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现在的经济状况8篇

时间:2023-09-05 09:32:50

现在的经济状况

现在的经济状况篇1

【关键词】金融市场差异 全球经济失衡 战略

一、前言

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金融市场差异的出现归根结底由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以及体制所决定。在金融市场差异条件下,各国对资本的吸引力会有所差别,久而久之则会导致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出现。对金融市场差异以及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分析能够为使有关部门及人员认识到当前国内经济的发展状态,这对于发展策略的调整能够起到导向作用。

二、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简介

(一)金融市场差异

金融市场主要指以办理有价证券以及处理各种金融衍生品的买卖的市场。根据不同国家经济体制以及整体实力的不同,金融市场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于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低的国家而言,金融市场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在各项金融业务的办理以及衍生品的买卖的过程中会具有更大的优势,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而上述目的的达成又能够反过来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1]。相对而言,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则恰恰相反。由此可见,金融市场差异的状况一旦出现,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其状况会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

(二)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指的是世界各国由于供求关系的不平衡所导致的一种失衡状态,同时也指受长期的金融市场差异影响而导致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出现往往源于长期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各国都必须提出一项长期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国家经济实力以及综合国力的增长提供保证[2]。

三、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以及全球各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金融市场的种种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其中金融市场差异的出现便属于非常严重的一项问题,就目前的情况看,由此所导致的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也已经影响到了很多国家。

(一)金融市场差异现状

从全球的角度看,金融市场差异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世界各国的金融资产总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地区之间的差异却十分明显。根据对近些年来全球金融资产分布情况的调查发现,全球金融资产分布状况十分不平衡,作为全球经济的中心,美国金融资产分布情况占全球金融资产总数的31.9%,其总量较亚洲其他国家的总和多出1.8%。相对于美国而言,日本的金融资产总量占全球各国的第二位,其比例为11.7%,但较美国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中国的金融资产总量占实际金融资产总量的7.6%,在各国的排名中较为靠前,但与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发达经济体之间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其次,不同收入的国家金融市场差异较大。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国家的收入也会存在差别,鉴于此,国家之间金融市场的差异也就会不断的扩大。

最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流动情况较为明显。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向主要为发达国家,深入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收益相对较高,且在风险防范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明显的金融市场差异。

(二)全球经济失衡现状

全球经济失衡的状况并非从未发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属于全球经济出现的第一次失衡。就目前的情况看,全球经济失衡的状况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其中美国为主要代表。自20世纪后,美国经济出现逆差的状况便一直存在,并在2006年达到了巅峰。受美国经济逆差的影响,很多与美国存在经济往来的国家均受到了波及,在这一情况下,全球经济失衡的状况开始变得更加明显[4]。

四、全球经济失衡状况下中国发展战略的调整

在全球经济失衡状况下,为避免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中国必须积极转变发展战略,要使其能够有效的防范各种金融风险的发生,这样才能使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更加稳定。

(一)转变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在过去,我国采取的一直为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即在进出口贸易中以出口为主,进口为辅的发展战略,同时,为了鼓励出口,国家还提出了大量的鼓励措施,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国家的出口商品数量急剧增长,在增加了出口总额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这对于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转变出口导向型战略能够有效的拉动内需,从而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5]。需要注意的是,保持进出口的相对平衡非常必要,这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内需不足是当前国内金融市场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居民对于储蓄的需求量过高方面,通过深入的分析发现,导致居民储蓄量过大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因此居民往往会出于养老以及医疗等目的进行储蓄。为拉动内需,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加强设备保障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要从医疗卫生以及养老失业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设,从而使居民能够在失业以及疾病等问题发生时得到国家及时的补助。在这一环境下,居民的储蓄量必定明显减少,同时也会促使其更加热衷于消费行为,在促进资本流动的同时,国家经济的发展必定能够被注入新的活力,这对于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五、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下,受各国经济体制等方面问题的影响,金融市场差异的问题正在逐渐深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金融市场差异会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状况的发生。在全球经济失衡的状态下,为避免自身受到过多影响,转变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要以扩大内需为主要目的,从进出口战略的转变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两个角度出发使国家经济能够得到更加快速、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争.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J].世界经济研究,2012,07:10-15+35+87.

[2]张.论美元本位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特征及可持续性[D].吉林大学,2011.

[3]姚晓磊.金融发展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D].吉林大学,2014.

[4]李宏,陆建明,杨珍增,施炳展.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失衡:一个文献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10,04:3-20.

现在的经济状况篇2

一、充分认识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的重要意义

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和认定是指政府适时确定并颁布低收入标准,由职能部门对特定的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定,认定其是否属于低收入家庭,并将认定结果作为申请人享受政府救助和保障的准入条件。开展这项工作,是进一步做好现代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提高社会管理公信力的重要保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关注民生民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充分认识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相关工作,主动配合民政部门开展调查、核实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正确使用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结果,确保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年起,我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教育救助以及其他县政府规定须经低收入家庭认定的专项救助,必须经过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经济状况核对后方可进入专项救助审批程序。

二、切实加强对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领导

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牵涉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多部门的职能和资源相关联,认定结果有广泛的用途。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工作领导。县政府成立全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主任、县民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编办、县银监办、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人保局、县房管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工商局、县公安局、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县文广局、县统计局、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县人民银行和9个乡(镇)等部门和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各成员单位均应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承办人,并于年3月15日前将相关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报送至县民政局办公室。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全县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不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专门机构。

三、全面整合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所必需的信息资源

全面、真实、准确、实时地掌握申请人家庭的基本情况和经济状况是做好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关键。为有效整合资源,确保认定结果准确无误,各相关部门要克服困难,顾全大局,积极配合。及时、准确、全面、无偿地向民政部门提供必要的申请人家庭信息。

