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8篇

时间:2023-08-28 09:22:46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篇1

关键词:旅游业;国民经济;推动

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 已发展成为“朝阳产业”之一。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综合性行业,旅游业能够起到改善国民经济结构的作用,对国民经济有着显着的影响。

一、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分析

(一)旅游的产出效应分析

旅游的直接产出效应指的是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进行的旅游活动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所支付的费用转化为旅游目的地的经营收入。在获得旅游收入后,旅游企业出于提供 更多的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以及继续经营的目的,会将一部分收入用于补充库存、维修设施和设备、购买物资。在扣除了这些费用之后的旅游收入的部分即为旅游的直接产出效应,直接产出效应能够反映出旅游直接GDP。

(二)旅游的综合产出效应分析

旅游的综合产出效应指的是通过旅游目的地产业间的经济技术关联,旅游收入的产出效应向旅游目的地的整个经济系统渐次渗透,从而造成整体经济产出水平的提高 。

与直接效应相比,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应不但涉及到第三产业,而且也广泛涉及到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

(三)旅游的就业效应分析

旅游业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方面就是其就业效应,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产业,现代旅游业能够产生明显的就业效应,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一种,服务业生产效率往往难以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提供就业方面,旅游业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旅游经济发展的认识不足,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落后。对旅游经济发展的认识不足,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景认识不够,缺乏市场观念,使得旅游产品知名度低,缺乏竞争力。很多地区对旅游经济的开发还处于传统旅游时代,缺乏现代营销、管理及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使得旅游设施落后,相关的配套设施也不够完善。许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交通落后,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另外在旅游旺季一些热线旅游地人满为患, 交通及相关的生活设施问题凸显,严重阻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也给游客带来了诸多不便,留下了不少遗憾。

(二)旅游设施不配套,服务质量差

由于我国对上述旅游经济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利用外资方面,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 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 此外,服务质量差是旅游景点内的通病。收费往往缺乏统一标准,且中外旅客有别。旅游消费品则品种单调,缺乏高质量的新颖产品,不能引导旅游消费。

(三)旅游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我国国际旅游业在国家高度保护下,国有企业享有经营特权,缺乏引进和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体制上存在政企不分现象,旅游企业没有真正走入市场, 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制约企业的自我发展,同时,由于我国在财政制度上各地分灶吃饭,地区间在为数不多的旅游投资上各自为政,市场分割,重复建设,并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四)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保持旅游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长期协调发展。我国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对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及资源数量和承载力了解不足,导致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重复开发。旅游经济规模化、效益化程度低,景区景点建设高速度和低质量并存, 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游客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也给旅游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

三、 发展我国旅游经济的建议

(一)加强对旅游经济的认识,完善各项配套设施

发展旅游经济,首先要加强对旅游经济的认识,各地充分认识到自身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打造精品产业,营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概念,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市场运作。同时要刺激相关行业的发展,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旅游涉及到住、 行、食、用,而要加快旅游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完善宾馆饭店、景点设施、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

健全和完善旅游市场的管理体系,加大旅游市场经济的综合整治,引进现代管理加强对旅游产业的管理与引导,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坚决杜绝损害游客权益的行为,有关部门对旅游产业的营销价格要进行宏观调控,防止旅游市场出现价格混乱现象。另外要加快旅游产业人才培养,特别要注重导游的培养,提升导游素质,使游客在旅游消费中放松身心、 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同时要加强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业务技能,规范服务程序,提升服务质量。

(三)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宏观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的旅游经济业,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因受国家高度保护的影响,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因缺少各种设施和训练有索的专业人员,以致服务质量普遍低下,导游素质差。为全面提高旅游业与相关服务的质量,应加强宏观管理,严肃纪律,提高企业和有关人员的素质。其中,特别对国有旅游企业,首先要转换经营机制,实行政企分开,然后把企业推入市场,取消特权和保护,使企业能在市场机制下真止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者,提高参与同际竞争的能力,并按同际惯例和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促进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四)保护旅游生态环境,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是发展旅游经济必须解决的问题,旅游开发必须将保护环境放在首位。要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普及生态知识,提高游客和旅游管理者的生态环境意识,转变游客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及消费模式,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有效避免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浪费,防止旅游资源的“建设性”破坏。二是掌握旅游区的承载,积极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低的区域旅游、生态旅游等,扩充旅游空间。三是建立科学的旅游经济管理机制及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体系。转变旅游产业的粗放经营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发展模式,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旅游产品结构及旅游区域空间结构以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正确把握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的关系,发挥政府职能,建立旅游经济开发持续发展的监督、监测和控制体系。

旅游经济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随着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势必会引发更多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协作我们一定能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经济的深入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

[1]王良健, 邓琼芬.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 财 经理论与实践, 2007,(1): 105-110;

何江, 张馨之. 中国省区收入分布演进的空间—时间 分. 南方经济, 2006,(12): 64-77;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篇2

