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8篇

时间:2023-09-05 09:32:43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1

关键词:传统体育;资源文化;评估

1、研究目的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文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将发展体育产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重点工作。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一部分,其开发现状如何,本文将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各开发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以期为山东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山东省十七地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邀请10位山东省文化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方面的专家对山东各地市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各指标进行打分。

(2)专家访谈法:对有关山东省文化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选取评估指标。

(3)数理统计法:运用Microsoft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各指标权重。

3、结果与分析

3.1、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评估指标选取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所我们所选取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评估指标测试必须符合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它是评估工作成功的关键。

(2)代表性原则。

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影响评估的因素较复杂。由于工作量的关系,我们不可能选取所有相关指标,所以在选取指标时我们咨询有关专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可鉴别的指标。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无形性,只能通过特定的载体而呈现,这就给我们的评价带来了不确定性,我们无法用单一的可具体化的指标来评价,我们只能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找到可定量的指标。

3.2、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为对山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综合评估,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和咨询有关专家的基础上建立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评估体系。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品相要素指标。

我们品相要素选取了独特性、知名度、数资源量、传承度及稀缺性5个指标。资源独特性是指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独特创意,对这一指标的评估是通过和类似资源的比较来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知名度是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某区域人群所熟知的程度。在这里我们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以确定本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民族传统体育数量是通过区域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存数量多少来评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度主要从政府部门公布该地区现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新的项目传承人的多少和习练该项目的人群多少来衡量。稀缺性是比较资源在同类资源的稀缺程度,利用非参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2)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文化价值指标。

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文化价值指标我们选取娱乐价值、历史价值、资源关联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级4个指标进行评价。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注重人的身心需要,有很强的娱乐性,这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得以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选取娱乐价值指标。民族传统体育中传统的本质就是其历史价值,历史价值主要是通过这一地区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传承的时间长短作为评价的依据。民族传统体育关联价值,指民族传统体育与区域内其他文化资源的关联程度。随着文化资源集群产业的发展,区域内各产业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与其他文化资源联系越紧密,其共同发展的可能性就更大,就更容易开发市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级是经过国家文化部门通过调研对项目价值的认可。级别越高越受关注,该项目进行产业开发的优势就越大。

(3)民族传统体育经济效用指标。

民族传统体育的经济效用既包括项目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是否可以再利用等,也包括其本身价值之外的主要是服务于其他行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民族传统体育经济效用指标共选取民族传统体育健身价值、品牌价值、商品价值、开发成本、经济贡献度5个指标来衡量。健身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本质的特性,所以我们选择健身价值指标。品牌价值主要指民族传统体育的知名度,是否形成较为稳定、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民族传统体育商品价值是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身作为商品的可能性,以及开发的经济前景。民族传统体育开发成本指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产业开发过程的机会成本。民族传统体育经济贡献度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程度。既包括自身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包括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4)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开发要素指标。

我们选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指标时主要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经营环境、资本投入4方面选取。人力资源指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人的因素。对资源进行产业开发,就必须有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一指标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商场产品的销售情况来评价。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其产业开发不是孤立进行的,它受各地区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周围经济环境的制约。对这一指标的评价我们主要通过当地的产业政策、基础设施条件来体现。资本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本投入的多少决定着这一产业开发的可能性。因此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资本注入数量及方式,是进行评价的关键点。

3.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虽然我们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但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却不一样,要想对各指标进行准确评价,必须首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目前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较多,我们这里采用层次分析法。山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评估因子权重是在向省内外文化产业和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实践领域的专家问卷调查基础上,根据和积法,利用EXCEL计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

3.4、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评估方法

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评估是在对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邀请10位山东省文化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方面的专家对全省17地市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各指标进行打分。具体工作我们可分三个步骤如下:首先我们用系数确定各指标特征的程度,系数可取0(无),0.2(有一点),0.4(有),0.6(高,0.8(很高),1.0(极高)。然后我们用各指标系数乘以各指标的权重,既得到该城市相应的分值,各指标分值之和即为该城市评估总分。另外为了我们好计算,我们会对指标进行无纲量化处理,即赋予指标值为100分,各指标权重值乘以100即为其参数值。最后根据各城市的分值,判断各城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等级。由于本文重点在于提供方法,对各地市具体情况不再举例说明。

4、结论

(1)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评估体系的建立可为山东各市了解本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态势提供依据;(2)对于山东整体来说,评估结果可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整合和跨区域合作提供依据,从而制定科学的发展政策。

参考文献:

[1]胡小明,杨世如.独木龙舟的文化解析[J].体育学刊,2010,17(1).

[2]曹丕祯.加快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EB/OL].临淄政府信息公开网

[3]吕庆华.文化资源产业开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

[4]魏立宇,韩飞.仿古蹴鞠发展的评价[J].体育学刊,2012,2(19).[

5]牛爱军,虞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武术传承制度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4)20.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2

关键词:传统;节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283-01

一、综合开发

众所周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是由“吃、住、行、游、购、娱”这六个方面组成的,因此,旅游活动具有天然的综合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让传统节庆文化这一旅游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密切吸引国内外旅游者,就必需通盘考虑,实行综合开发。

娱乐和饮食是传统节庆文化中的两大基本要素。在这方面,要注意加强旅游者的参与程度,让旅游者能深入其中,亲身体验到独具特色的民族生活方式和民俗活动。如此,往往会对旅游者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要解决好旅游者的住和行,充分满足旅游者的购物要求。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因素,我国各地的发展不平衡,在重大节庆来临之际,交通运力、客房紧张等问题极易暴露出来,给旅游者带来诸多不便。因此,要想充分利用传统节庆文化这一旅游资源,搞好、搞活“节日经济”,就必须想方设法解决好运力不足和住宿紧张等问题,切实提高旅游资源的“可进入度”。目前,国家正着力解决基础设施问题,旅游业应乘势而上,抓住这一难得的时机,搞好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另外,旅游购物也是十分重要的旅游活动内容。在这方面,要注意结合节庆活动的内容,开发出具有节庆气息和内涵的纪念物品。如书画、剪纸、木偶、贝雕、竹编等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品,如此,既丰富了旅游者的活动内容,满足其购物需求,又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突出地方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节庆尽不相同。把握好这个各地不同的节庆特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凸现其已拥有的地方色彩,将会使各地传统旅游资源更具特色,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现代旅游学认为,探新求异是旅游者的基本动机。到异地他乡去旅游,总是要欣赏到新奇的景色或物品。如春节,北方人想到南方一睹广州的花市芳容,南方人则向往到北方的哈尔滨去领受冰灯的乐趣等。这样,自然也就会激发旅游者的兴趣,实现节庆的旅游资源价值。相反,如果各地不注意凸现本地的特色,势必会浪费宝贵的各地节庆文化旅游资源。事实上,现在已有不少地区的决策者和经营者已认识到这一点,纷纷推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节庆文化旅游资源,以吸引天南地北的旅游者。

还有山东潍坊的风筝节、河南洛阳的牡丹会、辽宁沈阳的秧歌节和大连的烟花爆竹迎春会等。这些,都可以说是突出地方节庆文化特色的成功之作。各地都可以根据自己和天然条件,加以选择开发,形成新的富有自己特色的传统节庆人文旅游资源。