(一)公安部门提供户籍信息、机动车辆信息;

(二)房产部门提供房产信息、住房保障信息、住房补贴的发放和领取信息;

(三)人保部门提供社保、补助和就业信息;

(四)民政部门提供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信息、婚姻登记信息、社会救济(补助)发放信息;

(五)金融机构提供银行存款、股票红利、债券利息、基金红利、有价证券等金融性资产收入等相关信息;

(六)公积金中心提供家庭成员的公积金的缴存和领取信息、房屋贷款等信息;

(七)工商部门提供家庭成员的工商营业证照注册登记、生产经营等工商信息;

(八)国税、地税部门提供个体工商、私营企业等经营活动的纳税信息。

上述各部门要迅速与民政部门的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对信息系统链接,实现在线即时数据比对。在实际链接以前,各部门通过加密U盘的方式,按要求定期向民政部门提供信息。

四、分阶段、分步骤稳步推进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

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现有条件分步组织实施。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前期调研阶段(年3月-4月)

主要包括:3月上旬,组织成员单位赴外地考察调研,搜集资料;借鉴各地经验和做法,草拟和完善我县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3月中旬,组织召开全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并确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确定我县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

4月中旬,召开成员单位收入核对专职联络员会议,研究确定部门间收入核对的具体内容和系统对接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开始“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管理系统”的研发工作。

(二)第二阶段:工作准备阶段(年4月~年5月)

主要包括:4月,提升建立全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建立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制定出台《全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规程》(试行);

年4月下旬,根据研发结果,开展“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

年5月,县民政局完成“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管理系统”的研发和建设,各相关部门完成系统的对接开发。开展“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管理系统”的试运行。

(三)第三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年6月起)

主要包括:召开全县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启动仪式;举办业务培训班,对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软件操作培训;开展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对申报对象逐级进行核查、比对,出具书面认定报告;建立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数据库。

五、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的权威性

各相关部门、成员单位和基层组织要积极配合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负责任地提供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和经济状况信息。民政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全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实施细则》和其他法规的要求,按程序开展核对工作。与社会救助和保障无直接关系的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不予受理。除需要保护的个人信息以外,核对工作的各个环节和阶段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要通过严格的工作制度和程序,确保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为各项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提供可行的依据。

六、工作要求

现在的经济状况篇3

 

1、景气的概念

 

景气,是一个抽象的经济概念。所谓景气,则是指经济繁荣、兴旺、上升;所谓不景气,则是指经济萧条、衰退、下降。

 

景气状况,是指工业经济运行所处的景气或不景气状态,即指经济繁荣、兴旺、上升的程度,或经济萧条、衰退、下降的程度。

 

2、企业景气调查的概念

 

企业景气调查(Business Survey),也称为经济周期调查或短期经济观测调查,它是以企业家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定期收集企业家对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现状的定性判断、及对未来经济景气状况变动预期的一种统计调查。也就是调查企业家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所作出的定性判断和预期。

 

3、企业景气调查方法

 

企业景气调查方法,是指企业景气调查与景气分析方法的概括和综合,它是通过企业景气调查定期取得企业家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所作出的定性判断和预期,以此编制景气指数,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而预测经济发展变动趋势。

 

4、企业景气调查的内容

 

(I)对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的判断和预期

 

(2)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期

 

(3)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和问题判断

 

(4)企业家的建议和要求

 

5、企业景气调查的调查对象

 

企业景气调查的调查对象就是企业家,即应为有决策权的企业生产经营的组织者和策划者。这是因为:

 

第一,企业家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各环节的详细情况,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期;

 

第二,企业家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的走势和变化,能够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期;

 

第三,企业家了解和清楚市场需求,可以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预期,以对企业生产经营作出正确决策;

 

第四,企业家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正确判断。

 

6、企业景气调查的调查频率

 

通常情况下,调查频率应以月度或季度调查为宜。这是因为:

 

第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市场需求变化较快,因而,这就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定位和企业发展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就是说,以月度或季度调查是满足企业定位与发展的要求。

 

第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各级政府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期,以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

 

第三,企业家对月度或季度宏观经济运行及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期较为准确可靠。

 

第四,满足进行景气循环研究的需要。

 

二、企业景气调查的科学性和特点

 

1、企业景气调查的科学性

 

(1)基于经济现象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反映

 

在决定经济现象的诸因素中,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效果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企业景气调查正是从收集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定性判断、对未来宏观经济发展变化和企业生产经营变化的定性预期人手,经过科学地加工、整理,以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和预期未来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

 

(2)描述经济活动的状态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是客观的,是经常存在的。企业景气调查从经济活动的变化特征出发,把经济活动的状态抽象地概括为:“上升、不变、下降”,利用企业家对当前及未来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定性判断、定性预期。

 

(3)定性指标定量化

 

企业景气调查虽然是定性调查,即将经济活动的状态定性的概括为“上升、不变、下降”。然后,将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学方法把企业家对当前、对未来宏观经济运行发展变化和企业生产经营变化的定性预期进行定量化,即通过对定性问题出现的频率进行计算、分析、比较,以达到用数量来判断和预期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及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的目的。

 

2、企业景气调查的特点

 

(1)定性判断

 

定性判断,是企业景气调查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传统的统计调查所没有的。

 

企业景气调查的目的之一,是定期收集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主观定性判断结果。它是以问卷的形式,通过定性判断的选择题目,由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作出“上升、不变、下降”的这种主观定性判断。取得这些主观定性判断结果后,经过数学的方法将其定量化,以达到判断当前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及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之目的。

 

(2)前瞻性

 

前瞻性,是企业景气调查的突出特点之二,也是传统的统计调查所没有的。

 

