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应急工作要点8篇

时间:2022-04-21 13:12:05

应急工作要点

应急工作要点篇1

一、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一)强化基层应急体系建设。继续推进镇街、村(居)、企业、学校应急组织建设,整合基层应急工作力量,理顺工作关系,在各镇街、村(居)、学校以及矿山、危化品等重点企业建立应急管理机构,明确分管领导,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夯实应急管理的基础工作。

(二)健全重要领域应急管理机制。针对我区突发事件发生的领域及频率情况,进一步健全由林业、安监、公安、卫生、海渔等部门和单位牵头的森林防火、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公共卫生、海上搜救等五个重点领域的应急管理机制,完善预案、装备、队伍,明确配合协作规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二、加强值班和重要信息报告工作

(一)加强值守能力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关于加强政务值班工作的指示要求,健全应急值班工作制度,改善值班工作环境,配齐备足值班人员和设备,加大检查指导力度,提升值班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推进值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二)完善重要信息报告制度。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制度,规范信息报告的主体、内容、时限和格式,建立紧急情况信息直报制度,确保信息报告的时效性、准确性。定期分析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重要信息报告情况,对迟报、漏报、瞒报重要信息的,将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三、提升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保障能力

(一)加强应急预案管理。组织修订《市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指导有关部门和单位对专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加强对各镇街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急演练的指导,适时组织开展一次区级综合性应急演练。

(二)提高预测预警水平。加强各镇街、区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综合分析可能引发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预测水平。充分利用各类信息传播资源,进一步扩展预警信息渠道。建立联合气象、林业、海洋以及安全生产预警信息模式,提高预警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广泛性。

(三)做好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组织协调安监、消防等部门和单位,对全区范围内容易引发重大突发事件的重点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和风险评估,建立健全风险隐患信息数据库,跟踪做好对隐患整改的督导工作。

(四)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完善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运常态化管理机制,开展应急物资普查登记;加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力度,依据全区人口分布和流动情况,在各地分别规划建设一批“标识明确、集散方便”的应急避难场所,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布。

(五)开展应急宣教培训工作。与组织、人事部门合作,把应急管理常识列入公务员培训计划,在区委党校组织的各类年度主题班次中,重点加强对各级党员干部的应急管理知识培训;结合安全生产年度培训计划,重点对基层应急管理骨干、企业负责人进行2次专题培训,同时对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分18批次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使其熟悉和掌握相关突发事件处置救援和安全防护技能,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

(六)加强基层示范点建设。按照省里制定的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标准要求,每个镇街要分别建设1处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推动全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上水平。

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协调安监、交通运输、水务、海渔、卫生、民政、气象、地震等部门和单位以及武装部、公安消防部队,加强综合及专业应急队伍建设。着力强化以区公安消防大队为主体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由区武装部牵头组建的区级骨干应急救援队伍,指导各专业以及社会化救援队伍充实人员、改善技术装备,不断增强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探索建立专业队伍、预备队伍、志愿者队伍协调联动机制,整合力量、配合联动,提升救援能力。

应急工作要点篇2

一、强化应急值守,规范信息报送工作

1.加强应急值守规范化建设。出台《市政府系统应急值守工作规范》,推动政府系统应急值守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强化信息报送工作,实行定期通报制度,规范信息报告的时限、内容及责任,确保不出现迟报、瞒报、漏报、谎报等问题。

2.健全预警信息平台。重点协调市气象局推进全市气象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与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特别是设施农业小区的沟通和衔接,实现信息提供及时准确,信息顺畅有序。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和手段,使预警信息实现有效覆盖。

同时,各乡镇街、各部门尤其是应急核心部门要定期做好各类突发事件趋势的预测分析,认真做好研判会商,提早做好防范准备并及时上报市政府办公室。

二、强化预案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3.做好市级总体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省市有关要求,做好市级总体预案的修订工作。