三、情景创设

的确,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作为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价值,尤其是各地所独有的一些节庆文化内容,更是魅力无比。照理说,旅游者应当选择传统节庆举行之际,前往该地参入欣赏当地有特色的节庆活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旅游者常常错过最佳时机,留下遗憾。如傣族新年的泼水节,天下闻名,令人神往。然而,由于它每年都是在阳历的四月中旬左右举行,与“五一节”的公假不能叠合,从而使许多利用此假期前往傣族聚居地――西双版纳旅游的普通旅游者与其失之交臂。很显然,傣历新年和“五一”假期一时都无法加以更改。那么,如何来弥补这一缺失并局部实现泼水节的旅游价值呢?聪明的西双版纳人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们在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市的各大公园进行了泼水节情景重现的大胆尝试,使任何时候来西双版纳的游客,都可在此享受到泼水节的乐趣。这种弥补的措施,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情景创设”。也就是说,将各地最具特色的节庆文化旅游资源加以浓缩,在某个设定的小区内随时重现,使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有如临其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旅游者的缺憾,同时也局部实现节庆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3

[关键词]三峡库区;传统文化;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一、三峡库区传统文化概况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三峡库区是中原汉文化圈与西南苗、瑶文化圈的交际区域,古代系“三苗”所在[1]。生活在库区内的人类团体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形成了其独特的传统文化。

(一)巴楚文化

三峡地区是巴文化、楚文化交汇之地,巴楚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巴楚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由巴楚文化逐渐交流、融合形成的[2]。它主要分布于川、陕、鄂、湘、黔五省交界区域,以长江三峡为其活动中心。

1. 楚文化。楚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我国古文化重要的一支[3],楚文化的中心地区,虽说是在江汉平原的荆州(江陵)地区,但三峡地区的楚文化也很繁荣,在三峡地区考古发掘出的不少战国遗址,楚文化都是比较明显的。

2. 巴文化。巴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神密的国家,巴文化又是一种与中原、楚、蜀等文化并存于我国早期历史的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化,是巴国王族和巴地各族所共同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总和,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三峡库区丰富的古文、诗词文化

《唐诗三百首》中有30首写长江,有12首写三峡,历代歌咏三峡的诗作超过4000首,《三国演义》有40多个故事发生在三峡,现存早至汉唐、晚至明清的石碑、摩崖石刻300余幅、木刻217幅[4]。这些名人、名词、名诗、名赋、名文、名雕、名刻也构成了三峡库区富有诗情画意的人文景观。

(三)神奇隽永的宗教文化

三峡地区是多种宗教交汇地,既有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又有来自南亚的佛教和西方世界的基督教,以及由阿拉伯半岛传入的伊斯兰教,还有巫教文化以及由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演变的民风民俗。

(四)三峡库区的民族艺术文化

三峡库区有传统音乐4609项,传统舞蹈243项,传统戏曲208项,曲艺62项,杂技17项,传统美术112项,传统技艺221项[5]。

1. 巴人风韵。古代的巴民族是一个开朗、豁达的民族,是一个爱好音乐歌舞的民族,中国古代典籍记载最古老的音乐创作产生于巴。流传至今最有名的当属巴东堂戏、巴人号子和巴渝舞。

2. 川剧魅力。川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的表演艺术以深厚的生活为基础,并形成了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剧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表演真实细腻,幽默机趣,生活气息浓郁,为群众喜爱。

3. 土家风情。在漫长的岁月里,三峡人――尤其是土家族人,在这片土地上休养生息,创造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土家族这个善歌善舞的民族,其歌舞样式繁多,跳丧舞、摆手舞、哭嫁最具民族风韵,从古至今得以传承,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三峡库区传统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三峡库区拥有众多极具规模档次的奇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三峡库区的文化旅游发展却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

1. 三峡库区内传统文化的沿袭存在危机。一方面由于有少数地方的人们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概念不太清楚,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着重开发利用和保护传承,让传统文化在年代的进程中逐渐被忽略甚至消亡。另一方面,由于规划者的规划不当,对某些传统文化存在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建设问题。

2. 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不够精细。三峡库区对文化的开发仅限于表层,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显得不够精细。某些景区对传统节目的表演太单一和改变传统的模式,导致旅游者对其失去原有的兴趣;或者为了取悦旅游者,把传统的表演低俗化,适得其反,给旅游者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库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参团旅游的局限性。来库区的大多数旅游者都会选择参团旅游,参团旅游一般都是乘船,分为国内船和涉外船,国内船一次可以把所有三峡的景点都游玩到;涉外船就只能游到三个景点,而且每个景点要有20个人才能游,乘船旅游吃住都在船上,离长江较远的地方就不能前往,更不能很好的近距离体验当地的特色文化[6]。

5. 旅游人力资源匮乏,旅游市场管理不善。库区内的旅行社、旅游团等旅游机构不少,从事旅游工作的人数也不少,2007年末,重庆全市直接从事旅游的从业人员25.1万人,但是真正有一定的行业素质和管理能力的人才不多[7]。根据重庆市2010年1-4月的投诉情况统计表看,被投诉的对象中,旅行社仍是投诉的重点对象。

三、三峡库区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一)文化价值

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是库区内社会群体社会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不仅是一段记忆和形式,更是库区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体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冲击,保护传统文化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 延续和传承传统文化。不同的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常常会造成交流的困难和障碍,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经过科学的开发和大众的营销,可以推进库区内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雅化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涵,为库区内文化的传承赋予新的灵气,进而可以引发游客对库区内传统的兴趣,进而洞悉库区文化的魅力所在,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与旅游活动质量,使之升华为一种精神享受所呈现出的文化形态。

2. 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是库区内的无形宝藏,库区内的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文化生态,是我们每一个库区人应尽的义务,这种义务不仅仅基于我们对多样文化共存和保护文化生态的需要,也是基于我们对文化发展繁荣的一种责任。

(二)经济价值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库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1. 促进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社会文化活动,旅游活动需要文化的渗透。研究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与业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其健康、高尚的文化人格的塑造,从而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 促进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文化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业是文化性很强和经济性很强的事业,旅游业的发展是经济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通过开发和保护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可以使传统的文化散发新的活力,拓宽库区旅游市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三峡库区传统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措施

充分利用、挖掘和整合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加快三峡库区的旅游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科学合理的开发、保护和利用

1. 尊重传统文化的原貌。在开发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要在维护文化原状,注重文物历史文化信息的保留,保持文化所固有的环境风貌和历史特征的基础上,一方面促使古老的三峡文化焕发青春活力;另一方面将景观与文学、历史结合起来,寓文化于山水之间,让文化融入旅游之中,加强文化的内涵和意境,突出文化旅游的深层次。

