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8篇

时间:2023-08-09 09:19:09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篇1

关键字:小学科学;初中科学;教学衔接

小学课程的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初中的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作为基础阶段的小学与作为入门阶段的初中二者并非是独立的两个阶段,而是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决定性阶段,从小学到初中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关系着教育任务、目标的实现。小学、初中科学课程对对于学生的科学知识以及科学素养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小学都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进行教学,但是由于客观和主观等原因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材的多元化、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使得科学教学的衔接问题也日益突出。就目前而言,科学学科在中小学衔接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学生生理、心理的变化影响教学的开展

小学阶段,学习的外部活动形式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低年级的教学多注重参与度与娱乐度,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初中阶段学生们的生理与心理都发生了变化,学习内容也从过去的具象感知逐渐过渡到抽象概念的理解。另外,伴随成长的个人价值观正在形成,青春期的叛逆、自尊、畏惧情绪等因素也影响着教学。学生生理、心理的变化使得对学生对教学的方式和内容有了更多的要求。但是目前,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脱节,一方面初中的科学学科的工作把重点集中在知识的输出,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小学迅速过渡到初中的知识,在内容、难度以及形式方面加重了学生的压力,抽象性的内容使学生在一旦受挫折的情况下很快就丧失了对整个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教材的差异性与多样化影响教学的开展

中小学科学学科的编写虽然都已《课程标准》为依据,但是在编写的思路、特点、形式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小学的科学课程教材切入点小、难度小、体验性强,内容以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现象和基础科学实验为主。而初中阶段的科学学科内容多、难度大,内容多以量化说明、概念为主。而目前,小学、初中科学学科使用的教材不统一,内容、形式上的衔接性较差,系统性、连贯性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3.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影响教学的开展

小学与初中的分开办学,让小学、初中的科学老师之间缺乏沟通,互不熟悉对方的教材,对9年制科学教学缺少系统的认识。出现小学老师随便教,初中老师重复教的状况。另一方面小学老师和初中老师在教学形式、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小学老师注重学生的个体情感以及学生本身,而初中老师由于教学压力很难关注到学生的个体情感变化。在以往对学生学习物理困难因素的调查中,有20位学生提到了物理老师教学方法对自己的影响,虽然这个比例仅占总调查人数的10%(调查总人数为200),但我们可以看出,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的方法或多或少影响学习的深入。

4.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影响教学的开展

小学阶段,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不够重视科学教学,课时量和教学效果无法保证。学生的基础科学知识并不扎实,尤其是数学的基本计算能力。由于在小学阶段缺少有效的训练,部分学生到了初中阶段出现了单位不会换算、计算速度慢等问题,而基本科学知识的缺乏影响了整个科学学科的教学进展。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小学阶段实验课开设少,动手机会少,学生缺少真实而有效地体验。学生所学的知识往往限于理论而缺少实践的支持,造成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很多初一的孩子更多是小学阶段的“让我学”,缺少自主学习的习惯。

面对小初教学的衔接问题,我们要正确认识学生、教师、教材在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让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与学进行充分的结合,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了解、适应,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角色过渡,注重知识的衔接,习惯的培养,关注情感的变化,采取正确的策略积极有效、科学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5.注重兴趣的可持续,关注学生情感变化

科学学科在小学阶段是学生们的“最爱”,可是到了初中阶段却成了“噩梦”,原因之一是由于在内容上初中的科学学科难度要远远大于小学,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个人情感因素在初中阶段发挥了很大干扰作用,使学生们对学习缺少了兴趣和动力。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以及情感的波动。

6.注重教材、教法的可持续

学校、教师之间应该建立沟通机制,避免小学、初中衔接上的断裂层。小学和初中科学教师应有教法、学法等方面的沟通,并熟悉1--9年所有教材。小学老师应知道同知识点的“未来式”,做好小学阶段的铺垫。初中老师应知道该知识点的“过去式”,了解学生的基础,避免重复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在教材上,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在充分接受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下一个阶段。针对初中生计算整体薄弱的问题,小学阶段应结合小学数学,有计划、分步骤地落实小学生的运算达标,夯实计算能力。

7.依据儿童心理学发展规律,分阶段培养学习习惯

成功的捷径恰恰在于貌似不起眼的良好习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依据儿童心理学发展规律,顺利由“他律”向“自律”和“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首先得培养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并持之以恒,让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自主安排学习任务、做事不磨蹭、善于总结反思、独立动手实验等习惯都要求在小学阶段有目标、分阶段逐步培养起来。

4.重视科学,规范教学

老师、学生、家长都要提高对科学学科的重视,意识到科学学科的重要性。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杜绝随意换课、代课,科学课当自修课用等现象,规范教学过程。小学科学重实验,重体验,方法的掌握和兴趣的培养都离不开每一个实验。科学学科的教师要做好每一个科学实验,积极开设学生分组实验,注重实验的探究过程,在实验中充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小学、初中科学学科的衔接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当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发展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科学、有效、可持续的策略做好科学学科的小初衔接。在小六的毕业季,我们可以开设小初衔接的科学体验课,在学习内容、方式以及学生的心理上做足功课,帮助学生提早适应初中科学的教学模式,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同时,也可以加强小初科学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减少小初衔接的断层现象。

参考文献:

[1] 冷见,代武春,邓小琴.浅谈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的教学衔接[J].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第11期.

