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8篇

时间:2023-08-30 09:16:59

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

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篇1

1.在“模块内容的框架意识”上下工夫,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第29题考查的是西方经济发展模式问题,隐含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线索,这些内容在课本中均属于主体知识,本题的特色在于通过比较美苏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经济体制建设道路”,实际上是将前苏联、美国、中国三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在一起,注重知识的联系、综合与运用,让学生拥有大历史观,俯瞰苏联和美国经济发展模式,做到胸怀全局。学生在回答第一问时,出现对斯大林经济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回答混乱的情况,除了审题不清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书中提到的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更应使学生明确“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的。如: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二经济史中关于”经济发展道路“问题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阅读目录总结关键词,学生一般都能从单元标题中总结出第四、第六和第七单元分别讲述中国经济建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前苏联经济建设,接着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国家分别采取怎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即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计划经济是学习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结果,在斯大林模式建立前存在着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的新经济政策,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是在吸取前苏联和近代西方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理解上述三个单元内容间的联系。具体到各单元内的知识点,可以借助框架图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识记。“学科知识体系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构建的,反映了对历史的总体认识,体现和涵盖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在考试测量中十分重要。只有把握住了学科知识体系,才能保证考试测量在历史观念方面的价值取向,保证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命题的立意和认识的提升都源于学科知识体系。”[1]目前高中历史必修教材分别按照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模块进行编排,在复习时,教师应打破这种孤立,将教材的主体知识构建成立体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分析思考历史问题时能做到纵横联系,从整体上看待历史线索、历史阶段和历史作用等。笔者建议一轮复习按照课本专题史的思路复习,遇到关联问题进行拓展联系;二轮复习按照通史思路、根据考纲进行复习,整合教材内容建立新的联系。学生通过一轮复习对专题及部分知识点建立初步认知,二轮复习时才能建立全面立体的知识网络,并培养学生的时序性意识。

2.在“知识点的概念意识”上下工夫,准确把握知识点的内涵。

历史基础知识是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依托,没有基础知识的掌握,以上的“能力”考查无从谈起,所以新课程改革不会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对基础知识准确完整地把握是应对高考的必备条件,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事实上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第29题对知识点的考查比较直接,不绕弯,比如第一问当中提到的“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第二问直接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但从答题情况看,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举不出相应的例子。在平时的复习教学当中,知识点或者基本史实的概念化有利于学生全面、清晰地掌握知识点。美国学者布鲁纳认为:“在教学中重要的是掌握基本结构的知识。授以基本结构的知识, 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形成基本概念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历史知识的概念化过程是历史学习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是学习者从众多的史实当中不断总结提炼并进一步深化的过程,知识的概念化有利于学生找出知识点的规律,掌握内在的联系。历史的知识概念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概念和理论性知识概念,即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基本史实和历史知识内在本质的概况。如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等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进行教学,包括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基本内容、特点和影响等。这需要教师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概念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要适应专题史体例下的教学,抓住重点知识概念,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不断地进行启发,使学生对知识概念化的认识不断深入。

3.在“解题的方法意识”上下工夫,完整表达自己的思路。

学生能否把自己的想法较为准确地表达出来,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或技巧,才能按照题目的要求准确组织语言得到高分,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如第一问当中问到“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本题是一道比较类题目,学生需要找出斯大林经济模式和新经济政策之间的联系点,然后把这些联系点前后变化回答清楚。这需要在平时的复习教学当中,针对比较类题目或者“有什么进步性或者局限性”的问法等题目进行总结,让学生有规律可循,完整全面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除了这比较类题的这类解答外,还主要有“评价”类型、“认识、看法、启示”类型、“原因”类型的题目。(1)针对“评价”类型的题目,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回答,如:怎样评价西方殖民入侵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进步性的一面是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解体,西方科技的传入,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灾难性的一面是中国日益沦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场所和原料产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针对“认识、看法、启示”类型的题目。需要从对当时历史的影响、对以后长远历史的影响及对本国或世界的影响进行分析。如本题的第三问当中问到“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经济模式的认识”首先讲到斯大林模式对当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长远来看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现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等情况。(3)针对“原因”类题型的解答,一般要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等方面进行回答。如山东卷第28题第三问“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回答时分别从中国国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西方列强的入侵,政治方面是清政府的腐败和顽固,经济方面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弱小,思想文化方面是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等方面进行分析。教师在日常的复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进行针对性的技巧训练,以避免学生拿到题目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使历史题的解答有迹可循。

4.在“史论的总结意识”上下工夫,提升思维深度。

这里的“总结”意识指的是对历史理论的感悟,是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反思的意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学生掌握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分析历史问题和现象,使学生能够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看待历史问题。对第三问当中的斯大林模式和罗斯福新政应辩证地进行分析,分别从他们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该题体现出主流史观,折射出时代特征,通过不同的历史现象间的联系进行多视角分析,体现出“论从史出、史由政来”的原则。如何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史论总结意识?首先,学生史论意识总结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不断地自我充电,注意学习最新的史学动态和史学观点,解读教材研读课标。建议在复习当中,抽出相应的时间从历史的角度专题讲解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从史实的角度加深对政治教师教授的唯物主义的理解。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也应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本题的第三问,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自然能够发现20世纪三大经济发展模式,即斯大林经济模式、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学生在进一步的比较过程中会发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完全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其进步性的一面,但实施国家宏观调控是不同国家制度间的趋势,学生进一步总结出,不同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其历史的个性和共性,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改革的动力在于不断地改革,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其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观。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面对新材料和新情境,允许学生争论,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阅读材料——反馈结果——师生研讨——达成共识——总结升华”这一模式,使学生的思维获得解放,从而使学生对史论能够有所悟,有所感。

在现阶段,“高考的指挥棒”仍发挥着复习的导向作用,作为一线教师需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理念去适应新的高考命题思想,鼓励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当中掌握一定的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要通过训练科学掌握答题方法,使思路更加清晰、表述更加缜密,从而真正实现学科能力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篇2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课程教学 经济理论 经济现象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134-02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课程,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教育及教学的任务,有着极为特殊的课程及学科发展的地位。从该门课程的理论性、政治性上来讲,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共同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学说体系。从该门课程所具有的价值判断功能及社会历史观的功能上来看,它又是我们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从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视角去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变革的过程及其趋势的指引器;从该门课程在当今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性、应用性方面来讲,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和分析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现象、经济问题、经济政策、经济矛盾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有用的理论知识工具。它所具有的理论性、思想性、功效性成为该门课程最具有价值的意义所在。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现实的发展及知识结构创新的需要,对该门课程在许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变革的要求。在当今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也越来越凸显出六个方面所应给予关注的问题:

一、传统及当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研究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并重

以往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中矛盾现象的分析和判断,例如,商品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及其历史发展趋势的理论,经济危机理论,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等等。这些内容和理论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点,即所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呈现出来的矛盾性、斗争性和针对性。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经济关系、所固有的本质及其变动发展的历史逻辑轨迹。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切社会的生产关系及其分配关系。因而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研究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否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必然缺少了其时代性、发展性和科学性。在今天,政治经济学内容丰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及经济关系变革发展的研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关系及分配关系的研究。

这样,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就要求将不同性质的社会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与非社会制度属性的经济关系、经济矛盾的研究并重;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在不同性质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分配关系中存在的特殊形式及其与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关系不同方式的结合融合也应成为教学研究和讲授的重要内容。

二、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经济范畴和经济理论的历史性逻辑性应与现实性普遍性的要求相结合

以往的政治经济学课程往往重视和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侧重于对经济理论、经济范畴的系统性逻辑性历史性地讲授和研究,因而一些经济范畴、经济理论往往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内在的联系性。

在今天,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及分配关系出现了新的存在方式。一些经济理论和经济范畴的含义及所阐明的内容和范围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和拓展。例如,资本这一范畴的概念及其理论,包括资本的来源,资本的职能,资本的流动,资本的投资,资本利润的来源及形成和构成,资本之间的联合兼并及重组等等;再例如,一些经济理论所揭示的经济过程的本质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又具有了一些相近的特点及变化的规律,如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存在着一些相类似的矛盾和特点等等。

对许多经济范畴及经济理论必须作出符合当今客观社会发展现实的解释和说明。没有这种继承与发展并重的结合,没有这种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结合,没有这种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结合,就无法去丰富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学说体系。

三、对生产关系分配关系的研究应与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和把握并重

以往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更多侧重的是对于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的研究,更多的是对社会总体经济问题的研究,主要解决的是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生产关系的性质、特点、矛盾运动等本质性总体性的问题。

而在今天,人们不仅关心这些本质上的规定及其结论,也同样以极大的热情去关注社会发展现实中所出现的经济理论及经济现实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求更好地去认识和把握我们周围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因而政治经济学的课程教学所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政治经济学是对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质的规定性的解释和说明,但这并不能代替对社会客观经济发展现实问题的探讨和研究。而这些现实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既涉及到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同经济政策的选择和比较,也涉及到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广泛和深入地解释和分析,并同时也涉及到消除经济发展过程中矛盾问题的手段、方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效果及其综合的评价。