以问卷的形式,由企业家主观定性预期选择。然后,利用数学方法将其定量化,来确定未来宏观经济发展变化和企业生产经营变化的趋势及程度。显然具有前瞻性。

 

(3)非强制性

 

非强制性是企业景气调查的突出特点之三,也是与传统的统计调查所不同的。

 

为了确保取得企业家对当前、对未来的正确定性预期,就必须与企业家加强感情交流,使企业家真正了解企业景气调查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使之成为其自觉的行动。否则,其结果必然难以得到正确的定性判断和预期结果,影响企业景气调查的质量,降低企业景气调查结果的可信程度,失去了企业景气调查的目的和作用。

 

(4)直接调查

 

直接调查,是与传统的统计调查所不同的。

 

为了确保企业景气调查的质量和调查资料的及时、准确。通常,企业景气调查采取通过企业家的这种直接调查形式,来收集企业家对当前、未来的定性预期结果。

 

3、企业景气调查与常规统计的区别

 

(1)调查对象不同

 

常规统计的调查对象一般是企业的统计、会计人员,由他们来完成对企业进行的统计调查任务;而企业景气调查的调查对象则是有决策权的企业生产经营组织者和策划者。

 

(2)收集的信息的性质不同

 

常规统计调查所收集的信息是已经发生过的信息。不论所收集的主营业务收入、产品产量等生产指标,还是生产经营利润等效益指标,均为已经发生过的信息;而企业景气调查所收集的信息是现在正在发生的和未来将要发生的信息。

 

因此,企业景气调查收集的信息,是现在时和将来时的信息。

 

三、企业景气调查的目的和作用

 

1、企业景气调查的目的

 

(1)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经济行为和经济预期,对正确把握经济运行的走势、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和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是十分重要的。进行企业景气调查的目的就是通过调查,以取得企业家对当前、对未来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变化的正确定性预期,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进行短期经济预测

 

经济预测的准确性,完全依赖于预测的方法、掌握和占有的资料。进行企业景气调查就是以其调查内容的丰富,保证其资料的系统性;以其调查频率,保证其资料的连续性;以其调查对象,保证其资料的权威性;以其经济

 

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直接见面,保证其资料的客观性;以其定性的判断和预期,保证其资料的超前性。从而,企业景气调查资料是进行短期经济预测的最好资料。

 

(3)研究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是客观存在的。企业景气调查取得企业家对当前、对未来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变化的正确定性预期,以正确判断和预期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为适时制定各种经济政策、采取适度的宏观调控措施,降低经济波动的频率、减弱经济波动的幅度服务。

 

(4)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经济实体和法人实体。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就必须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和发展变化、了解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了解市场及其需求,以正确的确定本企业所处的具体位置和状态等。企业景气调查就是为企业提供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提供未来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变化,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确定投资方向等服务。

 

2、企业景气调查的作用

 

(1)描述现状及未来

 

根据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定性判断及预期结果,及时、准确地描述和反映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及未来发展变化趋势。

 

(2)决策参考

 

根据企业家对未来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变化的定性预期,描述经济运行的趋势和特点,这既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企业进行生产经济决策、引导企业生产和投资的重要参考依据。

 

(3)经济研究

 

进行企业景气调查,编制景气指数,用以研究和预测经济周期及经济周期的频率、研究和预测经济波动和经济波动的幅度,以及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适时调整经济周期,降低经济波动的幅度。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4)预测未来

 

运用企业景气调查资料,建立景气预测模型,用以进行经济预测和景气预测。包括确定当前经济及未来经济在经济周期中的位置、经济波动的幅度等。

 

四、景气指数的概念和数值表示方式

 

1、景气指数的概念

 

景气指数(Business Survey Index),又称为景气度,它是对企业景气调查所得到的企业家关于经济运行景气状况的定性判断和预期的定量描述,用以反映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所处的景气状况和未来发展变化趋势。

 

在抽象掉企业规模、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企业人数等企业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且又不考虑加权等特殊状态下,景气指数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插图~~~

 

显然,景气指数的数值区间为[1,-1]。

 

2、景气指数的经济意义

 

第一,当1≥景气指数>0时,表明企业家判断经济运行在景气区间内;当景气指数=0时,表明企业家判断经济运行在景气区间与不景气区间的结合部;当0>景气指数≥-1时,表明企业家判断经济运行在不景气区间内;

 

第二,当景气指数上升时,表明经济运行的景气状况上升或得到改善,经济运行向好的方向发展:当景气指数不变时,表明经济运行的景气状况不变或基本不变,经济运行处于不变的状态;当景气指数下降时,表明经济运行的景气状况下降或转为恶化,经济运行向不利的方向发展。

 

3、景气指数的数值表示形式

 

(1)以纯小数表示:在此表示形式下,景气指数的数值范围为[1,-1],0为临界值;

 

(2)以百分数[100%,-100%]或[100,-100]表示,0为临界值;

 

(3)以正数表示:景气指数的数值范围为[200,0],100为临界值。

现在的经济状况篇4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人均GDP 马尔可夫链 概率转移矩阵

马尔可夫链

马尔可夫研究发现,自然界和社会界有一类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与事物的近期状态(所谓一个“状态”是指事物在某一时刻上所处的某种状况)有关,与事物的近期状态无关,这一特性称为“无后效性”。即事物的第n次试验结果仅取决于第n-1次试验的结果,第n-1次的结果仅取决于第n-2次试验的结果,依次类推。用来描述具有无后效性的随机序列称为马氏过程,其中最简单的就是马尔可夫链。

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就是:设{ξn;n=1,2…}是一个随机序列,状态空间I为有限集合或无穷可列集合。m,n都是正整数,且i,j,ik(k=0,1,2…,n-1)∈I,i表示现在时刻状态,j表示未来时刻状态,ik表示现在时刻以前的各时刻状态。