[2] 韦安勤.浅谈“中小学衔接”问题[J].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3] 吴涧石.科学科学的中小学衔接策略探微[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1年第12期.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篇2

关键词:合训分流;教学转型;人才培养模式

“合训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为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从根本上提高生长军官全面素质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合训分流”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既不是本科初级指挥专业学制的简单延长,也不是原有工程技术专业教育和初级指挥专业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将指挥、管理与技术高度融合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做好“合训分流”模式的教学转型工作,将学员培养成为“基础扎实、专业过硬、适应面广、发展潜力大”的复合型初级指挥人才,是军队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和根本落脚点。

一、“合训分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一)培养组织方式的变化

“合训分流”培训模式从组训方式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员先用4年的时间在综合院校完成通用学科本科学历教育和军事基础训练;第二阶段转入专业院校进行为期1年的指挥专业训练,两个阶段分别由不同职能的院校所承担。两个阶段并不是学历教育和军事训练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和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和完善。在整个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必须体现要通盘考虑,具有整体意识,既要考虑每个阶段培养目标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又要考虑到两个阶段的连续性和递进关系,进行有机的统一和整合。

(二)培养目标体系的变化

“合训分流”培训模式的整体目标分两个阶段完成:通用学科大学本科学历教育和初级军事指挥专业教育,但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初级军事指挥人才。“合训”阶段通用学科专业教育的目标与以往四年制专业技术学历教育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别,专业技术学历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从事专门工作的技术类人才,而“合训”阶段的培养目标则具有很强的军事职业性要求,培养模式的目标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合训”阶段强调初级指挥警官整个服役生涯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强调了“合训”阶段指挥警官的学科基础教育,同时将“德、智、体全面发展”改为“德、智、军、体全面发展”,强调在提高培训层次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应突出军事指挥人才的军事职业素质要求,并增加“懂技术、会管理、能指挥”,突出了新形势下我军现代化建设对军事指挥人才的复合型高素质要求。

二、“合训分流”人才培养模式对实施教学的新要求

(一)瞄准长远发展,打牢五个基础

所谓“五个基础”是指在“合训”阶段对通用学科本科学历教育提出的分类目标,即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军事素质、领导管理和身体心理基础。“五个基础”的分类目标,不再强调专业业务能力素质的培养,而是突出军事指挥人才应具备的军事素质、领导管理和身体心理基础,给“合训分流”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合训”阶段应遵循“大专业、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体现知识的广度和基础应用能力,为“分流”阶段乃至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应该在突出培养军事指挥人才的军政综合素质上狠下功夫,时刻牢记培养对象的最终定位是基层初级指挥警官,在课程的设置、定位和教学内容上始终贯穿“五个基础”,以努力提高学员的军政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

(二)突出军事特色,培养四个能力

“四种能力”是指经过通用学科本科学历教育后应着重培养学员指挥作战、组织训练、管理教育和做基层工作等四个能力。“四种能力”的培养是“合训”阶段学历教育的自然延伸,也是完成“分流”阶段目标实现总体目标的关键所在。虽然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整个过程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但是两个阶段具有很强的联系和递进关系。承担“合训”阶段培养任务的单位必须具备整体性思路,应通盘考虑问题,在培养目标上不但要体现“五个基础”,更应该加强学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分流”阶段的后续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上应充分考虑培养学员的全面素质,体现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满足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对综合性、复合型和创造性的要求。

三、“合训分流”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转型的对策

(一)课程定位的转型

“合训分流”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的目标、方式和方法上都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课程定位也会有所变化,存在转型问题。从“合训分流”组训方式的基本内涵看,“合训”是实现培养初级指挥警官最终目标的第一阶段,对于课程的具体要求是打牢学员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工程技术基础,培养工程专业训练素质和军政综合素质。因此,“合训”课程的定位应区别于以往专业技术学历教育,定位在既要达到国家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完成专业培训的基本过程,又要体现军事教育的特点,实现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突出前瞻性。“合训”模式的课程设置应该从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向初级指挥型人才转变,教学活动应紧跟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加快更新速度,将最新的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内容纳入到教材当中并进行整合;二是突出通用性。根据“合训”阶段“五个基础”分类目标所遵循的“大专业、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应在教学定位上进行适当调整,拓宽专业基础教育口径,突出体现通用性。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转型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要搞好课程转型的教学工作,就应该在教学内容改革上狠下功夫。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紧紧围绕培养“懂技术、会管理、能指挥”的新一代复合型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这一中心,以奠定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提高过硬的军政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一是注重基础性,淡化专业色彩。课程的知识结构需要重新整合,选取具有基础性和典型性知识模块,充分体现本专业课程核心思想和精神的内容;二是注重思想性,培养创新能力。学员的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我们致力培养的目标所在,因此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具备一定的思想性,在知识的传授上应首先考虑“授之以渔”,其次再是“授之以鱼”,即着重培养学员如何去思考,而后才是如何去做,激发学员自主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三是注重自身优势,贴近部队实际。对于具备自身优势的专业课程,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部队实际情况,尽可能选取实际案例进行实例教学,培养学员认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日后“四个能力”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三)专业课程实践模式的转型

