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劳动教育课标准8篇

时间:2023-08-17 15:55:36

劳动教育课标准

劳动教育课标准篇1

关键词 幸福课堂 标准 评价指标

分类号 G441

1 幸福国家基础在教育、幸福教育重心在课堂

1.1 幸福国家成了时代的主旋律

早在2006年,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说时曾明确提出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

2011年“六一”前夕,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的童年。”

2011年3月中国两会召开,“幸福中国”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高度关注,“让人民更幸福”成为中国政府未来工作的主题。

2011年9月,教育部“开学第一课”主题聚焦幸福。

随着社会的进步,原有的物质财富等“硬指标”已无法反映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心态特色,因此“告别GDP崇拜,缔造幸福中国”成了时代的主旋律。

1.2 幸福国家基础在教育

幸福人生是幸福中国的基石。只有人人幸福,才能实现国家幸福。幸福人生需要幸福教育,教育的根本使命是教书育人。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骨干和主导作用。对个体,教育肩负着塑造幸福人生的天职;对社会,教育承载着给幸福中国不仅培养有用之人,更重要的是培养幸福之人的使命。创建幸福中国,基础在幸福人生,关键靠教育。只有幸福教育才能奠基幸福中国。

1.3 幸福教育重心在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学校教育的主要使命,不仅要系统传授学生文化科学知识技能,还要全方位呵护学生健康幸福成长。长期以来,学生厌学现象普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教学落后,题海战、满堂灌把学生训练成考试机器,把教师训练成训练考试机器的机器,教师和学生很难成为教学和学习的主人。以至于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都丧失殆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习负担过重”,主要就是针对课堂教学。因此,建设幸福课堂成为幸福教育的重中之重。幸福教育要先让课堂幸福起来。

2 幸福课堂评价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

2.1 幸福课堂评价理论基础

(1)快乐是幸福的真谛。幸福是指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幸福感是社会成员通过对其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主观感受与评价,所产生的关于生活质量满意程度的积极心理体验。可见,不论是幸福还是幸福感,其核心精髓都是一种快乐的心理体验,因此,幸福课堂评价首先必须揭示出快乐这一本质。

(2)劳动是幸福的源泉。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关键要看劳动的性质,如果人在劳动创造中身心得到充分发展,内在的潜能得到发掘,自己的力量得到实现,自己的存在得到体验,这样的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为解放人的手段,劳动就会从负担变成快乐,成为自由的生命表现;反之,则是体力摧残和精神折磨。应试教育,使教和学早已丧失了劳动主体的自主性、自觉性、自动性和自发性,因此,幸福课堂评价必须重新定位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坚持以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将“要我学”彻底变为“我要学”,这样才能为幸福课堂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3)擅于劳动是幸福的阶梯。既然幸福离不开劳动,劳动就要付出智力或体力。既然快乐是幸福的本质,那么如何减轻劳动负担,探寻劳动捷径,掌握熟练的劳动技巧,具有得心应手、轻松自如、游刃有余的劳动技巧和本领,提升劳动的效率,体验劳动的乐趣,避免低效无效劳动,就成为幸福进步的阶梯。就课堂而言,教师懂得教学规律,具有熟练的教学技巧,学生懂得学习规律,具有熟练的学习技巧,也就是教师擅教、学生会学,二者从教与学中体验到乐趣和进步的喜悦,这是幸福课堂得以实现和维持的手段,也是幸福课堂指数进步的阶梯。一个不擅教书的教师、不会学习的学生,只靠死记硬背、题海战式的“苦作舟”,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他们如何摆脱学业负担过重,进而能够在课堂上幸福起来。因此,教师擅教、学生会学是评价幸福课堂的重要指标。

(4)劳有所得是幸福的保障。劳动之所以是幸福的源泉,是因为劳动会给劳动者带来回报。劳动付出的越多,劳动者得到的回报越多,质量越高,劳动者感受到的幸福就越多。就课堂教学而言,一个教不好学生的教师、学习不好的学生,课堂对他们来说无疑是煎熬。要想让课堂真正幸福起来,教会学会是根本保障。徒劳无益不仅毁灭幸福还会导致不幸。

