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休闲农业发展趋势8篇

时间:2023-08-14 09:25:21

休闲农业发展趋势

休闲农业发展趋势篇1

为了解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所面临的一些新问题,也可以说是为了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中央从去年以来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助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休闲农业现在在国家层面也定义为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新型的战略性产业。国家大力推进这一些列新政,一方面说明了中央对发展休闲农业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新常态结构调整的需要。

特别是中央今年发的一号文件,把休闲农业的内涵和主要任务说得非常清楚,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的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宝贵资源,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要强化规划引导,设立产业基金,从国家层面进行政策的创设以及资金方面的整合。要积极扶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业合作社,从国家层面来讲,还是要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特别提出要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社会资本进入休闲农业将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要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依存的保护,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要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以及宜游宜养的森林景区。同时要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休闲度假产品,这些在休闲农业版块里面都可以做出来,要做得各有特色、更有魅力。要通过盘活农村闲置的房屋、集体的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文件还专门强调要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作为整个国家建设的基础支持。

二、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休闲农业从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角度来讲,可以将农村的闲置土地利用起来,现在农村闲置了很多的土地,并且这些土地资源是非常宝贵的。

要使农民闲暇的时间充实起来,现在农民不富裕是因为有效劳动时间很短,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使农民不仅从事第一产业,还可以从事二三产业,可以大大增加他们的收入。可以使富余的劳动力流动起来,使传统的文化活跃起来。

要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使村庄变成景区,使田园变成公园,使劳动变成运动。要把空气变成人气,农村这么好的空气资源,可以让很多城里人去享受,不仅可以吃喝玩乐,还可以带走喜欢的农产品。

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使农业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旅游功能、教育功能得到综合的发挥。

发展休闲农业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有效途径。到2014年底,我国休闲农业的主体达到180多万家,接待人数达到10亿多人次,经营收入达3000多亿元,带动3000多万农民受益,近年都保持在了10%以上的增速。

发展休闲农业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手段。特别有美丽乡村情结,提出美丽中国里面的美丽乡村,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通过发展建设可以整体改变农村的基础设施,使城市的很多资源都能够延伸到农村去,把农村的山水林湖作为一个共同的生命体去美化,这样也为城里人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环境。

三、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

休闲农业产业是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来讲,乡村旅游现在是最火、需求最旺盛的,同时贯穿了农业的一二三产业,把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农业新的业态,也是现代旅游和现代消费的新业态,所以发展休闲农业符合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市场需求,符合大众的期待,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发展休闲农业是利城、利乡、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是一个朝阳产业、新兴产业。2015年我国的休闲农业旅游达到22亿人次,国内的总旅游人数是40亿,乡村旅游达到22亿,国内旅游达到人均857块钱的消费额,乡村旅游只有200块钱的消费额。游客数量在迅速增加,并且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带动就业的能力非常强,2015年达到550多万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另一方面,人均消费还比较低,表示提升的空间、发展的潜力还非常大,很多产品还没有开发出来。

从休闲农业来讲,它的客群主要是本地化、家庭化,出游率高,一到周末,大家都想到农村去,享受一下清新的环境和空气,所以这也是它的特点,并且是以休闲度假为目的,回归生态的乡村体验,是引领当前和未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要充分挖掘乡村资源的特点形成特色。

本地城市家庭旅游休闲者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客群,包括儿童、学生、老人市场的开拓都有很大的潜力。从休闲农业来讲,主要具有本地化、城市化、家庭化、科普化的特点。

1.产业之间融合加速

休闲农业以前是大家去农村转一转,吃一吃农家饭,在村庄里转一转,很单调的、很简单的方式,现在与旅游、科普、教育、养老、养生、地产、文化、运动、影视等产业和行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在不断加速,不断催生出了一些新兴的产业,这个产业在蓬勃发展,休闲农业也是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2.装备水平显著提升

现在看我们休闲农业的项目,很多都是高科技含量的项目,整个环境由于硬件装备的提升、技术的提升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来讲,由于现代技术装备的提升,有了很大的改善。

3.经营主体更加多元

现在很多返乡的农民工、学生都投身到休闲农业的创业之中,同时现在休闲农业跟乡村旅游正在成为社会资本投资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重要领域。

4.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从开始的自然发展阶段、农家乐的低端消费到现在需求升级、快速发展,到大景区、大园区,到规范标准、水平提升,现在到了乡村酒店等,所以从品质提升这个角度来讲,正处于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新兴的业态各种融合在不断涌现,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总体布局不断优化,消费的需求也在个性化、多元化。

5.个性需求导向日益明显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消费群体特征、消费习惯、个性需求等都带来新的业态涌现。

“互联网+旅游”推动个性化旅游定制时代的开启,通过“互联网+”以及大数据,为休闲农业提供了很好的渠道。现在自由行、主题游发展得越来越快。

6.创新模式盈利模式不断丰富

我们要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核心和切入点,探索开发农产品的众筹、认养农业、托管农业、文创基地、休闲地产等相关领域,带动休闲农业产品的融合,提高了社会资本投资休闲农业的成功率。

四、共享产业融合发展新机遇

通过前面的内容可以看出,产业间的融合形成了休闲农业一些新的业态,农业内部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也促进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现在的发展重点就是要在丰富类型和融合集聚上实现重大提升,在文化传承和创意设计上实现重大提升,在产业升级和利益共享上实现重大提升,在人员素质和设施改善、规范管理和生态保护、典型示范和氛围营造上实现重大提升。

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方向,主要是在生态治理与大地景观的融合、新农村建设与乡村风情的融合、科技创新与旅游业态的融合、原乡文化与旅游体验的融合、生活方式与旅游行为的融合、公共服务与旅游服务的融合、农产品与旅游商品的融合,等等。本文仅列举几个成功案例,以供参考。

1.农业公园――山东省苍山国家农业公园

该项目主要有农业科技、产品销售、生态餐厅、农事体验、农业节庆等,现在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6年五一游客人数达到50多万,全年达到了上千万,带来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建了十个主题园区,形成了乡村旅游综合体。借助景区打造景观农业、体验农业和节庆活动,加上游乐设施,形成农业公园。

2.农场度假村――新加坡的克兰芝农场

该项目每年接待游客50多万,由36家农场组成了这样一个农场度假村,每个农场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农场都有旅游休闲的业态和盈利模式形成了一个群体。业态有别墅度假酒店、餐馆、啤酒花园、种植园等。越来越多的农场注重综合性的旅游开发,在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的休闲农业领域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

3.乡村酒店――北京密云山里寒舍

该项目把原来的古村落改造成乡村酒店群,非常有特色。因为临近北京,消费层次也比较高,原来这个村庄属于闲置状态,现在通过公司进行整体打造,形成了“农业+商务娱乐+养生康体+体验休闲”的业态,形成了高端的精品酒店,每个院子每晚在1988―8800元的范围。引进马来西亚的酒店管理公司进行管理,是比较高端的乡村酒店,在这里形成了很好的融合。

休闲农业发展趋势篇2

关键词:绿腰带项目;中国休闲创意农业;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8-0144-05

休闲创意农业是集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创意四位一体的新型农业业态,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体验,创造性地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和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在经营上更是结合了农业产销、农产加工及游憩服务等三产业于一体。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并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

休闲创意农业的准则是农业生产、乡村居住环境、人与自然相处、文化创意。其特色是自然田野的生活、自然环境认识、自然保育认知教育、有别于声光娱乐,欣赏动态的生物生活、生态活动和静态的农村人文活动的娱乐性。中国作为农业大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必要结合国外先进的经验和作法,对这一新业态建设内容进行研究。

一、德国“绿腰带项目”概况

“绿腰带项目”是德国南部最重要的城市慕尼黑政府在郊区实施的休闲创意农业项目。该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绿腰带地区的农业用地,并赋予该地区的农业以与未来相适应的形式,同时在该地区的农业、休闲、自然保护等功能之间建立一种均衡、和谐的发展关系。通过保护慕尼黑郊区的湖泊、森林、灌木区、草地和农田来保障慕尼黑未来的生活质量。“绿腰带项目”的内容主要有生态农业、环境保护和文化休闲三个方面。

(一)生态农业

慕尼黑位于德国南部,是德国最大的联邦州巴伐利亚的首府,面积310平方公里,人口126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277人,所辖25个区,是德国的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柏林和汉堡。与其他世界级大城市相比,无论是从人口数量上看还是从土地面积上看,慕尼黑都像是一个小村庄,但是这丝毫也没有减弱慕尼黑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性,相反,被许多人称为“百万村庄”的慕尼黑不仅在战后迅速发展成为德国南部重要的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而且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田园风格在国际大都市中独树一帜。20世纪90年代以来,慕尼黑市政府在郊区农村实施了“绿腰带项目”,在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利用郊区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研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和活动,进而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创造出新的、优质的农产品和农村消费市场与旅游市场。“绿腰带项目”中的“绿腰带”,指的是慕尼黑城市没有覆盖建筑物的土地,也是连接慕尼黑城区和相邻乡镇的地带,慕尼黑市政府和郊区的农民们一起制定了一系列的行动方案。

1.干草方案。“干草方案”是保护性使用绿腰带地区土地的一个典型做法。市政府鼓励农民保留布满鲜花、但却正在不断减少的草地,农民们通过把草地上的干草分成小包装卖给城里的小动物饲养者,获得了更多的收入。而对于城里人来说,在干草包中包含着的不仅是宝贵的、天然的美味饲料,这里还融入了来自慕尼黑绿腰带地区的家乡的味道。由于草地不需要过多的养护,因此此项措施还大大保护了水源和土地。同时,草地上遍布的鲜花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吸引了许多城里人来这里踏青、郊游。特别是对于那些城里的孩子们来说,在广阔的原野上自己采摘一束鲜花实在是个不同寻常的经历。

2.菜园方案。“菜园方案”是绿腰带地区的农民和市政府共同开辟的一条发展道路,旨在满足大城市居民迫切的回归自然的要求。长久以来,许多城市居民都梦想有一个自己的菜园,这些城里的园艺爱好者往往只能在自家的阳台上用小箱子来侍弄花草。“绿腰带项目”实施之后,他们可以在绿腰带上实现自己的梦想。绿腰带上的农民将自家的菜地分成60平方米的小块来出租给城里人,菜地的位置要尽可能地靠近城市聚居区,租费也非常便宜,每年只有110欧元。“菜园方案”从1999年开始实施,目前在绿腰带有10块这样的地方,提供超过500个小菜园。与其他城市郊区的菜园不同,绿腰带上的菜园每年只出租半年,即从5月中旬到11月中旬。在5月中旬之前,土地的翻耕、播种等前期工作都由专业人士来完成,籍此来保证正确的种植间距和最优化的种植安排。出租者于每年的5月中旬来接管菜园,每周需要投入2-3小时的工作。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矿物肥料和化学保护剂是绝对禁止的。