实践教育是学员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项有效的途径。对课程实践模式的转型也是“合训”阶段课程教学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院校专业课程的实践不同于部队训练,具有反思性、批判性和探究性等特点。实践性教学应留给学员思考和研讨的空间,通过深入反思、多维批判和反复互动研讨,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因此专业课程实践要为学员的思考、批判、讨论、研究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实践的内容和步骤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实践效果和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院校教学的独有优势,实践性教学也才能够发挥出其独特的实践性教育功效。

“合训分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标是致力于将学员培养成为具备良好的全面素质,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军事指挥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办学理念、学科建设和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对于教学转型仍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现平.军队院校教育转型六议[J].继续教育,2012,(11).

[2] 魏兴.探索“合训分流”人才培训规律提高指挥人才培养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篇3

摘 要:中小学英语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小学生升入初中不能适应初中英语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阶段不但要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方面为学生打下基础,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再加上适当的心理疏导,从而避免从小学到中学产生畏难情绪或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英语;小升初;过渡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的热点,而英语教育从娃娃抓起已成为共识,小学英语教学已至关重要,如何让孩子的小学英语学习顺利地过渡到中学,圆满完成小升初的过渡,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难点,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和学习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课程目标的差异

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目标明确指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打下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打下基础。”而中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及培养交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掌握学习外语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课程目标可以看出,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初步使用英语的能力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中学阶段则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可见,目标是循序渐进、逻辑延伸的。

(二)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差异

目标不一,教法和学法自然不同,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注重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引导入门教学为主,主要通过游戏、歌唱、表演等形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小学英语教师总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手、脑、口、耳等各种器官,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轻松愉快。

而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是以考试分数作为量化的最终指标,带有强烈的应试色彩,孩子要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和残酷的分数竞争。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只靠兴趣学习,要有更强的参与性。不但在课堂上要努力学习,课外也要积极主动地去学,还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所以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学生必须养成预习、复习、上课做笔记、课后阅读等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初中英语的学习比小学英语的学习要难得多。无论在内容上还是要求上都有大幅度的增大和提升,这就导致两个学段的英语教学容易出现衔接问题。

二、教师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

小学阶段学到的知识会淡化,而学习技能和好的学习习惯是受益终身的。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打下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到了中学能很快适应中学的英语学习。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英语教学进入高年级的学习后,当务之急就是培养学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我们要学会做一名“懒惰的”老师,让孩子主动学习、主动求知,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学习技能的培养

学习英语要有多听多说的习惯,我们知道英语是交流的工具,是获取信息的渠道。那么想学好英语就要养成多听、多说、多用的习惯。听是知识输入的过程,而说是知识输出的过程,听懂是基础,然后再训练说的技能,先听后说,在说的同时提升听的能力,这样才能做到听和说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对话教学还是阅读教学,都要贯穿有效的听说训练,让学生会听、爱听,听得懂、说得出,自然能将学会的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有了良好的听说基础,随着年级的升高,自然能从听说过渡到读写。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从有效的阅读中获取信息,通过说和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传递信息。此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它是学习英语必备的一项技能,这就要求小学教师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心理方面的指导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在小学生升入中学前,告诉他们中学学习与小学学习的差异,让孩子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逐渐养成一些中学生必备的学习方法,加上适当的心理疏导,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来迎接初中的英语学习。

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相信通过师生的不懈努力一定能让孩子们顺利完成小升初的过渡。

参考文献: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篇4

1 问题分析

1.1 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和终生教育的构建,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中院校的比例将逐年上升,一些地区中职生的升学比例甚至超过了30%,很多学校顺势从中职学校升为高职院校,学院的管理和教师的思维还处于一种彷徨摸索状态。

1.2 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凸显,具体表现为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高度接近,课程设置重复,教学内容重叠,缺乏配套教材,实践技能训练缺乏衔接性。

1.3 生源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学生文化素养较低,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均不高,这又为中高职课程梯次衔接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由此可见,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中怎样实现课程目标相互分工而不是简单重复、怎样保证中高职教育梯次性而又贴合学生受教育现状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

2 几点思考

2.1 正确理解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合理确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层次定位。

从国家教育部对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来看,两者的目标定位是一致的,只是层次上有所区别。国家教育部对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中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能人才,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二者都是培养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只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综合素质更高、专业技能更全面、职业发展能力更强。所以在制定中、高职会计实务类课程的课程标准时就应当相互衔接,保持一致性,只是根据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体现出层次性。

