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8篇

时间:2023-08-30 09:17:06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篇1

[关键词]北疆;县域;高寒地区;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4)02-0098-04

北疆沿边高寒地区地处新疆北部,是中国疆土的西北前沿。该区域在促进内外交流、协调东西部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受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各县域之间差异较大。只有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给予准确评价,对其发展现状作出客观描述,才能为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和制定有效的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一般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1]。而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是可以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做出准确定位并经过研究证实的统计分析方法。

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的实证分析以北疆沿边高寒地区的21个县为例,从经济发展水平、要素投入和城镇化水平3个大指标14个小指标分析比较这21个县的综合竞争力,及其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及发展潜力。构建了一套3类14项的指标体系(见表1)。

二、北疆沿边高寒地区21个县综合竞争力比较分析

为确保结果的稳定性,本文使用2011年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所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1.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方法[2]。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变量进行分类,使每一类的变量相关性比较高从而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因子,因子分析法的核心是对这些综合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提取公因子,当因子载荷矩阵结构不够简化时,可以通过因子旋转使因子的意义更为鲜明,同时使用因子得分函数对样本进行评价和排序。 表1 北疆沿边高寒地区县域经济

2.基本步骤

因子分析的步骤如下[3]:(1)将原始数据标准化,仍记为X;(2)建立相关系数矩阵R;(3)解特征方程︳R-kE︱=0,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当累计贡献率不低于85%时,取前k个主成分代替原来的m个指标,计算因子载荷矩阵A;(4)对A进行最大正交旋转变换;(5)对主因子进行命名和解释。如需进行排序,则计算各个主因子的得分,以贡献率为权重,对Fi加权计算综合因子得分。

3.实证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得出抽样适度测定值KMO为0.703(见表2),由因子分析中KMO的度量方法可知,KMO﹥0.5说明因子分析可以进行,若KMO﹥0.7则说明数据更令人满意[4]。所以根据KMO度量标准可知,变量之间共同的因素较多,适合做因子分析。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分析,剔除无量纲化对数据的影响,选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得到3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通过计算其特征值和累计贡献率,得到前3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77.62%(见表3),说明这3个公因子可以较好地解释原指标所包含的信息,符合主成分分析法的要求。所以把这3个公因子作为评价北疆沿边高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

由表3得出,前3个特征值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77.619%,提取前3个特征值做因子载荷矩阵,用最大四次方值法旋转变换,从而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4所示)。

表4是运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对变量进行线性变换,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其中因子载荷矩阵表明,每个因子不是对所有的指标都具有较大的因子载荷,它只对少数的几个指标的因子载荷较大。因此,根据表4将指标分为3类,根据对相关因子的命名,可以看出:第1个主因子在地区生产总值X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4、农林牧渔总产值X5、年末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X6这几个指标上有较大的因子载荷,这个因子主要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工业生产规模,是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子;第2个主因子在医院卫生院床位数X7、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X9、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X1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比X13这几个指标上有较大的因子载荷,这个因子主要反映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要素投入,是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潜力、政府重视度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第3个主因子则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X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3、非农产业比重X12、财政收支比X14这几个指标上有较大的因子载荷,这个因子主要衡量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城镇化水平,是反映县域居民生活水平及经济社会结构的重要指标。

对经过正交旋转的因子利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出各因子的得分,再以其对应的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计算综合得分,并计算其排名。综合得分只是代表在各个指标下的21个县的相对差别,综合得分越高表明其综合经济实力越强,反之得分越低反映其综合经济实力越弱。其计算公式为:F=(39.232/77.619)F1+(21.854/77.619)F2+(16.532/77.619)F3,即F=0.51 F1+0.28 F2+0.21 F3,计算整理得到得分及排名(见表5)。

由表5显示,综合竞争力排名前十位的县域具体分布是:伊犁地区4个县、塔城地区3个县、阿勒泰地区2个县、哈密地区1个县,可以看到北疆沿边高寒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差距,其中得分大于0(该地区平均水平)的有9个县,得分低于0的有12个县,说明有57%的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在该地区平均水平之下。位于伊犁地区的伊宁县遥遥领先,综合经济实力得分2.31,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位于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高出1.41分。该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最弱的是位于博州的温泉县,整个博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新疆处于中上游,而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温泉县的综合经济实力非常低,凸显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沿边高寒地区三大指标体系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综合经济实力的排名说明北疆沿边高寒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下文具体分析3个大指标的得分及排名情况。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下细分了6个具体的小指标,把这6个小指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得到KMO=0.786,P=0.000,提取了2个主成分。用计算公式F=(53.375/79.624)F1+(26.249/79.624) F2,即F=0.67 F1+0.33 F2,得到21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见表6)

2.社会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服务指标下细分了4个小指标,把这4个小指标用spss19.0进行分析,得到KMO=0.721,P=0.000,提取了一个主因子。用计算公式F= F1,得到21个县的社会公共服务排名(见表6)。

3.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指标下也分了4个小指标,用同样的方法,运用计算公式F=(38.471/76.735) F1 +(38.263/76.735) F2,得到21个县的社会结构排名(见表6)。

由表6可知,北疆沿边高寒地区21个县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结构三个分指标下的得分及排名。综合排名位列第一的伊宁县,其经济发展水平也是最高的,说明该地区经济实力强于其他20个县。从经济发展水平指标来看,得分大于0的县仅有9个,县域差距十分明显;其中县域经济水平低于该地区平均水平的12个县中,阿勒泰地区有2个,即其经济水平较低的县占40%;塔城地区有2个,经济实力低于平均水平的占40%;伊犁地区有4个,比例达57%,说明伊犁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比前2个地区大;而博州的温泉县、哈密地区的伊吾县和巴里坤县、昌吉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低,温泉县的综合经济实力排名最靠后,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虽不是最差,但比最差的裕民县仅高0.09分,位于北疆沿边地区的温泉县经济水平比博州其他县域低很多;哈密地区的伊吾县和巴里坤县,经济实力低于该地区平均水平,巴里坤县排名12,得分-0.24,伊吾县排名17,得分-0.66;昌吉地区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经济发展水平也不高,受自然条件制约,其经济发展在昌吉地区也很落后。

从社会公共服务指标看,得分大于0的也只有9个县,而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温泉县、伊吾县、青河县社会公共服务得分也较低,都低于平均水平。

从经济社会结构指标看,有9个县得分大于0,1个县得分等于0。其中经济实力指标和社会公共服务指标都比较落后的托里县社会结构指标得分却很高,说明该地区发展潜力很大。

四、结语

县域经济不等于县级经济,而是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区域经济,要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工农互补和统筹城乡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谋划县域经济的发展[5]。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县域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这也是北疆沿边高寒地区落后于沿海省份县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快该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当地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政府应对这一特殊区域应给予政策倾斜,加大扶持力度,深入发展产业化、集约化经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区外乃至国外企业的投资落户,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以加快提高县域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傅前瞻.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08(12):148-150.

[2]唐林俊,杨虎.因子分析法在区县经济综合指标评析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3,22(5):24-29.

[3]王庆丰,党耀国,王丽敏.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18个县(市)为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28(3):495-501.

[4]高祥宝,董寒青.数据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45-350.

