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文化产业开发模式8篇

时间:2023-08-11 09:14:06

文化产业开发模式

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篇1

1、明确中心,辐射周边,纵向深度发展乡村旅游。在确立村寨为基础的类型丰富、层次多样、以点带面、辐射全州的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总体框架下,结合自身实际,黔西南州所辖一市、一开发区、七县均宜明确每一区域的主体村寨,以一个中心为“点”,辐射周边主要村寨,(见表1)。让游客醉在民族风情之中、醉在田园风光之中。春天可以去踏青,夏天可以去避暑,秋天可以去采摘,冬天可以去过年。

2、整合州内旅游资源,横向发展三个旅游产业带。在全州所辖一市、一开发区、七县打破区域界线,不分行政区域,跨市、跨跨乡、跨镇、跨村寨,只以旅游集群为单位全方位发展黔西南州的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重点把生态旅游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民俗生态旅游产业,以自然生态旅游景区景点为依托,以民俗优势资源为基础,以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精品为支撑,围绕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打造以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带。经过整合州内资源,横向发展三个旅游产业带:一是以万峰林、马岭河峡谷、双乳峰三个国家4A级景区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二是积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形成以中心村寨纳灰村、绿荫村、鲤鱼坝苗族风情村、打凼村、纳孔村、三宝彝寨乡、龙吟镇、岩架镇洛凡村、卡法红军村为轴心,南龙古寨,泥凼石林,冷冻村,间歇泉,楼纳,三家寨,放马坪,坝盘,香车河堡,三岔河,三道沟,弯田,朗寨,卡塘,板其,夯达,乐旺,桑达等为辐射区域等的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区;三是努力挖掘望谟卡法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晴隆二十四道拐等为代表的抗战之旅和南明皇宫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历史文化体验型旅游区。

3、纵横交错,开放求智,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纵向以主体村寨为中心,辐射周边主要村寨,深度发展乡村旅游;横向整合州内旅游资源,不分行政区域,跨市、跨乡、跨镇、跨村寨,以旅游区为单位全方位发展黔西南的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使得整个黔西南州内的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纵横交错,形成规模大、档次高、文化深、观赏强、参与广的民俗生态旅游品牌,逐步构建起以绿色喀斯特生态、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大投入促进大跨越。黔西南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是:项目带动,整体推动,跨越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只有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龙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集群,下大力气提升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水平,千方百计多抓大项目、快上大项目,特别是要引进和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旅游企业集团,推进旅游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着力构建全州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新格局,真正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引一企而百企至,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培育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黔西南州近五年(2008年—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数比较(见表2)与2011年、2012年生产构成(见图2)就充分说明了大力发展三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必要性。

二、塑造民俗节日核心,构建阶梯旅游开发模式

1、塑造民俗节日核心的必要性(1)民俗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潮流,民俗生态旅游在国内及省内的同质性竞争具有非常好的优势,民俗生态旅游需要塑造民俗节日这个民俗文化的核心。民俗生态旅游推荐的旅游产品让游客买的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开发过程中就需要物质与精神并重,二者缺一不可。节日文化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通常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表现。黔西南民俗发生态旅游只有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特色——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文化,塑造自身的形象,开发具有独特性和鲜明个性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开拓视野、娱乐身心,提高修养的要求。众所周知,旅游就是玩山玩水玩文化。以兴义市为例,以上、中、下纳灰布依古寨为中心,依托着两个部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美的地方”万峰林景区和“天沟地缝”马岭河景区,还有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这些大型景区的资源与市场优势。虽然带动了周边村寨如南龙古寨、冷洞村等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但是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却没有让兴义的旅游市场“火”起来。而近邻云南傣族的泼水节每年要吸引数十万人前去西双版纳、墨江哈尼太阳节、马关苗族花山节、中国佤族司岗里狂欢节等节日更是把云南的旅游业推到了顶峰。不可否认,节日文化助推是重要的原因。(2)黔西南各民族的民俗节日众多。节日文化底蕴丰富、民族风情多彩。因此在当地有这样一个说法:“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虽然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了,但是一年十二个月,从正月到腊月,365天,不敢说天天有节庆日,但几乎月月有节庆日,甚至有一天几个地方有节庆,几个不同名称、不同习俗的节庆(或因民族、或因地域所致)的热闹场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把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一个产业融入旅游业加以策划、开发,以举办隆重的、多彩的节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加强横向联合,加速把民族节日风情连成一线,把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民族节日串联起来、发挥民族节日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不同特色,定能克服距离和传播的困难,借助外力增加消费的拉动力,必能推动黔西南旅游业的大发展。见表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俗节庆一览表》。(3)开发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随着城市化推进,许多民族节日渐渐淡化,甚至被城市化生活所淹没。如果将民族节日作为一个产业融入旅游业来开发和培育,既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又能继承传统节日;既能繁荣民族文化,又能拉动经济发展。①彰显个性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品牌的灵魂。黔西南只有通过加强品牌传统节日及其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培育本土文化,才能增加文化底蕴,彰显个性特色。②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任何传统文化,只有具有存在的价值,才会得到传承,才会得到发展。民族节日文化也是如此,只有加大开发力度,促进其不断发展,不断繁荣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吸引大众参与,形成节日经济,彰显其存在的价值,才能促进民族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塑造民俗节日核心的具体措施一是以政府主导为龙头,让独具特色的周期性的一年一度的地域性的民俗节日旅游与长期性的民俗生态观光旅游相辅相成,从而带动商业、餐饮、金融、文化、娱乐以及相关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升我州的旅游品味,突出地方优势,带动地方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目前,已有多个县市成功举办了多届民俗节庆活动,兴仁举办了十三届“八月八”苗族风情节,贞丰举办了六届“二月二”苗族走亲节、十一届“六月六”布依族歌会、望谟举办了三届“三月三”布依族风情节等。二是以民族节庆为名,意在节外。通过节庆活动,让游客从视觉上、听觉上、触觉上、味觉上真实、自然、直观地感受异地风情——“赏自然景”、“观民俗情”、“享田园乐”、“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民俗节庆的无雷同性,必将增加人气,发挥品牌效应,为新兴产业创造更大的商机。三是以节庆内容为依托,以节日为载体,发展活动型乡村民俗旅游专项产品。如,把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三月三布依族、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火把节(彝族)、开斋节(回族)、荷花节(时令)、桃花节(时令)、春茶节(时令)、漂流节(体育)等民族、时令、赛事节日作为重点,发展以民族节日、庆典、仪式、民俗体育运动等构成的活动型乡村民俗旅游专项产品。四是重点将布依“八音坐唱”、“傩祭祀”、“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查白歌节”、“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等建设成为优秀民俗节庆文化旅游路线,使黔西南州真正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优秀的布依族文化体验中心、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优秀旅游示范区,黔滇桂三省(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东南亚游客进入贵州的中转站,把民俗生态旅游培育成为黔西南州的支柱产业。

3、以民俗节日为核心,构建阶梯旅游模式在一个中心村寨,数个主体村寨,民俗节日为核心的框架下,有重点、有主次、全方位地开发、发掘黔西南民俗文化的特色,开展以布依族文化为主,苗族文化为辅、其他民族文化兼顾的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体验、田园风光及喀斯特风景观光体验、民俗体育康体运动、休闲度假等生态型复合乡村旅游产品,逐步在黔西南构建“观光型——体验型——康体型——度假型”呈阶梯状的特色旅游模式。见图3《阶梯状的特色旅游模式》。(1)民俗观光型旅游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基本层次为民俗观光型旅游。这是基于观光旅游在旅游层次上属于旅游的原始形态。让旅游者通过欣赏黔西南的旖旎的自然风光、奇妙的田园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等萌生旅游动机,得到美的享受,收获愉快的心情和休闲时光。虽然观光的内容、形式和设施相对简单,但参与人员具有大众性、广泛性,游客停留时间短易于接待。所以观光旅游是人类旅游活动“永不落的太阳”。(2)民俗体验型旅游观光游能满足大部分游客“最少时间内到最多地方”的要求,但少部分游客崇尚深度旅游,不愿来去匆匆,走马观花,追求个性化、体验化、休闲化、美化的旅游经历。因此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第二层次为民俗体验型旅游。其原则是体验内容、方式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不断为游客带来新鲜的感受,满足其追求个性的需求。一是民俗节日体验,二是田园生活体验、三是主题体验。①民俗节日体验,前文已详述,这里不再赘述。②田园生活体验。结合黔西南州情,田园生活体验的雏形就是“农家乐”。让城里人到农村去住农家院,到田野里摘菜、果园里采果,吃农家菜、过农家节从而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真正的乡村游不是到操着一口乡音的农家吃一顿简单的地道的农家饭菜,打几圈麻将,喝几口酒,吹几句牛,而应该是一种“绿色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以黔西南州为例,自2003年9月兴义市纳灰村第一家农家乐开业,截至2011年12月全州共有3个知名“农家乐”特色村,农家乐休闲旅游点64个,“农家乐”经营户962家。仅2012年上半年全州农家乐接待游客158万人次,营业收入3657万元。农家乐的快速发展,折射出人们对体验式旅游的喜爱。③主题体验。鲜明的主题能在真实的体验环境中,调动旅游者的感官享受引起旅游者的共鸣,使之留下强烈感受和深刻印象。如浙江杭州有“印象西湖”,广西桂林阳朔有“印象刘三姐”,让游客在专题的精彩表演中对当地文化受到更真切的感染,得到更真实的体验。而黔西南现状:兴义万峰林的“布依八音坐唱”,兴仁鲤鱼坝苗寨的“板凳舞”、婚俗表演,贞丰双乳峰景区的“民族风情表演及篝火狂欢”等虽带有主题体验的成分,但还流于简单化,应再做深度挖掘。这样,对游客的吸引力会更大。(3)民俗康体型旅游康体型旅游是休闲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泛旅游的概念。它是在欣赏美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之余,游客以健康养生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第三层次就是民俗康体型旅游。一是徒步旅游,二是骑行旅游;三是漂流旅游。这三种康体型旅游或是自发的、或是组织的,不论在州内州外都有一定影响。政府也予与了支持,如兴义的万峰林、丰都大道、西南环线等都专门设置了骑行线、徒步大道等,马岭河峡谷则有专门的漂流项目,并成功举办多届“马岭河峡谷漂流暨万峰林旅游节”。(4)民俗度假型旅游度假型旅游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形式,集观光、体验、康体为一体,强调优美的环境、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增进身心健康的休憩设施和高品质的服务。黔西南的康体型旅游主要是指由旅游部门或旅游企业提供的与康乐、健身、休闲疗养、度假活动有关的一切产品和服务(食、住、行、玩)。以兴义赵庄戴斯度度假村、贞丰双乳峰景区为代表。