4.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依据《市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做好市政府及各乡镇街、各部门应急预案的修编工作。结合实际,不断改进、补充、完善各类预案,形成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相衔接的应急预案体系。

5.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各乡镇街、各部门要制定全年应急演练计划,结合各自实际组织演练。市消防大队、地震局、教育局、卫生局、水利局、住建局、安监局等应急核心部门及重点设施农业乡镇全年至少组织1次综合性应急演练,并组织相关应急管理干部观摩培训活动。

三、强化能力建设,健全应急资源保障体系

6.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整合现有综合及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以公安、消防等骨干队伍为主体,以各专业应急队伍为基础,形成符合我市实际的应急救援队伍格局;加强市应急办与应急核心部门及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提高协同处置能力;加强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市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提高“第一时间”处置能力。

7.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各乡镇街、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本地区、本行业主要风险源和应急工作实际,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地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进一步开展应急物资调查摸底工作,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规模、布局和方式,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多措并举、多种方式开展实物、协议、生产能力等多种形式物资储备,形成储备形式多样化。

8.推进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把应急管理专家队伍作为预防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智力支撑,组织专家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基础工作调研,指导应急处置事件活动;通过开展政策法规咨询、会商研讨及参与处置等活动,发挥应急专家队伍的辅助决策作用,进一步增强应急决策的科学性。

四、强化资源整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9.完善市级应急指挥平台。逐步完善市级应急指挥平台硬软件建设,切实发挥应急指挥中心的决策指挥作用。发挥小型移动平台通信优势,建设基于手机、平面电脑的移动指挥平台,实现应急指挥的即时化和便捷化。将各乡镇街、各部门联络方式、专项预案处置流程、物资储备、专家队伍、应急救援队伍等各类信息进行电子化整合,提供全面的数据统计查询,紧急情况下可以按照需要快速提供各类数据,逐步实现掌上应急指挥功能。

10.完善应急指挥系统数据库。各乡镇街、各部门要积极开展应急资源普查,全面掌握并及时报送应急管理干部、应急队伍、应急物资、装备、危险源等方面的情况,加快推进应急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不断完善应急信息查询系统功能,逐步实现应急物资和装备的实时更新和动态管理。

五、强化宣传培训,提升应急干部工作能力

11.完善分层应急培训体系。通过专题培训及市委党校培训,邀请省市应急办领导及专家前来授课,在市级层面抓好应急管理干部培训,努力提高各级应急领导干部的决策指挥能力;各乡镇街、各部门要采取专题培训、网上学习等多种形式,抓好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应急值守人员等相关知识培训工作,广泛普及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级应急救援队伍要抓好基本业务及技能培训,提高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各地区、各部门遇人员变化、职能变动要及时调整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并及时报市政府应急办备案,推行应急管理人员报备制度。

应急工作要点篇3

2016年县应急管理工作总体目标是:强化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明确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及其职责;完善应急体系基础建设,编制修订县乡两级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和基层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监管,切实搞好应急演练;规范政务值班和信息报送,实施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水平,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

二、应急保障工作

(一)完成应急预案修订工作。一是修订县乡两级总体应急预案。《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已经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实施;乡镇(街道、场)总体应急预案在5月底前完成修订、工作,并报县政府应急办备案。二是修订专项应急预案。县政府应急办负责制定县专项应急预案修订计划,列出目录,有关部门牵头按计划和时间完成预案修订任务,以县政府办公室文件实施。三是开展制定基层应急预案试点工作。在年内要完成一个乡镇(场)和一个街道的应急预案制定试点工作。

(二)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一是强化指挥机构,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按照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5月底前成立县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明确办事机构和职责。乡镇(街道、场)在6月底前相应成立应急委员会,明确办事机构和职责。二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县安监局、林业局、卫计局、住建局、畜牧兽医局、交通局、水务局、市场监管局、人防办、消防大队、供电分公司、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等部门(单位)要确定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并加强管理和业务培训,切实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三)切实做好应急演练。乡镇(街道、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计划,有重点的组织预案演练,年内综合演练不少于3次。县政府应急办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应急演练计划,重点部门演练至少要开展1次,全县综合性应急演练不少于3次。

