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航天事业发展史8篇

时间:2023-08-08 09:22:55

航天事业发展史

航天事业发展史篇1

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上将发来贺信。贺信中说,《千古一梦》以中国载人航天的光辉奋斗历程为主线,热情讴歌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主席对载人航天事业的亲切关怀和巨大支持,生动反映了从上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叶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创业中起步、在探索中发展、在改革中腾飞、在奋进中辉煌的历史画卷,精心描绘了新中国几代航天人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勇创奇迹的高尚情怀和感人事迹。作品立意高远、脉络清晰、叙述生动、细节精彩,思想性与文学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一部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文学精品,是中国航天文学中震撼人心的力作,是一部文学化的中国载人航天史,是一首雄浑壮丽的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史诗。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建功在研讨会上讲话说,把《千古一梦》称之为“气韵沉雄的飞天史诗”当不为过。作品最为突出的一点,是作家把航天置身于宏阔的战略背景之下,航天事业的较量,实际上就是国家实力的较量,向太空乃至外太空的发展,说到底还是国家与民族在地球上的生存权问题。正因为有了宏阔的背景,中国的航天人才有了激情和动力,中国的航天事业才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腾飞的象征,这部作品的题旨也因此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获得了最为雄浑的力量。对人生的捕捉、对人的个性的捕捉,也是这部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而作品中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则给笔下的人物赋予了鲜活灵动的血脉,是这部作品使我们读来兴致盎然的奥妙所在。

李鸣生是国内最早以文学形式书写中国航天历史的作家,20多年来一直坚持航天文学的创作,是我国历次重大航天发射的目击者和采访者,已出版有《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发射》《走出地球村》《风雨“长征号”》《远征赤道上空》五部航天题材作品。为创作《千古一梦》,李鸣生5年来采访有关领导、专家、航天员及各方人士上百人。他表示,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飞向太空,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是中华民族从陆地文明转而开创空间文明的伟大壮举,这一段历史应该有人记录下来留给子孙。作为一名发射场的老兵和写作者,他感到责无旁贷。

航天事业发展史篇2

对于李鸣生来说,“航天文学”不仅是他近20年来始终不知疲倦地守望着的生活与历史场域,也是他始终不懈地用报告文学这一文体表现的文学题材,更是他不断建构着的个人与民族的思想与精神的家园。对航天工程这种高科技、高难度的题材的长期守望,体现出作者对中国人飞天梦想的痴迷,对人类明天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关怀。《千古一梦》已经是他的“航天文学”第六部曲了,而这部作品又有别于之前的所有作品,在规模上更宏大,历史的时间跨度更大,生活的覆盖面更宽,是对中国半个世纪载人航天事业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全景式描摹的作品。这部作品调动了作家多年积累的写作资源,体现了作家坚实的生活和采访基础,以及对宏大叙事与崇高的信仰,对人类探索宇宙这一伟大而壮丽事业的哲学思辨,对高科技题材与文学性之间进行有效转化的艺术匠心――这一切无疑使得这部作品成为新世纪报告文学的一个重大收获。

载人航天事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宏大、最为复杂、涉及面最广的科技事业。面对如此浩繁的生活层面和人物事件,如何理清历史的发展脉络,充分展现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的真实状态,还不能流于表面,变成大事记和流水账,其写作的难度可想而知。大到宏观的尖端设计、高层决策,小到人物的性格、形象、心理、情感、故事、细节,这对作家对这一题材领域生活的熟悉程度和素材、写作资源的积累都是重大的考验,是否真正沉入载人航天事业的历史与现实的深处,是否真正深入到中国航天人的生命、情感、精神,能否形象、深入、生动地展现出中国航天人的豪情和本质是作品成败的根本所在。从《千古一梦》中我们所感受到的是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是强烈的现场感,是与中国航天事业近距离接触的心灵碰撞。这当然缘于李鸣生当兵入伍就在发射场,对于军人而言这种血统的承继是最为核心而坚实的精神资源。成为作家后的李鸣生,航天题材是融入了他生命情感与文学激情的最重要的生活场域,他对航天人生命情感的准确细腻的把握,对航天人形象、性格的生动塑造也因此而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李鸣生采取典型化的艺术处理方式,从浩瀚的素材中提取最有典型性的人物、事件,构成这部宏大作品的骨架;又选取了许多极富人情味的故事与细节,以及诸多鲜为人知的事件解密,精心描写成作品的血肉,使得这部作品在史诗的品格中内蕴着丰富的诗意。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中,不仅有范剑锋、王永志、戚发轫等科学家,还有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等航天员的成长历程的感人呈现。作者对他们家属的细腻描写并不是闲笔,尤其是翟志刚母亲为了供儿子上学而在雪天卖瓜子的细节,戚发轫老伴临终前与丈夫的诀别,还有范剑锋在繁忙的工作中坚持细心照顾老伴五年,等等,既体现了航天人的性格,又给人一种温暖的人情味。作品的现场感极强,大量的人物对话,不但让读者身临其境,而且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信度。《千古一梦》无疑是极具生活质感的一部佳作。