三、引入IMC,确立城市品牌

1、引入IMCIMC即整合营销传播,是20世纪90年代的新兴市场传播营销方式,其核心是由过去的“消费者请注意”转变为现在的“请注意消费者”。基于IMC理论,为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需求,吸引游客、留住游客黔西南州要大力挖掘民俗生态旅游资源,采取有力措施,深层次、全方位、高品位地拓展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空间,确立自己的城市品牌。

2、确立自己的城市品牌。(1)积极鼓励创作高质量、民族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艺术精品。马岭河峡谷、万峰林等景区景点,常年都有布依族、苗族民族民间歌舞演出。双乳峰景区集中展示古法造纸、制陶技艺,让游客亲身体验古老的民族文化。要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创作高质量、民族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艺术精品。如州民族歌舞剧团根据布依八音创作演出的《贺喜堂》在意大利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上大放异彩,万峰林景点“万峰第一观”八音表演队在南京《中国名胜区旅游产品展示交易会》上夺得“景区民风民俗及形象展示奖”第一名,大型布依族民族原生态舞剧《利悠热谐谐》荣获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大型苗族史诗歌舞剧《盛世苗家》,给游客带来较高的审美体验。(2)依托全州文化产业重点工程建设,整合黔西南州已经或即将制作好的影视作品资源,开展影视营销。如《雄关漫道》、《绝地逢生》、《云下的日子》、《幸存日》、《二十四道拐》、《受降何应钦》《泡桐花》等,有计划地在知名电视台公映,开展影视营销,提高全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向省内外、国内外力推本土民间音乐舞蹈,使之成为一张张“名片”,达到宣传黔西南民俗风情。民族原生态歌舞独具的观瞻性、娱乐性,易引起观众的求异、求知、求同的心理,从而实现推介民俗生态旅游的目的。如晴隆“阿妹戚托”,这个已有500年以上历史的民族民间原生态歌舞,这种完全没有音乐和乐器伴奏,全靠彝家姑娘心灵感应跳出的整齐舞步。它用12种全部来源于生产生活、代表不同意思的基本舞步告诉新娘到了婆家要敬老爱幼、勤劳节俭,家道才能兴旺,日子才会红红火火。传达了浓浓的姐妹情谊,向即将出嫁的姐妹表达祝愿。

4、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其中不乏跟节庆有关的民间文学),并出版成册、成书,使之成为宣传黔西南民俗文化的又一名片。黔西南属古夜郎、牂牁之地,历史文化悠久。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富饶丰腴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于自然界进行各种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民间文学,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生活故事等。这些民间文学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的积淀,反映了民俗节日的文化底蕴,展现了民俗节日活动的文脉。

四、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旅游安全保障工作,全面提升服务水平。黔西南地理环境复杂,交通线路密度低、等级低,通信落后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民俗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改变民俗生态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及资金扶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吃、住、行、游、购、娱乐”六大要素整体推进民俗生态旅游的发展,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利用、开发和建设。

1.“吃”是首要的,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要保证游客来到黔西南,吃到具有地方的特色的“布依碗”、“九缸钵”、“兴义老杠子面”、羊肉粉等,吃饱、吃好、吃干净。

2.“住”。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乡村客栈到星级酒店,让游客住得舒适、安心。

3.“行”要方便。陆运、空运、水运还是景区交通要便利,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

4.“游”是核心。让游客切实感到旅游的中心就是邂逅一处风景、一种生活方式,给自己一种全新的体验。

5.“购”是乐趣。异地他乡购物是一种乐趣,要让游客买到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可自用,也可送他人。

6.“娱乐”是人之常情。要让游客有一些当地喜闻乐见的、自己又没玩过的项目可供娱乐。

五、全力开发民俗文化产业

黔西南民俗文化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应本着在开发中传承,传承中开发的理念,突出重点,并将其作为一个产业加以全力开发,收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收益双赢的效果。

1.开发一批相关产业。发展民俗文化中节日经济,使之产业化,形成以“行、游、住、食、购、娱”的产业体系。一是要大力开发民族特色小吃、特色饮食、地方特产等饮食业和食品加工业,让外来游客参加节庆活动的同时,品尝地方美食,感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二是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服装、首饰、鞋、包、刺绣、领带等精美服饰和旅游工艺品,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三是开发一批原生态的民族歌舞、小品、戏剧,为游客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四是出版一批反映民族节日的影视作品、画册、光碟、诗歌集、散文集、民间文学集,让游客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民族风情,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

2.建立一套相关机制。民族文化要传承与发展,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发机制。一是资金保障机制。政府要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将民族文化的开发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和政府融资计划,确保资金的充裕。二是人才支撑机制。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个人都可以建立人才奖励机制,激励优秀人才投入民俗文化的研究、策划与开发,为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人才保障。三是投资激励机制。建立民俗文化产业的投资激励机制,招商引资投入开发。

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篇2

(一)缺少专业人才开发水平较低

文化产业对技术的要求也很高,需要有相关学识的人进行专业角度的分析规划,从人数上看,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从业人员总量比较小,尽管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近200万人,但目前全省少数民族文化从业人员(含业余)仅有2173人,这样远远不能满足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而且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全省范围内,除了本民族人员外,能精通该民族语言的专业人才少之甚少,而且很多少数民族的年轻人也不能很好掌握其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精髓,所以说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让人担忧。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的整体受教育水平仍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性大大加强,本土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很多都“孔雀东南飞”,而外部的文化人才出于收入、待遇、发展前途等方面的考虑,大都不愿意来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目前,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引导市场需求的高端创意产业人才,以及熟悉文化产业管理同时又具备相关市场营销、融资、企业运作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

(二)形成产业链以求长远发展

文化产业化大体包括三个层面:文化产品丰富阶段、文化企业林立阶段、文化产业形成阶段,从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来说,其仍然处于第一阶段,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多种形式生产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并使产品逐渐丰富起来,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行业大都处于一种单打独斗的状态,民族工艺品生产,民族歌舞演艺,民族文学作品出版等,大都各自为政,各个行业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与合作,而实际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企业可以相互结成战略联盟关系链,即文化产业链!通过文化产业链,一个文化产品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延伸。

二、结语

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篇3

【关键词】 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开发;沙・沙河;模式;注意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文化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在地理位置划分上,东部地区在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以人才、金融、科技为依托,形成了一批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集团。中部地区结合自身文化资源发挥地方特色,江西景德镇陶瓷、河南少林寺武术、山西和安徽戏曲等民间文化产业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西部地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环境、多彩的民族风情等优势使得西部地区有条件发展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虽然存在资金匮乏、技术不够、人才缺失等不足,但是相较于东部和中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12年西安市实施以5引水工程、7湿地、10河流为主的“八水润长安”工程,拟打造以水为主线的生态西安。周至县沙河作为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开始发展生态产业,提出了“沙河经济带”建设规划的构想,县政府启动了县城新区建设,将沙河规划为新区生态景观核心,分期实施沙河治理改造工程。又以秦岭为背景,突出生态特色以及厚重的民俗文化特色,意在将其打造成西安周边县城最具魅力的旅游、文化活动和娱乐中心,关中民俗文化和农居文化的体验中心。这种集生态、旅游、文化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我国的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中可谓独树一帜,既符合了十建设生态文明的宗旨以及西安市的整体规划,又能带动周至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谓双赢。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学界对于文化产业开发的研究也逐步展开,主要集中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和必要性的研究,学者将关注点放在了文化产业模式、政策环境、动力机制、文化市场等几个方面,并作出了先探性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文化传承的内涵与理论的研究。这方面,主要是关于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传承的内容。[1]二是研究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有多种主张,包括促进论、互动论等。[2]三是关于文化传承的区域性研究,个例实证是其主要内容,如赵世林,陈桂波等以云南歌舞为着眼点,提出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到文化资源的脆弱性和较低的社会发育度,进一步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促使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3]

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文化产业开发模式进行探讨,以陕西省周至县沙・沙河做为着眼点,通过实地调研,并运用多种手段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成果、不足以及产生不足的原因,结合周至县沙・沙河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探讨文化产业开发应注意的问题,希望为陕西省今后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地发挥陕西省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