2.2 科学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保证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性。

中职阶段学生在学完《基础会计》的基础上,可以按岗位模块开设课程,把一本《初级会计实务》的内容按岗位群划分为《出纳会计》、《往来会计》、《存货会计》、《长期资产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收益会计》、《会计报表》等课程,课程内容以基础性、应用性为重,但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缺乏知识的系统性。

高职阶段则应开设《财务会计》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涵盖《初级会计实务》的内容,贴合学生接受知识比较困难的现状,以其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性,又要选择一部分《中级会计实务》的内容作为有益的补充,具体来说包括非货币交换、债务重组、会计调整、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报表分析等内容,以其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2.3 慎重对待授课时间的分配,满足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层次性的需要。

中职阶段学生的专业素养不高,接受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欠缺,欲速则不达,所以本着这一原则《初级会计实务》按岗位群划分出的《出纳会计》、《往来会计》、《存货会计》、《长期资产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收益会计》、《会计报表》等课程,应涵盖中职阶段第二、第三、第四三个学期,其中《出纳会计》12个学时,《往来会计》18个学时、《存货会计》90个学时、《长期资产会计》90个学时、《税务会计》90个学时、《成本会计》102个学时、《收益会计》30个学时、《会计报表》18个学时,共计450个学时,这样的时间安排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可以满足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需求,既能满足学生中专毕业就可以参加工作的岗位需求,也可以为学生进行高职阶段的学习奠定一定的专业基础。

“3+2”高职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接受知识的能力随着专业的积淀也有所提升,学习主动性也相对好一些,所以这时候可以把《财务会计》开设为学年课,每周六学时,共计198学时,其中中职阶段已学习过的属于《初级会计实务》的内容占90个学时,拔高性质的属于《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占108个学时,这样既帮助学生夯实了基础、提升了知识系统性的认识,也保证了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层次性需要。

2.4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彰显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性。

中职阶段为了满足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需要,除了《基础会计》可以进行综合实训,《初级会计实务》涵盖的内容可以按岗位模块课程进行教学实习,实习方式可以采用校内实习和顶岗实习相结合。

高职阶段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更高素质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把学生从一个“记账员”培养成初具管理能力的财会人员,可以对《财务会计》进行综合性实习,实习方式可采用校内实习、校外实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5 推行学生在校学习与考证的适度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层次性的内化障碍。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篇5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历史 逻辑思维能力 重要性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部分中,对能力的其中一项要求是:“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知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中学历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为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程标准的编制、教学模式和策略的运用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等,都与思维能力培养密切相关,逻辑思维能力又是其中―个关键方面。

1 是学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思维通俗来讲就是建立在思维基本框架下的、与历史学科特点紧密结合的一种智力活动。换言之,历史思维是将历史要素作为载体,将思维方式特点作为支撑的一种认识方式,这些历史要素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通过将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综合,达到认识历史、指导现在与预见未来的目的。在历史综合的过程中逻辑思维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科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能力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考,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这样就对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而言,只停留在对史实把握的层面去应对高考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上升到对史实的转化及理性加工的层面,这中间逻辑思维起到关键性作用。高中阶段历史学科逻辑思维表现为:思考历史问题时趋于理性化(包括辩证思维的初步具备)、学科语言的规范性及严谨性(从回答问题及解答历史主观题中得以体现)、知识体系性及知识模型的初步构建。

2 是知识衔接的重要途径

2.1 初高中知识衔接。新课改给中学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断层问题也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①在由初中向高中的迁移过程中,历史知识台阶的跨度超越了学生的接受能力;②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与学带来障碍;③初高中学生由于历史学习目标不同,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也产生了区别。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由过去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还需引导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与学生共同探讨在“跨台阶”过程中如何找寻被遗落的历史知识。比如: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

2.2 高中阶段各模块、专题之间的衔接。根据上述对新教材特点的论述,高中阶段各模块、各专题之间的衔接显得十分重要,事关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是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

3 是知识转化的重要步骤

高中历史相较初中历史上了一个台阶的表现是知识转化较为明显,学生如果还停留在简单的机械式的史实记忆阶段显然是与高中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及目标不相符的。高中历史是在初中历史基础之上的重新建构,其建构的过程即进行知识转化的过程。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须注意“三个转化”即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转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从记忆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化。要完成这三个转化,其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因素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中,一方面要求学生对“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背景、内容、意义有所把握,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探寻这三个重要思想理论出现与发展的规律总结出其共性,最后得出结论他们的提出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时代的具体表现。

4 是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

初高中历史就知识的范围而言相差不大,以人民版教材为例,高中历史相较初中而言只多了西方思想、政治、社会等少部分的内容。高中历史更加注重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这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通过三年的高中学习要完成知识的重构与升华。

