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应急工程项目管理8篇

时间:2023-08-07 09:23:56

应急工程项目管理

应急工程项目管理篇1

关键词 国际工程项目 应急管理系统 系统动力学

一、引言

国际工程项目是一个充满风险的事业,由于涉及到工程所在国的政治、社会环境、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形势、资金、劳务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与业主所在国政府部门的关系等问题,决定了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环境的特殊性,容易引发突发事件。例如2006年2月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总公司工程人员在巴基斯坦遭不明身分歹徒突然袭击,造成重大伤亡;2008年3月我国大连某公司工程人员在赤道几内亚发生罢工事件并与当地警方发生冲突造成中方人员的伤亡,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国际工程项目突发事件是指在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因此,针对国际工程项目突发事件特点,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应建立起高效统一的应急管理系统,才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降低突发事件对工程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着眼于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中非常基础和核心的问题――应急管理系统的构建,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从总体结构上把握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主体功能与作用。

二、应急管理系统构建的系统分析

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是一个涉及到众多参与方以及工程所在国政府部门的多层次、多功能,且动态变化的复杂巨系统。系统内众多要素在物质、信息和能量的流通与交换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构成多重反馈从而组成了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特点的复合系统。因此基于信息反馈的行为模式、强调系统正负反馈回路结构研究的系统动力学成为研究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有力工具,该理论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机制。

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设计的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整体构架如图1所示。系统结构在横向上受社会和经济的影响,纵向上受内部组织运作和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社会面、经济面、内部组织运作、外部宏观环境构成了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边界。系统由五个子系统构成,即目标系统、保障系统、运作系统、激励系统和约束系统。运作系统与保障系统、激励系统、约束系统、目标系统都有直接作用,运作系统以保障系统为基础,在激励系统的推动和约束系统的制约下,为达到目标系统的目标而发展、调整、运行。

需要指出的是,这五个子系统内部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应急管理系统的运作,它们内部的某些因素可以相互转换,特别是保障系统和约束系统。例如,在应急管理系统建立的初期,资源(人、财、物)的投入是保障系统的要素之一,但随着系统的建立,可使用的资源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逐步减少,从而可利用资源的不足也就成为应急管理系统的制约因素,因此成为约束系统的要素。

三、子系统的划分和功能分析

(一)运作系统

运作系统是由应急管理的主要环节构成的,包括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应急恢复四部分,它包含了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过程的活动要素。

应急准备是整个应急管理活动的重要一环,有效的应急准备可以大幅度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降低损失的程度。应急准备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应急资源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能力评估、培训和演习、教育宣传等活动。

监测预警是通过监测系统、预警系统等认识和辨别出突发事件潜伏期的各种症状,使项目管理者能够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或扩大。

应急响应是由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的一系列救援行动所构成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国际工程项目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安置工程受害人员,防止事件的衍生或进一步扩大。应急响应是一个需要迅速做出反应,通过应急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启动应急处理程序,调动所需资源,稳定有序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具体行动包括:接警、突发事件评估、决策分析、指挥调度、现场指挥、应急抢险与救援等内容。

应急恢复是指工程突发事件发生后,各项善后工作必须尽快展开,恢复正常的国际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同时需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展开进一步调查,吸取教训,最大限度地杜绝和减少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主要包括:恢复与重建、人员安置赔偿、事件调查、应急预案评估和修订等环节。

(二)保障系统

保障系统由应急组织、应急预案、应急资源、技术、国际法律规范等要素组成,它包含的要素都是在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基础性要素。

应急组织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应急管理网络,是一个能动员国际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力量的多维度、多领域和多层级的协作型系统。组织系统可划分为:应急准备组织系统、监测预警组织系统、应急响应组织系统、应急恢复组织系统。

应急预案应该涵盖应急预案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预案的分类分级、应急预案的评估、应急预案的更新、应急预案的模拟与演练等,并且国际工程项目应急预案体系应该是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化、全覆盖的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应该覆盖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

应急资源是指应急活动所需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中的资源系统是完成国际工程项目各类应急资源的配置、整合与管理的系统。资源系统的建设应包含应急资源的储备、应急资源的评估、应急资源的调度等各个方面。

技术系统是指应急信息系统,它的建立可以提升整个国际工程项目的应急管理能力。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就是为了配合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科学的方法,为国际工程项目的应急指挥提供决策辅助,使应急管理过程更加科学。

国际法律规范系统是指在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要遵守和符合工程所在国以及国际通用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各项应急管理工作的合法化,使应急管理活动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同时,无论是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还是应急处理的流程,抑或是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国际标准规范,从而确保其它子系统的有效运作。

(三)激励系统

激励系统由科技进步、工程保险两部分组成。它包含了对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推动要素。

科技进步是指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投入和科技研发来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科技进步是应急能力提高的重要驱动力,通过使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来不断增强国际工程项目对于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能力。

工程保险是指为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向保险公司支付保费,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的约定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工程、设备、财产和人身伤害承担的赔偿保险金责任。国际工程项目应充分发挥保险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重要作用,将工程保险纳入国际工程项目突发事件防范救助体系当中, 利用保险事前防范和事后补偿相统一的机制,强化事前风险防范, 努力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或者尽量减轻各种事故的损失。

(四)约束系统

约束系统主要指应急成本约束。国际工程项目突发事件因其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破坏性等特点,给工程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然而应急管理应该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安全目标,从资源限制和工程项目成本等实际情况考虑,“不惜一切代价”的应急显然是不合理的。尤其是盲目的应急投入必然会增大工程项目总成本,从而影响工程的建设进度。所以国际工程项目应急工作必须考虑成本问题,应重视成本可行性和成本有效性,提高应急管理的总体投入成本,重点提高应急预防阶段的投入成本,同时注意应急资源的高效节约和回收利用,建立应急成本配置、核算和评估模型,科学有效的管理应急成本。