(5)人际互动是幸福的沃土。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幸福离不开社会的尊重、他人的认可,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幸福赖以生长的沃土。

2.2 幸福课堂评价基本原则

(1)科学性。评价要依据幸福课堂评价原理,遵循幸福课堂规律,体现幸福课堂本质特点,针对幸福课堂结构和功能。

(2)基础性。评价针对幸福课堂的最一般规律和特点,超越学科和学段,也就是不具体到某一学科,也不分学段。对中小学文化课的评价基本适用。

(3)有效性。评价能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评价出区别于其他课堂的典型的、突出的特殊规定性,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可重复性和推广性,令人信服。

(4)简约性。评价要抓住主要矛盾,抓纲带目,提纲挈领,主次分明,删繁就简,简单明了,一语中的。不能胡子眉毛一起抓,也不能抓芝麻丢西瓜。既不能停留在表面,更不能被假象迷惑。

(5)实用性。评价坚持实践取向,指标简单易行实用,具有可操作性,避免空洞复杂繁琐,保证普通教师都能看得懂、用得灵。

(6)导向性。评价具有指挥棒、引路灯的导航功能,评价维度、各项指标内涵、权重系数以及评价等级标准都为幸福课堂建设指明了方向。

(7)诊断性。通过评价能够发现问题,找出长处和不足,确定是否朝着预期目标迈进。

(8)发展性。评价强调形成性,坚持以评促建。通过评价反思,有利于发现不足,明确未来努力方向。通过纵向对比,更有利于体验进步的幸福和幸福的提升。

3 幸福课堂评价标准与指标

3.1 幸福课堂评价标准

关于课堂评价,国内外文章多有论及,但理论依据不同,标准也不一。而关于幸福课堂的标准,尚缺乏专门深入系统的观点。我们认为幸福课堂涉及的主体有两个,即教师和学生。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带出幸福

的学生,只有学生幸福才能真正让课堂幸福起来。基于上面论证,结合我们在《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第9期)发出的“幸福学校国际联盟宣言”,幸福课堂标准最基本的可以概括成三条,即爱教爱学、会教会学、教会学会。

爱教爱学。首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正确的课堂观,坚持学生中心,注重激活右脑,突出赏识导向,强化寓教于乐;其次,重视动机激发与维持,做到:引起注意,所学内容与学生切身相关,不断促进成功自信,及时强化增加满意满足感。

会教会学。首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体现“631”宗旨,即60%时间自主学习,30%时间合作学习,10%时间教师释疑。一般而言,教材知识点安排和考试难度梯级都明显具有“631”特点和规律,即:学习内容的60%基本上是学生依靠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对应地,60%的考试内容也是属于学生必会的“送分”题目;学习内容的30%是通过同学相互帮助可以解决的问题,对应地,30%的考试内容也是属于学生必须通过一定努力才有可能“得分”的题目;还有学习内容的10%是学生依靠自学和合作学习也难以解决的问题,对应地,10%的考试内容也是属于高难度、学生努力也容易“失分”的题目。据此,科学组织教学,让学生当课堂主人,把时间还给学生,是优秀教师会教的重要表现。其次,课堂学习模式落实“5+2”环节,即:学生主动自觉并高效执行前测(pretest)一探究(probe)一展示(presentation)一练习(practice)一后测(posttest)5个环节,同时,精通课前预习(preview)和课后改进(provement)2个环节,确保课前、课中和课后一条龙效应最大化。

教会学会。简单讲就是高分高能。高分就是当堂达标测验考出高分,考出好成绩;高能就是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技能迁移到同类问题上,能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2 幸福课堂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评价维度和基本标准,下面列出幸福课堂标准和评价框架及核心指标。共分一二三级指标,鉴于权重系数分配的慎重性和敏感性,下表中一律略去,受篇幅所限,幸福指数星级标准也一并省略。待具体评价时再单独专门提供。

