是各项相关制度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而且,由于农业增长是指农产品产出总量的增加,因而农业发展包括农业增长,农业发展方式包含农业增长方式(农产品总量的增加方式)。

从农业增长方式到农业发展方式,反映了我国对于农业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农业发展理念的进步。同时,农业发展方式概念的提出,实际暗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即选择或采取怎样的农业发展方式才是合理的?或者现有的农业发展方式是否合理?等等。

二、两种农业发展方式及其特征

农业发展方式的形成与演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发展阶段。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下,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首要任务不同,决定了农业所处的地位以及对待农业的各种政策与制度的基调不同。第二,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农产品的市场供求格局不同,决定了农业生产所追求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例如,在农产品短缺条件下,追求粮食产量的最大化是农业政策和农业生产的首要目标,而农业效率、资源与环境保护则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这必然导致农业发展方式的粗放。第三,农业科技水平与生产技术水平。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尤其是生产技术水平是决定农业生产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从而决定了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状态。

由此,农业发展方式可以划分为以粗放、低效、结构失衡和不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型农业发展方式,和以集约、高效、结构合理和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型农业发展方式。

(一)传统型农业发展方式及其基本特征

传统型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要依赖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农产品产出的增长,农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农业生产结构层次和农产品品质较低;农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存在着诸多阻碍农业发展的制度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环境薄弱等。

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来看,长期以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部门,成为了为国家以重化工业为先导的赶超型工业化提供剩余的基本来源,“以粮为纲”、追求最大化的农产品产量,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同时,为了获取更多的工业利润以用于增加投资、扩大工业规模,又通过户籍制度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虽然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向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也致使农业和农村沉淀了大量的劳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而且长期得不到提高;而且,由于“只取不予”,农业再生产由于投入不足而造成了对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农业缺乏长期发展的后劲。尽管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家开始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型的农业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改变,农业发展依然走的是“高投入、高产出、高代价”的路子。

(二)现代型农业发展方式及其基本特征

现代型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农产品产出的增长主要依赖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程度高,农业生产业充分发展;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产品品质能够适应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农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持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农业劳动者收入水平较高;相关制度因素能够适应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需要等。

目前,我国要努力构建的新的农业发展方式,就是符合上述特征,与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相一致、与我国农业所处的新的环境相适应、并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发展方式。这一新的农业发展方式,就是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的方式和途径。具体来说,新型农业发展方式应当体现如下要求:

(1)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业是高度依赖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产业部门,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农业资源相对短缺,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保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粮食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未来的农业要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2)体现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产品总量的同时,还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转换农业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对食品的多样化需求,又要发挥农业在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城乡居民生活休闲、农民就业增收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体现高效发展的要求。高效发展是指在相同的约束条件下实现更多产出的发展。实现农业的高效发展,是在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的迫切要求。农业高效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4)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首先是农业内部结构的协调,即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之间及其内部生产结构的协调。其次是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协调,即保

持农业和非农产业合理的比例关系和有机的内在联系。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使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别,减少贫困的基本途径。再次是农业与自然、生态的协调,正确处理好农业生产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5)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把农民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与增加农产品供给、发展农业经济并重,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生产出更多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的同时,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农民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作为核心任务。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将传统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现代型农业发展方式,其根本内容就是通过农业科技进步和制度变迁,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劳动者收入水平,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造、转变的过程。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表明,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较,首先是由于现代农业科技的采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不同的生产技术对相应的生产部门产生拉动效应,使该部门生产出现新的增长点;其次由于生产技术进步的差异,人们为了追求最大的收益,必然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投资结构,由过去低效率的投资结构转向高效率的投资结构;第三,在高效率投资结构的推动下,农业生产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的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被打破,导致农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经营形式发生了变化,这一过程就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即用现代科技装备农业,形成新的农业产业体系,以现代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理念推进农业。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生产结构的改变、新的产业体系和相应的经营管理体系的形成,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均得以提高,这势必改变农民的收入结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因此,从理论上看,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当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提高农业效率、优化农业结构、改善制度安排。

