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8篇

时间:2023-08-07 09:23:57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对策

语文,作为我国的教育体系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一直得到我国教育人士的重视。但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当中,大学语文一直处于被忽视的边缘。语言是我们进行人际交流的必备能力,语言的使用与操作能力对于学生的社会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我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趋势之下,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影响,更认识到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注视起大学语文课程。

一、高职大学语文现状分析

在社会对于综合素质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的时候,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开始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发展现状却令人堪忧。下面,我们就来对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介绍:

(一)高职大学语文出现边缘化现象。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学生都渴望在高职院校当中学习到可以立足于社会的一项技能,因此,尽管我国对于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素质教育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但是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当中,大学语文,这个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的学科,依然没有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已经处于边缘化境地。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科的高职院校当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社会实践能力更为重视,认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其主要的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有甚者,为了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根本没有设置大学语文相关课程。正是因为这样,大学语文课程在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当中出现了明显的边缘化现象。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如人意。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没有兴趣,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没有必要,第一,一些学生没有进行思想学习的能力,对于问题的认知,只看表面,不想深层。第二,高职院校当中的个别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很差,其口语表达不尽文明,也没有文化内涵。就这两点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当中,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会存在很大的困难。第三,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语文写作方面能力也十分有限。可想而知,在未来的工作当中,一份实习报告、调研报告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件不能完成的任务。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的对策分析

(一)平衡教育重点。在高职院校当中,学校将学生的职业化技能作为教育的重点。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提高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将做人、做职业人、做有文化的职业人作为其教育的主要思路,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当中更好地立足,更好地与人进行交流,更顺利地实现自我进步。一个具备职业技能的人,不一定可以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而一个具有文化的职业人,一定是社会人才市场上所需要的人才资源。

(二)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高职院校应当对学校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使学生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实现一体化。在保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大人文课程的比例。还可以将科技教育的相关思想融入到人文教育当中来。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课程,因此,可以与科技教育实现完好的结合。这就需要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们有意地在二者之间进行协调,使大学语文课程可以服务于高职院校的职业课程。

(三)设置大学人文语文课程。在高等院校当中,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文学色彩相对深厚的学科,但是,在高职院校当中,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正,比如说,在课文的选择上,可以以科技选文为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的科技精神进行领悟,使其产生崇拜的情绪,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顺利地引导学生对正确的人文精神进行学习与模仿。

(四)设置大学应用语文。高职院校的学生之所以不愿意从主观上接受这门课堂,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大学语文对于他们的学习与工作没有帮助。因此,在高职院校进行大学语文教学这,要有意提高大学语文的应用价值。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基础,大力加强人际交往技巧的教学。比如说与不同身份的人的交流技巧、口语交际当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等等。这样,大学语文的教学成果就会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得到体现。在发现大学语文课程对自己的影响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提高,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得以顺利地开展。

(五)设置大学实践语文。学以致用,方可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高职院校当中,要以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为主导,对大学语文课堂进行灵活性的调整。因为,在高职院校当中,人文课程的时间很难保证,所以高职院校当中的大学语文课程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给学生更为随意的自主学习与实践时间,进行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高职院校为载体,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现状与教育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我国的高职院校可以找到更为合理的育人思路,在保证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的同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语文课程作用一门人文社科性课程,对于学生人际交流能力、写作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希望我国的高职院校可以认识到社会对于人才的真正需求,明确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当中的定位,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参考文献

[1] 欧阳灵芝.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探索[J].才智,2009(03).

[2] 张兰.浅议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9).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篇2

[关键词]大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大学语文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包含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所形成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民族文化,因此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1]。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必须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所以要积极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真正地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发挥的积极作用

1、大学语文课程拥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小学语文,他虽然也有着很强的工具性和实用性,但是在教材编写和课程选择上更倾向于人文性和思想性[2]。因为大学生经过十几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字词、语法和各种写作方式,是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所以要塑造他们健康人格和完善他们的价值取向。大学语文还拥有丰富独特的教育资源,是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基础条件。比如在大学语文的第四讲“铁肩担道义”中选取的文章大多都是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让学生从战国的《孟子》到中唐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从南朝范晔《班超传》到清末民初梁启超的《呵旁观者》中真正理解“铁肩担道义”的内涵[3],这些文章穿越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着非凡的古典魅力。通过学习这些文章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更好的认识历史、认识现在、认识世界,从而也能树立家国情怀,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下阔步前行。

2、大学语文课程有着隐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大学语文课程毕竟和政治课程不一样,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多都隐藏在具体的文章中,只有通过教师全面的解读和学生努力的学习才能真正地发现和应用。大学语文选取的文学作品都是具有丰富的审美和人文功能的,他的导向功能、育人功能和启发功能需要教师根据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具体内容以及艺术特色去仔细认真的分析,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潜移默化把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传递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感受每个作者的人格魅力、感受祖国走过的历史痕迹、感受大好河山的壮观景色[4]。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祖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认识,加深了对十三亿祖国同胞的深切感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让学生带着对祖国的热爱继续努力学习。

