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8篇

时间:2023-08-31 09:21:11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规律研究 视角

本文拟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将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成果做以下综述: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界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界定,学术界并没有完全达成一致,主要存在以下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第一种观点,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这种观点认为,讨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就是讨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是一个体系,是由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组成的多侧面、多层次的规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诸成分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第二种观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的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分广义和狭义来解释,“根据规律的定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可以得出,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并经过高度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中最根本的规律。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现象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固有的、必然的联系。”

由于人们的立足点以及思考方式的不同,而且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还有一些问题尚未明确,所以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界定很难达成完全共识,但是相对而言,大家比较认可的是,从规律的定义出发引申出来的界定,“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诸因素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本质的现象。可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中,有多少相互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或矛盾,就有多少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存在。”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究竟有哪些,对其如何进行分类,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学术界已对此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并形成了多种观点。有的学者直接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并做了层次划分;有的学者则从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角度来描述,有的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角度来描述;也有的学者并没有直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而是从其他方面思考,间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一)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概括

张蔚萍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可以概括为依据人们思想、行为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党的事业的需要来确定思想政治工作地位、目的任务、教育内容、方针原则、方法艺术、改进创新、队伍建设和组织领导,以保证无产阶级事业胜利进行。尽管思想政治工作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思想政治工作演变和派生而来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在一定意义上能代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概括

有些学者并不是讲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进行了概括。王建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有三条,即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规律;协调自觉影响与控制自发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的规律。陈秉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包括社会适应规律、要素协同规律、过程充足规律、人格分析规律、自我同一规律。张耀灿、陈万柏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三大规律: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视角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不断发展,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思考和研究越来越深入,其研究视角也越来越宽阔,有的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放在哲学领域去研究,有的学者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放在全球化背景下分析,有的学者则分析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等等,现归纳如下:

(一)从哲学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有的学者从哲学视角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联的实在内容,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首先和主要是在哲学生成过程中形成,它跟其他规律一样是人类的认识对象;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生成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认识活动,它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逐步认识和发现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诸现象之间的本质关系或必然联系,即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践行和表象。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哲学品质主要有三点,在本体论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诸因素之间的固有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在认识论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人脑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固有的本质联系的理论抽象,它具有主观性;从辩证逻辑学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联系的范畴和发展的范畴,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二者同构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完整的科学的认识。从哲学领域研究,得出结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体系在哲学那里就是这样被建构起来的:作为世界观意义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诸现象之间的本质关系或必然联系和作为方法论意义存在的由这种本质关系或必然联系所得出的认识结果――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从哲学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我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角度,有利于我们更好、全方位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篇2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综述; 结构; 矛盾; 规律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的研究

1.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的研究

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首先要弄清楚这个过程的构成要素,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目前主要的观点有:

(1)三要素说 三要素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要求三个要素组成的。也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教育者、教育内容、受教育者三要素相互作用构成。[1]而于光远教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是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三个要素。[2]三要素说的几种观点,其共同点是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要素,不同点在于对除此两要素之外的第三个构成要素的认定。这些观点多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形成初期的观点,已经涵盖当今流行的四要素说的部分内容。

(2)四要素说或三体一要素说 四要素说认为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介体)、社会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环体)。[3]三体一要素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三个独立的实体和媒介要素(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组成。[4]

这两种观点是目前学术界占主流的观点,二者在形式上看有区别,但实质上二者都承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或社会)环境、媒介(或介体)这四者的运动和相互关系构成。只是对这四者的具体内容和地位认识稍有差异。三体一要素说是将四要素以“体”和“要素”来划分,更加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事实上也承认所谓的“三体”也是要素,只不过是本源性要素,而“媒介要素”是非本源性要素。[5]

(3)多要素说(五要素及以上) 主要有五要素说、六要素说、八要素说等。五要素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五大要素。[6]六要素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主体活动,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具体情景)。[7]八要素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目的、内容、原则、方法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噪音、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反馈这八个基本要素。[8]

五要素和六要素说都把教育环境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之外,八要素说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也纳入其构成要素。多要素说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构成要素划分较为细致,有些甚至到了繁杂的地步。究其实质,是将四要素说中的教育介体或教育环境做了具体的划分,略显繁杂,缺乏概括和凝练。所以此几种观点未能为多数学者认同,影响不大。

(4)系统说:早期系统说(十大子系统)和分层系统说 早期系统说从系统工程学的角度,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划分为主体系统、客体系统、内容系统、方法系统、环境系统、思想系统、原则系统、信息系统、决策系统、评价系统十个子系统。这十个子系统是思想教育母系统的十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9]分层系统说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为多个层次,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价值、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内容、评估、方法等是第一层次的要素。而第一层次的要素内部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包含第二层次的要素,第二层次结构之下又有第三层次结构。[10]

系统说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系统性,也表明了这个过程的复杂性,给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早期系统说较为复杂,分层系统说也只是提出研究的思路,而缺乏实际系统研究,故影响都不大。

综合以上几种观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构成这个问题上,理论界分歧与共识并存。四要素说(包括三体一要素说)凭借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囊括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几乎所有方面”这一优点,逐渐占据了主流的位置,逐渐为多数学者所接受。[11]但也有值得进一步商榷的地方,其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地位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外的因素,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起重要影响作用,但能不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还待进一步的研究。有的学者就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就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至于教育环境,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外的因素,不能将其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12]其二,“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表述较为模糊、内涵过于狭窄。四要素说认为教育介体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进行双边活动的中介,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13]然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进行的双边活动绝不仅仅只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又如何体现为介体,作为介体其地位和作用差别在哪里,能否合并作为一体,这些都要讨论。“介体”一词是从生物化学上借用来的一个名词,如何表述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并科学界定其内涵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和基本环节的研究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阶段的主要观点:三阶段论和八阶段论 三阶段论包括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从发展过程角度划分为三个阶段:内化阶段、外化阶段、反馈调节和重新教育阶段。[14]八阶段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问题阶段、准备阶段、沟通阶段、启发阶段、转化阶段、提高阶段、解决阶段、评价阶段等构成,这一系列阶段有机地结合,便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过程。[15]

这两种阶段论,前一种更为学界所认可,但从内化、外化、反馈调节这些具体的词来看,更多的强调的是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形成和实践过程,如内化是受教育者的内化,外化是受教育者外化,虽然其中必然包含着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但这应该是受教育者政治思想道德形成和实践的不同发展阶段,似乎不应以其来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来划分。后一种观点过于繁琐,虽提出较早,但影响不大。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环节的主要观点:三环节论、四环节论和五环节论 三环节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过程包括确定目标、促成转化和反馈控制三个基本环节。这三个基本环节前后相继、相互渗透,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16]也有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分为方案、实施、评估三个阶段。[17]还有的论著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该包括: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实施影响,促成转化;信息反馈,评估控制这三个环节。[18]

四环节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确定教育目标和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机制、指导受教育者践行社会要求、总结检查。[19]

五环节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过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搜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调节、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结五个环节。[20]

这几种划分环节的观点主要从行政管理学理论中移植而来,总的来看,这些意见大同小异,没有原则分歧。区别在于后一种都比其前面的一种在具体环节的划分上更加详细,共同点是都从动态的和实践操作的层面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问题在于反馈或控制阶段和“三环节”中的第三环节重复,也就是环节和阶段的划分有冲突。

(3)部分学者的观点 部分学者倾向于不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划分为阶段和环节这两个方面来探讨,而是将这一总过程划分为三个或四个子过程,把具体的阶段和环节纳入子过程中。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包含三个相互联结和相互制约的过程,即教育者施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过程、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转化过程,是三个过程的统一。[21]在教育者施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过程中又分为五个环节(见上文)。又如,认为教育者的意识活动过程、实践活动过程;德育对象的意识活动过程、实践活动过程。这四个子过程的依次展开,构成了德育过程。[22]

综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和环节的划分问题比较混乱,主要的表现:一是环节与阶段概念区分不清。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时说:“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分为方案、实施、评估三个阶段”[23]。既然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如何又划分为三个阶段呢。二是阶段和环节的划分不一致问题。由此,争论主要围绕两个焦点:一是这一过程是否需要以环节和阶段的方式来划分。二是这一过程如果划分为阶段和环节,这就需要厘清阶段与环节的区别以及二者的逻辑关系。

笔者认为可以将阶段纳入环节来考察,而不要区分为阶段和环节,这样也可以避免二者在某些方面重复的问题。即,准备环节,主要包括目标、机制、方案等;实施环节,主要包括内化、外化等;评估环节,主要包括反馈、控制、调节、准备重新教育等。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的研究

1.划分为基本矛盾和具体矛盾的研究

(1)对基本矛盾的研究 主要有这些观点:第一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掌握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四因素的相互矛盾关系的集中表现。[24]第二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政治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与教育工作对象现有水平的矛盾。[25]第三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所实施的社会对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26]第四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主要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求同受教育者具有的政治思想水平之间的不一致,这一矛盾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发展的基本力量。[27]

这四种观点的共同点是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思想政治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现状的矛盾;区别在于,这个思想政治要求是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还是教育者掌握(或转化、实施)的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即社会的要求与教育者掌握的社会要求的区别。这种分歧的产生,主要的原因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否有区别的不同理解导致的。有学者认为应该将这二者加以区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同人的实际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28]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应该是经教育者转化和掌握的社会思想品德要求,而不是社会直接的思想道德要求,即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29]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体现 第一种观点认为,基本矛盾的展开体现为:教育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教育着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30]第二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从认知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品德水平的差距上;从情感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具体的优势需要的差距上。[31]