(一)提高农业效率

高效是现代型农业发展方式的本质特征,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基础,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就是要将依赖于农业要素投入实现农产品产量增加的方式转变为主要依赖于提高要素效率实现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也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不断更替农业发展中的核心资源和中心动力,这有利于提高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以促进农业的集约型发展;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且能够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和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同时,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农业发展中的各项制度安排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内容和基础。

(二)优化农业结构

转变农业结构,有利于农业生产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保持农业内部各业的协调发展,动态地适应市场需求,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提高附加值,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转变农业结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又一项主要内容。

在农业增长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也可能引起农业结构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农业增长本身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它的主要目标是农产品数量的增加或者包括质量的提高。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视角的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而是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是对农业生产结构与组织结构、农业生产的区域结构、农村经济结构以及国民经济结构进行主动地、全方位的调整,是从根本上夯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

(三)改善制度安排

制度对农业经济的作用是通过制度变迁、制度效率的改善来影响其他各要素投入的积极性和效率实现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载体,以便为农业生产主体提供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还必须具备适宜的制度环境,正是在这双重意义上,制度创新构成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和决定性因素。如果说,制度因素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外生变量,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外在条件;那么,对于农业发展方式而言,制度因素则是其内生变量,制度的变革与完善不仅是效率提高和结构转换的重要保障,而且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因素涵盖了农业农村内外部的经济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制度,包括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体制、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资源环境保护制度、以及涉及国民收入分配的诸多制度等等。从1979年至今,在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若干次制度创新,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统派购制度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股份合作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税费改革、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制度的逐步完善等,成为促进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以上三大方面,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最基本的内容。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具体内容,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如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促进农业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等。

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并不意味着我国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任务已经完成,只是意味着我们对怎样发展农业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需要转变的不仅是农业增长方式,还包括农业发展的其他方面的转变。四、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与基本途径

(一)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

农业发展方式及其转变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从理论上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容包括提高农业效率、优化农业结构、改善制度安排;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体是农业生产者,包括一般农户、种养大户和农业企业,政府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宏观引导者。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核心就是通过政策支持、改进相关制度与环境,引导和促进农业生产主体行为的转变,进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参见图1)。

从实践来看,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市场环境和制度基础依然十分薄弱,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地把握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阶段和节奏,逐步增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物质技术基础,改革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积极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途径

上述分析表明,要实现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从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做起,逐步消除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改善和增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改进和完善农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积极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现阶段,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农业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全社会基本上已形成了共识,各级政府也采取了不少的措施。今后的关键是加大投入,并且按照区域特点,突出建设重点。例如,全国范围内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土地整治以及农业机械化设备,干旱地区的集水和节水灌溉、山区的梯田修建沿海低地盐碱区的台田建造等等。这些重点建设内容,不仅能够在短期内对提高单产起到作用,而且对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将产生长期性的促进作用。然而,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相比,目前的投入水平远远不足,尽快和持续加大中央和地方在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财政投入和金融投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基本、最迫切的要求。

(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科技进步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重点应当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良种培育、生物技术开发、节约用水、绿色肥料研制为重点,积极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而加快农业技术研发的关键,是加大政府农业科研的投入。应当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在全国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尽快把这一比重从目前的0.5%左右提高到1%的世界平均水平。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农业科技交易市场网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尽快建立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重点是加强县级推广部门的建设,使之成为向上连接各级科研机构,向下连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专业农户、示范农户、村级农民技术员等的纽带。

(3)尽快提升农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同样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体。必须尽快提升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大批具有长远发展眼光、较高科技素质、较强市场意识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才能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此,必须增加政府对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状况;在搞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与培训体系,对农村群众进行各种专业技能及先进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技能。