3、大学语文课程可以营造更好地教学情景感染学生

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已经不适应长在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们,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种表现就是最好的说明,尤其理工类的大学生更是用一种排斥的方式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5]。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价值取向,所以绝不能因为某些原因就放弃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大学语文课程的优势去引导和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语文不同于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它本身就有审美功能和人文功能,而且精选的文学作品,都是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优秀文学作品看到在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各种英雄人物的爱国精神、博怀和崇高品德,学生在优秀文学作品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营造的各种或优美、或悲壮、或雄大的情境,这些极具感染力的优秀作品也进一步的发挥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也增强了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真正地达到了大学语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措施

1、有效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大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专业的教学技能和深厚的文学素养,而且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超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因为只有具备高超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文学作品为基础,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营造积极的教学情境,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学生,真正地发挥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6]。因此高等教育院校一定要注意语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要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有效增强语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而语文教师本身也要加强对自身思想政治的认识,并且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的授课技能结合起来,要准确的把握和理解教材,把教材中的内涵真正发挥出来,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修养以及爱国情操积极的引导和教育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授课和自己的学习中感受到大学语文所蕴含的人类的终极关怀和民族的优秀文化。

2、要积极的创新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学习的激情可以说是有所衰退,只有积极的创新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爱上大学语文,努力学学语文,也才能让学生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真正地感受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些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延续使用多年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但很难通过大学语文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甚至没能完整的学好基本的课程内容,因此必须积极的创新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但要学好基本的大学语文知识,更要通过对大学语文的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比如教师在教授辛弃疾的经典词作《摸鱼儿》[7]的时候,就要通过创新的方式来进行授课,这首词的历史背景是南宋时期,正是我国历史宋金对立的年代--金强宋弱,许多知识分子投笔从戎,辛弃疾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当时的历史画面,而且这首词大量引用历史典故,教师可以将这些历史典故贯穿在整个诗词讲解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穿越回到宋金的时代,这样就把一个官场失意却对国家前途仍然忧心忡忡的文人将军展现的淋漓尽致,不但了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词的兴趣,而且也让学生真正地了解了那段历史,增强了学生对祖国更加诚挚的热爱,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教师真正地做到了寓教于乐,将古诗词的内容和思想政治内容进行紧密的结合,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涵,从而也实现了思想政治功能的最大化。

3、整合各种大学语文资源,合理编排大学语文教材

大学语文教材不同于中小学语文教材,他不仅要注意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有通过对教材的合理编排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编排语文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章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学生通过有序的教材编排更好地接受作者的思想和作者的观念,使学生更全面更透彻的认识五千年的辉煌发展史[8]。大学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与高中教材有着紧密衔接的,所以在编写教材过程中一定充分理解当代大学生的情况,尤其是要掌握大学新生的情况,而且要对高中语文教材进行细致的研究,要准确把握当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掌握程度,要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编排。所以要尽量避免重复的选文,对于文学作品的选择也有主意古今搭配得当,外国也要有所涉及,让学生全面的对文学作品进行有效地学习,从而保证学生吸收各种文学作品的精华,从而受到更好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和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总之对大学教材的选取和编排要有助于大学生通过积极努力的学习实现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而养成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坚强豁达的民族气质[9]。

4、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学语文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大学生相比较于中学生有更强的自主性和主观性,比如大学中开设的选修课就是最好的说明,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他们自己喜爱的学科去听去学,大学语文虽然是必修课但是要想真正的发挥出思想政治的教育功能,必须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学习语文的主体作用。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决定了大学语文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有效的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充分的运用各种丰富的资源,要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祖国大好河山,感受风土人情,在更广的更宽的背景下感悟大学语文的魅力,引导大学生主动积极的去学学语文,要让学生分享学习语文的心得体会,要让学生阅读各种各样的文学名著,通过这些就能引导大学生主动积极的去学学语文,从而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10]。

结束语:

大学语文孕育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只有充分发挥大学语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健全人格和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才能使大学生成为祖国合格的接班人和现代化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聂森.《大学语文》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J].语文建设,2014,32(32):17-18.

[2]朱迎玲,刘亮亮.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辨析[J].语文建设,2014,32(32):20-21.

[3]符昌昭.大学语文课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析[J].语文建设,2015,3(3):7-8.

[4]黄红英.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定位研究[J].语文建设,2015,6(6):1-2.

[5]段鸣骅.大学语文课程结合思政教育之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建设,2015,9(9):21-22.

[6]苗天宇.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解读[J].语文建设,2014,8(8):15-16.

[7]张健.“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定位[J].思想教育研究,2014,2(2):61-63.

[8]苏濛.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2(12):113-138.

[9]张金兰,张晓玲.如何有效发挥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语文建设,2013,20(20):54-55.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篇3

