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应急处理管理8篇

时间:2023-10-11 10:03:54

应急处理管理

应急处理管理篇1

1.加强安全教育及普法宣传,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提高高校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基本防范技能,从而减少上述各类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维护高校正常的工作秩序。该方面重点包括以下内容:(1)改革教学培养方案,把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到教学体系,并配套相关教材。安全教育教学内容的核心是针对上文提到的八类安全事故展开,授课形式不拘泥于课堂上的讲授模式,而是要注重效果打动学生内心。可以采取模拟演练、案例讲座分析、召开班会讨论、举行知识竞赛、观看教育宣传影片等多种形式进行。总之,安全教育要规范且深入人心,使每一个学生的安全意识都得到切实提高。(2)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或组织分管安全教育,确保安全教育工作顺利进行。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需要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应建立一个领导有力、机构健全、信息畅通的工作和运行机制。(3)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及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因此网络安全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高校应该重视网络相关法律的宣传,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使学生能够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财产账户、专业资料等,并对常见网络犯罪、网络诈骗手段有辨别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呼唤网络文明、净化网络环境等宣传教育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4)加强并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教育。高校火灾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最主要的原因是部分高校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重视消防知识的普及与宣传,防患于未然。另外,还要举行消防事故模拟训练,锻炼学生在事故发生时的逃生与自救能力。(5)加强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理问题可引发一系列的高校安全问题,因此心理安全教育也是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只有当学生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才能把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习、读书、运动等积极向上的活动中。高校应坚持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心理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具备丰富的心理知识,健康的人格与心态,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挫折应对能力等。除了上述的普遍教育外,还需要结合专业心理咨询,对个别学生进行疏导教育,建立心理安全预警系统,实施心理危机干预,达到教育和预防的双重目的。

2.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工作制度,消除校园安全隐患(1)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工作制度。安全工作制度包括组织机构、值班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组织机构方面要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安全工作。各学院、系部、实验室、办公室或行政机关的部门各科室,都要建立安全责任制度,保证学校每一个物理区域都有专门的安全负责人。其次,工作制度方面要建立一系列的工作规范,定期进行检查与报告、审批与整改、认定与追究等工作。(2)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检查制度。校舍安全方面,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机房、供电线路、消防设施等重点部位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食品卫生方面,定期对食堂进行检查,并定期督促炊事人员进行身体检查,防止流行病、传染病的发生;设备检修与隐患排查方面,高校应定期对校园内的消防设备、电水气供应设备、体育运动设备、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高校教学、实验、科研、工作和生活等安全。(3)建立健全学生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学校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校园学生安全信息,全局掌控与调度工作人员,是十分重要的。要想掌握高校学生的安全信息,就需要有通畅的信息渠道。高等学校可以建立以下三条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一是从学生宿舍长班级干部班主任或辅导员学院学生工作部门校学生工作部门和保卫部门主管校领导的纵向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二是建立从学生宿舍宿舍楼栋值班室公寓管理中心校学生工作部门和保卫部门主管校领导的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三是建立从教学楼及活动场馆教学楼与场馆值班室学校保卫部门和高校学生工作部门主管校领导的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以上三条主要渠道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成大学校园的学术安全信息渠道,以保证学生的安全信息时时畅通。

3.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措施方案(1)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工作制度”侧重于预防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此阶段的重点工作是不断加强宣传、教育、管理,真正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并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学校安全管理部门与管理人员(值班室人员、班主任和辅导员、学工负责人、保卫人员、校主管领导)的安全防范意识。(2)突发事件处理阶段。处置学生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需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快速反应机制。首先,校园安全快速反应机制,要针对前文提到的八类安全突发事件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相应的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的发展,抢救在突发事件中受伤者,制止因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3)突发事件的善后阶段。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是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认真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尽快恢复高校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避免由于处置不当而造成的次生、衍生的突发事件,避免事情进一步扩大。首先,通过快速反应机制控制住突发事件的发展势头并制止进一步损失之后,应尽快着手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并依法(规)做好责任认定和初步处理意见。其次,及时向突发事件各相关方面相关信息,做到信息公开透明,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与猜忌。最后,突发事件常会对当事人或者旁观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从而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心理恐慌。因此,需要学校宣传部门配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进行疏导与治疗,从而尽快恢复突发事件影响人群的身心健康,恢复正常学习与工作。

二、结束语

应急处理管理篇2

关键词: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应急处理

作者简介:赵光伟(1981-),男,河北保定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讲师;余海洲(1978-),男,湖北荆门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讲师。(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20120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215-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已经稳居世界之首。由于大学生群体的普遍年龄在20岁左右,社会经验普遍不足,缺乏必要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另外,不同成长背景、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学生生活在一起,各种安全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既会危及人身与财产安全,也损害了高校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形象。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防范教育与管理,积极预防并及时有效地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不仅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高校的稳定与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归类分析

高校学生安全突发事件是指直接或间接危及到学生身心健康、生命或财产安全的各类突发意外事件。此类事件的特点是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并迅速发展,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对高校的教学、科研、日常工作以及形象声誉等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快速响应并妥善处理。

1.心理健康安全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安全突发事件,如自杀、谋杀、打架斗殴、偷窃等,在所有安全问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此类问题起因也多种多样,如学业压力、情感问题、就业压力、身体健康、遗传因素等。