通过加权求和综合评价模型WE=∑WkEk,可以分别计算出一级、二级指标分项幸福指数和课堂整体幸福指数。可与我们开发的“幸福指数透视分析软件”(HIPAS一另文专门介绍)所得幸福课堂结果互为印证。前者是明线,需要现场观察调研和人工评分,便于以评促建,但易受主观影响,我们称之为显形评价;后者(HIPAS)是暗线,是我们运用心理投射理论专门研发的系统分析软件,不需要现场观察调研和人工评分,只要将师生按要求自由提供的文本或课堂实录转录到HIPAS,电脑会自动分析生成文字背后隐藏的真相,揭示出深层客观规律,计算出幸福指数,不受任何主观影响,我们称之为隐形评价。显形和隐形结合,能够充分体现课堂幸福指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 徐启健.办一所幸福的学校――访中央教科所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孟万金.中国教育报,2011―05―03

2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奏响幸福主旋律.中国特殊教育,2011,(9):5―7

劳动教育课标准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质量标准;课程开发

高职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基本过程

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培养目标的确定,职业、工作和能力分析,标准方案设计与描述,对设计的分析与评估。其中每个阶段包含若干小的步骤或环节,这些阶段、步骤或环节又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反馈的。如在标准方案的设计与描述中就存在着分析与评估,而分析与评估又会反馈到目标的修订和确定,目标的修订又会重新引起标准方案的变动。因此,对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分阶段进行阐述是对其实际过程的一种简化,目的是便于对每一具体阶段作更详细的分析。

(一)确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教育质量标准制定的基础,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侧重解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是高职教育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开来,也把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区别开来。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要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与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首先要了解社会与经济的需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所引起的劳动生产结构的变化,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些都会导致新的职业的产生。劳动力市场的这种人才结构需求的变化,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社会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制约着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当我国进入高度工业化时期,在社会就业人口的结构比例中,服务业劳动者的数量将跃居第一位,工业劳动者的数量居第二位,而农业劳动者的数量则会退居第三位,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决定了教育的专业结构,进而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其次要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同时,高职教育也是一种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与能力具有职业性。因此应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开发教育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高职教育人才知识与能力的职业性体现了其本质属性。

(二)职业、工作与能力分析

职业分析是对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分析过程,通过对某个职业所包含的若干项主要工作、每项工作所包含的若干项作业任务及每项作业任务所包含的若干项操作项目的逐一列举剖析,从中了解从业者主要学习领域的知识和操作内容以及对各种知识和操作内容的具体要求。职业分析是比工作分析高一级的程序分析。职业分析的内容应包括该种职业的主要职责、工作对象、工作环境、使用的工具与设备、材料、技术与工艺、生产流程、工作规范或标准、检验方法、劳动组织形式等等。

职业分析的基点是职业岗位。职业分析应以满足职业岗位对于劳动者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为基本原则。职业分析人员应是长期从事该职业的具有本职业岗位全面工作能力与良好行为方式的行家;应具备能准确阐述该职业活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应来自该职业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行业部门和不同类型企业。职业分析通常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果分析阶段。在准备阶段,一般是根据职业分析的具体研究对象界定研究范围,选定最具职业典型特征的产业部门,确定最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调查的对象,编制职业分析需要的调查问卷。在实施阶段,主要是对企业进行典型调查和对调查问卷加以回收、整理和归类。内容包括职业所包含的相关工种,职业活动的主要产品,职业活动的职责范围、主要工作任务,职业活动的工作、工具设备,职业活动的环境条件,职业活动所需的主要技能、基础专业知识和行为方式,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特殊心理、生理素质要求等。在结果分析阶段,主要是根据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将应具备的技能及与之相应的基本技术基础知识、行为方式等进行分类排序;按照职业活动所运用的技能、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的使用频率次数,确定各技能、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等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程度;对于同时分析的若干职业活动,按照职业活动中运用的技能、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的相同程度或重叠度,确定职业之间的类似程度;对于因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组织变化而出现的新兴社会分工,则须根据其适用技能、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与现有职业活动的相对特殊性与独立性进行职业内涵的比较分析,确立新的职业。