(4)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发展体制机制,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这里涉及到三个基本方面:第一,坚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通过明确法律规定,使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更具体、更明确、更具法律效力,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稳定不变。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快建立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同时,积极探索和完善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村集体之间的土地置换制度,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第二,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切实落实扶持政策,实施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和人才培训,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第三,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技术研发能力,鼓励跨区域经营和相互间的联合与合作,促进龙头企业规范化、集群化发展。

农业发展的变化篇5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现代农业;转变

1 农业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解读

农业发展方式是实现农业发展的路径和途径,包括农业增长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农业结构转换方式、利益分配方式等一系列内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就是农业生产增长源泉构成、增长机制及其路径和一系列结构的变化,主要包括基于技术进步的要素投入的变化、基于农业市场制度的增长机制的变化、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的路径选择的变化,还包括农业产出结构、消费结构、收入结构、市场结构和制度结构等结构变化,以期实现从粗放到集约、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1.1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动因分析

中国粗放型农业发展方式是由中国国情、发展阶段特点,以及工业化道路、体制模式等共同决定的,有其历史的客观必然性。中国农业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禀赋的刚性约束、农产品需求的刚性增长及农业生产者的利益驱动等因素是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直接动因。农业发展的国际经济背景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间接动因。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这必然要求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是现阶段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增长的特征所决定的,也是实现新时期农业发展目标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内容之一。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改变,正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政府支持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力量。

1.2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条件分析

成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农业发展方式在工业化中后期才基本具备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为在工业化中后期:①工业化对农业资金和产品的依赖逐渐减弱,对农业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强,要求提高农业生产要素效率和扩大农业市场规模。②为了提高比较利益,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必然要求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现代产业。③非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能够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条件。解决了各种瓶颈制约,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有效运转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1.3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路径选择

综观世界各国历史和经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路径具有如下特点:①路径选择的技术先导性。农业机械和生物育种技术等在农业上的应用,将使农业的分散性、时空变异性、难控性等发生根本性的改观。每一次科技突破都能导致农业发展方式的大变革。因此,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科学技术因素。②路径选择的效率性。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发展过程。其中,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是关键环节。③路径选择的市场性。只有市场经济才能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效率和利润的激励约束机制。④路径选择的制度创新性。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不仅是技术进步或现代生产要素引入的过程,还是制度创新过程。

2 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

2.1 现代农业是科学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与转变

农业科技进步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现代农业是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低,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科技进步可以突破瓶颈资源的约束,实现对某些稀缺生产要素的集约利用,发掘农业生产增长的潜力,打破农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均衡,改变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科技在农业上广泛应用的过程。发展现代农业能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改变过去那种外延式开发利用的增长模式,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上来,这也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2.2 现代农业是规模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与转变

现代农业有利于克服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利用规模优势,实行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社会化,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产业基础。也便于推广应用现代科技,可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节本增效,有利于实现现代农业的“高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的目标。现代农业重视发挥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优势,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2.3 现代农业是组织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经营形式的创新与转变

现代农业是生产主体组织化的农业,是与大市场相适应的、有组织的产业体系。在这一体系内,农业的很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来协调完成。只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才能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现代农业是产业经营一体化的农业,是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衔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是一个从地头到餐桌,既相互分工,又紧密联系的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农户广泛地参与到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中,要加入到各种专业化合作组织中。现代农业通过组织创新,组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

2.4 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流通形式的创新与转变

①现代农业是面向市场需求,主动地适应市场的农业。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能够真正面向市场、服务市场,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而且实现向更大范围、更大需求的市场转变,向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转变。②现代市场化农业,有利于实现流通形式的创新。农产品期货市场是一个具有良好传导机制而又高度透明的信息化市场,具有“引导生产、稳定市场、规避风险”的作用,有利于克服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带来的不利影响,推进农产品流通形式创新。③现代农业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战略,促进流通形式创新。④现代农业具有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通过现代流通企业规模化经营农产品,以现代流通企业作为先导带动现代农业,引导兼有生产和流通双重功能的农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农民与现代流通组织的对接,完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