一、陕西省周至县沙・沙河开发现状概说

沙・沙河景区经过了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然也有一些不足,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得出景区发展的现状如下:

1、周至县沙・沙河现阶段发展呈现的特点

第一,水无处不在。景区依托沙河发挥水资源优势,旨在建立一个以水系景观为核心的主题公园,相应的设有喷泉、瀑布、流水等景观,不仅增添了旅游娱乐的趣味性,也满足了游客的亲水情结。

第二,民俗民居等怀旧景观。建设关中农居院落文化节点有很多,大多是复原关中地区的各种不同风格的关中农家建筑、其中摆设各种农具和家具,有手推磨、碌碌井、铡草刀等。既原汁原味的保留了历史文化遗产,又成为互动性极强的怀旧景观,方便游客了解关中民俗文化、农居文化。

第三,多样性的历史文化资源。沙・沙河景区的主体沙河是发源于秦岭骆峪的一条古河,原名为骆河,下游流入黑河,是史记中有记载的一条河流,养育了包括老子李耳、财神赵公明、文字之祖仓颉、儒学大师李J等历史名人,更是诞生了汉武寻仙、白居易写长恨歌等历史典故,周至县以世界级非遗项目集贤鼓乐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是周至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周至县政府部门在开发过程中密切关注开况,县长杨向喜定期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发展方向,为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政策支持。这种将文化、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建成全开放式的生态湿地公园的做法也吸引了陕西省其他县市到景区进行实地考察借鉴经验。但是景区目前还是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并没有完全建成,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显现出来,我们通过景区的游客调查、采访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2、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及其存在的不足

我们在沙・沙河景区调查了120余位游客,其中男性占40%,女性占60%。年龄层的分布为16-25岁占33.3%,25-35岁占30%,45岁以上占16.67%。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他们对景区的整体感官主要集中在水资源等自然景观,餐饮、住宿、交通等基础设施,人文景观方面。

自然景观。沙・沙河景区拟在打造成具有生态水景的旅游胜地,游客们来到沙河主要目的也是想要体验流水与亲近自然。在调查中,大部分的游客都觉得景区的绿色覆盖率高,整体环境好,能够体验到区别于城市的绿树流水。但是仍有13.33%的游客提出要加强景区的景观建设,还提出河道内的设施较少,沙河的水质不够清澈有待改善。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现在沙河河道内,设有具有关色的游船,但是游客对其兴趣并不是很大,除了物价的原因,我们认为水质也有一定的影响。现在开发的河水流动性不是很强,大多是与上游正在建设茶坊消费区有关,下游的河流还在开发中,两岸的绿植都还没有发挥其作用,因此游客的满意度会有所降低。

基础设施。在调查中有78.33%的游客都是通过自驾的方式来到景区,其中有一些游客反映停车场过小,还有16.67%的游客提出交通设施需要改善。20%的游客认为饮食物价过高,饮食没有特色,餐饮环境较差。10%的游客认为住宿条件有待提高。可以看出,现在的沙・沙河景区的基础设施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对交通条件不满意的人群集中在16-25岁这一年龄层,他们大多坐旅游客车来到景区,可能会消耗很长的时间,从而降低满意度。现在景区的饮食主要是在露天的餐桌,吃的大多在各个景区都会有的面食,缺乏一些周至县特有的饮食,因此游客用餐体验会打折扣。另外,在45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中,他们提出,景区的斜坡较少,老年人游览的时候会不方便。

人文景观。调查中,51.67%的游客不止一次来过景区,在这些人群中,56.67%的游客认为景区的变化是民俗项目更加丰富,文化氛围更加浓郁。而初次来到景区的游客提出,景区还需要加强人文景观的建设,可以见得,沙・沙河景区的人文景观正在逐步建设,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沙・沙河景区拟在建设三类建筑,分为临街小商铺、四合院、二层商铺,其中临街小商铺已经建成,四合院和二层商铺正在建设中,相信随着建筑的丰富,景区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景观也会得到改善。

从以上方面中可以看出,游客在景区内对于生态、旅游、文化三方面的体验有赞美但也有不满意之处,在游客的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景区呈现出来的状态与最初的规划仍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景区的发展初衷和发展规划以及实际情况,依据政府对景区的调研情况,对景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二、文化传承视野下的文化产业开发模式

周至县沙・沙河景区开发的定位是突出生态特色以及厚重的民俗文化特色,将生态、旅游、文化三种要素结合,从而推动生态产业、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我们认为,生态、旅游、文化三者在产业模式中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并实现良好的结合,才能实现产业的成功开发。其中,生态部分为游客提供良好的外在体验,吸引游客来到景区,文化部分为游客提供深层次的精神体验,让游客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景区,体会当地的文化。这两部分的完美结合才能加深游客对景区的整体印象,促进景区旅游的长远发展。沙河在开发前曾污水横流,到处堆满垃圾,现在的景区内生态环境较开发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从游客们的满意度中也可以看出,环境的优美是吸引他们来到景区的主要动因。但是游客在景区的逗留时间短,说明景区的文化影响力并没有很好的达到预期效果,这对景区的持续性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找到了一个旅游与文化结合的成功案例,结合景区的实际情况借鉴成功案例的经验,对景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1、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的成功案例借鉴

在文化与旅游结合方面,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其发展文化产业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一是在保护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文化资源。二是把文化产品与旅游产品相结合,建立蒙古族民间手工艺品景区、打造民俗文化一条街等。三是突出旅游当中的文化体验,发展“牧家乐”,游客可以亲身体验牧区文化。该旗又利用区位优势把文化产业向外拓展,将自身的景点景区与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包头,邻近的陕西省榆林市等地的经典景区结合起来,形成了多条线路来吸引外来消费群体。可以看出,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寻找到一个发展亮点是十分关键的,伊金霍洛旗文化产业的亮点就是全方位的草原文化体验,包括牧区文化、民俗文化等,以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最后向外发展成区域优势,形成了全面地发展。同样的,周至县沙・沙河景区对自身的定位是生态与民俗的结合,景区中的关中民居以及周至县特有的集贤鼓乐等非遗项目都是其发展的亮点,结合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这些民俗文化,不仅能够解决游客滞留周期短的问题,还能够进行文化传承,提高周至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景区的发展。

2、周至县沙・沙河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现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方兴未艾之势,省、市、县都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县作为一个行政单位,要想顺应局势发展文化产业,更多的是开发自身独有的民俗文化,并在过程中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周至县作为众多县域之一,也不例外。在发展沙・沙河景区之初,就拟发展民俗文化,所以景区内建造了大量的关中民居,如何利用这些关中民居,如何将民居与民俗巧妙地结合,形成周至县沙・沙河景区特有的亮点是影响景区今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们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对周至县沙・沙河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来自外省的游客很少,大部分都是来自西安、咸阳以及本地的游客,因此,景区要想长期发展就要发挥周至县优越的地理优势,改善交通条件,要为自驾游客提供充足的车位,为外地的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公交、客车服务。在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之后,他们提出,经常会有人询问沙・沙河景区怎么走,说明景区仍需要加强标识性和导视性建筑的建设。

其次,在餐饮方面,或许可以和关中民居结合,在民居中增设餐桌,这样既可以缓解露天餐饮带来的拥挤、不卫生等问题,同时可以在民居中提供特色小吃,让游客更真切的体验民风民俗。另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25%的游客是通过网络、电视了解到本景区,可见在以后的宣传中,应加强在互联网以及手机App上的推广,这样才能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来到景区感受关中文化和特有的民俗文化。

再次,通过调查我们发现,75%的游客只花费半天游览景区,这一从侧面反映景区的娱乐设施等并没有发挥其优势,游客短暂的停留可能不会对景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景区的长远发展是有影响的。因此,可以将摆设性的磨盘、织布机改设成磨盘体验区、织布机体验区等等,能够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当地的文化。开设一些专题栏,或在景区休息区内播放相关影视资料,这样既可以供游客休息,也可以使得游客了解到沙河的文化渊源,更好地了解周至县的历史,如此提高景区的影响力。

最后,2016年3月8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桂在对沙・沙河景区进行实地调研之后指出,非遗展演能让游客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流痕,留得住文化根脉,记得住乡愁。周至县沙・沙河景区拟在打造成关中民俗文化,在周至有省级非遗项目牛斗虎,部级非遗项目集贤古乐,这些都是当地特色的文化遗产,加强非遗项目的展示,不仅能够进行文化传承,还会提高景区的文化知名度,促进景区的发展。

3、文化产业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周至县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周至县政府对景区开发的大力支持,景区也在逐步的发展,虽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对于其他县域文化产业模式的开发仍有一些借鉴意义。我们通过对周至县沙・沙河景区的整体分析,总结了几点文化产业模式开发中普遍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对今后其他县域以及陕西省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政府的支持,机制体制的完善。周至县政府在对沙・沙河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一直在强调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发挥各自职能。当前的中国行政体制在中央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主要部门有、文化部、广电局等,地方上,各省、区、市委宣传部中多设有文化产业办公室,各省区政府中设有文化厅等等指导本省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这些部门对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有深刻的影响。所以政府部门应尽力协调相关的文化机构,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人才的培养。文化产业的开发以及文化的传承与人关系密切。现阶段在文化产业领域,人才结构中需要更加注重商业能力的培养。只有加强有关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建设,培养一批精通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才能真正的持续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并且,应加强人才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文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进步和持续发展。

最后,利用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现在的文化旅游在全国各地兴起,如果没有创新,游客只来一次就不会再来了,这样无疑不利于文化产业的长久发展。因此,在开发前期确定一个特色,在原有的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的消费内容,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三、文化传承模式下文化产业开发的意义

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主要问题是总量和规模小,供需不平衡,资源优势较为分散并且定位不清晰,区域特色不明显,发展模式和战略趋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产业的纵深发展,限制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区域特色和定位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文化资源而定,对文化的开发亦是对文化的传承,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对于当地的文化保护、经济发展以及全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但是不同的地域风格迥异而且分布较为不均,对文化产业模式的研究要求多样化,更好的发挥区域的文化资源优势,有利于增强区域的文化竞争力,发展特色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凝聚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也能在此之下得到良好的传承,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改变文化产品不足和供需矛盾的现实境遇,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可以逐渐的减少国外文化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额,保护我国的文化产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利于促进我国的文化产品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明和谐关系的形成。

【注 释】

[1] 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2002(3)10-16;普丽春.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构想[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46-50;徐用高.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结合模式构建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黄龙光.民族文化传习馆:区域性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模式[J].文化遗产,2012(1)23-28.