《千古一梦》在“务虚”和“务实”两个向度上也体现出作家独特而深入的思考。“务虚” 层面:始终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和人类文明对宇宙空间的探索精神紧密相连,注重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分析阐扬航天事业的价值、意义,从民族心理和文化精神的层面建构中国人的飞天之梦。“务实”层面则体现在,在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大的关口,作家都做出了独到而深入的思考,而且条分缕析,结合着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概括和富于个人创见性的剖析,如对“”期间“左”倾政治对刚刚起步的载人航天事业的影响,以及上世纪90年代载人航天工程重新起步之际,市场经济转型对航天人、对航天事业产生的巨大冲击,从而将载人航天事业与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的发展大势紧密的融为一体,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中把握载人航天事业的动态图景,体现出作家强大的哲学思辨力和思想穿透力。

航天事业发展史篇3

在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中国航天人不仅取得了以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伟大成就,也孕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以下统称“航天精神”)。广大航天工作者坚持以国为重、诚信为本、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用智慧和汗水实现了我国航天史上一个个奇迹。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挑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出了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决策。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以钱学森、任新民等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人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投身航天事业。创建之初,国家科技基础薄弱、条件简陋,又面临西方的技术封锁、苏联中止援助等困难,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刻苦攻关。老一辈航天人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一切困难,为国争光”的口号,他们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攻克了一大批关键技术,相继实现了中近程地地导弹、“两弹结合”、人造地球卫星等多个划时代的壮举,打破了美苏等大国对航天尖端技术的垄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遥感卫星多次发射、回收成功;远程火箭向南太平洋发射成功;一箭三星发射成功;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静止通信卫星发射、定点成功;掌握了运载火箭捆绑技术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技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军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我国航天技术在许多重要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研生产体系。支撑并推动着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动力是什么?那就是航天人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的航天精神。上个世纪80年代,航天工业部党组把航天精神概括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1999年,中央在表彰为“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名科技专家时,将研制历程中孕育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科技与高技术产业日益成为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9月21日,中央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这是有史以来国家科技含量最高、综合性最强、风险也最大的跨世纪工程。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试验飞船首次发射成功,并于次日安全返回;2003年,“神舟五号”实现载人首飞。在这么短的时间,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靠的又是什么?靠的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可以看出,航天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和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实践性,反映了不同时期航天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航天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当前,全党全社会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航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关系?简单地说,航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在统一、根本一致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航天领域的具体体现。

航天精神彰显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精神。对于航天人来说,祖国的需要就是人生的选择。航天人始终以献身航天、科技报国为己任,把强烈的爱国情怀体现在岗位上,落实在行动中。在他们当中,有新中国成立后,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历经万难,辗转回国,投身新中国建设的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有造了一辈子中国“星”,先后主持北斗导航、月球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建设,在耄耋之年依然坚守航天第一线的孙家栋;有潜心钻研技术,夜以继日,埋头不息,最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的技术带头人罗健夫;有在火箭发射出现故障的危急关头,将生死置之度外,两次冲进残存剧毒燃料的火箭贮箱排除故障、最后壮烈牺牲的技术工人魏文举。正是这样一批人前赴后继,舍家为国,用生命诠释着爱国精神。如今,“以国为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已成为航天精神的价值核心,成为每一位航天人的行动标尺。