2. 加强传统文化旅游的营销推广。要通过谨慎的、全面的、长远的规划,提高地方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使其成为旅游发展推动力,打造高品位、有个性且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传统文化旅游展示区。对已开发和在开发的传统文化要加强介绍和传播,对前景较大的文化景点要加大力度宣传。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1. 明确政府自身的角色定位――旅游业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各县级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规、政策,组织实施行业发展规划,运用行政命令、行政决定、行政措施、行政处罚等手段,及经济杠杆等间接手段,对旅游资源开发和相关行业的企业机构及其活动实施监督,规范旅游开发的市场行为,合理组合并明确旅游业的布局、结构和发展方向,体现其管理和监督的角色。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来提供。县级城镇属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困扰三峡库区某些旅游发展的瓶颈。政府应承担开发旅游线路的职责,加大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以消除旅游发展的最大障碍。要加快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解放思想,大胆开拓,优化投资环境,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

(三)加强旅游人力资源管理

1. 加强高校在校生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专业的旅游职业道德课程教育,这是进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在相关的课程中进行旅游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论和认识更加全面、深刻,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其次,加强旅游职业道德的实践教育。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必须在实践中不断重复,才会成为一种习惯,从而内化为大学生道德信念,才会在将来的职业生活中化为职业道德行为。最后,营造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环境。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重视对旅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和阵地的建设与引导。

2. 企业重视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审核。(1)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的交流合作,与学校共同招生,设计培训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就融入企业,并接受企业的管理。如三峡环坝风景区旅游发展集团与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合作开办黄牛岩表演班,一方面是企业可以获得完全满足该企业个性化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也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2)建立基本培训制度,实施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目前,三峡库区内的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工作较为落后,除少数规范的大型企业有较完善的培训制度并实施培训外,绝大部分旅游企业未开展培训工作。旅游企业按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的原则,分层次对旅游从业者进行培训,保证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五、结语

综上,传统文化是历史赋予三峡库区的宝贵财富,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解决现有问题,既能传承和保护文化内涵,又能带动库区文化旅游的发展,从而带动库区经济的发展,实现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李述容.关于三峡民俗旅游[J].当代经济,2007(2).

[2]汪青.巴楚文化与三峡歌舞[J].《文学教育》(下),2009(3).

[3]殷义祥,丹枫.楚文化的特点及影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

[4]王川平.三峡文化特质与三峡人文精神[J].重庆社会科学,2010(8).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4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资源 开发 保护

一、呼和浩特市传统文化资源及其保护

(一)非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的源头活水

作为“草原古都”,呼和浩特市的非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民族风情浓郁、地域特色鲜明、文化积淀深厚、种类浩繁多样、遗存瑰宝纷呈,风采日益彰显。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的分类,呼和浩特市非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口头传统。呼和浩特市浩如繁星的民间故事、神化传说、边塞诗、叙事诗、英雄史诗、歇后语、顺口溜、谜语、谚语、笑话、串话、格言等都包括在内。其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多重的、复合的功能和意义:首先,对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情感的表达和认同、历史记忆的保存以及文化基因的传承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次,是城市及企业理念识别、视觉识别、产品识别和行为识别的重要资源;再次,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2.表演艺术。以蒙古族长调为代表的民族演唱艺术、以马头琴为代表的民乐演奏、以二人台为代表的传统戏剧、以乌力格尔为代表的传统曲艺、以蒙古族博克为代表的传统竞技以及一些极具地方情趣的表演艺术形式,都以独特的原生状态承载着丰富的艺术内涵,以浓郁的民族风情裹挟着本真的生命律动,为呼和浩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采掘不尽的富矿。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呼和浩特市的一些风俗事象、活动与礼仪、仪式具有一定的展演价值和素材价值,或具有体验、寄情、审美、启迪等功能。各民族的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已成为经贸往来的重要契机,起到弘扬传统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城市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等作用。

4.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和实践。此类主要表现为一些畜牧业、农业知识与实践,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和实践,药典和治疗方法,宇宙观,天文、气象知识,冶金知识,计数和计算方法,食物的保存、制作、加工和发酵知识等,有着较大的意义扩展空间和实践指导价值。例如,蒙古民族以独特的运思模式,将对自然界的思考和认识融入其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伦理道德中,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作一种重要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在道德上谴责和鄙视贪婪攫取自然资源的人,主张取之有道;在宗教规范中有很多有利于植被保护、动物生长和水源洁净的生产生活禁忌;在社会制度层面上则依法保护生态;这是一种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中心主义。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这无疑是可以深入挖掘、广泛利用的一笔精神财富。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服饰、皮画、刀具、弓箭、毛绒制品、金银器、乳肉制品、马鞍马鞭等配套用品、牛角制品、琴棋用品、宗教用品、石雕、木雕、骨雕、和林格尔剪纸、蒙古族刺绣等方面的传统手工艺知名度较高。与制作精良的现代工业产品相比,其制作工艺粗糙原始却血脉旺盛、质朴古旧却有着醇酽的民族情韵,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消费价值。

(二)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呼和浩特市物化的时间记忆和文化象征

物质类传统文化资源是指历史上存留下来的各种人类活动的遗迹和文物。按照时空结构,呼和浩特市的历史遗迹主要包括六大系列:代表人类旧石器文明的大窑文化遗迹;战国时期郡治云中郡文化遗迹;北魏拓跋氏早期都城盛乐城文化遗迹;辽金元时期的丰州城文化遗迹;明朝归化城(又称三娘子城)文化遗迹;清朝绥远城文化遗迹。呼和浩特市属于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其灿若繁星的物质文化遗迹和文物具有较高的品相和价值。

(三)以保护作为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先决条件

1.实行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对位性保护。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强调“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把部分开发收益应用到资源的保护上,形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良好局面,通过文化产业自身的扩大与积累来改变过去文化保护的单一输血模式。

2.实行整体性保护。将保护范围从个体的文物、建筑扩大到建筑群、历史街区乃至一个完整的古城,以“整体性保护旧城”的发展理念代替“旧城改造”的错误方针和口号。旧城内的传统建筑应加强日常修缮,并维护原有的路网格局和街巷肌理。将城市历史渊源、区域文化差异、文化多元性与城市规划、设计尽可能完美地结合。

3.实行社会性保护。建立文化资源民间保护机制、学术研究保护机制及宣传普及保护机制,培养社会各界对文化资源的感情和价值意识,提高民众保护自觉度,强化研究者、决策者和执行者的保护理念,营造保护文化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这是最浑厚的社会基础和心理根源。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应鼓励企业、个人向文化资源保护投资或捐赠。

4.制定和完善分级分类保护制度和法规,实行立法性保护。

5.建立以保护遗产类资源的原真性、多样性和完整性为目的传承机制,实行传承性保护。

6.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时间、程度、切入点、方法和种类,以及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证研究,以确保其可持续开发。

二、呼和浩特市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

传统文化资源有着巨大的开发空间和良好的开发前景,但就呼和浩特市目前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状况来看,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开发主体散而乱

各级行政区划、各类系统部门、各种投资主体都成了文化资源的开发主体,造成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行政区划代替了文化区划、资源管理者变成了资源拥有者、资源开发投资左右了资源开发目标等问题。尽管呼和浩特市花了大力气做了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但并没有预期的运作意义。

(二)产品开发、项目规划粗放盲目

这主要表现为产品开发上粗制滥造,产业发展规划上粗心浮气,环境资源维护上粗枝大叶。许多开发者片面追求数量效应,热衷于将当地文化匆匆包装后快速推向市场,结果是一系列“三低”―――品味低、质量低、价格低的文化产品出笼;或者片面追求“独特”“做大”“做强”,无视产业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匹配原则,无视产业发展的链动条件,无视产业运营的实际能力,最终因违背产业和市场规律而事与愿违。

