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儿童电影的发展8篇

时间:2023-08-15 09:26:45

儿童电影的发展

儿童电影的发展篇1

朱润瑞 (1988—),女 河南洛阳人,郑州大学教育系2011级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方面研究

李雅(1990-),女,汉族,河南省邓州市人,现为郑州大学教育系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摘 要:宫崎骏是世界动漫电影界的大师,他的动漫电影以其特有的灵动清新的气息,出神入化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电影主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世界电影中占据着重要的席位,他的电影多以十二三岁的青少年为主角,描述主人公通过解决成长中的问题,获得心理上的成长过程。文章试图从宫崎骏电影的主题和角色入手,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探讨宫崎骏电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儿童心理 宫崎骏电影 发展

动画是儿童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儿童的很多思想和行为都模仿自他们所观看过的动画。近年来,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电影日渐风靡,其电影虽然数量不多,但主题鲜明深刻,人物生动形象,内容积极向上。青少年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身心发展都不够成熟,不能完全客观地辨别外界信息的优劣,其所接触到的媒体信息对促使其成熟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宫崎骏电影的主题积极向上,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很好的积极影响。

一、 宫崎骏电影简析

1、宫崎骏电影的成长主题

宫崎骏的电影多以十二三岁的女孩为主角,《千与千寻》中的千寻,《风之谷》的娜乌西卡,《猫的报恩》里的春以及《龙猫》里的小月等,她们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到巨大的困境,千寻和父母被困粥屋,娜乌西卡面临亡族危险,担负着拯救族人使命,春整日迷糊以致不小心误入猫王国,几近变成猫;小月妹妹不慎走失,父母都不在身边……,最终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坚持,克服困境,获得自我,实现心理的成长与成熟。

2、宫崎骏电影的主角特征

电影女主角们都纯真、自卑、矛盾,这是十二三岁儿童所共有的心理发展阶段特征。她们刚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对未来还没有明确的方向,没有建立起完整地自我。但她们在性格特征方面具有共同点:善良、外表柔弱内心坚强、勇敢独立、具有冒险精神,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她们都从善良的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首先考虑到自己周围的人:父母以及朋友,她们不吝啬于付出爱,在对困境的解决中逐渐独立勇敢,最终实现了成长,形成了正向的、完善的自我。

电影中都有描述到主人公的初恋,在儿童晚期即将步入青春期,由于性的成熟,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兴趣,电影并未刻意避过这一话题,而是以正面的方式描写了主人公的初恋,两个人在困境中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结尾也并不以理想化地手段处理,一些电影中,双方最终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在一起。比如千与千寻中的白龙与千寻,作者用自然的情节发展来阐述青少年成长中所遭遇到的种种问题,以主人公的行为方式来影响观看者。主人公的积极乐观的处事行为对青少年观看者能产生正向影响。

二、儿童心理发展特征

儿童期是人的一生中发展相对稳定的一个时期,在儿童期,人的感觉、知觉、意识、思维能力都处于稳定的发展中,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儿童从客观世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行为,其思维方式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外界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总之小学阶段是促进智力发展、形成和谐个性、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好时机。动画是儿童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儿童易于接受信息的途径,宫崎骏电影所表达的正向思想,对儿童形成积极乐观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且有助于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宫崎骏电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向影响分析

1、对提升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正向影响。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既有赖于学校学习,又包括对成人解决问题方式的学习;既要靠别人的引导,又考靠自己独立思考。宫崎骏电影中的主角在面临困难时,都会虚心请教年老的长者,在别人的指点下,自己面对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当面临种族灭亡,父亲被杀的极端困境时,既不气馁,也不放弃,沉着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处境,在部落长老的指导下,守护部落,最终度过困境。主人公解决问题时的独立勇敢,面临危难时的沉着冷静,会对儿童产生深刻的影响,促使其在遇到问题时学会独立、沉着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促使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

2、对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正向影响。儿童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建立角色意识的重要阶段,儿童初期对自我概念的了解侧重于表面外部特征的描述,不能对自己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评价,自我意识随着儿童的社会化程度加深而逐步建立起来,由于所接受的事物和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儿童自我意识建立的积极与否有很大差异。电影《猫的报恩》的女主角小春起初像所有同龄人一样,迷迷糊糊,没有自我,当她偶然救了一只猫后,生活出现戏剧的变化,在猫王国的经历使她最终找到了自我,心理真正成熟起来。小春从没有自我到寻找到自我的过程,正是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通过观赏电影儿童能够模糊地了解自我的形成发展,对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具有重要的影响。

3、对儿童社会性形成的正向影响。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认知中的自我中心成分不断减少,对他人的认识逐渐趋于客观和深刻。社会认知随着儿童社会经验的增多而逐渐建立起来。慢慢实现社会化。宫崎骏电影《千与千寻》从千寻和父母误入粥屋开始,千寻在未有任何准备的情形下进入成人世界,开始工作,独立生存,并承担着营救父母的责任,在这个陌生的成人世界里,千寻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物,从懵懂无知到心灵成熟,从胆怯懦弱到独立勇敢,是从儿童世界到成人世界的艰辛过渡。反映出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心理历程,是对儿童在面临陌生的成人世界时真实的心理刻画。儿童能从中学习到如何面对和融入大人世界,实现社会化,成为一个积极乐观善良勇敢的社会人。

4、对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的正向影响。儿童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入学后,儿童与父母接触减少,同伴关系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儿童发展社会关系的一方面,也对儿童建立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魔女宅急便》中,魔女琪琪离开父母到另一个城市生活,像每个进入学校的儿童一样,任何事情都开始必须自己处理,她开始的时候不认识任何人,随着时间的推进,琪琪认识了蜻蜓等一些好友。这部电影能使儿童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主动关系他人、帮助他人,这样才能与别人发展处良好的友谊

总之,宫崎骏电影用儿童的视角来理解世界,把握了现实和想象的平衡,符合儿童的审美,能通过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吸引儿童去模仿,角色的行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的行为,帮助儿童建立起自我意识,形成社会性,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出正确的道德观,以正面的形象积极引导儿童的行为,为以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打基础。(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教育系)

参考文献

[1] 李智伟 动画片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分析 2009(05)

儿童电影的发展篇2

关键词 电子媒介 儿童 社会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2.066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LIU Ruiy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Anhui 235000)

Abstract In the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electronic media education has many advantages, but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 to overcome their own shortcomings. Thus, a universal and open electronic media is a double-edged sword. Firstly,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electronic media, the three aspec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for children to elaborate, namely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the pros and con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peer relationships of influence on the pros and con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mpact on pro-social behavior.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reach of children develop their social nature of electronic media intrinsic value. The conclusion that, to be classified electronic media resources from screening, routine guide and train the right values and healthy personality of these children's parents and teachers three correct guidance to the rational use of electronic media to play its positive effects on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electronic media; children; social development

1 问题提出

媒介,《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媒介是使双方发生联系的人或事”;而在英语中,媒介“medium”大概出现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含义是使事物间发生联系的工具或中介体。在本文中,笔者所用的“媒介”一词,是从狭义层面界定的,借用浙江大学邵教授的论点,媒介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①而媒介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指的是电视普及后的现代传播时代和网络出现后所谓的“后传播时代”。②现代社会中,儿童在生活、学习、生理心理等方面都受到电子媒介的深刻影响,身心渐趋成人化。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儿童与电子媒介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造成的。

