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8篇

时间:2023-08-17 15:55:19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1

关键词:教育方针;历史源流;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40-01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70-02

一、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源流

教育方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国情在变化,教育方针相应要作更新。回顾历史,在新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方针有着不同的表述。早在1950年5月,中央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人民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一了最完整的表述:“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1951年3月,教育部长马叙伦在全国中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成员。”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试行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规定:“中学应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一规程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大命题,显示出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雏形。两年后,即1954年2月,总理在政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这一论述,将教育部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的提法更改为“德、智、体、美等方面”,为如今教育方针的表述在培养目标的规格方面奠定了基础。1955年9月,教育部又规定:“小学中不但要进行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同时还必须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由来。1957年2月,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后来又概括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即通常所说的“两个必须”)。1961年,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高教六十条”)中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此后,人们一般都将后者的表述与前者的表述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冠以“教育方针”字样的关于我国教育方针的完整表述。这是我国基本的教育方针,有人称之为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方针。

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方针,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及其教育活动为实践依据,以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基本路线为政策依据而制定的。它准确地反映了教育方针作为国家政权关于教育发展的总纲领以及体现国家教育意志的本质特征,融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等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简括性和凝练性。就其性质而言,又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总方针的优良传统,而且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发展的方向。因而其后数十年一直沿用这个教育方针,并于1978年将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影响之大、执行时间之长,在共和国历史上是唯一的[1]。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历史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检讨和反思建国以来各项方针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尽管在表述上沿用了不少过去的提法,但作为党的决议已经公开放弃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这是我党在总结32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第一次对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方针的重新表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上述精神不再提20世纪50年代的方针,而改提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已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不仅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成为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1990年12月,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正式提出总共41个字的新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它作了修改和补充,在“现代化”后面加了“建设”二字,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另外,把“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改为“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余照旧,总共43个字。1995年3月,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又对它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在“德智体”后面加了“等方面”三个字,在“建设者和接班人”前面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七个字,即“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余照旧。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新中国历史上第二块里程碑式的教育方针,已完成法律程序,载入教育的根本大法。 新中国第二代教育方针针对在新的历史时期还要不要制定一个新的教育方针,教育为什么服务,以前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否适用于新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不要写入教育方针,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对受教育者进行“三育”(德智体)“四育”(德智体美)还是“五育”(德智体美劳)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和认真的反思。新中国第二代教育方针结束了“”前后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政治化偏差,实现了新中国教育史上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性转变,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开创了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新时代。但我国第二代教育方针也存在着试图通过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以纠正政治化偏差、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结果使教育的政治性合理要求、教育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等功能被弱化甚至忽视等主要失误和问题[2]。

二、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发展

1999年6月,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提出了教育“为人民服务”和“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方针。2000年1月,同志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对教育方针又进行了重大修改和补充,一方面继续强调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将“美育”写进了教育方针,这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科学把握。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第一次将“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方针以文本的方式在国家的正式文件中确立下来,揭开了教育方针史上新的一页。2002年11月,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阐述了党的教育方针,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世纪党的教育方针的这几次论述,一次比一次更丰富、更完善、更精练、更准确。

三、我国新世纪教育方针的反思性解读与未来发展

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表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赋予教育方针以崭新的内涵。但我们认为当前的教育方针仍有值得探讨和完善的地方。

1.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将其作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群体个体,甚至在同一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对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无论是“两育”(智体)、“三育”(德智体)、“四育”(德智体美),还是“五育”(德智体美劳)、“六育”(德智体美劳技),思想上左右摇摆;诸育之中是“有主有次”还是“诸育并重”,也各自引经据典,莫衷一是[3]。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仅是一种理想,作为操作性更强的教育方针,现阶段强调人的自由和谐的发展更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因此,我们认为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改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可能更为恰当。

2.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

新世纪的教育方针提出了“两个结合”,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使受教育者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与用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文化理论教养、科学实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更科学和更准确地得到体现与实现。但我们认为,这种提法值得商榷。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拓展,实践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社会实践的内涵也更为丰富,它不仅包含生产劳动、政治活动、科学实验等实践,还包括人们的生产实践、生活实践、教育实践等,其中“生产劳动”是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也就是说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是一种包容关系。而新世纪的教育方针将“两个结合”并列,在逻辑上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的包容关系是矛盾的,因此,建议将生产劳动从教育方针中去掉。