所以,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也应构成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中最富有时代性和现实性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作为理论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应注重与部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在课程教学内容上的交叉和互补

以往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更多侧重于理论经济学的讲授和分析,这种带有浓厚的理论经济学色彩的教学,往往以讲授和分析一般经济理论、经济过程、经济现象、经济规律为主,更多地探讨的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经济规律及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和经济现象,主要的目的是认识和把握社会生产方式中一般的经济过程和经济关系及不同社会生产方式条件下经济规律产生的方式、作用及其发展的趋势。

然而,社会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经济矛盾和经济问题往往除了具有制度性、一般性的特点外,往往还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和具体性。同时这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往往又与部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汇率问题,物价指数的变动,利率水平的变动,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失业与就业问题,居民收入的变动与消费水平的变化,货币资本市场的问题与发展等一系列诸多的具体经济问题。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不但无法回避这一系列具体而又现实的经济问题和理论问题,而且还应有意识地主动地去联系这些具体的经济现象给予正确地分析和解释。因为许多一般的、基本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矛盾的存在及演变都与这些具体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有着无法割裂的、极为密切的关联性。

因而,恰如其分地借用和引入部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知识,并有机地融合进政治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之中,对具体的经济现象、经济问题给予尽可能深入地、必要地解释和分析,是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不断丰富拓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科应注重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理论观点的融合和借鉴

以往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往往侧重于政治经济学本学科领域理论和知识的讲授和研究,注重的是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学科自身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虽然也十分注重对不同学术流派不同理论体系经济学理论的相互借鉴,但这几乎全都是经济学本身学科体系内部理论观点的比较借鉴和运用。

然而在今天,政治经济学所要分析和涉及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身所固有的范围,往往需要在政治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中,融合和借鉴、借用和引入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如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观点,对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加以综合性的分析、说明和判断。这样,通过政治经济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融合相互交叉,全面性综合性的对于现实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作出尽可能广泛性综合性的讲解和分析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也十分必要。

我们以前往往批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割裂与阻断,其实在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也存在着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割裂的问题。人文社会科学有一个凸显的特点,就是各个学科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关联性,它们都是从不同方面对相互联系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因而在政治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经济学科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理论和观点之间交叉和融合,在课程内容上尽可能补充进去更多地广泛性、深刻性和综合性的内容。使我们对于社会经济关系及经济现象的解释和分析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和全面,有效地克服和消除原有课程教学内容中所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和片面性。

六、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必须把其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功能与经济学理论知识传授的学习功能有机地相结合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有着重要和独特的宣传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它通过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讲授和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所存在的对抗性的矛盾及其历史的局限性,并通过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全面认识,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性、规律性和方向性。

但是,仅仅注意和单纯强调这种宣传和意识形态的作用是完全不够的,因为这种作用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方式和途径才能实现,必须借助于一定的介质才能加以传播和接受。否则,只能简单地停留在口头上和书本上,很难取得真正有效地宣传和教育的结果。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说产生的历史逻辑来讲,马克思、恩格斯他们之所以最终选择了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投身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致力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学说的传播,并不是简单的同情工人阶级的结果,而是通过对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研究并考察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状况及工人阶级运动的实践所得出来的对社会发展规律正确科学的认识和把握。没有对哲学、经济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没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从而也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后来的社会主义运动。所以,要崇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要认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坚定对社会主义发展前途的信心,就必须用理论和知识去教育我们的学生,武装我们的学生,使他们对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说的认同不是简单地被动地建立在一般的思想宣传教育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基础之上,建立在真正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牢固的基础之上。这种建立在掌握了科学的理论知识并懂得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上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才是最为可靠最为坚定的。

所以,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必须加强和丰富对政治经济学及相关学科知识的讲授,同时要对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的经济理论、经济现象、经济矛盾、经济过程及复杂的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现象作深入的研究和广泛地讲解;加强和提升该门课程内容的知识性和理论性,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理论和知识去解释和回答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种种现实问题。这样,思想理论教育的结果与学习知识所获得的科学能力才能同时内化为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知识素质,从而真正地实现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目的性和作用性。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所应关注的这六个方面的问题,并不是要改变原有的政治经济学教学体系和主要内容,而是面对我们所处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发展的现实,增加和赋予了该门课程新的更加丰富的内容,并推动该门课程在教育教学思维方式上的转变及内容的创新。对这六个方面问题的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和有效地解决,会在许多方面更加有效地解决我们原有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一些困境,使政治经济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课程,体现出更多的时代性、理论性和知识性,使我们的课程教学有更加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好地去回答社会发展中的经济热点和难点问题,提高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从而极大地提升它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美]巴里・克拉克.王询译.政治经济学比较的观点[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高钻译.比较政治经济学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篇3

关键词:经济哲学认识论;人的认识能力无限论;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李嘉图;奈特

中图分类号:F0-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1-0005-07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学是对经济事实的认识。有认识就有对认识的认识,黑格尔称这种认识为反思,[1]我们视它为经济哲学认识论。对经济事实认识的历史与人类经济生活的历史同始终,对经济事实认识的认识起源则晚得多。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原因在于,只有经济事实复杂化到一定程度,有为数不少的人对这种现象感到惊异和好奇且进行专门性研究,对经济事实的认识才能丰富起来。认识的丰富造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情势,有人把这种情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检视各家之言的利弊得失和优劣短长,结果是经济哲学专门性研究领域的出现,即经济哲学认识论。

经济哲学认识论是概括性提法,指称的对象多种多样。从存在状态的角度看问题,有的经济哲学认识论潜藏于对经济事实的认识过程中,亚当·斯密的相关文献就是如此;有的则把经济哲学认识论作为专门的研究和论说对象,哈耶克的《经济学与知识》一文可为典型例证。从逻辑前提的层面看问题,有的人视人的认识能力无限,以这种逻辑前提为基础构筑经济学知识者人多势强,从李嘉图到现在的主流经济学,始终是学术话语霸权的掌控者。另有不少人把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作为经济哲学认识论的逻辑前提,以此为基础构筑的经济学知识同样能吸引人和打动人,哈耶克、施蒂格勒和阿克洛夫等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其接受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有直接关系。

任何人都会有对经济事实的认识,因为他们每天都要与衣食住行的经济行为打交道。这种认识属日常意识范畴,绝大多数按日常意识行事的人不会关注这种意识的逻辑前提问题。如果把对经济事实的认识学理化,认识的逻辑前提问题会凸显出来,重要起来,不解决逻辑前提问题,对经济事实的认识就无从谈起,即便产生了,也会导致自身矛盾的结果,亚当·斯密是前车之鉴。

他告诉我们,“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2]亚当·斯密的主旨是论证经济自由主义,但他没有自觉意识到的问题是,论证过程以经济哲学认识论的逻辑前提为基础,这个逻辑前提是人的认识能力无限论。如若不然,资本持有者怎么能给自己的资本找到既最有利于自己又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

同样是为了论证经济自由主义,可怜的亚当·斯密涉及到另一类人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是僭取一种不能放心地委托给任何个人、也不能放心地委之于任何委员会或参议院的权力。把这种权力交给一个大言不惭地、荒唐地自认为有资格行使的人,是再危险也没有了。”[3]亚当·斯密观点的立论前提可以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统一论;第二种是指导者的责任心及由责任心而来的努力程度论;第三种是信息不完整论。前两种立论前提超出经济哲学认识论范围,它们不能被抽象为全称性命题,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事实足以证明这一点。[4]最切合实际的立论前提是第三种,企图指导私人如何运用资本的政治家之所以必然会出错,根本原因是他不可能做到指导时的信息完整。顺着这样的逻辑思路继续提升,一般性的经济哲学认识论命题跃然纸上:人在决策时依据的信息不完整,因为人收集和理解信息的能力有限。

综合上述亚当·斯密潜含两种经济哲学认识论逻辑前提的论述,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结论。

第一,亚当·斯密在同一本书中仅隔一页多的篇幅里就涉及并运用两种经济哲学认识论的逻辑前提,一种是人的认识能力无限论,另一种是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两种逻辑前提处于同一经济思想体系且都发挥作用,导致的必然结果是自相矛盾。

第二,亚当·斯密在经济哲学认识论逻辑前提问题上陷入自相矛盾的原因在于,他没有自觉意识到经济学中存在经济哲学认识论问题。经济学自身要满足逻辑自恰的要求,经济哲学认识论逻辑前提的确定和一致是绝对必要的条件。

第三,在经济学中,作为绝对必要条件的逻辑前提不是天外来客,而是自觉思考和哲学性探讨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出现可以由经济学家的工作促成,也可以由经济哲学家的工作促成。不管由谁来促成,有一点可以肯定,它是经济学和经济哲学认识论的基础性工作。

第四,后来的经济学家意识到了亚当·斯密在经济哲学认识论逻辑前提问题上自相矛盾的客观存在,自觉探讨并试图解决这一矛盾,结果是殊异天壤的两种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的形成。