2.消防安全相关问题

由于高校人数多,居住密度高,部分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违反学校管理规定的事情时有发生且缺乏基本消防安全常识,因此存在引发火灾的隐患。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宿舍里因用火或用电不当而引发火灾事故。如一些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违章使用电器、私自乱接电源、胡乱丢弃烟头、擅自使用炊具等。

3.交通意外事故

此类事件主要是指在高校内部或高校周边,由于学生和部分司机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和思想麻痹,而引起的严重交通意外事故。

4.治安类

主要是指高校内部及周边区域发生的侵害高校学生财产与人身安全的各类刑事案件。此类问题严重扰乱了高校正常的教学与科研等日常工作秩序,给高校师生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阴影,甚至恐慌。

5.意外事故类

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正常的学习、实验或活动中发生的事故,如某些学科存在较危险的实验、各种体育活动、集体出游、工厂实习等。

6.网络安全类

此类安全事件分为两方面:第一,主要是指高校学生受到互联网上散布的虚假、有害信息的影响无法正常工作;第二,是指互联网受到病毒或者黑客等攻击,丢失资料、账户密码或者其他个人信息,从而无法正常工作。针对此类事件,高校应该有相应的措施,并且要禁止学生参加此类违法活动。

7.公共卫生安全事件

主要是指学生食堂或其他餐饮部门发生大规模的食物中毒、学生中间发生大规模的传染疾病等。

8.财产安全类

主要是指学生财产、物品被盗、被骗或者被抢劫,从而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并给其他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影响。

二、加强高校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的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及普法宣传,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提高高校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基本防范技能,从而减少上述各类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维护高校正常的工作秩序。该方面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1)改革教学培养方案,把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到教学体系,并配套相关教材。安全教育教学内容的核心是针对上文提到的八类安全事故展开,授课形式不拘泥于课堂上的讲授模式,而是要注重效果打动学生内心。可以采取模拟演练、案例讲座分析、召开班会讨论、举行知识竞赛、观看教育宣传影片等多种形式进行。总之,安全教育要规范且深入人心,使每一个学生的安全意识都得到切实提高。

(2)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或组织分管安全教育,确保安全教育工作顺利进行。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需要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应建立一个领导有力、机构健全、信息畅通的工作和运行机制。

(3)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及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因此网络安全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高校应该重视网络相关法律的宣传,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使学生能够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财产账户、专业资料等,并对常见网络犯罪、网络诈骗手段有辨别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呼唤网络文明、净化网络环境等宣传教育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

(4)加强并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教育。高校火灾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最主要的原因是部分高校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重视消防知识的普及与宣传,防患于未然。另外,还要举行消防事故模拟训练,锻炼学生在事故发生时的逃生与自救能力。

(5)加强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理问题可引发一系列的高校安全问题,因此心理安全教育也是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只有当学生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才能把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习、读书、运动等积极向上的活动中。高校应坚持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心理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具备丰富的心理知识,健康的人格与心态,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挫折应对能力等。除了上述的普遍教育外,还需要结合专业心理咨询,对个别学生进行疏导教育,建立心理安全预警系统,实施心理危机干预,达到教育和预防的双重目的。

2.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工作制度,消除校园安全隐患

(1)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工作制度。安全工作制度包括组织机构、值班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组织机构方面要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安全工作。各学院、系部、实验室、办公室或行政机关的部门各科室,都要建立安全责任制度,保证学校每一个物理区域都有专门的安全负责人。其次,工作制度方面要建立一系列的工作规范,定期进行检查与报告、审批与整改、认定与追究等工作。

(2)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检查制度。校舍安全方面,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机房、供电线路、消防设施等重点部位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食品卫生方面,定期对食堂进行检查,并定期督促炊事人员进行身体检查,防止流行病、传染病的发生;设备检修与隐患排查方面,高校应定期对校园内的消防设备、电水气供应设备、体育运动设备、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高校教学、实验、科研、工作和生活等安全。

(3)建立健全学生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学校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校园学生安全信息,全局掌控与调度工作人员,是十分重要的。要想掌握高校学生的安全信息,就需要有通畅的信息渠道。高等学校可以建立以下三条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一是从学生宿舍长班级干部班主任或辅导员学院学生工作部门校学生工作部门和保卫部门主管校领导的纵向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二是建立从学生宿舍宿舍楼栋值班室公寓管理中心校学生工作部门和保卫部门主管校领导的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三是建立从教学楼及活动场馆教学楼与场馆值班室学校保卫部门和高校学生工作部门主管校领导的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以上三条主要渠道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成大学校园的学术安全信息渠道,以保证学生的安全信息时时畅通。

3.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措施方案

(1)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工作制度”侧重于预防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此阶段的重点工作是不断加强宣传、教育、管理,真正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并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学校安全管理部门与管理人员(值班室人员、班主任和辅导员、学工负责人、保卫人员、校主管领导)的安全防范意识。

(2)突发事件处理阶段。处置学生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需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快速反应机制。首先,校园安全快速反应机制,要针对前文提到的八类安全突发事件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相应的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的发展,抢救在突发事件中受伤者,制止因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

(3)突发事件的善后阶段。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是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认真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尽快恢复高校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避免由于处置不当而造成的次生、衍生的突发事件,避免事情进一步扩大。首先,通过快速反应机制控制住突发事件的发展势头并制止进一步损失之后,应尽快着手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并依法(规)做好责任认定和初步处理意见。其次,及时向突发事件各相关方面相关信息,做到信息公开透明,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与猜忌。最后,突发事件常会对当事人或者旁观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从而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心理恐慌。因此,需要学校宣传部门配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进行疏导与治疗,从而尽快恢复突发事件影响人群的身心健康,恢复正常学习与工作。

三、结束语

总之,高校安全与稳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面对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以及事件发生后的恢复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学校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与善后处理能力。这样,高校的安全与稳定才会得到更有力的保障,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谭福强,李魏,叶芳.论新形势下高校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建设[J].三峡大学学报,2011,33(Sl):4-6

[2]童隆.高校学生安全与稳定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08,23(3):255-256.