[5]冯建中,何先平.基于因子分析的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1,39(2):1233-1235.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作者简介】史贞,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博士生,山西 太原 030006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4)01-0080-04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层次的区域经济,是宏观与微观经济的结合点,属于中观经济范畴。它能够有力地结合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为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延伸拓展提供平台。可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宏观经济稳健调控的关键环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不可替代性。我国的县域经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已逐渐向高层次发展,如中国的“百强县”等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带动落后地区也将是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尝试以县域经济转型带动整体经济发展,中央更是在县域经济的制度规范、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但同时,由于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很多县域缺乏合理的规划与产业布局,导致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产业趋同,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整体经济的发展,尤其以中西部更为严重,导致县域经济的综合发展区域非均衡问题日益突显,成为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所以,进行县域经济综合评价研究,不仅是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减少城乡差距、合理区域布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所在。可以说,县域经济发展的好坏可以作为衡量我国“十二五”规划完成效果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陈栋生教授认为:县级市经济是区域经济的范畴。它是一个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具有地方特色,以小城市为依托的,城乡一体化的区域经济体系,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法棠认为:县域经济是指县市区这一行政区划内开展的全部经济活动,是按行政区划认定的区域经济。综上观点,县域经济问题首先是区域经济问题。相对比而言,大区域的发展主要是以资源和第二、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而县域经济的产业都过于单一。由于其行政区划和经济发展的环境特点,市场体系并不健全,环境因素、体制因素和政策因素成为制约县域经济的主要因素。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的讨论,具有代表性的有:谢自奋等(1996)从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的角度,广大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网络,从经济管理网络关系角度对县域经济进行了研究。凌耀初(2005)论述了县域经济的特征、地位和存在的问题,并参考国外农村区域发展经验,提出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陈志德(2006)从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入手,针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背景以及现状,提出了吉林省发展县域经济主要运行机制的创新机制及创新模式。禹新荣(2010)基于竞争力理论,从中观的层次和产业的视角,首次完整提出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的命题,对其基本理论、形成机制和评价体系进行阐述和分析,创新产业竞争力研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模式,构建了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轮动模型。崔征(2011)通过寻找落后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经验,利用2004年到2009年的数据对通榆县的经济发展进行了静态、动态的对比分析,寻找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王鹤春等(2012)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G-R-I-E模型,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及对策。朱士鹏等(2013)采用主成分和ESDA技术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县级行政区(县、区、市)为研究单元,以2000年到2009年的县域经济数据为基础数据,对贵州省10年来的县域经济实力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县域经济实力差异显著,并有所扩大。

从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县域经济发展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和发展状态的相对封闭性,折射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落后性。大区域由于资源秉赋和产业结构等因素所形成的经济非均衡发展会直接引致县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均衡。每个县由于先前的自然条件、政策扶持力度、社会结构等都不尽相同,彼此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差较大。为了能够科学地了解和反映我国各县的经济、社会活动状况,本文从县域经济水平、县域经济活力和县域人民生活三方面构建综合指标体系,用以研究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找出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因素,从而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思路和对策。

二、指标体系

由于县域经济本身既属于综合性经济,又属于区域性经济,又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单位,故本文综合其所具有的上述特征,选取14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来进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指标体系见表1。

其中,县域经济水平指标用以反映各县的经济水平在其所在市域经济水平的重要性,主要通过各宏观经济指标占市域指标比来实现;县域经济活力指标用以反映县域的不同产业劳动生产率状况间接反映其经济活力和潜力;县域人民生活主要通过城乡人口结构和收入状况直接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差距(其中城乡收入比和城乡人口比是逆指标)。

我国整体处于经济转型期,而以山西省这一资源型省份的转型更具有代表性,所以,本文以山西省为例,通过对山西省县域经济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评价的研究方法。本文所用指标均来自于《山西统计年鉴2012》,为实现指标评价过程中的可比性,各指标均转换为相对指标形式。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对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大致分类和综合排名,并且对影响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三、综合评价

利用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关键是要获取各级指标权重并通过加权平均获得上级指标。指标权重获取的方法主要分为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两大类方法,其中主观赋权法主要利用专家打分进行,而客观赋权法更能通过数据信息体现指标之间的关系。本文在指标赋权时综合了两种方法,既利用主观评价将指标进行分类,又利用客观数据信息为指标赋权,这样更能使信息科学、有效。

第一步,依据各一级指标下所包含的二级指标计算主成分,依各指标在其相应主成分中的载荷系数大小,进而计算各二级指标的主成分即为一级指标。以县域经济水平为例,其包括六个二级指标,依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计提主成分,依其特征向量矩阵可将Y1表示为

Y1=0.4864X1*+0.4796X2*+0.3244X3*+0.4597X4*+0.455X5*

其中,Xi*分别为Xi经过标准化之后的数据,经计算后即可得县域经济水平的总得分。其他一级指标Y2,Y3均按此方法计算。

第二步,再视Y1、Y2、Y3为三个变量,重复之前的赋权过程,可得各指标Y1、Y2、Y3的权重。测算结果分别为0.326、0.328、0.346,权衡考虑这三个一级指标对县域经济评价的作用。本文认为三个指标均反映了县域经济的不同方面,所以视三个指标具有同等权重。最后的综合评价指数得分为:

Y=(Y1+Y2+Y3)/3

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分值从高到低进行排名可以看出: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排名的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评价指数得分大于1的,这些地区的县域经济水平得分和县域人民生活水平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县域,说明经济水平的发展在县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非均衡状态,而这些地区恰好是山西省资源分布较为密集的县域。以孝义市为例,孝义市以综合得分4.8625居于榜首,说明孝义市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处于全省先进水平,尤其是孝义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得分为7.8685,遥遥领先于其他县市,表明孝义市的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很高。但是,孝义市的县域经济活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与其他各地区差异并不明显,说明其经济发展过多依赖资源,其发展动力不足,也没有实现真正的惠民。这表明孝义市的县域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亟需转型发展以求谋取持续繁荣发展。整体看,这些县域的发展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在经济转型时期,这些区域是否具有后续动力将成为这些县域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二类是评价指数得分大于0小于1的,从各一级指标得分可知,该类县域的经济动力和潜力得分相对其他两个指标较高,同时可以看出,介休、应县、右玉、平遥等旅游资源开发较好的县域均在此类,说明其经济发展的后劲较大,具有可持续性。第三类是评价指数得分小于0的,从指标得分的结果看。该类县域在三项指标得分均偏低,属于县域经济中发展严重滞后的群体。

由主成分分析求得山西省各县综合评价指数分值,得出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排名,本文进一步运用快速聚类分析方法验证主成分分析的结论,其聚类结果见表2。

从表2中的结果可以看出,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中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综合评价方法是有效的。结合聚类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对各县市的发展特征作进一步的讨论。第一类是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县市,但正由于其高水平的经济发展更多地是建立在资源依赖的基础上,所以在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出现诸多问题。第一类县市由于过多地重视工业的发展,而忽略了农业的发展,导致该类县市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城乡人口比的得分是最低的,说明在农业和城乡结构方面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工业畸重发展势必会带来后序的一系列经济问题。所以,此类县市应成为山西省经济转型的重点城市。第二类是经济活力较好的县市,这些县市在各项指标的表现居于第一类和第三类之间。虽然这些县市目前在市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不突出,但其具有经济发展的动力,人均劳动生产率较高,如果能够加大经济投入,合理规划经济结构,其未来的经济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第三类是整体发展水平均较弱的地区,说明这些地区是山西省今后经济整体水平提高的着手点,这些县市缺少资源禀赋,产业发展优势不突出,说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缺少合理的规划,没有明确其在山西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应该对这些县市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构建了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西省为例,通过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对山西省96个县(含县级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类和综合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1.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4个指标进行赋权计算,通过其结果与聚类分析对比,并结合各县域实际发展水平,说明该方法可行,能够有效地对各县市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进行评价。

2.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得分显示,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非均衡,两极差异严重,资源依赖地区经济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但这并不能说明山西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就高。由于对资源过度依赖会为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其在发展过程中也没有起到足够的示范效应和扩散效应,所以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更应重视各县市在经济中的角色定位。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篇3

关键词:城市化;山东省;主成分分析;空间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20504

1引言

城市化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空间聚集现象,城市提供了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制度、现代技术甚至是价值观念[1]。城市化是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时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2]。城市化过程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还可以促进社会结构调整[3]。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部分地区逐渐突显,并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学科对城市化含义的不同理解,学术界对城市化水平的测度亦提出了种种不同的方法[4]。与传统的单一指标测度法不同,主要采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各类不同的城市发展指标,通过计算得出山东省各市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指数。结合经济发展的内容,分析城市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分析方法与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