[2] 洪瑶.当传统文化搭上产业快车――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突围[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3)74-76;杜开林、赵欢春.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J].学术论坛,2011(2)164-168.

[3] 赵世林、陈桂波.民族文化传承视野下的云南歌舞演出产业[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4)54-57.

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篇4

[关键词] 辽宁老工业区 文化保护 创意产业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I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业遗产(industrial heritage)一词源自于“工业考古学(industrial archaeology)”,最早是源于工业革命发源之地的英国。《下塔吉尔》(Nizhny Tagil Charter)中对工业遗产做出了明确而系统的界定:“凡为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以及这类建筑与结构所处城镇与景观、以及其所有其它物质和非物质表现,均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即指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建筑价值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其中包括建筑物、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等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区域、仓库、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与工业生产相关的某些其它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宗教和教育设施等。

早在20世纪上半叶,伴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与完成,西方一些先进国家开始关注城市工业区的经济转型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于是,工业遗产景观旅游便应运而生。它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工业区闲置的各种遗产资源,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

辽宁是中国著名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素有“东方鲁尔”之美誉,工业遗产资源丰富。然而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辽宁也遇到了世界许多其他城市工业区都曾经遇到过的发展瓶颈,即如何顺应时代要求进行经济结构产业化调整的巨大挑战。因此,在进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探索上,谋求一条与城市发展相并行的一条经济产业链已经成为辽宁工业遗产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辽宁老工业遗产的多重价值

1. 承载社会变革的历史价值

工业遗产的遗产属性使其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它是人类社会变革时期工业发展和日常生活的见证,凭其承载的信息以及独特性成为现代社会文明和城市成长的特色工业足迹。新中国成立以后,辽宁老工业基地不断发展和壮大,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省份之一。辽宁有数百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它们不仅在新中国建设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更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标志符号。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该区是我国著名的工业产业聚集区,众多大中型企业林立于此,曾经为我国的工业发展做出过不朽的贡献。

强烈的工业城市特色氛围逐渐形成一种辽宁地区特殊的文化内涵,成为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或地区的独立性格。可以说,辽宁老工业遗产景观可以成为城市的鲜明标志。同时,作为地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老工业遗产记载着一个工业城市发展的历史和一代人关于社会变迁珍贵的回忆,见证了人类巨大变革时期社会的城市生活,保存了城市重要的发展记忆,丰厚了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是社会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

景观特性使其具有的美学价值

城市是处在不断地新旧交替之中的,外观上也是古今并存。基本是由属于不同时期、地区、风貌构成的,即构成整个城市的物质要素,不但包括居住区、公共建筑、商务区、道路广场、园林绿地等,也应包括工业、仓库、对外交通运输、桥梁、市政设施、能源供应等。对于辽宁老工业遗产而言,这些景观所具有的工业美学价值恰恰就可以是吸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是带动辽宁老工业遗产保护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

工业遗产与创意产业的结合的经济价值

辽宁老工业遗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特有的精神价值、风俗习惯,具有重要的符号象征性。将工业发展的文明与现代都市生活相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面貌,凸显地域魅力,以及塑造具形成文化产业链,继而带动辽宁的地区经济。

国际工业遗产创意产业保护的模式与分类

工业遗产的创意产业开发与利用,实质上是对工业遗产的一种重要保护方式。依据工业遗产的自身特性,创意产业的利用方式也趋向于多元化发展。

博物馆类主题展馆模式

主题展馆模式通常是以博物馆形式展现,就地进行原址原状保护的同时,将博物馆对外公开进行展示与经营。工业博物馆可分为室外与室内两种,除极其特殊情况才对其进行分解、迁移或改造等异地保护措施。同时记录、收藏并展示相关的工业发展等历史变迁。

工业博物馆还可通过展示某些工艺生产的过程,生动再现工业区的历史感和真实感,是现代都市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历史文化景观。例如,伦敦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德国鲁尔工业区打造出的6个部级博物馆。

另外,针对某些有典型建筑风格以及文化景观的建筑,课根据自身特点形成新的艺术创作展的基地等。德国弗尔克林根钢铁厂就保留有曾经建造装备的综合性铁工厂遗址,各种纪录生产场景的历史图片真实的向人们传达昔日的劳动生活,供游客参观、展览,同时对建筑内部空间以及各种构造设备进行重新开发再利用,形成适合的展览、陈列空间,艺术效果颇具特色。

2. 工业遗产旅游产业模式

工业遗产旅游更是创意产业的重要模式。这种近年来新兴的旅游形式主要向游人展现工业生产的风貌、过程以及场景化的情景,涉足了旅游业。以科普的形式宣扬地区精神以及地域文化等,来满足游客对工业产业的探求心理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旧记忆,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护了工业遗存。

公共休闲景观与主题公园模式

工业遗产作为公共文化休闲空间的模式发展规划,通常是打造景观公园,将工业废气一直转变为郊野公园,强调更新保护与再生利用,在尽可能保留工业建筑及场地特征的基础上,将其转型为娱乐设施,进而形成了主题公园。

我国广州的歧江公园就是典型代表,原为粤中造船厂,于2001年被改造为综合性城市滨水公园,供市民休闲游憩,成为城市的特色景观。

4. 创意产业积聚区模式

工业遗产建筑群具有这个城市或地区的深厚历史底蕴以及无限的想象空间和特色的文化内涵,这些特性都使其被转化为激发艺术灵感、招揽创意人才以及创意作品,从而形成的创意产业园区。同时,这些新型产业对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创新更是倾向于原址、原貌、原材料的再利用,以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保护了工业遗产。

三、沈阳老工业遗产开发前景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动,至上世纪90年代,辽宁老工业基地昔日的荣光已隐没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历史洪流中,废弃厂房、工人宿舍以及机器设备等工业遗存都几乎成为阻碍产业自身发展运营的绊脚石。然而,工业遗产开发的理念一经引入,便很快在沈阳铁西区的更新改造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后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成功转型为世界级的主题公园,辽宁工业遗产的开发与更新都引人注目,无论开发策略还是运营手段都有了实质的进展。

近年,沈阳铁西区已成功修建了多处工业主题广场,努力打造一种让工业文明以艺术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的新形势,为老工业遗产注入与时代共进的鲜活气息与创意产业的蓬勃灵性。另一方面,在工业遗产地进行文化创意活动可营造工业遗产空间场所的文化氛围,赋予工业遗址新的生命并且工业遗产文脉得以延续,让这片土地与人民共同见证新中国工业的艰难前行和腾飞,更好地记住曾经那段峥嵘岁月,以尊重历史文化创造成果为基础再创造与创意,这一特性无形中就潜含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工业文明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张毅杉,夏健. 塑造再生的城市细胞——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J].城市规划,2008,32(02):22-26.

[2] 陆邵明.关于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J].规划师,2006,10:13-15.

[3] 王建国,蒋楠.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J].建筑学报,2006,(08):8-11.

[4] 邓剑波.浅谈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对策与思路[J].价值工程,2011,30(21):314.

[5] 寇怀云.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展示空间的再利用研究[J].中国博物馆,2005(4):72-75.