3.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系问题

新世纪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至于“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提法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人才培养的规格,先后有多种表述,且不论这些提法看不出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这里要讨论的是接班人是什么意思?标准是什么?建设者与接班人有何区别?接班人是否比建设者的层次更高些?接班人难道不是建设者吗?这些问题都很难说清。“建设者”与“接班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是并列关系,还是相容交叉关系,或者是同一关系?如果是并列关系,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有一部分要成为接班人,而另一部分则要充当建设者?如果是相容交叉关系,那就存在不当并列的逻辑性问题。如果是同一关系,提一个足以涵括或替代另一个,那也就无须在“建设者”后面再加上“接班人”,或者在“接班人”前面再加上“建设者”[4]。此外,“接班人”的提法更强调的是教育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这是“左”倾意识形态在教育中的体现,人们更易于将它与应试教育相连接,也是与当前素质教育的精神相悖的。因此,最好将“和接班人”从教育方针中去掉。

总之,教育方针是教育规律的概括性体现,体现了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体现了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性,体现了科学性与完整性。教育方针只有尊重教育规律,理论科学、规范完善、表述准确、实践有效、利于操作,体现对受教育者的人本关怀,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天平.共和国教育方针史略[J].师资培训研究,2002(4):33-35.

[2]何光全,廖其发.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方针变革的成就与失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2

关键词:教育方针;演变规律;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241-02

教育,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和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发挥着战略作用。教育方针是一个政党或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该时期的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对教育工作制定的总的指导方针,体现国家教育目标、政策、方向,直接决定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建国六十多年来,中国教育方针的演变从一个特定角度折射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程,存在着某种具有规律性的特点,为我们贯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方针提供一些启示。

一、教育方针演变与党的四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

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对教育的发展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党的四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是教育方针演变的理论依据,他们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传承中又有创新和发展,为中国教育方针的制定实施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在教育方向上,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非常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坚持了关于教育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的思想,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学校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同样注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2007年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确立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赋予了新时期教育以新的使命,拓展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教育目的上,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1957年,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他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涵盖了社会主义新人素质的主要要求,是现代化对人才标准的客观要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关于造就全面发展新人思想的发展。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地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转型期国情,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素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人”。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素质教育”是对、邓小平和关于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的深化,是新时期落实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可以说,教育思想是新中国前期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邓小平教育思想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指南,而和的教育思想是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和升华。这些一脉相承的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根本保证[1]。

二、教育方针演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同步

建国六十多年来,教育方针的演变是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变化。新中国刚成立时,百废待兴,教育亦是如此。当时的教育改革与建设方针继承和发展了老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教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历史性的深刻变化,要求党的教育方针也必然要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作出调整,教育方针就由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期间,由于受左倾思潮的严重干扰和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受到严重挫折,当时教育为政治服务的色彩十分浓厚,它使人们差不多忘记了教育在其他方面的社会职能,加之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又推行了一套“左”的政治思想工作,使得教育方针完全被扭曲。经过十年浩劫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历程,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春天。20世纪9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的经济体制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这时,在教育方面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更新要求,教育方针也演进到了新的高峰,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又上一个新的台阶,教育事业也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达到8.5年以上和10.5年左右,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专门人才。这些都表明,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同时,教育方针也进一步的完善,提出了“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针。

三、教育方针演变的内在动力与根本目的

(一)创造优越于资本主义教育模式是教育方针演变的内在动力

资本主义社会虽是对落后、愚昧的封建社会的否定,但并未改变其社会制度的剥削性质。资产阶级在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旗帜下实行的是双轨学制。每一个社会成员由于其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实际决定了他们所受教育和教育机会、程度的不同。因此,资产阶级自我标榜的教育民主则是受教育权形式上的平等而实际上的不平等。1975年第三十五届国际教育会议上阿尔及利亚学者提交的一份报告中就提出:“每个儿童的社会出身,强烈地影响学校教育的条件。事实上,很明显一个吃得很差或者营养不良的孩子不可能像富家子弟那样有许多学习机会。”[2] 在资本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对立、阶级斗争时,教育平等问题是很难实现的。

中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建国到现在六十多年间,教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全国教育战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第一,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6年,全国2.6亿学生,1 400多万名教职员工,60多万所学校,遍布全国的城市和农村。第二,各级各类教育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2006年,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毛入园率达到42.5%;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3%,比2002 年提高0.7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7%,比2002 年提高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2%,比2002 年提高16.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2%,比2002年提高7个百分点。”[3]这些都表明了中国基本上确立教育权利平等,但是尚未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虽然中国尚未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但由于中国在基本上废除剥削制度以后,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发生在劳动者的内部,属于社会主义教育民主化不发达的状态,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基于阶级对立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在性质上有根本区别。中国的教育是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科学文化成果的权利,使人民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实现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优越于资本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方针的根本目标