航天精神彰显了立足岗位、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敬业是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就是因为航天人始终把履行职责作为崇高使命,扎扎实实工作,默默无闻奉献。主要表现在:一是自信自强的精神追求。航天事业起步时,有人讥笑中国:“中国人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还搞导弹!”航天人“人穷志不短”,鼓足干劲,加班加点。针对技术瓶颈,大家找准定位,像剥竹笋一样,一层一层地分析问题、研究机理、吃透规律,通过优化设计、性能试车和仿真试验等方式,反复验证和改进,硬是靠自己的双手把导弹研制了出来。二是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我们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航天事业发展规划,在量力而行中努力奋斗,在打好基础、循序渐进中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使中国航天真正做到了“少花钱、办大事”。三是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作为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航天型号研制具有高风险性和挑战性。对航天人来说,成功是一种考验,失败更是一种考验。历史一再告诉我们,“退”是没有出路的,“怯”是难尝胜果的,惟有大付出,才有大收获;惟有大境界,才有大成就。真正的失败是败而失志、一蹶不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次次成功都来自从失败中奋起、在逆境中前行。四是超越进取的创新意识。创新是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文化的因子渗透在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航天精神彰显了严慎细实、以质取信的诚信精神。作为航天企业,诚实劳动、信守承诺、打造高品质的航天产品是我们履行神圣职责、赢得市场的安身立命之本。这种诚信精神体现了航天人尊重科学规律、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职业行为,是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的具体体现,是航天产品高质量、高可靠的有力保证。经过多年实践,航天事业积淀了深厚的质量文化底蕴,它融合了航天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无形资产。集团公司把诚信建设与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相挂钩,实施“零缺陷”质量管理,不仅追求最终产品的“零缺陷”,更追求第一次就达到“零缺陷”;坚持预防为主,确立了“三不带”原则(不带故障出厂、不带疑点转场、不带隐患上天),认真开展“双想”(质量回想、事故预想)活动,查漏补缺,消除隐患;推行以“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为核心的质量文化,以诚实守信的态度来追求产品高质量、管理高效率、发展高效益。

航天精神彰显了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友善精神。航天工程是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涉及的科学领域广泛,参与单位和人员众多。以载人航天工程为例,工程涉及众多技术领域,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参与其中。只有团结协作、同舟共济,才能将最优势的力量、最宝贵的资源凝聚在一起。在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和重大转折关头,航天人都提倡讲大局、讲原则、讲风格、讲团结,提倡互谅互让、主动支援、主动担责,引导科研人员牢固树立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和“一盘棋”思想,培育形成了完备的系统工程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正是依靠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精神,我们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一代人干成了几代人的事”的壮举。

航天精神是建设航天强国的不竭动力

在航天精神的推动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航天强国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圆航天梦,我们仍然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航天精神,培育航天文化,以实际行动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

坚定政治信念,强化责任担当。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航天梦是党和国家赋予航天人的历史责任。当前,我国航天事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航天强国,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创人类航天文明、铸民族科技丰碑”为己任,不断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努力构筑以洲际战略核导弹为标志的国家战略安全基石,圆满完成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第二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切实提升我国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

航天事业发展史篇4

中国“神七”宇宙飞船将于9月25日晚发射升空,此次将实现宇航员太空行走这一具有中国航天事业里程碑意义的宇航计划。太空行走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航天员为什么要进行太空行走?不同历史时期其目的不一样的。当1965年3月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第一次由上升2号飞船飞出舱外时,其目的有两个:一是在载人航天活动中进行一次技术性的突破,二是使苏联在航天技术方面走到了美国前边,在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美国也不甘示弱,同年6月,美国人怀特在乘双子星座4号飞船飞行时也飞出舱外。从此,出舱活动的技术就为两家所共有,在这时人们才谈到太空行走的实用意义。

从多次出舱和登月过程中的月面活动看来,太空行走的作用和意义是巨大的。其近期的意义与作用是完成太空作业。例如,修复载人航天器或其它航天器上的受损部件。美国人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天空实验室”、“太阳峰年卫星”和“哈勃”空间望远镜。组建空间站。苏联航天员则通过太空行走修复过礼炮号空间站和组装、维修和平号空间站。当前正在建造的国际空间站,更是需要航天员进行多次出舱活动,才能在轨组装建成。登月活动更是体现了航天员在太空行走和太空作业的巨大作用,为人类进入外层空间和其它星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2008年9月25日夜之前,或许没有多少中国人关心这个问题。这一天晚上,神舟七号成功升空之后,一名航天员将要出舱执行外太空行走任务。在我们头顶遥远的星空,当航天员翟志刚迈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脚“太空步”的时候,我们用什么单位来衡量他的步长?