有很多学者将第一种观点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后的具体矛盾,实际上持第一种观点的人并不认为这些是具体矛盾,仅将上述矛盾看作是基本矛盾的体现。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矛盾应当是教育目的、任务、途径、方式方法与教育效果之间的矛盾关系及其内部矛盾。[32]第二种观点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考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体现,关注了受教育者的需要,这是一个新的视点。

(3)对具体矛盾的研究 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矛盾是基本矛盾的表现,主要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教育介体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33]第二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矛盾是指教育目的、任务、途径、方式方法与教育效果之间的矛盾关系及其内部矛盾。[34]第三种观点,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划分具体矛盾:准备阶段的具体矛盾、实施阶段的具体矛盾、总结评估阶段的具体矛盾。[35]

这三种观点中,第一种观点是把“四要素说”中四要素之间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六对关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矛盾;第二种观点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的操作步骤层面讨论具体矛盾;第三种是从过程的阶段论述不同阶段具体矛盾。

2.系统论的分层研究

     之所以将这种观点单独列出,是因为其既不同于以往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划分为基本矛盾和具体矛盾的做法,又在系统分层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故而单列。

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矛盾依据其存在与作用的范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部的矛盾,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过程中内部各子系统(主要是教育子系统和接受子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自身(教育者、受教育者)的矛盾。[36]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子系统与接受子系统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子系统包含了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几个要素,接受子系统则主要是指接受主体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可具体表述为:1)接受系统的状况对教育系统具有决定作用。2)作为接受主体,一方面,社会化的需求使之要努力去适应、接受教育方的影响;另一方面,其自身的主体性又在不断地对来自教育系统的影响进行选择、过滤。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部的其他矛盾都会受教育系统与接受系统矛盾运动状况的影响而调整与改变。[37]

系统分层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归结为施教与受教过程中教育子系统与接受子系统的矛盾,并作为其它一切矛盾的根源。较之传统的观点在概括性和系统性上,都有很大进步。但其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表述并不明确,是依次递进的还是相互平等的;其次,对教育子系统和接受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证不够充分和完整,缺乏细节论证,意思的表达不够明确;第三,基本矛盾和其它矛盾的影响和制约机制也有待作者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的研究,学者们都认同存在基本矛盾,而且这个基本矛盾与三者有关——社会思想政治道德要求、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现状(或水平)。虽然有的学者在基本矛盾中未明确提及教育者,但将社会思想政治道德要求传达给受教育者的过程中教育者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矛盾的问题上,分歧较大。一是具体矛盾内容上的区别;二是具体矛盾与基本矛盾的体现(或展开)有无不同。系统分层的研究方法为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矛盾提供了一个可供利用的思路,就是我们可以把具体矛盾纳入三个层次的矛盾系统中来研究,这样也许可以避免矛盾丛生的局面。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研究

1.基本规律独一说

基本规律独一说,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只有一个,其下又包括若干个具体规律。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把“适应超越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而在具体规律上有差异。一些研究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规律包括:双向互动律、内化外化律、协调控制律。[38]另一些研究者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具体分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积极施加教育影响的规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认知、互动的规律;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环境作用相协调的规律。[49]第二种观点从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和所要解决的具体矛盾来着手,认为内化与外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40]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为: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一定要适合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发展(或状况)的规律。[41]有学者从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规律入手,认为其基本心理规律可表述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主导的施教系统必须适合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的规律。[42]两种说法角度不同,但有类似之处,就是强调重视受教育者的状况,但都忽略了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这个重要的方面。

2.基本规律多元说

基本规律多元说,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或具有全局性意义的规律不止一个,而是有多个。

第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包括:社会适应规律;要素协同规律;过程充足规律;人格行为规律;自我同一规律等五个基本规律。[43]第二种观点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可作表述为: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这三大规律。[44]第三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有全局意义的规律主要有三条,即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规律;协调自觉影响与控制自发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的规律。[45]第四种观点,认为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互教性和自教性相统一,要求和需要相统一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规律。[46]

3.新规律说

有的学者认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新的规律,这些规律是:第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统一规律;第二,社会化规律;第三,主体间多向互动规律。[47]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应与时俱进,遵循自身特殊的规律,即动态平衡规律、和而不同规律、开源引流规律、整合超越规律等。[48]

4.阶段规律体系说

阶段规律体系说,即认为既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分为内化、外化和反馈检验三个阶段,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自然就包含内化规律、外化规律和反馈检验规律三条规律。这三条规律又都各自拥有自身的子规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构成了一个规律体系。这一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内化规律,主要有内在需要驱动律、主体素质支配律、教育方法影响律;第二,外化规律,主要有主观精神参与律、外在环境制约律、内化外化反复律;第三,反馈检验规律,主要有交互整合律、协调控制并存律。[49]

  综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研究,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分歧很大。这些分歧的产生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对规律的认识问题。规律是客观的,人类只能认识和利用它,而不能创造和消灭。我们现在已有的各种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观点,并非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本身,而是对这一客观规律的主观认识,属于认识范畴,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差异的产生也就是可能和必然的了。其二,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认识的不一致,必然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认识的不一致。人类认识和发现一事物的规律,总是基于对这一事物内部矛盾的认识,对矛盾的认识不同,对规律的认识自然也不一致。

 从已有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研究来看,虽然分歧较大,各说其事,但大多数学者在具体论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时候都承认一个基本前提,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从这个角度来审视上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各种说法,我们可以发现,多数也还都是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如适应、超越、协同、协调、双向、互动、统一等等,这些词汇无疑都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不同解读和表述。也正是因为对这些关系的认识的不同,才形成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众说纷纭的局面。但是,以上的这些观点是否就是或者能够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还值得商榷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关系是研究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否有区别,有哪些区别。在讨论如上文所述的构成要素、发展环节阶段、矛盾、规律等问题上,我们发现多数学者在使用这两个概念时,没有进行认真的区别,这是造成观点分歧的一个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的异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阶段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节和阶段的异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的异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的异同。这些问题的澄清都有赖于对 “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关系的界定。此外,对这两者的界定也利于厘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的范围。

2.要用整体的和联系的观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其构成要素、发展环节或阶段、矛盾、规律都是密切联系的。各部分研究成果要能够前后呼应、互相印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其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个作用过程可以划分为一定的环节或阶段;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一致的情况,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要素之间的相对(或相反)的、不一致的作用关系,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环节或阶段、矛盾、规律的研究成果,必然是相互照应的,成体系的。例如,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研究与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的研究要能相互印证。因为我们要在首先认识事物的矛盾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认识其规律。事物的内部矛盾反映事物的本质,不认识事物的矛盾,就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也就不可能获得对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认识。也就是说,规律应该反映矛盾,矛盾应该是规律的。如果出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的研究成果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研究成果脱节或不一致的情况,那么无疑这个研究是失败的。

3.要从实践的角度考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身是实践的,是一项实践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理论研究应该基于思想政治育的实践,任何脱离这一实践的纯书斋式的学术探讨都是没有意义的。理论研究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能够指导实践,所以,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研究的成果也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

参考文献:

[1][27] 陈百军.思想政治教育学[m].大连:大连工学院出版社,1988:244,252.

[2][8] 叶 雷.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新论[j].前沿,2004(6):156-158.

[3][14][24][30][32][34][38]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0-101,101,107-114,107-114,107-114,107-114,114-120.

[4][5][20][21][25]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2000:145-150,145,132-134,132,130.

[6] 孟志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3):15-19.

[7]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68-106.

[9] 田曼琦,白 凯.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62-67.

[10] 李 芳,张耀灿.拓展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研究的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15-18.

[11] 蔡 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与心理规律的探讨[j].理论界,2008(5):261-262.

[12]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15.

[13][29][33] 张耀灿,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9,94,95.

[15] 李玉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1997(3):9-11.

[16] 李文辉.论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结构[j].理论观察,2001(2):22-24.

[17][23][28][44]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94-307,294-307,71,316-320.

[18]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0-92.

[19] 陆庆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49-156;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2-106.

[22] 沈壮海.有效德育过程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54-63.

[26] 王效仿.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看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1999(6):25-27.

[31] 卢景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新论[j].探索,2006(2):112-114.

[35] 曾喜云.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体矛盾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7(2):82-83.

[36] 刘 烨.思想政治教育矛盾体系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4(1):15-17.

[37] 刘 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新探[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3(12):27-19.

[39] 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0:141-143.

[40] 梁 斯.内化与外化的辩证统一——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j].教师与职业,2005(6):38-39.

[41] 陈作珊,许国峰.浅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2):98-101;王宝中,谭文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初探[j].理论观察,2000(3):29-31.

[42] 胡 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规律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3):52-56.

[43] 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45] 王建华.略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j].思想教育研究,1997(5):13-15.

[46] 苏星鸿,文泽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新论[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78-80.