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培养人才及其怎样培养人才的科学,教育方针也必然要体现出这个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将其作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群体个体,甚至在同一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对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无论是“两育”(智体)、“三育”(德智体),还是“四育”(德智体美),思想上左右摇摆,诸育之中是“有主有次”还是“诸育并重”,也各自引经据典,莫衷一是[4]。而现阶段所强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越完善,经济社会越发展,越是要求劳动者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更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海南.论新中国教育方针的演进与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2] [澳]W.F.柯纳尔.20世纪的教育[J].张法艰,译.外国教育资料,1983,(4).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3

关键词:针灸;教育改革;三因制宜

2009年5月7日,为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专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分析并指出了我国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其中提出了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完善中医药师承和继续教育等多项措施,明确了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为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针灸学作为传统中医药的经典学科,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为中国医学的繁荣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医药改革发展的大势下,针灸学的教育改革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三因制宜”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统称,指治疗疾病要根据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引以及季节、地理环境以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的原则。本文把中医“三因制宜”的理念运用于针灸教育改革,在教改的过程中也要根据时代、地区和人物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为目前针灸教育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一、因时制宜

因时制宜,即根据时间节律变化和季节气候特点的不同来考虑治疗用药。运用于针灸教育改革则是指根据不同的时间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砭石以缓解身体疼痛,砭石是针具的雏形或前身,可以说是针灸的起源。此后随着历代王朝的更改,针灸学理论体系开始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针灸教育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更起跌(表1)。针灸教育是中医药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随着时代的不同,针灸教育的方式也有所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政府的医学机构教育。目前主要的方式为政府的医学教育,也就是进入医学院校进行针灸知识的学习。而在改革的浪潮下,这种教育方式也在不断的进步完善。

2000年5月,在香港大学医学院举行的《医学教育改革・香港的经验》研讨会让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进入到人们的视野,掀起一股学习香港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经验的热潮。此后,由传统的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LBL(基于课堂的学习)教学逐渐向PBL问题式学习教学过渡发展,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为什么医学教育模式需要转变呢?美国医学界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发现LBL医学教学模式存在潜在危机,即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医学相关知识越来越丰富,医学生的负荷随之加重,大部分时间与精力被花费在理解与记忆基础知识上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医德医风的培养。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创立的学生自学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小组教学法(PBL教学)为这一危机带来了转机。此后,在80年代、90年代,美洲大部分医学院及欧洲部分医学院也陆续开始进行实验性PBL教学。1991年美国医学学会杂志(JAMA)对此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全美有100多所医学院采用PBL教学模式,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已全部用PBL教学取代传统模式教学。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成为我国最早引进PBL教学的院校。随后很多院校的老师在某些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探索性的应用或借鉴了PBL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PBL教学模式虽然在近些年来应用较多,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教学经验的丰富,CBL(案例教学法)、TBL(任务教学法)、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导师制与班级制互补的创新型中医针灸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成为针灸教育改革可行的探索和前进方向。时代和医学科技在不断发展,针灸学的教育也会不断的发展完善,我们要根据时代的变迁和不同的学习时期,因时制宜,不断改革针灸教育方式,使针灸学教育更适应时代的发展,使学生更轻松全面的掌握针灸学的知识,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祖国医学的繁荣发展。

二、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同理可推,针灸教育改革中的因地制宜,就是根据不同地区针灸理念和针灸流派的不同采取各具特色的教学。我国的针灸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是从古至今无数医家通过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反复研究从而凝聚的智慧结晶。医家们以某种独特的理论为宗旨,根据其不同的哲学观念和所处的地域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医疗方式和学术见解,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学说和流派,丰富和推动了针灸医学的发展。经学派、经穴考订派、穴法派、手法派、重灸派、重针派、刺络放血派、针药相须派、中西医汇通派、临床各科诸派等是目前人们较为了解的针灸流派,但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还分布着更多颇具特色却鲜为人知的针灸流派。东北地区有彭静山的“反针”,有于致顺的“头针”,有对经络学说有独特见解的张给,还有独具民族特色的蒙族针灸等;沪上地区有以陆、方、黄、杨、奚、秦为代表的六大海派针灸流派;在江苏地区,有源远流长的澄江学派,更有杨长森、肖少卿等秉持自法的针灸医家;浙江地区则有以楼百层、盛燮荪、马石铭为代表的手法派,以杨相良、罗诗荣、施延庆等为代表的疗法派,以高镇五等为代表的重手法亦重穴位派,以阮少南、虞孝贞等为代表的针药结合派;北京有王乐亭独创的养针法门,贺普仁自创的“贺氏针灸三通法”;在山西有师怀堂先生的“新九针”和吕景山先生的“针灸对穴”;广西的桂派针法,四川的李氏柞针,云南的管遵惠子午流注针法…很多特色鲜明的针灸流派等待着新兴医学人才的继承与发展。当代中医教学模式以“一元化”的院校教育模式为主,传统的家传及师承教育越来越少,使各具特色的针灸流派的学术思想和经验手法没有被很好地继承及保存,使我们珍贵的针灸学术资料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渐渐流失。在现代针灸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本科的学习中,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教室里,很少有时间实践所学到的知识,更不要说深入了解当地的针灸流派。改革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让传统的“名家带徒”的师承方式融入当代教育,在院校教育过程中重视各地域流派思想的继承与发扬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可以在设置课程时加入具有当地特色的针灸课程,教授当地针灸流派的理论观念和操作手法,开展各医家的专题讲座,鼓励学生们拜师学艺中医药专业的学生,既要会搞科技做实验,也要会熟练应用中医药治病救人,在院校的基础培养中,在老中医的言传身教中,继承中医名家流派医脉。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针灸流派,这些流派等待着我们的继承和发扬,针灸教育改革中我们要注意因地制宜,把前人们呕心沥血的学术结晶发扬光大。