(三)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维定势对待文化资源开发

将文化资源当作吸引投资、招徕生意的幌子,使文化资源的主体地位丧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更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开发。

(四)开发资金不足、开发程度不高、行业管理差、缺乏统一规划

上述问题之所以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源于对文化资源的曲解。文化资源的丰厚不等于产业化的易行,文化资源不等于文化资本,文化资源的滥用和“虚热”,可能会遮蔽我们对文化产业主体部分的认识。其次,源于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理念的缺乏。所谓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理念,就是以基于文化资源的创意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效率效益指数、产业关联指数以及产业集群指数,拓展市场化运作手段。再次,源于文化产业本体竞争力中最活跃、最有价值、最有生命力的核心部分―――文化产业人才的缺乏。文化产业人才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力、文化创意创新力、文化制度构造力、文化政策制定力、文化资源培植力、文化借鉴汲取力、文化环境营造力、文化产品生产力、文化市场培育和管理力、文化产品营销力等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性、决定性因素。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为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的78.2%,其知识水平、技术水平、能力水平、创新意识和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也有一定差距,这是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性因素。

三、呼和浩特市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原则及策略

(一)可持续性原则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对于未来经济增长模式的普遍共识。在文化产业领域,文化资源的持续性和承接性更为突出,这体现了文化产业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否则,文化产业就会成为传统文化保护以及人类精神价值提升的负面力量。呼和浩特市应把“可持续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作为保护传统文化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型和资源节约型经济、构建和谐首府的工作重心。应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地方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加大非物质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二)责任原则

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和资本化运作是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责任,这不但可以创造财富,还可以提高发展质量,实现GDP的“绿色增长”;不仅可以丰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产品,也必然会增强民族区域的文化安全与自信。应超越工业化社会的思维定势,以信息化社会的创意理念及其技术范式来看待文化资源。应密切关注国内国际分工体系和产业演变态势,了解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对本地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成立文化产业领导小组,进行相关研究和规划,尊重文化产业人群价值,形成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和机制。

(三)创意创新原则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利用文化资源的重要着力点。以旅游纪念品为例,呼和浩特市的旅游纪念品大多设计单调落伍,工艺低劣甚至粗制滥造,真正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精品并不多。文化产业的生命活力源头之一在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呼和浩特市可以通过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意设计和产业开发而批量化、规模化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产品与服务。应以传统文化的高起点、可持续开发为主要内容,以新兴产业的引进培植和落后产业的创意化提升为着力点,集聚和整合现有的处于分散状态的科技、人才、品牌、管理、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等高端要素资源。调动区域内研究机构、相关公司、辅助机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的积极性,有效推动官、产、媒、学各界的通力合作,按照专家论证、科学决策、试点先行、市场运作、分期建设、滚动开发的模式,大力发展网络、软件、数字技术等信息创意产业,电影、电视、广告、动漫、出版等内容创意产业,民族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手工艺、艺术品设计创制等艺术创意产业,建筑、产品外观设计等工业创意产业以及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设计、娱乐体验设计等休闲创意产业。

(四)整合原则

呼和浩特市应建立与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整合、研究性整合、弘扬性整合和产业化整合相对应的机构与队伍,进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法规法律为保障的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建立这一机制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摸清呼和浩特市乃至内蒙古传统文化资源的“家底”,为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奠定基础,提升其在中华文化谱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则是为文化产业构建资源宝库,并规范、引导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整合,避免借创意创新之名对其随意篡改、拼接、歪曲和肢解,鼓励在保持文化基因谱系的连续性和文化根脉的原真性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3.

[2]胡敏中.论非物质文化[J].文化研究,2005,10:77―82.

[3]吴团英.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A].胡匡敬.论草原文化(第二辑)[C].内蒙古: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1―14.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5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215-04

湘西土家族长期以来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状态。土家族,自称“毕兹卡”,也就是本地人的意思。湘西土家族主要分布在吉首、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市。以前,土家族多居住在比较偏僻的乡村山野,汉族多分布于交通相对便利的河畔和叉口以及城镇市集。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土家族生产劳动、健身娱乐、风土人情、道德观念、、节庆活动等综合反映,是土家族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思想意识的具体表现。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土家族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全面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通过对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机遇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目的是在保护和开发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发展土家族地区民族旅游产业,促进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宣传和传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长久的、科学的、可持续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一、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机遇

(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带来的机遇

为探索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新路子,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该规划明确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重要文件。武陵山片区不仅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资源浓厚、自然景观美丽独特,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而且民族融合和文化开放程度非常高,内外文化交流不存在语言文化障碍。武陵山民族地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以土家族、苗族、白族、侗族等民族文化为特色的多民族地域性文化,民俗风情充满浓郁色彩,民间工艺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多彩。随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逐步实施,给湘西州土家族地区加快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土家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推进土家族地区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等工作带来了的前有未有的新机遇。湘西州土家族地区应该及时把握机遇,加大政策、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投入,大力发展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开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独特的土家族体育旅游产业。加强对土家族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推进湘西州土家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传承和弘扬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

(二)湘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建立带来的机遇

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是湖南省唯一的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对于宣传湘西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知识、扩大湘西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社会影响、提高民众自觉保护湘西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意识、促进湖南省和湘西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湘西州土家族地区应该以此为契机和动力,抓住机遇,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保护好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要珍惜和保护好不同时代的土家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充分展示神秘湘特的土家族文化魅力,使之成为一道富有魅力的文化景观。二是开发好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要深入挖掘和整理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致力提升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品牌效应,大力推进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精心开发区域性旅游产品和整合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加速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进程,着力打造土家族民俗风情游品牌,以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带动湘西州土家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三是创新体制机制。要坚持秉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出台相关开发和保护政策,加大各项投入。通过更新观念和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把湘西州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

(三)湘西旅游业大开发带来的机遇

湘西州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优美的人文资源,淳朴的民俗风情。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领域众、范围广,其中,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各异,具有娱乐性、健身性、观赏性、竞技性等特征,具有较强的开发价值和传承价值[2]。近年来,湘西州土家族地区民俗体育资源旅游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古镇——凤凰通过合理开发沱江两边民族特色文化,举行各种民俗体育活动表演,吸引了许多游客的观赏,赢得了许多游客的赞赏。像这样的民俗旅游景区还有龙山里耶古镇——秦简之乡;花垣边城茶洞;龙山县捞车河、坡脚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村;永顺王村古镇;老司城——土家族文化的发祥地;猛洞河——天下第一漂;吉首乾州古城;保靖八部大王庙等民族文化旅游景点。因此,在全面把握湘西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大开发带来机遇的同时政府要积极发挥主导性作用,积极鼓励社会参与的作用,充分利用湘西州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全面挖掘和整理土家族优秀民族体育文化,加大对土家族地区的资金投入,加强对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并突出社会公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发展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业,打造最强旅游品牌。通过宣传和弘扬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促进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及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有利于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湘西交通条件改善带来的机遇