2.5 现代农业是多功能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产业体系的创新与转变

现代农业是一个多功能的产业体系,不仅具有

食物保障功能,而且还具有社会稳定功能、休闲观光功能、传承文化功能和改善生态环境功能等。新的功能需求不断拓展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也不断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现代农业多重功能的发挥,也就是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2.6 现代农业是效率型农业,能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是一个高效率的系统,它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了土地、资金、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不仅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的产出率较高,而且劳动力、资金等经济社会要素的生产率也较高,极大地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农业信息化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是保障食物安全、更好地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2.7 现代农业是效益型农业,能确保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40%以上仍来自农业,但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业经营效益不高,导致农民收入处于低水平状态。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现代农业是高效的农业,高效是检验农业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能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率,而且能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不仅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还可以减少务农农民,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展增收渠道。促进农业效益由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综合效益转变,促进农业生产由低效益向高效益转变,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之一。

2.8 现代农业是两型农业,能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担负着维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使命。发展两型的现代农业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两型农业是现代农业高级形态和实现形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等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两型农业坚持新的生产观、经济观和消费观,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实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两型农业发展促进资源的循环式使用、产业的循环式组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符合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3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困境

3.1 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和基础设施阻碍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①分散经营的方式已无法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我国人地关系高度紧张。2008年人均耕地不足0.07公顷。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空间较小。超小规模经营状况不利于专业化的分工,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单个农户和市场对接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这些增加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难度。②比较利益低的农业制度下农民增收难也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了制约。农户分散经营使得农业生产很难迈进高收入的产业行列。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因为微薄的农业生产收入而不得不更多依靠非农产业。高素质劳动力向农外不断转移,留下来的农民大部分只有传统的耕作技术和经验,对现代科技的接受与应用能力较差。比较利益低下的情况下如何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现实的难题。③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农业效益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天。2008年湖南省自然灾害发生面积7363.41千公顷,成灾面积2300.42千公顷,因灾损失粮食229.52万吨。

3.2 “科教兴农”战略实施不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减弱和“科技支农断层”阻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农业发展新阶段建设现代农业对科技的新要求还存在较大的不适应:一是农业科技队伍结构不合理。除中央和省级农业科研院所运行情况相对较好外,地、市级农科所大多处于半停顿状态,县级农科所及县以下农技推广部门推广功能都很弱。二是农业科技长期投入不足。目前,发达国家政府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一般占有当年农业生产总值的1%~1.5%,高的达3%-5%,而我国仅占0.28%。现有的农业科技投入流失问题也很严重,没有真正用在农业科技方面。由于农业科研单位和基层农技推广部门事业经费严重不足,不但无钱打仗,而且无钱养兵。三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表现为满足生产性成果多,质量效益型成果及取得突破性、具有重大开发价值的科技成果少;满足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成果多,农产品加工增值和资源开发利用型科技成果少。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目前仅为45%左右,只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强。四是农技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相互脱节。由于农业科技、教育管理体制不顺,从而使得“科教兴农”出现了农技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三个断层”。

3.3 农村资源环境保护不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灾害频发”阻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资源约束既是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果,又可成为撬动经济增长发展转变的杠杆。人多地少的矛盾是限制农业规模经营的一个主要原因。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变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劣势。对生存环境的意识或要求日益增强。由此,社会需要农业和农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优质安全保健食品,提供生态功能强大的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城市污染扩散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给农村资源和环境保护带来更大压力。农业灾害频发,旱灾、涝灾、虫灾等对农业和农村产生严重冲击。面对过去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在环境和生态方面的欠债,以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和生态的新需求,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宏观环境和农村制度短缺阻碍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①农业运行的宏观环境是造成以粗放型为主的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原因。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二元结构制约了农业要素合理流动和农业结构的优化,是转变缓慢的根本原因。二元结构切断了城乡之间人口流、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使得农民和农业在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发展步履相对艰难。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业中大量沉淀,直接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发展方式长期处于粗放型的根本原因。“重工抑农”的城乡经济关系造成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对农业剩余的过度汲取,造成农业发展落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十分缓慢。②政府支持保护力度不大,农户积累能力弱,导致农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国家和地方财政投资农业的许多项目资金,也往往被挪作他用,很难全部落实在农业上。我国农业投入不足将在较大程度上制约农业的广度与深度开发,成为农业发展壮大的一个主要瓶颈。③涉农的经济体制改革滞后是转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现行农产品价格机制和市场制度严重制约着农民采用新技术推动农业进步的可能性。社会经济管理体