[47]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5(2):4-10.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篇3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综述; 结构; 矛盾; 规律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的研究

1.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的研究

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首先要弄清楚这个过程的构成要素,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目前主要的观点有:

(1)三要素说 三要素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要求三个要素组成的。也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教育者、教育内容、受教育者三要素相互作用构成。[1]而于光远教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是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三个要素。[2]三要素说的几种观点,其共同点是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要素,不同点在于对除此两要素之外的第三个构成要素的认定。这些观点多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形成初期的观点,已经涵盖当今流行的四要素说的部分内容。

(2)四要素说或三体一要素说 四要素说认为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介体)、社会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环体)。[3]三体一要素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三个独立的实体和媒介要素(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组成。[4]

这两种观点是目前学术界占主流的观点,二者在形式上看有区别,但实质上二者都承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或社会)环境、媒介(或介体)这四者的运动和相互关系构成。只是对这四者的具体内容和地位认识稍有差异。三体一要素说是将四要素以“体”和“要素”来划分,更加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事实上也承认所谓的“三体”也是要素,只不过是本源性要素,而“媒介要素”是非本源性要素。[5]

(3)多要素说(五要素及以上) 主要有五要素说、六要素说、八要素说等。五要素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五大要素。[6]六要素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主体活动,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具体情景)。[7]八要素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目的、内容、原则、方法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噪音、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反馈这八个基本要素。[8]

五要素和六要素说都把教育环境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之外,八要素说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也纳入其构成要素。多要素说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构成要素划分较为细致,有些甚至到了繁杂的地步。究其实质,是将四要素说中的教育介体或教育环境做了具体的划分,略显繁杂,缺乏概括和凝练。所以此几种观点未能为多数学者认同,影响不大。

(4)系统说:早期系统说(十大子系统)和分层系统说 早期系统说从系统工程学的角度,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划分为主体系统、客体系统、内容系统、方法系统、环境系统、思想系统、原则系统、信息系统、决策系统、评价系统十个子系统。这十个子系统是思想教育母系统的十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9]分层系统说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分为多个层次,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价值、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内容、评估、方法等是第一层次的要素。而第一层次的要素内部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包含第二层次的要素,第二层次结构之下又有第三层次结构。[10]

系统说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系统性,也表明了这个过程的复杂性,给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早期系统说较为复杂,分层系统说也只是提出研究的思路,而缺乏实际系统研究,故影响都不大。

综合以上几种观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构成这个问题上,理论界分歧与共识并存。四要素说(包括三体一要素说)凭借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囊括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几乎所有方面”这一优点,逐渐占据了主流的位置,逐渐为多数学者所接受。[11]但也有值得进一步商榷的地方,其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地位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外的因素,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起重要影响作用,但能不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还待进一步的研究。有的学者就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就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至于教育环境,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外的因素,不能将其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12]其二,“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表述较为模糊、内涵过于狭窄。四要素说认为教育介体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进行双边活动的中介,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13]然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进行的双边活动绝不仅仅只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又如何体现为介体,作为介体其地位和作用差别在哪里,能否合并作为一体,这些都要讨论。“介体”一词是从生物化学上借用来的一个名词,如何表述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并科学界定其内涵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和基本环节的研究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阶段的主要观点:三阶段论和八阶段论 三阶段论包括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从发展过程角度划分为三个阶段:内化阶段、外化阶段、反馈调节和重新教育阶段。[14]八阶段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问题阶段、准备阶段、沟通阶段、启发阶段、转化阶段、提高阶段、解决阶段、评价阶段等构成,这一系列阶段有机地结合,便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过程。[15]

这两种阶段论,前一种更为学界所认可,但从内化、外化、反馈调节这些具体的词来看,更多的强调的是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形成和实践过程,如内化是受教育者的内化,外化是受教育者外化,虽然其中必然包含着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但这应该是受教育者政治思想道德形成和实践的不同发展阶段,似乎不应以其来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来划分。后一种观点过于繁琐,虽提出较早,但影响不大。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环节的主要观点:三环节论、四环节论和五环节论 三环节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过程包括确定目标、促成转化和反馈控制三个基本环节。这三个基本环节前后相继、相互渗透,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16]也有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分为方案、实施、评估三个阶段。[17]还有的论著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该包括: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实施影响,促成转化;信息反馈,评估控制这三个环节。[18]

四环节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确定教育目标和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机制、指导受教育者践行社会要求、总结检查。[19]

五环节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过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搜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调节、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结五个环节。[20]

这几种划分环节的观点主要从行政管理学理论中移植而来,总的来看,这些意见大同小异,没有原则分歧。区别在于后一种都比其前面的一种在具体环节的划分上更加详细,共同点是都从动态的和实践操作的层面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问题在于反馈或控制阶段和“三环节”中的第三环节重复,也就是环节和阶段的划分有冲突。

(3)部分学者的观点 部分学者倾向于不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划分为阶段和环节这两个方面来探讨,而是将这一总过程划分为三个或四个子过程,把具体的阶段和环节纳入子过程中。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包含三个相互联结和相互制约的过程,即教育者施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过程、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转化过程,是三个过程的统一。[21]在教育者施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过程中又分为五个环节(见上文)。又如,认为教育者的意识活动过程、实践活动过程;德育对象的意识活动过程、实践活动过程。这四个子过程的依次展开,构成了德育过程。[22]

综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和环节的划分问题比较混乱,主要的表现:一是环节与阶段概念区分不清。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时说:“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分为方案、实施、评估三个阶段”[23]。既然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如何又划分为三个阶段呢。二是阶段和环节的划分不一致问题。由此,争论主要围绕两个焦点:一是这一过程是否需要以环节和阶段的方式来划分。二是这一过程如果划分为阶段和环节,这就需要厘清阶段与环节的区别以及二者的逻辑关系。

笔者认为可以将阶段纳入环节来考察,而不要区分为阶段和环节,这样也可以避免二者在某些方面重复的问题。即,准备环节,主要包括目标、机制、方案等;实施环节,主要包括内化、外化等;评估环节,主要包括反馈、控制、调节、准备重新教育等。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的研究

1.划分为基本矛盾和具体矛盾的研究

(1)对基本矛盾的研究 主要有这些观点:第一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掌握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四因素的相互矛盾关系的集中表现。[24]第二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政治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与教育工作对象现有水平的矛盾。[25]第三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所实施的社会对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26]第四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主要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求同受教育者具有的政治思想水平之间的不一致,这一矛盾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发展的基本力量。[27]

这四种观点的共同点是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思想政治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现状的矛盾;区别在于,这个思想政治要求是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还是教育者掌握(或转化、实施)的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即社会的要求与教育者掌握的社会要求的区别。这种分歧的产生,主要的原因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否有区别的不同理解导致的。有学者认为应该将这二者加以区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同人的实际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28]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应该是经教育者转化和掌握的社会思想品德要求,而不是社会直接的思想道德要求,即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29]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体现 第一种观点认为,基本矛盾的展开体现为:教育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教育着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30]第二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从认知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品德水平的差距上;从情感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具体的优势需要的差距上。[31]

有很多学者将第一种观点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后的具体矛盾,实际上持第一种观点的人并不认为这些是具体矛盾,仅将上述矛盾看作是基本矛盾的体现。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矛盾应当是教育目的、任务、途径、方式方法与教育效果之间的矛盾关系及其内部矛盾。[32]第二种观点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考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体现,关注了受教育者的需要,这是一个新的视点。

(3)对具体矛盾的研究 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矛盾是基本矛盾的表现,主要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教育介体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33]第二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矛盾是指教育目的、任务、途径、方式方法与教育效果之间的矛盾关系及其内部矛盾。[34]第三种观点,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划分具体矛盾:准备阶段的具体矛盾、实施阶段的具体矛盾、总结评估阶段的具体矛盾。[35]

这三种观点中,第一种观点是把“四要素说”中四要素之间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六对关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矛盾;第二种观点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的操作步骤层面讨论具体矛盾;第三种是从过程的阶段论述不同阶段具体矛盾。

2.系统论的分层研究

之所以将这种观点单独列出,是因为其既不同于以往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划分为基本矛盾和具体矛盾的做法,又在系统分层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故而单列。

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矛盾依据其存在与作用的范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部的矛盾,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过程中内部各子系统(主要是教育子系统和接受子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自身(教育者、受教育者)的矛盾。[36]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子系统与接受子系统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子系统包含了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几个要素,接受子系统则主要是指接受主体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可具体表述为:1)接受系统的状况对教育系统具有决定作用。2)作为接受主体,一方面,社会化的需求使之要努力去适应、接受教育方的影响;另一方面,其自身的主体性又在不断地对来自教育系统的影响进行选择、过滤。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部的其他矛盾都会受教育系统与接受系统矛盾运动状况的影响而调整与改变。[37]

系统分层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归结为施教与受教过程中教育子系统与接受子系统的矛盾,并作为其它一切矛盾的根源。较之传统的观点在概括性和系统性上,都有很大进步。但其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表述并不明确,是依次递进的还是相互平等的;其次,对教育子系统和接受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证不够充分和完整,缺乏细节论证,意思的表达不够明确;第三,基本矛盾和其它矛盾的影响和制约机制也有待作者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的研究,学者们都认同存在基本矛盾,而且这个基本矛盾与三者有关——社会思想政治道德要求、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现状(或水平)。虽然有的学者在基本矛盾中未明确提及教育者,但将社会思想政治道德要求传达给受教育者的过程中教育者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矛盾的问题上,分歧较大。一是具体矛盾内容上的区别;二是具体矛盾与基本矛盾的体现(或展开)有无不同。系统分层的研究方法为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矛盾提供了一个可供利用的思路,就是我们可以把具体矛盾纳入三个层次的矛盾系统中来研究,这样也许可以避免矛盾丛生的局面。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研究