关键词: 人文教育 大学语文 知识教育 智慧教育 教学形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行素质教育。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此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便成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开设了诸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涉及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在诸多的课程中,《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而具有共性。以江苏为例,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由丁帆、朱晓进等主编,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以上简称《大学语文》)。本册教材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现代人文意识”,它更多地体现了“中国文化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近现代中国文化批判传统、吸收西学的探索精神,特别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化意识”。[1]面对这样一本充满现代人文意识的大学语文教材,作为施教者,我们该怎样利用教材内容,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正确理解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一词源于拉丁文“humanitas(人性、教养)”。儒家传统中的“成人之教”、“圣贤人格”,古希腊的“人文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体现的都是把培养有教养、有境界、有思想、有责任的人当做人文教育的核心理念。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人文教育,但又往往徘徊在对人文认识的误区里而不能自拔。对人文教育基本内涵的准确理解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1.人文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离不开人文知识,因为人文知识的增加,必然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培育,但人文教育并不只是知识教育。如果说我们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只是要求学生知道一些作家及其作品,只是进行一些死知识的记忆和背诵的话,则显然是把人文教育当成了知识教育。其实人文教育更是一种智慧教育,不是仅仅通过知识记忆和书本就可以得到的。比如哲学中的“存在决定意识”、文学世界中屈原的《离骚》及黑格尔的“美是感性的理念显现”等内容都可以当做知识记忆,但是,这些知识所蕴涵的意义世界、价值领域、审美境界等都不在知识范围内,而与智慧有关。智慧远比知识复杂,它和主体有关,与主体的生命经验相联系,它是理解、洞察、预见、决断、协调的能力。因此,知识教育可以通过耳提面命、死记硬背、作业考试来完成,而智慧的培养需要参与、体验、领悟。老庄认为,人文知识是“知道”,人文精神是“体道”,前者是对“道”的认识、了解,而后者是对“道”的感受、体验和行动。

2.人文教育也不是技能训练。在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鼓吹下,技能主义不仅盛行于理工科的课程,就连文科也可以变成技能训练:哲学可以只是一套仅供背诵的教条,历史可以只是某年某月发生的事件,文学只是文学家加作品,只要你练就一套掌握这些“知识”的功夫,则照样可以在竞争残酷的就业市场谋得一份有头有脸的工作。当然高等教育不排斥职业技能训练,但是技能教育本质上具有功利性倾向,这些功利性倾向如果不受人文理念约束,甚至过度膨胀,则不仅会背离人文教育,更会扭曲教育的根本使命,而那些化育心灵的人类智慧、历史记忆、情操体验是单靠技能训练无法达到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如果高等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也热衷于就业性的技能教育,那么怎能遏制整个社会追金逐银的恶俗风尚呢?

3.人文教育是一种智慧教育。人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如果说基础教育时期的人文教育主要是关于做人的规范操守的训练记忆,从而逐步领会做人的原则和道理的话,那么大学的人文教育就不再是教给学生一般的做人道理,而是教给学生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智慧。有人说这样的智慧就是“要我们更多的学会爱,学会怜悯,学会敬畏生命,敬畏存在”。[2]我觉得美籍华裔学者黄万盛的理解更贴切:“通过哲学的教育,掌握人类的睿智,探索存在的奥秘;通过宗教学,追寻人的终极关怀,开阔存在的意义;通过历史的学习,积累人类的集体记忆,把历史的经验教训转化为存在的自觉;通过文学的研读,理解人的精细深刻的情感世界,使得所有的存在都是感同身受、心领神会的生命共同体;通过政治学、社会学的探讨,了解种种的苦难无奈、不尽如人意,以明确和强化存在的责任;同样通过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教学,领悟客观世界的复杂深邃、无穷无尽,以丰富和完善人的精神世界,如此等等,缺一不可。”[3]

二、准确理解教材的人文内涵

基于以上对于人文教育基本内涵的理解,我们不难发现,《大学语文》教材突破了传统教材过于强调大学语文的知识性和工具性的窠臼,逐步显现出“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趣味性”的新原则。

《大学语文》全书共11个单元,以人文性贯穿全书,每个单元均从人的生命与发展、需要与追求、自由与创造、人格与尊严等方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张扬现代人文精神。这些人文内涵具体体现在:

1.情感体验。如“乡土中国”单元中对民族、祖国、故乡情感的表达,选文注重涉及民族集体的乡土性(费孝通《乡土本色》)、乡风乡俗(汪曾祺《故乡的野菜》)、怀乡情结(闻一多《忆菊》)等。而“人间世”单元则涉及人类共同的、永恒的情感内容:人生的悲欢离合、善恶因果、世态炎凉和感伤无奈,特别是对爱与死的体验、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弱者的同情,等等。

2.哲学睿智。如“通古今之变”单元所体现出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观,《大同》、《封建论》、《1789年原则》、《滑铁卢的一分钟》等,它们或生动描绘出人类的理想,或深刻预言了国家的危机;或鼓动呐喊,扫除发展的障碍;或冷静剖析,理清历史的脉络。它们既充满了人类的经验与智慧,又饱含了人类的自我反省与批判精神。“文明:冲突与对话”单元阐释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和谐而睿智的文明发展观:我们应该尊重每一种文明的独特价值,承认文明之间应有的差别,和而不同才是丰富的统一。本单元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如何在顺应全球化的潮流中保持自己民族的独立品格,以和平对话取代野蛮冲突,等等。还有“道法自然”中蕴涵的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审美感悟及人与自然的实践智慧,“天工开物”中的科学人文观等。

3.审美体验。这一内容蕴含在“文心诗品”和“美的历程”两个单元里。“文心诗品”通过品味那些或豪放疏朗,或典雅清丽而流芳百世的名篇来感受美、体验美和理解美。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力。而“美的历程”则从诸多艺术形式入手,展现多种艺术形式的审美内涵:无论是雕塑、建筑这样的大地风景,还是美术、书法这样的纸上情韵,抑或是音乐、舞蹈这样的生命律动,都是人类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对现实世界所作的延伸和丰富。