三、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是指根据每个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将其应用于针灸教育改革则是指根据教育过程中各个角色不同的功能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培养方式。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进行医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每个角色都要注意其角色功能的转化及过渡,因人制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针灸理论需要接受临床实践的不断检验与完善。目前很多院校的针灸教师很少从事临床,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无法深刻理解针灸的本质内涵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往往缺少临床实践的支撑。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照本宣科,把课本上的知识浅显的讲解一下,即没有深入探讨,也没有临床实践的辅助,学生们听的昏昏欲睡一知半解。所以,在针灸教育改革过程中,要注意医、教、研三位一体,教师既从事教学,又是临床针灸医生,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更深刻地理解针灸理论,还可以用临床实践经验来丰富针灸理论教学,同时可以利用科学研究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实教学内容,并且用科学数据来阐释针灸的基本理论与临床问题。当在针灸教学中遇到难点、疑点问题的时候,师生都可以通过临床实践或科学研究来探寻解决方案。教师不断在教学、临床和科研的角色中转换,不但可以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还可以提高临床实践技能,增强针灸科研水平,促进针灸学的发展。目前中医院校的学生大多适应填鸭式教育,思维方式呆板,灵活性较差,缺乏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所以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方,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只知道复制知识的机器;教师则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人。为了利于新型医学人材的培养,使枯燥的课堂变成学生乐于接受、愉快的学习场所,必须大力加强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和探索。体验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案例教学、暗示教学、发现教学、程序教学、问题教学等都可以应用于针灸教学中,帮助医学生培养自我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研究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并为促进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必要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学生自身观念的转变,从以前的被教者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投身到知识的殿堂,在学校为我们营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努力的汲取专业知识,把自己塑造成为新型的针灸人才。

针灸学是中国医学的瑰宝,是我国少数几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科领域之一,也是我国开展对外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20世纪以来,我们经常会听到“中医学危机”的说法,不少人觉得中医学尤其是针灸学正在走向衰落,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医针灸学的整个学术体系与现代科学技术脱轨,缺少新型的针灸专业人才,使民众对针灸的专业性和疗效产生了质疑。所以,针灸的教育改革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不仅关系着针灸学的兴盛,更关系着针灸的民众信任度和生死存亡。“三因制宜”是中医学的基本治则之一,是具有中医特色的理论,将其与针灸教育改革相结合,更能凸显出中医和针灸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使针灸教育改革也富有中医特色。根据“三因制宜”,根据不同的情况对现存的教育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促进针灸教育改革,继承发扬中医传统文化,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还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卫,徐立,郭义.中法两国针灸教育比较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36-38.

[2]吴升华.论PBL医学教育模式[J].医学与哲学,2000,21(2):48-49.

[3]穆艳云,甘君学,等.PBL教学在《针灸治疗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4):260-261.

[4]董宝侠,陈协群,等.PBL教学法在内科学血液病教学中应用的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103,(8):782-784.

[5]马睿杰,林咸明,等.PBL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医学教育探索,2010,9(6):816-818.

[6]杨洁,杨明晓,等.探索PBL结合LBL教学模式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15-16.

[7]李辰,刘炜宏.我国当代各地区针灸名家学术特色初探Z].2013.