工作分析是为确定工作的性质、内容、任务和环境条件以及对承担该项工作的人员素质要求而进行的研究分析活动,主要是剖析某项工作的特点,详细、具体、系统地列出职业的业务规范和所需要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分析的重点依目的不同而不同。对于高职教育,工作分析的重点在于工作阶段的划分、知识技能的构成、教育教学步骤的拟定,以便使学生有效地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能力分析。高职教育课程是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意在使学习者获得在某一特定职业或某类职业中工作所需的实用技术、专门技能、态度和认识。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高职教育都应该注意职业能力,即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胜任实际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

具体而言,职业能力包含四个要素,即达到技术期望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协调任务的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技术期望是指特定职业角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每个职业角色的技术期望都不同,达到技术期望的能力是职业能力的核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指在工作日益复杂和多变的情况下独立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包括分析、判断、决策、选择问题解决方案、实施方案、评估实施结果等能力。协调任务的能力指根据实际情况对面临的各项任务进行协调的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指根据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及时进行角色调整或工作方式变换的能力。

(三)标准方案设计与描述

培养目标的确定以及职业、工作和能力分析所得出的职业规范和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等的要求,是通过创造性思维在头脑中形成质量标准方案的大概轮廓的过程,还只是一些初步的设想。这些设想只有在标准方案形成以后才能得到实现。标准方案的设计与描述就是把这些设想发展为在逻辑上清晰、在科学原理上可靠的具体的能够实施的方案。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即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作能力,为毕业后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的能力以及作为第一线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人才所应具备的一般能力,也就是职业能力、普适性能力与学术能力。

高职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高职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及质量评价标准应以使学生获得能力为导向,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应以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对高职教育学生而言,最能体现其本质特征的是其职业能力。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观点,职业能力有其特定的含义,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在职业业务范围内的能力。在高职教育中,学生的专业能力主要是通过学习某个职业或专业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或态度而获得的。专业能力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及使用和对劳动资料的认识。专业能力是基本生存能力,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方法能力是指人们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如在给定工作任务后,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等,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能力、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如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以及认真、细心、诚实、可靠等等。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普适性能力是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联系,或者说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与知识范畴的能力,是职业能力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具体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现代职业所要求的许多能力,已经不仅仅属于某种职业,而是许多职业的共同基础,这种基础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它使劳动者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变化,顺利进行职业活动。这种可迁移的能力叫做普适性能力,具有普遍性、可迁移性与工具性的特点。普遍性是指这种能力是职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可迁移性是指这种能力的获得会促进另一种能力的获得,工具性是指这种能力是实用的,与职业密切联系的,而不是学术的。关键能力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有的这一能力依然起作用,劳动者不会因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新的职业岗位不适用而发愁。这种能力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它使劳动者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

学术能力是学好某些基础科学学科所需具备的能力,在我们的教育传统中,主要表现为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这两种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通常能比较出色地完成普通学校的学习任务,获得出色的成绩。语言智力是指人类读、写和用词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作家、诗人和演说家身上得到了高度的发展。数学逻辑智力即推理和计算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科学家、数学家、律师和法官身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两种智力的开发都应受到高度重视。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职业能力是体现高职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普适性能力与学术能力则是衡量其质量的一般标准。三者在实现高职教育目标中的作用依次递减。

高职教育质量标准与课程提供

高职教育人才质量标准的确定为高职教育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标准是设计合适课程的指南,课程是标准的具体化。因而,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人才质量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模式。