若:p{ξn+m=j|ξn=i,ξn-1=in-1,…ξ0=i0}

=p{ξn+m=j|ξn=i}

则称{ξn ;n=1,2…}是马尔可夫链。马尔可夫链表示事物的状态,像一根链条一样,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环环相连。

马尔可夫链的一步转移概率是指由状态i出发,通过一步转移到达状态j的概率,记为:pij(1)=pij=p{ξn+m=j|ξn=i}

若事物由状态i出发经过一步转移到达状态j的次数为nij,则:

一步转移概率矩阵如下:

极限表示过程到达平稳状态,表示极限概率,该极限与起始分布无关,因此在过程经过长时间的转移以后,各状态的概率就会趋于稳定。称π0,π1,…,πj,…为平稳分布(极限分布),且π=(π0,π1,…,πj,…)。P的极限矩阵π满足下列关系:

第一,πi pij=πi,πi>0,即πp=π。

第二,πi=1,这里I为状态空间。

中原经济区各地市人均GDP数据的马氏性检验

我们先对2005年到2009年中原经济区29个地市的人均GDP数据是否具有无后效性进行检验,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3.1对上述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将中原经济区各地市人均GDP数据分别与滞后一期、二期及三期的人均GDP数值进行回归。我们分别用Y、Yt1、Yt2、Yt3表示即期、滞后一期、滞后两期、滞后三期的人均GDP,进行回归,得方程如下:

对上面3个方程进行比较分析,可发现,方程2中的YT2(T检验值为0.036)和方程3中的YT2、YT3(T检验值分别为0.040与-0.025)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即方程不显著,说明中原经济区人均GDP的变化与滞后两期及其以前的状态无关。另外,方程1的R2=0.996,说明人均GDP即期值与前一期人均GDP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由此可见中原经济区的人均GDP数据具有无后效性,因此可以用马尔可夫链进行预测。

中原经济区人均GDP状态的实证分析

(一)状态的划分

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以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GDP已成为衡量各个国家及地区发展程度的统一标准。同样人均GDP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指标,目前我国确定小康社会内涵的核心指标之一就是人均GDP。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也是按照人均GDP,将121个国家或地区划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和发达五种状态,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如下标准,我们将中原经济区人均GDP划分为以下五种状态:人均GDP在300美元以下的称为贫困状态,记为N1;人均GDP在300美元至800美元的称为温饱状态,记为N2;人均GDP在800美元至1500美元的称为小康状态,记为N3;人均GDP在1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称为富裕状态,记为N4;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上的称为发达状态,记为N5。

经过检验,发现中原经济区人均GDP具备无后效性,因此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马尔可夫链,它的状态空间是{N1、N2、N3、N4、N5}。接下来,我们就根据2005年至2009年中原经济区的人均GDP(见表1,由于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比较大,为了研究方便,此处按照美元:人民币―2005年、2006年1:8;2007年1:7.5;2008年、2009年1:7的汇率来换算)的情况来建立马尔可夫预测模型。

(二)状态转移概率的计算

根据表1中数据,我们可以发现2005年以来中原经济区中各地市人均GDP都在贫困线以上,因此我们重新将中原经济区各地市的人均GDP划分为四种状态:人均GDP在300美元至800美元的称为温饱状态,记为M1;人均GDP在800美元至1500美元的称为小康状态,记为M2;人均GDP在1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称为富裕状态,记为M3;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上的称为发达状态,记为M4。

根据表2,我们得到了2005-2006年的转移状态,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2005-2006年的转移概率矩阵为:

同理我们可以得到2006-2007年、2007-2008年的转移概率矩阵:

由于从2008年开始中原经济区各地市均达到了小康状态,因此没有温饱地区,这就造成了2008年至2009年的状态转移矩阵第一行元素全为0,而转移概率矩阵有一个特性,就是每一行的数字之和均为1,所以必须对该转移概率矩阵进行修正,修正后得转移概率矩阵为:

将上面的四个转移概率矩阵再求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计算中的随机误差),就得到一步转移概率矩阵:

若一步转移概率矩阵p进行n步转移,并求n趋于无穷大的极限,则π=(0,0,0,1)一定是它的最终分布,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战争、金融危机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一定时间之后,中原经济区29个地市的经济都会达到发达地区的状态。因此可以说,我们求出的最终分布与实际情况是近似吻合的。所以,马尔可夫链可以用来预测几年后中原经济区人均GDP的状况。

未来中原经济区各地市的人均GDP状态的预测

将2009年中原经济区人均GDP的状态数作为初始状态,即α0=(0,3,12,14)。中原经济区的人均GDP两年后状态预测为:

由计算可知,若按目前转移概率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来变化,那么两年后,中原经济区各地市都将超越温饱状态,达到小康及以上状态,将有1.025个小康地区,8.856个富裕地区和19.119发达地区。

中原经济区五年后的人均GDP状态预测为:

这个结果表明,若按目前转移概率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来变化,五年后,中原经济区各地市都已达到小康及以上状态。与两年后相比,小康和富裕地区进一步减少,发达地区大幅增加。到时候,中原经济区只有0.205个地区为小康地区,4.678个地区为富裕地区,发达地区的个数则达到24.117个。

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根据人均GDP的情况来看,中原经济区29个地市在2008年已全部进入小康状态,从2009年开始再发展二到五年,中原经济区中小康地区和富裕地区的个数也将逐渐减少,而发达地区的个数将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一定时间之后,中原经济区各地市的经济都会达到发达地区的状态。这一点恰好符合马尔可夫链的最终分布,所以用马尔可夫法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本文是在没有战争、金融危机和重大自然灾害这一假设前提下进行讨论的,但是,如果在将来几年内不幸出现了这些异常情况,就可能会使经济发展变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这样就会使中原经济区各地市从小康状态向富裕状态和发达状态的发展时间延长。