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篇5

【关键词】辽宁省;文化产业 ;儿童剧;现状;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013-02

随着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减缓,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成为一大亮点。在文化产业背景下,文化产品除了本身的精神价值外,更被赋予了经济价值,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成为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思索的问题。儿童剧,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根据辽宁省文化厅官网演出数据考察,儿童剧演出在2011年-2014年间占到了全省演出信息的三分之一以上。表面看来,儿童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深入到具体的情况之中会发现儿童剧存在着创新力不足、缺少童真童趣、脱离现实儿童生活、偏离现代儿童审美、产业链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辽宁省是儿童剧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省份,是儿童文学发展的重要基地,在文化产业化背景下,对辽宁省儿童剧的深度开发模式进行研究,对儿童的教育发展有实际意义。

一、辽宁省儿童剧的发展现状

(一)辽宁省儿童剧剧团现状。辽宁省儿童剧创作剧团有辽宁省儿童艺术剧院、大连话剧团、鞍山艺术剧院、大连七色画儿童艺术剧院等。最有代表性的为辽宁省儿童艺术剧院,是继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之后建立的我国第三个专业儿童艺术剧院,贡献了《小铁脑壳遇队记》、《雪女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小红军》、《报童》、《人参娃娃》等经典剧目,有多部作品在全国获奖。辽宁省儿童剧院2014年上半年巡演剧目有《皇帝的新装》、《白雪公主》、《安徒生》、《丑小鸭》、《西游后记》等,以改编经典童话故事居多,其中《西游后记》为原创作品。大连话剧团上演了梦幻儿童剧《小王子》等作品。大连七色画儿童艺术剧院推出的剧目有《兔子和枪》、《猫和老鼠》、大型卡通动漫音乐剧《白雪公主》等。鞍山艺术剧院与北京儿艺成立了儿童剧联盟,将北京儿艺的经典剧目引入鞍山市场,复排了儿艺的红色经典剧目《红孩子》、大型恐龙童话剧《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以及亲子互动系列剧《身体的秘密》等。从文化产业发展角度来看,辽宁省的儿童剧创作团队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但创作团队缺少整体风格,不利于打造带有整体辽宁风格的儿童剧团,距产业化发展尚有距离。

(二)辽宁省儿童剧演出市场现状。辽宁省内一二线城市形成了以固定剧场为核心,向常态化演出发展的良性趋势。以沈阳为例,老北市剧场和辽宁大剧院小剧场作为常态化演出剧场,每个周末都有《新小红帽》、《小蝌蚪找妈妈》、《小兔乖乖》、《白雪公主》等剧的循环演出,中华剧场、鑫荷剧场、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鞍山文化艺术大厦小剧场等也定期上演经典儿童剧目。从票房来看,儿童剧演出的票价定位多元化,既有高价位门票,亦出售大量平价票,儿童剧由高消费向大众消费过渡,使儿童剧被更多家长、儿童认可。大量国内外儿童剧目进入辽宁演出市场,丰富了儿童剧的演出形式,以辽宁大剧院为例,2014年上演了深圳小橙堡艺术剧团的《铠甲勇士》、《熊出没》、韩国亲子音乐剧《猫》、《YooHoo带你环游世界》、上海樟树艺术剧院、东莞儿童艺术剧团的《小鬼当家》等剧目,儿童剧样式丰富,外省演出团体不断涌入辽宁市场,辽宁儿童剧很有市场消费潜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辽宁省多数城市在儿童剧方面仍处于空白阶段,专业儿童剧团数量稀少,全省不到10所专业演出单位,在辽宁省的县市地区,儿童剧演出极少。

二、文化产业背景下辽宁省儿童剧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儿童剧创作人员紧缺。儿童剧创作比成人戏剧难度大,儿童剧创作者需要深入儿童生活,用儿童的视角看待世界,和儿童建立平等的关系。辽宁省的儿童剧创作团队创作人员数量少,缺少新生力量,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佟春光曾说:“剧本创作是现阶段儿童剧面临的最大问题,现在好的儿童剧编剧非常少,大部分好的编剧都改行写电视剧了。”儿童剧回收成本慢,市场回报不如成人剧目高,很多剧作家不愿意将精力放到儿童剧的创作上面。虽然有一些新兴剧团,如新创办的民办剧团在以儿童为本位努力创作作品,但剧团成立时间较短,作品的成熟性需要时间的检验,投入到儿童剧创作仍需要漫长的过程。儿童剧创作困难,一方面是由于电子媒体对传统的艺术形式的冲击,一方面则是儿童创作自身发展的瓶颈,进行儿童剧创作需要扎实的戏剧知识,了解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相关知识,还要跟上儿童的审美需求。在消费社会的环境下,当代儿童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能够了解他们所需的、创作儿童喜欢的剧作的人员稀少。儿童剧创作还要考虑市场效益,市场化运作节奏快,剧团短时间内要实现经济效益,很难打造出精品儿童剧。

(二)儿童剧题材匮乏,缺少童真童趣。儿童剧创作者在进行儿童剧创作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对儿童的美育教育,跟上当代儿童的思想,了解当代儿童的心理特点;当前儿童剧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说教气息浓,儿童天真童趣不足的问题。儿童剧缺少好的题材,现实题材少、优秀原创少、幻想力不足。2014年全国原创剧目在上演全部剧目中只占到了11.6%,辽宁省内上演的儿童剧以改编童话剧居多,如《白雪公主》、《小红帽》、《三只小猪》等剧目被各个剧团多次采用。经典童话能吸引更多的观众,采用经典剧目是很多儿童剧团的保守发展策略。但名著改编如果永远都是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形式趋同,是难以吸引儿童的注意的,“低龄化”、“童话化”成为当前儿童剧创作一个值得关注的倾向。现代原创剧本涉及版权问题,改编成本高,很多儿童剧团不愿意涉猎现代畅销的童书题材,如何拓宽儿童剧的选材是当前儿童剧发展中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儿童剧演出团体有限。辽宁省儿童剧演出团体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专业的儿童演出剧团。第二类是省外的演出团体。省内儿童剧团多分布于省内一二线城市,这些剧团演出任务重,到辽宁城镇、乡村演出的机会极少。省外剧团的演出地点多选择在大连、沈阳等市场号召力强的城市。如何壮大儿童演出团体力量,普及儿童剧演出是当前儿童剧发展的一大问题。

(四)儿童剧衍生产品缺少整合。据统计,截至2011年末,我国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1.95亿人,所带来的教育、影视、动漫、演出、图书、日用品、医疗等产业规模约为1万亿元,而儿童剧演出的票房收入约为2.7亿元,市场规模相对有限。产业链发展是儿童剧产生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儿童剧在发展过程中,需增加和儿童文学、儿童电影、儿童动漫等的结合。国内发展延伸产品较成功的如《熊出没》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等,结合了儿童剧、大电影、玩具开发、主题公园等。辽宁省的儿童剧发展缺少总体统筹,儿童剧只是作为单独的戏剧推广,需要寻求共同发展的空间。

三、文化产业背景下辽宁省儿童剧深入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剧本创作,体现作品的原创性。儿童剧创作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剧本的质量,在辽宁省儿童剧的发展中,可结合辽宁省的儿童文学资源,多选取原创性作品进行改编,进一步促进辽宁省的对外宣传。辽宁省是儿童文学高产省份,既有被称为辽宁作家群的儿童文学作家,又有春风文艺出版社、新少年杂志等多家儿童文学作品出版机构,儿童文学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儿童剧团与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结合,有利于儿童文学的推广,拓宽儿童剧的题材。

应结合当前时代热点,推出有辽宁特色的儿童剧,打造辽宁省的文化宣传名片。辽宁省有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以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等为题材进行儿童剧创作会让当前城市儿童感受到更多的民族色彩。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要拓宽思路,鼓励不同类型的创作者进行儿童剧创作,可利用当前多媒体及互联网等多种交流工具,举行儿童剧本创作大赛及研讨,让更多社会人士参与到儿童剧创作中。现代社会很多父母会采取记录的方式记录儿童的成长过程,可借用网络征集成长故事,互联网中的博客、社区、微信朋友圈等均可作为儿童剧创作的写作平台。

(二)让儿童剧回归儿童本位,鼓励多种儿童剧形式。让儿童写儿童,让儿童自己参演,真正展现儿童剧的意义。儿童剧对儿童有教育意义,让儿童表演儿童剧可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心理素质。辽宁省有多家儿童表演培训机构,如各区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中小学等均有儿童剧表演的相关活动,这些机构的儿童剧演出规模较小,更多是让儿童通过表演得到锻炼,缺少经典剧目及品牌效应,未来的儿童剧发展需要将这些机构进行整合,形成儿童表演的规模化,建设儿童剧表演基地,打造有各个机构自身特色的演出团队,推出儿童演出的经典儿童剧,辽宁省需制定大的儿童剧发展规划,只有在整合资源后寻求整体发展,才能迅速提升儿童剧的质量。

(三)加大儿童剧投入,打造精品剧目。儿童剧的发展,除了要紧随市场机制,还需要把握戏剧自身的创作和生产规律,按艺术创作和生产规律去操作和运行,不要一味地迎合市场而改变儿童剧的本来面目。儿童剧的发展需要长期的深耕细磨,并要体现自身特色。譬如在儿童亲子音乐剧制作过程中,核心是其中的音乐创作,欢快的节奏、和情节相匹配的音乐十分重要。童话剧制作要求故事美好,要反映儿童本真,要给孩子幻想和超脱现实生活的美好。如果是现实题材的儿童剧,需要和当前儿童的生活结合,世界一体化、电子化等元素都可以体现。儿童剧形式多样,音乐光影剧、人偶童话剧、游戏互动剧、魔幻音乐剧等国外流行的儿童剧形式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方式。

(四)提升舞美艺术,丰富传播形式。儿童剧舞台美术需要深入开发。辽宁省可以依托鲁迅美术学院等艺术类院校,进行校企联合,让艺术院校的学生有实习的空间,又提升了儿童剧的舞台呈现力。儿童剧演出形式可以借助电影、电视、动漫等多种艺术元素,实现多元化推广。在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和多所小学建立了戏剧表演基地,将戏剧引入课堂,辽宁省在戏剧推广的过程中,可借鉴北京的成功经验,依靠我省多所艺术机构和艺术院校,普及儿童剧知识,缩小各个城市间的儿童剧差距。

儿童剧经典剧目的打造,需要剧作家、导演、演员、舞台美术、营销团队等多方面的配合,只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良性循环,才会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结语

好的儿童剧是照亮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明灯,引导儿童认识到人生的真善美。辽宁省儿童剧的发展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以及省内儿童剧同仁的协同合作,在共同发展文化产业背景下,提高儿童剧创作质量,规范儿童剧演出市场,拉近城乡儿童剧发展的差距,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会看到辽宁省的儿童剧在全国及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管宁.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台湾经验[J].艺术百家,2011(5).