制仍然有很大的惯性作用,严重破坏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运行机制。

4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4.1坚持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

一是“大资源”理念。要合理的、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果;拓展农业功能。二是树立“大生态”理念。要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屏障作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循环农业和节约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树立“大农业”理念。要挖掘农业的内涵,要延伸农业的外延,大农业要增强和发挥农业的多功能,要拓展农业在能源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新功能。四是树立“大技术”理念。不仅要充分利用农业生物技术,在育种上发挥科技优势,而且要在农业机械和耕作方法上技术创新。五是树立“大市场”理念。强化市场意识,搞好农产品市场营销。建设一支懂市场、善销售的农副产品经纪人队伍。加强品牌建设,探索建设一体化的销售网络。六是树立工业化理念。大力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业链条特别是涉农企业的管理。

4.2 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一是改善技术创新投资环境,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与教育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业科研和推广投入密集度,确立农业科教的投入水平应远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率。还应该重视引导和启动民间资金更多地进入农业科研和教育领域。要适应世界的新形势,应尽快调整投资分配结构。二是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推广体系和相应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和普及。三是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咨询服务。四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信息普及水平,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发展现代农业。

4.3 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一是提高农业的产出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能源资源产出率,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二是科学使用化学投入品。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和新方法。三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为主要农作物生产提供全程、配套的现代农业装备。四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要完善农田水利建设体制和管理机制,通过小型水利设施的产权制度改革,调动农民发展小型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4.4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一是要建设农产品产业体系,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二是建设多功能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多种功能。三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产业体系。四是建设现代农业支撑产业体系。从产业链角度建设综合产业体系,按照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生态“五位一体”的思路,建设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加工、流通、信息咨询等相关产业,提升整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4.5 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

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一是发展产业化经营。围绕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按照不同产品、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和合同契约为纽带,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二是推进规模化经营。逐步推行以耕地适度规模经营为主的农业集约化经营,完善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积极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依托专业大户、经营能人、龙头企业、基层农技部门和基层供销部门等来组建合作社。加快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搞好中介和流通。

4.6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人才智力支持。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努力培养新型农民。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支持工商企业、大专院校和大学毕业生服务现代农业。要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农村教师、乡村医生、计划生育工作者、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等的培训制度,提高服务能力。

农业发展的变化篇6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农业发展方式;机制;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317-03

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河南省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都比较好,应该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农业国际竞争能力,力争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争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排头兵。而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科学发展,重在进一步解放思想,构建机制,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行动上、贯彻到工作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6]。