4.理想信念。人类历史上,曾有无数的思想家以独立的思想、自由的意志,掮起了黑暗的闸门,引领人类走向通往真理的道路,又有多少先辈凭借信仰讲有限的生命带入无限的永恒。信仰,是生命得到升华,灵魂得以拯救,一切欢乐与苦难都能获得应有的意义。信仰不仅是个体生命的生存依据与精神资源,而且是人类的精神家园。“盗火者”和“我的信仰”这两个单元表现出的正是人类对自由、民主、公平、正义、平等等理想的追求。

此外,为体现人的终极关怀的现代人文精神诉求――真善美为一体的人的本质实现,该教材还特别关注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与心理的培育,不仅专设了“为学之道”单元,而且将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意识渗透在各单元的选文中。

三、采用“人文”的教学形式

拥有了正确的人文教育理念和内涵比较丰富的大学语文教材,并不意味着人文教育就一定可以有所作为了,我们还需要在教学形式上进行改进,让教学本身就是“人文”的。

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教育的单向授受教学方式,而采用对话、讨论式的教学。人文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而是智慧教育。虽然知识的积累可以丰富智慧培养,智慧的培养也可以增进知识理解,其间可以相通,但是智慧的确不可能通过知识记忆和阅读书本就可以直接获得,因此这两种教育的教学形式和途径也就大相径庭。知识教育基本上是单向的灌输授受教学方式,这是一种等级制的教学方式,而智慧教育必须建立在师生双方的体验性反思和辩难的基础上,就像西方柏拉图对话录那样的对话方式。这种对话讨论式的教学,教师要把自己当成知识和思想的助产士,而不是强调自己是道德楷模、知识源泉。我在教学《战争,还是和平》(拉宾)一文时,事先准备了三个讨论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收集巴以冲突的历史资料,针对三个讨论题确立自己的观点,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讨论和辩论,学生提出了很多很有见地的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解决方案,甚至扩展到如何解决对伊拉克问题和海峡两岸统一问题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虽然多数观点不够成熟与完整,但也不乏真知灼见,闪现着思想的光芒。

其次,充分利用新的媒体手段。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不采用多媒体手段就不足以展现其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深刻的人文内涵。大量的图片资料、音像资料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调动学生的多感官,以综合的信息获取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同身受。比如在教“道法自然”单元的《湖光水色》一文时,我将以前拍的家乡的田园风光照片做成PPT,配上音乐和自己写的文字,唤起了学生对正在逐渐逝去的乡村田园的留恋之情,更让他们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课后我让学生也用这种方式介绍自己的家乡,许多学生的课件做得很精致,通过音乐、文字和图片,我体会到他们对故乡正逐渐逝去的田园风光的深深眷恋。学生在邮箱中“老师,您是在教语文,而又不仅仅是在教语文”的留言,更让我体会到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成功实施人文教育的喜悦。

大学人文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很多学科和课程,也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但是,就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只要我们以正确的人文教育理念作指导,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确实改进课堂教学形式,以“全人文”的视角关注大学语文教学,大学语文课程就一定会在人文教育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丁帆,朱晓进等主编.大学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7).

[2]葛红兵.大学人文教育的几个问题.粤海风,2005.6.P45.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篇4

关键词:大学语文;素质教育;人文素养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教育实质上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校非中文专业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它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教学内容,文质兼美,在传承民族文化、为学生构建精神家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无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和努力。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但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部分大学生认为,西方的民主政治、经济制度乃至文化都是优越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把自己的根本文化忘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文化和软实力建设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七届六中全会就专门对我国的文化建设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强大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因此,无论从文化安全的角度还是文化自信的角度而言,当代大学生都应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许多优秀作品都承载着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的仁爱孝悌、见利思义,道家的虚怀若谷、返璞归真,墨家的兼爱非攻、节葬节用等,这些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设一个专门的“传统文化”单元,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和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它们的现实意义。在讲到老子、孔子、孟子、庄子这些先哲和他们的理论思想时,不但要讲它们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的巨大影响,更要讲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它们在社会秩序的协调、社会的整合、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等方面仍然具有很大的价值。调查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东亚经济圈的迅速崛起除了科技、经济等物质性因素,还有一个因素在支撑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那就是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倡导的忠诚、责任感、献身精神、集体主义、教育优先等价值观,对东亚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东亚地区正是经过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继承、转化、改造,从而使其对当地现代化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再如,道家认为,人类应当无为而顺应自然,复归于自然,而不能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而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类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已经造成了资源短缺、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恶果,影响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重读道家经典,就会意识到道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的价值。总之,对大学语文课程当中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并产生深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学生被华夏先哲的聪明才智所折服时,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悠久浩瀚和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而惊叹时,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强。这种民族自尊和自信就是鼓舞中华儿女百折不挠、奋发进取、以崭新的姿态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源泉。

二、激发学生强烈的

国主义感情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1996年10月10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上作重要讲话时指出:“为了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代大学生中培养爱国感情尤其重要,而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就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在文学史上,以身殉国、反对外敌入侵、维护国家统一、团结对外、英勇抗敌的人物和事例不胜枚举。屈原的“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爱国之情;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是反对外族入侵和国家分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心系国家安危。教师可以组织一个爱国主义诗词朗诵大赛,通过朗读这些饱含爱国情感的名言警句,感染和激励当代大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要向学生指出,当前爱国主义的主题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把自己的爱国热情化为报效祖国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拼搏的实际行动,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发奋学习,以期将来报效祖国。