2.1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把反映样本某项特征的多个指标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5]。在运用指标进行综合性评价时,因为要使评价的结果客观、系统、全面,因此需要使用多个指标进行测量,但这样会出现观测指标间存在信息重叠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信息浓缩,并解决权重的确定等问题[6]。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内容如下:

首先是原始指标数据的标准化,采集p维随机向量x=(x1,x2,…,xp)T,n 个样品xi=(xi1,xi2,…,xip)T ,i=1,2,…,n,n>p,构造样本阵,对样本阵元进行如下标准化变换:Zij=xij-jSj,i=1,2,…,p,其中j=∑ni=1xijn,s2j=∑ni=1(xij-j)2n-1,得标准化阵Z。其次,对标准化阵Z求相关系数矩阵R=[rij]pxp=ZTZn=1。其中,rij=∑zkj・zkjn-1,i,j=1,2,…,p。然后解样本相关矩阵R的特征方程|R-λIp|=0,得到p个特征根,确定主成分,确定m值,使信息的利用率达80%以上,对每个λj, j=1,2,…,m, 解方程组Rb=λjb得单位特征向量boj。将标准化后的指标变量转换为主成分Uij=zTiboj,j=1,2,…,m。U1称为第一主成分,U2 称为第二主成分,…,Up称为第p主成分。对m个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对m个主成分进行加权求和,即得最终评价值,权数为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城市化水平进行评价,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并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来多个变量所反映的信息,这样可以利用多方面的数据科学全面的反应山东省各市的城市化水平且可操作性较强。

2.2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利用具体的指标对城市化所包括的内容、结构、特征进行具体化、层次化的统计描述和综合评价[7]。

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导致人口向城镇集中;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导致非农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导致城镇地域景观不断扩大;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镇生活方式,导致城镇生活方式和制度环境不断扩展和强化[8]。因此,根据上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查阅《山东省统计年鉴》获得数据,选取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D1)、建成区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重(D2)、养老保险人数占就业总人数比重(D3)、城镇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D4)、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D5)等数据作为指标体系构建的数据。

3山东省城市化水平差异分析

3.1数据收集与处理

根据指标体系内容,查阅《山东省统计年鉴》得到山东省各个地级市的原始数据,包括人口总数、城镇人口数量、各市面积、各市建成区面积、养老保险人数、就业人数、城镇就业人数、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表1)。

3.2山东省各市城市化水平的主成分分析

运用SPSS对处理好的山东省各市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的结果通过表4可以看出,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第一主成分(X1),提取平方和载入后的第一主成分(X1)方差占全部方差的83.72%,因此第一个主成分(X1)就足以描述城市化发展水平,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效果比较理想。

主成分在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上有较大载荷,主要体现了社会城市化水平;主成分在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上有较大载荷,主要体现人口的城市化;非农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和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体现产业城市化;建成区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体现了土地的城市化。各个指标都可以很好的体现城市化的各个方面,通过计算便可得出山东省各市城市化水平指标的因子得分和主成分得分,Y果见表5。

4山东省各市城市化水平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根据数据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的,相似性可以借助相似系数之类的表征,差异性则可以通过距离反应[9]。为了更加直观的看出山东省各地市城市化水平的不同层次,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城市化水平做聚类分析(图1)。

通过图1可看出,山东省各地级市城市化水平层次较为明显,大致有四个层次。其中,济南市、青岛市和淄博市可划分为一类,属于高城市化水平的城市;东营市、威海市、烟台市和莱芜市划分为一类,城市化水平较高;潍坊市、日照市、泰安市、滨州市和枣庄市为一类,济宁市、德州市、临沂市、聊城市和菏泽市为一类,处于城市化水平中等和较低水平。

5山东省各市城市化水平空间分析结果

山东省各地级市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各类不同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各个地级市进行空间上的分析,可以更加明了的反应山东省各地级市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基于GIS的功能可实现城市化空间分布定性与定量、图形与数据的结合,能更直观地掌握城市化地域空间特征[10]。

利用计算得到的山东省各市城市化水平得分,在ArcGIS10.1中对山东省各地级市城市化水平用不同颜色表示,可以从空间上进行分析(图2)。

根据图2可看出山东省各市城市化水平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鲁西南内陆地区相较鲁东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济南、青岛、淄博三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菏泽、聊城等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这与聚类分析的结果较为符合。其中,青岛市城市化水平最高,其实通过统计年鉴得到的数据就可以看出,青u市的城镇就业人口、建成区面积等各类指标都位于突出位置。历年数据显示,青岛市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山东省领先地位,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联,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动态耦合关系。

高城市化水平类型区还包括济南、淄博等城市。其中,济南市作为是山东省的省会,长期以来政治中心的城市性质使得济南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快,城市化综合得分仅次于青岛,居全省第二。淄博市地理位置处于鲁中地区,是山东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发达是淄博市城市化发展的主要优势,且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要大力发展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城市第三产业,不断提高城市现代服务功能。

东营市和威海市、莱芜市和烟台市也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其中,东营市是石油工业城市,位于黄河入海口,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地广人稀,人均GDP高,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威海市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迅速的滨海城市,山东省重要的港口之一。威海市环境宜居旅游业发达,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因此较其他城市而言是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莱芜市是山东省重要的钢铁、能源生产基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莱芜市以重工业为主,有较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城市化水平较高。烟台市是环黄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之一,烟台市的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不及青岛、济南、淄博、东营和威海等城市的一部分原因,是在指标体系中建成区面积占全市面积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会导致与实际经济发展情况有一定偏差,使得烟台市得分较低。

城市化水平处于中等阶段的城市包括潍坊、枣庄、泰安、日照、滨州。潍坊城市化发展综合得分不是很高,其主要原因是潍坊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经济比较发达。潍坊市与青岛市相邻,因此增加与青岛市之间的经济交流合作是潍坊市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部分。潍坊市应主动接受青岛的产业转移,努力将潍坊建成青岛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及半岛地区的物流商贸中心[11]。

处于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城市有临沂、济宁、德州、聊城、菏泽。这些地市全部位于鲁西、南、北等内陆地区,受自然条件和区位限制,其共同特征是城市化发展水平低,综合得分较低,各项指标也处于全省平均水平之下,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都处于落后水平。

山东省各市城市化水平差异明显,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区域城市化水平较高。空间分布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城市之间互相影响,空间相关性较强。城市化水平可以间接反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目前山东省经济依然以济南市和青岛市为中心,带动全省经济,与分析中城市化水平得分结果较为一致。

参考文献:

[1]

邓静,孟庆民.新城市发展理论评述[J].城市发展研究, 2001,8(1):1~8.

[2]刘雷,张华.山东省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耦合关系[J].经济地理,2015(8).

[3]刘爱梅,王波.城镇化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实现路径―以山东省城镇化发展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5(11).

[4]欧向军等.1996~2004年江苏省县市城市化水平空间演变分析[J].规划师,2006,22(9):56~59.

[5]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15.

[6]陈昕.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资源节约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J].资源与产业,2010,12(6):38.

[7]王礼刚.贵州省各地市州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基于主成分、聚类和GIS分析方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8]李继红,马洪云,黄启.山东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6(4).