第五,如果从李嘉图和莱斯利算起,经济学中两种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产生、存在和发挥作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回顾和检视这一历史,它们各有什么样的演进路径?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经济学提供帮助且能促进经济学研究进步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是什么?探讨这些问题并得出能成一家之言的结论是拙文的写作缘由。

二、以人的认识能力无限论为逻辑前提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大批李嘉图过度抽象的方法,“作为对管理国家的方法的贡献者,16和17世纪的早期经济思想的先驱者关心整个经济制度,关心整个制度的全部资源能达到最优的就业状态,从而他们所使用的方法使他们能抓住在实践中的一部分明智之道,而这部分的明智之道首先为李嘉图的不合乎现实的抽象的方法所忘掉,然后又为他的方法所涂抹掉。”[5]这种批判不是孤立现象,熊彼特曾经称李嘉图过度抽象的方法为“李嘉图恶习”。[6]

令人不解的是,虽然李嘉图的认识论思想屡遭诟病,但它一路凯歌行进地成为经济哲学认识论中的话语霸权。凯恩斯稍带夸张的说法可资证明这一点。“李嘉图征服英国的完整程度正和宗教裁判所征服西班牙一样。他的学说不仅达到为市民们、政治界和学术界所接受的地步,而且它还使争议停止,与其不同的观点完全消失并且根本不被置于讨论之中。”[7]出现如此怪异现象的原因何在?凯恩斯说出了如下让主流经济学家惧怕气恼又毫无办法的话,“李嘉图胜利的完整程度始终是出乎意料的和难以理解的事情。看来一定是由于在一系列事物上他的学说能适合该学说所存在的社会的要求。我设想,该学说所得到的结论和没有经济学知识的普通人所预期的结论具有很大不同之处是给它带来智慧上的威信。它的教言在实践上的严酷和难以接受反而使它具有优越性。它的可以被作为宏大而符合逻辑的上层建筑的基础使它具有学术上的瑰丽。它能把社会上的许多不公正之处和明显的残酷事实解释为在进步中不可避免的后果,以及把改变这些事态的企图解释为弊大于利的事情使它受到统治者的赞赏。它为资本家们的自由行动提供理论根据,使它能得到统治者背后的主要社会力量的支持。”[8]

凯恩斯相对连贯的论述再现了一桩学术公案。本来对认识经济事实没有多少实际价值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却被奉为正统正宗且占据学术话语霸权的地位,实在让人无法理解,却是客观事实。李嘉图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成功的原因在学术范围以外。首先,李嘉图的经济哲学认识论与经济事实的严重悖谬让外行人产生惊异和不自信的心理,他们以为经济学家说的话是正确的,自己的眼睛和感知或许并不可靠。这种心理与李嘉图在证券交易所捞大钱的事实相互印证,外行人的心智稳定下来,误以为李嘉图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是正确的。其次,李嘉图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适应了统治阶级的客观需要。他的学术活跃年份是英国统治阶级极力向全世界扩张的时代,这样的时代需要经济自由主义大行其道,也需要人的能力无限因而可无边界地肆意扩张的哲学思想的鼓舞。由此看,李嘉图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赶上了统治阶级护佑的“好”时代。最后,李嘉图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占据学术话语霸权地位最有力的支持者是资本家。资本家野蛮、霸道和无所顾忌的结果是“曼彻斯特资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导致的社会生活后果只能用残酷和刻薄形容,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对这种残酷刻薄的如实记录和系统批判。资本家需要为自己辩护的理论,这种理论让人接受一种所谓的道理,经济生活中的处境悲惨是能力不济的结果;资本家之所以成功,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认识经济事实的能力无限。李嘉图的经济哲学认识论正中下怀,资本家哪有不信奉李嘉图、不推崇李嘉图和不力挺李嘉图的道理?

外行人相信、统治阶级需要和资本家依重的李嘉图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有自己的特点。特点之一是把亚当·斯密自相矛盾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一分为二,抛弃人的能力有限论的部分,留下人的能力无限论的部分,把这一部分改造为一元论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特点之二是把自己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掩藏于经济自由主义的言说之中,用自由主义经济学支撑起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请看他的如下论述。“当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意把自己的资本爱用到什么地方就用到什么地方的时候,他自然寻找那种最有利的行业。如果把资本转移一下可以得到15%的利润,他自然不会满足于10%的利润。”“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种个体利益的追求很好地和整体的普遍幸福结合在一起。由于鼓励勤勉、奖励智巧、并最有效地利用自然所赋予的各种特殊力量,它使劳动得到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分配;同时,由于增加生产总额,它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相互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9]李嘉图为人们描述了自由经济的美妙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个人通过自由运用资本以获利而得到快乐,国家因自由运用资本和劳动而富强,整个所谓的文明世界因经济自由而安宁幸福。如此美妙的世界与社会历史事实不搭界,只能存在于李嘉图富于和乐于幻想的大脑中。现在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他是如何设想出如此美妙的世界的?这与他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有直接关系。

从经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问题,李嘉图的论述中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关注。第一,他在个人、国家和所谓的文明世界三个层面提出问题并进行论证。第二,他论述观点时假定的前提条件是个人、国家和所谓文明世界的自由。第三,如果自由得到保障,那么,资本和劳动就能得到“最有利”、“最有效”和“最经济”的运用。细心思量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便知,李嘉图的结论要真正地确立起来,还需要一个更根本的逻辑前提,否则,结论就会被悬于半空中。这个逻辑前提是人的能力无限论。如果人的能力有限,怎么能做到个人、国家和所谓的文明世界三个层面上,“最有利”、“最有效”且“最经济”地运用资本和劳动呢?由此看来,李嘉图在全方位的意义上相信人的能力无限,在自己的经济学研究和论述中贯彻人的能力无限论的经济哲学论识论路线,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的能力无限论者。如此评价的根据何在?请看他的如下论述:“说人们不知道什么是经营他们企业、支付他们债务的最好与最便宜的方式,我认为这完全不用答复,因为这是一个实际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可以被用来反对政治经济学中几乎每一个理论。”[10]李嘉图以与人争辩的口气宣布自己的经济哲学认识论主张:经济行为主体认识能力无限的判断是科学,至于人们用经验性的例证反驳这一判断,由于它是“实际问题”而可以弃之不顾。由此看来,经济学家“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坏脾气早在李嘉图时代就露出苗头了。

虽然如凯恩斯和熊彼特这样著名的经济学家痛批李嘉图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并表示深深的厌恶,但主流经济思想史的事实表明,这一思想还是被分毫不差地接受下来,更有甚者,它还以添油加醋的形式进入当代最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强行灌输给初进经济学之门的青年学生们。我们以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为例证说明这一点。

该教科书说,“为了评价市场结果,我们在分析中引入一个新的、假设的角色,称之为仁慈的社会计划者。仁慈的计划者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意愿良好的独裁者。这个计划者想使社会上每个人的经济福利最大化。”[11]在讲到这位“仁慈的社会计划者”时,有几个关键概念需要我们关注,恰好,该教科书都有相应解释。市场:“市场是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买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物品的需求,而卖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物品的供给。”经济:“经济是一大群从事许多相互依存的活动的人。”计划者:“仁慈的社会计划者的工作是非常简单的:他可以让市场自己找出结果。这个结论解释了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提倡自由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好方法。”[12]

由诸多的引述可以看出,该教科书的概念性解释为仁慈的社会计划者作了注脚。首先,这位计划者作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普通人或叫“每个人”而不是上帝。其次,这位计划者能让“每个人的经济福利最大化。”再次,这位计划者达到目的的手段是市场经济活动,具体说是价格。最后,这位计划者在获取信息、付诸行动和践履道德三个方面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由上述四点可以看出,与李嘉图相比,该教科书论述具体内容时的想法复杂化了。李嘉图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曼昆则是既用比喻又绕弯子。想法的复杂化说明心里有鬼。到该教科书正式出版的1998年,人的能力无限论的逻辑假设已被大多数人们唾弃。话又说回来,想法的复杂化导致论述内容时绕弯子是一回事,内容的实质是另一回事。就实质而言,该教科书是李嘉图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的忠实继承者。变化确实存在,但只表现为由初版才印750册的学术专著变为在全世界发行和传播的经济学原理教科书。说句题外话,经济学是经济生活智慧的理论表达,经济生活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之间千差万别,变化迅速,复杂异常,把局限于一隅一时的经济学见识上升为不附加任何限定条件的经济学原理,如该教科书开篇便砸向学生的所谓“十大经济学原理”,它只能是教条,此外不会有别的解释。问题在于,教条的别名是百无一用。