从神舟五号搭载杨利伟首次升空,到如今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的舱外活动,翟志刚的步长,其实也是中国航天的步长。就在过去的数年时间中,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静止到运动,从舱内到舱外的历史进程。尽管对于这项事业来说,我们或许等待得已经够长够久的了,但是近年来的连续突破,带给中国人的振奋与惊喜,却快得让人目不暇接。

这一步有千里。从技术角度上来说,航天员出舱行走,将是中国人在外太空长期居住和工作的基本技术保障。实现了这一步,也就为今后在外太空建造空间站,并且进行长期试验和开发工作奠定了基础。如果说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宣告了中国航天事业零的终结,那么翟志刚三人就确立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航天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意味着我们在追梦的旅途中走得越来越快,也越来越远。

这一步也有千年。每一个民族走出刀耕火种的历史年代,都曾经想象过我们头顶的星空,并将其作为我们的过去。人们曾经用神话构想过我们和头顶星空的关系,也曾经用科学幻想勾画过我们对这种关系的改写和更新。中华民族历史中关于太空的所有一切,都源自我们这个民族从未撼动过的理想与信念,我们等待了千年。

这一步更有千辛万苦。航天是一项精彩的事业。因为航天事业的根本追求,是突破人类对于高度、长度甚至是时空的极限概念。而也正因为如此,航天事业也是一项充满了风险的事业。每一个民族在外太空的征途上,都要承担汗水乃至生命的付出。但是我们的确再也不用羡慕其他航天大国,羡慕他们讲述从外太空看地球的瑰丽与灿烂。因为千辛万苦的付出,就是为了更多的辉煌升腾。

2008,让宇宙看中国翱翔。此刻,世界都在仰望中国距离,世界也都在等待中国时间。技术的发展,不但推动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发展。无论是酝酿中的“国际太空公约”,还是各国登月与外太空开发的合作,中国人的参与让世界找到了继续进行外太空探索的理由,也找到了人类征服外太空的新力量。

航天员的步长,只能用一个国家的历史与现实来衡量。这一步的跨越,代表了民族航天梦从远古到将来,代表了中国航天技术从已有到更新,也代表了中华民族在外太空探索中的坚持与执着。撼天难,撼民族意志更难。正因为如此,航天员们在外太空的脚步才走得从容,也走得坚实。

航天事业发展史篇5

我国是一个航海大国,但还不是一个航海强国。中国航海文化是连接整个中华民族的血缘纽带和情感旗帜,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航海历史文明,大力推进中国航海文化建设工作,提升航海软实力,是当今建设海洋强国与文化强国的战略需要。

近日,中国航海学会第六届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在汉召开,本刊特编选一组航海文化的研究文章,敬请读者关注。

大连海事大学 王祖温

唤醒“蓝色基因” 助力“海洋强国”

什么是真正的海洋“强”国?海洋强国不仅需要强大的海权、海军、海防,更需要国家、民族、社会乃至每一个华人强大的“海洋之心”,航母重要,“人心航母”更重要,如此,才能凝聚力量,才能不断为建设海洋强国注入精神动力。

唤醒沉睡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蓝色基因,走黄土文化与蓝色文化相结合的发展之路,这是紧密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海洋发展使命的需要,海事的发展才更有拓展的空间、更有时代的意义、更有历史的价值。1909年至今,大连海事大学已经走过103个春夏秋冬。学校承载着宣传海洋文化、弘扬航海文化,唤醒人们心中蓝色基因的光荣使命。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以物化文、以文化人”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坚持“弘扬海大文化,建设文化海大”,构建了具有时代特征,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学校高度重视海大文化品牌的建设工作,把海大文化建设当作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着“统一部署、总体推进、过程监督”的原则,把海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2011年,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大连海事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传承海大精神文化传统,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大力加强航海文化和半军事管理文化建设,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发挥海大特色校园文化的助推和引领作用,增强海大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学校软实力”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为弘扬蓝色文化、海洋文化,学校举办了“热爱海洋,热爱海运,热爱海员”为主题的蓝色文化节,在全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每年开展船舶海洋文化节、航运文化节等普及航海教育、海洋教育;开展“船长引航”工程、“卓越轮机人”培养工程,深入挖掘、发挥校友的指导作用,培育学生专业素养。