休闲农业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绿腰带项目;中国休闲创意农业;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8-0144-05

休闲创意农业是集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创意四位一体的新型农业业态,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体验,创造性地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和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在经营上更是结合了农业产销、农产加工及游憩服务等三产业于一体。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并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

休闲创意农业的准则是农业生产、乡村居住环境、人与自然相处、文化创意。其特色是自然田野的生活、自然环境认识、自然保育认知教育、有别于声光娱乐,欣赏动态的生物生活、生态活动和静态的农村人文活动的娱乐性。中国作为农业大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必要结合国外先进的经验和作法,对这一新业态建设内容进行研究。

一、德国“绿腰带项目”概况

“绿腰带项目”是德国南部最重要的城市慕尼黑政府在郊区实施的休闲创意农业项目。该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绿腰带地区的农业用地,并赋予该地区的农业以与未来相适应的形式,同时在该地区的农业、休闲、自然保护等功能之间建立一种均衡、和谐的发展关系。通过保护慕尼黑郊区的湖泊、森林、灌木区、草地和农田来保障慕尼黑未来的生活质量。“绿腰带项目”的内容主要有生态农业、环境保护和文化休闲三个方面。

(一)生态农业

慕尼黑位于德国南部,是德国最大的联邦州巴伐利亚的首府,面积310平方公里,人口126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277人,所辖25个区,是德国的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柏林和汉堡。与其他世界级大城市相比,无论是从人口数量上看还是从土地面积上看,慕尼黑都像是一个小村庄,但是这丝毫也没有减弱慕尼黑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性,相反,被许多人称为“百万村庄”的慕尼黑不仅在战后迅速发展成为德国南部重要的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而且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田园风格在国际大都市中独树一帜。20世纪90年代以来,慕尼黑市政府在郊区农村实施了“绿腰带项目”,在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利用郊区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研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和活动,进而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创造出新的、优质的农产品和农村消费市场与旅游市场。“绿腰带项目”中的“绿腰带”,指的是慕尼黑城市没有覆盖建筑物的土地,也是连接慕尼黑城区和相邻乡镇的地带,慕尼黑市政府和郊区的农民们一起制定了一系列的行动方案。

1.干草方案。“干草方案”是保护性使用绿腰带地区土地的一个典型做法。市政府鼓励农民保留布满鲜花、但却正在不断减少的草地,农民们通过把草地上的干草分成小包装卖给城里的小动物饲养者,获得了更多的收入。而对于城里人来说,在干草包中包含着的不仅是宝贵的、天然的美味饲料,这里还融入了来自慕尼黑绿腰带地区的家乡的味道。由于草地不需要过多的养护,因此此项措施还大大保护了水源和土地。同时,草地上遍布的鲜花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吸引了许多城里人来这里踏青、郊游。特别是对于那些城里的孩子们来说,在广阔的原野上自己采摘一束鲜花实在是个不同寻常的经历。

2.菜园方案。“菜园方案”是绿腰带地区的农民和市政府共同开辟的一条发展道路,旨在满足大城市居民迫切的回归自然的要求。长久以来,许多城市居民都梦想有一个自己的菜园,这些城里的园艺爱好

往往只能在自家的阳台上用小箱子来侍弄花草。“绿腰带项目”实施之后,他们可以在绿腰带上实现自己的梦想。绿腰带上的农民将自家的菜地分成60平方米的小块来出租给城里人,菜地的位置要尽可能地靠近城市聚居区,租费也非常便宜,每年只有110欧元。“菜园方案”从1999年开始实施,目前在绿腰带有10块这样的地方,提供超过500个小菜园。与其他城市郊区的菜园不同,绿腰带上的菜园每年只出租半年,即从5月中旬到11月中旬。在5月中旬之前,土地的翻耕、播种等前期工作都由专业人士来完成,籍此来保证正确的种植间距和最优化的种植安排。出租者于每年的5月中旬来接管菜园,每周需要投入2-3小时的工作。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矿物肥料和化学保护剂是绝对禁止的。

“菜园方案”除了为农民带来经济方面的收入,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亲历蔬菜的生长,包括种植和浇水,是一场难忘的经历。这些年轻的小园丁会突然间喜欢上某些蔬菜,而这些蔬菜在以前通常都是被搁置在盘子的边缘。对于成年人来说,和菜园的邻居们进行愉快的交谈,互相交流园艺和厨房的经验,也是一种幸福的享受。在喧嚣的大城市里获得一份自然、协作、安宁和悠闲,绿腰带上的菜园让这些都成为可能,正如“菜园方案”的广告语所说:“60平方米的维生素,60平方米的生活乐趣”。

3.森林方案。慕尼黑郊区拥有约5000公顷的森林。丰富的森林资源不仅带来了丰富的木材资源,而且还发挥着蓄水、防风、净化空气及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它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也是人们理想的休养之地。慕尼黑在保护森林的同时,还开发出森林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功能。学校和幼儿园经常组织孩子们来到绿腰带上的森林里,在护林员的带领下接触森林、认识森林、了解森林。在这一过程中,护林员给孩子们富有情趣地讲解有关森林里的树木、木材的使用、森林的功能、森林的土地、食物链、森林与水、森林里的动植物以及在森林里正确的行为方式等话题。而对于成人来说,森林之旅也会让他们获益匪浅,护林员会耐心地告诉游客:森林是如何生病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伐木?树木年轮上的数字代表什么?为什么森林里会有很多枯树?为什么要在森林里修建篱笆?绿腰带上的森林还是一些企业开展培训项目的好场所,如团队精神培训、创造性培训、灵活性培训等等。将这些培训项目从公司的会议室搬到郊外的森林里,不仅在形式上是新的创意,而且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培训效果。 绿腰带上另一个引人入胜的休闲项目是骑马,特别是在春天的时候,农民们将自己的马匹出租给骑马爱好者,他们可以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驰骋,而不是在骑马场里兜圈子。在马背上去重新认识森林和草原,总是会让人有新的收获,给人以新的感受,这种动物疗风靡欧洲,借助各种动物如马、狗、兔等,对各种身心不健全的病人进行治疗。骑术治疗不同于传统的治疗方法,也无需药物和医疗器械,而是将恐惧、枯燥的治疗寓于娱乐和休闲活动之中,往往可以达到一般治疗所达不到的神奇治疗效果。绿腰带上的农民在政府的帮助下,根据自身的优势,开辟了骑术治疗项目。接受治疗者在治疗教练的帮助下,在马背上(通常是不配备马鞍的)完成各种治疗项目。在心理治疗方面,骑马体疗可导致新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旧的消失,导致新习惯的产生。在马背上可以转移对患病的固定念头和对自己缺陷的思想,从而这对人们的情绪和健康状况起到良好的作用,减弱或消除内心的紧张、束缚,产生勇敢、开朗、机敏和顽强。在外科中,骑马疗法可以用于发生不幸事故和重手术后恢复走动的能力,以及治疗手和脚的全部和局部的麻痹症、破坏运动协调性、肌肉痉挛性的缩短和萎缩、脊柱歪曲等等。对内科病来说,骑马疗法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可用于血液循环器官的补偿疾病、新陈代谢破环、支气管喘息和肺气肿、植物神经调节紊乱等。在神经学和精神病学实践中,骑马疗法的适应症是巩膜散光、各种抑郁症、神经痛、低能,嗜酒狂和嗜麻醉药者等等。

除此之外。绿腰带里的森林、草地和农庄对城市居民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大小小湖泊也是人们游泳的好去处,采蘑菇、慢跑、野餐、骑自行车漫游……慕尼黑的自然爱好者在绿腰带上可以经历很多,而且不分四季,因此,慕尼黑人常说:“慕尼黑绿腰带”永远都是旺季,永远都很热闹。在绿腰带这块3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以找到许多机会,可以成就许多事情,

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自己的位置,绿腰带是深受人们欢迎的休养地。

(二)环境保护

“绿腰带项目”的一项核心内容便是自然保护和环境保护。值得一提的是,对慕尼黑郊区的生态进行保护,这在“绿腰带项目”实施之前就早已开始了,“绿腰带项目”进一步推动了这项旷日持久的绿色环保运动。可以说,绿腰带上的农民们长期为保护和促进这块土地的生态功能作着贡献。

德国《联邦自然保护法》规定,要保护自然生态和风景面貌尽可能少地受建筑措施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要采取相应的平衡措施。根据这项法律的规定,慕尼黑市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特别是建筑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土地的平衡措施,但是往往却很难在规划区域的附近找到有意义的平衡面积。于是,慕尼黑市政府在1996年作出决定,在郊区的农村建立自然生态区。具体的方法是,在绿腰带地区选择合适的自然风景区,通过高强度的粗放型经营措施和重新自然化的手段来建立群落生境组合。以绿腰带上的第一个自然生态区“爱舍丽德苔藓区”为例,这里原来是慕尼黑西部的低地沼泽带,人们对这块区域实施了重新自然化,从风景保护和自然保护的专业角度来提升这一区域的价值。并且使之与市政府的物种保护和群落生境保护计划相吻合,发展重要的群落生境组合,从而使这块湿地的面貌得以保存,并重新获得了生命力。

很多年来,在与慕尼黑自然保护局的密切合作中,绿腰带地区的农民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护野生物种和保护群落生境,实施了一系列的“自然保护项目”。例如,在低地沼泽区移走与土地不适应的杉木。杉木作为沼泽区的“外来移民”严重影响了当地“土著”的生长,因为高大的杉木遮挡光线,沼泽地带上其它的低矮植物因此得不到阳光的照射。杉木的迁移终于使它们赢得了阳光下的位置。再如,农民们采取措施使池塘重新自然化。此外,农民们还改变了原来的经营方式,增大土地面积,对土地进行粗放式的经营。原先的密集型经营虽然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但是却导致农田里不再有供其它动植物生存的空间。直接受到危害的是山鸠。通过粗放型经营,不仅保护了山鸠,受益的还有鹌鹑和野兔。经过多年的努力,“自然保护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珍贵的沼泽灰蝶又回来了,消逝了多年的报春草也重新成为了绿腰带上的居民。

除了自然生态区,慕尼黑拥有的5000公顷的森林不仅带来了丰富的木材资源,而且还发挥着蓄水、防风、净化空气及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它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也是人们理想的休养之地。慕尼黑林业政策的直接目标就是保护林区的面积和功能免受破坏。“绿腰带”因此被称为慕尼黑的绿肺,为城市提供清新的空气。