(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一是充实应急物资。乡镇(街道、场)要搞好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实体物资充实管用,确保满足应急救援需要;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应物资的储备,确保物资充实。二是加强对应急物资的管理,按照要求及时更新应急物资数据库资料。三是开展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检查。县政府应急办要对照数据库信息对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进行实地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应急值守工作

(一)规范政务值班工作。一是政务值班专业化。乡镇(街道、场)要固定值班场所和值班电话,选派责任心强、熟悉业务的专职人员值班;县直部门要固定值班场所和值班电话,严禁门卫、保安等人员顶替班,坚决杜绝脱岗、漏岗和空岗。二是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乡镇(街道、场)、县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要确保24小时手机通讯畅通。三是加强值班场所建设,完善值班制度。切实解决好办公设备和值班人员补休补助等问题。四是加强对辖区内政府系统值班工作的检查指导,特别是节假日和重要敏感时期要加大检查和抽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重点做好信息报送工作。一是落实报送主体责任。各乡镇(街道、场)和部门的一把手是信息报送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坚持逐级负责、追溯问责,坚决杜绝信息报告责任缺失和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二是严格报送时限要求。重要紧急信息半小时内报送,重大以上突发事件即发即报,来不及形成书面报告的,要第一时间电话报告。三是规范报送程序,统一信息出口。政府应急部门是信息汇集上报的主要出口,各类突发事件及重要紧急信息必须首先向政府应急部门报告,由应急部门统一报告口径后,再向上级政府和上级部门报送。四是加强督办落实和反馈。优化落实县领导批示指示的办理流程,健全督办落实和情况反馈制度,力争实现批示当天即报送落实情况,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对情况复杂的突发事件,要动态跟踪,及时回应领导关切。

应急工作要点篇4

全面贯彻落实博乐市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博乐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理念,紧紧围绕博乐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发展目标,全方位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及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应急管理示范点深层次建设,夯实应急管理基础,加强应急管理知识宣传普及,不断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巩固应急机构建设成果,继续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体制。各乡镇场、街道、市直各部门要根据人员变动及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和充实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制订应急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并认真加以落实,对辖区应急管理工作定期进行研究和部署。各乡镇场、街道要加快应急管理专兼职工作人员的配备,在工作经费及相关补助等方面予以保障;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业务例会制度,着力提高基层应急管理办事机构业务能力,切实承担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指导督促职责。各乡镇场、街道以及各专项指挥部要完善协调联络机制,与驻地军队、武警部队、农五师团场(连队)加强信息沟通。市、乡(镇、场、街道)两级应急办要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专家组(技术指导组)工作机制,严格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定期向专家通报制度,发挥专家组(技术指导组)作用,经常性组织开展应急管理专家调研活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物资储备、避难场所建设、信息、征用补偿、责任追究等各项配套制度措施。

(五)加大救援队伍建设及物资储备,提升应对处置能力。按照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进博乐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向“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多灾种救援”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方向发展;市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畜牧、卫生、农机等部门结合行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各乡镇场、街道要着力提高基层突发公共事件先期处置能力,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训练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对应急救援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应急救援队伍变动情况每半年报市应急办备案。市应急办制订和下发应急物资管理报备办法,加强对全市应急物资进行整合和管理,市交通、水利、林业、畜牧、卫生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应急资源普查统计制度,建立应急资源台账,创新储备制度、方法和措施,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及规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和更新,同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应急物资协同保障和高效调运机制,确保满足调度使用。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代储应急物资制度,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应急管理资金保障机制。

(六)全面推进应急示范建设。制订博乐市应急管理示范创建方案,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乡镇(街道)、学校、社区、企业积极参与示范创建,配备必要人员、装备,加大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建成标准化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逐步推动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三、保障措施