Neil Postman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作的《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从社会角度分析了媒介促使儿童提前社会化。他认为电视是一种视觉性的媒介,并不需要特殊的技能,由此使得成人对儿童的控制与权利随之变弱。波兹曼对此非常焦虑,并公布了他的担心:童年正在消逝。约书亚・梅罗维茨在他的论文《消失的地狱: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也将印刷品与电视对儿童的认知含义作了清楚的区分,他认为印刷品倾向于将儿童与成人隔离开,而电视倾向于将他们再融合。③戴安娜・克兰在《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中指出:“电视给孩子提供的成人交往方式的知识比他们通常从印刷媒介中获得的这方面的知识更老道,从而瓦解了父母支配孩子的权威”。④国内一些儿童教育专家和青少年问题学者都在研究早熟的儿童(扮酷的幼儿)和迟迟长不大的成人(装嫩的成年人),但对现代电子媒介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积极作用的研究尚不够深入。近几年来,在社会和学术界萌发了一种关于电子媒介和儿童间关系更为积极的建构的观点,该观点认为新的电子媒介解放了儿童和青少年,赋予他们更大的权利,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而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健康的人格。但研究尚停留在表面,因此深入探究电子媒介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探索有益于儿童合理利用媒介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 电子媒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1 电子媒介对亲子关系的利弊影响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广播、电视中植入些许关于亲情的公益广告,无时无刻的宣传着尊老爱幼、关心父母等的教育。儿童在接触到这些信息之后,不自觉地便关心父母及长辈,对亲子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现代社会信息与科技革命促使电视、互联网等日益普及化,并已成为现代儿童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媒介,居民的消费观念也正在逐渐改变。大多数父母会毫不吝啬地为孩子购买高端手机,曾有报道除夕之夜某一家庭吃团圆饭时,孩子均沉迷于玩手机而丝毫不与家长交流,终于家长无法忍受而生气离席,团圆饭不欢而散。现实生活中有的儿童放学后回到家就看电视,到了吃饭时间不肯吃饭,到了睡觉时间不肯睡觉,严重影响着身心健康。这大大缩减了与父母交流谈心的时间,淡化了与父母的感情。有些家长便用强制手段阻止儿童接触电子媒介,孩子由此产生反感与抵触情绪,不利于亲子感情向积极方向发展。

2.2 电子媒介对同伴关系的利弊影响

儿童间共同的兴趣爱好促使儿童相互沟通交流,从而加强彼此的认同感,建立深厚的友谊。通常情况下,儿童喜欢接触电子媒介,是因为这些电子媒介不仅能提供同伴间的谈话资源,也能提供某种程度的社会地位。但是过度地接触电子媒介,不仅会减少儿童的户外活动时间,而且也使得儿童逐渐疏远了与同伴的交往。

2.3 电子媒介对亲社会行为的利弊影响

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人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如分享、助人、合作等。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及发展,与他们道德行为的产生及发展一致。而社会传播道德价值观的主要载体是电子媒介,其会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实验研究发现,适合儿童年龄特征且深受儿童喜爱的电视、电影等,能够为儿童提供直观生动的榜样,帮助儿童强化亲社会行为,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生活过程中通过细致观察发展亲社会行为。

然而幼儿在接触电子媒介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不良的内容,例如电视打破了不同群体的信息系统分离状态,使得儿童可透过影视等媒介来窥视他人的生活,判别能力较低的儿童就会在模仿过程中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事。

3 电子媒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在价值

3.1 电子媒介对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知识水平、审美能力

一个人的童年时期是儿童获取知识、增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一些媒介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电视在孩子们的生活当中的确相当重要,尤其是电视作为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调节者,以及在儿童观测现实的行动中,电视是一个“决定性的源泉”。⑤处于自我中心主义时期的儿童,关注的往往是自己童话般的美好世界,脑海中出现的全是自己已经经历过的事情。因此电视画面能够以其独特的渗透力,影响儿童的对社会的认知及情感体验,促进儿童感知社会、积累经验和拓展视野。

3.2 儿童接触电子媒介有助于其思维的拓展

在现今社会中,新奇的事物在日益增长,儿童在探索学习中,往往喜欢去了解那些新奇的事物,而能让新奇事物真实重现的电子媒介正是带给他们一个了解与发现的机会,使知识的传播实现了空间与时间的跨越。电视所塑造的各种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热爱祖国等形象能够从正面起到榜样模范作用;电视所渗透的思考问题、认识世界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儿童的价值判断和人生观形成。⑥

3.3 儿童接触电子媒介使个性发展更加多样化

电子媒介已经逐渐成为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而且儿童天性好动,活泼、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对于丰富灵活的电子媒介来说,不仅在无时无刻地充盈着儿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而且也在更加富有成效地促进其独立人格的完善。例如,能够满足儿童个性需求的电子媒介之一互联网,可以为他们提供交互参与的平台,给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儿童带来了机遇,因此赢得了广大儿童的喜爱与追逐。同时利用网络学习会有诸多要求,例如要求儿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探索精神,主动吸收所学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丰富多样的电子媒介使儿童个性发展更加多样化。

4 合理利用电子媒介,进行正确引导

4.1 电子媒介资源的分类筛选

儿童往往辨析能力较低,他们无法去分辨应该接触哪些电子媒介,这说明在他们接触电子媒介的时候需要有人在旁辅助,让幼儿兴趣盎然而不误入歧途。因此对传输给孩子的电子媒介资源需要进行分类筛选。指导儿童选取适宜其身心发展的网站去找寻有趣的学习资源,指导他们在看电视、浏览图片时尽量选取一些能丰富已有生活经验的内容,这些优质的电子媒介资源会让孩子更好地发现自我,同时提高了儿童在社会认知、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4.2 家长老师的日常引导

在对电子媒介的使用上,有的成人不禁会走入一个极端,他们把电视、网络等当作儿童的保姆,非常放心地将孩子交与它,以便寻求更多的工作时间。这种放任自流的态度非常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家长、教师等成人应发挥榜样模范作用,帮助儿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优秀动画片、电视节目等。比如说,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对恐龙特别感兴趣,由于他们内心深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会导致他们心里产生一系列的“为什么”。这时候家长及教师等成人便可抓住时机,指导孩子去查找一些与之相关的电子内容,教他们学习如何有效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来浏览有关恐龙的图片,从而大大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儿童接触电子媒介的过程中,家长及教师等成人应做出及时而有效的引导,帮助儿童巧妙地利用电子媒介发展和完善自己。

4.3 培养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人格

一般来说,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开始于家庭,父母将道德观、社会价值观及其各种社会性发展目标教授给儿童。随着儿童自我认知的进一步发展及其理论思维的不断开拓,他们开始用社会价值及社会意义来衡量社会中的许多现象。在儿童接触电子媒介时,家长及老师应时常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心中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这不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儿童,还可以预防儿童出现认知偏差,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对不良电子资源的识别和抵抗能力,促使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人格。如果他们有了正确的道德观念,误入歧途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这也是解决电子媒介双面影响的好办法。

注释

①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② 谭旭东.语境、文化实践与问题缘起――电子媒介对童年及儿童文学的影响之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5):13.

③ [美]约书亚・梅罗茨杰.消失的地狱: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27.

④ [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读书艺术[M].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1:22.

儿童电影的发展篇3

一、绝不能否定历史形态对儿童电影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的时代,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以现代意识和现代心理为主的审美特征,成为“成人视角”的儿童电影审美倾向。以国际化、特别是好莱坞的动漫画影片,表现魔幻与传奇作为儿童影视最大的审美追求。因此,否定历史,批判传统,偏离中国现实社会状态,一味沉浸在西方动漫电影与魔幻传奇之中。一些影评人及儿童家长都以西方动漫作为“儿童电影”的代名词,以为唯有好莱坞及欧洲的动漫影片才是真正的适宜于儿童心智成长的最优秀的影片。这种将儿童影片定位在“幼儿园”及“前幼儿园”的水平,忽略了真正儿童的主体,即中小学少年儿童群体。以计算机和网络化为主体特征的信息社会,固然一些新技术、新信息、新文化现象值得关注,值得青少年们积极吸取和学习。但是,作为文化艺术的儿童电影,其历史文化形态和精神表现是不能够因为现代化和信息化而抹杀。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五十多年饱受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是绝不能因为现代与后现代而忘记,更不能因为动漫影片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大规模的复制和下载而忽略历史儿童影片的厚重意义。

一些对儿童电影的批评者认为,《鸡毛信》《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虽然赢得了电影观众的高度赞赏与热烈欢迎,但是这些影片是在“政治思想高度统一,电影环境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产生的,这些电影“视角单一、结构单调、深度消失、个性却又逐渐泯灭的历史”,甚至说“就拿广为人知的《闪闪的红星》来说,阶级斗争的负荷,成人化的政治观念以及超年龄的政治觉悟,都给小英雄潘东子的形象塑造带来了致命的伤害”[1]。其实,这些观点看起来似乎很有深度,但都是一些妄评,脱离了历史的具体文化语境。谁能否定《闪闪的红星》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谁能否定《闪闪的红星》里面充满了丰富的人性人情?《闪闪的红星》是至今中国放映场次最多的儿童电影之一,是最伟大的红色经典中经典作品。“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我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赣南层峦叠嶂的山岭上,漫山遍野的红杜鹃盛开着,一曲悠扬高亢的山歌,飘荡在山谷里。那是潘冬子的母亲,一个被地主土豪活活烧死的红军妻子生前唱着的歌曲,一支渴盼亲人早日归来的心灵之歌,这支曲子至今还被无数歌手以现代的演绎方式演唱着。这么一部充满动人的人情气息的电影,怎么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人性缺失”的作品呢?