(三)文化休闲

绿腰带首先是自行车旅游爱好者的天堂。在绿腰带上,有专门设计的自行车旅游线路。它们往往纵横交错,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人们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美丽的田园风光,经历各种各样多变的地貌。即使是在相对很小的范围内骑车旅游,多变的线路也不会让人们感到单调。

同骑车一样,绿腰带也是漫游的好场所。绿腰带上的森林、湖泊、沼泽、草原以及那里的动植物都会让漫游者心旷神怡。“贴近土地,走进空气”是漫游者的初衷,但是绿腰带总是会带给他们各种各样的惊喜。

绿腰带上另一个引人入胜的休闲项目是骑马,特别是在春天的时候,农民们将自己的马匹出租给骑马爱好者,他们可以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驰骋,而不是在骑马场里兜圈子。在马背上去重新认识森林和草原,总是会让人有新的收获。绿腰带地区还有很多由于人工开采砾石而形成的湖泊,它们是慕尼黑人进行水上运动的好场所。另外,采蘑菇,慢跑,郊游等等。

慕尼黑的自然爱好者在绿腰带上可以经历很多,而且不分四季。绿腰带上的森林还是学校郊游、社区开展活动和一些企业开展培训项目的好场所。慕尼黑人常说:“慕尼黑绿腰带水远都是旺季。永远都很热闹”。

二、我国休闲创意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我国休闲创意农业存在的问题

1.现状分析。自2008年民革中央首次在全国政协会议提出《关于发展创意农业的几点建议》以来,我国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积极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多种形式的创意农业。农业已由单一提供农产品转变为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手段,涵盖以现代农业、农

村为代表的吃、用、玩、观赏以及其他活动形式等。形成以农业主题公园、特型农业产品、农业废弃品加工等为代表的极具特色和活力的农业新产业、新产品,成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城郊旅游的新亮点。 家创意农业机构——洛可可创意农业的成功实践标志着创意农业在中国的兴起,为提高农产品和农业附加值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自此开始,我国在创意农业方面的实践事例越来越多,为我国发展创意农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国发展休闲创意农业的优势和基础很多,一是市场需求很大,人口基数大,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对新型的创意休闲农业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二是广褒并存资源丰富,有北国风光、有南方情趣,千差万别、多姿多彩,对市民的诱惑越来越大;三是政策支持力度大,近十年来,中央连续4次出台1号文件,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工作,为发展休闲创意农业奠定了很大的政策基础和保障;四是国际交流越来越多,像德国“绿腰带项目”,国内游客数百万人前来观光、考察和旅游,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必然带动我国休闲创意农业的发展。

2.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创意农业起步较晚,在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不够成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机制,仅仅靠少量的成功创意农业机构来支撑着创意农业的发展,大大阻碍我国在创意农业发展方面的前进脚步。同时。我国农业机构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土地资源缺乏、相关人才缺少等问题也制约着我国创意农业的发展。具体情况如下:(1)我国休闲创意农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涉农的企业规模和实力较弱,产品质量和加工水平较低,农产品出口质量和效益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大部分创意农产品仍以农户生产经营为主,呈现出“小规模、大群体、小生产、大市场”的格局,创意农产品出口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农产品行业组织发展滞后。同时,由于我国农业基础本身薄弱,如生产规模小、产品总量小,产业链条短,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能够形成品牌和规模的产品不多;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够,近几年,国家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推行农产品认证制度,然而,由于农产品市场不够规范,小摊小贩化的经营模式仍然为农产品市场的主导,使得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标准不统一;农业生产效率低,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农业投入低及规模经营落后;农产品价格竞争力不强,由于土地、水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农业经营规模、农业科技传播、财政支农力度、市场发育滞后等原因,我国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农产品价格竞争力仍有一定的差距,创意农产品的优质优价难以充分体现;土地质量差,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低。我国耕地抗灾能力差、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水平相对低下,普遍存在劳动生产率低、土地产出率低、资源利用率低、比较效益低、农产品附加值低的“五低”情况。如此等等。这都使休闲创意农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2)创意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相关科研投入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生产加工落后,不少农产品的品牌国际知名度和认可度不高。许多企业过分依赖他人的品牌,品牌意识薄弱,大多数企业仍以产品功能宣传为主体,没有进入更高层次的服务与行政竞争范畴。特色创意农产品生产水平比较低。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加工和营销服务滞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标准化、安全化生产意识不强,产品竞争能力和效益亟待提高。(3)创意农产品品牌运作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紧缺。我国农业劳动者的主体为农民,农民的素质较低下、技能较差、观念较落后,使之难以冲破传统农业和小农意识的束缚,成为创意农产品生产线上的高端人才。(4)没有建立起对休闲创意农业投资稳定的增长机制。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和农业经济脱节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农业科技投入增长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要求不相适应。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活、投入不足、渠道不畅、手段不一,没有建立起农业投资担保体系,没有建立健全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激励引导机制,制约了我国休闲创意农业的向上发展。

(二)可资借鉴的经验

德国慕尼黑“绿腰带项目”给我国休闲创意农业有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第一,高质量发展生态农业。慕尼黑郊区的农业主要以生态农业为主,这主要是由郊区的服务性功能来决定的,也符合现代国际大都市郊区的发展状况。由于我国城市的迅速发展,郊区的农业用地有限

因此郊区一般不具备大规模从事农业生产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优先发展生态农业,依托城市强大的农业科研力量,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高质量的食品,而且探索未来农业的发展道路,形成城市郊区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特色。第二,和谐共处的环境保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郊区的环保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我国的大城市来说,郊区的环保功能对改善城市的居住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应大力加强郊区的环境保护,增强郊区农民的环保意识,为郊区同时也为城市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第三。多层次开发文化休闲。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手中可支配的资金和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因此,郊区的文化休闲旅游项目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又一个抓手。这种集文化、生态、休闲于一体的旅游不仅可以最大可能地保持郊区的自然风貌,从而保护环境,而且可以使城市居民获得更多的贴近自然的机会以满足自身的生理及心理的需求。

与公共设施和社会环境高度发达的慕尼黑郊区相比,我国更应该加强城市郊区的社区建设。由于我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郊区人口众多,人员构成复杂,因此有必要采取更多的、更有力的措施来促进郊区的稳定、和谐发展。其中,加强郊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郊区农村人口提供有力的社会保障,加强郊区的社区合作等等,都是我国城市郊区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第四,政府注重引导和主导。在慕尼黑“绿腰带项目”实施过程中,市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措施,并和农民及农丁协会共同研究方案、措施,如在“菜园方案”中,当地政府的直接推动措施至关重要。长久以来,慕尼黑的市民们回归自然的愿望非常强烈,对郊区菜园的需求历来很大。但是,并不是每一个郊区的农民在春季的农忙时节都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这些城里人的菜地,因此,对郊区菜园的需求一直远远大于供给。在当地政府的倡议和协调下,成立了慕尼黑菜园园丁协会,该协会收取会员们一定的费用,策划承担了大部分的组织工作。例如。规定有关的收费标准,管理会员,协调农民与城里人的联系,提供农用器具,出信息板报等等,协会有时还会根据具体情况雇用有经验的园丁来统一管理菜园。协会的工作大大减轻了绿腰带上农民的负担,为城里人提供了享受自然、享受劳动乐趣的好机会。 闲创意农业发展趋势

虽然说我国休闲创意农业还是刚刚起步。但发展的后劲很足,发展趋势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

(一)大力发展休闲农场和渔林牧场

主要发展的项目有:休闲农场:农业生产的同时,经营休闲、游憩相关之事业。如体验、童玩、自然教育、乡土风俗、民宿;休闲林场:森林利用的同时,经营休闲游憩相关之事业。如森林浴、森林游乐、生态教育、赏鸟;休闲渔场:经营渔获的同时,经营休闲、游憩之相关事业。如养殖参观、体验、生态,水上活动、渔业餐饮、民宿;休闲牧场:畜牧生产的同时,经营休闲、游憩相关之事业。如牧场风光之体验、亲近动物、生态教育、童玩、戏水、健行、民宿。

(二)引导发展乡村深度体验

由于时代的转变,近年来市场的发展,已经由差异化服务经济进入到体验经济。若以企业立场而言,所谓“体验”,就是以企业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这其中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

乡村深度体验为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借助农业特有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六觉f况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及感觉)及地方文化特色,即对农业生产技术、农村生活体验、农业生态景观及农村地方文化特色方面的自身所感受的情绪。且对于每位消费者而言,每种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经验。

(三)适度发展社区支持型农业(市民农园)

社区支持型农业(csa)的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瑞士,并在日本得到最初的发展。当时的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建立经济合作关系。现在,csa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并与游憩元素结合,故又称为市民农园。

csa社区的每个人对农场运作作出承诺,让农场可以在法律上和精神上,成为该社区的农场,让农民与消费者互相支持以及承担粮食生产的风险和分享利益。这是一种城乡社区相互支持,发展本地生产、本地消费式的小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在这种合作的基础上,csa一方面

看重在保育生态及资源下共同承担、相互分享的社区关系,看重社区中情感及文化的传递,另一方面则往往会推行健康农作法、永续生活及包括身、心、灵在内的整合的健康观念。csa主要关心的是食物安全和农业土地的都市化问题,这是一种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承担风险与收获的永续的农业方式。若是用方程式来表示,则是“食物生产者+食物消费者+每年的互相承诺=社区支持型农业和无限永续的契机”。“产地直销”落实在“社区支持型农业(csa)”的做法上就是“在地生产,就地购买”,没有剥削与垄断,让小区居民成为养育这些自然农场的支持者,也让农耕者成为健康食材的供应者。

互助,认同。安全,永续一这些都是社区支持型农业(csa)的基础与回馈,相互循环,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近年来,社区支持型农业(csa)不仅在生态农法上,也在农粮危机、回农青年的议题上被广泛讨论着;试想,不用舍近求远,在我们的餐食中,这些无毒的食材都与我们比邻而居;也不用烦恼哪天食物不够了,要花好几倍的菜金才能吃饱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幸福?!正因为不是以完全利益做为出发点,所以,更值得信任与扶持。

(四)大力发展乡村长宿休闲

乡村长宿休闲是一种参与者没有移民或永久居住的打算,而在异地以自有或租借的形式居住大约数个月份,以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互动。或参与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休闲活动、体验课程、医疗、养生、保健之相关设施与服务为主要活动,以接触当地的生活空间,体验当地居民的生活模式为主要目标,故参与者的性质倾向生活者而非旅行者;另外,乡村长宿休闲者亦非在当地置产、就业或从事其他有偿活动,基本生活需求或其它层次的需求,皆以居住地存放的退休金或其它管道的经济资源来满足。简言之,乡村长宿休闲是一种并非移居异乡,亦非永久居留的“居留型休闲”,亦即在异地进行半个月到数个月不等的旅居休闲模式。