参考文献:

1.孙文生,扬华.经济预测方法[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2.张雅清,罗洪林.马尔可夫链在中国各地区人均GDP预测中的应用[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

现在的经济状况篇5

关键词:景气指数 统计指标 工业经济发展

一、工业经济预测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近几年来,我国工业企业始终保持良好快速的发展,是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由于主要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成本费用指数持续上升以及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工业经济运行出现了新的情况、新问题。因此加强工业经济发展的预测预警,对正确判断工业走势,为相关部门企业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具有十分现实和重要的意义,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工业经济预测是对工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各种工业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精确地把握过去与现状,且对未来趋势做出明确判断和预测,为对工业经济实施调控提供数据及理论依据。根据预测结果,可以及时制定调整发展战略,使工业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而统计指标和景气指数就是工业经济预测中的两个重要依据。

二、统计指标对工业经济的预测意义

(一)统计指标的含义及工业统计指标

我们在工业经济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这就需要引用统计指标的概念。

统计指标从一方面可以理解是用来反映同类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基本概念,从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概念和数值。统计指标能够说明客观存在并已经发生的总体现象数量特征,是由指标名称和数值两部分组合而成的统一体。工业统计指标是研究和反映工业企业在物资人力、生产、库存、销售、利润等全面的运作情况的数据表现, 具体指标有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经济效益指数等等。

(二)工业统计指标对工业经济预测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工业统计指标的重点体现是围绕反映市场经济和企业运行情况,突出了销售收入、产品价格、成本及利润等指标,综合反映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用指数来反映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工业统计指标的核心是紧紧围绕市场的,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市场信息应是工业统计的主要内容。

工业统计指标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工业行业内部纵向和横向准确地描述经济运行状况,工业统计指标就能够充分的对这些状况加以说明,从分析这些指标数据关系变化中可达到预测工业经济增长速度的目的。

三、景气指数对工业经济的预测意义

(一)景气指数的含义

景气指数又称为景气度,是我国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在工业等领域着手实施的一项调查。它是针对被调查中的企业家关于景气变动状况做出判断及描述用以反映企业运营状况及宏观经济运行状态、未来发展方向及变化趋势。

(二)景气指数的特点及对工业经济预测的意义

在相关部门调查景气指数的过程当中,被调查的企业规模及经营状况各有不同,全面体现了整体行业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提供调查数据的往往都是企业生产和经营主要管理者,他们能够完全充分的了解本企业的真实运营情况,且由于景气指数调查不影响企业现时效益及当前报表,这样就避免了夸大经营等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的失实数据出现;;参与调查的企业管理者对其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及未来趋势都有一定的看法和前瞻性,他们所填报的数据能充分表现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态度,这都将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从企业景气指数调查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景气指数是一种量化描述,是企业家对企业运营状况、整个经济发展环境、企业发展前景的看法,具有信息可靠、前瞻性强、预测性强的特点。

工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周期性,或从繁荣到萧条,或从收缩到扩张交替变化,这是由一系列经济因素及政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工业经济的周期性提供了统计指标方法进行预测的理论根据。经济波动的推动使经济变量之间存在时滞关系,才可能利用统计指标进行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而外在政策及经济环境通过对内在机制作用,导致了经济波动的产生。企业家处于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最前线,针对企业家调查得出的景气指数往往最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工业景气指数是宏观经济景气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工业景气指数的分析不仅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工业经济动向,而且能够促进工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因此,编制工业景气指数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对工业经济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总结

工业经济预测是编制经济计划、预见计划实施情况、加强指导的先决条件,也是相关部门搞好工业经济发展工作、实施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其概念就定义了它在经济发展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经济预测是做出决策的依据,是计划工作的基础,所有的计划措施是经济预测和决策的宏观体现。

经济预测主要是减少不确定性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它是一种科学认识活动,不能只靠经验、直觉去猜测、判定,而是要依靠可信的数据、科学的方法理论、精细的计算及全面的分析和判断。而通过统计指标和景气指数来对未来工业经济发展加以预测,能够将不确定性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得到的结果将更加合理真实有效,会达到更好的预测目的,使工业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胜新.企业景气指数预测效果实证分析与应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3)

[2]何跃,张秋菊,杨剑,徐玖平.运用统计指标与景气指数对工业经济的组合预测[J].统计与决策,2007(9)

现在的经济状况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条件;中小企业;经营战略;思考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经济体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的经济体制在不断地改革下也逐渐的趋于稳定,对于商业发展也有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出现在了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并且快速的融入到了市场经济当中,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小企业对于国家经济状况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此,中小企业在经济市场中也占有着越来越高的地位。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中小企业的数量一直在不断地增加,导致了市场竞争的激烈。这样就使得中小企业想要在经济市场中立足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一些中小企业发展十分迅速,但却后劲不足,被淘汰除了市场。所以,中小企业需要考虑的是稳定的发展。