三、帮助学生养成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指健康而完善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格。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有着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自己、他人和社会都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能正确处理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善于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良好。中学阶段,家长和教师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学生的学业上,忽视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大学阶段,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也有了更多的烦恼和压力,很容易发生心理失衡甚至是人格扭曲,其结果不仅会伤害自己,甚至会危及他人、危害社会。近年,由于人格缺陷、道德缺失而在大学校园里不断发生的一些血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因此,高校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大学语文课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全面接纳自己、积极完善自己,培养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提高文学欣赏水平的过程中,提升人文素质,培育健全人格,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大,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瞬息万变的大环境里,学生在恋爱、学业、就业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挫折,很可能会引发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激化矛盾,酿成悲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大学语文课程中接触到的典型材料,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意识和潇洒旷达的人生态度。要正确面对挫折,把挫折当成一种财富、一种磨炼,越挫越勇,相信风雨之后必有彩虹,苦难之后是更加靓丽、更加辉煌的人生。此外,在大学语文课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还应当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责任教育、审美教育、宽容教育、尊严教育等。教师要将这些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中,以此来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其将来能从容地接受并应对社会的挑战。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大学语文课教学中,传统“填鸭式”“满堂灌”等独白式的教学方式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而且会影响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营造民主、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操作过程,在教学中可灵活采取互动式、问题式、讨论式、学生试讲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比如,在古代文学中,取材于李隆基和杨贵妃爱情故事的作品非常之多,但侧重点不同,感情色彩迥异。杜牧的《过华清宫》重在讽刺唐玄宗和杨贵妃穷奢极欲的生活;李商隐的《马嵬

》在批判的同时给予这段爱情悲剧以极大的同情;袁枚的《马嵬驿》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战争给广大民众带来的苦难远非帝王妃子区区两人的爱情伤痛可比。此外洪升的《长生殿》、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都以此为题材。这些作品角度不同,主题各异。教师可以就此组织一堂专题讨论课,让学生联系历史背景进行比较阅读后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看法以及自己对李、杨二人爱情的看法。这样的专题研讨形式,能够锻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总是有限的,单纯依靠课堂是不可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的,大学语文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教师应当努力营造大的语文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因此,在加强大学语文课教学的同时,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把语文课堂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组织以文学艺术为内容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展“人文讲坛”,每个学期大学语文教研室的教师都要举办一场专题讲座,安排唐诗系列讲座、介绍名家名著等,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聘请知名专家、作家、教授来开一些有影响的有关文学欣赏及创作的专题讲座;与校园文化月活动相结合,开展辩论赛、对联集句竞赛、配乐诗朗诵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语文知识竞赛、话剧表演等;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创办文学刊物,成立读书协会,交流读书心得;与网络建设结合起来,可以创建一个文学网站, 开设文学资料中心、原创天地、作品交流中心、百家论坛等版块。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大学语文课程在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因此,教师不应将大学语文课程仅仅当作一门孤立的文学课程来看待,而应将其作为人文教育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篇5

关键词:大学语文;素质教育;人文素养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教育实质上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校非中文专业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它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教学内容,文质兼美,在传承民族文化、为学生构建精神家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无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和努力。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但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部分大学生认为,西方的民主政治、经济制度乃至文化都是优越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把自己的根本文化忘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文化和软实力建设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七届六中全会就专门对我国的文化建设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强大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因此,无论从文化安全的角度还是文化自信的角度而言,当代大学生都应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许多优秀作品都承载着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的仁爱孝悌、见利思义,道家的虚怀若谷、返璞归真,墨家的兼爱非攻、节葬节用等,这些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设一个专门的“传统文化”单元,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和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它们的现实意义。在讲到老子、孔子、孟子、庄子这些先哲和他们的理论思想时,不但要讲它们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的巨大影响,更要讲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它们在社会秩序的协调、社会的整合、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等方面仍然具有很大的价值。调查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东亚经济圈的迅速崛起除了科技、经济等物质性因素,还有一个因素在支撑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那就是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倡导的忠诚、责任感、献身精神、集体主义、教育优先等价值观,对东亚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东亚地区正是经过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继承、转化、改造,从而使其对当地现代化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再如,道家认为,人类应当无为而顺应自然,复归于自然,而不能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而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类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已经造成了资源短缺、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恶果,影响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重读道家经典,就会意识到道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的价值。总之,对大学语文课程当中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并产生深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学生被华夏先哲的聪明才智所折服时,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悠久浩瀚和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而惊叹时,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强。这种民族自尊和自信就是鼓舞中华儿女百折不挠、奋发进取、以崭新的姿态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源泉。

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1996年10月10日,同志在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上作重要讲话时指出:“为了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代大学生中培养爱国感情尤其重要,而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就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在文学史上,以身殉国、反对外敌入侵、维护国家统一、团结对外、英勇抗敌的人物和事例不胜枚举。屈原的“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爱国之情;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是反对外族入侵和国家分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心系国家安危。教师可以组织一个爱国主义诗词朗诵大赛,通过朗读这些饱含爱国情感的名言警句,感染和激励当代大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要向学生指出,当前爱国主义的主题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把自己的爱国热情化为报效祖国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拼搏的实际行动,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发奋学习,以期将来报效祖国。