一季度,我区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一、二、三产业增长均比上年同期明显加快。经济运行呈现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贷款总额、居民收入四个增速明显加快,产业结构和贷款结构两个方面得到调整,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和物价总水平继续回升的特点。

(一)经济景气继续上升,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一季度,全区生产总值达3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8.7%,增速快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5%,增速快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5.9%,增速快于上年同期8.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4%,增速快于上年同期1.7个百分点。受全国经济加快增长的带动,我区经济景气继续升温。一季度,全区宏观经济景气综合分值达44,比上年同期提高4分。与此同时,微观景气也明显升温,一季度全区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6.2点和7.4点。

1.粮食生产形势好于去年,畜牧业保持稳步发展。全区各地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及自治区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扶持粮食生产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减免农业税和实行粮食直补,极大地调动起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去冬今春农业和水利建设投资继续加强,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5万处,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0.8万亩,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充足,春耕所需资金比去年增加,同时,全区土壤墒情也好于上年同期。目前全区一、二类墒面积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60%,这些都为确保春播生产和提高播种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预计2004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可增长2%以上。种植意向调查显示,小麦、玉米、薯类和油料受市场价格上涨的作用种植面积将有明显增加。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主要畜产品产量明显增加。接羔保育形势看好,截至4月2日不完全统计,全区大牲畜和羊产仔2119.1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多产仔469.6万头(只),牲畜成活率达98%,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全区牛饲养量和牛肉、牛奶产量大幅增长,羊存栏和出栏基本均衡增长,生猪生产开始回升。一季度,全区牛肉产量3.8万吨,牛奶产量60.2万吨,羊肉产量3.2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8.3%、70.5%和35.3%,猪肉产量增长9.3%。

2.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产销衔接状况好于去年。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34.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9%,增速快于上年同期10.6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1%,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呈现以下新变化:一是新增企业多。3月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41户,比2003年底增加25户。二是能源、原材料工业继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制造业生产增长明显提速。统计的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63%的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在20%以上,13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在40%以上。其中在煤炭、石油、天燃气、电力、冶金和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建材)生产保持30%以上增长的同时,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生产分别增长51、4%、34.5%、61%、38.5%、62.4%和51.4%。三是重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快于轻工业。全区重工业增加值增长41%,快于轻工业增速15个百分点,也快于上年同期15.9个百分点。四是股份制和股份合作企业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快于其它经济类型工业。股份制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47.8%,股份合作制工业增加值增长37.7%。五是10个盟市工业生产增速快于上年同期。呼市、乌海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兴安盟、锡盟、乌盟和阿盟8个盟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全区平均增速,除呼市和兴安盟外,有10个盟市工业生产增速均快于上年同期。

3.固定资产投资成倍增长,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一季度,全区城镇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44.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倍,主要是我区重点工业项目设备安装冬季没有停工所致。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9.16亿元,增长1.52倍;更新改造投资8.76亿元,增长1.7倍;房地产开发投资1.85亿元,增长1.3倍。投资增幅高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农林牧渔业、工业、交通运输、电信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83亿元,增长1.56倍,占城镇单位投资总额的81.3%。其中用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8.12亿元,增长1.26倍;用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2.34亿元,增长2.29倍;用于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投资增长1.42倍,用于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6.24倍,用于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2.47倍。

一季度,全区社会消费晶零售总额202.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增速快于上年同期0.8个百分点。其主要特点:一是城镇市场消费晶零售额增长快于农村牧区。全区县及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3%,县以下零售额增长9%。二是餐饮业零售额增长继续快于批发零售贸易业。全区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12.8%,餐饮业零售额增长20.3%。三是汽车、建筑装璜等消费亮点继续保持旺销势头。一季度,全区汽车、建筑及装潢材料销售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2倍和62.9%。

4.对外贸易明显增长,利用外资进一步扩大。1―2月份,海关统计的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3%。其中,出口总额(包括神华煤炭出口)达1.97亿美元,增长40.2%;进口总额达4.03亿美元,增长33.7%。一季度,全区合同外商直接投资36332万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3272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38倍和30%。

(二)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2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7.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8%;实现利润14.93亿元,增长8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41.49,比上年同期提高23.46点。

随着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各地税收征缴力度的加大,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几大税收收入大幅度提高,全区财政收入明显增加。一季度,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74.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5.8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49亿元,增长42.4%,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39.18亿元,增长44.9%;上划中央税收收入27.33亿元,增长51.5%。一季度,全区地方财政支出86.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82.96亿元,增长23%。

(三)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保持快速增长,信贷结构调整明显

3月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2297.28亿元,比年初增加205.97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3.5%,增幅比上年同月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储蓄存款余额达1495.2亿元,比年初增加139.53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0.5%。3月末,全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2100.72亿元,比年初增加168.97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1.5%,增幅快于上年同月7.5个百分点。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全区新增贷款额达168.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倍。