[2]成萌.要么蹲下,要么上树[J].新世纪剧坛,2013(8).

[3]张露.从《天线宝宝》看我国未来儿童剧的成功[J].新闻世界,2013(8).

[4]陈晴.浅析当代中国儿童剧发展及其策略[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5]朱丹.儿童剧原创乏力探析[J].湖南教育,2013(8).

[6]陈迎宪.播种春天,放飞理想[J].艺术评论,2013(8).

[7]周予援.儿童剧莫要完全市场化[J].音乐生活,2006(6).

[8]刘艳卉.论中国儿童剧演出团体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中国儿童文化,2008(2).

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篇6

关中—天水经济区宗教文化产业发展背景综述

关中—天水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商州、洛南、丹凤、柞水一区三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宗教文化产业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人文资源、重要的战略位置、宽广的文化空间、国家的政策支持及紧密的区域联系,为该区域宗教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9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发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其中提出了“西安大慈恩寺—宝鸡法门寺—平凉崆峒山—天水麦积山宗教旅游走廊”规划,将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西部旅游名胜、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宗教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在旅游经济效益方面,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内旅游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人数及旅游业收入成倍增加,并呈现出从政府主办向市场化运作、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从宗教旅游城市向城市宗教旅游转变的良好态势。

在品牌战略形成方面,西安市以明确的主题、鲜明的标识和简洁、个性化的口号及系列策划活动和营销的多元组合,已将自身打造成为中国的旅游大市,并开始带动周边省市区的协作发展、互利共赢。

在客源市场构成方面,随着关中—天水地区各宗教旅游景点知名度的提高,游客由过去以中、长线旅游观光为主的团队加散客占主要比例,变为会务、商务、休闲度假、康体健身和旅游观光等短、中、长线多种形式同步增长的团队、散客、自驾车等多类游客共同组成,呈现多元化趋势。

在宗教旅游服务方面,经济区内各主要城市环境优化工程取得成效。旅游交通服务日趋便捷的同时,结合了地方宗教文化特点,给旅游服务增添了人性化和神秘性的色彩,吸引着更多的海内外游人前往领略关中—天水地区的文化景观。

经济区的发展状况处于良好的增长态势,但仍然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制约产业联动规模;产业结构单一,不适应现代旅游发展;宗教文化旅游业整体宣传力度不够;旅游业管理体制不顺,经营理念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关中—天水经济区宗教文化产业开发模式

(1)政企联动模式——政府采取政策支持、制定中长期规划、拨付启动资金等方式,鼓励专业性的开发公司对文化产业点进行开发和运营。

伴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这种固有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宗教旅游市场的发展要求。采取由民间企业投资、市场化运营的社区模式,将会为宗教文化开发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2)生旅互促模式——以旅游产业为先导促进生态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

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将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宗教文化产业的开发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经济区内的崆峒山,既是将优美恬淡的自然风光与博大精深的儒、释、道三种宗教文化紧密结合,使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的过程中深化对宗教文化的理解和领悟。

(3)文旅联动模式——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化进程,整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比较优势,形成合力,联动发展。

全面整合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带动效益的旅游文化产业,如藏传佛教文化、丝路文化,挖掘整理民间艺术,以及关中—天水经济区特有的裕固名族风情等民族风情资源,以打造“文化旅游”为重点,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宗教文化产业化进程。

(4)交旅联动模式——以旅游促交通,以交通带旅游,形成联动,促进“大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在一些部级、世界级的重点景区,可以开辟旅游专线,增加旅游交通专用豪华车辆,以旅游景区的开发带动交通,反过来利用交通的优势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形成旅游业与交通业良性循环、互动发展的“大旅游”产业模式。

关中—天水经济区宗教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展望

在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多个重要宗教文化产业的走访调查和深入分析后,我们总结出了经济区宗教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文化+旅游+城市”。具体地说就是要挖掘这片土地的宗教文化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国际化手段,通过大项目带动战略,把这种宗教旅游资源通过文化演绎、文化创意的方式转化为文化产品。

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篇7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集聚;经济增长;文化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6-0174-07

十七大以来,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文化产业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产业。也初步显现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潜力。据统计,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3479亿元,占同期GDP的2.85%。过去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在20%左右,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超同期GDP增速约6个百分点。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整体来说,中国文化产业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在产业规模、产业链构建、人才培养、文化科技含量、品牌打造、融资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中国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文化产业群体。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国文化产业,使中国文化产业从制造走向创造,从劳动型走向创新型,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达到十报告中提到的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显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将对2005年后国内学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做一系统的梳理和归纳,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做一铺垫。

一、文化产业概况分析

当前国内学者关于文化产业概况分析包括对于文化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主要以存在问题分析和提出对策为主。具体而言,包括四个方面。

1 探讨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杨吉华(2007)认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地区差异继续拉大、产业区域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割严重等问题。需通过进一步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制定更加有效的区域布局政策,才能实现我国文化产业地区协调发展。高书生(2011)认为目前文化产业各门类区域间的结构趋同、同质竞争现象十分突出,既存在于传统文化产业,也出现在新兴文化产业。还体现在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建设上,需通过并购重组等多种手段,推动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引导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合理化,也需鼓励各地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要突出特色、体现差异。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竞争。

2 分析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杨吉华(2007)将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概括为“缺、弱、变、散、乱、粗”,即部分政策的缺失,政策对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政策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重点不突出、政策针对性不强,政策不协调,政策可操作性不强,认为完善我国的文化产业玫策,需全面把握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不断深化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我国的文化产业决策体制。实现决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沙雪斌(2012)指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政策制定者思想观念落后、产业政策相对滞后、政策的决策和执行过程比较粗放随意、政策缺乏稳定协调性等问题,认为需加强观念创新、产业结构政策创新和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

3 研究文化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陈少峰(2012)认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园大都是“撮合型”的,缺少资源整合和产业链的形成,普遍存在产业集聚度低的问题。廖君等(2012)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存在盲目一哄而上、“空壳化”、“地产化”、同质化、投资大、回本慢、盈利难、高估历史资源等问题。管宁(2012)针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出现的创意缺失、定位不清、管理失范等问题,以及城市化过程中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和文化产业开发中出现的急躁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需及时调整方向和策略,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新的路径,确保文化产业园区的健康发展。

4 探讨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郑春荣(2010)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存在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差、出口难、产业链不完整、融资渠道少、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需发展文化产业中介机构,鼓励文化企业跨国并购;提升文化产业园区的规模和管理水平,实现产业的集聚发展;建立规范的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机制,完善财政补贴方式;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实施奖惩结合的税收政策,吸引文化产业投资,保护民族文化;整合行业管理部门,提升行业协会的作用来解决上述问题。荆林波和李蕊(2011)认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文化产业规划的实施效果与设定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体制改革滞后、公益性与经营性界定不清,统计指标不健全、统计口径不一、年份断层现象严重,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完整。投融资渠道不畅、中小文化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开发模式急待转型、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等问题,提出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打造完整文化产业链,转变文化产业开发模式,完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文化管理部门和培养强大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对策建议。陈少峰(2012)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着文化制造产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偏大、传统文化产业经营模式滞后以及文化内容产业激励不足等三方面的结构性问题。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与企业进行有效合作、对接和互动,推动文化产业的升级。尹世杰(2012)认为我国目前文化资源开发不够,社会环境、市场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人的价值观不端正,需要进一步开发文化资源,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欧阳友权(2012)认为优秀人才稀缺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分析得出我国文化人才存在总量偏少、精英不多、结构失衡、分布不均等问题。需要拓新文化人才资源的配置路径,实施文化产业人才战略,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主渠道作用。此外,还有部分学者研究了单个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如王丽梅等(2006)、韩国春(2006)、黄浩和孙晓丽(2006)、刘启宇和刘红红(2007)、刘忠林(2012)等人的研究。

二、文化产业集聚研究

(一)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研究

国内诸多学者对文化产业的集聚做了相关研究。王缉慈(2006)指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在大城市集聚的现象,如法国巴黎的米兰时装周、美国纽约的好莱坞电影、日本东京的动漫游戏产业。香港的娱乐业等,认为文化产业在大城市集聚并非偶然,存在其规律。潘瑾和李釜(2007)认为文化产业集聚可形成规模经济,达到知识信息共享并产生溢出效应。蒋三赓(2009)系统分析了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类型和特点。张振鹏和马力(2011)通过对伦敦、东京和迪斯尼公司产业集聚的案例解析,认为文化产业集聚具有优异的环境、功能带动作用和文化的根植性三方面的共性特征,并从竞争、资本积累和交易成本节约三个角度,归纳出文化产业集聚的内在机理。