什么是儿童影片?儿童电影究竟是“for the children”(为儿童)还是“about the children”(关于儿童)?儿童片主体上应该是那些拍摄给儿童观赏的电影,必须满足儿童心理,儿童审美情趣及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的影片。儿童影片的主题非常简单,就是正义与邪恶,英雄与坏蛋、勇敢与懦夫、机智与愚笨的正反“二元”化思维,充满快乐向上的情趣与风格。如果以成人的,特别是今天和平时代的“伪人性”和复杂的人性层面,去要求历史形态的儿童影片,甚至上升到一种哲理层面的高度,那么,这些电影还是“儿童故事片”吗?很多观众记得电影《芙蓉镇》,这部影片更是导演谢晋最具有思想力度与艺术张力的得意杰作。可是,谁能够记得谢晋导演在1979年拍摄了一部儿童电影《啊!摇篮》?谢晋站在人文关怀立场上、重新反思战争中儿童命运,是具有“反思性”的深刻作品,注重作品思想内涵的开掘和哲理意义的表达,关注人性本质。这部具有深度意义的“儿童片”已经失去了“儿童性”的审美心理,变成了成人视角的“成人性”儿童片,最终被历史所淹没。某些导演总是将成人的深奥、复杂,个人的生命体验和个人的特殊成长经历,强行灌输在其拍摄的儿童影片中,甚至以自己成人审美经验抹杀那些历史形态的儿童红色经典影片,最终其影片成了库房里封存的“资料”。

二、不能以简单低幼化的动漫题材代替整个儿童电影

新世纪以来,由于国家大力提倡文化产业,鼓励资助动漫产业的发展,因此,各种以计算机软件制作的动漫影片纷纷而出。这些儿童动漫影片促使了中国儿童影视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如电影《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魔表》《魔鬼发卡》《魔画》《疯狂的兔子》等。《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国产影视的骄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以至于发展到了《喜羊羊》系列电影之7,代表了动漫产业的成功作品之一。另一部国产动漫电影《熊出没》在2014年1月17日全国影院上映,电影上映后首日票房3300万,3天票房破亿,最终总票房25亿,刷新了国产动画所有纪录的同时,该片也登顶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2]但无论是《喜羊羊》系列还是《熊出没》,都不能真正代表中国儿童电影发展的方向,也绝不是儿童电影的代表作品,这两部票房价值极为成功的电影,也仅仅是经济价值及商业化炒作运转的结果。对于四亿多少年儿童来说,《喜羊羊与灰太狼》主要观众对象是低龄儿童,以3~6岁的幼儿园孩子为核心观众,虽然也不乏大龄儿童与成人观众,其主要审美设计与艺术表现是对幼儿的智慧与文学的“启蒙”。而对于中小学少年儿童为主体的“儿童电影”,显然有区别于低幼化的审美水平。少年儿童已经进入学校,有自己的成长心理和个性,有自己的审美判断与阅读情趣,不能以《喜羊羊与灰太狼》那样的低幼化作品来作为少年儿童电影的取材主要形式。儿童影片也不只是“动漫”形式的影片,还包括很多生动活泼的生活故事影片。而《熊出没》的票房价值的成功,则因为它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3D动画片,采用了目前国际流行的CG动画技术,通过3D技术的呈现让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景深感,是中国电影史上首部以2D、3D、4D、巨幕多格式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在视觉效果上而引起的观众的审美好奇与多位空间的体验。虽然动漫影视题材,可以提升中国低幼化儿童电影发展的水平,家长们可以陪同孩子欣赏及动漫爱好者们可以乐此不疲,动漫电影在中国有极大的市场,特别是进口的动漫大片让中国观众“老少通吃”[2],《阿凡达》《哈利波特》《雨果》,抢占了中国儿童电影不少市场。但动漫不是中国儿童电影题材的主要阵地。中国儿童电影应该主要关注的是中小学少年学生,要把他们的心灵成长,影视审美教育作为儿童电影的主要任务。

三、不能以戏谑轻狂的伪后现代消解思想性儿童电影

儿童电影的发展篇4

关键词:电视;儿童;自律道德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50-02

一、7~11岁儿童自律道德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7~11岁儿童自律道德的阶段性特点。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儿童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这些准则指导自己行为的过程。7~11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协作和运算思维的获得,儿童能够在规则实践和规则意识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协调,并逐渐形成了自律的道德。最终达成自律道德的儿童在思维和认知具有以下特点:(1)儿童认识到规则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建立的,个体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加以改变,而不是一成不变的。(2)在对某一行为进行评判时,不仅仅只考虑行为的结果,同时注重考虑行为的动机。(3)能站在别人的位置考虑问题,自己的观点不再绝对化。(4)能平等的看待同伴或者是权威,客观的进行评价。但是,由于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制约,7~11岁儿童的自律道德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整个发展过程很容易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多方面的影响。

2.7~11岁儿童自律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儿童的道德发展主要受到认知能力和社会影响两个方面的制约。7~11岁儿童认知结构的完善以及个体的社会化是自律道德形成的主要因素,而个体认知的发展以及社会化的过程离不开活动,因此,活动特别是协作活动就成为了个体发展自律道德的根本动力。一方面,个体通过与主体的相互作用来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为道德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化的过程使得个体的协作能力不断提升,儿童与成人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并在此基础最终上达成自律。

二、7~11岁儿童自律道德发展与电视的关系

自律道德时期,7~11岁儿童对于道德行为进行思维判断时主要根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但是,由于儿童受到自身发展状况以及社会阅历的影响,儿童所形成的内在标准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在信息时代,电视以声音、图片等方式传达的信息,成为影响儿童自律道德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大量的电视信息通过儿童的主动接收、伙伴之间的交流传递、儿童的被动接纳等方式,充斥着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这些丰富多样的信息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了解世界,通过与社会的互动不断建构和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形成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复杂的电视信息所传达的各种价值观念使得儿童的自律道德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电视所传播的道德理念与社会现行教育理念并不一致的现象并不少见,两极化的价值理念很容易使儿童形成不良的认知观念,进而影响其自律道德的发展。

三、电视对7~11岁儿童自律道德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不可逆性和单一性使得他们对成人和外界只产生单方面的认知情感,但是当儿童到了7~11岁左右,进入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的可逆性为他们发展相互尊敬的情感提供了智慧的工具,这使得他们在接收电视信息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与外界进行互动,尊重电视信息所表现的行为,接纳电视信息所传达的观点。因此,儿童在具体运算阶段所接收到的电视信息对儿童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比前运算阶段和感知运算阶段具有更深的影响。在关于电视信息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当中,有研究表明:90%的儿童在观看电视时,或多或少地会模仿电视节目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电视节目中的信息也能较容易地被儿童接受。所以,电视信息对儿童的模仿行为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一些积极的儿童形象,能够给儿童有一种归属感,常常成为儿童评定自己的参照物,正面的示范和导向的作用在儿童认知结构以及自律道德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同时,色彩鲜艳、形式多样的节目形式对儿童极大的吸引力也使得电视信息在对儿童正确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更加深刻的效果。