贷款结构有明显调整。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增加幅度较大,3月末全区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7%,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1%,增幅分别快于上年同期4.6个和5.9个百分点;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余额有所减少。

(四)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市场物价总水平继续上涨

1.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一季度,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04.8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增幅高于上年同期9.1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709.3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4%,增幅高于上年同期2.7个百分点。

2.市场物价总体水平继续上涨。受农产品市场供需矛盾的影响,一季度全区农产品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7.9%。一季度,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在上年同期上涨3.3%的基础上比上年同期又涨了1.1%。其中城市、农村牧区消费价格分别上涨0.7%和2%。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涨幅最大,同比上涨3.9%。受能源、原材料价格的明显上涨,一季度,全区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8%。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地区旱情较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明显。

尽管今春全区土壤墒情好于去年,但二、三类土壤墒情所占比重仍高达50%,赤峰、锡盟、兴安盟等地区降水偏少,存在一定的旱情。受去年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目前我区农资价格也开始明显上涨,其中化肥平均价格较上年每吨上涨159元,涨幅达10.6%;农药价格上涨2.9%,农膜上涨6.6%,农用柴油上涨6.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多,势必增加农牧民生产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农牧民增收。

(二)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幅较高,电力和交通运输“瓶颈”制约比较严重。

一季度全区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8%,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4.6%。工业企业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供进价格同比上涨7.5%。由于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工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前两个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成本同比增长34.3%,会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受全国经济增速加快造成我区电力、铁路运力紧张状况非常突出,不少地区经常拉闸限电,好多企业以运定产问题比较明显。

(三)就业和失业成为影响发展和稳定的两大难题。

2003年末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比上年末减少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2个百分点,今年3月末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又比上年同期减少1万人。前些年高校扩招大学生从去年开始毕业,国家有关部门预测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达60%,毕业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再者随着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扩大,加入到就业行列之中,以及企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区就业和再就业矛盾将进一步突出。

(四)部分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需引起注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临挑战。

当前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受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特别是基建投资需求的拉动,部分行业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现象也有所加剧。目前一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协调的行业增长,同真正意义上的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形成较大反差。

三、下一步经济走势及调控建议

从当前我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看,新的经济增长点比较多。一是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工业项目的投资力度,年内还将有一批新建企业建成投产。二是加快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使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三是随着消费结构升级,特别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消费增长将稳中趋升,尤其去年二季度第三产业受“非典”疫情影响较大,增长相对较慢,预计今年上半年消费增长将有较大的空间。四是从全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来看,也明显好于年初预期。从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来看,首先,锡盟地震灾区重建任务比较艰巨,工业生产受煤、电、油、运“瓶颈”制约因素影响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任务繁重。其次,国家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减少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减少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的压力等,已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收紧银根,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产生减缓经济增长的效应将会在二、三季度陆续显现。最后,从国际形势看,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频繁出现,世界经济走势存在不确定因素仍较多。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预测,预计上半年经济仍处于较高的平台上运行,全区生产总值将比上年同期增长15%左右。

我区下一阶段的经济工作,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辩证统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实现全年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此,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宽松环境,促进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优化。

近两年来,随着我区对外开放环境的不断改善,区外、国外不少大的非公有制企业来我区投资建厂,不少项目无论是投资总额、建设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地方财政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增强公共服务意识,不断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监督管理制度,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和全方位引导我区各类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其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

(二)进一步做好西部大开发各项工作,按照五统筹要求,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切实使用好国债资金,继续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农村牧区基础教育建设,医疗卫生和疾病控制防疫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内蒙古的支持力度。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建设一批统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区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项目。

(三)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努力适应人世后的新形势,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统筹规划,择优扶持,开拓国际市场,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和领域,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把引资的工作重点转向生态和基础设施、传统产业升级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通过不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特别是要继续完善出口退税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优先办理重点出口企业的退税,支持外贸出口。继续巩固和扩大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全面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开拓和提高我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篇3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升值 经济发展

一、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原因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不超过12%,而今年第一季度升幅就达4%,4月10日一举破7。推动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管理当局出于抑制通胀的目的未加干预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2007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仅约1%,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达4.5%,二者相差较大显示出国内通货膨胀水平较高,加快升值尤其是加快名义有效汇率升值,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市场近期的表现也显示出管理当局希望用升值来部分替代通胀的用意 。

2.人民币升值预期推波助澜

人民币升值预期升温,加剧了市场供求不平衡的态势。由于去年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加之美联储频频降息,中美利差进一步倒挂,刺激境外热钱流入中国。统计显示,今年1至3月,全国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949家,同比下降25.26%,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74.14亿美元,同比增长61.26%;一些小岛国家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此外,国内企业和居民结汇意愿也有所增加,今年一季度外币存款下降55亿美元,同比多下降89亿美元。同时,一些香港居民在发薪后,只留少量港币作生活费,其余都换成人民币存入香港的银行。香港金管局的统计显示,今年1月,香港人民币存款同比大增21%,甚至有一些香港居民将人民币存入内地。这样一来,外汇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更为明显。在预期的引导下,形成了自我强化,促进了人民币的加速升值。