近些年,湘西州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发展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得到很大进步,建成并开始通车的吉凤、吉茶、吉怀等高速公路,在建的龙永、张花、永吉、凤大4条高速公路加快建设速度。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完成路面面积广阔,大部分农村乡镇客运站全部建成,G209吉首至凤凰二级公路、G209凤凰绕城公路、G319泸溪白沙至武溪公路、永顺县城至石堤公路、龙山洗洛至里耶公路等11个干线公路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由于交通、信息等环境的改善,为湘西州土家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湘西州土家族地区应该把握这一良好的机遇,充分利用本土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推出多条旅游路线,大力开发湘西州境内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促进土家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高土家族人民社会生产、生活水平,发展和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像区域内众多旅游景点,如吉茶、吉凤、吉怀3条高速公路把凤凰古城、吉首乾州古城、吉首德夯苗族、花垣边城茶洞、龙山里耶古镇、龙山洗车河生态文化走廊等众多风景怡人的旅游点衔接起来,利于把分散的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

二、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传承人年事已高并且传承方式落后,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难以为继

湘西州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是依靠掌握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人采用言传身教或口头传授等比较原始古老的传承方式,即以庆典、祭祀、节日和聚会等集体活动为主要方式,进行载歌载舞的传统体育表演活动,才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虽然这种传承活动形式丰富了土家族人民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具有较强的文化娱乐性和表演性,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既没有形成系统的传承渠道和传承理念,又没有借助现代比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进行传承和弘扬。加上这些传统文化大多是被那些年纪比较大的老艺人所掌握,现在的年轻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大多都不愿意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随着现代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方式变得越来越丰富,民族节日活动举办相应的有所减少,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了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后继乏人,其发展出现难以为继的传承现象[3]。湘西州大部分部级和省级以及州级传承人的年龄都处在 60 岁及以上年纪,很多传承人都身缠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无法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演唱或展示,更进一步限制和阻碍了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受到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冲击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冲击和影响下,湘西州土家族地区依然保持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比较原始的民族习俗,这些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这使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许多威胁和困难以及挑战。体育活动的产生与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如荡秋千、斗角、高脚马、摔跤、打飞棒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直接来源于土家族人民集体劳动和生产、生活方式.随着土家族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也进一步影响到土家族原有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加上外来文化不断深入到土家族地区,影响着土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逐渐失去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甚至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盲目的失落感和自卑感,认为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都是些很原始很古老的东西,没有什么传承和学习的价值,学了既不能够赚钱,也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学习。现在天天进入湘西州土家族人民生活中的都是西方文化、竞技体育、流行歌曲、现代舞蹈,人们渐渐的接受了外来先进的体育文化,原来自己民族的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已经逐渐地退出脑海的记忆从而被遗忘或者流逝了。面临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作为强势文化的强大冲击和影响已经迫使湘西土家族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不断消解,甚至消亡。

(三)土家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破坏严重

虽然湘西州土家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彩多姿,发展土家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举办各种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表演与体育活动,宣传了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旅游资源,带动了湘西以及土家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了土家族地区人民生活条件,但是,在开发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政府和当地旅游局,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注重保护和合理的开发,肆意的掠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导致了旅游区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土家族村落打破比较原始状态,土家人民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旅游部门缺乏长远的发展目标,不注重传统体育项目的整合开发,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整理和挖掘,不提倡进行改革创新,没有真正突出传统体育文化特有的健身功能、竞赛表演功能和教育功能,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没有得到更好地开发和保护。

(四)缺乏对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体制机制

由于湘西州土家族地区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经济水平发展不快,政府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组织管理体制和机制相当滞后政策落实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缺乏,难以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深入的保护和开发,从而使举办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次数非常少。能够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场所也比较少,即使在为数不多的场地里,其活动设施和场地器材也比较陈旧。加之近些年来湘西州过分注重科研的申报工作,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到项目申报工作当中,而对土家族地区的文化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不注重对土家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和改革,对掌握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人给予的生活补助很少,难以保证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同时,政府也不提倡广大学子和年轻人去学习和传承土家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这严重制约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很难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活动融入到现代体育当中来。

三、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加强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保护老艺人,培养传习人

由于土家族是一个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他们的传统体育文化只能靠代代相传的民间老艺人通过口传心授和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所以掌握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人直接关系着这种技艺的存亡与延续。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对现有传承人的抢救和保护,又要加强对年轻传习人的选拔和培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世世代代传承和发展下去[3]。首先,政府和社会应当对熟悉和掌握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人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怀,在生活上与物质上给予一定的保障,可以采取工资形式和福利的形式给传承人发放津贴,使其在生活和工作上有一定的基本保障,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其次,定期举行各种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提倡全民参与,活动以土家族歌舞、土家族体育运动、民俗节日活动、休闲体育旅游等为主,如举办土家族山歌比赛、土家族摆手舞大赛、土家族高脚竞速比赛等传统体育活动。最后,加强宣传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每年都定期安排相关的年轻人才到土家族地区进行学习和教育。加大对土家族地区的人才投入,在注重保护老艺人的同事也培养的一批新的传承人,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长久的、可持续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二)与教育相融合,推动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学校教育

让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当中,使学生学习和了解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土家族优秀文化。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强身健体、自娱娱人的功能,通过与体育课的结合,可充分发挥传统体育教育功能。在体育课中举办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开展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丰富文化内涵,这不仅能丰富的教育内容,而且能培养他们参与运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得到精神愉悦,促进身心健康。开展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对高校的体育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它可以改变呆板、比较守旧的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了,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增强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及意志品质,有助于实施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相互结合的教育思想[4]。所以,我们应该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传入学校,发挥其特有的健身价值和教育功能,促进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全面发展。

(三)与全民健身相结合,推动土家族传统体育向生活化发展

全民健身是我国大众体育生活化发展的根本方向,是改善全民身体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全民建设计划实施的根本保障,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国策。只有将保护与开发湘西州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纳入到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当中,才有可能获得湘西州土家族传统体育的最大化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业余休闲生活内容不断丰富,人们越来越追求中高质量的生活。健身,便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土家族传统体育具有较强的锻炼功能,一些传统体育项目简单易学,能够满足广大的群众,加上其锻炼方式与人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并且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带有某种特殊的神秘感,从而大大激发了群众的锻炼兴趣。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土家族传统体育的优势,把土家族传统体育与全面健身相结合,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人民群众生活当中。因此,我们要把一些具有健身、竞技、表演和娱乐价值的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毽球、打陀螺、摔跤、竹铃球、荡秋千、蹴鞠、摆手舞等运动通过“去粗取精”的方式使之成为集健身、养生、表演和娱乐为一体的健身活动,推广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保护”与“实用”的有机结合,推动土家族传统体育向生活化方向发展。

(四)全面开发土家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推动土家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

随着武陵山片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资源,带动了武陵山地区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给湘西州土家族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也有着自身发展的优势:第一,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本民族独具性和其自身的区别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差异性,是不可多得的、具有特殊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第二,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受年龄、性别、气候等的影响,易于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第三,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强等功能,并且简单易行、灵活多变,适合开展体验式旅游。第四,土家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开发投资少,见效快,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5]。并且促进土家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能够给湘西土家族地区带去诸多经济利益,也能够有效地阻止世界体育文化的同质化发展,并有利于保持土家族传统体育的多样化。所以,在西部大开发和进一步发展武陵山区旅游业的进程中,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是做大做强旅游业的前提和基础。把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纳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可实现旅游业发展与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双赢”。湘西州应该及时把握这种机遇,合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打造湘西旅游品牌,全面发展土家族旅游产业,实现土家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推动湘西乃至整个武陵山区的体育旅游资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政,钟海平,唐君玲.民族传统体育与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2):3-5.