[9]陈彦光. 地理数学方法:基础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城市与规划学院,2008.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篇4

内容摘要: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采用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考察了2000-2008年间的能源、经济、环境(3E)综合发展水平状况。研究发现,区域3E综合发展水平虽然整体趋势向好,但各子系统间的非平衡性矛盾依然突出。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协调发展区域3E的合理措施,为制定统筹兼顾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能源-经济-环境(3E) 综合发展水平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问题的提出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的瓶颈制约矛盾越来越突出。尽管国外的能源可以弥补国内能源的不足,但由于存在市场、价格风险和运输制约等问题,能源供应不易保障。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比重近70%,这种过高的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不仅能源利用效率低,而且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高居不下,使得污染负荷远远超出环境承载容量。目前,我国正值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但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改变。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进一步对能源提出了新的大量需求,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较大压力。能源(Energy)、经济(Economy)、环境(Environment)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动态开放系统(即3E系统),实现3E系统内部的综合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们对系统协调发展进行了广泛研究。冯玉广引入协调度概念描述了区域PREE系统发展的协调程度。姚愉芳、贺菊煌将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4大子块放在一个大系统中,采用系统动力学与投入产出模型相结合的多方案比较分析方法,研究如何协调这四大子系统发展之间的关系。袁旭梅等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协调的角度,运用非平衡系统理论对自组织与组织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大系统理论,提出复合系统协调控制与管理方式。白华对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机制作了深入分析。曾嵘阐述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复杂系统的机构特征及各子系统间内在协调机制和发展过程。孟庆松对复合系统的协调度模型进行了研究,指出复合系统具有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的双重特点。宋松柏等综合采用定向指标框架、评分标准和系统综合指数评价法建立了以模糊隶属协调系数来反映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的协调评价模型。

然而,3E系统是一个多要素和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具体到河北省这一特定地域,本文在构建能源-经济-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先计算出河北省能源-经济-环境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得分,再设立权重计算出整个3E系统综合水平分值,在此基础上以期能够客观准确地对河北省3E系统的发展水平做出系统评价。

能源-经济-环境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复杂系统的测度,仅用单个的指标很难反映其主要特征。这里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这种分析实质是将众多反映不同方面、不同性质的信息,经过数学处理,使之成为具备评价功能的综合量值,其数值大小是对研究对象的量化评价。本着针对性、全面性、系统性和适应性的原则,考虑被评价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指标数据的可得性,提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系统层、子系统层、准则层、指标层4层指标体系共44个评价指标,共同构成了递阶层次结构。原始指标按对系统发展水平的贡献性质分为二类:正向指标,指标数值越大越好;逆向指标,指标数值越小越好。

构建能源-经济-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模型

利用多项指标进行测算能从多角度更全面地刻画出系统的特性。由于能源、经济和环境系统指标体系复杂而庞大,为了避免由于主观因素而带来的误差,对于能源、经济与环境各子系统考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法)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测算。

根据某阶段发展客观情况,按照设计的指标体系整理原始数据。设有n年数据,每年数据有p个指标yi1,yi2,…,yin,i=1,2,…,n。为了方便处理数据,先对经济单位各异的各个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针对某项指标,在各年的指标数据中,找出最大值xmax和最小值xmin,将某年的指标值xi与其进行比较运算,求标准化值zi。对正向指标,运用公式:;对逆向指标,运用公式:。运用MATLAB软件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处理, 得出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 。

计算相关矩阵的特征根及特征向量。运用MATLAB软件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根为:λ1≥λ2≥…λP≥0相应的标准正交特征向量Ci=(Ci1,Ci2,…,Cip),i=1,2,…,p。

计算各指标的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根据累积贡献率选取主成分个数,并计算各主成分的得分。方差贡献率αj为各指标的方差在总方差中的比重;累积贡献率则为前m个指标在总体方差中的总计贡献率。凡累积贡献率大于95%的前m个成分已基本反映了原变量的主要信息,因此选取前m个指标作为主成分,后p-m个指标可省略掉。求其头m个主成分:

,式中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各评价对象的综合发展水平值得分公式为:,式中αm为第m个主成分所占的比重,m=1,2,…,k;Fim为i指标的第m主成分得分。

计算综合得分。由于河北省的经济在全国还处于中下游水平,在当前发展水平下,能源保障、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都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不可偏废其一,因此综合考虑能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确定三者之间的权重相同是合适的。按这个比例由下式计算出3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指数:F=αFA+βFB+γFC。其中,α,β,γ分别为能源、经济、环境指数的权重系数, α+β+γ=1。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本文以河北省2000年至2008年9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对河北省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状态进行评价,全部指标数据来自《河北经济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或经计算所得。运用MATLAB和SPSS软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进行计算,因为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在这里只把最终结果加以列示(见表1)。

根据表1,可以描绘出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及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曲线图(见图1),该图反映了3E系统和各子系统的整体发展趋势及其之间的关系。

从图1中可以看出,河北省3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从2000年到2008年稳步提高,只有2001年出现小幅回落,反映了河北省3E系统水平整体不断趋好。其中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线2004年之前在能源和经济子系统发展水平线之上,而从2004年开始慢慢落在了能源和经济子系统发展水平线下;而经济子系统发展水平开始在三系统中最低,在2003年超越了能源子系统发展水平,2005年又超越了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但2008年又掉头向下,致使三条线又出现重合趋势。这表明河北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过度强调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对环境有所忽视。通常情况下,当环境状况较好时,经济发展水平低;当经济发展态势好时,环境状况恶化。

河北省在快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忽视了对环境的治理改善和协调发展;而其传统能源自给率低的劣势及新能源发展的滞后加上环境恶化又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致使经济发展水平在2008年开始又出现了下降趋势。

基于此,为了保证河北省能源、经济、环境能够达到健康、协调发展,必须要采取相关措施。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坚决遏制产能过剩增长,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二是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科学和技术投入,可以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生产和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改善河北省现有的环境条件。三是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减少能源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污染物排放量,以促进环境系统的修复和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实现河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从以上对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评价中可以看出,河北省2000-2008年间 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虽然整体趋势向好,但各子系统间的非平衡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系统发展超越能源和环境系统发展水平的过程中,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和能源的过度使用,反过来该结果又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解决三者之间的协调性问题,文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基于子系统间的线性关系的3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指数,结果简洁、直观地反映出了河北省能源、经济、环境的发展协调程度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河北省制定兼顾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能源发展三者相互协调的综合决策机制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冯玉广,王华东.区域PREE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描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2)

2. 姚愉芳,贺菊煌.中国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型与应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 袁旭梅.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分析、建模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1998

4. 白华,韩文秀.区域经济―资源―环境(EC-R-EV)复合系统结构及其协调分析[J].系统工程,1999(2)

5. 曾嵘,魏一鸣,范英等.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系统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12)

6. 孟庆松,韩文秀.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0(4)

7. 宋松柏,蔡焕杰.区域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协调模型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报,2004.35

作者简介:

周荣敏(1975-),女,河北正定人,河北科技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篇5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法;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561-04

当前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地的环境污染压力日益增长,而且到了难以承受和不可持续的程度,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刻不容缓。由于在地理上毗邻,京津冀的生态环境唇齿相依,在环保领域的跨地区合作成为解决问题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加剧的“雾霾一体化”,使得京津冀地区在联防联治的治霾行动中联系日益紧密,同时也在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进程。虽然京津冀联动防治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实现这一协同并非易事。就目前实际情况看,三地环保标准难统一、地方经济上短期难得利,都成为实现协同发展的绊脚石。本研究提出,京津冀一体化需要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为导向,并在同一框架下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加以实证研究,旨在找出京津冀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发展的路径。

1京津冀地区碳排放的现状和影响

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在经济条件约束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少碳排放量。正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形曲线)描述的,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与人均收入呈反向变化关系;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环境质量和经济水平可以出现“双赢”的局面。京津冀地区是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经济发展活力凸显,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优势。本研究通过测算京津冀地区2005—2012年的碳排放总量,了解其低碳发展现状,以期进一步分析京津冀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1测算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总量

用于计算碳排放总量的Kaya公式包含的影响因素有:人口总量、人均GDP、能源消费强度、碳排放强度,即碳排放量=人口×人均GDP×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单位能源消耗量的碳排放量。出于数据的搜集和计算的简便性,上述公式可以简化变形转换为:式中:C为碳排放总量;ci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量;Ei为第i种能源的消费量(单位折算为标准煤);δi为第i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影响我国碳排放量的主要能源是煤炭、原油和天然气,因此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采用这3类能源的数据;碳排放系数采用各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系数(美国能源信息署、IPCC指南、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等)的平均值,即煤炭0.7329、石油0.5574、天然气0.4226。对于京津冀地区碳排放量的测算采用的碳排放关系式是:C=0.7329×E煤炭+0.5574×E原油=0.4226×E天然气。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整理出2005—2012年的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地区的能源消费数据,进一步测算得出京津冀地区的碳排放量,详见表1。