5 是高考考察的重要维度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篇6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的精神,广东省教育厅根据广东省义务教育的实际情况和高中阶段学校教育改革的趋势,制定并颁布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配套文件,《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初中学考实施办法》)。《初中学考实施办法》的实施,将对促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公平、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初中学考实施办法》的特点、优点很多,主要体现在:一是确定了考试科目涵盖《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部科目,有利于保证初中教学的基本质量。二是确定了“注重体现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质、实践能力”为特征的各学科考试命题内容,增强命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初中学科教学质量。三是增加了理化生学科实验操作作为考试内容,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四是确定了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科目及其计分比例,有利于避免学生分分计较过度竞争,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考试负担。因此,我认为,《初中学考实施办法》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科学性和合理性相结合、创新性和稳妥性相交融的好方案。

初中学考的实施,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适应中考改革带来的变化,我建议初中学校从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确保《初中学考实施办法》的有效实施。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未来建设者和*人,学校教育要牢牢围绕素质教育这个重点引领学生往这个目标发展。要进一步破除唯分数论,改变应试教育观念。不断强化知识的超前学习和反复训练,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很可能得不偿失、适得其反。要注重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培养,丰富学生的学习、实践经历,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要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学校要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不能压缩道德与法制、理化生实验操作、音体美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避免学生存在的偏科现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知识、育能力、长觉悟”相统一,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要特别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手段的改革。因为初中课程关系到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的培育和职业生涯选择,是高中阶段乃至大学阶段的人才培养的基础,任何学校、任何教师对此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教育改革和学生管理措施,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促进广大初中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知识面更宽,能力素质更加全面,让学生扬长避短,发展学生优势特长。为高中阶段学校教育(包括职业高中教育)奠定宽厚扎实的基础。

四要加强教学条件特别是实验教学条件的保障。根据《初中学考实施办法》的要求,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在实验室建设、实验器材和设施配备等方面,全面满足实验课程的教学需要。学校要开足开好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实验课程,实现由不开设实验课程到开设实验课程的转变,实现由老师演示实验到师生共同动手实验的转变,实现由单一的网络展示性实验到网络展示性实验与师生操作性实验相结合转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操究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适应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篇7

一、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体系主线

酒店专业课程体系再造设计的主线是职业生涯发展。依据在于:首先,课程体系服从并服务于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扼要说来,是培养职业新军、造就职业人才梯队和经营管理后备队。

概要地说,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与职业素养,能适应现代酒店和高端服务业一线岗位需要,并具有一定经营管理基础和本专业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及其进入国际酒店业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专门人才。简要地说,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要培养的是:职业新军+熟练员工+技术能手+经营管理者后备队的梯队。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要以此定位、以此为重。就是要以酒店行业的要求为逻辑起点、为基本内涵设置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而不是以学科分类来设置课程。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显示明确的区分度、成才的梯度,切实满足酒店行业对于用工与人才的需求层次。其次,课程体系要遵循教育规律。

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教育过程,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教育规律的表现。酒店专业课程的改革也应当循此递进阶梯。再次,课程体系要汲取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在职业教育领域,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模式、还有澳大利亚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通相接的做法等,都有很多很有价值的方法。

应当借鉴国外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提升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教育水平。最后,特别要指出的是,职业生涯发展作为课程体系主线的合理性也在于其普遍性。也就是说,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作为共性其适用于并可贯穿于各个专业课程。职业教育的本质在于职业能力的递进提升,这条主线是本质使然、逻辑必然。

2.课程体系主体

在以培养“酒店新手熟练员工技术能手经营管理者后备队”的梯队思路主导下,再造的酒店专业课程体系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每一阶段教学训练的主要内容为:①初步感知:酒店入门课程包,酒店参观,养成训练;②初级训练:体能训练,基础性多项技能包;③中级学习:专业课程包,拓展知识课程包;④岗位适应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与测试,专业技能竞赛,职业技术等级考试;⑤晋级训导:经营管理课程包,中观讲座系列(限选),宏观讲座系列(自选);⑥岗位实习———调研报告:实战初步、管理能力与潜力表现;

其一,这一设计,从总框架来说,架构的梯级体现由低到高的进阶;体现了培养目标的递进关系与层次。任何管理者的成长都是从不懂到懂、先会做再会管、从会做到会管的过程。这个课程体系就是按照这样的发展来训练引导学生的。从另一角度看,这个课程体系的设计真正符合社会实际,贴合行业的需求。培养人才是任何学校、任何专业都追求的目标;但是,无论哪一个学校,其培养的学生总是有差异的,成为技术与管理人才的总是占一定比例的。尊重这一客观事实,课程体系与教育过程中的分层学习训练就十分必要。既有利于社会、有利于行业、有利于学校,也有益于学生。