[8]陈力.论针灸临床教学创新[J].中国针灸,2011,31(9):834-836.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4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重申了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文教政策,提出:“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

1951年3月,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提出:“普通中学的宗旨和培养目标是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

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7年“十七大”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2年“十”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方针”的总要求和具体要求

教育方针的总要求阐明教育的性质、方向、宗旨、原则等,是教育的总则;具体要求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教育的内容。“方针”的总要求有的不需要具体实施,只需要了解遵守就行,如教育的性质、原则等;有的需要融合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如“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等;有的抽象、笼统、大而空,如“为人民服务”、“素质教育”等。“为人民服务”抽象空洞,不好实施,不如改变一下提法,把“为人民服务”改为“服务人民”,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只提出了服务对象,却不知道为服务对象提供何种服务,具体要做什么;而服务对象没有提出要求也不可能提出要求因为它处于被支配地位,只能接受不能要求,“服务”只是教育的主观愿望而不是客观需要,因而失去了提出的意义。后者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凡是人民所需要的,教育就应尽力提供服务。不仅能明确教育该做什么,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能把教育引向正确的道路。又如“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实施素质教育都不够清楚,也没有具体的要求和实施方案,所以缺乏有效实施,除了在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外,没有发挥更多的作用。不仅如此,还产生了误解,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搞体音美,所以特别加强体音美教育,真是幼稚可笑。其不知素质教育是针对整个教育提出的,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并不是对某几个科目的加强。在正常时期,“方针”的总要求除有的不够具体外,在内容上没有什么问题;具体要求发展“德智体美”也没有错,这些都属于发展范畴。那么,我们的教育几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发展缓慢,培养不出什多少社会需要的合格、优秀、杰出人才,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三.教育方针的缺失及其影响

1.“方针”的缺失

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德智体美”并不是教育的全部而是一部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远大于德智体美,在德智体美之外还有更多更重要的构成教育目标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内容“方针”尚未涉及,如人本(除德育以外的部分。下同)、实践、科学、运用、创新教育等。这是教育方针的重大缺失。不难看出,“人本(含体育,体育属人本教育范畴)、知识、科学、实践、运用教育以及美育等”较之“德智体美”更全面、更切中教育实质和教育目的。

下面具体谈谈“方针”在几个方面的缺失情况:

以人为本(人本)教育的缺失。人本教育包括人性(人的本质)、生命活动、价值意义、存在与发展教育和德育(心理教育)等。从人本教育内容看出,人本教育包括德育,远大于德育,而我们的教育只有德育,缺略了德育以外的人本教育内容,从而影响人的完美发展。

实践、运用教育的缺失。“方针”曾多次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002年又加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缺略与大自然结合――但由于闭门办学和应试教育等原因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无从结合,后来索性将两者一并取缔,以致教育长期脱离实际,学不以致用,实践、运用教育终为空白。

“劳”的尴尬。由于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所以曾经一个时期,教育方针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设置了劳动课程。后来“劳”被取消了,并为此作了解释,说什么“劳不能与德智体美并列”,“德智体美已涵盖了劳”等无稽之谈。这些不过是搞关门办学、应试教育的托词。劳动教育意义的变化:从劳动品质、吃苦耐劳和劳动是生活的需要的角度讲,劳动教育是有意义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校环境卫生都要请清洁工打扫绝不是好事。但传统的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劳动锻炼而不是劳动科学实践,虽然劳动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但锻炼身体更应该是体育的事,没必要采用纯体力“劳动”的方式来达到锻炼的目的。所以,学校把劳动课改为“劳技”课就有意思了。“劳技”课是劳动技术课的简称,劳动技术带有技术性、探索性、研究性和创造性等,这就和创新教育搭上了,所以应大力提倡。劳动是一种实践,把劳动课转化为实践课,是创新教育的一种方式,可是我们既取消了劳动课和劳技课,却未曾增设实践课,这是教育的又一缺失。

科学创新教育缺失。除1949年提出教育是“科学的”,“爱科学”是全体公民的公德外,在以后几十年的教育方针中从未提及科学教育。“方针”对科学的忽视导致大学科研薄弱,中学缺乏科学教育,小学一直到近几年才开设科学课,但被边缘化,远不如体音美受重视,传统的知识、传统的教学使科学课缺少科学实践而失去科学的意义。科学教育的缺失使学生成为“科盲”,对国家科学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

前后无关联的教育方针。如“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既然“方针”只要求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发展,并没有劳动方面要求,那“劳动者”是从何而来的该教育方针的正确表述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劳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样才能前后照应,准确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达到正确实施“方针”内容的目的。