[3]赵经磊.高校学生安全现状及实施安全教育的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21):66-68.

应急处理管理篇3

目前,从病人进入医院挂号开始,到病人就诊、收费取药,从住院、医嘱、手术、记帐、出院结算都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同时病人费用的结算直接与多个医保单位联网并实时结算,还有像检验科、B超图象等直接与医疗诊断相关的系统,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因此,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将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运行,影响到病人的利益和人民的健康,必须高度重视。

但是,要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除了高度重视和必要的设备、资金投入外,还必须要有应急措施。首先,医院信息系统所使用的设备不是万无一失的,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备、打印机等都有可能出现故障;其次,目前的软件还是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软件故障;第三,存在受计算机病毒及黑客的攻击可能,引起系统故障甚至系统瘫痪;第四,火灾、停电等外界不可预见的问题;第五、关键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等)检修、更新。因此,迫切要求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医院信息系统应急措施,避免出现故障时措手不及,造成严重损失和影响。

1、应急措施制定原则

当系统出现故障时,为了尽快的作出响应,将损失减少到最少,通过应急措施,继续保证医院各项业务地顺利进行,保证病人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可靠。

本应急措施制定时,遵循了以下原则:

① 重点部门原则。重点部门、关键业务必须得到重点保护,制定应急措施时,应合理安排人力资源、设备资源。

② 重点设备原则。对一些牵涉面较大的设备(如主服务器、主交换机、磁盘阵列等)必须得到重点保护,应该使用双份。

③ 风险优先原则。根据风险评估情况,对有可能造成损失的系统,优先制定应急措施,并在发生问题时优先启动、优先恢复。

④ 完整性原则。应急措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了预防防范性、应急处理措施、触发条件、启动、恢复措施等。在制定应急措施的同时,必须考虑到成本及可能遇到的风险(其中包括医院信誉、社会影响等风险),达到较好的性价比。

⑤ 有效性原则。必须保证应急措施的切实有效。

⑥ 可操作性原则。应急措施涉及到日常工作的各个部门,具体的应急措施要简单、准确。

⑦ 可恢复性原则。待故障排除或系统恢复后,对于启动应急措施后至恢复前的数据应该能够得到恢复,并与前后数据保持一致。

实施本应急措施时的基本原则:对外保证病人的正常就医,对内帐务不错,秩序不乱,业务不停,措施有效。

2、 发生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可能产生的后果风险对医院影响的严重性,我们用打分的形式来进行量化。

3、应急措施执行原则

为了确保医院业务的正常开展,本院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管理原则,认真履行网络信息安全职责。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一把手要亲自过问,分管负责人要直接抓,层层抓落实。为进一步健全安全工作机制,做到领导到位,科室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实行专人专责制度,明确工作职责,严格责任追究,特制定本措施。

二、应急类型

共分门急诊、住院、网站和其它系统四大块,门急诊应急启用前故障延时为25分钟,住院应急启用前故障延时为45分钟,即在以上两时间内无法排除故障的,须立即进入相应应急措施,以保障病人就医流程的正常运行。网站应急启用,何时发现何时启用应急。

三、信息科信息系统应急措施

信息科,风险等级:4级(灾难性)

1、接到应用科室故障电话,按如下方式进行排查:

1)、网络设备出现故障

1.1中心交换机采用2台H3C,互为备份。出现故障时,紧急采用备 用交换机。

1.2汇聚层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出现故障时,更换交换机。

1.3光纤出现故障,确认如是物理故障,请公司融接光纤。

1.4双绞线故障,确认是物理故障,更换或重新布线。

2)、电力因素

2.1如停电(采用电力应急措施),对于没有UPS的终端,采用手工。

2.2定期检查UPS使用情况,保证供电正常,当中心服务器UPS供电超过1小时后仍无法正常供电,全院采用应急措施。

2.3当楼层交换机房停电,该楼层全部手工。

3)、服务器出现故障

HIS系统采用双服务器,双工,每二周相互切换主从服务器,保证发生一台服务器故障后,另一台能够切换,LIS、ERP服务器单机。

3.1 服务器硬件故障。启用备用服务器,保证医院关键业务的正常运行。

3.2 计算机病毒引起系统崩溃。查、杀每个工作站病毒,启用备用服务器,保证关键业务部门的正常运行。

3.3 LIS服务器出现故障时,信息中心紧急采用备用服务器。

4)、数据安全

建立一磁盘阵列,实行数据备份。备份策略为:备份服务器每10分钟做日志备份一次,每天全备份一次。主从服务器全备份1次。每日检查数据备份情况。

4.1磁盘阵列硬盘故障。更换热插拔硬盘。

4.2整个磁盘阵列故障。用普通交换机替代,保证关键业务。

4.3数据丢失。从备份硬盘中恢复最近的备份数据。组织人员补充备份数据之后至当前的丢失数据。(如是医保数据,可以从医保中心取得。)