1 构建机制,狠抓落实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

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从转变干部作风入手,创新方法,健全制度,构建机制,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往深里做、实里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抓落实的有效机制,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构建机制是“思想认识”的结果,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的程度决定机制创新的程度,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机制创新的深度,机制创新的深度决定工作落实的力度。要真正构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机制,并且落实好所构建的机制,首要的任务是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把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把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转化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以自觉的态度认真研究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并进一步构建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提高领导干部学习能力、认识能力和决策能力等基本素质。思想认识至关重要,一方面,要清醒认识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清醒认识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按照中央部署结合当地的实际有序地、持续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始终持续加快转变的力度和韧劲,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狠抓落实,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和理论内涵,不断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发展全局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形成共识。领导干部要根据时事及时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方法,跟上上级决策的步伐、适应加快转变的要求,做到谋划多一点、服务多一点、创造条件多一点、依法依规多一点、求实求效多一点,真正肩负起加快转变的领导责任,在机制创新中提高领导水平,在狠抓落实中体现领导水平,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2 构建机制,狠抓落实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紧迫要求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是高度依赖资源条件、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的产业,农业的资源利用方式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不断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难题,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仅仅指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或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还应包括向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向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变和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转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农村人口至今仍占总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三农”问题始终关系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全局。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也在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而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科技因素、资本因素、组织管理因素和体制因素等。因此,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破目前的落后的农业发展方式,必须破除以上各种制约因素,关键是要在不断构建完善、高效的实现机制的过程中狠抓落实,在狠抓落实中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在循环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具体可行的、抓落实的长效机制。因此,构建机制,狠抓落实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紧迫要求。

3 构建机制,狠抓落实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关键要构建切实可行的机制,把一切转变观念、意愿都落实在一个个切实可行的项目载体上。构建机制关键在于机制创新。“机制创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灵魂。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实施“创新强农”战略。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方式密切关联,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增长方式。计划经济体制下往往伴随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而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利于采用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极大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财政实力已具备了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条件。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构筑完善、高效的实现机制。

3.1 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积极培育农业产业经营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批发市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优化现代农业组织体系,加快农业发展方式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转变。

在我国现有土地经营模式下,针对目前土地流转信息市场不健全、缺乏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流转土地后有担忧等问题,创新机制,完善土地流转配套政策,鼓励农民自愿转让农地承包权,建立流转市场,把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发展多种类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狠抓措施落实,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

3.2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源,更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根据农业发展的特点,针对当前农业科技特别是品种创新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要把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抓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与此同时,要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以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实行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技术与循环经济技术有机整合,注重研发和推广与精致型农业产业相配套的、有利于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按照环境友好和农业功能多样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作制度改革和生产模式创新。同时强化农民科技培训,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积极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创业的新型农民,依靠新型农民来支撑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

3.3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发展循环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以及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等,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和农业整体效益。

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着力点主要放在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上,由资源初加工、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和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转变,即从农业生产到加工“一条龙”,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增值,切实提高农业产值。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销售市场,积极推进农田现代化和市场信息化的建设,逐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发展力。大力发展和扶持品牌农业,积极培育和创建部级、省级名牌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市场知名度。

创新机制的成效如何、事业的发展如何,又关键在于是否注重抓落实、善于抓落实,狠抓落实是创新机制体现价值的唯一途径。因此,构建机制、推进创新机制、狠抓落实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4 构建机制,狠抓落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要求

构建机制,狠抓落实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一直以来农业都是我国经济较为薄弱的环节,农村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民的收入差距更加严重,“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本质所决定的。以人为本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现阶段,要保持经济社会环境友好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键要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明确发展思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机制,狠抓落实,增加农民收入。只有这样,社会才能长久和谐,经济社会才能又好又快发展。

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所制定的各项惠农政策,创新工作思路,构建发展长效机制,加大投入力度,狠抓落实,不断完善市场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走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子,实现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农民增收,让农民获得更大的利益,逐步化解社会矛盾,搞好社会间利益的调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新形势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农为宗旨、家庭经营基本制度和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方略,以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狠抓制度、措施落实,努力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市场竞争力,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产业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和基础保障体系,最终达到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有效持续增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重中之重,不断巩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狠抓粮食生产不动摇,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农村改革发展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人们也很清醒地认识到,制约河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存在不少隐忧。针对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和状况,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必须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农业国际竞争能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取得新成效。这同时也是总书记对河南省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也是践行省委“四个重在”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河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根本途径,意义十分重大。

结合河南省实际,审视未来发展,切实加快推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机制,狠抓落实,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坚持不懈地巩固和加强农业这个基础,为谋划全局提供重要支撑;坚持不懈地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发展,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坚持不懈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挖掘扩大内需的潜力奠定基础。努力实现粮食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依靠物质资源投入的外延扩张型向依靠资本科技投入的内涵挖潜型的现代农业转变,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按照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对河南省农业发展的要求,严格围绕全厅“调结构、保丰收、保安全、增增收”的工作重点,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狠抓落实的长效机制[7-15]。

5 参考文献

[1] 韩长赋.毫不动摇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J].农村工作通讯,2010(11):6-9.