三、以人的能力有限论为逻辑前提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

肇始于李嘉图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现在仍是主流经济学中经济哲学认识论话语霸权的掌控者。由于它对认识经济生活的作用微乎其微,有见识的经济学家不满现状,总在不断地试图突破这一话语霸权的限制。突破的前提是理智性批判,只有在批判中才能发展出根本区别于以李嘉图为代表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率先做到这一点的是一个爱尔兰人,他的名字叫莱斯利(1827-1882)。此人1879年发表了重要且精彩的论文《经济世界中的已知和未知》。他在往后的短暂岁月中继续拓展该论文中的经济哲学认识论思想,结果是一个根本区别于李嘉图传统的新认识论路线被呈现于世人面前。

“演绎经济学家们都误解了独立的方法在哲学上的可行性。由于人类能力的限制,而不是对研究领域进行限定本身的合意性或科学性,所以只要将所有影响经济现象的原因都考虑进去,将这些经济现象如劳动分工、国民财富的本质、数量和分配等作为特定研究的对象就是合理的。分离出一个单独的因素,即使这个因素是真实的而不是纯粹抽象的,并且仅从这个因素得出财富演绎的结果,那么这将导致错误,这种做法根本不科学。”“政治经济学事实上并不是一个自然法则体系,或者普遍的、不变的真理体系,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推理和学说的集合,这个集合甚至会被这个特定历史和其主要作家的性格所影响。它绝不是没有国界,绝不是亘古不变的,它在不同的国家和时期差异很大,即使在同样的国家和同样的时期,不同的人对它的解释也是不同的。”[13]

综合莱斯利的如上论述,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如下观点。第一,以李嘉图为代表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既为祸于经济学研究,又有碍于普通人对经济生活世界的认知。尤为重要者,这种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对青年学生产生极为有害的误导作用。在这一点上,曼昆比他的精神先师李嘉图更极端。第二,莱斯利明确意识到经济学面对的经济生活世界带有二元性,一极是经济学家的已知部分,另一极是经济学家的未知部分,多么天才的经济学家和多么自我感觉良好的经济学家概莫能外。面对如此的经济生活世界是他们在劫难逃的学术命运。第三,经济学家面对的经济生活世界的未知部分,证明了一种重要事实的客观存在,即以人的认识能力无限论为逻辑前提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极力掩盖的不确定性。第四,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证明了另一种重要事实的客观存在,别说普通人,就是以研究经济生活世界为业的专业经济学家,认识这一世界的能力同样是有限的,否则,经济生活世界中的不确定性既不会产生,也不会存在。第五,面对经济生活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人的能力有限这两种硬性约束,经济学家研究和说明经济生活世界的正途是诉诸经验,经验方法而非一味的逻辑演绎,才能使经济学相对正确地接近具有不确定性的经济生活世界。第六,经验是对当下经济事实的感知和概括,它的源头性存在是历史,诉诸经验方法的必经之路是把历史拉入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无历史的经验研究缺乏源头,无源头的经验研究缺乏历史根据。第七,经济学研究的认识论本质在于,面对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这一前提条件,如何做才能相对切近地理解和说明以不确定性为根本特点的经济生活世界。

从一个层面看问题,莱斯利的观点具有全面性,以人的能力有限论为逻辑前提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的基本内容都涉及到了。如果再考虑到他的经济哲学认识论思想的创始性质和对正统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的拔乱反正性质,我们只能说,此人对经济哲学认识论的发展贡献巨大,功不可没。从另一个层面看问题,莱斯利的经济哲学认识论思想有待细化、深入和发展,仅仅提出问题,浅显地论证问题,既不能驳倒正统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也不能真正地确立以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为逻辑前提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

莱斯利没有做到的有一个人做到了,此人是美国芝加哥学派奠基人、其弟子屡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弗兰克·H·奈特(1885—1972)。他在博士论文基础上改写而成的《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可谓经济哲学认识论的经典之作,具体表现是思想的系统性、深刻性和强大的理论张力。

从奈特的书名就可以看出,他的论述重点和研究对象是经济学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两个发展方向,技术操作层面的研究旨在指导人们如何把不确定性变为确定性,结果是保险理论和业务的产生。在奈特看来,这样的不确定性只不过是风险,由于它的可度量性质,还算不上真正的不确定性。真正的不确定性具有不可度量的特点。[14]不可度量的不确定性到底何谓?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它在经济生活中意味着什么?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出一套关于不确定性的经济哲学认识论,是奈特开辟出的第二个层面即理论层面的研究方向。这是奈特对经济哲学认识论的重大贡献。

在奈特看来,经济生活甚至个人行为中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细化这一不确定性,其内容便丰富起来,具体指称的是经济行为者与行为对象、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之间关系性质的不确定性。这里的关系性质,可以是完全一致,可以是完全不一致,还可以是程度不同的一致或不一致。完全一致的情况可以被排除在外,其他三种关系性质的类型是不确定性真正的指称范围。这样的类型区分有助于人们丰富对不确定性的认识,相对于经济哲学认识论而言,这样的认识是必备的思想素材,也是更深入研究的基本路径。

造成不确定性的原因是什么?在对原因的论述中,显明地体现出奈特细密的哲学思维能力和强大的分析功夫。在他看来,造成不确定性的根本原因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我们在生活中只能知道未来的某些事情,而人生的问题,或者至少是行为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所知如此之少而出现的。这一点在商业领域中与在其他活动领域中一样。这种情况的实质在于,行为是以看法为依据的,这种看法多少是有根据并有确切含义的,这就是说,我们既不会对事物一无所知,也不具有完整和完全的知识,我们只有不完全知识。”[15]在行云流水般却质朴的表述中,奈特令人信服地划定了人的能力存在区间:无知无识与全知全能都不是经济生活中人的能力的存在状态,与无知无识相比,人可谓有知有识;与全知全能相比,人的知和识只具有相对性质。全知全能者是神,但经验事实告诉人们,神不是人,人也不是神。无知无识的人有两种情况,一是精神病患者,二是乳臭未干的婴孩。这两种人,都不是真正的经济行为主体。市场经济活动中经济行为主体的认知能力处于什么样的存在状态?处于排除无知无识和全知全能两种状态的中间状态。这样的区间划分貌似模糊,实则为人们研究人的认识能力问题确定了分析框架,这种分析框架的逻辑前提是与人的能力无限论正相反对的人的能力有限论。

在奈特看来,经济生活中人的能力有限在四个方面表现出来。“我们并不能感知现在的未来面目及其完整面目,也不能极可靠地根据现在推断出未来,我们甚至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行为的结果。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错误的第四个根源”,即行为“过程的非机械性质”。“一经思考我们就很清楚,即使最粗陋且最机械的劳动,在某种意义上也会涉及不确定性,也需要应付不能准确预见到的偶然事件。应付‘新情况’似乎是全体有意识生命的职责。”[16]由于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人在面对现在、未来、结果和过程四个方面都表现出能力的有限性质,作出经济哲学认识论层面的概括顺理成章,人应对经济生活世界的能力确实是有限的。在经济学家和经济哲学家面前,这样的概括发生了性质变化,它已不是基于经验事实的结论,而是变成了思考经济生活问题的逻辑前提,准确地说是经济哲学认识论的逻辑前提。

由上述的引证和分析可以看出,与莱斯利相比,奈特把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思想系统化了。第一,区分风险和不确定性两种含义不同的概念。第二,指出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第三,找出不确定性客观存在的原因——人的能力有限。第四,列出人的能力有限的具体表现。第五,估价人的能力有限论的认识论地位:它“是理解我们问题的关键所在。”[17]如此系统严密的逻辑思路让人惊异,惊异的根据是两个方面,对经济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和专业哲学水平的抽象概括能力。面对这两个方面支撑起来的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我们只能说,奈特是以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为逻辑前提的经济哲学认识路线的真正奠基者,进而是确立者。

虽然肇始于李嘉图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始终掌控话语霸权,但奈特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还是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并有极为出色的后继者为这一认识论路线添加内容、扩大影响和在新时代中表示存在。就此而言,1936年是个关键年份。这一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从对李嘉图的猛烈攻击情况就可看出,他坚持与李嘉图正相反对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凯恩斯的论述涉及的事实范围有限,哲学的抽象程度也不高,但他的思想基调已明显地表达了出来。人们在投资或决策时所面临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出现的原因是投资者或决策人依据的信息有限。有限信息用精确的数学工具装扮并不能改变信息有限的客观事实。信息有限为什么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根本的原因是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当然,凯恩斯并没有从这样的高度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但他注意到了非理性因素发挥的作用,即“在估计投资前提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决定自我活动的那些主要人物的胆略、兴奋程度、甚至消化是否良好和对气候的反应。”[18]