(五)目标系统

目标系统主要包括:预防目标,应急目标、恢复目标三部分。

预防目标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应该能够有效运转,实现制定预案、培训演练、教育宣传、储备应急资源等功能,达到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起到预防、准备的作用。

应急目标是指当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突发事件分类分级的判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决策分析,指挥控制整个应急响应过程,保证在事件发生时整个应急管理系统可以高效的进行应对和处置,使工程损失和人员伤亡降到最低程度。

恢复目标是指当突发事件结束后,通过恢复与重建尽快恢复工程的建设,保证工程项目的进度。

四、应急管理系统主导回路分析及关系演化

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在保障系统、激励系统和约束系统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运作系统达到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目标。由目标、保障、激励、运作系统组成的系统主导正反馈回路,具有自我强化的作用,是系统中促进系统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保障系统为运作系统提供组织、预案、资源、技术、国际法律规范等各方面的保障,使运作系统正常运行。激励系统为运作系统提供推动力,使运作系统加速运行,从而保障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的总体目标顺利实现。系统的整体目标对运作系统、激励系统产生作用。正反馈回路举例如下:

工程保险应急准备应急能力工程损失企业收益企业国际竞争力企业综合实力工程保险。

例如,在一个国际工程项目中,企业根据有关的法律和规范与保险公司就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签订工程灾害和人身伤害等险种的合同,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如遭遇到突发事件(譬如恐怖袭击)使工程项目和人员遭到很大损失,则保险机制的运作可使整个应急能力得到增强,从而减轻了工程项目的损失,使企业的收益增大,从而有利于企业保持更好的国际竞争力,更多地参与到国际工程项目中去,使企业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因而企业会更加注重工程保险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形成良性循环。

由目标、保障、约束、运作系统组成的负反馈回路是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内部调节器,可以控制系统的发展速度。在保障系统的支撑下,运作系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会受到由应急成本构成的约束系统的制约。运作系统和约束系统必须维持最低能量的平衡,否则系统的内部就会出现摩擦和停滞不前,影响系统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当保障系统能够满足运作系统的一切要求时,同时约束系统对运作系统的制约以及激励系统对运作系统的推动作用达到最优时,整个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将处于一种良性发展的状态。负反馈回路举例如下:

企业综合实力应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应急能力应急成本企业收益企业国际竞争力企业综合实力

例如,随着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企业会逐步重视突发事件对国际工程项目的危害,因而会注重加大应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使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但是不合理的盲目投入会使应急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企业的收益减少,从而使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降低,影响到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应急管理系统的状态和运行机制是由系统主导反馈回路的相互耦合作用体现出来的结果。研究系统反馈回路对系统起作用的方式和系统中各要素目前所处的状态,并对其进行控制即可使应急管理系统的目标得以实现。

五、结语

随着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日益壮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必须走出国门参与竞争,积极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然而面对着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环境的特殊性,走出国门的企业更应该加强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使应急管理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高科技型的战略转变。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对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总体构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正负反馈回路的分析揭示了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系统内部运作规律,同时详细地阐述了各子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功能,为国际工程项目应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张连营、马添翼、程建:国际工程承包安全管理状况及启示,《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第4期。

池宏、祁明亮、计雷、赵红: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应急救援》2005年第3期。

应急工程项目管理篇2

关键词: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Abstract: In today's market econom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competition has reached a white-ho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The project is the main battlefield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with project management as the center, improve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ject quality, it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is paper respectively from the quality, cost, safety and schedule for the project management to do a comprehensive study.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快速前进,建筑施工企业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前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值得引起我们去足够重视,探寻解决之道,为建筑施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单位承包项目存在违规操作行为施工单位在不规范的招投标市场环境下,滋生出承包商挂靠行为和层层转包方式等非法现象。施工安全资料不规范、不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分项交底和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不全、不准或与现场实际不符。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施J二安全活动记录不真实,这就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带来了原则性的错误和隐患。

2、施工项目管理较薄弱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协调难度大。由于项目施工面宽,流变性颇大,不可预见因素较多,资源需求种类繁杂,整个施工过程涉及到经济、技术、法律、行政法规和人际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施工项目管理中的组织协调工作十分复杂、难度大。

3、施工现场管理操作规范落实不到位 由于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少承包商为了承揽工程不惜压低标价,以低于成本的标价中标,使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到位,安全生产无保障,材料、机械设备等配套的不符合也给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分管安全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况且农民工是建筑业劳务作业工人的主体,文化素质偏低,多数没有受过岗前培训,缺乏专业操作技能,安全意识比较淡薄,致使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二、作好合同管理与信息管理在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中,合同与信息管理也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贯穿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是整个工程办理交验和竣工结算的前提。施工项目的合同管理包含以下几个阶段:投标订立合同,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违约赔偿,合同终止。合同管理应该根据所签的工程承包合的内容来对工程施工范围进行界定,哪些是合同内的工作,哪些是合同外的工作,是否是属于签证的范畴,都应该根据合同来确定,从而来指导工程施工,为工程经济资料的完善提供合理的依据。

三、严格质量管理,确保工程项目质量

1、提高管理人员质量意识项目现场质量目标管理系统主要由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组成,这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控制施工质量,就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使所有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现场管理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