现有课程模式与高职教育质量标准我国现行高职教育的课程多采用以学术课程(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这种三段式课程模式,常常是一、二学期上基础课,三、四学期上专业课,五、六学期上设计与实习课。这种课程模式因过分强调分阶段,各学期缺乏连贯性,导致知识重复或割裂。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是学术性和理论性课程比例仍然较重,真正的职业技能学习只占三分之一左右。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课程体系应打破分段式,进一步注重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结合。为此,有必要将学术课程、专业课程、生产实习课程等按阶段和难度分散安排到每一个学期,逐渐深入,每学年自成体系,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高职教育的这种“三段式”课程模式使高职教育在质量标准上偏重于学术性,过分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而体现高职教育核心标准的职业能力却得不到保证。采取这种课程模式,既不能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又不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而达不到高职教育应有的质量标准。而且现有的课程模式只着眼于通过一次性教育满足学生的终身需要,较少考虑学生工作后继续学习的需要,也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一种典型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要求不同个性的学生在标准时间内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对不同个性的人才采用同一种培养方式,最终必然偏离高职教育的质量标准。

体现新标准与能力观的课程模式在高职教育新质量标准中,职业能力、普适性能力与学术能力的理论框架及其不同的组合,是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不同的能力获得需要不同的课程载体,不同的能力组合要求不同的课程组合,不同的课程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能力课程模式。这样,就可以从整体上得出高职教育能力组合的课程模式。高职教育学术能力中的基础学科能力主要由基础学科课程来提供,应用学科能力主要由应用学科课程来提供。这两种课程在性质上属于学术性课程,其内容主要涉及相关学科的纯科学、纯理论问题,如基础数学、理论物理、文学理论等课程,或者是向高职学生进行一般教育的某些重要内容,旨在为专业性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职业能力中的专门职业能力由专门职业课程提供,工作实践经验能力由职业实践课程提供。这两种课程在性质上属于专业性课程,主要提供某种职业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技术教育,旨在为学生就业提供专业准备或适应解决某些应用问题和实际问题的需要。而普适性能力则主要由某些通用课程来提供,这种课程的任务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

[2]姜惠.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3]沈玉顺.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思想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

[4]俞克新,等.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劳动教育课标准篇3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体育;健康教育

1 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①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②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③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④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⑤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

2 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3 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①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②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③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④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⑤坚持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

劳动教育课标准篇4

关键词: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教育途径 教育评价

新义务教育课程结构设计,基于“整体”与“一贯”的理念,将初中原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这是对传统的初中体育的根本性变革。我校通过近3年的课程改革实践,深刻体会到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必须对传统体育课进行全面改革,在目标、内容、途径、评价等方面全面创新。

一、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第五,坚持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在加强校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调动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或家庭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宫、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单位和团体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协调的良好局面。

劳动教育课标准篇5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体育 健康教育

一、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宜宾市八中根据自身运动场地狭窄的实际,自编了室内徒手操,开辟室外趣味体育活动场地,解决了部分学生不能做课间操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增强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坚持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在加强校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调动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或家庭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宫、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单位和团体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协调的良好局面。

劳动教育课标准篇6

关键词:劳技课;传统的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106-01

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理念而采取的较为稳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效果都有重要的影响。劳动技术课作为一门以实践技能为主的教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劳技课的教学中,要更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实施是劳技课教学顺应教学形势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一、劳技课的传统教学模式

劳动技术课的有效开展是促进劳动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和主要途径。在传统的劳技课教学中,教师充当着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过分强调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先通过对教材的精讲和示范,让学生对理论技术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在教师的要求和指导下,督促学生完成相关作品的制作。最后,教师再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简要的评价,把学生中制作较为优秀的作品在课堂中进行展示。这种形式化、规范化的教育模式对学生了解劳技知识和增强动手能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更大程度上却忽略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开发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在劳技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下完成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整体上显得较为呆板和机械,不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从心理上认为学习劳技课的目的只是为了在老师的要求下完成相关的作品,而不考虑劳技课学习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对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新课程标准下劳技课的新型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新课程标准对劳技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强调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劳技教育新理念的引导下,劳动技术课程的教材在内容编排和形式设计上都有了新的变化,更突出劳技课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学科的综合功能,对劳技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有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下的劳技课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明确教学目标的要求,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在新型劳技课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明确每堂课、每阶段的教学目标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在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向下,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加强他们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在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2、加强学生的实践与操作能力