应急工作要点篇5

全面贯彻落实博乐市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博乐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理念,紧紧围绕博乐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发展目标,全方位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及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应急管理示范点深层次建设,夯实应急管理基础,加强应急管理知识宣传普及,不断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巩固应急机构建设成果,继续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体制。各乡镇场、街道、市直各部门要根据人员变动及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和充实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制订应急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并认真加以落实,对辖区应急管理工作定期进行研究和部署。各乡镇场、街道要加快应急管理专兼职工作人员的配备,在工作经费及相关补助等方面予以保障;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业务例会制度,着力提高基层应急管理办事机构业务能力,切实承担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指导督促职责。各乡镇场、街道以及各专项指挥部要完善协调联络机制,与驻地军队、武警部队、农五师团场(连队)加强信息沟通。市、乡(镇、场、街道)两级应急办要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专家组(技术指导组)工作机制,严格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定期向专家通报制度,发挥专家组(技术指导组)作用,经常性组织开展应急管理专家调研活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物资储备、避难场所建设、信息、征用补偿、责任追究等各项配套制度措施。

(五)加大救援队伍建设及物资储备,提升应对处置能力。按照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进博乐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向“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多灾种救援”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方向发展;市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畜牧、卫生、农机等部门结合行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各乡镇场、街道要着力提高基层突发公共事件先期处置能力,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训练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对应急救援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应急救援队伍变动情况每半年报市应急办备案。市应急办制订和下发应急物资管理报备办法,加强对全市应急物资进行整合和管理,市交通、水利、林业、畜牧、卫生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应急资源普查统计制度,建立应急资源台账,创新储备制度、方法和措施,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及规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和更新,同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应急物资协同保障和高效调运机制,确保满足调度使用。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代储应急物资制度,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应急管理资金保障机制。

(六)全面推进应急示范建设。制订博乐市应急管理示范创建方案,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乡镇(街道)、学校、社区、企业积极参与示范创建,配备必要人员、装备,加大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建成标准化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逐步推动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三、保障措施

应急工作要点篇6

一、强化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工作

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进一步完善应急值守工作制度,各县区、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政办〔〕162号)要求,严格落实突发事件信息2小时报告的时限要求,狠抓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加强信息研判,提高信息报送质量,确保较大及以上级别突发事件信息不迟报、不漏报、不谎报、不瞒报。高度重视常态应急管理信息的撰写报送,切实做好常态下应急管理工作信息报送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加强对部门预案、重大活动预案编制和修订的指导,根据省总体应急预案的修订情况,适时修订市总体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修订、审核、、备案制度,做好应急预案的统计、建档、归档工作,为应急预案库的建设奠定基础。

各县区、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工作,有关部门要重点做好《市环境突发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市电力保障应急预案》和《市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的编制工作并报市政府研究批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实战能力并通过演练不断完善和丰富相关应急预案。

三、全面推进应急体制建设工作

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要求,加快完善应急体制建设。各县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机构,夯实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职责,优化应急管理工作队伍,逐步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市应急办今年将开展专项应急机构(委员会、领导小组、指挥部等)的调查统计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做好先期准备工作,对因人事调动等原因出现变动的要及时调整,为调查统计工作做好准备。

四、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和应急物资的保障工作,努力提高应急救援装备水平,制定和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及使用管理办法,加强物资动态监管。

抓好应急队伍建设工作,着力做好防震减灾、安全生产、危化事故、公共卫生等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基层应急援救队伍,不断推进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强化队伍训练,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装备水平和处置能力。

做好应急管理专家组工作,根据《市应急管理专家组工作规则》的有关规定,今年将对我市应急管理专家组进行调整和选任,适时组织应急管理专家开展研讨、调研和考察活动。建立应急管理专家数据库,充分发挥应急专家组在预案编制、修订和突发事件处置中的作用,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五、扎实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工作