海洋强国下的海事教育不仅要“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海洋精神和大洋气魄,具有强悍的精神的“渔人”!大连海事大学将致力于唤醒蓝色基因,助力海洋强国,成就中国梦想。

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 黄强

文化强航展神韵 以史鉴今创辉煌

“十一五”以来,按照交通运输部党组的统一部署,长江航务管理局大力推进文化强航战略,着力提升行业文化软实力,有力推进了长江航运科学发展。

文化强航展神韵。按照交通运输部“构建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实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的部署,长航局党委大力推进文化强航战略,瞄准“135”目标,全面实施文化建设六大工程。“135”目标就是在长江航运全行业打造10大深受群众喜爱、享誉长江航运、能够走向全国交通的特色文化品牌,创建30家综合实力强、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长江航运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在长江航运从业人员中选拔培养50名高素质的行业时代楷模。

行业文化体系日趋丰厚。《长江航运文化》专著作为全国交通运输文化系列丛书正式出版,形成了包括行业宗旨、愿景、使命、精神、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在内的完整的长江航运文化体系。以“绿色航道、畅通服务”、“人和忧乐坚韧”、“畅行三峡一路阳光”、“110报警联动服务”、长航集团“求新求进、唯实唯优”、民生公司“服务社会、富民强国”等文化品牌不断完善。“智创卓越、行畅江海”、“三峡卫士、安保尖兵”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品牌精彩纷呈。

以史为鉴创辉煌。新中国成立61周年之际,按照交通运输部和中国航海学会的部署,长江航务管理局主持编写了“大江神韵—— 当代长江航运发展史丛书”,再现当代长江航运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总结当代长江航运的辉煌成就和发展规律,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化大系放异彩。为提升长江文化影响力,推进中华文化大发展,促进流域经济新跨越,长江航务管理局举长江航运之力,集社会各界之智,全力以赴、担纲编撰中华长江文化大系。大系共8编64卷,计2000余万字、万余幅图片,上下五千年,涵盖全流域。《大江经纬》是大系开篇之作,以长江流域的纵横水网为骨架,以“六分自然、四分人文”为原则,为读者展现一条奔腾不息的万古长江,奉献一部千秋弥香的人文历史,留下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美丽长江歌万里。《长江万里歌》组诗由8大部分、 102首独立诗歌组成。该组诗纵横十万里,上下五千年,叙事宏大,气象雄浑。《长江组诗》、《长江组歌》秉华夏灵性,展大江神韵,承千古文脉,续文化新篇,堪称长江文化享誉全国、走向世界的双子星座、并蒂莲花。

东方风来满目春,大江文化展神韵。长江航运科学发展的黄金十年已经展开,长江航运文化繁荣的春天已经走来,长江儿女将同舟共济、扬帆奋进,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共同谱写中国梦长江篇,为推进长江航运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

海事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文化是人类文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沉淀的精髓。随着华夏民族的发展壮大,人类活动范围东进至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中华文化中亦注入了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元素,以人命安全为核心内容的海事文化也不断丰富和发展。可以说,作为专属文化的一种,海事文化蕴含了人类在航海过程中人命安全和水域环境保护的关注,并通过具体的行为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我国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事文化建设大体经历了探索起步、大力推进和不断深化的三个阶段。尤其是1998年水监体制改革以来,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成果涌现的新时期,海事文化建设已从表层到深层、从自发到自觉、从物质到精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突出在以下几点:注重文化建设内涵与时展要求相融合。在海事管理和服务中,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探寻文化成长规律,追求和保持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海事特色,基本形成了以文化认同为途径、队伍建设为依托、形象标识为标志、文化作品为载体、发展愿景为目标的文化建设思路,构建了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为浅层、物质文化为表层的文化建设格局;注重文化建设成果与海事发展需求相协调。立足于海事中心工作,将继承、汲取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提炼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性、浓郁特色性的海事新价值体系框架;注重文化建设方法与文化成长规律相吻合,在海事精神理念、制度规范、形象文化得到了统一规范的基础上,坚持以优化机制助推文化发展,《海事文化建设纲要》明确了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建设措施和实施步骤,成为海事文化建设的指导纲领。