乡村长宿休闲是一种居住时间比一般观光旅游长,参与者多在当地租屋居住或长期保有居住设施,而非观光饭店、民宿的短暂停留的模式,亦即,乡村长宿休闲者是以日常休闲活动为目的,而非单纯走访各处旅游景点,其身份是“生活者”而非“旅行者”,故乡村长宿休闲亦有基本生活需求。

乡村长宿休闲者以自己的退休金或其它储蓄为生活泉源,而不异地置产、工作,又与“迁移者”的性质不同,是一种具有旅游休闲和迁移居住部分特色的活动。

(五)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型房车营地

房车营地就是可以满足房车的生活补给和供人休息的场所。房车作为一种休闲文化,房车营地自然也应当具备休闲的功能才能体现出房车露营文化来。因此,补给和休闲构成了房车营地最基本的特点。

房车营地突出的是休闲、文化及露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专为房车爱好者和自驾车者而建的。房车营地除了可以为房车和自驾车者提供餐饮娱乐、休息住宿外,突出一点是可以为房车提供全套的供给补给服务。房车营地大致可以分为山地型房车营地、海岛型房车营地、湖畔型房车营地、海滨型房车营地、森林型房车营地、乡村型房车营地。其景色风格、娱乐设施各有不同。乡村型房车营地是指选址在优美的乡村地区,与乡村环境(村落、田园)融为一体的房车营地。

休闲农业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耦合度;耦合协调度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观念和消费结构的转变,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2018年乡村旅游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8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6%,营业总收入超74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6.2%。葛雪峰和武春友[1]通过离散选择模型证明乡村旅游者会因为个人特征与行为特征不同对旅游产品产生自己的偏好。黄震方等[2]探讨了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上,张颖[3]以文化创意视角思考乡村旅游的开发现状,认为存在对传统文化挖掘不够深入、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单一、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低以及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创意等问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是国内旅游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朱琳、姜卫兵与魏家星[4]指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的方式能够连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起到延伸产业链的作用,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转型升级。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能够推动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基于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农旅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指标体系的构建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所选择的指标必须能够反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参考国内对休闲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的研究结果,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构建了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原始数据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统计公报等的官方数据,对2013—2017年指标数据构建原始数据矩阵,采用熵值法[5]确定指标的权重,得到的权重值如表1所示。

1.2耦合度模型的建立

利用耦合度模型反映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协调关系,该文参考吴大进[6]的研究方法,计算方法如式(1)~(3)所示。式(1)中G代表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式(2)中C代表耦合度,C值越大代表耦合程度越好。但是单纯根据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度判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可能存在两者发展水平低但耦合度高的情况,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两者发展水平,该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如式(3)所示,D代表耦合协调度,其中T为协调指数,α与β分别为待定系数,参考现代农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研究结果,α与β分别取值为0.4和0.6。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等级划分标准参考相关文献确定[7],如表2所示。

2结果分析

利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到2013—2017年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两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并据式(1)~(3)计算得到两者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如表3所示。从表3可知,2013—2017年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2013年和2014年乡村旅游综合评价指数低于休闲农业,说明此阶段江苏省农业发展水平均高于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此时期内江苏省重点发展农业,乡村旅游并未受到太大关注。而从2015年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开始超过休闲农业,并在2016年和2017年两者呈现同步增长的趋势,说明此时期内乡村旅游业发展速度高于休闲农业的发展速度,主要原因是全国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区域乡村旅游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明显提高。从耦合度C值的变化可以看出,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变化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2013年低度耦合阶段和2014—2017年中度耦合阶段。2013年休闲农业系统中,休闲农业产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业就业人数等指标较高,而乡村旅游业系统中各指标值较低,此阶段耦合程度较差。2014—2017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都得到快速发展,耦合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由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D可以看出,2013—2017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协调关系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13—2015年两者处于严重失调到中度失调再到濒临失调状态,跨度非常大,结合两者的发展趋势来看,说明此阶段江苏省政府对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在增大,针对两者在发展的不均衡性与矛盾性进行了高强度的调整,从而推动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协调性在两年内快速提高。2016—2017年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关系从失调状态到初级协调状态,得益于一系列关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将两者的内涵进行统一,形成整体性的研究对象与框架,促进了两者的协调发展。结合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数据可以看出,两者整体上呈现良好的协调发展趋势,预计在今后两三年将进入中极协调发展水平。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本文根据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选择有代表性的9个指标进行耦合协调度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2013—2017年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均呈上升的趋势,两者的耦合程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013年两者处于低度耦合状态,主要受到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限制,在2013年后由于政策的影响,乡村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到2014年两者进入中度耦合阶段,2015—2016年一直处于中度耦合状态,几乎没有变化。(2)2013—2017年江苏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到初级协调的各个阶段,协调发展程度呈现良好的态势,整体的协调发展程度尚处于初级水平。目前江苏省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已经高于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在今后发展中,在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应大力推进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将会对江苏省休闲农业与旅游业乃至整个三次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休闲农业发展趋势篇5

(一) 休闲农场定义

根据台湾地区农业发展条例,休闲农场是“经营休闲农业之场地”,指农场主人运用农场环境或农业活动等资源,提供以农业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及接待服务[1]。陈昭郎(1996)提出休闲农场应综合农业经营与服务业之特性,具备游憩、教育、社会、经济、环保及医疗功能[2]。休闲农场蕴涵台湾乡土特色,郑健雄(2002)认为此类乡土性餐旅服务业具有乡土教育、农业体验、生态与文化等观光农业的意涵[3]。郭笙如(2012)在对消费者选择休闲农场之消费价值的研究中指出“休闲农场要素包括运作中之农场环境、农业活动、观光旅游活动、接待设施”[4],意指休闲农场依托于农业与观光,即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指农场主人运用农场环境或农业活动等资源,提供以农业为主题的接待服务,是一种以农村、农民与农业为根本,结合农业生产、加工及服务的休闲生活产业[5]。由此可将休闲农场定义为“以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及农村生活为资源,为游客提供农业体验、生态教育等旅游活动以及住宿接待设施,使之能达成休闲、学习与体验之目的的农业经营场所”。作为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特性的产业,休闲农场与休闲农业的发展相辅相成。

(二)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历程

台湾地区早期以传统农业社会发展为主,1984年台湾农业事务最高机关“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成立。1989年台湾农业委员会委托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系举办“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会议确立了“休闲农业”名称,并对台湾休闲农业定位及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在20世纪90年代间,台湾农业委员会大力推动并督导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颁布并施行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发展休闲农业计划(1990)》、《休闲农业管理办法(1992)》、《休闲农业辅导办法(1996)》、《休闲农业发展办法(1999)》等。其中,1990年农委会开始推动“休闲农业区”的概念,并于1996年公布的《休闲农业辅导办法》将“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做出了区分:休闲农业区是指为供休闲农业使用的地区;休闲农场则是指经营休闲农业的场地[6]。1998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成立,成为第一个以发展休闲农业为宗旨的非营利组织,至今已吸纳200家会员农场。

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适应其所带来的冲击,台湾农业委员会将永续农业发展作为重要农业政策,提倡农业精致化,从早期的“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并存”迈向“四生(生产、生活、生态、生命)共荣”,传统农业转型向休闲农业发展。同时政府实行周休二日制,鼓励民众从事休闲旅游活动,带动地方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2003年学术界成立台湾休闲农业学会,协助台湾农业委员会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与相关政策。之后台湾农业委员会设立休闲产业科,加强休闲产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高台湾休闲农业产业水平,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市场。2009年休闲农业被纳入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成为台湾地区六大新兴产业,以乐活农业作为发展主轴,打造新概念的休闲农场旅游产品。至2010年底,台湾地区从事休闲农业者总数达到1,971家,其中17.7%为休闲农场,在此基础上,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推行“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制度”,为休闲农场提升服务品质提供标准,也帮助中外游客更好地选择休闲旅游目的地,让旅游更有保障。

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经历农产业转型、农产业升级、休闲农业法制化、休闲农业服务化,列入国家重大农业发展政策,将一级农业结合二级加工业与三级服务业,带动农业转型,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促进乡村发展。时至今日,休闲农业已成为台湾地区的观光主力产业。

二、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现状

(一)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特点

2015年在台湾地区休闲农业旅游网登记许可的休闲农场已达314家,其中获得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的场家仅有50家,占登记总数的15.9%[7]。根据台湾网络地图,北台湾与中台湾地区农场分布较为密集,分别为北部69家,中部76家;东南地区农场则较为分散,南部30家,东部29家。台湾休闲农场以农为本,结合农业特色与创新力,发展成为独具台湾地区本土特色的行业。其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明确“主题式”体验经营

翁廷?y(2004)在研究台湾经营休闲农业之策略时曾指出台湾休闲农场主题定位不明,“多停滞于周末摆摊促销农产品的短期市场形态,缺乏卖点”[8]。而随着台湾农业转型,休闲农业发展蓬勃,现今休闲农场多采取主题式经营,业者根据其文化背景设定农场主题,为游客提供不同形态的农业体验。如香格里拉农场的果园自由采摘、走马濑农场的牧草料理等,游客不仅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通过参与农场生活,收获了平日喧嚣都市里无法体验到的经历。

2、差异化发挥资源特色

陈昭郎(2015)认为“休闲农业的竞争优势应建立在充分发挥其资源特色,所谓的资源指的是农业、农村景观、自然资源,以此为基础,再加入高品质的服务,这就是休闲农场与其他休闲服务最需掌握的竞争优势”[9]。台湾至今拥有的休闲农场数量已超过三百有余,但却未出现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等市场秩序混乱的行为,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各休闲农场善于利用其差异化的资源特色进行开发,并达到效益最大化。

3、着力于研发绿色产品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台湾民众对于绿色元素的需求日益递增,除平日里采购生活饮食原材料时增加对绿色食品的关注度,节假日出游时对于休闲农场所提供的农产品是否为安心食材的要求也更高了。段兆麟(2007)曾提出休闲农场经营者应致力于维护环境,提供新鲜空气、洁净水、无毒蔬果,设计养生餐饮及健身运动,附合绿色饮食的潮流,以利游客维护身心灵的健康。因此,近几年台湾地区的休闲农场纷纷以绿色为经营核心,加强内部职员对绿色饮食指标等相关政策的培训,对外则响应群众对于绿色饮食与健康的追求。