[2] 陈锡文.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理论视野,2011(1):48-49.

[3] 张毅,欧文权.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1(4):5.

[4] 危朝安.明确目标把握重点切实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农村工作通讯,2010(15):36.

[5] 洪银兴.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学动态,2008(6):62-66.

[6] 信乃诠.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2):1-4.

[7] 吴向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与实现机制[J].商业时代,2008(30):3.

[8] 吴向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与途径[J].经济纵横,2008(2):23-25.

[9] 唐思航,韩晓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J].北京社会科学,2010(2):76-81.

[10] 董运来,赵慧娥,王大超.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辽宁省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6):11-15.

[11] 朱广其.农业技术创新,制度路径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4):22-26.

[12] 王敬华,钟春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2):195-198.

[13] 宋桥生,娄光新,李宝喜,等.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9):4077-4079.

农业发展的变化篇7

农业发展方式的概念内涵

“农业发展方式”概念及其演变。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规范性文件中,关于“农业发展方式”的表述相继出现了“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增长方式、发展方式”四个概念。这四个概念的相继出现,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指导农村工作发展的阶段性,又体现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规律性。

在计划经济成分占主导位置的情况下,为了追求速度、产量,尽快解决吃饱穿暖问题,当时的中央文件主要强调的是改进生产方式。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农业经济逐步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经营方式的完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主要措施。1982年到1986年,中央连续五个一号文件都是确定家庭承包经营地位,充实微观经营主体。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开始由完善生产经营方式向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是,推进农业结构的市场化、调整农业内部种养结构,农业开发的产业化、倡导农业服务的社会化。

党的十七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走中国特色农业产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任务。

现代农业及其特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发展现代农业,所谓现代农业,概言之,就是用现代经营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手段和现代物质装备条件武装起来,集市场化、科学化、组织化、设施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社会化等诸多特性为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

湖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具备的优势及面临的困境

湖北是农业大省,发展农业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农业资源禀赋优越。湖北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又处于亚热带与温带交替区域,气候具有南北过渡特征,生物物种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土地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95万亩。土地肥沃,降水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土地资源和气候环境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

农业发展基础扎实。湖北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省份。基础设施完备,生产装备水平较高。水资源开发已初具规模。农作物产出水平与生产效益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水稻、棉花、油料、蔬菜、水果、生猪等主要农产品总产量均排在全国前列,淡水水产养殖业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农业科技力量雄厚。湖北是农业科技大省,农业科教资源拥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农业科技力量雄厚,原始创新能力强,有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农业科研成果突出、特色鲜明。

市场流通便捷。农产品“重、鲜、活”的特征对市场流通有较高的要求。湖北得“中”独厚,全国主要大都市基本上分布在以省会武汉为圆心的1000公里半径之内,省内省际公路网、铁路网、水运网、航空网、管道网四通八达,拥有万吨级内河港口码头211个。武汉等大中城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交易中心之一。

在看到农业较强的比较优势的同时,湖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也存在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减弱。从总体上看,湖北农业发展依赖的资源、环境基础是比较脆弱的。首先,耕地资源不断减少。1995年以来,共减少耕地474.57万亩。第二,农业环境承载力大幅降低。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2.7%,素有“千湖之省”的湖北,湖泊数量锐减,万亩以上的湖泊只剩68个;工业废弃物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及自然灾害等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第三,抗灾害能力减弱。干旱、洪涝、重大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总体呈加重趋势。