此外,国内学者对于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有王洁(2007)基于2002-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以及创意产业部分子行业数据,利用区位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率CR4指标对我国文化产业以及创意产业部分子行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及创意产业所选子行业的集聚程度高于一般工业产业;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北京等省市的文化产业集聚程度高,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低;音像出版、广告业、文化娱乐业、电视剧拍摄、文化艺术经纪的集聚程度较高。雷宏振等人(2012)利用行业集中度和赫芬达尔指数指标,基于2005-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角度测算了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程度,发现东部沿海省市的文化产业集聚程度高;经营性文化产业集聚程度比较高,但近年来其集聚程度在持续下降。而公益性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较低,但其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

(二)区域文化产业集聚研究

吴艳和陈秋玲(2006)通过分析上海18个文化产业群,提出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互动互利促成文化产业集聚形成。刘丽和张焕波(2006)结合北京实际情况。提出北京走文化产业集聚之路的途径及具体实施方式。宋泓明(2007)以文化产业集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提出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建议。冒艳玲(2008)则研究了湖南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问题,她在指出湖南文化产业组织现状和集聚条件的基础上,给出了湖南文化产业集聚的发展战略。史征(2011)认为长三角文化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从产业萌芽到起飞的阶段。但文化产业领域普遍呈“小、弱、散”,情况还相当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竞争合力的有效形成,因此,提出加强文化创意园区建设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罗能生等人(2011)则对湖南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度,发现长沙是湖南文化产业的主要集聚区,湖南文化产业集聚程度演变处于短期的下降趋势。梁君和陈显军(2012)计算了广西文化产业的集聚程度,发现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较高的文化产业主要有艺术科研机构业、群众文化服务业、图书馆业和其他文化及相关产业:较低的文化产业主要有艺术业、文物业、文化市场经营机构和艺术教育业。

三、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一)文化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王乾厚(2008)通过应用生产函数构建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实证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低。陆立新(2009)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采用1990-2006年数据。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发现文化产业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2375个百分点,长期来看,我国文化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文化产业投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蔡旺春(2010)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文化产业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应,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候志德(2010)利用我国1994-2008年的数据,对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GDP将增长51.8437亿元;文化事业费用总支出每增加1亿元,GDP将增长313.5206亿元,文化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高。李增福和刘万琪(2011)则实证发现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影响力。文化产业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文化产业中的相关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文化产业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二)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王林和顾江(2009)根据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1992-2006年的年度数据。对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产业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存量、资金流入规模等因素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陈石清、李健健和龚芳(2010)运用1991-2008年湖南省的有关样本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来分析论证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状况,发现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湖南地区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赵伟(2012)实证研究发现陕西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影响的产出弹性在3.75左右,即文化产业增加值提高1亿元,可以带动GDP增长3.75亿元,产出弹性和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并不大,对陕西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还没有规模化的显现。庞洪伟、巩艳红和徐爱燕(2012)实证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GDP会增加0.91%,文化产业机构数量每增加1%,GDP会增加0.35%。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张永明和聂春霞(2012)对新疆文化产业从投资、消费、规模、对经济的贡献和推动力等方面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有七个行业的投资比重和职工人数比重较小,有四个行业的投资比重和职工人数比重在不断下降,城乡居民对文教娱乐的消费较少,消费比重不断下降,文化产业对经济和就业贡献较低,但对经济有较强的推动力。郑仕华(2012)基于2007年的浙江省投入产出表的资料数据,实证发现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为1.3423,文化产业发展显著推动了浙江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拉动浙江省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之一。

四、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目前,国内对产业或者行业的效率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制造业、银行业、服务业等领域,对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目前仅见到为数不多的文献研究我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王家庭和张容(2009)对2004年我国31个省市文化产业进行了效率评估分析,发现环境因素对于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影响,在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影响后,各省市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偏低,规模效率尤为低下。马萱和郑世林(2010)运用DEA模型对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差距在逐渐缩小,但我国文化产业纯技术效率偏低。蒋萍和王勇(2011)利用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应用三阶段DEA和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2008年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各省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韩学周和马萱(2012)基于中国2000-2009年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研究了表演团体、画廊画店、剧场影剧院、文化经营机构、娱乐业等文化产业分类行业的发展效率。董亚娟(2012)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模型对影响我国文化产业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王家庭和高珊珊(2012)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4-200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村文化产业进行了效率评估分析。马跃如等(2012)利用2003-2008年省市数据,运用SFA模型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效率,并分析了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环境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文化产业效率的作用。白积洋(2012)运用DEA及非参数Malmquist指数对中国各省份文化产业投资效率进行了静态比较与动态分析,发现中国文化产业的技术效率整体较低,原因主要是纯技术效率不高。

五、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包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构成要素、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和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研究等,其中以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和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研究为主。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花建(2005)概括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四大核心能力(整体创新、市场拓展、成本控制和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七大内容(产业实力、产业效益、产业关联、产业资源、产业能力、产业结构、产业环境),并在这7个二级指标下又细分了30个具体衡量指标,从而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邹志勇(2009)在分析齐鲁文化产业有关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拟定齐鲁文化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的构建技术路线,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最终得到了一个包括宏观层面(政府要素和文化资源因素)、中观层面(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特色资源、运营效能因素)和微观层面(技术水平、人力资源、创意能力、产品形式因素)的齐鲁文化竞争力理论模型。李雪茹(2009)依据VRIO模型,构建了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该体系包含三个层次,共有4个一级指标:价值要素、稀缺性要素、不可模仿要素、组织要素,8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细分指标。姜彤彤和吴修国(2011)借鉴“钻石模型”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建立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权重,设计出基于AHP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王玉玲(2011)则基于“钻石模型”与“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二)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研究

1 全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

余毅和马文涛(2006)设计出由7个要素,27个子要素,共106个指标构成的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市及大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了四个梯队的水平分布格局,上海、广东、浙江、深圳和北京为竞争力最强的第一梯队,但是多数省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并不均衡。竞争力优势分布呈两极分化的态势,广东、浙江等第一梯队的省市,基本上集中了大部分的优势要素。而另外一些较弱省份则集中了大部分的劣势要素。项卫星和周国梁(2010)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绩效、成长能力、政府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等角度,构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运用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庄锴和王虹(2012)通过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测算分析,发现全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强的省份是广东,较强竞争力的省份有北京、浙江和上海,具有竞争力的省份有江苏、山东、福建和河南,剩下的其他省份均是弱竞争力。顾江和高莉莉(2012)从文化产业发展特性出发,构建了由7个方面21个指标组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年全国31个省市的数据为基础。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北京等省市文化产业比较具有竞争力。梁君和黄慧芳(2012)通过构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我国省级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得出了我国省级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其GDP总量有较大的相关性。但又并非完全一致,各省区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等结论。

2 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

李宜春(2006)用三个模块(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五大要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集群、文化企业战略、政府行为),以及若干个竞争面和竞争力评价指标,构成了一个由5个一级评价指标,28个二级评价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安徽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结论是安徽省文化产业竞争力与该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符,在全国居于中等水平。(2007)构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估指标模型。并据此测度分析了湖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结果表明湖南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分数在全国排第4位,居前5强,在中部6个省中湖南排第2位。顾乃华和夏杰长(2007)构建了一个由3个模块、12个竞争面、14个竞争力评价点共同组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借助因子分析模型,比较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长沙、武汉、苏州、天津等9个城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现状。发现厦门、长沙、天津、武汉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低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曾咏梅(2009)建立了一套由优势、能力、市场三个层面组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实证检验了湖南文化产业竞争力,结果表明,湖南文化产业中娱乐业竞争力最强,接下来依次是图书报刊出版业、广播影视音像业和广告业。邹志勇(2010)基于齐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构成要素,进行了量表开发,通过对山东省从事文化产业单位企业问卷调查的因子分析,得到了齐鲁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量化指数为70.042,齐鲁文化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胡娟和钱峰(2012)构建了江苏省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对江苏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研究发现江苏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发展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是相对一些发达省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李卫强(2012)则通过建立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北京文化产业实力和市场收益竞争力最高,公共文化消费和人才研创竞争力次之,文化资源和基础设施竞争力位居第三,文化产出竞争力最低。

六、文化产业模式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文化产业模式研究包括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产业开发模式、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和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四方面研究,其中以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和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为主。

(一)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研究

郭玉兰(2007)探讨了山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模式选择,认为山西各地可以考虑选择发展农村旅游模式、开发文化资源模式、开发传统工艺模式和创业发展模式。吴声怡和许慧宏(2007)认为福建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发展模式为:将民俗文化的产业开发置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中,以福建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为依托。以人类生存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相统一为开发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条件较好的若干地区,大力发展文化主导产业,做长产业链,并向其他产业渗透及提升相关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韩美群(2009)分析了当代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认为主要呈现出四种发展模式,即资源优势模式、资本技术模式、整合集约模式和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胡攀(2009)认为目前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较为典型的有政府主导模式、完全市场化产业运作模式和资源依托模式,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总体是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这种发展模式存在局限性,认为下一阶段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应尽快地从政府主导转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韩虹新(2011)则介绍了韩国的文化产业管理与发展模式,认为韩国文化产业以私人兴办为主、政府积极主导的这种模式在文化产业的管理、生产、融资、人才培养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是后现代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模式,值得我国借鉴。