3.美元的加速贬值,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升值

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政府为了避免经济衰退,失业率大幅度上升,采取了持续降息的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方面导致中美利差倒挂,另一方面使得美元持续走软。虽然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但在一篮子货币中,美元是主要的构成成份。这一点可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月度环比数据获知,从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月度环比数据一直比较稳定,最大幅度不超过2%,而对日元、欧元的环比波动则较大,由此说明,人民币对美元实际存在另一种软盯住。因此,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就会不断升值。

二、人民币快速升值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1.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根据贸易收支理论,一国货币升值在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情况下,会引起本国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水平改变,出口商品的外币计价升高,进口商品的本币计价降低,从而抑制了出口,促进了进口。根据我国2006年至2008年2月进出口月度数据的统计,在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背景下,我国月进出口额、月进出口差额同比都是增加的。由此可以说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是有限的,至少从目前来看是这样的。但人民币升值确实对我国某些产品的出口造成很大的冲击。比如我国的农产品,与国外相比,我国出口增长较快的农产品如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人民币升值可能会使这个优势丧失。而且,人民币升值会使那些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不大的农产品的进口增加。因此,人民币升值将阻止我国农产品贸易出口增长的步伐,进口将明显增加,对我国农业生产将造成冲击,影响农民增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可能发生逆转,由顺差变成逆差。

2.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国内不同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差距,凸现国内经济结构失衡。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将使资源部分转向服务业、国内制造业和农业,使经济结构得到改善。人民币升值,通过相对价格效应,将削弱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压缩了出口产品的利润空间。这样“ 两高一资” 产品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将进一步得到抑制;纺织、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将有所放缓, 劳动密集型企业要想继续保持竞争力, 将不得不转向开发新产品、提高技术水平、培育自主品牌等来提高产品附加价值, 以寻求新的利润来源;从而促进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人民币的升值亦会通过相对价格效应,使得资源性产品、关键技术设备进口将继续较快增长, 发挥进口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对于进出口重要载体的外商投资企业而言, 尽管人民币升值使外商投资成本增加, 但技术密集型外资企业受到的影响远小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有利于鼓励外资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 促使其走高技术、低消耗、高效益之路, 开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同时更多地关注国内市场, 从而减少我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同时,人民币升值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土壤。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国内企业进口国外先进设备、工艺及技术成本,提高企业进口积极性,快速提升了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这也将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因此,从中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3.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汇率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一国货币汇率变化通过财富效应、成本效应、需求效应及风险效应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影响,但不同目的、不同形式的外商直接投资受汇率变动的影响不同。对于具有真实投资目的的外商直接投资, 人民币升值, 外币的购买力下降, 资产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 以外币计价的本国资产价格上升、注册资本金增加, 外资企业在我国当地购买设备、厂房等前期投资所需要的启动资金也会增加。这样, 外国投资者在我国的投资成本和经营成本都会提高, 大大抑制了其在国内的独资和并购行为。对已在华投资且“两头在外”的外商而言,人民币快速升值一方面通过相对价格效应影响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进口的价格效应降低其产品的成本。因此,对这一部分外商直接投资来说,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影响较小。对已在华投资且“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外商,其影响又分两种情况,若原材料依赖于进口,成品在国内销售的,会通过降低成本、扩大利润从而刺激该类生产的扩大;若产品用于出口,原材料在国内采购,国内物价上涨及出口产品价格的上升会对该类外商直接投资起到抑制作用。对已在华投资且“两头都在内”的直接投资,由于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都在上升,其影响也较小。人民币快速升值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利润分配及分配利润的汇出也会产生影响。总的来说,人民币快速升值对未来外商直接投资起抑制作用。

4.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理论上,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缓解我国日益加剧的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通过影响进出口相对价格,进而降低货币供应、生产成本、海外收入、预期等,从而对国内产生类似于货币政策紧缩的效果,降低国内通胀水平。但在实践上,伴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内物价水平一直不断地上涨,在我国出现了升值和通胀并存的局面。这说明人民币升值对物价水平的抑制作用目前并未显现出来。当然,引起国内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需求拉动的通胀压力、有供给冲击的通胀压力、还有结构性通胀压力。人民币升值对通胀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减轻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但由于成品油等资源品价格仍未放开,又加上国际粮食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超过人民币升值幅度,这一效应被大打折扣。