农业生产力现代化水平不高。支撑我省农业发展并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的仍然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以及外延扩大再生产方式。从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几项指标看,我省大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增长方式,主要以化肥、农药等物质要素投入为主。

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现有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大多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久失修、设备老化,已不能适应排涝抗旱的需要。

科技转化和推广滞后。这是我省的一个老问题。虽然许多科技统计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但由于成果转化不够,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与先进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经营规模细分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功绩是不容置疑的。但应清醒地看到,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组织方式有自身的局限性,无力承担起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任。

必须把握的关键环节和科学途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一个过程,农业增长要由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效益的提高转变,农业效益要由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转变;农业功能要由单一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向具有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转变。当前,应切实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第一,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农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业体系的竞争。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被禁锢在“农业=粮食、农业=种养业”的观念中,忽视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属性进而忽略了产前和产后各业的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必须注重农业高端产业的发展,抢占农业发展的制高点。从我省实际看,当前要抓好三个方面的产业发展。一要大力发展种业、二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三要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

第二,强化科技支撑,努力提升农业整体素质。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源泉。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要切实把重点放在四个方面:一是加快农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加强校地合作,发挥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的作用,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三是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四是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撑。

第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发展支撑能力。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二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三是加强农业机械装备建设。

第四,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努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第五,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体制机制创新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决定因素。鼓励和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发展的变化篇8

(鸡东镇人民政府农业服务中心 158299)“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今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最根本的是要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导力量。因此,农业机械化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现代农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不可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现代农业,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二是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三是由依赖人力畜力生产向依赖农业机械装备生产转变。农业机械化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和地位中越来越现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业机械化是解决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的唯一途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打工经济的出现,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都外出打工,种田的都是老人和部分妇女,由于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农户只种一季水稻,复种指数严重下降,种植方式粗放。新生代农民更是不想种田,也不会种田,加之劳动强度大,效益低,他们首选的是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已经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这就面临着将来土地由谁来耕种的严重问题,面临着农业生产萎缩的风险,面临着粮食生产事关国家稳定的大事。例如,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不高,造成大面积的冬闲田,其主要原因就是劳动力缺乏,劳动强度大,效益低。要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步伐。二、农业机械化是解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化不但能彻底解决农村劳动力严重力缺乏的问题,还将大大提高复种指数,水稻一季改双季,粮食产量大幅增长,土地产出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农民收入增加,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仅就机械插秧一项而言,其效率是人工插秧的20倍,亩均增产可达50斤以上,且抗病虫害、抗倒伏性好。数字表明,在同等的条件下,水稻、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可实现节种、增产、减损综合增产能力分别为53公斤/亩、37公斤/亩、72公斤/亩。 三、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唯一途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就是造就高素质职业农民的过程。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逐步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外出打工的能人看到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光明前途,他们纷纷投资购置农业机械,参入到农机社会化服务中来,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农机、农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使自已逐步成为新一代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是未来农业生产的希望所在。同时,农业机械化又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拓展增收的空间,成为城市的建设者、二三产业的主力军。四、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社会化组织的出现,使实现农业机械化成为现实。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必将引发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发展,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并发展壮大,他们活跃在农村,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标准化的保姆式服务,农户的生产成本降低,收入提高,劳动强度降低,深受农民的普遍欢迎,特别是家里缺少劳动力的农户更是受欢迎,在为农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专业服务组织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农机社会化服务解决了千家万户个体生产无法实现机械化的难题。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社会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带动了规模经营、规模种植。也带动了土地向各类专业合作流转。农业机械化还在农艺、种植方式、种植模式、农业产业化、农业技术集成应用,以及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总体来讲,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就是提高“三率”,即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实现“三个解放”,即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多数农民搞饭吃的局面;把农业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靠人力畜力为主的落后低效的生产方式;把农民从高强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达到“三个促进”,即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促进生产、生活和生态建设;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面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化的作用非常大,它不仅为“三农”发展夯实基础,而且是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要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