2.消极影响。电视信息给7~11岁儿童带来正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影响其发展的潜在负面影响,电视向公众传达的价值观念很多时候是与儿童道德发展路径相背的。大部分电视节目和电视广告播出的根本目的是盈利,电视以一种单向的、直接输送的方式向公众传达符合自身需求的各类信息,他们的目标群体一般是成人,而对于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并没有区分开来重点考虑。因此,在很多时候,儿童单方面的被动接受了适合成人的电视媒体信息,而电视媒体中所传达的负面信息或社会现象,往往会在儿童正确道德观念建构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制约力量,使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遵循错误的价值标准,最终使得自律道德的发展偏离正轨。同时,目前而言,无论是电视剧、电影还是新闻当中所传达的暴力信息也越来越多,校园暴力事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摩擦引发的恶性事件越来越常见。这些信息无疑对7~11岁儿童自律道德形成造成了巨大冲击。

四、电视发挥积极作用的途径

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7~11岁儿童,正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发展自身认知结构、形成自律道德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外界因素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而作为影响儿童自律道德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电视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扮演角色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罗列了以下几点建议。

1.控制儿童观看电视的内容和时间。据统计,美国儿童在14岁之前,在电视中共目睹了13000人被杀,另外还有无数次打斗、攻击、伤害和流血的场面。我国相关数据统计也显示近年来电视中的暴力、血腥、色情等场面出现频率持续升高。这些不适当的内容难免会引起儿童行为上的效仿和观念上的同化,对儿童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家长作为儿童的监护者,对儿童观看电视的内容进行有效控制,显得十分必要。家长应鼓励孩子观看积极的、符合自身发展状况的电视信息,使得正面的电视信息对儿童的自律道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儿童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间也应该有效控制。过长的观看时间不仅会造成儿童沉迷于电视节目,对电视节目产生过度依恋,同时也会对儿童的视力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家长进行正确引导。7~11岁儿童对于信息的判别能力还比较弱,对于是非好坏的区分能力还不够高,所以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家长应该加以适当地引导,对于正面的信息,家长应该和儿童进行适当地交谈,加深儿童对正面信息的印象,以起到强化的作用。对于不良的信息,应当尽量避免让儿童观看,或者家长可以将不良的信息内容作为反面教材,通过反面教材的分析来提高儿童分清是非好坏的能力。

3.提高儿童频道的数量和质量。就目前来看,中国中央电视台只有一个少儿频道,各地方卫视也鲜有专门为少年儿童准备相应的电视频道。这造成了儿童节目数量的严重不足,选择面狭窄,对儿童缺乏吸引力。大部分儿童打开电视均在收看成年人的节目,加之其判断信息能力的薄弱,从而易产生误导。所以本文建议,增加适合儿童观看的专用频道数量,给儿童相应的频道选择的空间。

儿童电视节目除了数量上需要一定的增加之外,其节目质量又是另一个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儿童节目的成人化现象越来明显,这对儿童的自律道德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瑞典一项关于“儿童的电视收看行为及其社会化过程”的抽样调查发现,那些好斗行为征兆明显的孩子大都是大量观看电视的孩子,而且他们经常观看刺激性的内容和给成年人看的节目。所以,少儿频道的正规化、少儿节目与儿童的匹配化是当前各大电视台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4.电视行业尊重儿童发展。7~11岁儿童的自律道德发展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家长、学校做好有效措施的同时,社会对于儿童道自律德发展所给予的关注也是至关重要的。电视媒体行业作为信息的发出者,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更应该考虑到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在传播电视信息时,应尽量考虑到这一阶段儿童的特殊性,避免播出对儿童自律道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的负面信息,更多地推出具有教育意义的、生动有趣的儿童节目。对于儿童节目及其节目间插播的广告更应该重点关注,其所传达的价值观应当是正面的、积极的。在播放易对儿童产生误导的电视画面时,应给出相应的文字或者图形提示,避免误导儿童,造成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赵丹,皮亚杰.儿童道德培育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2]彭聃龄,丁朝蓬,姜涛,等.电视与儿童认知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儿童电影的发展篇5

关键词:学前儿童 语言发展 电视

一、电视如何影响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在社会情境中, 人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示范学会的。 “人们从社会观察中形成了有关新行为如何操作的观念, 这一编码的信息在以后的场合中成为行为的导向。”由此可以看出, 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尤其在学前儿童的学习中。因为学前儿童正处在道德的 “他律”阶段, 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 但模仿力极强, 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就可获得学习。班 杜 拉 ( Albert Bandura) ( 1974) 指 出 :“由于人有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 使得个体通过观察他人 ( 榜样) 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 不必事事经过亲身体验, 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也就是说, 在观察学习中学习者不必直接作出反应, 也无需亲身体验强化, 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 并观察他人接受一定的强化便可完成学习。有研究表明, 即使榜样是一些卡通人物, 儿童也会模仿所看电影片断中的榜样行为。而在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早期, 往往是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的。最初,他们模仿最多的一般是身边最亲近的成人的语言。随着他们接触信息范围的扩大, 电视中的语言也逐渐成为学前儿童模仿的重要对象。维果茨基指出: “在儿童的言语发展中, 我们能够确证有一个前智力阶段, 而在思维发展中, 有一个前语言阶段。”这就表示, 在学前儿童的书面文字语言发展之前, 存在一个图形语言的发展敏感期。在学前儿童能用言语表达自我之前, 他们的思维发展、对概念的理解、对沟通与交流的需要, 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过程之中。所以, 学前儿童在这一阶段可以很好借助的表达工具正是 “图形语言”。电视中有很多角色和学前儿童的生活比较贴近, 并被他们所喜爱, 所以, 学前儿童在对电视的模仿中会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资源。但是, 电视中富有侵犯性的语言也是学前儿童观察学习的榜样, 此类节目, 无疑会对他们语言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发挥电视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积极影响的建议

从国内外的研究可知, 电视对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具有十分复杂的影响, 既有积极作用, 又有消极作用。电视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 本身并无对错。那么, 在面对市场上形形的电视节目时,成人在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中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学前儿童选择电视节目

Selnow 和 Bettinghaus 把观看的电视节目分为四种不同类型, 对 93 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研究。他们根据对每个儿童在引导性提问中收集到的 50个句子的评估表明, 语言表达测试成绩与家庭剧、幽默剧的观看量呈负相关, 但与卡通片、教育片的观看量呈正相关。由此, 我们不难看出, 不同的类型的电视节目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英国内政大臣道格拉思·赫德曾呼吁电视台必须清理一下自己的屋子, 我们的家长应该清理一下给孩子所看的电视。学前儿童虽然不是一张任人涂抹的白纸, 但他们年龄小, 知识经验少, 自控力差, 对外界影响表现出 “被动性”。因此, 教师和家长就应最大限度地控制电视中不良诱因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帮助学前儿童选择一些适合其年龄特点、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同时, 对这些节目向儿童作简要的讲解和观看指导, 以期在某种程度上控制电视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消极影响。

(二) 教师和家长要与孩子共同观看电视, 并对孩子的观看行为进行指导

例如, 教师可以在观看前向学前儿童提一些与要看内容相关的问题, 引导学前儿童对节目进行有目的的观看。观看后还可以组织学前儿童通过角色游戏、辩论会等形式来体验节目中的人物语言和故事情节, 促进学前儿童之间的交流, 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在观看过程中找机会和孩子讨论他们感兴趣的电视节目。有的研究也指出, 观看电视是以视觉而非认知为主, 儿童不可能正确或

适当地将电视中所看到的内容整合到认知之中。因此, 在儿童观看电视时, 父母应适时提出问题并与儿童一起讨论所看电视节目的内容, 以使儿童更积极地参与节目, 持续注意节目的内容, 增进对节目内容的分析和吸收, 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同时, 共同观看还会拉近亲子间感情, 促进亲子关系, 更有利于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三) 教师和家长要控制学前儿童收看电视的时间