按照省应急管理“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快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工作,做好小型移动应急平台的安装调试和配套车辆申请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整合现有的电子政务网络资源,抓紧开展市级应急平台建设的考察工作,尽快制定市级应急平台建设规划并将应急平台建设列入市政府议事日程,力争今年启动市级应急平台建设工作。各县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做好建设县级应急平台的先期准备工作。

六、切实做好应急培训和宣传工作

应急工作要点篇7

一、着眼于应对处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认真履行应急管理职能

全年共协调处置“6·21”特大洪灾、“5·23”东乡县境内列车脱轨事故等各类重特大突发事件十余件,均做到了反应迅速、上报及时、传达到位、调度得当。

(一)积极参与“6·21”唱凯堤决口特大洪灾应急处置工作。今年6月中下旬,我市遭受了百年不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特别是6月21日下午6时30分,抚河唱凯堤突然决口,造成4个乡(镇)15万人受淹。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涝灾害,市应急办积极协调,全力以赴,充分发挥领导参谋助手作用和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经受住了特大灾害对我市应急工作的严峻考验。一是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工作。洪灾期间,应急值守人员由原来的1人增加到3人,全天候24小时值守,带班领导吃住在办公室,日夜收集汇总信息,统一协调,及时传达领导指示,处理灾区群众来电。期间共收发各类通知70余个、传真80余份、协调处理各类应急事件100余起。二是强化信息报送工作。灾情发生后,市政府领导全部在抗洪第一线,编发的《信息快报》难以在第一时间送达领导手中,为此,在信息报送方式上变书面报送为电话、手机短信报送,确保领导能及时了解应急信息。三是扎实做好应急处置前期准备工作。地质灾害、气象、水文等监测网络严密有力,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提供有关数据;早在6月13日,气象部门就进入Ⅳ级应急响应状态,6月17日进入Ⅲ级应急响应状态,并每天通过手机短信、电视、12121、网络、电子显示屏和报纸等途径暴雨天气动态信息;市防总于6月17日19时和19日17时先后启动防汛Ⅳ级、Ⅲ级应急响应,并于6月20日24时在全省率先及时启动了防汛I级应急响应。四是应急救援快速有力。6月21日唱凯堤决口后,市应急委各成员单位快速反应,积极做好抗洪救灾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督导、调度以及横向、纵向的联系等工作,特大洪灾的应对和处置工作呈现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局面。市四套班子领导在第一时间全部赶赴救援现场,并迅速成立了抢险救援总指挥部,随后,还成立了救灾安置工作指挥部和唱凯堤决口封堵工作指挥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统一调度下,我市迅速取得了救人、安置、堵口三个关键性胜利。

(二)积极协调做好“5·23”东乡县境内列车脱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5月23日凌晨2时许,由上海开往桂林的K859次列车,运行至沪昆铁路东乡段时,遇到山体突然滑坡,发生脱轨事故,致19人死亡,71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总书记、张德江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省委书记苏荣、省长吴新雄在第一时间作出指示并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统一协调、指挥下,整个救援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一是反应迅速。市应急办在得到事故发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向省政府应急办和市政府领导报告,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协调组织武警、消防官兵和公安民警、医疗人员、供电抢修人员及附近群众冒雨投入到抢险救援之中。二是分工明确。接到报告后,市委书记、市长带领在家的市领导立即赶赴现场,及时成立了接待接访、医疗救助、后勤保障、新闻报道、现场清理、维护稳定等6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一名市领导任组长,6个组按各自分工,各司其职,通力协作,认真履行职责,确保了事故抢险救援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协调有力。市领导在东乡县及时召开事故处理协调会,传达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抢险救援工作的指示精神。东乡县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组织武警、消防、公安干警、驻地部队和医务人员共600多人,以及当地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500多人迅速集结现场,开展抢救伤员、清理现场、维护秩序等工作。通过各方齐心协力,形成市、县、乡千余干部群众迅速集结、积极参与,各级各部门全力配合、通力协作的施救局面,确保了事故伤亡人员及时得到妥善安排,沪昆铁路短时间内恢复了通车。