(二)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类型

台湾地区生态资源丰富,休闲农场主题各异,学术界通过分类以呈现其经营形态,既有利于管理,亦可善加利用资源。郑健雄、陈昭郎(1996)基于资源论,以休闲农场的核心产品之自然或人为资源基础为主要区隔变量,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和以人文资源为基础两个角度出发,将“农”作为主要经营形态对台湾休闲农场进行分类。随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休闲场所的经营形态也日渐丰富。结合台湾休闲农场的资源类型与经营形态,主要可分为乡村度假型、观光果园型、农牧体验型、生态教育型以及综合型四类休闲农场,消费者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欲前往观光的农场。以下将通过个案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农场进行介绍。

1、乡村度假型休闲农场:走马濑农场

乡村度假型休闲农场依托乡村自然景观而建设娱乐设施,依循“三农四生”原则呈现多样化的农村生态,提供综合性的服务与休闲场所。台南县农会经营的走马濑农场是全台第一座休闲农业主题乐园,占地面积120公顷,以热带景观为主题,饲有超过150种畜牧与野生动物。此外,农场设置“古农具体验区”,为游客提供农耕体验,突出了乡村生活的天然性。农场广植盘古拉牧草,以牧草生产为主,园内餐饮多以自种牧草为原材料进行加工与烹饪,作为走马濑农场的竞争优势,牧草料理为消费者带来了独特的绿色享受。2013年走马濑农场游客人数总计875,326人次[10]。

2、观光果园型休闲农场:香格里拉休闲农场

观光果园型农场富有传统农业文化特色与景观,拥有多样化的农业资源与生产,开发程度较小,体验活动与农产资源结合良好,消费者可在农场开放的蔬果园中尝试采摘农作物并享受劳动的果实。以香格里拉休闲农场为例,农场位于宜兰大元山麓海拔250米处,拥有广袤的原生态环境,装潢朴素。观光果园内依四季种植多种果树,游客可进入园中采摘果实与野菜食用或烹调。餐饮中心提供的料理均来源于农场在地食材,符合现今市场内的绿色餐饮潮流,也满足了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3、农牧体验型休闲农场:清境农场

农牧体验型休闲农场以农牧体验为主要旅游产品,多具有较明显的牧场产业文化特质,同时满足游憩功能与生态保育双重需求,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鼓励游客参与动物饲养以及延伸产品的生产制作,发挥农场设施休闲化的特点,提供与众不同的农场感受。农牧型休闲农场位于台湾中部的清境农场占地共720公顷,规划有各具风情的六大步道,以马牛羊畜牧为主,通过开放蓄养过程参观、销售在地食材加工而成的料理,引导游客了解农牧产业,并结合园内动物表演,生动地展示了畜牧农场风情与牧场产业特色。清境农场是台湾地区最受欢迎的休闲农场之一,2013年农场游客总人数为1,143.287人次,其中2月、7月及8月为游客人数最多的三个月,游客人数分别为122,607人次、124,152人次以及124,399人次[10]。

4、生态教育型休闲农场:福田园教育休闲农场

生态教育型休闲农场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为游客展示自然界动植物及昆虫的成长历程,多为中小学户外教学场所,将丰富自然知识及参与农业体验相结合,帮助入园者在学习中成长。位于阳明山内的福田园教育休闲农场融合农村及生态元素,从自然、人文、科技面向提供多元化的体验活动,展现地方特色。同时提倡“以大自然为教室,请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当老师”的理念,致力于休闲农业概念的推广,注重生态保育,并配置相关设备教导青少年将自然资源运用于生活中,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5、综合型休闲农场:新光兆丰休闲农场

综合型休闲农场资源丰富,融合多类休闲农场特色,具有多元文化特质。以新光兆丰休闲农场为例,其坐落于花东纵谷,占地面积广达726公顷,结合自然景观、农林牧生态及娱乐资源,是全台最大的综合型休闲农场。农场草原广阔,采自然放养式饲养牛只,生产与加工乳制品。农场还分有观光果园、可爱动物园、沙漠植物区、欧式花园等多样化的自然、生态与人工造景园区。此外,度假区内以富含钙镁离子等健康元素的石材建造而成的温泉区也是兆丰农场的一大特点。园区整体规划有序,园内工作人员训练有素,并获得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是为台湾地区综合型休闲农场代表。2013年前往新光兆丰休闲农场的游客总人数为222,774人次,由于农场客群主要为亲子旅游家庭以及公司集体旅游的上班族,台湾经济繁荣地区多集中于北部及中部,而新光兆丰农场位于较偏远的东南地区,加之温泉优势,前往该农场的旅客多选择在休假时间较长的春节假日进行旅游活动,是以农场2月份游客人数最多,达37,676人次[10]。

三、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趋势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成长时间尚短,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面临着一些待解决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其一,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产业化、品牌化与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台湾休闲农场较为偏重资源利用,多为独资或合伙经营,忽视市场运作,而要实现规模化经营与国际化则不可避免要选择产业化道路,形成品牌化经营;其二,中远期规划部分较为薄弱,这也是目前台湾一些休闲农场出现文化内涵缺失、教育意义缺失等现象的重要原因,这种现象不利于休闲农场实现长期可持续经营,同样也会在后期出现一系列后遗症;其三,人才缺位,现今休闲农场工作人员大多为通才型劳力,涉猎的范围广而不精,缺乏管理人才及高科技农业人才,人力需求与供给不平衡;其四,资源整合不完善,休闲农场的运营应涉及生产、创意、产品、营销、资金、电商等各大方面,但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经营者多为老农民,电商方面的能力相对较薄弱,难以实现资源整合,尚不足以支撑其实现国际化与品牌化的野心。

虽然现今市场仍有以上弊端,但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学者与经营者在休闲农场的发展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存在以下趋势:

(一)开发手作产品,推广体验式旅游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协会顾问李益辉(2015)指出“体验式的感动旅游是未来的大趋势”[11],体验经济的到来对休闲农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关注游客的游憩体验,增强游客满意度,提高重游率和塑造口碑效应才是实现休闲农场可持续收益与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营业者结合“六级产业化”概念,根据自身农场的特点深度开发手作产品、加强游客对农产品的认知、获得“体验式”的感动旅游是现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的发展大趋势。农产品的DIY体验满足了游客对于新鲜感、刺激感与参与感的需求,在结束农场旅游之后满载而归的不仅只是特产手伴,更多的是自己的劳动成果与流连忘返的回忆。

(二)提升服务质量,高效化品质认证

为实现农业转型,发展休闲农业成为台湾农业委员会“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的重要政策,包括改善休闲农业环境、提高休闲农场服务品质及发展农业主题游程与强化行销等手段。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结合了农业与服务业,而服务业的核心在于服务品质,为推动台湾休闲农业的永续发展,2010年台湾农业发展协会建立了“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制度”,确立了认证评鉴标准细则,同时从农场、餐饮、住宿三个方面纳入专家评鉴与暗访体验诊断,以达专业、公正、客观的标准。早期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多为对外开放经营的私人果园,未在休闲农业协会通过登记,也没有参与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近年来在政府及公会的呼吁下,农场经营者逐渐理解了认证的重要性,通过认证即意味着休闲农场具备在地环境教育资源、积极维护产业与人文风貌、提供专门对口教育人员等重要元素,是提供民众环境教育的最佳场所。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制度对农场业者有着监督与鼓励作用,推助农场的永续经营,为台湾地区休闲农场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一套有效地检验标准。台湾地区通过认证并较具规模的休闲农场现已超过了50家。

(三)绿色健康发展,施行“六级产业化”

休闲农业发展趋势篇6

1.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新技术支撑条件下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技术和介质,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和媒体形态。“新媒体的概念不断变化,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与计算机相关的,都是新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媒体,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

2.新媒体营销解析

新媒体营销是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利用新媒体来进行市场定位、产品促销、品牌推广等一系列营销活动的总称。其具有成本低廉、应用广泛、模式健全与前景广阔等特征。

3.新媒体营销的类型

基于新媒体的传播载体,将其营销类型分为四类:网络新媒体营销、手机新媒体营销、数字电视新媒体营销及户外新媒体营销。

4.新媒体动态营销模式

新媒体营销模式下的双向信息流通使得营销的主客体界限模糊,在节庆筹备及推广的初期阶段,征集更多的想法和需求同样是营销过程的一部分。在新媒体营销的模式中,沟通的方式是信息双向传递和沟通,并且多向交叉的互动过程,不仅可以及时反馈效果,还可以随时改进产品,引发主体和客体以及客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流,实现定制化营销。

二、休闲农业营销

1.休闲农业概念

休闲农业是指在城郊和农村范围内,以城市游客为目标群体,以休闲为目的,利用农业和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与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娱乐、度假、旅游或农事体验、健身等多项需要的旅游经营活动,休闲农业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和一、二、三产业功能特性的新型产业形态。

2.休闲农业市场需求分析

从休闲农业在经营上表现为产、供、销及旅游休闲服务等三级产业于一体的农业发展形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1)发展休闲农业,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摘、体验、了解民生、享受乡趣,还可度假、休闲游乐、参与体验农耕,休闲农业可增加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功能,提升旅游品质,提高农民收益。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社会对休闲农业发展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2)城市环境的恶化使人们特别是城市人群更加向往接触大自然,而城市人的根就在农村,他们骨子里就对农村有一种向往,休闲农业带来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城市人生活的一种新时尚。

(3)人们的闲暇时间快速增加,周末、黄金周、国家法定假、带薪休假等使得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充裕,加之交通运输的便利,带来了休闲消费的急剧增长。人们对旅游的消费逐渐从传统的旅游景观发展到结合以农业景观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园、休闲农庄等的需求。

3.传统休闲农业营销及存在问题

(1)传统休闲农业营销解析

休闲农业营销主要是指农产品营销,传统休闲农业营销活动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交易四大部分。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资产品同质化严重,农户缺乏对农产品深加工的认识流通渠道呈现“两头下,中间大”的不平衡性,“买难、卖难”的现象同时存在。同时,农产品在营销成本较大,投资回收期长,回报率低等条件制约下,品牌价值难以实现。

(2)休闲农业营销存在的问题

①休闲农业产品营销观念意识薄弱,营销组织化程度较低。当前农户生产多以分散式为主,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的经营指导与营销培训。绝大多数农户对农产品进行随机售卖。

②流通环节过多,流通半径过小,销售渠道单一。农产品的脆弱性导致其在物流环节中容易腐败变质,这就对物流系统的时效性与稳定性要求极高。所以,保证物流运输的安全性就成为流通环节的重中之重。同时,多数农户自产自销,辐射范围有限,农户的上级组织合作社在渠道对接过程中难免有信息失真的情况,导致销售价格不高。