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以及学习任务的情况, 控制他们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一般情况, 3~4 岁儿童不超过 20~25 分钟,5~6 岁儿童不超过 25~30 分钟为宜。因为长时间收看动画片, 不仅会损害儿童的身体健康, 而且会减少儿童与家长、同伴交往的机会, 不利于其语言的发展。

(四) 教师和家长应根据每周电视节目的预告事先做好收看安排

安排时须考虑与其他活动安排之间的统一协调, 不要让电视冲击了其他有意义的活动, 更不要冲击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积极交往。另外, 教师和家长还要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自身的教育监控能力, 能够根据孩子的发展变化采取适当的教育行为, 从而更好地发挥电视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积极影响。

结束语

本文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与电视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电视对于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只有正确认识电视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状况,才能进一步提出借助电视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方式。希望此文可以为我国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有一定的帮助,文中不妥之处还望指出。

参考文献

[1]〔美〕艾伯特·班杜拉 . 社会学习理论. 陈欣银等译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

儿童电影的发展篇6

[论文摘要]:家庭是儿童接触传媒的主要场所,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起始点。家庭传媒环境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客观评价传媒的影响,家长在儿童接触传媒过程中采取积极的"中介作用",是传媒效应最大化的必由之路。?

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系统的过程。通过社会化,每个人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

家庭是生活的据点,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起点。家庭对儿童来说,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现在”,而且关系到“将来”。儿童小时候的家庭生活,对他的将来有很大影响,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其未来。?大人都一度经验过家庭生活中的“儿童”阶段。然而,现在儿童的生活与30年前大不相同,与10年前相比恐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最能反映这种变化的或许就是家庭传媒环境的变化。家庭传媒环境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家庭传媒环境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当代儿童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充分地享受了媒介资源的丰富,其成长也更多地受到了电视广播节目、报纸刊物和新兴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据中国儿童中心2001年对中国少年儿童素质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就全体平均时间而言,城市少年儿童周一到周五每天平均接触四种媒介,大约花86.7分钟。其中,看电视、听广播平均为57.8分钟;阅读课外书22.7分钟;电脑游艺6.2分钟。周末则时间更长,大约花149.3分钟。农村少年儿童周一到周五每天平均接触四种媒介,大约花73.8分钟。其中,看电视、听广播平均为57.1分钟;阅读课外书15.1分钟;电脑游艺1.6分钟。周末大约花122.8分钟。?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它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早己引起人们的注意。传播学研究者指出,在儿童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大众媒介为他们提供了现实世界的图景和各种人生理想的模型。因而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新兴的电子媒介,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覆盖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它必将带来人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的一场深刻革命。?

大众传媒在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大众传媒使儿童的个性发展更具多元化。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的过程。儿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不仅认识社会,掌握礼仪,接受规范,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也是他们保持心理平衡的手段。儿童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可塑性强,丰富的、灵活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丰富儿童精神生活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如果一个儿童每天只是不断进行听课、复习、完成作业,就会感到学习生活枯燥单调从而产生疲劳感和厌学情绪,降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大众传播媒介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手段。不难发现,儿童在学习之余的闲暇时间里自发地看电视、打游戏、看电影、翻课外刊物、玩电脑,既能学得某些知识,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充分展示其个性色彩。1990年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92年正式生效,其中第17条指出,缔约国“应确保儿童能够从不同国家和国际渠道获得信息和资料……”。应鼓励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在社会和文化方面有益于儿童的信息和资料”。因此,媒介有教育儿童的作用,“有益于儿童”的信息将使现代儿童更加国际化和个性化。如互联网络就是满足儿童个性化需求的媒介,为儿童提供了参与性、交互性的技术手段,所以特别受到孩子的欢迎。网络给学会求知带来机遇和挑战。网络学习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对知识的探究精神。?

其次,大众传媒使儿童的习惯养成更具选择性。随着传媒的发展,现代儿童逐渐形成了媒介需要。研究发现,儿童在生活中的媒介需要主要有六种:学习需要、新闻需要、交往需要、情绪刺激需要、缓解焦虑的需要以及消磨时间的需要。以电视为主体的大众传媒可以满足儿童多种内在需要。广大儿童可以根据自身的内在需要自主选择所需媒介。另外,大众传播媒介为儿童提供了直接模仿某些社会行为方式的机会。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等人对电视中的暴力镜头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作了研究,表明儿童对暴力镜头的模仿具有更大的倾向性。可以这样说,“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一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关键在于它传播的内容以及对观众的引导是否恰当,而不在于传媒本身。因此,必须妥善使用大众传播媒介工具,使其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成为积极有效的因素。由于传播媒介具有具体化、人格化的特点,儿童从这些富于形象性、感染性、权威性和可信性的“榜样”中吸取丰富的内容,从而加速其社会化过程。正因为如此,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会形成他们自己崇拜的偶像,可能是歌星、影星、球星等或其它的人或事,从而有意无意地去学习、模仿他们的行为方式。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有选择地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从儿童喜欢看的动画片、卡通节目到成人的电视剧直至广告片等,都在影响儿童的视听觉,为其行为方式的模仿提供了广阔的大地。?

第三,大众传媒使儿童的价值观形成更具自主性。儿童的社会化首先是从家庭中开始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社会化的目标首先是通过父母传递给儿童的。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和理论思维的形成,他们开始更多地运用社会价值和意义来衡量许多社会现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儿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所获得的信息不断增多,在他们价值观念形成的过程中,有意义的正面信息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使儿童获得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学会与谋生有关的本领,发展其独立性,培养其创造性,学会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并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向社会所期待的角色过渡。?

可见,大众传媒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所拥有的具有传统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大众传媒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

首先,在内容方面,被法律、法规禁止的、暴力、恐怖等内容仍然通过录像、书刊、电子游戏及计算机软件等为部分青少年儿童所接触;一部分不适合儿童的成人媒介内容为多数儿童所接触。即那些适应成人,但儿童不能很好理解的并容易产生不良影响的内容,如、战争暴力、与主流社会相悖或与本土文化相冲突的价值观念等;儿童广告中存在违反广告法或广告审查标准的问题。由于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而某些传播媒介中的消极影响同样生动、突出、新奇,因而,儿童常出于好奇而盲目模仿,这样一方面容易模糊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界限,使儿童不能正确区分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

其次,在个性的形成中,大众媒介往往削弱了家庭中的互动关系,增加了儿童自我封闭的趋势,影响他们融入社会生活,淡化了儿童与父母、与学校老师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以及人格力量的直接感染和模范行为的直接影响的效果。这突出地表现在儿童“电视孤独症”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这与家庭居住环境过于封闭,与邻隔绝和家长对孩子看电视缺乏正确引导有关。目前,单元房、独生子女构成了儿童孤独的客观条件。在封闭、狭隘的空间里,电视成了孩子们不可分离的伙伴。电视上丰富多彩的节目、惊险刺激的画面极易使他们着迷而过分依赖……患了电视孤独症的儿童,整日迷恋电视,对周围事情毫无兴趣,看起电视来不让人打扰,并边看边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动作、对话,好像自己就是剧中人一样。他们能把电视广告语背得滚瓜烂熟,甚至文不对题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严重时还可能发展到自言自语的反常状态。此外,儿童过分地迷恋电脑,缺乏正常的人际交流,并可能受到网上垃圾和一些消极信息的腐蚀,这不利于儿童完美人格的形成。?

总之,现代大众传媒使我们的儿童所受的教育、影响,已经不能仅仅限于学校和家庭,社会影响的空间、渠道、内容也变得复杂化、多样化。儿童中所出现的某些热点、某些趋向,究其深层原因,都和大众传媒有关。因此,现实要求我们把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注意大众传媒的作用。?

二、客观、全面地评价大众传媒的作用

?