(三)妥善协调处置其他一系列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除积极协调处置了“6·21”特大洪灾、“5·23”东乡县境内列车脱轨事故外,全年还处置了多起交通事故、火灾、危险化学品泄漏、群众聚集性上访等较大突发事件,均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处置过程中,应急办和公安、交通、环保、安监等部门均能快速响应,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掌握现场情况,边报告、边协调处置。2012年9月29日凌晨3:20,福建省光泽县华侨乡路段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致一辆载有危险化学品氟硅酸的车辆倾覆,少量氟硅酸泄漏流入河中引发水污染,严重威胁我市资溪县境内用水安全。市应急办在凌晨3:40左右获悉消息后,立即通知市环保、安监等部门派人赶赴现场指导处理化学品泄漏事件,同时迅速编发事故信息呈报市政府领导和省政府应急办,并及时将省、市领导指示精神传达至资溪县及市直有关部门。资溪县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事故处理领导小组。由于省、市、县三级联动,反应快速,处置果断,该事件在极短时间内得到妥善处置,资溪县境内水源水质监测结果正常,未发生饮水安全事故。

二、着眼于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切实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今年以来,我们注重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突发事件处置快速有力、有序开展。

(一)认真做好应急预案修订工作。针对我市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在完善市、县两级预案体系的基础上,正着手补充制定《市成品油供应应急预案》。同时,根据省预案修订情况,结合我市实际,组织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调研,着手修订《市地震应急预案》和《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预计2011年3月份前修订完成。

(二)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预案建设。我们把基层应急预案的编制作为全年工作重点来抓,切实加强了对乡(镇)、村、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和督促。目前,全市共制订和完善基层应急预案4800余件,其中总体预案13个,专项预案220余个,部门预案480余个。

(三)切实做好重大事项应急预案制订工作。在制订完善常规性应急预案的同时,为确保我市重大事项和有关活动顺利开展,市应急办还及时有针对性地制订应急预案,并协调组织实施。5月15日4:00至16日17:00,根据市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需要,市区需动迁供电110KV临玉线、临巢线。为确保动迁顺利,我们根据《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市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会同市供电部门制定了《供电110KV临玉、临巢线路动迁应急方案》,对停电期间保障城区居民有序用电、群众正常生活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均明确了具体措施,协调市公安、城管、卫生、教育、消防等部门组织实施,顺利完成了线路动迁工作。

(四)积极开展各类预案演练。2012年,全市各地、各部门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实用高效的应急预案演练,市政府应急办给予支持配合,并积极参与其中。7月30日,市卫生局在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华理工大学举行了群体性食物中毒演练,11月12日,市人防办组织了洪涝灾害抢险救援演练,12月24日,市供电公司开展了电网2012年“迎峰度冬”联合反事故演练。

三、着眼于促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应急办注重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努力使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值守工作制度。一是重新修订完善了制度。9月份对《应急值守工作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严格实行24小时值守工作制和领导带班制,确保随时能接听到值守电话及接收到传真件;明确值守的轮值时间、交接班程序、值勤记录、呈报规程、报告信息、传达领导指示及协调指挥部门联动等工作要求。二是强化县(区)应急值守工作。对县(区)应急值守工作明确提出了“24小时值守、值守、在值班室值守”三项具体要求。同时,各乡(镇)也实行24小时值班工作制度,提高了事发地报送突发事件信息的能力。三是加大对各地各部门应急值守工作督查力度。市应急办节假日对各县(区)及市直各单位值守情况进行抽查,平时不定期对各县(区)应急办值守情况进行督查。对发现工作不到位的,立即责令整改,并取消当年评先资格。