三、帮助学生养成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指健康而完善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格。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有着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自己、他人和社会都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能正确处理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善于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良好。中学阶段,家长和教师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学生的学业上,忽视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大学阶段,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也有了更多的烦恼和压力,很容易发生心理失衡甚至是人格扭曲,其结果不仅会伤害自己,甚至会危及他人、危害社会。近年,由于人格缺陷、道德缺失而在大学校园里不断发生的一些血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因此,高校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大学语文课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全面接纳自己、积极完善自己,培养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提高文学欣赏水平的过程中,提升人文素质,培育健全人格,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大,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瞬息万变的大环境里,学生在恋爱、学业、就业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挫折,很可能会引发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激化矛盾,酿成悲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大学语文课程中接触到的典型材料,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意识和潇洒旷达的人生态度。要正确面对挫折,把挫折当成一种财富、一种磨炼,越挫越勇,相信风雨之后必有彩虹,苦难之后是更加靓丽、更加辉煌的人生。此外,在大学语文课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还应当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责任教育、审美教育、宽容教育、尊严教育等。教师要将这些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中,以此来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其将来能从容地接受并应对社会的挑战。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大学语文课教学中,传统“填鸭式”“满堂灌”等独白式的教学方式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而且会影响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营造民主、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操作过程,在教学中可灵活采取互动式、问题式、讨论式、学生试讲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比如,在古代文学中,取材于李隆基和杨贵妃爱情故事的作品非常之多,但侧重点不同,感彩迥异。杜牧的《过华清宫》重在讽刺唐玄宗和杨贵妃穷奢极欲的生活;李商隐的《马嵬》在批判的同时给予这段爱情悲剧以极大的同情;袁枚的《马嵬驿》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战争给广大民众带来的苦难远非帝王妃子区区两人的爱情伤痛可比。此外洪升的《长生殿》、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都以此为题材。这些作品角度不同,主题各异。教师可以就此组织一堂专题讨论课,让学生联系历史背景进行比较阅读后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看法以及自己对李、杨二人爱情的看法。这样的专题研讨形式,能够锻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总是有限的,单纯依靠课堂是不可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的,大学语文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教师应当努力营造大的语文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因此,在加强大学语文课教学的同时,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把语文课堂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组织以文学艺术为内容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展“人文讲坛”,每个学期大学语文教研室的教师都要举办一场专题讲座,安排唐诗系列讲座、介绍名家名著等,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聘请知名专家、作家、教授来开一些有影响的有关文学欣赏及创作的专题讲座;与校园文化月活动相结合,开展辩论赛、对联集句竞赛、配乐诗朗诵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语文知识竞赛、话剧表演等;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创办文学刊物,成立读书协会,交流读书心得;与网络建设结合起来,可以创建一个文学网站, 开设文学资料中心、原创天地、作品交流中心、百家论坛等版块。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大学语文课程在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因此,教师不应将大学语文课程仅仅当作一门孤立的文学课程来看待,而应将其作为人文教育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张伟江.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和谐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篇6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思想政治素质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研究并发挥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组已有论文在对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综述的基础上,从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两方面阐述了研究意义, 最后重点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从而初步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一些基础内容。

1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以南昌航空大学的在校本科生和大学语文教师为主,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以各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学习刚结束的大一学生为对象,调查对象涉及到工科、理科和文科多个专业的学生和老师。共发放200份,实际收回186份,有效问卷179份(部分问卷无效原因是有个别同学把单选当成了多选),其中学生166人,老师13人。全部问卷经核查后删除了部分无效问卷通过人工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2 调查内容分析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相关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为主,教育手段多种多样。大学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相比应试教育更重视素质教育,调查表明,南昌航空大学利用相关文化素质教育活动、高校校园文化和社团文化熏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占了58%,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及专业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只占了37%,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多样化,并且更加注重在实际活动中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2)教学资源丰富、受教育范围广是大学语文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优势。为什么选择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呢?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32%的人表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31%表示是由于大学语文覆盖范围广,所以教育对象覆盖范围也相应得到了扩大;有17%的人表示是因为教学方法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比较枯燥无味,多样的方法能增添课程的趣味性;师资力量强大和教材的统一更加便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3)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主要是提升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中,提升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这一目标所占比重最大,达到了84%,其次是学会鉴赏方法占了10%,最后才是提升写作能力4%和其他1%,这是因为当代社会和学校要求大学生的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而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经过高考的洗礼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4)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手段多样。一般而言,语文课程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学习。然而语文也是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的学习。人格观、仁爱观、爱国主义和义利观都被认为应该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应该体现出来的教育内容,虽然它们所占比重有所不同,但是相差不大都在20%左右,表明调查对象在大学语文课程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容上达成了共识。

调查进一步显示,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主要是教师对内容的解读与拓展占了34%,这是最便捷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对相关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和在相关活动与作业中巧妙渗透两种方法各占了23%和21%,这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工夫,更需要学生主动的配合,效果相比不如上一种。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这说明教师和学生都有意识注意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5)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显著,但仍需进一步提高。调查结果表明,80%以上的教师和学生认为教学效果较好,这说明了教师已经有意识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也从中大有收获。然而也还20%左右的教师与学生认为现阶段,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一般甚至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或提高。

3 调查结论及建议

3.1 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加强必形成社会重视、学校支持、学生自主的三位一体模式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明确的指出要挖掘高校课程的育人功能,特别是思想政治功能,表明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具体要求学校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既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同时起到实际效果。而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们,更应该自觉以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以更加积极和主动的态度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到自身的行动中。