5)、其它不可预知的因素

如(雷击、黑客等)造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全部不能运行或部分科室不能使用时,则立即排查相关设备是否还可使用。

2、确定故障25分钟内无法解除的,立即电话上报门诊部负责人,由其通知相关科室负责人,确定是否进入门诊应急措施。

3、确定故障45分钟内无法解除的,立即电话上报应急小组副组长,由其通知相关科室负责人,确定是否进入住院应急措施。

应急处理管理篇4

关键词:电气安全;管理;应急处置

1 电气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1.1 落实变电所规章制度

加强电气运行管理,严格运行值班纪律,确保电气运行生产处于受控状态。建立电气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完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台账。加强人员管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操作规程,严格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在思想上重视、在技术上提高,精干队伍,加强管理,避免人为造成的事故。将变电所各项管理制度悬挂于班组及各变电所墙上,所有员工都要牢牢记住变电所各项管理制度,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1.2 避免出现触电事故

首先禁止没有电工证的人员在电气设备上工作,禁止没有经验的电工在接电地段进行高压电气设备工作。另外,电工验电和接地的专业工具必须合格。配电线路停电必须使用“停电区域图”,禁止人为约定时间来送、停电。电工施工前必须遵循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规定,禁止单人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在高压设备上工作。必须遵循使用操作票进行倒闸操作。设备操作前必须核实设备名称编号、开关刀闸位置、操作模拟图等之后再按要求进行操作。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使用安全工具进行操作。

1.3 落实安全技术教育培训

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培训,采用安全板报、标语、事故影像教育、简报等方式,结合每周安全活动、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强化电气运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根据电气运行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有计划的技术培训教育,电气运行人员专业技术的提高应以个人学习结合单位集中培训,根据实际运行需要进行学习教育,所有电气运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国家特种作业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电气特种作业人员上岗操作证。

1.4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现场勘察制度。电气检修作业,工作负责人或工作票签发人认为有必要现场勘察的,应由检修单位根据工作任务认真勘察现场,并填写勘察记录;工作票制度。工作票是准许在电气设备上工作的书面命令,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应填写工作票或者事故应急抢修单,工作负责人应根据实际工作内容填写相应的工作票,工作票内容不得任意涂改,工作票应由签发人审核无误签字后方可执行;工作许可制度。电气检修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应由工作许可人完成,并会同工作负责人对工作票上所列安全措施检查确认,在工作过程中,工作许可人有权制止违反安全工作规程或拆除某些安全措施的行为;工作监护制度。带电作业或在带电设备附近工作时,应设监护人,工作人员应服从监护人的指挥,监护人不得离开现场,专责工作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监护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应高于操作人;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工作间断时,全部工作班成员应撤离工作现场,所有安全措施不能变动。全部工作结束后,应清理现场,拆除接地设施并检查确认,工作票终结后,方可办理送电手续。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是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识牌或装设遮栏,上述措施必须由电气运行值班人员或有权执行操作的电气人员执行。

1.5 加强电气设备安全管理

我国针对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有着严格的要求:要制定严格的电气设备安全责任制度。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责职责、岗位培训教育部门安全职责、生产负责人职责、设备专管人员职责等,还要编制好相应安全操作规程,做到操作管理人员人人熟知,强化安全意识以及自报方法。强调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从源头上去控制安全实质的发生;对于有些人员、不按章程操作,导致设备事故发生,并造成国家、企业经济损失者,企业根据损失情况给予严肃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发刘责任;每个操作员必须熟悉自己操作的电气设备相关的结构原理、工艺要求、性能以及之前发生故障记录和应急措施预案,避免操作失误导致事故的发生。

1.6 电气应急预案管理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加强事故预防应急演练,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可迅速处理,减少事故损失。本着“预防为主、有案可依”的原则,结合现场故障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演练处置方案。通过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运行人员对现场处置方案熟悉程度,完善现场处置方案中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工作。通过培训和演练,增强运行人员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2 某化工厂10kV系统单相接地的应急处置案例

2.1 危险性分析

电气运行人员的职责是负责全厂安全用电的稳定,10kV系统是全厂供配电的中枢。当10kV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时,如果不能快速确认故障点并切除故障,将会产生系统谐振,给电气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若另外一相也发生了接地故障,将导致两相短路崩烧,引起系统跳闸,将事故扩大,直接影响工艺生产。

2.2 故障现象

电气值班人员在电气后台发现故障报警,报警信息为10kVI段母线A相接地,某10kV电机A相接地。

2.3 应急处理步骤

电气值班人员立即将故障现象汇报当班值长,值长立刻启动应急处置程序,组织电气运行人员到10kV配电室以及现场检查情况,并汇报上级领导;电气值班人员到10kV配电室检查发现10kVI段母线A相接地,某10kV电机A相接地,现场电机检查发现接线盒有冒烟及电缆皮烧糊味道,确认10kVI段母线A相接地是由于某10kV电机A相现场故障接地所引起,现场检查人员立即将配电室及现场实际情况汇报值长;值长立即联系工艺人员切换备机,并将该故障回路停电切除,检查电气后台10kVI段母线A相接地告警消失,某10kV电机A相接地告警消失,配电室继电保护装置告警复位后消失;当班值长立即通知相关领导10kV系统接地故障已经消除,具体故障原因正在进一步查找;电气运行人员按照电气检修规程组织实施电机故障检查处理,故障处理完毕后进行相关电气试验合格,将该设备恢复至热备状态,并通知工艺人员该电机已经处于热备用状态,随时可以投入使用;故障处理完毕,总结故障原因及处理过程,将材料归档备案并上报车间。