还有,方针用列举法表述“德智体美”培养目标,如果列举不能穷尽所有元素或不能根据元素的变化而变化,就不能完整地呈现事物和科学地表达事理,方针的缺失即属于这种情况。

传统的应试教育和模糊、片面的认识是“方针”内容缺失原因。方针的缺失形成教育短板,先天性不足铸就教育亚发展。

2.以“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方针

“方针”决定教育。我国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是发展“德智体美”,所以,课程和教学完全按照“德智体美”设置和实施。这就注定了教育的缺陷和畸形发展。(1)片面性。“方针”把教育局限于“德智体美”的狭小范围,缺略了许多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内容如科学、实践、运用、创新等,使教育缺乏完整性、科学性、创造性而成为残缺不全的半个教育。学生因创造性教育的缺失难以成才,以致无论是高科技人才还是实用人才都十分欠缺,使我国创新能力低于众多发达国家。(2)不科学。“方针”以偏概全,抓芝麻丢西瓜,没有科学、实践、运用等内容,造成科学创新、运用教育等缺失或严重缺失。(3)教育目的缺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优秀公民,学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实践探索,科学研究,创造创新。而我们的教育只有“德”作为培养人的目的,(学习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知识的运用)其他目的都没有,这是教育方针内容的严重缺失导致教育目的缺失。(4)无重点学科。一是许多重点内容未纳入方针;二是受所谓“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和幼稚无知的影响,将已开设科目“公平”了,没有了重点学科,只有“控制学科”和“非控制学科”。各行各业都有重点,十个指头也有长短,唯独教育没了主次轻重。若教育真无重点可言,那何以把科技创新教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又如何实现科技强国梦

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内容,却没有创造性内容,学生缺乏创造历练,没有本事,不能用。以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与实用、科技人才的培养无关,当然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是问题所在。教育方针的具体内容限制了教育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

3.大半个世纪不变的培养目标

我国建国初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1957年主席把培养目标定为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从1957年到1995年近40年时间,一直执行的是“德智体”几方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所不同的是,1995年在提法上多了个“等”字,但实际上仍执行的是“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后来又恢复到1951年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只是把德育放在了首位。60多年来,教育一直徘徊在德智体和德智体美之间,多少教育精华从我们的“方针”身边溜走!人类在发展,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化高科技时代,中国经历从一穷二白到建设小康社会和科技强国的巨变,而我们的教育依然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可怕的事情!时代变了,教育依旧,距离,将在无形中拉大,落后,将仍然是实事。我们的教育早已不适应时展的要求,更新教育方针,已成为当务之急。

4.歧途上的教育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路:

一条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一条是“人本、知识、实践、运用、科学、创新、体美。

您选择哪条路假如您是顶层决策者,您将怎么决策

教育方针的误导把教育引向片面、偏僻、狭窄、畸形发展的道路。

5.“方针”的缺失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方针的缺失导致人本教育、科学教育、实践教育、运用教育、创新教育缺失,致使教育片面、畸形、次要发展,妨碍了教育全面科学发展。“方针”的缺失使学生缺少自我认识、失却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成才的条件和健全发展;使大批原生态人才得不到有效开发而成为赝品、废品,浪费了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教育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优秀、杰出人才的原因。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的学生很难成为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的重大缺失给教育、科学、国家和人才培养造成莫大损失,使教育、科学、国家长时间处于落后状态。

中国教育多毁在无知和病态“方针”手里。如果中国在真正研究教育,看清了教育的发展,站在教育最前沿,用科学创新引领教育;假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人人懂教育,个个是行家里手,加上顶层决策者英明伟大的决策,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不是过去和现在的教育,而是在同等时间内将世界重塑N次(N为正整数)的神奇教育;国家也不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或许向前推进赶超发达国家所需的时间而进入或超越世界科技强国。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较强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总体上处于较先进水平,政治环境也有利于发展。与世界霸主美国相比,中国人口是美国的五倍,如果按照美国科技人员和总人口的比例培养中国科技人员,中国的科技人员应该是美国的五倍,如果用美国培养人才的标准和方法培养中国科技人才,那么,中国的科技能力也是美国的五倍,五倍的科技能力敌五分之一的科技能力,结果是明摆着的,所以中国没有理由不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然而事实却是否定的。这是为什么教育科技使之然。教育科技又追溯到教育方针,教育方针又追溯到人。我们的教育啥也不缺,就缺人――深谙教育之道,彻悟教育真谛、勇敢变革教育、勇于开拓创新的带领教育登上“珠峰”的巨人和精英。邓公邓小平说:“人才难得。”龚自珍说:“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教育需要许许多多优秀卓越的人才。这里需要做个解释,前面说的“人人”、“个个”是指懂教育的和不懂教育的,他们中间很多人很懂教育,有精辟见解,可他们做不了主,说话没人听,好的方法不被采纳,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教育“烂”下去。有关方面也许知道教育应该怎么做,但不会也不想去做,或如有的批评家所说的利益关系而不愿为之宁愿去啃鸡肋。我们的教育有愧于国家、有愧于人民,有愧于历史!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超越德智体美,就走不出去,走不到世界前列,就不能超越过去和现在,就会延缓建设科技强国的步伐甚至与科技强国远远地保持着距离。