1.基本规律独一说

基本规律独一说,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只有一个,其下又包括若干个具体规律。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把“适应超越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而在具体规律上有差异。一些研究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规律包括:双向互动律、内化外化律、协调控制律。[38]另一些研究者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具体分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积极施加教育影响的规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认知、互动的规律;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环境作用相协调的规律。[49]第二种观点从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和所要解决的具体矛盾来着手,认为内化与外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40]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为: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一定要适合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发展(或状况)的规律。[41]有学者从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规律入手,认为其基本心理规律可表述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主导的施教系统必须适合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的规律。[42]两种说法角度不同,但有类似之处,就是强调重视受教育者的状况,但都忽略了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这个重要的方面。

2.基本规律多元说

基本规律多元说,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或具有全局性意义的规律不止一个,而是有多个。

第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包括:社会适应规律;要素协同规律;过程充足规律;人格行为规律;自我同一规律等五个基本规律。[43]第二种观点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可作表述为: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这三大规律。[44]第三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有全局意义的规律主要有三条,即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规律;协调自觉影响与控制自发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的规律。[45]第四种观点,认为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互教性和自教性相统一,要求和需要相统一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规律。[46]

3.新规律说

有的学者认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新的规律,这些规律是:第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统一规律;第二,社会化规律;第三,主体间多向互动规律。[47]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应与时俱进,遵循自身特殊的规律,即动态平衡规律、和而不同规律、开源引流规律、整合超越规律等。[48]

4.阶段规律体系说

阶段规律体系说,即认为既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分为内化、外化和反馈检验三个阶段,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自然就包含内化规律、外化规律和反馈检验规律三条规律。这三条规律又都各自拥有自身的子规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构成了一个规律体系。这一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内化规律,主要有内在需要驱动律、主体素质支配律、教育方法影响律;第二,外化规律,主要有主观精神参与律、外在环境制约律、内化外化反复律;第三,反馈检验规律,主要有交互整合律、协调控制并存律。[49]

综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研究,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分歧很大。这些分歧的产生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对规律的认识问题。规律是客观的,人类只能认识和利用它,而不能创造和消灭。我们现在已有的各种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观点,并非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本身,而是对这一客观规律的主观认识,属于认识范畴,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差异的产生也就是可能和必然的了。其二,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认识的不一致,必然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认识的不一致。人类认识和发现一事物的规律,总是基于对这一事物内部矛盾的认识,对矛盾的认识不同,对规律的认识自然也不一致。

从已有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研究来看,虽然分歧较大,各说其事,但大多数学者在具体论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时候都承认一个基本前提,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从这个角度来审视上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各种说法,我们可以发现,多数也还都是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如适应、超越、协同、协调、双向、互动、统一等等,这些词汇无疑都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不同解读和表述。也正是因为对这些关系的认识的不同,才形成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众说纷纭的局面。但是,以上的这些观点是否就是或者能够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还值得商榷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关系是研究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否有区别,有哪些区别。在讨论如上文所述的构成要素、发展环节阶段、矛盾、规律等问题上,我们发现多数学者在使用这两个概念时,没有进行认真的区别,这是造成观点分歧的一个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的异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阶段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节和阶段的异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的异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的异同。这些问题的澄清都有赖于对 “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关系的界定。此外,对这两者的界定也利于厘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的范围。

2.要用整体的和联系的观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其构成要素、发展环节或阶段、矛盾、规律都是密切联系的。各部分研究成果要能够前后呼应、互相印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其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个作用过程可以划分为一定的环节或阶段;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一致的情况,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要素之间的相对(或相反)的、不一致的作用关系,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环节或阶段、矛盾、规律的研究成果,必然是相互照应的,成体系的。例如,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研究与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的研究要能相互印证。因为我们要在首先认识事物的矛盾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认识其规律。事物的内部矛盾反映事物的本质,不认识事物的矛盾,就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也就不可能获得对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认识。也就是说,规律应该反映矛盾,矛盾应该是规律的。如果出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的研究成果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研究成果脱节或不一致的情况,那么无疑这个研究是失败的。

3.要从实践的角度考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身是实践的,是一项实践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理论研究应该基于思想政治育的实践,任何脱离这一实践的纯书斋式的学术探讨都是没有意义的。理论研究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能够指导实践,所以,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研究的成果也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

参考文献:

[1][27] 陈百军.思想政治教育学[M].大连:大连工学院出版社,1988:244,252.

[2][8] 叶 雷.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新论[J].前沿,2004(6):156-158.

[3][14][24][30][32][34][38]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0-101,101,107-114,107-114,107-114,107-114,114-120.

[4][5][20][21][25]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2000:145-150,145,132-134,132,130.

[6] 孟志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3):15-19.

[7]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68-106.

[9] 田曼琦,白 凯.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62-67.

[10] 李 芳,张耀灿.拓展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研究的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15-18.

[11] 蔡 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与心理规律的探讨[J].理论界,2008(5):261-262.

[12]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15.

[13][29][33] 张耀灿,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9,94,95.

[15] 李玉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1997(3):9-11.

[16] 李文辉.论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结构[J].理论观察,2001(2):22-24.

[17][23][28][44]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94-307,294-307,71,316-320.

[18]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0-92.

[19] 陆庆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49-156;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2-106.

[22] 沈壮海.有效德育过程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54-63.

[26] 王效仿.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看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1999(6):25-27.

[31] 卢景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新论[J].探索,2006(2):112-114.

[35] 曾喜云.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体矛盾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7(2):82-83.

[36] 刘 烨.思想政治教育矛盾体系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4(1):15-17.

[37] 刘 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新探[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3(12):27-19.

[39] 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0:141-143.

[40] 梁 斯.内化与外化的辩证统一——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J].教师与职业,2005(6):38-39.

[41] 陈作珊,许国峰.浅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2):98-101;王宝中,谭文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初探[J].理论观察,2000(3):29-31.

[42] 胡 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规律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3):52-56.

[43] 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45] 王建华.略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J].思想教育研究,1997(5):13-15.

[46] 苏星鸿,文泽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新论[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78-80.

[47]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5(2):4-10.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篇4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个体价值;研究综述

 Abstract:With the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human, the inpidual val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aroused general concern by human beings. The achievements in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the connotation,the characteristic,the rationale and reality basis,the manifestation,the domain development,the realization process and so on.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shortages of the inpidual valu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 study of argument, the author brings up some new ideas which come to a good effect and will be beneficial to a further research.

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pidual value;research summary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价值主体划分,主要有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但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片面强调其社会价值,忽视其个体价值,造成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偏差。随着社会和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到目前为止,虽然没有专著出版,但相关的研究常见于一些著作的章节中,内容涉及多个方面,现将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作以综述,以便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一、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内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内涵,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有五种观点:一为“属性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是指它在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方面所构成的价值属性。”[1]“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个体成长、发展需要方面的重要功能属性。”[2]二为“需要说”,“个人价值指它满足处于一定教育环境中的受教育者的需要。”[3]“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及需要的适应和满足程度形成了个体价值。”[4]三为“效应说”,“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是它对个体的内在价值,即它对个体存在和发展所具有的效用和意义。” [5]四为“关系说”,“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即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中合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意义关系。”[6]五为“作用说”,持此观点的人很多,如刘建军“即它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7]王勤“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体生存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或人文关怀价值。” [8]闵绪国“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需要的满足和对个体成长、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的内在价值。”[9]

综合以上观点,也可以根据价值主体的不同划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价值主体仅包括受教育者,因为教育者虽是作为个体而存在,但他们往往代表社会的一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以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而言。如,马冬“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个体的有用性,反映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主要是广大官兵需要的满足。”[10]另一派认为价值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如,陈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价值。” [11]通过以上概念的解析,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又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在价值或人文关怀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对在这一环境中作为主体的个体生存发展需要的满足,是其与个体主体之间的一种相接近、相符合的积极肯定关系,是对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价值实现所起的积极效用,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特征

相关研究成果指出,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有效性与有限性、独特性与多样性、滞后性与超前性[9]。有效性,即客体对主体有用,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能满足个体的需要。有限性指个体价值要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受教育对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尽其施展。独特性主要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教育对象而言是特殊的。超前性指其不仅满足教育对象现在的需要,还要满足其未来发展的需要。但同时具体的价值关系和价值是多样、多层次的,而教育对象受自身素质、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并不能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和功能,进而会影响其个体价值的实现,造成个体价值呈现滞后性特征。此外,还有学者指出个体价值还存在客观性、相对性、历史性、实践性等特征。

笔者认为有效性和有限性应是个体价值最显著的特征,而且有限性主要表现在作用范围上的有限性和应有价值实现的不完全性两个方面。对于客观性和实践性,笔者认为他们只能是价值的一般属性,是共有特征,不应该作为个体价值的独特属性。至于发展性和超越性, 应是我们以后要重视和发展的,我们要立足长远,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而奋斗, 但同时又要避开有限性、滞后性特点,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与时俱进,实现人真正全面地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