5.对就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使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国大部分新增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最大的“重灾区”恰恰就是这两类企业。人民币升值对民营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另外,人民币升值还将影响到多个相关行业,导致其就业机会的减少。由于人民币升值,国外游客来华旅游成本上升,就会减少来华旅游和消费,这会对国内服务业、旅游业等造成冲击,进而影响到这部分的就业人群。人民币升值,也会使进口商品大量涌进国内市场,这会让国内企业的部分市场份额被国外产品占领。这两个方面都会导致国内部分行业重新洗牌,企业缩减业务甚至面临破产,很多人可能因此失业。

6.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

人民币快速升值给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潜在的风险。人民币升值加速了国际资本的流入,在大幅升值的预期下,人民币升值必然吸引大量国际游资通过各种途径流入国内。国际游资具有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的特点。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投机的盛行,为日后金融市场的动荡埋下祸根。另外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薄弱的情况下,金融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引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在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必须斥巨资回收外汇,使得市场流动性过剩。

三、结论及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人民币升值通过影响进出口、投资、消费进而对就业、物价水平、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产生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采取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应对策略是必要的。首先,改变通过人民币快速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的策略措施。实践中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可以说明寄希望仅依赖人民币快速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可能并不现实,相反会对经济造成更大的伤害。从全球的视角,可以发现通胀正在全球蔓延,饱受通胀之苦的不仅仅是中国,因此,要解决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不应只在国内的框架之内,也不能过重的依赖人民币汇率政策,而应在更广的视角下,采取多种的政策措施综合治理。其次,采取措施引导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人民币加速升值缩短了升值预期的周期,容易引起外资的集中撤离,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曾出现游资集中撤离、金融市场遭受重创的实例,值得我们引以为戒。中国今天所处的时期比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更为敏感,如果市场存在持续的升值预期,将造成人民币资产价格的非正常上涨,利率不断下跌,可能陷入日本式的流动性陷阱。再次,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虽然我国实行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但热钱还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一方面使得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扩大,另一方面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因此,我国应尽快出台有关的管理办法,细化流动性资本跨境移动的监管,必要时采取跨境资本交易税和无息存款准备金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最后,鼓励对外投资并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鼓励并引导资金对外投资,既可以减轻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又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降低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压力和预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改革是目前经济条件下的首要选择。适当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人民币汇率波幅范围扩大,将会增加投机资金的风险,使投机的动力减小,从而减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韩 燕:人民币升值怎样影响中国外贸[J].世界知识,2008(2):50~51

[2]曾 铮: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J].特区经济,2007(5):16~23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篇4

【关键词】十六大;经济发展关键词;经济发展理念

十六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把脉宏观经济走势,及时提出应对新情况、新矛盾的策略,战胜了各种困难和风险,中国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回顾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快又好”、“又好又快”、“好字优先”成为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词,成为中国人民口中的流行话语。这些关键词的变化,反映了我党经济发展理念的变迁,是我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

一、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关键词经历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又快又好”“又好又快”“稳中求进、好字优先”的转变历程

(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世情、国情的变化,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内国际的有利时机,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此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迅速成为中国人民口中的流行话语。这一关键词一直沿用到十六大。仅在十六大报告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词就出现三次。200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然沿用这一词。

(二)“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003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遭遇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地震、洪涝、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在严峻挑战和困难面前,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立足长远,着眼当前,把经济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2003年11月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式提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了经济发展理念由“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向“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变迁,明确提出协调发展路线。

(三)“又快又好”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至此,“坚持以人为本、全碗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的完整表述。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后,“又快又好”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词。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后明确提出:“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把又快又好发展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

(四)“又好又快”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得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经济结构继续改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进展。对外开放水平继续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但在“快”字的背后,诸多平衡也被迅速打破。在国内,城乡、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经济大而不强、增长方式粗放等深层次矛盾,还在困扰着中国。环境、污染、能源、农业等薄弱环节成了软肋。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党总结经验,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深刻认识到“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再次升华。

(五)“稳中求进、好字优先”

“又好又快”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实现明年经济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稳中求进、好字优先”更加明确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径。

二、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又好又快发展,这些关键词的变化,反映了我觉经济发展理念的变迁,是我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

(一)无论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如何变化,经济发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

发展,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其中,经济发展是中心、是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经济发展,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新中国成立前,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积贫积弱的基本国情,深刻指出:“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所以“发展生产,保障需要,这是主要的、基本的”。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理念,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一定“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指出:“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也多次强调:“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由此可见,经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

(二)经济发展关键词的变化,是中国共产党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与时俱进的决策之举。标志着我党经济发展理念的逐步成熟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我们的硬道理。加快经济发展,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需要。但如何使经济发展,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经济发展,却大有讲究。

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主要的经济特征就是经济落后,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如何在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度里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面貌?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思索的问题。

1958年。根据的创意而提出的“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反映了当时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同时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