如果把当今这个时代称作传媒时代,我想一点也不为过。电视、互联网等在家庭中的普及,使儿童更早地、更多地接触他所处的社会,我们再也无法将他们从成人的真实世界中隔离开来。它给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亲子间的交流方式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人们论及传媒的影响时往往认为,电视、互联网是一种消极的媒体,至少对儿童是这样,它导致考试成绩的下降、社会暴力的上升。电子游戏则更令人担忧。许多成人认为,与电视相比,电子游戏是一种更为浅薄、愚昧和充满暴力的媒体。而且,电子游戏的普及使得儿童逐渐脱离社会。因此,电子游戏几乎成了成人世界人人喊打的对象。?

笔者认为,任何一种新传媒的出现,都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使我们增加了一种新的生活资源,使我们和儿童的生活更加方便和丰富。媒体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并不在于媒体本身,而在于媒体被运用的方式。正如,车祸频发的原因不在汽车本身,而在于人们的驾驶技术和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70年来的传媒与儿童研究说明,儿童并不是完全被动地使用传媒,不同的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不同的传媒及其内容,结果会形成不同的影响。儿童也不是生活在单纯的某种传媒环境中,传媒对儿童的影响是儿童的传媒偏好与其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更需要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将电视、电子游戏和互联网等传媒看作儿童生活中的一种建设性动因。对教育和社会的意义而言,一种媒体的优点可能是另一种媒体的缺点,如果我们能综合运用各种传媒的优势,加上儿童传媒使用过程中父母积极的中介作用,就能使传媒在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改善传媒环境,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一)节目制作必须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要求?

儿童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渊源和前提,而且又都会为后来的发展阶段作准备。发展心理学家都持这样的观点,尽管他们对于划分阶段的标准不同。例如,弗洛伊德是以某种生理发展线索或占优势的生理特征作为划分标准;埃里克森是以人格特征作为划分标准;格塞尔是以生物发展与文化影响相结合的实际作为划分标准;皮亚杰是以智力或思维水平作为划分标准等等。无论以什么作为标准,都表明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作为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社会性发展无疑也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在传媒节目制作中,我们必须考虑到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和身心发展特点。然而儿童传媒制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成人化。据卜卫(1998)对来自30个省市的39位儿童节目制作者的问卷调查表明,有74%的人认为“把成年人的观念强加给儿童”、“成人化”、孩子的参与是 “被动参与”、“说教太多”、 “站在成人的角度,不能表现儿童真正关心的问题”以及“孩子讲大人话”。成人的需求、成人的期待和愿望、成人对社会的认识、成人的审美情趣以及对儿童有限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操纵着儿童传媒。因此,如果不考虑、不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只根据成人需求来构造儿童传媒内容,那么所产生的只能是成人化的传媒产品,而儿童社会性发展所需要的真正内容在有关传媒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有些内容甚至是空白。?

(二)切实加强父母在儿童传媒接触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儿童对传媒的理解可能强烈受到周围社会情境的影响。如果父母能够对儿童在电视或录像中看到的一些比较难理解或烦扰的场面进行解释,这将有助于消除儿童单独观看时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这就是父母的“中介作用”。?

父母的中介作用,最简单的情况是,父母作为儿童观看节目的同伴出现。这跟将电视作为儿童保姆(即,父母将孩子放在电视机前,然后使自己可以不受影响地做家务或其他活动)是相对应的。这里的问题是,孩子可能受到电视中暴力、性、攻击和其他不适宜镜头的不良影响,而且在某个年龄以后,儿童可能足以能够主动选择和播放被粗心的父母遗忘在一边的“录像”。如果成人跟儿童一起看电视,就有机会对其中某些干扰的信息进行讨论和解释,并增进亲社会或教育性的内容。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担心"录像",儿童跟成人一起看电视时,更可能看成人节目。换言之,看什么节目是由成人决定的。?

许多父母认为,阻止儿童接触不适宜传媒的唯一方法是简单地禁止。圣.彼得(st. peters)等人发现,在他们所抽取的样本中,受到限制的观众一般来说什么节目都看得少一些。换言之,采取限制措施的父母不是控制孩子看电视的质,而只是简单地控制看电视的量(只看一个小时,不能再看了!)。?

当然,由于有这么多的儿童拥有自己的电视机,而且能够自己操作影牒机,因此当今家庭传媒使用的模式千差万别。父母跟儿童分享观看经验比过去更为重要。当然不是简单地一起观看。奥斯汀 (austin,1993)指出,有效的父母 中介作用要求父母跟儿童一起讨论节目内容,解释有歧义的或干扰性的材料,或探究节目中的概念。?

valkenburg, krcmar, peeters和marseille(1999)鉴别了三种不同的中介作用形式:共同观看型,即父母与儿童共同观看但不讨论节目内容;限制型,即父母限制儿童观看某些内容; 指导型,即给予讨论与解释。可以认为,只有第三种形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介作用。

austin,bolls,fujioka和engelbertson(1999)在一项对255名成人进行的电话调查中,更深层次地考察了中介作用,并鉴别出四种中介作用的形式。“非中介作用者”,父母可能跟孩子一起看电视但从不讨论电视内容。“乐观者”,其中介作用主要包括对电视内容的正面评论,一般对电视表现出信任(甚至将它看作孩子的保姆)。“悲观者”,对电视内容作出总体负面的或怀疑的评论,通常不信任电视,更少观看黄金节目。"选择者",能或多或少地平衡正面和负面评论。因此,父母-孩子间关于电视的讨论,其性质可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对传媒的态度。它还可能依赖于家庭中现有的交流模式和父母的教养方式(gunter & mcaleer,1997)。??

参考文献:?

[1]giles d c. media psychology[m].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2003.?

[2]schwartz l l. psychology and the media: a second look[m].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9.?

[3]kirschner s & kirschner d a.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y and the media[m].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7.?

[4]harris r j. a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mass communciation.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1989.?

[5][美]安妮.萨瑟兰,贝思.汤普森.儿童经济——为什么孩子意味着商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6]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儿童电影的发展篇7

[关键词] 儿童;生存现状;儿童电影;思维模式

有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和艺术模式往往更接近原始审美,观察原始的壁画和岩画,会发现原始人群对画面的描述也是简单而直观的,但实际上又是最淳朴和形象的理解。相对于成人来说,儿童似乎更幼稚和单一,他们似乎没有对审美的天赋和渴望,其实儿童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事物反射到了大脑,经过左半脑的指令和控制,发射到右半脑进行组织和领悟,因为儿童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所以最后反应到动作上时往往都是朴素的。儿童和原始人一样,内心深处有着共同的原始意象,在其背后又有着赖以产生的共同的心理土壤,正如精神病患者的梦揭示了他们个人童年的经历一样。①儿童的思维更接近于“通过现象而揭示本质”,本质的内容没有繁琐的构架也没有复杂的过程,只是一个单纯的内核。不难看出,儿童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将其复杂化,而应该尽可能地精简和单一化,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一、“后儿童时代”的提出

21世纪初,在中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中掀起“后儿童时代”潮,其表现形式为“二十一岁的年龄,十二岁的心智”,其外在特征是“动作、表情、神态乃至思维方式的卡通化”,每个人都有回忆自我的意识,因为在没有自我权利的儿童时期被成人所操控,没有独立行使或思维的权利,所以在长成后才会觉得遗憾而从行为上来弥补自我的缺失,作为成人应该反思的是在儿童宝贵的幼年时期是否应该给予他们自身的权利,发展他们独特的思维和爱好,让其永远记得一去不返的时代给他们留下的深刻记忆,而不是一味地批判“后儿童时代”,怀疑这会不会变成“成人社会”。