1.2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明确了京津冀地区碳排放量的现状,下面以京津冀地区2005—2012年的碳排放量和地区人均GDP为数据基础研究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由图1可知,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仍处于倒“U”形曲线缓慢上升阶段,即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碳排放量由低到高,环境污染趋于严重。由此可见,京津冀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仍然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降低碳排放量至关重要。为此,京津冀地区应该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加强合作,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为导向,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2京津冀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低碳经济的定义是指在碳排放约束条件下,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效率的提高等手段提高碳减排能力、减少碳排放压力,进而促进产出效率提高的一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结合京津冀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本研究将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分为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两大类。直接因素指可以直接影响某地区碳排放总量的因素,进而从宏观总量方面影响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间接因素主要是指间接影响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技术影响因素。

2.1直接影响因素

直接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碳排放水平,可以直接衡量一个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1)经济发展水平包括GDP总量、GDP增长率、居民消费能力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仅强调碳减排能力,也注重经济能力的提高,即生产率的提高。一般用GDP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GDP增长率=(本年度末的GDP总值-上一年度末的GDP总值)/上一年度末的GDP总值,可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居民消费能力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中能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组成,常用来衡量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是对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平均水平的直接反映。居民可支配收入越高,表明经济效益越高。各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越高,表明经济结构优化程度越高,越具有强有力的低碳经济竞争力优势。(2)碳排放水平包含能源消耗总量、碳排放总量、单位GDP能耗、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碳排放总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碳排放的总和。根据Kaya公式原理,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因素诸多,主要包括人口数量、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以及各类能源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强度是碳排放指标的最主要影响指标,碳排放强度=二氧化碳排放量/GDP。一个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则表示该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该指标值越大,说明单位产值碳排放量越多。

2.2间接影响因素

间接影响因素主要有碳汇基础、低碳技术的发展对低碳经济的支持2个方面,两者通过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量,进而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1)碳汇基础因素包括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镇建成区覆盖率、自然保护区占辖区面积。碳汇基础反映了地区的低碳资源禀赋以及资源利用状况。森林作为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存储库,在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森林覆盖率越高,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碳汇基础越牢固。城镇建成区覆盖率主要是衡量城市建成区的绿化水平、城市碳汇基础及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绿化环境状况还包括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自然保护区所占比例。地区碳汇基础越好,越有利于降低碳排放量,从而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2)碳减排能力。低碳技术主要包括生活低碳技术、工业低碳技术2个方面。日常生活方面的低碳技术涉及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新型动力汽车相关技术投入等方面;工业低碳技术水平可以通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碳技术研发经费投入、环境污染治理投入等方面来体现[5]。低碳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经济实力作后盾,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有能力支撑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和推广应用,从而降低碳排放量,低碳经济水平才会随之提高。

3京津冀地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3.1筛选评价指标

基于上述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拟构建1套科学、客观、能够全面准确反映京津冀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高低的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二级指标由经济环境、碳汇基础、碳减排能力、碳排放水平4个子系统构成;三级指标由二级指标的影响因素或评价指标组成,三级指标最终构成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终极指标。具体的指标体系框架见表2。

3.2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在遴选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需要对各指标赋予不同权重,而科学合理的权重是正确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前提条件。本研究采用的变异系数法(coefficientofvariationmethod)是对所选取的各项指标中的内容加以计算从而得到指标的权重,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1]。本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取值差异越大,就意味着该指标越难以实现,也就表示该指标更能反映出被评价的个体之间的差距[2]。由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量纲不同,不宜直接比较其差别程度。本研究为了消除各项评价指标的量纲不同的影响,需要用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来衡量各项指标取值的差异程度。其他指标的权重都以此类推。最后,京津冀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各项指标的权重均可用变异系数法计算得出,结果见表3。

3.3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由于各指标的产生方法不同,量纲不同,并且有正向、负向指标之分,直接运算就会使评价指标体系不合理,为了使其具有可比性,必须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评价的角度看,通常将评价指标划分为3类:第一类指标值越大越好,这类指标就是正向作用型指标;第二类指标值越小越好,这类指标就是负向作用型指标;第三类指标则是为中位作用型指标[3-4]。为了便于指标数据的比较分析,研究中通常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目的是让经过转换后的指标数据有统一量纲。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越大,表明指标对该区域低碳化水平影响越大。

3.4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本研究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即用13个指标的标准化数值(借助SPSS软件算出)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然后加总,得出总的低碳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经过计算,京津冀地区各年度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如表4所示。根据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可知,2005—2012年期间,京津冀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水平明显提高,分别从0.0860、-0.1949、-3580提高到0.7458、0.5847、0.7859,特别是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分别于2010年、2008年、2009年突破0值,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可以看出,3个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存在较大差异,但最终趋于统一,也为京津冀一体化治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4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实证数据以及各指标对总评价指标的影响权重的详细分析可以得出,京津冀地区要进一步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还需要在下列环节加大建设力度。(1)加快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尤其是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成为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的重点,河北省和天津市也是该领域碳减排的主要对象。要坚决淘汰京津冀地区高耗能行业和升级改造中的落后产能,要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尽快疏解不符合北京市首都功能要求的产能,与此同时津冀两地应做好积极承接工作[5]。(2)大力发展低碳产业[6-8],特别是包括旅游业、金融业等在内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对评价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是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必要途径。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布局应该是:北京市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而天津市、河北省的经济发展以第二产业为主。此外,北京市应进一步扶持符合首都功能要求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天津市、河北省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新能源服务业、养老产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绿色信贷业等新兴服务业,进一步降低行业准入门槛,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等。(3)京津冀低碳化发展统一规划。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要想实现京津冀地区低碳发展一体化进程,保证跨行政区合作协议的有效实施,京津冀地区应该在高层次的经济和环境合作方面建立高层次的常设机构,建立京津冀地区定期政府会晤机制,制定统一协调的政策。对于三地的低碳经济发展,各省(市)政府应该在充分利用和整合各自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低碳产业集群,对三地的区域整体规划要衔接一致,建立统一、有效的交流平台。由三地共同出资建立节能减排技术和研发中心,并将研发成果应用到整个区域,从而有力地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低碳消费观念。

参考文献:

[1]吕学都,王艳萍,黄超,等.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7):27-33.

[2]孔凯.农业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2.

[3]杨洪艳.河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2.

[4]王相东.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09.

[5]王彦超,许艳玲,蒋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3):107-111.

[6]汪翔,陆五一,周力.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农户低碳养殖认知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2013,29(1):189-194.

[7]蒋艳萍,吕建秋,杨征,等.广东省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2):4-6.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篇6

关键词:绿色经济;指标体系;发展水平;政策建议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全球气候治理的理念进一步确定为低碳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绿色”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色调。江苏省是我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为全国社会、能源及绿色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带动作用。通过分析研究江苏省13地市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分类比较不同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及差异性,分析导致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能有的放矢地提出政策建议,并为研究其他省市及全国的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经验。

1文献评述

对于绿色经济的内涵不同学者定义不甚相同,如张小刚[1]指出绿色经济发展的内在构成要素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学技术、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里约+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中心对绿色经济提出更深层次的认识,从可持续性出发,强调地球关键资本的非减性发展等等。本研究认为绿色经济是既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对一些不可持续加以约束,又对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给予鼓励,又加强法律法规制度方面的建设以及人才等的投入,多方面联动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目前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层面构建了衡量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的学者对于衡量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理解不同,但是都认为绿色经济发展是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衡量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很多,但是很少对政府制度层面的指标进行衡量,为保证区域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应法律法规的保障,同时需要科研人才的技术支持。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环保法规、科研人才数等指标,使得衡量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更为完整。