1.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大多数学者都从哲学层面分析,认为马克思通过对物质交往和生产关系的揭示,证明了个体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首先,要有人类的历史必须先有个人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不论其性质如何,目的如何,采用的手段方法是什么,都是以个体为最终的工作对象。而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体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承载者,它也只有并且只能在社会中存在。另一方面,社会不是存在于个体之上的先验抽象物,离开一个个具体的个体,社会也只能是空洞的抽象物。依据此观点,可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价值是个体价值的基础和源泉,而个体价值又是社会价值的具体体现。

2. 马克思主义人本学思想。马克思主义把劳动实践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出发点,把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最终归宿点,把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理想社会的重要特征和无产阶级的最高价值追求。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也是其目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点;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其根本。

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全面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奋斗目标和最终归宿。

此外,还有学者指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精神与物质转化理论、学习化社会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也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理论基础。学习化社会理论主要通过激发和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来达到增强个体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理论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协调,通过增强个体的环境意识与资源意识来增强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进而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表现形式

理论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表现形式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视角:

1.价值客体视角。从价值客体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主要表现在引导政治方向、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和规范调控行为四个方面[12]。还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个人的精神需求,建构精神家园[8]; 增强心理素质[2];促进思想观念现代化、熔铸新型的精神品质[13]。石书臣又在原有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深化和新发展: 内容方面由导向向主导、由激励向转化、由塑造向开发、由调控向协调等方面发展[14]。

2.价值主体视角。从价值主体的角度看,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维度。

对受教育者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各个教育对象的社会化方面的价值,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意义[15]。政治社会化是个体认识政治现象、掌握政治知识、形成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的过程,是个体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扮演相应的政治角色和履行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前提[8]。二是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主要指其自身对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审美能力的提高[6]。江泽民说“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6]因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所在。三是体现在解决人生课题方面的价值,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人生观教育对人生意义、人生态度和处世技巧的价值[7]。也是促进个体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个性发展包括个体的自我意识、个性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的发展,其中又以自我意识最为重要[17]。对人生发展的价值表现在促进个体思想发展,加强个体道德修养,关注人生质量的价值[18],也能协调人际关系,指导个体社会实践[19]。

对教育者的个体价值表现在:(1)能满足教育者的物质需求;(2)能促进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3)能实现教育者的自我价值。

五、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领域的发展

相关研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在原有的思想领域、智能领域、业务领域等方面开始向生活、心理、环境、网络等领域延伸。在生活领域表现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需求观,养成合理的消费观,形成科学的休闲观。心理领域表现为:引导个体感性心理的理性提升,个体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个体心理问题的有效化解[19]。在环境领域表现为:加强环境教育,增强环境意识来形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达到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在网络领域表现为:促进网民个体社会化、提高网民的主体性、构筑网民的精神家园、完善网民的人格[20]。

六、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问题,理论界的研究主要从构成要素和运行过程两方面分析。其实现过程,指主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不知到知,由知到行,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潜”到“显”的过程,是价值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统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来说,其价值只有在实现中才能得以体现;对于价值主体来说,只有在价值实现中才能真正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总之,实现过程是个体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双向建构、双向发展的过程,既要个体的内化整合与外化践行,又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完善。而这一过程又包括内化、外化和反馈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包含价值创造、实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实质上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不断“挖潜”的过程,是价值主体自我意识和素质不断发展与外在社会环境变化和社会需求矛盾运动的过程。而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得到有效、良性和持续地实现,又需要对影响其个体价值的主体、客体、环境三因素进行优化与整合,来达到促进个体价值实现的目的。具体要做到:

1.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要给予价值主体以人文关怀。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就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拉近了执政党与人民的距离。

2.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除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外,还要进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教育,更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3.采取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可采用实践教育法,情感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

4.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优化家庭环境,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优化学校环境,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总而言之,当前理论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这一命题的提出给予了高度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意义、定位、内涵、特点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新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然而,当前的研究就事论事者多,多层面的关联性研究少;重起炉灶的多,拓展研究的少。所以,研究的深度有待加强。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规律是一个多角度、多侧面的规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路径和发展趋势也呈现了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亟待拓展和深化。

[参考文献]

[1] 陈华洲.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表现形态[J].高等函授学报,1999,(6):35.

[2] 曹 晶.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 :33.

[3] 刘海春.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回归[J].思想教育研究,2004,(4) :19.

[4] 韩卫峰,孔令娟.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J].理论学刊,2002,(10) :39.

[5] 赖荣珍.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J].学术论坛,2003,(3):149.

[6] 刘继英.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6):22.

[7] 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2002,(1):48.

[8] 王 勤.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J].浙江学刊,2003,(1):210.

[9] 闵绪国.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24.

[10] 马 冬.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个体价值的定位与开发[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1,(10):40.

[11] 陈 华.浅议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J].兰州学刊,2003,(3):152.

[12]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173-176.

[13] 王东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J].浙江大学学报,1993,(4):135.

[14] 石书臣.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新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7,(6):83.

[15] 褚凤英.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个体的意义[J].理论前沿,2001, (10):13.

[16]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1-11-09 (1).

[17] 刘文煜.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个体价值[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5,(5):88.

[18] 王宏宇.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理论分野[J].中国成人教育,2006,(9):21.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篇5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246-0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指大学生自觉产生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欲望和要求及自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求知行为。在实践中,正是这种需求推动着大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内容进行分析、选择、整合并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全面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实现研究范式从“社会需要论”向“社会与个人需要统一论”的转向,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现实情况来看,理论界以大学生的需求为切入点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效果的研究并不多,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分析、梳理,可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一、国内研究现状

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为主题在CNKI数据库进行模糊检索,自2000年起,至2014年12月止,共检索到文献一千余篇,其中期刊论文九百余篇。以此为依据,对国内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研究进行梳理,主要沿两条路径展开:一是找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理论依据;二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实践探索。具体内容如下。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理论依据

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程度和效果如何,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取决于自我的内在需要。正因如此,近年来从分析人的需要出发,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审视,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很多学者对其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呈现出系统化、科学化的趋势,产出很多学术成果。

1.关于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

现有成果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需要的理论基础。理论界相对集中于主张将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主)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雷骥(2004)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关心人的物质需要,理解人的精神需要,尊重人的人格需要。赵婷(2008)提出马斯洛需要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都具有层次性和动态性,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

第二,关于人的需要的内容和分类。学者们根据不同标准和不同侧重点做了如下划分。林春逸(2005)将现代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分为个人生存需要、个人发展需要、各类群体的生存发展需要、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需要。文竹(2013)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大学生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侯玉基(2002)将人的需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进行划分,横向包括自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个体需要与群体需要,纵向包括马斯洛提出的五个需要层次和马克思的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注人的需要的客观必然性。亓灿新(2010)认为现实中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驱动力,研究现实中人的需要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王勤(2003)从人的生存发展角度出发,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丰富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应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激发人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第四,人的需要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刘强(2008)提出要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大学生的主体需要,关注大学生的低层次需要,升华大学生的高层次需要。何东海、张新尧(2003)指出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合理需要,科学引导失度需要,努力满足角色需要,积极优化需要环境。李欣欣、阚红波(2008)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具有层次性、发展性、共同性和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人的需要出发,满足大学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发展需要,促进其全面发展。

2.关于人的精神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人的精神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学者们在两条不同的研究线路上前进,一条是研究与人的精神有关的问题,主要包括精神动力研究、精神利益研究、当代人精神需求研究,尽管学者们的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不同,但一致认为,人的存在发展需要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精神需要激发、引导、提升,而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与任务。另一条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和主体性等方面的问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等方面,学者们一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培养人的主体精神,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最终使人的精神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对接。目前,沿着这两条思路所进行的研究已取得以下成果。

与人的精神有关问题的研究,主要成果有:第一,对精神动力的研究。骆郁廷(2003)指出人的精神需要,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张力,推动人们的精神活动去满足精神需要。开发精神动力,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科学理论、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教育与引导。郝登峰、刘梅(2002)认为精神动力系统含有导向力、驱动力、调节力三个子系统,精神动力系统具有导向、推动、整合和凝聚功能。第二,对精神利益的研究。靳国军(2004)认为精神利益对增强人的活力、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对精神需求的研究。王玉霞(2008)、梁胜初(2003)从现实的变化分析了当代中国人精神需求的变化、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合理引导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和主体性等问题相关的研究,主要成果有: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苗华(2007)指出人的精神需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精神生产是人性发展的内在需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使精神生产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雷骥(2007)阐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及其与之相对应的需要构成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三大人性基础和哲学根基。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吴琼(2007)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向以开放性、主体性、情感性、生活化为特征的人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刘志英(2002)分析了学生主体需要的不同层次和类型,指出教育教学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互动辩证关系,将两者之间的冲突归为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冲突。褚凤英、孔超(2010)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首先体现为人本价值,这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增值。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实践探索

理论界一直在尝试着从分析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入手,试图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贴近大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把外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转化为学生内在需要,固化为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内容和特点

薛海(2010)认为当代大学生精神需要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求知、交往情感、理想信念、职业规划、消遣娱乐等,主要特点有求知性和发展性、能动性和参与性、层次性和差异性、趣味性和娱乐性。郁顺华、毕玉芳(2008)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具有以下特点:有理想信念,但也急功近利;求知欲强,但重速成实用;渴望尊重,但缺乏个性差异认同;向往休闲娱乐,但仅追随时尚;有交往需求,但只要快乐享有。金艾裙、李震(2012)指出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呈现四大特点:注重自我的全面发展;目的性强,更兼具功利性倾向;调适情绪的需求日益增强;不同个体与群体需求呈现明显差异。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意识的培养