儿童时代的缺失与成长是相背离的,在适当的年龄应有更多属于儿童的娱乐项目,儿童电影便是其中的形式之一,这类影片的第一观众是儿童,相对非儿童观众来说,儿童观众的审美经验看似单一,却比非儿童观众更具有跳跃性。非儿童观众的审美经验相对稳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固化模式,而儿童观众的审美经验却是流动的,可能因为一些非常细小的因素而毫不犹豫地改变,具有非常大的不可捉摸性。非儿童观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电影创作者通过不同方式和路径的暗示和引导,而儿童观众则有可能对这种暗示与引导无动于衷,或者完全游离于电影创作者的意图之外。②儿童电影就应该是儿童作为主人公或主体的电影呈现,或者是儿童作为电影中贯穿始终的重要线索,对儿童造成极大影响的一类电影。“后儿童时代”就像是警钟在时时刻刻敲打着成人为正处于儿童时期的孩子们创造多一些属于他们生活的方式,以免长大后再来弥补心灵缺失。

二、域以外的儿童

很多儿童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需要是十分重要的丰富性动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比起生存和安全为目的缺乏性动机更值得重视。儿童的自我实现不仅是理智的,而且带有浓厚的感彩,不仅是自我性的,而且是社会性的。③普遍的儿童都开始重视自我的时候才会得到成人的关注,作为每一个对儿童负责任的成年人来说,应把儿童的感知需求当成自我的感知需求,随时换位思考儿童的内心。儿童的心理或情绪会因为环境、心情、他人的影响而随时变化,成人在和儿童的接触过程当中应当留心观察儿童的需求。比如爱的情绪,它是儿童心理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人总是以为儿童不懂得什么是爱,其实儿童随时随地在自己的日常事物中都倾注了自我的爱,因为此爱的感受使儿童对很多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成人相比,儿童的爱比较外露,虽然有时候也会在心底隐藏一段时间,但一旦外露就显得十分激动,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具有儿童特有的那种天真的神态。④

在中世纪,儿童这一定义是不存在的,并且儿童在中世纪是没有任何权利的,都是在他人的掌控之下,人们没有把儿童作为关注的对象,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百姓生活劳苦所迫,连儿童的衣服也是成人改小了再穿戴,更别说儿童精神上的需求了,儿童被严重地成人化,生活的任何细节都是在成人的操控下完成的,也从小变形成了成人化的模式,没有真正儿童的天性和习惯,此忽略儿童的做法被否认,社会逐渐开始重视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把其当成社会发展重要的前提,于是“儿童本位”提出可以看做是对人的重视和尊重相连在一起,它们都强调人性的自觉,强调人的主体意识;成人的主体意识与儿童的主体意识同等重要。⑤

三、“儿童本位”的提出以及解决办法

早期电影《水浇园丁》的短片,讲述的是一名调皮的儿童在花园里玩弄水管,最后浇在园丁身上,弄得园丁一身狼狈的简单故事。这是电影的雏形也是儿童电影的最早期的影像资料,成人看完只会去研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以及技术进步,但是在儿童看来会思考“为什么水管要浇到园丁呢?为什么园丁不跑呢?为什么小孩子要玩水管?”等问题。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是让成人很难捕捉,如何从“儿童本位”出发去探究儿童电影需要走的路以及如何拍摄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电影,使得儿童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早期中国儿童电影出了很大一批优秀的影片,如《泉水叮咚》《小铃铛》《鸡毛信》《小兵张嘎》《三毛流浪记》等,这些影片中儿童是绝对的重要角色,呈现出的是成人与儿童在道德原则取向、生活态度、目标定位、信仰选择等观念方面的基本趋同,这种趋同是以成人与儿童思考内容相接近为基础的。

当代的儿童心理更为复杂,被社会过早感染以至于早熟等,但是儿童的本真是存在的,那么电影工作者应真正以儿童的发展为目的,就必须从儿童的福祉出发,重视儿童的利益,也重视儿童的精神的健全发展,会为儿童筑起坚固的校舍等能为其提供最安全又最能得到教益的环境。“儿童本位”论为很多研究儿童心理的学者们一个很好的思维模式:儿童有自己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只是相较于成人幼稚一些,但是必须尊重儿童的人格,重视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电影中有儿童的呈现是一个良好的载体,只是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要强行加入成人的思维贯彻在儿童电影中,不要将作者的主观愿望和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背离。儿童的内心世界里没有成人世界那么多忧愁和烦恼,他们从现实生活和幻想世界两方面的经验中得到满足。欢乐是他们的主旋律、主要思维定式。⑥

四、儿童思维界定下的电影

我们对“儿童”下不了最完整和权威的定义,是因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时代的变迁已经无法估量现代儿童的能力和潜力,只能不断地去探索儿童内心的真实想法,用自身的能力去弥补儿童的不足,帮助儿童获得他们所缺少的能力并把这些特性变成个人的性格特点。

深受儿童欢迎的电影往往是以单线叙事为基准,简单描写一个故事并且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叙述,人物的命运走向往往是按照从一而终或者是定向思维的模式进行的。儿童会以自我的思维在电影一开场的时候就添加进自身的想象力,也将自己的美好愿望付诸在主人公的身上,实验表明儿童在一堆各种形状的玩具中,最终大部分会挑选圆形的玩具,这也说明在儿童看来最简单的形状也是最好的,那么在电影中圆形人物也会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命运得到回归或重获自由等,同时叙事结构更应该是以单条线索为宜。

伊朗电影《小鞋子》中在片中极少使用蒙太奇段落,多数是运用长镜头叙述,利用兄妹俩穿一双鞋子为叙述主线,简单地描述了兄妹情,而正是这样的简单才让亿万观众为之感动,孩子的思维能力不及成人,他们更接近原始人类的思维模式,简单且原始的套路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电影中不需要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叙事线索,像电影中“群像电影”“多线电影”以及“三段式叙事结构”这些成人易接受的电影叙事模式最好不用在儿童电影里的,导演不能按照成人对艺术的感悟而强加在儿童艺术上。

儿童面对生活中的一件突发事件,在成人看来应该有各种可能或各种不同的结局,但在儿童看来,一种定向思维的控制使其会认为应该正义战胜了邪恶,丑的东西永远都无法和美的东西相提并论,也就是说儿童更加的具有基本美德,这个时候成人可以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引导儿童进行事物的分析和道理的引申,避免儿童一直定向思维造成对成长不利的因素,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很难掌握,研究表明,活动的影像的方式,比如电影媒介就更容易地使儿童自然地接受某种在现实中只能靠“说教”的思维方式。

关注孩子们独特的生存现状以及思维模式,发挥他们想象的空间,挖掘更多类型的儿童电影,让这个属于祖国未来花朵的影像世界发挥到极致,奉献给孩子们更多有利于他们成长的优秀影片。展望未来的中国国产儿童电影,在这个广大的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加值得关注的作品。

注释:

①③④ 姚全兴:《儿童文艺心理学》,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第32页,第58页。

② 《以社会调研的方式切近少年儿童——美国ctw工作方式介绍》。

⑤⑥ 薛晓路:《少年儿童电影剧作研究》,《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学位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参考文献]

[1] 狄德罗,主编.大英百科全书•儿童文学辞条[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2] 姚全兴.儿童文艺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 [英]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m].王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 薛晓路.少年儿童电影剧作研究[d].北京:北京电影学院,1998.