2、加强质量检查,做好过程控制坚持施工过程中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现场各级质量检查员都要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对施工中每道工序,每个部位进行全面检查、把关。班组自检是质量管理的基础,自检记录按分部分项汇总装订,每个分项及检验批完成后,必须进行交接检查验收,验收时交接双方对工序质量,对照图纸逐 检查,符合设汁标准要求后办理交接验收记录,三方签证,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现场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采用随机抽查和关键过程旁站、巡视的方法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联系施工单位,协调解决,将质量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杜绝返工浪费。

3、坚持高起点样板引路制度施工操作中注重工序的优化、工艺的改进和工序的标准化操作。每个分项工程开始人面积施工前都要做出示范样板,统一操作要求,明确质量目标,确保操作质量,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具体任务、责任,责任到人,使工作质量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仟心,形成严密的质量工作责任体系。样板经我方的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共同验收,达到规范标准要求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四、保证项目进度控制

项目进度控制包括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在项目进度目标的分析之前,施工单位一定要搜集相关的资料。包括施工人员的能力、施工原料的供应、施工现场的条件、施工位置的天气影响等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无论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都要考虑周全。通过对实际情况的信息搜集以及调研分析,制定出项目进度计划书。进度计划书中要考虑到各个子项目之间的联系,将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调整时间作出预留,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项目时间的精确性。同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项目进度控制计划要根据实际的项目进度进行阶段性调整,同时控制小组需要对项目的进度进行跟踪检查,一旦发现工作中出现了问题要及时的进行纠正,确定好新的控制点。通过对各个阶段的进度控制,来保证整个进度的正常。

五、施行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计划

1、建立一个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

工程中标后在开工前,应由专门人员对项目进行分阶段的实行,造价编制和相关管理人员应指导项目确定整个工程的责任成本,并将整个工程的责任成本分散成各阶段的成本控制,各部门有各部门自己的责任成本,并且由项目经理实施起,由项目经理对各分部经理的工程进行监督,分部经理则对所管部下进行监督,这样的分类管理,让全部门都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对成本控制有着强烈的意识,以避免施工过程造成的疏忽引起复工而浪费一定的人力、物力。

2、对持有资源的成本管理

在人员安排上能够根据工程的进度来进行安排,固定人员能够落实到位,抓紧的工程需增添人手也可外请,最好是能避免则少请,以免增加人力成本。建筑公司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培养一批专业多技能的技术人员,便于调节各工序的松紧情况,以防人手紧缺,这样既能够节约人工费用成本,同时能够加快工期进度。材料采购中,采购部应该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直接从厂家拿货,同时应该做好市场调查,对性价比进行比较。施工机械费则要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并且做好维护和保养,尽量减少各个环节的费用支出。

3、依据施工图,承包合同为依据,根据合同要求的工程项目,质量、进度等指标,详细地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以此作为制定计划成本的基础。对合同中的暂定项目和存在变更的分项工程,及时申报。尽可能的增加工程收入。用合同赋予的权利合理的增加收入,减少支出。

4、材料采购要遵循"质量好、价格低、运距短"的原则,进场材料要正确计量,认真验收,最大限度的减少采购过程中的管理消耗。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科学组织材料的使用计划,避免停工待料现象发生;材料的领用应严格控制,定期盘点,随时掌握实际消耗和工程进度的对比数据;对于周转材料要及时回收、整理,使用完毕及时退场,这样有利于周转使用和减少租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六、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工程特质制定详细的项目安全风险预测及相应的保证措施,并对项目风险进行分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各部门、班组及个人,以便在项目实施全过程更好地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及培训,做好生产前的安全技术交底,生产中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预案,做好监管。建筑行业较差的安全管理状况导致了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升、工程质量水平降低、建设周期加长等,因此,要始终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基本经营方针,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并避免”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事故零目标”推进活动。

应急工程项目管理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风险管理;不确定性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由于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因而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建筑单位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既要取得利润同时也要保证工程能顺利进行,就需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风险因素有一个全面的评估和对策,来论述如何减少企业的风险。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组织不完善在我国建筑施工项目普遍存在,人们都认知风险的存在。但是,对风险防范的意识并不强,施工企业对风险的管理并不完善,致使建筑施工项目风险事件频频发生。建筑施工项目风险是必然存在的,但是,施工项目风险是可以被管理、降低、转移的。所以,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必须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防范设施。

一、工程项目中风险的特征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而且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这些说明为什么虽然人类一直希望认识和控制风险,但直到现在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2.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任何一种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这就使人们有可能用概率统计方法及其他现代风险分析方法去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同时也导致风险管理的迅猛发展。

3.风险的关联性和可变性

这是指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将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4.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建筑工程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并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这是建筑工程项目中风险的主要特点.

二、工程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去认识风险,采取主动行动,应用各种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尽可能减少风险的不利损失,企业加强项目风险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风险意识,建立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工程项目风险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施工企业缺乏主动的风险管理理念,就会给项目管理留下不同程序的隐患,所以施工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掌握不同工程项目的风险规律,及时确认项目中的风险事件,列出潜在的风险清单,然后根据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同时施工企业要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实行风险的分级归口管理,进行风险跟踪评估,并建立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风险责任人的积极性。

2.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本身作为一个项目进行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有四个方面的涵义:一是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从项目的立项到项目的结束,都必须进行风险的研究与预测、过程控制以及风险评价;二是对全部风险的管理;对项目在每一阶段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罗列,全面盘查项目风险源,可以按照时间维、目标维和因素维的方法识别和确认各种风险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三是全方位的管理;既对风险要分析其对各方面的影响,采取措施的时候要考虑各种综合手段和方法。四是全面的组织措施。要全面落实风险控制责任,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在工程项目的每一阶段都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衡量以及风险评价,以便更大程度的减少风险损失,保证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3.积极应对风险,建立风险应对措施,规避和控制风险