3 结语

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工艺设备正常生产的基础保障,电气运行人员是保障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保护神,单位应该不断加强电气运行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技术知识培训,加强电气安全规程、制度的执行力度。电气运行值班人员需要认真贯彻落实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变配电运行技术水平,牢固掌握处理电气事故的能力,缩短故障处理的时间,为电气设备的安稳长满优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应急处理管理篇5

突发性事件类型不同、程度不同、性质不同,对指挥部的现场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当前处突指挥部的现场管理及运行难点有:一是指挥权难确定。主要表现为指挥权归属存疑,主体责任不够明确,行政领导权与现场指挥权不分,行使指挥职责与行使领导职责不清。特别遇重特大突发性事件,当地党委政府或上级领导亲临现场指挥部,由于授权不足或职责不明,更容易出现指挥权无法充分行使、指挥缺位或相互推诿等情况。二是管理难规范。主要表现为指挥部现场管理工作过于粗放,秩序混乱,规范不够,运转不畅,效率不高。指挥部的功能定位、地点选择、人员配置等不明确、不具体,对人员、信息、物资等缺乏有效管控措施,出现缺管、漏管、瞎管、乱管等现象。有的缺乏现场必要管制措施,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人员混杂,进出随意,物品存放混乱。有的情报信息保密工作不到位,文件管理不当,出现较大的泄密隐患。三是情报难共享。主要表现为情报信息共享度底,容易出现“谁提供、谁专享”的情况,过分强调警种或系统的特殊性,各自为战,互不通气,在紧急或特定的环境下不能迅速统筹和整合,或报不上、统不起、用不好。参战单位过于强调程序和部门利益,层级多,环节多,情报信息传输渠道不顺、不畅、不规范,时效性差。四是行动难协同。主要表现为指挥部指令和意图难以得到坚决有效的贯彻落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意识不强,多警联勤联动应急处置能力不高。警地或联勤处突各单位之间关系复杂,力量分散,现场指挥部在管理上“统”不起来,“分”不出去,结构性和协同性差,相互扯皮内耗现象严重。

二、应急处突指挥部现场管理难原因分析

一是认识不到位。一些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认识有一定局限性和片面性,不重视或不善于现场管理工作,甚至认为可有可无。往往注重事件处理结果而不重视处置水平、环节和成本,没有认识到现代警务指挥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二是机制不完善。指挥部的功能定位难、指挥权确定不及时等导致指挥权、责模糊,基地指挥部决策功能和现场指挥部执行职能错位。指挥体系不科学、不合理,缺乏扁平化指挥网络,缺少“流程式预案”,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判明情况作出科学决断,丧失处置主动权造成工作被动。三是管理不科学。现场指挥部体系结构、部门隶属、成员组成以及硬件、软件配置不合理、不到位,作战单元和参加部门统不起来,难以形成有战斗力的整体。管理不科学,或过于僵化,统得太死,造成机动性和灵便性不强;或过于放任,流于形式,造成纪律松懈,秩序混乱。

三、应急处突指挥部现场管理工作突破点

解决管理问题,必须把握突发性事件的性质和特点,遵循应急处置的规律和方法,从规范管理入手,提高指挥部科学化管理水平。

(一)力求理念上的突破

一是坚持权、责、利相统一。制定落实预案、规章制度,将指挥部相关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岗位、人员,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熟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现场管理人人参与,人人服从,人人遵守。充分发挥管理单元的功能及各类骨干的作用,权、责、利相统一,每个阶段、每件事、每个细节都有人管、管到位。二是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既遵守规定执行纪律不动摇,不打折扣,又根据情势变化灵活机动,适时调整。程序上宜简不宜繁,方法上厘清集权与担责,模式上统分结合、分类管理,处理好内外关系,既紧密相连,又区别对待,灵活机动。三是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相结合。坚持依法依规解决问题,统一思想,坚定立场,科学决策,冷静处置,行动迅速,执行有力。针对突发性事件诱因复杂、矛盾交织、因素多样等特点,强化法治意识,提高现场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力求沟通上的突破

一是处理好与党委政府的关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托现行应急管理体系,党委政府是处置突发性事件的核心。由政府主导、公安机关参与的应急处置行动,要坚持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按照职责和分工,坚决贯彻落实好指挥部的意图,发挥好公安机关作为专业力量的作用。二是处理好内部处置力量之间的关系。从厘清内部关系入手,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和相互协作关系,建立和完善互助互利、协同共享的良性管理模式。人员调配上,注意合理搭配,发挥专长;装备供给上,既突出重点,又保证平衡。从实战需要出发,完善长效协作机制,对协作内容、方式、流程进行全方位、全时空磨练,提高契合程度。三是处理好与下级或分支指挥体系的关系。坚持整体思维和系统思维,运用系统论原理解决好上下关系以及全局和局部关系,拓展和延伸指挥部现场管理工作,既确保指挥部的权威和领导,令行禁止,又能因地制宜,统分结合,有序推进现场处突各项工作。