(二)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研究

郭新茹和顾江(2009)论述了基于产业价值链定位、资源优化整合和顾客价值创造的三种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主要特征。认为基于价值链定位的商业模式,强调“内容为王”、“渠道制胜”;基于资源优化整合的商业模式,强调资源的优化组合,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盈利;基于顾客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强调全面满足客户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实现盈利。许莉和吴玥(2011)重点探索了三种适合西部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商业模式:特色文化资源带动模式、重点城市一增长极模式和联盟带动模式。其中。联盟带动模式又包括经济带带动模式、东西结合模式和中外合作模式。柏定国和陈鑫(2012)结合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认为目前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七种:产业集聚模式、产业链经营模式、品牌化经营模式、文化资本运作模式、跨媒体经营模式、平台运营模式和跨产业经营模式。田新玲(2012)分析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认为目前农村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农业为依托的商业模式(“农家乐”模式和“农业观光”模式)、以人文资源为依托的商业模式和文化产业集聚园商业模式。

(三)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

魏鹏举(2010)认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近80%融资是间接融资,主要以信贷融资为主,而以债券融资、股票融资以及风险(私募)融资等常见形式的直接融资目前规模偏小,在整体融资中的比例较少,未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是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发展的方向。龙怒(2011)介绍了美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包括公共资金投融资方式(财政支出、税收优惠、文化基金)和市场资金投融资方式(风险投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国际融资、社会捐赠)。认为云南可以借鉴美国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来构建本地区的投融资体系。刘祥城和刘舒(2011)认为目前文化产业融资模式滞后,应努力构建以文化产业为精髓的横向泛行业的集群发展模式为平台,以重组融资、自主融资、互助融资等方式并行的新型融资模式。范晓宏和安定明(2012)认为要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一种多业互动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具体是转变政府职能,多头并举,积极服务于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以基金为平台,整合社会资金,优化文化产业的投融资结构。梁君和郑兴波(2012)认为目前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融资模式主要包括传统抵押贷款模式、以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作为第三方担保机构的创新型抵押贷款模式、文化产业版权证券化模式和文化产业“权益拆分”模式,四个模式均存在一定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增加第三方担保机构、加强知识产权融资双方信息交流等来完善。张彬和晏丹(2012)则认为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主要包括资本市场融资、金融机构信贷、私募股权投资和政府搭建公共投融资平台。并将中国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与日本相比,得出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尚存在诸多问题,可以通过积极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大力发展产业内投资基金或投资联盟、充分动员产业外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逐步完善投融资的法律保障体系来解决。

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篇8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东北地区

1引言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愈加显著。然而,东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跨行业突破实现融合,遭到来传统观念、市场、技术、政策等多方面的障碍。两产业在发展时还只是从自身利益考虑,没有从把两产业结合为一个整体的角度考虑。目前,东北享有盛誉的文化旅游很少,文化旅游产业没有形成品牌集聚效应。在促进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再振兴时,可将经济增长点放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上。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是两产业得以发展的内在要求。将文化嵌入旅游,能提高旅游产业的层次和等级来满足现代游客对文化精神的需要。旅游和文化结盟能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具活力。因此,促进东北地区两产业融合可作为东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在产业内外动力因子的促进和引导下,以产业构成中的行业共同体为基础,以合作和联合为主导,将资源进行的优化配置,再造产业组织,形成文化和旅游两重功能的新型产业。本文具体研究了两种产业的融合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2文化旅游集约化融合开发模式

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是指在一切资源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现代管理和技术,将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极致,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的一种方式。而粗放式是在生产要素的质量、结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单纯的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扩张实现经济的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的发展方式转向集约化。集约化的融合开发模式,是指为了获取最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在一定地理范围,形成文化旅游资源的协作和集聚区域,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集约开发整合,再展示给旅游文化消费者。该模式是要求我们放弃传统的粗放式———增加旅游资源的数量,转向集约式———最大化利用现有文化旅游资源,提高发展质量和经济运行效率,使得该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实现规模经济发展。不再仅仅依靠大规模的开发旅游文化资源促进东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是利用现代技术对其整合,提高旅游中的文化含量,把文化旅游融合新产品展现给旅游文化消费者,吸引其前来观摩体验,带动该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特色主题公园、度假村和文化馆等就可运用此种模式。在现有公园的基础上融入当地具有的文化特色;现有文化村庄可加强与旅游产业有关的基础设施,如完善道路建设、酒店和餐厅服务设施,人们前来旅游基本服务要能够得到满足,宣传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文化博物馆本身就是文化的象征,但是周边服务设施要不断完善,给予人们前来观摩的激励力,在旅游的同时享受文化的洗礼。成功运营该种模式将有利于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有利于两产业资源的整合,促使各类旅游功能丰满,带动该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3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导向的融合发展模式

这种融合模式是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地位,将区域资源优势地位转化为经济优势地位,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解决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因为我国的冰雪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在冰雪资源上处于资源优势地位,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东北地区应该注重冰雪资源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将文化资源最大限度的嵌入到冰雪旅游项目的研究开发中,以新型的冰雪旅游产品来展现当地的特有的文化。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地位。冰雪旅游可以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体验和精神享受,享受大自然的纯洁魅力。随着现代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对文化精神的追求,与其观看冰雪风景,现代人们更乐意在体验冰雪旅游的同时感受到文化气息。融入文化的冰雪旅游,能够满足现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把文化元素融入冰雪旅游产业,不但能够给旅游消费者提供品味更高、吸引力更大的文化旅游产品,还能使该地区拥有更多的新型旅游景点,有利于扩大东北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市场,使得产业经济效益提升。在文化旅游资源禀赋上具有优势地位的地区,要积极主动地将该地区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地位转化为文化旅游的竞争优势地位,对促进该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东北拥有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我们要积极的把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竞争优势,提高该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促进该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该融合模式充分发挥了东北地区冰雪资源的优势地位。

4创新现有文化旅游产品的融合发展模式

现代科技不断创新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这种模式是对现有的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创新,将本地区的特色文化融入原有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含有的文化元素,最大限度的利用时势对产品进行开发创新,以此满足现代消费者对新鲜感和差异感的追求。一直以来东北地区的旅游景点大多是将天然的自然景观或古文化遗产,稍加改造和维护,直接展示给旅游消费者,含有丰厚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短缺,对现代旅游消费者极具吸引力的参与互动的旅游体验项目也是寥寥无几。依据该种模式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可以在原有旅游产品上创新出的更多的文化旅游产品,并利用现代高科技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提升,为旅游文化消费者展现最具文化特色和生命活力的新型文化旅游产品。对传统的旅游产品进行创新,打造新型文化旅游产品,使文化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多彩,为传统的静态旅游景点的发展注入新活力。该模式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张家界开发的《魅力湘西》,使张家界的旅游景区更上一层楼,旅游演艺业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张家界原有的旅游产品形象。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融合发展模式促进了现有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满足了现代游客对文化精神享受的追求。在已有的成功经验上,东北地区亦可吸取张家界的成功案例,结合当地实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充分施展现代科技创强大驱动力。

5引导文化旅游企业开发项目促进融合的运营模式

现代企业在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决不能忽视企业行为取向的重要性,所以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时,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对旅游文化项目进行开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彼此依存,没有旅游,文化将失去活力;没有文化,旅游将失去魅力。这种模式的基本思路是鼓励现有工商企业将该地区特有的文化资源融合到现代旅游产业中,利用技术创新和文化观念创意,对其进行重新设计组合,注重对现有旅游项目的文化融入,提高新开发项目的吸引力。以市场化运作该项目的方式,将其呈现给旅游消费者,再通过管理运营项目的方式培育文化旅游新项目,以实现项目的经济社会价值,给开发项目的企业带来丰富利润回报,这也是现在企业开发新旅游文化产品的动力。在这种模式下,提升地域特色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融合深度,可通过休闲度假、文化旅游度假村、购物嘉年华等功能不同的旅游,使文化旅游消费者体验新型旅游产品与传统旅游产品的异点,提高该地区的新型旅游项目在国内乃至国外市场上的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为其开拓更大的市场奠定基础。

6以市场为导向的融合发展模式

以市场为导向的融合发展模式就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主流趋势指导该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决不能忽视市场的调节作用和资源配置功能。在政府的引导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要以市场发展规律为导向,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才能在充分利用文化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开发出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旅游项目。我们应该清楚现代市场主导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是什么,大众消费者在现代旅游中的主导需求是什么,他们在追求什么样的旅游新体验以及消费者期待什么样的旅游文化新产品。在促进东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时的侧重融合重点要根据市场确定,以此开发的文化旅游产品才能具有广阔的市场,才有可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血液。现代人们是倾向于什么类型的主题公园,是以动漫为主题的公园还是以展现当地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旅游消费者是倾向于节庆旅游还是博物馆旅游;旅游者是追求旅游过程中的体验互动还是倾向静享文化旅游给人的精神洗礼。所以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时,要结合市场的主导需求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文化渗透到旅游中,实现两者融合。

7结语

东北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实现与否都离不开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东北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考察和研究,为促进两产业的融合提供政策支持,切实为两产业的融合解决实际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支持和扶持东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进行更新改造和技术创新,清除两产业融合的障碍。而且,应该在税收上和资金补贴上给予两种产业以扶持,促进他们的融合发展。为了解决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资难问题,政府部门还应该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对这两种产业的融资力度,解决他们的资金问题。同时,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大东北地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国人了解东北旅游,加强东北旅游业的吸引力。另外,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好坏还取决于是否有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缺失一直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一套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以保障两种产业融合过程中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翁钢民,李凌雁.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J].经济地理,2016,36(1):179-185.

[2]李世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动力机制及效应分析[J].经济产业,2013,(18):18-20.

[3]方守林,于婧.河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及发展路径探析[J].区域经济,2013,(11):11-1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