儿童电影的发展篇8

关键词: 儿童;生存现状;儿童电影;思维模式

有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和艺术模式往往更接近原始审美,观察原始的壁画和岩画,会发现原始人群对画面的描述也是简单而直观的,但实际上又是最淳朴和形象的理解。相对于成人来说,儿童似乎更幼稚和单一,他们似乎没有对审美的天赋和渴望,其实儿童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事物反射到了大脑,经过左半脑的指令和控制,发射到右半脑进行组织和领悟,因为儿童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所以最后反应到动作上时往往都是朴素的。儿童和原始人一样,内心深处有着共同的原始意象,在其背后又有着赖以产生的共同的心理土壤,正如精神病患者的梦揭示了他们个人童年的经历一样。①儿童的思维更接近于“通过现象而揭示本质”,本质的内容没有繁琐的构架也没有复杂的过程,只是一个单纯的内核。不难看出,儿童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将其复杂化,而应该尽可能地精简和单一化,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一、“后儿童时代”的提出

21世纪初,在中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中掀起“后儿童时代”潮,其表现形式为“二十一岁的年龄,十二岁的心智”,其外在特征是“动作、表情、神态乃至思维方式的卡通化”,每个人都有回忆自我的意识,因为在没有自我权利的儿童时期被成人所操控,没有独立行使或思维的权利,所以在长成后才会觉得遗憾而从行为上来弥补自我的缺失,作为成人应该反思的是在儿童宝贵的幼年时期是否应该给予他们自身的权利,发展他们独特的思维和爱好,让其永远记得一去不返的时代给他们留下的深刻记忆,而不是一味地批判“后儿童时代”,怀疑这会不会变成“成人白痴社会”。

儿童时代的缺失与成长是相背离的,在适当的年龄应有更多属于儿童的娱乐项目,儿童电影便是其中的形式之一,这类影片的第一观众是儿童,相对非儿童观众来说,儿童观众的审美经验看似单一,却比非儿童观众更具有跳跃性。非儿童观众的审美经验相对稳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固化模式,而儿童观众的审美经验却是流动的,可能因为一些非常细小的因素而毫不犹豫地改变,具有非常大的不可捉摸性。非儿童观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电影创作者通过不同方式和路径的暗示和引导,而儿童观众则有可能对这种暗示与引导无动于衷,或者完全游离于电影创作者的意图之外。②儿童电影就应该是儿童作为主人公或主体的电影呈现,或者是儿童作为电影中贯穿始终的重要线索,对儿童造成极大影响的一类电影。“后儿童时代”就像是警钟在时时刻刻敲打着成人为正处于儿童时期的孩子们创造多一些属于他们生活的方式,以免长大后再来弥补心灵缺失。

二、成人视域以外的儿童

很多儿童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需要是十分重要的丰富性动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比起生存和安全为目的缺乏性动机更值得重视。儿童的自我实现不仅是理智的,而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不仅是自我性的,而且是社会性的。③普遍的儿童都开始重视自我的时候才会得到成人的关注,作为每一个对儿童负责任的成年人来说,应把儿童的感知需求当成自我的感知需求,随时换位思考儿童的内心。儿童的心理或情绪会因为环境、心情、他人的影响而随时变化,成人在和儿童的接触过程当中应当留心观察儿童的需求。比如爱的情绪,它是儿童心理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人总是以为儿童不懂得什么是爱,其实儿童随时随地在自己的日常事物中都倾注了自我的爱,因为此爱的感受使儿童对很多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成人相比,儿童的爱比较外露,虽然有时候也会在心底隐藏一段时间,但一旦外露就显得十分激动,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具有儿童特有的那种天真的神态。④

在中世纪,儿童这一定义是不存在的,并且儿童在中世纪是没有任何权利的,都是在他人的掌控之下,人们没有把儿童作为关注的对象,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百姓生活劳苦所迫,连儿童的衣服也是成人改小了再穿戴,更别说儿童精神上的需求了,儿童被严重地成人化,生活的任何细节都是在成人的操控下完成的,也从小变形成了成人化的模式,没有真正儿童的天性和习惯,此忽略儿童的做法被否认,社会逐渐开始重视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把其当成社会发展重要的前提,于是“儿童本位”提出可以看做是对人的重视和尊重相连在一起,它们都强调人性的自觉,强调人的主体意识;成人的主体意识与儿童的主体意识同等重要。⑤

三、“儿童本位”的提出以及解决办法

早期电影《水浇园丁》的短片,讲述的是一名调皮的儿童在花园里玩弄水管,最后浇在园丁身上,弄得园丁一身狼狈的简单故事。这是电影的雏形也是儿童电影的最早期的影像资料,成人看完只会去研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以及技术进步,但是在儿童看来会思考“为什么水管要浇到园丁呢?为什么园丁不跑呢?为什么小孩子要玩水管?”等问题。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是让成人很难捕捉,如何从“儿童本位”出发去探究儿童电影需要走的路以及如何拍摄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电影,使得儿童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早期中国儿童电影出了很大一批优秀的影片,如《泉水叮咚》《小铃铛》《鸡毛信》《小兵张嘎》《三毛流浪记》等,这些影片中儿童是绝对的重要角色,呈现出的是成人与儿童在道德原则取向、生活态度、目标定位、信仰选择等观念方面的基本趋同,这种趋同是以成人与儿童思考内容相接近为基础的。

当代的儿童心理更为复杂,被社会过早感染以至于早熟等,但是儿童的本真是存在的,那么电影工作者应真正以儿童的发展为目的,就必须从儿童的福祉出发,重视儿童的利益,也重视儿童的精神的健全发展,会为儿童筑起坚固的校舍等能为其提供最安全又最能得到教益的环境。“儿童本位”论为很多研究儿童心理的学者们一个很好的思维模式:儿童有自己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只是相较于成人幼稚一些,但是必须尊重儿童的人格,重视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电影中有儿童的呈现是一个良好的载体,只是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要强行加入成人的思维贯彻在儿童电影中,不要将作者的主观愿望和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背离。儿童的内心世界里没有成人世界那么多忧愁和烦恼,他们从现实生活和幻想世界两方面的经验中得到满足。欢乐是他们的主旋律、主要思维定式。⑥

四、儿童思维界定下的电影

我们对“儿童”下不了最完整和权威的定义,是因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时代的变迁已经无法估量现代儿童的能力和潜力,只能不断地去探索儿童内心的真实想法,用自身的能力去弥补儿童的不足,帮助儿童获得他们所缺少的能力并把这些特性变成个人的性格特点。

深受儿童欢迎的电影往往是以单线叙事为基准,简单描写一个故事并且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叙述,人物的命运走向往往是按照从一而终或者是定向思维的模式进行的。儿童会以自我的思维在电影一开场的时候就添加进自身的想象力,也将自己的美好愿望付诸在主人公的身上,实验表明儿童在一堆各种形状的玩具中,最终大部分会挑选圆形的玩具,这也说明在儿童看来最简单的形状也是最好的,那么在电影中圆形人物也会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命运得到回归或重获自由等,同时叙事结构更应该是以单条线索为宜。

伊朗电影《小鞋子》中在片中极少使用蒙太奇段落,多数是运用长镜头叙述,利用兄妹俩穿一双鞋子为叙述主线,简单地描述了兄妹情,而正是这样的简单才让亿万观众为之感动,孩子的思维能力不及成人,他们更接近原始人类的思维模式,简单且原始的套路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电影中不需要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叙事线索,像电影中“群像电影”“多线电影”以及“三段式叙事结构”这些成人易接受的电影叙事模式最好不用在儿童电影里的,导演不能按照成人对艺术的感悟而强加在儿童艺术上。

儿童面对生活中的一件突发事件,在成人看来应该有各种可能或各种不同的结局,但在儿童看来,一种定向思维的控制使其会认为应该正义战胜了邪恶,丑的东西永远都无法和美的东西相提并论,也就是说儿童更加的具有基本美德,这个时候成人可以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引导儿童进行事物的分析和道理的引申,避免儿童一直定向思维造成对成长不利的因素,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很难掌握,研究表明,活动的影像的方式,比如电影媒介就更容易地使儿童自然地接受某种在现实中只能靠“说教”的思维方式。

关注孩子们独特的生存现状以及思维模式,发挥他们想象的空间,挖掘更多类型的儿童电影,让这个属于祖国未来花朵的影像世界发挥到极致,奉献给孩子们更多有利于他们成长的优秀影片。展望未来的中国国产儿童电影,在这个广大的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加值得关注的作品。

注释:

①③④ 姚全兴:《儿童文艺心理学》,重庆出版社,年版,第页,第页,第页。

② 《以社会调研的方式切近少年儿童——美国CTW工作方式介绍》。

⑤⑥ 薛晓路:《少年儿童电影剧作研究》,《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学位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年版。

[] 狄德罗,主编.大英百科全书&#;儿童文学辞条[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姚全兴.儿童文艺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