其二,这一设计,每一阶段的转换体现学训结合、工学交替。打开视野、借鉴国际经验很有必要。在职业教育领域,德国的“双元制”意义深远,广受赞誉。“双元制”模式的偏重实践、双轨并进,切实地使理论联系了实际,真正实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和就业导向。英国职业教育的“三明治”模式生动地表达了工学交替的培养过程与教学方式。这两种模式的共性在于,都强调职业环境中的实践与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关键能力的养成。酒店行业并非抽象的纯理性的领域,其工作特征除了强调具体操作性基础上的动手能力之外,还特别注重与人沟通、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与人交往,不仅需要知识智力,还需要有较高情商;解决问题,不仅需要学识技能,还需要毅力耐力。达到这些要求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训练,需要在实境中训练、在情景中熏陶。因此,学训结合、工学交替至关重要。著名酒店学校瑞士洛桑旅馆学校也是以半年学习、半年实习的工学交替的模式成为酒店专业学校的标杆。

其三,这一设计,围绕着阶段目标与阶段水平要求来设置各个阶段教育训练内容的课程包。从每阶段的教育训练内容来说,此体系则是围绕着阶段目标与阶段的水平要求,来设置课程包,形成每一阶段的教学模块及其组合。并且,每一梯级的课程包内的教学模块及组合对于这个阶段而言具有必要性、不可替代性!同时,又凸显关键能力与关键环节。例如,最初级的阶段、“初步感知”阶段,以相似相通于酒店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酒店入门课程包、酒店参观、养成训练”,来进行第一个阶段的学习。

其中,“酒店入门课程包”中的各个模块的基本内容也是依照酒店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相应单元与要求来设置,并在一定程度上延伸的。具体地说,如,酒店业介绍、礼仪(初级)、安全消防(初级)、卫生常识,等等。

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再造设计的创新及特色

本文所述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基于原课程体系基础上的拆分、改造、再造、理顺、复位与增添。具体说明如下:

1.拆分

设计的突破在于,对现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专业课程(餐饮、前厅等)进行拆分;哪怕是进行了项目课程改造后的专业课程(如餐饮、前厅等)。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要培养的是:职业新军+熟练员工+技术能手+经营管理者后备队的梯队。因此,课程设计尤其是各专业课程设计要按照这样的梯度基本均衡、相同进度、相互呼应、齐头并进。

应当以酒店行业的要求为逻辑起点、为基本内涵设置,设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尤其是专业课程体系),而不是以习惯思维的学科分类来设置课程。这样,才是回归职业教育的本质;才能真正强化职业教育为行业服务的功能。也就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将显示明确的培养梯度、成才的梯度。具体到课程尤其是每一门专业课程,就应当据此逻辑拆分为不同要求、不同水平级的业务内容模块。例如餐饮课程,一个新员工最初安排跑菜,就必须先有礼仪、卫生、安全、托盘的基本训练与基本能力,而餐厅管理与经营暂不要求,在餐饮课程序列中首先的模块就应当是初级要求。

2.改造

根据行业需求和培养梯度,改造某些现有的课程。

其一,整合原有课程设置中交叉重叠的内容。如,服务心理学与沟通技巧、形体与礼仪。这些课程有些内容相似相近,难免交叉重叠。打破“学科本体”的思维,不受学科体系的限制,也就是说,不需要按照学科体系从头到尾地讲一门课,而是根据不同梯级的培养要求,抽取剪裁其中必要的内容,构成相应的培养梯度的模块来进行教学。这样才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有用实用原则,才能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

其二,强化一些被忽视的内容和补充缺损的内容。如,安全救护与卫生标准。关于安全与法律类课程,酒店管理专业问卷调查统计表中有不少名称。根据所了解的同行院校的情况来看,实际上开课较多的是旅游法规、食品安全与卫生;有的甚至从未开设酒店安全课程;紧急救护也是罕见。对于酒店业,有个最为基本的常识,就是新员工的入店/入职培训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安全培训,并且要操作演练。

3.再造

拾遗补缺、改造强化是再造课程体系的内容之一。再造原来课程设置中缺损或曲解的内容。如,酒店概论。高职院校酒店专业入门的教材林林总总。已有教材大多都是两种书名:《酒店概论》或《酒店管理概论》,两种体系:管理原理加酒店业务的“双拼”或者酒店业务与管理的“拼盘”。

无论是教材名称还是教材体系与内容都偏离了该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应当调整或者再造,真正地全景式可感知地介绍酒店,激发学习兴趣与从业热情,将学生接引到酒店行业(基于对酒店入门教材现状的审视与思考、课程定位与名称、课程视角与切入点、课程架构和主体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另见专题文章);这才契合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的理念,真正推动酒店专业建设。

4.理顺

理顺现有专业课程与相关课程的逻辑关系,摆正权重、贯通整合、相通相融。例如,项目课程改革中有的课程是以职业阶段阶梯作为课程模块主线的,以从服务到管理经营为线路展开;也有以业务内容划分模块的。对于前者,已部分截取了管理营销的内容;对于后者,这些内容几无涉及。

再如,关于管理学的就有“管理学概论”、“管理经典导读”、“酒店管理基础能力”等不同的课程名称,由这些名称推断其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放到课程体系中思考,其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及其权重就有必要调整。理顺课程体系的内部关系、摆正权重与拆分专业课程是改革课程体系的难点;也是真正打破“学科本位”的重锤;同时,还是传承既往成果、弘扬教改理念、探索创新再造的关键。