3.2 微观角度:正确发挥课程资源优势,将优势化为实力

(1)案例配套:大学语文课程中缺乏相关案例的讲解来深化理解思想政治问题。因此可选择贴近生活,生动易懂的案例,让学生从中体味是非对错,从而形成正确的观念。(2)教学方法改革:当前就南昌航空大学来说,教学方法比较多样,涉及时间范围广,包括课堂和课后。但在师生互动方面还有欠缺,笔者建议可以让教师充分融入学生中,起组织引导的作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不利地位。(3)拓展课本:当前教材涉及的语文性内容较多,而思想政治方面的则不多。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对课本进行拓展,在讲解中潜移默化进行思政教育。(4)注重实践:充分将课堂延伸到课下,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学生在实践中对思想政治的解读与领悟。(5)教师发挥引导者作用:发挥大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作用最终的执行者是教师,因此溯本追源需要提高教师的相关意识是第一要务。

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建立,更有利于社会人才的全面发展。相信大学语文课程在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本身多方的努力之下,通过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实践和教师意识等方面的调整和发展,一定能将其思想政治资源充分挖掘与利用。

项目来源:2011年江西省思政中心开放基金〈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项目编号:MS201113003

参考文献

[1] 李金华.高校“两课”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篇7

[论文摘要]大学古代文学课程应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课程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并保持大学课程应该具有的开放、多元、学术、个性等特色。

高校中文师范专业担负着为基础语文教育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但今天高校师范专业在教学上很大的问题就在于对基础教育的漠视。笔者在近两年指导中学教育实习中发现大学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课程结构、教材建设等方面都与中学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直接的反映就是毕业生在教育实习阶段进入中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实习单位提出毕业生自身的专业素养、知识结构都有待提高,否则难以适应中学语文课改的进程。这对高校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此适应基础教育发展趋势,深化高等中文师范专业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语文课的改革都明显地更为强调对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传承,扩大了古代作品在课文中的比例,然而笔者在中学指导实习期间,通过和学生交流、课堂听课等方式对银川几所中学的语文教师古代作品的教学情况进行了相关了解,从采集的信息看,古代作品的教学存在较多的困难。部分教师自身古代文化知识储备欠缺、对诗词歌赋的鉴赏停留在一般的、表层的知识讲授上,而对其蕴含的丰富的文学观念、思想意蕴、审美理想、人文精神、价值取向、文体风范,以及创作主体所体现的人生态度、人格力量和艺术创造力等挖掘很少,这就导致学生对古诗文认识不深入、不到位,无法真正领悟其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情怀,同时由于古代作品时代久远,使得学生在理解上有距离感,觉得难学甚至学不懂,长期下来,学生失去学习古代作品的兴趣和信心。最直观的反映就是测验卷面上涉及古代知识的题型失分较多。这种情况一定程度表明了担负着中学语文教师职前培养使命的高校中文师范专业在整体上与中学教育是脱节的,培养的语文师资还远未达到基础教育方兴未艾的课改的新要求。因此,大学古代文学课程应如何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课程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如何把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宁夏语文基础教育的现状很好的结合,都将成为古代文学教研室课程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为一名从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讲授的高校教师,笔者认为,大学师范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在改革中必须从教育理念、教学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

针对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实践的需要,高师古代文学教学的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从知识层面、素质层面、审美层面及理论层面都做相应的调整。以宁夏大学为例,大学古代文学课程分为四段:即先秦两汉段、魏晋隋唐段、宋元段、明清段,在教学中把《中国文学史》与《历代文学作品选》结合起来,但该课程自身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就是在有限的课时里,如何让学生把握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学、如何让学生理解众多的经典名作,实是一件捉襟见肘的事情。以至于长久以来教学中采用的基本方法就是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加作品分析的“文学史模式”,忽略了古代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主讲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把重点用于讲清文学发展的脉络、形制特点、作家贡献、文学主张、文学现象上。而对学生的鉴赏评介,审美和领悟作品的能力以及对其阅读范围、知识的整体储备等等的检查较为忽略,这就使得毕业生走入中学岗位后自身的文化底蕴薄弱,在实践教学中困难重重。就此,笔者认为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下,合理的分配教学内容是该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根据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把教学重点做适当调整,例如先秦两汉文学把重点倾向于对学生古汉语基本功底,原典阅读能力的培养上;魏晋隋唐文学继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同时侧重学生对文学自觉地阐释和理解;宋元文学更多的强调学生诵读能力、鉴赏审美能力;明清文学倾向于较广的阅读面,加强学生作品形象分析能力。与此相对应,教师可在古代散文的教学中形成文史结合,严谨扎实,重视史料的教学风格;在诗词歌赋文学中形成审美、吟咏讲解的教学风格;在小说戏剧的教学中形成知人论世、人物分析的教学风格等等,这就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学时数不足导致人才培养上的不利影响,缓解了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缺失导致其走入中学工作实践后和语文新课改的要求之间的矛盾。