从教育方针可以看出我们对教育认识较模糊,目的不明确,发展方向不够清楚等,使教育失去了许多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发展。因此,再次建议(此建议在《今日教育要闻》中提出过)发起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样的大讨论,把什么是教育、教育的实质、目的和教育该做些什么弄清楚,一切教育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或得到较好的解决。

四.“方针”需要修改完善更新

教育方针是教育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因此,必须全面、准确、先进、科学。而以德智体或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方针是经济、科学落后时期的产物,片面滞后的教育方针丧失了教育的指导意义,从它带着纰漏、畸形和落后的烙印来到这个世上,就制约着教育、经济、科学的发展,严重不适应时代对教育的求要,所以,“方针”需修改、完善、更新。“方针”不更新,教育不发展。

教育方针的修改、完善、更新应遵循以人为本、以科学、实践(实验)、创新为主、知识为辅的原则;人本教育、科学教育、实践教育、运用教育、创新教育应作为教育的重点来实施。新教育方针应走教育教学结合、科学实践与知识教育结合的道路,教书育人,培养先进的、强有力的使用型、实践研究型和科学创新型人才,以推动社会、经济、科学迅速发展,使我国加速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强国。

新教育方针把人、人类社会、大自然和整个宇宙作为内容,并对其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探索其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路径,以应对环境的变化,避免遭遇地球或地球生物可能发生的不可抗力的毁灭性灾难,拓展生存发展空间,比如向太空发展,向宇宙推进,以谋求永久性生存发展。

我们的教育方针看上去似乎长时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改革开放以来和进入新世纪以后,总方针根据形势变化相继做了一些调整、修改、补充。如1985年在原教育方针基础上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93年把原来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十七大”提出“素质教育”,“十”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等等。但如果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不改变,主要矛盾不解决,教育仍不会有大发展,也改变不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进入不了世界先进行列。

我们期待着有一天,中国能有引领世界的先进教育产生。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5

    1.1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为基础。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枯燥的理论、脱离实际的内容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结合现代专科院校学生就业现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将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个人前途、职业发展的联系,通过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联系等使学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自身发展前景以及生活质量出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积极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2以人为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针对现代专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求,在专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针对现代学校与学生间服务关系,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变以往强制性规范学生行为的管理方式,以思想引导、辅助教育等方法强化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及个性培养,通过内因建立、外因辅助的方法实现现代专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通过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修养,实现现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3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基础理论的实例多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而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缺乏理解。针对这一现象,现代专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中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科学的设计实际案例,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案例进行讲解,进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同时,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思想政治教学案例还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理解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结合国际时事、国内新闻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与教育,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1.4结合网络环境及发展现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专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机遇,网络环境下的道德缺失使得学生极易受网络信息影响思想道德意识,但是,网络环境的科学利用能够拓展专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渠道,针对现代校园网络发展现状,专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中应加快对网络技术应用的创新。针对网络信息内容现状加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以网络课件、网络沟通、网络教材的应用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针对网络环境的两面性,以全新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及交流空间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避免网络环境中的消极颓废思想、黄色及反动信息对当代专业技术人才的影响,培养符合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需的高品质人才。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核心

    在现代高校、高职院校、专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理论创新研究中,工作方法、工作内涵是创新的核心。针对传统灌输式教育、课堂集中教育方法带来的问题,以实践体验、独立思考为重点开展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使学生能够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以新的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6

1.1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为基础。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枯燥的理论、脱离实际的内容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结合现代专科院校学生就业现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将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个人前途、职业发展的联系,通过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联系等使学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自身发展前景以及生活质量出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积极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2以人为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针对现代专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求,在专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针对现代学校与学生间服务关系,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变以往强制性规范学生行为的管理方式,以思想引导、辅助教育等方法强化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及个性培养,通过内因建立、外因辅助的方法实现现代专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通过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修养,实现现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3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基础理论的实例多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而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缺乏理解。针对这一现象,现代专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中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科学的设计实际案例,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案例进行讲解,进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同时,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思想政治教学案例还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理解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结合国际时事、国内新闻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与教育,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1.4结合网络环境及发展现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专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机遇,网络环境下的道德缺失使得学生极易受网络信息影响思想道德意识,但是,网络环境的科学利用能够拓展专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渠道,针对现代校园网络发展现状,专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中应加快对网络技术应用的创新。针对网络信息内容现状加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以网络课件、网络沟通、网络教材的应用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针对网络环境的两面性,以全新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及交流空间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避免网络环境中的消极颓废思想、黄色及反动信息对当代专业技术人才的影响,培养符合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需的高品质人才。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核心