2江苏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指标选取的原则

指标选取的原则主要有:主导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文献分析法原则。

2.2指标体系框架

结合指标筛选原则与绿色经济的本质特征,笔者选取了包含规模性指标、约束性指标、激励性指标、保障性指标共4项指标,具体指标有19项。部分指标解释:能源消耗强度指标用万元GDP能耗表示,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用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表示,COD排放强度用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表示,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强度用单位GDP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表示,空气质量优良率=空气质量指数达到良好以上的天数/全年有效监测天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地方环保法律条例数主要以地方人大代表公布的环保条例数为准。

3数据来源、评价方法与评价结果

3.1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局、各市环保局、江苏省知识产权局。

3.2评价方法

目前常见的指标权重的方法有主观赋值法和客观赋值法。主观赋值法包括主观经验法、德尔菲法等,其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主观性较强,不能客观地反映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客观赋值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8]。本研究采用熵值法进行赋权,主要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聚类分析是对样本即个体以某种相似性为度量标准进行分类的一种统计方法。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不同样本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几类,找出每一类共同的特点,以便更好地研究和指定相应的对策建议。

3.2.1熵值法

(1)熵值法计算采用的是各个方案某一指标占同一指标值总和的比值,为了避免求熵值时对数的无意义,需要进行数据平移,其中考虑评价效果,平移单位选取标准化后的最小值1:对于正向指标:Xij=χij-min(χ1j,χ2j,…,χnj)max(χ1j,χ2j,…,χnj)-min(χ1j,χ2j,…,χnj)+1,i=1,2,…,n;j=1,2,…,m对于逆向指标:Xij=max(χ1j,χ2j,…,χnj)-χijmax(χ1j,χ2j,…,χnj)-min(χ1j,χ2j,…,χnj)+1,i=1,2,…,n;j=1,2,…,mχij为指标的原始数据,max(χ1j,χ2j,…,χnj)-χij为第n项指标各年度最大值,min(χ1j,χ2j,…,χnj)为第n项指标各年度最小值。n=19,m=13。

(2)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方案占该指标的比重Pij=Xijni=1ΣXij=(j=1,2,…,m)

(3)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kni=1ΣPijlog(Pij),其中k>0,ln为自然对数,ej≥0。式中常数k与样本数m有关,一般令k=1lnm,则0≤e≤1。

(4)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对于第j项指标,指标值Xij的差异越大,对方案评价的作用越大,熵值就越小,gj=1-ej,gj越大指标越重要。

(5)求权数Wj=gjmj=1Σgj,j=1,2,…,m

(6)计算各方案的综合得分Si=mj=1ΣXijWj(i=1,2,…,n)

3.2.2聚类分析

通过SPSS软件将江苏省13地市进行Q型聚类分析。同时选择系统聚类中的Ward法聚类,即离差平方和法,原理是同类离差平方和较小,类间偏差平方和较大。Ward方法并类时总是使得聚类导致的类内离差平方和增量最小,与K-mean聚类相比,K-mean聚类需要事先设定分类的个数,并不适合没有先验知识的条件下的数据聚类。公式:DKL=BKL=XK-XL2/(1/NK+1/NL)递推公式:DJM=(NKDJK+NLDJL)/NM-NKNLDKL/N2M

3.3评价结果

江苏省13地市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得分及准则层贡献度。无锡、常州、苏州3个城市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超过1.6,从总量而言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中苏州、无锡、常州人均GDP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比重与其他地市相比遥遥领先;城市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连云港、泰州、淮安排名后三位,从指标看人均GDP、高新技术产值比重低,连云港的单位产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强度、COD排放强度这些指标都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在这种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作用下,必然导致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失调。从指标的贡献度分析,激励性指标与保障性指标对于江苏省各地市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贡献度最大,说明加大对污染物的治理力度,增加环保、科技投入以及环保法律法规的建设对于推动区域绿色经济的发展具有实践意义。约束性指标对于各地市绿色经济的发展贡献度稍低,说明各地市经济增长仍然存在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模式,节能减排工作仍需要加强,对于落后产能及时淘汰。利用SPSS软件对指标层进行聚类。结合树状图分析,分成三类效果较好,组内间距很小,组间距离较大,具体情况如下:

3.3.1相对均衡型

相对均衡型城市包括南京、无锡、苏州,其特点是绿色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4项指标表现相对均衡。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GDP、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比重、环保投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排名前三,这3个城市在规模性指标上表现要优于其他城市,并且政府注重环保的治理投入。此外地方环保法规数量也高于其他城市,说明这3个城市比较注重环保法治的建设。但苏州与南京能源消耗水平、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要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此外南京与无锡在空气质量优良率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几个指标要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说明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仍然离不开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虽然在GDP指标上表现突出,但是仍存在具体指标表现欠佳,在保持现有发展状态基础上注重节能降耗、控制高环境污染的投资。

3.3.2单项指标超强型

单项指标超强型城市包括南通、盐城、扬州、常州、宿迁,其特点是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某项指标表现较其他指标突出,居于单项指标的较高水平。能源消耗强度指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及科研人员拥有量这些指标表现要优于其他类的城市。其中盐城与南通地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及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利授权量比例表现超强,但工业COD排放强度、环保投入占地方公共预算支出的指标表现欠佳,政府应该注重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控制高污染投资。扬州在地区GDP增长率、森林覆盖率两个指标全省排名第一;常州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科研人员拥有量指标排名领先,但是空气质量表现不好。宿迁地方GDP总量、人均GDP、高新技术产值等指标排名最后,其他指标比较均衡,政府部门应努力探索经济效益好、经济附加值高的产业,扩大经济总规模。

3.3.3整体水平偏低且存在单项指标较差情况

城市包括徐州、淮安、镇江、泰州、连云港。特点是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水平偏低。徐州、淮安激励性指标表现较好,但约束性指标表现欠佳,且人均地区GDP占有量较低,这些城市应该注重节能减排与环境治理的同时寻找发展地方经济的新思路。镇江、泰州地区GDP表现较好,但部分约束指标表现不好,在维持现有经济发展情况下,注重污染治理情况。连云港地区经济总量及二氧化硫、COD排放指标较差,但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利授权量比例及科研人员拥有量指标表现较好,要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探索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发展道路。

4政策建议

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13地市绿色转型呈现各自的特点,其中只有南京、无锡与苏州在各方面发展都比较协调,其他城市绿色发展与一些指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协调方面。绿色转型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消费者、政府等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相应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完善经济体系、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增加科研投入以及树立新的理念来共同推进江苏省实现绿色经济的长效发展机制,具体建议如下:

4.1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对未按期完成的企业,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对绿色产品的开发、研究、生产等采取鼓励性政策,加大对环保科技投入的比重;调动企业、社会各界发展绿色经济的积极性;尽快完善税收、财政、信贷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4.2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通过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运用,促进传统低附加值产业向高端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要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4.3建立绿色科技创新体系

绿色科技创新是摧动绿色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江苏省应加大绿色科技的投资及人才的培养,以便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9];积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快对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投资、培养。

4.4加快推进地方环境立法的建设

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管理制度,做到环保行为有法可依并独立进行环境监测和行政执法。抓住政策环评这一实现科学决策、绿色发展的重要机制,同时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与政府的支持,落实责任机制。

4.5倡导绿色理念

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不仅要实现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总和的提高,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新的要求,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自然资本的非减性发展。因此,要避免走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仅不再欠“新账”,同时还要多还“旧账”。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理念。绿色消费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质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10]。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一方面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带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刚.长株潭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5):87-90.

[2]赵彦云,林寅,陈昊.发达国家建立绿色经济发展测度体系的经验及借鉴[J].经济纵横,2011(1):34-37.

[3]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西南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2012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摘编[J].经济研究参考,2012(67):3-96.

[4]薛珑.绿色经济发展测度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2(18):21-24.

[5]向书坚,郑瑞坤.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指数研究[J].统计研究,2013,30(3):72-77.