(二)进一步严格落实信息报送工作制度。一是下发加强信息报送工作的文件。9月下旬,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对紧急信息报送工作要负总责、亲自抓,要安排分管领导主抓紧急信息报送工作,实行信息报送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值守人员。二是召开加强信息报送工作的会议。为认真贯彻落实9月中旬召开的全省政府系统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们及时召开了全市政府系统紧急信息报送工作会议,市政府秘书长余建平亲自到会并做重要讲话,对做好新形势下信息报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三是强调信息报送的时效性。我们要求对可能引发重大突发事件的内幕性、预警性、行动性信息,均要按“第一手情况”、“第一份资料”、“第一时间”的要求及时准确报送。重大突发性事件要确保“零时间”电话报告事件基本情况,1小时内上报文字信息,如果尚未掌握有关情况,可先口头或书面报告初步情况,随后报送事态发展、应急处理和原因分析等详细情况。四是规范信息报送的程序。设立专门用于信息报送的应急值守专用电脑,要求值守人员接到紧急信息报告和传真件后,必须及时电话报告带班领导,并按要求在专用电脑上编发《信息快报》和《市值班信息》。要求各县(区)、市直各单位发生的突发性紧急情况必须在规定动作时间内统一上报市委办公室信息科、市政府办应急科;县(区)委办和县(区)政府办在分别上报紧急信息时要注意协调统一;市政府办应急科与市委办信息科在向上级报送重大信息时,也要求保持协调统一。五是充分发挥信息载体作用。我们对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疫情、群体性聚集上访及其它重要紧急事件和重要社会动态信息,按要求编发《信息快报》、《值班信息》呈送有关领导,并向涉及的有关地区和部门通报。2012年,共编发《信息快报》91期、《值班信息》21期,其中市政府领导在《信息快报》上作批示十余次。谢发明常务副市长在信息快报《福建省光泽县华侨乡道路交通事故致危险化学品泄漏》上批示:资溪县委、县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及时得力的。请资溪县密切关注事故进展情况,加强预警监测,尽全力防范和减少水源污染,确保用水安全。今年以来,我市没出现一起因重大信息迟报、漏报、瞒报而被省政府应急办通报。

(三)进一步健全培训工作机制。一是加强了全市应急管理领导干部的培训。2012年11月8日-10日,组织了各县(区)分管应急管理工作的政府领导以及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参加了全省第二期政府应急管理培训班。之后,市应急办又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组织各县(区)、金巢经济开发区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二是市直部门组织开展了培训。2012年3月21-22日,市卫生局举办了一期全市卫生应急管理培训班,市本级专家库成员、医疗卫生应急队成员共计180余人参加了培训。11月,选派了35名市、县级卫生管理、医疗、疾控、卫监人员赴北京参加全国卫生应急救援培训班。2012年10月9日,市公安局机关应急分队90余名队员在市人民警察学校举行为期7天的全封闭式集中强化训练。三是加强对市民群众《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避险知识的宣传。2012年5月12日,市应急办、地质、交通、卫生、消防等十多个部门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避险知识,据统计,市应急办共向市民分发《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避险知识手册》2000余份。各县(区)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各类宣传培训活动,在全市民众中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各类灾害的防范、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知识的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四、着眼于提升应急管理整体水平,稳步推进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建设

我们坚持把完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促进应急管理水平大提升。今年以来,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2012年9月29日,我市依托公安消防队伍组建了市应急救援支队,同时,积极推动各县(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通知》,至2012年底,全市11个县(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已全部挂牌成立,每个县(区)都征招应急救援队员20名,各地财政也给予了专项经费。市水利、林业、卫生、安监、公安等部门都相应地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

(二)推进市应急平台建设。按照省应急办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市在原人防指挥厅的基础上,改造建设了应急平台指挥终端,实现了与省应急平台对接。同时,按照省政府“看得见图像、听得到声音、调得出资料”的要求,经市政府同意,我市将应急指挥平台与数字城管系统、人民防空指挥系统进行三网合一建设,以“平时用于城市管理,战时用于人民防空指挥,突发公共事件时用于应急指挥”为目标,实施数字城市信息化系统(三网合一)项目建设。目前,市政府已下发该项目实施方案,并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建设推进小组,计划于2011年10月验收并投入运行。