作为“软实力”的组成,海事文化建设促进了海事精神风貌、内部管理、对外形象的全面进步,促进了海事监管模式、组织制度、价值理念的与时俱进,为海事中心工作提供了充沛持久的精神动力。今后海事文化建设的方向:着眼于中心工作,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工作内涵,使文化建设围绕中心、服务中心、促进中心;着眼于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干部队伍的理论素质、道德修养和业务能力,在海事队伍中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着眼于塑造形象,主动作为,发挥专业优势,构建规范统一、公正廉洁、文明高效、服务优质的海事服务文化,赢得社会的理解、支持和信任。

经历民族“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的警醒,依托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事文化的发展将不仅是海事发展历程的印记和反映,更将提升到服务海洋经济、国家富强的高度,继续引领海事人奋勇向前、拼搏进取。

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马智宏

航海文化与企业文化

什么是航海文化?什么是企业文化?两种文化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在全社会大力提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海洋强国的今天,如何在继承、创新和发展航海文化及企业文化,真正实现文化强企、文化强国,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现实而又重要的问题。

所谓航海文化是航海者在漫长曲折和充满风险的航海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以及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航海文化的发展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继承性和交融性。

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确立的、被企业全体员工普遍认可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管理工具中超越组织架构、制度、流程等有形工具的终极管理支撑。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如果一种文化仅仅是自成体系,而缺乏与其他性质文化的交融,那这种文化的生命力便令人怀疑。而航海文化作为一种外向型的文化,其与企业文化特别是航运企业文化的交融渗透更是全面体现在多个方面:航运企业文化的独特性,丰富了航海文化建设的内容,如我国航运业界的两支骨干船队——中远集团、中国海运,他们的企业文化各具特性,这些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使航海文化建设充满活力和生机,从而不断扩大了航海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航运企业文化的相融性,促进了航海文化建设的交流;航运企业文化的创造性,推动了航海文化建设的发展,就拿中远集团旗下的大型造修船企业中远船务集团来说,近年来,中远船务结合海工、造船、修船三业并举的实际,特别是鉴于海工产业先发优势和发展成果,不断挖掘、丰富和深化企业文化内涵,在融合中创新,不失时机地将“敢为人先”列入企业精神范畴,并通过工作会、党代会等多种契机,使“激情、实干、创新、敢为人先”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逐步固化,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建设世界一流航运企业,既要继承郑和航海精神,又要有国际视野,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积极转变观念,自觉、主动融入世界潮流,积极吸收世界先进的航运管理理念,“走出去,引进来”,不断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强大生机和活力。国有企业应该勇担先进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必须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在航运市场风云变幻和艰巨繁重的企业改革发展中,用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企业精神,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全面发展,显著提高企业软实力,为建设世界一流航运企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招商局

中国近代航海文化之源

郑和作为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行者,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航海活动,使当时的世界航海事业达到顶峰。从1433年结束的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后439年,即1872年12月26日(清同治十一年),中国第一个民族轮运企业,第一只商船队宣告成立,招商局购置的第一艘蒸汽动力商轮──伊敦伦航行南洋航线,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业进入了蒸汽动力时代。招商局在郑和下西洋460多年之后,以“通五州航,招天下商”的理想和“无远不屈”的气概,突破外海(南北洋),横渡太平洋、大西洋,走出国门,开航日本、朝鲜、东南亚、印度、英国、美国等地。

招商局作为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它的诞生体现了国家的坚强意志和民族的奋斗精神,并在中国近现代许多重大历史关头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走过的140余年航程伴随了时代的巨变,招商局历史航船划出的航海文化轨迹,引导着人们对中国航海文化的寻根溯源。招商局在中国近代航海的不断探索过程中,形成、积淀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发展、创新了传统航海理念,对今天中国航海文化建设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航天事业发展史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大suang”为你整理了这篇弘扬航天精神 展现青春风采主题党日交流发言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弘扬航天精神 展现青春风采主题党日交流发言