一、新经济状况下,中小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中小型企业对于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要想能够稳固的不断发展,首先就必须要有一个优秀的经营策略,能够保证公司的发展空间。这样的经营策略才能够保证公司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着相应的经济地位,有资本抓住发展的机会。对于一个公司经营战略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公司的现实状况、发展可能以及社会经济的变化。对于经济变化的分析决定着一个公司能否在经济的发展中一直持续的发展。只有对公司内部的现状有着足够的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适合公司发展的经营方式。2、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息息相关。公司的经营战略首先要符合公司的现实状况,符合公司的经济发展规律;其次要能够引导公司的发展,使公司在相应的环境变化中能保持稳定的发展。公司和我们一样,无要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够有动力。所以战略的制定是一个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营战略能够帮助公司对资源进行最合理的分配和使用。通过对战略战策的实施,使公司能够充分的证明自己的价值,把握难得的机会对公司进行发展,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并且充分的做到扬长避短,不断地发扬优势减少弊端,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司不断的持续发展,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牢牢住进发展的机遇。所以,制定一个优秀的并且适合自己公司发展的经济战略是中小型企业在经济竞争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每个适合公司发展现状的战略都对公司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3、中小型企业在制定发展战主要是为了保证公司能够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继续稳定的存在。所以,在制定战略时一定要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每个公司所制定的发展战略中都能体现出一个公司对自身的价值和发展的了解情况。相对应的,这其中也包含着公司领导者对于公司前景的计划和期盼。战略的制定虽然要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但也要参考公司的经济现状以及发展情况。不能拔苗助长,舍本求末。战略的制定者对未来发展的看法和对经济发展的预测都对战略的制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目前的经济状况对发展战略的影响

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相比有着很多相对较为落后的地方。比如;经济实力相对落后,人力也较为薄弱。在计划时也经常缺乏长远的目标和对于未来的规划,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限制了公司的发展情况。为了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就要制定长远的计划和方案,全面的考虑问题结合自身的现实状况,以公司的长远发展作为主要目标。这样的经营战略才能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优势。所以,中小型企业在制定经营战略时一定要注意把眼光放的长远一些。

三、战略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因为中小型企业对于我国经济问题的推动作用效果显著,也解决了一定的就业问题。所以国家在政策上鼓励中小型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公司在经营战略的制定上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普遍情况。1、中小型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等大型企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从而忽略了对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地位。中小型的公司通常会有着先进的、优秀的短期经营策略,使公司的短期利益得以提高。所以公司存在着很大的隐患。还有一些企业不懂得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规划,对于能赚钱的项目盲目的进行投资,不考虑公司的实际经济状况,为了得到更高的利益使用各种不道德的手段。所以,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公司的发展前景,并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经营计划。2、对公司的所处地位认识不清。经济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中,而一些企业也不能够清楚地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公司进行定位。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情况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四、有关解决办法

我国的基础设备还不是特别先进,提高在招商引资中对于技术设备的要求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合作中不断地提高技术含量。同时,中小型企业可以和一些大型企业进行合作,在合作中不断地学型企业的管理方式并尽量制定出一个适合自己公司的经营策略。在制定经营战略使,要突出公司的优势并且有长远的发展目标。

五、结束语

在经济的发展状况下,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必须也要不断的根据时代和经济的发展而有所进步和改变。制定一个优秀的、适合发展战略对公司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发展战略也需要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化不停的进行整改,使公司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使策略更加完整,作用更加强大。所以,注重经营战略是每个中小型企业不需要做到了内容。

参考文献:

[1]邱建,甘婧.浅谈新经济下中小企业经营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2014(12)

[2]段云龙.互惠共生——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04)

现在的经济状况篇7

关键词:少儿营养;现状分析;建议

引言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收入及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教育教学亦明显改善,随之我国少儿膳食结构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过去相比虽更有助于儿童生长发育,但与时代及经济发展特点相呼应,少儿营养现状也存在一定的时代问题。为探讨我国少儿营养现状及相关改善建立,笔者自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对不同地区少儿营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国家策略及地区少儿自身特点,提出相关改善建议,现撰文汇报如下。

1不同地区少儿营养现状分析

1.1城市地区少儿营养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领土面积较大,各地区发展不平衡,随者我国社会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区由于历史及发展不同经济发展亦出现明显差异,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儿童营养情况亦出现差异,且表现为随经济发展特点的特异性[1,2,3]。与一般地区相比,城市地区经济发展较优,快速经济发展及良好的物质基础对城市儿童营养状态存在一定不良影响,其中最为显著且严峻的一项即为城市少儿肥胖,逐渐超越其他营养问题成为城市少儿营养状况的主要问题。我国一线城市如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中,经济发展较优,生活于此处的人由于工作、生活等各种压力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由于工作问题选择外出就餐,而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类食物成为少年主要选择,导致少儿肥胖出现及患病比例逐渐加重[4,5,6]。对我国城市地区小儿营养状况及肥胖比例分析,发现城市少儿超重比例达8.1%,而肥胖患病率高达3.4%。与健康少年相比,少儿肥胖则成年后患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的发病率均显著升高,若不及时控制则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7,8,9],因此应针对该类地区少儿肥胖制定相关建议及措施。对城市少儿全面分析,可见不仅经济引起膳食方面改变对少儿营养具有明显影响,社会发展因素、学校及家庭等方面因素对少儿饮食及营养摄入亦有重要影响。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及优生优育的深入实施,使更多的父母选择少生、优生,越来越多的少儿均为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及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朋好友的宠爱,越来越多的少年成为家庭的“霸王”、“小祖宗”,导致不节制及不平衡的饮食习惯[10,11,12],同时父母等由于“心疼”、“宠爱”等及环境因素,少儿体育锻炼减少,户外运动更少,引起过多营养无法代谢,极易诱发超重及肥胖的发生,同时导致少儿体质水平降低,严重威胁儿童健康成长。同时由于现代对教育的重视,学龄儿童课业重、学习负担重,导致更多的锻炼时间被写作业、课外辅导等占用[13,14],导致营养物质及热量堆积,亦是引起城市少儿肥胖重要原因之一。

1.2贫困地区少儿营养现状分析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少儿营养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的地区,贫困情况较为明显,部分地区甚至普遍存在。对相关地区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地区部分省份如贵州、云南等省份中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欠佳,存在较多部级贫困县城[15,16]。通过对此类贫困地区部分少年随机抽样分析,并与我国疾病控制中心所存的相关资料分析,发现西部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欠佳引起少儿营养状况差的情况较为严重,甚至部分地区少儿由于营养状况差出现营养不良及引起的生长发育迟缓。相关数据结果显示,一线城市少儿营养不良发生率不足1%,而二三线等中小型城市不超过3%,但对西部地区贫困乡镇少儿营养状况分析,营养不良比例超过30%。虽现有国家政策及民间组织、相关基金会的支持,现状仍不容乐观,应为此类少儿健康成长实施措施。