风险回避是在考虑到某项目的风险及其所致损失都很大时,主动放弃或终止该项目以避免产生风险和损失的一种处置风险的方式,它是从根本上放弃使用有风险的资源、技术、施工方案等从而避开风险,是一种最彻底的风险处置技术。它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将风险因素完全消除,从而完全消除了这些风险可能造成的各种损失。,并且成功把握也不太大的项目也应该尽量回避。风险回避虽可彻底消除实施该项目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可能产生的恐惧心理,但它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处置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一味的回避风险,一味的追求保险,那么必然同时失去实施项目可能带来的收益,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体权衡利弊后再作决策。

风险转移是指项目组将风险有意识地转给与其有相互经济利益关系的另一方承担的风险处置方式。这是风险管理中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应对措施之一。此种方式下风险本身并没有减少,只是风险承担者发生了变化。它的目的不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不利后果的大小,而是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人为的将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到第三方身上,使大家共同分担风险。因此不同的风险对于不同的管理者所产生的后果也不一致,谁最具有管理能力就转移给谁就可能将风险损失减少到比较低的水平,有利于各方效益的实现。风险转移最常见的方式有:分包、保险和担保。

风险自留指有时候项目管理者可以把工程项风险事件的不利后果资源承担下来,也就是说把风险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如自留风险不当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以上几种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要根据具体风险具体分析

结束语:工程项目风险贯穿于项目的各个阶段,作为施工企业,从源头开始消除隐患,加强自身风险管理与监督,进行风险计划、风险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以减少或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启生.构筑工程建设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J].国外建材科技,2001,(2).

应急工程项目管理篇4

一、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应急管理的总体要求

重点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可预知的各种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引发各类突发公共事故。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应急管理,做好事故的预防、处置及事后重建等工作,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意见所称重点建设项目,是指列入*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对产业类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上级要求,参照本意见实施。

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的应急管理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严格应急管理程序,迅速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评估和治理,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安全平稳有序实施。各乡镇(街道)、各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监管部门及建设单位(项目法人)都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的应急管理工作。到去年底,实现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应急管理工作体制全面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全面覆盖、应急管理机制基本完善,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市应对重点建设项目突发事件能力。

二、完善重点建设项目应急管理体系

(一)加强应急管理组织体制建设。

1.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各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都要明确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应急管理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确定相关责任人,切实做到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职责、编制、人员、经费”五落实。

2.落实管理责任。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主要负责人是重点建设项目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市重点办要将重点建设项目应急管理工作列入去年度*市重点工程建设“三比”竞赛考核内容。各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协助相关单位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的应急管理工作,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3.加强协调和指导。市应急办要对重点建设项目的“一案三制”建设进行协调、衔接和督促,确保应急预案发挥应有作用。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和督查相关行业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应急管理工作,协调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法人)之间的应急物资储备。各建设单位(项目法人)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经征求相关应急处置联动单位意见后,在报告项目建设主管部门的同时,报市应急办、重点办和安监部门备案。

(二)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建设。

1.推进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建设。各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要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推进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建设。凡已经开工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各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要在5月底前完成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工作;已经列入计划的项目,各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应在开工前完成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要根据《*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市级相关专项预案的要求,加强对建设单位(项目法人)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提高预案质量。

2.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应急预案综合或者联合演练。通过演练,提高应急队伍应对事故、实施人身救援的技能,提高应急救援的组织协调能力与效率,促进建设单位应急预案与政府、部门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对已开工的重点建设项目,有关责任部门要督促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在6月底前上报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适时组织实施。演练后,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要及时指导各建设单位进行分析评估,并针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3.完善应急联动机制。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要加强与建设单位(项目法人)的联系,建立起政府、部门、建设单位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形成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合力。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要及时报告有关情况,预警信息,确保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4.加强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要按照“专业救援和职工参与相结合、险时救援和平时防范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建立以专业队伍为骨干、兼职队伍为辅助、职工队伍为基础的应急救援队伍。对已开工的重点建设项目,要求在6月底前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要督促各建设单位(项目法人)依法为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切实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应急救援中地人身意外伤害风险。

5.建立应急信息报送工作制度。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要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信息员队伍,落实信息报送时效与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准保应急信息畅通、及时。对于迟报、漏报和瞒报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

(三)加强事故预防和处置能力建设

1.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工程建设工地、场所要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并有专人管理与保养;要设立警示、标识、报警电话、安全生产制度等,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各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要加强对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认真做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分类、评估、登记、建档等工作,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采取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安监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对建设单位(项目法人)未落实有效安全措施的较大、重大危险源采取停产、停业整顿或停止使用等措施,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2.强化应急处置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后,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先期处置,并按照突发事件分级标准迅速向有关部门及所在地政府报告。对可能危及周边群众和环境的突发公共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报告有关情况,并及时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单位、群众发出预警信息。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要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要求,加强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指挥协调,组织开展救援和疏散工作。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应尽快组织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消除环境污染,并将事后调查评估、完善各项措施情况,按规定上报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

三、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应急管理的宣传与培训教育

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作用,特别是建设单位工地宣传栏、工地简报等建设工程现场宣传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应急管理知识,普及安全生产事故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常识,切实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2.认真组织培训考核。重点建设项目责任部门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要将《突发事件应对法》、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培训纳入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注册安全工程师等培训中增加应急管理的内容,并强化培训考核,提高培训质量。

应急工程项目管理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of high risk, accident-prone, construction site emergency management situation is grim.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emergency management principle in our country building construction site emergency response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site , and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emergency respons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site;Unexpected events;Emergency management

本文认为,应急管理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减少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应急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对突发事件发生的预见能力和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就是针对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其管理主体是施工企业现场项目部。