(三)力求重点上的突破

一是重在“引导”。根据处突工作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情况,指挥部一经成立就要迅速明确纪律及有关注意事项。一般在制定预案时就要专门作出规定,并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全体人员进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现场纪律和保密纪律教育。建立有效的管理秩序,通过签订责任书,实行功能区和标式识别,实现一定的区域管理。二是重在“领导”。针对领导“不服管”、工作人员“不敢管”等情况,在提醒引导的基础上,要敢于、善于作为。一方面要通过指挥部现场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职责,把履行职务与行使指挥职责、执行命令等区分开来,提高领导干部自我岗位意识。另一方面要引导领导机关和领导带头遵守纪律,按规定和程序办事。三是重在“信息”。完善通信装备技术,建立可靠的指挥通信网络,确保指挥通信拉得出、联得上,通得好。规范新闻采访,明确新闻采访纪律,有关突发事件的新闻工作应由指挥部指定新闻发言人专门负责,努力掌握舆论主导权。注意网络传播对事件的影响,协同相关职能部门提前做好应对。

(四)力求环境上的突破

应急处理管理篇6

天然气做为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具备清洁、高效、便宜等特点,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很快的就走入了千家万户。然而在运送过程中会发生泄漏事故,一旦泄漏就会发生重大的爆炸事故,直接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要想避免这些重大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防止燃气管道的泄漏。因此,加强燃气管道事先预防检查工作和应急救援系统的研究与更新至关重要。

一、应急救援事故及救援组织结构概述

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事故的频繁发生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都对民众的生活造成影响,破坏和谐安定的社会秩序。所以,对于事故的控制是减少损失的重要途径。事故的控制主要从三个方面下手,包括:事故预防、应急救援和事故的调查处理。事故应急救援涉及多个部门,有现场指挥中心,行动部、后勤部、资金部、信息中心,行动部又可划分为多个队伍,有医疗救助队、侦察勘测队、工程抢救队、公众疏导执行队、警戒治安队、洗护消毒地点。现场指挥中心是整个应急救援系统的领头与核心,统领指挥着四大应急救援必备的部门,行动部、后勤部、资金部、信息中心。

二、事故应急救援程序及事故原因分析

(一)、事故救援程序

当我们接到警报时,首先要根据响应级别来判断是否处理这个事故警报,如果不处理要及时反馈信息,一旦接受处理警报,就要立刻启动应急救援系统,现场指挥立马到位,开始调配应急救援物资,指挥应急人员展开行动,开通所有的信息网络,和外界随时保持联系。紧接着看事态严重与否,如若很严重,立马申请增援,扩大应急救援措施,迅速组织人员采取医疗救助、对环境进行侦查勘测、组织工程抢救队对事故加以控制、疏导群众、对现场的封锁、通过信息请求专家的协助等一系列的措施。当事态得到控制,应急状态就可以终止了,对现场进行清理,解除封锁或警戒线,对事故的善后处理和通过对事故的调查总结分析事故形成的原因。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燃气管道用料的缺陷

输送燃气所用的管道设备材质主要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类的,因为金属本身材质受到温度、用料和制作方面的特点影响,会使得金属在制作成管道经过的冶炼、焊接的时候出现一些气孔和裂缝。非金属类的,制造成管道的材料市场上种类繁多,主要有PVC、PE、PPE等聚乙烯、聚丙乙烯的材质。虽然这些新型材料不会出现金属类材质在制作方面的缺陷,但是管道需要被埋在土壤中,土壤中的一些物质对材质的腐蚀性、加之一些自然条件的影响如空气中的湿度与温度都会使得这些制造成管道的材质出现破裂的现象。

2、外力影响

因为管道是埋在地下,所以很容易受到工程施工的破坏。当要进行一些地下勘测时或者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时,挖掘机的不注意会挖断管道,打夯机打地基时候会震裂管道,还可能使得管道的地基下沉,改变管道位置。还有一些建筑物违法建设,对燃气管道一直实施超负荷的重力压制,这些都会造成燃气的泄漏。

3、管道施工管理的漏洞

管道施工是一项工期长,线路多,队伍多加之工程紧的任务,很多时候都不能符合规定完工,种种的不规范使得管道在未完成时就出现裂缝,很自然就使得燃气泄漏;日常没有维护,巡查的工作人员的不负责、不认真、不能及时发现管道问题,使得管道的问题由小变大最后造成燃气泄漏;资金跟不上,燃气管道的维修更新跟不上,对于一些老化的或者有些损坏的设备不能及时更换维修;很多时候对于管道的建设维修还是根据老的经验、旧的制度来执行,往往忽略细节,这些都是造成泄漏的潜在影响因素。

三、燃气管道事故应急救援处理分析

(一)、城市燃气管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就是在事故发生前,事故发生过程中和事故后续处理这一系列做出预案,这包括对事故的预防、应急的人员,装备,技术及现场的救助协调行动等做出安排。预防这块,首先要对地区就行考察,这个地方是否可能有燃气的泄漏,可能性大小。发现泄漏后确定泄漏所在的位置,所需要的物资设备,明确应急救援人员。救援后对事故现场的勘察分析,采用新型技术和管理方式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

(二)、燃气管道应急救援事故注意事项

城市燃气管道遍布众多,而燃气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易燃,当燃气泄漏时,因燃气的主要成分就是具备易燃成分的甲烷所以一点点火源就能燃起天然气。易爆,天然气一旦泄漏会与空气接触混合,就会引发天气燃气的爆炸。而且天然气扩散速度快和范围广就会使得其危害性更大,加上很多救援措施的不当还会引起二次事故,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从上得出我们应该在事故应急救援时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安排疏散