同样是在1936年,哈耶克在伦敦经济学俱乐部主席的就职演说中提出了知识分工理论,这一理论从一个特定角度深化和拓展了莱斯利——奈特传统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存在着一个知识分工问题,这种问题的重要性类似于、至少不亚于劳动分工问题。然而,后者自我们的学科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探讨的主要问题,而前一个问题却完全没有被人注意到,尽管在我看来,它才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应研究的真正关键的问题……经济学比任何其他社会科学都接近于找到所有社会科学所面临的核心问题的答案:存在于不同人的头脑中的零散的知识之结合如何生成了看似通过深思熟虑而得到的结果?而要进行这样的深思熟虑需要发号施令的人所具备的知识,实际上是任何单个人都不可能具有的。”[19]从哈耶克的论述可以看出,知识分工论涉及的学术因素众多,如学科发展史问题,自生自发秩序问题,个人性知识问题等,但其中的核心思想能够被容易地检识出来。面对市场经济相对完善的秩序(即自生自发秩序),人们急于找到背后的认识论原因,它是知识分工的结果。像劳动分工中的情况一样,知识分工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人能力有限。顺着知识分工的思路往前走,哈耶克发展出了哲学味十足因而独具特色的自由市场经济天然合理的论证路径。我们在这里所关心的是其中的经济哲学认识论内容,这一内容以突显知识分工重要地位的形式告诉人们,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此种有限是哲学本体意义上的客观事实,妄图违背这一事实如计划经济中计划者的行为,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败。反面例证是人们的清醒剂,避免失败的正途是承认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为客观事实。要突破这一事实的限制,出路是承认个人性知识的存在权利,让知识分工包打天下。

缘起于莱斯利,中经奈特、凯恩斯和哈耶克等人,以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为逻辑前提的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终成正果,发展出当代的信息经济学。这条认识路线虽然还未能在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占有应该占有的位置,但它的经世致用性质使然,主流经济学教科书继续无视它的存在将显得愈发荒谬。

四、结论

在如上的论述中,我们以经济思想史中的实证性材料为基础,梳理出经济学中两种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的客观存在及其历史。事实的客观存在昭示我们,经济哲学认识论问题完全可以作为相对独立的学术领域被研究。这种研究的功用如下。

1. 经济哲学认识论研究是经济哲学研究新的学术生长点,有助于经济哲学研究质和量有机统一地发展。

2. 有助于经济学认识和廓清自己由以出发的逻辑前提,使自己建基于牢靠的哲学基础之上,不至于犯亚当·斯密那种自相矛盾的低级错误。

3. 有助于经济学研究真正地贴近现实的经济生活。逻辑前提的空而无当,如人的认识能力无限的逻辑假设,适合于构筑优雅漂亮的经济学理论,曼昆的经济学教科书可为例证,实际结果是离现实的经济生活越来越远,使经济学变成为“经济学神学”(琼·罗宾逊语),更严重的后果是误导学生。

4. 有助于抑制好为人师的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情绪。经济学家同样是能力有限的人,基于一己之见而来的经济政策主张,既不能“包治百病”,也不能“包打天下”。就此而言,在一般性意义上温习哈耶克的话或许更能说明问题:“人类在改善社会秩序的努力中,如果不想弄巧成拙,他就必须明白,在这件事上,就像以性质复杂的有机体为主的任何领域一样,他不可能获得主宰事务进程的充分知识……自然科学的进步使人类情不自禁地觉得,自己的能力正在无止境地增长,‘让人眼花缭乱的成功’诱使人们不但试图主宰我们的自然环境,甚至想主宰我们的人类环境,这就是危险所在。社会研究者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有不可逾越的障碍,便应懂得谦虚为怀的道理,不至于再去充当那些极力想控制社会的狂妄之徒的帮凶;这种做法不但会使他成为自己同胞的暴君,并且可以使他成为一种文明——它不是出自哪个头脑的设计,而是通过千千万万个人的自由努力成长起来——的毁灭者。”[20]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9.

[2][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5,199、319,27-2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5、421.

[5][7][8][18]【英】约翰·梅纳德.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50,37,38,

153,166,165.

[6]【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2卷)[M].杨敬年,译,朱泱,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47.

[9]斯拉法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1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73、113.

[10]特伦斯·W·哈奇森.经济学的革命与发展[M].李小弥,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65.

[11][12]【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M].梁小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0,64、86、155.

[13]杰弗里·M·霍奇逊.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特性问题[M].高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2、84、83、80.

[14][15][16][17]【美】弗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M].安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8,181,183、264-265,180.

[19]【英】阿兰·艾伯斯坦.哈耶克传[M].秋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3.

[20]【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471.

The Two Routes of Economic Philosophy Epistemology

Gong Jingcai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 China)

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篇4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教研相长

由于我国正处于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所以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学在我国的重要性已经超过政治经济学,更有甚者直接称西方经济学就是经济学,忽视政治经济学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地位不断被弱化,西方经济学地位得到很大提升,逐渐成为我国的主流经济学。许多高校在经济学教学的课程分配上过度偏重西方经济学。学生在学习经济学时,发现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内容、方法和目的上存在很大的冲突。大部分学生认为西方经济学更具实用性,政治经济学理论比较抽象、空洞。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时,存在着不够重视的问题。

事实上,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在我国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由于政治经济学受到了来自西方经济学等课程的严重挑战,如何创新地讲授该门课程以应对这一困境是目前该课程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讲好导论是教学成功的起点

导论部分是学生接触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开始。学生在高中阶段虽已了解到一些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但他们的许多认识是粗浅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纠正他们对政治经济学的错误认识,厘清政治经济学的准确内涵,就成为导论教学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其次,多数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经济学还没有一个基本的正确认识,因此,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以及经济学专业的作用等也应成为导论部分必须讲解的内容。我们的教学经验是,导论部分的讲授一般要花费4-6个学时,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通过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解除学生对经济学专业的疑惑,纠正其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各种误解,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兴趣。最后,介绍一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最新动态,以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考核方式。

导论部分讲授的内容一般包括:1、通过提问和讨论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动因,以及他们是如何认识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2、从经济学发展史出发,介绍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政治经济学;3、介绍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厘清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政治理论课、邓小平理论课等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4、介绍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特色和最新动态;5、介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6、讲授经济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从实践经验来看,导论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导论部分的学习,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兴趣大增,这便为我们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引入案例教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案例教学法,即运用案例来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向学生提供具体案例,组织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各自的见解,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早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及其他许多应用学科的教学中,并且收效明显。

政治经济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抽象的理论推导,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采用案例教学法,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经过精心准备,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具体生动的事例即案例交给学生,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由于每一个案例的内容都是不同的,对青年学生有特殊的吸引力,可以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讨。

引入案例教学,把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来,并让学生亲自参加讨论和分析,这不仅符合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同时也为政治经济学课理论联系实际找到了结合点,使学生学会自觉的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感受到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从而增强了深入理解和接触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自觉性,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公认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方法。由于这种教学法是通过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具体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该情景之中,凭借案例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的认知能力,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理论,以当事人的身份去分析研究,寻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充分讨论去优选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在这种方式的学习中,即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老师按部就班的讲解,学生没有了任何依靠,只能靠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可见案例分析为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中揭示了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以及后来列宁提出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过去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大部分学生只能机械的记公式、背概念,根本不理解其内在的必然性。我们将前苏联和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制定并执行了几十年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以及执行这一方针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加工整理成一个教学案例。把大量有关我国和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的统计数字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做出分析和判断。通过充分的讨论,可以看出,学生不仅掌握了什么是“按比例发展”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存在的必然性,而且认识到了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规律的重要性,许多学生还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利弊,指出应该充分利用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合力来实现这些规律的要求并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这种教学效果,是采用传统教学法很难达到的。实践证明,将案例教学法引进政治经济学课教学不仅是必要、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所以,我们认为,引入案例教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三、坚持教研相长是教学成功的法宝

在历史上,经济学的发展体现为其研究内容中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分分合合,经济学的名称曾经是政治经济学,近十余年来西方经济学界又兴起了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热潮。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再到现代经济学中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实际上是人们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认识过程不断深入的体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价值不容置疑。高校教师积极投身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作,不仅可以提升其学术水平,而且可以增强其政治经济学素养。而教师要想教好政治经济学,必须拥有良好的政治经济学素养。故坚持教学与科研相长是教学成功的法宝。

我们知道,《资本论》所阐述的共产社会是对未来的预期,需要高度的抽象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且在论述过程中,引用大量的实例进行分析,所阐述的是事物的本质。教师是《资本论》教学实践的主体,能否教好《资本论》,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方法。《资本论》是宏观且抽象的,缺乏直观性。试想,如果教师自己都不熟悉《资本论》的历史、背景,没有深刻领会《资本论》的思想,如何能教好学生?所以,教师在讲授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广度,同时也要注重知识的深度与准确性。即,教师在想尽千万百计改进执教方法的同时,还要深入开展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科学研究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之路上长盛不衰。

简言之,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在某些重要的问题上要以一定的理论研究做积淀。同时每位教师更要深刻地认识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树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研为教学服务的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愈来愈难,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要使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感兴趣,我们的教学人员既要深入研究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又要深入研究实践中发生的新变化,(下转封三)(上接第292页)发现的新问题;既要有一流的理论水平,又要对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践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实践十分熟悉。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政治经济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给政治经济学教师更多的学习时间与考察时间,每年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深入基层考察学习,使他们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宽阔的专业知识,又对实际情况比较熟悉。

其次,政治经济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讲清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分析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原意,给学生们一个清晰的马克思的思想观点;二是讲清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实践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特别是分析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产生差距的原因;三是讲清楚在实践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如何坚持与发展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问题,给政治经济学更强的生命力。

最后,政治经济学教师在课堂讲授中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一方面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性,具体要讲好三个理论: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二是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与资本主义经济实践发展对政治经济学的新贡献,即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理论;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动态。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在于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实践。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既要用一定的篇幅讲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与热点问题,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方向性的对策建议,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又要用一定篇幅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做出符合实际的合理解释,并预期它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阵军.案例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06(1).