的普遍愿望。但“多快好省”忽略了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尤其总路线指引下的“”和化运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但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仍然是不争的事实。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这些论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可以通过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也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可以使发展速度“更快一些”,为使生产力水平发展得“更高一些”。所以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加速经济发展。强调速度的时候,也要注意效益。邓小平还指出:要“重视提高经济效益,不要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使得速度与效益相统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2004年又将其概括为“又快又好”。

“又快又好”意味着快中求好,偏重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兼顾质量。因为,在经济总量规模较小、综合国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人民生活水准较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是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人民生活也不断改善。

然而。“又快又好”由于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导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环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如果经济发展理念不变,较快的发展速度是无法持续的。因此,“好”字当头,注重发展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抓住机遇、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各种社会矛盾、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

总之。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关键词的变化,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国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与时俱进的决策之举。标志着我党经济发展理念的逐步成熟。

(三)经济发展关键词的变化,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重视经济发展、懂得了如何发展经济,其最终目的是要回答“为谁发展”这一问题。

同志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力量。而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所以我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在自己的旗帜之上,作为根本宗旨。离开了这个根本宗旨,我们党的一切奋斗目标不但不能实现,而且变得毫无意义。八十多年来,我们党正是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立足中国现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而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这一核心问题。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发展必须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发展必须为了人民: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尺度。发展必须尊重人民。

经济发展关键词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尤其是“又好又快发展”,它紧紧扣住发展这个根本点,突出地强调发展不仅要快更要好的问题,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和要求,这就是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它又涵盖着以人为本的要素,是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应有之义。因为人民群众对发展的要求,就是要又好又快、好中求快、优中求进。既要有发展速度,更要有发展质量;既要求加快发展,特别是加快经济发展,又要求能够实现社会和谐,特别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从而做到“好”与“快”的统一。又好又快发展正是对人民群众这种期待的切实回应,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篇5

又好又快 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观 继承 发展

又快又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国民经济由“又快又好”发展到“又好又快”发展,反映了党的经济理念由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转变,由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向在经济增长基础上注重经济质量和效益转变,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的观点。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目的的人民性

为了广大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高准则是惠及全体人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列宁指出,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自由发展。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强调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均等共享;邓小平重视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倡导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主张“以人为本”,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总之,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还不能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自由发展,但要努力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条件。因而,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所共享,并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又好又快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力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既重视经济总量增加又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强调经济效率又注重经济公平,既追求经济速度又追求生态良好,既着眼于经济快速增长又着眼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既注重经济增长又更加注重人民得到的实惠。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和共同富裕的原则,将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置于突出位置,将生活质量改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配公平、生态文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结合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目的人民性的思想。

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最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及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揭示了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发展生产力是使工业分布几乎彻底摆脱所有的地方条件的限制和消灭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要求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则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核心,认为无产阶级国家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加产品的数量。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则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因此,衡量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出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也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达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着解放生产力,不能只强调一个方面,而应该把两者都讲全了。坚持生产力标准,从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高度强调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责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不断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

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致力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主张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中促进生产力解放和发展,强调在国家有效的宏观调控下通过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作用的发挥,以及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生产力发展,注重在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成果目标下的生产力发展。这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又突出了生产力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

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剥削阶级消灭后,无产阶级国家的主要任务就应当转移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来,在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把社会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到无产阶级国家手中之后,经济建设无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列宁主张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须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把提高生产率作为首要任务。他说:“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列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是显而易见的。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后,在党的上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判断(只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却又长期偏离了这个中心)。邓小平总结了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偏离经济建设中心的惨痛教训后,重新把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既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将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起来。在经济建设中,其中心任务已经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或将经济增长速度放在第一位,而是在注重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性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强调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协调性,突出了经济建设中心任务的新变化、新趋势和新要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又对它有所发展。

四、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应有较快速度的主张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发展应有较快速度。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强调无产阶级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必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快”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经济思想中居于基础地位。曾经意识到在五六十年内不能超过美国,就有从地球上开除球籍的危险 ,因而他一再强调经济发展应有一定的发展速度,要求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基本实现工业化,“在大约几十年内追上或赶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邓小平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基础上,同样突出了“快”,要求国民经济必须有一定的发展速度。他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首先要有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较好的经济效果;对我们国家来说,首先要摆脱贫穷,而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发展太慢不符合社会主义要求,发展太慢等于没有发展,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经济发展总要力争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台阶式发展,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能够办到的。把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的手段,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有条件发展快一些的就快一些。依据变化了的经济条件,更加突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好”,但一定速度的“快”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作为“好”的前提和基础。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偏重“好”,依赖“快”,“好”制约着快,快作用于“好”。没有经济数量的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增加就谈不上发展,也就谈不上“好”,经济指标快速增长、GDP迅速增加、物质财富的快速增多是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的物质前提。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都要以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加为基础。离开了这一物质基础,“好”就失去了依托。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在我国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上提出的。但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于世界后列、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还没有根本改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对加快生产力发展、加速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又好又快”要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只有符合“好”的要求的速度才是又好又快发展的快速度。又好又快发展既坚持快,又以好制约着快,将好优先于快,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应有较快速度的思想。