当发生燃气泄漏事故时,要立即组织人群撤离危险地段,在撤离的时候要做好防护措施。

2、对潜在的危险的检测

因为管道燃气事故发生二次事故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对事故现场的检测勘察很重要,只有防止事故的蔓延与扩大,才能保证救助现场人员的安全减少损失与伤亡。

3、对现场信息的掌握

要想准确做出应急救援系统决策,就必须时刻掌握现场的情况,再根据天气情况对事故做出计算与分析。还要时刻保证能与外界信息想通,让外界能时刻知道事故现场的状况,保证信息的流通性。

(三)、事故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城市管道安全防护制度

对于燃气管道泄漏事故的预防,要从制度上抓起,设立专门的管道安全防护机构,选取有责任心的员工担当安全管理员,机构内部要建立起责任制,对管道要进行定期的检查登记,消除不必要的隐患。要对员工进行考核与定期培训,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要立即上报。争取从根源上防泄漏。

2、政府要加大对燃气管道资金的投入

资金投入是保证管道后期维修的重要保障,资金来源可以从调整燃气费来获得。此外,政府还要根据《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定期检查管道是否受超重压力影响。当天气出现冰冻季节时,要格外注意管道是否受到冻裂的现象等等一些外力因素影响的管道泄漏。

应急处理管理篇7

关键词:医院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原则;故障

目前,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在对医院管理中,当病人需要看病时,从一开始的挂号、对应科室的诊断、到治疗、拿药等项目收费、以及最后的结账等过程可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

1 医院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应急策略制定原则

在构建应急系统的时候,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要确保病人信息安全和数据的准确等基本要素,这些都是使得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科学顺利的运行。对于这些基本的原则,个人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整性及有效性原则。对于医院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中,应急策略涉及的是整体,所以可包括以下几点要求,它不止要有对应急做出相应的处理、触发条件,还有设置开启该策略方案和相对应的恢复方案等一系列过程,在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时必须确保该项策略方案的完整性,同时预计到采用的方法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以及应对的方法;另外,还必须确保该项策略的切实有效,这点是制定方案的核心因素之一。第二,重点部门、重点设备及风险优先原则。这里讲的重点部门,大部分是指一线的业务以及相应的支持部门,要制定应急策略是必须确保人力及设备资源的科学性。而重点设备原则主要体现在对于一些涉及到的面积较大,比如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必须得到重点保护。风险优先原则主要指应急措施一定要依据风险评估报告为准则,如果出现问题也一定是有限恢复。第三,可操作性及可恢复性原则。医院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应急策略的制定必须要兼顾到平常工作的各个方面部门,由此一定要具备相应的可操作性,具体的应急策略要求是简单、快捷、精准。与此同时,在发现故障或系统恢复之后,一定要把从前的数据等进行系统恢复,务必使得其数据的前后一致性。

2 医院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应急策略的执行原则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医院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应急策略都是面向不同的应急类型而作出相对应的不同处理策略。普通的应急类型共分门急诊、住院、网站和其它系统四大块。门急诊应急启用前故障延时为25分钟,住院应急启用前故障延时为45分钟,即在以上两种情况的时间内不能够排除故障的,要马上进入到相应应急处理的环节中,这样才能保障病人看病流程的正常运行。对于应急策略的执行处理原则,要使得医院业务的正常顺利进行,在这里认为医院可采取这种“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管理方式,认真履行网络信息安全职责。认真严格实施领导责任制,负责人要亲自询问,分管负责人要直接抓,每个环节都要落实到位。

3 医院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应急处理措施具体意见

按照可能产生的后果风险对医院影响的严重性,采用打分的形式来进行评判。按照风险评估,一般情况下医院信息的风险等级被评定为四级,所以其信息管理系统的应急策略的设定一定要考虑多种情况,实施简单、快捷、方便。对于采用具体的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3.1 接到故障电话后的处理方法

首先,排查网络设备。第一步,总机房采用2台交换机,一台内网交换机,一台外网交换机,当发生故障时,紧急采用备用交换机。第二步,汇聚层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发生故障时,则更换交换机。第三步,当光纤发生故障,判断认定是物理故障,则重新融接光纤。第四步,当双绞线发生故障,判断认定是物理故障,则更换或重新布线。其次,排除电力因素。对于电力应急策略,假如出现停电的状况,在没有UPS的终端时,需要采取手工方式,对改终端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供电没有异常情况发生。如果中心服务的UPS供电一小时之后,医院还是不能正常供电,这时就要全面采用应急收到,一旦楼层交换机房停电,全部采用手工方式进行相应工作。第三,排查服务器故障。HIS系统采用双服务器,使用双机热备,确保即使一台服务器故障发生,可以切换到另一台。如果服务器硬件发生故障,那么就要开启备用服务器,确保医院核心业务的正常运行。如果计算机出现病毒从而导致系统崩溃,那么进行查、杀每个工作站的病毒,并开启备用服务器,确保核心业务部门的正常运行。第四,检测数据安全。数据安全问题是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应急策略的关键内容。要确保这一方面工作的万无一失,那么就必须机建立磁盘阵列,备份数据。一般情况下,所采取的备份策略为服务其每十分钟就备份一次,每天都监测备份数据。由此如果磁盘阵列硬盘发生故障时,那么就更换热插拔硬盘。如果有数据丢失的问题发生,就必须从备份盘中恢复数据,同时还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及时的进行补充丢失数据。最后,对于很多不可预知情况的发生,其应急策略主要体现在相关设备的及时维护,比如发现黑客,那么就得第一时间检测系统的可运行度,如果不能正常运行,就更换服务器等设备,力求系统的正常运作。