在现代高校、高职院校、专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理论创新研究中,工作方法、工作内涵是创新的核心。针对传统灌输式教育、课堂集中教育方法带来的问题,以实践体验、独立思考为重点开展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使学生能够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以新的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三、结论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7

如何开展现代农民教育

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市找到了“现代农民教育工程”这一有效载体,将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以人为本上,新农民定位在具有观念新、道德良、技能高、守法好、达小康“五要素”上,把全面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纳入到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发挥群体作用,实行“多元合作”,在教育组织上创新。我市现代农民教育工程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宣传部门牵头主抓,形成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委成立了现代农民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并建立四个专业教育组,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委讲师团、市社科联、市妇联等部门人员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组,由市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市司法局等部门人员组建法制教育工作专业组,由市科委、市科协、市农委、市教育局、市农机局等部门人员组建科技教育工作组,由市文化局、市文联、团市委人员组建文化教育工作专业组,分别开展教育活动,明确分工,各司其责,齐抓共管,将教育的内容与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地区也相应成立了以县(市)区委书记任组长的现代农民教育工程领导小组,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把握时代脉搏,实现“四位一体”,在教育内容上创新。我们围绕农民求知、求富、求乐、求安的心理要求,以建设“学习型”新农村为目标,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多元结合的整体教育。一是针对农民了解政策的需求,把思想教育与政策教育相结合。二是针对农民想富的需求,把思想教育与科技致富教育相结合。三是针对农民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把思想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四是针对农民的文化需求,把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

适应农民特点,实施“多点合围”,在教育方法上创新。各级党委从农村发展和农民接受能力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使教育内容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一是进课堂。灯塔市组建现代农民教育报告团,开展大型宣讲活动。内容涉及思想道德、产业结构调整、林果发展方向、畜牧发展、渔业前景、科技兴农等各个方面,受到广大农民热烈欢迎。他们还制作了农民教育电教片,通过有线电视传送给农民。二是进家庭。弓长岭区把农民教育引向农户,开展了“五进户,五提高”活动。三是走出去。太子河区为开阔农民的视野,组织乡镇干部、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户四个层次5000多人外出学习考察31次。四是请进来。辽阳县针对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邀请沈阳嘉乐公司的技术人员定期举办葡萄、棚桃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促进了该乡3000亩冷棚葡萄和千亩棚桃项目的开发。五是乐起来。宏伟区充分发挥已有的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和农民秧歌队的娱乐和教育功能,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效果很好。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8

关键词:教育目的 历史演进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C

教育目的是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设想,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质问题。纵观历史,教育目的的演进与时代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走向。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演进

1.1新中国成立到结束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确立教育目的,相继提出方针政策,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各项政策都反应当时的社会需求。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我国教育法方针的前提,同时还要求受教育者日后成为“有社会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对此方针进行明确,同时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结合生产劳动。可见,50-60年代,我国刚迈进社会主义大门,百废待新,生产和劳动是当时主要的任务,我国的教育目的也是在这种环境下提出的,要求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的劳动者,也就是又红又专能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人才。虽然,也有提到“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也是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和社会性。

到时期,“”把提出的教育目的进行彻底的反对和篡改,提出“宁要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也不要有文化的资产阶级精神贵族”等,同时,当时关于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的论述也使阶级斗争达到了最大化,比如“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等的论述就是这种集中的体现。

1.2改革开放到现在

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规定教育界要正本清源,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三个面向”写入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决定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受教育者将来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都应该集实事求是、自主思考、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于一身的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强调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性和时展性。1986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将全民素质提到教育目的的高度,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全面贯彻我国教育方针,为了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必须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实施,《纲要》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结合生产劳动的提法,充分体现我国对人才的要求增加了实践这一要素的分量。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用“素质教育”替代以往的应试教育,《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提出,体现了我国的教育目的要求新时期的人才活学活用,将德智体美各方面的作用发挥出来,培养更有时代意义。2002年,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重申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强调继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着重提倡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等观点,进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我们对教育科学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2 从教育的演进过程分析我国的人才培养要求

纵观我国教育目的历史变迁,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2.1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我国教育目的不断发展,但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表述一直没有变。这一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背景与未来走向,同时也说明了我国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比较重视学生的社会价值。

2.2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

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指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的规定通过近年来一直在提上日程的“素质教育”表现出来。要求人才在发展的动力上具有内在性,发展的内容上具有全面性,发展的主义上具有主动性。

推荐期刊
  • 新诗
    刊号:--
    级别:省级期刊
  • 新食品
    刊号:51-1678/TS
    级别:省级期刊
  • 新视野
    刊号:11-3257/D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通信世界
    刊号:11-4405/TP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