五、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坚持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注重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高度,既要求尽快增加社会主义生产力总量,又要求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把消灭阶级对立、城乡对立和旧的分工,实现城乡融合、工业和农业结合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目标;既要求社会再生产的比重关系协调或平衡,又要求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实行同自然的和解,减少或避免由于对资源环境过渡开发而招致的自然界的报复,实现人同自然和解。可见,注重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主张的应有之意。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强调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首先,经济发展的快速度,是切合实际、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发展的适度的快速度。正如邓小平所说:“根据我们的经验,步子也不能迈得太快、太急。过去,我们搞得太急,发生了一些错误,……,经济发展的速度反而慢了。”其次,经济发展的快速度,不是一时的快速度,而是持续的快速度。对此,邓小平认为,经济发展的快速度应该是为以后五十年以至七十年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打基础的快速度。第三,经济发展快速度是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快速度。把节约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人力和设备,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人力和物力。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强调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认为“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求努力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第四,经济发展快速度是人民得到实惠、共同富裕的快速度。倡导一切为了人民利益,主张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邓小平指出,经济发展的大原则是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认真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差距太小或太大都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历史差距,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的发展阶段。第五,经济发展的快速度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快速度。要求协调沿海与内地、不同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邓小平主张通过区域经济波浪式的不平衡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正是他的区域协调发展思想的体现。从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突出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及其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制定了新世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在“好”与“快”的组合中“好”字优先,在生产快速发展基础上更加重视:(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水平改善;(2)民富、共富和收入差距缩小;(3)经济结构合理和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4)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改善;(5)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这就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坚持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思想的同时,将当前面临的重大民生问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凸显出来,赋予速度、质量和效益统一思想新内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念。

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生产力有二条基本途径:一是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生产力;二是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社会变革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强有力杠杆和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既相适应又相矛盾”是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巨大作用,不提高科学技术,就无法提高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打好提高科学技术这一仗。邓小平继承思想,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应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越来越表现为第一生产力,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和知识分子的数量与质量。发展经济不能没有知识和人才,发展教育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长远的根本大计。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又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及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争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大作用和科学技术的激烈竞争,强调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在实现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又好又快发展在经济发展动力上,一方面,坚持改革,主张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宏观调控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既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又克服市场缺陷、防范和化解市场引起的经济较大波动;另一方面,强调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显然,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动力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

综上所述,“又好又快”要求国民经济发展“好”与“快”紧密结合,突出“好”字优先,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观的同时,突出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多方面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篇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审时度势,提出了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从而把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好”与“快”两字的互换,不是文字次序的简单调整,其有着长远而又深刻的意义,体现的是经济发展理念的大转变,是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观点的提出,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过去提的“又快又好”,偏重强调经济增长速度。这种提法有着一定的历史因由,是我国在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做出的发展战略选择。经济“快”的增长,是扩大经济总量,奠定社会经济基础,也是为“好”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才得以极大提升,从而积累和创造了求“好”求“质”的条件。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以及开始步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如果仍然停留在追求速度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张,而忽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内涵式增长方式的培养,将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历史进步的必然性,是我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的新飞跃。

要辩证地把握“好”与“快”的关系。强调经济发展的“好”,不是不要“快”,而是为了实现持续、长久和稳定的“快”。倡导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由过去更多地强调发展的速度,强调GDP的增长率,转为更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是必要的,但这种“快”必须是在“好”的基础上的体现,是要实现国民经济保持高质量的快速发展。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篇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开罢,会议在全面总结2006年的经济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搞好2007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通读经济工作会议公报,细心的人会发现,中央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字面上发生了一个“细微”变化,那就是从我们过去一直强调国民经济要“又快又好发展”变成了强调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发展”。

可别以为这是搞文字游戏,小看这一细小的排序变化。这其中可蕴涵着科学发展的大道理。“又好又快发展”不仅更加清晰地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而且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过去我们在强调“又快又好”时,虽然也不断强调速度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但总是不自觉地注重了速度,而忽视了经济发展质量,忽视了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忽视了经济繁荣背后日积月累的社会矛盾,忽视了经济增长的技术知识支撑能力建设,忽视了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忽视了经济增长中的结构优化问题。