白丹(2005)认为精神上的需求特别是高层次的思想政治需求是人类特有的非生存性质的需求,需要后天的培养和造就。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意识,要抓好“三种教育”,完善“两种机制”,建立“一种体系”。占世豪(2006)认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意识,是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和我国时代的特点所决定的,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曹俭(1998)强调了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几种途径,即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育之以需、约之以规。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的构建

李国娟(2005)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致力于在学科的意识形态性和大学生的自身需求之间,在教育目标与学生需求之间,在完善课程教学与提升学生需求层次之间建立三个平衡点。张斌(2012)认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要重建大学生主体性地位,厘清大学生需求体系与满足体系及其二者的内在逻辑关联,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机制构建的价值目标,从而寻求切实可行的策略。周桂英(2011)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内在动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机制,必须夯实需要基础,满足现实需要,促进需要升华,拓宽需要视域。

4.以大学生需求为立足点调整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吕云超(2012)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及心理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努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金艾裙、李震(2012)提出应关注并引导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需求差异,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薛海(2010)提出要构建主体性、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培育和谐的理解型师生关系,建设高雅和时尚融合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法,但却存在着事实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如英美的“公民教育”、德国的“民主教育”、法国的“公民道德教育”。郑永廷[1]曾引用美国前教育部国际研究学院院长的说法:“我们学校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政治社会化技术,或者叫公民技术。中国叫德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叫公民教育,叫作政治社会化。”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人本主义为思想基础,重视被教育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主张人性化、实践化、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反对生硬的思想灌输,多渗透于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中。

(一)理论研究方面

国外对需要问题本身进行的研究较多,但真正对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不多。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一些学者对需要与人的本性以及需要的异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人的需要与人的本性不可分割,并认为人的真正需要是符合人的本性的需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弗罗姆认为,人的真实需要是指那些对于实现人的本质来说必不可少的需要,是根植于人的本性的需要。对于需要的异化问题,马尔库塞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真实需要与虚假需要,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是虚假需要。人的需要的异化使人丧失自我,成为单向度的人。弗罗姆认为,马克思既重视物质需要,也重视精神需要。马克思的学说并不认为人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物质财富,而恰恰是使人从经济需要的压迫下解脱出来,使人作为个人得到解放,克服异化。

(二)实践研究方面

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渗透教育的形式,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人格等诸多领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以美国学者杜威、皮亚杰、科尔伯格(L.Kohlberg)为代表的“现代道德教育理论”,强调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教育时的自主精神和自我教育方式。美国学者拉思斯(L.Raths)、哈明(M.Harmin)和西蒙(S.Simon)提出了价值澄清模式,主张尊重人的需要,鼓励学生在自我意愿的主导下获得自己的价值观。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国外的思想道德教育将教育融入生活,鼓励受教育者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中加强对教育内容的理解与认识,让其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教育,减少受教育者的心理逆反与阻抗。1970年由N.V.黑渥勒提出“隐蔽课程”(hidden,curriculum),主张在德育课程之外,渗透公民教育的内容。此外,美国教育学家博耶指出应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鼓励学生关注和思考伦理道德问题。英国学者阿什比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发挥教师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因势利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有差异性的多层次的德育工作。

国外很注重适合人的心理需求相关方面的教育,美国和日本的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其遇到的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学习生活困难等问题提供咨询服务,这也为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更易获得学生的信服和认可。国外有些学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贴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步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国外所采用的渗透教育、隐蔽课程、以服务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注重满足大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出,目前理论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问题进行了富有意义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有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理论研究方面,现有成果低水平重复现象较为严重,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偏少。大多为对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阐述,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实践融合不够紧密。理论的选择与运用较为局限,多为对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尤其是精神需要理论的概括梳理,鲜有将哲学中的“多元并存”与“一元主导”的关系理论、主客体关系理论、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心理学中的接受心理等相关理论应用于该项研究,尚没有在理论上形成多学科综合分析。理论运用的深度与广度都存在一定的欠缺。

二是在实践研究方面,研究方法单一,抽象思辨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调查访谈少,实证研究不足。尤其缺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类型化划分,以及对供求矛盾关系的深入分析。也鲜有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供求关系划分为“有需求有供给”、“有需求无供给”、“无需求有供给”三种类型,并将其中所反映出的供求关系的性质、特点,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合理需求与不合理需求、显性需求与潜在需求等在其中的不同体现予以客观的评价,找出问题症结,寻求解决策略。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

综上所述,理论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也为我们就此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依据。然而现有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如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现状与类型的实证调查,思想政治教育的供求矛盾等问题的探索相对较为薄弱,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专项研究成果较为匮乏,尚无相关专著,这也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总之,有关该问题的研究应立足于大学生的需求,着力找寻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供求不相适应之处,不断改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等,以期为激发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法。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美国学校的政治观及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1990(5).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生态; 完善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4-0058-05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的现实,并不是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本身的问题,仅在教育系统内是无法求解的。现实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很难用主客两分的思维方式解释清楚,单一的因果或矛盾关系的原则也无法解决。但生态学的方法论与和谐价值观却对上述问题现象的解释、解决,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性。这就意味着“生态”已成为“一种思维方式、理念、研究方法和文明观,成为一种观照人、自然、社会的观点的学说,并为相关学科提供理论指导”。[1]

用生态论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把人的问题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来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发展中的一次突破与进步。建构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是当前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促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理论的构建、逐步完善与成熟。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现状述评

生态(Ecology)一词来自于希腊语Oikos(即房子、住所)和Logos(即学科或讨论),生态的原始含义即指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学也即研究生物与其所存在的环境关系的科学。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首次使用“生态”这一概念时,它只是一个生物学的范畴,是研究生物与其所存在环境关系的科学。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问世,生态论突破了自然环境的范围,被运用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意义上,在生态概念发展中实现了从生物学的概念到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一次飞跃。可以说,当生态发展到人和自然的普遍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就已经具有了哲学的性质和资格,已经有了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当生态作为一种新的方法逐渐从自然科学进入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时,生态概念实现了从人与自然关系的概念与理念到向整个文明的渗透与提升的第二次飞跃。并成为20世纪后期重要的文明价值与文化价值,以至于后现代主义者托马斯・伯里曾预言,后现代文明时代应是“生态时代”。

1.国外教育生态研究现状

20世纪初,生态论已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独立科学。教育生态最初以“教育环境”的研究出现,例如1932年美国学者沃勒(Waller,W)在《教育社会》中提出的课堂生态学生态论概念。“生态学”一词在教育研究中的正式使用,始于英国学者阿什比(Ashby,E)在1966年提出的“高等教育生态学”(Ecologyof higher education)的概念。随着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已经渗透到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英国学者埃格尔斯顿(Eggleeston,J)的《学校生态论》(Theecologyof theschool)以研究教育资源分布为主旨。

20世纪下半叶,教育生态研究的重点是将教育放在日益被重视的环境与发展的宏观背景中来考察。这时期最杰出的生态学家当属鲍尔斯(Bowers,A.C.),他主张建立一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强调文化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培育学生的生态意识。微观学校生态学研究的代表约翰・I・古德莱德(John I・Goodlad)从管理入手,统筹各生态因子,将学校看成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尽管西方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一词,但其在道德教育中注重后现代思潮对道德教育的影响,致力于引导学生接受道德的差异性。如鲍尔斯(Bowers,C.A.)强调文化与社会环境和谐相处,麦克拉伦(Peter McLaren)则主张建立各种社会责任感。现代西方女性教育学的杰出代表马丁(Martin,JR)在《未来内部平和的教育》一文中,提出道德教育目标不是从自我发展出发,而是从社会从发,在于整个社会充满和谐。这意味着西方道德研究集中在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社会因素上。[2]

2.国内教育生态研究综述

教育生态学的胚芽早就根植于古代的教育之中,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话语,说明他当时已经意识到环境因素对教育的作用与影响。“孟母三迁”更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到教育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态研究始于台湾师范大学的方炳林。方炳林在《生态环境与教育》(1975)中试图通过社会、文化、家庭等各种生态因子与教育的关系及对教育的影响的考察来建构教育生态体系。李聪则在《教育生态学导论》中则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对台湾教育的诸现实关系进行反思。20世纪80年代后期,教育学界的主体性理论则站在新的时代高度,肯定师生都是主体。其中影响较大的是1990年吴鼎福与诸文蔚合编的大陆第一本《教育生态学》,其生态色彩比较浓,借用了很多生态理论概念和术语。1992年,任凯和白燕的《教育生态》两部专著,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深入地分析了教育的现象。2000年,范国睿的《教育生态》着墨于文化、人口、教育资源等因素对教育的影响。这三部专著多从理论层面研究教育生态,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背景。但就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和德育生态的研究进程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远未形成集中、系统的规模。国内研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研究。易连云、张敏德在《德育生态环境研究》(1996年)把德育生态分为物理、生物、社会和主体环境,旨在建构德育大环境。高正荣的《论道德教育生态环境》(2002年),把从属于文化生态环境的道德教育生态划分为道德理念生态环境、道德教育生态环境、道德行为生态环境。邱柏生在《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关系》、《高校政治理论课建设要有生态观点》等文中,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主体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方法,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问题,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依社会活动形态来分可分为经济生态环境、政治生态环境和文化――心理生态环境;依政治文化结构来分,可分为主流意识形态生态环境和亚文化生态环境;依意识形态的运作状况分,又分为导向生态环境和取向生态环境;依教育过程的生态环境来分,可分为社会方面的生态环境、心理方面的生态环境和控制方面的生态环境,等等”[3]。