3.2 确定故障后的应急措施

如果故障发送并且确定其发生原因,而没有人员能够处理时,就应马上上报门诊部门做好相关数据记录及预留工作,为以后工作提供备用。如果遭遇设备更换问题也没有人处理时,就应马上上报总务科负责人,并及时的做出相应处理。

[参考文献]

应急处理管理篇8

关键词:重金属;微生物中毒;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0-0178-03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推进,环保部门对辖区各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也越来越重视,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有了明显好转。但部分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为了减少费用开支有时会偷偷地将超标工业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致使污水处理厂的生化系统受到冲击,特别是进水重金属超标,不断在活性污泥体内积累,降低微生物的活性,直至中毒死亡,严重影响生化处理效查,无法保证出水达标。本文以福建省某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系统微生物中毒的应急管理案例,得出一些体会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提供参考。

1 案 例

采用生物处理的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是有机污染物的重要分解者。在超标重金属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系统后,会使该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运行异常情况。在曝气池的好氧段运行参数及主要设备正常的情况下,在抽升量、污泥浓度等工艺参数未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曝气池好氧段DO出现异常上升的趋势,峰值达到7.0mg/L。伴随着高浓度溶解氧的出现,出现硝化菌硝化功能终止,TP二次释放、二沉池也产生云浪状污泥上浮,并陆续蔓延至全池等异常现象。超标重金属进水对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系统中的好氧菌呼吸终止、聚磷菌异常活跃,出水中氨氮、TP等指标严重超标。不断有不明超标重金属废水进入,进水水质异常,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经摸查,污水来自纳污范围内电镀厂工业废水直排污水管道所致,相关执法部门责令其停产。

2 原因分析

在生物处理系统中毒事件发生后,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我们在确定生物系统是否中毒时,可以借鉴医生看病人的事件分析处理程序,从感官、理化、专项三种方法,观察其“临床表现”,进而分析和判断其“病因”。

2.1 感官指标分析

生物处理系统的微生物性状好与坏,可从污水处理厂处理构筑物——曝气池和终沉池的运行状况中显示出来。在曝气池内,悬浮着大量肉眼可观察到的絮状污泥颗位,叫做活性污泥絮体。每个絮体内包含着成千上万个活性微生物。操作巡查人员在现场巡查时,可定时从活性污泥的“脸色”进行观察。与中医看病人同理,从“望、闻”二字入手。首先从颜色、气味,泡沫、流态、透明度等主要项目对曝气池进行查看分析,即由此可快速判断生化系统是否中毒,耗时最短,有利于管理和技术人员快速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2.1.1 正常状态

曝气池运行正常时,活性污泥一般呈黄褐色,略带有泥土味。在充氧过程中,正常的曝气泡沫是少量细小地散布在曝气池,总面积约占1/10,能听到曝气池的沙沙声,泡沫是乳白色。终沉池的液面状态与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与否也有密切关系,应注意观察泥面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有无漂泥,泥粒大小等。终沉池运行正常时,上清液清澈透明,活性污泥沉淀性状良好。

2.1.2 中毒状态

生物处理系统微生物中毒初期,操作人员可发现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一般会由原来的黄褐色急剧变成了土黄色,泡沫发黄,个体增大,同时数量增多,占到池面30%~50%;终沉池上清液混浊,泥位上升,出水有少量SS带出。中后期,操作人员可发现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一般会由土黄褐色急剧变成了黑色,发臭,泡沫数量急剧增多,覆盖池面90%以上;终沉池出水絮体很多,污泥的结构松散和体积膨胀,表面有大量泡沫形成的泥块浮在上面,污泥沉降性能很差。

在接到操作人员水质异常报告后,技术人员也要结合COD、氨氮、总氮等在线仪器数据进行比对。一般在中毒后,出水水质指标会发生异常变化且呈现线性变化关系。

2.2 理化指标分析

类似医生给病人开病理检查单,主要是通过检查病人的血液、尿液、大便来进一步分析判断生病的具体原因。同理,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在得到操作巡查人员的异常情况报告后,一般均会立即要求水质化验员对生物系统水样、泥样加强频次进行化验分析,采取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观察、监测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DO、污泥沉降比、污泥容积指数和密度指数、污泥的沉降速度等措施做进一步的理化分析,如表1和表2所示,可大致判定生物系统微生物是否中毒,中毒程度如何,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的变化过程。

此项分析耗时虽较长,一般为2~3 h,但数据的可靠性较高,多能大体上判断出废水净化的程度和活性污泥的状态,常常作为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应急调控的依据。

2.3 重金属指标专项分析

重金属分析仪器较昂贵,一般污水处理厂未有配置。污水处理厂可在必要时对污水、污泥取样后送至国家标准化实验室(城市排水监测站)进行重金属指标专项分析,类似一般医院医生交代特殊病人到大医院专项检查一样,以最终获得的数据来证实上述感观检查、理化分析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污水处理厂在生物系统微生物中毒后,水样、泥样经过重金属专项分析,可得到了确实的数据,如表3所示。

此过程一般耗时最长,1~2 d,但数据最为准确,以此来确认生化系统是否中毒,主要是何种重金属进入,具体数量多少,程度如何,同时也以此来证实上述两个步骤的分析准确性。通常,该类监测数据被污水处理厂作为生化系统中毒依据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环保监管部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