[2] 李晓鸣,喻跃龙.湘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2,9(8):102-104.

[3] 王宪昭,对少数民族民间口头文化传承人的思考[J].文化遗产,2011,(3):13-19.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6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青海省

一、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着数十个民族在此地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其中,世居在此的有藏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和土族,在长久的社会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如果洛、玉树、海南、海北黄南、海西等地的藏族赛马、赛牦牛、射箭、抱石、围棋、藏戏、负重、古朵、朵加、拔河、游泳、博克;化隆、门源、大通、民和、湟中、贵德、祁连和西宁等地的回族赶木球、掼牛、爬木城、回族武术打梭儿、训鹰;互助、大通、民和、同仁、乐都等地的土族轮子秋、拔腰、蹬滚、打毛蛋、台毽巴嘎、骑马、射箭、拔河;分布在德令哈、格尔木、都兰县、乌兰县、祁连等地的蒙古族摔跤、赛马、射箭、套马、蒙古象棋;分布在循化、化隆甘都乡、西宁、黄南、海北等地的撒拉族打岗、蹬棍、拔腰、打蚂蚱、撒拉赛瓦、皮筏子、摔跤、举重、射击等等。

二、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特征

1、民族性、独特性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比较,具有其特殊的民族文化气息。以少数民族节庆作为依托,体现的是本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同时突出其娱乐性、表演性和可观赏性,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虽然,近些年来某些民族节庆逐渐淡化了其本身的本来含义,娱乐成分越来越浓(如:藏族的“落赛”、“祈愿大法会”),但对于本民族之外的人来说,一般具有“新、奇、特”等特点,这也使之受到了外界的青睐。

2、地域性

由于环境不同,青海省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体育项目。青海境内的祁连山脉、黄土高原以及青藏高原是蒙古、回、藏、土族、撒拉族等主要民族的聚集地,由于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较差,当地的居民习性也与其他省份有所差异,主要表现为性格豪爽、粗犷,尚武、崇力的气质和个性,这也就促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藏族的射箭、赛马,土族的轮子秋、安召舞,蒙古摔跤,回族歌舞等。这些体育项目,无一例外都具有自身民族的地域性质。

3、节庆性

青海省各少数民族由于其地域上的差异,其传统体育的产生来源除了自身的民族文化之外,还与各民族的传统庆典息息相关,并形成其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主要以其本民族重大的节庆作为依托,从节庆的类型上看,大致可分为宗教祭祀类、新春伊始类、婚恋郊游类、农事生产类、娱乐狂欢类五类。如:青海境内蒙古族每年七八月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在大会上会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回族的古尔帮节中,进行赛马、叼羊等传统体育活动;藏族的“望果节”,进行饮酒、歌舞、赛马、射箭等欢庆活动;土族“七月会”期间会举行 “轮子秋”、“安昭舞”等欢庆活动。

4、宗教性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其是密不可分的,事实上,最初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是为宗教而服务。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变化中,某些节日以及体育活动逐渐淡化了其本身的含义,娱乐性质越来越浓,但并不代表人们完全把这种信仰所摒弃。青海省各少数民族宗教祭祀种类众多,如:伊斯兰教的圣纪节,在向寺院捐“公德”同时,还进行“耍狮子、舞龙灯”等活动;青海省境内的藏族居民信仰的主要是藏传佛教,在藏族中开展的较为普遍和流行的传统体育活动大都与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直接起源于宗教。

5、艺术性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宗教性决定了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必然也是一种艺术。蒙古族的蒙古式摔跤、土族的“轮子秋”、藏族的“赛牦牛”、保安族的夺腰刀等项目都体现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艺术性。同时,青海省少数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服饰等文化形态也有自己的独特性,如青海著名的“花儿”、人神共舞的“热贡艺术”、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土族那顿(七月会)”以及流传千古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等,都为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这些文化形态与民族体育相辅相成,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来源和基础。

三、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较落后

尽管近年来青海省经济情况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较之全国其他省份,青海省的经济还明显处于落后状态,进而导致了相关部门以一种落后的思想观念、陈旧的旅游业发展观对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资源进行规划开发。如: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仍在走与东部地区旅游业“同构化”的道路,照搬东部经验,并未挖掘本省民族体育的特色,有时候往往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牺牲长远的利益。要使青海省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摒弃传统的思维模式,走开放式、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2、开发粗放,品牌不强,重点不突出

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仍然处于无序状态,政府投资力度不够,民间投资有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许多体育项目在很多情况下仅仅作为某项活动的点缀,并不能真正形成独立的传统体育项目供游客观赏娱乐,例如:青海省互助县的土族风情村将入选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且多次在国内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的金奖的“轮子秋”作为打包产品一带而过;而撒拉族的“打岗”、“打蚂蚱”以及“皮筏子”在撒拉族民族文化旅游中则容易被游客忽视。由此可见,很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仅仅只能作为少民族文化旅游的陪衬,由于开发的重视度不够,很多开发商不可能将它们作为独立的旅游项目来开发,也就无法深层次的挖掘它们的文化底蕴,显然,这使得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质量大打折扣,已经打造好的品牌不强、不精 ,从而直接影响到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

3、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

虽然近年来随着以“大美青海”为主题的宣传营销以及青海“环湖赛”的成功举办,青海省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逐渐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大省之一,但是,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来青游客并不是以青海省为最终旅游目的地,而是以之为中转站,在青海省停留一段时间之后直接转向和新疆。青海旅游业尚如此,更别谈刚刚起步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了。虽然,有一些传统体育项目走向舞台,逐渐被世人所知晓,如互助的“轮子秋”,但相对于有着丰富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青海省来说,还远远不够。

4、专业人才资源短缺

对于为青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服务的员工来说,多数外语能力有限,对顾客服务的标准普遍不高,环境讲解、信息提供和以及知识讲解不太有效,管理、督导和经营能力不足,多数经理对国际市场情况了解甚少,导游人员受到的培训考核力度不够,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的旅游规划、开发、营销和管理能力有限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四、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推向市场

将现行社会的宣传方式(报纸、书籍、书刊、电台、电视、互联网)充分运用到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上,做好青海省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形象设计,并将设计好的形象进行推广营销,如“七彩互助”等,在游客心中形成既定的旅游形象。同时配置优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套餐,借助“口碑效应”,一传十,十传百,增加游客的重游率。建立“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网站”,将青海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全面而详实地介绍给全国乃至全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青海高原特色,从而使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2、加快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力量决定一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经济的支撑。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涉及民族、宗教、历史、自然、地理等各领域,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独具特色和魅力,资源的开发必须要有人、财、物的大量投入,因此,要加快青海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发展步伐,必须促进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结合青海省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文化、等特点,建立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完善基础设建设尽量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从而达到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双丰收的局面。

3、加大政府的主导作用,统一规划,合理开发

要使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企业等相关部门结合起来,由政府统一监管调控规划,尽最大力量做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遵循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根据国家的政策,从市场的角度对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选择、包装,统一管理规划。少数民族体育旅游项目在各县市、各景点应合理分布,尽量避免产品项目重复,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套餐,要和当地的自然景观相结合,要符合当地的民族特色,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要成功开发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不仅要懂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要熟知旅游业务,既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又要突出民族特色,因此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比对一般旅游人才的培养任务更艰巨,难度更大,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与资金更多。

5、突出优势,打造高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品牌

充分利用青海省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特点,扩大各少数民族传统节庆的影响力,建立兼具观赏性和参与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村、充分发挥青海省“环湖赛”的品牌效益,带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品牌发展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将青海少数民族风情与独特的自然风光相结合,推出一些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较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参考文献】

[1] 邓彩兰,殷生宝.青海民族体育旅游业发展之我见[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32(3)54-56.