一、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的应对现状

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它的发生不能完全避免,人们只能在预防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去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涉及到应对组织、应对过程、应对的保障因素以及规范应对行为的法律法规,人们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突发事件应对的经验,下面将从法律、应对组织、应对过程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的现状。

1.1突发事件应对有关法律的现状

1.1.1.有关法律分析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目前突发事件应对的最高级别法律依据,是全国范围内突发事件应对的主要行动准则。该法从政府应急的角度对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各阶段应进行的工作、责任主体和相关方的配合工作等。该法明确了建筑施工单位应针对突发事件编制应急预案。该法还从从管理人员、重大危险源管理、应急救援三方面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应对进行了规范。

1.2突发事件应对组织的现状

1.2.1突发事件应对组织

施工现场安全由建筑施工企业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同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编号为GB/T50326-2006)和《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明确规定建设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我国的工程实践也是先组建项目部,再具体进行工程项目的实施。因此,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责任主体是施工企业的项目部,突发事件应对组织也应是项目部,即项目部是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的行为主体。突发事件发生后,项目部所属的施工企业、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社会救援组织以及政府主管部门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参与到事件的应对中来。当突发事件的社会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政府主管部门要充当指挥协调的角色,具体指挥施工现场各组织机构的应对行为。

1.3突发事件应对过程的现状

1.3.1建筑施工现场的应对过程

在目前建筑业突发事件应对的情况下,主要强调的还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为更好地体现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现状,这里主要阐述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

(1)准备阶段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2)监控预警对于地基基础工程等的施工,要到政府相关部门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有需要的要委托有资质的的单位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监测预警。

(3)应对与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规定,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4)调查与恢复对事故发生原因、损失等进行调查,评估应对过程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尽快恢复工程项目正常施工。从前述分析可知,当前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的应对基本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应对流程进行。

二、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的原则

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面临的往往是非常紧迫的情形,需要应急管理人员迅速做出决策,同时还涉及到各方利益平衡的问题。一般地,人们要求在立法的层面上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突发事件的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法律层面也无法解决主体间利益冲突和资源占用的问题,因此需要制定一些应急管理原则以实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维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目的。

2.1预防和应急相结合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因此,应急管理首先要遵循预防和应急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在总结经验教训和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综合预防和应对措施,并使整个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置过程制度化。

2.2生命安全第一位原则

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危害有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其中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应急管理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保护和保障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

2.3时间原则

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和紧迫性要求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必须反应迅速,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时间是应急管理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越早做出应对决策就越能避免事件的发展和蔓延,应急管理的效果也会越好。

2.4应急优先原则

由于潜在的危害性,突发事件需要在限定的可控时间内处理妥善,否则事件的影响和造成的损失会有扩大的趋势。这就需要迅速组织所需的各种资源来应对突发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应保持应急优先的基本原则,包括资源占用与调度的优先、道路与通行权利的优先等。

2.5项目目标原则

对施工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工程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这一角度来说,突发事件造成的最大危害在于工程项目实体遭到破坏,损害项目目标的实现。因此,突发事件发生后,要重视员工心理的缓解和引导,理顺各方关系,尽早恢复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

三、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的不足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规范、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在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管是突发事件发生次数还是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都呈逐年递减的趋势,而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也大大改善了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形势。但是,由于建筑业的特殊性和我国的特殊国情,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的形势还是非常的严峻,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3.1应急管理意识不强

人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保护对象,也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主体,施工现场人员的应急管理意识直接决定应急管理的效果。应急管理意识不强是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对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应急管理意识不强,对于一些法律法规强制性的内容都是被动应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所以应急管理的首要工作是提高员工的应急管理意识,从行为意识的高度要求员工,保障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

3.2应急机制亟待完善

我国对应急管理的真正重视时间还比较短,应急管理对施工企业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各项工作都还没有规范化和制度化,应急机制亟待完善。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建筑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等的概念和内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此外,建筑施工现场的应急反应机构界定不严、责任主体不清楚,应急培训与应急演习等重要工作没有制度化。应急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施工现场应急管理工作的混乱,不利于应急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使用,迫切需要通过研究完善应急机制,使应急管理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3应急预案管理有待改进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是应急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急预案编制本身涉及到与政府、企业总体应急预案的衔接配合工作。这些都是应急预案管理需要包含的,也是我国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

3.4应急决策和指挥协调有待改进

针对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应急行动决策是一项非常重要也非常困难的工作。在现有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下,完全依靠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决策是不现实的,而完全依靠个人经验进行拍脑袋决策也不切实际。在这种情形下,就需要结合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寻求最合理的应急决策方法。应急行动的指挥协调牵涉到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对应急行动的有序开展有重要影响如何改善现有的应急指挥协调的情况,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更好地进行指挥协调,需要对施工现场应急管理各层面指挥协调的进行研究。

3.5应急恢复不被重视

通过应急恢复工作,可以使施工现场恢复到正常施工状态以保证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应急恢复也是保持应急管理工作的连续性、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对于应急管理工作的改进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们对应急恢复的重视还不够,应急恢复涉及的工作也不明确,需要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以改善现有状况。

四、完善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的措施

4.1建筑施工现场应急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力度

人是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人的能力决定了突发事件应对的最终结果,而应急教育是人树立应急意识、增加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这充分地体现了应急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人员的应急教育,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应急教育培训制度和运转机制,使得施工现场所有人员都能参与其中,是关系到应急管理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4.2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监控

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监控是施工现场应急准备阶段的重要工作,包含监测和预警两方面的内容,监控对象包括危险源、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和应对过程。应急监控是对现场危险源的处置方式之一,在危险源辨识、评价完成并确定重大危险源后便可以开展相应的工作。