③营销销售信息闭塞、对市场的分析处理能力差。农产品销售缺乏网络等交互性强的覆盖范围大的工具,产品宣传信息不到位。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农产品成熟后大量的积压在家没有销售渠道,给农民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4.新媒体时代的休闲农业营销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营销模式的发展已呈现出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休闲农业及农产品的新媒体营销也显得十分必要,加强网络营销,繁荣农村经济势在必行。新媒体营销模式对于农业增产增收、树立农产品特色品牌、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产销对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1)借助新媒体营销思维,提升农户农产品营销信息意识

三屏合一和互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即把电脑屏、手机屏、电视屏“三屏合一”,积极主动联合信息产业、通信管理等相关部门,引导农民参与新媒体营销知识体系培训。具体落实到休闲农业的营销需要做到,网络上要有休闲农业品牌特色、服务项目、自有产品的相关信息,这才能进入顾客的电脑屏;手机上要求休闲农业要能够通过微信、微博有价值的图文,这些图文能够在消费者的手机流转起来。

(2)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农产品物联网追溯体系

近来,越来越多的大型农民合作社开始采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溯源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管理,实现农产品从“田地到餐桌”的产业链全过程管理、监督、展现,提升百姓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

(3)构建新型的农产品电子销售渠道,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进一步利用现代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拓宽网络营销渠道,多视角、多维度与电商进行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共享、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核心优势。进行农产品产销直面对接。而且,通过全球定位系统保证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物流交易,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让消费者可以直面的利用网络浏览农作物生产、加工、运输、交易过程。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转化率,进而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

(4)力促农产品信息,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建设

通过建立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地方的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及政策优势对地方特色农产品进行整体定位、包装、宣传。引导消费者大众农产品品牌感知,树立良好形象。

我国休闲农业的营销还处于起步阶段。实践证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营销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论、一种工具、一种介质,借助新媒体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或解决农产品营销过程中的生产、流通、信誉、品牌等问题。新媒体+农业对农产品市场营销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形式,通过新媒体营销能够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信息,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以促进我国休闲农业的新媒体营销快速、有序、健康的发展。

三、新媒体下广元市青川县大坝乡休闲农业营销探索

1.大坝乡农业产业现状

大坝乡位于青川县中部,全乡幅员面积62.39平方公里,总人口3313人,耕地9307亩、林地80477亩,森林覆盖率84%。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以外出务工和传统农业生产(种粮、养殖、药材、食用菌)。

境内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半山、高山地带地多冬闲轮歇,大春作物多种植一季玉米或在上年种一季老头油菜,后种玉米或春荞后种黄豆或马铃薯后种秋荞或巴山豆、小豆,小麦收后种黄豆或小豆。在半山以下或河谷,以前有在玉米地里间种油菜,或在油菜子、豌豆收后种中晚熟品种玉米,或种黄豆、秋荞,或小麦,豌豆收后种黄豆或黄豆、玉米间种,沿河有田村社,一般在冬季轮歇后栽早、中熟品种水稻,近年来亦有在油菜子或小麦收后插栽早、中熟水稻品种。

2.休闲农业营销的趋势

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运用“互联网+”,创造更多的价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链接”助拓展宣传渠道,方便消费者获取产品。而休闲农业恰恰缺少链接,目前消费者获取休闲农业产品渠道较为单一,消费者仅对部分大型的、发展较成熟的产品有所了解,而对小型的、有特色的产品知之甚少。因此,休闲农业亟须通过链接,搭建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打造宣传推介平台。

新媒体时代,信息扁平化。休闲农业的新媒体营销要做好两个关键,一个是营销内容,一个是营销渠道。内容里面重要的是话题和创意。渠道里面重要的是阵营和平台。话题和创意,关键要构思巧妙,能够吸引眼球,引发关注,激发公众的讨论热情。说到阵地和平台,关键要形成自己的阵地,如微博阵地、微信阵地。要在这些平台建立阵营,创造可供传播的内容、开展话题营销或创意营销,让更多人分享休闲农业产品、服务等。休闲农业应该及时适应营销大趋势的变化,用更细更精巧的手段来获得更好更明显的效果。

3.新媒体下大坝乡休闲农业营销探索

(1)整合资源、节庆营销

整合郊区特色农产品资源,推出“休闲农业季”系列活动(包括草莓季、樱桃季、花季、香草季、瓜季、鲜桃季等),带动青川市民到大坝采摘、休闲、体验,把农村产业与休闲农业发展有机结合。除此之外,还应该结合各自特点,举办农耕节、美食节、采摘节、登山节、赏花节等宣传推介活动。

(2)虚拟社区、网络营销

随着手机互联网的发展,针对青少年等特定消费群体,通过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开展营销。推出“农田观光使者”招募、农田观光使者采风、农田观光博客大赛等活动,吸引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的一批博主参加,通过发表农田观光主题博文,转发、评论,吸引青川县都市休闲旅游者的眼球。

(3)“互动”助建立信用评价,提升产品透明度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用户不仅接受信息,而且在创造信息,从网络论坛到社交平台,再到承载着自媒体的各种APP,用户评论信息促成了用户与用户的互动。在互动下,催生出B2C、C2C、O2O等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可在平台内对消费体验做出评价,碎片化的评价信息构成了产品的信用评价,让未来消费者了解到更加全面的产品信息,进而做出购买决策。

休闲农业发展趋势篇7

关键词:休闲农业;供给主体;组织模式;生产效率

中图分类号:F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5)02-0083-07

一、文献综述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阵地,通过承载乡村旅游,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对于实现农业多功能性、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休闲农业从最早的观光游览型逐渐转变为体验休闲型,到现在多功能的休闲农业综合体也开始成型。但就当前的新形势而言,我国休闲农业整体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正视的问题:首先是发展规模是否与经济增长相匹配,其次是发展区域是否与经济格局相匹配,再则是发展程度是否与消费需求相适应。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厘清,以期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相对应,中央和地方政府更加重视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导向。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后,农业部和地方政府均出台了针对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支持政策,引导休闲农业科学布局,在示范基地建设、品牌建设、信息服务、管理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在这种背景下,学术界更加重视探索休闲农业发展规律,进而明确政策支持的优先序。需要指出的是,在借助政策的这一外部推动力的同时,休闲农业的发展核心仍集中在产业经营主体的竞争力,立足点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令人遗憾的是,已有研究中基于休闲农业产业组织和经营主体视角的实证研究较少且缺乏系统性。杨荣荣等以休闲农业园区为案例,运用网络分析法ANP构建包含了区位特征、区域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品特色、营运管理、功能效益等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孔庆书等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011年河北省 12 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测度, 认为河北省休闲农业整体效率偏低, 只有6家综合技术效率有效;就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言, 分别只有2家示范点处于综合技术效率有效水平。  

关于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方面,国内外研究较少。弓志刚等将台湾休闲农业的经营实体分为农民共同经营、农民个人经营、法人农场、农民团体、农业企业机构5种,认为其组织严密度依次增大,脆弱性渐小。郑群明等根据社区参与、农民主体经营将休闲农业分为“公司+农户”、“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公司+社区十农户”、“股份制”、“农户十农户”、“个体农庄”等模式。舒伯阳等总结分析了我国农户参与休闲农业开发的两种主要类型:“直接主体”模式和“间接主体”模式,认为分散的农户作为休闲农业的开发主体具有不可避免的先天缺陷;经济实力较弱,开发规模小而分散,注重短期利益,旅游服务质量不高,影响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将“间接主体”模式作为休闲农业开发的长期战略选择。都市休闲农业有农业展示、农事参与、生态旅游、民俗文化、农家生活体验、农村度假娱乐等六种模式,各地要结合本地的资源、环境、气候等条件选择合适的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总体来看,已有研究集中在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组织的类型、特性、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了经营主体的效益、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内容的研究。

生产经济学认为,由于全要素生产率解释了生产中若干投入要素的使用,可以全面刻画微观经济体的利润率、技术进步率和纯效率,因而在研究微观经济体之间或给定主体随时间变化的绩效测量和比较方面具有特有的优势,因此,本文基于覆盖全国主要省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微观数据,使用特恩奎斯特投入产出指数,对农家乐及农家乐专业村、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村等休闲农业供给主体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进而确定政策扶持的切入点和优先序,找出中国休闲农业的较好发展模式。

二、休闲农业的组织特征和模式

传统的“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契约的不完备性、利益的非异质性、地位的非对等性和信息的非对称性,因而并不适合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由于缺乏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目前中国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难以产业化,缺少产业化的内生拉动力。休闲农业组织模式层次低主要是企业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程度很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内生交易费用高。内生交易费用产生的根源主要是人们在信息不对称下的交易中争夺分工的好处而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休闲农业组织模式虽然作为市场主体,但是缺乏企业治理结构,进而带来效率的缺失。

从多功能农业来看,休闲农业可以分为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民俗村等4种基本形态。不同组织模式具有不同的组织绩效,但在组织特征方面却表现出以下相似的特征:

1.专用性投资低。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民俗村等休闲农业经营组 织模式不能将全部的利他性专用投资全部转化成为自利性专用投资;也就不能把不稳定的契约关系变成稳定的企业内部部门间的产品交易,使得其可以利用企业成熟、健全和完善的组织治理结构和模式进行管理和交易。

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民俗村等休闲农业经营组织模式缺乏将专用性投资变成沉没成本的基础,这些组织模式普遍缺乏金融资本,缺少能力进行专有性投资。如果专用性投资一旦投资不能变成沉没投资,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民俗村等休闲农业经营组织模式必然不会改善其治理结构,不会提升其组织层次,在组织价值和产值的增加方面缺乏动力。

2.市场激励和风险规避能力差。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民俗村等休闲农业经营组织模式的市场激励和风险规避能力差,自身没有动力改善组织治理结构和提升组织层次,进而使得交易成本高,又进入市场激励和风险规避能力难以提高的怪圈。

3.难以内生化各利益主体。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民俗村等休闲农业经营组织模式不能把相关利益主体内生化到一体化企业中,难以克服交易的不确定性,其利益主体的价格谈判使得市场无序;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民俗村等休闲农业经营组织模式过度差异化而难以形成合力,进而不能形成品牌和产品的竞争力。

休闲农业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加工业、设备制造业、运输业、包装业、服务业等诸多环节。面对这种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情况,需要积极鼓励和扶持休闲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提高休闲农业的组织层次,因地制宜地探索和推进休闲农业产业。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本文将进一步从休闲农业的生产模式效率出发,探索其瓶颈和化解路径。

三、休闲农业的组织运行模式及效率分析

(一)方法与数据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劳动生产率=年营业收入/从业人员数。

土地生产率反映土地生产能力的一项指标,通常用生产周期内(一年或多年)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品数量或产值(包括产值、净产值)指标来表示。