[6]丁刚,陈奇玲.绿色经济的涵义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1):1-4.

[7]曾贤刚,毕瑞亨.绿色经济发展总体评价与区域差异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4,27(12):1564-1570.

[8]高春玲.基于熵值法的湖北省绿色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9):70-72,82.

[9]李忠.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2(6):36-38.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概念;核心要素;评价指标

Abstract: a low carbon economy is climate chan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uman inevitable choice. Through discussing the concept of a low carbon economy and core elements, according to a certain principle, model with low carbon output, low carbon consumption, low carbon resources, low carbon policy and low carbon environment as the dimension of multi-leve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method to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for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potential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Concepts; The core elements; Evaluation index

中图分类号:F27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为应对大量消耗化石能源所引起的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发展方式和经济形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含量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以及环境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低碳经济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消费模式和技术水平等驱动因素密切相关,并且通过低碳化进程得以实现。怎样衡量一个国家(或经济体)是否达到了低碳经济或是否处于低碳化进程中呢?对于我国而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现实决定了经济发展不可能完全低碳化, 而且东西部地区化石能源资源禀赋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使得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必然有显著的区域特征。为此, 有必要建立一套全面反映低碳经济内涵与特点的指标体系,对各省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做出评估,这有利于摸清我国省域尺度的低碳经济发展现实水平, 对于促进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核心要素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虽然低碳经济的术语在20 世纪90 年代后期的文献中就曾出现, 但其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2003 年2 月24 日由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他在白皮书中指出, 英国将在2050 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 水平上减排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2006 年10 月,由英国政府推出、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 Stern Review) 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 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 - 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低碳经济概念引发了各国以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兴趣。日本要打造成为全球第一个“低碳社会”, 美国也在2007 年7 月向国会提交了一项包括《低碳经济法案》的法律草案。与此同时,各国政府提出了无数的低碳举措, 企业领导人也在积极行动。今天的问题不再是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否必须, 而是如何迅速并且在什么规模促进向低碳经济转型。

1、低碳经济概念

对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还是一种发展模式,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学术界和决策者尚未有明确共识。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庄贵阳利用碳排放弹性作为指标,分析了全球20 个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不同发展阶段人均收入和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之间的特征,指出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具有阶段性特征。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 报告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旨在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一定的水平, 以防止各国及其国民受到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并最终保障可持续的全球人居环境。英国外交部自2003 年以来开展的《战略方案基金》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全球经济的低碳高增长。实际上,上述概念都部分地把握到了低碳经济的核心特征: 即低碳排放和阶段性特征,并且都指出了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为了应对环境、能源和气候变化挑战,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是技术创新、提高能效和改善能源结构等。但是,上述概念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一方面,对于低碳排放的含义及其与经济的关系未作具体深入的阐释; 另一方面,对于低碳经济的内在驱动力未作深入剖析。本文认为, 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全球共同愿景。碳生产力指的是单位CO2 排放所产出的GDP,碳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人文发展( humandevelopment) 意味着在经济发展、居民健康与教育、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公平等人文尺度( human dimensions) 上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这一概念的特点在于,一方面对于人文发展施加了碳排放的约束,另一方面强调碳排放约束不能损害人文发展目标,其解决途径便是通过技术进步和节能等手段提高碳生产力。这一概念并未刻意区分绝对或相对的低碳排放。但是,从短期来看,可以在不改变其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前提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碳产出效率,实现相对的低碳排放;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能够借助清洁能源替代、低碳技术应用等手段实现一国碳排放总量的绝对下降。

2、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

低碳经济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消费模式和技术水平等驱动因素密切相关,并且通过低碳化进程得以实现。低碳化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的比重不断下降,即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这取决于资源禀赋, 也取决于资金和技术能力;二是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 即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由于技术进步、能源结构优化和采取节能措施,碳生产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低碳化进程也就是碳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根据前述概念解析,低碳经济应该包涵四个核心要素: 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其中生产过程的低碳化、能源结构的低碳化和消费模式的低碳化都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低碳经济可用如下概念模型如下所示: LCE= f ( E, R, T , C) 。其中, E 代表经济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人均收入和城市化等方面;R 代表资源禀赋,包括传统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汇资源等。显然,此处的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也包含人力资源, 没有人力和资本的投入,可再生能源、核能等不可能得到高效利用; T 代表技术水平, 指主要能耗产品和工艺的碳效率水平,通常情况下,技术水平是发展阶段的产物,但对低碳经济来说不一定如此, 一些国家可以利用先进的低碳技术,超越许多发达国家经历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阶段,实现跨越式的低碳发展; C 代表消费模式,主要指不同消费习惯和生活质量对碳的需求或排放。

二、选取指标所遵循的原则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为总原则,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特点,设置一套各指标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评价指标体系,其基本原则如下:

应能明确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中的经济模式,不同地区、国家具体条件不同,其发展阶段、形式、重点各异。因此,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应能适应各种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性要求。

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含义必须清晰。也就是说,各个指标都有特定的含义和范围,切忌模棱两可,反映的内容确切,使人一目了然,准确无误。

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都可量化。也就是说是可计量的,而且要求简便并能予以比较, 因此,其指值应与国民经济统计口径一致,或在调查研究中采取统一口径的数值,得到人们认可的数据。

4.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应少而精。应抓住反映本质的主要指标,主次分明、层次清楚,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完整性和全面性。总之,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设置必须体现科学性、客观性、可测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三、指标体系构建

国内学者对低碳的评价指标进行了一些研究, 但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低碳评价指标多以城市为研究尺度,且以城市功能规划角度来设计评价指标;二是评价指标的选取多没有考虑低碳化进程,即为低碳化而付出的努力;三是评价指标体系没有考虑评价区域内的经济发展阶段,很明显,东部和西部是不能用同一套评价体系的。国内目前还没有出台较权威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 唐笑飞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构建了一套包括社会经济资源基础、能源消费、碳排放、碳吸收能力和低碳产业发展等5 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又包含数量不等的二级指标,合计23 个二级指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付加锋等同样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包括发展能力指标、低碳产出指标、低碳消费指标、低碳资源指标、低碳环保指标5 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包含数量不等的二级指标, 合计19 个二级指标来衡量低碳经济发展能力。二者选取的评价指标的侧重点不一样,前者侧重评价我国各省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是现在的发展水平;后者侧重评价各省的低碳经济发展能力,重在发展潜力。潘家华等首先界定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是考虑经济发展阶段前提下的资源禀赋、技术因素、消费

模式,并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Driving Force-Status-Response,称DSR)模型构建了包括碳消费指数、碳产出指数、碳资源指数、人类发展指标4 个一级指标的低碳发展指数,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根据人类发展指标对各国的低碳发展指数进行了调整。我们可以在构建以省域为尺度的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加以借鉴,因为各省的人文、经济发展的程度存在较大区别,在各省的低碳评价体系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省不同的人文和经济发展程度。

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综合以上3 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出发构建出省域尺度的低碳评价体系。低碳经济应该包涵4 个核心要素: 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低碳经济可用如下概念模型表示为LCE=f(E,R,T,C),其中,E 代表经济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人均收入和城市化等方面;R 代表资源禀赋,包括传统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资源等;T 代表技术水平,指主要能耗产品和工艺的碳效率水平;C代表消费模式, 主要指不同消费习惯和生活质量对碳的需求或排放。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是评价一个区域是否达到低碳经济或是否处于低碳化进程的最重要的因素, 本研究以低碳经济的4 个核心要素和废气排放作为一级指标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每个一级指标下有数量不等的二级指标, 指标设计遵循的原则:一是指标简化原则,主要看是否促进了低碳化进程;二是指标的可操作性、可考评性;三是指标的适应性,不同地区的人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 设置经济发展程度B1指标主要基于此考虑。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A、准则层B 和指标层C 等3 个层次,第1 层目标层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第2层准则层由经济发展程度B1、低碳资源B2、能源消耗B3、低碳技术B4、废气排放B5构成;第3 层为指标层,合计20个指标,最终构成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结果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较复杂、决策准则多而且不易量化的决策问题[10]。它把一个复杂问题表示为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人们的判断,对社会经济系统进行决策分析。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在对指标进行正向化和无量纲化处理后,用线性加权法(标准指标×指标权重)评价各省的低碳经济发展。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在考虑经济发展程度的前提下构建了一套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对我国30 个省进行了类型划分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1)考虑经济发展程度前提下,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大致与经济社会发展一致;反过来,经济发展程度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子,要避免低碳不经济。因此,在评价某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时,需要考虑其经济发展程度,使评级体系具有弹性。