随着建设项目的日益复杂化、规模化,应急管理面临的情形也更加复杂和严峻,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就显得尤为必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应急监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应急监控的实现也逐步向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应急监控可以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获取突发事件信息、提高应急组织的反应速度,是提升应急组织综合反应能力的重要保证,在工程实践中必不可少。

4.3制定建筑施工现场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事故应急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是应急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应急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工程应急预案体系由政府建设工程事故应急预案、施工企业事故应急预案、施工现场事故应急预案三级预案构成。

应急工程项目管理篇6

[关键词]大型工程;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

对大型工程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价研究,最终定量测评出应急管理能力的水平与状况,有助于为进一步提升工程项目的应急管理能力提供依据和参考,有助于防范在工程应急情形下,由于行为能力不足、应对和处理不当而产生的工程损失。

一、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自2008年我国南方雪灾和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国内应急管理研究逐步升温,至2012年左右达到高潮。对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领域,第一,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研究。杨瑾构建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突发事件准备能力、突发事件预警能力、突发事件善后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1];杨斌从应急管理全过程能力,包括预防与准备能力、处置能力和恢复能力3个方面,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2];陈伟珂等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构建学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1法进行评价[3];刘庆华等依据SMART准则,从预防与准备能力、处置能力、恢复能力3个方面进行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4];姬浩等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进行评价研究[5]。第二,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研究。牛跃林等从应急准备能力、应对能力、恢复重建能力3方面,基于模糊数学进行城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研究[6];董鹏等以终极目标为中心,从系统应急准备、过程支持、事后处理、辅助设施4个方面展开研究,多角度综合评价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7];凌学武从政府应急管理的绩效维度、层级特征及样本属性3个维度,进行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8];张永领基于应急管理阶段,构建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研究[9];徐选华等考察政府抗冰救灾指挥部应急能力、气象部门监测与预警能力、居民应急反应能力、电力部门应急能力、运输管理部门应急能力、其他部门应急能力,运用群决策方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研究[10]。第三,企业应急管理能力研究。张国辉等从企业应急管理的计划能力和组织能力、企业应急管理的领导能力和控制能力、企业应急管理的沟通能力和决策能力6方面,基于灰色聚类分析进行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11];许振宇从(应急阶段)减缓阶段、准备阶段、响应阶段、恢复阶段几方面,基于盲数和熵值构建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12];佟淑娇等从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角度出发,建立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13];李君治等构建应急预案、应急运行机制、资源保障系统、组织指挥系统、法律法规5方面指标体系,基于云模型进行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14]。目前,研究工程项目应急管理能力的较少,只查找到侯琨从日常应急管理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应急恢复能力出发,基于粒子群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15]。

(二)国外研究现状苗鑫等检索、分析

2887篇国外文献揭示,目前国外应急管理能力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是弹复性及其相关问题。大量的国外研究文献一致认为抵御风险和提高抗风险能力是现代应急管理的最终目标,通过风险管理实现上述目标是现代应急管理的核心,提升弹复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16]。弹复性概念由于其内涵丰富且处于不断发展演进之中,国外的相关研究至今仍存在争议。我国应急管理能力及评价研究主要是基于应急管理过程展开的。笔者立足大型工程及其应急管理能力的复杂适应性角度,进行大型工程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

二、大型工程应急管理能力分析

从逻辑思维的规律来看,研究大型工程应急管理能力,其前提条件应该是科学认识、准确理解大型工程及其应急管理能力的特征。以这一思路为出发点,笔者借鉴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深刻剖析大型工程及其应急管理能力发展、演化的特征,认为工程项目应急管理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一)大型工程是一个复杂系统

当代大型工程规模大、要素繁多、结构和功能复杂多样,成为涉及面广的多目标、多参数与变量、多风险动态复杂系统。大型工程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第一,建设管理主体多元化,主要有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政府相关部门、设计方、供货商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工程参与方内部各部门之间因为各自的利益,形成复杂的关系和各种矛盾。第二,大型工程涉及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结构、新技术,工程规模越来越大,结构形式复杂多样,技术难度越来越高。第三,大型工程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地质、气象和水文等,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这些外部环境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使得工程环境呈现出复杂性的特征。第四,大型工程的目标是由多目标组成的体系,各个目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总之,在工程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人”与“物”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工程系统,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工程管理各环节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工程系统具有全局性和持续性的特征,若想解决其中某个矛盾,与之相关的各种要素和关系都会被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和作用可能会传导,从而影响其他矛盾和关系的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关联性质表现出异构性和异质性,进而使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异常复杂。