5.复位

根据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这个递进的目标体系中高级目标是“经营管理者后备队”。这是一个符合实际的提法;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终点。不能指望,在校两年就把一个刚进门的职业新人培养成为酒店的管理者(有的甚至拔高到中高层管理者),管理者从来都不是速成的。MBA入学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入学者管理岗位及管理经历的要求,应当真正认识其中深远的内涵、意义。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体系中某些课程的设置与否及其深浅。复位的调整并不意味不需要“管理”的学习培训,诸多专业课程里的管理内容、特别是业务与经营管理能力的综合训练以及基层管理者的督导培训都是很有必要、很有价值的。

6.增添

社会不断前行,科学不断发展。教育应当随之进步提升。拓展视野,延伸知识,增加前沿知识,如环保、低碳在酒店的应用,等等,这些也是再造课程体系应增内容,题中应有之义。培养职业新军是当然之责,改革酒店专业课程体系刻不容缓。对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再造我们开始了初步的探讨,其中还有不少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比如,还有大量艰巨的任务有待完成。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篇8

一、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体系主线

酒店专业课程体系再造设计的主线是职业生涯发展。依据在于:首先,课程体系服从并服务于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扼要说来,是培养职业新军、造就职业人才梯队和经营管理后备队。概要地说,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与职业素养,能适应现代酒店和高端服务业一线岗位需要,并具有一定经营管理基础和本专业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及其进入国际酒店业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专门人才。简要地说,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要培养的是:职业新军+熟练员工+技术能手+经营管理者后备队的梯队。

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要以此定位、以此为重。就是要以酒店行业的要求为逻辑起点、为基本内涵设置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而不是以学科分类来设置课程。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显示明确的区分度、成才的梯度,切实满足酒店行业对于用工与人才的需求层次。其次,课程体系要遵循教育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教育过程,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教育规律的表现。酒店专业课程的改革也应当循此递进阶梯。再次,课程体系要汲取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在职业教育领域,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模式、还有澳大利亚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通相接的做法等,都有很多很有价值的方法。应当借鉴国外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提升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教育水平。最后,特别要指出的是,职业生涯发展作为课程体系主线的合理性也在于其普遍性。也就是说,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作为共性其适用于并可贯穿于各个专业课程。职业教育的本质在于职业能力的递进提升,这条主线是本质使然、逻辑必然。

2.课程体系主体

在以培养“酒店新手熟练员工技术能手经营管理者后备队”的梯队思路主导下,再造的酒店专业课程体系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每一阶段教学训练的主要内容为:①初步感知:酒店入门课程包,酒店参观,养成训练;②初级训练:体能训练,基础性多项技能包;③中级学习:专业课程包,拓展知识课程包;④岗位适应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与测试,专业技能竞赛,职业技术等级考试;⑤晋级训导:经营管理课程包,中观讲座系列(限选),宏观讲座系列(自选);⑥岗位实习———调研报告:实战初步、管理能力与潜力表现;其一,这一设计,从总框架来说,架构的梯级体现由低到高的进阶;体现了培养目标的递进关系与层次。任何管理者的成长都是从不懂到懂、先会做再会管、从会做到会管的过程。这个课程体系就是按照这样的发展来训练引导学生的。从另一角度看,这个课程体系的设计真正符合社会实际,贴合行业的需求。

培养人才是任何学校、任何专业都追求的目标;但是,无论哪一个学校,其培养的学生总是有差异的,成为技术与管理人才的总是占一定比例的。尊重这一客观事实,课程体系与教育过程中的分层学习训练就十分必要。既有利于社会、有利于行业、有利于学校,也有益于学生。其二,这一设计,每一阶段的转换体现学训结合、工学交替。打开视野、借鉴国际经验很有必要。在职业教育领域,德国的“双元制”意义深远,广受赞誉。“双元制”模式的偏重实践、双轨并进,切实地使理论联系了实际,真正实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和就业导向。英国职业教育的“三明治”模式生动地表达了工学交替的培养过程与教学方式。这两种模式的共性在于,都强调职业环境中的实践与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关键能力的养成。酒店行业并非抽象的纯理性的领域,其工作特征除了强调具体操作性基础上的动手能力之外,还特别注重与人沟通、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与人交往,不仅需要知识智力,还需要有较高情商;解决问题,不仅需要学识技能,还需要毅力耐力。达到这些要求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训练,需要在实境中训练、在情景中熏陶。因此,学训结合、工学交替至关重要。