土地生产率=年营业收入/经营面积。

数据来源农业部2011年1月25日下发的《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摸底调查的通知》中所获的数据。调查表明,2010年全国有13.5万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资产总额达1 812.4亿元,经营面积达61.4万公顷。其中,农家乐及农家乐专业村9.3万个,休闲农庄3.1万个,休闲农业园区8 560个,民俗村1 482个。在经营效益上,13.5万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共接待游客14.4亿人次,年营业收入1 106亿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604.2亿元;年利润335.2亿元,年上交税金44.2亿元。单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平均接待游客1.1万人次,平均利润24.9万元。

(二)中国休闲农业的整体效率

本文设计6种指标来分别评价不同休闲农业经营实体的整体效率:(1) 劳均产值:休闲农业的全职从业人员所创造的人均年营业收入,即:劳均产值=年营业收入/从业人员数。(2) 劳均利润:休闲农业的全职从业人员所创造的人均年利润额,即:劳均利润=年利润总额/从业人员数。(3)资产产值率:每单位投资所取得的年营业收入额,即:投资产值率=年营业收入/资产总额。(4) 资产利润率:每单位投资所取得的年利润额,即: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资产总额。(5)土地产值率:每公顷经营面积所取得的营业收入,即:土地产值率=年营业收入/经营面积。(6)土地利润率:每公顷经营面积所取得的年利润额,即:土地利润率=年利润总额/经营面积。

对全国各类休闲农业经营实体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表1。数据表明:

1.从事休闲农业的全职从业人员人均产值5.41万元、利润1.64万元,是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的劳均产值1.97万元(据中国统计网)的2.75倍,表明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从投资效益来看,把固定资产占用、物化劳动消耗、活劳动消耗全部足额纳入统计,休闲农业的平均产值率达61.02%、利润率为18.5%。

3.从土地生产率来看,休闲农业单位经营面积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全国平均土地产值率达179 967元/公顷、利润率54 552元/公顷,是全国农业用地产值率28 941万元/公顷(据中国统计网)的6.22倍。

(三)不同组织模式的运行效率

1.农家乐的生产效率。农家乐的从业人员人均产值5.75万元、利润1.76万元,是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的劳均产值1.97万元的2.92倍。从投资效益来看,农家乐的平均产值率达74.17%、利润率为22.68%。从土地生产率来看,全国农家乐的平均土地产值率达1 050 784元/公顷、利润率321 385元/公顷。

2.休闲农庄的生产效率。休闲农庄主要表现为各类农业庄园、休闲农场、生态农庄、特色农庄、特色餐馆等,一般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旅游接待设施。休闲农庄的从业人员人均产值5.49万元、利润1.65万元,是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的劳均产值1.97万元的2.79倍;从投资效益来看,休闲农庄的平均产值率达79.9%、利润率为24.05%。从土地生产率来看,全国休闲农庄的平均土地产值率达323 024元/公顷、利润率97 253元/公顷。

3.休闲农业园区的生产效率。休闲农业园区包括采摘园、观光园、垂钓园、农业主题公园、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等,一般表现为规模较大,具有较专业化的乡村旅游接待设施。休闲农业园区的从业人员人均产值5.56万元、利润1.69万元,是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的劳均产值1.97万元的2.82倍;从投资效益来看,休闲农业园区的平均产值率达50.83%、利润率为15.41%。从土地生产率来看,全国休闲农业园区的平均土地产值率达110 361元/公顷、利润率33 452元/公顷。

4.民俗文化村镇的生产效率。民俗村(镇)一般依托特色乡风民俗、特色建筑或人文景观、农事节庆等,整合多样化的乡村旅游资源,有规划地开发建设成地域性乡村旅游资源体系。民俗文化村(镇)的从业人员人均产值3.72万元、利润1.12万元, 是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的劳均产值1.97万元(据中国统计网)的1.89倍;从投资效益来看,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休闲农业园区的平均产值率达58.45%、平均利润率为17.59%。从土地生产率来看,纳入分析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休闲农业园区平均土地产值率达178 528元/公顷、利润率53 726元/公顷。

(四)乡村旅游的效率指标

本文设计了2个休闲农业的乡村旅游服务经济指标:(1)乡村旅游消费水平:乡村旅游消费者每人次的消费额度。即:乡村旅游消费水平=(年营业收入-农副产品销售收入)/年接待规模。(2)农产品直销率: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在接待游客的过程中直销农产品的额度,即:农产品直销率=农副产品销售收入/年接待规模。

利用全国各类休闲农业经营实体实际承载的乡村旅游服务数据,得到表2。数据表明,乡村旅游的消费水平76.846 2元/人次,是同期全国旅游消费水平535元/人次(据中国统计网数据推算)的1/7,表明乡村旅游是一种低消费旅游产品,普通工薪阶层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在乡村旅游的消费总额中,休闲农业经营实体实现了41.987 2元/人次的农副产品直销,为休闲农业企业提供了产品销售渠道。

(五)不同组织模式的休闲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目前,农家乐在经营主体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因其数量优势使其在年接待规模上仍表现为最大,但在从业人数、年营业收入、农副产品销售收入、年利润总额、年上交税金、资产总额、经营面积等方面,均明显低于休闲农庄和休闲农业园区,这是小规模大群体所带来的必然结果,适合农户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和设施经营;休闲农业园区虽然数量很少,但其在从业人数、辐射带动效应、接待规模、经济效益、投资总额、经营面积上均占绝对优势,表明休闲农业园区是一种规模大、优势明显的休闲农业经营形式,适合吸纳社会资金发展休闲农业;休闲农庄作为介于农家乐和休闲农业园区的中间形式,在乡村旅游年接待规模上表现了其特有的优势,由于其数量较多,规模也比较大,适合吸纳中等规模的投资;民俗文化村(镇)是一种特色乡村旅游资源,虽然目前在休闲农业总体中的份额较小,但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通过挖掘乡土特色文化,其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本文利用Tornqvist指数法测度供给主体和组织模式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见表3。

从表4可以发现,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村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越来越低的变化趋势,这也是我国休闲农业难以产业化和规模化的重要证明。虽然我国休闲农业已从萌芽起步发展到规范提高的新阶段,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品牌优势明显的休闲农业迅速壮大,集群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但是这种变化目前还难以改变休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竞争力低的困境。

从不同地区的休闲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来看(见图1),我国休闲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东高西低的变化趋势。这和东部经济发展好,人均收入高相关。此外,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西北地区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西部地区缺乏开发的启动资金和技术,制约了休闲农业的深层次发展。这些原因导致西部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发达地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我国休闲农业在经营规模上,由一家一户一园的分散状态,向园区和集群发展转变; 经营形式也从以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合作组织经营、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经营发展转变。多元化模式丰富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内涵,拓展了农业的多功能性,既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又对社会投资产生了强劲引力,是推动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但是当前休闲农业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转型期,布局简单雷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水平不高、品牌化建设力度不足等难题有待破解。

四、结 语  

农家乐及农家乐专业村、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村构成了中国休闲农业的供给主体。其中农家乐在经营主体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在从业人数、年营业收入、农副产品销售收入、年利润总额、年上交税金、资产总额、经营面积等方面,均明显低于休闲农庄和休闲农业园区;休闲农业园区在从业人数、辐射带动效应、接待规模、经济效益、投资总额、经营面积上均占绝对优势;休闲农庄作为介于农家乐和休闲农业园区的中间形式,在乡村旅游年接待规模上表现了其特有的优势;民俗文化村(镇)的现有规模较小,但发展潜力是很大的。从不同地区和不同组织模式的休闲农业的生产率变化来看,我国休闲农业的生产率呈现东高西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村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越来越低的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郭焕成,吕明伟.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经济地理,2008(4):640-645.

休闲农业发展趋势篇8

关键词:北京 休闲农业 发展模式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对外交往中心,土地面积16807km2,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633万人,北京城市的发展目标是,2050年建成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根据北京城市性质和总体规划的屏障,同时,依托京郊良好的环境条件和资源条件发展休闲农业,不仅可以为北京城市居民短期休憩度假提供良好的选择,并且把旅游业和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业致富紧密结合,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发展休闲农业是利用有限资源发展休闲产业提高远郊区县居民收入的最佳途径。休闲产业作为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或者更确切地说,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它发端于欧美,19世纪中叶初露端倪。进入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休闲相关的产业便逐渐的应运而生。20世纪7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休闲农业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产物。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北京市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适应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郊区休闲农业应运而生,并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进入21世纪,休闲农业成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六种农业”之一,是北京市都市农业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由自发发展到政府引导,进而再到规范管理启动时期。每一步的发展都有其历史意义,都为后来的休闲产业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一、北京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

国务院最新批复的《背景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将北京的发展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党的十六大提出来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因此可以说在首都北京发展休闲农业拥有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而且可以预料的是它必将也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发展前景,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休闲农业对都市居民具有强烈的吸引

休闲农业是一种具有生态性的绿色产业,北京郊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充当北京市都市区的藩篱和绿化隔离带,对于防止城市无限制的扩张,改善城市环境,作为北京都市的肺和绿色景观,防治城市污染,营造宁静、清新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以为北京、天津等城市居民提供游憩、交流的场所,使得二元文化相互交融。增加了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休闲农业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回归自然的旅游主题。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与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趋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已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

2.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生产和消费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农游合一”的新型交叉高效产业,使农业产生旅游附加值,使旅游业开拓广阔的资源利用渠道。旅游业和农业相互渗透,促进和补充。高效益的休闲农业,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休闲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愿望。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休闲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北京市开展民俗旅游的村大多比较偏远,经济条件、自然条件较差,农民收入低。开展休闲农业旅游以后,收到旅游特定环境和规范化标准的影响,村容村貌变得整洁了,村风民俗变得文明了,农民的精力和心思都用在发展旅游挣钱上,大家比着致富,矛盾少了,实现了社会稳定。几年来,随着郊区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市、区、镇、村逐步加大了对山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开展旅游的镇和民俗旅游专业村,对水、电、路、通讯的投入和积极性非常高。一部分农民将从事民俗接待的收入用于改造餐饮、住宿和卫生设施,为扩大接待能力和提高服务档次创造条件。