(二)大型工程应急管理能力的复杂适应性

第一,应急管理能力系统的适应性。适应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品牌不断改变自己,形成一定的特性和性状,以适应改变的环境;二是充分利用稳定条件下的资源,巩固自身的能力。大型工程在应急条件下与环境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对环境的适应有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趋同适应是不同种类的工程在相似的应急环境中,受到某种主导要素的长期作用,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趋异适应是同类工程在不同的应急环境条件下,产生不同的适应方式。第二,应急管理能力的多样性。各种大型工程特色各异,不同种类的工程差距甚大,就是同类工程也因时间、地点等差异而各不相同。复杂适应理论认为在应急环境下,工程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断适应的过程,决定主体应急管理能力不同的发展变化,从而形成了工程应急管理能力的多样性。第三,应急管理能力系统的非线性。工程应急管理能力系统各主体相互间是主动的“适应”关系,而不是单向、被动、简单的因果关系,各种正反馈和负反馈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关系。在影响应急管理能力系统的状态变量中,有的变量对系统起负反馈的弱化作用,但在某种条件下则起正反馈的强化作用。因此,系统的生存演化发展机制是非线性的。正因为如此,系统行为才难以预测,系统过程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状态和性质。第四,应急管理能力系统的层次性。应急管理能力系统是由大量的处于不同层次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主体组成的。其层次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每一较低层次的应急管理能力系统都是更高层次系统的子系统;二是工程应急管理能力系统本身就是一个有多层次子系统的复杂系统。工程应急管理能力系统各层次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第五,应急管理能力系统的开放性。应急管理能力系统是开放系统,系统的良好运转需要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上述交换通畅与否,周转速度迅速与否,都直接影响系统的良好运行。开放性是系统存在演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系统通过负反馈来调节控制自身状态,通过形成新功能、新结构来适应系统外部环境的改变与挑战。第六,应急管理能力系统的整体性。应急管理能力系统的整体性包括3层含义,一是指工程应急管理能力系统本身特有的整体性和整体结构;二是系统的整体性,应急管理能力系统各组成主体之间能量、物质和信息相互交换和相互作用,形成系统内部联系的组织性、统一性和有机性;三是指工程应急管理能力系统在系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通过整体功能实现其整体性。另外,应急管理能力系统在特定的环境下,其内部的微小改变有可能迅速呈几何级数增长,使系统整体性质状况发生改变产生“蝴蝶效应”。

三、大型工程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大型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目标

对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目的是通过挖掘评价结果,排序背后暗含的信息,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认真分析,寻找形成结果的原因,为提升工程项目应急管理能力水平提供对策和依据。

(二)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设计思路

目前,综观国内外的研究文献,有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的数量多、层次多,能较全面地表述应急管理能力13的情况。但指标众多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可能会导致因信息众多而掩盖对能力水平的准确认识和测度;第二,收集原始数据工作量大,有些数据可能无法取得或获取成本很高。所以,构建大型工程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筛选核心指标,获取反映事物本质特性的关键变量。

(三)大型工程项目应急管理能力指标体系

第一,工程项目应急适应能力。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适应能力是工程项目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潜在能力的综合体现,能够体现管理者应急管理能力的高低。第二,工程项目应急知识管理能力。知识管理成为工程项目组织的重要管理活动,知识管理能力主要指对工程实践过程中大量的工法、专利、数据、经验和专业知识等的挖掘、演绎、归纳、吸收、传播能力。第三,工程项目应急学习能力。工程项目动态学习能力主要是指进行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积累,对各种知识进行甄别、编码的认知能力。第四,工程项目应急创新能力。工程管理创新能力是在既定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以提高工程应急处置能力为目标,创新各种资源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这种创新能力确保工程项目能顺利实施,提高运行效率。工程应急管理创新能力是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应急管理能力的核心,是一系列能力的集中体现。第五,工程项目应急管理行动能力。行动能力是工程项目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各种应急处置能力,包括决策能力、预警能力、迅速应对能力、联动协同配合能力、信息沟通交流能力等。任何工程突发事件都经历发生、发展和控制过程,基于此,工程项目需要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应急策略,进行预防、应对、恢复和善后处理,提升应急管理行动能力。

四、建立基于SOM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通过模拟仿真人脑神经系统的运行机理,处理评价相关因素之间、相关因素与评价结果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获取相似工程项目数据的情形下,笔者选取人工神经网络构建大型工程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

(一)SOM神经网络的设计

[17]SOM神经网络的设计包括输入层、输出层、传输函数、学习函数及网络参数的设置。输入层。影响因素决定输入层的节点数,研究工程应急管理评价问题,评价指标包括工程项目应急适应能力、工程项目应急知识管理能力、工程项目应急学习能力、工程项目应急创新能力、工程项目应急决策能力、预警能力、迅速应对能力、联动协同配合能力、信息沟通交流能力,共9个即输入层的节点数是9。输出层。网络的输出层为1层,节点为3个。设定工程项目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结果为3种,即好、合格和不合格。针对这3种结果,笔者设定由[100]表示样本工程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结果为好,[010]表示样本工程应急管理评价结果为合格,[001]表示样本工程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结果为不合格。传输函数(激活函数)。设定输入层到输出层的激活函数为二值型{0,1}函数,利用MATLAB工具箱中的com-pet传输函数。学习函数。采用MATLAB工具箱中的learnsom学习函数,该算法函数收敛速度快,可减少学习时间。

(二)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应急工程项目管理篇7

关键词:施工安全,文明施工措施与制度,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总体概况

金融区某地块工程是集金融办公、商业购物于一体的综合公用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59612㎡。本工程地下三层,建筑面积为34154㎡,主要作为停车场、设备用房等用途;地上部分由塔楼及裙楼组成,其中塔楼39层,建筑高度为176.55m,裙楼7层,高度为40.00m。

2. 工程安全生产目标

(1)确保 “市级文明施工示范工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2)施工时严格按照国家、地区、相关规范规程标准及相关图集执行,确保施工现场及周边人员、建筑、管线、道路安全。(3)按照公司年度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计划要求确保达到如下目标:1)全年杜绝机械设备、火灾、交通和中暑、中毒等死亡事故的发生;2)年工伤事故频率控制在3‰以内,杜绝因工重伤及死亡事故;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达标合格率100%,杜绝不合格现场。

3 应急预案总则

3.1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责任

⑴ 项目经理是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第一负责人,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指挥工作。

⑵ 安全总监是应急预案第一执行人,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

⑶ 建立项目各级施工人员应急预案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部与各施工单位负责人签订应急预案生产责任状,做到层层负责,竖向到底,一环不漏。