[2]杨敏,谢元态.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学生感受差异性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2).

[3]杨文进.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六大区别[J].学术月刊,2007(12).

作者简介:

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篇5

    关键字: 经济法 求同存异 理论聚合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中国的经济法学也走过了跌宕起伏的初创时期,迈上了稳健发展的道路。基于新兴的经济法学的特殊性,以及“三省吾身”的内省传统,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经济法学全面兴起以来,几乎每过十年左右,学界都会进行一些回顾性或反思性的研讨,[1]以通过总结经济法研究的成就,归纳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理清发展思路,辨识研究方向,来更好地推进经济法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同任何学科的发展一样,在经济法学的发展过程中,也会存在诸多问题。通过适时的反思,来发现、揭示、正视和破解相关问题,这对于经济法学的有效、健康发展无疑至为重要。但就像“体检”或“病毒扫描”一样,反思也要适度,过于频繁不仅会造成机会成本,还可能影响肌体(或机体)的健康,且无论是既存问题的反复重申,还是偏离实际的错误报告,都可能给人造成身心伤害。因此,适度的反思,不仅要适时适量,而且还要公正客观、实事求是,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法学的健康发展。

    基于反思的必要性和对时机的把握,在2005年岁末,《政法论坛》集中发表了李曙光、岳彩申、邱本三位学者的论文(以下分别简称李文、岳文和邱文),[2]从不同角度对经济法学发展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了回顾、反思和前瞻。三篇论文着重关注了经济法学的发展路径、理论解释力和全面发展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都会给人以启发,其中的某些观点确实令人称道,但也有一些观点尚可商榷存疑。三篇论文的思路和风格各不相同,各有千秋,在经济法学界很有代表性,其所阐发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在学界都会有一部分赞同者;同时,虽然其探讨的视角错落有致,但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却有很多交集,例如,对于理论观点、研究范式等方面的“混乱”,以及解决“混乱”问题的必要性和基本途径,三篇论文都相当关注,并不惜浓墨重笔,足见学者对此类问题的重视和普遍关注。

    其实,上述学者和其他许多学者所关注的经济法研究的“混乱”,可以进一步延伸为经济法研究的“失序”、“失范”问题,而此类问题的解决之道,则可以进一步概括为经济法研究的“合”与“同”。这是在经济法学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然会提出的问题。经济法研究为什么要有“合”?“合”什么?如何“合”?此外,“合”与“同”有什么关联?为什么要“同”?在哪些方面要“同”?如何趋“同”?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研究者予以说明。应当说,就经济法学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厘清上述问题,处理好“合”与“同”的关系,在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整合,对于经济法学乃至整个法学的发展,都有其重要价值。

    为此,本文将先就“合”与“同”的一般理论问题展开探讨,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经济法研究中的“合”与“同”的具体问题展开分析,以回应前述三位学者,并做进一步的拓补。

    一、“离乱”与整治:问题与目标

    在经济法学发蒙未久、混沌初开之际,各类理论观点纷出,不同声音混响,百家争鸣之势远胜于传统法学界域。与此同时,各类理论观点的过度竞争,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离心力,在向心力相对不足的情势下,学术观点、研究范式的分离、离散,带来了整体上的纷乱、散乱或混乱,并且,“离而生乱”的“离乱”问题体现在很多领域。对于这种乱象和乱局,学界内外都较为关注。在前述的三篇论文中,对此也都有提及。例如,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现有的经济法学说有不下二十种之多,几乎出现‘一个学者,一种学说’的局面”[3],并且,“概念、术语使用混乱”(见李文);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学研究范式混乱的问题非常突出,“在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中出现的偏差以及理论上的缺陷大都与研究范式的混乱有密切关系”(见岳文);还有学者认为,经济法的研究局面曾经相当混乱,“这种混乱不堪与法律要求的统一性还相去甚远”(见邱文)。

    三位学者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经济法研究的“混乱”,而且深信要推进经济法研究的发展,就必须解决诸多领域的“混乱”问题。其实,无论是概念、术语使用上还是基本观点上,抑或研究范式上的混乱等,都与研究上的“过度竞争”“过于分离”有关。因为分则散,离亦散,散便乱,因此,分离带来的分散、离散,其结果就是散乱;参加经济法研究的人数越多,就会越发散乱,于是便形成了有些研究者谈到的“混乱”状态。

    对于经济法研究是否存在“混乱”以及“混乱”的程度,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多少的离乱承合,多少的恩怨不平”[4]——也许有人会以此作为经济法研究的一段历史写照。事实上,在经济法学界内外,始终都有人认为经济法研究散乱之至,似乎经济法学的百花园中杂草丛生,荆棘遍地,根本没有清晰的路径。对于这种看法,有些经济法学者并不以为然,这确实与学者的具体认识和总体把握有关。从总体上说,一方面,应当承认经济法学界确实存在队伍宏大、人数众多、各持己见和难求尽同的问题,同时,在研究上也确实有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问题(只要看一下多年来版本难以计数的经济法学教材和着作,就会对此深有感触),从而会使对经济法知之甚少的人感到混乱和无所适从,并由此加剧了对经济法研究“失序”的认识;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长期研究或关注经济法学的人们深切地感到:在一大批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经济法学界都不乏优秀的研究成果,所谓研究混乱的局面正在不断改观,一些理论观点正由离散走向聚合,由分歧走向相对统一。[5]

    病则思医,乱则思治。尽管对于混乱程度人们尚有不同的认识,但对于混乱可能给学科发展造成的危害,则众所周知。由于混乱的原因主要在于理论研究的过度分离,因而需要通过理论聚合来解决。其实,聚散离合乃人间常态,在学术研究上亦复如此。针对经济法研究存在的过度分离所带来的混乱——研究上的“离乱”,只有施以有效的整顿和治理,加强理论集聚和整合,才能实现经济法研究应有的秩序,才能保障理论竞争的公平和效率。这是从问题定位的角度,必然会形成的公共选择。

    总之,对于经济法研究中存在的“离乱”问题,应当予以正视,并通过有效地整顿、整合和治理,未达到一种“治”的状态。应当说,创建良好的研究秩序,是解决经济法研究“离乱”问题的重要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合”。“合”是整治“离乱”,建立有效的研究秩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经济法学发展的过程中,会经常不同程度地出现“离乱”问题,需要适时适度地进行理论“聚合”。但对于如何“合”,还需要在离合关系中来辩证地把握。

    二、在离合关系中把握“合”

    “离”与“合”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只有有效地把握离合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合”。理论的离合或称分合,是相对而言的。是否要“合”,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合”,都应考虑具体的背景条件。

    从一般理论发展的脉络来看,有时需要适度的“离”,有时则需要适度的“合”,两者都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在经济法学的发展历程中,适度的“离”与“合”,也都有其合理性。经济法研究的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离不开适度的离散性,离不开学者的个性化研究。一定的离散,既可能会带来理论的散乱,也可能会带来学术的繁荣,因而离散必须适度;同时,既然是百家争鸣,自然会有不和谐音,因为其中毕竟会有滥竽者。这些都会加剧研究上的混乱。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适度有效的“合”。

    适度的“合”对于解决理论“离乱”问题非常重要。“合”包含了统合、配合和聚合等多重含义。为了解决理论“离乱”问题,需要相关的理论能够统合起来,形成有关基本理论框架的共识,为此就需要相关的理论持有者互相配合,这样才可能完成理论的聚合。在法学以及其他许多研究领域,如果流派众多以至产生“离乱”,人们就会想到“合流”、“并派”,这就是“合”。其实,如果把各种理论观点的涌现比做流动的河流,则“茫茫九派流中国”、“江河横溢”之类的着名诗句[6],对于描述混沌初创时期的中国经济法理论的多而杂也许是适合的。在许多学科领域理论的洪荒时期,适当的“合流”、疏导等治水之法是很重要的,它有助于避免理论泛滥所衍生的诸多问题。

    “合”应当以真理性认识或共识为基础。只有那些人们共同信服的具有真理性的认识,才能真正地起到引导和召唤的作用,才能使各种相关理论走向实质的聚合。同样,要在经济法研究中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客观上更加统一,也必须找到真理性的共识。因为对于崇尚真理的人们,绝不能靠外在的强力。以具有真理性的共识为基础所实现的理论聚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可以持久的“合”。