3.休闲农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即民俗旅游发展,使落后村转变为先进村,上访村转变为专业村。昌平麻峪房子村发展民俗旅游之前,是远近文明的穷困村、上访村,村民怨气大,社情不稳定,发展民俗旅游之后,村民生活富裕起来,心情顺了,精力集中到了民俗旅游致富上来,甩掉了上访村的帽子。怀柔镇官地村民俗旅游户单淑芝,在开展民俗旅游接待活动中业绩突出,被评为全国农村“双学双比”女能手,并获得北京市京郊民俗旅游第一女强人称号,在优秀个人各种荣誉的刺激下,郊区农民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对全体农村居民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同时,可以陶冶生活情趣,给游人提供学习农业生产技艺、了解农业生产知识和体验农家生活气息的空间。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改革开放,增强旅游关联带动作用。尤其是在转移剩余劳动力,安排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4.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休闲农业的发展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结构,优化农林经济组织,开拓农业和土地利用新型模式和领域,在分流和疏导区域旅游流,使部分游客走进农业这一广阔的旅游界面,以减轻北京作为旅游中心城市内部观光型景点的压力,开辟农业休闲市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郊区民俗旅游已成为部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郊区特别是山区农民主要从事种植业生产,种植结构单一,生产的农产品商品化率低,没有竞争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随着休闲农业市场的兴起于进一步开拓,农民针对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生产的目的性强,效果好。

二、北京发展休闲农业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1)自然条件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西北部,太行山、燕山山脉自西向北环抱,山岭雄伟险峻,峡谷奇特幽深,永定河、潮白河水系纵贯京郊,河湖矿泉散布,溶洞瑰丽神秘,融南方山水和北国风光的雄壮于一体。北京地处暖温带,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山区夏季可以避暑,冬季可以滑雪,具有发展自然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

(2)资源条件

北京地貌类型多样,其中山区面积占62%,平原区面积占38%,山区果林业发展迅速,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盛产核桃、柿子、板栗、苹果、桃、梨、白杏等多种温带水果,这些名特优传统品种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食品来源,而且还为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提供了有利条件。平原区农业资源丰富,已建立了生态农业、高科技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度假村等多种农业园区,为了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可能。

(3)人文条件

北京作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创新中心,也是一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它的文化淀积深厚,具有开展休闲度假、科教旅游、文物博览、森林和生态旅游等多种休闲旅游活动的得天独厚优势。老北京积淀了大量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北京郊区广大农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民俗风情,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奠定深厚而朴实的基础。

(4)市场条件

北京市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消费潜力,从消费能力来看,2007年前11个月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081元,其中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支出高达2251元,32.2%的恩格尔系数显示出在满足了吃、穿的基本需求之后,人们的消费倾向逐渐转向文化、旅游等消费领域,据北京市调查,每年大概有67.3%的家庭选择到郊区休闲旅游,其中有16.9%的家庭每年到郊区旅游3-5次。全市有15.3%的市民到郊区旅游5次。由此可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应的城市规模拓展、城市人口增加,为发展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

2.劣势分析

(1)服务项目单一,同类化、同质化趋势明显

北京现有休闲村庄,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服务设施齐全的综合接待型山庄,具有会议接待、餐饮住宿等综合接待功能;另一种则是农户利用自家房屋、水塘、菜地发展的以餐饮垂钓为主题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典型民俗型农家乐,以普通的餐饮、垂钓、娱乐、蔬菜自采为主导项目。这些休闲农庄大部分缺乏特色,服务项目单一,内容较少,缺乏农事体验、拓展训练、科技教育等功能,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的需要,且功能项目的重复使得农庄之间缺乏相对优势,容易引起恶性竞争。

(2)“小农经济”的旅游经营模式,发展空间有限

北京目前的农家乐以自发、分散、粗放的小农、个体、私营等经营形式为主。一方面,专业人才缺乏,经营管理能力薄弱,缺乏现代服务观念,服务意识低下,综合接待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其内部接待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负盈亏,经营规模有限,旅游产品粗放,而且在品牌形成、整体营销、科学管理等方面存在实际困难和问题,导致相应的产业化发展空间难以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3)消费群体固定,缺乏新的客户群

北京郊区目前的休闲度假村或旅游点主要是面向北京本地的政府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以及一些散户,而判断休闲农庄经营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回头客户人数的比例,新客户群体的拓展能力非常有限,据此认为,新的客户群体是影响农庄发展壮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3.机遇分析

(1)各级政府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大力支持

近几年,北京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十分重视,组织了各种活动和争优项目,对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民俗文化旅游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由于政府制定了休闲农业旅游规范标准,推动乡村旅游向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并将在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和鼓励。同时,合作组织迅速发展,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较快、健康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遇和条件。

(2)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多层次的发展

近些年北京市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逐步增加,2006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978元,2010年度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073元,2010年度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934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方便和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加和对自然环境的疏远,使人们产生了暂时远离单调紧张的城市生活,回归轻松惬意的自然环境的愿望,乡村地区绿色、生态、环保、质朴的环境为城市居民亲近自然,回归田园提供了理想场所。

休闲不仅仅是有钱、有闲的“贵族”阶层和中产阶层的享受,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应当让广大民众包括大量低收入阶层也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休闲产业正在向着层次化方向发展。生态休闲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使人融入自然的一种生活状态和行为方式为追求健康、科学文明休闲的需求者所推崇,网络博客使得知识阶层从社会名人到默默无闻的普通民众都能找到交了思想、展示才华和自我释放的空间,登山旅游、滑雪运动又使酷爱运动、善于冒险体育爱好者在紧张与浪漫的惊险中找寻到运动对心理的调解与放松。

(3)部分经营者的多元化发展

有一些头像清醒、经营理念比较成熟的经营者已经不满足于盲动跟风,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朝着个性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一是社区休闲服务的兴起。由于闲暇时间的增加,人们更多的时间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社区休闲服务的供给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要。

4.挑战分析

(1)传统的乡村文化和公共资源面临破坏

传统文化是休闲村户吸引顾客的原因之一,而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将不可避免的破坏传统乡村文化,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乡村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等,也可能由于社区成员缺乏责任感,导致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地域文化被外界同化,并逐渐流失,此外,由于休闲农业大多是农户分散经营,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造成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如公共资源利用过度,公共秩序混沌失序,公共福利供给短缺,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等。而且由于自身环境保护意识不够,加上环卫配套设施不齐,自然环境也面临威胁与挑战。

(2)危机意识淡薄,淡旺季明显

目前虽然部分休闲农业村户经营者意识到经济危机资源危机和其他各方面危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这部分群体并没有积极行动来应对危机,只是采取消极观望的态度,只有极少数经营者采取了措施,推出各种新颖的项目和消费套餐,但成效却不大,此外,由于乡村旅游景观四季差异、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生长周期性影响,导致一些旅游景点出现产品、设施“季节性短缺”和“周期性闲置”并存的双重困境。

(3)融资困难,规模约束

郊区的大部分经营者以当地农户或回乡创业人员为主,资金缺乏,融资困难是难以上规模上档次的原因。如果进行贷款申请,手续麻烦,周期较长,很多农户宁可另找出路,导致丰富的资源与有限的资金难以形成有效地合力,大致大部分休闲农业长期处于粗放、低水平的阶段。

三、加快北京休闲农业发展的建议

对于北京休闲农业的未来发展建议可以基于这样两个认识,一个是北京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一个是其他城市休闲观光产业的经验。

1.向健康方向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执政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全局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人与人之问的和谐相处。因此,北京休闲产业的发展内容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一致性。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全面发展体闲的各种要素,倡导科学的休闲思想、休闲价值观、人性观.营造合理的休闲氛围,净化休闲环境,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和规范休闲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清理和整治非健康休闲市场,支持和提供良好的休闲市场,积极探索科学的休闲教育等多种形式陶冶人们的情操,力求使人真正领悟休闲的真谛。社会主义的发展也致力于通过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休闲需求来实现人们的休闲权利,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健康发展。

2.向乡村化方向发展

休闲产业的乡村化发展原因有三:其一,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休闲产业走向乡村化方向的发展动机。在人类从乡村走向城市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城市生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的不断增加,人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不断增加。于是人们重新将目光回到乡村,重新回归自然,以调解情绪、调整身心.求得瞬间的解脱。其二,北京休闲产业的乡村化发展对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发展休闲产业,将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更多地引向广大的村镇,也带动村镇经济的发展。其三,北京的偏远郊区地区,也拥有发展休闲产业的良好资源,适合开展绿色、生态及环保型休闲项目,不适合大面积进行资源消耗型工业项目的开发。因此发展休闲产业,对于实现北京的经济平衡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休闲产业对环境污染小,对能源的需求也少,对于那些生态本来就很脆弱的相对落后地区,如贫困的远郊区县,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条可行之路。

3.向人文化方向发展

休闲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人文性、文化性、社会性、创造性,它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西方文化和观念的熏陶下,西方主张的休闲就具有享受平静自然的休闲、偏好健康运动的休闲、追求刺激冒险的休闲、崇尚娱乐体验的休闲等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自己休闲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和带动作用,但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出发,休闲产业的人文化发展也有自己的特点。台湾学者叶智魁就在《逍遥:中国式的体闲》一文中以庄子逍遥游思想为主体,分析了中国文化背景中的休闲思想和休闲活动。认为中国人以“心闲体静”、“心宽体健”、“闲能生慧”来达到修生养性提升人格的目的。与西方人推崇的“生命在于运动”有所区别,中国人更习惯于“从静中观动物”,“处闹市中能取静”。因此,国人的传统休闲文化以静态为主。善于打太极拳、练气功、棋盘博弈,养鱼种花、昕戏品茶这些趋于柔和舒缓恬静的养生法。在当代,我国学术文化与休闲的结合的趋势日益突出。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成为大众休闲关注的一个重点,从金正昆的礼仪讲座到易中天的品读三国,再到闲来读书的热潮,充分显示了中国新一代休闲的时尚热潮。从文化角度来审视休闲,我们则可以清晰地看到,休闲是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向社会提供剩余劳动之后,为满足人的多方需要而处于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构建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就体现人们越来越多地在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康乐中心、老年大学和各种庆典活动的参与之中。

参考文献:

[1]刘海鸿.我国休闲产业的特点.态势与前瞻.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2007

[2]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5)

[3]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叶文.《城市休闲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5]李春生.生态体验.从休闲到生态休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0)

[6]梅良勇,李源.城市本质视野中的休闲理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

[7]郭焕成,孙艺惠,任国柱,吕明伟.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地球信息科学,2008,(10)

[8]卢云亭,刘军萍.《观光农业》.北京出版社,1995

[9]孙艺惠,杨存栋.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在及发展趋势.经济地理,2007(9):835

[10]王婉飞,王墩娴,周丹.中国观光农业发展态势.经济地理,2006(5):854-856

[11]郭焕成.休闲农业前景广阔.农村工作通讯,2009(7):11

[12]史亚军.《城郊农村如何发展观光农业》.金盾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