“奋进”学习小组 李亚敏

各位领导、同事们: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主题党日并作交流发言。

虽然我成长在航天故里,参加工作后也曾参与保障发射护线任务,但今天是第一次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地参观学习,近距离地感受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艰苦发展历程,并深深为航空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而感到无比骄傲自豪,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下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就青年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弘扬航天精神、做好本职工作谈几点感受。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厚植热爱祖国、对党忠诚的坚定情怀。20世纪50年代,在党中央号召下,我国开启了航空航天事业征程,一大批航空航天事业前辈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告别繁华喧嚣的城市,扎根深山、转战大漠,将个人理想与复兴强国之梦同频共振,用一腔赤诚、拳拳初心让《东方红》在星空唱响,诠释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祖国的需要就是人生选择的价值追求,为中国航天耸立深空星海夯实了基石,为民族自强自立增强了底气。作为青年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对党忠诚、信仰坚定作为履职之基,认真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史、新中国史、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史,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信仰力量,把个人成长发展根植于党的历史使命和光荣事业,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始终做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忠诚卫士。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发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昂扬斗志。“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上个世纪90年代,面对载人飞船缺人才、缺技术的难关,以戚发轫院士为代表的航天人以敢打硬仗的勇气、能打胜仗的底气、团结一心的硬气、自力更生的志气成功发射了神舟一号飞船,中国航天用短短七年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走过的路。对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在工作中我们要与违纪违法行为和职务犯罪作斗争,触动的是违纪干部的利益,剥夺的是非法所得的奶酪,必然会面对种种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昂扬斗志,敢于在大是大非面前动真碰硬,敢于在违纪违法行为面前亮剑出鞘,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传承敢于吃苦、甘于奉献的责任担当。中国航天人的“吃苦”不仅是经受自然环境、物质条件的艰苦,还包括克服身体的辛苦、战胜意志的困苦,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克服困难,淡薄名利,默默奉献,铸就了神舟遨游、嫦娥揽月、北斗闪耀、天问奔火的辉煌成绩。当前,全面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纪检干部肩负的职责越来越重,作为青年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把担当和奉献作为工作座右铭,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主动作为,争当责任意识过硬的标杆、能力素质过硬的标杆、担当精神过硬的标杆。

航天事业发展史篇7

在这举国欢腾的时刻,让我们回眸中国航天事业所走过的50年征程,记住那航天史册上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人们熟悉的《东方红》乐曲声从寰宇中传来。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1956年,年轻的人民共和国刚刚7岁,百废待兴。新中国的航天史就在这一年迈出了第一步。

在、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自关怀和支持下,10月8日,回国不久的钱学森受命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第五研究院,即现在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1957年10月,在哈萨克的大荒原里,前苏联用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号”送上了天。这颗直径580毫米、太空运行仅92天的小卫星,宣告着人类进入到一个空间探索的新时代,世界为之震惊。1958年5月17日,同志高瞻远瞩,在中共二次会议上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掀起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个高潮。

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国各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行动起来。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设想草案,还提出了分三个步骤的设想: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

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人们熟悉的《东方红》乐曲声从寰宇中传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有人说,当初年轻的共和国在一片废墟上迅速挺立,靠的是两根支柱:一根是大庆油田,一根就是“两弹一星”。邓小平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著名的“863”计划首次将载人航天项目列入研究计划,成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开端

1983年3月,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惊动全球的“星球大战”计划。戈尔巴乔夫马上提出了前苏联的战略防御计划。面对世界宇航大国掀起的这场以经济、科技为重点,带动军事力量发展的新一轮竞争,中国何去何从?

1986年春天,杨嘉墀、陈芳允、王大珩、王淦昌四位科学家在《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中列入了载人航天的研究,并设法以书信的形式送给中央领导同志。3月5日,深谋远虑的邓小平同志在这封信上作了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这个高技术发展计划即著名的“863计划”。

航天技术是“863计划”?熏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七大领域中的第二领域(863―2),主题项目是: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863”计划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开辟了道路。1987年,在国防科工委的组织下,组建了“863计划航天技术专家委员会”和主题项目专家组,对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总体方案和具体途径进行全面论证。在综合考虑了自身的技术基础和经济能力后,1990年5月,“863―2”专家委员会最终确定了“投资较小,风险也小,把握较大”的飞船方案,即利用我国现有的长征2E运载火箭发射一次性使用的宇宙飞船,作为突破我国载人航天的第一步;在2010年或稍后再建成载人空间站大系统。