    “合”有主动与被动、人为与自然、自觉与自发之分。一般说来,在理论聚合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合”都可能存在。例如,在“合”的过程中会有人为因素,需要有人主动引导,但同时,“合”也是一个自然过程,还会有人被动随流,很难完全“重合”,从而使“合”也具有相对性。正因“合”有多种类型,才可能形成相对适度的“合”。那种人为地“罢黜百家,独尊某术”或者“众人皆醉,惟我独醒”的做法和想法,很难实现真正的“合”;即使强“合”,也会因“失和”而难以持续。就经济法研究而言,相关的理论聚合也会具有相对性。如果要人为地主动推进理论聚合,就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更好地推进理论聚合的过程;同时,在理论聚合的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起作用,因此,对经济法理论聚合的广度和深度等也要有全面理解,充分认识到“合”的相对性。

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篇6

关键词: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多任务目标冲突;学科性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218-03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基于个体理性选择发展出的消费者理论、效用理论、厂商生产理论、局部均衡理论、一般均衡理论是学习宏观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坚实根基。然而,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的推演、证明中所使用的大量数学工具令众多学习经济学的学子望而生畏,并给任课教师的授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学无小事,面对学生就定理证明过程所提出的疑问,笔者翻阅微观经济学理论相关经典著作和数学书籍,首先,对高级微观经济理论教学中的上述典型问题进行了补充;其次,对这些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教师授课、研究生学习所存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二、原因分析

以上是对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教学中所遇到几个问题的解析,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对其进行背后原因的探析。

(一)研究生对数学工具重要性认识不够

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需要学习和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拓扑学等数学工具,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经济理论推导的逻辑,有效地训练经济学思维方式,使学生在面对现实经济问题时,掌握如何选取、界定经济变量,构建数理模型并进行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一旦发现模型的推导结果与现实不符,就可以观察现实经济环境与模型构建时的假定条件有哪些区别,进而全面、深刻地解释经济现实。

但是,由于数学语言抽象、数学定理的推导难懂,研究生在学习数学基础时感觉吃力,往往放弃微观经济理论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直接追求故事化的描述过程和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对利用数学推导的分析过程不以为然。在自己的论文写作时,“临时抱佛脚”地选取数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而对这些模型与所研究经济问题的契合程度置之不理。

(二)教师工作中多任务目标冲突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与保证教学质量两者之间权衡比较,其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完成高级微观经济理论课程规定的知识,此时教学进度完成是第一位的;第二个任务是保证学生在高级微观经济理论课程的学习中掌握微观经济理论推导的工具和方法。这两个任务都是教学目标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难以避免教师的“选择性授课”,将授课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略去不讲留给同学们,如果学生课后缺乏动力对这些问题深入探讨,要么以后用到时“恶补”,要么继续不求甚解。由于授课过程中的“质”和“量”两个目标存在冲突,教师在授课时必然会有侧重,重“质”会导致学生对部分经济理论理解深入,但无法了解微观经济理论的全貌;重“量”则使学生有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学习体验。这个问题在高级经济理论(高级微观、高级宏观)的教学过程中广泛存在,是影响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微观经济理论的学科性质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毋庸多言。高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的许多问题都要涉及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利益的协调,如果缺少数学工具的分析,往往会使得研究者所得出的结论缺乏可信性,并有可能收到直觉和已有经验的约束,很难有新的发现。在数学工具在经济理论的运用上,有以下三种观点:①一些学者认为数学工具在微观经济理论中的作用可有可无,甚至不需要定量的分析就能够“定性”;②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成功地运用初等数学也行”,经济管理专业的数学教学始终进步缓慢,课时经常被压缩;③还有介于两种观点中间的一种观点,例如保罗・罗默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数学滥用》就同意经济学中的适度运用但反对数学工具的滥用。例如在经典的最优化数学方法不够用时,冯・诺依曼的对策论以及阿罗・德布罗的一般均衡理论使得人们对群体的经济行为和有利害冲突的经济问题的认识大大深化了。这些都是数学工具成功得到运用并极大地推动所研究学科取得进展的典型例子,同样的例子还有,对个体和整体的利害关系研究的福利经济学和社会选择问题正是由于成功地运用了数学公理化方法,使得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所揭示的深刻关系是非数学方法无能为力的。经济学需要数学,甚至是不寻常的数学。[3]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家无法运用纯净的可控实验作为其研究后盾,除了逻辑上的一丝不苟,没有更好的方法。

三、对策建议

(一)增强研究生掌握数学工具的兴趣

“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和科学的其他分支类似,往往出于数学上的便利进行假设,这种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抽象能够发挥数学方法的巨大威力,使得分析过程不囿于直觉和经验的局限。经济学与物理学一样,允许在分析问题时进行假设,这样方便于将视角集中在所研究问题的重要问题,厘清理论的基准,从而对经济问题进行体验和观察。数学是自然的语言,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复杂的数学公式语言转化为经济学语言娓娓道来,学生将这些公式转化为充满趣味性的经济学语言进行理解、掌握。反过来,在教学过程要将一些经济理论构建为数理模型的,即经济学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过程教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用数学工具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许多著名经济学家都擅长在经济学语言和数学语言之间挥洒自如地切换。例如,《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作者,大名鼎鼎的克鲁格曼就善于将数学模型及推导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展现给广大读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微观经济理论所用数学工具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自觉地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借助于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从而得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经济结论。

(二)把握教学中“质”与“量”的关系

高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有“教学”和“科研”两大任务,这两个方面的成绩都直接决定教师的绩效考核与职称晋升,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也需要考虑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在两大任务上,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教师会选择更有效率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讲,研究生的微观经济理论课程中大量的数学预备知识教学会占去总课时的1/3左右,即使保证数学基础知识的课时,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不尽人意,更遑论在经济学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自如转换了。这就要求:①教师在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授课时保证数学基础知识的课时,同时注重这些数学知识在经济理论的演进中的运用,借助于一些仅靠直觉和经验无法得出清晰结论但借助于数学轻松得出结论的典型案例,是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强大作用,提高微观经济理论的教学质量。②研究生在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可以选修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如经济数学、微积分、拓扑学等,课前预习加上课后总结、主动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数学难题,从而提高微观经济学学习的质量。当然,不是为了数学而学习数学,数学工具仅仅是桥梁和中介,通过它才能更好地学习微观经济理论。

(三)正确认识微观经济理论学科性质

在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学者或者天才能够凭借他们自身的经验或者直觉就能够对许多经济问题给出其正确的判断,然而这样的方法并不是科学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论断绝对不可能是十分准确的,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往往表现为科学发展史上的种种“猜想”。微观经济理论得到越来越深入的发展,对数学也就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坚持数学的严格性,使得公理化方法不止一次地引导经济学家对其所研究的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使适合于这些问题的数学技巧用得更好。”[4]微观经济理论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经济学系统地运用数学方法的最早的例子,通常都认为发轫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①的《政治算术》。实际上,从19世纪中叶开始,数学才真正与经济学结下不解之缘。以概率论研究开始其学术生涯的古诺②所发表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由于该书充斥了数学符号而被他同时代的经济学家认为是“胡言乱语”。马克思曾经写道:“在制定经济学原理时,计算的错误大大地阻碍了我,失望之余,只好重新坐下来把代数迅速地温习一遍,算数我一向很差,不过间接地用代数方法,我很快又会计算正确的。”[5]这也充分说明数学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教师和研究生正确认识微观经济理论学科性质要坚持以下三点:①在教授和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要明确经济学中的那些部分适合用数学工具进行研究;②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经济学理论与数学究竟有多深的关系,不用数学工具能否得到同样的结论,数学对经济理论的总体发展能够起到大大的作用;③在教学和学习中考察和展望数学和微观经济理论发展是怎样相互推动的。

注:

①William Petty,(1623-1687),英国经济学家。

②Antoine Augustin Cournot,(1801-1877),法国数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

参考文献:

[1]杰弗里・A・杰里,菲利普・J・瑞尼.高级微观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安德鲁・马斯―科莱尔,迈克尔・D・温斯顿,杰里・R・格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906.

[3]史树中.数学与经济[J].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266.