2以《降低儿童营养不良策略》为依据提供针对性改善建议

2.1贯彻儿童营养政策相关方案

依据我国少儿营养状态调查结果及现状,分析不用地区少儿营养现状,分析引起少儿贫血、营养不良、肥胖等问题的主要原因,结合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我国少儿专家结合我国国情及各国经验,制定了《降低儿童营养不良策略》,并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应用。同时,针对少儿营养现状,确保少儿饮食卫生、健康成长,应严格贯彻儿童营养相关政策方案,其中较为重要的相关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17],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实施,结合少儿生长发育营养特点,保护及促进少儿营养均衡摄入,保证健康发展。

2.2开展营养知识教育讲座及知识宣传

分析我国各地区少儿营养状况,发现出现营养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正确的营养知识缺乏。因此,针对不同地区现有的营养现状,可制定相关、针对性的宣传及讲座。如贫困地区应传播相关营养不良知识,如营养不良诱因、表现、饮食注意事项等[18];经济发达地区应适当传播肥胖危险知识。通过营养知识的培训、讲座及相关宣传,使群众正确认识少儿营养现状,结合所得营养知识,促进少儿健康成长,在讲座及相关宣传过程中,相关部门需做好宣传、教育、动员等活动准备环节,确保活动有效及无误实施。

2.3不同地区改善建议

对于西部等贫困地区的营养不良少儿,可通过政府及民间组织共同努力,改善营养现状。当地政府可适当倡导“蛋奶工程”、民间组织可进行免费午餐等工程[19],通过政府、民间组织、社会、个人共同努力,结合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以上全面实施,使营养不良儿童真正受益,才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少儿营养不良现状。对于城市少儿营养现状,可知最主要问题为肥胖;同样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父母应为少儿建立良好的榜样,科学搭配饮食,同时拒绝溺爱,应正确指导少儿科学饮食,控制及避免使用快餐等垃圾食物,三餐合理,促进少儿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学校方面应为少儿提供科学配比的营养餐,同时为学生制定恰当的体育锻炼计划,开展室外活动,促进体质[20];应适当关注女学生的生理心理特殊特点,避免由于节食减肥导致摄入不足、引起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社会在少儿营养促进方面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对于少儿应投入较多关注,结合少儿心理特点,恰当宣传及诱导少儿合理选择饮食,促进少儿生理及心理健康发展。

3结论

现在的经济状况篇8

一、研究背景

据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约1.78?|,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为1.19亿,占中国总人口的8.87%。与城市相比,农村老年人的疾病经济负担问题更为严峻。中国乡村人口老年抚养比为22.75%,比城市高7.02个百分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等角度对人口老龄化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考察了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老年人健康与社会支持,子女照料及家庭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在老龄化的趋势下农村医疗费用的年龄分布,以及老龄化对中国城乡医疗费用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身体健康既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体现,也是促进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劳动的必要条件。

如何科学地分析农村老年人的疾病经济负担,以及通过何种方式减轻这种负担,有效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拟利用河南省县(市、区)的农村老年人抽样调查数据,考察农村老年人疾病经济负担的现状、规律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负担是否得到了缓解、他们的健康状况是否得到了改善等。

二、研究内容

本文以2015年7月对河南省26个县调查中的农村老年人为研究样本,考察农村老年人的健康和疾病经济负担状况。此次调查分为老年人调?撕头抢夏耆说?肆礁霾糠郑?调查员分别对应填写老年人问卷和非老年人问卷。在对老年人的调查中,课题组按照经济发展程度在河南省的13个市中每个市抽取2个县,在每个县中随机抽取1个乡镇,再结合家庭收入状况,在每个乡镇抽取30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回收780份老年人问卷,剔除关键变量缺失的问卷,最终得到740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4.87%。

1.健康状况

老年人健康状况自评为"一般”和“好”的占大多数,有1/3以上的被调查者患有慢性病。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标能反映老年人躯体生活自理状况。有5.68%的被调查者身体功能受限,处于半失能状态,还有1.49%的被调查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分年龄段来看,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健康状况越来越差。

2.疾病经济负担

2.1 疾病经济负担的发生概率

在调查的前一年,有62.57%的被调查者曾经生病,61.08%的被调查者看过病,生病老年人平均生病次数为2.2次,平均看病次数为1.4次。高龄老年人和其他年龄段老年人就诊概率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住院服务。相比于门诊患者,住院患者疾病更严重、所需费用更高、患病时间更长,加之高龄农村老年人身体功能较差,可以推断,高龄老年人在疾病经济负担方面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2.2就诊自付费用和总费用

老年人就诊的总费用包括治疗费、检查费、医药费等医疗直接费用和在看病过程中产生的交通费、陪护费等间接费用。分年龄段来看,60-80岁被调查者的门诊和住院费用最高。

2.3 就诊费用与收入的比例

医疗费用与家庭人均收入或家庭收入的比例可以反映老年人的疾病经济负担。被调查者门诊医疗自付费用与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50%和2.63%,被调查者住院医疗自付费用与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7.48%和16.92%。分年龄段来看,仍然存在60~80岁被调?苏叩拿耪锖妥阂搅品延么笥?80岁以上被调查者的现象。调?耸?据表明,农村老年人的医疗费用相当高,虽然80岁以上高龄被调查者比60~80岁被调查者的健康状况更差,住院经济负担的发生概率更高,但60~80岁被调查者的疾病经济负担明显高于80岁以上高龄被调查者。