第二,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生态”差异,提出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化。邱柏生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研究,既不是指现今人们通常所指‘生态文明’中的自然生态,也不是指这一学科原先对社会环境组成要素的一般研究,而是突出全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的协调整合关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作用之分析”[4]。正如戴锐所说:“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考察更具有宏观上的指导意义”[5]。这种对思维方式转换的关注,触及了生态问题的核心。因此,“如果能够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环境,将会对环境有一种新的理解”[6]。即“以生态论而不是环境观点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转换”[5]。思维方式的转换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提供了先决条件。

第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和德育生态自身系统,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间的耦合。戴锐把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分为意识圈层、制度圈层和物质圈层三大宏观圈层和组织内部生态微观圈层来研究其内在逻辑关系及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过程。 [5]宣仕钱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互动与耦合》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过程依存于自身特有的生态系统,它既是诸要素互动的过程,又是诸要素相互耦合的过程。

在德育生态系统中注重对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生态规律进行研究,从道德理念与教育模式的生态视域来研究德育社会生态规律。如,樊浩的《‘德’――‘育’生态论》将德育生态分解为‘德’的生态和‘育’的生态以及德育生态,他将现代德育环境的无力感的根源看作是德育生态危机所致,即现代德育理念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矛盾是导致“德的无奈,育的无力”的根源。德育模式必须与德育理念相适应,这种适应不是个别要素的适应,而是生态的适应。华中师范大学朱家安的博士论文《德育生态论》以德育主体的主体性演变历程为切入点,对德育生态性进行探索,论述了德育生态系统的要素、结构、过程和功能,建立德育生态理论体系及德育生态实践模式。

第四,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基本局限于国家“原生态”的逻辑框架内构建的,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仍然无法改变“上下脱节”、理论与实践“断裂”的现象。为了让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深入到“草根”――这个厚重的基层,增强其实效性。学术界拓宽了研究视域,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拓展到社会生态。

首先,重新厘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概念,以增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涵容量。笔者曾在《反思与重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与价值》、《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论》、《社会生态环境优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等文中,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观点,论述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可通过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彼此消长之中,来改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垄断的“原生态”的以政府、学校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重构一种新型的、顺应历史发展需要的“衍生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理论体系,以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单一现状。它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重视民生、持续发展的原则,走国家与草根上下勾连的路径,有目的地加强草根建设,达到社会稳定和谐。使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成为民族强盛的无形资产,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

其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草根性建设,丰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内涵。马克思指出,“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个人身上会获得不同的反映”[7],“由于理解是主体的一种创造性活动”[8]。所以,从不同的视阈出发研究同一命题,就会形成新的理解,发现不同的问题,获得多种的解释,使原理论得到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草根性研究就是基于上述原理而进行的尝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草根化,不仅要求形式上的变化,更要求注入新的内容,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化、具体化、生活化。通过正视现实,体察人的灵魂结构,找寻真理,发现真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草根化的过程就是对主流文化的收集、增值、传播、再生产的自组织演化过程。

笔者曾在《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草根性》、《论思想政治教育草根性的学理基础》、《草根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等文中认为,草根性的提出,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在《风险社会与草根建设》等文中建构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与草根之间和谐共荣的理想生态模式。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研究改变了传统思维方式,寻找到新的理论突破口,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上层转到下层,渗透到社会最基层,渗透到群众生活中,使两者成为有机结合体,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精神动力和智慧。对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准,建设现代化国家铺平道路。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使命。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存在的问题

透过目前的研究现象不难发现,教育生态研究还未切入生态的本质,简单套用“生态”之名者较多。所以,国内外这些研究成果中也明显存在以下缺陷:

1.概念界定不精确、不规范、不系统

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概念界定的科学内涵概括还不够精确、规范、系统。尽管在其外延上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加以区分,但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研究还局限在国家“原生态”范畴内,没有充分的理论支撑,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原生态”与草根世界断裂的原因分析,大都陷于经验层面,缺乏本体论证明与哲学阐释。这势必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悬浮于上,不能深入到社会最基层,不能解决长期存在的上下脱节、无的放矢、流于形式的低质低效的问题。

其次,教育主体不仅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简化关系,它包含着各级政府组织部门以其行政职能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组织以其教育职能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还包含着社会以其服务功能和文化建设功能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即“草根教育”两个方面的内容。只有使前后两者达到上领下随、上行下效、互动互补、浑然一体的完美结合,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形成以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主的共同关心、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氛围,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国家与“草根”之间任意穿行、协调发展的“光缆”。所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应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环境中人的思想、道德、信仰、价值、传统风俗习惯、风气等相互关系的总和。它强调了“环境系统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功能上的统一,含有系统、整体、联系、和谐、共生和动态平衡之意”[9]。

2.研究方法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存在方法单一问题,未能对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划分,使得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结构网络简单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结构研究,缺乏从静态横切角度与动态纵剖角度两个方面进行整体思维方式来阐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研究视角和价值取向。笔者曾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结构的研究及划分,强调了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自下而上的草根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但缺乏对这两者之间的全面联系认识,也就没有能够对生态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如何协同进化进行科学论述。当然也就无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动态发展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命系统,其生存与发展是和整体性社会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的。但却很难同时对各种社会生态现象进行全面地描述和分析,无法穷尽所有影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各种生态因素。只能从特定的视角进行概括和把握。但这并不等于孤立或静止地看待社会生态现象。因此,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整体价值,即强调静态横切和动态总剖的多种方法进行剖析。强调各部分的地位、价值的平衡,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系统的失衡。

3.理论创新不够

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是社会转型的应有之义,也是历史的必然。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单一走向复杂、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其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在多元化、全球化的今天,需要建立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充实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立体多维的,人们可以沿着各种思路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在一种和谐、互动的理论争鸣氛围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繁荣与发展,然而到目前为止仍无新的突破。

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的意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诱发出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是当代信息革命以及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因此,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也是一个创新性补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科学实践意义。

1.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

如果说从环境到生态是思维方式的现代跃迁,那么从生态到社会生态则是新的研究视角。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不是零散的、互不关联的状态存在的,它是一个关系网络、活动网络,存在于其中的是多主体、多维度、多层面的综合互动,是一个复杂系统。必须建构整体综合、动态生成、富有自主品质的复杂性思维方式,才能正确、全面地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正是基于这种目的,才在国家――社会的基本分析框架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进行扩展和具体化,即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国家与现代社会建构中的理论创新,并将其更进一步具体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理论。这个理论体系的构建,就是一个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空间的开发。它通过解放思想、转变思维和不断创新、构建理论新范式;通过关注基层,关注“草根”,做到真正面向人和现实社会。从诠释历史的合理性到关注改革中“沉默的大多数”的情感与立场,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努力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来确保草根阶层的正常发展与尊严,开拓个人思想意识领域的和谐局面,弘扬公平和正义的价值取向,绘制真实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图景,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2.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社会秩序不是终极的道德价值诉求,其合理性需要人来确证,即人的尊严、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人性潜能的全面挖掘和充分发挥,而且是人性整体的自由发展,就是人性对自然整体本质的占有,并且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和谐关系基础上对人自身本质的充分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研究,旨在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解决中国的“草根”的问题,中国的事情有了“草根”的参与,中国的问题才能得到很好解决,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才能得以实现。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注重“草根”与社会生态的关系研究。草根阶层既是人才的来源,又是监督政府的最有效的保证。刘易斯认为,人们的思想是社会经济变化的首要力量,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力资源的重要一环。木桶(短板)原理告诉我们,劣势决定优势。因此,将基层民众(草根阶层)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整个国家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相联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基层民众、社区组织、社会生态之间的关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与社会、精英与草根之间的断裂现状,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穿越底层社会屏障的内在机制,是保证草根正常发展的有效方法、措施。“草根”这个底层的最短板没有被补齐,经济再高速发展也不能解决社会和谐问题。相反只会进一步撕裂、扭曲这个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草根”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穿越底层道德,打通影响广泛的民间生活常识的屏障,沟通说服、宣传引导人们。只有“草根”得到健康发展,才能保证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才能有效地、高质量地监督政府,促进社会进步。

其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厘清了“草根”与和谐社会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9]。“任何一种革命都是由现有关系与需要决定的。”[10]同时,这种需求永远不会停止。现实社会中,个体化进程实际上导致了社会性问题直接体现为个体问题,而对于个体问题形式出现的社会问题,人们不再到社会领域中去寻找他们的根源,而是到个体心理中去寻找解释。这就把社会问题还原为个人问题。“只有把人对人的关系即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我对你的关系加以考察,才能谈得上道德,只有他对自己的义务认为是对他人的直接义务,只有承认我对自己有义务是因为我对他人(对我的家庭、对我的乡村、对我的民族、对我的祖国)有义务时,对自己的义务才具有道德的价值。”[11]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笼统的关注人,而具体到一个人的利益与发展时又不关心他,这种宏观承认而具体上不作为,是虚伪的。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价值就在于,跳出主流的思维定势,用民间道德伦理和精神视野关注社会和生活,扎根于民众生活中。将现实的个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正确处理草根阶层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草根”与精英发展的不可缺的相互关系。发挥草根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放低门坎,积极鼓励他们参与文化建设,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真实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开放式的讨论,释放心扉。民众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活动,以实践自身创造性的精神需求,克服人们心理偏差和模糊认识,使利益矛盾得到缓和乃至最终解决。这是和谐社会建构的理想路径。

有人说, “生态”在“生”字,而不在“态”字。这“生”字使我们感悟到了教育生态圈中滚滚流动的血液。什么样的生态,养育什么样的生命。在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环境中,受教育者接受的不应是知识的堆砌,而是心灵相互沟通,是真诚与真诚、实话与实话互动。这种生态的营造更是思想者的责任。人类之所以不断地寻求构建健康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结构的路径,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张洪春,胡凯.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J].河北学刊,2009(2):165-167.