1992年,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并在这一年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要搞载人航天,这对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带动相关学科和工业发展,开发利用空间资源及培养科技队伍,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为了部署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体技术方案,1991年6月29日,“863―2”首席科学家屠善澄院士代表该领域专家委员会建议,在20世纪末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实现首次载人飞行;在2010年稍后建成自己的空间站。

自此,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逐步浮出水面:首先是在2002年前,发射两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并开展空间应用科学实验;然后在2007年前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一个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是建造20吨级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正式批准了《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同志明确指出,搞这个东西在政治、经济、科技上都有意义,是综合国力的标志。他还说,没有实际的东西培养不了接班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要培养接班人,使之后继有人,也是重要方面。

此次会议批准了载人航天工程上马和三步走战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就此正式立项实施,这是一项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这一刻,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3年零329天,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仅11年零25天。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中国的神舟号飞船在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后,就成功地把航天员送上了太空。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2003年11月7日,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大会上,总书记指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智慧和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

从“神五”到“神六”,虽然看似只增加了一名航天员,却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05年10月12日17时29分,航天员费俊龙打开神舟六号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在距地面343公里太空中的这个小小动作,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由神舟五号的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

从“五”到“六”,不过一个小小的数字增加。而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大步。飞行人数从一人到两人,飞行天数从一天到多天,航天员活动范围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如果说神舟五号飞行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历史性突破的话,那么,神舟六号承载的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重大突破。

众所周知,与无人航天飞行相比,载人航天最大的特点是有人直接介入太空活动。科学试验如果没有人的参与,试验的内容和效果将受到很大的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试验无法事先设定好,试验过程中出现一些根本无法预料到的情况,需要人的直接干预。所以说,航天员的参与将使空间科学试验实现质的飞跃。

从“神五”到“神六”,我国载人航天飞行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人是载人航天的核心,人能否在空间进行多天工作和生活,是整个载人航天工程中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神舟六号担负了检验我国“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能力的使命。此次“多人多天”飞行的顺利完成,无疑为下一步的航天员出舱活动、航天器交会对接以及建立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航天事业发展史篇8

对此,机构也早有觊觎。据今年一季报统计,五大机构一季度共计持有86只航天军工概念股,累计持股数量达25.04亿股,合计持股市值达278.95亿元。

显然,“航天军工概念股”目前大都已经出现大幅上涨,整个板块上涨幅度已经超过50%。依照惯例,资本的本性决定其再次将“航天军工概念股”的炒作推入又一个高潮。但是,历史上神舟飞船发射时航天板块的表现表明,神舟飞船发射前10个交易日,航天板块的表现受事件刺激优于大盘的概率较大,而在发射当天和发射后的10个交易日内,航天板块下跌幅度超过大盘的概率较大。

所以,炒作与真正的利好并不能改变现实。就在今年的1月17日,航天军工概念大部分股票大幅下跌,全天收盘中10只概念股跌停。细推究,其中很多的概念股缺乏业绩支撑。归根结底,其原因在于军工板块最大的特点是盘子小,这样,相关概念股就容易被炒作。

事实上,涨跌之间再次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发射事件的催化剂作用过去后,航天板块中的个股走势出现分化,对股价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其基本面情况,而一次次的炒作高潮已带来航天军工股重大的发展机遇和资本运作的巨大空间,由于航天军工行业的发展具有长周期的特点,所以,航天军工股还有相当长一段行情可走。

种种迹象则表明,我国航天军工生产目前已经进入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期。虽然大军工集团涉及行业广泛,但市场水平不一,且集团内部资产整合难度不一,因此,其证券化进程并不一致。

与此对应的是,军工资产证券化是中国国防工业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军工企业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实现提高企业效率、技术水平、综合竞争力的最终目标。因此,军工资产证券化会越来越深化。

同时,由于军工企业资产重组的不确定性正逐步加大,所以航天军工行业目前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也都和改革息息相关。继2007年、2010年之后,军工资产重组有望迎来第三轮高峰,而相关上市公司蕴含强烈资产整合预期;还有,人事变动、战略变化等导致企业资产重组进程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与此相伴的是“航天军工概念股”风险因素。原本,航天军工板块估值水平明显高于A股市场平均水平,其安全边际较低,波动较大;但是,很多公司的业绩释放节奏难以掌控,可能会显著低于预期。

热门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