三、方法:变量选择与模型形式

本文以老年人2014年看病就?l治疗的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哪些老年人更能承受疾病经济负担,即研究老年人就诊的概率及其影响因素;其次分析疾病经济负担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疾病经济负担的程度包括由就诊产生的直接费用,以及包含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在内的总费用,同时使用医疗费与家庭人均收入的相对值来分析治疗费用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的程度。在所有研究方案中,疾病经济负担分别从门?l经济负担和住院经济负担两个角度展开分析。由于使用多个指标来代表疾病经济负担变量,因此,本文大量分析部分涉及多个模型和方程。模型一和模型二为老年人承受疾病门诊及住院经济负担模型,采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其屮因变量为老年人是否就诊和是否使用住院治疗服务。

本文将老年人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分为以下四类:个人和家庭特征、疾病严重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地区经济状况。其中,疾病严重程度和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疾病经济负担的主要因素。老年人是否患病以及疾病是否严重,直接决定老年人是否能够承受疾病经济负担。本文采用被调查者对疾病严重程度的主观判断指标(“轻微”、“中等”和“严重”)来表示。经济状况变量分为家庭收入状况和地区经济状况两类。本文按照被调查者家庭人均收入将其五等分组为低收入组、中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高收入组和高收入组,以反映家庭收入状况。考虑到豫北、豫中、豫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地区经济状况变量设定为虚拟变量,以反映地区经济状况和区域差异。另外,性别、高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否参加医疗保险等个人和家庭基本特征作为控制变量进入模型。

四、结果及分析

疾病经济负担概率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疾病严重程度对老年人是否就诊的影响为负,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家庭收入状况对老年人是否就诊的影响也为负,其中,中低收入组和高收入组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这两组老年人在是否就诊上与其他组老年人差异较为明显。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疾病越严重,农村老年人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从而产生疾病经济负担的概率越高。一般来说,疾病严重程度是决定患者是否就诊的重要因素。老年人自我感觉疾病越严重,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就越强烈和越迫切。但是,老年人是否前往医疗机构就诊,还与家庭收入状况相关。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就诊的可能性更高。这是因为低收入老年人患病的概率更高,低收入老年人比高收入老年人承受了更多的承受疾病经济负担。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在老年人这一脆弱群体中健康、疾病和贫困之间因果关系的存在。

住院经济负担概率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对老年人是否住院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是因为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老年人患重病需要住院的概率更高,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具有更高的经济支配权,对健康更为重视,从而促进了他们对住院医疗服务的利用。疾病严重程度对老年人是否住院的影响为负,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老年人所患疾病越严重,越需要留院治疗或?^察,从而提高了住院医疗服务使用的概率。中高收入组变量对老年人是否住院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是因为中高收入组老年人患严重疾病而需要住院治疗的概率更高,他们患病后有条件住院治疗,而低收入组老年人往往因经济困难不愿住院或放弃住院治疗。

数据显示老年人门诊经济负担模型和住院经济负担模型回归结果。性别、单身对老年人门诊经济负担的影响均为负。这说明,门诊费用及门诊经济负担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的门诊费用比男性更多,门诊经济负担也比男性更重,这是由于女性在老年阶段在生理上比男性更脆弱,导致女性的治疗费用和疾病经济负担比男性更重。因此,政府在医疗卫生政策方面应更多地关注女性健康和对她们的医疗服务。婚姻状况为单身的老年人,其门诊费用更少。这是因为老年人如果单身,会担心一旦生病会缺乏家人照顾,因而平时更加注意保持健康和积极预防。疾病严重程度和地区经济变量对老年人门诊经济负担的影响为正。疾病越严重的老年人,其门诊医疗费用越高,门诊医疗费用与家庭人均收入的比值越大。这很容易理解,疾病越严重,所需检查项目和治疗方式越复杂,疾病经济负担自然越重。经济较为发达的豫中地区和发展水平中等的豫北地区农村老年人门诊费用和门诊经济负担比经济欠发达的苏西地区高。是否参加医疗保险对老年人门诊自付费用和总费用的影响为负,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政府实施新农合的目的就是促进农村居民健康,降低农村居民的疾病经济负担,特别是减轻大额的住院医疗费用。本文模型的估计结果充分显示了新农合在降低农村老年人住院费用方面的重要贡献,证明了现阶段新农合的实施效果,同样也说明了新农合对减轻老年人疾病经济负担的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疾病严重程度是农村老年人疾病经济负担发生概率和经济负担大小的重要影响因素,他们所患疾病越严重,门诊自付费用和总费用越多,门诊经济负担和住院经济负担也越重。然而,不同收入组老年人疾病经济负担差异显著,并呈“倒挂”现象。根据医疗公平的原则,具有相同收入水平或支付能力的人承担了相同的医疗支出,就能达到医疗水平公平;支付能力高的人支付更高的医疗费用,支付能力低的人支付较少的医疗费用,就能达到医疗垂直公平。本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老年人门诊经济负担和住院经济负担越轻:家庭人均收入水平越低的家庭,老年人门诊经济负担和住院经济负担越重。

这说明,调查地区老年人疾病经济负担存在与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相关的不公平。从地区差异来看,老年人疾病经济负担的发生概率、住院费用、住院经济负担在豫南、豫中、豫北三大区域之间并无明显差异,但豫中地区农村老年人的门诊经济负担更重。另外,研究结果表明,医疗保险能够有效减少门诊费用、住院费用以及住院经济负担。医疗保险相当于价格变量进入模型,老年人通过参加医疗保险,分摊疾病经济风险,显著降低了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也缓解了住院经济负担。这是目前中国广泛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贡献。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推荐期刊