学生的实践和技能操作是劳技课学习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设计出不同的作品来,提高他们的探究实践能力。学生对作品的制作过程即是对理论知识的整合和运用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不断的操作和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思想上的理性认识和升华。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技术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开展教学讨论,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学生经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的实践操作后,教师要通过组织合理的教学活动,开展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在自己作品的展示中,听取他们的看法和建议,通过教师评、小组评和学生评等不同的评价方式加强学生的感悟和反思,鼓励学生对不满意的作品进行有效地改进和提高,让他们在讨论、交流和评价中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这种方式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他们在课堂学习和锻炼中不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劳技课的教学模式是在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不断发生变化的。新课程标准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基础上,根据新技术教育理念的要求而进行改革和设计的,这种教学模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顺应了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劳技课的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禄久.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劳技课的教学模式[J].科技信息.2006(2).

劳动教育课标准篇7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

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

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

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

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根据自身运动场地狭窄的实际,自编了室内徒手操,开辟室外趣味体育活动场地,解决了部分学生不能做课间操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增强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五,坚持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在加强校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调动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或家庭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宫、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单位和团体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协调的良好局面。

劳动教育课标准篇8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可见,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陶行知在倡导创新教育、生活教育的同时,也极为重视对学生的做人教育,他提出了“人格长城理论”。他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那么,在体育教育中如何结合当前的现状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的渗透呢?

首先,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要精心设计,渗透德育。

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采取有效的教法步骤,巧妙地、恰当地把知识技能德育教育传授给学生。由于德育在体育教学中有实践性、及时性的显著特点,德育应渗透并贯穿体育课的整个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的德育教育

开始部分是一节体育课的开始。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关系到一节体育课的成功与否。例如:上课铃响后,教师吹哨集合,有些同学整队集合不迅速,表现的懒懒散散,漫不经心;有些同学说笑打闹;有的同学不穿运动鞋。以上各种现象教师如不及时教育纠正,势必会影响以后的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应从学生的组织纪律入手,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和考勤制度,渗透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使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为体育课的正常进行作好思想准备。

(二)准备部分的德育教育

准备部分一般以列队形、基本体操、走和跑等素质练习为主。这部分的德育教育应以严格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为主,使学生从思想到身体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从而达到动作准确、协调一致。例如:学生在练习基本体操,走和跑时,可以用榜样教育法,讲述训练的情况,并让学生回想电视上见过的三军仪仗队、国旗班的军容军纪,使学生懂得每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对集体主义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并且用表扬激励法实事求是地表扬那些做得好的同学,树立正气,为课的正常进行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

(三)基本部分的德育教育

基本部分的教学是体育课教学的中心部分。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和所要达到的德育目标都要在这一部分体现。所以,教师要根据基本教材,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例如:足、篮、排等球类项目,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作风和团结友爱的精神;中长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跳跃、攀爬、技巧、体操器械动作培养学生勇敢的精神和机智果断的品质。

由于学生身体、心理等方面素质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师要及时地表扬,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用他们的实际表现做正面典型,来鼓励其他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些学生存有胆怯、怕苦、害羞等畏难情绪。教师在教学中要耐心仔细地去辅导帮助他们;用英雄人物和体坛名将的事迹鼓舞他们,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及时予以肯定、表扬,使他们克服畏难情绪,积极活动。进而,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对于这时学生中出现的不良思想行为和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教师要及时地教育或批评,使学生明白是与非,改正错误,纠正不良的思想倾向,促进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结束部分的德育教育

课后小结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机会,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况,对做出成绩的进行表扬,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批评纠正,使学生提高认识改正错误。送还器材时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和互相帮助使学生形成热爱集体,爱护公物的思想。

德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贯穿始终,除结合教材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德育教育外,还应把握住解决突发事件的机会,及时地发扬先进的思想行为,遏制不良倾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避免冗长的说教,发挥体育课生动;灵活自由的长处,采取多种形式,形象、活泼地渗透德育教育。