[2] 李树民,康立峰,高煜.西部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障碍分析及对策建议[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3(6)13-19.

[3] 赵苏吉,段国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体育与科学,2002,23(2)09-13.

[4] 邸平伟.青海民俗文化的发掘与青海旅游业的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2002(3)2-16.

[5] 顾涛,陆元兆,杨永亮等.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评价[J].体育学刊,2002,9(3)49-51.

[6] 孙翠琪,冯云.青藏高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037.

【作者简介】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7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儿童品德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阅读绘本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重大国策[1]。《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3]。儿童阶段是人生的发蒙期,也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在学龄前儿童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与普及,能让儿童在观照、体验的同时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形成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帮助儿童塑造优良的品格。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儿童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它同样能够塑造人、培养人。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给予儿童精神熏陶,更能对其日常的行为实践进行初步指导。

(一)启迪儿童的心智

儿童时期是塑造一个人性格和气质的关键阶段。中国自古至今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提倡“发展教育,优先德育”的教育发展理念[4]。古人认为儿童教育必须尽早抓起,在儿童五六岁有一定认知能力时就开始教育,否则待到长大成人后则需花费更大力气纠正其不良习性。“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古人极其注重“发蒙”,原因在于启蒙教育能够启迪童稚。

传统的启蒙教育适应儿童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以鼓舞、激励为主要教育方式,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汲取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精华,包含文学艺术、道德情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诸多优良元素,包罗万象、深入浅出、新颖有趣,具有启迪教化的功效,能够涵养儿童的道德修养与价值观念。

(二)指导儿童的人生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学”,不专指知识的研究,还包括道德修养和践履,只有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是统一的,才是“学”最终的目的[5]。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为例,“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子张曾问“仁”于孔子,孔子曰:“恭宽信敏惠。”孔子认为,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是达到“仁”的五个基本要素,是一个人立身于世应当奉行的行为准则。在日常生活中,“仁”的价值理念时刻指引着儿童的实践活动。在家庭中,“仁”表现为亲情,它教会孩子孝敬长辈,感恩父母;进入学校后,“仁”教导儿童尊敬师长,勤勉学习;在日常交往中,儿童潜移默化地受到“仁”的思想的影响,学会分享、尊重和理解,从而更好地融入社生活。

由此可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儿童从小树立关爱他人、关怀社会的意识,这对提高儿童的品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大有裨益。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儿童品德教育中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西方文化的渗透遮蔽了传统文化的光芒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日趋盛行。如今西方文化已经渗透到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现在的儿童与二十世纪苦读蒙学、与世隔绝的私塾童生不同,他们从小学英语,吃西餐,过洋节,看迪士尼动画……接触西方文化固然无可厚非,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却面临被淡化的境地。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必须将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落到实处,从娃娃抓起,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二)传统品德教育资源开发滞后导致课程建设无法系统化

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但是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匮乏,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匮乏。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老师通常只能在语文课和思想品德课上传递一些零碎的文化知识,这使得学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上无法做到整体性、系统性的规划。第二,师资力量匮乏。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由教师通过使用具体的教材、通过适当的课程开发、综合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等载体完成[6]。传统文化教育所需的教材尚可以通过组织专人研发解决,但是真正落实到具体课程的实践还要依靠教师。教师的文化底蕴、教学水平和品性修养都将直接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目前,国内具有综合传统文化修养的教师少见,如果该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在儿童品德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无疑将非常艰难。

(三)应试观念为主的导向搁置传统文化品德教育的价值重构

由于应试教育模式,传统文化的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在升学的压力下,儿童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无暇顾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轻内涵,重识记”的现象普遍存在。家长、老师在向儿童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时,往往倾向于让他们记住某个具体的文化常识是什么,忽视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深度挖掘。这样的教育方式只能让儿童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皮毛,无法让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网络快餐式学习的碎片化导致传统品德教育途径无法有效拓展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已然来临,网络文化的影响人群呈现出向低龄儿童倾斜的趋势。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年幼的孩子熟练地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玩游戏,真正静下心阅读传统文化典籍的寥寥无几。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提供给儿童一种获取知识的全新渠道,但同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会对儿童的成长构成威胁,进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儿童中的传播与普及。

三、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落实儿童品德教育

中国儿童的品德教育应当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其更好地作用于儿童品德教育的具体实践。

(一)品德教育的主体

对儿童进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品德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儿童在品德发展与培养的过程中呈现出以下三个鲜明特点:其一,爱模仿。模仿是儿童学习别人言行的重要形式,儿童经常模仿父母、老师和同伴的行为。根据这一特点,家长和老师在言行处事上要以身作则,争取成为孩子们的榜样,使儿童在耳濡目染下成长为品行优良的好少年。其二,可塑性强。儿童心智发育尚未健全,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早期教育中应尽可能地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学习环境,这无疑对儿童的品德养成极有帮助。其三,情感对儿童的品德发展至关重要。学者朱小蔓在研究中指出,情感在儿童品德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情”入手,最容易促进儿童品德的形成[7]。据此,家长和老师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不应过多地从认知层面进行刻板说教,而要以情感为桥梁,站在儿童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想法,引导儿童向好的方向成长和发展。

(二)品德教育的途径

目前,儿童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来自家庭传承,二是来自学校教育,三是来自社会媒体[8]。三条途径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各有利弊,共同作用于儿童品德教育的实践之中。

家庭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单元,在祖辈的言传身教中,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涵养了无数中国少年的心灵。古时颜之推结合自身经历与处世之道写成《颜氏家训》训诫子孙,教授其修身、治家、为学之道。如今儿童依然能够从家庭中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但这些知识却是极有限的。这是因为当代儿童的父母大多出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中的极少数能够接受系统教育,教育的内容也普遍与传统脱节。显然,这些父母本身对中国传统文化就知之甚少,在对子女的教育上自然也是力不从心。