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篇7

关键词:矛盾分析法;经济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矛盾分析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近年广东高考政治卷中,矛盾分析法均有所体现,因此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必须要作为重要考点给以足够的重视,可见学习与掌握矛盾分析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学习掌握矛盾分析法,运用矛盾分析法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特别是在高考备考复习中把握矛盾分析法,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把握《哲学与生活》的教材有关矛盾分析法的具体知识中,还可以把矛盾分析法贯穿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所有知识板块的学习和复习中,下面就《经济生活》中如何贯彻矛盾分析法的思想内涵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 矛盾分析法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认识,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属性,要求我们既用矛盾的观点既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又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物都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矛盾既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一对矛盾双方也有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之分,要求我们看问题要抓主流,办事情要抓重点,抓关键,同时也要重视支流和次要矛盾,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二、 矛盾分析法在《经济生活》高考复习中的几点运用。

1、 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把握经济现象。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可见,用矛盾观点认识事物,普遍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中。矛盾双方既存在着同一性,又有斗争性,要学会运用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去分析一切领域的现象。

我们在认识经济现象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是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去认识和把握,我认为有必要引导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会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和理解这些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本质等。例如,我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会把全面的一分为二的矛盾观贯穿其中。如理解市场经济的时候,我们既要看到市场调节的优势,又要看到市场调节的弊端,从而明白既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优势,又要克服市场调节的弊端。认识经济全球化时,要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经济全球化面前,既面临发展的大好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善于抓住机遇,又要勇敢的迎接挑战。认识人民币升值的时候,我们要看到人民币升值的有利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看到生产对消费起决定作用,又要看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培养学生全面的看问题,就是培养辩证的看问题的能力。起始年级或低年级的学生没有学过哲学观点,更没有学过矛盾观点,更谈不上学会用矛盾分析法看问题了。但完全可以理解什么是全面、什么是一分为二。高三学生在备考中,更会经常的遇到要用哲学原理分析经济问题的题目,因此,更有必要把哲学原理贯穿在不同的知识模块学习中。学会用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把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

2、 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来寻求解决经济现象的途径。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起意义上表现为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常识概括了经济领域的普遍规律,如价值规律,供应与价格的关系,需求与价格的关系、劳动力供需关系对市场的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等。但在不同的时期,它们的具体表现不会,这就要我们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两者关系的原理,就分析这些经济现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求符合时代要求的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如,面对价格上涨问题,要具体分析上涨的原因是什么,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如前些年出现的非典时醋价格猛涨、食盐突涨的现象,如果单纯从价值规律方面由市场去调节物价,问题肯定是得不到解决的。又如解决失业问题,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原因也不一样,肯定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理解我国财政政策的不断调整问题上,如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让学生比较容易就理解并掌握。

3、 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来把握事物的性质和事物发

展方向。

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篇8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改革研究

为了满足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经管类人才的培养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培养此类人才的国际经济学课程也随之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国家教育部特此确认国际经济学课程为经济学与管理学类各专业的中心课程。纵观近几年,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内人士也相对应的对存在的问题作了行之有效的探讨(崔艳娟等,2010;费新,2009;韩刚,2009;孙玉红,2012),但以“学生为本”理念对国际经济学教学所作的讨论成果不多。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法发现国际经济学课程所存在的潜在问题,特针对问题力求找到改善办法和策略,力争达到教学改革模式,满足学生的需求。

1 对国际经济学课程主要特点剖析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如下:

1.1 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分析工具是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国际经济学的发展依托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所以相对应的它的研究方法也是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基础。国际经济学包含两大板块内容,它们分别是微观部分,即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即国际金融部分。

1.2 在研究内容上不断创新演变。为了应对国际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的形式,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微观部分对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和宏观部分对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的单一性研究,而是对国际经济学变化中的领域也进行相对应研究,以此来适应全球性经济的发展需求。

1.3 在课程体系上承前启后。为了更好的学习国际经济学,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做好充足准备,如学好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相应的基础课程,为后期学到的财政、投资、金融、贸易等学科埋好伏笔。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与后期的相关课程,如国际投资学和国际金融学相连接。

1.4 数学素养在学习国际经济学中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因其逻辑性强,理论体系大多运用数学模式进行讲解,所以学生的数学知识一定要过硬,才能对国际经济学有更加渗透的了解。

从教学角度来看,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千变万化,教师又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教师必须有充足的理论支撑,并着重培养学生实际解决经济问题能力。

2 对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2.1 对调查问卷内容的设计和样本的选择研究 从国际经济学的课程特点而引发的本科国际经济学教学问题,这些都有待解决。问卷调查方式能有效解决和实现本科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我们对关于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对南京晓庄学院2010级、2011级经济管理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发现现有的国际经济教学问题,并针对问对提出改革方案。本次调查所涉及到的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与保险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37份。有调查问卷得出四类主要问题:第一类为学习效果;第二类是教学方式;第三类是教学效果;第四类为教学期望值。调查内容涵盖范围广,所涉及到的有教学方法和质量、教学进度安排、专业考核要求、学生的兴趣态度等。

2.2 对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由问卷调查得出,国际经济学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需要改进,其主要问题如下:

2.2.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连接不上 在本次调查中,65.2%的学生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连接不上。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只重理论,而忽视理论联系实际。这个问题应引起广大老师的重视。

2.2.2 教学手段不够丰富 截至目前为止,多媒体教学在国际经济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具直观性和趣味性,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多媒体教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例如,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存在大量图形展示,用多媒体展示既美观又可以节省时间。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劣势,比如信息量的大量输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最后,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弱化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此外,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生仅充当放映员和播音员的角色,缺乏了师生互动。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得出,有31.1%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逻辑不够严密,没有传统教学严密。有13.5%的学生认为信息量输入大导致教学重难点不突出,有32.3%的学生认为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明显变小。综上所诉,在国际经济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应该与其他教学手段相辅相成。

2.2.3 经典教学案例缺乏 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型学科,理应由案例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和补充,使学生能通过案例更好的了解教学内容。因此,案例教学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缺乏引入经典案例,且案例更新速度缓慢。

由调查问卷我们得出,有42.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恰当,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但同时仍有45.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不够,这个问题急需提高和改善。在“您对《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建议”的调查中,有58.6%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经典案例教学,以此作为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2.2.4 课程考核形式死板 截至目前为止,国际经济学考核形式死板待久,和传统考试的考核形式并无区别,都是平时成绩加上期末成绩。而平时成绩的依据是学生的出勤率和作业的完成情况为主,期末成绩就是以期末考试的最终得分为基准。考核形式死板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不能把这门学科应用性强的特点体现出来。很多同学认为这样的考核形式对于他们将来的实际应用能力帮助甚小,因为期末考试是依据短期内的死记硬背通过的,而不是真正的掌握了知识。从调查问卷中得出,有23.2%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后督促不到位,有19.2%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考核范围,如添加课程论文和案例讨论环节作为考核形式。由此得出,增加课程论文和案例讨论为考核形式势在必行,如此来跟上教学方式的改革。

2.2.5 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担任国际经济学教学任务的教师具有较好的理论功底,但缺乏外贸公司和企业锻炼的经历,导致教师对实际工作缺乏直观认识,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其案例教学的水平。在调查问卷中,我们提出“您认为企业职业经历对于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效果是否有影响。”有66.7%的教师认为企业职业经历与教学是相关联的。

3 对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实施的提出的方法策略

3.1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综合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很强的学科。单单输入纯理论知识如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单纯的理论知识输入只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半知半解,最终导致学生只会理论而不会把理论运用的实际上。单纯的理论是抽象的,教师应该增加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能力,从而增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案例教学摒弃了纯理论,从而使教学变得轻松活泼,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消化吸收。此外,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的导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力的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源上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

3.2 全方位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构建校内校外教师队伍 为鼓励教师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经济的真实运行过程,可从以下几种途径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第一,增加国际经济学教学任务的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得到锻炼和提高。可以制定详细的计划把教师调到与国际经济学相关的公司或部门挂职学习,这些公司或部门有外贸企业、统计部、金融部、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等。教师可以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第二,聘请与国际经济学相关的兼职教师。可引进外经贸实际工作者加入本专业师资队伍,补充校内教师的不足。

3.3 努力提高和完善教学内容,并鼓励参与式双语教学 国际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国际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了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和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国际经济教学应努力不断地提高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多样化并且符合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由于国际经济学培养的人才是跨国际的,所以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经济学的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用英语讲解知识点,营造用英语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氛围。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真正落实到英语教学。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均,教师还得以中文为主,英语为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多端,教师还得以实事为基础,增强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做到内容的与时俱进。学校应积极建立学生实践模拟基地,让学生有机会理论联系实际。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学校应建立起网络学习平台,建设课程网站,广泛整合和应用除教材外的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听、CAI 课件、网络教学等。学生可以有效运用网络知识平台,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扩展自己的水平。

3.4 构建综合考评方式,使评价学生学习合理化 单纯依据试卷来评定学生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这也不能满足国际化背景下社会对国际经济学人才的需求。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可以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结合作为考核形式,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也可以测试到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的同时也要注重“评”。可以采用“笔试试卷+案例讨论+课程论文+课堂作业+上课考勤”的方式,每个环节所占的比重由专业和选修性质来决定。由于笔试侧重点是“考”,所以试卷的试题应该合理安排知识的重难点,努力协调试卷的难易程度,同时也要确保考卷体现出全面性。

“案例讨论+课程论文+课堂作业+上课考勤”的侧重点是“评”,案例讨论是考核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课程论文侧重的是学生搜索和查阅整理文献的能力,课堂作业是评价学生提问、发言等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上课考勤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考”与“评”两种方式结合,最终评定出学生的国际经济学课程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1]崔艳娟,徐晓飞.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调查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0(7):75-76.

[2]费新.对国际金融课程6+1教学法的探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4):]73-74.

[3]韩刚.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管理,2009(5):98-9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