著名酒店学校瑞士洛桑旅馆学校也是以半年学习、半年实习的工学交替的模式成为酒店专业学校的标杆。其三,这一设计,围绕着阶段目标与阶段水平要求来设置各个阶段教育训练内容的课程包。从每阶段的教育训练内容来说,此体系则是围绕着阶段目标与阶段的水平要求,来设置课程包,形成每一阶段的教学模块及其组合。并且,每一梯级的课程包内的教学模块及组合对于这个阶段而言具有必要性、不可替代性!同时,又凸显关键能力与关键环节。例如,最初级的阶段、“初步感知”阶段,以相似相通于酒店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酒店入门课程包、酒店参观、养成训练”,来进行第一个阶段的学习。其中,“酒店入门课程包”中的各个模块的基本内容也是依照酒店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相应单元与要求来设置,并在一定程度上延伸的。具体地说,如,酒店业介绍、礼仪(初级)、安全消防(初级)、卫生常识,等等。

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再造设计的创新及特色

本文所述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基于原课程体系基础上的拆分、改造、再造、理顺、复位与增添。具体说明如下:

1.拆分

设计的突破在于,对现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专业课程(餐饮、前厅等)进行拆分;哪怕是进行了项目课程改造后的专业课程(如餐饮、前厅等)。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要培养的是:职业新军+熟练员工+技术能手+经营管理者后备队的梯队。因此,课程设计尤其是各专业课程设计要按照这样的梯度基本均衡、相同进度、相互呼应、齐头并进。应当以酒店行业的要求为逻辑起点、为基本内涵设置,设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尤其是专业课程体系),而不是以习惯思维的学科分类来设置课程。这样,才是回归职业教育的本质;才能真正强化职业教育为行业服务的功能。也就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将显示明确的培养梯度、成才的梯度。具体到课程尤其是每一门专业课程,就应当据此逻辑拆分为不同要求、不同水平级的业务内容模块。例如餐饮课程,一个新员工最初安排跑菜,就必须先有礼仪、卫生、安全、托盘的基本训练与基本能力,而餐厅管理与经营暂不要求,在餐饮课程序列中首先的模块就应当是初级要求。

2.改造

根据行业需求和培养梯度,改造某些现有的课程。其一,整合原有课程设置中交叉重叠的内容。如,服务心理学与沟通技巧、形体与礼仪。这些课程有些内容相似相近,难免交叉重叠。打破“学科本体”的思维,不受学科体系的限制,也就是说,不需要按照学科体系从头到尾地讲一门课,而是根据不同梯级的培养要求,抽取剪裁其中必要的内容,构成相应的培养梯度的模块来进行教学。这样才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有用实用原则,才能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其二,强化一些被忽视的内容和补充缺损的内容。如,安全救护与卫生标准。关于安全与法律类课程,酒店管理专业问卷调查统计表中有不少名称。根据所了解的同行院校的情况来看,实际上开课较多的是旅游法规、食品安全与卫生;有的甚至从未开设酒店安全课程;紧急救护也是罕见。对于酒店业,有个最为基本的常识,就是新员工的入店/入职培训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安全培训,并且要操作演练。

3.再造

拾遗补缺、改造强化是再造课程体系的内容之一。再造原来课程设置中缺损或曲解的内容。如,酒店概论。高职院校酒店专业入门的教材林林总总。已有教材大多都是两种书名:《酒店概论》或《酒店管理概论》,两种体系:管理原理加酒店业务的“双拼”或者酒店业务与管理的“拼盘”。无论是教材名称还是教材体系与内容都偏离了该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应当调整或者再造,真正地全景式可感知地介绍酒店,激发学习兴趣与从业热情,将学生接引到酒店行业(基于对酒店入门教材现状的审视与思考、课程定位与名称、课程视角与切入点、课程架构和主体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另见专题文章);这才契合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的理念,真正推动酒店专业建设。

4.理顺

理顺现有专业课程与相关课程的逻辑关系,摆正权重、贯通整合、相通相融。例如,项目课程改革中有的课程是以职业阶段阶梯作为课程模块主线的,以从服务到管理经营为线路展开;也有以业务内容划分模块的。对于前者,已部分截取了管理营销的内容;对于后者,这些内容几无涉及。再如,关于管理学的就有“管理学概论”、“管理经典导读”、“酒店管理基础能力”等不同的课程名称,由这些名称推断其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放到课程体系中思考,其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及其权重就有必要调整。理顺课程体系的内部关系、摆正权重与拆分专业课程是改革课程体系的难点;也是真正打破“学科本位”的重锤;同时,还是传承既往成果、弘扬教改理念、探索创新再造的关键。

5.复位

根据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这个递进的目标体系中高级目标是“经营管理者后备队”。这是一个符合实际的提法;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终点。不能指望,在校两年就把一个刚进门的职业新人培养成为酒店的管理者(有的甚至拔高到中高层管理者),管理者从来都不是速成的。MBA入学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入学者管理岗位及管理经历的要求,应当真正认识其中深远的内涵、意义。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体系中某些课程的设置与否及其深浅。复位的调整并不意味不需要“管理”的学习培训,诸多专业课程里的管理内容、特别是业务与经营管理能力的综合训练以及基层管理者的督导培训都是很有必要、很有价值的。

6.增添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