应急工作要点篇8

一、工作目标

积极践行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理念,按照“精准治理、精准预警、精准抢险救援的要求,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责任,细化应急救援措施,有效提升应急应对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强基础工作,补齐水旱灾害应急应对短板,全面提升水旱灾害应急应对能力。

二、重点工作

(一)持续完善水旱灾害应急救援体系。

1.加强部门协同。加强与水利、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动协作,建立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水旱灾害联合会商,强化会商分析研判和预警预报,实现对水情信息、实时雨量及短期精细化降雨信息的互通共享,延长水旱灾害预见期,提高关键期灾害预报精度,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加强与各县级部门的工作衔接,切实加强水旱灾害应急救援工作体系建设。

2.强化内部配合。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针对水旱灾害协调指挥、应急救援、转移避险、物资保障等工作,强化全县应急救援配合协作能力,提高全县应急管理系统内部协同作战效率。

3.推动区域协作联动。针对我县2条主要河流上、下游受灾害情况,加强与我县周边的三台县、大英县、旌阳区等市县区联系,建立起预警预报协作、跨区域救援协作、应急物资保障协作等联动机制,推动跨区域应急救援联动(2021年全年)。

(二)全力做好水旱灾害应急应对工作

4.开展汛前灾害点排查。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对辖区内的水旱灾害点进行全面摸排,重点针对山洪易发点、病险水库、江河险工段等易发灾害点位,定位灾害点位置,收集掌握灾害点近年来受灾情况,受威胁对象数量,精准掌握各灾害点救援力量、救援装备和应急物资等情况,建立水旱灾害隐患台账,构建灾害点位分布图(6月底完成)。

5.加强洪涝灾害应急演练。组织开展以典型洪涝灾害为背景的应急演练,重点演练雨水情会商分析研判、疏散转移、沟通协调、应急救援决策等内容。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实用性、综合协调能力和锻炼队伍,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针对演练中暴露出的相关问题,有针对性做好应对准备。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2021年5月底前,视疫情和汛期情况而定)。

6.加强日常应急工作。组织召开全县水旱灾害应急应对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21年灾害应急应对工作(2021年5月底前,视疫情而定);组织开展水旱灾害应急应对工作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应急预案编制、救援队伍及装备、应急物资准备等(2021年6月底前);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双人双岗值班制度和汛期领导离岗报备制度,密切关注雨水情等信息,及时收集汇总上报灾害信息,确保灾害信息准确、及时(2021年5月至10月)。

7.强化灾害应急处置。按照灾害“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一般洪涝灾害应急救援由各乡镇、各部门负责,县级给予指导和帮助;较大灾害由县级牵头组织应急救援;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水旱灾害应急救援措施,全力协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增强全县应急管理系统在灾害应急救援阶段的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2021年全年)。

8.强化应急救援物资保障。积极争取配套各项应急物资,加强与县财政联系,积极争取水旱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与县发改建立完善应急物资采购、储备和调拔机制,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2021年全年)。

(三)不断加强水旱灾害救援基础能力建设

9.强化水旱灾害应急救援能力。组织开展应急救援队伍的水上救援能力培训,提升救援队伍专业化水平(2021年6月中旬前);动态掌握社会救援力量分布、救援装备等情况,进一步推动与社会救援力量的协作联动,实现就近、快速、高效救援(2021年6月中旬前)。

10.强化技术支撑。建立健全水旱灾害应急救援专家库,强化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撑,提升应急救援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021年5月中旬前)。

11.加强业务能力培训。组织开展全县水旱灾害应急应对工作业务能力培训,提升全县应急救援人员的水旱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2021年5月底前,视疫情情况而定);进一步加强水旱灾害应急宣传教育,推进结对帮扶机制,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2021年全年)。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