(2)从数据来看,虽然各省得分参差不齐,但是低碳资源类指标的得分均低于其他类指标,这说明我国低碳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不足。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低碳能源,对发展低碳经济至关重要。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国总体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消耗量增加是必然趋势,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必须在控制总量增长的同时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是与低碳技术水平不可分割的,为此必须研发和提高低碳技术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篇8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主成分分析法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增长十分迅速,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但是,我国经济基本上是一种“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大量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虽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起到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但是,也带来了投入大、产出少、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下、资源消耗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为此,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变到以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这些提法与要求对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一个较长的高速经济增长期。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新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为此,学术界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指标等进行了研究。刘春宇和闫泽武[1]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自主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探讨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内容。崔立涛从经济增长质量、结构优化、科技投入、资源转化效率、环境影响、经济效率方面设计了评价经济发展方式类型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其构建的指标体系评价了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特点[2]。

现有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评价仅局限于我国个别省份的研究,至今尚没有人对近年来全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进行过评价;其次,已有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较少,而且又多集中于经济增长以及对资源与环境影响方面,而没有考虑改善民生等方面内容,因而,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丰富内涵;再次,缺少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本文将构建一套新的评价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标体系,对1990-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理论与决策参考。

二、 构建评价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标体系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定义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3]。据此,笔者从经济发展速度与稳定性、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对资源与环境影响、民生状况4个方面评价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将经济发展速度与稳定性、经济结构优化视为“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它与“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民生状况”一起构成了评价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的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笔者构建了相应的二级与三级评价指标(见表1)。其具体安排是:“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一级指标包含“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平稳性”、“物价稳定性”、“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地区经济结构”与“收入分配结构”7个二级指标,这些二级指标均只有1个三级指标,它们是“经济增长指数”、“前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比值”、“CPI指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中部与西部地区GDP占全国GDP比重”、“收入分配基尼系数”7个三级指标。由于经济发展对资源与环境影响十分广泛,鉴于数据的可得性,笔者选择了“节约能源”和“污染物排放强度”作为“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二级指标。其中,“节约能源”二级指标包含“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单位GDP能耗”2个三级指标,“环境保护”二级指标包含“单位GDP排放工业废气量”、“单位GDP排放废水量”与“单位GDP产生的固体废物”3个三级指标。“民生改善状况”一级指标包含“国民生活水平”、“国民享受教育程度”、“国民寿命”3个二级,其中,“国民生活水平”二级指标包含“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2个三级指标;“国民享受教育程度”与“国民寿命”这2个二级指标均只有1个三级指标,它们分别是“国民人均受教育年数”与“国民人均寿命”。

三、 研究方法

(一)主成分分析法

从上文构建的评价经济发展方式水平的指标体系可以看出,该体系包含的评价指标较多,需要将这些众多指标的信息综合起来,得到一个综合指标,由此来反映被评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整体情况,然后,通过纵向的比较,可以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综合指标评价方法普遍采用加权评估法,如常见的专家评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等。由于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而,它们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叠,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通过降维技术,把多个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约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被广泛用于指标的合成[4]。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避免专家评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中评价者因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及个人偏好的差异影响[5]。因此,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较理想分析方法。本文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多个指标信息综合起来,得到一个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指数,由此来反映历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情况。

(二)分析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影响因素的方法

以科斯和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6,7]。索洛提出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新观点 ,揭示出技术进步的重要性[8]。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劳动力”的定义扩展为人力资本投资,强调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9,10]。虽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着更丰富的内涵,但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而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资源节约与环保等也有积极作用。因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此,笔者以制度变迁、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状况为自变量,以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为因变量,建立线性方程(1)。利用该线性方程,检验制度变迁、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影响。

Z=α0+α1Y1+α2Y2+α3y3+εi(1)

等式(1)中,Z为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Y1、Y2和Y3分别代表制度变量、技术进步变量与人力资本状况变量,α0是截距参数,α2与α2是相关系数,εi为随机变量。   四、 数据来源与加工

本文用于评价经济发展方式水平的三级指标共有16个。其中,“经济增长速度”、“物价稳定程度”、“CPI指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国民受教育年限”与“居民平均寿命”分别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前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比值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前后两个年份经济增长指数计算得到的。“最终消费占GDP比重”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支出法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消费支出与GDP数值计算得到的。“中西部地区GDP比重”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中西部省(区、市)GDP数据与全国GDP数据计算得到的。“单位GDP能耗”与“单位GDP工业三废排放量”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GDP与用于生产的能源消耗以及工业“三废”排放量计算得到的。“收入分配基尼系数”是依据农村与城镇居民按纯收入分组的户数占调查户比重计算得到的基尼系数平均值。用于实证分析的技术进步变量用时间序列表示,制度变量用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表示、人力资本状况用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表示,后面两个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为消除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本文对1990-2009年上述各变量的原始指标值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五、 实证分析

(一)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变化的评价

1.特征根及其贡献率

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算得到表2中的特征根及其贡献率。由表2可以看出,变量相关矩阵中的最大4个特征根分别为9.818、2.838、1.283和1.183,它们的值都大于1,而且它们的综合信息贡献率为94.514%。这说明,前4个主成分能够包含原变量中的绝大多数信息,故选取前4个主成分进行进一步计算。

通过计算,得到表4中的1990-2009年各年的主成分得分,再根据表2中的各特征值贡献率,得到下列以上年度的综合汇总分值(即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计算公式。

Z=0.33118Z1+0.2947Z2+0.17702Z3+0.14214Z4(6)

将1990-2009年的各评价指标值分别代入公式(2)至(5),得到表4中的各年度主成分(Z1、Z2、 Z3 、Z4)得分系数,再将各年度主成分的得分系数代入公式(6),得到各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见表4中Z项)。

从表4和图1中的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以1998年为分水岭,此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为负值,之后的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为正。从变化情况看,1992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拐点,1990年和1991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不断降低,到1992年达到最低点,从1992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不断提升。

(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利用最小二乘法和1990-2009年自变量与因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对方程(1)进行估计,得到方程(7)。

Z=0.357+2.231Y1+1.807Y2+1.675Y3(7)

(-1.916) (1.862) (2.499) (3.712)

R2=0.892调整后的R2=0.887DW=2.012

方程(7)情况表明,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之间的正相关显著。这说明,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积极影响。

六、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除1990年和1992年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呈现不断提升趋势。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提出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的实证研究还表明,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积极影响作用。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实现体制与机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当前,应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体制机制,形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因此,需要加快价格、财政、税收、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利益导向机制。

第二,利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1]。而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引领经济结构优化最重要的驱动力。目前。我国在产业结构与产业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应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弥补和缩小这些差距。一方面能够促进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另一方面,能够引领传统产业改造与优化升级,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三,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克鲁格曼等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要素投入量的扩大,而全要素效率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低,这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12]。促进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提高要素生产率,而人力资本是全要素中的最重要要素之一,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能够促进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此,应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春宇,闫泽武.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研究,2010(6):40-41.

[2]崔立涛.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博士论文,2008.

[3]侯文.对应用主成分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探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25(2):211-214.

[4]杨永恒,胡鞍钢,张宁.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人类发展指数替代技术[J].经济研究,2005(7):4-17.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单行本)[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NORTH D C.Institu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8]SOLOW ROBERT.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1):65-94.

[9]LUCAS R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12(9):567-58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