[2]李金宝.德育生态论――当代德育生态危机与重构[D].沈阳:东北大学,2009(6):3-11.

[3]邱柏生.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5):7-10.

[4]邱柏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

[5]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J].理论与改革,2007(2):150-153.

[6]郑葳.学习共同体――文化生态学习环境的理想架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

[8]王金福.解释学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J].江海学刊,1997(4):103-108.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39.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篇7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问题综述

十几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此环境下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探讨也蓬勃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突破。就不完全统计,此方面的相关论文,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期刊上发表的就有万余篇。经过梳理,可以把他们研究涉及的领域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面临的新形势的分析

研究者在肯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的前提下,总结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简单概括有三大方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契机和挑战。一方面它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升了大学生的主体认识;另一方面它也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使他们选择的多样化趋势更为明显,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和复杂性。

2.在经济全球化下,西方依旧推行其“西化”“分化”的图谋,加紧文化意识领域的渗透,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如何用科学的理论和思想有效的武装在校大学生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

3.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虽极大地促进了知识信息的传播,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但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品质。如何应对,是新时期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对教学活动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研究

就学生而言,关于他们政治取向、价值观念、心理健康状况、道德诚信水平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成果颇为丰富。通过这些调研成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渴望祖国繁荣昌盛;同时,他们也具有价值取向功利化、个体意识强化、道德意识复杂化等思想特点;而政治和道德观念模糊,缺乏道德责任感和心理失衡问题也较为普遍存在。

就教师而言,许多学者对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必备素质以及对教师的保障、评价、激励机制做了系统的调查分析,指出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教师思想上也出现了许多复杂的变化,滋长了一些消极的东西;同时,面对新情况,自身的业务素质也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就此,研究者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向“专家型”发展的思路。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能力,还要有一定的道德修养,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和情感倾注。需要指出的是中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流砥柱,对他们特点、存在问题和相关解决对策的研究理论成果所占比重较多。

三、对教学实施过程的研究

1.对教学内容的研究:纵向来看:教学内容的改革反映了国家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认识的重视和深化;横向来看: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国家意志性、马克思教育的常识性与德育发展的时代性的统一,突出了课程对学生立场、观点、方法和能力的培养。研究者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前提,以人为本,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内容涉及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为重点,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为根本任务,理论与实践结合为根本途径,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多个领域,力求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对教学形式、手段及途径的研究:主张“开拓创新”是此项研究的显著特点。提倡打破传统教学的“填鸭”模式,在肯定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拓展多种渠道。研究方向主要体现在: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班级、社团以及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等新型学生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等方面。

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有些学者指出要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教学途径上需要特别注重大学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研究,衔接主要指的是两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工作、心理工作以及课堂教学的有效的过渡。具体来讲,首先指出大学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问题是多年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课功能发挥的重要原因之一。然后探讨具体的解决办法:通过教学改革,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质,从学生身心发展的承续性及不同阶段的特殊性出发,建构了一套完备的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和评价的良好过渡体系。提出了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等不同的阶段,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进行的详细计划以及具体任务。强调指出在教材内容上中学教材“多、难、深”,不利于高校“两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衔接,高校和中学教材中有关知识的重复应该全盘考虑,适当增删。具体措施为:以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为基础,增强德育工作的效率;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力量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加强实践环节,使理论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现实。

3.对教学反馈检测手段的研究。研究主要倾向于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笔试测试方法,立足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主张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察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取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学校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J].北京:中国青年研究,2005-07.

[2]田永清.浅谈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功.教育艺术,2003(12):10-11.

[3]刘莉.经济全球化、文化霸权与大学生与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004(5):16-17.

思想政治教育综述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实现 条件 障碍 克服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亦即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思想、认识、政治、道德等内容,只有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并内化为他们各自的某种深刻而稳定的心理结构,外化为一种现实的心理的能量以及个体意识和动机,才能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由“潜价值”到“显价值”的转变过程。

项久雨认为,灌输途径和接受途径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的两个轴心。“灌输”并不是强制性的硬灌,而是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采用多种方式启发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在现代条件下,只有正确利用灌输途径,克服“单向”的弊端,建立起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平等的双向交流的新理念,才能增强灌输的有效性。“接受”时要注意认清主体思想与客体思想的双向互动作用,要把握接受主体的需要与驱动之间的关系: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

李江凌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等方面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他认为,在教育的目标上,坚持理想性与层次性的统一;在教育内容上,坚持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统一;在教育手段上,坚持理论教育与人格示范的统一;在教育方式上,坚持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的统一。

郝文军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路径:1.确立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构建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认同;2.通过社会化,对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进行定位;3.以文化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和谐统一;4.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解决利益矛盾相结合,开掘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同构的生成空间。

张亚丹从理解、认同、运用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层次。理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的基础;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的标志;运用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外化的表现形式。理解、认同和运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传导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李琼认为,“育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前提。即人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活动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主体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的实现。“满足价值主体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重点,它表现为满足个人的道德发展需要和满足社会道德发展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

价值主体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前提。人的行为是由思想支配的,人的思想又是由价值引导的,而人的价值与需要的强度密切相关。价值主体的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动因。人类的任何活动总是为了一定的需要和利益,并在一定的目的驱动下以一定的方式展开。

张能云、武晓磊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分为内在条件、外在条件和中介条件。内在条件包括理论条件和有效的教育;外在条件有人的条件和社会的条件;中介条件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具体分为人的条件、物的条件和中介条件(两种契合)。就人的因素而言,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就物的条件而言,则需要强调人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主动性,牢牢地驾驭物的因素,使之为教育的目的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中介条件归根到底就是两种类型的契合:人与人之间的契合以及人与物的契合。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

项久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规律有神形统一律、虚实转化律、真善美统一律和同步递增律。

张亚丹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基本规律有对立统一律、转化提升律和自我实现律。

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障碍及克服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障碍

1.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不足。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存在“教”与“学”相脱节的想象;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主体与客体相分离的想象。

2.对各层次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存在差异。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国家、政党、社会及个人等。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以服务国家、政党和社会为主,即使是在新时期的环境下,仍然具有这种倾向。

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之间的沟通途径存在障碍。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忽视沟通反馈所形成的障碍;其次,沟通反馈机制不健全所形成的障碍;最后,沟通反馈途径不通畅所形成的障碍。

4.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需求及反馈表达的真实性不够。首先,沟通渠道不通畅所形成的主体意思表达的真实性不够;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媒介缺陷所形成的主体意思表达的障碍。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障碍的克服路径

首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魅力与吸引力;其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个人主体;再次,建立健全反馈机制,完善主体意思表达的途径;最后,我们还要拓宽沟通渠道,搭建沟通平台。

五、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以“诚学之”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生成的主轴,以“笃信之”维系个体价值生成的信念,以“躬行之”促进价值关系互动,共同促生着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

朱权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的途径有以下五点:1.构建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2.按需开展人的思想政治教育;3.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划分;4.注重把科学灌输与开发个体的主体能力相结合;5.将提高教育者素质与个体自我教育有效结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高校突发事件善后治理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善后治理过程中是价值实现和本身价值增进的有机统一,其价值实现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整合、沟通、调试及规范功能在高校突发事件所起的作用达到的。

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这一问题中,笔者认为,项久雨的灌输途径和接受途径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的两个轴心;张亚丹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分为理解、认同、运用三个层次的观点很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而郝文军的文章没有很好地将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相结合,虽然也提出了个体价值,但他片面强调社会价值而缩小甚至忽视个体价值和主体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中的意义,而在“通过社会化,对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进行定位”中,虽然说到了社会化实际上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实践的问题;周立军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高校突发事件善后治理机制研究》一文中主要说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突发事件善后治理,而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并且指导性意义不强。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延,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项久雨.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及其规律[J].江汉论坛,2006(11):110-114.

[3]李江凌.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创造和实现[J].求实,2006(03).

[4]郝文军.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路径[J].教育探索,2010(08):117-119.

[5]张亚丹.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层次和规律[J].思想教育研究,2011(03):104-106.

[6]李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两个因素[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2):64-65.

[7]田霞,李然.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06):115-117.

[8]王贤卿,赵盛润.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障碍及其克服路径[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08):72-77.

[9]王鹿,周琪.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现代生成及实践方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2):34-3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