3.2 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

⑴ 抢险组: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安全总监、现场经理、机电经理、项目工程师和项目班子及分包单位负责人组成成员。

职责:抢险行动方案的策划和实施,相关部门抢险行动的协调和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抢险工作的进展情况。

⑵ 安全保卫组:项目安全总监担任组长;项目综合部、保安组成成员。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

⑶ 后勤保障组:由项目综合部经理担任组长,项目物资部、综合部、合约部、食堂成员组成成员。

职责:负责解决全体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的食宿问题和调集抢险器材、设备。

⑷ 医疗救护组:现场设医务室,配备值班医生和护理人员。

职责:医务室备有急救箱和急救担架,工地发生安全事故后,要将伤者立即送往医务室进行处理,必要时送医院医治。

⑸ 善后处理组:项目经理担任组长,项目领导班子组成成员。

职责:负责做好对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协调落实遇难者家属怃恤金和受伤人员住院费问题;做好其它善后事宜。

⑹ 事件调查组:组长项目经理、公司责任部门领导担任,成员由项目安全总监、公司相关部门、公司有关技术专家组成。

职责:负责对事件现场的保护和图纸的测绘;查明事件原因,确定事件的性质,提出应对措施;如确定为事故,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3.3 应急预案流程

(1) 施工单位安全事故上报程序

图1施工单位安全事故上报程序

现场第一发现人立刻通知现场值班人员,并由值班人员或事故目击证人通知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报明事故地点,事故大概状况。组长立即组织应急救援组员到达现场开始应急救援的同时记录信息,做成详细报告向上级部门报告。

(2)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程序

图2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程序

现场发现人,在第一时间报告值班人员或离事故突发现场最近的项目领导人,同时拨打报警电话,如急救中心120等。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立即组织项目应急组到达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同单位值班人员把事故具体信息反馈给公司工程指挥部门,总部以最快的速度向应急组传达事件处理决策,在远程进行指挥工作。

4 结论

本论文通过金融区某地块工程的安全生产目标、特点及对本工程易发生的安全意外事故和常见伤害形式的介绍,以《施工安全生产手册》为基础,结合其他类似工程安全策划方案设计出了适于本工程的应急预案。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做好安全措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好应急预案,有效处理发生的事故,减少伤害和损失。

参 考 文 献

1《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办[2005]89号

2方志国.浅谈如何做好现场文明施工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24.

32010 中国建筑施工行业研究报告.中华工商时报.2011-02-27

4高向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5乔元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学位论文],山东:青岛理工大学,2011.

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应急工程项目管理篇8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项目部认真学习贯彻公司__文件,按照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将开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贯彻地___府、上级有关安全管理工作情况。项目部高度重视地___府、上级、业主、监理及相关部门下发各种安全管理文件,认真贯彻实施,通过会议、文件和现场督察、检查、巡查等方式落实文件要求,并按照文件规定及时上报有关安全管理信息。

2、项目部制定了安全岗位责任制,并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建立了“四个”岗位安全责任体系,于__月__日重新学习安全责任制内容,并“四个”责任体系责任人签订了承诺书;项目部全体员工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措施,特别是项目经理(兼书记)和各体系责任人责任落实,保证了项目部处于低风险施工状态。

3、项目部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___多个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中涉及到的工作,做出来比较明确的规定,在操作上有了依据。各级管理人员认真履行本工作岗位安全管理职责,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办法、措施等要求开展相关工作,有关安全方面工作没有出现“真空”无人管控的现象,各岗位管理人员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作业人员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项目部安全生产状态良好。

4、项目部根据本项目部地理位置和生产经营情况,由项目经理___,生产副经理、项目总工、项目安全总监、工程部有关人员,邀请监理参加的对春季(二季度)施工安全生产状态,特别是辽河项目有关应急抢险、应急撤离等进行评估,内容包括:项目部安全管理体系、人员配备、现场负责人安全管理经验、判断识别安全隐患水平能力、现场应急事件能力、现场应急设备物资能力、应急预案启动效应能力等,项目部现在每天派人对辽河施工围堰进行___小时巡视,对施工道路进行监测维护。进行了桌面应急抢险和应急撤离演练。项目部认为,满足各项应急处置和安全生产需要。

5、项目部按照上级和业主监理要求,制定了本项目部专项防洪度汛方案,方案中对人员责任、配备设备物资和值班做了明确要求,上报监理,并得到批准。业主监理在安全检查中没有提出异议。

6、我项目部施工不使用___等火攻材料,工程设备使用油料由供应商派送,没有其它重大危险源,其它一般危险源处于受控状态。

7、我项目部属于工程分包施工,就一家分包商,各种资质符合要求,项目部对安全教育纳入安全管理工作中,是安全管理工作重要内容;分包商营地“硬件”、“软件”符合公司安全管理规定;项目部建立了分包人员档案材料。

8、分包商有两台履带吊,由于需要于__月份又租赁了___台履带吊,均为新设备,经过政府部门检测。项目部定期检查,并按照分局、公司要求开展相关工作,上报有关管理信息。

9、本项目部有吊装作业和经常出现高边坡开挖作业,制定了专项技术安全措施和现场安全监管,处于受控状态。

10、项目部各营地是防火重点部位,项目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制定了专项预案,进行了消防演练,处于受控状态。

11、场内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标志、工程机械、运输车辆、通勤车等的安全情况,项目部定期检查,及时整改隐患;对车辆驾驶员、工程设备驾驶员定期___学习,提高对安全工作认识、意识和操作水平。

12、项目部按照分局要求,制定了综合、各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进行了快速撤离、消防、触电、起重伤害应急演练工作,应急设备、物资、人员满足应急需要。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