其次,体育教师应在“寓教于乐”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我在这一学期的体育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动,变基本技能为游戏教学,并在游戏教学中注意思想品德教育,对原有游戏的名称、内容、规则、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同时突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对游戏的名称进行整合

选择一个既能反映游戏的具体内容,又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游戏名称,有利于提高游戏的思想教育价值。例如:“争抢实心球”的游戏可改名为“勇排地雷”,同时向学生讲解一些抗日英雄的故事,这样一改既能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又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如:在“跳背”的游戏教学时,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少数学生只愿跳过别人,而不愿别人跳过,而且故意出难题,姿势或高或低,影响练习效果,还带来不安全因素。后来,我把“跳背”的游戏改名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教学过程中,除讲述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外,还着重讲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让同学们明白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别的同学从你背上跳过时,你就是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当你从他人背上跳过时,就是他人为你服务,社会为你服务。通过这样的改名教学,使学生树立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二)对游戏的内容进行整合

不同的游戏内容,具有不同的教育作用。对一些游戏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来加强游戏的教育效果。如对游戏的难度增加一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例如:在分组接力跑的教学中,能有效的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再如教游戏“攻城”时比较复杂,难度较大,这样直接教学失误较多,学生难以接受,但如果分层教学,逐步掌握游戏全过程,就能让学生集中精力,体会攻守兼备的意识,利于游戏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培养学生果断勇敢的品质及积极参与竞争的能力。

(三)对游戏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

同一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教法,能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儿童天性合群,愿找小伙伴玩耍,对他们要因势利导,使他们从小积极参加集体生活和活动,主动关怀同学、互助友爱,关心小组、班级和学校,勇于承担集体的工作,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养成热爱集体、乐于助人、习惯过集体生活的品德和习惯。就以班级为单位来培养他们之间的凝聚力。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德育教育相互渗透。

(四)利用游戏的规则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

从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起,让他们懂得纪律的重要性,认识到一个班级、一个学校,如果没有纪律就会一片混乱,教学和各项活动都无法进行。先从学生的行为入手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如要求学生在列队时严禁学生讲话,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以自身榜样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我对做到“快、静、齐”的小组进行表扬,并在活动时或者游戏时,让受到表扬的小组或个人先做或多做一次,以示鼓励。

要做到“寓教于乐”,就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多采用“游戏”教学法,学生都有好动爱新鲜的特点,另外注意力不集中很适合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是从个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获得运动的快乐感和培养自我锻炼能力作为目标的教学思想。它重视每一项不同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并强调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游戏教学,在形式上是以快乐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但真正的目的是为学生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快乐体验,从而持之以恒,直至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游戏教学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和实际可能,又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时代特点,从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有所获,思想健康。

再次,利用收器材对学生劳动观的培养。

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幸福之源。然而在幸福家庭成长的独生子女,有的被父母娇生惯养,劳动观念和习惯较差。这种状况若听其发展,而不注意加强劳动观的培养,使之根本改变,将会影响其一生。我在下课时和学生一起收器材来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培养他们:

(一)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劳动教育要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行为习惯入手,下课时组织学生和老师一起收器材。通过劳动,让学生自己体验劳动的乐趣,看到劳动的成果,感到劳动的光荣,养成能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习惯,形成劳动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的观点。

(二)培养劳动新风尚

要教育学生懂得,劳动是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下进行的劳动,要培养自己具有自觉劳动、诚实劳动、注重劳动质量的品德。同时要培养讲讲时间、讲效率、讲协作的劳动素质。

(三)珍惜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

要让学生在劳动中深刻认识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都是人们幸苦劳动创造出来的,来之不易。

心有德育场地宽。目前,对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学校场地都不很宽余,器材也比较缺乏,有时,好几个班同时上课,特别是上活动课,场地,器材就更为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充分利用好场地,巧用器材,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简单有限的器材用活了,学生也会感到新鲜,激发学生兴趣,如:“老鹰抓小鸡”、短绳除了可以当作手摇绳外,还可做绳操、“踩老鼠尾巴”游戏等等。

最后,转变观念,以身立教。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