当然,我们不应该简单指责我们过去经济发展中的“快”,也不应该简单地责怪我们对速度和规模的追求,因为在一个经济总量规模很小、综合实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人们的资源环境意识不强、人们渴望解决温饱等所有这些都需要快速膨胀的阶段和条件下,速度就是主要矛盾,就需要集中力量保速度。如果惠顾到五十年代新生的红色政权面临强大的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积压和包围的条件下,当年同志提出“超英赶美”以壮大社会主义新中国,本来无可厚非。后来出了问题也不错在其追求速度、追求增长的赶超目标本身,而是错在用“左”的脱离实际的手段而已。1998年之后一段时期,为了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我们为保持8%的增长速度而采取一系列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积极的货币政策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也是那个时候的经济发展形势需要。应该说,经过28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步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所有制格局;国有企业通过公司制改革,经营管理机制根本改变;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外资经济长足发展;国内居民收入快速提高,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对外开放不断深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稳步推进,所有这些就最终形成了支撑国民经济自主性增长的微观基础和基本条件。所有这些与我国“高居民储蓄”、“充足的外商投资”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条件一起,共同形成驱动中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强劲机制和推动力量。也正是如此,速度问题就不再是主要矛盾。2005年、2006年两年在中央严守“土地”、“信贷”两个闸门,猛踩刹车的条件下,经济增长速度仍能够高达10%以上,就是有力的佐证。

根据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信息,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20万亿大关,在经济总量达到如此高度,自主性高速经济增长机制已经形成,而经济增长背后的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经济发展的“质量”就变成了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因此,强调经济发展要“好”,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前提,做到“又好又快”,也就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篇8

关键词:城乡差距;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地区差距;经济体制改革;涉农领域市场化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F061.3;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3-0001-10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成功发展范例。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除了1980至1984年农村改革和1995年至1997年政府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所带来短暂的农民收入相对较快增长之外,城乡差距总体呈现持续快速扩大的态势。2002年以来,虽然城乡收入倍数差距大致稳定在3.30倍左右,但绝对差距仍然快速增长,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 109元)已经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919元)高出13 190元。并且,由于历史上形成的与城乡户籍制度挂钩的一系列城乡差别的社会经济体制,城乡居民身份附着了巨大的隐形福利差距。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04年的研究报告认为,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最高的news.省略/fortune/2004-02/25/content_1331124.htm。持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统筹城乡发展成为近期我国重要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学研究发展较快,对城乡差距问题的研究已经较为具体深入,尤其对城乡差距形成原因的实证研究十分丰富。相比之下,基于宏观视角和历史视角对当前收入差距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征的综合分析较少,而这种综合研究在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对于理解城乡差距的深层次原因和发展趋势,把握改革方向十分必要。本文对此做出尝试,以期抛砖引玉。

二、我国城乡差距的工业化背景

我国的城乡差距形成和演化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是受到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三大趋势的影响,其所表现出来的宏观趋势是三方面影响的复合。

工业化是近现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也是我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中的城乡关系总体上是工业化进程的一部分,其演化过程与工业化过程的各个阶段总体相适应,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对于工业化阶段的划分缺乏公认的、一致的划分,这里的划分主要借鉴刘易斯、钱纳里、霍夫曼、罗斯托等人关于经济结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并参考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归纳概括而来。:

一是工业化前的农业革命阶段。工业化之前一般都会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农业产出快速增长,形成经济剩余,为工业发展提供必需的食物、原材料和劳动力,此阶段城乡收入差距较小。发达国家工业化前的农业革命时间大致为:英国1690—1700年,法国1750—1760年,美国1760—1770年,瑞士1780—1790年,德国和丹麦1790—1800年,奥地利、意大利和瑞典1820—1830年,西班牙1860—1870年保罗•贝罗奇著《1700—1914年农业和工业革命》,见卡洛•M •齐波拉主编的《欧洲经济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中文版第368页。。

二是工业化初期阶段。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创新陆续应用于工业生产,工业生产加速,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率先发展,劳动力需求猛增,工业相对于农业呈现高速增长;城市资本收入增长迅速,城市财富进入原始积累阶段,占主体地位的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快速下降。此阶段,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足,城乡劳动力工资水平差距不大,城乡收入差距变化不大。

三是工业化中期阶段。随着新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以及工业资本的持续高速积累,重工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加速,工业经济规模和劳动力占比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主体;主要为工业服务的生产业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有所减缓,城市劳动力转为相对稀缺要素;城市劳动力工资收入快速上升,城乡差距快速扩大。

四是工业化后期阶段。工业部门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进步速度减缓,消费需求增长开始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消费业快速增长。工业部门生产和管理技术向农业部门快速扩散,二、三产业生产和居民消费对提高农业部门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趋于强烈,农业生产率显著提高。虽然农业部门占国民经济的比例稳定在较低水平,但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和人口城市化的逐渐完成,农民收入开始快速提高,城乡收入差距趋于缩小。

五是后工业化阶段。服务业(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主体,消费需求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由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农业生产固有的高风险,政府往往会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进行补贴,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消失。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清末1860—1890年代的洋务运动,但由于国内政治体制问题和国际殖民主义环境,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中国工业化始终没能充分展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独立完整的为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苏联工业化的斯大林模式为中国工业化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样板。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超工业化战略”全面实施。1953—1980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投资占54%,其中重工业占比高达8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