作家、作品、世界、读者是构成文学的四要素。传统的大学教学还是中学教学只侧重于作家、作品的介绍,以及作家、作品与世界的关系,在涉及读者时,则仅仅注意到作品对读者的教育作用,而对读者(学生)是否接受作品或在什么程度上接受和理解作品,是不够重视的。接受美学认为,作家写出作品只是完成了文学活动的一个部分,作品本身并不产生意义。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读者的阅读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要把作品和读者的关系置于文学研究的首要地位,充分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作用,这一理论已成为文学史研究的新方法。中学新的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说的“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教学建议”说的“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其主要体现的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而这一教育理念也符合文学活动的本质,所以完全适用于大学及中学的教学。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在整体教学改革上提出“四环节”教学法:即教师在教学中贯穿“讲授—讨论—论文—阅读”四个环节,改变以往单一的讲授型教学方式,把教学主体转移到学生上,学生通过老师的讲授获得专业的知识,通过课堂讨论锻炼自身的表达、理解能力,通过小论文的形式加强其书面写作水平,通过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目拓宽知识层面、提升其对文学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最终目的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希望通过这种改革,培养出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这种创新型的人才的培养目标显然也完全符合接受美学理论提出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具有的创造性作用这一文学命题,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理念。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中更应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让各类体裁所承载的有效知识交互使用,相互辅助和映衬,促使学生分析知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知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知识的边缘性和内涵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究、思索、感悟、再造的空间,从而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趋势。

值得说明的是,笔者提倡高校中文师范专业古代文学的教学面向基础教育,绝不意味着将大学教育等同于基础教育。我们甚至需要警惕中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对大学教育的干扰,拒绝教学上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在面向基础教育的同时,始终保持大学课程应该具有的开放、多元、学术、个性等特色。

[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篇8

5.对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调查。学生就业主管部门是沟通就业与培养的桥梁,在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同时,我们也与学生就业主管部门进行了访谈。访谈的就业指导部门的10位人员中,同意开设与不同意开设的比例大约各占到一半。认为要开设的观点,主要集中于社会需求对职业综合素质综合培养的需要;而认为不需要开设的理由在于,希望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选修其他专业课程,拓宽就业渠道。

总之,大学数受访对象还是主张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无数的事例证明,只有科技的发展而没有人文社会科学与之渗透和配合,科技一定条件下可能危害人类和社会,因此科技不是万能的。”职业技能必须与人文素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才能造就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士。

二、“大学语文”课程效应的分析

调查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各方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态度。带着这个调查结果,我们与陕西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的几位教育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

1.对高职“大学语文”的理解。专家认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尚没有转变过来,而对“大学语文”仍停留在公共基础课层面。首先,我国不少的高等职业院校,是从原先的高等专科学校或成人高校转制而成,原来的思维模式存在惯性。其次,在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中,只是将职业院校的录取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录取的,分数低一些而已。第三,职业教育对基础课“够用”的要求确实存在难以核定的标准,因为基础课本身并不直接对应任何职业技能。

同时,争议的原因在于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导致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指导下的高职教育,追求的教育目标是“制器”而非“育人”。在课程设计上,关注显性课程,忽视对专业课程中职业文化与人文内涵的理解和开掘。另一方面,人们往往过分地强调其培养人才的特殊技能要求,过多地强调教育教学过程的训练功能和操作功能。有位教授形象地比喻:如果将“文”当做修养,将“武”当做技能,那么社会需要“文武”双全的人才,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武”将。

有专家指出,要用职业教育的视角来看待职业素质培养中的“大学语文”,就不会存在这样的争辩了。甚至有专家建议将“大学语文”改为对应于某个专业“专业语文”。

2.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虽然说,高职教育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技能。但是,“特定职业”只是理论上的说法,正如调研中实业界人士提到的“相同的专业技能,在不同的单位或部门有不同的要求”,职业教育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单位的岗位培训。一位教授给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的材料,内容中指出:“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地愉快满意地工作打下基础。为此,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

陕西教育学院一位教授指出:简单地说,高职教育培养的也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课程定位上,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更应该关注“职业人文素养”,而不仅仅是一般的文学素养。陕西师范大学一位教授说,目前,我国正式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有上百种之多,教育理念大多从原来的“文学教育”转向“人文教育”。

3.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课程设计。“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到底如何设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呢?一位教授说,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依然没有跳出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从职业教育的目标取向来看,应该是“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而不是普通高等教育传统的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概念。

对“大学语文”教学一直存在两种错误的观念:一是将“大学语文”和工作对立起来;一是只强调其工具性,不能和丰富的人生结合起来。这两种观念使得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空洞抽象,说教性强,“大学语文”课堂沉闷、呆板,价值取向不明。

一位教育学教授建议,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应该以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为目标进行专业渗透和课程整合,将“大学语文”改革成类似于“专业英语”的模式,设置若干“专业语文”或“专业文史学”等。

也有教授建议,可以利用“语文”与“人文”在知识上的相互涵盖关系,把“大学语文”课程和人文通识教育结合在一起,将它改造成一门具备全面人文素质教育职能的、具有生态文化特性的综合课程,达到既能满足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节缩课时的目的。

三、讨论与对策建议

经过调研,“大学语文”这样的文化基础课对高职教育是需要的。之所以被边缘化,在于类似的文化基础课缺乏创新,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而且也体现在课程的教学形式等多个方面。

推荐期刊
  • 大学
    刊号:50-1178/G4
    级别:部级期刊
  • 大学化学
    刊号:11-1815/O6
    级别:部级期刊
  • 大学时代
    刊号:43-1383/Z
    级别:省级期刊
  • 大学数学
    刊号:34-1221/O1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