学校教育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目前,许多学校将《三字经》、《声律启蒙》、《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等传统启蒙读物引入语文教学中,广东省首次将书法课列为中小学必修课程,诸如武术、太极拳等活动散见于中小学体育课。设置相关课程能够让儿童尽早接触传统文化,形成对传统文化相对完整的认知体系。但是在学校的具体教学实践中,课程分散、不系统,教学方式古板单一、脱离实际等问题依然存在,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社会媒体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角色。社会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起到了巨大的变革作用,使儿童汲取传统文化知识的方式变得更多元。例如当前流行的“微课”和“慕课”将学者对文化知识的见解以四十分钟左右的网络课程形式加以呈现,这为儿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提供便利。此外,部分影视、动漫作品将传统文化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以新颖、动态的方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大大调动儿童探索和学习的积极性。只要社会媒体被人们合理利用,它必将在未来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

(三)品德教育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儿童品德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在批判中继承,在创新中发展”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诞生于封建时代,部分思想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我们必须擦亮双眼,明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继承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益的部分并将其发扬光大。此外,还要将传统文化放在现代社会语境中加以审视,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传统文化中诸如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等高尚理念在当代社会仍具有积极意义,但是部分思想与时展不相适应,需要在具体环境中重新认识其含义,如“重义轻利”这一成语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就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重义”依然值得赞赏,而“轻利”则没有必要。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置于时展的进程中观照,才能充分发掘其内在的深刻意蕴,给予儿童正_的理论指导。

(四)品德教育的保障与实行

1.强化政策引导与保障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规划研究《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研究》三大课题,解决学科教育理论和课程构建等核心问题,打造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等多方面的学科教育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9]。该举措历时十年,填补了传统文化在我国学科教学领域的空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在儿童品德教育领域生根发芽离不开文化政策的保障。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应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项目的支持,完善对重点项目及工程的金融保障政策。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激励表彰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给予奖励。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文明典型,对尊老爱幼、自强不息、扶正扬善等行为给予倡导和鼓励,形成全社会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良好风气。

2.加强文化法制环境建设

儿童心智发育尚未健全,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文化法制环境的建设,给儿童营造获取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良好氛围。

目前,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正式法律文件寥寥无几。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中应增加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予法律支持与保护。此外,互联网作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社会媒体,是儿童获取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工具。对此,应加强对全社会的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全体成员依法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形成全社会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依法有序地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3.推进品德教育资源的系统开发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牵头的传统文化课题研究在学前教育阶段研发了12种传统文化实验教材,明确了该学段教育教学目标为“建立幼儿民族文化识别系统”;在基础教育阶段为全国各省研发了“省级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共500种,并且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目标是“青少年完美人格教育”[10]。在教师培养方面,国家开放大学面向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培训。课程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内容涵盖蒙学、训诂学、辞赋学、经典著作研修及绘画、书法、古琴等传统技艺的学习。

中华儿女肩负着传承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实文化教育资源,无疑将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儿童品德教育领域的传承与普及添砖加瓦。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儿童品德教育资源的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阅读绘本

绘本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文学读物,它通过图画与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维度上进行交织互动来阐述内涵、表达情感。绘本不同于一般的图画书,它更注重通过文字与图画的互动协调完成故事的叙述与表达,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公认为儿童早期教育必不可少的启蒙读物。

党的十八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是儿童品德教育不可多得的优秀素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孟子提倡“民本”,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言论是中国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礼记・中庸》开篇即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论语》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先哲之言都强调万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必备条件,也是天下百姓共同的愿望。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重视法律对人与社会的约束:“法者,宪令着于官府,赏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再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爱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舍生忘死,用一腔热血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浩瀚典籍之中,更熔铸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根发芽的厚实土壤。

五、结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绘本是儿童品德教育资源开发的一则创新实例,优秀的德育绘本不仅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载体,而且潜移默化地帮助儿童提升个人品德修养,为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全社会特别是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理与研究力度,从资源体系、资源类型、资源数量、呈现形式、呈现载体、运营模式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完善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机制,帮助儿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真正促进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11]。

参考文I:

[1][2][9][10]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网,2017-1-18.

[3]朱筱新.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李媛,安志康.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蒙学教育所体现的德育观念[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256-258.

[5]南金花,刘建军,赫鹏飞.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落实核心价值观教育[J].职业时空,2013,9(8):44-46.

[6]马得清.传统文化面临的首要难题是师资匮乏[N].光明网,2014.

[7]朱小蔓.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道德与情感教育的哲思[J].中国图书评论,2012(9):136.

[8]刘利.和合文化,中国价值――浅谈在小学阶段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J].现代教育论丛,2008(9):38-43.

[11]程五一,杨明欢.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8):97-101.

项目基金: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篇8

传统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在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吃”往往被摆在首要位置。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目的地的饮食文化也是很有吸引力的要素之一,在旅游目的地品尝具有特色的菜肴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旅游者对于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旅游实际上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综合性活动,食是旅游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出发,餐饮是旅游产品的一个有机组成,是整体旅游产品中的一个单项产品,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饮食文化与旅游的进一步结合,一方面使得传统的饮食文化在旅游中得到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饮食文化能提升旅游的内涵和吸引力,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和谐局面。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与艺术、哲学、宗教以及医药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深层次的挖掘饮食文化资源,才能更好的弘扬传统美食。

无锡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

无锡历史悠久山水秀丽、人文景观众多,被誉为“太湖明珠”。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末年,周太子泰伯来到无锡,筑城于梅里。发展到明朝,无锡已有冶炼、螺丝、织布等发达的手工业。十六世纪前后无锡已是有名的“布码头”。十九世纪中期,又因粮食繁荣与芜湖、九江以及长沙一起被誉为“四大米市”。无锡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非常丰富,无锡的城市形象被定位为“太湖佳绝处、运河水弄堂、灵山吉祥地、百年工商城”。无锡饮食属于四大菜系帮的苏菜系中的苏锡帮,口味偏甜,素有“甜出头,咸收口,浓油赤酱”之说。与淮扬菜有同有异,名菜名点颇多,擅长烹调湖鲜。无锡的传统菜点“梁溪脆鳝”、“无锡酱排骨”、“镜箱豆腐”、“太湖船点”、“天下第一菜”、“太湖白虾”,创新菜“凤谷锦鸡”、“鱼米满仓”,无锡的名宴“西施宴”、“乾隆宴”外来菜“云塔风鹅”“砂锅鱼头”等等都非常有名。在制作工艺上,精细和谐的餐饮技艺反映了无锡饮食文化的内在个性。无锡菜点在制作工艺上特别精细,主要体现在选材精细、制作工艺精细、调味精细上面;无锡人的饮食习俗也反映了精细和谐,各个节气的饮食习俗安排非常精细,一年四季,什么时节吃什么很考究。正月初一吃汤圆,正月里吃元宝茶,清明节前后吃青团,中秋节早晨吃芋头,立夏吃咸蛋等等。

开发无锡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想

无锡饮食文化与古街古镇的岁令时节活动相结合。有着数千年文化底蕴的无锡,吴俗精雅,乡情永隽,其可供开发利用的民俗旅游资源潜力巨大。无锡城被吴文化的地理环境所环抱,处处有古迹,步步有文化。如江南第一古镇梅里,又如荣巷、惠山古镇、巡塘古镇、荡口古镇、清明桥沿河街区等,吴文化古街古镇游应结合无锡本地的q令时节食俗,让游客在体验古镇风情领略无锡风光的同时,感受“原汁原味”、神秘、悠久的“吴文化”历史。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